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复习学案

2024-04-27

政治生活复习学案(精选8篇)

篇1:政治生活复习学案

山东省昌乐一中2012级

高三政治课时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________使用时间___年_月_日编号

第1页

第3页

复习自测:DBADAA

合作探究: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应积极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参与民主管理,行使好民主监督,从而推进政府在致力于保护环境改善大气质量中的决策做到科学化、民主化并真正落到实处。(5分)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管理和服务是政府职能。切实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通过广泛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优化生态环境,防止污染。(6分)当堂检测:1-4:CBBD

5.①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2分)

②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2分)

③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指导。(2分)

篇2:政治生活复习学案

课题: 《感动中国》评选活动

授课时间:2009年___月___日

时政背景

大爱至朴十三农民兄弟

颁奖词:不是归途,是千里奔波,雪中送炭;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相援。他们用纯朴、善良和倔强的行动,告诉了我们“兄弟”的含义。事迹:唐山十三位农民(自发去灾区救灾的农民兄弟)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 农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那里参与救灾。

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颁奖词:在最崎岖的山路上点燃知识的火把,在最寂寞的悬崖边拉起孩子们求学的小手,19年的清贫、坚守和操劳,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事迹:李桂林、陆建芬(悬崖小学的支教夫妻)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爬5架木制的云梯,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寨架起“云梯”。二坪--这个过去的“文盲村穷山村”,现在成了“文化村”。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颁奖词:山崩地裂之时,绿色的迷彩撑起了生命的希望,他竖起了旗帜,自己却悄然倒下,在那灾难的黑色背景下,他26岁的青春,是最亮的那束光。事迹:武文斌(为救灾活活累死的小战士)

男,26岁,济南军区铁军某师炮指连士官学员。6月17日晚,他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上。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武文斌对战友们说。在他参与抗震救灾的32个日子里,他总是找活干、抢活干,干完份内的事,就去帮着其他班排干,别人拦也拦不住。

颁奖词:千钧一发时,他振聋发聩,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力挽狂澜!他和同志们双肩担起一城信心,万千生命。心系百姓、忠于职守,凸显共产党人的本色。

事迹:经大忠(从容指挥救灾的北川县长)男,羌族人,44岁,中共党员,现任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

在汶川大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地震发生时,北川县长经大忠正在开会,他果断的组织与会人员疏散,并用最快速度将县城里的8000多幸存群众集中在安全区域。全面的救援工作展开以后,经大忠成为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始终战斗在第一线。地震发生后,经大忠3天3夜没有合眼,他说,“群众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只有我们舍命,被埋的人才有更大的希望获救。”震后,北川县城大部分被埋。经大忠家中的6个亲人全部遇难。

颁奖词:火场、废墟,有多少次出生入死,就有多少次不离不弃。他用希望扩展希望,用生命激活生命。

事迹:李隆(救灾火线上的尖兵)男 31岁,中共党员,河南省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在今年5月赴四川抗震救灾战斗中,已担任郑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副大队长的李隆和战友们在异常险恶的环境下,不怕牺牲,连续作战,在废墟下先后挖出57名群众,其中五人生还,包括被困104个小时的李青松和被困124个小时的卞刚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救援的奇迹。

颁奖词:他用百姓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生活中最为深奥的问题:有比爱情更坚固的情感,有比婚姻更宏伟的殿堂,34年的光阴,青丝转成白发,不变的是真情。事迹:韩惠民,痴情男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

颁奖词:那是光荣的一刻!她以柔弱之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的骄傲。

事迹:金晶(捍卫圣火)女,27岁,残疾人击剑队员,29届奥运会境外火炬手。法国当地时间2008年4月7日中午,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巴黎开始环球传递第5站,当天,几名藏独分子试图从中国火炬手金晶手中抢走火炬,干扰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坐在轮椅上的金晶面对暴行,毫不畏惧,用双手紧紧抱着火炬,同时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虽然她被威胁、被殴打,但她手中的火炬始终没有被抢走。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捍卫了奥运精神。这个情景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

事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团队

总导演:电影导演张艺谋;

副总导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国家歌舞团副团长陈维亚。

颁奖词:白的雪,红的火,刺骨的风,激荡的心。鹰失去了同伴,但山的呼唤让她飞得更高,她,是高山上绽放的雪莲。

事迹:珠峰火炬队(把圣火送上最高的地方)

