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何处经典散文

2024-04-26

炊烟何处经典散文(通用9篇)

篇1:炊烟何处经典散文

炊烟何处经典散文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喜欢邓丽君的深情演唱,每次听这首歌,袅袅娜娜的记忆就如那轻柔的弦律,悄悄萦绕心头,油然而生的温馨弥散在伸手可触的日子里,很久很久挥之不去。

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炊烟就如母亲的呵护,一天天伴我长大。每个清晨,小村在鸡鸣犬吠中醒来,母亲点燃的第一缕炊烟和东方的云霞一起升起,催促着我睁开惺松的睡眼,在冉冉的朝阳中走向村头的.学校。每个傍晚,夕阳西下,温和的面庞把小村映成一片酡红,路上荷锄的壮汉、牵牛的少年、街头吆喝的小贩、嬉耍的孩子,都在炊烟的牵引下,奔向自己的家门。当最后一缕炊烟融进茫茫暮色,父亲关好柴门,堵上鸡窝,母亲摆上饭桌,点燃灯火,在他们三番五次的召唤声中,我合上作业本,一家人吃着玉米渣粥,就着小鱼儿咸菜,说笑声和被煤油灯拉长的身影一起,透过窗子,越过小院,穿过篱笆墙,飘在静静的老街上。此时,蓝色的天空星光闪动,家家的屋中灯火摇摇,还没有许多现代化娱乐设施的农家院落,朴素得秀美,自然得恬静!睡在那被炊烟烘烤的火炕上,温暖而踏实!

离开小村后,不论是紧张的求学时光,还是以后的城市生活,炊烟都成为我记忆中剪不断的情结。每到一个地方,偶尔看到一缕炊烟,都会想起父亲抱柴烧火母亲打理饭菜的情景,那粘粘稠稠的玉米渣粥、热气腾腾的棒子面饽饽,至今想起仍然香甜可口,心有回味。每次在傍晚回家,总是刻意寻找飘在自家屋顶的炊烟,而每次都会引起我长长的伫立,夕阳中感觉眼角似乎泪水晶莹,心中却带着慰藉的笑意。

炊烟,是我童年美丽的梦,是我永恒存在的亲情,更是我魂牵梦绕的老家。

这些年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家家都用上了液化气等方便、干净、快捷的做饭设施,炊烟渐渐淡出了熟悉的小村。上次回家,父母说不久就要拆迁,即将在新的生活小区开始新的生活方式。带给我无限情思的炊烟,也将成为永远的过去。在一阵喜悦一阵欣慰中,我忽然感觉一丝失落。

随着时代发展,有些事物注定会不复存在。也许把它留在深深的记忆中,才会更加温馨,更加美好!

篇2:炊烟何处经典散文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村因为有了炊烟而生机盎然。千百年来,炊烟就像一枝枝温暖而高蹈的毛笔,将农人们的心事、思念和憧憬,不知疲倦地书写在广阔的天空和厚实的土地上。

在乡村,家家户户烧火做饭,都离不开一种叫做“地锅”的灶膛。这种灶膛大部分都是用土坯垒成的,外形方方正正,一口大铁锅结结实实地坐在顶端。与“地锅”相搭配的,还有一根不算很高的烟囱,和一只木头做的风箱。小时候爱帮母亲烧火做饭,特别是冬天,坐在“地锅”前面,既明亮又暖和。拉起风箱,“呼啦,呼啦”,火苗就冒了起来,忽闪忽闪地蹿出了灶膛,像一条可爱的巨蟒不停地吐着红红的信子。

烧火用的一般都是庄稼的`秸秆和树叶。这些东西是最不经烧的,刚放进去,一股浓烟冒上去以后,就没有了力气。特别是干燥的麦秸,更是如此,于是人们把脾气暴躁的人俗称为“麦秸火脾气”,有点儿“外强中干”的味道。那些结实的木头,是烧火的最佳材料,不仅火势稳定,而且很持久,也没有多少废烟,不呛人。结实的木头并不好找,到了冬天,人们就争相到大树上砍枯干的树枝。有时候这些树枝并没有真的干透,放到灶膛里不仅不会立即着火,而且浓烟滚滚,呛得人泪流满面。

之所以喜欢地锅,除了它做出来的饭菜味道醇正以外,就是捎带着烘烤玉米、红薯。在灶膛的边上,放进去玉米、红薯后,用小火慢慢烘烤,如果火势太猛,就会变得焦糊,没办法吃了。有时候,光靠烘烤还不够,等饭菜做熟后,再将那些余烬覆盖到玉米、红薯上,闷上一段时间,它们就熟透了。别看这些烤出来的东西沾满了黑色的灰尘,绝对原汁原味,又香又美。不过,吃过后一定记得洗手洗脸,可不要弄成了“包青天”。

灶膛是农人们非常尊崇的地方,也是最能牵动流浪在外的人们的地方。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以前,外出的人们都会如约般赶回家里,为的是告诉那张贴在厨房的“灶神”,自己还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在“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祈愿中,供上又黏又甜的“祭灶糖”,了却又一年的心事。有的地方把这一天唤作“小年”,记得鲁迅先生在《祝福》中详细描述过那些场景,热闹的气氛可见一斑。其实很多地方,就是从这一天,在灶膛前拉开了春节的序幕。

生活一直向前,朝着我们期望的美好而马不停蹄。在这场现代化的进程中,煤炭、液化气、电器也接二连三地涌进了古老的乡村,使人们渐渐忘却了曾经燃烧柴草的“地锅”。那些炙手可热的树枝和庄稼秸秆,也成了乡村的累赘,被胡乱堆在路边和墙角,任由腐烂。那些袅袅的炊烟,也再难觅踪影了。

