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孔子后感

2024-04-23

观孔子后感(精选8篇)

篇1:观孔子后感

观《孔子》有感

在被商业化覆盖的今天,看《孔子》如同“心灵的鸡汤”百味俱全。圣人的哲理既高深又朴素,深入浅出,如高山仰止,高不可及。在这个和谐社会的文化时尚自是越趋古雅的时代,不但没有鸿沟,还是人生的航标。它涵盖中华母体文化的博大精深。

还是要感谢敢于制作《孔子》的胡玫导演,和优秀的演员们,《孔子》这样的历史片拍出了激荡豪迈、剑拔弩张的大张力。

【 一】

一开场便是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掩杀,孔子居高仗剑岿然而立,强敌季恒子露出-阴-冷凶煞的真面,万箭冲天,高台上奋力击鼓的孔子指挥重兵倾泻沸油巨鼎,春秋霸道化为一片火海……紧接视听震撼而来的,是心灵的震颤:幻梦昭然的子见老子,生死契阔的颠沛流离,颜回号召圣贤生死相随,跳入冰窟拯救孔子“文明之光”,皓首苍颜的衰老终回……从人心灵深处揪出最热切的感触。

有看点的当然是周润发。发哥演的很是入戏。银幕上的孔子,与卫国谈判时的咄咄逼人、被驱出鲁国的失落、弟子遇难时的哀伤、回鲁国后的激动,都极具说服力,让观众轻易地就进入春秋时代。知天命之年的发哥大气传神地演活了那个中华历史上的千古圣人。

看电影不是看热闹,需要去思考。片中孔子经过卫国,受到卫灵公夫人南子的赏识,暂时在该国开馆授学。两人相见之时,南子虽有情挑孔子的意思,但遭到后者婉拒。片中的南子更像是孔子的红颜知己,感叹孔子怀才不遇的痛苦,并认为外人不了解孔子的内心世界。周迅饰演的南子一角戏份并不多,但层次丰富,从顽皮、放荡、威严到折服,均极具说服力。

【二】

片中孔子的弟子颜回是任泉演的,可谓演技上佳。

电影中,颜回的死让我感触颇深。颜回死得“窝囊”。夫子与弟子行于浮冰上,冰裂,回与负简之车堕入水中。回为救简,数次往来于冰冷的水中。夫子与众弟子高声呼喊亦如未闻。终溺亡于水中。

颜回是夫子的得意门生,是最能领会夫子精神的人。所以,他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拯救记载着夫子精神的书简,他的眼中,这些书简就是万世后的夫子。这里的颜回,不再是那个跟随在夫子身边的学生,而是后世乃至现代无数个追随夫子精神的勇士。他们用生命捍卫了夫子的“仁”,用全部的力量让夫子的财富流传了数千年。很幸运,正因为有着许多个“颜回”,直至今日,这个已经无限趋近于“礼崩乐坏”的年代,我们能宛如跪拜在夫子跟前,聆听着先贤的教诲。谢谢“颜回”们。

【三】

在外漂泊十四年的夫子,带着那多年的沧桑和感叹,带着那讲经论道的倦意和素风,回到了那片养育自己的故土。

人们早已守候在相隔百里之外的城门口,恭迎着在外漂泊许久的亲人们归来。顺着那崎岖的道路,夫子的身影一点点的靠近,映入彼此眼帘的是一些非常熟悉而似陌生的脸孔,那挂满岁痕的脸颊上,抹不去的是那一份思念和牵挂,就在目光相聚的那一刹那,人们激动的眼泪,像泉水一样奔涌下来,像是在无声的呼喊着:夫子,您终于回来了……片尾天后王菲“幽兰

操”沟通人间与天空之美的绝世咏叹,令全片浑然而成一卷悲壮豪迈直入肺腑的史诗篇章。孔子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对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有着巨大深远的影响,然而正像有关历史的评论一样,历代以来对孔子可谓崇拜者有之,褒誉者有之,诋毁者有之,嘲讽批判者有之……如今的学界对孔子的解读也是莫衷一是。但是影片把孔子的一些思想精华放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中去表现,对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四】

看《孔子》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他终其一生对自己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宣扬自己所信奉的精神、理想和信仰。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夫子的儒雅,夫子的气度,夫子的仁爱,夫子的宽容,夫子的悲悯,夫子的情怀……我仿佛看见孔子安坐在马车上,在蒹瑕苍苍,白路为霜。荒芜的古道上悠然而行,弟子围着他,倾听他滔滔不绝如天马行空般的灵感中迸发出的精辟警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仁者不优,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启迪学子们的心智,点燃每个人心中的那一盏明灯…… 忘记大制作吧。忘记八卦的剧情吧。忘记俊男美女吧。夫子的教诲是万古流芳的。

篇2:观孔子后感

1、撰写《十八大精神学习心得》和《继承传统文化与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之关系认识》的同学,请采用第一个模板。

2、撰写《淮安经济开发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现状分析》的同学,请采用第二个模板。

3、撰写《改善民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同学,请采用第三个模板。

请把上面格式,发于其他两个班学委。另外,论文上交截止日期为下周三(5月15日)。

每个班需交电子稿和打印稿,以班级为单位汇总。请相互告知。谢谢!

