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2024-05-02

“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通用9篇)

篇1:“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强化劳动保证基础工作,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以推进和谐稳定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证工作平台作用,切实加强和完善社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

二、目标任务

将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延伸到乡(镇、街)和社区。完成4项任务:组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工作组织体系,实现一个目标:以乡(镇、街)和社区劳动保证工作平台为依托。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扩建劳动保证监察组织网络,确保劳动者权益得到适时维护;创建劳动关系台帐和基础数据库,全面掌握劳动关系基础信息,实现动态管理;构建劳动用工备案制度,规范用工行为,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

三、方法步骤

推进工作从 年 月 日开始。共分为准备启动、组织实施、总结验收三个阶段。

(一)准备启动阶段

1.制定方案细则。各乡(镇、街)和社区要结合实际。分别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组织机构,明确目标任务。

2.进行动员部署。7月6日召开全市启动大会。

(二)组织实施阶段

1.配备专职人员。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内容新。目前劳动保证工作任务重、工作人员少的情况下,将推进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从各乡(镇、街)和社区劳动保证机构现有人员中,各选配56名素质高、业务熟的人员,专门负责推进工作,其他人员予以配合。

2.组织岗前培训。每个乡(镇、街)聘2名兼职劳动保证监察员。进行一次劳动保证业务知识全面培训,经考试合格者,分别聘为兼职劳动保证监察员和劳动保证法律监督员,并分别颁发证书。

3.建立备案制度。依照省全面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总体要求。建立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制度。

4.开展全面调查。社区劳动保证协理员要对辖区内所有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逐一采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情况信息,并录入微机建立台帐。

5.组建协调机构。乡(镇、街)组建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

6.建立监察网络。将劳动保证监察工作延伸到乡(镇、街)和社区。建立检查、监督、指导、处分的完整工作体系。

7.分步专项治理。各乡(镇、街)和社区要根据调查统计的汇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按专项、分步骤提出治理意见,逐级上报劳动保证监察部门和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市劳动保证监察大队联动,统一进行专项整治。

(三)验收阶段

1.检查分析。要组织所辖区进行自查,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出劳动关系和睦谐的具体成因,并对加强社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和基础平台建设工作等,向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建设性意见,全面总结推进工作的基础上,形成工作总结演讲,上报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

2.联合检查。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联合检查组,对各乡(镇、街)和社区推进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依照目标要求量化评比,同时将考核结果纳入考核指标。适时召开大会对全市推进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对推进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先进典型进行总结惩处。

四、组织领导

成立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组长由市长 担任,副组长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担任,成员: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局长,市经济局副局长,市总工会副主席,市民政局副局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市地税局副局长,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副局长,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副局长。

由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局长 担任办公室主任,市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办公室副主任由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副局长、市劳动和社会保证局副局长王 担任。办公室成员有:市劳动保证局机关各科室、市就业服务局、市医保中心、市劳动保证监察大队、市经济局创新服务科、市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个体科、市地税局政策法规处。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

一是时间紧,这次推进工作。省和 市要求我 月底前完成,需要我集中精力加快推进。二是任务重,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延伸,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我进一步明确任务抓紧落实。三是意义大,这次推进工作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需要我高度重视。为此,各乡(镇、街)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乡(镇、街)主要领导要亲自组织、布置任务,要量化责任考核指标,任务分解到人,高标准地完成任务。

(二)加强指导。

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各乡(镇、街)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召开分析会,解决疑难问题。要经常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特别是要深入问题较集中、困难较大的单位面对面指导,全力抓好基础调查工作、掌握用人单位基础信息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用工不办理备案的问题、用工不签劳动合同的问题,从源头上杜绝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三)加强督导。

将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市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对推进工作进展较慢、动作缓慢的乡(镇、街)和社区进行督查、督办,对督查后工作改进不大或仍没有进展的要在全市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扎实、效果突出的要予以表扬。

需要各部门整体行动,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相互配合,才干形成合力。劳动和社会保证局、经济局、工会和民政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地税局等各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适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共同推进工作目标的实现。

(四)加强引导。

特别是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从源头上堵住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的行为,工作中可能会遇到阻力,会有很多困难。为此,要对用工单位加强引导,要使每一名社区劳动保证协理员成为政策宣传员,深入宣讲劳动用工备案的顺序,宣传违法行为的奖励措施和标准等。同时,要借助新闻媒体的作用,通过建立专栏、专题等形式,全社会广泛宣讲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的重要意义、作用。发布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简报和印发相关文件。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用人单位要在新闻媒体上曝光,为全面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范文网【】

篇2:“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促进学习型党组织建立,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党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战斗力。

二、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学习先进经验,制定创建实施方案、意见,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结合社区特色,突出重点,抓好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学习型社区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推广实施阶段

结合实际,围绕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创建计划,认真开展工作,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全面成果。

(三)达标验收阶段

要充分做好各种资料信息收集工作,档案整理要规范。

三、工作要求

1、分类指导,科学安排

在社区党员群众中,更新学习观念、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载体,带动社区党员群众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要通过优化整合学习资源、统筹开展学习活动等途径,进一步扩大社区党组织学习的覆盖面。要依托市民学校等阵地,切实提高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2、认真组织,健全机制

要健全完善学习制度。保证学习讨论的时间和质量。建立健全学习考勤制度。认真做好学习记录及考勤,保证学习的出席率,认真做好每次集中学习的登记和学习考勤记录,强化考勤意识,处理好工学矛盾。

