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课教案白鹅

2024-04-13

13课教案白鹅(精选8篇)

篇1:13课教案白鹅

一、研究课文1~4段的写法

1.学生自由朗读1~4段。

2.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结合文中内容作具体分析。

第四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明鹅的头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

第2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鹅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但鹅的厉声喝斥有别于鸭的小心翼翼,显得庄重而大气;接着,作者又将叫声同样严厉的鹅与狗比较,不难看出狗的势利和鹅的一视同仁。

第3段通过步态写鹅的傲慢,仍将鹅与鸭比较,一个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一个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最能反映鹅的傲慢性格的,是当人走近时鹅的态度。鸡和鸭惧怕人,当人走近时一定让步逃走。鹅却傲然地站着。

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可以看出白鹅鲜明的个性。

3.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三眼一板

丝毫不苟(一点都不马虎)

从容不迫

踏着方步

昂首大叫

架子十足

二、讨论课文第5段的内容

1.作者用浅显质朴的文字,轻松幽默的笔调,勾勒了白鹅既可笑更可爱的形象,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自由朗读第5节,然后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白鹅对作者一家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这屋子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

3.这节文字主要写白鹅的贡献,但其间仍不乏表现白鹅傲慢性格的文字,找出来欣赏一下。

“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

“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地,在院子里跨方步,

看野景,似乎更加神气了。”

三、按照“思考与练习四”的要求进行口头作文

四、布置作业

将课堂发言的内容整理成一篇记叙童年趣事的小作文。

篇2:13课教案白鹅

学科四年级语文上册 编制人李继平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目标确定的依据:

1、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随着课文的学习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具体感受作家笔下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还要试着比较一下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特点。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找出白鹅的特点,了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基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解决生字词,并学会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教学时,我会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感受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白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3、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学习难点:

从文中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学法指导:

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导学案

学习时间:2课时

课 前 第一课时学案

学案自学

一、认真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二、生字词学习。

1、给下列生字加拼音并组词:

劲()郑()厉()剧()餐()倘()饮()侍()脾()蹲()供()邻()

2、加拼音,认读以下生字: 吭吠苟

3、给多音字加拼音并组词:

供 角 吭

4、我不太理解的词语有:

三.课文朗读。

大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思考: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课 中

一、导语:

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诗文来导入新课。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这首诗写鹅,抓住了鹅的外形特征和动作,语言简洁,色彩鲜明,画面感强。但毕竟是儿童之作,而且全诗总共才18字,不可能包含更丰富的内容。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白鹅》,内涵要丰富得多,语言也很有特色,生动幽默,而且富有童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的这篇散文《白鹅》,板书课题。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小组合作

四、班级展示

要求:声音响亮、小组展示流畅。听者要认真、学习速记、大胆质疑、及时提问。

(一)、展示字词学习成果。

(二)、展示课文朗读。

(三)、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提示:这几个词词义相近,用以形容白鹅,既突出强调了白鹅的鲜明个性,又避免了单调,富有变化。(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语境来分析,如:“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就是作者在看到这只雪白的大鸟伸长脖颈左顾右盼的姿态时情不自禁发出的赞叹。)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 ——头、叫声、步态、吃相。

头高,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气宇轩昂。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相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第二课时导学案 课 中

一、小组合作

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1、小组长迅速带领小组员交流课前自学内容。

2、把有疑义的问题用红笔标出来。

3、小组长带领小组员讨论问题确定最终观点。

4、针对即将展示的内容做好分工。

5、小组再讨论、演练,为展示做好准备。

二、班级展示

要求:声音响亮、小组展示流畅。听者要认真、学习速记、大胆质疑、及时提问。

1、课文1~4段运用了什么写法?

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第四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明鹅的头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

第2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鹅与鸭的叫声大体相似,但鹅的厉声喝斥有别于鸭的小心翼翼,显得庄重而大气;接着,作者又将叫声同样严厉的鹅与狗比较,不难看出狗的势利和鹅的一视同仁。

第3段通过步态写鹅的傲慢,仍将鹅与鸭比较,一个步调急促,有局促不安之相;一个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最能反映鹅的傲慢性格的,是当人走近时鹅的态度。鸡和鸭惧怕人,当人走近时一定让步逃走。鹅却傲然地站着。

通过与其他动物的比较,可以看出白鹅鲜明的个性。

2.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什么?

