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讽喻诗鉴赏导学案

2024-04-09

政治讽喻诗鉴赏导学案(共3篇)

篇1:政治讽喻诗鉴赏导学案

讽喻诗鉴赏

【教学目标】

1.了解讽喻诗的风格特点。

2.理解并掌握讽喻诗的主题分类。2.学习讽喻诗常见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学会体悟讽喻诗的内容主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一.点击概念

讽喻诗是作者对世态、人生等进行真知灼见的探索,或从正面作出评判,或从侧面发出讽刺而撰写的诗篇。鲁迅先生指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而是针对“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至可恶”的事情,加以提炼、夸张而形成讽刺。发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这是人类进步的必然;关注社会,心系民众,针砭时弊,更是历代进步作家的共同使命。

在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讽喻诗以其现实性和战斗性,历来深受人民的喜爱。讽喻诗的产生与发展可以追溯到《诗经》,如《齐风》中的《南山》是讽刺齐襄公淫乱无耻的诗;《秦风》中的《黄鸟》则是控诉秦国暴君对善良人杀戮的罪恶。到唐代讽喻诗已渐成熟,许多诗篇对贵妃、权臣、贵族、官吏的腐败罪恶,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谴责,甚至把矛头直接指向皇帝,诗的思想内容达到了新的高度。如李白的《古风》五十九首,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秦中吟》、《新乐府》等等,都是射向黑暗现实的利箭。

二.特点介绍

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其辞质(质朴)而径(易懂),欲见之者易于谕也;其言直(直率)而切(准确),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流畅)而肆(上口),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新乐府》)

白居易是“讽喻诗”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也是讽喻诗创作的积极践行者。他的讽喻诗在思想成就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富有强烈现实性和批判性。他描述了这个时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等等。在艺术成就方面,诗人因事起意,一吟悲一事;长于叙事状物;通过外貌和心理描写,塑造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物;相反相成,在对比中见爱憎;用常得奇,平易中见精粹。

三.主题分类

讽喻诗是我国古代诗歌长廊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通过作诗议论朝政的得失也是身居中下层的人民为国家恪尽职责的一种方式。一般我们把这类评议朝政、批判现实的诗歌叫作讽喻诗。比起别的诗歌类型或典雅或清丽的风格,讽喻诗有自己的特色,它们的风格相对活泼、犀利。讽喻诗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揭露现实生活中的不合理现象,另一类则是通过品评历史事件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首先,反映国事民生,具有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兴传统,能够“为民请命”。如《轻肥》《卖炭翁》。

轻肥 白居易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樽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读者不禁要问: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角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自然骄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奢。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在讽喻诗中,除了使用叙事的手法来反映社会现实之外,人们也善用一些比喻的手法来表达心志,如《诗经•魏风•硕鼠》公然将当政者比喻成人人唾骂的大老鼠,形象贴切,入木三分,以简短的文字将人们对当政者重敛盘剥的怨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其诗讽刺之深、激愤之极在中国这样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另外人们也会撷取身边之物来讽刺这些作威作福的统治者,如[中吕•朝天子](咏喇叭)此曲通篇无一字出现宦官,却无时不在描摹宦官的丑态。作者用戏谑辛辣的笔法刻画了宦官的形象,将鄙视、厌弃和愤懑的感情倾注在字里行间。

除了运用以上手法进行讽谏,有些诗人还选择运用议论的方式来抒发对统治者的不满与愤懑,如我们所熟知的这首宋诗: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歌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安江南一隅,深溺于纸醉金迷之中,一如在汴州沦陷前的情景,早已忘记了亡国之痛。所谓爱之深,恨之切,此诗打破了诗歌创作时温柔敦厚的传统,直抒胸臆指摘时政,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

其次,讽喻诗从多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象《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希夏日长”的辛勤农夫,“家田输税尽,拾些充饥肠”的贫妇人,《村居苦寒》中“布絮不蔽身