篇3:孔子的丧葬观

一、孔子重孝养轻丧葬

礼仪研究是孔子一生所从事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丧葬礼仪由于受夏商两代,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差异的影响,在周代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状态。孔子及其弟子经常为他人主持葬礼,因而留下了很多有关丧葬的资料,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从来就没有提倡过厚葬。相反,孔子一直是提倡简葬薄葬的,对葬礼的运用也是灵活变通的。

1. 孔子更重视孝养

如何处理孝养与丧葬的关系?穷人如何孝敬父母?孔子与学生对此有一段对话:一天,子路感叹道:“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子路的父母死得比较早,那时他们家也很穷。子路做官后一直为自己当年没能很好地赡养和安葬父母而内疚。孔子告诉他:“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敛手足形,还葬而无椁,称其财,斯之为礼。”[1]P189意思是:吃粗粮,喝白水,能让父母开心,这就是孝。(父母死了)整理好他们的遗体,随即下葬而仅用薄薄的棺材,丧葬的安排与自家的经济状况相称,这就尽到礼数了。

2. 孔子反对越礼而葬

孔子的丧葬原则又是什么呢?———“称家之有亡”。一天,学生子游问孔子办丧事要准备哪些东西,孔子答:“称家之有亡。”子游又问“有亡”有没有一个界限或标准,孔子答:“有,勿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1]P181关于丧葬之礼,孔子说:“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1]P176“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1]P27

“有,勿过礼”是说即使家中富有,也不可越礼而葬。商周时期制定了“贵贱有仪,上下有等”的葬制,可在春秋时经常有人越礼而葬。比如,管仲就曾处置过齐国过分的丧葬行为。当年,“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死,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2]P281管仲破厚葬之风的方法是:将棺木等葬品超过标准的把尸体拖出来戮尸,把主办丧事的人判罪。由此可见,在孔子之前,春秋时期厚葬之风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孔子没那么大的权力,可反对越礼而葬的态度却很鲜明。一次,孔子听说吴国延陵季札的长子恰巧死在了嬴、博之间。季子是吴国的习礼之人,孔子就前往观看葬礼。只见死者穿的是当季节的衣服而已,墓穴也不深,做官回来的父亲也没给赠品随葬。封墓的时候,季子大哭了几声,封好墓就走了。孔子赞叹道:“延陵季子之于礼也,其合矣乎!”[1]P192孔子在宋时,见司马桓魋为自己做石椁,请了许多工匠,花了三年功夫还没做好。孔子为此叹息道:“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1]P179这样死还有害于人的人,自然也是早死早烂早好。

只要有机会,或者说有权利或义务,孔子总是尽可能设法阻止过分的丧葬行为。季平子死了,家人想把君王赠送的美玉随葬,孔子赶忙跑过去劝道:“送而以宝玉,是犹曝尸于中原也,其示民以奸利之端,而有害于死者,安用之。且孝子不顺情以危亲,忠臣不兆奸以陷君。”[3]P79送宝玉给死者作陪葬品,就等于把尸体直接放在原野上。这样做是示意老百姓这里可以耍奸谋利(指盗墓),对死者有害的事,怎么能做呢?孝子是不应该顺应自己的情感而危及亲人的,忠臣是不会明知有阴谋之类而让君王陷于其中的。季平子的家人听从了孔子的劝告。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葬品越多越好,被盗墓掘尸的几率就越高。

“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祭祀,与其敬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只是表达情感或态度的方法、手段而已,是表现形式,而葬礼所表现的内容是哀之情、敬之意。“敬为上,哀次之”。既不哀,又不敬,礼便毫无意义;敬而哀之,少礼又何妨;敬而不哀,或者哀而不敬,失礼又怎样。因此,丧葬中他人多礼少礼有礼无礼,孔子一般不计较也不多嘴,而是用相应的行为与之回应;只有他人询问或与他人讨论礼时,孔子才有是非对错的评判;也只有对死者不哀不敬的原壤才被他骂“老而不死,是谓贼”,并“以杖叩其胫”。[1]P56司徒敬子死了,孔子前往吊唁,见主人不“哀”,他“哭不尽声而退”。友人蘧伯玉请他为死者举办葬礼。孔子仔细沐浴穿上礼服,以示对死者的“敬”。举行葬礼时,仪式简单至极:认真地把死者送出家门,送到墓地,封墓而归。对死者家属,只让他们男子面西,妇人面东而已。这是殷商时期曾用过的一种葬礼———对死人的礼。学生子游很奇怪,孔子说:“丧事从其本质就是把死者埋了而已。”[3]P74又如,鲁昭公(因与季平子等为斗鸡之事发生冲突,失败后逃亡齐国并死于齐)的夫人吴孟子死了,孔子去吊唁,见主事的季氏“不绖”———没扎麻布带子,就“投绖而不拜”。[3]P75主事的人如此不守规矩,对死者不哀也不敬,吊唁的客人也就不必多礼,于是孔子扔下麻布带子拜也没拜一下,相当于今天的客随主便。这也是礼———对活人的礼。