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3、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白鹅对作者一家人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因为我们这屋子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4.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这些日子的岑寂的滋味,至今回想还觉得可怕。”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

三、质疑探究

学习至此,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自主解疑,如还有疑问及时提出,大家共同探讨。

四、达标测评

1、听写生词。

2、照样子,用生肖名填空: 例:(鼠)目寸光

篇3:13课教案白鹅

《白鹅》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性格特点。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用词生动、传神,而且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是供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篇范文。

二、设计理念

鉴于对“披文得意”、“缘意学文”的思考,坚持小学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教学理念。以求真、求实、倡简为目标,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侯、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五、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观察(或查找)家禽——鹅,复习唐朝骆宾王的诗《鹅》,了解作者丰子恺。

六、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认识课文第二小节过渡段的作用;感受鹅的叫声之高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第二单元,我们认识了一种可爱的动物——蟋蟀,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它是谁?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鹅)

2其实,我们很早就已经认识鹅了:大家还记得唐朝骆宾王七岁就作了一首诗《鹅》,请一起背诵《鹅》。

3在一个七岁孩子的眼中,鹅是如此的优美。现在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当代著名画家丰子恺所作的画《白鹅》(课件出示丰子恺的画《鹅》)。看后说一说感受。

4是的,画家所作的画真是惟妙惟肖啊!那是画家在生活中观察入微,掌握了鹅的外形结构,了解了它独特的习性。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不仅用画笔把白鹅栩栩如生地画出来了,还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写出了文章——《白鹅》。

教师板书课题:白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字、难字、难句时做上不同的标记。

2读生字及词语,把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同学们相互启发读。

3你喜欢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大白鹅吗?为什么?

4看来这只大白鹅在同学当中非常受欢迎。在文中,有一句话起了很关键的作用,整篇文章都围绕它写,请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5预设1: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预设2: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三)认识过渡段

1四人小组讨论:第2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引导:(1)鹅的高傲表现在哪些方面?(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2)鹅的高傲仅仅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吗?如何理解文中的“更”字呢?

(南“更”返回到第1自然段,明白鹅的高傲还体现在姿态上: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教师告诉学生:“更”字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下文。而第2自然段就叫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研读鹅的叫声

1用声怎么会体现出鹅的高傲呢?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词,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看法。

2反馈交流词语:厉声叫嚣、厉声呵斥、引吭大叫。

3想象:鹅在什么情况下会表现出这种情形呢?它会大声说些什么呢?

4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5通过研读鹅的叫声,这只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6小结:我们看文章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感情。作者表面上在写白鹅的高傲,不让陌生人接近,看似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是在夸白鹅呢。正因、为这样,它才能看守门户,勇敢尽职。

(五)欣赏鹅的步态

1课件播放鹅的录像,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白鹅行走的姿态。

2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3反馈交流:(1)作比较:将鹅和鸭子作比较。

(2)比喻:把鹅从容走路的样子比作净角出场。

(3)拟人:鹅常傲然地站着。

4小结:作者发现了鸭子与鹅的步态的差别。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字眼给我们描绘了高傲、勇敢、从容的白鹅,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呀!

(六)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

3抄写生字。

(七)品析语言,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或它有没有用什么修辞方法?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八)体会情感,总结全文

1白鹅真的只是一只“高傲”的动物吗?

2小结:透过字面,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3讨论:一只普通的白鹅被作者写得活灵活现,意趣盎然,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4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七、教学反思

1激发学生热爱语言的情感。语文教学应善于挖掘教材语言的魅力,点燃学生对语言的情感火花。如第1自然段作者为了表达喜爱之情把白鹅称作“雪白的大鸟”。笔者抓住这个语言的训练点,先引导学生自悟,再激趣引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丰子恺老爷爷,从好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一路抱着走回家。抱着它,感觉得到它的温度;挨着它,感觉得到那羽毛的爽滑。那该是怎样一种喜爱。引导学生边想象边再读读。