3、丰富形式,持续运作

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运用知识竞赛、参观考察等广大党员喜闻乐见的手段,特别是结合党和国家重大政策出台、重大活动开展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不断丰富工作抓手。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共读好书活动,通过开展书评、读书交流、推荐好书评选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学习内容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入学习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把学习成果社区工作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社区党员的理论素养。

2、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成功经验,准确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干和精神实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各方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推动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通过深入学习实践,把社区党员干部队伍建立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

3、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全过程,融入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4、学习掌握现代化建立所必需的各方面知识。要加强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加强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以群众路线为重点的工作方法教育,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实践能力。

5、学习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先模人物学习。要深入改革发展生动实践,加强调查研究,虚心向群众请教,不断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做法新经验。

篇3:“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1 心理卫生进社区工作的实践

2005年以来, 深圳市政府启动了“心理卫生进社区”的项目, 首先对部分居民进行了精神病学调查, 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精神病发病率高达21.19%[2], 由此可见深圳市居民的精神病发病状况不容乐观。深圳市卫生局2007年4月下发了《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工作手册》及相关文件, 至此心理卫生进社区的活动正式开展。根据深圳市卫生与人口计生委的总体部署, “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得到了稳步推进, 同时得到不断的深化和拓展, 截止到2012年底, 已覆盖了深圳市的700多家社康中心[3]。经过几年的发展, 心理卫生服务进社区项目在精神卫生管理方面、社区心理卫生辅导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对深圳市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 受到广大居民好评。

2 心理卫生进社区存在的问题

心理卫生进社区实施的几年时间里,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对深圳市目前精神病高发的状况有所控制, 也对心理、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发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许多试点社区更是建立起了一整套预防、发现、治疗、康复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提高了整个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但是, 心理卫生进社区开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如下问题。

2.1 社区心理卫生专业人员不足

据报道, 深圳市心理卫生进社区项目截止到2010年已经覆盖了全市625家社康中心, 并实行分类管理[4]。根据上述规模, 按照每一个社康中心配备一名心理卫生专业医生计算, 深圳市还缺少300~400名合格的专业心理卫生医生。就目前在职的医护人员, 也大多数临时聘用人员, 由于工资待遇偏低导致他们频繁跳槽, 使得这些社康中心的心理卫生工作处于时有时无的不稳定状态。

2.2 社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匮乏

由上文叙述得知, 目前社康中心的多数心理卫生医护人员属于临时聘用员工或者兼职员工, 他们大多未经过正规地培训便上岗, 既缺乏心理卫生的理论知识, 也缺乏心理卫生工作经验, 而能够对社康心理卫生服务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的督导的专业人士更是少之又少, 根本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

2.3 政府对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投入较少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社区卫生工作展开的基础, 目前, 政府对其投入无法满足社康中心的发展需求。比如心理咨询辅导室的建立, 专业的心理卫生服务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等, 都受到政府投入的限制。一些小的社康中心根本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辅导室, 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5]。而心理医生大多是简直和临时工, 他们本职大多是全科医生, 每天的诊疗任务繁重, 很少有时间顾及到需要心理咨询的患者。加之工资待遇较低, 绩效考核没有针对性, 他们工作积极性较低, 工作热情不高。

3 心理卫生进社区的思考

3.1 坚持政府行为, 落实专项投入

针对目前政府对心理卫生进社区投入不足的现状, 需要我们政府主管部门不断加大对其投入, 不仅是资金上的投入, 更多的是政策方面、制度方面给予保障。让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成为公共卫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纳入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发展与疾病控制规划, 必须本着政府为主的原则, 建立在政府领导下、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心理卫生工作体制和组织协调机制。政府要不断落实专项投入, 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提供必要的保证, 才能为心理卫生服务工作奠定良性的、持续发展的基础[6]。

3.2 加强培训, 切实提高专业人员技能和素质

加强对心理卫生医护人员的培训。组织专门的医学院校、心理咨询机构以及医院资深专家对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人员展开培训, 可以采取个别一对一指导和集中组织授课的方式相结合, 对每一个上岗人员进行专业资格考试, 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两方面, 切实提高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培训的内容既要包括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心理测试方面的知识, 也要包括心理疾病的干预、心理疾患的治疗以及心

(下转第147页) (上接第14 4页)

理疾病的康复训练等方面知识。

3.3 定期展开普查, 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给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辖区内的居民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定期通过随访、电话、面谈、调查问卷等方式, 进行社区居民的心理普查活动。建立患有心理疾病高危人群的特别档案, 对其进行跟踪家访, 及时记录其心理发展历程, 心理变化特点, 及时发现心理疾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 将心理疾病控制在萌芽阶段, 而对于患病严重者给予转诊服务, 最大限度减少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人身伤害事件。

3.4 面向居民, 开展多元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不应是只针对患病居民, 而应该要面对所有社区群众。针对不同的居民群体, 开始有针对性的心理卫生服务。按照受众群体年龄分为老年人心理保健、更年期心理服务、成年人心理咨询以及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等。按照心理问题分类可以分为人际沟通训练、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压力调适、特殊境况下的心理失调服务、不良嗜好的行为矫正、心理危机干预等[7]。还按照心理卫生服务的功能可以分为预防型服务、治疗型服务及康复型服务等。

