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1

2024-04-24

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1(精选6篇)

篇1: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1

武威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西藏归属祖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世界白牦牛的唯一产地。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2002年首次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6年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城市,2007年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武威市文化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项目建设,加强文物保护开发,繁荣文化旅游市场,使全市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逐步进入培育发展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已形成文化娱乐业、艺术表演业、音像业、网络文化业、文物复仿制(工艺美术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动漫游戏等9个产业体系。截止2009年底,全市拥有各类文化文物机构1048个,其中:艺术表演机构3个,群艺馆、文化馆5个,图书馆4个,乡镇文化站94个,街道文化站7个,村级文化室79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3个,业余文化队伍102个文化管理机构6个,文化稽查队5个,博物馆9个,文物考古所1个,从业人员4177人;拥有文化经营单位564个,其中:娱乐场所58家,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68家,电子游艺娱乐场所14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42家,书店及书报刊零售摊点125家,印刷企业75家,打字复印店82家,文化经营单位从业

人员达2339人。全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总额达到2.28亿元,年增加值7000多万元,营业盈余3000多万元,年上缴税金近1000万元。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

(一)区位优势明显。武威地处亚欧大陆桥的咽喉位置,位居我国大陆中心地区,处于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发展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带,是古丝绸之路上河西的重要门户,兰新铁路、干武铁路、312国道贯穿全境,拥有西北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武威南火车站和亚洲最长的铁路隧道——乌鞘岭隧道,道路交通四通八达,自古就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战略地理优势。

(二)文化底蕴深厚。武威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是五凉古都和西夏陪都,保留了大量五凉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遗存,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现有文物保护单位5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拥有馆藏文物47436件,其中:国宝级文物3件、国家一级文物183件。以铜奔马、医药简、礼仪简、木雕、墓志石刻为代表的汉唐文物;以西夏碑、木缘塔、木板画、金碗为代表的西夏文物;以凉造新泉、西夏银币为代表的货币文物;以明清瓷器、牌匾、水陆画为代表的明清文物等。它们不仅作为历史遗产显示出珍贵的文化价值,而且作为文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开发价值,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

(三)旅游资源丰富。境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有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出土地雷台汉墓,有举世无双的稀世珍宝西夏碑,有西藏归属祖国的历史见证地白塔寺,有中国石窟之祖——天梯山石窟,有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佛经翻译家之首的鸠 2

摩罗什讲经之地罗什寺塔,有“陇右学宫之冠”的文庙,有风光秀丽的天祝小三峡,有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有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和保护沙生植物的沙漠公园等。

(四)城市综合实力增强。撤地设市以来,特别是“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置逐年上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市、县、乡三级文化网络基本形成;文艺创作不断加强,创造出了一批优秀的精神产品;文化旅游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民间民俗文化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挖掘和提升,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三、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政策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增加投入,确保了全市文化工作的健康发展。市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市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成立了武威市文化旅游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从资源开发、招商引资、品牌打造、市场开拓、体制创新、行政审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特别是今年以来,市政府还将武威市博物馆、武威市大剧院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列入为民办实事的10件大事之一,并确定一名市上领导主抓,进一步加大了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夯实了基础。

(二)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针对我市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薄弱、启动乏力的现状,“十 3

一五”以来,我局紧紧抓住国家重点建设文化设施和振兴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好机遇,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使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发展,文化旅游、文物事业基本建设累计投入达4亿多元。一是城市文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投资2亿多元,开发新建了明清一条街、凉古公路、文庙广场、南入市口广场、天祝天堂寺广场、华藏寺广场等文化基础设施。二是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明显加快。投资6000多万元,完成了雷台公园、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沙漠公园、凉州植物园、古浪马路滩沙漠生态旅游景区、天祝药王泉景区、天祝石门沟景区等提升改造建设,招商引资7400多万元新建了天乙生态园、沙漠旋风越野基地。三是文物保护项目工作卓有成效。先后实施了文庙保护修缮、消防系统建设,白塔寺遗址文物保护维修,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抢修保护、总规编制、安防、消防系统建设,瑞安堡规划编制、保护修缮,大云寺古建筑恢复修缮、鸠摩罗什寺保护维修、西夏博物馆展览提升、下双大庙保护维修等文物保护项目,新建了凉州会谈纪念馆、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天梯山石窟文物陈列馆,其中:西夏博物馆、雷台汉文化博物馆和凉州会谈纪念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先后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5个,省级保护名录项目16个。四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完成了市书画院综合大楼主体建设工程,实施了6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3个县区图书馆、870个行政村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600个农家书屋建设项目。

(三)文化节庆活动丰富多彩,宣传推介力度逐步加大。一是市上连续举办了七届 “天马”文化旅游节,特别是围绕历届节会主题组织编排了大型广场文艺表演活动,如第一届开幕式《天马颂》、第二届开幕式《乡企颂》、第三、四届专场文艺 4

晚会 《天马的故乡》、第五届大型文艺演出《阳光·人与自然和谐》、第六届开幕式文艺表演《和谐赋》,第七届文艺团体表演《西凉乐》,都是在充分挖掘武威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武威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的基础上,立足武威,面向全国,从不同角度展示、宣传、推介了武威的整体形象,打造了武威品牌文化。同时在节会期间,还先后策划、组织举办了“魅力武酒·月圆凉州”大型中秋赏月文艺晚会,天祝“三峡”民族风情节、古浪丝路明珠旅游节、民勤苏武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成功打造了大型新编历史剧《暮色西凉》、大型诗乐歌舞剧《梦幻西凉》、情景剧《凉州会盟》和电影《月圆凉州》等,节会期间参加演职人员5万多人次,观众达120多万人次。二是组织举办了武威市第一、第二届文化产品博览会,共展出代表我市特色的文物复仿制品、民间工艺品、出版物、沙雕、布艺、编织、书画作品等22个系列250个品种近4000件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出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有一定市场潜力的本土文化产品。三是积极参加了全省连续四届文化产品博览交易会,重点推介了我市23个重点文化项目,展销文化产品六大系列160多个品种,发放武威市招商引资项目册20000多份,销售铜奔马、铜牦牛、牛角产品、碑刻拓片、铜奔马底座等文化产品2500多件,销售收入达20多万元,有力地推介了我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项目,提升了武威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四是在雷台公园、西郊公园、莲花山、海藏寺等景区成功策划组织了元宵黄河灯会、梨花风筝节以及莲花山、海藏寺庙会、天祝赛马会等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前来观花赏灯、参与活动的城乡居民达30多万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一是出版物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武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把出版 5