篇3:从先秦诸子散文入手涵泳经典

一、在涵泳中拓展经典的宽度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语文教材里选编的先秦诸子散文少之又少,注解也较为粗浅,缺乏系统性。在新课程背景下,在提倡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尝试带领学生进行“先秦诸子散文之经典导读”的拓展学习,通过阅读经典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学习兴奋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我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日本有一个名叫涩泽荣一的人,他是日本现代文明的创始人之一。他有过这样一个口号:“要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算盘表示经济利益,《论语》表示伦理精神。日本经济就是在东方文化的伦理道德的规范制约下实现义利合一,逐渐发展成今天的经济强国。听完故事,学生们表示感触很深,认识到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还影响着邻国的发展进步。其次,我利用PPT在课堂上展示一些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经典名句,让学生通过诵读,激起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就由被动接受型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

二、在涵泳中体悟经典的深度

我常带着学生涵泳经典,与经典对话,教导学生耐心聆听先知的教诲,明白一些为人之道,使学生通过对经典的学习与感悟,认识自我,在学习中体验快乐;使学生通过阅读,明白一些经典名句看似简单易懂,却是人类智慧经验的结晶,具有丰富的内涵;使学生读懂经典,在经典的感召下,对生命能有新的体悟,对自我能有新的认识。

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今天,向孔子学当教师”的专题解读活动,学生通过阅读与先贤对话,获取情感的共鸣,汲取做人的智慧。先贤的智慧良言和伟岸的人格精神一次次感召着他们,他们在获取、辨识、整理、归纳中加深了对中华民族文化精髓内涵的理解,他们不再盲目崇洋,而是能够聆听、倾诉、思考,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例如,通过学习名句“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老子》),学生在记诵中感悟到了老子的辩证思想,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而且是互相影响的,在一定程度下还会发生转变,最后归于统一。学生在诵读中陶醉着,在诵读中收获着,明白了“以德养道”的真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三、在诵读实践中修身养性

1. 在反复诵读中指导涵泳

我采用导读和精读相结合教学形式,从学习经典篇章的原文、原字入手,引导学生掌握经典的精髓。同时,我还在深度讲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挖掘和深化文本的思想内涵。

我在课堂上进行导读时,在具体操作中注重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领悟、自我建构知识。在导读的同时,我还带着学生加以深化,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经典内涵的理解,使他们在涵泳中与文本融为一体,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升华人格内涵。

对照新课程标准来驾驭教材、驾驭教案,并不能体现教师的驾驭能力,教师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维动态才能真正地教育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制订教学内容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在经典的学习中,通过熟读的方式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对圣贤的缅怀之情,在熟读中产生审美的愉悦。教师与学生都应在诵读中用心去感悟经典,在反省中获取智慧,形成良好的主观体验。

2. 在专题研读中教导涵泳

《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是孔子一生为学的写照,完整地叙述了孔子一生进学的历程,对青春期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帮助极大。学生在诵读后能很快熟记句子,但对句子的理解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头上,没有整体地领会其内涵,而且学生对“志”的理解过于简单,仅解释为“立志”。因此,我带领学生进行拓展探究,从细微处入手进行理解,使学生明白“志”是“三十而立”的基本前提,“志”应该理解为在心里“以圣人为志”,在外就是“学”,学习圣人。于是,我引导学生从“学”入手,从模仿圣贤的言行开始,去感悟其内涵,从而确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篇4:“炊烟”散文比较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20分)

跟着炊烟回家

马国福

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他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恬静安详,似乎炊烟成了一个乡间的导师,让那些懵懂的心灵找到情感的慰藉,人生的方向。

记忆里的村庄,炊烟和着日升日落的节拍,发出开启新生活的信号。没有风的时候,一束束炊烟像一个个浓墨重彩的感叹号,提醒人们繁忙的一天开始了。黄昏的时候,我们从地里干完活,走在回家的路上,大老远就能看见一束束炊烟,慢慢地穿过林梢。夕阳的余晖洒在林梢间,像涂上了一层层金粉。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再也不离开这个村庄了,只为在每天的日升日落中看这炊烟升起又熄灭,熄灭又升起,多好啊!

肩膀上扛着铁锹的父亲说:傻孩子,一辈子窝在这个村庄里有啥出息啊!有本事的人都到城里去工作,哪有像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人啊!

土地就像一根宿命的绳子,把父辈一生都拴在土地上,让他们无法脱离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沉重劳动。多年后,我通过知识解开这根绳子离开村庄,到城里谋生。想到村庄里的乡亲们沿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亘古传统,从事永无止境的繁重农活,他们的生活依然很不寬裕,我的心就微微作痛。我知道,父亲当初给我说那番话有他的道理。也许,父亲看透了生活的本质,当时父亲之所以给我狭隘的幸福定义自有他的苦衷吧。

有时候,在城市中受了伤,我就想回到村庄,对着那见证我年少岁月的炊烟,大哭一场。我知道,我的滂沱泪雨,会被炊烟带走,让我无所牵绊地上路、追求。像一缕空气消失在风中,像一抹炊烟擦干我的眼泪,坐在故乡的山冈上遥望炊烟,我的心会归于平静。城市生活衍生的计较、竞争和苦恼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从炊烟熄灭又升起的自然景观中汲取继续抬头前行的力量。计较会让自己更加痛苦,竞争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一切计较、竞争和苦恼,比与我的生命水乳交融的炊烟还轻,我为什么不放下呢?村庄里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家里可以没有美味佳肴,灵魂的仓库里可以没有金银细软,但村庄里不能没有炊烟,人的精神家园里也不能没有炊烟。炊烟是村庄里所有人灵魂的导师,她让我们在人生的坐标里找准自己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

