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过程管理培训

2024-05-12

生产现场过程管理培训(精选8篇)

篇1:生产现场过程管理培训

生产过程控制制度

1.定期对厂区内环境、生产场所和设施清洁卫生状况自查,并保存自查记录;

定期对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并保存记录,同时应建立和保存停产复产记录及复产时生产设备、设施等安全控制记录;

2.建立和保存生产投料记录,包括投料种类、品名、生产日期或批号、使用数量等;

3.建立和保存生产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的控制情况,包括必要的半成品检验记录、温度控制、车间洁净度控制等;

4.生产现场,应避免人流、物流交叉污染,避免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行,现场人员应进行卫生防护,不应使用回收食品。

加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

1.各生产车间要由专(或兼职)负责人监督落实规范的卫生管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2.落实规范的卫生管理包括:工作现场严格遵守“四不准”即:不准未着工作装未洗手消毒入车间、不准随地吐痰、不准用工作服擦汗或擦鼻涕、不要对着食品咳嗽或打喷嚏。

3.现场使用器具要求每日清洗、消毒,并指定器具专用容器和放置区,容器应采用无毒、耐腐蚀、易清洗的材料制作。

4.现场加工人员如遇下述情况之一时必须洗手、消毒:开始工作之前;上厕所之后;处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后;从事与生产无关的其他活动之后。分割肉制品加工人员离开加工场所再次返回前应洗手、消毒。

5.现场地面、墙壁、案台、桶具等每班工作结束后,必须彻底清洗、及时进行消毒,生产车间和其他工作场地的废弃物必须随时清除,厂房通道及周围场地不得堆放杂物。

6.车间内外应定期、随时灭鼠。车间内使用杀虫剂时,应按卫生部门的规定采取妥善措施,不得污染生产产品。使用杀虫剂后应将受污染的设备、工器具和容器彻底清洗,除去残留药物。对肉制品车间应设有热水消毒或其他有效的消毒设施。

7.车间内部光线充足、确保生产人员和检验人员正常开展生产和检验工作,吊挂在产品上方的灯具,必须装有安全防护罩,以防灯具破碎而污染成品,并定期除尘清理

8.车间内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及时排除污染的空气和水蒸气,保持恒温生产状态(操作现场温度控制在12℃以下)。

9.盛装废弃物的容器不得与盛装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容器混用,不同的容器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分区存放专人负责检查监督。按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特点,应将原料处理、半成品处理和加工、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清洗、消毒、成品包装和检验、成品贮存等工序分开设置,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篇2:生产现场过程管理培训

一、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的内容为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社教部员工的展厅内部管理、接待服务过程。满分值均为100分。实绩分值为30分。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主要考核履边关员工的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的情况。考核采取扣分制。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分值≥90分)、合格(90>分值≧80分)、基本合格(80>分值≦70分)和不合格(分值<70分)四个等次。计算公式:实绩分值=(12个月分值总和)/12*30﹪

现场管理细则:

1、开门后应先查看展厅内的情况是否正常,发现有异常问题应及时向部门负责人汇报。

2、按馆内要求,统一着装,不得穿便装、拖鞋、短裤等进入工作岗位。

3、必须佩带工作牌,统一挂在脖领上或佩带在衬衫口袋外。

4、工作中统一使用普通话,不说方言。交谈中使用礼貌用语,态度和气、亲切,不得使用不文明语言。

5、举止端庄。站立时,不弓腰驼背,不得倚靠在桌椅上或门框、墙边;坐时,上身要端正,腿不摇,脚不跷,不哆嗦颤动,不脱鞋袜或把脚放在桌椅上。

6、不得在工作岗位上吃东西,不会客聊天,更不得擅自离岗或串岗。

7、不得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内闲聊、下棋、打牌、看闲书或干私活(看小说、辅导小孩子学习、打毛衣、绣花或帮助他人干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等)。

8、工作时间内,不得在岗位上或在值班室睡觉。

9、接待观众要热情、大方,对观众的询问不得心不在焉,不理不睬,千方百计为游客提供方便。不准出现故意刁难观众或与观众争吵的现象。

10、熟悉运用一些基本的外交礼仪,创造一个优良的观光和投资环境。

11、下班前对本人负责的展馆进行巡视,如有异常当即向部门负责人汇报;没有异常则关闭电源、门上锁后方可离开。

12、接待观众、游客要主动、热情、文明礼貌,提供优质、文明、微笑服务。

13、对于部队官兵、烈军属和荣誉军人,按照双拥工作条例提供优先、免费优质服务(以纪念馆领导安排为准)。

14、对于老、弱、病、残及儿童要主动上前搀扶、引导,并为他们提供休息场所。

15、对于不同层次的观众,讲解时要因人施讲。遇有矛盾,不与观众争吵,要耐心、细致地向观众做好说服、解释工作。

16、免费为来馆开展活动的团体观众准备花篮、党、团旗等用品以及提供必要场所.17、每个讲解员全年阅读有关茅山抗战斗争历史的书籍不少于10本,以部门负责人提供的书籍、资料为准。