物市场建设和繁荣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加强出版物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出版物为主要内容,布局基本合理、品种齐全的出版物市场体系。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品位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二是印刷复制业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全市印刷复制企业依托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不断引进高新印刷设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经济实力、优化印刷产品质量,行业整体规模和行业水准都已达到一定高度,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尤其是2009年,通过多次专项行动,全市印刷复制企业管理工作明显加强,印刷业市场秩序得到规范,多项指标均好于往年,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均呈现逆势上扬的势头。全市印刷复制企业资产总额达4887.11万元、工业总产值3622.91万元、销售收入3488.47万元、利润176.27万元,上缴税金114.53万元、用纸量3705.16吨,分别比上年增加6.5%、11.12%、15.46%、4%和16.64%。三是娱乐业规模逐步壮大。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休闲时间的增加,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强,为此,我们加强娱乐行业的规范管理,并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娱乐场所的日常监管和执法力度,大力实施歌舞娱乐场所“阳光工程”,积极倡导娱乐场所阳光管理、阳光经营、阳光服务、阳光消费,引导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推进娱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实现了娱乐场所的大众化、多元化、品牌化发展。电子游艺娱乐业发展更为迅猛,2009年5月,自全省电子游艺场所重新开放以来,尽管准入门槛很高,但我市投资电子游艺娱乐业热潮不减,截至目前,共有14家电子游艺娱乐场所在我市投资兴建,投资总额达3100多万元,上缴税金200多万元。四是网络文化市场稳步推进。近年来,我们坚持“整治、规范、引导、培育”的工作思路,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严格审批、优 6

化结构、规范发展”的原则,坚决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规范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改造和提升现有网吧,引导其向规模化、连锁化、主题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使我市网络文化市场所得到规范和提升,全市网吧行业总投资4200多万元,年均收入2472万元,年上缴税金340万元。一些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如深蓝网吧、富豪极速网吧先后落户武威,深蓝网吧被评为2008年全国优秀网络文化企业。五是动漫游戏产业逐步兴起。2006年,我们成功引进千乡万才公司在古浪县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建成全市第一座动漫馆,为我市引入了第一批动漫人才。该公司总部为位于北京的明日科技公司。近年来,明日科技公司与南京合谷科技公司联手打造了《快乐星猫》、《星猫历险记》、《星猫文化动漫》等九大动画系列,32部动画DVD,年产量约10000分钟,目前已申请立项制作的动画约20000分钟,已取得发行许可证并发行的动画约10000多分钟。此外,该公司杭州分公司玄机公司还开发制作了中国第一部3D武侠动画片《秦时明月》,该动漫作品囊括了2007年以来国内近30个奖项,被翻译成7种语言,发行至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截止2009年8月,公司制作的动画片已在全国500多家省市电视台合作播出。同时,围绕动漫影视作品该公司还开发了星猫手工坊、星猫成长乐园、星达丘快乐学习、蹦蹦跳系列、亲子童话系列、烤猫系列、快乐星猫系列、淘气星猫系列、星猫历险记系列、功夫星猫系列文具、挂饰、头饰等多种文化产品,开发了动画流媒体、短篇、中篇、长篇、手机动画五大类别,动画累计近2000集,总长度超过4000分钟,还有手机增值服务、Flash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我市工艺品纪念品市场。六是文物复仿制(工艺美术品)业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全市共有文物复仿制及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单位33家,经营网点25家,已开发出以“马踏 7

飞燕” 为代表文物复仿制品系列,以牛角梳为代表的白牦牛工艺品系列,以西夏碑拓片、活字印刷为代表的西夏文化系列,以馆藏名人字画拓片为代表的文物复仿制系列,以文庙匾额复仿制为代表的中华名匾系列,以历史文化丛书为代表的文化出版物系列,以金奔马为代表的金银玉石摆、挂件系列、以金瓜银豆为现代工艺品系列,以苏武牧羊为代表的沙雕工艺品系列,以根雕、剪纸、刺绣为代表的民间工艺品系列等十大系列千余种商品。在2008年西安举办的全国第四届西部文博会上,我市荣获优秀展示奖、组织奖等3个奖项,其中:“铜车马阵”获优秀产品一等奖。在2009年浙江义乌举办的“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及全国旅游商品评选大赛上,我市选送的 “马踏飞燕”及“铜车马阵” 文物复仿制品喜获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七是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发展相得益彰。将市直专业剧团的文化资源与开发文庙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创排演出了《祭孔乐舞》,开展了具有武威特色的祭孔文化活动。2005年,武威文庙作为被中央电视台确定的国内西北地区唯一的祭孔直播点,参加了“2005全球联合祭孔”活动。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祭孔活动——大型仿古祭孔祀典暨六艺乐舞表演。其它各大新闻媒体也相继报道了此次活动。《祭孔乐舞》的推出,为文庙营造了浓厚的儒教文化氛围,进一步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庙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五)改革管理体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稳妥推进。一是将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合署办公,将雷台公园、武威文庙、西夏博物馆整体划转到新成立的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管理。二是理顺了机关科室和职能。成立了市文化旅游执法支队,统一文化旅游行政执法主体,有力地提高了文化旅游市场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三是组建了天马旅游集团。经市政府批准,将雷台、文庙、天马宾馆、甘肃武威国际旅行社等单位的经营性资产,8