2促进学生想象能力的提升。设计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想象的环节。如想象鹅“引吭大叫”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以老爷爷的身份想象一下,鹅看到饭被偷吃,甚至吃光,会“厉声叫骂”、“昂首大叫”出些什么话来?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就能看出。

篇4:学校考核课《白鹅》教案

学校考核课《白鹅》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了解白鹅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4、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会,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和幽默风趣。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 教学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丰子恺老先生写的散文《白鹅》,这篇课文重点说的白鹅什么特点呢? 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高傲。 2.师:上节课我们一起体会了丰子恺老先生写的散文《白鹅》的1-4自然段,哪位同学说说这几个自然段都通过哪些方面来突出白鹅的高傲呢? 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叫声、步态。 二、学习5-7自然段 1.师:没错,你看鹅的步态和叫声够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接下来我们就去看看鹅的吃相。默读第5-7自然段,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中,使你感受到了它的.高傲呢?可以动笔划下来。 2.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四个字的词语来形容鹅吃饭的特点,你想用哪个词? 生: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丝不苟…… 师:“三眼一板”在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条理。这里指 鹅的吃法刻板,从不改变。) 3.那你能结合这段文字说说,从哪儿最能表现鹅吃法的“三眼一板”。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默读第5自然段。 生1:从“一日三餐”(吃饭的时间固定)。 生2:从“ 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吃的东西是不变的。) 生3:从“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 ” (吃饭的顺序是不变的) 师:是啊!你们看,它吃东西必须是这个顺序,先…再…然后…,错一点都不行,多有趣呀!你能再把它吃饭的顺序清楚的给大家读一读吗? 生读。 师:看他读得多好呀,还有谁愿意按顺序给大家读一读呀! 师:你们瞧,鹅吃饭的时间不变,吃的东西不变,就连顺序也一点都不能变,多有趣呀!谁能读读这一段,把它吃饭时三眼一板的样子读出来。 4.师:这鹅三眼一板的吃法,常常让我们发笑。你还能从哪看出特有意思呀? 快来读读第6自然段,把你认为最有意思的地方读给同桌听听。 师:我刚才听好多同学读得都特别的好,你们能想办法,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把鹅吃饭有意思的样子再现出来吗? 你们可以同桌想象它当时的样子,说一说;也可以分角色读一读,也可以自己读读……我们看哪组同学表现得最精彩。 生准备、汇报 (1)第一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1人读) 师:(评)唉,听出来了吗?连附近的狗都发现鹅老爷吃饭的规律了,看来鹅吃饭三眼一板可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一直三眼一板,谁能再把这部分读一读。 (2)第二种情境:(一组汇报――师评――2、3人读) 师:(评)想想,这鹅就连见了路过的生人都要厉声叫嚣,那它的饭被狗吃了,它得气成什么样呀? 每个人都读读。 (3)第三种情况 师:(评)如果人不在旁边侍候呢,想想我们的鹅老爷会怎样?你想想它在昂首大叫什么? 孩子们,我从这里真真正正地体会到了这只大白鹅真是个高傲的动物了,你们体会到了吗? 5.那为了让我们的鹅老爷能吃好饭,我们把它的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不就行了吗? 生:不行,说理由。 板书:因此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师:真是太高傲了,谁能把它的高傲读出来。(3人) 6.师:你会不会每天都坚持去侍候一只这么高傲的鹅去吃饭呢?为什么丰子恺先生却能不胜其烦呢地这样做呢? 生:喜欢它。 师:喜欢它什么了 生1:喜欢它的高傲。 生2:喜欢它的脾气 师:说的真好,作者就是喜欢它,喜欢它的高傲,怪脾气。 板书:喜爱。 7.板书:真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此时,当我们再来聆听丰老先生的这句感慨时,你想怎样把你心中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呢?(2~3人) 谁还有不同的感受给大家读一读。 全班齐读。 三、总结概括、积累好词。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你觉得文章中的哪个词语最有趣,你最喜欢,就把它工工整整地写在课题的旁边。在我们这一单元的作文中你就可以用到它。 学生写词。 2.师:你们已经开始学会积累词语了,其实书中的语言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课下你还可以继续抄你们喜欢的词语,也可以是句子。 3.师: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下节课,咱们再一起去认识俄国作家叶・诺索夫描写的白公鹅吧,同样是白鹅,让我们看看他们的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FFKJ.Net

