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

2024-05-12

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精选7篇)

篇1: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

为农村造就更多高素质骨干教师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就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答记者问

教育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育司负责人。

记者:“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实施以来效果如何?

答:“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简称“硕师计划”)于2004年启动实施。这是通政策导向,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截至2009年,全国共有4400多名“硕师计划”研究生赴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硕师计划”的实施,为贫困地区学校输送了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的这一举措,又拓宽了大学生就业渠道,同时创新了农村教师记者:“硕师计划”的培养和服务方式是什么?

答:“硕师计划”是从具有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中,选拔部分优秀应届普通本科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签约聘为编制内正式教师。

“硕师计划”研究生先到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任教三年,边工作、边学习,通过现代远程教课程。再到高校脱产集中一年学习核心课程,并完成教育硕士论文答辩,毕业时获得硕士研究生记者:2010年“硕师计划”有什么新的政策调整?

答:有四个方面的政策调整。一是服务范围由国家级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扩大到所有大到全国31个省份。二是培养方式由“3+1+1”五年制改为“3+1”四年制。三是结合“特岗计划究生并同时应聘为特岗教师,先到设岗县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服务三年,并在职学习研一年,毕业时获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证书;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对于具备普绩效)考核至少一年优秀并继续留在当地学校任教,表现突出的特岗教师,经任教学校和县级教符合培养要求的,可推荐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四是参加推荐免试工作的高等学校由58所增的高等学校由30所增加至73所。

记者:2010年“硕师计划”的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是怎样的?

答:为保证向农村学校输送高质量师资,“硕师计划”严格按照下达推免名额、报名推荐、首先,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与培养学校和推荐学校商定2010年“硕师计划”硕士生培养计需求下达“硕师计划”硕士生推免名额,计划单列,不得挪用。2010年实施“硕师计划”县(包及拟聘教师人数、专业要求等相关信息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2009年10月12日前通知推荐学法和实施“硕师计划”县、学校名单及拟聘教师人数、专业要求。具备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和有关程序择优推荐,并张榜公示。

2009年10月25日前,经学校推荐并被省级招办确认的“硕师计划”研究生进行网上报名,行现场确认。

2009年10月25日之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用人学校与“硕师计用或特岗教师录用程序进行考核和面试,签订《教师聘用合同》。培养学校对签订教师聘用合同生取得“硕师计划”研究生录取资格;对不符合培养学校要求的考生,可不予录取,《教师聘用未被签约录取的,可于2009年10月25日-31日重新填报统考志愿。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集中组织“硕师计划”研究生进行岗前培训。“硕师计划”研究生要在师资格证书,于2010年8月前按有关规定到任教学校办理报到手续,并将户籍、档案转至工作单每考核的“硕师计划”研究生,于2013年9月到培养学校报到并入学。任教未满3年或地任教的“硕师计划”研究生,不转户口、档案。其他“硕师计划”研究生,户口、档案转至培记者:“硕师计划”研究生享有哪些待遇和保障?

答:“硕师计划”研究生在学期间免缴学费,培养经费由培养学校在教育部下达的研究生招究生缴费办法执行。

在3年服务期内,“硕师计划”研究生的待遇按照在职教师相关政策待遇执行。其中聘为特

教育学校任教3年期间,执行国家统一的工资制度和标准;其他津贴补贴由各地根据当地同等条确定。

3年服务期满后与当地教育部门续签教师聘用合同的“硕师计划”研究生,脱产学习一年的行。

符合《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暂行办法》条件要求的“硕师计划”研究生,婷)

篇2: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

一、法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现代化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法学基本知识、理论,熟悉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律事务部门的法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法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国际法等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在能力方面,学生应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良好地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具有较广泛的适应能力。

三、学制 四年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案例教学

在实体法和程序法教学中,如刑法学、民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的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2、模拟法庭

2003年,投资20万元建成了能容纳200人观摩的多功能模拟法庭,该模拟法庭配置了现代化的法庭设备,如,高清晰度的投影机、物证展示台、无线话筒等,可以满足学生进行模拟法庭实习、法庭辩论、小型专题报告、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的需要。

