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近代化

2024-05-10

浅谈中国近代化(精选8篇)

篇1:浅谈中国近代化

浅谈对中国近代化的认识

众所周知的,中国近代开始的标志是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那中国的近代化开始于什么时候呢?两者说的是不是同一个概念呢?关于这一点,很多学生都会混淆。实质上中国的近代化是以洋务运动为起点的。现就中国的近代化浅谈一些认识。

首先要了解的是近代化的概念。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近代化则具有明显特色。近代中国前80年近代化可称为资本主义化;后30年则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接着要了解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每一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

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和军事技术。1840年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中国近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进行的,不可避免的带有时代的烙印。大概具有以下这些特征: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摧残,发展缓慢,经历曲折。

(2)近代化一开始是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的,官僚买办阶级在中国近代化启动时期扮演过微妙角色,资产阶级则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过近代化的领导权。各阶级都参与了探索:农民阶级、无产阶级、资产阶级。

(3)近代化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内部而是来自外部,因此,它不是以民间自发创办近代企业为先导,通过自由竟争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依靠政权力量,以官办军事工业为起点,从军需到民用,从国营到民营,从重工业到轻工业。各阶级的探索都借鉴了外国成果。

(4)畸形发展。近代工业的地区分布不平衡,部门结构不合理。由此可见,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因素有以下几点:

(1)缺乏资金、人才、技术:没有资本原始积累,缺乏机械化操作技术,缺乏现代化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历史原因。

(2)传统思想的束缚:重农抑商、重陆轻海、重义轻利等观念,都是发展近代工业的思想障碍。(3)三座大山的压迫:即帝国主义阻挠、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

(4)决策失误: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一般从轻工业,而后延伸到重工业。同时,农业也相应变化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而中国是从重工业开始的,农业一直是传统农业,拖了工业化的后腿。

(5)缺乏政治前提:发达国家工业化之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为工业化提供了保证。而中国直到新中国成立,无产阶级才掌握政权,开始大规模工业化。这就限制了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

(6)客观环境的制约:近代史上,战争、革命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不利于近代化的发展。

同时中国近代化与民主革命有着密切的联系。民族民主革命是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民主革命的开展过程,是封建势力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在华走狗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是中国由封建专制统治到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到人民民主专政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工业化的发展为近代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革命又为工业化的开拓前进扫清了道路。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一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缓慢发展过程。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碰撞过程中逐渐发展的;由于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化进程不可能顺利进行,而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表现出斗争水平逐渐提高、中国人民逐步觉醒的特点,对以后的革命产生重大影响。近代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史的形式出现,增加了难度,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的高中学生,虽然初中已经学习过历史的相关知识,但是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是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所以很容易忘记。到了高中,一下子接触的就是专题性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高难度的。高中历史的基础知识通过反复背诵大部分学生还是能掌握得比较好的,但是对于综合性比较强、要求分析理解的题型,很多同学还是感觉很困难,无法找到期中的诀窍,考试中这种题型也是丢分最多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分析理解的能力,不能透彻的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也就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有针对性的回答问题。所以,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所有高中老师都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历史概念是对历史事实和历史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反映其本质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注意准确、科学地表达历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规律性,大到一个时期、一个阶段的历史事实及其特征和规律,小到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达到一定深度,除了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外,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学生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在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另外,我还注意用学过的历史思维方法去联系分析社会热点问题,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去分析历史现象。例如,在讲到苏联与德国法西斯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为防范德国的侵略,为作战做了一些准备,加紧东部的开发和经济建设,并将重工业迁往东部。这些准备工作为苏联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联想到我们国家正在进行的开发大西北的建设。提到此,同学们展开热烈讨论,结果得出了新颖的结论,开发大西北不仅仅是发展了中国经济,还具有战略意义,获得了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这种做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启发指导,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当然,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应及时引导学生。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的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时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的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4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总之,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根本。因此,我们历史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获得有益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篇2:浅谈中国近代化

