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试题

2024-05-05

中考化学实验试题(共8篇)

篇1:中考化学实验试题

中考化学探究试题

1.(河南省)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

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

(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0 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g。稀释浓硫酸时,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

(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②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据右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除去碳酸钠

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在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

(4)若73 g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与127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中和,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乐山)右图是“△△牌发酵粉”的部分信息,课外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完成相应填空):

【查阅资料】

(1)酒石酸是一种易溶解于水的固体有机酸;

(2)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

(3)Na2CO 3受热不分解。

【提出问题】NaHCO3在发酵粉加水或加热时如何产生CO2 ?

【猜想】

甲.……

乙.酒石酸与NaHCO3在溶液中反应产生CO2

丙.NaHCO3加热产生CO2

【实验探究】

(1)小明同学取少量NaHCO3粉末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无气体产生,从而否定了猜想甲,则猜想甲是。小明又将酒石酸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产生了CO2,从而验证了猜想乙,说明了NaHCO3具有的性质之一是;

(2)小英同学为探究猜想丙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小英另取适量NaHCO3粉末加入a试管中,加热,观察到a试管口有水生成,b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持续加热直至两支试管均不再发生变化时,发现a试管中仍残留有较多白色固体粉末,向该粉末中滴加稀盐酸,有CO2产生,说明该粉末是。

【小结】

NaHCO3在发酵粉中产生CO2的条件是;

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NaHCO3 遇水产生二氧化碳,与某些酸反应产生CO2;Ca(OH)2+CO2=CaCO3↓+H2O;Na2CO3 ;加水或加热 ,2NaHCO3Na2CO3+CO2↑+H2O。

篇2:中考化学实验试题

初四改错练习

本文作者:孔凡娇 发表时间:2005-10-25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实验中学 联系方式:0535-4238939

初四改错练习1.The lift rose him to the top floor very quickly.ABCD()___________ 2.Do you know what is happened in the house.ABCD()___________ 3.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book has been written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ABCD()___________ 4.The knife is made of wood and metal belongs to me.ABCD()____________

5.We can’t find a proper room to study.ABCD()____________

6.I don’t think play basketball is a lot of fun.ABCD()____________ 7.He cannot do it like your father does.ABCD()____________8.They would rather mending the TV set themselves than take it to the shop.ABCD()____________

9.It’s said that there used to be plenty of trees on every side of the river.ABCD()____________10.Everyone of the students in Class Two has two books.ABCD()____________ 11.Tom put on his coat and goes out in a hurry.ABCD()____________ 12.Could you tell me where the capital of the USA is?

ABCD()____________

13.They weren’t used to live in such a noisy area because they couldn’t sleep well.ABCD()__________ 14.The teacher told us to keep our eyes close and our mouths open.ABCD()____________

15.She’s caught a cold, isn’t she?

ABCD()____________ 16.When I got to the station, I saw the children ran out of the bus one by one.ABCD()____________ 17.He found that very difficult to fall asleep and he was rather angry with the man upstairs.ABCD()____________ 18.How great fun it is to swim on a hot day!

ABCD()____________19.--Tom has been in Beijing twice.--So he has.ABCD()____________ 20.Nobody but Tom and Peter have finished reading the novel.ABCD()____________ 21.The frightened girl sat in the corner of the room, crying noisily because of she was lost.ABCD()___________22.The bag of books was very heavy for the little boy to move away.ABCD()____________ 23.This report is well worth listening.You’d better go to listen to it

ABCD()____________ 24.How happy we are returning to our hometown without being hurt!

ABCD()____________

25.It’s hard to say who is old of the two.They look the same age.ABCD()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raised2.C happening3.C was4.A made5.D to study in6.Bplaying

7.C.as8.B.mend9.D each side10.A Every one11.C.went out

12.B.what13.B living14.C.close15.D hasn’t16.B running

17.B it18.A What19.B to20C has finished21.D because

篇3: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2分, 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到下表中)

1.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

A.农夫山泉矿泉水; B.金刚石;

C.清新的空气 ; D.茅台酒。

2.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一组是 ( ) 。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

3.关于仪器的用途,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A.试管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托盘天平可以称量物质质量;

C.量筒可以用作稀释浓硫酸的容器;

D.玻璃棒可以用来搅拌液体。

4.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包括 ( ) 。

A.SO2、NO2、CO; B.HCl、CO2、N2;

C.CO2、O2、N2; D.CH4、CO2、H2.