组建为武威市天马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提高文化旅游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奠定了基础。

四、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我市文化产业仍处于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但相对于“文化大市”的称号来讲,我们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经营分散、层次较低、规模较小,没有形成骨干企业,没有推出品牌产品。二是文化产业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含量少,经济效益差。三是文化产业市场投向盲目,宏观调控力差,文化企业的竞争力不强、风险意识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四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其潜力、优势和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五是文化产业投入机制尚未形成,融资渠道不畅,发展后劲不足。六是文化产业的管理政出多门,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手段。

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主要措施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规划期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两大战略,培育壮大五大产业”的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建设特色文化大市、旅游大市,推进全市文化旅游大发展大繁荣为主线,一手抓文化事业繁荣,一手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坚持创作精品和繁荣市场相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相结合,加大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武威文化旅游品牌产品,积极拓展客源市场,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全面实施文化创新,促进我市文化旅游优势、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全面提升武威“中国旅游标志之都”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真正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新增长点,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主要措施

1.加快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建设进程和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力度的要求,进一步增强项目意识,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紧紧围绕国家和省上关于文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趋向,重点抓好武威市博物馆、大剧院、书画院、图书馆、雷台汉文化博物馆等全市重点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文庙、天梯山、白塔寺等古建筑物和景区的进一步保护、维修、恢复、开发,不断夯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切实推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2.加快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打造品牌产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突出重点,做好全市演艺娱乐、文化会展、创意设计、印刷复制、文物复仿制、民间艺术品、艺术培训、网络游戏、电影、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打造一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文化产品,以品牌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的核心竞争力。

3.培育和发挥骨干文化企业带动作用,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一是充分发挥政策扶持、引导、调控作用,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引进一批规模较大,辐射和带动作用明显,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大项目落户武威;二是积极构建本地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大力扶持全市较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文化企业,通过联营、重组等方式,整合发展资源,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市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4.培育和发展具有地域和名族特色的产业群,逐步建设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大文化资源整合的力度,积极借鉴外地城市对特色文化街区、文化产业等开发运作的成功经验,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推动文化产业的区域化聚集,促进各种资源 10

合理配置和产业链建设。发展建设全市整体优势明显,区域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突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推动集群发展,努力提升全市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

5.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一是从武威实际出发,制定武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准确定位武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打品牌,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引导,加大政府投入和金融支持;二是设立武威市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用以对重点文化产品和重点文化企业的扶持、奖励,助推文化产业发展;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省上的项目,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降低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门槛”,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多种经济成份共同经营战略;四是要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税收和投融资优惠政策。落实好减免文化企业的税收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资金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

6.加快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制定文化产业各类人才培训计划,建立人才培训服务平台,落实人才工作优惠政策,加强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引进和培训,特别是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各类高层次人次的培养和引进,真正培养出一支既懂文化又懂市场、既懂经营又懂管理的文化产业队伍,为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

六、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一)加大对我市博物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扶持力度。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我市至今还没有一处国家标准的博物馆,没有一处适合大型文艺表演的影剧院,这与我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旅游标志之都形象极不相符,为此,建议省文化厅对武威市博物馆、大剧院等新建公共文化设施项目给予重点扶持。

(二)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由于财政困难、投入不 11

足等因素的制约,我市文化产业一直处于小、弱、散的发展状况,大量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具有集群效应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议省上对我市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罗什寺景区、沙漠旅游开发、文物复仿制的深度开发、景区演艺场所建设等在项目建设、投融资渠道、政策优惠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三)对武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的倾斜。我市千乡万才公司在动漫游戏开发上具有一批国内一流的专业人才,其开发的动漫系列节目在中央、各省市电视台广泛播出,创造的动漫人物家喻户晓,建议省文化厅对我市动漫游戏产业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必要的倾斜,使之尽快发挥其人才和技术上的优势,为我省开发一批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动漫影视作品,提高我省在全国动漫产业的地位。

(四)加大对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扶持。当前,我省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匮乏,制约了甘肃文化旅游产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为此,建议省上出台积极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积极借助省内外大专院校师资优势,针对文化旅游市场营销人才、创意人才、技术开发人才尤其是既懂文化、又懂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开展专门的人才培训教育工作,为我省培育和储备一批文化产业开发专业人才。

篇2: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1

监督动态发布时间:2011-5-10 15:36:34点击:10

42为推动全市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前段时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其间,到姜庄镇、夏庄镇、井沟镇进行了实地调研,听取了市政府关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召开了由文化产业管委会、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部分城区项目单位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实地察看了城区部分文化产业项目现场。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文化产业群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工作部署,立足于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文化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目前,我市登记在册的文化企业和工商业户有700余家,从业人员2.2万人。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2亿元,文化产业核心层投入42.3亿元,居潍坊各县市区第一位,增幅达107%。

(一)重视产业扶持。市政府将文化产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进行宏观规划,在积极落实上级扶持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意见》、《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和《文化产业发展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为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体制机制入手,创新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成立了文化产业管委会,指导、协调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并将文化产业考核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考核体系,调动各级各部门抓文化产业项目、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成立了国有文化资产经营投资公司,对国有文化资产实施产权管理,搞好资产经营,建立融资平台,为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重视项目建设。全市文化产业主要涵盖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创意设计、生态旅游、会展经济、节会经济、红高粱系列文化等多方面。目前,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合同、协议项目17个,投资过亿元的项目6个。总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的电影大厦,已与10多家动漫企业、创意设计业户达成进驻意向。惠影科技注重文化产业应用设施研发,开拓了一条发展文化产业的新路子。2010年在美国创业板成功挂牌上市,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莫言文学馆二期工程、历史名人馆、隆运汽车博览园、职教文化中心、城市综合体等一批文化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2007年开始,实施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等五馆联建,目前,每年接待参观团队300多个、观众20多万人次。同时,实施市场化运作,通过对外租赁、广告招商、出售冠名权、会员制管理以及承揽各类文展、会展、赛事等形式,先后承办150余次大型文体活动,并与15家企业签订了场馆租赁、场地冠名等协议,实现了文体公园体育场多渠道资产运营。特别是通过积极打造小康河文化市场,整合全市经营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逐步形成了文化产品经营市场的雏形。