现代的中华民族独立了,国家近代化的道路打开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行之有效的一切对外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坚持接受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事物。这是毫无疑问的,不可改变的。历史和一切其它事物一样存在于矛盾运动中,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又会出现,而且有些旧的矛盾也可以在新的形势下存留下来,兴妖作怪。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仍有继续捍卫民族独立,不受外敌侵犯的问题,仍有保卫国家现代化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与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个基本问题有关的斗争今天还在继续,而且这种斗争还会在相当的时间里继续下去。举世共知,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企图独霸世界,抱着霸权主义的态度对待世界,也对待中国。有人公开宣布把中国作为“假想敌国”,宣布要所谓“遏制中国”。某些势力在中国领土台湾、西藏和其它一系列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制造两国间的麻烦和事端,妄图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使中国沦为国际资本主义的附庸。日本在侵略中国的8年或战争中遭受失败投降。50年过去了,现在日本随着经济势力的增强,不甘心于当经济大国,要当政治大国。军国主义势力又蠢蠢而动,越来越嚣张,妄图重温“皇军赫赫战果”的旧梦。前人早就说过历史是可以重演的,尽管不会一模一样地重演。我们切不可以忘记,与中国近代史上两个基本问题有关的斗争今天还在继续这个现实,不要自我麻痹、自我陶醉。历史发展过程中,常常出现种植豢稍ち系那榭觥=妨煊蛎阑酃饕迩致裕阑饨ń准锻持蔚囊槁塾鲇妫渲杏行├醋粤礁黾绦谋尘埃峙率俏薹ǚ袢系摹

篇3:浅谈中国近代化

一、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情况

鸦片战争之前, 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由清王朝统治。邻近诸国, 朝鲜、老挝、越南、缅甸、日本等国, 依附于清王朝, 并多次入贡。与中国国力相当的俄国, 虽屡次进犯, 但均未对中国造成巨大影响, 直至17世纪50年代, 俄国开始与中国交好, 并派遣使团到我国来参观、学习。至于远在大洋彼岸的西方国家, 中国并未与其有多深的联系, 外交、文化、贸易关系很少。鸦片战争之后, 多国开始介入我国政权格局, 使中国变成多国列强竞争的“地区”, 致使中国对外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中国近代史开端和中外关系史开端

鸦片战争重新定义了中国对外关系格局, 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自鸦片战争开始, 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家, 先后利用不平等条约, 在我国培植势力、瓜分资源, 并运用一切手段扩大在华影响力。这时, 中国的对外关系是被动的、处于食物链的底端, 任人宰割, 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随后, 同盟会创立、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二次革命、五四爱国运动、抗日战争、国共战争等一系列斗争, 促使中国逐渐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被引入正常的国际关系格局当中。

(一) 以不平等条约为开端的“畸形外交”

中国对外关系性质的改变由中英关系开始, 英国是当时最有实力的资本主义国家, 它为了增强国力, 极度渴望开拓中国市场。鸦片战争给中英之间奠定了基本外交模式——即不平等条约外交。如: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再到1881年中巴《和好通商条约》、1899年中墨《通商条约》等, 这些不平等条约牢牢地将中国定位在“被侵略”国家行列。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当中, 是绝无仅有的。中法战争之后, 法国切断了中越之间的友好关系, 并诱发了新一轮的侵略战争, 这也证明了, 在利益的驱使下, “外交关系”很难一成不变, 它会随着政局的变化而影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因此, 以中英关系为缩影, 侵略与反侵略成为我国近代史对外关系的主体模式, 它影响了我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的对外政策导向。

(二) 以阶级斗争为主体的外交进化

众所周知, 外交由中央政府行使、制定, 是国家基本行为的通则。然而, 在中国近代史, 我国权利中枢更迭频繁, 对外关系行政主体始终没有确立, 因此, 对外事务的发言者, 一直是“暂时”领导中国的政体。在阶级斗争愈演愈烈的时期, 中国对外关系开始变得纯粹, 英、美、日、法、德、意等国为行使、拓宽对中国政务的发言权, 与当时中国有实力的军阀、政党, 形成了斗争同盟, 其根本目的在于, 帮助他们成为中国最具权威的政治体。此时, 中国对外关系陷入了多元发展道路, 在外交进化的过程中, 中国逐渐争取到了发言权, 并开始与美、英、俄、法等国站在平等地位讨论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关事务。但从斗争实践中可以看出, 战时中国, 它对自己外交政策、方向的掌控能力很差, 在外交选择上依然处于被动, 与他国形成的外交关系完全取决于他国对于我国政治、资源的觊觎需求。