颁奖词: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廓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事迹:“神舟七号”航天员团队(为中国人圆“太空行走之梦”)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组委会认为,2008年的中国经历了太多悲怆和喜悦,在抗击暴风雪、抗震救灾、举办奥运会、神七航天员太空漫步等事件中,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考点链接

1、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战胜挫折的方法;

2、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艰苦奋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增强立志报效祖国的使命感,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命题趋势预测

纵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政治试题,不难发现,先进人物及其事迹一直是命题的热点材料,因此,“2008年‘感动中国’人物”也必将成为09年各地中考政治(思想品德)的一热点,预测届时该热点将会围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科技创新等考点,以认识、看法类试题设计为主,综合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迁移等能力。

09年中考预测

1、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什么重大意义?

(1)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教育人民要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有利于弘扬社会正气,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2)有利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5),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2.他们感动中国的原因:

(1)热爱祖国;

(2)敬业奉献,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3)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热爱祖国,服务社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使命;(4)他们的行为弘扬了社会正气,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5)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胸怀大志,战胜挫折,勇往直前(6)他们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爱岗敬业,敢于奉献(7)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8)他们具有热爱祖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9)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要结合具体人选的事例来分析)

3.学习先进人物的意义?

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等。4.青少年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

化感动为行动: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勇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5.这些英雄模范人物有什么共同品质?

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不计报酬的共同品质。

6.了解了感动中国人物XXX的先进事迹后,某校立即为此开展系列“向先进人物XXX学习”的活动,现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①办板报;演讲比赛;主题班会等

(2)请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出活动主题和活动步骤。主题班会,主题:“XXX—我们学习的榜样”;步骤:① 组织同学们观看XXX先进事迹的相关图文、影像资料 ②自由发言,补充自己所知道的洪战辉先进事迹,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请老师说一说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向XXX学习④为XXX开展爱心捐助(3)结合材料谈一谈开展这次活动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弘扬社会正气,推进公民基本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7.看到了感动中国的先进人物,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答:在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勤俭节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在社会: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乐于助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学习、乐于奉献、热爱劳动。

篇3:政治生活复习学案

一、学案导学, 开启智慧

进入复习阶段, 一些教师和学生会认为:“课本没什么看的, 太简单了!”其实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万变不离其宗”, 千变万化的试题只是命题角度的变化, 它不会脱离《考试说明》, 不会脱离课本的知识点。所以在复习中, 我们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课本上, 夯实基础知识, 为避免学生在复习中的积极性消失和自主性、方向性、目的性的缺乏, 把复习内容设计成复习学案, 采用学案式复习是比较有效的。复习学案一般要由情境材料分析、知识再现和梳理、问题探究、拓展提升以及思维导图总结等几部分构成。一方面, 问题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通过学生自主合作预习完成学案, 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让学生在自行解决“现有发展水平”的问题中, 获得更多的展示和参与机会, 学生的智慧就会竞相迸发, 而思维导图式总结更能展示学生的智慧, 是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 学案中的探究问题可以设计成不同的能级要求, 分成A、B、C、D等层次, 兼顾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 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 体现差异化教学。

二、互动探究, 共生智慧

政治学科本质上是一门德育课程。纵观近几年来的江苏高考政治试题, 考核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已经成为命题的新走向。如今年的第32、第33小题关于“中国梦”的理解, 第34题的城市文明和对乡村衰落的惋惜等。为使复习达到高效, 让学生真正把握基础、提升技能, 一方面, 我们要围绕考点和生活热点精心设计高质量的探究问题, 切忌问题的肤浅而缺乏探究性。教育家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要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 不管什么样的问题都要能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 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 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 最终通过探究活动提炼观点, 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统一。让学生从经历问题的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把我们的政治课堂变为充满智慧挑战的课堂。另一方面, 我们还要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的探究合作。在组织形式上, 把学生按照不同层次组建相应的探究小组;在程序上, 可以按照学案的设计流程通过“情境创设, 引发互动—过程探究, 展开互动—知识提升, 深化互动”而展开;在过程中, 教师要改变原有的课堂中的核心角色, 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 在合作、交流、探究中善于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慧特点, 促使学生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 进而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探究智慧, 最终让我们的复习课堂在互动探究、智慧共生中走向高效。

