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科管理制度

2024-05-07

生产管理科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生产管理科管理制度

企业生产流程管理 生产流程管理通俗的讲,生产流程管理又叫工艺流程或加工生产流程管理,是指在生产工艺中,从原料 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一定的设备按顺序连续地进行加工的过程。也指产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中要 素的组合。ERP 系统在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流程中的研究,本文从分析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入手,系 统地介绍了 ERP 项目实施过程中生产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生产流程分析法是对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各个环节逐项分析可能遭遇的风险,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流程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的生产/服务经营流程或管理流程来辨识可能的风险。如果结合投入技术经济学之投入产出分析技术,将是有效的风险辨识与评估技术。

一、改进生产流程管理 精益生产利用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来消除浪费,着眼于整个生产流程,而不只是个别或几个工序。(1)消除质量检测环节和返工现象。如果产品质量从产品的设计方案开始,一直到整个产品从流水线 上制造出来,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做到百分百的保证,那么质 量检测和返工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多 余之举。因此,必须把“出错保护”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质量问题 就已经考虑进去,保证每一种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正确的方式加工和安装,从而避免生产流程中可能发生的 错误。(2)消除零件不必要的移动。生产布局不合理是造成 零件往返搬动的根源。在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 的车间里,零件往往需要在几个车间中搬来搬去,使得生产线路长,生产周期长,并且占用很多在制品库存,导致生 产成本很高。通过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把生产产品所要求的设备按照加工顺序安排,并且做到尽 可能的紧凑,这样有利于缩短运输路线,消除零件不必要的搬 动,节约生产时间。(3)消灭库存。把库存当作解决生产和销售之急的做法犹如饮鸩止渴。因为库存会掩盖许多生产中的问 题,还会滋长工人的惰 性,更糟糕的是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在精益企业里,库存被认为是最大的浪费,必须 消灭。减少库存的有力措施是变“批量生产、排队供应”为单件生产流程。在单件生产流程中,基本上只有 一个生产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流动,整个生产过程随单件生产流程管理 thldl.org.cn 的进行而永远保持流动。理想的情况是,在相邻工序之间没有在制品库存。实现单件生产流程和保持生产过程的流动性还必须做到以 下两点: 同步------在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流程里,必须平衡生产单元内每一道工序,要求完成每一项操作花费大 致相同的时间。平衡------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人员,避免一道工序的工作荷载一会儿过高,一会儿又过低。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还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在制品库存,而这个数量就取决于相邻两道工序的交接时间。实施单件生产流程、同步和平衡这些措施,其目标是要使每项操作或一组操作与生产线的单件产品生产 时间相匹配。单件产品生产时间是满 足用户需求所需的生产时间,也可以认为市场的节拍或韵律。在严格的 按照 Tact time 组织生产的情况下生产,成品的库存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在不断加剧的全球化竞争中,中国制造除了面临贸易壁垒和国际信任危机以外,还面临着供货周期缩短、利润空间减少、市场变化迅速、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升等一系列的生存压力。中国的制造企业不得不加速实 施管理的全面升级和技术革新,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制造企业的管理升级必须从内部管理模式的完善开始,包括生产流程、绩效、薪酬以及班组建设等各方 面的内容。形成良好的内部管理模式,实现流程化、标准化和高效能的作业秩序,是生产企业提升市场竞争 力、进行市场扩张的基础。“制造业管理模式设计丛书”对制造业各个板块的工作内容、架构、标准和流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 供了建设与完善制造业管理模式的执行方案。丛书对制造业管理者了解相应的管理内容、系统的管理方法、科学的管理流程等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能促使生产管理工作实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流程、品质 有标准,绩效可量化,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制造业管理效能。《生产流程管理模式设计》是“制造业管理模式设计丛书”中的一本,它以生产流程管理为主线,从生 产流程管理概述、生产流程设计与优化、生产流程分解与信息共享、生产任务管理流程系统、生产现场管理 流程系统、生产品质管理流程系统、生产辅助管理流程系统七个方

面,全方位阐述了生产流程管理模式设计 中的核心工作。

二、ERP 系统在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管理中的研究 企业生产流程管理从分析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加工过程入手,系统地介绍了 ERP 项目实施过程中生产系 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ERP 作为企业资源管理系统,最初在以进销存为主的流通企业和专门的财务公司应用较多,企业各种物 资的进出通过系统整合起来,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综合经济效应。随着 ERP 系统的优越性逐步被认识,ERP 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许多生产制造性企业也纷纷将 ERP 作为 企业的一个管理工具来引进。由于生产制造性企业的数据结构及信息与流通型企业不尽相同,因此 ERP 功能 的设定和流程的编制也不一样。本文从分析生产加工过程人手,介绍 ERP 在生产管理流程中的设计思路及设 计要点。

1、生产流程管理过程的分析 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内容很多,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要素,要安排生产,必须要知道生产任务、该产品各个零件的库存情况、该产品的总装 BOM、每一个零件的加工工序、企业的产能。在生产过程中还要 能够及时了解各车间、部门的生产统计报表情况,知道配套的外购件的组织情况等,其中,各个物品的状态 不能出现差错,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情况必须如实反映。生产管理流程必须与采购模块、销售模块无缝对接。在 ERP 系统中,要能够及时、实时地反映出生产的 各个环节,具体到某个零件来讲,要知道它的材质、价格、该零件每一个加工环节的费用,知道它的成品数 量及在企业各环节中的半成品数量和损耗数量。