3、见习、实习

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学生在第四、六学期暑期,各进行社会实践两周,完成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一篇。第八学期拟定毕业论文一篇,进行毕业实习8周。

自1994年法学专业开始招收专科学生后,我们先后和石家庄市中级法院、桥西区法院、新华区法院、裕华区法院、桥西区检察院、桥东区检察院建立了密切的关系,这些单位成为我校法学专业学生旁听、见习、实习的固定基地。

五、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法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the Law

内容简介:本课程对法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入门课,对其他专业学生则是一门法制教育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法学一般知识;法的的基本知识:概念、特征、分类、渊源、作用等;法的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各种类型法的特点;法的现实运行;立法、普法、守法、执法、司法、法律推理和法律解释、法律监督;依法治国的一般知识等。

教材名称:《法学导论》,卓泽渊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社。

参考书目:《法理学》,沈宗灵,北京大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法理学 Jurisprudence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法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负载着提升学生法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课程内容主要体现为运用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史学、心理学等学科有益的知识和方法对法律现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理性思索。具体而言,本课程包括:法的概念和本质、法的价值、法的发展规律、法的社会需求、法的社会调控、法的社会化、法的经济分析、法实施过程中的心理调适等。

教材名称:《法理学》,张文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教材)参考书目:《法理学》,沈宗灵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法理学》,孙国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法理学》,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课程名称:宪法学Constitution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54学时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宪法的基本理论,宪法的历史发展及现行宪法的分析、介绍。教材名称:《宪法》,周叶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宪法学》,魏定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课程名称:刑法学总论 Theory of Criminal Law(Criminal Law II)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刑法总论大致可分三个方面。一是刑法学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刑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刑法学的体系;刑法学的研究方法;刑法的概念性质与解释;刑法的效力范围。二是犯罪总论部分。主要包括犯罪的要领;犯罪构成及要件,又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排除犯罪性的行为;犯罪过程中的形态;共同犯罪;定罪等内容。通过此部分内容的学习,总体上把握我国刑法关于罪、非罪的划分,为学习刑法分则奠定基础。三是刑罚论部分。主要包括刑事责任;刑罚;刑罚的体系和种类;量刑;刑罚的执行与消灭。通过对此部分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国刑法中关于刑罚规定的一系列基本知识。

教材名称:《刑法学》,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刑法教课书》,何秉松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 版。

课程名称:刑法学分论 Theory of Criminal Law(Criminal Law II)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刑法学分论是以现行刑法分则十章为基础,对每一章所规定的具体的罪,基本上按着犯罪构成的几个要件来展开的,通过刑法分论的学习,掌握具体犯罪。主要内容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

教材名称:《刑法学》,高铭暄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刑法教课书》,何秉松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课程名称:民法学总论 Theory of Civil Law(I)

课堂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民法学总论是民法学的导论和基础,是关于民法的概述、民事主体、民事行为、民

权利义务、民事责任、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法学分支学科。教材名称:《民法》,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中国民法》,佟柔主编,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

课程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Administrative Law and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本学科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行政法学主要介绍行政法概论、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等内容。第二部分行政诉讼法学主要讲述行政诉讼概论、管辖诉讼程序等主要内容。

教材名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张树义,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行政法学》应松年者,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行政法学》朱维究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名称:刑事诉讼法学 Criminal Procedure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它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权限,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制度,诉讼参与人应享有的诉讼权利和应履行的诉讼义务,以及刑事案件的立案、侦查、起诉和审判的程序。从一定意义上讲,刑事诉讼法公、检、法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操作规程”,也是诉讼参与人依法进行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和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刑事诉讼法学就是以上述内容为对象的一门部门法学。

教材名称:《刑事诉讼法学》,樊崇义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参考书目:《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刑事诉讼法教程》,武延平主编,法律出版社1997年出版。

课程名称:民事诉讼法 Civil Procedur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民事诉讼概述、起诉、反诉、管辖、民事案件的审理;执行等。教材名称:《民事诉讼法学》,常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课程名称:商法总论 General Theory of Commerci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14们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讲述商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商法的发展,商法体系,商人,商行为,商事登记,商事帐簿,商业名称,商事仲裁等内容。