(三) 以核心政权主导的独立外交

虽然中国近代史开端给中国对外关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使中国之于他国失去了独立、自主能力, 沦为了“殖民地区”。随着政权斗争的胜利, 共产党逐渐成为了中国的核心政权, 并开拓“独立外交”道路。在150年屈辱、激愤的近代史中, 独立外交成果难能可贵, 但要想真正“坐实”独立外交, 却面临着诸多困难。从确立联合国席位、与多国重新建立外交关系、国家外交地位逐渐提升, 中国经历了太多的苦难, 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三、中国近代史对近代化外交的影响

在清政府没有倒台之前, “总理衙门”是中央设立的主要外交机构, 主要负责与国外通商、通政, “外交”在当时政府的政权体系中影响力很小。1870年, 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成为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第一位“外交大臣”, 并在中国近代史开端中担当了极其重要的外交角色, 领头签订了多个近代不平等条约。虽然这些不平等条约, 让中国在今后的几年、几十年里背负了太多的债务和重担, 但这些不平等条约也证明了中国“外交”的成长和蜕变。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从武昌起义到北伐战争, 从抗日战争再到国共战争, 中国近代史创建的外交模式始终没有改变, 它所起到的深远影响一直延续到解放战争胜利。

在政治、经济双向落后的窘境中, 外交成为困扰中国几年、甚至几十年发展的核心问题, 即便在“总理衙门”成功转型为“外务部”之后, 中国的外交始终没有“强硬起来”。但从其起到的外交影响力来看, 外务部对推进中国外交近代化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首先, 它解决了我国外交事务长期分散、不集中的问题, 成功地整合了多国外交事务, 并以正规“管理机构”形式, 开展了一系列管理行为, 这种权利控制方式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外交管理的基础;其次, 中国近代史外交催生了“外交使馆”的建立和推广, 派遣外交官, 让外交官协同外国人开展外交合作, 可扭转中国在外交上的困境;最后, 强化了外交队伍建设, 以“总理衙门”“外务部”为首的外交机构, 提拔了大批新知识分子, 成功为我国培养了大量外交人才。

综上所述, 中国近代史开端为我国对外关系发展上了非常重要的一课, 一来, 它让国人通过“外交”了解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 从而奋发图强、勇于斗争、创造民主型社会;二来, 它为中国对外关系奠定了基础, 无论是制度还是规范, 中国近代史上的外交革命、事务, 都为近代外交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依据, 发挥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四、结论

通过上文对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内容进行系统分析可知, 中国近代史是国人不可忘记的历史, 它诠释了中国在历史更替、社会变革中所犯的错误, 所作出的牺牲和努力。现如今, 中国对外关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 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国近代史开端时期“中国传统外交”给“近代化外交”提供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振鹍.中国近代史开端与近代中外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5, 22 (01) :4-10.

[2]彭南生, 蒋东升, 王复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回眸与前瞻[J].史学月刊, 2009, 21 (02) :19-32.

[3]张振鹍.从历史的实际出发, 开展近代中外关系史的全面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 1992, 22 (02) :13-14.

[4]孙若怡, 张有为, 王汉超, 郑欣宜.传承与开拓:一九四九年后港台之近代中外关系史研究[J].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 2004, (32) :15-25.

[5]夏明方, 邓思娣, 赵晓光.一部没有“近代”的中国近代史——从“柯文三论”看“中国中心观”的内在逻辑及其困境[J].近代史研究, 2007, 23 (01) :121-128.

篇4:浅谈中国女子教育思想的近代化

一、近代女子家庭教育:培养“贤妻良母”,维护封建礼教

古代社会就有女子教育。如果我们不反对,教育这个范畴应包括家庭教育、伦理教育,就应当承认中国古代有女子教育。主要形式以家庭教育为主,只是当时没有专门的学校教育。封建社会,其思想纲领不外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总之,家庭教育主要是培养贤妻良母,使女子坚定执行封建礼教的信念,从而为君、父、夫三位一体的男权中心社会提供更为牢固的观念和行为结构。一句话“女子无才便是德”。

二、维新派的女子教育思想观:培养新型的“贤妻良母”,实现“保国、保种、保教”

