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养蚕的过程写日记

2024-05-21

观察养蚕的过程写日记(精选6篇)

篇1:观察养蚕的过程写日记

5月6日 晴

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早晨一起床,妈妈就把家里能拆下来洗的东西都拆下来了,可没洗一会儿,洗衣机就出毛病了。她只好去上班了,她走了之后,我就开始拖地,收拾房间。想给妈妈一个惊喜。当然了,我还是没忘记了照顾我的蚕宝宝。

中午,姥姥领了个修洗衣机的师傅来,姥姥也留下来帮我们洗东西。我也没闲着,打游戏去了。姥姥非常勤快,看我的蚕宝宝吃的桑叶已经不新鲜了,就给换了,等我去经不新鲜了,就给换了,等我去看的时候,发现我的蚕宝宝只剩4只了。我想,一定是姥姥换叶子的时候给弄丢了。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怕姥姥知道了伤心,我就没告诉她。不过还好,掉的是我的五毛和六毛,它们是长的最慢的两只。

我发现蚕宝宝变白了,盒子里还有它们蜕的皮,我很惊奇。就问妈妈:“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呢?”妈妈说:“蚕长大了就会蜕皮,过几天还要蜕,蚕的一生要蜕四次皮,长到白白胖胖的时候就该吐丝结茧了。”我终于明白了,我今后要多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

5月7日晴

我一放学回家就去看我的蚕宝宝,我觉得它们长大了好多。

它们的身体细细的、白白的,由八节组成,每一节上都有小黑点。它们的背上有一条紫色的血管,尾巴上有一个像针一样的东西。它们总喜欢把头翘得高高的,估计是在寻找嫩一些的桑叶吧。它们的脸就像人的脸一样,可嘴巴就像猪嘴巴了。蚕的嘴巴不大,比尾巴小很多,身体两边有许多像眼睛一样的黑色小圆圈儿。它们的眼睛长在很多皱纹中间,不细心观察,就很难发现。我觉得它们看上去真的很像毛毛虫。它们的脚紧紧地吸住桑叶,好象一个个吸盘,身体上还有丝跟桑叶连着。

它们正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我把蚕宝宝放在手里,我觉得它们软绵绵的,在我手上爬的时候,我的手痒痒的。它们在吃桑叶的时候,我叫它们,它们都没有反映。不知道蚕有没有耳朵?

篇2:观察养蚕的过程写日记

上个星期,爷爷给我买的蚕宝宝一天一天长大了,变得又白又胖了。它们吃叶子的时候更有趣了,我把桑叶放进去,它们扭(niǔ)动着胖胖的`身体,抢桑叶吃,不一会儿,桑叶抢吃光了。

过了几天,蚕开始不吃桑叶了,蚕到处找地方做茧(jiǎn),第二天,我起来一看,我发现蚕开始做茧了,摸起来茧还是软软的,蚕还在里面吐丝呢!茧慢慢地变硬了,变成了一个个白白的小球。更奇怪的是,做了一个金黄的茧。周辉鸣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共青城耀邦红军小学

篇3:谈养蚕过程中的技术质量检查

1 养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蚕农认知误区

蚕农在消毒防病上存在侥幸心理, 错误地认为养蚕消不消毒无所谓, 重视小蚕期的消毒和管理, 而忽视上期蚕、大蚕期的消毒和管理, 且乱用药[2]。养蚕环境中存在许多病原微生物, 特别是桑园害虫、蚕沙, 养过蚕的蚕具、旧簇、烂茧及病死蚕种病原特别多, 如不进行彻底全面的消毒处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病原基数, 就极易导致蚕儿发病。蚕群体密集, 个体小, 蚕病大多是传染性的, 除蝇蛆病外均无法治疗, 蚕发病后唯一的方法就是病蚕淘汰与健蚕隔离。为防止蚕病发生, 只有做好消毒防病, 防患于未然, 才是积极有效的办法。

1.2 养蚕环境差, 贮桑问题多

目前, 在实际生产中人蚕共室、物蚕共室、桑蚕共室的现象较为普遍。人居蚕室、杂物堆放于蚕室, 不便于消毒防病, 易造成交叉感染使蚕生病, 另外也易接触农药、油漆等有害气体使蚕中毒[3]。桑蚕共室除沙过程中, 蚕沙落地, 灰尘飞扬, 易污染桑叶, 桑叶储存于蚕室, 易失水萎凋, 桑叶要降温补湿, 造成蚕室温度降低, 蚕室蚕座湿度增大, 桑叶失鲜, 蚕食量减少, 抗病力下降且易繁殖病菌, 对大小蚕均不利。

