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双拥工作信息

2024-04-14

社区双拥工作信息(共9篇)

篇1:社区双拥工作信息

社区禁毒工作计划-社区禁毒信息

禁毒活动信息

特辑“无毒青春 健康生活”----宿州市市、区开展

“ 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6月26日,宿州市为迎接第29个国际禁毒日,在科技广场开展“宿州市市、区 国际禁毒日”大型禁毒宣传活动。

本次活动由宿州市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埇桥区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区文广旅局协办,围绕“无毒青春,健康生活”的主题,向群众宣传毒品的危害,呼吁加强青少年预防教育,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禁毒委副主任邵迪致辞,并宣布活动开始。

由市爱心联盟、市骑游协会、市禁

毒宣传中心禁毒志愿者代表和部分公安民警宣读禁毒宣誓词。宣誓完毕后,全体人员纷纷在横幅上签名表明自己积极参与禁毒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仔细参观了陈列的禁毒宣传展板。

活动现场公安民警代表公开焚烧毒品和毒品原植物,将活动推向高潮。同时,在科技广场举行禁毒文艺展演。区文化馆秋韵艺术团表演《映山红》、安徽省鼓书大赛银奖获得者区文化馆曲艺社葛志茹老师编创大鼓书《噩梦》、区文化馆葫芦丝巴乌艺术团葫芦丝演奏《草原美》以及由第二届青歌赛获奖歌手合唱的禁毒公益歌曲《生命》等节目,主题鲜明、编排创新、情感动人,赢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活动现场设置展板、张贴禁毒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宣传禁毒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市民识毒、拒毒、防毒的能力,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的同时,积极参与禁毒斗争。志

愿者还细心向市民宣传了新型毒品危害,消除

市民对新型毒品的无知和好奇,同时告诫广大市民朋友要谨慎交友,不进入治安复杂场所,要有警觉戒备认识,提高对诱惑的警惕性。

此次禁毒宣传活动的开展,让广大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进一步增强了广大群众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意识,激发了群众参与禁毒宣传的热情,营造了浓厚的禁毒宣传教育氛围。

埇桥区文化馆

夏 芳社区禁毒宣传活动小结

为进一步宣传《禁毒法》,提高辖区群众对毒品认识,加大对毒品的打击力度,增强辖区居民对禁毒、防毒意识,我社区结合辖区实际,在人口聚集地开展了“”国际禁毒日宣传系列活动,社会效果显著。

一、领导重视。社区干部充分认识到禁毒宣传的重要性,切实将该项工作

摆在重要位置,研究制定了禁毒宣传活动方案,并加强组织领导,分工到人,并做到齐抓共管。以主要领导为一把手,亲自督促负责本社区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明确职责,抓好落实。

二、在辖区居民聚集的公共场所举办禁毒宣传,发放禁毒宣传材料,开展禁毒咨询等各类活动。通过宣传横幅、黑板报、发放宣传单一百五十余份,让广大居民群众深刻地认识到“毒品”这一社会公害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提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同时,动员每一个人自觉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所在社区做起,为携手共建祥和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三、充分抓住“”国际禁毒日的有力宣传时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悬挂禁毒宣传横幅、展板、发放禁毒宣传资料、开展禁毒宣传讲座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禁毒方针政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宣传禁毒的重大意义

和吸毒、贩毒的危害性,不断提高人们防毒、识毒、拒毒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在辖区内小区张贴禁毒宣传标语,并且向居民讲解一些有关毒品常识和毒品犯罪的法律知识,让小区居民随时提高警惕,做好识毒防毒拒毒工作,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尤其是在禁毒日当天,在市区召开了谐社会、行千里、进万家禁毒宣传活动,既社区禁毒图书角捐赠授牌仪式,有诸多社会团体及各界志愿者参加会议,而且当天各大街小巷有各商家,企业单位志愿者积极参加了禁毒宣传活动。在一些青少年和学生中,禁毒宣传情绪极度高涨,极大激化了群众的禁毒的热情,形成了一个全民参与禁毒的良好的氛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社区将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根据多年来的禁毒宣传工作经验,取长补短,做好禁毒宣传教育工作,争创无毒社区。为居民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共建和谐社会而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社区禁毒工作

全年总结

2016年***社区禁毒宣传

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落实萨依巴格街道关于创建“无毒社区”实施方案,2016年我社区在萨依巴格街道办事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加强管理禁毒工作力度,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预防为主,从根本上铲除毒品的危害,现就***社区2016年全年禁毒工作总结如下:

一、***社区总户数4595户,总人口12064人,有涉毒人员1人。在萨依巴格街道办事处党工委的领导下,为了有效节制毒品问题在我社区蔓延的势头,我社区成立了禁毒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四位一体”的帮教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每季度召开禁毒工作会议。每年坚持进行定期回访,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二、禁毒工作是安定民心使居民群

众安居乐业的重要工作。***社区坚持做到思想不放松,宣传力度不减,社区在开展预防毒品、禁止毒品侵入的专项宣传活动中,每季度利用版报展览、观看电教片宣传禁毒知识1—2次,张贴宣传标语2—4份,发放禁毒知识宣传单300余份。每季度办学习班1次,参加人员每期不少于60人,为了把禁毒预防知识灌输给每一个社区居民,我们在辖区内开展了面对面入户宣传,在开展学习活动中,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提高居民群

众的禁毒意识,教育青少年远离毒品,并与辖区居民和单位签订禁毒承诺书。做好与辖区单位的协调联系工作,共同创建“无毒社区”积极与辖区单位、及片警主动联系、配合,定期对涉毒人员及家属进行家访,与其家属紧密协调,做了大量的帮教工作,及时掌握社区涉毒人员的近期情况,并做了详细的随访记录。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实行支部书记负总则,委员包片区,采取有效措施,巩固戒毒成果,努力降低复吸

率,紧密结合建设“平安社区”、“不让毒品进我家”,社区内形成了一个禁毒、拒毒的良好风气。

但是我们深知,禁绝毒品的目标远未实现,禁毒意识不能有一刻松懈,稍有不慎毒情形势仍会反弹。我们决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到下,继续以“无毒社区”创建为载体,不断加大排查、宣传、帮教、打击力度,努力使染毒的人戒断毒瘾,努力使所有的人们远离毒品,早日实现“无毒社区的目标”。

中共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街道***社区委员会

2016年10月25日社区禁毒宣传工作计划

我社区除了配合好街道禁毒部门组织的禁毒宣传外,还要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在辖区内建立一个以上禁毒宣传角,发挥宣传角作用和辐射功能,确保本社区禁毒宣传工作不留死角。本文主要由工作计划网社区工作计划频道为您分享《2016年社区禁毒宣传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前来参考和学习。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

社区领导重视禁毒工作,将其纳入重要工作议程,制度切实可行的本创建工作方案,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同时一年至少有四次以上研究本社区的禁毒工作,有专人负责禁毒工作,做到有落实,有负责,使禁毒工作机制运行正常,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实施长效管理。

二、进一步强化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

要继续按照“经常性、广泛性、多样性、针对性”的禁毒宣传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广泛参与、面向全民、贴近群众、注重实效”,广泛动员和运用一切有利于禁毒宣传工作的力量和条件,强化禁毒宣传预防教育,夯实禁毒基础,不断提高全社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努力形成“全民抵制毒品、参与禁毒斗争”的社会氛围。

我社区除了配合好街道禁毒部门

组织的禁毒宣传外,还要因地制宜开展宣传,在辖区内建立一个以上禁毒宣传角,发挥宣传角作用和辐射功能,确保本社区禁毒宣传工作不留死角。利用好“”国际禁毒日、“”法制宣传日的有利契机把禁毒宣传推向高潮。

三、深化以青少年为主的毒品预防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禁毒意识,利用法制学校开课的时机,重点对青少年开展毒品预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把外来人口和可能涉毒品的“高危人群”作为宣传教育的工作重点,采取突出宣传与日常普及宣传相结合的方针,向社会广泛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毒品预防教育,加强以禁种为主的农村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扩大覆盖面,减少死角盲区,提高农村群众的禁种自觉性。

四、强化台帐建设,加大创建力度

社区禁毒台帐要严格按照区别禁毒委的台帐建设要求建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记录齐。今年创建无毒社区工作继续分“保无毒”、“创无毒”、“创达标”

三种,加强社区创建工作,确保社区创建年终考核合格率达95%以上。同时加强禁毒工作示范社区建设,并能以点带面,促使禁毒工作在本辖区内全面铺开。

篇2:社区双拥工作信息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燃气用户安全用气意识,预防和杜绝安全事

故的发生。4月18日上午9:00,昆仑燃气组织工作人员应XX社区的邀请,在XX社区的综合活动室开展燃气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开展天然气置换燃气安全宣传、征求客户意见,了解客户需求,为社区居民送去服务,送去安全。

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在社区内设立咨询台,并向居民发放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宣传资料,讲解安全用气知识,进一步提高居民安全用气意识。现场为居民演示、讲解了如何连接灶具软管、安全使用燃气

