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耐挫力差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

2024-05-09

浅析青少年耐挫力差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通用1篇)

篇1:浅析青少年耐挫力差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

浅析青少年耐挫力差的形成原因及其对策

摘要: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来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勇于战胜挫折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加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青少年耐挫力 差 形成原因 对策

以前,几乎每家都有几个儿女,父母为了生计,为了填饱孩子的肚子,几乎没有时间顾及他们的其他,然而就在那样艰辛的生活环境中造就了他们的自立、自强、吃苦耐劳、不怕挫折的个性。而现在的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好吃的好喝的先是他们的,做任何事都由着性子来。就有这么一个女孩,从小活泼开朗,爱说爱笑,是爸妈、老师眼中的快乐天使,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乐观的孩子,刚刚被父母送进音乐学校的殿堂,就因为喜欢上一个男孩遭到拒绝后,跳楼自杀了。我不想说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有多么的可惜,我只想到她的父母是多么可怜,孩子是他们的一切,而今却落了个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这一切不由得引起我们的深思:现在的孩子怎么了?为什么经不起一点儿挫折?

一、优越的生活条件造就了孩子们自私的个性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为孩子造就了一个优越的生活环境。他们不再为吃穿发愁,发愁的是他们的父母(孩子怎么不好好吃饭);他们不再为玩具动脑筋,因为一切都为他们设计的天衣无缝:游乐场、游戏机,各种各样精彩纷呈的玩具;他们不再会动手缝制沙包,动脑构思游戏,这一切都有大人为他们包办了;上学要挑最好的学校,似乎进了重点学校等于为孩子的将来买了保险,孩子学与不学不再重要。这现成的一切,让孩子们不知道吃苦是什么,甚至玩着玩着都觉得无聊,于是便整天泡在刺激的电子游戏中。于是不知道珍惜,不知道创造,不知道除他之外这世上还有别人,似乎这世上的一切,都可以随手拿来。甚至于那些家境并不富裕的父母,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一样而拼命挣钱。于是垃圾箱中,满是一口未吃只为拿走其中玩具的方便面;于是大街上,随处可见孩子哭闹着要求大人买这买那的情景;于是稍不如意,便认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吃了天大的苦,熟不知道吃苦真正为何物。

二、家长的娇纵与老师的无奈造就了他们任性的个性。

从孩子刚生下来开始,吃的、用的就是最好的;幼儿园里,孩子更不能吃一点亏,常看见一些家长为孩子吵架的情景;在已经很安全的软包游乐园里,也常看见家长花钱陪孩子玩耍的身影;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并使劲跺几下地:“为什么把我们宝宝摔倒了?”学校里,老师利用放学的时间给孩子补课,家长会说:“孩子还没吃饭呢!”的情景也屡见不鲜;为了给孩子安排一个理想的座位,为了让孩子成为班上的小干部,家长可以不惜重金为孩子购买;低年级的教室里,每到放学时,打扫教室的往往是家长而不是孩子;为了让孩子参加早上的锻炼,老师得先费尽口舌的做好家长的工作;班级的一次正常活动,也的先让家长签字同意,老师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来自各方面的责难;一个体重早已超标的孩子,依然被廋弱的妈妈风力来雨里去的接送,用***话说:“走那么远,让孩子累着。”两个孩子在嬉闹中无意留下了轻微的抓伤,也许会闹的最后对簿公堂------如果从生下来,就不给孩子最好的,他一定知道什么叫吃苦的滋味;如果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他一定会知道,摔倒了怪自己,爬起来也要靠自己;如果一开始就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他一定会知道父母的辛劳,知道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如果让孩子坚持自己上学,参加锻炼,超重的孩子一定会数量大减,更多的孩子一定会早早地自立自强;如果在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家长教给孩子的是宽容,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如果------家长这样做了,孩子怎么会这样呢?