5. 我国铁路已成功进行多次提速, 提高了铁路使用率, 为保证列车提速后高速稳定运行, 通常采用一种方法是使用铝热剂技术, 将相邻铁轨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undefinedFe, 该反应属于 ( ) 。

A.分解反应 ;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 右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 ) 。

A.t1 ℃ KNO3的溶解度是20 g;

B. 在t2 ℃时 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

C.用降温方法可把KNO3 从它的热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

D.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6小题, 共28分)

7. (4分) 用化学用语表示:

(1) 2个氧原子______; (2) 硫酸根离子______ ;

(3) 2个硝酸亚铁分子______; (4) 碘元素______。

8. (6分) 以下列举的是生活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某些情况, 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回答:

(1) 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是指由______引起的中毒;

(2) 浓盐酸敞口久置于空气中, 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3) 走进照相馆洗照片时, 营业员会问你“是否要塑封 (用塑料薄膜封闭) ”, 塑封的目的是隔绝______。

(4) 走进加油站, 你会发现除了各种型号的汽油之外, 还多了乙醇汽油, 至2009年1月1日, 包括我省在内推广使用乙醇汽油已经3周年, 提倡使用乙醇汽油的目的是______。最近, 国务院颁布了“节能减排”方案, 作为中学生, 我们应该有节能的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______。

9. (6分) 从①水, ②纯碱, ③氢氧化钙, ④盐酸, ⑤氯化钠, ⑥高锰酸酸钾, ⑦硝酸钾这七种物质中, 选出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 (填写序号) :

(1) 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

(2)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

(3) 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4) 可用于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______;

(5) 生活中用来杀菌消毒的是______;

(6) 为使馒头松软可口且无酸味, 在蒸馒头之前, 可加入一些______。

10. (5分) 下图为有关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Y代表一种常见的物质)

(1) 反应①属于______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

(2) 写出图中任意一种物质在工农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必须注明物质) ______;

(3) 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 图中Y一定含有碳元素, 原因是______。

11. (7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碳酸氢氨 (NH4HCO3) 是一种氮肥, 与碱混合时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NH3) , 从而肥效降低。碳酸氨受潮时, 在常温下就能分解, 温度越高, 分解越快。

资料2:草木灰是常用的农家肥, 作为肥料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其水溶液呈碱性。

资料3:把少量的草木灰或生石灰粉末撒在瓜果叶面上可以有效防治害虫。

(1) 储存NH4HCO3应该注意______;

(2) 某农民在庄稼施肥时, 为了提高肥效, 便将钾肥草木灰与NH4HCO3混合起来施用。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 这种做法是否合理______; (填“合理”、“不合理”) , 原因是______;

(3) 某农民经常使用撒一把草木灰或生石灰的办法防治瓜果害虫,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次, 他试着把草木灰和生石灰混合在一起使用, 经过一夜露水的作用, 结果连瓜果的叶子都“烧” (腐蚀) 坏了, 请写出该过程中发生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本题共两个小题, 共14分)

12. (6分) 在一节化学实验探究课上, 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 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 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 我猜想此气体是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 我想制取该气体, 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_____, 收集装置是______ (填序号) 。

13. (8分)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 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 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 它能与NaOH反应, 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 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 甲同学认为是O2, 则检验方法是______;

(2) 乙同学认为是SO2, 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 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下组合实验方案, 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 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 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 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火, 若不发出______,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 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 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 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 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 再次称量装置A, 发现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 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思维拓展]

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 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物质。

五、计算题 (本题共6分)

14.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防控工作中,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消毒剂, 具有强氧化能力, 可将各种病原微生物杀灭。工业药品过氧乙酸原液通常是15%过氧乙酸溶液 (密度为1.15g/cm3) 。使用时, 通常取20mL原液, 加自来水稀释至1000mL, 搅拌均匀, 即配制成1000mL (密度约为1g/cm3) 用于空气喷雾消毒、环境地面消毒的过氧乙酸溶液。

(1) 20mL 15%过氧乙酸原液的质量是多少克?其中含过氧乙酸多少克?

