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寨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

2024-04-29

沙寨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共6篇)

篇1:沙寨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

都匀市墨冲镇沙寨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

一、实验基础设施情况:

1.我校现有建制班8个,九年级3个班,八年级3个班,七年级2个班,在校生336人。

2.学校现有化学、生物、物理实验室3个,每个都是独立的教室,面积48㎡,总面积148㎡.3.化学、生物仪器室共用一间大的教室,物理仪器室有一间,总面积

120㎡.4.3个实验室各配备有桌凳40套基本能满足分组实验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基本齐全,电源、光源、水源都按要求到室、到桌、到位,教室张贴相关的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5.生化仪器室配备仪器柜27个、另有2个危险品柜。物理仪器室配备仪器柜 18 个,各有一张实验准备桌。基本满足实验仪器的存放和实验准备的需要。每科配备一个兼职的仪器管理员,负责完成相关资料和仪器管理。

6化学、生物、物理配置仪器,按标准配置。其中化学仪器、药品,价值金额 103387.47元,物理仪器,价值金额70028.32元,生物仪器、标本,价值金额36584.21元,合计金额210000元。基本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二、具体措施:

1、学校领导重视,认真做好普实工作

一年来为了做好 教育设备的投入、使用管理工作,学校以校长担任组长,以基层领导为成员,以理化生组教师为具体实施,为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提出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进,要求全体实验教师要树立新观念,把实验教学工作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充分的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

2、抓好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年来,实验学科在教学中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做好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学校实验领导构建和实验教师的配备

1、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岑冰剑

副组长:王帮利、邓登江。成员:江大勇、杨隆泽、赵兴华。

2、学校设兼职实验管理员三名。

化学实验室:李凯,大学本科。物理实验室:杨先俊,大学本科。生物实验室:陆兴菊,大学本科。学历、职称达标,业务能力强。

3建立规章制度

实验室上墙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仪器损坏赔偿制度,实验教师管理制度等。

4、仪器室建立各种帐册,三类仪器建立总帐和分帐,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5、3个仪器室仪器分柜、分类存放,柜柜有标签,仪器有标签,分类、编号、贴签入柜,摆放科学有序。

6、学校的各实验科教师,学期初制定实验计划,有计划的完成各种实验。按进度完成学生分组实验,认真填写实验登记表,努力使实验开出率达标。并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四、努力的方向:

尽管学校和教师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实验建设和实验教学仍然存在不足:

1、生物和化学仪器室由于学校条件没有分开,共用一间房,仪器和药品没有达到分室存放的要求,2、各种标签的张贴没有做细致,需要美化标签的细节。

3、缺少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上墙。

4、生化仪器室的遮光没有做。

5、实验报告单没有及时的收集存档。

五、整改措施:

1、美化柜外标签,仪器的标签贴到每个仪器。

2、安全制度上墙。

3、做好生物化学仪器室的遮光设施。

4、实验报告单等相关的资料及时的收集存档。

总之,一年来学校加大“普实”工作的力度,在不断的检查完善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在此向各位领导汇报,在检查存在的问题马上进行整改,以学校的“普实”工作达到标准为努力的目标。

都匀市黑冲镇沙寨中学

2017年10月25日

篇2:沙寨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

一、学校概况

治河中学是1999年由潘家中学、曙光中学合并而成的一所农村初中学校,是一所省级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校。学校位于治河渡镇治河村,南距潘华公路0.8千米,北距华容河1千米,西距县城2千米。学校占地面积31105㎡(生均68.7㎡),总建筑面积9507.3㎡(生均20.98㎡)。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48人,教职工80人,教师平均年龄41.8岁,其中女教师38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67人,具有大学本科学历34人,专科学历53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学校有市级学科骨干教师4人,市县级优秀教师15人。

学校设施功能分区协调,格局错落有致,建有综合教学楼1幢,行政办公房1幢,普通教室12个;专用教室4间,2幢学生宿舍能容纳500多人,学生食堂1所,可供500人同时就餐;教师宿舍楼1幢,有高标准宿舍18间。学校设校长书记室、副校长室、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后勤处、团委、工会,分别承担着不同的管理职能,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优质的服务。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校园广播系统和校园网络系统,先后建成了较先进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音乐、美术、计算机、多媒体等专用教室,拥有足球场1个,篮球场4块,学生操场2块。

二、学校常规管理与教育教学

近年来,我校在治河渡镇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校园、营造人文校园、创建书香校园”办学理念。学校实施“校长负责、分级管理、逐层落实”的管理办法。从内涵上去思考、去探索,逐步完善了学校管理模式。学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突出育人功能,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人才”的办学思想,面向农村,依法治校,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进取、和谐”的校风,把“强化管理,优化环境,提高素质”作为学校工作重点。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先后被授予“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文明卫生学校”、“岳阳市家长学校示范校”、“湖南省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等称号。在我校去年10月组织的“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中,我校1303班学生李鑫顿的作文《我的建筑梦》;1301班刘炎祥同学的作文《我不想中国有个孤独的家》荣获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省教育厅颁发的三等奖。华容县初中仅我校2名学生获奖。我校文艺代表队在县教育体育局组织的全县中小学文艺展演中演出,节目获得领导和观众的高度评价,被评为一等奖;在2015教育论文评选和2015年湖南省发展改革成果论文评选中,我校有24位教师获得奖励;学校的两个教研课题先后结题,并在分别被县教研室和关工委评为一等奖;学校充分利用良好的多媒体电化教学资源,每周安排两节教学公开课,各教研组教师积极参加听课评课;组织开展了毕业科目教学研讨会、华容县第四届“沱江杯”教学竞赛初赛、复赛,并挑选出黄小燕、杨芳芳、徐远岳、刘艳、范进等教师参加了全县的竞赛;学校教师太极拳表演队和学生体育代表队参加全县竞赛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创新德育形式,注重德育实效,营造爱心校园