18、对讲解员进行业务知识书面测试一次,考试成绩纳入考核。

19、未经纪念馆领导批准不得随意向外界提供本单位机密资料和信息。

20、工作人员都要礼貌接待每一位投诉者,并实行“首问负责制”,最先接待投诉者的工作人员要使用文明用语,有热心、有耐心,不得推诿,更不允许与投诉者发生口角和争执,当正常的解释无法让游客满意时可引导客人到馆办公室。

考核细则:

1、统一着装,不得穿便装、拖鞋、短裤等进入工作岗位。每发现一次扣2分。

2、每发现一次不佩带工作牌,扣1分。

3、接待团队游客不致欢迎词。每发现一次扣1分。

4、送别团队游客不致欢送词。每发现一次扣1分。

5、未经部门负责人批准擅自调班,每发现一次扣2分。

6、上班时消极怠工,出勤不出力,每发现一次扣3分。

7、落实上级指令,检查反馈问题不及时、不完整、不准确。每发现一次扣3分。

8、工作中不使用普通话,每发现一次扣2分。

9、工作不慎,损坏物品隐瞒不报。每发现一次扣3分。

10、不得在工作岗位上吃东西,每发现一次扣2分。

11、在工作岗位上会客聊天,每发现一次扣2分。

12、在工作岗位上擅自离岗或串岗。每发现一次扣3分。

13、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时间内闲聊、下棋、打牌、看闲书或干私活。每发现一次扣3分。

14、工作时间内,在岗位上或在值班室睡觉。每发现一次扣3分。

15、在工作现场出现故意刁难观众或与观众争吵的现象。每发现一次扣5分。

16、下班时没有关闭电源或锁门。每发现一次扣3分。

17、因工作失误,引起客人投诉。每发现一次扣3分。

18、对待游客投诉不能及时用正确的方式处理,并有推诿现象,甚至于投诉的游客进行争吵。每发现一次扣5分。

19、提供虚假资料或不实报告欺骗领导,每发现一次扣5分。

20、对客人或同事有不礼貌行为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

21、设施发生故障不报修或报修不及时,造成负面影响的。每发现一次扣2分。

22、发布虚假及诽谤性之言论或当众乱发牢骚,从而影响纪念馆、客人名誉或其他员工的声誉。每发现一次扣5分。

23、拾到客人贵重物品,不主动上缴,每发现一次扣5分;主动上交的,每次加1分。

24、唆使、挑拨、煽动员工情绪,不服从管理,带头起哄,有意制造矛盾及不团结局面。每发现一次扣10分。

25、公开顶撞上级,不服从指挥或故意消极怠工、罢工。每发现一次扣10分。

26、工作严重失职、渎职。每发现一次扣50分。

27、个人阅读有关抗战书记和资料不足10本的,达到的不扣分,少1本抠1分。

28、业务知识测试(闭卷)达不到90分以上的,抠1分。90分以上的另加1分。(28、29条的加分和扣分是在实绩总分中进行)

篇3:生产现场过程管理培训

非PVC软袋输液生产工艺流程:称量→浓配→粗滤脱炭→稀配→精滤→灌装→封口→灭菌→烘干→检漏→灯检→包膜→装箱→封箱→入库。

1 QA生产前检查

是为了确保设备和工作场所没有上批遗留的产品、文件或与本批产品生产无关的物料, 设备处于已清洁及待用状态。具体监控项目如下: (1) 清场确认:生产现场已按标准清洁规程进行了清洁, 任何部位都不允许有与即将生产的产品无关的物料, 并应有上批产品清场合格证。 (2) 生产状态标识:所生产药品的品名、规格、批号、数量应与生产指令相符。 (3) 设备、容器具状态标识:设备、容器具应有完好标识并在清洁效期内。 (4) 生产物料检查:生产所用的原料、辅料、包装材料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5) 生产环境:生产环境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6) 人员着装:QA监控生产车间人员按SOP要求着装。