综上所述, 由于深圳市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面临的心理压力增大, 加之外来人口与日俱增, 他们缺乏社会制度保障和社会亲友的支持, 使得深圳市居民心理疾病发病率增高。而心理卫生服务进社区是环节这一状况的有效措施, 在实施的这一段时间内,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是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如社区卫生专业人员不足、社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匮乏、政府对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投入过少等。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需要政府坚持落实专项投入, 保证心理卫生服务的资金需求;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技能和素质, 保证心理卫生服务进社区的人员配置;定期展开普查、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使得心理卫生服务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面向居民, 开展多元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使其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摘要:社区心理卫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 也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 对我国的卫生事业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深圳市社区心理卫生工作目前发展迅速, 走在全国前列, 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如社区卫生专业人员不足、社区医护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匮乏、政府对社区心理卫生工作投入过少等几方面, 需要政府坚持落实专项投入, 加强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技能和素质, 并定期展开普查、及时了解社区居民心理健康需求, 最后面向居民, 开展多元化社区心理卫生服务。

关键词:深圳市,心理卫生,社区

参考文献

[1]胡运红, 李奎生, 蔡祖祥, 等.社区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6) :160-161.

[2]高红英, 苗元江.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J].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8, 29 (4) :96-99.

[3]言辉.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11, 7 (9) :10-12.

[4]胡振宇, 刘鲁鱼, 周林.深圳市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开放导报, 2012, 4 (12) :82-85.

[5]陈校, 金国华.社会工作者的心理素养与构建[J].社会工作 (学术版) 2012, 10 (3) :23-25.

[6]刘素珍, 徐建平, 周坚, 等.社区心理辅导实验模型的建构及其价值[J].心理科学, 2011, 10 (1) .13-15.

篇4:“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关键词:党团组织大学生社区

.随着新疆高校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学生社区正成为各民族大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场所,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创新党团组织的设置形式,积极探索党团组织进大学生社区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新疆高校推进党团组织进社区的重要意义

新疆高等教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大学生社区的软硬件建设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改善,学生社区成为大学生相对集中和固定的生活空间,为党团组织进社区工作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一)党团组织进社区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学生社区作为班级课堂之外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是“学生之家”,具有“育人”的特殊功能。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在大学生中间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拥有电脑,学生在公寓内已经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现代化设备接触广阔的文化和更多的信息,对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学生党团组织为依托,在学生社区中及时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占领学生社区这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阵地。

(二)党团组织进社区是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举措。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区除了是学生生活的场所之外,还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功能。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居住在一个社区内,如何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增进了解,互相尊重风俗习惯,对于加强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以党团组织进社区为纽带,组织各民族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共同生活活动中培养感情,增进了解是非常有效的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手段。

(三)党团组织进社区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通过党团组织进社区,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促进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的同学联合开展活动,文理渗透,以老带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了学生全面素质。社区党团组织通过开展富有教育意义、灵活多样和品位高雅的文体活动,提高了活动的参与率,增强了党团组织的凝聚力,有效地提升了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新疆高校党团组织进社区的模式选择

目前新疆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并不完善,后勤管理部门仍然是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大学生社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新疆高校大学生社区党团组织的建设在定位上应该作为学生班级团支部和学院党支部的重要补充的形式存在。以楼栋、楼层、宿舍为基础设置团总支、团支部、团小组等组织,即每个宿舍设立一个团小组,每个学院在社区内设立一个团支部,每栋楼设立一个团总支。楼栋团总支书记和委员由相关学院辅导员担任,团总支书记实行轮值。各学院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社区以楼层为单位设立若干党小组,负责学生社区内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监督。作为班级团支部的重要补充,学生社区团组织主要负责学生社区内学生活动的组织开展,学生团员的日常管理仍然由班级团支部负责。

这种模式的选择既在原有班级学院党团组织建设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延伸,同时又没有对原有模式造成大的突破冲击,在现阶段是符合新疆高校学生管理和社区管理实际的。

三、新疆高校党团组织进社区工作的方法和路径选择

(一)以党建带团建工作为基础,找准党团组织进社区的抓手。第一,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校团委成立社区团组织建设办公室,校团委书记兼任主任,负责统一协调学生社区 团组织建设。每栋宿舍楼建立团总支,每个楼层建立团支部,领导机构由辅导员组成,同时吸纳学生自治组织的骨干进入团总支,由优秀学生担任不同层次团干部,形成精干高效的学生社区团干部队伍体系。同时,加强与后勤管理部门的协调,定期召开协调会,沟通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建设的相关情况。第二,把社区党团组织作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发展的重要环节。突出学生社区党团组织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考察中的重要地位,把学生在社区内的表现纳入到学生党员发展的指标体系重点考察,通过党建带团建,提升社区党团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扩大在大学生中的影响。

(二)以队伍建设为纽带,夯实党团组织进社区工作基础。第一,开展辅导员及青年教师进社区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直接的接触,准确及时地了解党员、团员的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遇到的困惑,指导并积极参加他们组织开展的各类党团活动,在基层融入学生生活,增进党团组织建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第二,发挥大学生自治组织的重要作用。坚持“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理念,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开展活动,提供服务,成为学生党团组织的重要抓手。特别是要注重增强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和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在大学生社区中的榜样示范作用。第三,不断提升社区管理人员素质。通过组织培训考核,促进社区工作人员不断转换角色,社区管理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提高大学生对社区工作的整体认同度和满意度。

(三)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为党团组织进社区注入活力。第一,通过利用社区条件开展党团组织生活活动,党章学习小组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体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主题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第二,将学生社团活动与社区党团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专业性社团,开展社团活动进社区,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建设深层次多样性的宿舍文化。第三通过支持和帮助学生建立各种课外学习和研究小组,处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如读书社、各种小型学术竞赛,并把各项活动统筹安排,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童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陈红.党建进公寓:高校党建工作新视角[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14).

