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司法考试改革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与考核目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在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制约了法学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外国司法考试改革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外国司法考试改革分析论文 篇1:

建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关系

我国在去年通过修改《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确立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并于2002年3月成功地举办了首次司法考试,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了更加合理地构建合理的司法考试制度,建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关系,教育部高等学校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司法部司法考试司于9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华东政法学院举办了法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年会暨“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学术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着“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国家司法考试”,“如何构筑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关系”,“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的基本内容、科目和方式”,“中外司法考试管理体制比较与借鉴”,“各国法学教育与国家司法考试制度改革趋势”等议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和专题发言。

一、关于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

本次讨论的主题是“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问题,这是法学教育界、法律实务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是一个关乎我国法学教育健康发展,关系到法律职业共同体养成的一个实践性问题。来自司法实务部门、高等法学教育机构的代表普遍认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应该是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比较世界各国法学教育发展和法律职业选任模式,从我国法学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其关系是相互适应、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服从的。法学教育应该是人才培养的源头、根本,法学教育是司法考试的基础和前提,司法考试应该是对法学教育成果进行检测的一种手段,二者各有优长,应相互促进,互相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法学教育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法学教育在管理体制、培养模式、培养层次、结构体系等方面都已日臻成熟,有中国特色的法学教育体系已经形成。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298所全日制高等院校设立了法学专业,培养法律本科学生,并且建立了以本科生为基础,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法律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体系。中国的法学教育在过去二十年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法律专业人才,文革后法学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司法部门、执法部门的主体。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为成功举办此次司法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法学教育界与司法考试管理部门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保证了司法考试制度的顺利实施。

司法考试作为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在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合理衔接的纽带,是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与司法实务有机互动的一种体现。司法考试要立足于法学教育的现状,尊重高等教育的规律,在考试内容、考试科目、考试方式等方面与法学教育相互协调,逐步实现二者的紧密结合与共同发展,最终解决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合理衔接问题。同时,司法考试作为国家确立的法律人才的选任考试,确立了一种衡量标准,对法学教育的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完善法学教育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使法学教育能够更加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推进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但是,中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法学教育不仅培养法律职业家,而且培养治国人才,法学教育不仅向学生讲授法律专业知识,而且要着眼于其综合素质、理论水平的提高,要培养复合型的优秀专业人才。学者们普遍认为,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不能也不应改变我国法学教育的基本模式。但是,不管承认与否,国家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有学者提出,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极的影响,作为当代中国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和方向的“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的现代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模式,与司法考试的“职业化、专业性、单一型”的选拔要求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盲目应对司法考试,使司法考试变成法学教育的“指挥棒”,必然冲击正常的法学教育秩序;二是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也具有积极的影响,它强调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适用性,可以推动法学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必将促进法学教育观念的更新,因此,不能简单地得出司法考试能否成为法学教育“指挥棒”的结论,而应该根据法学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的实证分析。

法学教育界必须全面、准确地研究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影响,努力推动法学教育方式改革。法学教育方式的更新包括教育方法的更新、人才培养渠道的更新和测评方法的更新。在教育方法上,应当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由以法条为主的讲授方式转变为理论传授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从有教无类向分类施教转变。在人才培养渠道上,应采取多渠道的培养方式,根据学生的层次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在人才测评标准上,原来的标准是看学士学位的授予率、一次就业率和考研通过,将来如果允许应届本科生参加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必然会成为检测本科法学教育质量水准的一个标准。因此,法学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培养目标,强化核心课程,调整培养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关于法学教育的性质与结构层次

1.法学教育的性质与培养层次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研究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互动关系时,必须认真思考法学教育的性质问题。有些学者提出,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法学教育,特别是法学本科教育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并与职业能力教育相结合,把法学教育单纯定位为职业教育或素质教育均不合适。 法学教育不同于法律教育:其一,法学教育是理性教育,法律教育是感性教育;其二,法学教育是理论教育,而法律教育是实践教育;其三,法学教育是关于法学领域中的“为什么”的教育,法律教育是关于法律领域中的“是什么”的教育;其四,法学教育要培养的是法学家,而法律教育要培养的则是法律工匠。因此,中国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更加宽泛,层次定位更加复杂,要从法学教育性质的出发点探讨中国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问题,司法考试不仅应该重视职业能力的考核,还应该重视对考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法律素质、人文素质、综合能力的考察。