我一直怀念炊烟。远离了村庄的炊烟,我的生命似乎成了一条断流的河,一块荒芜的田地。只有炊烟,以及村庄里那些与炊烟站在一起的风物,才能让我的生命保持长久的美感、幸福和丰盈。心里空虚的时候,我常常打电话给父亲,说我看不到炊烟的落寞。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

通完电话,晚上我就会做梦,梦见炊烟舞动的画面,梦中的炊烟就是一场大雨,湿润我干涸的河流,让我的内心汹涌起思乡的碧波,一波一波,顺着河流的方向回家。

漂泊的宿命已经不能让我经常回家了,命运把我羁押到远方。一年回一次家,看一次炊烟,对我而言是命运的大赦。我只能在梦里跟着炊烟回家。炊烟是一个村庄全部的重量,是生活在炊烟扎根的土地上所有人们的希望。炊烟对我的意义就是灵魂的意义。

一个人的灵魂断炊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的灵魂里每天舞动着的,那是一束束炊烟。

——选自《江门文艺》

1散文第二段描绘了记忆中的炊烟图,请分析其表达特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散文第三段父亲对“我”说那番话的原因。(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出现“父亲说,孩子,疲惫的时候,你就跟着炊烟回家”,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的标题是“跟着炊烟回家”,请结合全文探究其深刻意蕴。(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0分)

梦里炊烟诗中境

王民选

①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

②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

③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

④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

⑤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

⑥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

⑦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有删改)

1结合全文来看,开头第①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中說“炊烟所炙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第⑥段又说“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怎样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段说“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应该怎样承担这种“使命”。(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鉴赏】1用心描绘“炊烟”,各显神通

两文都按时间顺序对“炊烟”展开具体描写,展现出一天之中“炊烟”全貌,给读者完整印象和认识。前文第二段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后文第五段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挠醒”、“嬉戏”、“挽起臂膀”等词语,将“炊烟”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特征,增强了亲切感与感染力,使感情表达更充分。

2由形到神,由实到虚,突出主题

两文都采取了由实到虚的写法,先实写生火做饭的炊烟,再慢慢揭示炊烟的文化和情感意蕴,炊烟是行文线索。两位作者笔下,“炊烟”已不再是自然景观,而被赋予了情感和文化,“炊烟”代表故土、乡情文化。炊烟将人间美好情愫与生活气息、生活趣味纠结在一起,与人们精神生活也紧密相连。

马文侧重写了三方面内容: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炊烟慰藉思亲怀乡之情;在城市遭到挫折时,炊烟给了前行的力量;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炊烟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

王文侧重揭示了四方面内容: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缠绕着游子乡情、绵延出时光推移、氤氲着诗情画意。

【参考答案】

一、1围绕“炊烟”这一主体,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乡村的恬静、幽美、安详,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2土地是农民的宿命,让他们一生离不开土地(2分);繁重农活永无止境,而生活却依然很不富裕(2分);到城里工作或许能过上幸福生活(2分)。

3点题(1分);前后照应(1分);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理解、关爱(1分);有助于文章主旨的表现(1分)。

4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慰藉思亲怀乡之情(2分);在城市遭到挫折时,汲取前行的力量,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2分);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2分)。

二、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总写对“炊烟”文化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提挈全篇;奠定文章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每点2分)

2第一句话:缭绕的炊烟凝聚着浓郁的乡情、乡思、乡韵,在游子的心灵世界中,形成了一种难以割舍的牵系,挥之不去。(围绕“游子的乡情”进行具体阐释,也可从“故土情结”、“乡情文化”的角度作答。)

第二句:炊烟将人间的美好情愫与生活气息、生活趣味纠结在一起,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也紧密相连。(“人间情”指炊烟中蕴含的诗情、气韵;“烟火味儿”则重在表明生活气息、生活趣味;“灵魂的脐带”则明显涉及人们的精神领域)(每句2分)

3按照“清晨”、“中午”、“日色已尽”的时间顺序,对“炊烟”展开具体的描写,展现出一天之中“炊烟”的全貌,给读者完整的印象和认识;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挠醒”、“嬉戏”、“挽起臂膀”等词语,将“炊烟”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特征,增强了亲切感与感染力,使感情表达更充分。(每点3分)

4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炊烟”作为“一种标志性符号”的意义所在;其次,“炊烟”作为农耕文明与劳作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我们须臾不能将其割舍;要唤醒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以勇敢担当神圣使命的姿态和美好的情感,将“炊烟”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发扬广大。(每点2分)

【作者简介】

吴建刚,高级教师,江苏省上冈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发表文章多篇。

篇5:人生何处不相逢经典散文

你说你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

我说我是天上乐仙子,不是天上酒门神.....

【山河盛世,锦瑟友人】

千万年前,霞光流漫,月色与江河勾连缠绵,故人江畔望月,与江天融为一色,注定与世迷离契合;千万年后,汀州消绊,孤月和高山芬芳缔合,今人徜徉山月,与情感离合纠缠,注定轻薄离殇。

流水缠绵,人世迷离缠绵。在古今交织,变与不变的对峙下,一个一个时代过去,一代一代人老去。何人初见月,何月初照人。痴缠乏味,感伤也乏味,以为懂得一份安然,明白离合重逢,就可以地久天长,以为拥抱江月,参透你的诗意,就可以饮水长存,不知,你将视线乏力,转而瞻望天上孤月,我才真正的知道,原来我注定了要被肆意尘俗割断情缘,与你老死不相往来。

一卷锦瑟,三寸闲云。锦瑟安在,而友人呢?闲云落月,玉户珠帘中的你是否依在?瑶琴铺江,萧索深情的你还安在否?