[2]李小红.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公寓困境探析[J].文教资料,2009, (2).

[3]胡映君. 高校學生党团组织进公寓工作研究[J].世纪桥,2010, (11).

篇5:2013年社区民政工作打算

做好今年的民政工作对维护社区稳定构建和谐社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文化街道民政办公室的工作要求,文兴社区民政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加快文兴社区民政工作进程。

基本指导思想和工作任务:

1、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民为本的民体思想,把解决基本民生问题这条主线贯穿在民政工作始终,进一步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切实保障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规范社区低保范围,适当扩大低保救助面,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切实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加快低保信息化建设,努力实现社区救助工作的规范化

2、实现一个创新,坚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快实施社区居民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帮助困难群众缓解“医疗难”问题,操作规范化的社区医疗救助制度

3、加强优抚安置保障对象制度,进一步落实抚恤补助标准,在抓好常规性优抚工作的同时,要面向优抚对象中的弱势人群优先提供社区社会救助,体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特殊照顾,要面向优抚对象提供社区就业服务,要面向社区军烈家属继续开展拥军活动

4、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促进社区爱心协会和福利事业发展

积极培育和发展爱心协会,使其成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载体,组织开发爱心协会,帮助,救助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教育,特困弱势群体和特困残疾人,依法规范爱心协会组织行为,提高社会形象和公心力

5、发动全社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引进外资,动员全社区干部群众上下一心,建设管理好社区老年活动站和福利院,通过老年活动站和爱心福利院的建设,大力开展社区为老服务,要围绕“六个老有”既;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工作目标,扩大老年工作内容,积极解决特困孤寡老人养老问题

6、立足本职,强化措施,确保社区民政工作的落实。

要做好今年的民政工作,重在落实,贵在实施,社区民政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创新思路,转变作用,用一流的精神状态做一流的工作,用一流的工作标准,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促进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7、要强化工作手段,为民政工作提供制度和措施保障

篇6:16年社区审批规划工作打算

今年是全面完成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一个中心、两个基地”第三阶段规划的最后一年。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区行政审批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区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的总体要求和市政府《关于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政府服务效率再提速的实施意见》精神,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把握一个定位,抢占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围绕“建设科技,实现科学发展”的主题,以“突出科技含量,实现科学发展,抢占效能高地”为主线,用“科技”理念谋划和推动各项工作,继续落实“提速、降槛、服务”

这一中心任务,进一步推进现场审批和联合审批,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完善审批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使行政审批各项工作再有新突破、再创新水平、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区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将围绕审批管理工作重点,突出科技含量,落实好“摸底数、减要件、压时限、做调整、上办、现场批、进中心”的各项要求,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

一是落实各项工作要求,超前谋划再提速。为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围绕行政审批再提速工作,出台《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审批服务再提速的实施意见》、《关于全区各行政审批主体部门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再提速,深入开展“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的实施方案》等,设立职能工作组,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确保实现行政审批再提速的工作目标;落实“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要

求,建立专人现场接待服务制度,落实机关干部值班制度,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制,落实“首问责任制”和限期办理制,全天候为公众、企业提供业务咨询服务;根据市审管办会同市监察局出台的《关于在市和区县两级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展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服务活动的通知》,出台《关于在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展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服务活动的意见》,狠抓工作落实。

二是继续清理审批事项,夯实再提速基础。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公众企业为中心,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及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牢牢把握事项进驻这个关键,全面开展清理和动态监管。凡是上级部门取消和调整的行政审批事项,我区一律予以取消和调整;凡是备案的事项,要严格规范备案程序,不能以备案为名义变相审批;对已取消审批但尚需监管的行政事项,要加强事前和事后监管。在承接市里下放审批事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我区实施的行政审批事项,统一事项名称、统一申报条件、统一申请材料、统一承诺时限、统一办理程序,编制审批事项目录并向社会公布。

篇7:“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为落实社区党委2011年提出的“三化两结合”工作目标,即社区年度工作与街道年度工作目标相结合,社区年度工作与社区实际相结合;日常工作规范化,创新工作常态化,特色工作品牌化。实现“跨越发展年”工作任务,社区党委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不断探索,实现了全年工作目标,现汇报如下:

一、2011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日常工作规范化

一是加强队伍的规范化建设。一方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第一,不断学习,加强班子的思想建设。通过读书、看报和例会等途径,深入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努力提高领导班子思想业务素质和把握大局的能力。第二,贯彻民主集中制,加强班子的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搞好领导班子建设的法宝,也是增强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手段。首先是重大问题集体讨论,统一思想,集中贯彻。其次是注重团结。领导班子成员都能较好地摆正民主与集中、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在各自的分管范围内认真履行职责。班子成员、正副职之间做到常沟通、多商讨,互相支持,形成合力。第三,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加强班子的作风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的勤政意识、责任意识、务实意识。通过把上级精神和社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领导和决策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接受监督,加强班子的廉政建设。领导班子认真学习掌握反腐倡廉的纪律、条规,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意识和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做到了作风硬,风气正,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另一方面,加强社工队伍建设。第一,建立健全社工签到、考勤、考核、评价机制。要求社工半年和年终有自评报告,自我考评,自我测定。第二,加强社工业务培训,提升社区整体工作水平。以会代训,大会小会上,不断强化社工服务质量、接待能力、处事水平、工作态度的灌输和教育。推行微笑服务、规范服务。第三,规范月例会制度。每月在街道工作例会后,召集社区月例会。要求各个条口汇报当月工作完成情况,以及下月重点工作。分析探讨当月工作难点,集思广益,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并要求社工结合各自分工,做到年度有计划、季度有小结,半年有总结。第四,要求社工戴证上岗,保持办公场所的 干净、整洁和办公桌的整洁、有序。并做到月月有点评,会会有表扬。逐步内化,养成习惯。第五,要求社工变被动等候为主动服务,不定期上门入户,了解民意,加强社区与居民的联系,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提升社区在居民心中的地位。

