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2024-05-06

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共6篇)

篇1: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乃至生存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不可或缺的物质。尤其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中国这个农业大国当中,农村种植业的发展往往关乎到整个国家的命脉。本文就我国农村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以及日后发展的趋势,从主观思想、客观资金以及联系这二者的人才管理等三个层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农村 水利工程 管理系统

农村不同于城市,这的生活更贴近自然。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当地水利自然资源进行就地的生产活动,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时刻防范着各种相关的例如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而一个完善的水利工程系统则会有效地预防或是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

一、现阶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所欠缺的水利工程是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项基础设施。不过,我国现阶段的这方面管理显然是还不够完善的。具体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的落后

在农村,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了在这个区域内的人们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差、普遍素质低,考虑事情不免过于片面短浅,涉及不到整个群众层面的长远利益。例如为了农田灌溉的方便需求采用了围湖造田、引流灌溉等手段对自然水流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人为的改道,却又不对其进行维护疏导。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后期水流

枯竭或是水土流失等危害隐患。又例如个别农户为了开展第二产业而临河建厂,以便摄取就近的水源,却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河流不仅仅是工业生产的原料更是村落人民日常饮用的来源,而无意识中就忽略了工业废水的净化过程,污染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像这种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维护保养,善后意识薄弱的现象就相当于民间的俗语——又让马儿跑得快,又让马儿不吃草。结果只能是导致马儿在饥贫交加下死亡。于是就导致了部分农村水利系统正面临或濒临瘫痪。

(二)资金协调不当

有史以来,大多数农村工程管理都是采取资金上依靠政府拨款,随后款项有具体底层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支配的。而这些接管拨款的底层管理人员通常也只是在当地选出的非专业人员,他们对水利、对工程建设等知识并没有系统的认识,甚至并不了解。在这种没有一定体统的资金分配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个别管理人将款项安排不当,甚至有时还会造成挪用公款等恶劣现象。于是,接下来,在款项下发到具体职工部门的时候,就可能已经是少得可怜了。正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于是,年久的设备得不到翻修,新建的成品有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其最终结果就是必然导致施工成品的可用性降低,压制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

(三)技术人力方面

由于基层的施工人员都是当地农民,他们对水利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基本不具备施工所需要的技术水平,只能做一些任务性质的体

力老公,对复杂的、涉及专业知识的工作并不能胜任。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来对那些具有技术性要求的工作进行巨头操作的人员恰恰就只是那些不能胜任的人们。可想而知,施工成品会有怎样的质量问题。

二、未来发展

(一)充分意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所谓的科学发展,即使在不影响未来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尽可能的发展。这是一种由主观层面入手,改善农民的思想从而改变其做事方法的手段。在这一观念之下,我们强调不要把水利工程仅仅当做一种建筑性地简单施工,而是要把它当做一门科学去理解、去对待。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当地各方面实际情况将诸多管理细节编排成一套完备的管理系统。

(二)施工资金的筹集与分配

在解决了精神层面的问题之后,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物质层面的问题了。传统的政府拨款并不吝啬,只是没有被很好的应用出去。而今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向各级地方政府申请拨款的同时反作用给政府负责各种款项的支配的权利,而政府管理人员自然是经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一个人群。因此,在各级政府的协助管理下,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能够做到更合理地安全款项分配,做到财尽其用。同时,资金在系统的统计管理之下,也会很大程度上杜绝挪用公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调整人才的任用与管理

一个优秀的工程必然要求一批杰出的人才去管理,它要求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都达到一定的标准。但在知识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要求一下子聚集很多高知人才相对来讲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城镇高校引进优秀人才融入到农村水利部门当中来支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农村内部选拔出一批具有一定潜力的预备型人才前去进行专业深造。接下来就是要给现有的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恰当的分工,使其各司其职,专营专业。在这样的协调配合下,才能推进农村水利部门以更高的管理模式建设出更好的工程业绩。