此夜,你人独坐秋江上。拈一席青丝,沾一剪古殇,在最美的`国度里重拾安然,在感伤的红尘里邂逅未央。我影伴孤河,以江为砚,月光作盏,流水为墨。写你,写你的一如既往,写我,写我执迷不悟。

你说落花如梦凄美,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可是经年以后,才渐觉曾经那个愁无限,消瘦尽,无人晓的你是如此的凭栏凄美。萧雨犹在,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的你犹在,怎么睹书逍茶红尘作伴的你如此神离?落花不懂,闲雨怎觉,西风容容,蘸打眉同。你结伴月将影,与歌水徘徊。你倩影凌乱,巧做短词长情。思念是那么的静逸,月光是那么的灵心飞扬。你说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愁寄千重山,多少梦,多少往事江河月。屏山秋掩,江月同住,斜雨冷冷沾秋处,乏梦山河归人路。曾经多少往事,溪沙作伴,曾经几许柔绿,昔雨海雾。一路长情,你屡屡拒人于外,何处空茫,消退几生容颜。与你饮水长存,更添纳兰盛景。思念缠绵,无处投缘,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人间多情伤几许,桑田沧海闭梳窗。月色与山田勾合,离愁化流水无意,山与河盛世旷达,人和月凄美纠缠。很想知道,我来的前一步,是谁,是谁勾勒相思,是谁迎风作笺;我相离时又是谁,是谁睹书逍茶,是谁饮水长存。

曲散肠断,这词人,择书端坐,邋笔深壑,神情萧索,几分凄美。秋月瞭亮了寂寞,爱,如此缄默。

篇6:炊烟的情结散文

忘记了是谁曾经写了一篇关于炊烟的诗歌,但隽永的笔触和妙曼的诗情,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炊烟是乡村的纱巾,炊烟像粮食的一缕香魂缭绕在村头地边,炊烟是大地蘸着阳光草书的诗篇,挥洒的旋律。”以妙曼的笔触赞美了炊烟,也道出了炊烟曼妙之魂,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对炊烟的美好回忆。

有炊烟的地方是人出没的场所,炊烟袅绕的地方才是温馨的家园。炊烟是天地的分界线,根在人家,梢临仙境,炊烟天上人间的连接的纽带,人间憧憬着仙境,神仙顾盼着人间的美好。家是炊烟升起的地方,缕缕升腾的炊烟,是人们挂念的根。无论你权位有多显赫,无论你的身价有多高,亦或你是一个个默默无闻的草根百姓,也无论你曾经闻过的炊烟是何种味道,都是你无法忘却的家的味道。炊烟似思念的脐带,连接着游子和家。

在那黄海之滨,云山之南,灌水之北,有我一直牵挂的那缕炊烟,以及在其背景下的那些时光,那些时光里的那些人,与那些人相关的那些事……一个地方一种风俗,一种风俗展示着风情。虽然曾经是贫瘠的盐碱滩涂,炊烟的味道也是贫淡的,但,尽管我家那缕炊烟因为父母的远行不再升起,已经不再飘舞,尽管与那炊烟升起的有关的人和事渐行渐远,不是在休憩的午后,就是在夜深人静的时空中,像丽日下那件旧棉絮,在我的脑海中,不断膨松,占据着的心房,成为我永远挥之不去的思念。

穿越时空,趟过岁月的河,在少小儿郎时的时光码头上,虽然自己在极力地想做一个勤快的好孩子,但,清晨的炊烟总是在我清梦时飘舞而去的,它们在黎明的晨光中飘舞而去,父母也在早晨的炊烟熄灭后,匆匆忙忙地扛起农具,迎着朝霞,踏着晨露,走进了充满希望和期盼的田野里。待我钻出被窝,洗漱,就餐时,炊烟注定是不见了踪影,是披星戴月地升腾上空,还是溶进厚重的晨露里,亦或是踏上黎明的云层而相嘻而去,我还真的无法知道。每天父母烹饪早餐的炊烟的模样,在我的心中是空白的,似丹青妙手墨宝中的留白,至今还在猜测,品味,也给我留下了无尽想象空间。

用完早餐,唱着:“小儿小儿郎,背起书包上学堂……”一蹦一跳地走向学校。但总是会向父母那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场所,去望上几眼,感受一下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即使走进校门,有时看不到父母的身影,还会再次回眸一下,因此,在我心海中,这首诗要比“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记忆,来得更为深刻。

当太阳高悬南天时,一阵缓慢的下课铃声,慢条斯理地敲响在校园里,慌慌忙忙地将书本装进书包,扔在那搭在泥垛上的长条形的木板上。“最怕”的事常常会就在这个时候发生,有的老师往往会在这个节骨眼说:“最后补充几点……”因为此时做在教室里实在是一种“煎熬”,不远处那充满诱惑和馨香的炊烟,已经飘来。

走出校门不远后,倘若看不到老师紧跟在队伍的后面,任凭大队长的一再叫嚷:“注意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调皮的几位同学都会寻找机会,放弃应该走的平坦大道,抄近路、走小道,向那炊烟升腾的地方来个百米冲刺。当然,有时身后也会跟着大队长的身影,因为他也同样希望自己,早点看到自己家的那缕炊烟,闻到那缕炊烟的味道。