二、孔子反对厚葬不力

孔子虽然对简葬薄葬行为很是赞同,但是对统治阶级由来已久的丧葬制度还是不肯说长道短的,行为上还是遵照夏商尤其是周代的“礼”而行事的,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礼”的束缚。孔子是研究并传承古今之“礼”的人,怎能随便“非礼”古人、“非礼”统治者呢?古今之礼本身就有许多矛盾之处,这便使得孔子无论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无论是丧葬实践还是丧葬思想,也时时出现矛盾;这也使得他对厚葬的反对力度远不如晏子、墨子、韩非子、曹操等其他薄葬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 孔子对家人的丧事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P25孔子一边教导他人要以周礼孝对父母,一边自己又吸纳时俗做法。孔子老年对儿子的丧事办得很简单,那是父亲葬儿子,父重子轻,与主事者孔子的孝道无关;要算不孝,是儿子的不孝。孔子年轻时对母亲的丧事则尽量厚办,为此操了不少心:明知“古者不祔葬”,却为了让母亲与父亲合葬,把棺木抬到大路口,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终于打听到了父亲的墓地。一边说“古也墓而不坟”,[3]P81一边又在时人封墓的多种形式中选择了斧形,为父母封墓高四尺。照古礼,父亲已死二十年之久,早已深埋,是不该再挖出来的。且多年后孔子做中都宰,“制为养生送死之节:……为四寸之棺、五寸之椁,因丘陵为坟,不封不树”。[1]P1显然孔子对古礼时俗是经常变通选择使用的,并无定式。母亲刚下葬孔子就先回了家,此刻下了一场暴雨,冲垮了封土,还没来不及回家的门人在没征得孔子同意的情况下随即修好了才回去。孔子听说,眼泪直滚:“吾闻之,古不修墓。”[3]P81又拘泥起古礼来了。随后孔子依古礼,认真地完成了所有的丧葬祭祀礼仪。若干年后,孔子看到一卫国人送葬,“其往也,如慕;其返也,如疑”,叹道:“我未之能也。”[1]P175孔子还在为自己对死去的父母的礼数没人家好而遗憾。

2. 孔子对他人的丧事

孔子在许多情况下不说真话或不说话,都是因为要守“礼”:避讳是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1]P39也是礼。比如,子路问孔子:“鲁大夫练而杖,礼也?”孔子答:“吾不知也。”弄得子路一头雾水:“老师哪里是什么都知道的呀!”子贡听了子路的陈述,跑进去问:“练而杖,礼与?”孔子答:“非礼也。”子贡出来对子路说:“……子问非也。礼,居是邦,则不非其大夫。”[3]P79———你子路问得不好。按礼,住在这个国家,或为这国人,就不能说这国大夫的不是。先生是鲁国人,怎能说鲁大夫的不是呢?幸亏子贡是个头脑特别机敏而又能说会道的人,要不然憨直的子路可就还得糊涂下去。鲁国国君的不是自然更不能说。一天,陈司败问孔子:“鲁昭公知礼乎?”孔子答:“知礼。”鲁昭公娶了同姓的女子,按礼同姓是不可以通婚的。于是陈司败离开后说:“……鲁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旗把陈司败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说:“……臣不可言君亲之恶,为讳者,礼也。”[4]P328“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1]P38孔子宁可别人说自己错了,也要遵礼避讳,不愿说鲁君不知礼。

颜回死时,孔子说过不可厚葬,学生们还是把他厚葬了,孔子就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坚决不让厚葬。学生宰我曾表示守孝三年而不习礼仪、不奏音乐,时间太长了,礼仪会荒废了,音乐也生疏了;守孝一年就可以了。孔子问他:你在父母死后不久吃好的穿好的,你心安吗?宰我答:“安。”孔子说:你既然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吧。虽然孔子说得心不甘情不愿,但也没竭力反对,只是在背后骂他“不仁”,违背了天下通行的礼数,对父母的爱心报答不够,却没有要求他一定得守孝三年。[1]P63抱着居丧“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1]P278的原则,遇上主人不哀,或者礼节不周,他也绝不随便说人家不知礼。因为按古礼,丧事该由家人或臣子决定怎么办。所以,颜回的丧事由他父亲说了算,他父亲想厚葬,孔子作为老师无权干涉;宰我如何对待他父母的丧事,那也是宰我自己的事,与孔子无关。

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孔子虽然反对使用过分的陪葬品和棺椁,说“为俑者不仁”,为“死者而用生者之器”而哀叹,[1]P186但对统治阶级的人殉、牲殉几乎没有一句有记载的微词;奴隶们被“举而委之”或活埋,在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中也难以找到片言只语的同情与怜悯。诸侯每月初一祭祀都用活羊,子贡怜悯羊而主张去掉它,孔子却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1]P28因为人殉、牲殉与活祭也是周礼的一个组成部分。齐相晏婴是孔子多次称赞的人物,可晏婴却反对齐景公使用孔子,理由中有一条就是孔子使用的周代的葬仪等太隆重太复杂,会耗费大量的社会财富,与晏子倡导的省俭的生活态度相矛盾。

3. 孔子对自己的丧事

依礼,活人不可以预先准备后事,因此,宋司马桓魋为自己做石棺属于越礼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孔子自己死后的丧事怎么办,孔子既没做准备,又没一句安排。孔子曾经大病一场,子路让门人到孔子家充当家臣,以便按大夫之礼大葬孔子,可是此时孔子早已不做官了,不该有家臣。孔子病稍好一些,说:“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1]P41孔子在责骂子路的同时表示更愿意学生们料理他的后事,相信学生们绝不会把他扔在道路上,而且显然存有“大葬”———依大夫之礼而葬———的希望。结果,孔子死了,孔子的儿子又早几年死了,孙子还太小,于是子贡等一批年长的和有钱的学生像葬父亲一样操办了孔子的丧事,并兼用了夏商周三代的礼节。弟子们守墓的规模更是了得,子贡为其守墓长达六年之久。许多弟子最后竟然以墓地为家,形成村落,那就是后来的“孔里”。[3]P67-68

从严格意义上说,中国人的厚葬之风的形成与发展与孔子无关。中国人的厚葬制度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形成并相当完备,厚葬之风在商周时期已经达到第一个高潮,用人殉葬、用人祭祀的习俗登峰造极而已成为历史。丧葬礼仪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在周代已经基本完成。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厚葬高潮已近尾声。

参考文献

[1]秦明月, 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7部 (《论语》、《礼记》)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9.