”,“愁坐夜待晨”的无衣民,《采地黄者》中“愿易马贱粟,救此苦饥肠”的百姓,都具体、真实地表现了农民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诗人深切同情不幸的农民,对自己的温饱有余深感惭愧,并由此产生了“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的可贵思想。

咏田家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诗中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和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愤怒地控诉了形形色色的高利贷给唐末农民所带来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厚同情。“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两句,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高利贷吮血噬骨的残酷剥削本质。剜却性命攸关的“心头肉”以疗眼前毒疮,是迫不得已,其后果更是不堪想象。旧伤未愈添新伤,穷困伴着死亡行,这就是对当时广大农民濒临绝境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

其三,反对统治者穷兵黩武。象《新丰折臂翁》、《缚戎人》等诗都具体地反映了扩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人民对战争的反对,体现了诗人“不赏边功防黩武”的思想。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四.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①—③题。(6分)新

沙(陆龟蒙)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①对《新沙》一诗的内容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知道以后海鸥也知道了。B.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从蓬莱岛请人来栽种紫芝。C.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修了一条去征税的路。D.渤海岸边形成了一块新的沙田,官家马上就想到来征税。②下列诗句与《新沙》的主题最接近的一句是[

] A.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B.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聂夷中《田家》)C.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山中寡妇》)D.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皮日休《橡媪叹》)③简要分析《新沙》诗后两句在表达上的作用。

【答案】①D ②C ③用夸张、讽刺、诙谐、幽默、虚拟等艺术手法明确并深化了诗的主题。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8~9题。(8分)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1)上面两首诗的题材与内容都较相近,说说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2)分析两首诗在写法上的不同(4分)[答案](1)这两首诗都寄寓了作者对隋王朝灭亡的深沉感慨,(2分)希望晚唐统治者能从中吸取教训。(2分)(意思对即可)

(2)《隋宫》通过事例表现隋朝奢淫以致亡国的教训;(2分)《汴河曲》通过汴水的春色与隋宫的荒凉对比映衬来寄寓昔盛今衰的感慨亦可。(2分)若答举例和对比只得2分。)

篇2:运用导学案架设古诗词鉴赏的平台

一、运用导学案了解作者

要想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把握作品的艺术特色, 首先应了解它的作者。只有了解作者人生经历和创作成就, 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因此, 与作者相关的资料在导学案的设计中必不可少,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一) 作者的生平经历。

文艺作品是作家生活和艺术的结晶, 作者的生平、经历、生活境遇, 都有可能在作品中有所体现, 影响着作者的创作风格, 决定着作品的思想内容。如唐代诗人杜甫, 奉儒受素的家庭文化传统对他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 其诗才形成了沉郁顿挫的风格。因此在学《登高》一诗时,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杜甫的生平经历如青年时南北的漫游经历、中年时的困滞长安十年、安史之乱以及晚年时的漂泊江南, 了解了作者的这些经历, 学生对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就不会感到陌生。

(二) 作者的逸闻轶事。

这一部分的加入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例如在教授《雨霖铃》一诗, 课前预习部分设置了关于柳永与苏轼比才、柳永名号的来历、柳永与北宋歌妓之间的故事, 既使学生了解了豪放派词和婉约派词的特点, 也加深学生对词人柳永的印象, 这样比生硬地去识记他的名号、作品, 效果要好的多。

二、运用导学案了解时代背景

任何文学作品都有时代的烙印, 学生通过了解时代背景, 可以分析文学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时代共同性, 进而举一反三了解同时期的其他作品;学生通过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也可了解特殊事件对作者创作的影响。因此,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 作家生活的时代环境。

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 他生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时代环境中, 这些在作家身上打上深刻的烙印。盛唐时期的昂扬奋发、积极向上, 几乎感染了这一时代的所有的文学家, 处于这一时期的文学家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这个时代积极向上、乐观旷达的时代精神, 从而迸发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所难见的时代热情。他们高唱赞歌, 盛赞这个让他们意气风发的时代。