鸦片战争后,教会女校在中国创办起来,出现“教会所至,女塾接轨”的局面。此外,报刊对女子教育也进行宣传,这引起早期维新派对女子教育的关注。王韬游历英法等国后说英人“女子与男子同,幼而习诵,凡书画、历算、象纬、舆图、山经、海志,靡不切究穷研,得其精理”;李圭游写的《环游地球新录》中说:“泰西风俗,男女并重,女学亦同于男。”郑观应、陈炽、宋恕等人对西方不分性别的普及教育介绍和思考遂成为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奠基之作。

甲午战败后,维新派认识到要承担救亡图存的使命,妇女不可忽視,要激起妇女的爱国之情,只有开办女子教育。梁启超把女子教育提高到强国的高度“女学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重,民智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但维新派倡办女学为的是使女子成为“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的新型的“贤妻良母”,做个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新型女性。这实质上仍是一种男女有别的思想。但在当时无疑是最进步的妇女解放思想,使处于黑暗中的女子教育透出一缕晨曦。

三、辛亥革命时期:“天赋人权”思想下的女国民教育

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女子是国民的一部分,天下兴亡,匹妇也有责。女子要真正做个女国民,担负起对国家尽义务的责任,要获得自身解放,达到男女平等的教育。他们提出了女国民教育,女子“国民之母”的地位。革命派陈以益1909年撰写《女论》说:“谨告女学界,其勿以贤母良妻为主义,当以女英雄女豪杰为目的”“敬欲去男尊女卑之谬说,则请取贤母良妻并去之。与女子以男子同等之教育,即与女子以男子同等之权利。”这时对女子教育的思考上到较高的层次,是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重要界碑。但它是为了解决资产阶级革命问题而出现的,随着革命的成功,这种教育思潮逐渐消失。辛亥革命后,“贤妻良母”仍是作为女子唯一的人生目标。

四、五四时期的女子教育思想观:“男女平等”思想

新文化运动反对非人的封建专制与封建礼教,以从封建意识形态的桎梏下解放人、解放个性。他们积极宣传妇女解放,主张还原女性作为人的本貌。鲁迅指出“私有制度的社会,本来把女人私产当作商品,一切国家,一切宗教,都有许多衡奇古怪的规条,把女人当作一种不吉利的动物,威吓她,使她奴隶的服从,同时又要做高等阶级的玩具”,陈独秀也疾呼:“一九一六之男女青年,其各奋斗以脱离此附属地位,以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这一时期“男女平等”“社交公开”“婚姻自由”“妇女解放”等成了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崇尚。一些女学倡导者认为“学不足,则无以自养,无以自立,无以有自己的思想”。因此必须要发展女子教育,才能“具国民之资格,履正当之义务,去野蛮之习俗,养完全之人格,享平等之权利”。此时,西方的男女同学之风也传入我国,并风靡一时。1920年,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首先招收女学生。同年10月国民政府召开全国教育会议第六次会议,决议通过了《促进男女同学以推广女子教育案》,从此,国内公、私立大学纷纷开放女禁。

近代女子教育的思潮已成为历史,也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其一,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女子教育思想也不例外。古代的小农经济只能产生依附于男性的传统女教;近代化的工业社会必然产生使女性具有独立人格的“自养、自知、自强”的女子教育思想;现代化的信息社会又将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对女子更高的教育要求。其二,女子教育的发展,还要依靠女性自身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参与。其三,学校教育是女子教育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现阶段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开辟多种途径,促进女子教育不断走向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海钟.教育理论与高师教学改革研究[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

[2]王韬.漫游随录[M].长沙:岳麓书院,1985.

[3]李圭.环游地球新录[M].长沙:岳麓书院,1985.

[4]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C].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5]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6]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二辑(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7]陈独秀.警告青年.青年杂志,1915.

[8]李忠康.中国近代女子教育思想论析[A].山西师范大学报:社科版,1997.