二是档案工作的规范管理。第一,统一制式。社区统一档案标签的字体,字号,纸张颜色,统一制作,统一装订。第二,动态管理。根据谁的条口谁负责的原则,责任到人,归口管理,随到随存,防止遗漏。社区每年组织一次年终检查,公布检查成绩。第三,对电子文档、照片的管理同样采用归口管理的办法。

(二)、创新工作常态化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理论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俗话说,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党委班子在创先争优、社区稳定、文明城市创建、安全生产排查、星级文明社区创建以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等工作中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成效明显。

一是社区稳定工作扎实推进。第一,做好摸底调查和防控工作。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台账。落实专人,实施动态监控,防止矛盾激化。做到“四快”:即接到群众矛盾上报赶往现场快,调节纠纷介入调解快,重大纠纷上报快,矛盾解决情况反馈快。第二,完善预防和化解矛盾的预警机制。做好处臵突发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做到思想上、责任上、要求上明确。高度重视情绪偏执人员的即时反映,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第三,保持维稳工作警惕性,做到预防与调处相结合。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和不稳定因素苗子,要提早防范,尽早掌握内幕性、预警性的信息,在第一时间把重要情况和信息反馈到上级有关部门。在陶云芬、贾金陵、尹东林等家庭突发困难时,社区及时汇报,上门慰问、实施救助,及时化解了潜在不稳定因素。第四,上下互动,联动调解。与街道矛盾调解中心联动调处,同步调处,成功调处了许天成、韩淑珍两家多年无法解决的家庭纠纷。截至目前,社区未发生一起重大、突发性案件;进京上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事件发生率为0;上级转接信访件由去年同期8件下降为3件;来电来访有较大幅度下降;纠纷调解成功率上升1.21个百分点,达98.9%。

二是文明城市创建成绩明显。在上下半年的文明城市创建市查和国查中,一方面,社区党委在治理社区小广告、牛皮癣工作中,大胆创新,多次上门与牛皮癣张贴商家沟通,向其说明乱贴小广告、牛皮 癣的危害性,并告知南京当前的文明城市创建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希望商家给予理解和支持,并向商家提供标有广告张贴具体位臵的小区地图,做到了堵疏结合,既解决了商家张贴广告的需要,又美化了小区环境,效果明显。社区后来采用了相同模式,电话联系小广告张贴商家,要求他们将广告贴在指定位臵,部门商家为避免“你贴我铲、你铲我贴”的恶性循环,表示愿意配合社区将广告张贴在指定位臵。另一方面,培训社区积极分子、楼栋长、居民小组长保持警惕性,发现小广告张贴者,坚决制止,并要求其将张贴在错误位臵的广告铲除干净。现在小区的皮癣数状况大为改善。

三是和谐社区创建取得新突破。社区利用板报、宣传栏、社区网站以及各种议事会、党建联席会等形式,加大创建和谐社区的宣传工作,号召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分子、居民小组长积极行动起来,为支持社区争创三星级文明社区出一把力。做到文明公约大家谈,创建文明为大家的浓厚氛围。在鼓楼区2011年第一、二、三、四季度的公共文明指数调查中,分别取得了90.26、91.62、95.88、和94.33分、街道排名第二、第五、第三和第三名,区里24、30、8和28名的好成绩。全年综合得分93.01分,在全区排第16名。

四是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一,根据街道工委部署,及时启动,制定工作方案,并张贴在社区网站公告栏里。第二,通过社区党委会、支部书记会、“七〃一” 座谈会、社区宣传栏、社区网站、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社区触摸屏等媒介,广泛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党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第三、开辟创先争优专栏。展示党员风采和及时传递创先争优信息。第四,落实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制度。就为民办实事向小区居民公开承诺,狠抓落实。经过社区的持续努力,劳模小区居民盼望已久的煤改气工程于9月启动,11月底全面竣工。

五是网站规范化管理有序推进。对照区、街网站管理细则,完善社区网站9大项,40余小项的信息报送规范工作,专人负责。全年报送信息400余条,其中22条被区党建网采用,9条被区文明网采用,21条被区人普办采用,31条被街道创先争优专栏采用,12条被街道门户网站采用,86条被街道社区快讯采用。信息报送数量连续4个季度排在街道12个社区前三名。

三、特色工作品牌化

根据街道“一居一特、一居数特”的工作部署,在街道工委、办 事处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在区、街工会的指导下,社区党委于2010年4月启动模范马路社区工会联合会的建设工作。历时3个月,完成了前期摸底调研、个人会员和非公经济组织会员登记工作。并按《工会法》相关规定,依法成立了社区工会联合会。11月份,社区工会联合会成功召开了社区首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同时,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全总“两个普遍”的工作要求,社区工会联合会召开了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率先尝试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并成功联合了辖区59家餐饮业签订了职工工资协商合同。取得的成绩获得了省市区总领导的肯定,推动了“党建带工建”工作的进一步提升。

