银行的行业趋势

2024-04-22

银行的行业趋势(精选6篇)

篇1:银行的行业趋势

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

周行健 2011-06-06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我对中国银行业的几点认识。我要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总共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发生的变革;另一部分是未来几年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展望。下面我们就开始第一部分。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1年刚突破10万亿元,2010年已经接近40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在两位数以上。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相对应,近年来中国银行业也经历了一段黄金发展时期,存贷款规模、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经营转型以及管理能力都发生了变革性的变化。

其中,盈利能力可以说发生巨变。2002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仅616亿元,2010年达到8991亿元;2003年商业银行ROA和ROE分别为0.1%和3.0%,2010年达到1.03%和17.5%,基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至2010年,银行业以年均19.5%的资产增长和18.3%的贷款增长,实现了72.9%的利润增长。2010入围英国《银行家》杂志榜单的中资银行一级资本仅占千家大银行总额的8.9%,但税前利润占比却高达25%。分类别来看,像工、农、中、建、交5家大型商业银行,不仅改变了连年亏损的局面,而且成为银行业价值创造的主体,为银行业整体利润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你工行2010年税后利润高达1660亿,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同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盈利能力也迅速提高,税后利润实现了大幅跃升。就招行而言,2002年税后利润仅17.3亿元,2010年已经高达257.7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第1位。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发生的第二个变革是资产质量显著改善。在本世纪初,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曾经接近30%,被国际同业和媒体评论为中国银行业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到2004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仍然高达13.21%,远高于国际先进银行水平,但至2010年已经降为1.14%,已经显著低于国际先进银行水平。特别是国有银行,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2004年不良率仍高高在上,达到15.57%,但到2010年,已经降至1.31%。同时,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的不良率也都有明显下降。与国有银行相比,股份制银行的风控一直做得比较好,但2004年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率也有4.94%,接近5%,是高于国际同业的,但到2010年已经降至0.70%,远远低于国际同业。像招行的资产质量改善就非常明显,2002年全年平均不良率高达8.10%,到2010年末,不良率已经降至0.68%。

中国银行业近年来发生的第三个变革是业务转型取得很大的进展。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还将发生变化,从经济运行到宏观调控,从资本约束到监管政策,从直接融资到利率市场化,从客户需求到同业竞争。为了应对这种环境的变化,各家银行特别是中小股份制银行纷纷进行业务转型,加快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发展。从零售来看,如表2所示,各家银行的零售业务占比均有所提高,其中招商银行零售业务占比提升最快,目前占比也最大,2010年高达35.86%,是唯一一家零售业务占比超过30%的银行。

从中间业务来看,由于不消耗资本,各家银行都非常重视中间业务发展,占比也迅速提高,目前建行、工行、中行中间业务占比都接近20%,招行中间业务占比也达到15%以上,在股份制银行中排在第一位。

各家银行积极推动业务转型还表现在加快中小企业业务发展,招行设立了首家离行式中小企业专营中心,民生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商贷通,深发展围绕供应链金融深耕细作,工行这种大行都将中小企业纳入战略视野。就像图2所展示的,2006年招行中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410亿,与境内贷款占比为39%,到2010年中小企业贷款总额达3,884.18 亿元,占比达到49.72%,接近一半。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的第四个变革是管理变革,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公司治理方面,国有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主要商业银行都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风险管控方面,PD、LGD等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据,VaR、组合管理模型等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开发了内部评级法系统。资本及资产负债管理方面,EVA、RAROC、FTP、久期等资本及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在银行业经营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入产出效率也有大幅提升,五年来上市银行的成本收入比平均下降了5个百分点,人均、网均利润分别提升了340%和125%。

特别是招商银行,继2004年率先在业界提出“一次转型”以来,又在2009年率先提出“二次转型”,通过深化经济资本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提升资本效率;通过改进贷款定价政策、加强贷款定价考核、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等提升风险定价水平;通过加强费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资源整合、流程改造等提升费用效率和人工效能;通过加强客户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动业务联动与交叉销售,深化客户经营,不断提高高价值客户占比及综合贡献度;并确保银行总体风险控制在容忍度内。我认为,二次转型实质上是促进管理水平的再次提升。这是第一部分,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部分,探讨一下接下来几年中国银行业可能的发展趋势。

我觉得从资产负债整体来看,接下来3年存贷款增速都会放缓,但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存款方面,2004-2010年存款增速和波动幅度都较大,整体增速保持在16-29%区间内。我觉得2011-2013年存款增速将会放缓,增速可能落在14.5-18.5%区间内。原因一个是接下来两三年内我国可能都会面临着或大或小的通胀压力,M2增速将由接近30%大幅回落至14-17%左右,由此,企业派生存款增速将显著回落;二是现实中的负利率加上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居民会倾向于把财富转换为存款之外的其它形式,使储蓄存款负债难度进一步加大。贷款方面,信贷增速将显著放缓。近两年,我国信贷急速扩张,增速分别高达33%和21%,未来3年贷款增速将会显著回落至14-17%区间内。原因一是未来3年我国信贷政策调控上将进入信贷收缩期;二是随着资本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直接融资将会进入快速发展周期,比例会有所提高,从而挤压间接融资的空间;三是受资本充足率、贷存比限制,银行自身的信贷扩张也将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盈利方面来看,我认为未来3年我国银行业依然是盈利比较稳定的行业之一,但行业增速难以达到2006-2008年的高增长水平(2007年曾高达到60%,过去7年除了09年金融危机外,其它年份都在28%以上),总体增速很可能回落至15-25%区间内。一般来说,影响银行盈利水平变化的有息差水平、规模增长、非息收入、成本收入比和信贷成本等多种因素,在当前利息收入占主导的盈利模式下,规模和息差是业绩增长的最主要驱动因素。2003-2005年,利率相对稳定(期间只有一次加息),规模增长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06-2008年,央行连续8次加息,息差大幅拓宽,是银行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2009-2010年,规模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因素,我觉得接下来两三年,息差将取代规模成为盈利的主要驱动。

从结构来看,我国银行业盈利结构有望继续改善。一方面,银行非息收入占比将会继续提高。未来两三年,股票市场存在向上机会,像银行代理基金、理财、托管等中间业务收入可能继续提升。另一方面,零售业务利润占比有望提升。主要原因为:一是多家银行在2004年左右就已经开始进行战略转型,经过五六年的投入,有望在未来几年厚积薄发开始进入收获期。二是银行现在都将个人房贷利率上浮,定价水平提升。

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发生了很多变革,但旧有的“速度情结”和“规模偏好”一直存在,经营中仍然注重业务规模和机构数量的增长,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大化、机构规模的大型化和市场广度的拓展。各家银行在规模比拼中,使得信贷扩张对资本补充的“倒逼”时有发生,资本硬约束演变成“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但未来3年,这种“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高资本消耗模式将难以为继。

原因一是巴III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标准,我国银监会也分别将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重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提至11.5%和10.5%。虽然我国银行业在2010年刚经历了一轮融资潮,但令人遗憾的现实是,就像图5所展示的,10年底 14家上市银行中已经有7家总体资本充足率只能徘徊在11.0%附近或不能达到此水平。