从科学的系统的角度分析,法学教育的结构具有多层次性。一方面,在法学教育的实施阶段和环节上,法学教育由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继续教育三个层次相衔接,研究生的培养层次又包括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在法律硕士研究生中又包括在职培养和完全脱产培养的形式;另一方面,在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法学教育又由通识教育、精英教育、职业教育三元并存。而且,从应然角度看,这两方面的六个层次又是能够相互对应的。法学本科教育主要是通识教育,法学研究生教育应该是精英教育和研究型教育,法学继续教育基本上是职业教育。由法学教育结构的多层次性所决定,在讨论“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互动关系”这一论题时,应当区别层次,综合考虑。

2.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的互动

我国法学教育体制中,法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以理论研究为主、宽口径、并能适应司法实际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人才。对法律硕士的培养是在提高其理论水平的前提下,注重工作实践和实现应用能力的提高,即运用法学基本理论研究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的法律问题,而非偏重基本理论和学术研究。具体要求其具有扎实系统的法学基础理论素养,牢固掌握宽广的法律实务知识;具有较强的法律实务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解决重大疑难法律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管理、科技、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法律实务、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符合全面胜任立法、司法、执法、政权建设、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中级以上专业职务的要求①。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培养从事法学理论研究和高层次法律事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②。

在研究生法学教育的层面上,应该根据研究生培养的不同目标和不同层次,探讨研究生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互动关系,对司法考试的方式进行科学设计,以防止出现过去的律师考试中出现的“博士考不过硕士,硕士考不过本科”的情况,以更好地吸引大批高层次法科学生从事法律职业。应避免出现法学教育的精英(研究生、博士生)不能通过司法考试的情况。

3.关于本科法学教育的目标、模式与司法考试的关系

与会代表从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前提基础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连接点在于本科教育。本科教育是司法考试的起点,为司法考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规格。在法学教育中,本科教育是最重要的层次,也是中国法学教育的主体。

实行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以后,出现了我国本科法学教育应如何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以司法考试为目标导向和基础,全面围绕司法考试进行,把法学教育变为职业教育来适应司法考试,以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法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是坚持通识教育这一目标模式不变,只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针对司法考试作出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司法考试与法律职业对法律专业人才的需要。这一问题是当前形势下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在两者之间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从而使它们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功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也有学者提出,本科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治国人才,也就是本科法学教育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综合性法学人才”,而并非单纯的司法人才。从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20多届法学本科毕业生中只有一部分人(大约30%)进入司法系统工作。因此,本科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拓宽视野,打牢基础,丰富人文底蕴,以培养高素质的立法、行政、司法、教育、研究、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治国人才为目标;本科法学教育不是专门为培养司法人才而设的教育,不能把司法考试作为本科法学教育人才培养的手段,也不能把司法考试合格率作为衡量法学教育质量的依据。

有的代表指出,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方式,不同的国家也有着不同的法学教育体制,因而,各国本科法学教育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元化的。我国法学教育既可以保持原有的大陆法系的通识教育模式,也可以采取英美法系的职业教育模式,还可以实行两种模式并存和结合的新型模式。

4.西部地区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培养问题

从首次司法考试的结果来看,西部地区的司法考试通过率很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通过比例差距过大,例如青海录取率为1.48%,江苏则为13%。尽管在录取政策上对西部地区有一个优惠,但现在的优惠不足以弥补实际的差距。司法考试的这种结果实际上是与法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匀联系在一起的。西部地区的法学教育起步晚、发展慢、生源差、师资流失严重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西部法学人才的培养。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差距是越拉越大,就法律人才培养来说,西部地区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东部地区重点院校教师指标因素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重很大。西部地区教师队伍中拥有硕士学位或硕士以上学位的非常少,同时,又由于环境艰苦,经济发展滞后,现有的人才流失也十分严重。司法考试通过率偏低可以说是西部地区法学教育状况的集中反映。法学教育水平差、司法考试通过率使西部地区法律职业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提高,严重制约了司法“公正和效率”目标的实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西部地区法学教育落后,法律人才匮乏的问题,需要拿出系统的措施来解决:第一,就西部高校,尤其是地方大学,学生来源能够放开一点,能够面向更广的地区,甚至全国招生;第二,对西部法学教育学科建设工作,发达地区、教育部、司法部要给予帮助和支持;第三,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希望给与西部地区更大的支持。解决西部地区法律职业人员素质提高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加强对西部法学教育的投入,对西部地区的教育和法学教育进行政策倾斜。