2 生产过程QA监控

监控工序及项目如下: (1) 配制工序:原辅料内包装是否清洁, 有无破损、品名、批号、数量是否正确;操作人员是否严格按一人称量一人复核称取所需物料量;拆零物料是否严格按要求密封, 并贴上标签;药液温度是否严格控制为工艺规程所要求的规定值;确认每日生产前和结束后对0.45µm (聚偏二氟乙烯) 微孔膜滤器的滤芯做完整性测试。生产过程中的药液压力是否符合规定;每天生产结束后或更换品种时, 对浓、稀配罐管路的洗净水残留量进行检测确认。 (2) 制袋灌封工序:抽查膜、口管、组合盖的洁净度;生产前对印字模板进行确认;灌装前的确认;每隔半小时抽查产品的印刷质量, 焊接及封口情况, 检查焊接温度、焊接效果。有异常, 及时与车间沟通, 让机修及时调整参数;在每条生产线上开始及每隔2 h抽查24袋检查可见异物和装量;根据生产要求对每批灌装开始时、过程中、结束时的药液压力予以监控;生产结束后或换更换品种时, 在灌装头取样, 对每条生产线管路中洗净水残留量检测确认;监控批清洁、日清洁是否彻底, 没有上一批遗留物并签发清场合格证。 (3) 灭菌 (全过程监控的核心) :检查从灌封室输送过来的产品是否焊接严密, 印刷是否清晰准确无误, 装量是否有明显差异;产品在灭菌车上的摆放是否整齐, 摆放数量是否一致。灭菌车上是否挂上未灭菌标示;每次灭菌前检查柜内各点的温度探头是否完好, 控制好压力系数、灭菌时间、温度以及冷却出柜温度;产品出柜后状态标识是否完整;确认灭菌过程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并在灭菌图谱上签字。 (4) 烘干:对灭菌后产品采用隧道式烘干机, QA检查烘干温度是否与设定的温度相符。 (5) 检漏:产品烘干后通过检漏机挤压检漏, 剔除漏液。QA检查检漏机压力是否与标准相符。 (6) 灯检:采用人工在灯检仪下检测注射剂中是否有可见异物。QA检查灯检仪的光照度是否在2000~3000 LX, 现场监控灯检人员是否按直、横、倒三步法检测, 每次检1袋, 每袋检测不少于6 s。人眼与产品的距离应为25 cm。QA每锅抽检一次灯检后的产品, 应无可见异物。抽到不合格的让车间返工重新检查, 并对责任心不强的灯检人员进行处罚。 (7) 包装:QA在包装前复核纸箱“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准确无误, 并在样稿上签字确认;产品外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包膜是否完整、密封;装箱数量是否准确。包装所使用的纸箱、说明书、合格证是否达到了100%物料平衡。

3 生产结束后检查

生产结束后检查本批产品无遗留;生产废弃物已处理;相关规程、指令、记录等文件归档;现场、设备及容器已清洁, 并做好各种状态标识。

4 记录检查

批生产记录内容完整、真实、字迹工整;工艺参数应与生产指令相符;状态标识填写内容及时、准确无误;清场记录内容完整、真实、字迹工整。

综上所述, 作者认为QA在生产全过程中扮演的是“警察”的角色, 在各个工序进行巡视检查, 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控制, 通过对各种不规范的行为提出公开的批评, 促使各类标准得到严格的执行, 从而更能有效保证非PVC软袋输液产品的质量。

摘要:介绍在非PVC软袋输液产品的生产中, 通过现场QA在生产过程各工序的质量监控把关, 更能有效保证非PVC软袋输液产品的质量。

关键词:非PVC,生产过程,QA质量监控

参考文献

篇4:加强生产车间的现场管理

1.思想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在现场管理的实践中经常发生以下一些现象:有的职工操作水平很高,各种设备也很精良,结果却发生了事故。有的汽车司机在复杂的道路上未出事,却在平坦的道路上翻了车,这是因为思想麻痹造成的;有的职工明知道这样做出现危险,可他却偏要这么做而发生事故,这是因为侥幸心理造成的;有的单位连续多年未出现事故,可是突然间却接二连三的出现事故,这是因为企业放松了现场管理思想、职工责任意识淡薄所致。上述事实说明,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即使在具备完成安全作业的能力和客观条件下,如果思想上不重视安全,缺乏正确的安全态度,安全生产就无法保障。因此,车间生产现场管理,首先要建立员工思想控制体系,具体要求是:

要在车间内形成强大的安全思想攻势及安全文化氛围,以舆论宣传征服人心,以强化安全意识推动安全工作,并针对不同时期员工队伍中产生的松动情绪和麻痹思想,及时敲警钟、“紧螺丝”,防止思想下滑、事故冒头。

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组织职工与伤、残职工交谈,分析事故案例,以算“三笔账”(给个人、家庭带来痛苦账,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账,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账)的方式,激发干部职工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运用多种形式,经常不断地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如出黑板报、进行安全培训、开展安全生产竞赛活动等激发工人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人的安全技术水平。

2.技术水平是工作关键

有的职工平常干事非常小心,工作也很认真,但工作质量不高,安全性差,主要是职工工艺操作技能不熟,操作方法不当,因此,车间必须建立基本的技术支持,坚持做到:

加强对员工操作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娴熟高超的技能能化险为夷。开展“岗位技术练兵”、“操作技能竞赛”等活动,是提高岗位技能的有效方法,应当积极提倡。

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时,操作者一定要先认真学习,不耻下问,熟练后才能正式操作。

完善各种设施装置,并使之有效。

3.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管理

设备设施是员工从事生产活动的主要依靠,如管理不善,它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所造成的质量事故、安全危害比手工操作更严重,抓好设备设施管理是预防事故的主要渠道。车间领导要紧紧抓住以下四个环节。

设备设施一进现场,就要让有关人员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等,对危险部位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尽快设置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装置。

车间要协助机电维修部门搞好对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使其达到规定的安全状态。

要求操作工坚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前,必须对设备设施的传动、电器部位的安全防护装置、辅助材料的安全性进行认真检查,确认完好后才能操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中严禁“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使用。若设备设施的传动、电器部位发生故障,自己不能排除时,应立即请维修工来修理。辅助材料不符合操作规程要求的,要及时更换。一旦发生设备事故要保护好现场,及时向安全、设备部门报告,并协同有关部门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操作后要认真擦拭、注油,保持设备设施有良好的润滑、清洁状态。设备设施运转到一定时间后,要主动进行保养。

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如手动、电动、气动工具等)。手工工具结构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往往被操作者忽视其安全要求,而造成事故。车间应教育职工正确使用手工工具,严格按章操作,并加强对手工具的维护和保管。要正确选用各类小型、轻型工具,认真检查工具的安全可靠性,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工具。

4.从作业环境上控制现场的有序管理

在作业现场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工具以及各种废料等,如放置不当、杂乱无章,就成了事故隐患。故创造有条不紊、整整齐齐的作业环境,不仅符合现代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要求,而且能给操作者心理带来良好的影响,不仅提高了生产率,更能促使职工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要注意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对现场的物品要划分为“使用频率高”、“使用频率一般”和“较低频率使用”三大类。对常用的东西要固定在一个适当的位置,既安全又方便使用;不常用的东西,可设置一些方便的货架存放;对不需要的东西,要坚决清理出现场。在安全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立体空间,以保证平面空间的宽畅、整洁。

建立合理的特殊物件放置区。对在生产现场的化学危险物品(如各类油料、有害气体、油漆、稀释剂等)要严格按有关规定处理,不能迁就工作方便,过量领存,随意乱放。

为使生产现场各部位清晰明了,车间地面应用白漆、白瓷砖或其它材料划上线,以明确表示出通道、半成品、原材料和废料等的位置,使现场井然有序。

5.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生产秩序正常

车间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进行,如动员职工与其亲属在一起签订安全生产的“家庭公约”、“夫妻公约”,开展父母劝子女、夫妻互劝、子女劝父母的“三劝”活动和“一给三提五不要”的安全嘱言活动。即亲人下班后给予其愉快和温暖;提醒亲人上下班路上骑车行走注意安全;提醒亲人在作业时不要蛮干;提醒亲人工作时要做好自我保护;不要催亲人早下班;不要让亲人过度疲劳;不要让亲人过晚休息;不要让亲人增添烦心事;不要在上班前刺激亲人。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车间的领导借鉴和学习。

篇5:生产现场过程管理培训

1.在质量监督方面。每天进行施工现场旁站对出现的质量问题,立即督促施工队进行改造并作出旁站的记录。

2.进度方面。该项目从2010年5月11日动工以来到目前为止完成的主要工程数量为:路基土石放开挖4千米;路肩砌筑4千米,浆砌池沟为3.6千米;填隙石基层为3千米 级配碎石,工程总体进度为百分之七十。