水利资源是农业的命脉,与整个国家以及每一个人民息息相关。只有认识到现有的工程管理中的不足,加以日后的不断改进,才能使我国农村水利资源得到更好地管理与维护,才能推进我国农村水利事业的加速发展。

篇2: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一、城市河流治理存在的问题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急剧增多,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在增多。以天津为例,2009年,天津污水总处理能力149万吨/日,计划2010年日处理能力超过169万吨,没有数据能够准确统计出天津每天能够产生多少生活污水,但是400多万户家庭和数量庞大的企事业单位日常用水产生的污水数量远远大于目前的处理能力也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还有很大量的生活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掉了,如果不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会严重影响河道生态环境,甚至会污染地下水源。类似这种情况在很多城市都普遍存在。目前,各种洗涤用品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洁净,同时所排放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成分,如果这类污水不经处理,仅靠河流自身的清洁能力结果只能是变成一条条污水河,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2.城市河流管理所涉及部门众多,而且又根据区划涉及到各个区的分局,管理权责不明确,普通百姓对职责划分不了解,发现了问题也不清楚该由哪个部门管理,造成了由“都管到都不管”的恶性循环。久而久之,一些占用河道、违法捕鱼、随意排污等现象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的损害了河道生态环境。

3.对景观效果盲目追求,破坏了河道自然形态。这也是目前一些城市普遍存在的现象。经济发展了,人们对美化环境的要求极为迫切,部分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城市形象,一时间,河道景观建设大兴土木,原本原始的城市河流两岸变成了钢筋水泥平台,原生树木也被换成景观树木、草坪等等,一些城市经过改造河道后却造成地面下降,原因是钢筋水泥的河堤破坏了地下水和河流之间的水循环所引发的系列问题等等。

4.城市居民的素质有待提高,经过改造的城市河道是人们休闲的好去处,但也有一些现象是屡禁不止的,如随意网鱼、钓鱼、随便丢弃的垃圾等等,这不仅破坏了水质,同时也破坏了花了高昂价钱才取得的景观效果。天津每年都组织相关部门根据海河的特点向河流中放养各类鱼类,以改善河道水质,可仍有部分人员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利用管理部门管理漏洞,公然捕鱼,甚至破坏了公共设施。这里体现在管理部门的是管理漏洞,体现在违法捕鱼者身上就是道德漏洞,一些地方居民素质很高,这与严格执法、处罚力度高分不开,我们的城市管理是不是也可以借鉴一下,经济上的处罚可以改变一部分违法者的行为,提高其公共素质。

5.工业企业污水排放依然是城市河道治理的难点。虽然国家有统一的污水排放标准,但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大型的工厂如棉纺厂、造纸厂都是沿河而建的,有直通河道的排污管道,时常会有新闻曝光,一些工厂违规排放污水,造成河流污染的报告,工业污水对河道的生态的损害是毁灭性的,工业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有害化学品如果进入河道,就直接进入自然循环中,河流水用于灌溉等农作物或动物吸收,最终会被人类本身所吸收,危害到人们的生存。

二、解决城市河流治理问题的措施

1.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排污管网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争取达到污水处理率100%。积极拓展筹资渠道,科学规划市政排水管网建设,新建、改扩建污水处理厂,增加污水处理能力。各个城市实际情况不完全一样,如果有条件,如天津市利用海河改造的契机,封堵了所有通向海河的直排管道,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活污水直排河道的问题,使所有的生活污水都通过市政管网流向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2.明确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责,杜绝互相推诿现象,对各部门管理职责通过媒体向全社会进行公布,开展建立相应的热线服务业务,鼓励居民提供线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有价值的线索进行物质奖励。希望管理部门能够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反映的问题立即着手解决,这样和老百姓形成互动,会极大的调动老百姓的参与积极性。

