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2024-04-27

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精选12篇)

篇1: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重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推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学好每门课程,并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充分发展个性潜能和学科特长,同时等。二是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探索“减少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实行社会化一年多考”等改革,外语不再在统一高考时举行,由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时间和次数,并使外语考试、成绩表达和使用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近入学的制度。这是义务教育体现公益性、公平性

适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高考制度改革 外语不再统考 引导学生参加公益服务和社会实践

增加学生的选择权

使。。更加趋于科学、合理

更加重视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创新潜质。

促进各类高校科学选拔人才、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确保改革过程平稳有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为确保高考改革的公平公正,方案提出改革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国家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地区采取支持性政策,扩大实施“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对基础教育薄弱的农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采取倾斜性政策,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完善配套政策。清理并严格规范各类加分政策。建立个人、学校考试评价诚信档案体系,加大对诚信失范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全面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篇2: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现有的高校考试制度并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重知识轻能力、考试形式单

一、考试时间比较集中以及学生考试的压力太大都是当今考试的弊病。比如,大多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而且考记忆性的东西的题型较多,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而且试题的答案是唯一的,留给学生探索创新的机会少,这样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由于考试常常在期末进行,教师的教学活动已经结束,教学过程中的考试被弱化了,这不利于教师根据考试结果总结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大大削弱了考试的反馈作用。以上种种弊病,就导致了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平时不听课,在考前一个月进行突击,靠背题也能在最后获得可观的成绩。

篇3: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会议指出, 自2001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以来, 国务院已先后5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为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 会议决定, 在以往工作基础上, 再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 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至此, 国务院10年来分6批共取消和调整了2497项行政审批项目, 占原有总数的69.3%。这次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

会议依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规定, 批准广东省“十二五”时期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 对行政法规、国务院及部门文件设定的部分行政审批项目在本行政区域内停止实施或进行调整。会议指出, 广东省处于改革开放前沿, 市场发育程度较高, 经济社会发展正全面进入转型期,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十分紧迫。在广东省进行改革试点, 对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会议要求, 广东省要加强领导, 精心制定试点方案, 认真组织实施, 把试点工作与转变政府职能结合起来, 与强化监管和服务结合起来, 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经验。各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加强指导, 及时帮助广东省解决试点中遇到的问题, 确保试点顺利推进。

篇4:浅谈高校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改革

关键词高校招生考试;教育评价;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向发展,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问题日渐突出。对于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呼声由此也越来越高。现今的招生考试制度存在许多弊端,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替代它。而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大学招生必须要设置高考,以高考的成绩为重要录取依据。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考试仍然是高校招生的重要手段之一。探讨如何从重新认识考试、改革考试内容、方法和结果的处理以及招生录取人手,建立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相适应以及正确引导基础教育发展的招生考试评价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一、重新认识考试,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考试招生是服务于教育、服务于学生发展的。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本应作为手段和工具的考试却成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核心。长期以来,高校考试招生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以终结性的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一考定终身”,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品行修养和综合素质等因素的评价。

考试是依据既定的目标,采用相关资料、器具或行为方式等媒介,测量应考者的身心素质状况的活动。①人的身心素质是多元素、多层级的,测量的方法也应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测量项目只有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测量方式,才能实现测量的目标。我国现行大学招生统一考试是一种纸笔考试,主要功能是考查应考者是否达到完成未来学习任务应具有的基本学业水准。它只能局部考查学业认知方面的情况,却不能考查人的全面素质。上大学主要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大学招生主要以学业水准为依据,这本无可厚非。同时,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合格的人才首先应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健康的心理、体魄,然而这些又是纸笔考试根本无法考查的;就学业考试而言,考生的兴趣、潜能、创造力和实践力等,纸笔考试也爱莫能助;即便是一般知识、技能的考查,高考仅凭一次有限科目、有限题量的考查也不全面。有人认为,正是由于高考的错误引导,致使学生只知道端书本、啃死书,从而忽视了思想道德、品格性情的修养和社会生存本领的锻炼;还有人认为,高考科目设置有问题,试题出得不好,从而造成招进高校的学生少通识、缺能力、无创造。实际上,这是将招生评价的问题转嫁到高考身上。

我们应该对考试评价进行再认识:什么是考试评价,什么是好的考试评价?怎样改革我们的考试评价,如何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考试是教育评价的工具和手段,考试为教育评价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大量的数据资料,但不能替代教育评价。②好的考试评价能测量人的知识、能力和潜质,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理论上讲,多元评价有可能将我们的考试变成好的考试,使考试的功能正确归位,实现考试质的飞跃。一方面在高考改革中引入多元评价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现代评价观,降低一次性选拔考试成绩的权重,增加另外必需的素质评价的权重,减轻高考负担,实事求是地逐步将本不应该由高考承载的压力,切分到其他必需的载体上去,高考只负责它所能承担的部分学业评价的任务;另一方面,切实改造我们的考试,使考试具有较多的评价内涵,加强对人的能力、学力的测评,加大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的力度,使考试既贴近基础教育,同时又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二、剖析高考弊端,改革高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现行高考弊端已为人们所诟病。考试测量本身存在误差,任何测量都有一定的主观性。信度、效度和区分度不可能达到100%,都存在误差。考试是通过试卷、试题这种中介媒质对人某方面素质的间接测量。这种测量的误差有时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主观性强、赋分值大的试题,尤其是作文题。

考试时空和内容有局限性。高考在每年6月统一进行,时间大都在120分钟到150分钟之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想把高中3年所学的内容都纳入考试范围是不现实的。尤其是综合学科考试,这个问题就更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高考只是对中学所学知识的一种抽查,这种内容上的局限是导致目前教学上猜题、押题、“题海战术”的根本原因。对于考试空间而言,目前考生只能在规定的考场内参加考试,一些实践、实验要求较高的科目又很难在统一的考场考查,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中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考试中的操作能力等。

考试形式上过于强调纸笔考试,其他考试形式如口试、面试、操作能力考查等还未在高考中得到广泛运用。例如外语类的考试,将越来越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口试是考查语言交际能力非常有效而直接的手段。而我们目前只能在小范围内进行口试和面试,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针对现行高考弊端,应不断改革完善高考,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现行的“3+x”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大一统”的考试模式,是对“把统一性考试与多样性、选择性考试相结合”的有益尝试,符合大众化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择的趋势。但“3+x”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综合考试是否能真正成为“能力测试”而不成为数门科目的“拼盘”?是否能引导中学的素质教育而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高校选择考试科目与考生填报不同专业、不同学校是否构成冲突?新课改试点省区出台的新高考方案,都在多元评价上作了一些可贵尝试。如山东的基本能力测试,考查学生技术、体育、卫生健康、艺术及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这对中学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问题在于基本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界定不清,不易操作。海南省将学生的会考成绩按10%计入高考,对于学生重视会考和平时考核能够起到一定作用。问题是会考成绩所占比例太低,如果题目区分度再差一些,计入总分会形同虚设。另外,按考试总分数排队也还是一元化的思维模式。江苏的学业水平考试,涉及7个学科,采用等级记分,对于纠正学生偏科有一定作用。但录取中是否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且两种分数制度并存,涉及到两种分数的融合,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其实,所谓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还是应该从学生的平时成绩着眼,如何科学地将学生高中3年的平时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一个参考指标。高校可为本校的各专业确定一门选考科目,录取时作为参考,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以后应逐步增加选考科目,有些也可作为一种资格考试不与高考同时进行,如一些理工科可以考实验操作,高职可以考动手能力等。高校还可根据专业需要,对统一考试的科目进行加权记分,打破高考记分上的平均主义。