3.费用开支方面。该项目资金组成全部由省补助解决,项目总投资为435元,目前已完成工程投资212万元。

4.合同履行情况。除该单位现场存在的客观情况外,基本按履行合同行自己职责。

5.工地存在问题:

(1)作为监理,在现场监督管理的过程中,也回出现些管理的失误,在此我们要进行深

深的检讨,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更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2)项目区没有料场,石料需外运,运距较远施工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篇6:班组生产现场管理

班组的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的形象、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的综合反映,是衡量企业素质及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搞好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有利于企业增强竞争力,改善生产现场,消除“跑、冒、漏、滴”和“脏、乱、差”状况,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职工素质,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提高对加强班组生产现场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生产现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素质的集中表现。通过现场管理的好坏,即可判断出企业的广大职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产品质量的可信赖程度,企业可协作程度。而班组又是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前沿阵地,所以,提高企业的班组生产现场管理水平,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2.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班组建设奠定基础

良好的工作氛围包括整洁的作业现场、安全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氛围,团队的合作精神。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有效保证员工的思想稳定,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更加有利于班组凝聚力、战斗力的生成。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3.关心职工

领导和职工之间应融洽相处,关心职工生活和工作,为职工办实事,改善职工生活水平,增强企业凝聚力。

4.加强民主管理

生产期间,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要求全班职工都要积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5.加强6S管理

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中,通过导入“6S”管理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形成以班组管理为活动平台,以人的素养为核心因素,以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为环境因素,以安全、环保为目标因素的生产现场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

6.发挥班组长的作用

作为班组长,在企业中充当的是一个兵头将尾的角色,通过合理运用手中的权力,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班组充满活力,为此必须:做好班组长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工作。班组长要做好表率。在班组建设中表率是指班组长的“自治”行为,在班组做表率不仅是让组员效仿,还是衡量班组长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

7.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

加强教育培训,主要是指对班组进行技能、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将培训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与个人的工资、奖金、晋级、提拔挂钩。

8.开展班组达标管理工作

企业应制订可操作性的达标标准,标准内容力求系统考虑,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同时应把班组达标工作的总目标分解到每个职工,通过强化考核,细化管理,确保企业总体工作目标的完成。为配合企业推进达标工作,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班组和个人。

9.健全组织、权责分明、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班组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应成立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行使指导和监督的职能。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组员。在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成立班组建设工作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班组达标管理等班组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工作。

10.健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体制

班组不管大小,要建立以班组长、党团小组长、政治宣传员等为核心的班委会。班委会的任务是确定班组建设目标,为开好班组会做准备。另外还要建立“工管员”制,“工管员”一般包括质量管理员、考勤员、工具材料员、文明生产员、劳保生活员,管理落实到人头, 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11.建立一套现场管理制度(标准)和检查考评制度

要对班组生产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使班组工作进入有序管理的状态,就要制订相应的管理标准,包括:

(1)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化。生产现场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即从制订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标准和真正贯彻执行及考核工作标准着手。生产现场的工作标准可以分解成三个有明显区别的部分:一是管理工作标准,二是工作程序标准,三是工作人员工作标准。

(2)加强班组内部基础管理。建立各类基础管理台帐、报表制度及工序奖惩考核办法;注重半成品库的基础管理工作,起到前道控制、后道监督的作用;充分利用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使各类统计报表及生产任务单的下达均取代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等等。通过这些基础管理,促进班组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3)建立健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围绕生产、安全、技术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程序、办法等,如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工作票制、岗位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技术培训制度等,并且要规范统一,落到实处。

篇7:生产现场管理规定

一、目的

为了营造一个舒适、清洁、和谐的工作环境和办公环境,打造一目了然的现场管理,规范员工的行为,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三、规定细则

1、员工行为

1.1严格按照公司《员工文化手册》规定执行,规范个人行为,上班穿工作服、佩戴厂牌;

1.2严禁人员坐在机台、办公桌上;

1.3严禁在上班时间内,员工围在一起闲聊、抽烟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2、地面清洁

2.1用抹布擦干净室内外分管的地面,擦完后检查是否有水洼、油污等; 2.2所有地面24小时保持清洁,不允许存在超过5平方厘米的垃圾、头尾料、废弃物存在;

2.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料,加工过程中产生飞屑、地面的余料应及时清理;

3、物品摆放

3.1用抹布擦干净工作台、工具柜、窗台、设备及在工作现场的修理车、装配车;

3.2严格按照划分区域、定点、定量、定容的要求摆放物品,将各种标志牌、标签、货架、零件擦干净,要保持字迹清晰;