(三)重视品牌推广。市政府立足于我市文化产业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红高粱、三贤四宝等文化品牌,带动了一大批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去年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高密)红高粱文化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商业化运作成效显著,对弘扬红高粱文化、培养相关文化产业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已发展扑灰年画、剪纸、泥塑、木版年画、红纸、墨陶、雕刻、布艺、绢花等民艺文化产业40多个品种。2010年,全市第三次文物普查共发现200多处文物遗址,还顺利通过国家文化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检查验收。将姜庄镇聂家庄村纳入“省千里民俗一线游”的一个旅游景点的申请,已顺利通过了潍坊市旅游局的检查验收,“聂家庄特色旅游村”成功挂牌,并设立了10多个旅游景点。借助潍坊风筝会、鲁台会、文展会、红高粱文化节等节会,加强了对传统艺术的发掘传承,发挥了传统文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重视监督管理。市文化市场执法部门把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作为全市文化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其中,形成了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合力。一是加强对出版物印刷、复制、批发、零售单位及出版集中经营场所的监督检查,并督促学校开展课外读物的自查清理工作。二是规范网吧经营,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对文化市场进行有力监管。三是结合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依法查扣了一批安装和设置卫星电视接受设施。四是围绕元旦、春节、五一、七

一、世博会、国庆节、红高粱文化节、亚运会等重大节日,开展了净化出版物市场专项集中行动,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同时,认真落实《娱乐场所管理条例》和《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对全市娱乐和演出场所开展了摸底调查和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广大经营者的守法经营意识,为全市文化市场文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全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一是体系不够完善。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文化产业还没形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和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建立起占领市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带动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缺乏统筹规划。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不够突出,少数文化经营单位无序竞争,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公平公正的文化市场秩序亟待规范。三是规模效应不强。传统文化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园区集中的规模效应、集聚效应和知名效应还没有充分发挥,现有的园区功能定位和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二)投资主体单一。政府投入是文化产业初始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但现行的文化投资和融资体制严重滞后,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投融资渠道严重不畅。目前,由于投融资体制不够完善,吸引社会民间投资文化产业尚未突破瓶颈,再加上文化产业化的意识淡薄,对打造全市的文化品牌缺乏大局观念,民营文化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尚处于观望阶段,投入少、规模小,难以形成强势。市场对人才、资金、信息、项目等文化资源配置功能较弱,文化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三)专业人才匮乏。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创新性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不仅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储备不够,而且结构也不尽合理,如策划、规划、设计、市场分析人才等十分匮乏,新兴文化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不能够适应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和规律把握不够,既缺少通晓文化产业内容、擅长经营管理的人才,又缺少灵感迸发、创意迭现的创作者,全市文化人才队伍总量与质量亟待加强。

(四)市场化程度偏低。我市历史文化资源和人文文化资源丰富,但对各类文化资源整合不够,对文化的产业化认识不足,只注重文化的精神属性,而忽视其产业性质。文化与经济没有更好的结合,导致资源配置较低,对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资源闲置、不足和浪费等问题。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对GDP的贡献偏低,文化产业整体框架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优势。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小的限制,对内涵丰富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文化产品难以大量涌现,真正具有核心版权和自主创新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还比较缺乏。

三、推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日益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指标和关键因素,成为经济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快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文化氛围。文化产业的特征决定了要以产业为手段来发展,以文化为资源来进行生产经营,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要提高文化产业意识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紧迫感,进行文化产业的观念革命。要确立提高文化资源的商品化、市场化意识,积极主动地寻求并拓展文化资源与市场之间的结合点。要强化文化产业的宣传,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等媒体的作用,提高文化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依托重点镇街和重点村居,积极培植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通过建设民间艺术展览馆、举办文化节、建立专业性的交易市场等措施,整合生产业户和产品种类,加大各类文化活动的宣传和推介,规范艺术品交易,使我市民间艺术产业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二)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扶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市政府要明确认识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建设的思想,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是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设立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项目补助、奖励等方式重点扶持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重点文化产业基地、重点文化产业园区、重大文化产业工程、具有示范性或导向性的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项目等。二是要发挥税收政策促进作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出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加强税收执法监督,为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三是要落实土地优惠政策。鼓励文化企业以短期租赁方式使用土地,或租用现有物业从事文化产业经营。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项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后进行减免,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创新载体,拓宽渠道,培养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精、深、优、博的文化继承人,塑造一支善经营、懂科技、会管理的人

才队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环节。要尊重文化产业人才,建立行之有效的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准入机制。要制定文化经营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开辟引进经营人才的绿色通道,采取特邀、合作、接纳优秀毕业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吸引各类文化专业人才,加强地方艺术创作和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为全市文化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拓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渠道,采用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培养文化专业人才,满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大量人才需求。

(四)拓展思路,完善机制,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经济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而文化产业的繁荣又促进经济质量的提升。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经济力量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要建立多渠道筹资的文化产业发展机制,依靠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支持,保证资金投入。要建立文化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适时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要采取担保业务风险补偿和担保资金支持的方式,鼓励担保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各地企业、个人来投资兴办文化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私营、合伙经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各种文化企业。