1、强化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构建良好校风。

“以法治校”,体现的是现代教育的法律意识;“以德治校”,体现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学校一直以来坚持以爱心教育为核心,实施“以德治校,以人为本”方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促进学生养成教育,坚持“先育人后成才”的育人思想,强化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习惯的教育和管理,要求教师应遵循以人为本、以导为首、以身为范的教育原则,真诚地去热爱每位学生,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强调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是制定育人标准,在全校范围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这个标准的核心内容就是要求做到“六讲四学会”,即“对己讲仪表,对人讲礼貌,学习讲勤奋,劳动讲习惯,社会讲公德,回家讲孝道”。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新,达到自主、自强、自信、自律、自爱,最终走向“热爱祖国,理想远大而不空谈;奉献社会,思想开放而不放任;追求真知,学习刻苦而不孤傲;崇尚科学,勇于参与而不附和;发展特长,兴趣广泛而不浅薄;尊重自我,仪态文雅而不奢华;服务他人,待人热情而不轻率;遵守纪律,行为规范而不拘泥;净化心灵,谈吐文明而不粗俗;完善人格,讲究礼貌而不呆板”的人生境界。二是强化学生的自主管理,完善德育运行机制。我校建立了校长室(党支部)——政教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为一条线的教师管理队伍。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指导学生会定期组织常规检查,并每周公布,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通过多年的努力和自主管理课题研究,我校在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方面,形成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2、活跃校园文化元素,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重视利用重大节日搞好各种类型的活动,努力使各项活动渗透着高品位文化气息,成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坚持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每年“元旦”,学生们都可以在艺术节的个性舞台上大显身手;教师节、国庆节,学校组织迎国庆美文诵读、演讲、合唱比赛等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激发,爱国教育得以深化,爱国精神得以弘扬。学校橱窗、班级板报的定时更新,文化长廊、学生作品的展示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更使学生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建立卫生责任制,净化校园环境。

学校从行为规范、卫生、纪律、公物爱护、出勤、两操、板报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比,在全校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文明之星评比活动,涌现出一批优秀班级、学生。建立校园卫生区责任制,明确卫生区责任人,层层负责,长抓不懈,教育广大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校园内外、花台、花圃干净整洁,整个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丹桂飘香。

4、强化安全意识,创造稳定环境。

学校安全工作责任重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坚持教育和防范双管齐下,一方面组织教职工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完善制度和推行教育执法责任制为突破口,明确校园安全责任范围,不断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行为;每周组织校园安全检查,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积极开展法制报告会、学生专题思想教育会,组织了消防演练等,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纪教育。另一方面组织从学校领导、教师到学生家长和个人逐级订立安全责任书,假期学生离校和节假日期间分发《告家长书》,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有效地防止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广大师生营造安全祥和的工作环境和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

(二)重视课改,落实管理,深化研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学习乐园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责任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大教育科研力度,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1、常抓学习,牢固树立新课改理念。我校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和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意义,教学工作始终坚持以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更新为突破口,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将先进的教学理论与方法转化为课堂教学生产力,融入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很抓常规,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我校乘新课改的东风,咬定质量不放松。首先,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强化教学常规,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倡导“有效教学——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其次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督察力度。教研组定期对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检查记录。再次,实行“推门”听课制度。学校领导、教研组长经常深入课堂,掌握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发现不足,适时做好交流、解惑工作。

3、细抓研究,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学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策略,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从人员、时间、经费上给予保证。各教研组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科研工作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完善有利于推进教育科研的导向、评估、激励机制。逐步形成了有治中特色的教研策略。具体讲,一是建立健全教科研制度:教研组、备课组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各教研组每两周一次教研活动,一次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二是抓过程管理:活动要求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并做好活动记录工作。三是重视评价、总结、反思工作。三年来,通过卓有成效的教研教改活动,教师们特别是一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有的很快成为教学骨干。今年四月在举行的全县毕业科目复习教学现场会和五月举行的“沱江杯”课堂教学大奖赛及全县首届微课竞赛中,我校有12位教师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好成绩。

4、重视体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始终坚持重视学生全方位、多层面的发展,开设了多个课外兴趣小组,配有专门辅导教师,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学校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抓好常规体育教学,坚持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落实“两操一活动”;学校成立了篮球队、足球队、羽毛球队、田径队,学校训练队坚持常年训练,科学训练,参加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取得较好成绩;同时也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不少的体育人才。学校的艺术教育也独具特色:学校的文艺节目连年获得县局一等奖、特等奖,并代表全市农村学校参加了岳阳市中小学文艺展演;学生的美术作品也多次荣获奖励。

5、抓后勤管理,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1)严格财务管理。严格执行财政局、物价局有关收费政策和标准,无乱收费行为。坚持收费公示制;坚持开源节流,勤俭办学;严格财会制度。切实做好农村寄宿制学生补贴的发放工作,充分发挥有限经费的最大使用效益。