三、关注生活, 拓展智慧

高考试题体现时代精神, 反映社会热点,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国内外的社会热点、焦点是政治试题设置情境的原材料, 社会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如2013年江苏试题考查了黄金价格的波动、江南style、贸易摩擦、“微时代”、中国梦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等。如果我们在复习中不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新授课上所学习的知识认识社会各种现象, 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难免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动和乐趣, 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生活化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主要应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生活实际, 二是社会的生活实际。这要求教师在复习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学案中设置生活情境, 设计生活化问题, 引导学生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进行生活化探究。另外还可以利用学案中的拓展提升部分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自己关注的话题, 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发现、探究相关问题, 让学习的过程真正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在复习《经济生活》“价格变动”这一内容时, 我就设置了关于“神舟飞船发射带动航天游”以及“世界上最贵、最重的服装———航天服”的有关材料并配备相关问题让学生去讨论探究;在复习“政府职能”时要求学生调查收集围绕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省南京市政府开展的一些工作情况, 然后让学生以“小记者”和“小市长”的身份进行模拟召开记者招待会。这种围绕生活现象去组织复习, 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 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发展能力, 不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认识空间, 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智慧。从某种程度上说, 关注生活、充满智慧的复习课才是高效的复习课, 这也是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课程的价值回归。

四、多元评价, 砥砺智慧

国内学术界大多认为智慧是以美德和创造为方向, 以能力为核心, 以敏感和顿悟为特征的一种整体性品质, 是一个包含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和价值观在内的复杂系统。智慧型课堂是一种实施智慧教育、开发学生智慧潜能和水平的课堂教学新范式。智慧课堂的评价应更多地指向学生, 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在复习中进行有效的训练和讲评是必要的, 但我们不应只把学生的学业成绩高低看作是衡量复习课堂是否高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看到, 一味地看重分数的唯分数论让很多学生对考试产生了恐惧害怕和紧张焦虑, 更让一些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尤其是面临高考的学生。有鉴于此, 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减负与增效的关系, 给学生一个全面而真实的评价。一切不利于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甚至扼杀、摧残学生智慧的评价都是不可取的。本人认为, 在以学案为载体的一轮复习中要积极运用新课程倡导的多元评价观着重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案的完成情况, 包括知识的整理和体系建构, 思维导图就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有些问题不要求全部完成。二是完成学案过程中的自主、合作、交流能力, 关注学生的团队意识。三是课堂复习中的展示能力和展示中的精彩亮点以及评价能力 (学生之间的评价) 。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显示学生的智慧。四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在课堂上要因势利导, 情真意切地多给学生鼓励性评价, 善于捕捉学生的智慧火种而又及时去点燃它, 从而丰富学生的智慧。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复习中具有奋进的动力, 从而让高三政治复习课变得高效。

篇4:高三政治复习的学案设计

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整体认知

本轮复习建议以一个单元为一个专题,4本书可以做成16个专题。每个专题的知识结构就以单元为范围,抓住关键考点,层层分解,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寻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使教材分散的知识以网络的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融会贯通,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同时对做好主观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文化与生活》专题的《知识网络》

比照新旧考纲,做到有的放矢

每年考纲都是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同时,对部分考点作一定幅度的调整,而教师在进行一轮复习开始时,考纲还没有拿到,所以,我们在二轮复习时就必须高度重视考纲的新旧比较,认真研析新旧考纲。研究考纲时,要着重关注三类情况:一是关注新增考点,这在复习中必须予以特别的强调和充分的展开;二是关注表述形式有变化的考点,充分揣摩说法变动背后可能对命题产生的影响;三是关注直接删除的考点,这类考点在高考中肯定不会涉及,要坚决地不予复习,并清楚地告知学生,不要在此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

例如:2014年高考,笔者比较发现,新增了3个考点,变化的考点有11个,删除了3个考点,拆分了3个考点,同时典型题例方面变动也较大,注重跨模块话题的设计,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考查和培养,注重实证科学的考查,注重对学生学科素养、思维品质和动手能力的考查。而这些变动在当年的高考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应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二轮复习学案设计

全面扫描考点,突出重点难点 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教师要合理分配时间,体现在学案设计上有两点要求:一是对于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即能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必多言,只需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让学生自我训练,自我订正,但必须扫描到位,以防学生日久生疏。二是强化对重难点知识的点拨和突破。这一块可采用的方法较多,如比较、举例、辩论、联系热点等,教师根据需要和学生学情灵活选择使用。