桑叶采回后闷在采叶袋中, 不及时摊放使桑叶蒸熟, 桑叶堆放过多过厚, 不能检查翻动保证桑叶新鲜, 桑叶储藏时间过长, 导致桑叶营养成分缺失, 影响食下率, 使得蚕儿免疫功能下降;泥、虫粪污染叶过多, 不经处理喂蚕, 造成交叉感染, 导致蚕儿发病。

1.3 养蚕细节不到位

补催青温湿度不够, 影响孵化率, 造成孵化不齐;各龄期环境保护不当, 不能适应蚕体正常生长的需要[4]。上蔟不能适熟稀上, 不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温湿度保护, 小蚕期桑叶老嫩不一, 扩匀座不及时, 不到位;不能及时提青分批, 青头、眠蚕、起蚕3代同堂;给桑不及时, 食桑不匀, 不是看蚕给桑, 常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现象;给桑不选叶, 用虫口叶、污叶喂蚕, 造成感染;常用的蚕具如防干纸、蚕网、蚕匾不能勤换、勤洗和消毒;除沙中不用蚕网提蚕, 用手抓, 既费工, 又易抓破蚕体, 诱发蚕病。

2 养蚕技术质量检查措施

2.1 卫生环境状况检查

一看蚕座、蚕室、贮桑室及蚕室周围的清洁卫生状况是否良好, 消毒防病要按操作规程进行, 蚕儿没有完整的免疫系统, 体小, 量多, 生育期短, 发病易传染, 大规模暴发, 蚕病必须以防为主, 要切实做好养蚕各个阶段的消毒防病工作;二看温湿度空气是否符合要求。“小蚕火养, 大蚕风养”, 适宜的环境条件对蚕儿的生命活动发挥着促进作用, 不良环境、有害气体的侵入, 使蚕发育不良, 有碍健康, 甚至死亡。

2.2 用桑、给桑质量

一看叶质老嫩和贮桑情况, 蚕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从桑叶中摄取, 桑叶质量直接影响蚕儿食下量、食下率和蚕体强健度, 给桑前检查桑叶是否受污染, 是否适熟, 老嫩是否一致, 贮桑有无蒸热、萎凋现象, 有无不良桑, 如有以上情况及时选除;二看给桑、给桑回数、分量、匀度、切桑大小、给桑技术。给桑质量关键是小蚕期, 1~2龄桑叶切成蚕体长度1.5~2.0倍的正方形, 3龄粗切成三角形。小蚕防干育, 一般每日给桑3~4次。“看蚕给桑”龄中不同阶段给桑量不同, 给桑要检查蚕座稀密、室内温湿度、残桑是否新鲜和量的多少、观察蚕儿活动情况, 再决定给桑量。另外, 给桑要均匀, 厚薄一致。

2.3 蚕生长发育检查

一是查蚕头疏密, 看蚕座蚕头分布是否适当、均匀。蚕头过密, 蚕儿拥挤, 易造成食桑不匀、不足, 蚕儿发育不齐, 蚕体易互相抓破染病, 同时增加废桑量, 蚕座易蒸热、腐臭。蚕头过稀, 蚕座易冷湿, 蚕儿易发病, 且浪费蚕室蚕具。二是查眠起处理, 看有无不妥当的地方。眠起处理的好坏是养蚕技术高低的关键。因为蚕儿眠中的生命活动比食桑时旺盛, 营养消耗的多, 所以眠起处理特别重要, 适时加眠网, 眠中合理保护, 起蚕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三是查发育状况, 看发育、体色、体态、动态、排粪有无异常。健蚕孵化、疏毛、发育整齐;病弱蚕孵化、疏毛、发育不整齐, 发育上眠起不一、大小不匀等。健蚕体色通常由锈色至青色到青白, 最后成饴糖色就眠;病弱蚕蚕体失去固有色, 有的出现性状、大小各异的病斑。健蚕体态上均匀, 手摸较结实;病弱蚕体廋细或肥大, 出现环节或节间膜肿胀、膨胸、身体扭曲、吐痰等。健蚕活泼, 食桑旺盛, 反应灵敏, 爬着力强, 眠时头胸昂起;病弱蚕反应迟钝, 食欲减退, 举动反常, 眠中头胸平伏, 出现半脱或不脱皮蚕。健蚕排粪大小匀称较结实, 呈六角柱形, 墨绿色;病弱蚕粪软, 失去固有形状, 大小不一, 粪粘蚕尾, 肛门有污水溢出等。要做好分批饲养, 淘汰病蚕、弱小蚕工作。

参考文献

[1]郑业珍.科学养蚕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4) :359, 363.