一年来,在街道工委和办事处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包段科室的鼎力支持下,在在座十一位兄弟社区书记的无私帮助与关爱下,社区党委团结一致,兢兢业业,经过全体社区工作者、社区党员骨干和全体党员及居民积极分子、全体居民的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完成了创先争优、社区维稳、文明城市创建复查、安全生产排查、星级文明社区创建、户口整顿、结对帮扶、困难党员三必访及第六次人口普查等工作,荣获了江苏省“模范职工小家”光荣称号,顺利通过市计生局“十一五”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终期评估验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深知:我们的工作距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离百姓的要求仍需努力。因此,2011年是我们“保稳定促和谐,保三星促发展”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创建“平安社区、舒适社区、绿色社区、文化社区、和谐社区”的奋斗目标,不断提升百姓的满意度、幸福度、和谐度。

二、2012年工作打算

(一)、保稳定,促和谐

社区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一是狗儿小区出新遗留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2处车棚被抢占、多处门牌号码错误、窨井盖破损等。二是模范马路小区出新中部分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亟待解决。饭店后场油烟、噪音扰民问题正在协调解决;模范马路139-145号二楼平台问题方案出台艰难。三是社区贫困人口、上访户、两劳释放人员和吸毒人员较多。四是浩瀚物业的撤出,有可能会给社区稳定带来不好影响。以上因素的客观存在均给社区维稳带来巨大压力,社区稳定一直保持在高危运行态势。

(二)、保星级,促发展 一是夯实基础,充实内容。党建工作需要创新发展,打造品牌,不断夯实;星级文明社区创建需要戒骄戒躁,查摆问题,自我加压,不断突破;社区特色品牌创建工作需要持续充实内容,总结提炼,不断升华。为民服务工作需要做的更加细致、更加务实,不断提高。

篇8:“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是人们依据个人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做出的整体性评价[2,3], 它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 反映个体的社会功能和适应状态[4], 且对于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预测的作用[5]。目前, 许多研究者开始了有关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实证研究[6,7],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起直接促进作用[8,9], 也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亦可通过自尊影响主观幸福感[10,11,12]。但是以往的研究在探究这个中介作用时, 很少明确地探究不同性质的社会支持通过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 这制约了对自尊在不同性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的深入了解。基于此, 本文将以社区工作者为研究对象, 深入探讨自尊在不同性质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 在安徽省芜湖市和马鞍山市选取相关社区, 在征求社区管委会领导的同意下, 与其约定时间, 在其召开居委会之前对在区委会工作的相关人员进行集体施测, 由领导协助把问卷当场分发下去, 并要求其当场填写, 问卷完成后统一回收。在两个城市的相关社区发放问卷336份, 其中有效问卷312份, 有效率为92.8%。男性152人, 女性160人;21-30岁102人, 31-40岁138人, 41-50岁72人。

1.2 工具

1.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13]

本量表共计10个题项, 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 其中客观支持维度包括3个题项, 主要测量个体获得客观、可见的实际支持情况, 例如物质援助和社会网络的参与等, 它独立于个体主观感受的支持;主观支持包括4个题项, 主要测量个体主观感知、体验到的情感支持情况, 例如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 它与个体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支持的利用度包括3个题项, 主要测量个体对主客观支持的利用情况。十个题项的总分越高说明个人的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量表的计分方法:第1-4, 8-10题共有1至4个选项, 分别计1至4分;第5题分A、B、C、D四项计总分, 每项从无到全力支持分别计1-4分;第6、7两题如回答“无任何来源”计“0”分, 回答“下列来源”者, 有几个来源计几分。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 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89-0.94之间, 说明量表的信度较高, 该量表与SCL-90的相关系数为-0.18, 说明量表有较好的区分效度。根据研究需要, 本研究主要选取该问卷中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两个指标。

1.2.2 自尊量表 (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14]

该量表由10个题目组成, 是单一维度的量表, 其中3、5、8、9和10题为反向计分题。该量表主要测量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施测时要求被试直接报告题目所描述的情况是否符合他们自己的实际, 例如“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每题的分数按4级计分, 1表示“很不符合”, 2表示“不符合”, 3表示“符合”, 4表示“非常符合”。对反向计分题项反转处理后, 分值越高, 自尊程度越高。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3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 (简本) [15]

该量表共有20个题目, 其中有11道题为反向计分题。量表分知足充裕体验、心理健康体验、社会信心体验、成长进步体验、目标价值体验、自我接受体验、身体健康体验、心态平衡体验、人际适应体验、家庭氛围体验十个维度, 每个维度由两道题目组成, 每题分数按6级计分, 从1表示“很不同意”, 2表示“不同意”, 3表示“有点不同意”, 4表示“有点同意”, 5表示“同意”, 6表示“非常同意”。该量表的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5, 说明量表的信度较高, 该量表与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全量表、单项目自陈主观幸福感量表、生活领域满意感量表和总体生活满意感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56、0.70、0.48, 说明量表有较好的效标效度。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而言, 采用SPSS18.0对变量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 对各变量进行person相关分析;采用Amos17.0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通过对直接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的路径分析, 考察变量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