3.科学论证,科学施工,发挥城市河道的综合性功能。因地制宜的分析每个地方河流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避免出现“政绩工程”现象。天津海河改造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天津对市内河流进行综合治理,以河流治理带动城市发展,今天的海河波光粼粼,河水清澈,已经成为天津的城市名片,这条古老的河流已经不再只起到防洪、排洪的作用了,更是一条天津经济腾飞的引擎。这些成绩都是与建设者科学的施工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分不开的。

4.加大立法级次,使城市管理有法可依。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认为,法律不是用来惩罚错误的,而是树立一个规则,一个大家都知道、都遵守的规则。这就需要管理部门利用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认识到河流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巡查执法力度,逐步的纠正个别违反规则的人的行为,使其被处罚中认识到保护城市河流生态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

5.重点治理工业污水排放,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只有认识到工业污水随意排放的危害性,才能真正的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治理之。本文认为,使工厂的排污与经营相分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将排污的环境问题与企业的效益剥离才能使国家排污保准得以贯彻执行。即封堵所有的直排管道,所有工厂所排污水经过一次处理后均进入到市政管网到污水处理厂进行二次处理,这样能有效杜绝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所采取的违法行为。每条大的河流都是由众多的支流组成,会涉及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城市,地方政府之间建立起协同机制,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是解决排污问题的有效方法。对于查出问题的企业通过媒体曝光,同时追究其法人及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篇3:浅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

1.1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主要指灌溉1万亩、除涝面积3万亩、库容10万立方米、渠道流量1立方米每秒以下的水利工程和农村供水系统。其管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体包括农民, 二是农村水利工程的使用者与管理者主体是农民, 三是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较多的农户, 所以农户之间需要作出合作和互助, 四是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可以分为具有公共性且规模较大的工程以及主要以自用为用途的微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公平用水权, 所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应当在农户参与以及政府指导与规划下有序进行。

我国水利工程发展较为缓慢, 目前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主要集中在城市, 在农村还是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与水利建设。中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北部, 干旱少雨, 水资源贫乏, 众多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加剧了环境的负荷, 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1.2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2.1 工程管理的不到位

当前形势下, 我国农村的水利工程管理往往以用水、取水作为主要内容, 并不能够对水利工程水源管理和设施建设进行充分的重视, 挖垦渠堤以及在渠堤旁边维修鱼塘等等现象一直没有杜绝, 更有甚者还造成了水利工程两水夹一岸现象出现。在我国, 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管理的类型, 属于粗放型, 很多农村水利工程渠道自身的用水都有些混乱, 渗漏等现象都十分严重, 这也就使我国的农村水利工程中的渠道有了很严重的损坏, 年久失修, 大大降低了其有效地利用率, 并且因为各个农村生活生产进程并不是同步进行的, 还有一些区域中农村用户为了满足自己需要, 随意的进行防水、堵坝、开沟和截流等等, 甚至将水利工程的水线、水渠以及明渠进行了破坏, 使农村水利工程失去了其自身供水蓄水的能力。另外, 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 水体植被越来越少, 水土流失严重, 渠道淤积输水不畅, 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 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灌溉问题, 还潜在引发洪灾危险的不确定性因素。

1.2.2 财政投资过少

农村发展较慢, 资金相对匮乏, 各村地方各级财力紧, 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 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 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 但是我国农村发达地区较少, 贫困地区较多, 仍然处于低迷状态, 很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 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 由于资金的关系, 工程进度很慢, 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 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

1.2.3 水利工程技术人员的配置不合理

目前, 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逐年增多, 重点工程配套建设的不断提高和农村水利工程的不断完善, 使得所需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据调查, 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 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非工程管理岗位过多, 人浮于事, 工作效率低下, 全省水管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19%, 而且大部分集中于省、市属水管单位, 各地水管单位真正需要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 这些对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素, 导致我国农村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以及管理项目低下。