(2)加大硬件设施建设。一是新建了现代信息技术办公室;二是适时调整并装修教职工办公室,为教师办公室配备了办公电脑、远程教育设备,逐步优化了教师办公条件;三是在全部十二个教室安装了电子教学一体机,接通了互联网;四是扩大了校园绿化面积,将教学楼周围的空地加以全面绿化,形成了更为合理的绿化布局,这些都为促进我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学校品位的不断提高,发展后劲的不断增强而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学校在治河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采用逐年投资的办法,投入资金近6万元,安装了校园路灯。

6、抓民主办学,完善校务公开制度,营造和谐校园。

(1)学校进一步健全、完善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开好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发挥教职工参政议政、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驾护航的职能作用。学校的重大决策,都要先召开党、政、工联席会商量出初步方案,后召开行政会进行讨论,再广泛征求教师意见,最后修改定案组织实施。学校每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向代表们汇报学校各项工作,提交各项规章制度,并听取整改意见,真正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民主化。

(2)积极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坚决依照《治河中学校务公开实施方案》,切实推行校务公开制度。对于干部的选拔任用、教职工业务考评、职称评聘、评优推先、招生、工程招标、财务管理等,都能以党员民主生活会、教代会、教职工会议、校务公告栏等形式及时公布,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校务公开工作的切实加强,实现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进一步完善了民主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维护了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软件方面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理论学习不够深化,尤其是新课程的理念不够深入,信息技术的学习与运用、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性学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极个别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强,好课率还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实践能力不是很强;教师队伍还不平衡,骨干教师的数量不多,有待于进一步培养和提高。今后工作中,要确立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师资队伍建设理念,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加快教师队伍的建设步伐。花大力气培养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形成学科教学优势群体;继续做好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不拘一格,大胆使用,努力使他们迅速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2、教科研建设方面:“科研兴教”的意识普遍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科学性、实效性需进一步强化。校本教研的水平及教师教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教科研是教学的第一生产力”、“靠教科研上质量”的教科研意识,认真抓好校本教研,努力提高教科研组织化、规范化程度,鼓励教师用集体智慧提高学校整体竞争力。

3、考核、评估方面: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还不甚完善。教学信息的收集、分析讲评有待加强。

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制定落实教学目标,加大学期、学年的考评总结反馈力度,加强教学过程的质量检测、控制和矫正,抓好校内督导工作,及时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加大奖惩力度,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的良性竞争氛围。努力探索和建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学校内部评价机制。

(二)硬件方面

教学设施有待改善;学生宿舍、食堂有待提质。我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县局的支持,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在一年内建一座不少于30间的周转房(包括教师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会议厅、学生文体活动室等),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使学校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篇3:沙寨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

一.建立长效机制, 保障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开展

1. 建立“电子书包”项目管理机制

为保证电子书包项目的有效实施, 我们首先建立了管理组织架构。成立了由校长亲任组长的“电子书包项目推进领导小组”, 负责项目决策、实施与保障等。下设“项目实验工作研究小组”和“电子书包项目专家组”———“项目实验工作研究小组”定期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负责项目策划、组织、协调、指导、监控与评估, 对重点需要突破的问题合力攻关;电子书包项目专家组”定期到校进行调研及指导, 保证项目科学性。此外, 学校出台了《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电子书包”项目实施方案》, 为实施电子书包项目提供了可行、可操作的行动纲要。

2.建立“电子书包”项目教研评价机制

为保证电子书包项目的良好运作, 学校建立《实验教师“电子书包”管理制度》, 《学生“电子书包”管理制度》, 《“电子书包”项目实验家长承诺书》等系列规章制度, 规范项目研究的开展;与清华同方建立联系机制, 形成了研究-实践互动的新型教育研究模式, 保证项目的科学性;建立子项目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项目总结表彰制度, 建立长效的过程性评估体系, 提升项目研究质量;建立项目教研交流制定, 定期组织校内外的交流、研讨与展示活动, 深化项目研究的层次;建立项目推进例会制度, 定期召开项目推进小组会议, 总结阶段工作, 分享优秀经验;建立简报制度, 每季度以简报形式发布阶段研究情况及实施指导意见;逐步建立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数字化作业系统、智能测评系统、电子学档系统等, 构建学校各部门、教师、家长、社会之间的管理服务平台。

3.建立“电子书包”项目奖励机制

对于电子书包这一新生事物, 学校除了以任务驱动老师积极开展实验工作外, 还建立奖励机制, 提高师生运用电子书包的积极性。

(1) 教师奖励机制

实验教师每学期顺利完成自己的工作计划和学校安排的工作任务, 奖励300元/人, 并在评先评优中加分奖励;积极上传各类资源完成规定的数量, 研学稿 (学案) 、作业、测试题、互动模块论题等每超1份奖励10元, 200元封顶;每学期评选“电子书包优秀实验教师”若干名, 奖励300元/人。

(2) 学生奖励机制

根据利用电子书包按时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要求, 每学期末各实验班评选10名“电子书包实验优秀生”予以奖励;在互动讨论模块, 能积极参与讨论, 进行有意义的回帖, 每学期各班评选10名“互动讨论积极分子”予以奖励。