2、生产流程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通过对生产过程以及生产流程的研究,定出了 ERP 系统中生产系统的总体流程框图。它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加工和装配任务以及外协加工单等模块。2.1 主生产计划 生产部门根据市场和销售的定单情况,首先编制企业总的生产计划,该计划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产品的 装配计划,包括企业最终交给用户的产品数量和保证仓库的库存量;二是零件的加工计划。零件的库存量和 待装配量是确保装配计划完成的保证。装配计划编制好后,还需进行物料需求(MPR)计划的运算,通过产品装配 BOM 表的精确计算,得出所需 要的零件、外购件和标准件。外购件和标准件由系统自动转入采购模块,需求的零件转入仓储模块,分别进 行比对,最终确定生产和采购的数量。零件加工计划可按零件加工工序的 BOM 进行展开,确定加工单位和加工工序,并按该零件的加工工序将 具体的生产任务下达到各个车间或有关的外协单位。零件的加工工序既要可以引用系统内的 BOM,也要能够 进行手工编辑。2.2 JIT 组装 装配车间根据 ERP 系统内车间装配任务的要求组织生产。车间用生产部下达的装配任务清单,确认需要 进行生产后,系统自动生成不同仓库的领料单。车间根据系统所生成的领料单到相应的仓库领取材料,同时,车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生产任务下达到它的各个班组或个人。新产品没有 BOM,系统要允许车间 进行手工编辑领料。装配车间完成装配任务后,用生产任务清单办理入库手续。仓库在收到车间办理的入库单后,进行清查 核对,如果入库的数量与生产单号的数量不符,那么系统将按实际入库的数量进行计算,不足的部分仍然挂 在系统任务清单中,除非系统管理员强制对其进行作加工完毕的处理。在车间的生产系统中,要可以查阅到装配车间完成任务的情况、领用材料的情况以及超定额领用物资的 情况。2.3 零件加工 零件加工车间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到各相关的部门、仓库去领用相应的毛坯、半成品以及其它材料。所有这些领料既可以由系统根据生产任务的情况自动生成,也可以手工开具,由系统自动生成的车间领料将 自动计入车间的生产成本。由于零件加工非常复杂,零件的多道工序不能在一个车间完成,因此车间需要进行工序入库。车间按照 生产任务领料,根据生产任务办理入库,若产生废品,车间只要按照加工的实际情况如实记入系统,系统就 会自动识别车间任务的完成情况,系统将车间内部工序周转作为一个生产任务。2.4 外协加工 外协加工的情况,首先由生产部按照零件的加工进度情况开具零件委托加工单,外协单位根据委托加工 单到相应的仓库或部门去领料或交货,仓库根据加工和检验的实际情况办理有关的出、入库手续。所有未经 审核的数据都不得添加到系统中,只有经过仓库保管员审核的单据才会发生作用。流程图一旦确定后,就可以根据企业的个性要求定制各种不同需求、不同风格的 ERP 工作界面。一个带 有生产流程系统的主工作界面。

3、生产流程管理系统设计的要点 总的流程和方案确定后,在进行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问题。3.1 设计原理的选择 在 ERP 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原理非常重要。在目前比较流行的几个版本的 EfuP 软件中,采用财务上 帐套原理的占绝大多数。由于生产过程中的环节和工序非常多,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特别复杂,采用 帐套原理设计生产流程的 ERP 软件不很理想,而采用基因链接工程是比较先进的一个方法。所谓基因链接工 程,就是将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的要素作为程序的基本元素,企业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利用 ERP 将一系列的 管理要素联接成为管理流程,如:采购申请单-采购订单-采购收货单-采购质检单-入库单,这样可以最 大限度地提高效率,降低系统运行的成本。同时采用基因链接工程使每个要素既可以通过各自的逻辑关系取 值,又可直接运算,将纷繁复杂的生产过程与数据处理联系起来,为后续的报表设计提供更大的方便,如: 采购订单-采购收货情况;采购订单-采购质检情况;采购订单-入库情况。3.2 数据库选择 ERP 系统对数据库没有特殊要求。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在数据量 20 万条内,性能非常好,但多于 50 万条数据,数据处理速度就会明显受到影响。MSSQL 数据库在数据量 200 万条内性能较好;DB2、SYBASE、ORACLE、MYSQL 等大型数据库,都可以处理上亿条的记录。对于一般的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由于数据量不 太大,可以选择小型数据库,但对于生产过程相对复杂的企业,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最好选择 DB2、MYSQL 等大型数据库,而一旦选择了数据库就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在 ERP 的设计中,数据库的选择是可以进行切换 的,但一般来讲,最好是由小型数据库向大型数据库转换。3.3 报表设计 报表在 ERP 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ERP 系统的成功应用最终体现在各种报表上。通过报表,可以 随时查询企业产品的生产、销售、发货、库存等情况,了解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了解与各外协厂家及分供 方的交货结帐及其它经济往来情况。在生产系统中,需要设计的报表主要有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统计表、车间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统计表、车间 加工工序执行情况统计表、外协加工任务执行情况统计表、单个物品进出明细帐、生产成本报表等。图 3 是 生产计划执行情况统计表。通过以上深入分析生产流程管理的内容,为管理者提供了生产流程管理模式的设计方案和各事务板块的 流程模型,管理者只要根据企业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引用和参考这些模型,就可以快速地设计出所需要 的生产流程管理模

篇2:生产管理科管理制度

全面生产管理(TotalProductiveManagement,TPM)

TPM起源

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PM(预防保安),经过日本人的扩展及创新,于81年形成了全公司的TPM(全面生产管理),并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随之在世界各地实施开来,9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第一回TPM世界大会,有23个国家700馀人参加,瑞典VOLVO(沃尔沃)及新加坡的NACHIINDUSTRIESPTE.LTD.公司成为日本以外获得TPM认证的首2家企业。在亚洲:韩国、台湾、新加坡、印尼,在欧洲:瑞典、法国、意大利、芬兰、挪威,在美国:福特、P&G等数百家,在南美:巴西、哥伦比亚。

世界各地成千上万家企业已经导入并取得令人震惊的效果。在深圳及沿海地区已有一些外资、私营企业正在推行TPM活动。

推行TPM可期待的效果

1、有形效果

提高设备综合效率

提高劳动生产性

减少市场投诉

降低各种损耗

缩短生产周期

提高间接部门效率

2、无形效果企业体质的革新全员意识的革新充满活力的企业

有成就感、满足感、能实现自我的企业

有信心、能让客户信赖的企业

已取得TPM认证的企业总体有形效果

TPM的定义

追求生产系统效率(综合的效率)的极限为目标

从意识改变到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构筑能未然防止所有灾害、不良、浪费的体系(最终达成:「0」灾害、「0」不良、「0」浪费的体系)

从生产部门开始、到开发、营业、管理等所有部门

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作业者全员参与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TPM所追求的是整个生产系统的综合效率的极限,排除一切灾害、不良、浪费的挑战极限的企业革新活动。

TPM活动由“设备保安”、“品质保安”、“个别改善”、“事务改善”、“环境保安”、“人才育成”6大支柱组成,各支柱都有一套完整的推行方法,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改善。依企业具体情况,只选其中几个支柱推进,也能取得较大的成功。

TPM适合哪些行业

篇3:生产管理科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已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0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文主要介绍制定《管理办法》和《管理规定》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并对职责划分问题、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关系的问题、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问题、食品添加剂定义和范围问题、申请许可提交标准文本问题和召回问题进行了说明,以对相关部门提供借鉴。

1《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1.1 制定《管理办法》的必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已于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该条例规定: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依法取得相应的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后,办理工商登记。

有关规范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国家质检总局第79号令)(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在许可实施机关的设定;新设立食品生产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程序;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的使用等方面与《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不尽一致,且已经不能满足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有必要制定《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1.2 主要内容

《管理办法》共6章46条。

第一章总则,共5条。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和依据;规定了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明确了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二章程序,共19条。主要设定了食品生产许可的申请、发证、换证、变更、注销程序及相应条件。

第三章证书和标志,共5条。主要明确了食品生产许可证书编号和标志的规范要求。

第四章监督检查,共5条。主要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食品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第五章法律责任,共5条。主要明确食品生产许可活动中行政管理部门(人员)及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共7条,主要对一些必须明确的事项予以规定。