篇5:13课教案白鹅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乐于参与游戏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先学会小白鹅的肢体形象动作

2、户外空场地一块。

3、游戏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活动引题

(1)小朋友今天我给大家变魔术----看看我变什么小动物了?(大白鹅)

“嘎!嘎!嘎!我是一只大白鹅,你们愿意当我的鹅宝宝吗?“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今天妈妈要带宝宝到外面去玩想不想去啊?那我们准备吧!”

(2)音乐律动入场:

“宝宝们我们到了,先轻轻的找个舒服的位子做下吧!”

2、教师示范配合手指谣的方式示范朗诵儿歌 “今天我的肚子里藏着一首儿歌想要和宝宝们玩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宝宝们想不想玩啊?那我们一起先来听听看,这首儿歌是什么样的?(教师配合手指摇的方式朗诵儿歌)

3、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

提问:儿歌里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到哪里去了?妈妈怎么样啦?(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内容把儿歌带入进去)

4、集体游戏:

刚才儿歌里的小白鹅和妈妈玩游戏,那你们想不想和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呀?

那我们就准备吧!(集体边念儿歌边游戏2―3遍)

5、结束部分:音乐律动《噜啦啦》《开火车》

宝宝们,我们玩了一身汗好脏啊,跟妈妈一起洗个早吧?

呀!火车要开了,我们赶快上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引导幼儿进行表演、绘画等活动来表现和扩展儿歌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发展幼儿模仿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积极动脑、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充分体验活动及学习语言的乐趣,并使教学与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情感、能力、知识等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篇6:《13、白鹅》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白鹅》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中山市三角镇三角小学 龙雪鸿

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整体阅读、体验文本,感受白鹅的高傲。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学习本课词语。字词是构建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教学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助于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也对白鹅形象有了整体感知,为后面学习课文、体验情感做了铺垫。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以读贯穿整节课。第一次读课文,采取自由朗读的形式,主要任务是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然后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第二次读课文,采取的是指名分段读等多种形式,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进而归纳课文大意。分段朗读中,根据课文教学重点有目的地把个别段落多读几次,并且引用评价方式实现;最后是学习一、二段。理解中心句和过渡段。这是本课时的教学模式,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细节上,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

教学反思

(一)在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想想文中讲的是一只怎样的白鹅?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将学生带入了文本。接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字词是构建语文的基础。识字教学在中年级阅读教学中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有助于读好课文,理解内容。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通过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师生分类检查会认会写字词的读音,看屏幕,齐读12个生词,理解不懂得词语。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可以说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了课文。其次鼓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白鹅形象,初步感受白鹅高傲的特点,理清了文章脉络。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给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遇到生字词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得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这样有助于学生更牢的记住生字,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读生词的时间太多,带拼音品读就有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齐读。去掉拼音也有火车读、抽读、齐读。中年级的学生不需要这么多形式读生词。

教学反思

(二)通过这堂课,让学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词中容易写错的字,哪些地方容易写错,与形近字试着组个词;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容易读错字音;果然,学生经过观察,都能找出容易写错和读错的生字,学习效果不错。我更体会到教师要把学生的学情作为自己教学新的生成点,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并根据课堂生成,因学定教,灵活驾驭。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反思

篇7:第13课 丰腴饱满与堆砌事例

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在作文部分两次提到了“实”。其中在基础等级里面要求“内容充实”,在发展等级的“丰富”条目下要求“论据充实”。如果说“论据充实”专指议论文体,那么“内容充实”却是针对所有文体而言的。

选材之“实”,就是指材料的翔实、密实、厚实、实实在在。在记叙文当中,选材不能是干巴巴几条筋似的,它应该包括丰满具体的人物形象、曲折有致的故事情节和真实可感的细节描写等;在议论文当中,选材不应该空喊口号或堆砌事例,而应该是丰富的事例之间有机又统一,共同证明深刻的道理;在抒情类文章中,也不能空洞抒情,要选取典型的景、物,并对它们做出精心描绘,寓情于景,寓理于形。