2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改进方向

2.1 加强科学管理

想要对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实施科学化的管理, 就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 对其所需要完善的体制和发展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注重向管理要效益, 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 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 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 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 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 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 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 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 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 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 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尊重农民意愿, 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 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 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

2.2 加大资金投入

水利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决定了其属于财政重点支持的范畴, 需要纳入公共财政预算框架, 政府要给水利工程部门提供政策倾斜, 建立规范的资金投入、使用、管理与监督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灵活投融资体系。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 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 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 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 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 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 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3 合理配置基层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 要有计划, 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 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 不断提高整体素质, 使基层水利人才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 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 尽早培养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资源的相应行政执法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 让他们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鼓励具有相关的水利工程业务技能的人才能够真正的走到水利工程基层之中去来进行自身的学习以及锻炼, 最终使其能够对我国农村水利工程需求进行根本的满足, 并且能够对我国水利工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解决和攻关, 提升我国农村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3 结束语

篇4: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S277.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216-1

农村不同于城市,这的生活更贴近自然。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利用当地水利自然资源进行就地的生产活动,但与此同时他们也要时刻防范各种相关的例如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袭击。而一个完善的水利工程系统则会有效地预防或是避免此类灾害的发生。

1 现阶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所欠缺

水利工程是贯穿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的一项基础设施。不过,我国现阶段的这方面管理显然是还不够完善的。具体的来说,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1 观念的落后

在农村,人们的教育意识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了在这个区域内的人们普遍知识文化水平较差、普遍素质低,考虑事情不免过于片面短浅,涉及不到整个群众层面的长远利益。例如为了农田灌溉的方便需求采用了围湖造田、引流灌溉等手段对自然水流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人为改道,却又不对其进行维护疏导。长此以往就会形成后期水流枯竭或是水土流失等危害隐患。又例如个别农户为了开展第二产业而临河建厂,以便摄取就近的水源,却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河流不仅仅是工业生产的原料,更是村落人民日常饮用的来源,而无意识中就忽略了工业废水的净化过程,污染了宝贵的淡水资源。像这种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维护保养,善后意识薄弱的现象就相当于民间的俗语——又让马儿跑得快,又让马儿不吃草。结果只能是导致马儿在饥贫交加下死亡。于是就导致了部分农村水利系统正面临或濒临瘫痪。

1.2 资金协调不当

有史以来,大多数农村工程管理都是采取资金上依靠政府拨款,随后款项由具体底层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支配的。而这些接管拨款的底层管理人员通常也只是在当地选出的非专业人员,他们对水利、对工程建设等知识并没有系统的认识,甚至并不了解。在这种没有一定系统的资金分配的情况下就很容易造成个别管理人将款项安排不当,甚至有时还会造成挪用公款等恶劣现象。于是,接下来,在款项下发到具体职工部门的时候,就可能已经是少得可怜了。正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就只能在施工过程中节约成本。于是,年久的设备得不到翻修,新建的成品有出现了“豆腐渣工程”,其最终结果就是必然导致施工成品的可用性降低,压制了农村水利工程的发展。

1.3 技术人力方面

由于基层的施工人员都是当地农民,他们对水利方面的知识并不了解,基本不具备施工所需要的技术水平,只能做一些任务性质的体力劳动,对复杂的、涉及专业知识的工作并不能胜任。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来对那些具有技术性要求的工作进行具体操作的人员恰恰就只是那些不能胜任的人们。可想而知,施工成品会有怎样的质量问题。

2 未来发展

2.1 充分意识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所谓的科学发展,即是在不影响未来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实现尽可能的发展。这是一种由主观层面入手,改善农民的思想从而改变其做事方法的手段。在这一观念之下,我们强调不要把水利工程仅仅当作一种建筑性地简单施工,而是要把它当作一门科学去理解、去对待。我们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当地各方面实际情况将诸多管理细节编排成一套完备的管理系统。