(2) 配制成的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 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7. (1) 2O; (2) SO32 ; (3) 2Fe (NO3) 2 ; (4) I .

8. (1) CO; (2) 浓盐酸因挥发使溶质质量减少所致;

(3) 空气 (或氧气和水) 使照片免感氯化侵蚀;

(4) 节省石油资源, 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随手关灯 (或使用节能灶具等)

9 (1) ③; (2) ①; (3) ⑤; (4) ④; (5) ⑥; (6) ②;

10. (1) 分解反应; (2) 略; (3) 略;

(4) ;因为Ca (OH) 2和Y能生成的CaCO3中含有碳元素, 而Ca (OH) 2没有碳元素,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Y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11. (1) 放置于干燥、阴凉处;

(2) 不合理, NH4HCO3遇碱性物质反应后放出氨气, 使肥效降低;

三、实验与探究

12. (本题可有多种答案) 答案一: (1) O2; (2)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undefined;

(3) B;C.

答案二: (1) CO2; (2)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燃烧的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CO2。

反应方程式为:undefined2↑;

(3) B, E.

13.[方案设计] (1) 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undefined; (3) 尖锐的爆鸣声。

[实验探究]H2;

[思维拓展]酸性。

四、计算题

14.解: (1) 20ml 15%过氧乙酸原液质量为:

20cm3×1.15g/cm3=23g ,

其中含过氧乙酸的质量为:23g×15%=3.45g ;

(2) 1000ml过氧乙酸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

undefined

答: (略) 。

注:1.计算结果为0.3%或0.34%或0.35%均给分:

篇4:中考化学实验探究类试题归类解析

一、验证类探究

例1(2007年赣州考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你根据图示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闭合电源开关,可观察到白磷,白磷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

(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解析:关闭电源开关,电阻丝放热,使白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管内氧气,管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一格;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

答案:(1)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4P+5O2 2P2O5;(2)上升;(3)氧气约占空气气体体积的。

點拨:验证类探究题是以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或重要实验为基础,进行知识的重组与探究,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的关键是熟悉教材、熟悉实验、熟悉知识点,以不变应万变。

二、设计类探究

例2(2007年海门考题)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有一瓶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可能是碳酸钠,也可能是氢氧化钙。白色粉末是哪种物质呢?请你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解析:本题以一瓶失落标签的白色粉末为背景,考查了对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分别进行验证的实验设计。本题在解答上是开放的,可以有多个不同的实验方案。

碳酸钠可以用稀盐酸检验,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或者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来验证。氢氧化钙可以加入碳酸钠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或者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蓝色沉淀产生;或加入氯化铁溶液,观察是否有红褐色沉淀产生来验证。

答案:(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拨:设计实验是开放性的,不同的同学会有不同的实验方案,关键要看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另外,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实验过程的叙述完整,实验现象与所选择试剂的对应性。

三、发现类探究

例3(2007年南昌考题)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诉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

【发现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

【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需要加入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

【提出猜想】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吸收的沉淀物。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①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溶液;②在步骤①的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

实验现象:①产生白色沉淀;②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①有草酸钙生成;②被溶解的沉淀一定不是 。

【发现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气体又是什么?