(五)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确保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搞好产业规划引导,制订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产业布局、发展举措等,引导和推进我市文化产业科学合理发展。一方面,要面向市场,积极开发地域特色文化。充分发挥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打造红高粱文化品牌,打造高密文化产业名气,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化、规模化的形式带动产业发展。要加强对扑灰年画、剪纸、泥塑、茂腔等重要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开发,积极扶持民间工艺大师和特殊优秀人才、扶持专业性的研发机构,加强民艺研究和改革创新,逐步改造提升工艺水平,增强产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强化项目和园区建设。充分发挥规模化产业经营的集聚效应,以文化带动周边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发展,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积极推进红高粱民俗村、电影大厦、惠影科技等在建项目工程,协调和扶持晏婴生态文化园、半岛动漫基地、胶河生态休闲旅游渡假区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建设进度。同时,要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增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努力推动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3:迎江区文化产业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迎江区作为安庆市的中心城区, 历史悠久、文化产业集中、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 我区紧紧围绕“古城安庆、黄梅戏乡”的定位, 坚持前瞻立意策划、政策激励引领和重点项目拉动相结合, 努力挖掘开发文化旅游资源, 通过项目的提升促进产业的开发,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初步形成了涉及休闲娱乐、文化旅游、印刷出版、音像图书、影视传媒、古玩书画以及艺术培训等多行业多门类的产业体系。

(一) 文化产业:

目前有电影院3家, 从业人员105人, 年收入400万元, 电影业随着外来投资进入, 市场逐渐有复苏迹象。尤其是人民剧院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 通过自身努力, 投资近200万元将剧院大厅改造为安庆市最大的3D影院, 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体现了文化企业旺盛的生命力。音像制品零售店现有7家, 从业人员15人, 年收入50万元。由于近年来网络的迅猛发展, 给音像制品零售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致使经营单位逐年减少, 发展处于下降态势;印刷企业共12家, 其中印刷厂1家, 文印社11家, 从业人员17人, 年收入110万元, 市场较稳定;经营性网络服务 (网吧) 有15家, 从业人员25人, 年收入198万元, 因种种原因也处于萎缩态势。游戏室 (厅) 41家, 从业人员120人, 年收入356万元;文化娱乐业 (KTV、舞厅) 13家, 从业人员37人, 年收入5000余万元。

(二) 旅游产业:

1.文物景点多, 文化底蕴深厚。

辖区内古迹、旧址及代表性建筑共88处。其中, 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处, 分别是振风塔和世太史第 (赵朴初故居)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分别是迎江寺、熊范二烈士专祠、关南清真寺、天主堂、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旧址、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同仁医院旧址以及太平天国英王府;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保对象31处,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探花第、基督教堂、安庆内军械所遗址和江西会馆等;牌坊两处, 即倒扒狮石牌坊和钱牌楼石牌坊;其它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7处。自然景点4处, 一是莲湖公园。位于大湖风景区东南部, 是安庆市目前唯一开放型公园, 黄镇生平陈列馆、程长庚像建于园中,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已成为市民必不可少的休闲场所;二是安庆市长江外滩公园。该景点依堤而建, 东起渡江路, 西至焚烟亭, 建有长87米、高4米的反映安庆建城以来重要事件和人物的文化墙, 是安庆市民休闲、纳凉的主要场所;三是新洲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该洲是长江冲积形成, 四面环江, 总面积50.1平方公里, 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四是长风沙。位于辖区长风乡境内, 因唐代诗人李白的“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而得名。同时辖区内还有徐锡麟纪念台、倒扒狮历史文化街、大南门民俗文化街等旅游景点。

2.旅游饭店、餐馆多, 游客接待能力较强。我区现有旅游星级饭店10家, 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2家、二星级6家;旅游星级餐馆5家, 其中五星级餐馆1家, 四星级餐馆1家, 三星级餐馆3家, 四星级农家乐一家和三星级农家乐3家。

3.地方特色产品多、旅游产品丰富。有胡玉美蚕豆酱、麦陇香墨子酥、肖家桥油酥饼、江毛水饺、迎江寺素菜以及余良卿制药百年老字号产品和品牌。近几年开发的皖江文化园根雕馆、黄德义雪木画也正在抢占市场份额, 旅游经济效益逐年提高。

4.旅行社多, 市场主体活跃。全市共有旅行社42家, 仅我区就占20家, 2013年我区共接待游客95.62万人次, 同比增长20.78%, 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978人次, 同比增长3.87%, 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3亿元, 同比增长20.3%。

据不完全统计, 全区2013年文化旅游产业的营业收入约3.6亿元, 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64%。在为全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同时, 推动了我区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二、文化产业项目

1.长风柘林文化生态园:项目用地面积1000亩, 主要建设种植园区、柘林文化园等, 总投资1.78亿元。

2.大南门文化历史街区整治改造项目:结合老城改造, 打造大南门民族历史文化特色一条街及商圈, 总投资5亿元。

3.黄鹄港及黄鹄号建设:拟建设一个码头、三条游船、五个泊点的娱乐休闲餐饮场所, 总投资1.255亿元。

4.宗教文化旅游项目:建设主城文化商业街, 将辖区天主堂、基督教堂、迎江寺, 大南门回族聚居区串联起来, 形成宗教历史文化圈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

三、迎江文化旅游产业特色与优势

迎江具有厚重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又具有南方城市秀丽典雅的文化气质, 此外还具有富于浓郁生活气息与文化气息的以休闲为主要特色的民风民俗。这是迎江的魅力和比较优势之所在, 也是构成我区文化旅游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是否具有鲜明而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魅力, 是决定城市能否成为都市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我区独特的近代史地位和人文因素的交互影响及作用, 使我市的文化旅游核心资源具备了极其鲜明的、无法复制的特点和特色,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2.个性鲜明, 地方特色突出。