2.2 施工资金的筹集与分配

在解决了精神层面的问题之后,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物质层面的问题了。传统的政府拨款并不吝啬,只是没有被很好的应用出去。而今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向各级地方政府申请拨款的同时,反作用给政府负责各种款项的支配权利,而政府管理人员自然是经受过良好文化教育的一个人群。因此,在各级政府的协助管理下,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能够做到更合理地安全款项分配,做到财尽其用。同时,资金在系统的统计管理之下,也会很大程度上杜绝挪用公款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2.3 调整人才的任用与管理

一个优秀的工程必然要求一批杰出的人才去管理,它要求管理者的专业能力以及各方面素质都达到一定的标准。但在知识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要求一下子聚集很多高知人才相对来讲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对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从城镇高校引进优秀人才融入到农村水利部门当中来支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还可以在农村内部选拔出一批具有一定潜力的预备型人才前去进行专业深造。接下来就是要给现有的各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恰当的分工,使其各司其职,专营专业。在这样的协调配合下,才能推进农村水利部门以更高的管理模式建设出更好的工程业绩。

水利资源是农业的命脉,与整个国家以及每一个人民息息相关。只有认识到现有的工程管理中的不足,加以日后的不断改进,才能使我国农村水利资源得到更好地管理与维护,才能推进我国农村水利事业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傅奇蕾.浅析农民对小型水利设施的使用博弈——长期合作动态博弈分析[J]当代经济,2006,(08).

[2] 于凤鹏.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 2008, (Z1) .

[3] 张宁.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农户参与式管理及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7.

篇5: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晓锋

【摘要】21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必须依赖人才,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教育,而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抓好学校工作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魅力的校园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校管理 以人为本 和谐校园 农村教育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是国家各项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基地,是先进文化重要的创造和传播基地。抓好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不断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管理好农村小学,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管理的新路子,是当今农村小学管理研究的新课题。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虽然农村教育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结合我区的农村教育现状来看,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基础水平低,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不强,教学设备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一、端正办学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学校管理是教育者的行为和习惯对受教育者进行照顾和约束的行为过程。如何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管理育人,是农村小学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小学发展的关键是端正办学思想,充分认识到小学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基础。这对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十分重要,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投身社会实践成为了小学教育的重心。

在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工作中,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要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对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方法、新路子,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为出发点,着眼未来,统筹规划。

二、加强和改善农村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校长

人民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学校的好坏和校长最有关系„„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著名的观点论及校 1

长领导的艺术:“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的确,校长的整体素质如何,将决定一所学校的兴衰;管理的成功与否,决定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校长既是学校的组织者、教育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的领导者。“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这说明校长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功能。一位真正好的学校校长,不仅要有管理意识,更要有正确的领导意识,更要具备公仆意识。这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校长,首先要懂领导,其次善领导,再次更要具备领导的意识。在学校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同事和同事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这样那样的矛盾,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去做好协调工作,做好同事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把一切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作为学校的一校之长,必须坚持依法治校,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同时也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应具备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三、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安全意识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师生的人格,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作为学校领导就要倾听教师心声,才能得到教师的支持和理解。

在我区农村小学管理中,由于学校设施的不完善,安全问题十分严峻,并不像城镇学校那样有专门的保安人员,校园设施不够健全,从而一些犯罪分子借机乘虚而入,以及校园的围墙塌方等一系列隐患工作,都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管理。在一次调查实践中,一所乡村小学校园顶空横跨裸体电线,每当狂风吹起时,电线在校园上空摇摇摆摆,这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意识,同时,根据不同的季节,向学生宣传交通、防雷、防电、防溺水、饮食卫生等安全知识教育,有针对性的制定防震、防洪紧急专项预案,综合治理校园周边的外部环境,与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农村学校的师生安全是学校稳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只有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确保校园平安。

四、坚持“以人为本”为办学理念

现在的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同时现在学校的管理更是以教师、学生为主题,也就是说以人为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础之上。人本管理和传统的以技术为本,以资本为本的管理模式的人的个性为中心的管理,而不是简单地以