三、畸形的爱与过重的学习压力造就了一颗易碎的童心

家长在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上,可以说要啥给啥,但在孩子的学习成绩方面,稍不如意便会给孩子当头一棒。在学校里,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的多重压力,使得老师也看不到孩子的其他优点与不足,老师的眼中也只有成绩和分数。于是学习成绩便成了衡量孩子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于是高成绩也就成了孩子奋斗的唯一目标,于是各种补习班应运而生。难得的周末又被没完没了的补习班所占领,孩子的一个周末比正常上课还紧张。为的就是孩子不能落后,孩子得走到他人的前面。可谁也不想,孩子本身就存在差异,你的孩子也许在其他方面更有发展前途,而这一点恰恰被你所安排的内容挤掉了。于是少儿剑桥英语学习班门口常常被家长挤得水泄不通。看着一双双焦灼的眼神,一个个疲惫的身影,不由人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这颗父母心,孩子向着高分拚搏着;为了看见老师欣慰的笑脸,孩子竭尽全力努力着;可一旦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成果,想到无法面对家长,面对老师,于是------

四、媒体的负面影响,让老师无力可使,让孩子为所欲为

不知从何时起,各种媒体开始频频报道有关中小学生如何受到伤害,如何受到“体罚”,如何走上“绝路”的消息。人们在谴责老师的同时,为什么不先说说,谁造成了这一切,为什么不追根究底的研究一下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为什么不说说这样一个耐不住一点挫折的人,即使走上社会又有何用。于是,老师稍不注意就成了众失之的;于是,孩子们有了“效仿”的榜样,稍不随心,便闹的家里、学校鸡犬不宁,只得随心所愿。如此循环下去,可想而知,我们的下一代是什么样子。曾有一个小学生,动不动便离家出走,这可不得了,全家老小包括老师全体出去寻找,每次不折腾到三更半夜,决不罢休。有心人说:“你们就让他在外面过一夜试试!”可遭到的却是一顿白眼:“孩子不是你的,你当然不心疼!”试问一下,他心疼过年迈的爷爷奶奶吗?心疼过汗流浃背的父母、老师吗?

由此看出,青少年耐挫力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从不同的渠道运用综合的手段予以纠正克服。

一、首先,应提高为人父母者的素质,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高素质的家长必定能带出高素质的孩子。而且孩子不能只看做是一个人的,还应看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的接班人。所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那些初为人父母者,开设一些家长学校,帮助他们怎样教育孩子,怎样做一个成功的父母。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给孩子的不能只是优越的生活条件,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不能只是包办代替,------而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具有坚强的意志,如何自立自强,如何乐观向上,如何善待他人,如何劳动创造。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掌握文化知识固然重要,但提高其综合能力更重要;教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是可取的,但必 须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兴趣出发、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在广博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

二、教育改革须落在实处,切实减轻学生的负担。彻底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明确规定试卷成绩绝不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这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唯一途径。正是由于这一张张成绩单,令多少教师、家长变得“残酷无情”,又让多少学生自感“无地自容”。我们更呼吁有关教育行政部门不要给教师排队,应给教师一个自由施展才华的空间。学生的负担实际上是教师负担的一个转嫁形式。可能强压政策下会出一些“优等生”,然而又抹杀了多少学生的天性和健全的心理。因此,一所好学校绝不能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一所好学校应是一所特色学校,应是以提高学生的各方面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决不能在让孩子读死书,死读书,不能再让他们成为书面考试的殉葬品。在这一点上,我们应向发达国家学习。

三、教师继续教育应落在实处,尤其应以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为重点。一个具有师德修养的老师,他起码知道爱学生,因为爱可以扫去孩子的一切阴云,因为爱可以抚平孩子受创的心灵,因为爱可以让孩子每天都阳光灿烂,因为爱才能让他们知道失败只意味着过去,应抬起头去迎接明天的新太阳。一个具有新的教育观念的老师,他知道教给学生的首先应该是怎样做人。因为一个心理健全乐观向上的普通人他最起码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一个心里不健全的人,即使是所谓的“优等生”,天知道他将来会干什么?因此,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应该是让学生学会应该如何创造,而且应把这看成是为人师表的法宝。

四、最后,社会各界都应正确关注教育,把对下一代的教育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新闻媒体应本着教育好下一代的出发点去报道,应多从正面报道广大教师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不要反复渲染教师的个别不良事件;对于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意外事件,不可过于指责教育者的失职,而是应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孩子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活动。

综上所述,只要社会、家庭、学校携起手来,一定会培养出一只只能搏击风雨雷电,能在广袤的天宇中自由翱翔的雄鹰。

参考书目:《小学教师》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分析》

上一篇:2024国家公务员面试:陕西省气象局录用机关工作人员面试公告下一篇:地震逃离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