设施和定期更换胶管等燃气安全知识,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为了增强居民对安全用气知识的感性认识,昆仑燃气特精心制作了动画版的宣传片,以简明、活泼的图解形式使安全用气意识深入人心。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社区,燃气公司与用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力普及了燃气使用知识,提高了用户安全用气意识,营造了安全用气、依法用气的良好氛围。

篇3:社区双拥工作信息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充分反映出党中央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在公安部三项建设中, 公安信息化建设排在首位, 可见信息化建设[8,9,10]对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性。社区警务信息化是公安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警务是指存在于警方和社区之间, 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社区警务信息化是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 对社区警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 供民警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一种技术。加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将全面提升民警的工作效能, 为基础工作提供强大的信息化载体, 为实现“基础工作信息化、信息工作基础化”提供有利的保障。

1社区警务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推动公安工作发展进步的基础性工程。新形势下, 公安机关面临的社会整体防控的任务将越来越繁重, 这就要求公安机关顺应信息化的发展, 对社区内的“人、地、物、事、组织”实施有效的控制;对社区的各种倾向性、苗头性、预警性信息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和掌控, 并及时录入微机启动警务信息化链条, 达到资源共享, 防范效能的最大化, 为公安内部各职能部门及时提供全面、准确、详实的信息, 为决策层服务, 为快速反应服务。

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是推进公安基础工作的重要举措。人口管理、信息化应用和创新警务机制是当前公安机关基础工作的三个关键环节。社区警务信息化特有的“实用、快速、高效”功能, 必将为人口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是新形势下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促进剂”, 是服务群众、服务实战的现实需要。加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 在减轻社区民警工作强度、保证警力下沉、确保社区民警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深入社区工作等方面, 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2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市的社区民警在信息系统应用方面主要存在使用的系统过多, 操作繁琐、功能重叠, 信息重复录入等问题。通过我们的深入调研, 派出所民警主要通过派出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采集“人、地、物、事、组织”信息, 还要登录执法信息综合应用和管理平台、公安经保信息系统、特定民族人员管理系统等18个系统采集各类信息, 且很多信息需要重复录入。目前, 全局缺乏一个统一的基础信息采集入口, 现行的系统难以适应基础信息采集任务多样化和信息维护规范化的需要, 难以满足社区警务工作信息流、业务流、管理流“三流融合”的要求。目前, 急需开发一套全新的应用信息系统来解决以上问题, 因此, 我局开始建设天津市公安局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

3系统需求分析

3.1系统功能分析

天津市公安局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拟建成以实有人口信息为基础, 涵盖派出所社区民警全部业务的综合性信息采集、应用系统。

1.平台以人、地、物、事件、组织为基本架构, 实现对人口信息、地址信息、单位信息、社区信息、情报信息、防范信息、警员信息等各类基础信息的全面采集, 并将采集的全部信息推送到市局综合数据库中供全警应用。

2.平台将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入口, 实现和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执法办案信息综合应用和管理平台、警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PGIS) 等10个应用信息系统的一键关联登录, 解决民警重复登陆信息系统的问题。

3.平台将实现信息反哺基层直接化, 通过整合资源、自动比对, 将工作任务自动推送给社区民警, 用信息指导警务, 辅助其完成信息采集维护工作。

4.平台将实现社区警务工作的网上量化考核, 对社区民警所有工作进行量化, 通过平台自建的各类模型, 自动实现对社区民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量化考核, 并实现对信息采集及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排名统计。

除以上主要功能外, 平台还将实现辖区数据展示、网络视频点名、工作报备管理、重点人员管控等特色功能, 并通过综合查询、统计分析、信息研判功能提升民警对信息的应用。

3.2系统网络结构

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建立在公安内网的基础上, 系统用户将采集上来的各类信息直接传输并存放在市局人口信息中心的社区警务平台数据库中。社区警务平台数据库与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建立双向数据传输机制, 社区警务平台中采集人口信息时提取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人口信息, 社区警务平台中人口信息变更实时更新到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中。

在滨海新区人口服务管理中心机房建立社区警务平台数据库的灾备系统, 市局中央数据库的信息实时传输到滨海新区人口数据库进行灾备。

3.3系统软件配置

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的软件架构采用多层体系结构, 主要应用WEB方式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1.服务器端:采用开放性、通用性、兼容性、共享性高的Oracle 11G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均选择Linux操作系统。

2.中间件:采用IBM Web Sphere标准中间件, 应用服务器软件采用UNIX/windows操作系统;系统支持WEBSERVICES, 信息交换采用XML。

3.客户端:采用B/S (Browser/Server) 结构, 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 客户端软件采用windows98/2000/XP操作系统。