人为中心。学校管理的对象是人,应该由人出发,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人本管理就是使每个人体充分施展才能,通过双方的配合,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技术管理型人才。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现在的教育理念,关注师生的需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加强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规范,还要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学校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要想实现管理的绩效,就必须关注人的发展,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师、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

五、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俗话说:“不成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度是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制定的,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必要的、可行的、操作性强的管理体系。

1、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以激励为本的教师理念。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教师投入的多少,在教育体制创新过程中,既要坚持从严治理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又要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制度约束只是基本要求,激励人才是最高目的,约束机制拉不开教师发展的档次,而激励机制更能发挥出人的全部潜能,学校的制度建设,要让每个岗位都是必需的,每个岗位上都有最合适的人,每个人都在最适合的岗位上,每个上岗的教职员工都有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

2、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对学生实行制度化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规范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求真向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因此,学校的制度建设就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个性和兴趣,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主动权,譬如,对学生的体罚,不是为了歧视某类学生或剥夺某些学生的权益,而是帮助学生树立是非观念和责任意识,而奖励措施,则要抛弃唯智论,凡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都应该成为奖励的缘由。

六、深化教育结构调整,创建特色校园

农村小学教育结构不合理,严重阻碍着教育的发展。农村小学中、老年教师比重大,学历低、知识旧、思想落后、综合素质不高。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求在职在岗教师要尽

快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需要,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质,健全继续教育机制。培养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心,促进教师对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利用现代计算机远程网络信息手段,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抓好基础就是要加强日常行为管理、基本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要教会全体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抓好基础的同时,还要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新特色教育。作为校长,要站在时代高度,善于发现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潜在优势,努力探索,锐意进取,创建特色教育,创建特色校园。

七、关注留守儿童教育

随着城市进程化的加快,大量务工人员纷纷涌向城市,使得留守儿童成为了农村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是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所带来的附属产物。由于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加上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及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适应感,严重的则会导致心理畸形发展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范和越轨现象,出现一定的“留守儿童综合症”。针对以上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以十倍的热情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做留守儿童慈母,切实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当 “留守儿童”有困难的时候,教师应伸出仁慈的双手来给予帮助,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八、学校管理中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

1、教学管理

有效的管理是精致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学校管理是否精致,关键是如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需要对教学工作准确定位,引导教师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课程方案要求,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管理、调控,实施有效的评价,自我规范教学行为,创出教学特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工作中,遵照学生生理成长、身心发展和认知的特点开展教学,领导教师以研究者的工作姿态,认真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由于农村教学管理变化多端,需深入教学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教师教学的评估体系,制定教

学评估方案,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序列化,推动教学管理向纵深发展,搞好指挥、评价和改革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学目标管理工作,调整教学评估方案,突出学校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性,完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不断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风格。

2、教师管理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特别重视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领导要与教师建立密切的关系,了解教师在工作中的得与失,在工作上和生活上为教师创造更多的方便条件,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3、学生管理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朱熹曾经说过“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

学校德育工作应以素质教育为价值取向,寻找提高全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规律。学校自身要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教育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三教合一”,形成养成教育“三结合网络”,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由于农村的学生基础差,家长的认识力度不强,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成几级分化。面对所出现的这些现状,学校领导和教师就要对症下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在《义务教育法》中,学生是学习者,享有学习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就要要求教师不要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困生,而要多用时间去观察,多给予学生母亲般的关爱,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开展有益的系列活动,带领学生走入学习的氛围中。

综合以上几点观点,在当前的农村教育现状下,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在农村小学开展加强学校管理,共建和谐校园活动的总体目标任务,就是努力把一所小学校建成为平安、卫生、文明、和谐的校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深化学校内部体制改革为动力,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全面推行新课改教育理论的改革,加强和完善学校管理工作,切实保障广大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相信在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小学校管理工作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报第[552]期,2010-07-23。