[2]秦明月, 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9部 (《韩非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9.

[3]秦明月, 鲁岳主编.中华文学名著百部·第18部 (《孔子家语》、《庄子》)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5.9.

[4]司马迁著.史记.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6.3.

[5]徐志刚译注.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10.

篇4:孔子富贵观

有钱和有权,这是人们想要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穷困和卑贱,这是人们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避开,君子是不摆脱的。

君子与小人之区别,不在于爱财不爱财。物质上的享受,是人的需要,君子与小人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享乐的爱好,也是一样的。

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只在于实现爱好达成欲望的手段不同。君子爱财,不仅爱之有节制,且取之有道;小人贪财,不仅贪得无厌,且不择手段。

《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正当得来的富贵,是不吉利的,是不长久的,如浮云一般,易聚,更易散。所以,面对这样的富贵时,不贪求,不垂涎三尺,而是像面对天边的浮云,毫不动心。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真是大潇洒,有此大潇洒,方有大自在——一种脱钩之鱼般的自在。孔子说这话时,是深感这种大自在的。

其实孔子一点都不自命清高并以此骄人。他从不贬低常人的欲望以及对此欲望的孜孜以求,更不否定欲望的满足带来的快乐。他只是不断提醒我们:见得思义。《论语》中,孔子和子张都说过“见得思义”的话(见《论语·季氏》《论语·子张》),子张当然是称述并奉行孔子主张的。“得”是目标,“义”是所得之物的正当性和手段的正当性。

坏人往往不是由一个坏目标造成的,而是由一些坏手段造成的。想发财,不是坏人,用侵占不当财产的方式发财才是坏人;利己不是坏,损人以利己才是坏。

同样,判断一个人是否好人,往往也不是看他有无实现某种道德目标,恰恰相反,常常倒是看他采取何种手段来实现他的目标。假如他因为不屑于采取不道德之手段,而最终失败,他不仅是好人,而且,他之所以是好人,恰恰是因为他的失败。很多时候,失败才能成就光荣,其极端的境界,就是——杀身以成仁。

对于财富,孔子还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求,指合于道,财富如可求,当一名手拿皮鞭的市场守门卒,我也干;如不可求,我还是从吾所好。你看,孔子真的不唱高调。财富很重要,可财富也不是那么重要——通达而不矫情。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可求”与“不可求”,不是从能力上着眼,而是从目标上着眼,且手段之弃取,不在高低与贵贱,而在正义与不义。

孔子的话中含着“可求”和“不可求”两个正反的道理。天下事有可为,也有不可为,有的应该做,有的不应该做,这中间大有问题。如“不可求”,我认为不可以做的,则富不富没有关系。因为富贵只是生活的形态,不是人生的目的,我还是从我所好,走我自己的路。

当然,对于孔子来说,他必须选择一种与个人财富无关的职业或义务来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这也是他之所好——那就是传承文化,使斯文不灭。有了这样的使命,哪里还能心有旁骛?财富当然就“不可求”了。

篇5:孔子教学观研究

——与现代教学的结合点

*** ** 【内容摘要】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关键词】 孔子 教育理念 现在教育 教育方式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学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除少数时间从政外,几乎将毕生精力贡献教育事业。他留给我们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些经验集中反映在记录孔子及其学生言论与事迹的语录体著作——《论语》里。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小学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下面就谈谈认识和做法。

一、明主体,用启发,因材施教 1.把学生带入“愤悱”境地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其至理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启发。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

可是,当前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把清楚、明白的知识全“灌”给学生,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学生个性在教育中张扬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教学。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体与才能上的差异,如‚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 彦‛(《论语〃先进》)。接着了解学生。孔子了解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谈话法,如‚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然后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发展学生的特长,有利于各种人才的培养,如‚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论语·先进》);一种是补偏救弊,促进其正常发展,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同样问题答案却不一样,原因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多么生动的因材施教课!

那么,在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今天,如何因材施教呢?对此,不少教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分层教学便是因材施教在现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保持原行政班级不变的前提下,按学生某学科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不同,把全年级的学生分为该学科若干个不同的层次,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教学。针对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跳一跳,摘桃子”。

从分层教学的含义可以看出,实施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承认并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学习深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允许学生在学习进度、思维能力等方面暂时落后;不断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适当的条件下,促进学生超常发展。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但是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才。比如

A(基础层次),要求低起点,走小步,重基础,多鼓励,让他们“吃得了”。B(普通层次),要求有变化,多练习,重能力,勤反馈,让他们“吃得饱”。C(提高层次),要求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让他们“吃得好”。这些要求在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作业量和作业内容、个别辅导等各个环节中得以落实,使各层次的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每学期期末调整一次,前五名可以升级。分层次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求得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而使层次差异明显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提高,使优生“锦上添花”,对差生“雪中送炭”。培养多类别、多层次、多规格的人才。

无独有偶,有个中国女孩进入美国一所公立中学后,她竟说不清自己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任课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这个女孩的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年级。这大概就是美国式的分层次教学吧!