4.开发语言:采用Java作为开发语言, 采用Intellij IDEA 12.0.4和Eclipse 4.4作为系统开发工具。

4系统功能设计

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设计了强大的信息采集功能, 以人、地、物、事件、组织为基本架构, 设置了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寄宿人口、境外人口、工作对象、社区矫正人员;责任区、社区居委会、地址信息;车辆信息、犬只信息、拾遗物品信息;情报信息、矛盾纠纷排解、案件回访倒查;居民小区、辖区单位、娱乐场所、特种行业、出租房屋、群防群治等信息采集模块。还设置了考核管理、工作报备管理、重点人员管控、72小时过境管理、报表管理、平台使用情况排名、辖区数据展示、网络视频点名等功能模块。具体功能设计见图2:

5系统实现

5.1系统界面设计原则

系统界面采用图形用户界面 (GUI) 设计原则, 界面直观、对用户透明。系统主界面采用12宫格设计风格, 主要功能能够在界面上清晰显示, 上方的功能菜单显示系统的功能信息, 下方的12宫格以快捷方式的形式显示系统的主要业务, 用户接触软件后对界面上对应的功能一目了然。

5.2系统界面实例

由于系统界面过多, 代码较为复杂, 受篇幅所限, 只选取部分加以介绍。

图3是系统主界面, 可以直观显示系统各主要功能。

选取部分代码如下:

摘要: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是当前公安机关实施社区警务和科技强警战略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 是社区警务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介绍了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对当前我市社区警务信息化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开发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的必要性。对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的系统架构、系统功能、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该平台的应用将建立统一的信息采集入口, 实现对社区内的“人、地、物、事、组织”信息的全面采集, 减少信息的重复采集, 提高民警工作效率。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社区警务,信息采集

参考文献

[1]长春鸿达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天津:天津市社区警务信息工作平台需求分析方案, 2014.

[2]谭祥金, 党跃武.信息管理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李安渝.Web Services技术与实现[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4]谭井泉.最新社区警务建设与规范化管理全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2.

[5]王庆有.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6]孙路昕.基于J2EE的社区治安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7]柴斌.加强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初探[J].中国公共安全 (学术版) , 2012, (3) .

[8]毛安, 朱建光.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探议[J].软件, 2013, 34 (1) :100-101.

[9]刘波, 沈岳, 郭平, 等.数字湖南农业信息化建设关键策略探索[J].软件, 2013, 34 (10) :1-5.

篇4: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关键词: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0-72-2

0  引言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IBM公司提出“智慧地球”的新理念,以此理念为核心的智慧项目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建设的风向标,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而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在个体生活最小单元上的映射,它是智慧城市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智慧城市的理念、技术在精确空间尺度上的一种演绎。有关智慧社区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的《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的阐释为:智慧社区是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整合相关信息资源,依托信息基础设施。建立统一信息服务平台,最终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的、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在顺应党中央关于智慧社区建设要求的同时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奠定基础。同时智慧城市要求借助新一代通信技术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进行多源信息整合,打破信息孤岛,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及信息服务,这一实践对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及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理论,构建出智慧社区信息服务测评指标体系,使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进行测评,最后根据评测结果提出智慧社区信息服务水平提升和优化的基本策略。

1  智慧城市信息服务评价指标体系

1.1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测评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笔者在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依托的是测评树状式指标体系结构,遵循的是客观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完备性等原则,将测评指标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指标层(要素层)、具体指标层。

1.2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智慧社区信息服务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参考了《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中的所构建的评价之标体系,并借鉴了《社区信息服务顾客满意度评价》中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及相关的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的文献,同时梳理了国内对于智慧社区和社区的研究,最终构建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7个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模型选取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T.L.萨蒂(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具体概念是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其隶属度分为几个层级,并在形成的这一个多层指标体系及基础,从而确定出指标的权重。主要步骤有:①构建判断矩阵,对于同一层次下的指标进行两两评判。②层次单排序,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归一化,得到一级指标层次单排序。③确定相对权重,运用特征向量的方法计算各层指标相对于上一级指标的权重。④一致性检验,将偏差一致性指标与平均一致性指标进行对比。⑤确定各指标权重,该指标体系所构建的判断矩阵达到一致性检验的要求后,各指标权重取值取自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

2.2 模型综合评价法

考虑到本文中所构建的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定量指标较少,定性指标较多的情况。因此本文在做综合评估的时候采用的是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主要步骤如下:①确定测评指标的层次,将评价指标集分为6个指标子集,其中每个一级指标又是由二级指标构成;②确定权重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每个层级的权重,得到一级指标的权重集以及二级指标的权重集;③建立测评集。在确定各层级指标的权重集之后,再建立测评集;④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集,这17个二级指标形成的评价矩阵,通过算子将权重和矩阵进行计算,得到一层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集;⑤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集,根据二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矩阵得到评价集。