篇5:浅谈中国近代性工作者职业变化

【摘要】娼妓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婚姻制度、道德伦理以及种种约束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它又是这些制度和规范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并不是对或错就能简单判断的。

【关键词】 地位 利益 合法化

性工作者,俗称妓女,一直以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备受关注,同时作为不被我国法律承认的边缘群体,其从业者往往备受争议,不被社会大统所认识和接受。但是,娼妓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婚姻制度、道德伦理以及种种约束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它又是这些制度和规范得以存在和延续的前提,并不是对或错就能简单判断的。本文在此就对我国近代以来的妓女职业变化做简要研究。

1.妓女的起源。

说法很多,但据现最近的说法是大概胚胎于周襄王时代,齐国管仲之设女闾,即其始作俑者。《战国策》二卷“东周”引周文君云:“齐桓公宫中女市女闾七百。按周礼——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则一闾为二十五家。管仲设女闾七百,为一万七千五百家。管仲设女闾,等于后世之有花捐也。”......我国娼妓制度,既自“女闾”开其端,自此以后,无代无之。唐承六朝金粉之后,娼妓之多,空前未有。约分家妓、公妓两种。长安都城中有所谓“北里”、“平康里”舆“教坊”者,即为当日风流渊蔽。娼妓后来之走向繁盛,是在唐宋两朝,至明代中晚期更达到它的巅峰状态。

2.鸦片战争以来妓女的转变。

古代娼妓又称青楼女子、风尘女子,她们大多数属于奴隶身份。多是罪犯、罪犯家属、贩卖人口或战俘,她们是不能获得报酬的。由于她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除了极少部分外,没有改变身份的任何可能,而且由于古代提供性服务的人群多提供舞蹈表演、吹拉弹唱、诗词歌赋等内容,因此娼妓在古代的文化发展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许多文学作品是在妓院(古称青楼、勾栏)中产生的。但鸦片战争以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遂使一批批走投无路的妇女被迫卖淫,而由于列强入侵,租界成为藏污纳垢之地,更是对卖淫起着示范和保护作用,而据民国六七年年对北平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妓院就达到406家,从事这一行业的有3880人之多。而至此,妓女的性质也由古代的才艺表演和肉体交易并存转变为肉体交易为主才艺表演只是用于助兴的辅助工具,卖淫成为她们用以保命以及生存的不得已手段。而她们的社会地位更是愈见低下,直至九一八事变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对无辜的中国同胞展开屠杀,至少有20万中国妇女先后被逼迫为日军的性奴隶,她们的生活猪狗不如,常常吃不饱,穿不

暖,每天要供十几个、甚至二三十个日本官兵泄欲。她们被摧残得不似人样,有的慰安妇由于多次堕胎造成终身不孕,而且常常被轮奸后再被杀害,此外在中国文革时期,幸存的慰安妇往往受到严重的歧视和相当程度的迫害和侮辱。

解放之后,毛泽东发动了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扫黄打黑”运动,通过查封妓院、惩治鸨头和改造妓女等措施取缔了娼妓制度。到1957年,卖淫嫖娼活动基本禁绝。但从70年代末即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暗娼的卖淫活动在中国重新出现,尤其在开放城市和沿海地区更呈现出蔓延扩展的趋势。

3.性工作者是否应该合法化。

目前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是我们的观点是应该合法化进行管制,性产业的出现,是社会上各个利益合力使然,无法从根本上取缔消亡,如果仅从价值进行简单的赶尽杀绝,只会使得这些高危群体转入地下,使得艾滋病的防卫工作举步维艰。而承认合法化以后,政府可以光明正大的对娼妓业进行整顿和管理,维护妓女本身的利益,维护其人身安全,同时也是维护更多妇女的利益。

【参考文献】

《中国娼妓史》王书奴上海三联书店ISBN:7-5426-0024-9

《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河北人民出版社 ISBN:7-202-02052-1

篇6:浅谈中国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建设

浅谈中国现代化交通运输的建设

针对中国的城市交通紧张的问题,从道路容量、汽车增长、交通管理水平、整体的.交通发展战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就如何实现城市的交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 者:李莉 LI Li  作者单位:商都运管所,内蒙古,乌兰察布,013450 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年,卷(期): “”(3) 分类号:U491 关键词:城市   交通运输   现代化建设   中国  

篇7:浅谈中国近代化

论文关键词:冯友兰;新理学;中国哲学的现代化;贡献

论文摘要:冯友兰作为中国现代重要的哲学家与哲学史家,是二十世纪中国哲学史上的哲学大师之一。他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有重要的贡献:他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创立“新理学”体系;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中西哲学互释、展望未来世界哲学等思想。