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孩子个个身心健康,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发挥,这是每一位父母的希望,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不断地探讨现代教学形势下因材施教的有效办法,从而为教育作出应有贡献。

二、激动机,重内化,学以致用(如何学)1.立志为学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论语·子路》),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论语·雍也》)意思是: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当然,志向对于现代的小学生来说仍很重要。有了志向,就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就能达到“好之”“乐之”的治学境界。因此,我们有必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并为实现理想而不断努力。

2.学思结合

孔子认为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思是学的升华与提高,“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孔子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客观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感悟,才能内化为主观知识;离开了思考、感悟,学生习得的仍是机械的、外在的记忆性知识,而没有形成内在结构知识。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记住什么,而应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内化的余地。

3.学以致用

孔子积极地正视现实,要求弟子大胆地投身社会之中,做一个能“躬行”的“君子儒”,而非“巧言令色”、有言无行的小人儒。他强调学以致用,“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光有知识,没有能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他要求不但要读书,而且应该经常置身于实践之中,因为这样才能做到“多闻”、“多见”,才能“寡尤”、“寡悔”,才能“择其善”,改己过,才能把所学的东西与改革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现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也不应该“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不应该通过各种机械的学习和训练来获取考试成绩的高分。如果学生手拿高分成绩单,却缺少适应社会的能力,缺少对他人和社会的关心,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能力贫乏,那真是教育的悲哀。因此我们应积极投身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改之中,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增进动手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相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与学联系)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成就了他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教育功绩。当然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正因为要“诲人不倦”,孔子便更加要求自己“学而不厌”。他非常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佾》)。他曾问礼于老子,学乐于师襄。他对学习抱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善于学习,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对学习的勤奋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地步。

孔子教学从不以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以平等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讨论,而且常常从学生的体会中去寻求对自己的启发。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他向学生提出“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的要求,要学生服从真理,不盲目崇拜个人,在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相反,他对最喜爱和最好学的颜渊,对他的话没有不欣然接受的表现,却表示不满:“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论语·先进》)。

他不希望学生对他言听计从,他要求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有分析地接受教师讲的话。从教学相长的的思想出发,他提出“后生可畏,然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的命题,对年轻一代寄予殷切期望。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如有一名小学生问老师什么是“克隆绵羊”,老师含糊其词:“大概是非洲的一种动物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前进。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但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而且传播到东亚及世界各国,今天他又被国际公认为世界名人,古代大教育家。在现代教学里,如何吸收他宝贵的教育经验,为今所用;如何将他的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观念中

综上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对我们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孔子的教育思想里朴素的素质教育观点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宝贵财富,在现代教育中理应得到科学的继承并加以利用。

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 师担任 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

我们由此联想到保罗·弗雷尔在《不平常的教育思想》中的一段令国际教育界人士颇为欣赏的论述:“在解放教育的实践中,教育工作者作为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必须‘死去‘,以便作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者重新‘诞生‘。同时,他还必须向受教育者建设:他应作为教育者的受教育者而‘死去‘,以便作为教育者的教育者而‘重生‘。”仔细分析揣摩这段经过《学会生存》的引用后影响相当广泛的著名论述,我们便可发现其并不比中国二千多年前即明确提出的“教学相长”有更多的新意。较之言简意赅、辩证全面、蕴含丰富的“教学相长”,我们不能不认为这段话显得冗长、晦涩、偏颇和在逻辑上有失严谨。两相比照,我们更可为我国古代所具有的辉煌灿烂的教育思想而骄傲,同时又为我们尚未将之很好地推向世界以致世界尚不太了解这些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而愧疚!孔子同其弟子的教学实践活动鲜明地贯穿着教学相长的思想。

孔子提出“当仁,不让于师”的准则,他鼓励学生坚持以“仁”为标准,而不要碍于师生情面,在“仁”的面前学生无需对老师谦让.较孔子晚一个多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有“吾爱吾师,更爱真理”的名言;可见东西方民族虽相距万里,但其先哲对于教育的基本原则的认识却是高度一致的。在孔子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孔门教学活动颇具民主学风。孔子可以批评学生,而学生也可批评孔子。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 , 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 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孔子提出了以“学—思—行”为主要内容的三环节教学法。“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他认为学是求知的唯一途径。孔子主张培养学生好学乐学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他还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强调对学习不仅要有兴趣还要有乐趣。孔子要求学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在孔子的教导下,颜回“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达到了“有若无,实若虚”的境界。孔子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说看问题不要先入为主,不要主观妄断,不要固执己见,不要惟我独尊,而要实事求是。这些都是做学问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孔子提出了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他主张学习时要开动脑筋,因为“学而不思则罔”,当然,光思索,不读书,也不能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孔子十分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

孔子提出:“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简称为“由博返约”。孔子主张教学中广博与专精两者是辨证的统一,他认为教学既要重视学习的广博,又要强调培养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学生只要有了这种能力,就能把复杂的知识系统化,把握住知识的核心。颜回能“闻一知十”,就是他善于思考的结果。孔子还强调“学以致用”,他主张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他认为学习是为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证明有所学。他的弟子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学以致用”的观点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综合实践课程的初衷如出一辙。由学而思由思而行,就是孔子所探究和总结的教学过程,这一思想对今天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孔子关于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其中许多主张和做法完全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