3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实证研究

3.1 数据收集

本文的实证研究选取长沙市雨花区智慧社区项目,其建设也惠及了雨花区五个社区居民的衣食住行,渗透到了社区信息服务中多处环节上,通过德尔菲方法将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分层提交给领域内专家,进行指标间重要程度评判,构建9分比例标度的判断矩阵,发放调查问卷给当地社区居民,得到客观的因素集对评价集的隶属程度。

3.2 数据处理

整理好指标权重集数据和隶属程度表后,针对判断矩阵计算权重集并通过权重集对智慧社区信息服务指标单因素隶属程度的数据进行模糊计算,得到指标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通过与权重集进行加权算子的运算,得出一级指标A1,二级指标A1、A2、A3、A4、A5、A6的特征向量计算结果如下:

WA=(0.13,0.1,0.21,0.27,0.08,0.21,);

WA1=(0.14,0.55,0.31);

WA2=(0.64,0.36);

WA3=(0.19,0.28,0.15,0.38);

WA4=(0.2,0.31,0.11,0.38);

WA5=(0.7,0.3);

WA6=(0.64,0.36).

它们的随机一致性比率计算结果分别为0.016、0.042、0、0.058、0.067、0.01、0.013,各值均小于0.1,因此我们承认判断矩阵之间有非常好的适应度从而接受特征向量值作为智慧九华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4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发展建议

篇5: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信息

一是明确一名社区干部为食品安全宣传员,并负责社区日常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

二是以社区食品安全宣传橱窗(专门设立)和黑板报为载体,定期刊出食品安全有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辖区广大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

三是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社区食品宣传员每季要召开一次食品安全工作培训会,传达贯彻市食安委和虎山街道的有关文件精神并及时反馈本社区食品安全动态信息;

四是在重要节假日来临前组织一次宣传发动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工作总结《社区食品安全工作信息》。

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社区食品安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到目前止社区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食品安全事故,进一步强化了社区的平安与和-谐。

篇6: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公开

蔡成勇强调:

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社会治理单元,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区工作人员一定要本着对群众健康安全负责的态度,全力做好宣传引导、检测排查、登记管理、日常防护等工作,精准掌握重点人群返乡时间、动向、健康状况等情况,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蔡成勇指出:

篇7: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信息公开

爱心接力 业主自发捐资捐物

疫情暴发以来,居民们不仅通过减少出行支持抗疫工作,更以实际行动来援助一线。日前,在各大药店口罩脱销的情况下,______业主__捐出10万个口罩,“现在很多人有钱买不到口罩,只想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1月25日,来自武汉__海昌天澜一期的业主“元子光头”在业主群里发起捐款。最终,200多户业主共筹集了5.2万元,他们用这笔钱采购了医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已捐给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面对疫情,一方面许多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外来人员的进出,另一方面,更多市民在家自行隔离,减少出门采购生活物资的频率。

“我可以拉点蔬菜放小区,有需要的邻居按量取,不收钱!”1月31日晚,眼看着不少邻居受疫情影响,家里缺少新鲜蔬菜,花溪__业主王女士主动向物业管家表示,可以为小区免费提供一批蔬菜。

2月1日,十余箱新鲜蔬菜,经过一路颠簸,完好运送到花溪__物业服务中心,又通过物业工作人员的派送,摆上了小区业主家的餐桌。

而在__桐城__,三位爱心业主一起捐出一次性手套100盒共计50000只,免费提供给物业服务中心,用于日常疫情防控需要。物业人员将这些一次性手套放到电梯入口处,供全体业主使用,让三位业主的爱心传递给社区更多居民。

“我们都是一家人!相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好这场防疫战!”业主曹先生表示,如果后面手套不够用,会继续免费为邻居们提供该物资。

守望相助 业主物业一家亲

连日来,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中,__服务的物业人员一直奋战在一线,许多人远在外地,春节也未曾回家,只为给业主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

作为“防疫先锋”,从清洁消杀到防疫宣传,从测量体温到为业主购买生活用品,物业人员坚守岗位责任,守护业主健康。而在后方,深受感动的业主们也在关心着这些“先锋”。

“管家,你们总是提醒我们注意安全,自己却义无反顾地四处奔波,你们也要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呀。”在__伟象__锦上小区,业主刘女士特意开车将150个口罩,1000个一次性手套、100个防护手套、20个护目镜和70顶帽子,送到小区物管中心。刘女士表示,社区物管人员主动放弃休假,坚守在岗位上为小区业主的安全健康保驾护航,“我打心底里感谢他们的付出,为此也想给为他们献上一份爱心”。