三、避免统得过多过死,实现高校自主招生

高校招生的目的是为大学招进适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为此就要制订招生的条件、标准。大学招生活动的核心内容是根据招生条件和标准评价应考者。大学有许多类型和若干层级,具有各自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因而不同的学校又有其不尽相同的

招生要求。

多年来,我国普通高校实行国家任务计划和调节性计划相结合的招生计划体制。国家任务计划主要是为了保证国家重点项目、国防建设、文化教育、基础学科和高新技术以及边远地区、某些艰苦行业所需人才的需要。虽然,在招生工作中也有一些政策调适,但是,为了保证高校生源的“整体质量”,这些政策调适的范围和力度是有限的,其招生数量在整个高校招生中只占较小的比例。这就使得高校招生录取标准单一、评价维度和评选手段单一,直接导致了人才选拔方向和培养模式单一。高校不能根据本校实际和专业要求独立制订招生规划、评价标准、招生政策、招生办法,只能按照国家制订的招生政策和招生办法录取学生。分数是唯一的、刚性的指标。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才培养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千校一卷”,一张试卷既考研究型大学的精英,又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者,这与人的多元智能和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相背离,使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培养目标选拔人才,没有真正的招生自主权,也不能体现人才培养与学习内容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高校招生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以权谋私、乱设点办学、乱发文凭等违法乱纪现象也不容忽视,这将扰乱我国高校招生工作的正常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直接威胁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目前的招生计划和政策、考试内容和方式、录取条件和办法基本上由政府确定,大学与考生表达、实现自身意志的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展。《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享有招生自主权。招生自主权包括自主制订招生规划、评价标准、招生政策、招生办法等内容。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带来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体制变通、形式增多、规模扩充,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学校对生源的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使得各高校必然实行多元评价、多样化招生。③例如,可以增加保送生名额比例,使平时成绩优异、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还可以增加文育特长生单独录取比例,以现场测试和面试表现为主要参考指标;对于有科学发明专利、发表过优秀作品、在各类大型比赛中获奖的学生,可以申请专才或偏才的入学渠道。当然,在招生自主权中极为重要的是,让招生的主体分类制订自己的录取标准和录取方法,自己评价和录取学生,体现大学人才选拔和培养的不同特色和风格,走向个性化竞争。改变“千校一卷”的现象,拓宽学校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制度空间,让不同层次的高校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多样化选拔学生;这给学生带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选择机会,促进其个性发展,同时也可适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篇5: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推进新时期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月06日 09:39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也就是说,评价在课程改革实验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实践中,我们认为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应着眼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推进: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指导思想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认知水平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在评价学生时,要紧紧抓住“学生是主体”这个角度来分析,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评价学生时,不搞一刀切,不排队不排名次,不分优劣等级。以学生为本,只要每一个学生在某一个方面或者多方面有提高,这名学生就是取得了成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学段落后,经过努力后又赶上;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跳级学习。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就是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了解学生并随机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比如,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训练时,根据训练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用肯定、激励、赞赏的语言进行评价。如:对优生可说“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你提的问题太好了,你真行。”对差生可说“相信自己,你一定能做得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试一试。”等,通过对学生注意状态、参与状态等方面观察了解学生,评价学生,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中全身心投入学习,并在学习中体验满足、成功、喜悦等的`感受,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同时,课堂评价学生时,除了老师随机评价学生之外,还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的形式。如:讲评作业,评点习作等,都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对别人的作业、作品作出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锻炼能力,增强自信心。

建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成长记录袋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完整地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成长的经历,这是对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也是为教师、家长能够客观认识、评价学生提供相对完整和真实的信息资料。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建立不同类型的记录袋。1、成果型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优秀作品与学习成果的有关资料;2、过程型记录袋:重点是呈现与展示学生学习进步、探索、努力、进取、反思、达成目标与成就的历程的有关资料;3、评价型记录袋:主要是包括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评价表,分项测验的考卷、成绩手册、自我评价、教师评语和家长的寄语等。

引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教师应鼓励学生因人而异,自己创造

篇6: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岗技工资自90年代在煤炭企业试点推广以来,直到目前它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已表现出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宏观调控经济背景变化的诸多不适应。岗技工资制度是对等级工资制度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和条件下,曾经增强分配制度的激励作用,它在建立之初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各方面的矛盾及相关的观念意识、政策背景,决定它只是作这新旧体制的过渡性策略,而随着企业的发展及经济形式的变化,它作为一种过渡形式的制度问题就日益表现出来。

其一,技能工资。虽然从名义上主要是对职工技能的评价及相关报酬的反映,但它实际上是沿袭了传统的工资传统,通过调标对应等处理办法,一方面把过去工资制度下企业的具体工资水平以及其中的问题保留下来,同时它还使新的岗技工资制度留下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以后的升级制度(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就体现在技能工资上。同时,在职业技能鉴定没有全面推向企业和职称评定缺乏同等考核机制的时候,技能工资实际上名存实亡。技能工资的高低实际上还是依附于工龄,它与工龄的高度相关性远远大于与劳动者技能的相关性。技能工资的现实问题使它很难真正地激励技能水平的提高。

其二,岗位工资。在技能工资本来已经能反映技能的情况下,岗位工资应该直接与岗位工作相挂钩,目前,岗位工资的既定性(即归岗后工作内容的变化难以从岗位工资标准上加以实现),使得相当一部分岗位出现异动情况,一个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已经发生很大变化,比如工作内容增加和工作职责加强,而岗位工资难以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在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上,多种岗位工资标准一般与职称紧密联系,这实际上是技能因素在工资收入中的重复出现。

二、岗技工资运行变化及原因

岗技工资目前在企业更是一种工资宏观控制的参照标准和多种内部分配形式的参考尺度。许多企业已经在内部分配上打破岗技工资制度,来自基层的活力超过制度模式。总体而言,工资分配的发展趋势正逐渐与经济效益、各种事务量、劳动量和工作成果更直接地结合起来,一般意义上在岗技工资制度中至关重要的工龄,正在原先的重要程度上弱化。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岗技工资中的几个关键点没有较为妥善的解决,一是实际劳动与技能的关系,一是收入与工资的关系。

1、技能工资、岗位工资存在界定的交叉,技能工资是根据不同的岗位、职位、职务对劳动技能的要求同时兼顾职工所具备的劳动技能水平而确定的工资。岗位(职务)工资是根据职工所在岗位或所任职务、所在职务的劳动责任轻重、劳动强度大小和劳动条件好差并兼顾劳动技能要求高低确定的工资。

同时,既便承认技能差异在工资收入差异上的合理性,但是技能在技能工资、岗位工资、专业技术津贴上所占的分量也值得探讨,技能毕竟不是现实的劳动成果,不是支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而且技能本身的鉴定与认证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岗位测评上没有解决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查看更多文章的理论和技术问题、职工劳动评价体系的不健全、职工劳效评价的不科学性,以及企业之间相同岗位的差别(比如不同生产条件的采掘工人劳动付出的极大差异),都使得岗技工资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比如在技能方面,政工、工程技术与会、统、经系列的资格考评有极大差异,这种差异在目前的岗技工资中是难以实现的。