一、“愤悱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创新思维。西方教育史过去公推苏格拉底是启发式教学法的鼻祖,而实际上比苏格拉底早1000年的孔子就提出了系统的启发式教学主张。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孔子认为,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应当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基础,在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要求时,不要勉强灌输知识。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想不通,心中充满愤懑的时候,再去启发他;经过思考,在学生有所体会,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再去点拨他;不能举一反三的学生,是没有培养前途的。这说明孔子反对注入式教学,主张关注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教学,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的教学思想。

二、主张教学相长,发扬教学民主,将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我们还不妨审视一下《论语》这部书的形成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基于教育意义上的启发。《论语》以孔子应答弟子及时人的提问记录为主体内容,书中把当时诸位弟子的提问及孔子的一言一行都记录了下来。所谓论者,是指这些记录是由其中七十名高足弟子讨论编辑的。可见其间弟子和先生的教学互动对《论语》的问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论语,从字面理解,便是论者语录。如果不论,不积极展开讨论,论语从何而来?在今天看来,这种以讨论为主的“论语”式教学方法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成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三、孔子在教学组织的形式上也是丰富多彩的。

大体上,孔子采取了个别教学、集体教学和游历教学三种形式。孔子的教学以个别教学为主要形式。他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施教。例如对积极上进的颜回,则整日与之讲学,使“回也终日不违如愚”。而对自我要求不严而“昼寝”的宰予,则用“朽木不可雕”的严厉批评促使他学习。据《庄子—渔父篇》记载:“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这里的“杏坛”就是孔子聚徒讲学之所。可以说“杏坛设教”就是我国集体教学的雏形。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他一面进行政治游说活动,一面进行教育活动。尽管在屡遭挫折的情况下,孔子仍坚持教诲学生。在宋国被困,孔子“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在陈国断粮,孔子仍“讲诵弦歌不衰”,其“诲人不倦”之精神可见一斑。就孔子的教学组织形式而言,也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从来不是一个赶着在学生不耐烦的时候填鸭一样去教育的老师,孔子的原则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他的心思用啊用啊,用到快要穷尽处,特别想要探索,想要发奋努力知道结果了,不到这时候孔子是不会去开导他的;一个人心中若有所思,但嘴上就是说不出来,着急,不到这个份上孔子是不会去启发他的。谓之: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开导了,启发了之后还要看你是不是能够做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跟你说了这一个叫墙角,不能自己反应出来这屋子还有另外三个叫墙角,那就不再教你了。就是说老师点到了,但你没有领悟的能力,就不给你多讲了。这就是要求你要会举一反三。

一个好老师,不见得非要喋喋不休、苦口婆心,要学会画龙点睛,要让学生自己去完成思考、领悟的过程。近几日女儿每天都看电视剧《宝莲灯前传》,对杨戬的法力、霸气、傲气赞不绝口,我倒是很佩服杨戬的师傅,那个叫玉鼎真人的,他自己手无缚鸡之力,却教出了如此天地无敌的徒儿。他常说的一句就是:我只会说,不会练,你自己去领悟。乍一听起来似乎很可笑,但细一想想,不这样就没有了杨戬的用心领悟,也就没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可能。学会知识很简单,但要举一反三的在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这并不是容易做到的。引导我们的学生努力去思考、彻悟,他们会更好的学习,我们也会很轻松。

一日,子路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教导他说:“你还有家长呢,你不请教他们,上来就做,好像不合适吧?”又一日,冉也来问孔子:“老师,听到一件事,我马上就要做吗?”孔子断然地说:“听到了就要做。”孔子的学生公西华就不解地问:“老师,怎么同样的问题,你的答案却完全不同啊?”孔子说:“冉这个人生性怯懦退缩,做什么事都犹豫不决的,所以要鼓励他赶快去做,给他前进的力量。而子路勇猛过人,就要让他谨慎一点,多思考,凡事掂量之后再做,所以要约束他一些。”针对不同的主体,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由衷的赞叹:高,实在是高。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要不同的感悟,这是个必然,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要做一个行动着的知识分子,完成孩子们的扬长避短。

今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陈旧率加快,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态的,教师所面向的教育内容是千变万化的,为了顺利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更需要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去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师更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在“教学相长”中不断前进。

篇6:观《孔子》有感

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电影《孔子》选择了最为严肃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像一般的电影那样,用名人拍出一幕激情四射的通俗剧,它几乎没有娱乐片的特质,可以称得上是“严肃的商业片”,大段的半文对白,繁琐礼法的悉数呈现,春秋五霸的权势关系,都需要观众做好“备课”的准备。我虽然在此前已恶补了一下,但还是有不少话语听不明白;而且很多剧情很快地一下带过,对历史没有相当了解的人,是会完全看慒的。感觉导演在这方面的处理,是比较文艺化了,考验观众的智慧啊!