于是她又设计如下实验进一步探究:

实验步骤:③将步骤②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②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②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

【反思与应用】

(1)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

(2)联想到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

解析:根据查阅的资料可知,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盐等成分,豆腐中含有石膏(主要成分:CaSO4),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在实验①中猜想有草酸钙生成,所以是加入硫酸钙与菠菜反应;但在沉淀物中加入过量醋酸,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气泡,沉淀一定不是草酸钙;将实验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家庭中常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除去(或减少)菠菜中的草酸、草酸盐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我们可以猜想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或草酸钙在胃部会不会形成结石等。

答案:

【设计实验】①硫酸钙(或氯化钙等);②草酸钙;③澄清石灰水[或C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二氧化碳(或CO2)。

【反思与应用】(1)除去(或减少)菠菜中的草酸、草酸盐等;(2)草酸钙能否溶于盐酸(或草酸钙在胃部会不会形成结石)。(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点拨:从生活、自然和实验现象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解答此类试题关键是学会观察、分析、联想,提出的问题要有探究价值,有利于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现象的观察与描述。

四、意外类探究

例4(2007年江西考题)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 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她的方案可能;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解析:本题是对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探究,考查了物质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评价等内容。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空气中不含氯元素,所以不可能有MgCl2;生成物中夹杂着少量淡黄色固体,而Mg3N2呈淡黄色,所以可能是镁与空气中的N2反应生成的。设计实验来证实镁能与N2反应,最好的方案就是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通过本次实验探究镁能与N2反应,所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答案:空气的成分中不含氯元素;氮气(或N2);将点燃的镁条伸人充满氮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生成淡黄色的固体;2Mg+O22MgO;3Mg+N2 Mg3N2;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答案合理均可)。

点拨:对实验中的一些意外现象不可轻易放过,而应该用科学的态度与精神来探究、解决疑惑。这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五、自主类探究

例5(2007年温州考题)现有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3种无色溶液,请你从中选择两种溶液,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

要求:①选择试剂时,同類物质在鉴别中只能使用一次;

②每次鉴别一步完成;

③有微溶物生成的,不按沉淀处理。请回答:

(1)你认为鉴别方法最多的两种溶液是: ;

(2)鉴别上述两种溶液,你所选择的试剂分别是(最少写4种): ;

(3)用你所选择的任意一种试剂鉴别这两种溶液,并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鉴别实验题,关键是理解题目的要求,熟悉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3种溶液的各自鉴别方法。通过比较,鉴别方法最多的两种溶液应该是盐酸和碳酸钠.

盐酸可用①紫色石蕊试液,②金属单质(锌、铁等),③金属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等),④某些碱(氢氧化铜等),⑤某些盐(碳酸钙等)等来鉴别;碳酸钠溶液可用①无色酚酞试液,②硫酸,③氢氧化钙溶液,④氯化钙溶液等来鉴别。解答时任写4种皆可。

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实验现象与所加试剂的对应关系,在解答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叙述与实验操作的规范。

答案:(1)盐酸和碳酸钠;(2)紫色石蕊试液、盐酸、碳酸钠、澄清石灰水等;(3)

篇5: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一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C—12 S—32 N—14 K—39

Cl—35.5 Ca—40 Mg—24 Zn—65 Na—23 Cu—64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干冰气化

(B)牛奶变酸(C)镁带燃烧

(D)碱使酸酞变红

()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和物的是

(A)氧气

(B)新鲜的空气(C)液态氧

(D)二氧化碳气

()

3.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A)法国的拉瓦锡

(B)荷兰的启普

(C)英国的道尔顿

(D)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

()

4.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

(A)冰和水

(B)金刚石和石墨

(C)氧气和液氧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SO4=H+SO(B)Ba(OH)2=Ba+(OH)

(C)MgSO4Mg+SO

(D)Na2CO3=2Na+CO

()

6.KClO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价

(B)+5价(C)+7价

(D)0价

()

7.下列各物质中能导电、并属于电解质的是(A)金属铝

(B)酒精溶液(C)熔化态食盐

(D)蔗糖溶液

()

8.下列反应方程中属于正确的置换反应是

(A)Cu+H2SO4=CuSO4+H2↑

(B)Zn+2HCl=ZnCl2+H2↑

(C)2Fe+6HCl=2FeCl3+3H2↑

(D)2Ag+2HCl=2AgCl↓+H2↑

()9.在3H2+WO3=W+3H2O反应中,氧化剂是

(A)H

2(B)WO(C)W(D)H2O

()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均属于酸类的一组是

(A)氯化钠、氯化氢(B)烧碱、消石灰

(C)氢硫酸、硝酸

(D)生石灰、硫酐

()