二.强化培训力度, 保证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质量

1. 阶段性校本培训有的放矢

在项目开始阶段, 部分实验教师对运用电子书包实施“研学后教”理念的认识不够, 对利用电子书包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信心不足, 表现在教师培训时技术学习的低效性, 他们从心理上排斥新技术, 认为电子书包实验对自己教学没有实质性帮助等。这不仅影响到了教师培训效果, 还在一定程度上使电子书包创新教学应用及推广受阻。基于此, 我们通过强化培训更新观念。开展了分阶段、分层次、分重点的培训活动:在探索实验阶段进行应用通识培训, 为参与项目实验的教师提供系统培训, 进行全面周到教学理念与平台应用指导;在深化应用阶段持续推进以案例观摩研讨为主的教师研训, 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进行深入细致的教学指导, 形成有效研训案例;同时, 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对教师、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将人员的培训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和职称评定之中, 用制度促进人才成长。

2.“引进来, 走出去, 促成长”的培训方式

在自我不断培训的过程中, 我们也并不闭门造车, 而是广泛交流, 实施“引进来, 走出去, 推开去”的政策。

请进来, 专家引路———为了能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提高, 我们以实验校为契机, 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谢幼如教授对项目教学进行实地指导和顶层设计。有了名家的指引, 我们进一步明晰了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方向。

走出去, 取经同侪———为了让我们的实验老师能进一步了解我区兄弟学校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经验, 学校除了保质保量完成区级培训的规定动作外, 还主动要求同方联系电子书包实验工作比较成熟的学校, 开展交流活动。先后组织实验老师参加仲元中学承办的“六校电子书包交流活动”, 富丽中学组织的“四校数学微课专题研讨”。同时, 学校借助教研室举办的“研学后教”现场会, 先后组织实验教师到番禺实验中学、石楼中学、石碁二中、石碁四中等学校取经, “走出去”的系列动作让我校的实验老师心里有了底, 减少各位老师心理的排斥感, 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实验教学。

推开去, 交流提高———我校借承办区级“研学后教”现场会的东风, 特别安排了语文、英语、物理三堂电子书包课, 获得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其中赵志娟老师利用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平台开展名著辩论, 向听课的领导和老师展示了一堂别具一格的语文名著复习课;雷晓丹老师利用电子书包给学生们准备了视听盛宴;物理科的黄晓君老师利用电子书包平台的资源推送和互动讨论等模块上了一堂被区教研员何老师评价为“听过的最好的电子书包课”。在2014学年“番禺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 我校推荐了语文学科邓惠娜老师和英语学科杨柳老师的电子书包课参赛。这都为我们的实验教师提供了展示提升的平台。2015年4月10日举办了番禺区电子书包实验项目现场会, 孔卓敏老师利用电子书包上了一节初一英语听说教研课。会上, 谭雯副校长对“电子书包”实验项目在我校的开展情况作了详细报告。区教研室主任黎耀威回顾了我区开展“电子书包”实验工作三年以来的工作成果。区教育局副局长吴岳冬在会议上表示, 钟村中学的经验以及教师代表所分享的感悟和收获都让这场“电子书包”现场会“太给力了”。

三.探索课程建设, 推进电子书包实验工作的实施

1.课程活动, 扎实有效

针对前阶段我校实验教师数量少、教师利用率低、使用间隔长、学生利用率低”等问题, 在2013学年第二学期, 我校推出“增教师, 加培训, 抓教研, 建特色”的十二字工作方针。实验教师由原来的4位增加到22位实验教师, 每学期安排不少于22节电子书包常态课、5节汇报课、3节展示课。

2. 常态课程, 实验保障

常态化的应用是项目实验与电子书包真实改变教与学方式的保障, 在教师们达成共识的基础上, 我们的实验教师能保证每周使用终端上课或应用平台与终端开展相应的活动, 并在课前、课后广泛的应用平台配合教育教学。

我们的的常态课向全体教师开放, 实现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教师们能共同参与常态课的研究, 共同去发现、去探讨、去总结、去实践。实验班除了严格按照计划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日常教学外, 教师们也能主动带领实验班的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 以此进行设备及平台的培训和练习, 使电子书包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3. 汇报课程, 主动提升

每学期安排的三节电子书包汇报课, 从不同的角度演绎互动课堂, 提供实验的生动案例, 为实验教师搭建了团队研讨的平台。通过汇报课, 使广大教师检讨正在开展的实验工作, 从学科角度分析适用性与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提高了实验工作的效益。

四.课题引领, 构建电子书包的学科教学应用模式

构建“电子书包”教学应用模式主要为两个向度, 一是以电子书包某一功能模块为支点, 建立与不同教学内容的联系, 构建成电子书包某一功能模块在不同教学内容中的教学应用模式;二是以某一教学内容为支点, 建立与电子书包多个功能模块的联系, 构建成教学内容整合电子书包多项功能模块的教学应用模式。

为使我校的电子书包实现常态化发展, 我们将电子书包实验研究与学校区级立项课题“基于‘研学后教’理念的‘三为主’体验式课型模式的研究”有机融合。根据“研学后教”教学理念, 我校对“电子书包”应用模式研究重点放在两种教学应用模式的研究上:一是自主协作学习模式, 二是以写促读展示模式。如下图:

自主协作学习模式以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协作性为主要特征.教师利用平台, 制定学习任务, 创设学习情境, 并在推送的任务 (研学案) 中, 提示方法、提供资源 (微课) , 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帮助并促进学生完成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学生通过平台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如有疑问, 可以通过“辅导答疑”模块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提问, 其后通过在线检测进行反馈提高。

以写促读展示模式则是教师进入“在线作业”模块,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个性化的品读任务, 同时提供“优质资源” (使用录屏软件录制) 和指导评价;学生进入“我的作业”模块完成习作, 借助“互动讨论”平台跟帖、互评, 在师生互动中完成佳作的汇编。

将电子书包融入研学后教的课改理念, 应用于“先研后导, 三为主”教学实践, 逐步实现互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但这毕竟是新的尝试。在开展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们会发现不足, 遇到困难, 产生困惑, 例如在已有模式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学科特色, 如何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精选素材, 如何设计恰到好处的研学问题等都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聪明才智共同解决。

五.展望未来, 对电子书包实验工作充满信心

电子书包在我校三年多的实践运用, 为我校信息化教育提供了先进的模式和宝贵的经验。这是探索的三年, 更是收获的三年。或许, 在探索中我们曾迷茫过、彷徨过, 但这也恰恰说明我们在思考进程中、反思总结中。有理由相信, 在区教育局的关怀下, 在专家们的引领下, 我们将继续以“电子书包”项目的实践应用为契机, 不断探索更先进的电子书包有效应用模式, 建构高效的现代互动课堂, 促进我校乃至我们整个区域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春种一粒子, 秋收万颗粮”, 电子书包这粒种子, 已经深深地播种在我们每一位实验者的心田。我们坚信, 它将会在不久的金秋时节, 结出更甜蜜的丰硕果实, 谱写“智慧教育”的新篇章!

附:ppt文档

摘要:2012年11月, 在建设“智慧番禺”的大背景下, 钟村中学成为番禺区第二批“电子书包实验学校”。通过四年的摸索与实践, 在机制建设, 模式建构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文章包含“建立机制”“强化培训”“课程建设”“课题引领”“展望未来”五部分。

篇4:沙寨中学实验教学工作汇报材

2005年秋季, 上海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作出了果断大胆的编排:新的初三语文教材第二单元是“爱情如歌”, 包括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对爱情的看法, 而这个单元的“语文拓展教材”是一本名为《当情窦初开的时候————中外文学名著情爱百景》的书, 当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 说明“爱情”在中学教育中已经明朗化。

现行人教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虽没特别安排一个爱情单元, 但也有多篇关于爱情的课文, 笔者从爱情的角度重新审视, 发现完全可以利用课本对中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因为高中很多课文都在向我们发出爱的箴言,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用一句话解读。如沈从文的小说《边城》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爱情箴言:“爱因等待而不朽。”孙犁的《荷花淀》也告诉我们:“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而可以作为爱情教育例子的诗歌更是举不胜举, 如舒婷的《致橡树》“爱是让我和你平等”、郑愁予的《错误》“爱是美丽的错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爱是理想的记录”、戴望舒的《雨巷》“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丽”。我们还可以挖掘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教育因子, 如:《氓》通过女主人公的逐步觉醒向我们诉说:“爱情不能总那么盲目”;《静女》告诉我们:“爱是真诚的两情相悦”;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发出呐喊:“爱有一种品质叫自尊”;《孔雀东南飞》在说:“爱是生死相依的绝唱”;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却说:“爱是前世的债, 今生还”。

如何在教学中与学生达成共识, 使学生逐步能够从爱情的角度理解作品, 是教学的难点。如同学们在讨论《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爱情悲剧时, 感叹到:“爱, 怎一个‘宽恕’了得!”在欣赏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 学生被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执着爱情感染, 使他们认识到:“真正的爱情能超越世俗仇恨, 这样的爱情可以走向永恒。”

既然如此, 作为语文教师, 绝不能忽视这些丰富的爱情教育资源, 更不能避而不谈, 这不仅无视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规律, 更是忽视了教育的全面性。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本, 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

一、阳光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我认为中学生特别需要爱情教育和婚姻教育。现在不少家庭出现婚姻危机, 很多是和他们年轻时没有受这方面的教育有关。对中学生的教育可以采用‘阳光法’。比如, 今天是‘情人节’, 我们完全可以在一个环境幽雅的地方搞一个‘情人节里说爱情’的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唱爱情歌曲、朗诵爱情诗歌、讲经典爱情故事, 讨论爱情话题。这会是一种积极的引导。”这是一个很好的倡议。学生对于情人节之类的节日很感兴趣, 会用自己的种种方式表达。那么, 我们何不让他们处在阳光下, 开一个爱情诗歌朗诵会!老师再进行一些爱情教育, 效果会非常好, 学生再也不会觉得爱情那么神秘或者羞于启齿, 美好的爱情是应该在阳光下歌唱的。这种做法, 既能体会爱情的美好, 也会感受诗歌的魅力。

二、拓展法

按同一时代或同一作者的作品, 进行拓展延伸, 便于学生理解整个时代的爱情, 也便于了解一个作者总体的爱的心路。

如学习《诗经》中的《氓》和《静女》时, 可以给学生介绍《关睢》和《野有蔓草》。《关睢》写的是“君子”对“淑女”的追求, 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野有蔓草》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感都那么的美好, 带着原始的纯朴性和直率性, 是华夏先民们对圣洁自由婚恋的歌唱, 使学生加深了对一个时代爱情的理解。