故事从孔夫子五十多岁,得以实现梦想,踏上仕途开始,感觉开场有点突然,接下来就是孔子运用计谋,抗衡齐国、三桓,然后平步清云,连升几级,做到代相国之职,剧情很紧凑,观后感《电影孔子观后感》。精彩的辩论,让人精神一振,不过不失的特效,也带来了一点视觉刺激。不过,总觉得有那么点不明所以,在半知半解中努力往下看,头上冒出的问号越来越多:作为三桓之首的季孙氏,为何让孔丘当代相国?孔丘推行堕三都的时候,季孙氏又让旁边的人推动此举,任由孔丘拆他的城墙?这此似乎都是他的计谋,但看不出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了对他有什么好处,电影对此没有交待清楚。接下来与公山狃一战,也挺振奋人心的,不过其中的万剪齐发,而孔子“无懈可击”,然后又出现“诸葛连弩”,真的有点说不过去。 中段的“子见南子”也让人印象深刻,美色与权势摆于前,孔夫子还是选择了仁义道德,不得不佩服他的理智,圣人也! 不过那一幕想要表现南子的美艳,我却感觉不出有任何的吸引,同是周迅,比起画皮里的小唯真是差远了。

再到后面,让我有印象就是的就是颜回落水,来回多次在冰水里抢救竹简一幕,虽然他的行为很伟大,我也有那么一点感动,但转念再一想,这样是不是有点迂腐呢?不管怎样,他是为这些孔子最爱的书简献身了,导演让他死得很唯美。

最后,孔子与弟子们得以回鲁国,一众人喜极而泣,及孔夫子在城门前跪拜,老泪纵横,那时候我也哭了,不过不是为故事本身而哭,而是被演员的入戏所带动。

篇7:观《孔子》有感

孔子出生的年代是一个轴心年代,这个时代古希腊哲学有苏格拉底,佛教有释迦摩尼,中国儒家有孔子,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但孔子出生的时代又是一个乱世,一个诸侯争霸礼坏乐崩的乱世。

孔子具有深刻的人道主义情怀,为尊者死去需要陪葬品,从牲畜到活人都有,上层贵族肯为“仁”放生野雉,却不肯放过将要陪葬的小男孩,唯有孔子提出“为仁杀人,非仁也”一席话语让其哑口无言。

此后齐鲁会盟,以农车胜战车,被提拔为戴国公,一时风光无两,前途似锦,但也因触及贵族利益,被赠玉玦离鲁,孔子的政治生涯,起于仁义礼乐,终于仁义礼乐,“道不同,不相为谋”,上层贵族自不必说,看似支持他的国君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的仁义礼乐贵族国君眼中就是疯言疯语,无用之时便弃如敝屣,孔子的痛苦可想而知,这对孔子来说无疑是灾难,灾难本身没有价值,位于灾难中的思考和斗争才弥足珍贵,孔子做到了,他在思考与斗争中创造了巨大的文化财富,但正如南子所说:“世人不知道夫子的痛苦,也不知道夫子在痛苦中领悟的境界。”乱世之中,又有几人能用心倾听孔子的礼乐仁义?

既然身在礼崩乐坏的乱世,孔子又哪能如国君所说那般学着做一个愚人?所谓“承礼启仁”,就是礼乐无数束,以仁约束,这是孔子一生的政治主张,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做法,是孔子时代责任和个人抱负的具体体现。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是因为他们能在灾难中不断思考斗争,创造精神文化财富,孔子在被迫离开鲁国的数十载中,专心学术,形成自己的思想流派——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礼乐和秩序,成为我国历史文化的源头,涓涓不息流淌数千年。

篇8:浅析孔子的天命观

在《论语》中孔子关于“命”的直接论述并不多, 因为在《论语·述而》中明确记载了“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对于鬼神和天命的一些看法在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意义, 它不仅直接影响了儒家另一位重要思想家孟子, 也影响了我国几千年来广大知识分子甚至普通群众。下面从鬼神、天、命三个方面分析孔子对于“命”的看法。

一、孔子如何评价鬼神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 鬼神之说虽没有殷商时期盛行, 可是因时代相去不远, 所以祭祀、占卜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占据了重要地位。想要了解孔子对“命”的看法, 首先应该知道孔子对于鬼神的评价。

(一) 不肯定也不否定。

《论语·八佾》记载:“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 如不祭。’”这里的两个“如”字, 说明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 不肯定鬼神的存在, 也不否定鬼神的存在, 孔子认为祭祀鬼神最重要的是诚意。在《为政》篇中, 孔子提道:“非其鬼而祭之, 谄也。”古人祭祀自己的祖先是非功利的, 抱持的是崇敬和怀念的态度, 而去祭祀别家的祖先, 则一定是希望得到鬼神的庇佑或者怀有其他功利性的目的, 是谄媚的表现, 所以孔子不提倡这样做。

又如《论语·述而》:“子疾病, 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孔子认为自己平时克己复礼, 问心无愧, 无需祈求上天的特殊庇佑和照顾, 如果真有什么大灾大难的, 就没必要追悔埋怨。

又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朱熹认为:“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 知者之事也。”程子曰:“人多信鬼神, 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 能敬能远, 可谓知。”这说明, 孔子对待鬼神的态度是尊敬, 但不提倡盲目崇拜和迷信, 应当敬而远之, 不刻意去寻求鬼神的帮助和庇佑。

(二) 不谈论, 不讨论。

《论语·述而》记:“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正义》皇疏云:“无益于教化者, 解不言怪、力、神三事也。”朱熹《四书章节集注》:“鬼神, 造化之迹, 虽非不正, 然非穷理之至, 有未易明者, 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 语德而不语力, 语治而不语乱, 语人而不语神。”这说明孔子重视的不是鬼神, 而是人事。

又如《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 焉知死?’”《论语正义》陈曰:“鬼神及死事难明, 语之无益, 故不答。”