[2]周艳丽.浅谈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7,(23)。

[3] 徐辉、黄学溥著中外农村教育改革的发展与改革[N]。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 张玉林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观察,2003(1)。

篇6:浅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

摘要:农村环境管理一直是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薄弱点和难点,在城市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增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农村环境管理工作任务艰巨。本文从分析农村环境的现状出发,揭示了当前农村环境急剧恶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合理化建议。【1】关键词:农村环境、环境管理、污染、对策

前言:农村环境是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范围的各种天然和经过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它是农村居民生活和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以使用机械、农药、化肥为基本特征的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以及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人们环保意识不强,使得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变得异一些面对现在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现在日益受到人类的重视。因此,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2】

一、农村环境问题

1、农业生态系统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1)水土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沙化土地以平均每年3436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根据全国土地资源调查的结果,全国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3.7%,美年达土壤流失量是全国的66.7%。突然感到大量流失导致了大量营养物质的流失,对水体的污染日趋严重。

(2)土地荒漠化

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262.2万平方千米,占国土总面积的27.3%,其中约有约41.6%的荒漠化土地分部在人口密集地区。

(3)草原退化

草原退化面积达1.3亿hm2,而且每年还以200万hm2的速度扩大。

(4)自然灾害

生态系统失衡造成各类农业自然灾害加剧,受灾面积扩大到平均4000万hm2。因灾害年均损失粮食2000多万t,棉花22万t。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危害程度不断加剧【3】。

2、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

(1)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污染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在经济观念上越来越重化肥,轻有机肥,化肥的大量使用改变了土壤原来的结构和特征,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会使湖泊、池塘、河流和浅海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营养过剩,水体缺氧,水中鱼虾死亡。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还直接污染着地下水源,使地下水的总矿化度、总硬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氯化物和重金属含量逐渐升高。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残留并积累在农产品中,致使人食用后在体内聚积并引发疾病。

(2)畜禽养殖污染

农村畜禽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状况,而且数量较多,大量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极易造成环境特别是地下水污染。在人口密集的集约化饲养场,其规模和布局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没有注意避开人口聚集区,造成畜禽粪便还田的比例低,危害直接,不仅会带来地表水的有机污染,畜禽粪便中所含病原体也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威胁(3)农膜污染

【4】。

目前农膜覆盖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局部使用量大、部分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农膜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方面是薄膜残片在空中漂浮,使大气中固体残留物增加,致使农村的白色垃圾污染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农膜焚烧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不但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极大

3、农村地区生活污染逐年增加

随着农业产品在农民生活中不断增多,农村的生活垃圾已经由过去的菜叶、瓜果皮逐渐被塑料袋、废旧电池、农药瓶等所代替,垃圾中的难降解有机物迅速增加。目前在农村,并没有建立有效的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这些垃圾不能及时回收和有效处理,只能随意找个空地如公路旁、江河边、沟壑里等倾倒,任其在自然条件下分化和分解严重污染了大气,而且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和碱性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由于多年的生活习惯,农村的人畜粪便、各种生活污水往往是任意排放,夏季里臭气熏天、污水横流,苍蝇蚊子大量滋生。同时各类养殖产生的废水也是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据统计,养殖一只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近几年,农村许多规模大、集约化的畜禽养殖的不断发展,养殖废水的污染也日益突出【8】

【7】【6】

【5】。

4、城镇工业废物、建筑生活垃圾等向农村蔓延

由于城市对重污染企业的种种限制,使得这些企业想农村转移,成为农村污染的重要来源。据调查显示,我国因固溶体废弃物堆存而被占用和损毁的农田面积已达13.3万hm2以上,533.3万hm2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全国利用污水灌溉的面积已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7.3%,比80年代增加了1.6倍。因为环境污染,造成每年粮食减产1000亿kg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