11.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是

(A)HCl、NaOH

(B)AgNO3、NaCl

(C)CuO、H2O

(D)Hg(NO3)

2、Cu

()

12.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C)电解质电离时所生成的#EOH^^-#全部都是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碱。

(D)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

1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的是

(A)NaCl

(B)HCl(C)NaOH(D)SO

3()

14.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CO2气比空气轻,不溶于水,但能灭火。

(C)H2是未来社会高能燃料中最理想的气体。

(D)CO气(煤气)有毒,但有还原性;CO2气无毒,但无还原性。

()

15.下列各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2KMnO4K2MnO4+MnO2+O2↑

(B)Ba(OH)2+2HCl=2BaCl+2H2O

(C)CO+Fe2O3=Fe+CO2↑

(D)NaOH+KCO3=KOH+NaNO3

()

16.下列各物质中,氮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A)NH4Cl

(B)CO(NH2)(C)(NH4)2SO(D)KNO3

()

17.下列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用手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

(B)用洗干净的手去拿砝码。

(C)滤纸高出漏斗边缘。

(D)粗盐提纯时有溶解、过滤、蒸发和洗涤四个主要实验步骤。

()

18.欲将80克浓度为20%的NaOH溶液稀释到10%,需加水多少克?

(A)800克

(B)80克

(C)8克

(D)0.8克

()

19.在t℃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为n克,质量百分比浓度为a%,则n与a的数值关系正 确的是

(A)n>a

(B)n=a(C)n

(D)无法比较

()

20.只用一种试剂来区别Na2CO3,AgNO3和稀H2SO4溶液,这种试剂是

(A)KCl

(B)BaCl2(C)稀HCl

(D)Ba(OH)

2()

二、判断题: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2.用符号表示:

(1)5个水分子(5H2O);(2)3个镁离子(3Mg

()

3.在氢气还原CuO的实验中,应先通入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氢。采用这种操作方法的主要原因是先点后通要爆炸,被还原出来的Cu又变成了CuO。

()

4.判断下列各物质的分子式是否正确:

氢氧化铜:(Cu(OH)2)氢氯酸:(HCl)碳酸氢钠:(NaHCO3)

()

5.已知反应3A+2B=D,A、B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D的 质量为140克,则该反应中消耗B的质量是()克。

三、判断题(1—4题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下列各反应,并注明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2KClO3=2KCl+3O2↑

属分解反应

()

2.锌粒投入稀硫酸溶液中

Zn+H2SO4=ZnSO4+H2↑

属置换反应

()

3.石灰石中加入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属复分解反应

()

4.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混合

2NaOH+H2SO4=Na2SO4+2H2O 属中和(或复分解)反应

()

5.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CO2气,有什么现象发生?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有混浊现象产生。

Ca(OH)2+CO2=CaCO3↓+H2O。

()

四、计算题:

1.10℃时,将18克饱和硝酸钠溶液蒸干,得6克晶体(不含结晶水)。求:

(1)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2)10℃时,1800克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含溶质多少克?

(A)50克,500克

(B)40克,400克

(C)50克,600克

(D)40克,500克

()

解: 2.某二价金属R的氧化物16克与98克浓度为20%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1)R的原子量?(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是多少?

(A)64,28.1%

(B)63,28.2%

(C)62,28.3%

(D)61,28.4%

()解: 参 考 答 案

一、1.A 2.B 3.A 4.B 5.D 6.C 7.C 8.B 9.B 10.C 11.C 12.D 13.C 14.B 15.A 16.B 17.D 18.B 19.A 20.C

二、1.对

2.对

3.对

4.对

5.80

三、1.错

2.对

3.对

4.对

5.对

四、1.C

解:① S=

② 设含溶质NaNO3为X克

2.A

解:① RO+H2SO4=RSO4+H2O

R+16 98 98×20%

② 设生成的RSO4为X克(查知R为Cu)