再如学习徐志摩《再别康桥》, 可以再补充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 三首诗“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一致, 内在韵脉清晰, 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 做不出这首诗!’ (茅盾《徐志摩论》) ”

三、辩论法

例如《雷雨》中围绕“周朴园是否真爱鲁侍萍”这个话题, 组织学生展开一场辩论赛, 学生会各抒己见, 根据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去剖析文中人物的爱情, 老师再适当点拨、总结, 就会让学生明白爱情不应该自私贪婪 (如周朴园) , 应该理智自尊 (如侍萍) 。

四、讨论法

如学习《荷花淀》, 让学生在文中寻找女人们对丈夫爱的表示, 讨论战争年代女人们的爱情观。丈夫们参军抗日去了, 女人们“藕断丝连”, 都要去看看, 通过她们的对话、神情以及行动, 研究她们不同的爱的心理。让学生明白爱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亲昵和私语,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爱情可以升华为更高尚的感情。

再如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问:“杜十娘为什么不告诉李甲自己有百宝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讨论后得出她不愿在爱情的天平上增加金钱的砝码, 她在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然后再提问题:“你是如何看待金钱与爱情的?”既深入理解文章, 又对学生进行了爱情教育。

除了讨论课本, 也可以讨论一些社会上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爱情事例。

如“少年作家郭敬明写的一本爱情小说《梦里花落知多少》在学生中迅速流传, 大家不仅争相传阅, 还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对小说的情节、人物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这无疑又是一次爱情教育的好机会。“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写的是一种不顾一切的、极端的爱情”, 老师可以让学生讨论, 然后谈个人看法, 并加以引导。

五、演讲法

可以有以下选题:“我的理想爱情”、“我喜欢的一首爱情诗歌”、“我看当代爱情”、“我看中学生早恋”、“假如我是鲁侍萍”等。“这是一种‘让其知’、‘令其信’、‘动其情’、‘促其行’的自我教育活动”, 演讲应要求人人参加, 切忌只找几个“尖子”参赛。教师在写稿、改稿、演讲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 保证演讲质量, 达到有效性目标。

六、改编法

让学生尝试把课文改写成散文, 加入细节描写, 如《雨霖铃》、《长亭送别》、《静女》、《一剪梅》等。改编成课本剧, 加入现代人的一些心理, 如《闺塾》、《长亭送别》、《孔雀东南飞》等。改成故事, 如一位著名教师教李商隐的《锦瑟》时, 让学生根据每一联写成一个爱情故事, 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七、比较法

1. 古今不同 (依附与独立, 直率与含蓄)

先秦时期的女性大胆直率、热情洋溢, 如《氓》中热情刚烈的女子。到了封建时期, 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加强, 步步在三纲五常的束缚下以血泪完成, 从刘兰芝到林黛玉。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 女性逐渐走上了解放的道路, 从鲁恃萍到翠翠再到水生嫂们。对爱情的表露上, 也由最初的直率变为含蓄。

2. 中外不同 (哀怨与倾慕, 开放与遮掩)

第一, 思想内容不同。中国男子往往重功名, 因而中国诗中“怨情”多, 如《长亭送别》。而西方男子对女性的“倾慕”多, 如《我愿意是急流》。

第二, 表现手法不同。虽然都用一些景物当意象, 但西方是开放式的, 用狂风、峭壁、荒谷等粗犷宏伟的景象作背景, 如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急流”、“荒林”、“废墟”等。而中国是遮掩式的, 常在画堂、深院、小桥边、柳树旁。

让学生从社会背景、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角度, 对课文进行古今中外之爱情比较,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八、查找法

给学生布置小论文, 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 在查找的同时锻炼他们的辨别能力和研究能力。如“《雷雨》的多角度解读”、“水生嫂与祥林嫂”、“从《氓》到《雷雨》”、“中国的弃妇诗”、“我看古代的闺怨诗”等。

九、互译法

1. 古今互译

把古文改编为现代散文或诗歌, 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翻译。还可以把现代诗歌或小说, 改编成古诗词, 这有难度, 但可以尝试。

2. 中外互译

教师和学生一起翻译外国经典爱情诗歌, 一起学习英文诗歌, 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能弥补教材选录外国作品少的缺憾。如英国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和勃朗宁夫人的《我是怎样地爱你?让我诉诉衷肠》都是很好的范本。

篇5:中学地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中学地理,实验教学,必要性

地理新课程标准将实验教学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地理实验实践性强、探究性强, 既能够验证课本理论知识, 又能帮助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充分发挥小实验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能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具体丰富 充实。“ 动手动脑 、心灵手巧”, 小实验能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 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地理实验本身具备的一些特点为地理实验教学可行性提供了保障

(一) 实验器材选取具有广泛性

地理实验器材可以是专用的地理仪器, 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器具或材料, 从筷子、铁丝, 到铁架台、地球仪, 这些都可以成为实验的器材。这些器材一方面可以增加地理实验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可以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细致观察的动机,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 实验形式的选择具有多样性