1.3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3.1 关于职责划分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质监部门负责有关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因此,《管理办法》中调整了原食品生产许可工作体制,规定:国家质检总局负责全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监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食品生产许可的实施机关,但按照有关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实施许可的除外;省级质监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质检总局规定要求,确定本辖区内质监部门分别实施许可的种类范围。这样,既符合了上位法的规定,又结合了工作实际,以保证食品生产许可工作的顺利开展。

1.3.2 关于食品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关系的问题

原来的食品生产许可以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为前提条件,但《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了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先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然后才能办理营业执照。为符合上位法,《管理办法》规定:设立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预先核准名称后依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然后办理工商登记。在取得工商营业执照后,组织试产食品,并按规定实施许可检验。检验结论合格的,许可机关根据检验报告确定食品生产许可的种类范围,并在食品生产许可证副页中予以载明。

这样规定的原因在于,在实践中尚未获得营业执照的当事人很难合法解决招工、购置生产设备、采购原材料、合同签订、建立检测手段和编制技术标准等问题,客观上难以进行食品试生产。《管理办法》的这一规定满足了实际情况的需要。

1.3.3 关于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问题

《管理办法》延用了“QS标志”制度,但通过总局公告对该标志进行了必要的调整:(1)明确“QS标志”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标志,此外不具有其他意义;(2)公布调整后的标志式样,将标志中原有的“质量安全”字样替换为“生产许可”字样;(3)重新明确“QS”的含义,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汉语拼音的缩写,“Q”是汉语拼音“qi ye shi pin”(企业食品)的缩写;“S”是汉语拼音“sheng chan xu ke”(生产许可)的缩写。

1.3.4 关于《管理规定》与《实施细则》关系的问题

《实施细则》于2005年9月1日发布施行。该规章的实施为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施行后,《实施细则》中有关“食品生产许可”的部分规定已与上位法不相适宜,因此制定《管理办法》。但《实施细则》的调整范围大于《管理办法》,除去“食品生产许可”部分规定与上位法不相适宜外,其他部分仍有适用价值,因而不能废止。因此,《管理办法》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在本办法实施前公布的有关食品生产许可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2《食品添加剂生产监督管理规定》

2.1 制定《管理规定》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该法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施许可制度。《食品安全法》对原有的食品添加剂监管模式进行了调整,取消了食品添加剂卫生许可证,将食品添加剂生产环节的主要监督工作赋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此外,《食品安全法》还规定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管理的多项新制度。为了全面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生产的监督管理,有必要制定《管理规定》。

2.2 主要内容

《管理规定》内容包括6章55条。

第一章总则,共5条。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了立法目的和依据;二是规定了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三是明确了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二章生产许可,共29条。主要对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应当具备的条件,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发证、变更、换证、注销程序,以及许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进行规范。

第三章生产者的义务,共9条。主要通过对企业获得生产许可后的日常质量管理提出要求,以明确企业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四章监督管理,共5条。主要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工作提出要求。

第五章法律责任,共4条。主要明确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活动中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共3条。主要对一些必须明确的事项予以规定。

2.3 有关问题的说明

2.3.1 关于职责划分问题

《食品安全法》已将食品生产许可职责确定为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落实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管责任和配套职责,《管理规定》将原来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由国家质检总局直接审批和决定的做法,改为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实施本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审查批准工作,国家质检总局则主要负责许可制度的研究,以及对各省局许可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2.3.2 关于食品添加剂定义和范围问题

《管理规定》所规定的实施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卫生部门批准的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物质,既包括以标准形式公布的种类,也包括通过安全性评估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未经卫生部门批准,任何物质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生产,不得作为食品添加剂实施生产许可。

2.3.3 关于申请许可提交标准文本问题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食品安全标准包括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食品添加剂标准是确定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的依据。开展食品生产许可受理和审批工作,以及开展许可后的日常监管工作必须以食品添加剂标准为重要工作依据。为此《管理规定》规定: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应当提交生产所执行的食品添加剂标准文本。

2.3.4 关于召回问题

篇4:生产管理科管理制度

1.选择实用的软件

浙江某包装印刷企业到温州、杭州的友好单位观摩,重新寻找了一家专门从事包装印刷企业管理软件研发的单位合作。一般,企业认为选择ERP软件时,首先要理解ERP原理、分析企业需求并选择合适的软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其实,包装印刷企业选择软件不必追究其是否为真正的ERP软件,选择软件功能也不能以企业的大小为依据,而是要根据企业的产品特点、生产组织方式、经营管理特点来选择适用的软件,有些企业生产一线人员自主研发的一些软件就非常好用。

之前该企业在购买ERP软件时,根本没有分析企业的特点,对企业自身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明确,不知道哪类软件能适应企业且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就只知道对方是知名品牌软件供应商,有没有同类企业ERP软件开发经验不清楚,贪大求洋,苦不堪言。

2.制定具体的量化目标

ERP项目如果没有统一的目标,或者是太抽象,即没有具体的、量化的、可考核的目标,就没有办法在系统实施后进行对比和评判。于是他们将数据输入的准确率、准时率,部门衔接协作、质量目标、产量目标等编入程序系统,实现程序自动考核。

同时,该企业与软件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前达成共识,在技术协议条款中明确了ERP的实施目标、具体实施内容、实现的技术、实施的计划、步骤以及分阶段项目成果、验收办法等,规避了企业风险。

3.做好业务流程重组

随后,该企业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重组。首先,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调整了组织结构,将单瓦线、纸板线两个车间合并为纸板车间,将印刷、钉箱两个车间合并为印刷车间,原来独立的车队划归物流部管理,取消生产经理,生产副总下辖两个车间主任、一个物流部主管,如此减少了管理层级,内部沟通全部实现手机虚拟网、内线电话、对讲机3种通讯工具,基本建立起无障碍交流渠道。然后,该企业请软件供应商入驻企业,对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特点、设备性能做深层次全面了解和熟悉,如此便可实现编程趋于合理化。

4.有针对性地实施ERP,解决企业管理瓶颈

众所周知,一个完整的ERP系统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既有管理企业内部的核心软件MRP,也有扩充至企业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供应链管理SCM)的软件;既有管理以物流、资金流为对象的主价值链,又有人力资源、设备资源、融资等管理支持性价值链,以及对决策性价值链的支持。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实现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因此该企业决定先从生产管理系统做起,利用两年的时间分三步来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首先解决原纸出入库管理、生产流程管理、成品发运管理、业务订单管理这几块业务。

5.通过培训和制定制度,提高员工素质,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该企业管理层达成共识,认为实施ERP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只有员工素质不断提高,才能确保系统实施的不断深入。为此,他们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写进规章制度,将员工的经济效益与工作内容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员工熟悉业务的自觉性,由此一来,强制培训变成自主学习。当然,公司也对ERP的基本概念、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的优势和管理系统向员工进行深入细致地讲解,以加深员工对ERP的理解。