由于我国西部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在司法考试时还存在一个少数民族语言的问题。汉族考生使用汉文试卷,少数民族的考生要使用其本民族试卷文。但问题是,由于翻译人员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翻译得不准确,带来一些麻烦。这也是更好地在西部地区实施国家司法考试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关于司法考试制度的合理建构

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关系是应该是良性互动的,法学教育要不断改革,司法考试制度本身也要进行制度创新,与会的学者们围绕着司法考试制度本身进行了激烈的探讨。

1.关于司法考试的管理机制

有学者认为,司法考试是件大事,涉及到法学教育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法律职业部门的法院、检察院等,现行的司法考试管理机制已经难以协调司法考试涉及到的各方面关系,难以从全局上对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选任作出总体性规划。为了保证司法考试的效果,首先应该从完善司法考试管理机制着手。今后,为了进一步探索法学教育、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的有机衔接机制,可以考虑从现在的“两高一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的管理体制调整为“两高两部”(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教育部),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以司法部为主。这种新型司法考试管理体制,既有用人单位参与,也有培养人的单位参加,可以更好地反映法学教育的情况和满足法律职业的需求。

也有的代表认为,司法考试实际上还涉及到人事录用政策等因素,光靠两高两部来协商确定司法考试的所有问题是不行的,建议由中央政法委员会出面领导、协调司法考试工作,并作为司法考试的主管部门。

2.关于司法考试的内容

首次司法考试确立的考试科目是在征求中国法学教育界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考试范围主要以教育部规定的全国高等学校都要开设的法学教育核心课程体系为主。法学教育核心课程体系由十四门核心课程组成,是中国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在经过多年摸索和调查基础上制定的,核心课程体系涵盖了塑造和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基本课程,核心课程体系对法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规范和促进作用,对提高法学院学生的素质起到了引导作用。司法考试应该、也必须以大学法学教育为主,特别是十四门核心课程为主要考试范围。但是,司法考试不是大学的毕业考试,也不能够等同于大学的毕业考试,因此,司法考试应该在十四门核心课程的范围基础上,侧重对理论的分析运用能力的检测,注重考察学生的基本分析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解决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之间的互动关系,关键在于司法考试怎么考。也就是说,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两者互动的契合点就是试卷,就是司法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实践中出现了法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通不过司法考试,而没学过法律的司机、清洁工等考生突击3个月便通过了司法考试的个别现象,其问题不在法学教育本身,而在于司法考试的试卷缺乏科学性、可信度和有效度。只要在“由谁出题”、“怎样出题”、“出什么样的题”等方面深入研究,大胆改革,科学定位,司法考试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都会得到妥善解决。

随着司法考试和考研的升温,每一所法学院校的教学水平都要接受两者的检验。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要么导致形而上,所学非所考;要么太过功利性,突击强化就可以通过司法考试。在司法考试试卷设计时,必须强化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内容的互动:(1)司法考试内容以14门主干课程为主,不宜再做扩张。但现在侧重考实体法和程序法,基础法学的内容应当考虑进去,以加深学生对法律公平、正义理念的理解和把握。(2)司法考试与教学方式的互动。司法考试的试题主要是客观性命题,死记硬背就可以考上,但这样的人并不能适应司法工作的需要,因此应增加主观性试题,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司法考试与命题方式的互动。一方面应增加司法考试中的主观性命题;另一方面,大学考试时也应增加客观性内容。(4)司法考试与案例教学的互动。首先,法学教学中必须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要使用现代科技手段突出案例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写实性,其次,传统案例教学只要求理论分析,而实践中还要求证据支持,因此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寻求证据、运用证据发现事实真相的能力。