CuO+H2SO4=CuSO4+H2O

160

98×20% x

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为:

16+98=114(克)

篇6: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预测

一、考查形式:

同前几年,还是18个题。每题考什么基本上固定的:如21题(中间有物理10个选择,故化学第11题的在考卷上题号为21)考的年年是化学用语(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和化合价);22题为溶解度曲线、24为一些物质和变化的微观解释、26是初中必做八大实验的简单组合、28为计算。

二、考查内容:

主干知识。尤其是贯穿两书前后的物质,如水、铁、氧气和二氧化碳,当然酸碱盐是年年必考的内容,还有八大实验、微观粒子„„

三、学习建议:

1、回归课本。因为是毕业、中考两考合一考,题不会太难,有50%的容易题,还有一些题就是送分题,设置这些题的意思就是要“把分送到手”。故把课本多看几遍,应知应会的不要丢分,比如1~7题;还有每个大题的问题设置也是有梯度的,前面几个空不会太难,多看书多体会,问题应不大。每个题的设置依据都是书上的内容,有的就是原话、原实验,所以不能脱离书本。

2、把握主干。对于主干知识要做到心中有数,每章主要学什么要知道,贯穿化学教材始终的物质又是什么。对于这些物质,本身的性质、制法、用途要如数家珍,和其它物质之间的联系也要清楚。

3、形成网络。在熟悉课本的基础上,归纳整理,将所学的知识形成网络(参照第六单元后的知识网络),使所学的知识系统、条理。本人认为几个网络必须构建:氧气、水、二氧化碳、金属、酸碱——有可能的话能否将所有物质纳入一个网络中。随后可和同学们合作,做物质接龙的游戏(即写出一种物质,将随后的生成物一个个接下去,或将能与其反应的一个个接下去,比比谁接的长,接的对)。

4、研究考题。避免题海战术,要多看看近几年的中考题,年年的题都有稳定性和延续性,如25、26、27就是在金属、基本实验、酸碱盐间徘徊,18题多是结合图像的计算。多研究,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另每年四月份的中考考前适应性训练也不容忽视,有的年份四月里考了,六月份还要出现,有时甚至是原题!

篇7:中考化学实验试题

1.(2018•湖北咸宁)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pH=3的稀盐酸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 【答案】C 【解析】A、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铁比锌多,故错误;

B、最终溶液的pH 不可能低于3,故错误;

C、开始时,高锰酸钾中含有锰元素,随着反应的进行,固体质量减小,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当反应停止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故正确;

D、氢气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铜有铜生成,故最终固体的质量不可能降低为0,故错误。故选C。

2.(2018•陕西)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由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 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

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错误;B、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即n点之后,铜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错误;C、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m点时,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铜和盐酸,故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都是氯化铜,成分相同,正确;D、n点时,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时稀盐酸过量,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错误。故选C。

3.(2018•四川德阳)向一定质量的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点时的溶液只含一种溶质 B.R点对应横坐标的数值为180 C.0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答案】A 【解析】A、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后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可知,P点时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溶液中的氯化钙,故含有两种溶质,故错误; B、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44 x 4.4g

=,解得x=100g 设生成8g的碳酸钙需要稀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 CaCl2=2NaCl+ CaCO3 ↓、106 100 y 8g =,解得y=80g,故共需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80g =180g,正确;

C、0-P的过程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稀盐酸的含量逐渐减少,故pH逐渐增加,正确; D、0-P段表示生成气体,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正确。故选A。

4.(2018•山东泰安)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 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答案】D 【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A、a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误;B、bc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MgCl2 +2NaOH==Mg(OH)2↓+2NaCl,故B错误;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C错误;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D正确。故选D。

5.(2018•湖南岳阳)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①图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 B.②图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③图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D.④图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分析】A、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B、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钾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后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钾溶液时,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继续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只是反应速率不同,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硫完全反应,剩余硫粉质量为零,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时,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故选:D。