3.和谐包容, 人文气息浓郁。

4.东部西城, 孕育商机无限。

总的来说, 迎江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多元化特征明显, 且呈现出门类全、亮点多、后劲足的特点。旅游者对迎江历史古迹、餐饮和民风民俗需求比较旺盛。因此这三类资源应成为迎江区旅游大众观光开发的主体。同时以动漫游艺、3D电影等为代表的数字娱乐产业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并将为迎江区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四、迎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是对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重视不够。近年来, 省市两级政府对文化旅游业扶持发展的力度逐年增大, 但我区与其它先进县区相比, 在总体规划和资金扶持上有较大差距, 还没有制定出与省市配套的总体规划和产业专项扶持政策,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我区虽然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但是受到市区管辖体制所限, 具有我市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许多还没有得到合理的挖掘、开发和利用, 如英王府和陈延年、陈乔年读书处等, 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步。

二是文化旅游产业虽然门类相对齐全, 但主体“小、弱、散”, 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比较薄弱。由于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为主, 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只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 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 紧跟时代发展脉络, 不断吸收现代科学营养, 做强经营行业;不能增大行业规模, 实现强强联合, 做大文化产业。

三是没有树立市场营销创新意识。文化旅游产业经营者习惯于传统化, 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 不能创新求发展, 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 不断学习外地同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 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 几年一贯制, 甚至多年一个样, 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四是缺乏文化旅游经典项目。目前我区还没有真正形成彰显“魅力迎江”特色的标志性旅游项目, 如迎江寺和大南门历史街区等亮点项目, 因多种原因与我区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目标定位相距甚远。

五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近年来, 市文广新局、市旅游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将辖区内的文物保护、旅游企业管理权逐步下放, 随着文化旅游管理职能的逐步到位, 工作任务日益繁重, 急需引进文化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如区旅游局目前仅有局长一名行政编制, 只能开展一般性日常工作。

六是对新型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门户网站和专业类网站很少能够见到迎江文化和旅游的信息。

五、迎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 要从全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大局出发, 进一步提高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 也是我区全面推进文化旅游经济跨越发展的起步之年。我区处在全市的核心区域, 地理位置优越,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其他县市区无法比拟的发展优势。因此, 大力推动我区文化旅游产业科学跨越发展已迫在眉睫, 势在必行。

(二) 要站在统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战略高度, 尽快制定符合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按照我区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和游客集散中心的战略定位, 从全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 制定出符合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重要景区景点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开阔眼界, 突出特色, 科学合理, 集思广益、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高水平管理, 长远与近期相结合, 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同时, 要进一步加大对“魅力迎江”旅游品牌的宣传,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 大力宣传迎江区文化旅游形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文化旅游博览会, 同时组织选调各类优秀节目和运动员团队参加黄梅戏艺术节和体育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比赛, 自行开展各类文艺宣传演出等, 扩大“魅力迎江”的知名度, 营造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三) 要加大协调力度, 突出重点项目建设, 带动文化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文化旅游项目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根基。我们要正视现实, 自我加压, 把协调上级文化、旅游等部门落户我区的重点工程当成我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头等大事, 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推进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尽快打造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新洲旅游乡镇、长风沙景区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景区;配合市里推进文化下基层、广电村村通等文化民生工程;策划实施风情美食节旅游营销活动;加快推进生态旅游建设,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家乐、体验游等生态体验项目, 规划建设迎江寺的禅宗文化园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

(四) 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建议成立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等综合协调机构。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区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 先期投资大, 受益周期长, 无论是对外宣传营销还是支持扶持文化旅游企业发展, 都需要各级政府前期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的扶持。区政府在设立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的基础上, 再出台一部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吸引社会资金, 形成全社会兴办文化旅游的强大合力, 尽快促进我区文化旅游产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崛起。对经营性文化单位, 鼓励和支持其进入市场,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吸收社会资本, 组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集团。

(五) 尽快建立迎江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综合性网站, 在区宣传部门的领导下, 根据不同市场对象, 组合成不同文化主题的产品组合。推进产业链内省内外和国内外的企业合作, 提供赞助, 景点和精品线路的联合营销、互联网营销等。联合不同文化景点和企业统一组织举办各种节庆活动, 包括全方位媒体广告, 制作文化、体育与旅游相关娱乐文化休闲节目宣传资料等。

篇4: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1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论断具有重要的历史贡献、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并就实现文化强国目标提出四项任务及一系列具体要求。这些论述站位高远,发人深思。

第一,全力推进文化建设,是传承文明历史、再展文明国度形象的智慧之举。中华文明是以文化立基的。自古以来,文明之邦就在全球享有盛誉,尤其是汉唐盛世,中国对外的形象展示就是泱泱文化大国。当时之所以“八方来贺”,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的软硬实力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化决定软实力,软实力既是对硬实力的补充,更是对硬实力的支撑。因此,历史和传统要求我们重视文化建设,彰显文明古国优秀文化的溯及力,向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迈进。

第二,全力推进文化建设,是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格局做出的战略选择。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更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当我们穿越历史进程,感悟最深的一点就是我们不能丢失文化记忆,否则就将找不到回家的路。十八大报告明确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协调发展,在“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更突出地体现了我们从单纯追求经济现代化,发展到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在内的全面现代化。如果说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那么文化建设就是灵魂。没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全面推进,没有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攀升,没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第三,全力推进文化建设,是惠及百姓文化民生的必由之路。报告中让人倍感温暖的是反复强调以人为本、民生优先。这个执政理念的形成不仅从根本上体现了党的宗旨,还使人民幸福的概念界定更为宽泛。像居民收入等民生硬指标,让人更直接、更现实地体会到幸福感,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的基本立场。我们说,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文化事业是惠及13亿人更大的文化民生。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才能使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不断增强,为人民提供更广阔的文化舞台,才能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才能得到最大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才能不断增强。