伟象__锦上小区的陈管家说,其实都是做的份内工作,没想到业主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开了很久的车特意把物资运过来,真的很温暖。“以前总觉得自己的工作很不起眼,忙起来的时候也会觉得委屈,但物业服务其实就是将心比心,只要真心、真诚地对待业主,总会得到他们的认可,能够成为这么多家人的管家,我觉得很自豪。”

“一线的人最辛苦,他们守着我们的健康,守着我们的平安,值得我们敬仰。”近日,____的业主熊女士也给物业人员送来了400个医用口罩。她表示,后续还将继续提供更多口罩,希望帮助物业在抗疫工作中做好自身防护。

跟业主在一起 用心之处皆感动

为落实联防联控、疫情防护的要求,__社区纷纷执行封闭式社区管理、全覆盖高频次消毒、口罩定点回收并销毁、为业主配置防护物资、入户安全排查、全维度科普宣传以及生活物资采购送达等举措,全力防控疫情,保障社区安全,得到社区广大业主认可。在全民共同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里,社区里始终传递着爱与感动。业主蔬菜储备告急,管家立马从自家地里割下的新鲜蔬菜送到业主手中,业主动情地表示这是与物业“过命”的交情。

篇8:信息技术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应用

1.1 信息技术概念及界定。

信息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传播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南国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 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黄荣怀教授在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一书中对信息技术的定义是: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1]我们可以把信息技术理解为:信息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 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通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传播等促进教与学的优化发展。

1.2 社区矫正概念及界定。

社区矫正是一种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的非监禁制裁措施, 它是建立在“复归理论”基础上的“舶来品”。[2]社区矫正有的国家称之为“社区矫治”, 也有称“社区处遇”。在我国, 社区矫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刑相对的刑罚执行方式, 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 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 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 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 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如何正确把握社区矫正的性质关系到对于社区矫正概念的理解和把握。目前学术界认为社区矫正的概念包括狭义的社区矫正、广义的社区矫正和最广义的社区矫正等。首先, 狭义上的社区矫正仅指由社区执行的监禁刑执行过程中的替代措施;其次, 广义的社区矫正主要认为:社区矫正涉及到应由社区予以落实执行刑罚与矫正内容的非监禁刑和监禁刑的替代或替刑措施;最后, 最广义的社区矫正主要认为:社区矫正包括一切在社区环境中对犯罪人所进行的矫正工作与措施, 涉及到刑事诉讼的全过程。[3]本人认为社区矫正应当包括一切在社区环境中对犯罪人所进行的矫正工作和措施以及在对犯罪人进行矫正的整个过程。还应再扩大社区矫正的外延内涵, 而不能拘泥于社区矫正所限制的“社区”的概念。只有正确认识社区矫正的概念、性质及内涵, 才能更好的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总之,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社区矫正工作中, 就是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和人力资源与社区矫正内容有机结合, 共同完成对社区受矫正人员的改造。让其更好的融入社会。

1.社区矫正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社区矫正的性质我们知道我国社区矫正主要是针对受管制、缓刑和假释的犯罪人员而实行的。在这些犯罪人员中他们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社区受矫正人员时要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矫正内容与策略。如果对于犯罪危害程度很小的而按照危害程度很高的矫正策略一起实行的话。一方面会造成社区受矫正人员的抵触情绪达不到较好的矫治效果;而另一方面, 由于社区矫正的经费有限, 这也造成了不必要的经费消耗。因此我们必须对社区受矫治人员进行彻底地调查研究, 将社区受矫治人员进行分类, 运用信息技术以便采取适合于不同社区受矫治人员的矫治策略和矫治内容。

2.根据人身危险性和年龄等对社区受矫治人员进行分类

尽管社区矫正受矫治人员是一些危险性较小的犯罪人, 但他们仍有一定的社会危险性。他们在年龄方面各有差异, 因此他们的生活技能、社会技能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差异明显。综合他们的这些方面通过一定的信息技术方法对他们进行小组分类。比如:连云港市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危险性、回归社会的趋向程度, 通过细化的20项考核指标, 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评分, 将社区服刑人员分为A、B、C三类, 也称低危、中危、高危三类人员。[4]我们可以借鉴连云港市的分类思想对社区受矫治人员进行详细的分类。然后根据不同类别的社区受矫治人员的具体情况总结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富有成效的实战经验, 通过整合学术界的优秀理论成果积极地探索适合社区矫正的新模式。