经过上述5项措施,该企业3个月后对ERP系统已经运用得得心应手,如今他们结合瓦楞纸板线生产管理系统,管理起来更加顺畅。

包装印刷企业常见ERP系统模型

根据不同企业的产品特点,包装印刷企业的生产形式分为4种,一是同时拥有瓦楞纸板线和水印纸箱成型设备;二是拥有瓦楞纸板生产线,专做纸板加工;三是彩箱、彩盒及印刷品加工;四是外协加工瓦楞纸板,然后印刷成型普通的瓦楞纸板。由于第一种生产形式业务流程比较全面,下面仅以第一种为例为大家讲解ERP系统的模型,其他在此不再赘述。

拥有瓦楞纸板线和水印纸箱成型设备企业的ERP系统涵盖纸箱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成本核算、报价定价、订单下达、生产排单、现场管理、成品入库、发货配送、财务结算等。整个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质量管理贯穿始终,将纸箱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实现精确计算、合理计划、有效监督、分工协作、充分沟通的管理思想。

(1)流程设计特色:分别为纸箱长单、纸箱短单、纸板订单,提供各自的下单方式,方便快捷,自动生成工艺卡、生产通知单,提高工作效率、方便随时调阅;瓦楞纸板压线按公式自动计算,快速准确、杜绝人为失误;支持按数量(单位:只)论价和按面积(单位:平方米)计价两种方式,定价灵活方便;自动核算订单成本,控制利润率,保护企业利益;控制客户信用额度,降低商业风险。

(2)管理特色:同时管理印版/模切版,清晰模具管理;支持成套送货,既可以配套送货,也可以分别送货;按线路排车、自动估算装车量,节约运输成本、方便配车;自动计算运输费用,简化人工计算,制度统一透明;优化生产排程,降低生产损耗、提高生产效率、强化监督力度;生产现场管理,准确及时反映生产进行情况,便于部门沟通;计件工资及时核算,激发生产积极性;纸卷条码化管理,真正管到每一卷纸,有效利用库存、降低库存损耗、盘活流动资金,图2为通过原纸配方来检查纸张库存状态的操作界面。

(3)系统效益:快速准确地回答客户咨询情况,大幅度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提供各类分析报表,多角度了解企业运营情况,为及时正确决策提供有力保障;系统自动引导部门间沟通,明确责任、加强协作、提高管理效益;可连接生产管理系统、财务系统、税务开票系统,有效整合企业现有资源;支持远程访问,方便企业领导和业务人员随时随地进行业务活动。

nlc202309021117

除此之外,某企业经过多年论证测试和多家客户实际使用,总结了多家纸板、纸箱企业的拼单经验,专为双刀生产线设计了自动拼单系统,填补了国内瓦楞机自动排程的技术空白,实现根据订单和机床参数自动拼单排序,达到修边最小、换纸最少的排程效果。瓦楞机自动排程流程如图3所示,其优点如下:

(1)自动拼单排序,保证用纸最少,解决长久以来人工排程的困扰;

(2)界面友好,操作容易,方便插单、抽单、改单;

(3)可人工交互调整拼单,满足特殊要求;

(4)打印生产通知单、排程表、纸卷需求表等,方便快捷;

(5)可随时调阅拼单排程情况,方便监督检查。

实施ERP应注意的事项

ERP系统上线之后,包装印刷企业需要定期对ERP系统进行“体检”,以确定系统的运行状况。当发现“体检”的结果不理想时,就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优化。

在为ERP系统进行“体检”时,最综合的指标就是数据的准确度。如果ERP系统相关的操作规范没有严格执行,那么最终反映到数据上,就是数据误差较大,如仓库的账上数量与实物不符等。具体来说,需要核对如下数据的准确率:原纸、油墨、印版等原辅材料,以及能源(煤炭、电能)、人工等的投入数据,纸板线、印刷成型的产出数据,成品的出库数据,结算数据等。

包装印刷企业信息项目管理员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指标来为ERP系统进行“体检”。

1.ERP系统中库存数量与实物数量的一致性

一般企业在年末都会对库存进行盘点,此时需要以ERP系统的数据为基础,对实物进行盘点,然后再确定两者之间的差异,更为重要的是,需要分析差异的原因。有些差异是允许的,如损耗等造成的误差,但是有些差异是不允许的,如没有开单就发料或没有开单就入库等。因此,分析库存数据与实物之间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就可以了解员工是否按标准在操作。

数据的准确度是最能够反映ERP系统运行状况的一个指标。在对ERP系统“体检”时,需要抓住基础数据,就像抓住了主要矛盾,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根据需要,还应对价格表、供应商明细表等记录进行审核。一般情况下,库存数据需要根据企业的盘点作业来进行核对,通过抽盘等动作来监督员工的行为,而其他的数据,ERP系统稽核人员可以不定时地进行。

2.订单中的未交货明细

包括采购订单上的未交货明细和销售订单上的未交货明细。因为这些数据都是根据其他单据更新的,如采购订单是根据收货单更新收货数量和未交货数量,而销售订单则是根据出货部门的单据来更新出货数量与未出货数量,这些单据都涉及到不同的部门。所以,分析这些数据的准确性,可以判断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没有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就需要采取措施,来确保部门之间的友好协作。

3.需要查看单据编号等是否符合要求

企业在上ERP系统前,一般都需要编制一套编码规则,包括各种单据的编号(如销售订单与采购订单的编号)、产品的编号、员工的编号等。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第一年员工基本上还可以遵守这个规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员工的频繁流动,会导致编码比较混乱。如员工随心随意的编写订单号码、产品编号等。不一致的编码规则会导致其他部门查询数据时发生困难,故在对ERP系统“体检”时,可以查询员工是否按编码规则在进行编码,特别是对于手工编码的情况。如果发现没有按编码原则编写,那么需要及时更正,并加强对相关员工的培训。

4.不断优化流程,结合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改进程序

有条件的企业如今都设置了信息部,有专人负责程序的维护和系统的更新,甚至自主研发ERP系统,因为这些人最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和产品特点,以及员工的操作习惯,同时再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优化,就更加科学,更具可操作性,这无疑有利于包装印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此外,包装印刷企业生产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管理软件的应用,无障碍沟通的信息工具应用也必不可少,例如,微信、QQ、OA办公系统、手机、对讲机等。企业的财务、采购、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与生产管理系统联机实现高效运作,真正实现遥控指挥、在线监控,企业管理者在异地也可以实时掌控企业的状况,且更直接、便捷、及时、高效。这也是很多包装印刷企业舍得花费大笔资金实现企业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缘由。(全文完)

篇5:生产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生产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和财产安全,做到“我不伤害别人,别人不伤害我,别人不被伤害”和设备安全,促进经济和谐发展,特制定此制度。范围:生产部全体员工

职责:由生产部负责人执行安全制度,防范隐患事故。依据: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执行。要求:

1、在职员工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特殊岗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2、必须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3、掌握生产厂房内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流程。

4、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要沉着冷静,保护事故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有关证据。立即向车间负责人及上级领导汇报。汇报时说明事故原因,发生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

5、使用筛选机时必须戴口罩;同时应对厂房内的设备操作设备的结构、性能及操作方法全面掌握,严格按照制备操作规程进行起动、停机。操作前认真检查,设备启动后,认真观察,在运行中确保设备不超温、不超压、不超速、不超负荷。对设备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要形成制度。

6、检验、组装、测试和维修人员必须按照工艺部门提供的作业指导书严格执行。

7、生产操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公司规章制度制度,明确设备运行状况,做好不良故障的详细记录(见《设备维修记录表》),并由有关人员签字。在工作中防火、防触电、防碰撞、防破坏、防人为事故。

8、正确使用劳动保护品。电器、设备线路维修由专人进行,其他人员禁止操作。设备维修时禁止用汽油清洗配件,特殊情况必须领导批准并签字。

9、严格遵守设备的装卸、安装程序和工作要求,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如因不听指挥违章作业强行蛮干造成事故者给予开除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10、出问题逐级处理,先找组长、生产部副经理等主管领导,第一时间逐级上报。

11、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经常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各车间、组长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做到专人专管,掌握一定的急救常识及应急处理办法。

12、每天上下班检查安全隐患(尤其是节假日),每周五定为生产部集中安全检查日,每年10月定为安全检查月。

13、车间安全生产的其他事宜。

执行日期: 2010年2月28日开始执行。

重庆方浩涂装工程有限公司

核准:孙继川

制定:陈轶

篇6:生产管理制度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下属生产单位。

3安全生产教育

3.1每年由生产单位自行组织对员工专门进行一次安全知识培训。

3.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3.3新进公司的员工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3.4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程等。

3.5生产单位必须建立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档案。没有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的员工,不得在生产现场从事作业或管理活动。

3.6公司办公室对生产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没有履行安全教育培训规定的,将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4安全管理小组

4.1生产单位必须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单位负责人任小组组长。

4.2安全管理小组职责:

4.2.1对各本单位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评价。

4.2.2落实公司有关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措施。

4.2.3有权对有关安全措施及有关安全管理的制度进行审定。

4.2.4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采取处理措施。

5安全生产检查

5.1按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和公司安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规程进行。

5.2定期检查:每月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由安全管理小组组长主持,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参加。

5.3经常性检查

5.3.1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安全检查。

5.3.2安全员及各班组兼职安全人员进行巡回检查。

5.3.3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的同时检查安全。

5.4自检、互检、交接检

5.4.1自检:班组作业前、后对自身的作业环境和工作程序进行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5.4.2互检:交叉作业时,班组之间相互检查监督,共同遵章守纪。

5.4.3交接检:上道工序完成的设施移交下道工序前,由上道工序班组进行自检明确人无误时方能移交下道工序班组;下道工序班组在使用前,应同上道工序班组共同进行安全检查验收,确认无误后,下道工序班组方可使用。

5.5发现隐患的部位,可视问题的严重程度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5.6定期检查及专项检查要有检查记录,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验证。

6安全管理

6.1下列能够引起人身及火灾、爆炸事故的直接因素,都必须列入管理对象:

6.1.1各类机械设备,手动、电动工具,电路、电力设施,堆置物、建筑物,油库、仓库等。

6.1.2易爆炸物,如锅炉、压力容器、火药、炸药等。

6.1.3强酸、强碱及亚硝酸钠等有腐蚀、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6.1.4与地面位置相差较大的作业如登高、高温、热蒸汽、超低温物体等。

6.2重点部位的管理

6.2.1要求对存有危险作业部位(工段)、不安全状态(因素)和国家、行业有规定的防范对象进行挂牌警示、作安全标志、划重点防护区或安全警戒区,并建立重点部位档案。

6.2.2重点防护区、警戒区内不得从事以下活动:

a)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存放杂物、施工、携带火种。

b)在警戒区域附近实施明火作业或爆破作业前,必须通知安全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后才能进行。

c)机动车辆在警戒区域不得超速行驶与停留,人员不得在警戒线内逗留;

d)警戒区域内,未经分管领导允许并由专门人员陪同不得到现场参观。

6.2.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移动、摘除警示和安全标记。

6.3个人及设备的管理

6.3.1生产个人有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的义务。

6.3.2生产个人应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管理,遵守有关设备及工艺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毒、有害物等的管理规定。

6.3.3生产个人应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特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

6.3.4设备管理部门应制定设备技术操作规程,并确保这些操作规程得到有效实施和执行。

6.3.5设备管理及使用部门应制定对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制度,检修应包括影响设备及安全的所有部位、部件、各种仪器仪表等。

6.3.6对设备的检修情况应形成记录,存档备查。

6.4消防安全

6.4.1对存有火灾隐患的地点、部位、场所,必须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设置防火标志或标语,并配备消防器材、器具。

6.4.2应建立明火作业及安全用电制度。电器线路除专业人员外其他人严禁乱搭乱接。从事电气焊、烘烤作业时,应做好周围的防护措施。

6.4.3使用、贮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应按其性能安全使用、贮存,并严格管理。

6.4.4所有仓库内贮存物品应分类、分垛、分堆存放并留出间隔和通道,库内必须保持清洁,仓库内严禁吸烟,严禁使用明火。

6.4.5消防器材的管理维护要责任到人,经常检查、维修和保养,保证完整、性能良好。

6.4.6水防器材应每一年、干粉灭火器每半年进行一次质量标准检查,并做好记录。

6.4.7消防器材应按规定放置,除检验救灾用于灭火外,严禁乱动、挪作他用。

6.4.8生产单位负责对本单位所有消防器材的管理、维护、检查、保养。

7班前安全活动制度

7.1全体员工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政策、法令、遵守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服从管理。

7.2班前班组长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思想和安全知识教育,加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和对他人人身安全的防护意识。

7.3各班组长根据员工身体状况分配生产任务。特种作业人员生病不得从事特种作业。

7.4作业人员有权拒绝执行违章指挥命令。

7.5严禁不了解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员工和未持证上岗证的特种作业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作业。

7.6进入现场作业必须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听从指挥,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

8安全责任目标管理

8.1生产单位必须与公司签订安全责任书,按责任中安全管理目标,细化分解,并于各部门及生产车间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

8.2安全目标责任书必须明确事故指标、安全指标和安全生产达到的标准,及奖罚硬指标。

9安全管理考核

9.1为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生产现场达到安全文明卫生标准,按安全管理目标对生产单位管理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考核。

篇7:生产管理制度

1.1生产人员必须按公司规定的时间上班,不得自行换班;请假时间超过一天应报公司领导批准。

1.2生产人员应服从领导,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景时,应听从班组长的统一指挥。若认为领导的命令有错误,应提出自我的意见,若领导仍坚持应立即执行,但确认执行命令会造成人身或设备的严重危险,应拒绝执行,同时报告公司有关领导。