【样题分析】

(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

材料包含的话题是“文品与人品的关系”。题目中有两个明显的角度:①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②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可以说,本题角度明确,但立意难定。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到底有没有关系?考生习惯了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观点,但本题材料的每一个角度下面都可能有一大堆历史名人事例供选择,出自于语文课本的就数不胜数。这样,考生内心会产生强烈地争执。

角度一可供选择的事例太多:

①屈原有着忠贞的爱国情怀才写作流芳千古的《离骚》和《天问》。

②司马迁在群臣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的时候尽力为李陵辩护,表现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在他遭受宫刑以后,还能发愤著书写《史记》。正说明伟大的人品成就伟大的作品。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心生厌恶,于是弃职而去、归隐山林。正因为其性高雅淡远,才写出《桃花源记》和《归园田居》。

④无论李煜的早期作品还是晚期作品格调都不高。其诗词从语言文字方面看无疑是优美的,但所表现的无非是李煜本人并不高尚的人生变化,早年作为皇帝,享尽了豪华奢糜的生活,词风轻佻艳浮;晚期成为阶下囚,饱受孤独凄凉的折磨,词风又低沉悲咽。

⑤岳飞身为武将,怀有精忠报国之志,才能仰天长啸,书写一曲荡气回肠的《满江红》。

⑥海明威一生经历复杂,他身体各部分分别遭受多次严重的伤害,但他不以为然。其作品《老人与海》中的角色——以坚强著称的“桑蒂亚戈”,证明了海明威的“硬汉”称号也绝非浪得虚名。

角度二可供选择的事例也很多:

①李白虽然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那是在他被赶出皇宫时才说出的话。他在皇宫里作为御用文人,也为杨贵妃写赞歌:“云想衣裳花想容”;不得志时也曾巴结过地方官员:“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②阮大铖趋赴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孺子无不唾骂。但请读读他写的小曲:“春光渐老,流莺不管人烦恼。细雨窗纱,深巷清晨卖杏花。”你会觉得他很高雅吗?

③当今某些贪官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哪个不是振振有词?如果不是东窗事发,谁能说他文章写得不美呢?

即使选好了角度,下笔时事例太多,可能也会使人头疼。是不是所有事例都得塞进文章呢?这个问题困扰着每一个考生,有时多有多的苦恼。

【高分捷径】

1. 记叙类文章选材既要能表现人物特点,更要能突出文章主旨。

记叙类文章主要靠描写和叙事来表现人物特点。在描写人物的时候,可以有多种手法供选择,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再加上细节描写,要把人物塑造得栩栩如生,使人如见其面、如闻其声。还要注意事情的发展过程,不管采用什么样的顺序,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都要交代清楚。

但是文章不能照搬一个真实人物的外貌和经历,一定要根据主旨的需要加以取舍。例如,作家李森祥在作品《台阶》中使用了大量看似琐碎细小的素材,但各具匠心,表现“父亲”在总是感觉低人一等的卑微中拼搏的经历。文章前半部分用大量笔墨写“父亲”吃苦耐劳,修造台阶,表现其勤奋的一面。“父亲”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完成了新屋。在举家欢庆时,作者写道:

父亲從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蹿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此段文字描写了两个人的行为:“我”放大鞭炮是自豪、高兴;而“父亲”高兴中却带有尴尬,手竟然无处停放。作者用“放鞭炮”这个素材真实地表现出“父亲”不甘卑微却习惯于卑微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还表现在后来他完成了从三层到九层台阶改造后的不安:

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晌午饭吃过了吗?父亲回答没吃过。其实他是吃过了,父亲不知怎么就回答错了。第二次他再坐台阶上时就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和人打招呼有些不自在。然而,低了一级他还是不自在,便一级级地往下挪,挪到最低一级,他又觉得太低了,干脆就坐到门槛上去。