排查认识“地雷”,还原知识“真身” 二轮复习中,紧紧围绕考点,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说法进行拉网式排查,使学生对雷区的“地雷”一览无遗,做到有备无患。那么,如何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其实,这也是对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考量。笔者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充分重视教师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的智慧。只有让学生“排雷”的能力增强了,在做题时才不至于模棱两可,克服命题者设下的陷阱;或者不至于答非所问,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重视知识整合,提升综合能力 学习中,先前所学的知识对后来所学知识的干扰,被称之为“前摄抑制”,反之,称为“后摄抑制”。复习中,要克服这两种现象,要求教师在复习某一单元知识的同时,必须串联起前面已经复习过的知识,就模块内及模块间的相关知识进行必要的整合和提升,既能帮助学生巩固以往知识,又不至于造成新旧知识之间相互干扰,这样的“牵手”,提高了学生认识知识的高度,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审题时能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思考,全面作出回答。

渗透时政热点,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和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特征。关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整体上都非常清晰地彰显着时代气息和生活味道。所以,这要求教师在学案设计上,必须把最新的时事信息融入其中,对于重大的时事材料要进行多角度渗透,做到一材多用,最大程度地挖掘材料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材料,同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建议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设计成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回放高考真题,拉近高考距离 在导学案上,每个专题必须把近几年考过的高考真题找出来,让学生亲自感受来自高考的信息,这有利于拉近学生与高考的距离,克服对高考题的恐惧。通过这些题目,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对高考命题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便于学生在复习中更加有针对性。教师在学生做完高考题的基础上,还可以对考题进行变式训练,以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精心选题编题,强化实战演练 二轮复习中,适度的强化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在学案设计上,必须辟出专门空间,进行模拟训练。要求紧密对照考纲精心选择试题,保证考点都要落实到试题上,绝不能出现一个考点反复练,而有的考点一直不练的现象。同时教师对所选试题进行修改变式,让易混易错的知识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从而达到消化和巩固知识的作用,如果找不到更好的试题,教师必须针对考点,科学设计试题,从而保证练习的针对性。试题范围以本专题所学内容为主,同时适当地穿插其他内容。试题容量由教师根据课时灵活安排。此外,对训练要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评。

篇5: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学案

专题八 当代国际社会

【考情分析 明确考向】

见复习材料

【主干梳理

知识构建】

见本单元主干知识讲义 【热点探究 能力提升】

探究问题一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材料一 空间交会对接被世界航天专家公认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零误差的无人交会对接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了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2012年6月18日、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首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的成功,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但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理由。(8分)

材料二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年,花费350亿元人民币,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家财政,在“神舟八号”飞船上的600多项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

2012年6月18日14时7分许,在一气呵成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我国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神舟九号”与“天官一号”的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现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的建造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从“单飞行器”到“多飞行器连接”这个过程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承载了中国航天人无数的心血,他们不断突破,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6分)

材料四 航空航天事业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决不是单一的。在这个工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中国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同时它还带来7倍于本身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同时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巨大力量。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

探究问题二

中俄、中日关系

2、材料一 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对俄罗斯、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访俄期间,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阐述对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批准2013—2016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俄罗斯,充分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签署了钓鱼岛“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绝不允许他国以任何方式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至目前,中国海监船做到了钓鱼岛维权巡航常态化,以捍卫我国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依据。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参考答案

探究问题一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理由。(8分)

①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2分)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符合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2分)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与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在开发国际空间上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太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科教事业发展的作用。④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6分)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航天工作者不断突破,推动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航天事业虽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从无人航天器到载人多航天器连接,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航天事业的成功不仅能鼓舞航天人攻坚克难,而且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载人航天精神”能够鼓舞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航天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

探究问题二

中俄、中日关系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中俄双方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和深化,顺应了时代前进的潮流。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全球稳定。

⑤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各国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

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管辖权。

③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侵犯了我国的领土,没有履行其应尽的国际义务。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日本政府的行径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

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日本政府的行为违背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不利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不利于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

⑤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损害他国国家利益,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日本政府侵犯我国主权、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依据。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作为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和管辖权等基本权利。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篇6:政治生活复习学案

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了解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重点难点(加★)