在地理课堂 进程中 , 教师可以 根据教学目 标的不同 选取不同 形式的实验 : 既可以是 真实实验 , 也可以是 模拟实验 ; 既可以采 用教师演 示实验 , 也可以采 用学生操 作实验 ; 实验既可以 是假设— 验证性的 , 也可以是 发现—概括 性的。实 验形式的 多样性可以保障地理教学的多元化, 使地理课堂丰富多彩。

(三) 实验发生时间地点的随机性

地理实验既可以发生在教学过程的某一环节 , 也可以成 为一个课 题的主线贯 穿课堂始 终 ; 一个课题 的探究既可 以只有一 个实验 , 也可以由 多个实验共 同完成 ; 实验既可 以发生在 课堂教学中 , 又可以发 生在日常 生活的方方 面面。这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地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二、教师运用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直接的动力。学生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 靠眼睛看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变化, 靠耳朵听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强弱 、音色 , 靠鼻子闻 物体的气味, 靠手去触摸感觉物体, 靠舌头去品尝物体的滋味等。这些实践活动既使他们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 又激发起他们学好地理的信心, 使他们的思维更积极主动, 印象更加深刻。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用身边的材料做小实验。例如, “大陆漂移”实验:准备好白色泡沫塑料, 用切割刀切割出七大洲的轮廓图, 然后用水溶性胶水把七块泡沫粘连在一起, 把泡沫放在一个大的水盆里, 让学生观察大陆是怎样漂移的。这样的小实验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 激发出学生浓浓的学习趣味, 并能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教师运用小实验突破教学疑难

地理教学中有些重点、难点知识是抽象的, 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我在课堂上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例如, 讲解“黄赤交角引起太阳直射点移动”时, 我用铁架台固定一根水平铁丝来表示太阳光线,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地球仪位于铁架台不同位置时铁丝指向地球仪的纬度位置, 从而得出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运动的规律。再如, 在讲“热力环流”时, 许多学生对这一过程的形成难以理解, 教师可以用小实验来说明:在密闭的教室中点燃两根香, 使香烟垂直向上, 在香的两侧分别放置一只电炉和一盆冰块, 电炉通电5分钟后, 让学生观察香烟的飘动方向;再将电炉和冰块交换位置, 让学生观察香烟的飘动方向, 学生会发现香烟始终由冰块上方飘向电炉上方。这样, 学生对热力环流知识就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四、让学生动手做小实验, 培养实践能力

做好小实验是培养学生持久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 教师要在发现和学到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脑动手的能力和习惯, 使学生不仅能意识到实验可以在课堂上做, 而且在课后也能利用简易材料自己做, 并且能从中发现问题, 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并把这种兴趣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乃至终身。例如, 学习“密度流”时, 将学生分组并做以下实验:将一个长方形的玻璃器皿从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 左侧放密度较大的盐水, 右侧放密度较小的花生油, 并使两侧液面一样高。在隔板上方和下方各开一小孔, 就会发现盐水从下孔由左流入右侧花生油槽, 花生油从上孔由右侧流入左侧盐水槽, 形成密度流。用这样的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使其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科学探究者。

篇6:中学实验教学有待加强

一、中学实验教学现状

1. 近半数中学生实验掌握欠佳

针对实验掌握情况的调查显示,3.03% 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对实验的掌握不好,42.47% 的中学生认为掌握的一般,两者累计达45.50%,将近占了一半;41.37% 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实验内容,还有13.13% 的中学生认为自己掌握得很好。这表明,超过五成的中学生对自己掌握实验内容的情况持肯定态度,还有近半数中学生认为自己对实验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够好 ( 如图1所示 )。调查与考试的结果都反映出中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存在问题,还有优化和提高的空间。

2. 中学实验教学条件不足

对于实验教学基础条件,调查主要集中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器材配备上。数据显示,五成左右的中学生认为“实验室不够用”“实验器材不够用”。对于“实验室不够用”的提法,18.0% 的中学生选择“很符合”这一选项,30.5% 的中学生选择“符合”选项,两者累加为48.5%。对于“实验器材不够用”的提法,19.9%的中学生认为很符合,30.2% 的中学生认为符合,两者累计为50.1%( 见表1)。这表明,中学生认为学校实验学习基础条件不足。

3. 实验课受重视程度不够

接受问卷调查的中学生普遍反映实验课受重视程度不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不多。对于“实验课不受重视”的提法,17.2% 的中学生认为“很符合”就读学校的情况,30.2% 的中学生认为“符合”,两者累计为47.4%。而对于“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少”提法,25.8% 的中学生认为“很符合”就读学校的情况,37% 的中学生认为“符合”,两者累计为62.8%( 见表2)。这表明实验课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中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还比较少。

4. 中学实验开出率不高

调查显示,中学实验开出率不高。对于课本上的演示实验,7.7% 的中学生反映教师全部演示过,73.9% 中学生反映教师演示过部分实验,18.4% 的中学生反映教师从未演示过实验;对于各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学生分组实验,16.1% 的中学生全部做过,70.2% 的中学生做过部分实验,13.7% 的中学生从未做过学生分组实验 ( 见表3)。整体来说,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实际演示率不高,学生分组实验全部做过的比例很低。陈庆朋对5省物理实验教学的调查也得出“整体看来课本上的实验做过的较少”的结论。[2]由此看来,中学生实验完成情况不容乐观,这与“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5. 信息技术在实验中应用不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重视信息化建设,提出要“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的任务。信息技术虽然在中学普遍使用,然而本次调查发现,中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实验、辅助实验的情况并不多。41.9% 的中学生从未利用计算机做过实验,48.8% 的中学生偶尔利用计算机做实验,9.3% 的中学生经常使用计算机做实验。25.8% 的中学生从未使用网络查阅过实验资料,61.7% 的中学生偶尔利用网络查阅过实验资料,只有12.5% 的中学生经常利用网络查阅实验资料(见表4)。由此看出,信息技术在中学生开展实验过程中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使用,但普遍程度还不高。