2. 论述类文章选材要避同求异,一事一理,且事、理一致。

写一篇议论文,不能把所占有的素材全部塞进文章,所用素材必须和文章的论点契合。事实胜于雄辩,一个典型事例足以证明一个道理,无须众多同质素材的叠加。

吴晗先生在《谈骨气》里面使用了三个论据:①文天祥拒绝向元朝投降;②穷人不食嗟来之食;③闻一多不畏暗杀、痛斥敌人。虽然三个素材都是证明“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但又各有侧重。因为作者在文章开头就已经对“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观点进行了阐释: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文天祥拒绝了元朝的高官厚禄,证明了“富贵不能淫”;一个穷人宁可饿死,也不愿看别人的脸色,可谓“贫贱不能移”;闻一多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就是“威武不能屈”。这样每一个素材都有其实实在在的作用而不显得累赘,况且事与理形成了高度的契合。

3. 抒情类文章选材要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理于形。

抒情类文章可以容纳的素材更是多种多样。但所选素材也要紧紧围绕着文章的主旨,去体现一定的情理。如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写道: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文中写了小雪、小山、矮松、山尖、山坡、草色、蓝天、阳光,内容极其丰富,但描写有序且都围绕着“济南的冬天之美”而写。“最妙”“带水纹的花衣”“更美的山的肌肤”“害了羞”“太秀气”,镶嵌在简单的陈述之中,看似漫不经心,却饱含着作者对济南深深的喜爱之情。

【写作误区】

材料翔实不是堆砌事例。

很多老师主张议论文选材是“二正一反”,即在一篇文章里必须有两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两个正面事例最好是一古一今,或一中一外。其实,一个正面事例和一个反面事例就可以构成对比式结构的议论文了,不管是一古一今还是一中一外,都是没有区别度的。为什么非得用两个正面事例呢?显然就是为了凑字数。

以前文样题为例,如果立论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选取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海明威等其中两三个素材组成文章,就属于同质素材的叠加。

正确的做法可以是,确定论点之后,选择上述素材中的一个,然后再选用阮大铖的事例。虽然阮大铖的为人立场龌龊,但其作为文人,也有文雅的一面,他并不是在所有的时候所有的方面都是一个坏人,他在文学素养方面与他的政治立场不是一回事,“深巷清晨卖杏花”也能够证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还可以再选用郭沫若的事例,《女神》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地位,当时他是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学子。但其老年之后,恰遇疯狂的文革年代,写出一些应制拍马诗篇,也让人看出他晚年的失节。郭沫若先生性格的二重性正好在他自己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至于很多贪官,在所谓“文质兼美”的文章中,声言作为人民公仆,大谈“为人民服务”,况且信誓旦旦、铿锵有力。但我们要问问那是否出自他本人之手,捉人代笔,正是其虚伪的表现。

这样屈原(或司马迁、陶渊明等)、阮大铖、郭沫若、今天的一些贪官,就是一组有区别的素材。行文虽然使用了诸多论据,但它们是从不同方面证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并不会给人堆砌事例的感觉。

【模拟练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商店里,往往很多人围住一种商品抢购。我选择喜欢的运动白袜子,后跟有夹层,前面镶了金线的那一种。可是出来时,手里拿的却是不喜欢的后跟没有夹层,前面没镶了金线的那一种,因为买这种袜子还附赠一双免费的袜子。这完全是免费的诱惑。因为人们放弃了更好的选择,买回了原先不想买的东西。免费到底为什么如此诱人?为什么我们有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见到免费的东西就勇往直前,即使这些东西我们并不真需要?

要求选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确文题,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篇8:13课教案白鹅

【教材分析】

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作者语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一是引导学生体会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观察鹅、预习课文 教师:课件 【教学目标】

1、认识八个生字,会写“脾”等字。正确读写“高傲、局促不安、侍候、供养不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初步了解作者描写白鹅高傲的方法,体会白鹅姿态、叫声、步态的高傲。【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喜欢什么?