3.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高、中危险等级社区受矫治人员的矫治

一是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做报告等, 对社区受矫治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 确立社区矫正也是服刑的意识, 从而使社区受矫治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组织社区受矫治人员定期参加学习各种司法教育的远程教育。同时开展社区解教成功人员现身说法的讲座等, 通过开展先进讲座让受矫治的人员从思想上重新拾取新的希望。三是加强对社区受矫治人员的奖惩制度, 对于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的受矫治人员积极鼓励, 引导高、中危险等级受矫治人员的积极转化。对于不按时参加以及在活动中消极的受矫治人员进行劝勉等, 调动其参加矫正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四是通过电话访谈、电子邮件等形式深入了解受矫治人员的思想、生活方面的具体情况, 切实解决高、中危险等级受矫治人员的实际困难, 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五是组织受矫治人员定期参加公益劳动, 加强对社区受矫治人员的积极引导, 使其在公益劳动中逐步养成乐观向上、有责任感、集体感、荣誉感、纪律性和团结互助的意志品质, 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情操的培养。六是积极调动家庭的作用, 完善思想汇报制度, 让社区受矫治人员通过电话或电子邮箱的方式将自己的思想波动情况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向社区矫正管理机构汇报。七是将优秀的教育资料以光盘的形式发放给高、中危险等级的受矫治人员, 让其反复学习、深刻领会。并组织专员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核查。

4.总结

通过综合教育学、心理学、犯罪学、统计学、性格学等多种学科, 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 运用信息技术将社区矫正的受矫治人员进行详细的分类, 从而制定出适合不同分类小组的社区矫正方案, 有利于对社区受矫治人员开展高效的社区矫正工作。

摘要:社区矫正是中国当前行刑制度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 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社区矫正工作中不但方便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 提高了社区矫正的效率,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区矫正的费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社区矫正,应用

参考文献

[1]何荣杰.教育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现代教育技术, 2010, (20) :41-42。

[2]罗斯科·庞德.法理学问题[M].刘星,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78。

[3]王顺安.社区矫正的法律问题[J].政法论坛, 2004, (3) :103。

篇9: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与发展

1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基本形式

1.1 政务村务信息公开。推行政务村务公开是落实农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本手段。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基层政府和农村纷纷建立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档案,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河北省唐山市档案局在广大农村开展“阳光档案、服务万家”活动,通过召开会议宣讲、利用公开栏展示、计算机查询等多种形式,最大限度地进行村级档案公开。湖北省宜都市收集了全市涉农现行文件7237份,汇集文件209册,供群众免费查阅,同时依托“三网”提供网上在线档案查询服务,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1.2 基层档案信息整合。因为基层农村社区发展涉及档案信息较多且较分散,农村和社区居民利用档案不太方便,为此,主动与相关部门协作、加强档案信息整合就是档案信息机构日益重视的工作之一。天津市北辰区档案局加强与天津市档案局和区属各镇、街、村委局的联系,构建信息整合报送机制,资料搜集渠道广,信息可信程度高,内容实用性强,为基层农村和社区居民档案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浙江省余姚市、慈溪市、镇海区档案局签订开展“就近受理、跨馆出证”的远程协同合作服务项目,实现异地档案资源共享、档案信息的异地利用并当场获取档案证明,从而解决了三地居民档案利用的舟车劳顿之苦,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效率。

1.3 档案下基层。开展送档案下基层是档案部门服务基层最常见的形式。2004年3月,北京市怀柔区档案局联合16个涉农部门举办“档案服务三农,现行文件下乡活动”,将两千多份与农民利益相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送到农民群众手中。此后又于2007年举办“服务新农村建设送光盘下乡”、“送档案知识下乡”等活动。珠海市档案局(馆)创新举措,结合中心工作,开展“档案进社区”“档案入万家”服务月活动,把档案工作宣传普及到基层和群众中去。

1.4 基层档案信息编研。辽宁省档案局(馆)与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联合协作,精选出省直单位的文件267份110多万字,制作《辽宁省县域经济政策法规性文件汇编》光盘2.5万张,免费面向全省发放。 吉林省梨树县档案局与县涉农部门联合编印了《涉农文件汇编》,传到农民手中,使农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受到好评。

1.5 基层特色档案建设。随着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档案信息部门要及时适应基层社区的新变化,建立了社区居民生活、就业、健康等常规档案,还形成了大批记录民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开放型社区建设等特色档案,挖掘其利用价值。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为猕猴桃种植大户杨声谋建立了300多盒档案,以档案为媒介,培养了10批猕猴桃种植,有效推进了当地特色农业的发展。河北武强县对当地2000余名致富能手的基本情况、特长、业绩等进行摸底登记造册,建立了农村“能人档案”。浙江省对全省11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283个农民大户已开展建档和档案规范化管理。