中午的炊烟,在阳光下看去,很轻淡,白色的,丝丝缕缕,似有若无,甚至有时连影子都不会在庭院里留下(除非是雨后初晴,那些柴火被淋湿过)。但,无论是贫困人家还是富裕家庭,中午的炊烟最香、最具有诱惑力,似雪中的寒梅,浮动着暗香;有时又如空谷幽兰的气息,远浓近无。我们各自跑回自家的炊烟下,无论是珍馐佳肴,还是萝卜青菜,同样都可以让我们大快朵颐。一阵风卷残云的狼吞虎咽后,在喝上一碗咸淡可口的汤。虽然那时是清茶淡饭的日子,那汤即便是三二片菜叶、二三根葱管,但,一旦经过炊烟的熏染,就变得可口、润喉、舒心。

在我们孩童再次走进教室后,头戴斗笠或者草帽的农人们也再次走进了田野里,尽管那些土地在当时贫瘠到无法撑壮炊烟的腰身,男人为它累弯了腰,女人也为之锁愁了眉,但信念却一直在农人的心中熊熊燃烧……也正因为这样,才推进了社会的发展。

校门口那颗歪脖子的老槐树上,终于又响起了悠扬的下课铃声。每天下午放学后,离夜纱垂下总还有一段好长的时间。在这段时光里,应该是孩童最为惬意的时候,三五成群,或在路上玩耍,或到生产队的社场上嬉闹,或者躲进牛屋里去下棋、打牌……

夕阳西下后,被染红的云朵在西天形成了红色的山峦,或者流淌成为红色的河流,形成了红色的画面。不知不觉中,晚风吹来夜色时,光线也渐渐地暗了下来,不知是哪一家的炊烟率先升起,很快就引来村庄里炊烟四起,袅袅娜娜的炊烟似白云飘舞起来,又似雾岚一般渐渐地笼罩小村庄,让村庄犹如仙境,胜过天堂。

炊烟的香味一旦舞来,使得好多孩童马上收敛了玩心,懒懒散散地向炊烟升起的地方走去。此时的炊烟不知是夜色的渲染,还是那轮明月的映衬,由中午的轻淡的白色变得有些灰白,间或还有一些细小的火星精灵般地舞蹈其中。炊烟与西方那缕最后的晚霞,一起把村庄烘托得静美而祥和。

有些孩童的玩心太重,往往会让东家大娘、西家大嫂站在庭院前,大声呼喊自己儿女的名字,这些声音虽然含有一些不悦,却充满着厚爱。胆大的孩童会大声回应,而胆小的就会偷偷地溜回家,然后故意从母亲的背后出现,抱住母亲的胳膊,还调皮地叫到:“天天喊,烦死了!我不是早已在家里吗?”于是就会传来母亲的笑声:“哈哈,乖孩子,真懂事了,都怪我没有注意,那我下次不在叫唤了……”可孩童总是经不住这个“善意”的话语,只好乖乖地说:“别、别,下次当喊还是喊吧!我不会责怪妈妈的!”于是欢天喜地地走进那炊烟升起的厨房间,点起煤油灯,共进晚餐。尚若此时你走出家门,向遥远的地方望去,你会感到天际的星月与万家灯火的交汇,是一种真正的美,一种和谐,一种静雅,一种祥和。

有炊烟的地方是家。可现在的孩子生活在现代化社会里,由于气、电灶具的使用,好像已经看不到炊烟升腾了。因为现在家庭燃料非电即气,煤气的那缕炊烟也被抽油烟机不知不觉地排走,就是看到也失去了炊烟的原有含义。

在我的孩童时代,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灶头,特别是农村,低矮的草房里大多垒砌着一米高左右的灶头,炉膛是用砖瓦镶嵌而成,有一个沿墙而上的烟囱穿过房顶后,在砌高几十公分。当时的燃料大多是植物的秸秆和树木那枯槁的枝条。做饭时,划着火柴去点燃一把易燃的软草,再引燃植物的秸秆等硬柴火。植物在燃烧起火的同时,将产生一些烟雾沿着烟囱滚滚而上。无风时似一根白色的圆柱直插云霄。哪怕有一丝微风,就会袅娜舞动,云般飘向远方,又似一条条白龙腾空而去,最后消失远方,化为乌有。同时在炊烟的飘舞时,也将家家户户的饭菜的馨香,携带空中,是村庄的气息在不知不觉中纷纷起来。

无法忘怀的是有几年是农业减产的年头,柴火自然而然就缺少了许多,无可奈何的人们只好将细碎的锯削、稻壳子等做燃料,为了便于燃烧,人们不得不将铁匠打铁用的风箱装在灶头下,进进出出地拉动风箱,产生的风带着充足的氧气,使得它们得到了完全的燃烧,从而也使得炊烟的从黑色变成了白色,同时也使得炊烟灵动起来,似舞台上舞动的白色的水袖一般。

在我的童年时代,生产力较为落后,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十分贫困,每年的春节后人们就进入了春荒岁月。虽然春天景美色新,绿色盎然,充满希望,但春天的炊烟升起的时间相对短暂,炊烟的味道也显得单调乏味,不过,越是饥饿,炊烟的味道越是具有诱惑力。