三、自主学习

四、知识体系建构

探究质疑

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练习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北极熊变瘦了!科学家说,由于污染增多,污染物进入北极熊体内使其体型缩小;全球气候变暖,海洋冰面减少,北极熊要花费更多的能量猎食,这样就限制了它的生长。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减肥”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水集鱼聚,木茂鸟集 ②对症下药,量体裁衣③上律天时,下袭水土 ④物我一体,心物一体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010江苏卷)30.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对于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优化升级和整体实力的提升,完善全国沿海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①

搞好局部有利于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

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实行调控

整体的功能状态极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④

政府努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 ③ D.③④

3.生活在我国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被誉为“活化石”。2009年10月4日,我国某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这是人类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从联系的观点看,人工繁殖中华鲟的成功说明()①离开了人为事物的联系,自然事物的联系就不能实现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能引导事物朝有利的方向转化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创造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离开了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

专心

爱心

用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12.世界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给我国经济带来影响。由于美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美国国际集团,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席卷

全球。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联系具有必然性,因而具体事物在联系中的作用是确定不变的 ②联系是普遍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特殊的可变的 ③联系具有直接性,因而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联系是客观的,但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下列成语中与“见微知著”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一叶知秋 B.盲人摸象 C.坐井观天 D.管中窥豹

14.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A.联系的主观性 B.联系的客观性 C.联系的多样性 D.联系的普遍性 15.农历丁亥年是60年一遇的“金猪年”,不少青年夫妇把孩子的出生实践锁定在该年,认为这一年出生的“金猪宝宝”有福气。从哲学上讲,将个人命运同生肖属相联系在一起是不足取的,其依据是()

A.想象的联系代替不了事物固有的联系 B.基于主观目的的行为不会产生客观的联系 C.非本质的联系掩盖不了本质的联系 D.联系是客观的,与人的活动无关

二、主观题

16.(2009·广东,40)根据下述材料,运用哲学常识回答问题。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17.近两三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和批准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这些文件和规划从整体的角度采说是基于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从具体的编制角度来讲,它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也就是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二是要特别考虑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在这方面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说,考虑到国家全局布局的同时,要充分体现这个地方的特殊需要。这样,就避免了我们所有的区域规划的地方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全国规划一刀切,体现了各地的比较优势。这样的规划制定以后,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有关知识分析材料做法的合理性

专心

爱心

篇7: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复习学案

复习教案一、二、考点梳理

考点

一、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2)原因: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发展的实质

(1)从性质上看,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____________。

(2)从结果上看,发展的实质是_______的产生和______的灭亡。

【判断】发展是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就是发展。【学以致用】

1.下列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又体现了发展观的是()

①邯郸学步(矛特)

②一箭双雕(联系多样性)

③吐故纳新

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有人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称之为“发展”。该观点()A.正确,因为它肯定了先进信息技术在人们命运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B.正确,因为它正确理解了发展的实质

C.正确,它肯定了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D.错误,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3.下列关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发展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②运动变化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过程,也就是发展 ③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④发展揭示了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杭州地铁一号线计划2012年运营。这一工程将有利于缓解杭州交通“两难”问题,改善城市环境,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品质,促进杭州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B.正是因为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才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C.人为事物联系是对自在事物联系的能动反映

D.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随意建立新的联系 考点

二、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1.前途光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符合_________、具有和____________远大前途。

(2)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3)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__________的支持和拥护。构建知识体系 2.道路曲折——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需要一个过程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要经历一个过程。

(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意义

(1)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_______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

(2)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判断】

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3、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4、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帆风顺的。

5、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

6、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途径)【学以致用】

5、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6.2012年9月1日,是我国新《义务教育法》实施6周年。自《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等新问题。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事物的发展道路充满着曲折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7.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这表明()

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 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

三、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与质变的含义

(1)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_____的、________的变化。

(2)质变:指事物_________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_____开始,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_,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__。(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__________,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___________。

(3)“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都是_________的表现。

3.方法论意义

(1)要积极做好__________,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要果断抓住_____,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3)要坚持适度原则

(4)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或优柔寡断、缺乏信心,都是不可取的。

1、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2、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3、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4、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因此质变就是发展。

5、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6、量变引起质变就是指事物数量上的增减引起质变

7、质变是量变的总和

【学以致用】

8.“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出自史记)。下列与此古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物和意)

B.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C.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因果)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部分对整体)

9、“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杨万里这首诗告诫人们()