第二个原因是资本内生能力不能满足新增信贷的资本索求。虽然未来3年信贷增速将显著放缓,但即便如此仍存在一定的资本缺口。我对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缺口进行了一个匡算,在不融资的情况下,到2013年大致有6000-7000亿的资本缺口。第三个原因是银行进一步融资的空间也非常有限。一方面股权融资空间有限。目前我国上市银行估值水平较低,P/B已经是历史最低水平,部分银行接近1.2倍,很多银行股价接近BVPS,在现有点位上再融资,不但对现有股东价值不大,对银行的长期价值增长也不利。一旦盈利增长受限或者盈利速度跟不上融资速度,过度的股本融资会降低EPS,从而给各商业银行长期估值水平带来压力。花旗银行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曾经因为估值压力不得不动用自有资本在市场上进行股票回购。另一方面债券融资也受限。银监会在09年时已要求银行间互持的次级债券或可转换债券要扣除,另外巴塞尔协议III对二级资本的认定标准中包含没有赎回激励的条款,而我国各家银行目前发行的长期次级债券基本都带有“赎回激励”条款,不符合巴塞尔协议III的二级资本资格。

从资产质量角度分析,未来几年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依然处于可控范围,但潜在的风险点也需关注。一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整体偿贷情况仍然存在重大隐患。融资平台贷款在未来2-3年可能迎来集中还本高峰期,对资产质量的影响很可能是慢性病。像地铁、高铁、机场之类的项目,在竣工后的2-3年都难以有正的现金流,很多项目自身的收益率都在贷款利率之下。二是房地产市场步入高风险区域,按揭贷款存在系统性风险。

三是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部分行业和企业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

另外,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和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背景下,流动性风险也应引起重视。一方面,就像图9所展示的,近年来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占比一直呈上升趋势,而同时,存款又呈现不断活期化特征,这种存、贷款期限结构的背离将使期限错配风险加大。另一方面未来两三年,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进入加息通道是定局,随着美元加息,热钱可能会回流,也给流动性带来压力。

未来几年,银行业的竞争将开始出现分化。总体而言,大型国有银行具备推进全面发展战略的基础条件,接下来如果在资源配臵、经营效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到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可能得到显现。股份制银行从粗放向集约转型只不过是新一轮竞争的开始。各家银行的竞争优势不再简单体现为市场份额和规模的扩张,而更多地体现在管理层面的提升。那些战略定位精准、管理体制顺畅、组织行动力强、经营灵活的银行将有望凭借其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限于网点和客户基础的制约,部分小银行突围零售的可能性有限;中小企业业务能否成功则取决于其资源投入力度和风险控制能力。

篇2:银行的行业趋势

一. 基本概念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都是指银行的经营范围。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银行业的混业经营,主要的核心内容是要同时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二者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分业经营则是指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其中的一项。一般认为,金融业可以看作是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个小行业构成的一个大行业。如果金融业内的经营者只在单个小行业内经营称为“分业经营”,例如商业银行只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则称为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

二.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优缺点分析

银行分业经营最大的优点是把存贷业务和风险较大的证券业务分开,从而减少了银行业的风险。由于证券的价格处于不断波动的状态,银行参与证券的承销和投资将给银行带来较大的风险。而银行又是从事存款和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银行倒闭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远大于证券公司的倒闭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但是,银行分业经营最大的缺点是限制了银行的活动范围,使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证券进行的直接资金融通与通过银行进行的间接资金融通相比显示了成本低的优越性,直接资金融通的增长快于间接资金融通的增长。这样,银行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而混业经营会提供全面的、多样化的金融服务,能够达到经营风险最大分散的效果。根据金融投资组合理论,金融机构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有效降低单一金融产品的风险,分散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其次,混业经营能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服对综合性、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需求,有利于金融机构扩大经营范围,实现规模效应,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混业经营的规模效应可定义为:在投资规模或经营成本既定的情况下,业务量越大,其单位成本越低,从而效益越高。而且混业经营体制下,金融业各子行业的综合经营可以使金融机构融合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保险业务、证券业务形成交叉业务,拓展了金融创新的空间,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同时具有银行、证券、保险性质的综合金融产品的创新,从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所以在银行发展初期,资产规模较小,可利用的资本有限,在经营网点、服务人员、信息渠道等方面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合理明智的经营策略便是集中力量在一个领域开展专业化的服务,也就是自发的形成了分业经营的模式;而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自身规模,也为了应对行业中的激烈竞争,便会跨出原来的经营范围向其他金融行业扩展,即走上了混业经营模式的道路。

三.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面临的国内外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这其中包括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的竞争压力和国内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2001年中国加入WTO,按照协议规定,中国金融业享有截止到2006年12月的五年过渡期”如今过渡期己过,按照关贸总协定中《金融服务协议》,中国政府赋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允许其开展包括人民币业务在内的各项银行业务,这意味着我国商业银行直面外资银行挑战时代的到来。2.可行性:

面对来势汹汹的外资银行,面临了严峻挑战的中国商业银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在现阶段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改革就是一个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很好的尝试“我国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改革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就,金融机构之间出现了许多跨行业的业务合作,但这些合作都还很简单,算不上真正意义的混业经营,为了应对挑战,混业经营改革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市场中深化混业经营的各种条件已基本成熟,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混业改革。(1).市场条件深化

混业经营模式的市场条件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交易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另一方面是交易市场。金融机构方面,经过改革开放后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完善健全的金融体系。从另一个方面看,各个金融市场的蓬勃健康发展,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提供了配置资源的多条途径,也为商业银行拓展业务,特别是跨行业业务提供了条件。(2).经营环境条件

目前中国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可以说相对宽松了不少,已经具备了混业经营的基础。

(3).信息化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条件

借助于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普及,中国各类金融机构都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业务联网,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迅速,ATM、POS机基本遍布城市各个网点,信息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了金融机构间合作型业务创新品种不断出现,机构合作形式多种多样,这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混业经营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从业人员素质方面,由于商业银行多年来一直是最具有吸引力的行业之一,因此积聚了众多优秀人才,从业人员的平均学历水平逐年提高

四. 小结

我国是实行银行分业经营的国家,但各国银行业则实行或趋向实行混业经营。这样,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单一经营的银行在与外国综合经营的银行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随着我国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金融制度改革和银行业务创新的步伐也随之加快,特别是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各种金融渠道的整合、互补提供了可能,各金融机构要求加快金融制度创新,拓宽业务范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事实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出现了一些混业经营的迹象,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相互代理业务,并出现了少数涵盖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金融领域的金融企业集团。随着形势的变化和国家法规政策的调整,今后我国商业银行必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证券、保险领域中去,直至直接从事证券、保险业务,真正成为全能型金融企业。

篇3:银行的行业趋势

(一) 截止2011年底, 非洲银行类金融机构共计429家, 银行业资产规模总计约0.39万亿美元, 仅占全球总额的0.8%

一是, 据非洲开发银行数据, 截止2011年底, 非洲银行类金融机构共429家, 其中, 东非和南部非洲位列前两名, 占比分别为37%和27%, 西非、中非、北非的占比分别为17%、12%和8%;二是, 非洲银行业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程度低, 2011年末, 全球银行业资产总额约49万亿美元, 非洲仅占0.8%, 因此非洲大陆受2009年金融海啸冲击力度有限, 受影响的主要是南非、埃及、摩洛哥、尼日利亚、加纳、肯尼亚、毛里求斯等开放程度较高、金融业相对发达的国家。

(二) 当前非洲银行业的发展主要受实体经济水平低、金融生态环境差、银行网络覆盖面低及寡头垄断程度高等因素的制约

一是, 非洲实体经济水平低, 制约银行业的发展, 世行数据显示, 近十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5.4%, 明显落后于全球其他地区, 2009年危机后下降到2%以下, 2010年仅升至4%;二是, 不良信用文化、合同违约及债权人权利保护的缺失是非洲金融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三是, 仅少部分群体能享受正规金融服务, 据统计非洲大陆每万人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不超过两家;四是, 南非标准银行、非洲第一兰特银行、南非联合银行等3家最大的银行垄断非洲大陆73%的市场份额, 导致近十年的年均贷款利差高达8%。