冯友兰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他全面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提出“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并从中西哲学的比较入手,创立了“新理学”体系,并且还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提出中西哲学互释等思想,这些都是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贡献。

一、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诠释

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问题虽然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我们可以从他的一些言论中分析出他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思想。冯友兰在说“哲学无所谓新旧,是说哲学的道理大致相同”时,所说的言语就可以看出他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基本思想。他说:“各时代之哲学家,各以其时代之言语说之,即成其时代之新底哲学系统。”[1]原因有三:首先,“一时代的哲学家,必是将其自己所见,以当时底言语说出或写出者。因其所见,不能完全与前人不同,所以其哲学不是全新底哲学,但其所说所写,是其自己所见,所以虽有与前人同者,但并非转述前人。”[2]其次,“今人之新经验之尚未经哲学分析解释者,一时代之新哲学家,可分析解释之……一时代之新经验之分析解释,亦即可成为一时代之新哲学。”[3]第三,“人之思之能力虽古今如一,而人对于思之能力之训练则可有进步。逻辑为训练人之思之能力之主要学问。今人对于逻辑之研究,比之古人,实大有进步。……用训练较精底思之能力,则古人所见不到者,今人可以见到,古人所有观念之不清楚者,今人可使之清楚。[4]由此之故,一时代虽不能有全新底哲学,而可有全新底哲学家,较新底哲学。[5]冯友兰所指的第一点是说哲学家必须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论述基本的哲学问题,第二点是说哲学家必须分析他的时代经验,第三点是说后人的哲学逻辑优于前人。由此,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冯友兰关于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基本思想,这就是现代中国哲学家必须用自己的语言重新阐发哲学的基本问题,必须讨论分析现代的经验和问题,必须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由此产生的哲学,才是现代中国哲学。在冯友兰看来,现代中国哲学或现代化了的中国哲学应该是中国哲学家用现在的语言重新阐释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讨论自己时代的问题,并将新的经验与原有的哲学结合起来,现代中国哲学应该有较强的理性和逻辑性。冯友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提出”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创立”新理学“体系;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等为中国哲学的现代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贡献

1、提出“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创立“新理学”体系。

冯友兰在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时,提出“照着讲”和“接着讲”的区别,并申明他是“接着宋明理学讲”的。他在《新理学》绪论中说:“我们说„承接‟,因为我们是„接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而不是„照着‟宋明以来底理学讲底。”[6]冯友兰将研究哲学史归为“照着讲”,将哲学创作归为“接着讲”的,他说:“哲学史家是照着哲学史讲哲学,而哲学家是接着哲学史讲哲学”。[7]尽管写的“哲学史”与“本来意义”上的哲学史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写的”哲学史毕竟是照着“本来意义”上的哲学史写的,而“本来意义”上的哲学史是客观存在的。“接着讲”就不同了,“接着讲”是着眼于哲学的发展,变化和创新,是有明显的时代性的,是“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8]

冯友兰就是在他的“接着讲”的哲学方法上,创立了新理学体系。他的新理学体系是在继承中国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要让自己的问题“接”上传统,同时也让传统“接”上现在的问题, 是中国哲学从古代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变,是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冯友兰的“接着讲”具有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赋予中国哲学以全新的现代理性精神,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理性”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特征,而现代理性又是以逻辑分析的方法为其重要特征的。第二层涵义是,在中国哲学形式化、理性化的同时,要保留、继承其最核心的实质内容,特别是终极性的价值内容。中国哲学的实质是“通天人之际,”通过对“通天人之际”的现代分析,从而重新认识人生的意义,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所在。

冯友兰的“接着讲”是接着中国哲学讲,它将时代性和民族性结合起来,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讲出了中国哲学的内在价值和精神。在这方面,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的新理学体系中的人生四境界说。冯友兰在《新原人》中提出了着名的四境界说。四境界指依次由低到高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境界源于人的“觉解”,而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觉解就是自觉和了解,觉解也就是对人所做之事的意义有了解,并自觉人与事物是处在某种关系中,即“在做某事”。人因有觉解,事物以致整个宇宙人生对于人就有了某种意义,这个意义就构成了人的境界。冯友兰多次讲到,中国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境界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冯友兰的“接着讲”的哲学方法就是让现代问题接上传统的思想,从传统的思想中找出现代问题的答案,使传统哲学现代化,以把握现代思想中的时代精神。新理学体系的产生就是哲学现代化的标志,这是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贡献之一。