对于鬼神, 孔子采用的是不谈论、不讨论的态度, 因为鬼神之事不是能用简单讨论和思辨的方法就能确定是否真实存在的, 所以与其说不清道不明, 倒不如不说, 并且孔子重视的是人事, 而非鬼神。不过, 孔子不否定鬼神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原因。首先, 如果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 就会使一些人不畏因果报应, 肆无忌惮, 坏事做尽, 这样还不如让人们相信鬼神的存在, 使人们有所顾忌。其次, 古人重视祭祀先人, 如果鬼神一说被彻底否定, 那么人死之后便什么都不存在, 人们会少了情感寄托。所以孔子的这种做法可谓是恰到好处, 既不会使人们迷信鬼神, 又不会完全无所顾忌。

二、孔子对天的看法

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 天是万能的、有意志的, 可以支配世间万物, 每个人的“命”都是由上天安排好的。而在孔子看来, 天既是自然意义上的客观存在, 又是人格化的抽象存在。

(一) 自然意义上的天。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不愿意多说话是因为想让徒弟们多思考, 说得太多反而无益。古人把天看做化生万物的主宰, 所以孔子才有“四时行”“万物生”一说。不过这里的“天”并无赋予更多其他含义, 主要指的是自然意义上的天。

(二) 抽象化的天。

仪封人请见, 曰:“君子之至于斯也, 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正义》注孔曰:“语诸弟子言何患于夫子圣德之将丧亡耶?天下之无道已久矣, 极衰必盛。木铎, 施政教时所振也。言天将命孔子制作法度, 以号令于天下。”这里将“天”赋予了某种神秘力量, 认为天掌握世间万物, 认为天会将拯救天下于无道的使命交给孔子。

子曰:“天生德于予, 桓魋其如予何?”

《论语正义》包曰:“桓魋, 宋司马。天生德者, 谓授我以圣性, 德合天地, 吉无不利, 故曰其如予何?”这里孔子认为天是道德化的天, 认为人世间的道德是上天赋予的, 既然上天赐予了自己品德, 那么桓魋又能拿自己怎么样呢?如果桓魋害了孔子, 那么就是违逆于天了。孔子还有一段经历和这个相似:

子畏于匡, 曰:“文王既没, 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 匡人其如予何?”

《四书章句集注》马氏曰:“文王自谓后死者。言天若欲丧此文, 则必不使得我与于此文;今我既得与于此文, 则是天未欲丧此文也。”孔子认为, 自己是要传递保存先王之道的, 如果天不愿意消灭这文化, 那么匡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

在孔子看来, 天除了作为自然现象客观存在之外, 还有一定的人格化色彩, 它是传授道德、掌控万物和支配一切的。孔子与当时的人一样, 因对一些奇特现象或偶人事件无法做出合理解释, 而相信天具有某种神秘力量, 所以对天有所崇拜, 并把天人格化。

三、孔子对命的看法

在《论语》中, 孔子除了对鬼神和天进行了一些描述和评论外, 也有一些篇章是直接提到“命”的。在这些篇章中“命”的含义也比较丰富, 可以理解为命运, 也可以解释为天命。孔子不仅论述了何为“命”, 而且提出了面对“命”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 命运。

孔子曰:“不知命, 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论语正义》孔曰:“命谓穷达之分。”这里孔子认为, 富贵贫穷、地位贵贱都是命中注定的, 人要知道自己的命运,

WENJIAOZILIAO

不应该趋利避害, 盲目追求额外的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 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 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 命也。道之将废也与, 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孔子认为, 如果天不废道, 就算公伯寮污蔑子路, 季孙也不会相信;如果天要废道, 那么无论公伯寮做不做结果都一样, 也就是说行道废道皆有命。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把“命”理解为人力所不能控制或预测的某种外在力量, 也就是人无法掌控的被设定好的命运。人的一生总是被种种的偶然性影响着, 而这种偶然性事件的总和就被看做是“命”。

(二) 天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人到了五十岁左右, 对自己的人生应该有了一定的把握和理解, 既知道自己的不足, 又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可能性, 不再像年轻时, 血气方刚满是冲劲, 或是对前途茫然不知。这里“天命”指的是人生中所出现的一连串偶然性事件, 根据这些事件大概归纳预测出人生规律和发展。这种对命运的把握一般也只有到五十岁左右才能实现。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 畏大人, 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狎大人, 侮圣人之言。”

孔子所说的“畏天命”不是指屈从于命运, 而是了解和把握“天命”后, 对其怀有敬畏, 正如“五十而知天命”一样。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 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 与人恭而有礼,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这句话到现在仍是中国人的口头语, 这里的“命”含宿命之意。其实所谓“命”“天”不过是对人生造成影响的客观存在, 并不是绝对的、必然的。人的一生, 并不是由“天”设定好的, 而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和必然事件组合成的, 偶然事件虽然会对人生造成重大影响, 但是自身的不懈努力, 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是非常必要的, 也会影响人生的道路发展。

通过上述孔子对鬼神、天、命等观点的讨论, 可以看出, 孔子敬畏“命”, 追求“知天命”。但是“知命”不是“认命”, 不是盲目服从、无所作为, 等待命运的安排, 而是要创造自己的命运, 把握自己的命运, 不畏惧“命”, 不屈从于命运。他要人们远神亲人, 存鬼不论, 专注人事。“知其不可而为之”充分说明了孔子不愿屈服于命运, 而敢于把握自己的人生。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2011.1.

[2][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 1990.3.

上一篇:洗胃患者的护理体会下一篇:学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