(三) 非洲银行业样本银行的总体经营状况

1. 分析方法。

非洲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银行业数据公开程度不一致, 因此选取各地区最有代表性的两家银行作为样本, 对其2009~2011年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2. 分析结果。

(1) 总体状况。一是, 资产负债率的平均水平为92%;资产规模的平均水平为780亿美元, 年均增速为17.53%;二是, 流动性比率的平均水平为1.86, 存贷比平均水平为28.6, 短期支付能力较强;三是, 经营状况整体趋好, 总资产收益率的平均水平为1.95%, 同比上升15%;净资产收益率为14.1%, 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自有资本运作效率逐步提高;四是, 抗风险能力提高, 资本充足率的平均水平为14.45%, 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

(2) 东非地区。银行业最发达国家是肯尼亚和布隆迪, 资产规模最大的是埃塞俄比亚商业银行, 2011年6月底达40.95亿美元。2009~2011年, 东非各国经济快速发展, 手机银行的应用使大量偏远地区民众通过手机操作存取业务, 导致大量商业银行的个人和公司存款额都迅速增长。

(3) 南部非洲。南部非洲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是南非, 2010年全非100家最大银行中, 位列前5位的都是南非的银行, 其中南非标准银行排首位。2009~2011年, 南部非洲因金融机构因收支平衡健全而未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 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继续增强, 一级资本充足率上升至12.2%, 同比上升了0.4个百分点。

(4) 中非地区。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是乍得和喀麦隆, 2011年, 喀麦隆7家银行荣登非洲最佳200家银行排行榜首, 2009~2011年, 尽管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营环境恶劣, 但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持续增长, 年均资产规模达172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40%。

(5) 西非地区。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是塞内加尔和科特迪瓦, 塞目前最大的两家银行是塞内加尔兴业银行和西非银行, 市场份额分别约为25%和21%。近年该国银行业通过收购、准备金资本投入、出售股份等提高风险抵御能力。2009~2011年西非样本银行的总资本充足率从2006~2008年的年均水平10.9%上升至12.8%, 但仍为非洲地区最低水平。

(6) 北非地区。银行业最发达的国家是埃及和摩洛哥。2009~2011年, 年均资产规模达566亿美元, 年均增速11.1%, 较2006~2008年的年均水平上升4.5个百分点;居民备用资金寻求其他投资渠道保增值的意愿强化, 存贷比高达87.5%, 对此埃及政府宣布对个人银行储蓄进行担保, 以防止大规模挤兑风险。

二、非洲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 2010~2020年, 资产规模和存款将以14.89%的平均年增速扩张, 到2020年资产达1.37万亿美元, 存款达1.1万亿美元

据英国知名经济预测机构—经济学人智库 (Economic Intelligence U nit) 预测, 2010~2020年, 非洲地区的资产规模将以13.62%的年均增速扩张, 银行存款将以16.16%的年均增速扩张。到2020年, 资产规模将达1.37万亿美元, 存款将达到1.1万亿美元, 其中资产规模排前四名国家分别为南非、尼日利亚、安哥拉和肯尼亚。

其中, 肯尼亚资产规模将从2010年末的15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末的480亿美元, 位居东非国家首位;而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的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将在2020年翻两番;南非的银行资产规模2011年8月已达到3680亿美元, 远超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银行资产规模总和的10倍, 并将在2020年达到5580亿美元。

(二) 2010~2020年, 非洲银行业潜在商机巨大, 非洲大陆银行将创新业务战略以谋求发展

一是, 地域扩张, 通过增设分支机构来增强机构间的互动联系, 使其能够量身定做符合当地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二是, 渠道创新, 是尚未拥有成熟分支网络的新设银行采取的电子渠道战略, 如2012年风靡肯尼亚的移动银行服务M-Pesa, 可通过手机短消息便捷地支付、转账等, 能对此前未使用银行业务的客户提供帮助;三是, 价值链拓展, 如尼日利亚的部分银行对以前由外国银行主导的领域进行内部能力拓展, 达到充分利用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

三、中非银行业总体合作现状

(一) 央行大力推进与非洲区域和次区域金融组织的合作, 大型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积极从事对非融资

目前央行、国开行、口行、中行、工行、建行、交行等7家银行都已与非洲银行业开展合作, 央行代表中国政府与非洲区域和次区域金融组织开展相关合作, 提供资金及技术援助。截止2011年末, 口行、国开行、工行在非洲地区的贷款余额分别为394美元、94亿美元、42亿美元, 口行发放力度位居同业首位。

1. 合作区域及领域。

覆盖区域集中在东南非及西非地区;涉及能源和矿产资源、基础设施、教育、农业、中小企业等领域。

2. 合作内容。

一是, 基本的贷款融资服务;二是, 现金管理服务、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银联卡业务等;三是, 中间业务, 包括债务动态管理、财务顾问、保险及咨询培训等, 如2011年4月, 中行赞比亚分行宣布与两家非洲保险经纪公司合作, 为在赞中资企业提供金融保险服务。

3. 合作方式。

一是, 中资银行早期主要采用新建方式进行投资, 如国开行、工、中、建等均在非设立代表处和分行;二是, 2000年以后并购战略最终成为中资银行进入非洲的新方式, 如2007年工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 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是, 寻找非洲本地金融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如2009年8月, 建行与南非第一兰特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为在非寻求投资机会或经营业务的建行中资客户提供咨询及融资服务。

四、中非银行业合作趋势

(一) 中非银行业合作将以2012年7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的“金融和银行业领域合作计划”为框架开展相关工作

一是, 中方将加强同非洲开发银行及次区域金融组织的合作, 并探讨新的合作机制;二是, 鼓励双方金融机构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扩大业务往来, 增设分支机构, 加强双方金融机构间的人员交流培训;三是, 鼓励双方金融机构为中非能源、矿产开发、农业、加工制造、电信及电力、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合作提供融资;四是, 中方对与非洲国家央行开展本币互换合作持开放态度, 对有条件的非洲国家央行投资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二) 中国银行业将与非洲金融业朝着全方位多层次的方向拓展金融合作空间

1. 合作领域。

绝大多数合作集中在基础设施及能源、资源领域, 此外, 仍将支持农业、工业和社会福利领域的合作。

2. 合作内容。

传统的信贷业务产品, 包括项目融资、公司融资、银团融资等;专有的对非发展基金的投资产品和对非中小企业专项贷;金融和资金类产品, 包括银行授信、货币互换、人民币跨境结算等;承办的国家政策性业务及推进保险市场、资本市场的合作;中间业务, 包括财务顾问等。

3. 合作模式。

一是, 通过对非投资基金开展合作, 如口行李东荣副行长2012年7月表示, 将建立双边技术合作基金推进非技术援助等;二是, 跨境并购和参股专业融资公司, 建行约翰内斯堡分行负责人近期表示, 未来将通过参股当地专业贸易融资公司, 为客户提供结构性贸易融资服务;三是, 分支机构新设和与非洲当地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五、工作建议

(一) 从国家层面采取相关措施推进中非银行业合作

一是, 将加强中非金融业合作, 特别是银行业合作纳入中非合作的整体框架;二是, 建议由央行牵头、银监会及国内金融机构参与, 研究制定中非金融合作的中长期规划;三是, 建议将在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作为中非金融合作的切入点和重要目标;四是, 探索将外储资金引入非洲关注的跨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有效途径, 既可拓展外储运用渠道, 又可打破长期制约非方发展的融资瓶颈;五是, 与非洲大型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交流, 提供人员培训。

(二) 从我国银行业对非业务层面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合作

一是, 建议进一步构建与非洲重要国家的大型银行的金融合作机制;二是, 在东非、南部非洲等银行业基础较好的地区与渣打、巴克莱、南非标准银行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开展实质性业务, 对于大型企业可考虑通过银团贷款来挖掘同业潜力、深化同业合作, 对于中小企业可考虑运用委托贷款模式来提供融资;三是, 建议探索非洲当地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和我国在非银行分支机构开展网络票据结算等业务, 为更多中资企业赴非洲投资提供融资业务便利;四是, 加大我国银行业与非洲银行业人员交流和业务培训合作力度。

摘要:为推动中非合作发展, 稳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促进我国银行业在非业务的大发展, 本文对非洲银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中非银行业合作的现状、非洲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我国银行业与非洲银行业合作等提出了工作建议。

关键词:非洲,银行业,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2009~2011年非洲地区银行业财务报表.