第四,全力推进文化建设,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十八大首次在党代会提出了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定义,这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等廓清了思路。从现实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看,主要是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普遍缺乏、文化产业资源浪费、同质化竞争依然存在等,因此应努力解决文化产业自我创新和优化升级的问题,努力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建筑、房地产等产业的结合,实现文化业态的更新,通过文化这条纽带,实现文化与一产、二产相结合,催生特色产业集群,并且着力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文化产业从业者素质等方面来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进而更好更快地推动经济增长,显现文化软实力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格局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二、从哈尔滨市文化发展的特质,看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市委前瞻性地将建设“文化名城”同建设“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商贸都城”共同确立为我市实施新战略、建设现代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我市又把推动文化发展繁荣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确定了我市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任务,并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共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文化工作机制、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等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是文化惠民成果初见成效。不断完善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搭建文化活动平台,创新文化服务理念。谋划推进音乐厅、大剧院等标志性文化设施和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整合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创建社区文化中心、村文化大院,全市一批国有和民营博物馆、纪念馆及群众艺术馆等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二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与经济相融合,达成了一批文化产业合作项目,广电产业实现突破式增长。新媒体产业报业集团加快转型升级,动漫产业(平房)发展基地入驻企业不断增多、企业规模及生产能力进入全国十强,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推进了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市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广电系统利用资源优势进行产业扩张,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实践是有目共睹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音乐之都”等美誉也足以能印证这座城市文化基础的厚重以及工作成绩的殷实。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特别是按照十八大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还存在着一些必须正视的问题。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与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差距很大。作为副省级城市,我市缺乏代表性、标志性的文化设施,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明显滞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也是严重不足。二是文化产业发展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和优势。从整体看,我市文化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现有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缺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动漫产业虽位居全国前列,但我市对动漫产业在资金和播出渠道上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三是文化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匮乏,缺乏领军人才,对于演艺业的市场化进程形成了阻碍。总之,透视这些问题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会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文化强市责任之重大,迫切地驱使我们找准排解困难的切入点,在十八大文化建设思想的引领下,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步伐。

三、忠诚履职尽责,在推动哈尔滨市文化建设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

面对十八大提出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新要求,面对我市文化强市建设的新任务,面对我市人民拥有美好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新期待,面对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联系文化工作的人大工作者,有责任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意识,主动思索全市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探索新形势下文化建设的发展规律,掌握推动指导工作的主动权,进而摆正位置,认真履职,活化依法监督形式,扎实推动我市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一是发挥地方立法优势,为我市文化建设发展提供法制保障。目前,文化法制建设相对滞后,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经常会遇到投资、规划、税收、招标等很多现实问题,面对一些具体问题常常无法可依。对此,应紧紧围绕我市在实施新战略、建设“文化名城”新任务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困难,积极督促政府有关部门,搞好相关工作的调研,对法规制度缺失的领域摸清底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先制定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然后再制定地方性相关法规,妥善解决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是强化规划引导,依法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推动政府部门抓紧制定既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又符合我市实际的“全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把其纳入法制化轨道。要特别突出国家规定的文化场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建设标准,坚持“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文化设施”等硬性要求,严格依法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推进我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推动我市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在发展壮大书刊发行、印刷出版、演艺娱乐、广告会展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同时,深入研究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云计算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制定既体现产业发展特点,又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支持政策,扶持重点企业和文化园区(基地)做大做强,为我市文化产业建设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四是推进文化重点项目建设,提升城市文化服务功能。加快推动我市正在实施也是全市瞩目的哈尔滨音乐厅、哈尔滨大剧院、哈尔滨博物馆、哈尔滨美术馆等文化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政府加大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各项资金投入,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在项目建设上,坚持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使之成为哈尔滨市的新地标,成为哈尔滨市文化设施建设史上的新典范,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文化品位和服务功能。

五是不断丰富完善文化新内涵,让市民享有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我市文化精品品牌打造力度,充分依托世界“音乐之都”的资源优势和演艺市场的新机制,努力打造像“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之类的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融合传统文化的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演出,进一步提升我市文化产品的影响力,为文化名城建设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充分整合我市文化旅游资源,科学组织、统筹安排文化旅游系列活动,集中打造国际交融性、群众参与性、休闲娱乐性为一体的城市品牌,使其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六是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据我市文化人才队伍现状,推动我市加快制定文化领域“十二五”人才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保留及发挥作用的相关规定,制定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程,加快断层人才的培养。针对专业人才的特点,创造条件改革现行文化专业人才考录机制,使所需人才能够顺利招进并发挥作用。

篇5: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1

一、全市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总体情况

1、抓基层理论武装,推动工作,为新某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持

各(市、)、各部门、各单位都能按照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坚持推行“一述两考”制度,紧紧抓住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全体党员干部理论学习两条主线,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有力推动理论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清徐 将 中心组学习扩大到了全 正局级领导干部,形成了辅导、自学、交流“三集中”,时间、人员、内容“三落实”,学习笔记、讨论记录、体会总结“三到位”,全 的乡镇(道)党工委、直党(工)委和32个党总支中心组都把理论学习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并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理论武装,层层抓落实。某市警备

采取开办理论夜校,制作宣传橱窗、主要领导深入基层宣讲等方法,使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得到宣传普及。市教育局多年来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双月调阅制度、专项检查制度、年终考核述学制度和干部竞岗考试制度,极大地提高了系统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后,各级各部门中心组学习都能根据活动要求组织好理论学习。尖草坪

向阳镇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对村镇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汇丰办采取中心组学习、召开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在全上下掀起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高潮。阳曲 中心组学习保证了时间、精力、资料、方式、效果“五到位”,实践活动期间共组织集中学习研讨15次,乡镇党(工)委中心组学习坚持每月至少一次。