走进初夏后,刚刚结束了春耕春播,三麦也随着成熟了,无论是丰收还是减产,炊烟的味道就开始香浓起来,加上蔬菜和瓜果的下市,炊烟的内涵有所延伸,从又魅力起来。最有魅力的炊烟,应该是金秋时节。虽然万木凋谢、杂草枯黄,但这个时光是收获的季节,天高云淡,缕缕白云飘曳长空,似乎那就是炊烟的化身,给人以安宁与祥和的氛围。冬天的炊烟是静雅的,也很悠闲。脱去绿装的树木使得村庄瘦弱了许多,空间也好像宽敞了许多,低矮的茅屋显得高大起来,老远就可以见到炊烟的倩影。最为浓烈的炊烟味道应该是在春节时分,虽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的汇聚,但也是千家万户力所能及的.体现。

在我的记忆里,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是家,炊烟就是母亲的化身。一年三百六十五的1095次炊烟,往往都是母亲默默地在案上切好菜、河里淘好米,在锅里添上水、锅下点燃柴火,在不紧不慢地升起炊烟。春日含辛、夏日茹苦,秋月下任劳、冬雪中任怨,为家燃起充满爱意的炊烟。可以说,那袅娜升腾的炊烟,就是母爱的奉献。艳红的炉火在烧熟饭菜的同时,也将母亲的青丝熏染成为白发。从某些角度上来说,炊烟飘走的是母亲的岁月,虽然看似轻柔的炊烟,却活生生地将母亲的背给压弯了。

当然,那炊烟也是父亲那如雨汗水的魂,也是父亲辛勤劳作的结晶。虽然父亲有时默默无声,也不去烧火做饭,但那翩舞而去的炊烟,同样充满了父亲的那份爱。正如刘和刚唱到的那样:“……凝望您的目光,我看到了爱心,有老有小,您手里捧着笑声,再苦再累,您脸上挂着温馨。我的老父亲呀,我最疼爱的人,生活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

曾经行走在缕缕袅娜的炊烟下,渐渐走出了我的童年和少年,又渐渐地离远了那炊烟,走向了喧哗的、没有炊烟味道的城市。每每想起那缕缕炊烟,就会想起了乡情和母爱,可以说炊烟就是一道故乡的原风景。

不知是谁曾经这样说: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于我们的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走过了五十春秋的我,到今天才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炊烟,源于钻木取火的洪荒时代,一经升起,就世代传承,无怪司空见惯的炊烟,会引起无数文人墨客的泼墨倾情。无论是秦汉赋,还是盛唐诗,亦或是大宋词,都可见炊烟的墨中风流,或悲壮,或凄婉,或浪漫,或豪放,无不展示着炊烟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譬如王维曾经这样写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身为宋代明相的王安石也曾经触景生情地写道:“日暮炊烟孤起,不知渔网谁家。”

篇7:那缕炊烟散文

姊妹们都长大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工作,加之我们与父母不住在一起,总是聚少别多,偶尔回去一趟,父母也总会挽留一定要吃过饭再走。那天快到用晚餐时间,路过顺便去看看,父母此日恰巧提早用餐,见我来了,也竭力挽留吃饭:“不够饭,煮点粉!现在煮也快、省事!不象以前要用柴火灶……”

提起用柴火灶,让我想起儿时的烟囱里袅袅娜娜地升起的那缕炊烟。

记得很小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当我睡眼朦胧地从热乎乎的被窝里上爬起来,赤着脚走进厨房,看见母亲已经坐在灶火前已经点燃了松节在给我们做早饭,还不时地用嘴对着火棒筒吹着灶膛里的柴火,从灶膛里返冒出的青烟呛得母亲抹着眼睛,并咳喘着:“莫进来――烟!”等母亲下了米,往灶膛加上一把柴火后,不久,母亲便把半生不熟的饭捞起放在罾里,我喝过母亲舀的米汤,手上还捏着小饭团,便跟着母亲一道去村口的菜园里摘菜,趟过小河爬上一个小山坡。当我慢慢地走上菜地旁那块长有金银花的石堆,接近那棵老梨树时,借着东边泛白的天光,回头看看村子大门口的家,还依稀地看见烟囱里冒出的炊烟,袅袅升起,飘逝在空中。

傍晚放学的时候,我肚子很饿,急匆匆地往家赶。当我走到村口小河边上的那棵老梨树旁时,朝村子大门口的方向望去,心头觉得热乎乎的,充满了温暖与幸福。因为,看见了村子大门口的家,烟囱上方升起了袅袅的炊烟,那是母亲给我们做饭了!我便加快了步子,三步并作两步走,沿着小道跑回了家,等着母亲做的可口饭菜。

尽管我们小的`时候家比较穷,可是母亲对我们姐弟五个的生活照顾得很好。那时候粮食很少,所以我们家的主食里经常会掺和一些山里捡来的板粟制成的粟粉或小白菜、水菜梗粥,那里头饭少,且放的油也少,因而吃在嘴里有些干涩,肚子也常没有到吃饭时间就开始“闹革命”。于是有时,在遇上下雨的时候,生产队里不出工,母亲会给我们烫上一些蒸笼糕或锅糍粑,给我们加加餐,让我们吃个饱。母亲常提起我小时候,我记忆中那深刻做锅粑糍的事,当时家人每人下了一斤米料去做锅粑糍,吃完后,母亲问我:饱不饱?我说还想吃。因为我觉得那锅粑糍好象吃不够,吃不腻似的。每逢过年过节的时候,父亲总是去会想办法给我们弄些猪肉之类的给我们解解馋,一家人围着灶头,其乐融融的,父母围着锅里炒着菜,我们姐弟几个围在灶前,学着大人的样子,往灶膛不停地添柴加火,烧出来的饭菜是那么香,那时的饭菜被我们吃得一点不剩,那时我们都感到特别地开心!