2、引进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

在冯友兰看来,中国实质上只有上古和中古哲学,而没有现代哲学形态,西方哲学的现代成就,主要是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这恰是中国哲学所缺少的。所以,我们要学习和研究西方哲学及其方法。冯友兰说。“若不研究西洋哲学,否则我们整理中国哲学,便无所取法。”[9]中国哲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习惯于用整体直观的思维方式去把握对象,不注重研究思辨的逻辑过程和方法,知识论和逻辑学没有得到发展。冯友兰认为,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滞后是中国哲学未能进入近代的主要原因。他说:“中国最缺乏理性主义的训练,我们应多介绍理性主义。”[10]因此,他就把引进西方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

冯友兰先生所创立的新理学体系,是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结合的一次尝试。它的特点就是运用西方哲学的逻辑分析方法来重建儒家哲学的形上学,使中国哲学在理性化、逻辑化、体系化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冯友兰看来,形上学是哲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代表对于人生的最后觉解。中国哲学并不缺少形上智慧,也不缺乏通过直觉体悟形上本体的方法,但是缺少通过纯粹的逻辑思辨从正面去阐释形上学的方法。”[11]今天我们要向西方学习的就是这种方法。冯友兰说:“重要的是这个方法,不是西方哲学的现成结论。”我们要用清晰的逻辑思辨和确定的概念范畴来改造中国传统哲学中直观的思维方式和模糊的表达方式,这是中国哲学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冯友兰的新理学可以说在这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引用西方的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方法证明了儒家的形上学,尽管其内容还有非现代化的方面,但是不能否认冯友兰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加速了中国哲学现代化的进程。

3、提出中西哲学互释,瞻望未来世界哲学。

冯友兰认为中西哲学可以相互阐明、互相结合、互相补充和互相对话。他用这种观点来解读未来的世界哲学。他说:“在我看来,未来世界哲学一定比中国传统哲学更理性主义一

些,比西方传统哲学更神秘主义一些。只有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的统一才能造成与整个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12]这里所谓的“神秘主义”是指一种哲学,它承认所谓万物一体之境界,在此境界中,个人于全宇宙合而为一,主观与客观、物我内外之分,都不存在。这就是指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这种神秘主义和欧洲的理性主义,中国哲学的直觉思维方法和欧洲哲学中的逻辑分析方法,都可以相见补充,冯友兰断言新的未来的哲学必将在这一互补中产生。“我们期望不久以后,欧洲的哲学思想将由中国的直觉和体会来予以补充,同时中国哲学思想也由欧洲的逻辑和清晰的思维来予以阐明。”

冯友兰认为,中国和世界都需要一个包括新文明在内的哲学体系,融一切有价值的哲学认识成果,吸收各个方面的养料。如果这个新的广泛的哲学体系出现了,那么不同的文化在中国的矛盾也就解决了。

综上所述,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就是要建立科学的体系,在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体系之上实现价值的重建。冯友兰试图用理性解释中国传统哲学,从而使中国哲学实现系统化、现代化。冯友兰创立的新理学体系,引进西方理性主义和逻辑分析的方法,对世界哲学的瞻望,正是他对中国哲学现代化进程的真实体现。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P18,P18,P19,P9,P20.

[12] 冯友兰.冯友兰谈哲学 [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P3,P2,P524.

冯友兰.论民族哲学、三松堂全集第5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P275.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2,P12

[10]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P297.

[11] 方克立.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现代化 [J].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夏之卷(总第4期).