1.3生产人员要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在工作中要集中精力,严守工作岗位,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经班长的批准,不应随意离开工作岗位,对跟随自我工作的实习人员,应教育他们严格执行规程制度和劳动纪律,纠正他们的错误,并对他们的工作和人身安全负责。

1.4工作人员在理解每一项任务时,受令人应明确工作的资料和注意事项,复诵无误后方可执行。

1.5工作人员用电话联系工作时,应互通姓名,工作资料应明确,并复诵核实,双方认为无误时方可执行。

1.6工作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应向班长汇报,班长应填写《设备缺陷通知单》,找分管专工签字后通知检修处理。若发现威胁安全生产的重大设备缺陷,班长应立即汇报公司有关领导或直接与检修联系处理,但先行处理的缺陷事后必须汇报有关领导。

1.7工作人员发现检修工作人员违反《安全工作规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员安全的情景,应向检修工作负责人提出改正意见。必要时暂时停止其工作,并立即报告公司有关领导。

1.8工作人员接到越级领导的命令时,应先报告直接领导,然后执行;但如果情景紧急为了解除人身和设备的严重威胁,发令人要求立即执行时,可先执行,后报告。

1.9工作人员离开岗位时,必须把自我的去向告诉班长或组长;组长离开岗位时必须把自我的去向告诉班长;班长离开岗位时,必须向公司有关领导请假;工作人员若短时间离开岗位时也必须把去向告诉组长或班长。

1.10工作人员应发扬风格,紧密配合,搞好团结,要异常注意和各工序之间的互通和配合,确保安全经济生产。

1.11工作人员脱离工作岗位一个月以上,应经过跟班熟悉情景后,方可恢复原岗位。跟班实习时间由公司领导根据具体情景决定,不熟悉现场情景的人不应独立操作。

1.12控制室人员守则

1-12.1控制室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合理地调整设备出力和配比,监视并调整设备的各项运行参数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浇注、切割、蒸压质量,及时发现设备及系统发生的异常现象和故障,并且能正确确定、及时汇报,采取有效措施,从而做到安全经济生产。

1.12.2控制室人员要做到精力集中,认真监视各表计及信号的变化情景,根据要求细心进行调整,要做到准、稳、勤,保证设备运行、出力贴合要求。

1.12.3控制室人员要衣着整齐、坚守岗位、不闲谈、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1.12.4表盘及控制盘上禁止放置任何物品。

1.12.5严格控制室人员交接班制度,交班者必须将生产运行方式、注意事项、设备情景、本班和上班出现的问题及上级的指示和文件等交代清楚,若工艺和配合比及参数等有重大变化时应记录准确并交接清楚;接班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交班者必须给予说明。

1.12.6控制室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且考试合格;未经考试合格者实习操作时,必须有专人监护。

2生产人员的岗位职责制

2.1班长的职责

2.1.1班长在行政上受公司经理领导,在业务技术上受专工的指导。

2.1.2班长应熟知生产工艺、生产线的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掌握设备结构、特性、操作与维护。

2.1.3在工作时间内,负责领导本班全体人员完成生产任务和安全、经济指标,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2.1.3.1领导全班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

2.1.3.2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并检查全班人员的执行情景;

2.1.3.3领导全班人员对设备的事故及异常情景进行正确的处理,并对事故的发生及处理做好记录;

2.1.3.4完成本班计划指标,保证产品质量,随时分析生产情景,督促指导各岗位人员精心操作和调整,及时向公司有关领导反映情景并提出必要的意见和要求;

2.1.3.5认真做好运行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2.1.3.6按时认真、详细地查阅、填写各种记录和报表;2-1.3.7负责审查并做好工作票的安全措施;

2.1-3.8担任工作票和停电操作票的许可人;

2.1.3.9批准、审查停送电操作并担任监护人;

2.1.3.10理解公司领导下达的停送汽、电操作命令;

2.1.3.11发布电气设备停送电操作命令;

2.1.3.12抓好班内安全工作;

2.1.3.13督促、检查各岗位搞好车间清洁卫生工作;

2.1.3.14参加公司组织的生产分析会,负责贯彻分析会上研究决定的事项;

2.1.3.15班长应掌握全班人员的思想情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

2.2组长的职责

2.2.1各组长在行政上受班长的领导;在业务技术上受专工的指导。

2.2.2组长应熟知生产工艺、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掌握本组所辖设备结构、特性、操作与维护。

2.2.3在工作时间内,负责领导本组人员完成生产任务和安全、经济指标,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2.2.3.1领导本组人员做好交接班工作;

2.2.3.2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并检查全组人员的执行情景;

2.2.3.3领导全组人员对设备的事故及异常情景进行正确迅速的处理,并对事故的发生及处理做好记录和分析;

2.2.3.4完成本组计划指标,保证产品质量,随时分析生产情景,督促指导岗位工精心操作和调整,及时向班长或公司有关领导反映情景并提出意见和要求;

2.2.3.5认真做好运行设备缺陷管理工作;

2.2.3.6按时认真、详细地查阅、填写各种记录和报表;2.2.3.7负责审查并做好工作票的安全措施;

2.2.3.8批准、审查本组设备的停送电操作并担任监护人;

2.2.3.9理解班长下达的停送汽、电操作命令;

2.2.3.10发布本工序电气设备停送电操作命令;

2.2.3.11抓好组内安全、技术培训和图纸、资料管理工作;

2.2.3.12督促、检查各岗位搞好车间清洁卫生工作;

2.2.3.13掌握本组人员的思想情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2.2.3.14组长应在班长的领导下,配合班长搞好班组管理工作。

2.3料浆制备、配料浇注、摆渡岗位人员的职责

2.3.1料浆制备、配料浇注、摆渡人员在组长的领导下,理解班长的领导和指挥;在业务技术上受专工的指导;

2.3.2应熟知本系统的运行方式、方法,掌握设备结构、特性、参数、操作与维护及生产工艺;

2.3.3在工作时间内负责料浆制备、配料并满足浇注需要,完成所辖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生产任务,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2.3.3.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

2.3.3.2对生产中发生的异常情景及时处理并对异常情景的发生及处理做好记录和分析;

2.3.3.3根据日生产量完成浇注数量,确保浇注质量,随时分析设备运行和浇注质量情景,确保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

2.3.3.4认真做好运行设备缺陷管理工作,重大紧急缺陷及时报告班长和公司领导处理。

2.3.3.5认真填写各种运行日志和技术记录;

2.3.3.6对检修和停运设备做好安全措施;

2.3.3.7按照规定的工艺抽验项目和时间对料浆、浇注情景进行检验、分析,并将结果上报公司和当班班长;

2.3.3.8每小时检查各仓、罐等设备的运行情景,并做好记录;

2.3.3.9每小时检查称、输送机、搅拌机等设备运行情景,做好记录;

2.3.3.10摆渡工序应与行车及卷扬机工序搞好配合确保安全生产。

2.3.3.11与各生产组搞好配合,确保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

2.3.3.12搞好设备和环境卫生;

2.3.3.13与检修配合按规定保养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3.14每半个月配合检修校验水泥、石灰、料浆称一次。

2.3.3.15完成公司交办的临时工作。

2.4成品组岗位人员的职责

2.4.1本岗位人员在组长的领导下,理解班长的领导和指挥.