篇4:澳门银行业发展趋势

一、近幾年澳門銀行業

的發展特點

(一)銀行業經營日趨穩健,抵抗風險的能力大大提高

回歸以來,澳門銀行體系不斷發展壯大,資產值約占澳整體金融市場95%。從1999年至2011年底,銀行數量由23家增至28 家(包括儲?局),如今銀行從業人數約5200人。2011年底,本地註冊銀行資本充足比率維持於14.12%,銀行資金運用水平不斷提高,貸存比率達到八成以上,資產素質保持良好,不良率則持續走低,由回歸前的20%下降至目前的0.38%,銀行業資產規模由1390億元(澳門元,下同)增至2011年12月底的6566億元。年度盈利由1999年的0.88億元增至2011年的46億元。隨著《巴塞爾協議III》在全球範圍內的實行,澳門將逐步引進杠桿率監管指標和流動性指標,控制銀行表內外業務風險,提高銀行變現能力,綜合強化了抵抗風險的能力。

(二)澳門銀行業存、貸款增長速度超越了香港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銀行業規模龐大,制度和產品開發體系十分成熟,澳門金融結構單一,銀行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渠道。相比較起來,在規模上,澳門銀行業與香港存在較大的差距,但隨著近幾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銀行業務快速發展。據統計數據顯示,存、貸款等業務的增長速度基本已經超過香港。以2010年為例,澳門的存款、貸款及按揭貸款的年度增長率分別為10.8%、31.6%和42.6%,高於香港的7.5%、28.6%和15.5%(筆者根據公開數據自行測算)。不可否認,澳門銀行的存、貸款規模小,提高增長率相對較易,但近幾年本地經濟向好,社會需求增加才是銀行業快速發展和增長率超越香港的主要原因。

(三)服務體系日益成熟,產品日趨豐富

經歷過金融危機,居民的理財意識逐步提升,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以抵抗通貨膨脹對資產貶值的風險。澳門的主流銀行以內地大型銀行和外資銀行的分支機構為主,在集團的支持下,銀行的服務體系日益成熟,銀行產品逐漸趨向脫媒化。除了傳統的存款和貸款外,銀行還提供了信用證、保險、銀行卡、投資管理、仲介人服務和私人銀行等,及時滿足居民對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各種需要。

1、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財服務體系

與鄰近地區相比,澳門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相對有限,但市場增長空間巨大。居民財富的日益增長必然引起財富觀念和理財意識的轉變。澳門銀行業借鑒鄰近地區的成熟經驗,從產品為導向的經營模式逐步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理財服務體系。近幾年銀行積極培養復合型專業人才,根據客戶的年齡、職業、收入和理財目標等情況,為客戶“量身訂做”理財方案,增加客戶資產值,實現雙贏。目前,澳門部分銀行已成立了專為高端客戶服務的私人銀行,並對客戶群體進行了明確的劃分,使內外部資源配置發揮更有效的功能。

現階段,貨幣超發導致了通脹攀升,但大部分居民奉行穩健的投資理財策略。因此,各銀行適時推出了各類具有抗通脹特點的收益類產品,如債券、定投基金、貴金屬等,受到澳門各階層居民的青睞。客戶易變和多樣的理財需求對銀行產品創新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堅持產品和業務創新成為銀行發展理財業務的核心原則。創新不僅體現在專業化、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上,還包括獨特的管理制度和理念。銀行業近幾年致力於完善業務組織架構,拓寬業務創新層面,進一步提高了產品創新的能力。

2、產品服務多元化助澳發展

堅持產品多元化是銀行做大做強的重要保證,針對澳門多種貨幣流通的現狀,近年來,各銀行紛紛著手開發具有澳門特色的雙幣或三幣銀行卡和閃付卡,有力的切合了澳門多元貨幣流通的客觀形勢,滿足了客戶的需要。另外,針對澳門高度市場化的利率環境,銀行不定期推出多幣種高息攬存計劃,部分銀行代客辦理內地賬戶業務和開通內地賬戶匯款服務,讓客戶“足不出關”的享受內地高息回報。澳門特區政府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特別推出信用擔保計劃,銀行亦相應的開發並推出中小企業無抵押融資服務,解決客戶資金周轉困難。除此以外,隨著貴金屬價格的節節攀升,銀行切實把握機遇,發展一站式貴金屬買賣業務,客戶可購買或賣出實物金,即時兌現,賺取差價。為推動人民幣業務,銀行推出了RQFII基金產品、結構式掛鉤股票、人民幣債券等穩定收益類產品。在服務渠道上,從傳統的櫃檯辦理,發展成為現在的流動銀行、網銀、ATM等等。服務手段多樣化提升了客戶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完善了銀行經營管理水平和金融服務質量,增強銀行盈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是澳門經濟發展的有效催化劑。

3、加強機構合作,為企業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

通過與同業、集團內各分行、子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和其它行業企業的合作,銀行可以更有效率的為企業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解決企業在融資、進出口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極大的提高了本地銀行的服務能力,提升了銀行服務效率,增加了銀行收入。銀行通過參股或控股其它金融公司,如保險公司,推動經營業務的多元化。保險公司聯合銀行在本地推出多種保險產品,利用銀行客戶資源等有利因素發展其業務,取得了優異成績,也豐富了銀行產品種類,增加了中間業務收益。逐步建立起了個性化、品牌化、多元化的綜合性金融服務結構,為客戶提供了更全面的金融服務,帶動了澳門金融業迅猛發展。

4、逐步走向金融服務網絡化

各銀行加強電子渠道建設,將櫃面產品遷移到電子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同時客戶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銀行對電子銀行安全產品重視與創新。經過多年,客戶對於電子渠道的依賴性越來越高,ATM、POS、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推動了銀行產品業務發展。目前,澳門主流銀行已經建立起網點、網絡、流動銀行的“立體化”渠道,居民逐漸接受了通過電子化手段辦理查詢、敘做定存、兌換、證券買賣等服務,擴大了服務範圍,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隨著金融網絡化的擴大,相信未來的銀行渠道競爭會一定程度體現在電子化方面。

(四)穩健的金融監管

澳門是高度市場化經濟體,資本流動不受限制,無外匯管制,最為世界知名的自由港,金融監管穩健。澳門金融管理局堅持嚴謹的監管準則,參照國際監管標準,負責貨幣政策制定和實施,對金融機構的業務進行監管。對金融機構資產安全和內控的監管參考了《巴塞爾協議III》要求,以保持澳門金融活動自由開放和銀行業的穩健發展。在2008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離岸金融中心評估中,澳門獲得了“符合國際標準與最佳實踐基本一致”的高度評價。同時,穆迪公司將澳門本外幣政府債信評級調升至AAA,評級前景穩定。