我在山沟沟里生活了近,因为外出念书,因为工作,也离开过好几年,只能假期才能看到母亲做饭时的炊烟。后来我们全家都离开了那山沟沟,搬到县城住进了商品房,再没有柴火灶了,煮饭炒菜都是电汽化,再也看不到那缕缕炊烟了。

篇8:袅袅炊烟的散文

儿时,我天真的问我的母亲:“人家的房子上面为什么会有白烟从那个房顶出来?”“呵呵,我的傻儿子那是人家将炉子点着以后,产生的烟雾从烟囱里冒出来的。好儿子记住以后看到人家的烟囱有这样的烟冒出来,你就要赶紧回家该吃饭了,否则大人会担心的!”母亲轻柔的抚摸着我的额头说。我的心底里有一种烙印,那就是炊烟里面有母亲的叮咛和嘱托,那就是母亲的方向。

这记忆里的炊烟,总是让我形成了一种习惯,成为了我以及那个时候人们的“钟表”。清晨的炊烟意味着大人一天的忙碌开始了,三五成群的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夕阳西下时,炊烟袅袅就像在召唤着下地干活的人们该回家了。那时候,贪玩的天性使我成了到处乱跑的“野孩子”,每当傍晚时分烟囱里冒出来的炊烟远远的眺望着,就像是在呼喊我的名字一样,每当我看到炊烟的升起,那就是意味着得赶快回家了。等我蒙蒙跳跳的跑到家中的时候,母亲便会让我去房头看看父亲回来了没有,我跑过去远远的看见父亲在一轮红日的衬托下,扛着锄头在冲着我微笑着。

篇9:故乡的炊烟散文

当我身处所在的小城,隐隐地望见远处乡村腾起的炊烟,我就不由地想起故乡,想起故乡的炊烟来。故乡的炊烟,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浮现在我的眼前,不由地勾起我思乡的愁绪,思乡的愁绪绵延而悠长。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心底里哼唱这段歌词的时候,缕缕炊烟仿佛在眼前飘荡,唤醒了我温暖的记忆。故乡的炊烟,承载着我儿时的梦想,勾起了我想家的念头。记忆里,故乡的炊烟总是淡淡的,薄薄的,似一层轻纱一样,轻慰着我的心房,撩拨起我念家的情怀。

每一位在外的游子,都会像我一样,无论相隔着千山万水,总会遥望自己的故乡。在每一个寂静的夜晚,望着天空的那轮明月,思念着炊烟缭绕的故乡,牵挂着留守在故乡的亲人,想念着故乡的小伙伴。

故乡的炊烟无处不在,它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撩人,就像缠绕在我身上的脉络和脉络里流淌的血液一样,时时地伴随着我,深深地嵌入我生命的记忆中,摇曳在我的魂梦里,散落一地缠绵的乡愁。

故乡的黄土地上长满了庄稼,土地里有小麦,玉米,大豆,高粱,都是乡亲们赖以生存和用以解决温饱问题的食粮。每逢秋收过后,像玉米杆啦,高粱杆啦,棉花棵啦,乡亲们的家里院外都堆满了这些柴草,用它们来做熟庄户人家的一日三餐。

记得奶奶常说,说我生到了一个好的时代,不管吃得好坏,总算能填饱肚子里。父亲也总是附和着奶奶说起他们曾经逃荒的岁月。父亲说,跟着奶奶逃荒的日子里,每天都在受着饥饿的折磨,看不见哪里有炊烟,看见了炊烟,就会勒紧腰带跑过去,因为炊烟升起的地方,就会有人家,就有吃的要,要来的饭食就能用来充饥,只有肚子里有食物啦,才有力气往前走,山一程,水一程的走,是炊烟给他们带来了生活的勇气,是炊烟给他们带来了生存的希望。

当东方还没有泛起鱼肚白,也就是天还没有大亮的时候,遥闻深巷中二叔家的一声犬吠,三奶奶家喂养的大公鸡的第一声啼鸣,在我的故乡,勤劳的乡亲们就起来啦。村口的老井旁,人来人往,不时地有木桶碰撞井壁的声音,发出沉闷的声响。过不了多久,不少的乡亲都开始生火做饭啦,乡亲们即将迎来了新的一天。不一会儿,就见炊烟升起,袅袅炊烟随着轻风升腾起来,汇集着三爷家的,大伯家的,二婶家的,伴随着初升的朝阳,阳光微露着淡淡的金黄色,和着缕缕炊烟掠过农家院落里的屋顶,如雾般随风飘荡,在故乡的上空打着旋,转着圈,像恋家的游子一样,不舍得离开却又不得不走,向着小树林的方向,向着村外的广阔的原野,向着远处知名或不知名的村庄,悠悠地飘向远离故乡的地方,却又没有人能说清它们最终要飘向何处。在某种程度上,升腾的`炊烟,代表的是村庄的生生不息和深沉的呼吸,是庄稼人的未来与希望,也代表着乡亲们的悲喜哀乐。炊烟升起的地方就有亲人的等待,护佑它的是母亲的爱,依恋它的是远方儿女的情。

记得小时候,每当炊烟升起,我和小伙伴们便跑向村外,伙伴们静静地站在那里,回望着村庄,看村子里处处升腾的炊烟,看谁家的炊烟冒出的高,飘出的远,好像谁家的炊烟冒出的多,谁家的饭食就做的好一样。故乡袅袅的炊烟里,隐藏着我们多少年少时七彩的梦想啊。