1.6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网络服务。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新型的基层社区档案利用网络平台,是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的有效途径。档案利用网络平台一般可借助现有农村社区党员远程教育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公共信息传播网络传播档案信息,还可利用3G手机网络实现基层档案信息的沟通合作。2009年,天津市北辰区启动档案信息“村村通”工程,档案网与党员远程教育网相连接,使农户通过党员远程教育网终端——电视浏览平台也能在第一时间浏览信息。

1.7 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支持。在基层社区文化建设中必然会形成相应的档案的内容包括:农村社区文化资源建设材料;文明村组、家庭建设材料;民俗民乐资料;家谱族谱、村史、名人实物材料;重大文化活动材料;文化遗产记录、保护与开发文件材料。建立基层社区文化建设档案,不仅记录了基层文化活动,且记录了农村社区文化发展的历史,利用这些档案可实现传承文化,资政育人,倡导文明新风,构筑和谐社会。浙江嘉兴市利用档案资料开展《嘉兴名人展》、建设《馆藏档案陈列室》,免费向市民开放。

2 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发展

随着我国基层农村社区各项工作的科学开展和多种经济的健康发展,基层档案工作和档案服务的作用也日益彰显。但总体上看,基层档案管理体制还不尽完善,档案资源建设比较薄弱,基层单位建档率较低,规范化建档程度不高,档案开发利用能力不强。目前,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多归功于政府推动,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健康持续开展还需要不断努力。

2.1 持续增强基层档案信息工作的政府推动。政府部门作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体系的主体,其在制定档案信息工作的宏观政策和总体框架、推动档案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构建基层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国家档案局早在2000年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就将“坚持为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方向”写入指导思想。2008年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实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工程项目,打造‘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关于印发《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随后国家档案局大力实施“全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示范工程”,推进全国基层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此外,国家档案局2007年与民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2009年启动“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2010年联合民政部、农业部,在全国开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乡(镇)活动,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和项目的开展,有效推进了全国农村档案信息服务工作。

地方政府在国家政策和总体项目推进下,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安徽实施“规划先行,多方联动,示范引导,以奖代补,服务促进”五项举措,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现了档案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共进。扬州各地党委、政府号召开展“争创示范小区”的活动,并明确地将社区建档工作纳入“示范小区”的考核内容之中,对社区档案实行了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成效。河北衡水市桃城区对新农村建档试点乡镇档案工作给予财政补贴,积极调动涉农部门共同参与管理,形成多部门齐抓新农村建档的合力和分工负责的联动机制。2011年浙江宁波市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推进农村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加快农村档案信息化建设。各地档案工作示范工程及各项基层档案工作专题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

2.2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做好基层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保证。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农业、林业、水利、规划、建设、交通、社保等多个部门,光靠档案部门一家孤军奋战不可想象。这就要求档案部门争取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充分发挥各相关单位的积极作用,同时积极与高校、图书馆、农技推广站等公益性机构协作,才能积极主动地做好基层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层社区档案索引,推进档案信息进行数字化整合,建立信息交流共享机制,积极开展基层社区档案编研工作,提高基层社区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

2.3 积极开展档案信息服务调查研究,体现基层档案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因其条件限制、对象分散,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必须针对不同对象开展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服务。为此,需要档案信息机构随时关注社会热点,深入基层乡镇街道调研,根据基层农村社区的不同地理条件、成员构成、文化心态,对农村或社区的人口、经济、文化、环境、社会保障与服务、生活质量、思想意识等诸多要素作出具体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布局和设想,确立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的层次重点和内容重点,切忌贪多求全。面向不同时期的农村工作重点,如基本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劳动力培训、社保、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等开展专题档案信息服务。

2.4 加强基层档案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目前,绝大多数基层社区档案人员的力量非常薄弱,人员素质不高。因此,首先一定要充实基层档案服务队伍,配备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其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基层档案队伍的业务素质。基层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要坚持分类指导、形式多样的原则,针对基层档案管理人员身份多样化特点,针对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侧重不同的培训内容,通过集中面授、IPTV专栏、发放光盘、网络培训、在线交流、现场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工作,将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干代训,边干边学,同时努力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培训工作质量。

2.5 努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构建基层社区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档案信息的资源共享和快速传播利用是农村档案信息服务的必然趋势。一是档案信息机构利用现有政策,如国家档案局的“农村档案资源共享工程”、农业部与中国移动共同推进的农业农村信息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和省市资金支持,建立完善基层社区两级档案专用网络,配齐专用设备,加快基层社区两级档案室网络平台建设步伐,为基层群众高效查询利用档案信息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档案信息机构利用自身档案信息化平台优势,积极开发档案管理专用网络终端,并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方便档案信息系统的查询和管理。

上一篇:法制宣传日标语12下一篇:战略合作采购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