(五)穩步推動網點渠道建設

銀行業務的同質化較高,主要競爭體現在價格和渠道等方面。隨著澳門經濟重心的變化,熱點區域逐漸增多,各大銀行從調整網點佈局入手,逐步調整和優化網點、自動櫃員機的分佈,加大網點、自助設備、電話銀行、網上銀行、銷售終端等管道的整合營銷力度,使之互為補充,共同發展。在保持原有覆蓋區域優勢的前提下,重點加大對原有網點覆蓋空白區、新興人口聚居區的市場爭奪力度。

此外,各銀行加快理財中心建設,加強網點內涵的改造,明確了網點的內部功能分區。未來居民收入的增加可期,居民理財意識及金融需求的增加,會為銀行的理財業務發展帶來機遇。近年來,澳門各銀行都加大了對財富管理體系的建設力度。紛紛在網點中建立起了理財中心,理財中心的一大特色便是其較高的營銷能力,貴賓理財中心針對性較強,促進了銀行的存款及各種理財產品銷售額快速增長,提升了網點盈利水平。

nlc202309021205

(六)澳門中小銀行市場定位清晰

澳門的大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大,建立起了以核心商業區為中心,分支機構遍佈全澳的經營系統和網路,經營服務效率高,取得規模效應。澳門的中小銀行大多數都是國際大型銀行集團在澳門的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它們的集團力量並不小,只是出於戰略考慮或進入澳門時間較晚,在業務規模和資源投入上相對較少。與澳門大銀行全方位發展的戰略不同,澳門大部分中小銀行都有著清晰的業務方向,或專攻中高端理財,或專攻公司、離岸業務。雖然在業務規模上與主流銀行存在一定差距,中小銀行通過“術業有專攻”式的發展模式,積極加強集團內部的合作,一方面彌補自己業務規模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能有效降低自身業務成本及風險。

(七)積極拓展人民幣業務

隨著CEPA的深化,澳門與內地的經貿往來更趨緊密,本地受惠行業不斷擴大,而珠三角發展改革規劃綱要的逐步實施、港珠澳大橋的開工建設、廣珠輕軌的建成通車、橫琴新區開發的正式啟動,給澳門經濟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將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業務,在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人民幣作爲澳門銀行業未來業務發展的主要增長點,近年來日益受到各大銀行的重視,特別在人民幣升值、與內地人員流動頻繁、經貿聯系日趨緊密的背景下,市場上的人民幣產品也逐漸豐富起來,陸續推出了人民幣賬戶銀行卡、存款證、杠桿式人民幣買賣、人民幣計價人壽保險、RQFII基金、人民幣債券買賣等。人民幣存款急劇增長,至2011年底,澳門人民幣存款餘額達到了417.5億元,與2005年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時相比,大幅增長超過120倍,人民幣存款已經占澳門銀行總存款的13%。中資銀行依託在內地的人民幣優勢,積極推進聯動業務,協助公司客戶辦理各項業務,牢牢佔據著市場絕大部分份額。

(八)加大對品牌的重視和建設力度

銀行業更加注重了對於自身品牌度的建設,加大力度在報章雜誌、電視台及網絡渠道等媒介積極宣傳銀行品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業務推廣活動方面,通過大型隆重的儀式宣傳新產品和公佈簽訂合作協議,邀請著名的學者召開論壇和會議,這對於提升品牌和知名度有著積極的作用。現在銀行已經成爲了本地媒介主要的宣傳行業之一。澳門主流銀行定期與大型商業機構和高等院校聯合舉行研討會或推廣活動,打造銀行的專業服務形象,部分銀行則堅持突出自身的時尚特點,通過跨時代氣息的廣告去推廣新型產品吸引市民,還有銀行專門針對年輕族群推出DIY銀行卡、偶像演唱會門票折扣、旅遊保險優惠等等,以清新時尚的品牌吸引目標客戶眼球。

二、未來澳門銀行業發展趨勢

(一)未來本地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仍將成爲銀行業發展的主要發動機。銀行的大發展離不開良好的經濟環境,近年澳門經濟高速發展,帶動社會財富增長,為銀行經營提供了難得的機遇。雖然08年以來,環球經濟經歷了從危機到復蘇,經濟政策從防過熱、防通脹到防通縮、保增長,再到抑制通脹,澳門銀行業正處在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這給銀行業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澳門的支持不會有任何的改變,澳門經濟將進入持續穩定發展期,經過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澳門銀行業面臨的經營環境會日趨穩定,這會為銀行業帶來穩定的業務增長,保證銀行業的持續發展。

(二)為高端客戶提供個性化優質服務的同時,對於大衆客戶的服務更趨完善。高端客戶對於銀行服務主要是要求產品的多元化和服務的私密性,而大衆客戶對於銀行服務往往追求的是便利程度。目前,澳門部分銀行已經針對不同客戶群體做了分層,起到了更好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周到、差別化服務的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對大衆客戶的重視程度有所減弱。近年普通居民財富也逐步增加,爲了更好為大衆客戶服務,各大銀行紛紛加強了網點的建設,特別是加強了對於新興居民區網點的數量。

(三)加強銀行間和內部的聯動合作將會成爲澳門銀行業提升競爭力的主要手段。未來,銀行業將更加依賴集團內部的聯動合作,通過規模化的產品開發,降低營運成本,方便了銀行快速引入新產品、新科技,搶奪市場競爭的制高點。並購、加強集團內各機構的合作都將成爲快速提升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的主要手段,這樣有利於做大做強總體業務規模,鞏固客戶資源。在合作過程中,加強溝通、互通信息,及時解決業務開展中的問題,充分體現1+1大於2的效應。

(四)促進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在中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海外人民幣業務面臨著較大的發展機遇。中資銀行具備較強的人民幣業務發展潛力,人民幣業務一旦全面鋪開,他們可以通過內外聯動的形式引進內地各種人民幣產品。現階段,澳門人民幣業務主要面臨資金出路較窄、運用途徑非常有限等問題。未來,通過積極拓寬人民幣資金運用的途徑,希望能引入香港、內地的產品,積極發揮澳門資金自由進出的優勢,為人民幣國際化和澳門金融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五)推動銀行卡業務發展。優化和改善用卡環境,提高銀行卡使用效率成爲推動銀行卡發展的主要方向。一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持卡人對銀行卡功能的認知度。利用多種形式宣傳銀行卡業務知識,對銀行卡具有的現金存取、轉賬結算、消費信用功能,可以採用網點櫃檯講解、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向廣大民眾宣傳普及銀行卡知識,給持卡人帶來的安全、便利、快捷的交易服務等特點進行詳細講解,鼓勵民眾積極用卡。二是大力營造良好的用卡氛圍,培養持卡人用卡觀念,增強居民用卡意識,喚醒更多“睡眠卡”,使持卡人真正享受到使用銀行卡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三是完善服務手段,改善刷卡環境。根據實際情況在城區增設ATM 機,盡可能投放更多的POS終端設備,方便居民和旅客用卡。除了積極拓展本地商戶銀行卡優惠的情況下,澳門銀行紛紛開發具有跨域消費、取現等功能的銀行卡。未來逐步取代現鈔應當成爲澳門銀行卡拓展消費功能的主要方向。