2 结果

2.1 社区工作者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通过对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现状进行描述发现 (见表1) , 社区工作者主观幸福感的得分为71.08, 将其除以题项数所得分值为3.55。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得分范围在1-6之间, 说明社区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对所有变量进行person相关分析, 结果发现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分别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分别与自尊之间、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 其中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系数最大 (r=0.83) , 客观支持与自尊的相关系数最小 (r=0.31) 。

注:*表示P<0.05, **表示P<0.01, ***P<0.001

2.2 自尊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为了检验自尊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的程序[16], 先分析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分别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 然后检验加入中介变量后模型的拟合情况及各路径系数变化的显著程度。直接效应的模型拟合指数:χ2 (40) =159.92, RMSEA=0.10, CFI=0.96, TLI=0.93, GFI=0.92, NFI=0.94。直接效应的路径分析发现, 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路径系数显著 (γ=0.10, P<0.05;γ=0.66, P<0.001) , 说明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其中主观支持的作用大于客观支持的作用。

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分别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直接加入自尊后, 结果发现模型各项拟合指数良好, χ2 (48) =155.39、GFI=0.93、NFI=0.95、CFI=0.97、IFI=0.97、TLI=0.94、RMSEA=0.09, 说明该模型可以接受。对模型中的各个路径进行分析 (见图1) , 结果发现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自尊分别对主观幸福感的路径都显著 (γ=0.17, P<0.001;γ=0.09, P<0.01;γ=0.72, P<0.001) , 主观支持对自尊的路径显著 (γ=0.70, P<0.001) , 但是客观支持对自尊的路径不显著 (γ=-0.03, P>0.05) 。这说明了自尊在客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不起中介作用;自尊在主观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其部分中介作用, 即主观支持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也可以通过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发挥正向作用, 其中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为0.17, 主观支持经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效应为0.70×0.72=0.50, 由此可见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效应小于主观支持经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效应。

3 讨论

通过直接效应模型的路径分析, 本研究发现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都具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客观支持主要体现在社会提供的物质帮助和人际关系支持。根据物质主义的“渗溢理论”[17], 总体的生活幸福度部分决定于对生活标准的满意感, 而对生活标准的满意又决定于参照设定的标准对自己实际生活标准的评价[18]。而对于社会给予的物质帮助则有助于他们达到或接近其预定的物质生活标准, 有助于提升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而客观支持提供的关系网络, 可以使个体获得健康的行为方式, 从而提升自身的健康水平[19], 增加其身心健康体验;另外个体参与这些关系网络也可以使个体直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20], 增加个体对于社会的信心, 最终也有利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

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主要体现在客观实在的帮助上, 而主观支持是个体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等, 即社会提供的情感支持。根据爱的需求理论[21], 被爱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的欲求。被爱的需要包括从他人那里无条件地获得持续的情感支援、认可及共感。情感类支持被人们接收时, 这种被爱的欲求能相对地得到更大满足, 个体就会产生幸福和满足感[22], 因此主观支持可能直接对主观幸福感发挥正向预测作用。研究也发现, 主观支持的直接作用大于客观支持的作用, 这可能与社区工作者的实际生活环境有关。目前, 社区工作者的基本物质和人际关系需求总体上能够得到满足, 他们能够体验到一定的物质生活的幸福度。根据经济学中的收益递减规律, 在此情况下, 继续增加对其物质和人际关系的支持对提升其幸福度效果较小。由于社区工作者的工作性质, 他们需经常处理繁琐的社区事务, 其情绪相对容易枯竭, 而主观支持便可使其获得更多的尊重、认同感并增加其积极情绪体验, 使其主观幸福感水平大幅提升。所以主观支持的作用大于客观支持。

根据中介效应检验程序[23], 在直接效应显著的前提下才可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据此, 本研究加入了自尊变量建立中介效应模型, 通过中介效应模型的路径分析, 发现自尊在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路径中不起中介作用, 在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影响路径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自尊是一种自我概念, 它的外在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他人的评价[24]。客观支持主要在于客观实在的支持, 它不涉及他人的评价, 因此它不可能对自尊产生作用。而主观支持是个体受到尊重、被理解等的情感体验, 个体主观上体验到的主观支持越多, 个体感受到自身价值的被认可从而对自身的主观评价更积极, 即自尊水平更高, 而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在生活中更加乐观、自信, 能积极地接纳自我, 努力地实现既定的目标, 促进自我的成长, 从而有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此外, 自尊水平高的个体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和掌控感[25], 他们倾向于改变情境, 能较好地应对各类问题, 这同样有助其幸福感水平的提升。

通过对主观支持的直接效应和主观支持的间接效应的比较发现, 其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一个可能的解释可能在于主观支持提供个体以情感的支持, 满足了个体被爱的需要, 因而能直接影响其主观幸福感;但是主观支持提供的情感支持不仅可以增加个体“被爱”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以个体有关肯定、尊重等方面的支持, 增加了个体的自尊, 有助其提升积极情绪体验, 根据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26,27], 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展人们的思维和行动, 最终帮助个体建立持久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资源, 从而有助于增强其幸福感。这就是说, 在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中, 主要是“被爱”的体验发挥了作用, 而在主观支持经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 不仅包括了“被爱”的体验, 还囊括了情绪、认知、行为的作用。所以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效应大于其直接效应。