对于司法考试中是否应该加大基础法学的比重问题,学者们也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对基础法学的作用不能仅仅从能够司法、办案的角度来看,而应该从提高法律职业素质上来认识。法律职业素质不仅仅包括对刑法、诉讼法等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也包括对法律理念、法律思维的养成。事实上,如果说我们的法官总体素质比较差的话,不是差在部门法的操作上,而是差在法学基本理论上面。西方国家的大法官都是著名的大法学家,在我们的法官队伍中能够造就多少大法学家,这应该是法学教育工作者和司法考试管理部门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设计司法考试合理建构的重要目标。如果我们的法官队伍没有理论家,只是执行制定法的工作人员,那么,整个法制的水平就很难有大的提高。发达国家法制的发展完善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等法律实践部门的推动。这种推动不仅仅是法律实践问题,而是那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法律职业家在对社会发展方向、社会进步,推动法律文明作出的贡献。如果法律职业家仅仅懂得实定法,而缺少法律思维和公平正义的理念,他们对法制文明进步是没有多少发言权的。

3.司法考试的方式

首次司法考试基本上采用过去的律师考试一次定终身的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种方式也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考试形式单一,不能对考生进行全面测试;考生人数过多,难以对主观试卷进行科学而准确的评阅等。为了克服这种弊端,一些学者提出应该借鉴外国司法考试制度的经验,采用分阶段考试的方式——第一阶段进行基础知识测试,采用客观试题,机器阅卷的方式,本科毕业人员参加第一阶段的考试;第二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只有第一阶段的合格者才有资格参加第二阶段的考试,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直接进入第二阶段考试。这样的考试方式可以比较灵活地设计考试,有针对性地全面测试考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法学教育、司法考试、职业需求的良性互动;也可以做到优中选优,保证主观性试卷的阅卷质量等。

4.关于司法考试的时间安排和报名资格

司法考试的时间安排取决于司法考试的形式,无论采取哪一种考试形式都要综合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特别是要考虑到不能冲击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们的就业目标。大部分学者认为,如果采取两阶段考试的方式,可以考虑分别在5月和9月、10月考试;如果采取一次考试的方式安排在下半年10月份考,这种安排既可以保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毕业文凭参加考试,又不致影响本科毕业班的正常教学秩序。

关于报名资格,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坚持修改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规定的报名资格,即必须具有国民教育系列本科以上学位、学历,才能报考。有的学者特别指出,应届毕业生是未来国家司法的重要生力军,应当允许他们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目前不让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5.关于司法考试的合格率

学者们认为,司法考试的合格率(通过率)确定为多少,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严肃的问题,需要经过科学的调研和严格的测算。司法考试的合格率不宜定得过高,一定要从严掌握。应该让国内外认识到,中国的统一司法考试是十分严肃、严格、神圣的考试,要将国家司法考试看作是国家司法界的“科举”考试。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对特殊地区采取适当宽松的特殊权宜措施。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责任编辑:李小明)

注:

①曾宪义、张文显:《21世纪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第9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②曾宪义、张文显:《21世纪中国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第9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作者:叶秋华等

外国司法考试改革分析论文 篇2:

国家司法考试背景下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

[摘要]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与考核目标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在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和制约了法学本科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和完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明确法学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打造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实现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的相互协调与良性互动。

[关键词]国家司法考试 法学本科教育教学 问题 改革

[作者简介]胡晓利(1970- ),男,吉林舒兰人,吉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与法学教育。(吉林 四平 136000)

自2002年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司法考试制度以来,通过国家司法考试便成为从事法律职业的入门证,对于接受正规法学本科教育并且毕业的法科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国家司法考试必然并且已经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产生影响;与此同时,我国的法学教育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辐射到这一考试。法学教育教学与国家司法考试同是法律职业的基础。二者在相互适应和磨合中如何真正实现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国家司法考试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国家司法考试是为国家和社会选拔符合法律职业要求的合格法律人才,由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其目标是以公平、公正的考试方式,检验应试人员是否具有担任初任法官、检察官和执业律师、公证员所应具备的相应法律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实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①根据对近几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的分析,其命题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兼顾广度与细节

根据《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国家司法考试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具体科目除法学专业14门核心主干课程之外,还包括外国法制史、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可以看出,考查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法学本科教学计划的全部内容。就具体考查题目而言,一道题目往往涉及若干个同类知识点,甚至出现跨法律文件、跨科目考查的情况。就考查的具体知识点而言,往往在知识点的关键词或某个要素上做文章,甚至对相类似知识点进行比较。