2、即使最大限度地承认年功性贡献因素和劳动力稳定以降低劳动成本的因素,技能工资与工龄的联系(职称任职年限的规定、职务往往也与工作年限有很大相关性)、工资与工龄的直接关系、以及某些奖金与职称职务的关系,使目前岗位技能工资制度中收入与工龄的相关性依然过重。岗技工资对等级工资制度中工资与工龄高度相关关系有所突破,但是这种有限突破与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式和劳动力市场发育中的职业流动情况已经不大适应了。

三、内部分配形式的各种探索对工资制度方向的启示

1、企业基层分配形式尤其是计件工资为主体的采掘内部分配中,等级工资制度在具体分配办法上一直没有占支配地位,它只是为计件单价提供了某种依据。在井下辅助个工人的分配中,曾经受制于等级工资制度,但是从近期的情况来看,辅助单位的分配模式正在突破岗技工资的制约,总体趋向是与具体的岗位直接地对应,由此增加了激励机制的活性。

2、非直接计件工人的不断采用量化的标准,使其打破岗技工资的模式,向计件工资的方向发展。在许多不能直接掌握实物量的岗位中,也采用了总体计件或综合计件方式,然后把更低层次的内部权利向下移交,以使问题在更小或者更具体的单位内得到解决。

3、管理、技术、后勤服务人员工资的岗位目标化,这依然是以打破等级工资制度为前提,现行岗技工资制度在计时工资中,往往脱离工作岗位的某些特殊(非劳动)因素,工龄、职称。特殊因素与岗位的实际劳动并不成对应关系。同时,同一岗位虽然完成相同的工资数量和质量,也往往因为工龄、职称的差异而在收入水平上出现较大的差异,这是典型的同工不同酬。

各种企业内部非正式的探索在具体形式上有很大差别,但是却有共同特征,即相对弱化工龄和技能因素,同时强化岗位和与岗位密切相关的劳动成果在分配中的作用。

四、工资制度与分配形式探索的一种思路

目前,对工资制度改革的一般思路的总体设想,总是试图通过完全精确的岗位测评和技能测评克服其中的问题,这实际上是顺着岗技工资对原等级工资进行改革的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希望从不同角度提出一种思路,因为岗位测评的方式的多种问题难以适应现实的企业环境。

岗技工资确立以后,工资增长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技能工资的升级制度和岗位工资的调整(同一岗位主要建设干部按职称变化和相应工作年限增加岗次),它无法反映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即一个岗位三工资标准不能充分反映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市场因素。劳动力资源流向的行业的工资水平、物价等等。因此,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思路应随着劳动力市场发育的成熟,从重工龄、技能的岗位工资制度向重岗位条件及劳动数量、质量的岗位工资(它是劳动力市场并非完全成熟的情况下的过渡模式)发展,并通过后一种形式,逐步与谈判工资制度和正在推广的工资指导线这一宏观控制模式以及劳动力市场价位指导价位结合起来。因此,我们把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确定的工资水平作为一种发展思路提出来,作为工资制度变化发展的方向充分考虑交易因素,使企业各种岗位形成内在于市场的收入水平关系。

五、企业工资制度改革思路的说明

当我们在前面提出克服岗技工资缺陷的思路时,我们实际对现实的经济环境与成熟的市场机制进行了区分。也就是我们非常看重目前市场发育程度和理想市场之间的差距,即现实背景的局限性。计划经济无论从观念还是体制上的深刻影响,行政手段的过渡作用与经济调控手段共同参与,多个行业、地区各种保险体系的差异等对劳动力市场而言,市场性流动尚不是完全充分,劳动力自由市场在各种制度性障碍下还不能最终形成。

在有限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过渡性积极适应的工资制度提出岗位工资。即以岗位本身的劳动所决定的条件为主的工资制度,这是不充分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企业可选择的过渡形式的工资制度。岗位工资的侧重点并不是市场在劳动力流动中的作用方式,即劳动力关系的充分市场化,它的侧重点是企业内部分配关系,当然这比岗技工资更能适应市场特征,但它主要还是突出劳动的现实成果,即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这本身也是劳动交换关系中的根本环节,它是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价值中枢,劳动力价格一般而言依附于此价值中枢波动。以岗位为主要目标的工资制度改革思路基于这样几点理由。

1、劳动力存量并非劳动力流量。过去关于劳动问题有一些常识性误解,重要原因在于概念在使用过程中的多种含义,劳动力既指劳动中可使用的劳动能力,又是一种潜在的劳动能力,也指在劳动过程中付出的劳动力,同时劳动力既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宏观概念,又指具体的劳动者这个微观概念。在不同方面和层次上劳动力概念的混淆导致分配制度上的一些问题,这种歧义是分配理论中模糊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一个侧面则是工资制度改革中过分依赖技能因素。

技能作为劳动能力而非劳动能力的实际支出,在雇佣关系中,最终要得到的是劳动能力的支持部分,这一部分的数量和质量才是雇主考虑劳动力价格的关键,他所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的流量部分,而不是劳动力的潜在能力,劳动技能作为潜在能力只是为劳动力的流量提供了一个基础。

2、技能因素在现行工资制度中并没有起到实际的作用,它没有能够现实地促进技能的发展。相反它的运行情况可能正好在很多方面抑制了发展技能的积极性,技能工资本身作为过去等级工资的延续就不是技能水平的反映,而就目前的升级制度而言,无非就是两种模式,以工龄为主要参考目标,这样技能因素实际上无法体现。或者最好的选择是劳动成果的直接体现,而不是与技能水平完全一致。

3、在现行岗技工资的体制下,解决工资与技能不能挂钩的思路还有一条就是完善职业考评鉴定机制,以尽量准确地测定劳动者技能为前提。但是这种测定是否可行和成本费用在目前值得探讨,理论、技术和物质条件的制约使得操作在可能性存在很多问题,同时它所本文由文秘知音网提供,请登陆查看更多文章耗费的人力物力于市场调节比较也不一定是经济的。

4、现行岗技工资、等级工资制度并不利于发挥灵活的分配手段的作用,这一制度的存在导致企业内部分配形式的探讨,严重受制于上级的态度,其余组织中不同层次的分配方式突破现行制度取决于上一级行政机构对此是否支持,上级不支持则现行的工资制度模式成为一个不能更改的理由,这样下一级的自主权可能是非常有限的,而且随着上级组织的态度的变化极为不稳定。

六、充分市场环境中的工资制度

这里我们把工资制度改革思路的目标模式构想为谈判工资制度,既在充分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的一种劳动力价格的决定方式,实际上许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对充分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信任问题,探索也是雇主或者是用人单位能否面对劳动力自主权利不断加强的劳动力市场的挑战问题。其实,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健全,谈判工资制度必定是一个必然的现象,它自然地潜在于自由劳动力市场,即使我们在确定具体的企业工资制度时不采用谈判形式,这种模式仍潜在地存在,自由劳动力将具有其自身的选择,当一个企业的工资不能谈判同时不能满足市场的正常水平时,劳动力将不会选择这个雇主或者用人单位,这时在劳动力与用人单位没有交涉的情况下,谈判实际上已经发生了,也就是一方不能接受另一方的条件而拒绝解除。

篇7: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集成创新”

今年以来,宁陵县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围绕加强干部‚德‛的考察、竞争性选拔干部、拉长干部锻铸培养链、科学考核使用干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全力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集成创新‛。