2.4.2应熟知切割机、行车、初养和废浆系统的运行方式、方法,掌握各设备结构、特性、参数、操作与维护及生产工艺。

2.4.3负责坯体切割,并完成所辖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生产任务,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2.4.3.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

2.4.3.2对生产中发生的异常情景及时处理并对异常情景的发生及处理做好记录和分析;

2.4.3.3根据浇注数量完成切割量,确保切割质量,随时分析设备运行和切割质量情景,确保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

2.4.3.4认真做好运行设备缺陷管理工作,重大紧急缺陷及时报告班长和公司领导处理。

2.4.3.5认真填写各种运行和技术记录;

2.4.3.6对检修和停运设备做好安全措施;

2.4.3.7按照规定的工艺抽验项目和时间对坯体和切割精度情景进行检验、分析,并将结果上报班长;当切割尺寸改变时应全面检测尺寸偏差,确保产品质量。

2.4.3.8每班随时检查各设备的运行情景,并做好记录;2.4..3.9每小时检查各废浆搅拌机、废浆泵等设备运行情景,做好记录;

2.4.3.10做好废浆的再利用工作。

2.4.3.11与各生产组搞好配合,确保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

2.4.3.12搞好设备和环境卫生;

2.4.3.13与检修配合按规定定期保养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4.3.14完成公司交办的临时工作。

2.5配汽岗位人员的职责

2.5.1配汽岗位人员在组长的领导下,理解班长的领导和指挥;在业务技术上受专工的指导。

2.5.2应熟知配汽系统和水、气、电的运行方式、方法,掌握各设备结构、特性、参数、操作与维护及生产工艺。

2.5.3在工作时间内负责水、电、汽,气的供应和调节及制品的蒸压养护,并完成所辖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和生产任务,为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2.5.3.1严格执行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

2.5.3.2对生产中发生的异常情景及时处理并对异常情景的发生及处理做好记录和分析;

2.5.3.3根据日产量供足水、气、汽,按工艺要求和蒸压制度进行工作,确保蒸压制品质量,随时分析设备运行和蒸压质量情景,确保产品质量;

2.5.3.4认真做好运行设备缺陷管理工作,重大紧急缺陷及时报告班长和公司领导处理。

2.5.3.5认真填写各种运行和技术记录;

2.5.3.6对检修和停运设备做好安全措施;

2.5.3.7按照《运行规程》规定的工艺抽验项目和时间对制品进行检查、分析,并将结果上报班长;

2.5.3.8随时检查各设备的运行情景,并做好记录;

2.5.3.9每小时检查各运行釜、泵、门、阀等设备运行情景,做好记录;

2.5.3.10各釜在升压过程中汽源温度跟饱和蒸汽温度对应相差5度以上时应投减温水;

2.5.3.11与各生产组搞好配合,确保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

2.5.3.12搞好设备和环境卫生工作;

2.5.3.13与检修配合按规定定期保养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5.3.14完成公司交办的临时工作。

2.6装卸系统岗位职责

卸釜码珠、装卸车、岗位职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厂规厂法及公司有关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具有爱厂如家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听从分配,服从安排,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尽职尽责。

2.6.1卸釜码垛工职责

2.6.1.1负责拖釜挂钩,挂钩要准、稳、牢固,不允许偏挂,偏挂和少挂钩。放模要正、要稳,避免损坏设备和产品。

2.6.1.2跟车时必须要站稳坐牢,严禁嬉笑打闹,否则出现事故后果自负。

2.6.1.3码垛时必须保证货场地面平整,必须轻拿轻放,码垛要整齐顺直,不能破坏砌块边角,合格率要到达98%以上,超出标准按公司规定赔偿必须的损失。

2.6.1.4卸釜时严格将成品、半头、废品分类码垛,堆放,对半头产品同样要整齐顺直,有序码垛。

2.6.1.5每一天出釜产品必须早晚卸完,不能影响出釜和车间生产,否则要负全责。

2.6.1.6底板要清扫干净吊入轨道并推往车间,下班前要把出釜场地和货场清扫干净。

2.6.2装卸车岗位职责;

2.6.2.1依据提货单规格、型号、数量装车,严禁多装、少装,经付货人员验证后方能发车。

2.6.2.2装货时要站稳,快拿轻放,要整齐有序便于点货和防止运输中丢失,如因装车不当丢失照赔。

2.6.2.3卸车时要服从客户工作人员指挥,按指定场地卸车码珠,并严格做到整齐顺直,保证质量,如因装卸造成断裂掉边掉角工地拒收拉回的,根据损坏轻重扣装卸费。

2.6.2.4装车必须按垛装、垛底不准超过二个,要坚持货场整齐干净,装车后半头、废品必须当时清理码珠堆放,不准影响下车靠车装货,并按时拉回非合格品场地码码垛堆放。

2.6.3拖拉机司机职责;

2.6.3.1及时正确维护保养拖拉机,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确保拖拉机、行车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避免影响装卸工作。

2.6.3.2自觉配合好装卸人员工作。吊装运行要稳要准。拖

拉机要开快开稳,尽量靠好车,方便卸釜码珠人员工作。

2.6.3.3严禁非拖拉机司机、行车操作者私自开车;违者出现一切问题由开车驾驶员负责。

3交接班制度

3.1交接班

3.1.1交接班应按公司规定的时间进行,交接班班长同时在班长记录薄上签字,接班人员接班后,交班人员即离开岗位。

3.1.2接班前饮酒者,不得接班;如出现此情景,班长应报告直接领导。

3.1.3如因故不能值班,应在接班前8小时向班长请假或向直接领导请假。

3.1.4正常时每班工作人员不少于编织人数,岗位出现空缺时,应有人顶替。

3.1.5在进行事故处理时,不应交接班。仅有在处理告一段落、得到公司领导允许后方可进行交接班,如果交接班

的签字尚未完成时发生事故,由交班人员负责处理,接班人员协助。

3.1.6若接班人员未按时接班,交班人员应报告班长或组长,由机动人员代替,或者由交班者继续工作,但继续工作不得超过2小时。

3.1.7工作人员在交接班时,应交得清、接得明,若接班后发现新的问题,均由接班人负责。

3.1.8根据规定应进行交接的记录、报表、资料、备品

备件以及房室、设备状况都应交接清楚。交班者必须将生产运行方式、注意事项、设备情景、本班和上班出现的问题及上级的指示和文件等交代清楚,接班者如有疑问要及时提出,交班者必须给予说明