(六)拓寬資金管道,推動跨域金融等業務發展。澳門銀行的快速發展都離不開集團的支持,通過積極爭取支持,在引入產品、人民幣業務、資金調撥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業務優勢。澳門存款市場競爭激烈,運用集團的優勢拓寬資金管道,在制定存款價格時才能確保競爭力。粵澳合作的全面深化將為銀行業帶來難得的機遇,銀行業通過為本地和內地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金融配套服務,如融資貸款、信用擔保等,改善其金融財政狀況,將有效擴大銀行的固定收益來源。

(七)不斷提高銀行產品的科技含量,滿足新生代客戶的需求。資訊科技快速發展,銀行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含量還需要不斷提高。未來,以科技開發能力和現有銀行系統為基礎,積極借鑒鄰近地區銀行的新科技和新產品,完善自身電子產品的界面、功能及應用技術,提升服務的科技含量,使其更符合市場的需要,更好地滿足新生代客戶的需求。

(八)完善理財業務風險管理制度。雷曼事件凸現了個人理財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監管機構和銀行需要加強對個人理財業務的持續性監管,在澳門主要體現在個人理財業務產品准入和銷售環節的監管上。此外,要做好理財市場細分與定位,提升服務品質,制訂科學合理的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戰略規劃。建立暢通的資訊傳遞渠道,使有關客戶、產品和市場等方面的資訊能快速從源頭向中後台部門傳遞,令產品和營銷更加貼近市場;加強產品創新分工協作機制,產品設計部門應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瞭解客戶及前線部門需求。

(九)增加培訓及交流機會。隨著海內外客戶融合、業務交流日益增多,銀行從業人員需要增加到鄰近地區的培訓以及會議交流機會,從而提升澳門分行人員的業務拓展、政策學習以及管理能力。

隨著澳門經濟的快速發展,銀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優化存、貸款業務產品、客戶及行業機構;加快產品創新,不斷滿足客戶的金融服務需求;改進銀行運行管理機制,持續提高銀行經營效率;優化銀行資源配置,促進銀行業務良性發展;加強隊伍建設,夯實業務發展的人才基礎;通過系統化、規範化的制度建設,保證銀行合規經營。銀行的運行體制、經營機制、管理體系要及時調整以適應市場需要,從而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抓住機遇、積蓄力量,重視銀行經營的“質”與“量”。做大銀行業務規模的同時,周密做好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準備。在適應澳門與內地經貿日益緊密要求的同時,保持對於國際銀行業發展的跟蹤,找準自身定位,未來逐步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篇5:银行的行业趋势

摘要: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进程,探讨了我国在1998年之后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和表现,以及在国内外经济处于周期性下行时,国内地产泡沫破灭的根源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基于当前形势,出台多项房地产调控政策,目的是稳定宏观经济、保障就业,却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信贷风险。政府在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应当保护银行独立的市场地位,由银行在现有制度框架下,自主安排信贷,控制风险,为市场经济服务。

关键词: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泡沫信贷风险

一、房地产价格的十年跃进

1、住房制度改革三十年简要回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一向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国策。建国后三十年,我国在城市构建了以企事业单位为核心、由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的福利分房体制。该体制下,房屋的产权为国家所有或企业所有,城市职工承租房屋,按照房屋面积逐月交纳定额租金。但是三十年的制度实践显示,这种和劳动关系紧密联系的分房体制存在诸多弊端。在该制度下,分房办法是同一企业把职工按照工龄、职称等指标综合排名,依照先后顺序分配房屋。有些效益好的企业,青年职工可以很快就分到住房;而在困难企业中,有些职工甚至等到退休也不能分到房子。这在社会上造成了贫富不均,而这种不公平是由体制造成的,与个人劳动努力程度无关。另外,住房的租金很低,公产房承租人上缴的租金不足以支付地方房管局支出的房屋修缮费用,企业产权的房屋干脆就没有房租,修缮费用全由企业承担,这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二次负担。

福利分房政策实行了三十年,不但弊端颇多,总体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解放初期,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是4.5平方米,到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变成了3.6平方米,反而下降了0.9平方米。城市住房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显然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为了改变当时城市住房建设的滞后局面,邓小平在1980年4月明确提出要改变现行住房制度,拉开了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在此后十余年,住房改革大致经历了试点售房、提租补贴和以租代售等改革阶段,直到1994年正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可见,住房改革主要围绕着两条思路展开,一方面是以价格(租金)改革为重点,另一方面是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的。但是改革进展缓慢,福利分房体制仍然大行其道,各地出台的公房出售机制难以获得市场认可。

中央终于决定从1998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商品化,促进了我国房地产业大发展。这一政策从长期看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从短期看,当时中国为抵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急需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住房消费就自然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利器。这也是我国首次把房地产行业和宏观经济联系起来。此后十年,房地产业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开始了靠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费支持财政的发展模式,并靠房地产投资和消费拉动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各地快速发展,也导致了各大中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攀升。

2、城市房价长期居高不下的表现和原因

1998年新一轮房改启动之后,中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了跳跃式发展。1996年和1997年全国住宅开工面积只有1亿平方米,而到了1998年,开工面积跃升到1.6亿平方米,超过了此前的峰值 1.3亿平方米。随后,开工面积不断上升,1999年达到1.8亿平方米,2000年达到2.3亿。行业不断提高房屋供给量,满足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另外,住房建设市场化和房屋需求货币化,推动着房价不断攀升。2002年至2008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屋平均销售价格从2250元上升到4013元,上涨了78.4%(见图1)。而且,这一数据的统计口径包括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二手房交易价格,因此数值远低于全国商品房新房实际售价。图1 :2002年至2008年,全国房屋平均销售价格(单位: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经济景气月报》2008年7月。

自1998年以来,房地产行业借由住房商品化改革的春风,确实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房价的飞速增长不利用市场的平稳发展。我们更应着重分析房价暴涨的原因,为调整行业发展模式提供依据。

一是我国在1998年开启住房商品化改革的序幕,在2000年彻底废除福利分房制度,为房地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随之而来席卷全国的各个城镇的危旧房屋动迁和老城区改造,以及地方政府采取的货币分房模式,使居民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购房大军,进一步扩大了房地产行业的市场需求。

二是国家出台金融政策和相关制度鼓励居民进行商品房消费——国务院设立公积金制度,商业银行也推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按揭)业务。1999年2月,央行下发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鼓励商业银行为个人提供全方位优质金融服务。同时,央行把个人住房贷款最长期限从20年延长到30年。这些金融服务的涌现和完善,刺激了房地产需求的全面爆发。

三是经济适用房建设缺位,地方政府没有建立起与住房商品化相配套的、包括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在内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也要全部由市场解决,本来层次分明的社会需求结构被打破,巨大的需求全部涌入市场,造成商品房价格持续上扬。

四是地方政府财政结构畸形,过度依赖土地税收。在分税制下,地方政府有动力大力开辟税源发展地方经济,土地转让收入逐渐成为地方财政的支柱。2006年我国房地产税收在地方税收的比重约为20%至25%,如果加上土地出让收益,将达到地方财政的50%,是名符其实的卖地财政。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缺乏动力去控制房地产价格。

二、房地产行业陷入低迷

1、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导火线

房地产业在2005年经历了较为严重的低谷后,在2007年中期,繁荣程度达到了顶峰。当时国内消费市场通货膨胀严重,CPI和PPI先后超过3%的国际警戒线(图2),除了食品涨价,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为通货膨胀“贡献”良多。政府为了控制物价,连带挤出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央行和银监会在2007年9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对商业型房地产信贷政策进行了调整,规定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政府从调控货币政策层面减少对房地产消费者的资金供应量,抑制投资型购房冲动,防止房地产行业泡沫的过度膨胀。