一、加强干部“德”的考察,让“品质好”的“站前排”。针对干部‚德‛所具有的隐蔽性、内在性特点,该县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入手,时刻观察、正确反映干部的行为表现、一贯表现、综合表现,防止对干部德的评价简单化、公式化、空泛化。采取了个别访谈、民主测评、反复征询等方式,丰富考察资料,科学量化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努力把干部‚德‛的评价转化为约束性指标。目前,该县利用与干部谈心谈话的有利时机,责成专人采用不打招呼的方式,分组、分批次对工作业绩显著、有一定潜力的30名正、副科级干部的‚德‛进行全方位考察,共走访考察对象的单位同事、同学朋友、服务对象等110余人次,详细了解掌握考察对象就赡养父母、婚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等多方面的情况,为县委树立良好用人导向提供了准确详实依据。

二、竞争性选拔由“试点”为“常态”,让“干得好”的“考得好”。着眼于注重工作能力、实现‘人岗相适’这一重点,实行考前差额推荐,重点推荐业绩好、能力强和群众公认度高的为考试人选,先比业绩再考试。结合公选岗位特点,在考试测评中,突出‚干什么、考什么‛,突出岗位特点,注重能力实绩,积极改进笔试、面试方法,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大大提高了人岗相适度,真正做到了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强中选适。近年来,全县已先后6次开展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共选拔产生了46名乡科级领导干部,对于一些重要岗位的工作人员,实现了竞争性选拔从‚试点‛到‚常态‛的转变,当前被分批次竞争选拔上来的干部覆盖全县各行业、各系统的关键岗位,在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锻铸培养干部由“岗位锻炼”变“注重基层一线”,让干部“上”得来“下”得去。积极创设从基层和生产一线培养干部载体,强化干部基层实践锻炼,构建起‚多元化‛的干部培养选拔链,让干部‚上‛得来‚下‛得去。积极选派干部到乡村以及重大项目一线、经济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信访稳定一线、征地拆迁一线,真正把基层一线作为发现、识别和检验干部主战场。今年以来,全县共选派204名新提拔的年轻干部以及科级后备干部参与招商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双向挂职锻炼‛活动,选派100名县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农村砥砺品质、锤炼作风,选派78名乡镇干部到县直机关和企业、重点建设工程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三、考核使用干部由“凭政绩提拔”为“看业绩定进退”,让干部“进”得来“出”得去。该县在对领导班子考核中,重点把科学发展业绩、群众满意程度等指标纳入考评体系,确立用人 ‚风向标‛,注重以工作实绩决定干部进退留转。今年以

篇8: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教育,考试,评价,改革

据一项调查发现, 中国孩子普遍比英国孩子多学70%知识, 但最后关于创造力的测试却无明显差异。在知识经济的时代, 创新是对人才的最基本要求, 培养创新型人才, 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因此, 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然而, 现行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职业中学尤其如此。考试是检查教育情况的重要手段, 是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也是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但它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不恰当的评价方式只会窒息创造力的发展。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接受教育”的旧模式, 学者王晋堂指出, “教育问题的全部症结, 就在于教育体制, 更正确地说, 在于教育管理体制。”在教育管理体制当中, 考试与评价制度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考试的评定、区分与导向功能像是指挥棒, 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 也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可是, 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依然在教学领域保持着轨道惯性, 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型教育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传统考试与评价弊端主要表现在

1、考试内容固化, 缺乏专业特色。

职业中学虽然发展蓬勃, 但是受到办学规模等条件限制, 学生的专业课大部分依然在课堂里完成, 考试仍以仓库理论为理论基础, 检测学生学业的课程考试内容仍侧重于教材和教参, 教学和考试演变成“教学”是用知识填满仓库, “考试”是将记忆再现试卷。2、考试形式单一。传统考试模式中仍然是闭卷多, 开卷少。笔试多, 口试少。理论多, 实践少。在这种考试模式下, 题型的标准化、答案的唯一性、方法的单一性, 很大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 使其发散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对于职业中学学生所学专业缺乏针对性, 不利于学生专业方向的研究与发展。3、评价观念陈旧。侧重于文化课的考察, 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 没有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更不利于职业中学学生发挥专业方面的创造才能。4、考试管理存在缺陷。考试时间安排集中在期中、期末, 急功近利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优良的成绩, 顺利毕业等等, 使得部分学生重功利而轻道德标准, 平时不努力学习, 到了考试前夕死啃书本, 甚至干脆铤而走险, 靠作弊蒙混过关。职业学校缺乏有效的考试管理, 使得下一届的学生效仿上一届学生, 对学风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这种考试带来的诚信与人文精神的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人格恰恰在职业中学创新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考试与评价制度对人才的导向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 传统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已不适应现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改革迫在眉睫。

1、树立正确的考试价值观。

评价与奖赏是以一种外部控制的激励手段, 运用的好能不断的激发学生创造的积极性, 强化他们的创造行为。一般来说, 考试具有导向 (学什么) 、诊断 (学得怎么样) 、反馈 (以后怎么教) 、评价 (这样教学行不行) 、区分 (学生学习优劣) 、预测 (学生将来可能的发展) 等功能。通过考试, 学生可以检查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程度;通过考试, 教师也可以反思自身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考试制度在形成评机制、实现评价功能、引导评价对象和促进人才成长等方面为人才的评价和培养提供着制度保障。深化考试制度改革,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才能促进创造潜能的发挥, 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2、考试内容要与时俱进。

传统的考试必须依据教学大纲, 根据各章节教学时数多少, 来确定各章内容在试题中所占的比例, 选择考试的型搭配。新型的职业中学教育评价模式下, 考试内容不应拘泥于教材和教学大纲,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和不同的专业增删教学内容, 甚至可以自编教材, 考试内容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积极思考。对于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考试考查也应有专业的针对性, 考试考查应促使学生在答题的过程既能够学以致用, 触类旁通, 又能够进行提炼、概括, 发挥创造才能。

3、考试形式要灵活多样。

笔试并不是唯一的考试形式, 新型的职业中学教育评价模式下的考试制度应该是开放式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发挥自己创造力的综合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包括:开卷考试、阶段测试、专题讨论、设计、图片演示、资料分析、实习和社会实践笔记、口试以及闭卷考试等多种形式, 还有符合专业特色的作品展示、实例分析等等。但是每一种形式应有配套措施为后盾, 以保证考试的有效性。

4、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体制。

加德纳认为, 在某种程度上, 每个人都具有九种与生俱来的智能, 这九种智能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由于每个个体间的智能组合存在差异, 体现在个体身上的优势领域就有所不同, 因此, 要根据个体间的差异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 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智能, 激发其利用潜在的智能, 发挥出创造的才能。新型教职业中学教育评价更应突出学生的专业及特长。其模式包括:注重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重视培养个人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独立性与合作性相结合;注重思维的训练, 笔试与口头练习相结合;强调社会实践, 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并伴有规范的配套措施和条件予以支持。

篇9: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关键词:创新;考试评价制度;思考

实践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市场经济时代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寻求办学模式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通过利用普通高校优秀教育资源,吸收社会力量办学,有效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在解决教育经费短缺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上起了重要作用。与母体高校“学科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独立学院受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的限制,必须突破传统的以学术知识为取向的教学模式,构建“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使考试评价制度更好地发挥导向功能,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指引方向,成为当前独立学院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独立学院考试评价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考试是独立学院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能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又能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改善教学工作、评定教学质量的信息。目前尽管许多高校在考试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但在考试评价制度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试目的不够明确,考试评价方式存在缺陷。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体现,考试成了课程结束的标志。管理部门在考试结束后没有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忽视了考试的真正效用。首先,考试方法单一。考试方式以闭卷、理论、笔试的形式居多,大多局限于考知识,且记忆性的知识居多,造成学生对一些课程靠考试前的突击来应试。大多数院校都是采取笔试和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在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形式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应用能力考试少;统一考试要求多,因材施教少;记忆知识多,创新能力要求少。其次,评价结构不完整。终结性评价多,诊断性、形成性评价少;相对绝对评价多,个体内差异评价少;他人评价多,自我评价少;定量评价多,定性评价少。