(二) 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或显或隐的染上了作家人生的经历和体验。学习文学作品时, 一定要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寄寓在作品中的深刻思想。例如后主李煜的词作分前后两期, 前期明丽鲜艳, 后期血泪至情。如何更深刻的让学生体会这一艺术特点, 就应让学生了解李煜前期无忧无虑的宫廷享乐生活以及南唐亡国后凄楚的囚徒生活, 在这样两个反差极大的生活中所创作的词作, 其在思想内容和情感深度上必定不同。

三、运用导学案了解文学作品

任何一件文艺作品, 都不是孤立的, 都属于作家的全部作品;而艺术家本身, 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隶属于他同时的文学流派或文学家族。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学文化知识积累, 孤立地去谈一首诗, 一首词, 必然不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诗词的艺术风格和蕴含在其中的深刻含义。因此, 运用导学案, 在课前预习中设置与所学作品相关的诗句与作品, 既可以使学生加强诗词文化的积累, 也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 作者的其他诗词。

文学作品不是孤立的, 因此学习时就不能片面地去鉴赏这一篇文学作品, 而应调动思维, 联系作者的其他作品, 全面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古诗词鉴赏, 就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古典文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运用想象和联想, 调动记忆中储存的文学文化信息, 来解读诗词。因此在课前预习作者的其他诗词, 让学生在对作者其他诗词的阅读中了解作家整体的艺术风格。如在学李清照《声声慢》一词时, 运用导学案让学生复习初她的《一剪梅》一词, 从词中“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可知其抒发的是“相思之愁”“闲愁”, 然后再比较探究《声声慢》中“怎一个愁字了得”中的“愁”到底抒发的是何种忧愁, 以此加深了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

(二) 其他诗人的诗词。

文学家, 也不是孤立的, 而是属于同时同地的文学流派或文学家族。因此, 了解了作家所处的文学流派或文学家族, 也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例如在学柳永《雨霖铃》时, 可在导学案中设置关于婉约派代表作家的诗句或作品, 如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李清照的“校园舷窗春已深, 重帘暮卷影沉沉”, 欧阳修的“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春来, 惆怅还依旧”, 秦观的“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等, 通过这些诗句的朗读, 让学生对婉约派诗词婉转含蓄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这对学生理解婉约派代表作家柳永的词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运用导学案了解鉴赏诗词的方法

古诗词教学, 不仅是教会学生读懂诗词, 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懂诗词, 即教会学生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因此在导学案中设计一些鉴赏古诗词的常用方法及示例, 如意象分析、比较阅读等, 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预习, 初步了解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 从而提高诗词的感悟能力。

(一) 意象分析。

所谓意象,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说, 意象即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把握好意象是理解古典诗词的一把钥匙。因此, 可在导学案中设置关于古诗词意象的专栏, 定期给学生介绍一些古诗词常用的意象及其含义, 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 增强鉴赏诗歌的能力。如《声声慢》一词, 李清照在词中除了直接抒发愁情之外, 还运用了一系列的意象来抒发愁情, 如“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对于这些意象, 如果不了解其特定含义, 就难以深刻理解作者通过这些意象所寄托的感情。因此, 在导学案上, 将这些的意象的相关诗句和意义的资料补充给学生, 就可以帮助理解诗句内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

(二) 比较阅读。

对文学作品中同类题材或者相似表现手法的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在比较阅读中, 形成知识链条, 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如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可同时阅读古诗词中其他“咏愁”的名句, 如欧阳修“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 秦观“落红万点愁如海”, 还有贺铸“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诗雨”。通过比较阅读, 不仅扩大知识面, 还能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

摘要:古典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 本人在古诗词教学中, 尝试运用导学案, 让学生充分预习, 通过了解诗词及其作者、时代背景, 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

关键词:导学案,诗词,预习,平台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2] (法) 丹纳.《艺术哲学》.北京出版社, 2004.