图2:2006年末至2009年初CPI和PPI的走势(单位:%)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从商品房生产者方面,政府也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年10月,国土资源部发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受让人依照出让合同约定,付清全部出让金后,才能领取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同月,发改委和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年修订)》,将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行为全部列入“限制”行列。这两项政策实际上提高了房地产行业的门槛,把一大批资金实力薄弱的小型房企摒弃在外。这些地方性中小企业,自有资金量小,主要依靠小部分保证金,从政府手中拍到土地后,依靠土地批文申请到银行贷款,再拿贷款偿付土地出让金,然后通过出售期房回笼货款,支持后续开发。这些房企都是通过高超的资本运作,利用较少的自有资金维持运营,最终获得高额的房屋开发利润。商业银行受宏观调控政策指引,预期到房地产市场中的投资型行为会减少,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增幅将受到负面影响,因而在2007年10月之后严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增贷款。在当年年末,房地产商面临资金结算和还贷压力,只能降价售房期望快速回款,获得现金流。房地产市场开始陷入低谷。

2、房地产行业疲软的深层原因

房地产行业历经十年的飞速发展,从1998年到2007年中国房地产业的投资从3600亿元增加到2.5万亿元,年递增21.5%。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则》,确定房地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此后,各大城市房价飞升,虽然政府曾经出台了一些遏制房价短期快速上涨的宏观调控措施,但是成效不大,涨价的趋势一直未变。但是,潜藏的危机并不会因为表面的繁荣而销于无形,房地产行业的非理性繁荣在国内外经济危机的夹击下终于在泡沫中湮灭。泡沫破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房价收入比长期背离正常水平,以及金融危机下,公众对经济的信心和预期收入下降,推迟房屋消费支出。

支撑中国房价的两个重要支柱,一是房价收入比,一是未来收入预期。从这十年的情况看,房价收入比过高,居民收入提高的部分被过高的房价吞噬了。当房价收入比超过临界点时,市场就难以继续支撑下去了,再加上全球经济下滑,收入预期下降,支撑房价的两个支柱全都失去了作用。

1998年以来,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发展高潮中,在2007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房价几乎呈单边上扬的走势,巨大的市场需求成为推动房价不断上升的根本动力。这十年中,城镇居民增加的收入中相当一部分均被房价增速吞噬。在2003年,房价增速甚至达到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的1.8倍。2007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85.8元,那么三口之家每年总收入为27571.6元,他们若在2008年6月以4013元/平方米的均价购买100平方米住房(实际居住面积只有80平方米左右),房价收入比就达到了14.6。但是,上述结论中的房屋价格是全国平均水平,无法反映中心城市房价成倍上涨的情况以及给公众带来的经济负担。上海在1998年房屋均价为3026元,2008年7月的成交均价为13200元,上涨了4.3倍。而在2007年,上海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3632元,按照上述方法计算,2008年7月的房价收入比高达27.9。

这样的高价格既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也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更对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低收入阶层因为经济适用房短缺而无力购买商品房,中产阶级购房后负担了庞大的债务,导致消费能力低下,内需不足,高收入阶层虽然有能力消费商品房,但其投资倾向大于消费倾向。整个社会消费潜力被高价房地产压制,造成内需严重不足。显而易见,超过大多数居民支付能力的高价位是不可能支撑该产业长久稳定发展的。没有足够高的收入上涨支撑的物价上涨最终都是昙花一现,也会对宏观经济稳定造成威胁。房地产价格泡沫在2007年达到顶点,终于在2008年破灭。现在的价格下跌是市场正常的自我修复行为,甚至还没有回归到理性价位。

房地产价格的非理性暴涨是房地产陷入低谷的内因,而美国由房地产行业崩溃而蔓延开来的经济危机,通过国际贸易领域影响了中国的实体经济,打击了民众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降低了收入增加的预期,这是国内房地产价格下跌的外因。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致使国内的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境。

3、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

2007年下半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初露端倪,但是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到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因金融衍生品CDS巨额亏空,陷入破产危机,只得被摩根大通集团收购;9月份,雷曼兄弟倒闭,危机全面爆发,影响波及世界各个经济大国。中国在2007年下半年,为挤压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实行了从紧的货币政策,没想到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又打击了国人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信心,使房地产行业的处境雪上加霜。

在2007年第三季度,房地产行业的景气指数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已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2007年第四季度之后,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均陡然下降,显示市场和行业投资人的信心不断下挫(见图3)。

图3:2003年至2008年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在2008年下半年,国务院等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在政策的短期刺激效应下,几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在11月有了小幅反弹,但是基于金融危机下公众对未来可支配收入增长的预期降低,房地产市场的短暂小幅回升没能长久持续,也无力改变2009年房市继续下挫的趋势(见图 3)。从全年房地产行业销售情况看,房屋销售持续低迷,公众持币观望,巨大的潜在房屋需求没有转化为实际购买力。2008年年末,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呈现负增长,房企被迫纷纷调低销售目标,并把新项目开工计划延后,导致企业新房和土地储备存货大增。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侵蚀,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应会持续到本年年末。

房地产市场萧条,导致大企业纷纷在2008年下半年调整销售目标,以期符合市场现实,降低投资人对市场的过高期望。以几家大型上市公司为例,保利由2008年初确定的240亿下调到190亿,中海由320亿下调到270亿。截至11月中旬,碧桂园年销售额仅为150亿,不及年初目标350亿的一半。截至2008年年末,仅有四家房企全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分别是万科478.7亿、中海270亿、保利205亿以及未上市的绿地,估计去年销售额约为300亿。大型房企的市场处境尚且如此艰难,更不要说资金链异常紧张的中小型房企了。

房地产行业建设周期较长,当市场环境发生急剧变化,企业难以快速做出战略调整。在当大量在建工程在2008年完工投入市场时,卖方市场已经变成买方市场,市场成交量大幅萎缩,大量新房旋即变成积压的存货。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7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今后共有2836亿存货,至少需要两年才能完全消化掉。而且,在2007年房地产市场高涨时,大量新项目开工,随着这些工程依次竣工,商品房的空置率会大幅上升;开发商通过政府拍卖囤积的地块,到2008年也成了烫手山芋,有些开发商宁愿承担违约金,也要把土地退还当地政府,还有些只能暂缓开发购入的新地。

2008年年底,房企会就各项支出与供应商进行资金结算,房企的资金压力增大。消费者预期到开发商急于回笼货币,房屋价格会进一步下跌,因而并不急于购房,导致市场在岁末年初销售情况更加黯淡。冬天已经到来,但是春天还很遥远。

三、政府的“救市”措施和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

1、中央政府带头出台多项措施,拉动购房需求

2008年第四季度,各级政府和央行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希望在外贸增速趋缓的情况下,靠刺激房地产需求推动经济稳步增长。10月23日后,政府降低首次购房者的银行信贷利率及首付款、降低购买住房的契税、免征交易印花税等。对于这些房地产优惠政策,政府希望通过对首次购买住房者的税收优惠及信贷优惠来帮助住房困难的居民进入房地产市场,激励自住型房屋消费者进入房地产市场,以便做到既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又达到扩大居民消费、保证经济增长的目的。

政府救市也是无奈之举,并不是最终目的。房地产行业产业链很长,连接上下游近40个产业,也与宏观经济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会对实体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政府实际上被房地产市场“绑架”,若要维护经济平稳发展,就只能运用合理的宏观调控手段,防止房地产行业崩盘,最终目的是保持宏观经济和就业量平稳增长。政府在2008年下半年的救市政策内容也表明了,政府的政策思路是很清晰的,政策的直接受益人群不是房地产商,而是消费者。