教材名称:《商法总论》,赵中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王保树,《商事法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课程名称:经济法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本课程是高等学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系统地论述了经济法学的基本理论,全面阐释经济法主体、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社会保障法的制度、理论与实务问题。

教材名称:《经济法》,杨紫煊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全国重点高校出版的同类教材或专著。

课程名称:国际公法International Law

课程类别:法律专业必修

学时:54学时

学分:3学分

内容简介:该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国际公法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作为国际公法主体的国家的相关理论问题、国家领土范围及国家地界的划分,同时介绍了海洋法、空间法、国际人权法、外交领事法、国际经济法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相关内容,另外还穿插介绍了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立场和实践。

教材名称:《国际公法》,邵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中国国际法年鉴》

课程名称:国际私法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修读要求:法律专业修完民商法、民诉法等相关课程的学生修读。

内容简介:该课程系统阐述了国际适度法的基本理论及适用冲突规范的有关制度,重点介绍了物权、知识产权、合同、商事关系、侵权、婚姻家庭、继承及步外民商事诉讼和仲裁程序的法律冲突及法律适用中的国内立法、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中国际私法规则,并结合我国立法和实践,对我国调整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作了全面介绍。

教材名称:《国际私法学》,韩德培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国际私法》,赵相林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课程名称: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本门课程主要讲授知识产权法概要、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商业秘密法等内容。

教材名称:《知识产权法》,吴汉东主编,北大出版社

参考书目:《知识产权法研究》,郑成思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课程名称:中国法制史 Chinese Legal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中国法制史包括夏朝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断代史为基本线索,讲授指导思

想、立法概况、刑法、民法、行政法以及司法制史。通过本课程学习,基本了解中国法制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深入认识。

教材名称:《中国法制史》,张晋藩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法 Chinese Legal Histor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72学时

学分:4学分

内容简介:主要包括国际经济法概论,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国际技术转让法等内容。

教材名称:《国际经济法》,余劲松 主编,北大出版社

篇3: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如何说专业

“说专业”是向同行口头陈述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经验, 它要求专业负责人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论证为核心, 具体解说为什么要设置该专业、该专业改革和建设的成效以及进一步建设该专业的思路和举措等。通过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的方式, 研讨交流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体系构建等关键问题, 有利于与会者进一步明晰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其配套思路, 从而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竞赛活动通常包括说专业和现场答辩两个相互衔接的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常要求专业负责人围绕专业建设的逻辑结构, 大约用10分钟时间陈述该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况; 第二个环节通常要求专业负责人回答同行专家现场提出的相关问题。要说好专业, 这两个环节都不可忽视, 都要认真准备。

一、梳理思路, 提炼成果, 围绕专业建设的逻辑结构 “说专业”

在“说专业”这一环节, 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应厘清专业建设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 客观剖析专业建设现状, 准确提炼专业建设成果, 透彻分析问题及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解决思路、方法和途径。它要求专业负责人做到: 专业建设目标明确, 专业建设思路 ( 这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 一般从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逻辑起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系统设计、专业建设规划等方面阐述) 清晰, 专业建设措施得当, 专业建设方案系统科学, 专业建设模式富有特色。

“说专业”, 说什么, 怎么说, 一般应遵循专业建设的逻辑结构; 当然也可直接按竞赛文件上的一级指标进行说解和汇报 ( 如2014年湖南省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说专业竞赛就有六个一级指标: 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建设现状分析、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课程体系设计与改革、教学条件及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教学管理与评价) 。具体而言, 专业建设的逻辑结构可概括为以下“十说” ( 汇报时每一说都应有亮点, 都要出彩。汇报10分钟, 底稿在2000字左右, PPT约20张) :

一说专业设置依据 ( 为什么设置该专业) 。介绍专业发展的简要历程, 重点介绍专业设置的主要依据, 讲清为什么要设置这个专业。讲清专业设置依据要建基于市场调研, 且市场调研要翔实可靠, 对与本专业相关的产业 ( 行业) 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要透彻深入。