①质变是通过量变的积累而实现的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不可忽视量的积累

③既不能颠倒主次,也不能忽视支流 ④要把崇高理想和埋头苦干结合起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教育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的作品,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过1万小时。下列选项与“一万小时定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矛盾转化)

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部矛盾)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11、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是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 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表明()

①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即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③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变的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原理归纳】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原理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实例: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十七大报告新提法、新表述,建设创新型国家等

注:发展的实质可以单独列一条

2、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实例: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发展的状态)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结果。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坚持适度原则。

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优柔寡断,畏缩不前。(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补】

4、发展的原因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求我们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内容】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例: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

结合材料,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

【参考答案】

(1)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3分)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3分)

(3)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3分)(4)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3分)

(5)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4分)

【学以致用】

某国有企业,由于产品、管理、分配等原因,出现严重亏损。经过改革,新的管理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进行市场调研,调整产品的结构,加速新产品的开发;另一方面狠抓营销,实施名牌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厂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利税连年增加。在此基础上,他们开始资本运营,在全国各地投资办厂,形成了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该企业是怎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解析】本题要求从经济生活中企业管理的成功案例体会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需要从文字素材中提炼有效信息,联系知识库存,从而分析和评价事物。首先从整体上感知材料,该企业从亏损到发展为大型企业集团,符合发展的实质;其次再从该企业的从小到大、曲折迂回的发展历程印证量变和质变、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原理。

答案:(1)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该厂加快新产品的开发,进行资本运营,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体现了发展的实质。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该厂重视量的积累,并抓住时机进行资本运营,形成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质的飞跃。

篇8:浅谈历史复习学案的创设

一、复习学案组成部分

1. 课标要求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学习中应达到的要求。每一单元的课标要求要用序列号形式列出来, 让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

2. 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包括教材体系、单元知识结构和课时知识网络等。因为是复习学案, 所以主要以单元知识结构为主, 知识结构可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知识结构的给出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宏观把握, 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3. 图说历史

图在最为宽广的意识方面同时兼具深刻的人性, 丰满的诗意与质朴的情感, 能够提供更为直观、形象的信息, 与文字相得益彰。

4. 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主要包括知识的学习方法指导, 问题的思考角度及处理策略指导等。学法指导应具体、可行,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5. 反馈练习

既要有针对学生预习效果的练习, 也要有一定量的当堂训练和课后思考。题目设置要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重点、难点, 有一定的梯度, 难易适中。

二、运用复习学案的原因

1. 学案改变了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方式

学案导学则建立起“教材—教师—学案—学生”的新型传递过程, 这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导向性和目的性, 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 学案有利于弥补教材的不足

多数学生面对教材时, 往往只满足于看懂内容, 记住知识, 很少关注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领会其中的思维方法。学案不仅能够提供相关的背景材料, 而且有助于启发思维, 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总结方法。

3. 学案导学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案为学生提供了自学的平台, 而教师从繁重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后, 不仅可以集中释疑解惑, 还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达到了和谐统一。同时, 学案的编写充分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综合以上三个方面,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特别是在毕业班学生中运用复习学案不仅可行, 而且势在必行。

三、复习学案导学的总体思路和环节

学案导学的总体思路是:根据课标要求, 以学案为载体, 学案与教材相结合,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复习学案导学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 编写

教师在编写学案前应做两手准备:一方面, 要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 研究和分析教材;另一方面, 要了解学情, 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认知水平等。在设计学案时, 应遵循以下基本则: (1) 主体性原则。学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 全员参与, 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 指导性原则。学法指导是学案导学的一大特色, 其目的在于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必要的条件。 (3) 层次性原则。为落实因材施教, 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出层次性和梯度性。层次性旨在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梯度性是指问题的设计要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此外,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学案的编写,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

2. 学生依案自学

对于课前自学, 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 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 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地自学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自学中要注意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 抓住重点, 把握本质, 总结规律。总之, 学生的自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将课本由薄读厚, 由厚读薄的过程。

3. 交流展示

通过交流, 解决共性问题, 通过展示, 进一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 精讲释疑

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 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要有针对性, 切忌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 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达标总结

达标是指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的目标设计练习题, 习题的设计既要侧重于基础, 又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总结是指学生对从课前预习到达标练习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自评和初省, 是一个整理、提高的过程。

上一篇:《院歌》《走进新时代》歌词下一篇:毒死蜱安全技术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