6.(2018•江苏扬州)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 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 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 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BC 【解析】A、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放热,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错误;B、A点对应溶液pH<7,溶质为过量的HCl和反应生成的NaCl,正确;C、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正确;D、反应过程中,稀盐酸完全反应前溶液是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变红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错误。故选BC。

7.(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图像能够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

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铁粉和锌粉

C.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D.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足量的生石灰 【答案】D 【解析】A、浓硫酸有吸水性,将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错误;B、足量的锌粉、铁粉与一定量的盐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一样多;但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需要的时间就比铁短,达到水平线的转折点就要靠前,错误; C、MgO+2HCl=MgCl2+H2O Mg(OH)2+2HCl=MgCl2+2H2O 40 95 58 95

m m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要多,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水,故足量的生石灰会将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的水反应完,故溶质质量减小,并最终为0,正确。故选D。

8(2018•重庆).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结合图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则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到盐酸反应完,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①对;

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当反应完,会恢复到原温度,②不对; 气体的体积不会一直增大,③不对;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2018•呼和浩特)下列四个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C.

在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D.

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分析】A.根据氧化铜与酸的反应原理来分析;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C.根据氧化钙的性质来分析;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分析。

【解答】解:A.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向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水的质量由零慢慢增大,当反应完全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水的质量继续增大,只是增大的幅度变小,故正确;

B.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缓慢地逐滴加入稀硫酸,开始产生的氢气一样多,但是最终金属镁生成的多,故正确;

C.石灰水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温度升高,有氢氧化钙析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少;当冷却至室温后,温度降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但由于水的质量减少,比加入生石灰前的溶质溶质少,但是溶液仍为原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

数不变,故正确;

D.在密闭的容器内,红磷燃烧放热,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所以反应的结束,温度降低,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原来的压强,故错误。故选:D。

【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0.(2018•贵州安顺)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电解水

B.常温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的情况下产生

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

【答案】B 【解析】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A错误; B、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然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溶液的pH值先增大,然后不变,完全反应后,pH增大,故B正确;

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 D、向接近饱和的故选:B。

11.(2018•河北)图3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溶液中加入

固体,溶质质量分数不能从从零开始,故D错误。

A.①分别向等质量Mg和Cu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③分别向等质量且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Zn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定量的稀硫酸 【答案C 【解析】①Cu不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②足量的Zn与20%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多;③、④Mg比Zn活泼,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Mg产生氢气快,最后氢气质量相等。故选C。

12.(2018•呼和浩特)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0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 乙〔填“<““>”或“=”)。(2)m的取值范围 2g<m<40g。

(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填字母)。

A.恢复到原温度后,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甲=乙 B.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 C.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D.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1)通过图

1、图2对比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甲大,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2)m的取值范围2g<m<40g;

(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

【解答】解:(1)通过图

1、图2对比可知,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甲大,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故答案为:>;(2)m的取值范围2g<m<40g;故答案为:2g<m<40g;

(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恢复到原温度后,析出晶体的质量:乙>甲;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乙;故答案为:BC;

篇8: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编号填入下表。每小题2分, 共16分)

1、去年年底至今, 我省发生了罕见的旱灾, 许多地方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 其中使用了液氮作增雨剂。根据你现有的知识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液氮是一种溶液;

B.使用液氮会污染环境, 应严格控制使用;

C.降落的雨滴中将含有大量的液氮;

D.液氮作增雨剂降雨是物理变化。

2、“关爱生命, 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 。

A.多食水果和蔬菜, 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以防其变质;

C.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吃桔子;

D.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许多含氮的物质, 如N2、NO2、NH3、NO、N2O3、N2O4、NaNO2、KNO3, 则这八种物质中的氮元素显示的化合价有 () 。

A.4中;B.5种;C.6种;D.7种。

4、下列家庭小实验, 不能成功的是 () 。

A.用过滤的方法把硬水变成软水;

C.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D.用2B铅笔芯做导电性实验。

5、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 (化学式:C6H13NO2) 。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亮氨酸分子中含一个氧分子;

C.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D.属于有机物。

6、下列图像与所属实验现象相符的是 () 。

7、正确描述固体溶解度的是 () 。

A.100克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克数;