小结:是的,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即将学习的这个单元的课文全部是写动物的。今天,我们就走进著名艺术家丰子恺先生和他的白鹅。

二、导入、揭题

1、引入:你们看,这就是丰子恺先生家养的白鹅。(出示课文白鹅插图)

2、大家注意这个“鹅”字了吗?“我”在上“鸟”在下,好像人骑在鸟身上,对鸟很不尊重,人和鸟儿是平等的,所以这种写法现在已经废除了。现在的写法是“鹅”(课件出示),伸出手来跟我一起写。

3、丰子恺先生不仅把它画下来,还专门为他写了一篇文章,就叫——白鹅(板书课题、读题)

4、简介作者:

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下丰子恺老先生吧

简介丰子恺

三、初读、学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认读词语。

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这是很好的读书习惯。相信这些词语难不倒你们了吧?(1)出示生字词:

头颈 狂吠 倘若 一丝不苟 脾气 奢侈 譬如 侍候 窥伺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供养不周 净角 大模大样(1)认读词语

 认识它们了吗?赶快读给你的同桌听听,读得好,夸一夸,读错了,帮一帮。 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读好两个音近字“侍、伺”、三个多音字“模、供、角”。“角”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你读得真好,预习的时候认真读过词语了,是吗? ——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齐读。(2)了解“净角”的意思。知道净角是什么吗?

净角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出示净角脸谱)

3、请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丰子恺先生笔下的白鹅,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交流(学生各抒己见)出示:这真是一只 的白鹅。(高傲的鹅、非让人侍候不可的鹅、架子十足、一丝不苟的鹅)

5、过渡:其实文中用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这句话是——出示:好一个高傲的动物。(1)齐读。

(2)善于学习的孩子可以把它读成一个词语——高傲(板书:高傲)(3)怎样的形象叫高傲?(对,看不起别人,自以为了不起,特别骄傲,就是高傲)

那么课文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写了哪些方面呢?(4)再读、理序。

①默读课文,看看丰子恺先生从哪几方面描写出了这只白鹅的高傲特点。②交流。(板书:叫声、步态、吃相)

③你是怎么又快又准确地找到作者描写白鹅的这几方面特点的?

——抓每段的总起句。----第二段告诉我们的

5、教学课文第二段,了解过渡段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

第二自然段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这是一个过渡段。如果把这段去掉会怎样?请你们去掉第二段再来读一读。感觉怎么样?所以说这段有什么作用啊?(承上启下)齐读第二段。

7、小结:作者从鹅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感受到了它的高傲。那么,丰子恺先生是怎样把它仔细地描写下来的呢?

四、精读、悟情

1、我们先来看看白鹅的叫声和步态,认真默读1---4自然段。画出作者具体描写白鹅高傲的句子,认真体会,能干的同学可以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同桌可以互相交流。

2、学生交流。(随机教学姿态、叫声、步态的高傲。)(1)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初见白鹅的姿态高傲。

出示: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到:“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 谁来说说你的感受?哪里体会到的?(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理解“左顾右盼”。  想象画面,边做动作边读句子。指名读。

作者初见白鹅时,还从他的姿态中感受到鹅的高傲。(板书:姿态——高傲)

 假如你就是作者,从好朋友手中抱过这雪白的“大鸟”,舍不得放下,抱着走回家,感受它那爽滑的羽毛,那是怎样一种感受?(喜爱)

 读到这里,同学们再想想,这“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中的“高傲”体现着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2)白鹅叫声的高傲:(学习第三段)

出示句子: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①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你仿佛听到鹅的叫声了吗?句中的哪几个词语写出了鹅叫声的特点?这几个词找得真好。② 出示: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同样写鹅的叫声,作者在这里用了3个不同的词语,这就是作者的‘妙笔生花’之处。指名读,男生读,女生听。你们听这声音怎么样?这三个写叫声的词语都表示声音------很响,很严厉,都是很凶的叫

③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是在讨厌鹅吗?不着急,再读读第三自然段,想想。——不是,因为鹅大叫是为了看守门户,非常尽责。——你从哪儿看出来的?——你认为这样写是要突出鹅对主人的忠诚、尽职,是吗?——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是吗?真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不是,其实是很喜欢的,突出了鹅的特点,让人觉得很有趣,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是啊,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 想象:假如这鹅会讲汉语,当生客进门时,猜猜他会叫些什么?(体会鹅的尽职。)

——哪里来的人,胆敢随便闯入主人的地盘!——谁要敢冒犯主人

——干什么的,报上名来,否则休想过我鹅管家这一关。——你是什么人,我从来没见过你,别再往前走了!难怪作者的朋友说: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

⑤ 小结:看来这是一只高傲却又尽职的鹅呀。原来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是写白鹅很凶、很吵,实际上却隐含着作者对它的喜爱呢。作者这种明贬实褒的写法,叫:反语)

⑥ 齐读(读出对白鹅的喜爱!)