二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 ( 培养什么人) 。介绍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 讲清培养的专业人才以后主要从事什么职业岗位。这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怎么定位的问题, 主要包括目标定位和规格定位,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与要求, 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要有明确、合理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 能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是为什么这样定位, 即依据何在的问题。

三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如何培养人) 。介绍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讲清与企业如何合作, 培养人才。

四说专业课程体系 ( 用什么培养人) 。介绍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 讲清基于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剖析的课程体系开发思路与方法。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群情况分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商务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 从内容和体系上对课程进行整合, 构建知识和技能贯通的有机整体, 形成脉络清晰的专业课程模块, 保证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循序形成和巩固拓展, 充分体现语言与商务、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五说专业教学团队 ( 由谁来培养) 。介绍“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讲清双师结构、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特色及建设措施。

六说专业教学条件及资源的建设与利用 ( 所需条件与资源建设) 。介绍专业教学条件、教学资源建设和利用情况, 介绍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讲清基地的布局、功能、建设理念及实施管理。

七说专业社会服务 ( 服务能力) 。介绍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 讲清开展了哪些培训和技术服务。

八说专业管理与评价 ( 如何保证) 。介绍专业教学全过程中的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价体系, 讲清专业教学过程管理的规范性, 专业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九说专业建设成效。介绍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的业绩, 总结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所积累的可借鉴的经验。

十说改进的思路与措施。介绍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问题的主要原因, 今后的改进思路与措施。

二、从同行专家可能问什么着眼准备, 搞好现场答辩

现场答辩, 一般是同行专家针对该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问题, 要求专业负责人准确、科学地加以解答。这是最见专业建设功力和教育教学功底的一个环节, 是专业负责人的理念、能力和素养的表露, 是专业负责人科学、先进教育观的呈现。

搞好现场答辩, 对专业负责人的要求有: 对同行专家的提问, 要求理解准确; 回答同行专家的提问, 要求回答切题、内容连贯、观点正确, 要求语言组织条理清晰、逻辑缜密。现场答辩的目的主要在展现专业负责人对专业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对专业建设的独到理解上。在答题时, 可扬己所长, 主动布道, 但要言简意赅, 不必深入剖析, 以免画蛇添足。

准备现场答辩, 首先必须弄清同行专家主要想了解的内容: ①了解专业负责人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认识 ( 是否到位) 。②了解专业负责人对本专业现状的判断和未来的预测 ( 是否科学客观) 。③了解专业负责人对专业建设改革的思路 ( 是否清晰) 。④了解专业负责人对领导本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能力 ( 是否强) 。说专业者应从同行专家可能问什么着眼准备一些答辩题。例如:什么是专业? 高职院校的专业与普通高校的专业有何区别? ( 专业是高校根据学科分类和职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普通高校的专业主要是按学科进行分类的, 高职院校的专业主要是按社会分工即职业岗位分类的。普通高校按学科分类, 重在培养学术人才; 高职院校按职业设置专业, 重在培养职业人才。) 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何特点? (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制订培养方案、确定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实施、进行教学管理的比较稳定的结构化样式和运行方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 什么是课程? 什么是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体系有何特点? ( 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 什么是教学模式?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有何特点? (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 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行动导向是高职课程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

篇4:专业负责人培养计划

专业是学校的基础构成要素,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知识结构和实现方式等,学校的各项建设都应该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从而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它关系到学校的总体结构,也是学校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随着中等职业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专业门类的不断增加,每个专业必须有专业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是提高专业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的需要。

一、专业负责人的含义

江苏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创建工作对专业负责人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主持省级以上课题研究并结题,或有3篇以上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主持或参与技术研发或技术服务并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或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奖项,或市级专业带头人,或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或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这明确了专业负责人基本条件,也成为今后各个学校对于专业负责人培养的方向。

二、目前专业负责人的现状

本次共调研了12所学校,主要调研内容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负责人的学历、企业经历、行政职务、技能大赛、省级课题和论文篇数。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专业负责人的科研能力很强,在这12个专业负责人中,其中有一位论文共发表11篇,省级以上课题有的专业负责人主持过3个,但也发现存在下列问题:

(一)培养机制存在缺陷

由于职业学校所处的层次和管理的模式,一般职业学校对于一个教师的肯定就是当教师在专业上、教学上或者科研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后,给予一定的行政职务。很多学校的专业负责人是学校的行政部门领导,比如担任副校长、校长助理或学校教科室主任。但是作为学校的副校长或者管理部门负责人,日常工作事务相对繁忙,很难将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专业建设中。

(二)培养渠道比较单一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专业负责人都是学校自己培养的,这些负责人很多都是从大学毕业到了职业学校,缺少企业背景,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程度还不够高。而当前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新技术使用结合日渐紧密,完全从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负责人难以将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执行到位。

三、专业负责人培养新思路

(一)完善专业负责人培养机制

学校可以适当地改变传统的激励措施,给专业负责人单独的行政级别或者享受一定的待遇,让这些老师能够安心进行专业研究,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发挥自己的能量。学校还应为这些老师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使得这些专业负责人有机会接触到高水平的专家、企业的能工巧匠,拓宽视野,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使专业发展更能贴近产业发展,满足产业需求。

(二)加强专业负责人梯队建设

在品牌专业验收过程中笔者发现,苏南一所学校的数控专业就设置了第一专业负责人、第二专业负责人。其中第一专业负责人是该学校的副校长,主管学校教学工作,而第二专业负责人是一位年龄只有30岁、来校不满五年时间的年轻教师。在第一专业负责人的指导下,这位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带领数控专业在全省和全国技能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专业负责人培养中,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渐建立起一支专业负责人梯队。由梯队中核心人员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改革探讨、教学方法研讨等具体工作,进而全面提升该专业的建设水准。

(三)拓展专业负责人培养渠道

篇5:地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能从事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评价,岩土体特性分析,特种地基加固处理,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地质工程领域的各项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熟悉地质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掌握工程地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地下工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电工、工程测量与试验、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试验仪器使用的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工具)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勘察,建筑工程等方面的政策、规范和法规。具有进行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 地质工程

四、主要课程

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化学、计算机基础、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道路勘测与设计、地下结构、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地质工程经济与企业管理。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要求)

设计1——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时间:1周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初步训练。设计分两部分进行,一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一部分为单层厂房结构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及结构设计图纸。

设计2——岩土体工程课程设计

时间:1周内容: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岩土体工程设计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岩土体稳定性评价及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岩土体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设计3——基础工程设计

时间:1周内容: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及有关资料选择基础方案,并进行设计、计算、绘出施工图。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受到基础工程设计的初步训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应的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

测量实习,安排在第5学期,时间1周,内容为工程测量,要求学生在实习结束后,编写一份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时间3周,内容为地质认识实习。

教学实习,安排在第6学期,时间7周,内容包括工程地质勘察、原位测试、室内资料分析与整理。要求编写一份实习报告。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8学期,时间12周。

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使学生达到工程师工作能力的初步训练。

要求:选题尽可能结合生产实践,做到一人一题,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答辩: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由系统一组织答辩。

六、主要实验

室内试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测试、建筑材料试验等)、野外现场试验(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现场原位测试、工程监测及检测等)

七、最低毕业课内总学时:2500学时

最低毕业总学分:模块A:176学分+9学分 模块B:178学分+7学分

八、修业年限: 四年

篇6:统计学专业培养计划

培养目标

统计学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到政府统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

修业年限

四年授予学位:理学或经济学学士

主要课程

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基础,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非参数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风险管理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如经济统计方向可选择社会调查方法,经济与社会统计,国民经济核算,会计学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周~20周。

统计学专业可以考的证书

银行从业证

证券从业证

会计从业证

保险精算师

国际理财师

精算师

统计师

课外书

1、《女士品茶》讲述统计学的渊源,以小故事的形式讲述了统计学历史上发生的著名案例;

2、《统计学的世界》这个绝对是国外在统计学基础培养方面的顶峰之作,是通过大量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一些基本概念。

—1—

3、《商务与经济统计》侧重于统计学的应用,将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实践丰富了对统计学学习的兴趣和实操能力;

4、《统计与真理》,这本书在国内口碑也很高。

5、《spss统计分析》张文彤博士编写的,分基础教程和高级教程。对于统计学专业的学生spss还是要熟练的,特别是未来的工作会面临着需要处理大量数据的时候,掌握了这个工作起来会相对轻松的多~