每当我们争论不休的时候,大人们就喊着我们要回家吃饭了。奶奶掂着小脚,喊着我的乳名,声声乳名,奶奶呼唤的是那样的亲切,一边响亮的应着奶奶,一边飞快地跑向她的身边。奶奶总是满脸慈祥的笑容,她拉着我的小手,我跟随着奶奶一起走向家的方向,奶奶的手是那样的温暖。

印象中奶奶是个最勤快的人!每到农忙的时候,奶奶总会让我帮她往灶膛里添柴火。至今仍能够很清晰的记得第一次帮奶奶添柴烧火的情景。心里想着添柴烧火这不是最简单的事情吗?我不停地给灶膛里塞着柴草,常言说的好,人心实,火心虚。由于塞的太多,火一下子燃不尽冒出黑烟来,浓浓的黑烟呛得我眼泪直流,还不停地咳嗽。沾满黑灰的小手弄花了我的小脸,狼狈的样子惹得奶奶笑弯了腰,她一边笑着,一边忙着用水给我洗脸擦眼睛。奶奶柔声细气地说:“傻小子,烧火可不能心急,要慢慢地添柴禾才行。”奶奶还给我做了示范。在以后不断地生活实践中,我学会了如何添柴,渐渐能帮奶奶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凡事都一样,只要用心去做,用心感悟和领会,都能干好,奶奶的教诲成为了我以后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精神动力和宝贵财富。

不大的农家小院里,一张饭桌,几个小凳子,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手拿玉米饼子,蘸着奶奶亲手调制的面酱,津津有味地咀嚼着,畅聊着农家人过着的琐碎日子,那是怎样的情景啊,其乐融融,幸福无边。

如今,我家的地锅依旧静静地守候在那里,我轻抚着锅台,找寻着昨天的痕迹,锅台上若隐若现着奶奶的手印。仿佛看到小时候的我,坐在地锅旁,帮奶奶往地锅里生火添柴,看见一缕缕炊烟升起,凝聚在我的心头,随着记忆的风飘远。那口大铁锅里,仿佛有奶奶用双手贴出的满锅玉米饼子来,当满院弥满玉米饼香味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又围坐在一起,尽兴地品味着奶奶做出的可口饭菜。我看到了奶奶脸上舒展的皱纹,我看见了母亲为儿女操劳略显疲惫的面容,让我尽情地感受浓浓的亲情和无边的幸福。那情那景,时常闪现在我的脑海里,一次又一次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成为我遥不可及的梦境,凝集一地故土芬芳的记忆和亲人无尽的思念。

记得在周末的时候,我们小伙伴常常一起走向原野去打猪草,我们尽情地在原野里玩耍嬉戏,我们常常玩的忘记了回家的时间。当西边的天空还挂着最后一抹夕阳,当那抹夕阳的余晖和村子上空的炊烟交融,我们的眼前就呈现一道乡村独有的靓丽风景。从村子里飘来的炊烟袅袅,夹杂着柴草的味道,和着诱人的饭香味,不由得让人饥肠辘辘,我们是该准备回家啦。我们身挎着草篮子,满载着收获的喜悦,匆匆忙忙地往家里赶。我们知道,融合的炊烟里,有奶奶忙碌的身影,有母亲亲切的呼唤,有一家人永远难以割舍的亲情。

如今的我,虽然已离开故乡多年,可奶奶,母亲的身影依然在我记忆的角落里珍藏着,如同故乡的炊烟,浓浓的,淡淡的,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为了生计,在外一直漂泊的我,总是想起故乡,想起奶奶,想起母亲,想起故乡的炊烟。每一个在外的游子,都像我一样,尽管在外面暂时有了栖身之地,心却一直在漂泊着。随着年龄的增长,远离故土的人,思乡的愁绪越来越浓,都明白只有故乡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宿。踏遍千山万水,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会回来的,因为故乡的炊烟里有着亲人的牵挂和呼唤,炊烟在哪家在哪,我们的根就在哪。只有深深地扎根在故乡的这片沃土里,我们的灵魂,才能得以安息和长眠。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农村呈现新气象,勤劳智慧的乡亲,世代劳作在故乡的黄土地上,逐渐远离了饥饿的威胁,脱离了贫穷,走向了文明富裕的好日子。低矮的草房早已湮没在我的记忆深处,高耸的楼房也已替代了瓦房,放学而归的孩子迎面而来,唱着动听熟悉的歌谣,依稀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路边上曾有的榆树,槐树,桐树都不见了踪影,映入眼帘的是矮化的柿树,木槿,月季等不知名的花花草草,它们整齐划一地排列在乡亲们的房前屋后,在清风的吹拂下微微点头,招手,迎接着远归的游子。村里的土路铺上了水泥路面,再没有了雨水过后的泥泞,乡亲们出行方便了,走在上面感觉更踏实了。把我昨天的记忆都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如今,村里人做饭和城里人一样,大多用上了电器和燃气,故乡的炊烟显得越来越少了。

我无法留住故乡早已飘散的炊烟,可我永远怀念着故乡的炊烟。故乡的炊烟里,我绵绵的思念,无尽的乡愁,悠悠地亲情,家乡的味道永远地飘不散,吹不走,永驻游子的心中。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炊烟何处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那缕炊烟散文04-20

袅袅炊烟的散文04-20

炊烟飘在故乡里散文04-28

炊烟袅袅话柴香散文04-20

秋归何处散文04-13

炊烟教学反思04-22

《炊烟》读后感04-25

炊烟阅读答案参考04-27

迷离的心何处安放散文04-10

炊烟之乡600字作文04-14

上一篇:抗真菌药物下一篇:冯村乡冯村党支部选举大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