过渡:白鹅的叫声很高傲,它走路的样子也很高傲呢,来看看第四自然段,找找有关的句子。

(3)白鹅步态的高傲(学习第四段)反馈随机出示二个句子:

出示句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 齐读。指导读好“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是怎样的?

 同学们请看句子,在这个句子中,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鹅步态的特点?(比喻,颇像净角出场),你见过净角出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注意观察净角的步调、神态!

 你觉得净角怎么样?(步调:出场大模大样、出场还像个老爷一样神态:很神气、不慌不忙的、镇静沉着的) 鹅就是这样走路的,谁来演一演?

——演得怎么样?不仅大模大样,还显得那么高傲!掌声!——看来,鹅的那种傲慢的步态已经刻在你的心里了。

 指导朗读:谁能用你的朗读把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高傲的样子表现出来?

你们看,这鹅连走路的样子都那么的高傲,难怪丰老先生要感慨它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了。”

 现在你明白了吗,丰子恺先生用“净角出场”来比喻鹅的步调,妙在哪里?(非常幽默,形象地写出了鹅的步调的从容,更显示出了鹅的步伐中透露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

② 鹅与鸭的步调对比

 同学们,这段文章除了写鹅,还写了什么动物?(作者在写鹅的同时还写了鸭的走路),你们见过鸭子走路吗?是怎样的?(步调很快的、焦急不安的) 所以作者说(课件补充出示描写鸭的句子: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谁能读出鸭与鹅的不同?指名读。指名上台表演鸭和鹅的走路。——我听出来了,局促的鸭子,傲气的鹅。

③ 体会作者对比的写法:咦,作者明明写的是鹅,为什么还写到鸭呢? ——对比,更加突出了鹅走路时的步态的傲慢。

④ 体会用词精准:丰子恺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这一个“局促不安”,一个“大模大样”,就把鸭子和鹅步态各自不同的特点描写的这么准确、形象!出示句2:他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来了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

① 学生谈体会:谁来说说你的阅读感受?(结合指导朗读)

——我从“毫不相让”体会到鹅的高傲,绝不屈服任何人。——那么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来读读这句。

——我从“竟伸过脖子来咬你一口”体会到它非常盛气凌人,嚣张。——那么请你来读这句。——你真会读书,把这几个词强调出来,突出了白鹅的高傲。② 齐读。

刚才我们从鹅的叫声、步态中领略到了鹅的高傲,但这些和它的吃相相比就不算什么了,我们下节课再去欣赏白鹅高傲的吃相。书写 指导 :“脾、餐”

“脾”这个字好读不好写,有一个地方特容易写错,哪儿?

指导脾字的写法(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中间一撇是从白中撇出来的)学生练写两个,边写边记。

五、小结拓展

1、小结:丰子恺先生家里的这只白鹅就是如此的高傲,如此的可爱。难怪先生会说:“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节课中我们体会到了丰子恺先生的了不起,他用幽默的语言把白鹅的高傲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也喜欢上了这只白鹅。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生动有趣的句子吧!齐读课文1—4自然段。

2、分层作业(机动——课后完成)

课文1-4段有很多精妙生动的词语,我要拿出复习本来抄一抄。

挑战题: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

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_______ _________

附板书:

13、白鹅

姿态

高傲

叫声 步态 吃相

厉声呵斥

步调从容

厉声叫嚣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13课教案白鹅】相关文章:

第13课白鹅范文05-23

白鹅教案范文05-15

白鹅的教案范文05-18

白鹅教案免费范文05-23

白鹅免费教案范文05-23

白鹅详细教案范文05-23

《白鹅》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04-16

白鹅范文05-15

啊白鹅范文05-15

白鹅1范文05-15

上一篇:实习生出科考试妇科下一篇:小学交通安全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