为引深理论学习、宣传和研究,迎泽

积极办好《学习论坛》电子期刊,及时刊载全

各级党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的情况及中心组成员撰写的理论文章、心得体会和调研报告,为各党委中心组和广大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探讨实践的平台。

2、抓基层新闻舆论宣传,服务大局,为新某市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我市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部门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本地、本系统、本单位实际,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各种宣传手段,在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小店

紧紧围绕全

发展大局,依托内外宣传窗口,切实做好全

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集中宣传,开办专版深入报道全

中心工作;每年组织专家对全

直各党(工)委、各乡党(工)委分管新闻宣传的领导和通讯员进行集中培训。

3、大力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新某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我市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部门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某市解放60周年、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大力培育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各项工作有声有势,并且把更多的版面、镜头、时段留给群众、留给基层,为新某市建设提供了来自基层源源不竭的动力,形成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迎泽

利用五一、十一等重要节日,积极开展了以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演讲竞赛、图片展览、文艺演出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全

营造出了热爱祖国、建 1 设迎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浓郁氛围。

4、抓文化惠民,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新某市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条件

近几年,伴随着我市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步伐,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得以提升,群众文艺创作层出不穷,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物旅游、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促进了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1)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市、)三级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建成,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逐步完善,形成了组织机构网络化、服务对象社会化、文化设施规范化、活动形式多样化的基层文化建设格局。

(2)繁荣群众文艺创作。各(市、)抓住基层文化发展前所未有的契机,积极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精品剧目,文化产品硕果累累。

(3)活跃群众文化活动。各(市、)均能以重大节庆、纪念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域文化氛围。

(4)文化遗产保护、文物旅游工作扎实推进。各(市、)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进一步摸清了本地

文化资源家底,文物旅游事业得到蓬勃发展。

5、抓文明和谐创建,倡导文明社会风尚,为新某市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全市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认真贯彻上级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全民思想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倡导文明社会风尚,文明和谐创建工作掀起了新热潮。作为全国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四个试点城市之一,我市教育系统已形成系统完善的工作体系,多次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

6、抓自身建设,夯实基础,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篇6:全市2010年文化事业发展情况

一、2010年全市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文化惠民工程进展顺利。以服务“两新工程”建设为重点,完成了5个高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50个高标准农村文化大院、150个农家书屋建设任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市艺术馆新馆的工程建设和内部装修任务,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放映公益电影12000场,全市农村普遍实现“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任务。实施“文化下乡”服务“三农”工程,送戏下乡230场,送书画600余幅,举办艺术培训、书画展览10余场次,为51家农村庄户剧团赠配演出音响设备,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二)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大力开展文化创业活动,评比表彰文化创业活动先进单位,积极开展文化产业招商,审批新上文化产业项目25家,形成固定资产4000万元。着力扶持发展骨干文化企业,九羊文化产业园孝文化博览馆工程建设顺利推进,成功举办第二届大舟山旅游节,开拓了新路;以第二届国际航空体育节暨全国航空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雪野文化创意基地、雪野文昌文化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不断发展壮大。

(三)艺术创作与展演取得新突破。着力打造地方戏曲品牌,创作排演莱芜梆子大型戏《城市村官》,恢复排练传统剧目5部。大力发展群众艺术创作,在全省“星光奖”评选、曲艺大赛、农民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中,有20余件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小戏《暖水袋,痒痒挠》参加第十五届全国“群星奖”决赛,夺得政府社会文化最高奖--“群星奖”,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举办全市职工文艺汇演、消夏文艺晚会、农民文化艺术节等公益品牌文化活动和系列节庆文化活动,组织专场演出60余场,观众达80万人次,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山东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工作验收,被验收组确定为优秀等次。完成了重点文物保护项目的规划编制任务和齐长城莱芜段沿线的保护区域划定工作。策划推动鲁王工坊锡雕艺术研究院、莱芜梆子艺术研究基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设。组织参加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举办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增强了文化遗产影响力。

(五)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以确保重大节会文化市场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日常监管,扎实开展文化市场集中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250人次,查缴非法音像制品2600余盘、非法书刊3500册,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网吧6家,取缔无证照书、摊点12处。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举办全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进一步提高执法效能,促进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的健康发展。

(六)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文化体制改革意见精神,完成了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三定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从加强管理、依法行政的原则出发,合理设置、调整、归并相关职能,逐步建立完善的文化管理体制。积极在文化事业单位实施岗位竞聘、绩效考评和干部竞争上岗,增强了文化发展活力。

二、2011年的主要工作计划

1、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市艺术馆新馆内部装修建设,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步伐。继续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在社区中心村建设50个高标准文化大院、200个农家书屋,全面完成社区农家书屋建设任务。

2、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抓住“十艺节”在山东举办的良机,围绕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大主题,创作排演大型戏2部,恢复排练传统剧目4部,精选各艺术门类的精品节目进行加工提升,争取在国家、省相关艺术赛事中获得好成绩。

3、繁荣群众文化生活。精心组织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及职工文艺汇演、少儿艺术展、消夏文艺晚会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基层文艺骨干培训,举办乡镇文化站长及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争取每村培养一名文艺骨干。继续推进“文化下乡”服务“三农”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完成送戏下乡150场、放映公益电影12000场任务。

4、进一步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水平。继续做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基础工作,命名公布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文物保护“四有”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博物馆和研究基地建设,举办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和进校园活动,充分展示非遗成果,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5、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和“扫黄打非”工作力度,扎实开展打击侵权盗版专项行动和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管理工作,确保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6、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认真制定文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积极推动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强融资平台建设,搞好对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的扶持,推动泰山盛世嘉园商业广场大地数字影院等新上项目建设。

7、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按照“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执法”要求,进一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完善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加强综合执法队伍的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快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机制改革创新,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上一篇:关于建立道路运政稽查联动机制的实施方案下一篇:清明节小报电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