5、农村道路、交通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拖拉机、三轮摩托等机动车辆已在农村普及,这些车辆尾气废气大量排放。同时还由于一些乡镇和村间道路的路况差,机动车一走灰尘满天飞,严重污染农村环境。

二、农村环境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口多,公众环境意识欠缺

我国农村人口多,数量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较低。由于人口数量的剧增,产品需求过大,造成了重压下的毁林开荒、毁草种田,致使水土大量流失,水涝灾害日趋严重。目前,农村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较低,科学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知识、基本环保知识与环保技能欠缺,对新生事物和新观念的接受程度低,造成我国公众对农村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加强保护的重要性不够重视。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政府依赖性和自我保护性。由于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生态技能水平低下,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不能自觉、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9】。

2、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不完善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还存在立法上的空白,表现在实体法与程序法两个方面:在实体法方面:目前还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而且有些农业环保法律、法规条款部分分散在其它法律法规中,地区和部门间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现有的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变化和需要。在程序法方面: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这势必影响到环境执法的操作性、规范性

【10】。

3、农村环境法制体系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

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没有相应的政策。由于农村污染治理的资金本来就匮乏,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和良性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镇一级普遍没有开展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致使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作指导,使得农村环境执法过程中存在着普遍不严的情况。

4、农村污染防治资金匮乏、设施不到位

在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有效的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由于投入不足,县级环保机构缺乏监测设备,形不成有效的监测监管能力;由于投入不足,农村治污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没有治污设施,在政策方面,国家对城市和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排污费返还使用,申请财政资金贷款贴息等。而对农村各类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类似优惠政策,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滞后,难以形成治污市场

5、缺乏技术支持和指导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和工业发达地区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而农村工业薄弱、经济落后,温饱问题刚刚得到基本解决,解决污染问题和提高生活质量还只是美好的愿望。各级政府对改善环境、提高产品质量、营造和谐环境还没有提上议事日程,再加上科技文化知识欠缺,对工业污染转移和农村自身污染问题普遍没有引起重视。

【12】

【11】。

三、农村环境管理对策

1、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意识

目前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水平还很低,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对环境保护缺乏迫切的要求和污染后果的危机感。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几个方面:一是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二是要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活动,培养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能力。三是要广泛听取农民对涉及自身环境权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意见,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2、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解决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就必须落实好资金,纵观发达国家的经验,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来解决资金问题。筹集的资金要要优先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加快推进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按照中心镇、一般乡镇、村庄区域区分,制定不同标准,分类组织实施。二是建设中心镇和重点乡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防止城镇污水污染。从现有城市水处理厂处理情况看,城镇工业、生活污水处理后一般能够满足农灌用水的要求,既能防止污染水环境,也能够节约水资源。

3、依靠科技力量,大力发展新型农业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采取秸秆还田、作物倒茬轮作和生物固氮等措施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逐步取消关闭小型饲养场,支持创办规模化的畜禽饲养场,采用科学化的排污治理手段。把种植业和林业、牧业、渔业以及相关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能耗低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走循环经济之路,这样既解决面源污染问题,又带来经济效益,使农业经济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4、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系,加大环境监管力度

目前很多地方农村的环境监管工作基本处于真空无人管理的状况,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要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努力形成“层级职责清晰、面上责任落实、运转制度保障、防治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各级农村环境监管部门应加大环境监管力度,严格执法,认真抓好农村地区工业企业污染减排,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限期治理、限产限排直至关闭。严格环境准入,淘汰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防止“ 十五小”和“ 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防止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对新、改、扩建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参考文献

[1]沈洪艳 任洪强 《环境管理学》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白王珺 《环境管理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志鹏

[3]蔡甸 《武汉市蔡甸区农村环境状况与环境保护》 长江论坛 2008

[4]甘露 马君 李世柱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农机化研究》2006 [5]朱兆良(英)诺斯

上一篇:水果店活动营销策划下一篇:老干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