2.缺乏对试卷检查和考试成绩的全面分析。试卷检查和考试成绩的分析是考试评价的一种方式。现在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开展必修课程的试卷检查以及卷面及格率的分析。如何评价试卷、检查试卷,这就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事前认真设计方案,使试卷检查达到真正的效果。试卷检查评价表的设计应体现重点项目,尤其重视试题的内容覆盖面,平时成绩所占总成绩的比例,误统分、送分现象的统计以及随意提高总成绩等现象。不少独立学院对考试后的试卷检查分析工作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考试后的成绩分析报告与试题分析报告没有认真分析,因此考试所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以至于同样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继续出现。

3.忽视了补考管理环节的实质意义,降低补考、缓考的标准。补考是对期中、期末考试课程不及格的学生,给予一次再学习、再考核的机会,是一个提高的过程。而在当前的独立学院,补考就是安排考试,没有给学生再次学习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参加补考的学生大多存在基础薄弱、对课程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以至学生在补考复习中茫然而没有目的,最终在补考中出现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因事先没有系统地复习而担心考试不及格出现的怯考、缺考现象,以及补考成绩依旧不理想,甚至因补考中多门成绩不理想产生厌学等心理问题,都值得关注。

二、独立学院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策略探讨

1.调整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所占比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而期末成绩则占70%的考试评价制度。平时成绩比重偏小,而期末成绩比重偏大,这种考试成绩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上课出勤率低,不注重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由于一门课程的总成绩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的好坏,所以不少学生对平时学习缺乏动力,上课出勤率低。有的学生即便到了课堂也是睡觉、玩手机,忽视平时课堂知识学习和积累的过程,只重视期末考试前那几天的突击复习,这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①适度加大平时成绩比重,缩小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国外不少高校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要求,一般都维持在40%~60%,有的甚至占到70%~80%,而期末考试只占20%~30%,这样就促使学生把学习的重点完全放在平时学习及学习的具体过程之中。国内也有不少知名高校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的管理办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学生把全部重点放在期末考试复习上的做法。扩大平时成绩比重,缩小期末考试成绩比重,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回归到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来。②制定平时成绩管理办法,明确评分指标体系。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给予的,由于没有硬性评分指标体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观随意性。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平时成绩管理办法,出台管理政策,并且加强对任课教师评定学生平时成绩的检查监督力量。平时成绩的指标体系一般包括学生上课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期中考试情况、课堂测验成绩、课堂讨论、小论文、课堂笔记等。不同学科可以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灵活多样地设立平时成绩的指标体系,较为全面和科学地考核学生的平时成绩。

2.开展试卷检查,重视试卷分析与评价。加强考试后的试卷检查工作,是对考试效果进行评价的客观需要。通过专门的统计、分析软件对试卷的成绩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某门课程的难度、效度、信度等有关情况,再加上专家抽查卷面情况,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试题的分布情况,如考试问题之所在、开展教学不足的分析等,以便及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课程组,指导和改进教学。试卷分析是考试阅卷完成后对学生试卷进行综合分析的环节,是课程考核统计分析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试卷分析与评价,是对试卷中储存信息的进一步发掘和利用,这信息不仅对检查和改进考试工作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发现教学工作“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反映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也有重要价值。通过试卷分析,教师既可以找出自身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又可以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或个别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纠正和改进,以便更有效地因材施教,完成教学目标。考试结束后教研室主任应组织任课教师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同时对学生考试的平均成绩、每一分数段分布以及卷面中出现有代表性的问题,结合平时教学情况,对命题质量、教学质量作出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以学生为本,重视补考考试管理。考试不只是为了考试,要挖掘考试内涵,发现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发挥考试管理的凝聚和辐射作用,其中凝聚的是学生的学习水平,辐射出的却是学生各式各样的现象与问题。补考是考试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管理的意义不只限于考试。学校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深入调研,对期末考试中学生不及格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在补考中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可行的规章制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信息化时代尤其要利用好网络工具,将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试卷分析、教学的重点内容等公布在学院等教学网站中,有条件的学院还可以提供教学视频。让学生学有所依,真正发现问题,寻找差距,从而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课程学习,顺利通过补考。对于补考结果进行认真调研分析,对于补考中出现一些问题而至于学生成绩不及格,要积极引导。关注补考中缺考的学生,建立对学生缺考原因的调查的反馈机制,对于无故缺考的学生要建立不诚信档案,对其进行教育,采取一些限制性措施。对于其他原因造成缺考的,尤其出现厌学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反馈学院,采取措施,紧密关注。

参考文献:

[1]冀满祥.明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路径[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3):321-324.

[2]张文彬.浅谈高校考试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J].教育决策与管理,2007,(1):20-21.

[3]胡敏慧.我国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22.

[4]陈京苗.关于如何加强高校考试管理、提高考试信度与效度的思考[M].高校论坛,2011,(1):7-8.

篇10: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激励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功能,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落实,因此,重视教学评价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也促进课程顺利实施。评价的功能是多样性的:一是导向功能,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所确定的指标的达成度,指明方向;二是诊断功能,可以对教学中的得失及其价值进行评判;三是激励功能,可以找出教学中闪光点,发扬光大。同时也指出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达到扬长避短、提高业务水平的目的;四是反馈功能,能使被评价者及时获得教学效果的信息,及时认知纠正。把握教学评价的功能,也就使课堂教学达到利大于弊的最大化程度。二、一般采取的评价方式有哪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改进的尝试,具体归纳,采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价方式:

第一:学科学习档案袋评价。指导学生收集个人的学科学习作品及成果,建立档案袋,对学生的学科学习进行评价。

第二:个人学习资料册评价。因为其自身的学科特点,经常需要学生针对某些学科问题自己去搜集、查找一些学习资料,以弥补课本内容的局限。

第三:日常学习表现评价。例如:上课时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主动探究及主题活动的表现等等,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和小组评议的方式,并且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及学生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第四:课堂纪律评价。在课堂中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照要求去做。可以采取民主评议,即小组评议与任课教师评议相结合,从而约束学生的行为,保证稳定的课堂秩序,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第五:持续激励式评价。对进步幅度较大的同学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以适当加分。但是,这种方式需要把握一定的度,只作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鼓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手段。

篇11: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培养创新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我国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现实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命题。就此命题,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在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可是,理论上的繁荣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其说是规定的课程目标,不如说是考试和评价方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考试与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最为急切的呼唤。

2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创新人才

据《辞海》所述,“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二是重新组合的知识;三是再次发现的知识。[1]只要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发现、组合并产生出新知识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围绕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过程。创新人才是指,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去开拓、创新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3考试与评价界定及其功能