篇7: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

为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区域的经济建设培养合格的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加大我校教师培养工作力度迫在眉睫。学校经研究决定,通过着力培养专业名师及专业带头人队伍,切实加强我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养背景

1、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促进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我校专业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近几年来,我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创国家级示范校的需要,承担的教育科研任务越来越重,迫切需要加快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而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2、市、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是加快我校重点专业建设,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能力的需要。目前,对我校重点专业教师队伍总体来说,年轻教师多,虽然学历较高,但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水平亟待提高。在重点专业培养一批能起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的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是我校目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指导思想

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创新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建立和完善学校师资培养机制,建立人才梯队,合理地挖掘、开发、培养学校战略后备人才队伍,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资本支持。以建设“高技能、高学历、高品质”的“三高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按照个人申报,学部推荐,学校考核审批的原则,从2017年9月开始,在各专业确定1-2名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力争通过2—3年培训,他们的综合素质达到市、校级名师,校级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

(二)培养任务

1、通过培养培训,使培养对象具备较高思想政治觉悟,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职业教育,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强。

2、提高培养对象的学历层次,并使其获得相应的职称和专业技术证书。要求所有培养对象通过学历培训,获得同类专业本科文凭,鼓励已获得本科学历的培养对象攻读研究生学位;所有培养对象在培训期内必须获得中级职称,必须获得所教专业中级以上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3、具备较强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能力。要求培养对象较系统掌握任教专业理论知识体系,熟悉任教专业技能操作,对任教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技能体系有较强的把握能力;准确把握任教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起到规划和把关作用;由学校统一组织,有计划分安排培养对象下到专业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践。

4、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要求培养对象从事本专业教学三年以上,能胜任本专业2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训指导效果好;在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并根据专业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在课外能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所教学生在校内外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要求校级专业带头人主持或参与1-2项校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鼓励公开发表教研教改论文。

5、具有一定的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培养对象要能不断吸取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掌握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由学校组织外出参加专业培训,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要求培养对象有较强的市场就业、职业岗位用人标准的调研、分析能力,每年要开展市场调研1次,并根据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教学内容。

6、能够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要求培养对象能对本专业教师进行示范和指导,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

成果专题辅导报告、讲座2次以上;每学年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2-3次,实现资源共享。

四、培养措施

(一)加强领导

1、成立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2、成立培养工作班子。工作班子名单如下: 组长: 成员:

(二)具体措施

1、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培养过程的监督与评估。对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的具体目标要求,由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班子的工作实绩分、分阶段逐项检查与评估,切实加强对各专业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工作的督促、考核。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加大行政管理力度。

2、加强密切协作,推动培养工程顺利实施。校级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处室通力合作,围绕培养目标,共同协助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推广,市场调研情况的分析,确保集体项目如期完成。

3、强化队伍管理。学校将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进行严格的管理,培养对象要制定个人受训计划,签定目标责任书。

4、开展帮教活动。加强校外校内帮教活动,利用各专业相关行业的资源,以课堂为载体,切实提高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的专业水平。培养对象还应主动从教学、技能、科研等方面帮助和培养青年教师。

5、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多方筹措经费,将建立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基金,用于学科建设、教师培训、改善各专业组所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需要,为名师或专业带头人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

6、改进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的考核。工作班子要认真总结以往教师业务考评当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人为本,研究和完善考核的指标体系,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彰显爱岗敬业精神,改进名师或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绩效发放办法,兼顾公平和效率,明确导向,鼓励先进。

7、校内创设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工作班子要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善于发现人才,有计划地加以培养。创造条件让想学、肯学、会学的教师多一些学习机会,让想干、肯干、能干的人多一些实践的机会,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让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

8、强化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培养对象的理论水平。对名师或专业带头人的培养着重从学习,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入手,及时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新课改对教师的要求等方面的宣传,从而增强教师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建立奖励机制。对按期达到名师、专业带头人标准的实行奖励:一是适当提高经济待遇;二是在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

上一篇:四季初一作文下一篇:2022岗位工作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