篇3:送别诗导学案

【教学重难点】1.通过品味诗句领会诗人表现手法及感情。2.理解送别诗特点,把握诗中意象内涵。

【教学方法】批注阅读法、情感诵读法、比较诵读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预学:1.古诗新唱《游园不值》《春夜喜雨》(播MP3音乐)。2.古诗大比拼(看图读诗、诗句接龙等)。

一、激情导入走进主题

(播《送别》曲)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送别(师生同写)也就成为我国古诗中永恒的旋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以“送别”为主题的古诗中,寻觅古人送别朋友之法,去感受那份殷殷别情、悠悠离意。

二、回顾古诗“四读”学法

谁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方法?(屏显“四读法”,生齐读。)下面请用四读法学送别诗中名作——师生同写《送元二使安西》。

三、品析送别诗中名作

(一)一读知诗题,明作者:仔细观察,你能从老师写诗题时获得什么信息?诗题该怎样读?元二要去哪?谁来送?(简介王维。)

(二)二读正字音,通诗句。1.读准字音。指名读诗。(明确“舍”的读音。)2.读通诗句。同桌商议,用“∕”划古诗朗读节奏。3.按照节奏读诗句。(屏显:画好节奏的本诗。)

(三)三读解字义,晓诗意。1.看图(屏显:地图),看注释,知背景。2.结合注释,同桌互说、互听、互补充、大致了解诗意。3.师生合作,全班交流诗意。

(四)四读悟诗情,想意境。1. 读好诗题,走近诗境:诗题《送元二使安西》该如何读?(学生自读、互读、齐读、师范读。)2.研读古诗,读中悟情。(1)依照平仄,感情诵读:唐朝诗人遵循平仄规律作诗,请按此规律(屏显:正确标示的古诗),自由反复朗读“渭城朝雨……”你们仿佛看到、感受到什么?(2)情景再现,感悟悲凉:(示图,配古琴曲《苏武牧羊》)这是渭城到安西通往阳关的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共3000多公里,满目荒凉呀!这是一条怎样的路?(艰难、坎坷……)(3)举杯相送,一咏三叹:是啊,一想到朋友将远赴安西,孤身漂泊,王维端起酒杯对元二说——学生一读咏叹:劝君更尽……(板:酒)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马车即将起程,王维又劝元二——学生二读咏叹:劝君更尽……(板:酒)此时王维纵有千言万语,竟不知从何说起。只得把无奈、把不舍全融入酒中,再提议——学生三读咏叹:劝君更尽……(板:酒)3.想象意境,凸显主题:此刻假如你是元二想对王维说出了阳关还会有这客舍、杨柳吗?还能喝到这酒吗?(边说边擦掉板书:王维、柳、客舍、酒。)这一路,就没陪元二的了吗?有,是“情”——再读全诗 (板:情)4.情感朗读,升华主题:配古筝曲《阳关三叠》读本诗,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四、同主题链接自主读

1.简述送别诗的由来。(屏显:略)2.学法迁移,合作学习:自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或《 赠汪伦》,同桌按四读法品、议:谁送?送谁?何时何方式送?3.小组汇报,师生互动。(1)汇报:谁何时何方式送谁?(2)链接:诗中为何只见“孤帆”无“友情”字眼?

五、梳理“寻”送别诗特征

(1)回顾所学,自主填表。(如下)(2)师生合作,完善表格。(屏显:九首送别诗,让学生找规律)送别诗是古诗中的一类,从大量送别诗中发现(以诗句为例):

六、积累运用送别名句

1.分组朗读诗句。(屏显:送别诗名句)是呀,人生自古伤离别。古人可折柳相送,以歌相送,用目相送,借酒相送,但唯有真情相送(指板书),才会有这送别名句(生读)。

2. 送别名句今用:你即将小学毕业与好友离别,会用哪句诗互劝?

七、升华主题唱响诗魂

同学们,离别是诗是歌,离别总是情!请在《阳关三叠》的乐声中传唱《送元二使安西》,悟离别浓情,铭记这千古佳话吧!

上一篇:1大学生团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下一篇:微店推广攻略新手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