摘要:目的:考察社区工作者的社会支持、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对312名社区工作者进行施测。结果: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自尊分别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正相关 (r=0.33、0.66、0.83, 均P<0.01) ;直接效应模型的路径分析表明, 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路径系数显著 (γ=0.10, P<0.05;γ=0.66, P<0.001) 。加入自尊后中介效应模型的路径分析表明, 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自尊分别对主观幸福感的路径都显著 (γ=0.17, P<0.001;γ=0.09, P<0.01;γ=0.72, P<0.001) , 主观支持对自尊的路径显著 (γ=0.70, P<0.001) , 但是客观支持对自尊的路径不显著 (γ=-0.03, P>0.05) 。结论:社区工作者的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可以直接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自尊在客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 在主观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即主观支持既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 也可以通过自尊对主观幸福感发挥间接地正向预测作用。

篇9:“劳动关系进社区工作打算”社区工作计划

关键词:大学生党建;宿舍社区;工作模式;构建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6-166-02

随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逐步精细化,学生日常管理的场所由办公室进入到宿舍社区,这种工作模式的转变印证了高校学生管理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管理理念。大学生宿舍社区既是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阵地。如今的高校在学生宿舍硬件和软件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套间、空调、洗衣机、热水器、太阳能等配置到宿舍,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住宿条件,使学生们无后顾之忧。探索和尝试将学生党支部建在宿舍社区,以培养发展学生党员,加强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也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1 问卷调查与分析

为了了解大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和宿舍社区的具体情况,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进行调研,同时深入到学生宿舍进行专题访谈。通过一系列调研和走访,比较清楚地了解了大学生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和工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以不同学科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为主,主要涉及农、工、文、理等本科专业,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达98.67%。其中,大一学生占1.9%,大二学生占20.89%,大三学生占34.81%,大四学生占36.71%。调查对象中,是中共党员和预备党员的占60.61%,团员占39.39%。调查内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1 对在校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认识与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认为发展学生党员的衡量标准首先应是思想先进的比例为58.08%,其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和学习成绩;对于发展党员的要求,有68.1%的人认为比较高;对高校党建工作的了解程度,了解及以上的占91.71%;而认为组织上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的比例为50.9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发展学生党员的总体状况比较理想,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如各项工作和环节的透明度、细化考核指标、加强持续性培养等。

1.2 对大学生党员在学校中的作用的认识和态度 在调查中,认为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占80.26%;对学生党支部工作认可的占78.06%;认为对学生党员教育和培养较好的占60.76%;对教育培养中采取先进事迹报告、专题教育、参观学习等形式认可的占91.6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对引导其他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遵守作息制度、提高思想认识等方面也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1.3 对大学生党员的政治敏锐度和支部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 调查发现,认为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采取主动性教育效果好的比例占93.76%;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政治理论的态度上,认为应该加强学习研究,提高理论水平的比例占89.7%;在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接受方式的调查中,要求组织讲座论坛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比例占82.71%;在对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中,认为主要集中在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党支部凝聚力不强和工作不能落到实处等几个方面。

2 大学生党建进宿舍社区工作模式的构建

随着高校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住宿格局和管理方式也逐步向社会化管理过渡。这种转变突出了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服务性,却忽视了高校所应有的教育、管理和育人功能,这就对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探索如何以学生宿舍社区作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载体,积极推进高校党建工作进社区,加强高校学生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区党建工作,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逐步形成大学生党支部建在宿舍社区的6级联动机制 社会学中的社区工作概念主要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1]。根据现有的大学生党员培养制度,将学生党支部建立在宿舍社区,以阵地的转移为突破口开展学生党员培养和党建创新工作,以培养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平民意识、知识基础、沟通技巧、组织能力和职业伦理等6个方面为主要内容,逐步形成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宿舍、个人的6级联动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和建设。

2.2 培养一批学生党支部和党员先进模范典型 “用事实说话”是很有信服力的,可以重点建设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党支部和党员先进典型,让他们在组织工作、制度建设、支部建设、个人成长、学习就业等多个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用鲜活的事实说明综合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党支部和优秀的学生党员在培养人才方面的强大优势,同时加强学习交流,予以推广。如2012年我校组织的在大学生预备党员中开展签署一份承诺、研读一部经典、开展一项调查、做好一周义工、帮助一个同学、组织一次评议等6项活动(简称“六个一”工程)[2],就是对大学生入党后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党性锻炼,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将党员预备期考核落到实处的一项具体措施。通过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先进性再教育、党性再锻炼,全面提高素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

2.3 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机动灵活地贯彻落实 如今的高校发展党员制度已经建立健全,其关键不在于怎样完善各类制度建设,而在于如何机动灵活地贯彻落实,做到既不违背党员发展和组织管理的原则,又不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支部建设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探索灵活多样的支部建设和培养指导方式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鉴此应该充分认识和了解所属学生党员群体和基层党支部的基本情况,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面临的问题、困难和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的积累与分析,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以提高工作效率,互惠共赢,取得成绩与实效。

2.4 合理引导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工作主动性 影响大学生党支部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理想信念、成功经验、优良传统、领导组成与水平、经验交流、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因此,要发挥学生党支部和党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放手的不要过多干涉,该发挥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候不要过多阻挠,一定要采取大力提倡、积极鼓励、合理引导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以德育为先,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处理问题和协调关系,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沂靖. 社区工作[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新华网. 2012年10月25日,http://www.gd.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2-10/25/c_113492704.htm

[3]朱光钛. 构建新型高校学生公寓社区工作体系探索[J]. 集美大学学报.2008,9(4):76-80.

上一篇: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下一篇:浅议中学生体育兴趣和爱好培养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