考试与评价体系是指依据某种教育理念或特定的教学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多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2]1971年,美国学者格朗兰德将评价表述为: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3]这一公式抓住了考试和评价的本质所在,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考试的本质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认识,是一种事实判断,教育评价则是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诸种要素进行价值评估,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4]评价需要考试,考试为评价提供了事实依据,但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不能代替评价。这就是说,评价是在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考试和评价制度对培养人才过程和活动起着导向、监测、激励、诊断和甄别的功能,其中最为重要、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考试和评价制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因此,必须从观念上理清考试与评价的关系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高校考试评价制度体系。

二当前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为了对我国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目的是找出现行考试与评价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的影响,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理清思路,为构建基于创新人才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该课题,本人从2013年至2015年跟踪调查,调查范围: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学生方面,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89.3%。综合分析如下:

第一,考试目的方面。高校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奖评优、保送读研、推荐选拔以及毕业的最重要依据。导致学生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考试成绩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加剧了考试的功利化倾向,以至于部分大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甘冒作弊之险,而且屡禁不止,在问卷调查中作弊比例占26%。由于考试功利化,从本质上说,以考试代替评价,使考试变成了脱离教育教学的孤立的东西,忽视了作为评价手段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导向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考试内容方面的问题。(1)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上有的、教师讲过的内容,问卷调查显示93%考试内容是教材内容,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考前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划范围的事屡见不鲜。这就造成学生考前临时突击,也能通过考试的情况;(2)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无法与学科前沿问题衔接,问卷调查显示78%考试没有涉及学科前沿问题,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和死板;(3)就考试题型而言,大多数考试题型局限于传统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等客观题的比例大,所有的这些类型,都是围绕着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记忆而设计的。而对于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分析性、论述性等主观性试题类型较少。这种基于教材的考试内容和侧重于考查基本知识掌握的题型,限制了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容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业考试形式单一。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考试方法形式单一占79%;考试时间安排方面集中比例占78%。当前高校考试形式过于简单僵化主要存在五注重五不注重:只注重笔试,不注重口试;只注重闭卷,不注重开卷;只注重理论考试,不注重实践测试;只注重统一考试,不注重因材施考;只注重集中考试,不注重分散考试。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已不适应于培养创新人才,它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许多学生凭着期末的突击学习就能够在考试中顺利过关,平时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

第四,评价方式简单。(1)在评分方式上,高校学业考试基本依据标准答案作为评分标准,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在这种评分精量化标准中,记忆能力成为考试评分的测试重点,而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被忽视,更别提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了。(2)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左右,一般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来评定。如果仅仅依靠出勤情况及少数人活跃的次数来决定平时成绩,这种评定方法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可信度不高。出勤并不代表认真听课,目前课堂出现了很多“低头族”。(3)除了学业考试的分数之外,综合性的评价不多。调查结果显示,81%学生回答没有综合性评价。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侧重于事实判断,缺乏价值判断,无法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忽略考试和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高校学业考试一般设置在学期末,考试结束标志着教学活动结束。期末考试后,教师阅完试卷,把成绩交给教务管理办公室就意味着学业考试的结束。高校一般都要求做试卷分析,但只是简单的进行了优秀率、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的统计,真正坐下来认真分析试卷的科学性,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情况少,这就使试卷分析流于形式,更不用说教师做出评价分析并及时通报给学生。因而考试与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反馈、激励等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考试与评价体系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三考试与评价体系构建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题。与之相应,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主要应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为此,本文从考试与评价目的、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反馈等方面构建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一,明确考试和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首先改变考试观念。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在当今信息时代,很多知识随时可以查到,而在于生存和如何面对生存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果围绕生存的需要而学习,学生会更具好奇心、针对性,更具有激情和批判精神,更容易根据问题和挑战融合各方知识、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这就有一个路径选择问题,是学习知识面对生存和挑战,还是面对生存和挑战去学习?前者可能会导致学了一堆知识而不知如何运用;后者显然针对性强,利于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也曾指出,“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名牌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5]据统计,中国目前的本科毕业生可能大多数人最后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大学时的专业没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本科阶段,为了面对以后的生存和挑战,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的目标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考试观侧重于知识记忆、侧重于考试结果等事实判断,而评价观侧重于知识创新、侧重于创新过程等价值判断。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划分优劣或者奖惩,而是通过评价形成促进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满朝气、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实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第二,创新考试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没有考试内容的改革,就没有也不可能有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如上分析,考试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考试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考试范围必须要广泛,考试范围既要基于教材,又要与教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要包括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还要增加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识,通过拓展知识给学生创新活动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其次,考试的内容也要灵活多样,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考试内容要与社会现实问题衔接,适当涉及学科前沿问题,使考试内容富于时代气息。为此,应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创新性试题,以综合性的命题为主,而且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新兴趣为重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清,能够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地思考、分析、钻研。为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让学生把精力耗费在记忆内容上,甚至可以允许学生带上基本公式或书本开卷考。事实上,学生只有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第三,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从原来的终结性考试转化成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进而形成终结性评价。事实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强平时检测。通过平时的检测,教师就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也可能因为平时检测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及时地复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方面代表案例,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大考小考不断,要求极其严格。涉及基础理论的课月考一次,工学院、理学院月考两次。印度理工学院每5个星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绩全校排名。因此,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一定要加强过程性检测,通过过程性检测,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过程性检测如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讨论、小论文、小实验或社会实践、安排思考题等,但这并不是要求频繁地考试,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过程性检测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破解此前只有期末大规模集中考试的弊端,缓和集中考试给学生造成的沉重压力和负担。终结性考试指的是一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成绩。通过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的结合,把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考生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考试分数,还包含关于考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潜质情况分析的报告,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

第四,针对具体的课程特点,丰富考试与评价方式。考试与评价方式方面,高校应该在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考试与评价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教师也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组合;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方式,做到因材施考。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包括口试、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设计、论文、研究报告、实验,等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考察的能力点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1)闭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数量和理解的程度。(2)开卷考试或者半开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总结等综合应用能力。(3)口试侧重考核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口试可分为一般的口试、读书汇报、小答辩、学习小组的课堂辩论、专题演讲竞赛,等等。(4)成果性考试侧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如小论文、课程设计、综合文献调研报告、作品展示等。(5)实践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考核中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考试与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每一种考试与评价形式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否则,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就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比如不许剽窃他人成果,如果剽窃,轻者该门课不及格,重者取消该课成绩。

如果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就要减少闭卷考试,而多采用口试、开卷考试、成果性考试、实践考核等方式。通过考核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在评分标准上,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评分是考试和评价的重要环节,对考试和评价的质量及功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真正发挥考试与评价的作用,实现从考试向评价转变,最核心的问题是评分标准问题。在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中,放弃以标准答案为评分标准的传统做法,确立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创新为根本的考试与评价标准。在评分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凡是创新因素较少、较差、较低的,就得低分;凡是创新因素较多、较好、较高的,就得高分。[6]只有发挥出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得到最高的成绩。在方法上,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答题方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在人文和社会科学考试中,评分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只要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自圆其说或言之有理,对其创新因素都要给以肯定,给以很好的成绩。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平时学生考试,不必按照教师的讲义来答卷,意见与教师相左,只要有根据,也可以拿高分。印度理工学院,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因此,要以“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指标,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简言之,就是要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判断的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引导作用,进而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六,制定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把学生平时的各种教学之外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成绩中,可以在总成绩内划出一定分数用于奖励在教学之外学有成效的学生;或者在总分之外,采取加分制。这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是在教学之外,但在教育过程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以社会上令人困扰的现象、有趣的科学问题、现实中活生生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则可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搜集资料、开展调研、进行实验、集体讨论、深入研究、撰写报告,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和评价之中,如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或作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科技活动或比赛并获得一定成果,都应该给予肯定并奖励,课程考试方面,可以给予加分或者免除其考试。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投入到创新学习与创新活动中去,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这样可以发挥积极鼓励学生开拓创新的作用。