3.2交班

3.2.1交班人员在交班前应做好下列工作:

3.2.1.1进行设备及工作场所的清扫;

3.2.1.2各种记录、报表、工具、备品备件齐全完整无差错;

3.2.1.3做好一切技术记录;

3.2.1.4准备好接班后的有关原材料。

3.2.2交班人员交班前应向接班人员交代设备运行情景、存在的缺陷和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上级领导的有关指示、检修有关的试验措施、预计下班进行的工作及本班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发生的问题及教训。无法交接时应在记录本上交待清楚。

3.2.3交班人员应详细解答接班提出的疑问,并尽力完成他们提出的应由本班进行的工作。

3.2.4全体交班人员交班后,应参加由班长主持的班后碰头会,总结经验,理解教训,表扬好人好事。

3.3接班

3.3.1接班人员在交班前20分钟到达现场,团体听取交班班长的口头交待;

3.3.2接班人员听取交代后按下列分工进行设备检查:3.3.2.1班长:审阅班长日志,检查切割系统、行车、配料系统、原料制备系统,配汽蒸压系统的情景;检查现场卫生情景。

3.3.2.2配料浇注及料浆制备岗位人员:审阅运行日志,检查除尘器、水泥仓、石灰仓、粉煤灰浆罐、废浆罐、计量称、铝粉罐、浇注搅拌机、除尘器、计算机系统、摆渡车、控制盘、水阀门、各搅拌机及各泵、粉煤灰库、工业水、自来水情景和关联设备:行车、卷扬机等设备情景;检查现场卫生情景。

3.3.2.3成品岗位人员:审阅运行日志及切割尺寸变动情景、检查行车、空模回到、切割机组、废浆系统情景;检查废浆搅拌机、废浆泵、废浆罐、小车轨道、阀门、卷杨机、等情景,检查现场卫生情景。

3.3.2.4配汽、岗位人员:审阅运行日志、成品交接表,

检查蒸压釜、出入釜卷扬机、出入釜小车、底板车、减温水箱、疏水阀、;高压分汽缸、减压阀、蒸汽门、蒸压釜控制拒、控制盘、减温装置、表计、初养室汽门情景;检查现场卫生情景。

3.3.2.5接班前,各接班人员向接班组长口头汇报检查情景,并认真听取组长的工作布置、安全注意事项、事故预想等。

3.3.3接班前各组长应参加班长召开的碰头会,并听取班长的指示、意见和要求。

篇8:生产管理科管理制度

对于许多生产制造企业而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自身实力的提高,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后,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 效率得到提升;第二, 出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运作方式;第三, 生产场地以及人员结构不稳定;第四, 需要加强人员以及资源管理。

二、质量管理科学化

管理科学化对现代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是贯彻在工业化社会中所有组织, 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科学化, 首先要具备以下的科学管理思想:

1、实行程序化以及标准化管理,

不管是对于生产线还是职能部门, 按照一定的程序以及标准进行, 并且利用科学的指标进行衡量, 尽管这样不利于创造性的发挥, 但是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也就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而且通过程序化以及标准化管理方式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2、科学化管理的主要思想是:

严格、精确、自律以及试验。这些管理思想要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各方面, 其中包括企业计划、战略目标以及组织结构等。不管是国内企业还是跨国集团, 都需要科学化的管理思想维持企业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对于一个企业而言, 自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它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自觉意识的境界, 可以促进企业内部自我意识制度的建立, 我们鼓励人性化管理方式, 但是一切的管理都要建立在科学化管理的基础之上, 只有将科学化管理思想应用到实际管理中来, 企业的管理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

三、企业质量管理分析

企业的发展需要产品质量的支持, 但是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管理, 存在着很多的方法, 但是企业质量管理依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并且依然严峻。只有建立有效合理的制度, 将责任、权力以及利益结合起来, 激励和约束机制共同作用, 才会取得良好的管理效果, 因此, 构建有效地企业管理制度, 就要将企业产权制度以及企业组织制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保证企业产权清晰以及坚持法人治理结构, 才会保证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心, 它可以有效地发映出一个企业的技术以及管理水平, 也是企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一个决定因素, 我们可以知道,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 知名品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质量足够好。

随着经济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逐渐的走进寻常家庭, 并且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更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质量是否过关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持续发展, 对于好的生产企业而言, 生产的产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赢得了市场占有率。

企业管理中有很多理论以及概念, 其中比较有效地一个概念就是ERP管理系统。不管是信息、物料还是资金都要通过一定的介质才会流通, 而且物料的价值不会自己增值, 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 才会得以实现。ERP系统可以为企业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 并且可以利用实际发展形势的需要, 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以及改革需要, 对实际的管理以及业务流程做出必要的调整。

ERP系统包含多个模块, 其中包括财务、物资、计划、车间以及质量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模块等, 并且为企业的管理构建了一个迅速、全方面系统化的管理平台。ERP系统可以阿精不同的企业管理数据输入系统, 然后通过系统的分析工具进行分析, 最后系统会生成数据分析报表, 通过ERP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字化信息化管理, 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PIMS系统也就是项目管理系统, 主要通过计算机辅助项目管理工具, 进行企业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 这种系统主要利用信息技术得以实现, 为项目一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支持, 为其管理提高必要信息处理结果和管理依据。PIMS系统主要采取动态控制原理, 对项目进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管理, 然后找出偏差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它具有的主要有项目投资、进度、质量以及合同管理等控制模块。

对于前面的ERP系统而言, 我们可以知道主要是针对于企业上层管理, 但是缺乏对工作车间的直接流程的管理, 对于现场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也就存在缺陷和不足, 仅仅可以向管理层提供必要的数据, 但是实际的现场管理还需要MES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

MES也就是制造执行系统, 他可以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环节进行优化管理, 对现场的实时事件进行管理报告和分析处理, 因此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将管理层与现场层有机的结合起来。一个设计良好的MES系统可以在统一平台上集成诸如生产调度、产品跟踪、质量控制、设备故障分析、网络报表等管理功能, 使用统一的数据库和通过网络联接可以同时为生产部门、质检部门、工艺部门、物流部门等提供车间管理信息服务。

四、总结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和发展, 企业管理逐渐向着信息化方向发展, 同时企业管理的诸多系统, 都是信息化的体现, 人力资本地位上升以及系统管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一大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 企业必须加强信息化程度的步伐, 充分发挥管理的作用, 发挥全面资源的运用, 迎接新的挑战。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质量管理进行论述分析, 首先分析了企业生产运作的特点, 然后对企业管理科学化的概念和思想进行分析, 并且随后着重对企业的质量管理进行分析, 对企业管理中的几种系统进行概述分析, 在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希望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生产运作,企业管理,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周健林著.管理学[M].上海财经出版社, 1998

上一篇:财务内部审计个人总结下一篇:家庭沟通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