但是,即使政府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宏观经济,但是某些刺激经济的短期举措,在政策效果上也造成了顾此失彼,降低首付是把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政策实际上降低了银行对贷款人的信用水平要求,这为未来几年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不良率的攀升埋下了隐患。

2、商业银行面临潜在信贷风险

房地产价格在2007年已经脱离了公众的实际购买能力,此前的红火实际上是在资本的追逐和推动下的狂热发展。此前高地价、高房价的房地产产业政策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政府为了扩大内需,启动房地产市场的商业化改革,面对2008年金融危机,又再次祭起了房地产这一法宝,出台政策加强经济保障房的建设并降低房屋交易税费来拉动内需。中国的两次住房改革都是调控宏观经济发展的短期政策,而没有建立起住房保障的常规政策。缺乏保障性住房常规制度,会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结构混乱,低收入阶层住房需求也由市场解决,短期内有利于宏观经济复苏,但在长期会压制消费,催生地产业泡沫,造成银行坏账。当前,不应再走单纯依靠刺激商品房消费来扩大内需的老路,国家应建立起常规化的住房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鼓励居民在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需求之外扩大消费品需求,这是中国未来扩大内需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另外,现在的“救市”政策有可能损害中国的银行体系。之前,宏观政策要求银行严控土地购买和开发贷款,并把第二套商品房的首付提高到40%,希望银行回避房地产行业的信贷风险。当前政府为了拯救宏观经济,刺激房地产,允许第一套住房首付降低到20%,等于是把过去遏制全国房地产泡沫的经济政策全都否定了,又把银行重新拉进了高风险行业,把银行和房地产又绑在一起了,而且更紧密地绑在一起了,意味着未来银行将面临巨大的房地产信贷风险。

实际上,只要房价将来下跌20%,就意味着抵押房屋的市场价格小于贷款现值,市场可能大量出现断供,银行会产生大量次级按揭,将给银行带来巨大的信贷风险。也可能出现资金雄厚者在房市低迷时,大量买入房产作为投资,待市场回暖再高价抛出,降低首付政策助长了市场投机,为房地产行业出现新一轮泡沫埋下了隐患。我们不能以未来坏账增多为代价,换取GDP的增长,因为国有控股银行的坏账很可能是由政府买单,所有损失将由全体纳税人负担。

因此,政府在进行宏观调控时,应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注意保护经济主体的自主权利。政府应该在自身的职权范围内,充分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但是要避免把商业银行当成财政的出纳,应该尽可能留给商业银行信贷自主权,使它能按照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制定信贷产品,运用市场规则处理信贷存量调整和增量资金配置,规避风险,获取利润。事实上,银行已经根据市场情况,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信贷风险,进行资产保全。在个人购房贷款方面,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率先对存量房贷利率实施七折优惠,降低贷款者负担,鼓励客户按时还款,减少银行发生断供的可能性,降低了未来的坏账率。国有大型银行也在年初实行了七折优惠政策。对于增量房贷,银行已按照央行新实施的利率水平放贷。

在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银行在2007年9月之前,在大型房地产商较为集中的城市,以各种融资设计及优惠利率,竞相吸引优质客户。但是,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国家货币政策已经转向宽松了,但是许多银行已经停止向任何具有流动性风险的大型地产商增加贷款。对存量贷款,银行允许开发商对短期贷款进行转贷或展期,但要附加条款,譬如必须对楼盘降价,以期降低信贷风险。

另外,银行为了控制表内业务风险,也在不断进行金融创新,试图将房地产贷款变为表外业务,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发行房地产信托产品。银行通过下属投资公司购买上市地产公司股权,以此发行理财产品,以私募形式为房地产企业融资。这样自主创新的市场行为也获得了国家的鼓励。在2008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将“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拓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当然,金融创新要汲取次贷危机的教训,要慎重防范这种以转移风险为目的的创新产品的自身风险。

篇6:银行的行业趋势

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摘要】目前,针对金融产品过度创新引发的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认真吸取教训,力求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充分揭示创新背后暗含的风险,并有效管理好这些风险成立银监会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的重大决策,银行业监管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得到加强,监管方式、技术、理念、制度会有所创新,从而提高监管效率、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和权威性,推动我国银行业尽快提高国际竞争力为保持监管的严肃性、权威性、强制性和一贯性,银行业依法监管已成为我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对银行业监管的现状

1.利率政策

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式是明确的,即渐进、有序,原则上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但是中国目前还没有明确全面实现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利率市场的起步较晚,从1996年开放同业拆借利率开始,此后又开放了银行间债券利率2000年开放了外币利率(小额外币存款除外),2004年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格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至今也尚未形成基准利率体系,自然也没有简单的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和期货这使得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差距

2.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即城市商业银行不能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暂行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在地级以城市设定,一个城市只能设立一家城市商业银行;第二条规定,城市商业银行主要为本市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分析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清理整顿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与此同时还承担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重担城市商业银行人员素质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风险高度集中这是监管政策明文规定城市商业银行不允许跨区经营的背景

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推进,城商行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许多城商行提出了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跨区域发展的要求对此,银监会与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达成共识,城市商业银行完全可以走出城市2009年4月,银监会调整了中小商业银行的准入政策规定中小商业银行的机构发展不再受数量指标控制,不再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设立分行和支行设定统一的营运资金要求,从而实现了基本上统一监管标准,实施同质同类监管

3.混业经营

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最初期,我国金融业并不是分业经营的当时,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比如,交通银行和太平洋保险就是连在一起的但是,由于后来金融业出现了一些混乱情况,当时一种主流的看法认为这些混乱来自于混业经营,因此就逐渐把金融业务切分开

来;同时在立法上加以保证,形成了一种比较严格的分业经营体制1995年通过并于2003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3条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的相关思路

我们正处于一个金融市场迅速创新、竞争不断加剧的年代这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和银行业法规建设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监管部门应当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明确相关政策法律改革调整思路,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法律体系

完善调整金融市场主体关系的主导性法律制度首当其冲的即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调整这些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薪酬激励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由于进行市场主体制度设计过程中主要按照政府意志展开改革,而未按照私法原理明确主体权利与

义务,导致体制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改革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未来几年,法律需要在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出资人制度、股东权利与义务、股东行为约束、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在深刻理清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明晰的规定,在私法层面明确银行在市场中的商事主体地位,保护其自治权利,维护市场对于市场主体的选择和对于金融资源的配臵

建设开放性市场准入制度,培育多层次金融市场主体银行业是有限持牌的行业,我国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这是完全必要和合理的但过高的准入门槛也容易导致市场垄断,我国现有金融机构之间在服务方式上、组织构架上、经营模式上、服务对象上、产品设计上、业务流程上都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同质化情况严重,供给动力不足因此,如何实现经济的平等性是今后中国银行业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方面作为国际政府管理的长期趋势,放松管制对于银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金融机构的丰富可以使优质资本进入银行业,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实力;另一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可以提供不同的产品,实现服务多样化,从而解决金融市场供需矛盾

借鉴国际银行监管先进做法,不断改进风险监管法规本着“提高战略性、前瞻性、实效性”的原则,我们要密切

关注国际上监管法规发展的新动向,重视借鉴国际银行业监管和立法的良好实践,逐步推行国际最佳做法中国要从自身国情考虑,进一步研究如何创造条件逐步实施新协议如,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公布了《国际会计准则39号》,这个准则对全世界各行各业都会产生震动和影响,尤其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计算、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和资产证券化的影响更加明显,这对我国银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又如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OECD公司治理原则的修改,都与银行业监管和改革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上一篇:学校的变化五年级写景作文下一篇:“吃透教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