第七,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的多样性与考试和评价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与评价都不可能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方面面。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无法通过考试测量出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8]这样的理念要求在考试与评价的实践中,注意对非智力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因素的了解,把这些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与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等重要的领域进行评价,构建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在这些非智力方面,更多的要靠日常的观察和实践的锻炼。因此,我们应该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比如探索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甚至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互动的、综合的评价体系,以形成合理的评价结论。这些评价方式可能没法纳入总成绩,但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第八,建立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己经达到。”[9]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试与评价制度,要想使考试真正发挥诊断、甄别、激励、导向作用,必须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在考试和评价的反馈上,教师不仅仅是评定分数,还要评价考试范围、内容和解答问题方法,与学生们一块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情况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情况,并根据学生不足及不同情况给学生个别辅导。甚至与学生相互讨论,让他们大胆评价自己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考试的信息反馈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发挥考试和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将评价整合到学习过程中,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结语

总之,考试与评价制度对高校培养人才目标有很大的影响与制约,高校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进行,通过明确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考试和评价目的,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以创新考试内容、创新考试与评价方式,把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建立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机制,健全考试与评价的反馈机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通过这种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建立,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功能,引导和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实现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4.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3).

[3]史小燕.现代教育评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3.

[4]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2007(13、14).

[5]陈宏薇.耶鲁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9.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6(3).

[7]靳晓燕,齐芳.“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9-12-05.

[8]徐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29.

篇12:在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方面

[关键词] 创新人才;考试;评价;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10-0004-04

一 基本问题和概念

1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培养创新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我国的一个宏伟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现实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就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命题。就此命题,我国不少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在创新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方式、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可是,理论上的繁荣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究其原因,推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与其说是规定的课程目标,不如说是考试和评价方法。因此,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是考试与评价方式方法的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是培养创新人才最为急切的呼唤。

2 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创新人才

据《辞海》所述,“创造”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而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前所未有的发现;二是重新组合的知识;三是再次发现的知识。[1]只要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对原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发现、组合并产生出新知识的活动我们都可以称之为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围绕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过程。创新人才是指,具备良好的知识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去开拓、创新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

3 考试与评价界定及其功能

考试与评价体系是指依据某种教育理念或特定的教学评价目的选取一种或多种评价途径所建立起的相对完整的综合评价体系。[2]1971年,美国学者格朗兰德将评价表述为:评价=测量(量的记述)或非测量(质的记述)+价值判断。[3]这一公式抓住了考试和评价的本质所在,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考试的本质是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的认识,是一种事实判断,教育评价则是按照社会的价值标准,对受教育者诸种要素进行价值评估,其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4]评价需要考试,考试为评价提供了事实依据,但考试只是评价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不能代替评价。这就是说,评价是在考试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考试和评价制度对培养人才过程和活动起着导向、监测、激励、诊断和甄别的功能,其中最为重要、处于核心地位的功能是导向功能。考试和评价制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因此,必须从观念上理清考试与评价的关系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高校考试评价制度体系。

二 当前高校考试制度的弊端分析

为了对我国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问卷调查目的是找出现行考试与评价制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的影响,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理清思路,为构建基于创新人才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构建提供重要依据。

针对该课题,本人从2013年至2015年跟踪调查,调查范围: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教师方面,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4份,回收率97%。学生方面,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20份,收回有效问卷286份,回收率89.3%。综合分析如下:

第一,考试目的方面。高校把考试分数作为评奖评优、保送读研、推荐选拔以及毕业的最重要依据。导致学生为考试而考试,为分数而考试,考试成绩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加剧了考试的功利化倾向,以至于部分大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甘冒作弊之险,而且屡禁不止,在问卷调查中作弊比例占26%。由于考试功利化,从本质上说,以考试代替评价,使考试变成了脱离教育教学的孤立的东西,忽视了作为评价手段的考试对于学生的导向功能,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考试内容方面的问题。(1)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科书上有的、教师讲过的内容,问卷调查显示93%考试内容是教材内容,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考前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划范围的事屡见不鲜。这就造成学生考前临时突击,也能通过考试的情况;(2)相对滞后的教材内容,无法与学科前沿问题衔接,问卷调查显示78%考试没有涉及学科前沿问题,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滞后和死板;(3)就考试题型而言,大多数考试题型局限于传统题型,填空、单选、多选、名词解释、辨析、简答等客观题的比例大,所有的这些类型,都是围绕着学科的基本知识的记忆而设计的。而对于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分析性、论述性等主观性试题类型较少。这种基于教材的考试内容和侧重于考查基本知识掌握的题型,限制了考查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内容与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学业考试形式单一。问卷调查显示,目前考试方法形式单一占79%;考试时间安排方面集中比例占78%。当前高校考试形式过于简单僵化主要存在五注重五不注重:只注重笔试,不注重口试;只注重闭卷,不注重开卷;只注重理论考试,不注重实践测试;只注重统一考试,不注重因材施考;只注重集中考试,不注重分散考试。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已不适应于培养创新人才,它抹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许多学生凭着期末的突击学习就能够在考试中顺利过关,平时的学习目的并不明确。

第四,评价方式简单。(1)在评分方式上,高校学业考试基本依据标准答案作为评分标准,注重答案的规范化、标准化。在这种评分精量化标准中,记忆能力成为考试评分的测试重点,而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被忽视,更别提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了。(2)平时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左右,一般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和课堂活跃程度来评定。如果仅仅依靠出勤情况及少数人活跃的次数来决定平时成绩,这种评定方法带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可信度不高。出勤并不代表认真听课,目前课堂出现了很多“低头族”。(3)除了学业考试的分数之外,综合性的评价不多。调查结果显示,81%学生回答没有综合性评价。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侧重于事实判断,缺乏价值判断,无法体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忽略考试和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高校学业考试一般设置在学期末,考试结束标志着教学活动结束。期末考试后,教师阅完试卷,把成绩交给教务管理办公室就意味着学业考试的结束。高校一般都要求做试卷分析,但只是简单的进行了优秀率、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的统计,真正坐下来认真分析试卷的科学性,分析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以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方面的情况少,这就使试卷分析流于形式,更不用说教师做出评价分析并及时通报给学生。因而考试与评价对教学的诊断和反馈、激励等功能没有发挥出来,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目前考试与评价体系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迫使人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改革现有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三 考试与评价体系构建

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题。与之相应,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主要应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因素进行检测。为此,本文从考试与评价目的、考评内容、考评方式、考评标准、反馈等方面构建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一,明确考试和评价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首先改变考试观念。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在当今信息时代,很多知识随时可以查到,而在于生存和如何面对生存的问题和挑战。所以,如果围绕生存的需要而学习,学生会更具好奇心、针对性,更具有激情和批判精神,更容易根据问题和挑战融合各方知识、创新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这就有一个路径选择问题,是学习知识面对生存和挑战,还是面对生存和挑战去学习?前者可能会导致学了一堆知识而不知如何运用;后者显然针对性强,利于训练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耶鲁大学前校长小贝诺·施密德特也曾指出,“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名牌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5]据统计,中国目前的本科毕业生可能大多数人最后从事的工作和自己大学时的专业没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在本科阶段,为了面对以后的生存和挑战,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鼓励学生死记硬背,而是,通过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此观之,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的目标是为了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考试观侧重于知识记忆、侧重于考试结果等事实判断,而评价观侧重于知识创新、侧重于创新过程等价值判断。评价的目的不在于划分优劣或者奖惩,而是通过评价形成促进创新发展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充满朝气、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实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