3.3严禁私人物品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应放在指定的位置。

3.4生产现场不允许带入零食,允许带入液体饮料,但也必须放在抽屉里或箱子里面,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或工作台上;

3.5车间内部各类周转工具、物品严禁占用通道,如果确属场地紧张需要临时摆放也必须在10分钟内处理完毕,各车的废料、铜屑要合理摆放,不可堆于通道上;

3.6公共区域的各类通道严禁停车,确属工作需要,驾驶员必须在现场要做到随时开走;

3.7用扫帚、拖把等在清洁后必须及时整理,并悬挂摆放; 3.8仓库摆放的物品、物料按区域分开摆放;

3.9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随意、到处放置的废料、工具等,未放到规定的位置,无人管理,直接处罚责任归属的主管,若已经明确被借用,直接处罚借用部门主管;

4、看板管理

4.1各部门看板确保真实、有效,不允许出现敷衍了事,看板不及时刷新、维护的现象;

4.2看板上应及时粘贴会议记录、近期质量状况、通知通报和公司下发的各项管理制度等,让员工通过看板了解公司动态和管理者的要求等情况;

5、物品清理:

5.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屑、垃圾等应及时清理,当班结束后必须全部清理完毕;

5.2垃圾筒装满后不允许再堆放或溢出四周,必须清理垃圾筒;

5.3检查工艺流程、技术文件是否在文件箱里或抽屉里,将零散乱放的文件整理好;

5.4调试维修设备、生产结束时必须整理、归还借用的工具和现场不使用的物品;

5.5不允许生产现场出现多余杂物;

5.6每个责任区域的物品必须都完整,无破损,不允许出现大量灰尘现象;

6、设备(计量器具)管理:

6.1除设备维护正常用油外,设备其余地方确保干净、整洁; 6.2长期不使用的设备、工装夹具等用塑料袋、帆布盖好;

6.3设备附近及表面有油污的,请及时用化油剂或除油粉清洗、擦干净; 6.4计测器具:例如卡尺、千分尺、仪表等必须经过计量或校准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6.5其它具体参照相关设备管理制度;

7、消防管理:

7.1每个车间消防栓确保有水,灭火器确保有效; 7.2灭火器应及时清扫,确保灭火器干净、整洁;

7.3按照公司规定,消防器材由检验组负责点检,并留下点检记录; 7.4公司各部门的消防应急设备包括应急灯等要确保正常,在应急情况下可正常使用;

四、备注

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篇8:生产现场过程管理培训

关键词:现场仪表,课程标准,岗位需求

0 引言

“现场仪表安装与维护课程标准”是通过对中油吉林石化、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仪表工岗位调研,针对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择课程内容,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实现将知识、技能、素质转化为具体的教学内容,并将仪表维修工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

1 课程标准总体设计

“现场仪表安装与维护课程”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面向仪表工岗位的化工检测仪表及自动检测系统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等工作,主要培养学生仪表校验、仪表安装与维护、仪表故障判断、仪表故障排除等能力,使学生掌握生产中现场仪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也是仪表工职业资格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学做合一教学形式,有意识地将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养成融入到教学实施过程之中,在实施过程中,把行业规范、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里面,强化技能训练。

本课程内容主要有压力测量仪表及变送器的安装与维护、液位测量仪表及变送器的安装与维护、流量测量仪表及变送器的安装与维护、温度测量仪表及变送器的安装与维护、调节阀及阀门辅助装置的安装、校验与维护六个项目组成,总学时为90学时。

2 现场仪表安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框架

3 教学团队要求

需专兼职教师2名。

任课教师应了解专业的培养要求及行业发展趋势和发展动态,具备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熟悉现场仪表的校验、安装、使用、维护及故障处理等,兼职教师建议选用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或技师担任。

4 考核方式的设计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两部分成绩各占总成绩50%。

理论考核内容主要是仪表精度计算、各种常用仪表原理、常用仪表校验方法、常用仪表安装维护、仪表选型等。实践考核以技能操作为主,每完成一个学习单元评定一次成绩,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操作完成情况、工作态度、团队精神等,注重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语

本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起到主要支撑作用,是学生获取仪表维修工职业资格证书、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关键,因此按照仪表工岗位能力要求,基于仪表工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本课程标准内容,并按照此课程标准化教学实施,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桂敏.高职电类专业单片机课程标准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7).

[2]王育波.岗位需求下高职“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课程标准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4).

[3]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2011(11).

上一篇:贵州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下一篇:春天来了的小学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