二、实验掌握的影响因素

1. 分组实验完成情况对实验掌握的影响

分组实验是中学生实验学习的重要内容,各学科课程标准均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调查显示,实验掌握程度在分组实验完成情况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F=19.299,P=0.000)。对实验完成情况进行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两两之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见表5)。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对分组实验完成情况的中学生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分组实验“全部做过”的学生实验掌握情况好于“部分做过”和“从未做过”的学生,“部分做过”好于“从未做过”的学生 ( 如图2所示 )。进一步分析显示,分组实验完成情况与实验掌握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0.245,P=0.000),表明分组实验的完成对实验掌握有影响。中学生分组实验完成的越多,实验掌握程度就越好;分组实验完成的越少,实验掌握程度就越差。

2. 演示实验完成情况对实验掌握的影响

演示实验是中学生实验学习的重要内容,多数理科学科课程标准对演示实验的重要性及其教学要求都给出了明确的表述。调查显示,实验掌握程度在演示实验完成情况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F=117.640,P=0.000)。对演示实验完成情况进行事后比较,结果显示两两之间的差异均非常显著(见表6)。

*. 均值差的显著性水平为 0.05。

对演示实验完成情况的中学生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教学中观看过全部演示实验的中学生的实验掌握情况好于部分演示和从未演示的,部分演示好于从未演示 ( 如图3所示 )。分析显示,演示实验完成情况与实验掌握显著正相关 (r=0.289,P=0.000),表明演示实验的完成对实验掌握有影响。教师在教学中演示实验越多,中学生实验掌握越好;教师演示实验越少,中学生实验掌握越差。

3. 实验条件对实验掌握的影响

实验学习如果缺少实验器材是不利的。数据显示,实验器材够用与实验掌握呈显著正相关 (r=0.253,P=0.000)( 见表7)。这表明,实验室、实验器材等实验基础条件对实验掌握的影响显著,如果实验条件具备则对实验学习有正向的影响,如果实验条件比较差则不利于实验学习和实验掌握。

4. 教师教学方式对实验掌握的影响

教学效果受到教学方式的影响,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调查显示,教师的实验教学方式对中学生实验学习的效果有影响。相关分析显示,中学生实验掌握程度与鼓励学生多做实验 (r=0.239,P=0.000)、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r=0.233,P=0.000)、组织学生讨论实验问题 (r=0.214,P=0.000)、向学生教授实验学习方法 (r=0.196,P=0.000)、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r=0.178,P=0.000) 均呈显著正相关 ( 见表8)。这表明,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体验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式将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实验学习的效果。

**. 在 .01 水平 ( 双侧 ) 上显著相关。

三、加强中学实验教学的对策

加强中学实验教学,既需要从硬件上做好保障工作,又要在软件上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更需要在思想和意识上重视实验教学。

1. 加强实验教学基础条件建设

实验学习离不开实验器材,没有亲历实验过程的实验教学其效果难以深入和长久。鉴于实验教学重要而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仍然是必要的,满足实验教学要求绝不能含糊,需要继续努力,分阶段、分步骤在硬件保障上尽快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提高理科实验器材达标校的比例,并且保证实验器材能够正常运转以便切实服务于实验教学。在中学理科学习中,分组实验的重要性必须得到各方面的重视,努力开齐、开足、开好实验课,保障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正常进行。

2. 抓好实验教学管理

落实实验教学不仅需要硬件保障,更需要加强实验教学管理,切实落实实验教学要求。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的实验条件虽然已经达到教育部实验器材配备标准,甚至少数学校已经超标,但实验教学的开展仍然不到位,该演示的实验没有演示,该分组的实验学生没有做,学校实验室也没有向学生开放。有研究显示,仅有33.3% 左右的教师能比较正常地开展实验教学。[3]针对这种情况,系统、全面、科学地调动各方面力量非常必要,要形成实验教学的合力,特别要加强教师实验教学的管理,帮助教师开展好实验教学,只有这样中学实验教学才有可能真正的实施,实验教学的质量才能够切实提高。

3. 优化实验教学方式

实验教学效果由实验教学的方式决定。采取何种实验教学方式需要考虑实验教学的基本特点,不能照抄照搬一般的教学方式,要将两者融合起来,创新实验教学独特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要重视课堂教学,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自主性,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做中学”等,在理化生 ( 科学 ) 等学科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更多提出假设、动手操作、实验实践的机会。[4]不仅如此,还要利用课外实验教学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充分设计好、利用好、开展好课外实验教学,利用实验兴趣小组、开放实验室、开展“三小”活动、课题研究等形式为学生实验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平台。实验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要加强指导,启发和帮助他们分析实际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执行实验操作、处理实验数据、讨论实验结果,让他们在实验中体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过程。

4. 创新实验教学评价方式

上一篇:写伙伴的作文二年级下一篇:汇演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