第二,创新考试内容,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没有考试内容的改革,就没有也不可能有考试和评价制度的改革。如上分析,考试范围仅仅局限于教材,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首先,考试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考试范围必须要广泛,考试范围既要基于教材,又要与教材保持一定的距离,不仅要包括教材中的基本知识,还要增加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识,通过拓展知识给学生创新活动留下一定的发挥空间。其次,考试的内容也要灵活多样,要尽量具有挑战性、竞争性,考试内容要与社会现实问题衔接,适当涉及学科前沿问题,使考试内容富于时代气息。为此,应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考题,多设置创新性试题,以综合性的命题为主,而且要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创新兴趣为重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清,能够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地思考、分析、钻研。为了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让学生把精力耗费在记忆内容上,甚至可以允许学生带上基本公式或书本开卷考。事实上,学生只有在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够创造性地解答问题。

第三,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必须从原来的终结性考试转化成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进而形成终结性评价。事实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累积的过程。这就需要加强平时检测。通过平时的检测,教师就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学生也可能因为平时检测而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及时地复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方面代表案例,如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大考小考不断,要求极其严格。涉及基础理论的课月考一次,工学院、理学院月考两次。印度理工学院每5个星期举行一次全校性大考,成绩全校排名。因此,高校考试与评价制度一定要加强过程性检测,通过过程性检测,了解学生的发展动态。过程性检测如课堂提问、组织学生讨论、小论文、小实验或社会实践、安排思考题等,但这并不是要求频繁地考试,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过程性检测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进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破解此前只有期末大规模集中考试的弊端,缓和集中考试给学生造成的沉重压力和负担。终结性考试指的是一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成绩。通过过程性检测和终结性考试的结合,把动态评价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紧密结合在一起,为考生提供的不仅是一个考试分数,还包含关于考生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潜质情况分析的报告,最终形成终结性评价。

第四,针对具体的课程特点,丰富考试与评价方式。考试与评价方式方面,高校应该在考虑本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考试与评价目的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教师也应该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征,选择合适的多样化考试方式的组合;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考试方式,做到因材施考。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包括口试、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设计、论文、研究报告、实验,等等。不同的考试方式具有不同的功能,所考察的能力点也有所不同。具体而言,(1)闭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数量和理解的程度。(2)开卷考试或者半开卷考试侧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总结等综合应用能力。(3)口试侧重考核学生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口试可分为一般的口试、读书汇报、小答辩、学习小组的课堂辩论、专题演讲竞赛,等等。(4)成果性考试侧重考核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如小论文、课程设计、综合文献调研报告、作品展示等。(5)实践考核侧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实践教学考核中常用的方法。为了保证考试与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每一种考试与评价形式都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否则,多样化的考试与评价方式就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意义。比如不许剽窃他人成果,如果剽窃,轻者该门课不及格,重者取消该课成绩。

如果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发挥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试方式上,就要减少闭卷考试,而多采用口试、开卷考试、成果性考试、实践考核等方式。通过考核方式的选择,引导学生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五,在评分标准上,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评分是考试和评价的重要环节,对考试和评价的质量及功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真正发挥考试与评价的作用,实现从考试向评价转变,最核心的问题是评分标准问题。在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中,放弃以标准答案为评分标准的传统做法,确立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应用、创新为根本的考试与评价标准。在评分标准上,把创新因素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凡是创新因素较少、较差、较低的,就得低分;凡是创新因素较多、较好、较高的,就得高分。[6]只有发挥出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考试中得到最高的成绩。在方法上,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答题方法,鼓励创造性思维。在人文和社会科学考试中,评分标准要具有开放性,只要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够自圆其说或言之有理,对其创新因素都要给以肯定,给以很好的成绩。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平时学生考试,不必按照教师的讲义来答卷,意见与教师相左,只要有根据,也可以拿高分。印度理工学院,学校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会教给学生很多方法,但是他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解答问题。考试题目不多,但是要求独立思考。也许一个题目学生并不能解答出来,但是只要思考过程条理清晰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评价。因此,要以“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指标,重构“分数”在考试和评价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简言之,就是要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增加价值判断的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引导作用,进而构建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和评价体系。

第六,制定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的激励机制。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把学生平时的各种教学之外的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成绩中,可以在总成绩内划出一定分数用于奖励在教学之外学有成效的学生;或者在总分之外,采取加分制。这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是在教学之外,但在教育过程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各种工具和资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以社会上令人困扰的现象、有趣的科学问题、现实中活生生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则可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搜集资料、开展调研、进行实验、集体讨论、深入研究、撰写报告,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把这些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纳入到考试和评价之中,如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或作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一定成果,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科技活动或比赛并获得一定成果,都应该给予肯定并奖励,课程考试方面,可以给予加分或者免除其考试。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投入到创新学习与创新活动中去,走出死读书、读死书的怪圈。这样可以发挥积极鼓励学生开拓创新的作用。

第七,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非智力因素。创新能力的多样性与考试和评价的有限性永远是一对矛盾,无论怎样的考试与评价都不可能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方面面。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无法通过考试测量出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8]这样的理念要求在考试与评价的实践中,注意对非智力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因素的了解,把这些非智力因素作为一个与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同等重要的领域进行评价,构建考试与评价制度体系。在这些非智力方面,更多的要靠日常的观察和实践的锻炼。因此,我们应该倡导运用多种措施与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比如探索建立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甚至社会评价有机结合的互动的、综合的评价体系,以形成合理的评价结论。这些评价方式可能没法纳入总成绩,但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培养自己的创新人格、创新精神、创新意识。

第八,建立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曾说过:“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己经达到。”[9]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考试与评价制度,要想使考试真正发挥诊断、甄别、激励、导向作用,必须健全考试质量分析与评价反馈机制。在考试和评价的反馈上,教师不仅仅是评定分数,还要评价考试范围、内容和解答问题方法,与学生们一块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灵活应用知识情况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情况,并根据学生不足及不同情况给学生个别辅导。甚至与学生相互讨论,让他们大胆评价自己在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考试的信息反馈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发挥考试和评价的导向作用,让学生将评价整合到学习过程中,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四 结语

总之,考试与评价制度对高校培养人才目标有很大的影响与制约,高校的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要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核心目标进行,通过明确以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考试和评价目的,从考试观向评价观转变,以创新考试内容、创新考试与评价方式,把创新性作为评分的最主要的评判指标,建立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机制,健全考试与评价的反馈机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考试与评价制度,通过这种考试与评价制度的建立,发挥考试与评价的功能,引导和培养创新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破解“钱学森之问”,实现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44.

[2]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

2007(3).

[3]史小燕.现代教育评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4:3.

[4]戴家干.从考试到评价: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J].中国

高等教育,2007(13、14).

[5]陈宏薇.耶鲁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9.

[6]刘建国.创新型人才培养与高校考试改革[J].现代大学

教育,2006(3).

[7]靳晓燕,齐芳.“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

2009-12-05.

[8]徐涛.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

大学出版社,2007:29.

[9]维纳.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M].北京:商务

上一篇:《我的一个朋友》小学作文600字下一篇:追踪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