[2]吴水明.大蚕舒适化养蚕技术的研究与推广[J].蚕桑通报, 2010 (1) :39-42.

[3]翟广华.饲养大蚕关键技法[J].蚕桑通报, 2010 (1) :61-62.

篇4:写观察日记好处多

一、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可以学会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一篇作文,得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和储蓄。比方说,要有写作素材、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有谋篇布局等。再看写作素材,它来源于现实生活,这需要亲自观察来获得。可是对一个初学作文的学生来说,大多数人都不会观察。而写日记的形式就很好,实践证明,它是写好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日记可以把自己在一天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出来,它内容广泛,包罗万象,随意性很大。任你在日记里怎么写都可以,可以尽情写意抒情,最好刚开始就让学生写观察日记,首先让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从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开始。比如说,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平常就注意他们的言谈举止,观察他们的所作所为,比如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人,可以抓住人物的特征,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行为描写,还有场面描写等。写观察日记时可长可短,选择自己喜欢做的、感兴趣的去写,这样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调动学生写观察日记的积极性,发挥集体共振激励效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要做到调动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就要从写观察日记开始,可以有目的地进行,通过集体的强化训练,会使学生有大幅度提高。比如说,让学生都写自己的班主任老师,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写出方方面面的观察日记,让每个学生在班级课堂上都有展示的机会。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口头表达方式、互相交流的形式來进行,让学生来一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自己的写作天赋彰显出来,最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通过发挥集体共振激励效应,开展写作竞赛,比、学、赶、帮、超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一篇篇佳作来。

总之,我们要教会学生写好作文,当然方法有很多,不过让学生坚持写观察日记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方法,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篇5:养蚕宝宝的过程日记

昨天的天气还是很差,还是在下雨。妈妈让我自己安排五一的后面6天时间,所以我把昨天安排来打游戏了。也就没时间欣赏我的蚕宝宝了。不过,没关系,它们还有一个比我还能干的保姆在照顾它们,嘿嘿,那个保姆就是我妈妈。她本来就是一个养蚕高手,把蚕宝宝交给她照顾我非常放心。

今天妈妈就开始上班了,我又是一个人在家。当然了,我不但要照顾好自己,还得照顾好我那几个蚕宝宝。蚕宝宝长的真那几个蚕宝宝。蚕宝宝长的真快啊,转眼间就长大了一倍了。那两只贪吃的家伙(对了,我给它们起了名字的,叫“大毛”、“二毛”。)身体的前半部分已经变白了。

家里剩下的桑叶已经不多了,妈妈临走的时候我提醒她一定要在下班回家的时候再摘点儿回来。我把剩下的桑叶洗干净,然后晾干,再把蚕宝宝小心翼翼地放在桑叶上,然后很专心地看着它们吃,只见它们摆动着大脑袋,津津有味地吃着它们的美食。这次我可是数了好几遍,生怕再弄丢了。

篇6:养蚕生长的过程日记

今天我家来了一位新客人,没错,那位客人就是蚕宝宝。

我把蚕宝宝装到一个粉粉嫩嫩的盒子里面。然后,我每天都会去采集新鲜的桑叶来喂蚕宝宝。一天又一天过去,有一次,我喂蚕宝宝的时候发现它已经长大了许多,这让我高兴的不得了。

4月6日星期二晴

早晨,我来给蚕宝宝喂桑叶,我发现它却卷了起来,跟一个小圆球似的那样卷着,而且蚕宝宝什么都不吃,这可把我担心坏了。

我上网查了查,“哦,原来是蚕宝宝要脱皮呀!”我心想,悬着的一颗心才落地。

5月6日星期五多云

又是美好的一天,只不过今天是多云而已。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喂蚕宝宝吃东西”。等我过去,很不幸的是蚕宝宝也不吃也不喝,而且还跑到一个角落躲着,还有用一种黄色的丝把自己包起来。

你说,它不是为难自己吗?我又上网查了查,原来黄色的丝是蚕宝宝吐出的,不吃不喝、躲到角落是因为它要吐丝做茧。这又是一个惊奇的事件。

6月6日星期六晴

蚕宝宝从茧里挣脱出来,变成了一只飞娥,不久便死去了。

上一篇:烟草销售企业供应链系统分析与设计下一篇:家具制造业人力资源资源状况分析及改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