篇8:浅谈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

一、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主要观点

(一) 两个过程论。两个过程指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与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的过程。这一观点来源于毛泽东所著的《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有的学者认为,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所提到的两个过程表述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因此, 这两个过程是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二) 三次革命高潮说。三次革命高潮说来源于胡绳在《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所提出的以阶级都中为分期划分标志, 将中国近代史划分为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三大革命高潮, 并将这三大革命高潮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三次革命高潮说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并且, 我国的历史教课书以及历史阅读书籍都是按照三次高潮说基本线索编写的。

(三) 两种趋向论。两种趋向论是一些学者在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础上提出的新的关于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观点。两种趋向论认为, 中国近代史有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由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及殖民地国家的演化。另一种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演化的趋势。前一种趋势是中国近代社会的沉沦趋势, 后一种趋势是中国近代社会向上发展的趋势。

(四) 三个阶梯说。三个阶梯说来源于李时岳所著的《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革命》一文。文章强调要以洋务运动、维新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三个阶梯说十分重视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及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是从资本主义角度出发的。

(五) 两种任务论。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中国面临着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与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有学者根据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的发言认为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 争取民族独立与民族富裕的历史, 并将这两个任务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六) 新陈代谢论。新陈代谢论是陈旭麓在《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出来的, 他认为, 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变革的过程, 是社会新陈代谢的本质要求, 推动中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新陈代谢论在中国近代革命中有着直接体现, 自成一家之说。

(七) 现代化论。现代化论以罗荣渠为代表。罗荣渠与张开沅以及其他学者在评论和介绍国外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 致力于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及分析框架的建立, 并且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 取得了优异成果, 得到了学术界的支持和认可。现代化论主要指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现代化视角、现代化范式、现代化主线等。

二、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主要观点评述

三次革命高潮说与两个过程论都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和民族运动的角度来总结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但是, 这种方式所总结的中国近代史的内容较为单一, 仅包括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方面和革命方面的内容, 是中国近代革命史和政治史的基本线索, 而不是整个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三个阶梯说与两种趋向论主要从社会性质演变角度来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内容。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但是, 中国近代史的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力量较小, 不能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主导影响, 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涉及较少。将三个梯度说与两种趋向论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有一定的局限性。现代化论主要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主线、现代化范式及现代化视角, 更为符合中国近代的基本国情。因此, 将现代化论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比较合理。

三、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现代化论的深入分析

中国近代史现代化的基本线索要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 并反映历史阶段的本质。同时, 基本线索要能够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主题。另外, 基本线索应涵盖特定历史阶段不同领域的内容, 能够揭示特定历史阶段政治、经济及文化层面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本质。现代化的涵盖领域十分广泛, 要体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变革过程。现代化包括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 经济落后国家通过技术革命, 提高发展水平的过程。同时, 现代化还指近代工业化发展过程。另外, 现代化是近代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及心理态度的变化。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促进了中国向现代新纪元发展。

现代化解释了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和本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是, 鸦片战争也是我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近代史的现代化是被迫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是中国历史上社会各个方面变化最大的时期。一是鸦片战争推动了现代化领导力量的更迭, 主要体现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上。之后, 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国内战争, 最后到新中国的诞生体现了领导力量的更迭。另外, 在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仍在现代化道路探索中不断前进;二是现代化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内容。中国近代史社会主要包括政治领域、经济领域、思想文化领域。中国近代时期, 西方思想的冲击使中国逐渐开始反思并变革, 并逐步走上政治民主化、经济现代化以及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现代化。中国近代时期的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及清末新政都是为了应付西方事业的冲击。而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及辛亥革命都是为了应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以实现政治民主化;三是在思想文化领域, 近代知识分子通过反思辛亥革命的经验与教训, 展开了反封建专制的新文化运动。并且在新文化运动后期,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之后,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中国共产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思想意识领域的变革是近代中国人民吸取经验教训追求思想文化现代化的过程, 能够充分反映近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题和内容。因此,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追求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思想文化现代化及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四、结语

中国近代史是我国变化最大的历史时期, 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受到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其中, 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史学界的争论颇多。目前,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主要观点有两个过程论、三次革命高潮说、两种趋向论、三个阶梯说、两种任务论、新陈代谢论及现代化论。在这几种主要的观点中, 现代化论更符合我国社会历史的发展, 并在此基础上对现代化论作了深入分析, 具体分析了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历史逻辑和理论依据。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对我国史学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开宁.悲壮的历史深沉的反思---评《屈辱·抗争·求索---中国近代史新编》[J].江汉论坛, 1992, 11

[2]赵文静.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教材---评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10

上一篇:技术研发部管理提升自我诊断报告下一篇:企业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