B.100克饱和溶液里所溶解溶质的克数;

C.100克溶剂里最多溶解溶质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 某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8、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羊毛和涤纶;

B.用酚酞试液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C.用燃着的木头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

D.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二、填空题 (本题包括5个小题, 化学方程式2分, 其余每空1分, 共24分)

9、 (3分) 某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核电荷数x=,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分____层排布, 该元素属____元素 (填“金属”或“非金属”) 。

10、 (5分) 根据要求填空:

(1) n个水分子____; (2) 2N的含义____;

(3) 3个硫酸根离子____;

(4) 小苏打可治疗胃酸过多有关方程式____。

11、 (3分) 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 氢氧化钠能杀灭细菌, 病毒和寄生虫卵等, 它的俗名为____;

(2) 二氧化氯 (ClO2) 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 氧化钙与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杀毒能力的物质, 该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12、 (9分) 根据所学“酸”和“碱”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常见的酸有硫酸、盐酸等, 在它们的水溶液里由于存在有相同的______离子 (填符号) , 因此, 它们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如_____等; (写出一条即可) 。

(2) 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氢氧化钙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如:干燥____等气体, 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 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 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 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 可用熟石灰进行处理,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 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 为了灾区的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卫生防疫部门要经常对灾区水源进行检测, 获得可靠的科学依据。若有一瓶水样, 要获取它的酸碱度的粗略值, 应如何操作______。 (2分)

13、 (4分) 干粉灭火器 (如右图) 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 它受热先生成苏打、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 碳酸氢钠的性质是______;

(2) 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反应。

三、实验题 (本题包括2小题, 共13分)

14、 (7分) 右图是稀释浓硫酸实验的示意图。

(1) 写出图14中a、b两种仪器的名称:

a____, b____;

(2) b容器所盛的试剂是____; (填“水”或“浓硫酸”) ;

(3) 稀释时, 若两种试剂添加顺序颠倒, 将会发生_____________;

【联系与拓展】据媒体报道, 2007年5月有一村民在家里误将装在酒瓶中的稀硫酸当成白酒喝下, 造成食道和胃的严重损伤, 这是因为稀硫酸具有____;

(4) 实验室清理实验药品时, 发现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 只知道它们是Na2CO3溶液和BaCl2溶液, 试用两种化学方法将它们区分出来 (写出不同类别的两种试剂) 。 (1) ____, (2) ____。

15、 (6分) 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为寻找处理CO2、减少其排放的方法,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CO2, 并将CO2转化的实验。制取CO2装置图如下:

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为:

请你帮助他们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2) 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 收集装置为____ (填字母)

(3) 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_____ (填化学式, 下同) , 在此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四、计算题 (本题包括1个小题, 7分)

16、苹果醋是一种利用苹果发酵制成的饮料, 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苹果酸 (C4H6O5) 是这种饮料的有效成分。计算

(1) 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 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 (化成最简整数比) 。

(3) 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3.4%的苹果酸溶液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 (保留一位小数)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16分)

二、填空题 (化学方程式2分, 其余每空1分, 共24分)

9、12, 3, 金属。

10、 (1) nH2O; (2) 两个氮原子; (3) 3SO 42-;

11、 (1) 烧碱、火碱、苛性钠等 (填对一个即可) ;

(2) +4; (3) Ca (OH) 2.

12、 (1) H+, 与指示剂作用等 (写出任意一条即可) ;

(4) 用玻璃棒蘸取水样滴于pH试纸上, 将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2分)

13、 (1) 白色、固体、受热能生成苏打等物质;

(3) 分解。

三、实验题 (共2小题, 共13分)

14、 (1) 玻璃棒, 量筒; (2) 浓硫酸;

(3) 液体溅出, 腐蚀性; (4) (1) 无色酚酞, (2) HCl或Ca (OH) 2.

(2) 干燥CO2, B; (3) C和O2, HCl.

四、计算题 (7分)

上一篇:中考动词短文填空下一篇:如何让课堂更高效获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