(二)兼顾基础与深度

国家司法考试试题主要考查应试人员的了解、理解与熟悉三个能力层次。了解,即要求对相关法律知识、规定能够准确再认、再现,即知道“是什么”;理解,即在了解基础上,能够深刻领会相关法律知识、原理及规定,并借此解释、论证观点,分析现象,辨明正误,即明白“为什么”;熟悉,要求能够灵活运用相关法律原理、观点和方法,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分析、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对社会法律现象和实务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即清楚“怎么办”。②从了解、理解到熟悉,从知道“是什么”、明白“为什么”到清楚“怎么办”,认识法律现象的层次呈现着不断深化的递进关系,要求应试人员在了解法律理论与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其深层内涵,就相关法律观点进行科学评价,就相关法律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兼顾理论与实践

国家司法考试一方面注重考查应试人员对相关法律理论或观点的分析和论证能力,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和强化应试人员对具体法律现象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近年来的趋势是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与贯通。在考查理论时,往往依托重大的社会现实背景或相关法律现象;在考查实践时,则要求应试人员依据相关法律理论或原则对法律现象进行分析与评述。

(四)兼顾共性与个性

国家司法考试的客观题(单项、多项和不定项选择题)是对法律基础与专业技能的共性考查;而主观题(简析题、分析题、法律文书题、论述题)是对法律基础与专业技能的个性考查。近年来,更加强了个性化考查,尤其是论述题,评卷时不提供参考答案,只依据一般的评分标准,为应试人员进行个性化创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综上所述,国家司法考试旨在选拔基础扎实、具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较强的法律职业人才。这和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基本一致的。然而,从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实践层面来看,又确实存在着诸多问题,背离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因而培养出来的法学本科学生也就偏离了国家司法考试的选拔标准,难以胜任法律职业工作甚至无法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因此,如何进一步促进法学教育职业化就成为法学

本科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社会科学,由此决定了法学教育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整合与创新法律知识的基础性功能,而且承担着训练和提升法律技能、养成和改善法律思维方式的操作性功能。③法学教育既然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工作者,那么基础性功能和操作性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往往过于强调基础性功能,忽视或弱化操作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家司法考试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脱节,影响了法律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

一是多数教师习惯于教师主导型的授课模式,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充分调动。虽然在教学中也采用案例分析等实践性教学方法,但这类比重远远少于理论知识教学比重。更堪忧的是,即使是采用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通常也只是教师一人在主导分析过程,学生一般也只是在被动地附和参与。这样的实践教学方法,通常只能起到帮助学生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和相关法律规定的暂时性作用,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二是部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部分法学教师存在着学历和学位偏低、知识面狭窄、外语水平低、实践能力较差等问题。就实践能力而言,一些教师没有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缺少从事律师业务等法律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制约着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三是法学教育教学存在着与国家司法考试相脱离的倾向。部分教师过于偏重理论性讲授和个性化发挥,在教学及考核中偏离了国家司法考试的考核要求和知识点,致使学生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还需要从头再来。

(二)制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

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活动忽视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体制环境的制约。教师们已经习惯于把法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考试,因为学校和学院对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考试考核方式没有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殊规定,虽然学校和学院并不禁止教师在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上进行某种变革,但大部分都不愿意做这样的变革——即使感觉有变革的必要。诸如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实践性的情境设计;改革考试方式,增加考核实践能力的比重;结合诉讼法课程教学,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庭活动等等。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教师要告别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法学课程的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做某种革命性变革。在教师攻读学位和科研任务较为繁重,更多的智力与体力支出又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走传统教学模式就变成了一种常规性选择。

另外,实习单位缺少重视和支持专业实习的体制环境。在所有的法学实践教学活动中,专业实习对于培养和提升法科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胜任法律实践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在形式上很多院校和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签订了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但实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从实习单位来说,绝大多数实习单位让实习生从事一些很琐碎的杂务工作,甚至让实习生帮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干私人杂事,而没有有意识地让学生系统地熟悉法律运作程序,由于有求于实习单位,大多数法学院对此也只能听之任之。”④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从体制层面来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对学生专业实习的指导与监督。这与国外的法学教育形成十分强烈的反差。如英国由律师事务所来负责法科学生的专业实习,由实务经验丰富的律师进行指导;美国很多大学的法学院设立了民法、商法、刑法等众多实习中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实际锻炼。⑤

另外,在物质环境方面,部分院校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时间不长,经费投入有限,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开展法学实践教学活动所需的实验室和设备。有的院校连专门的模拟法庭也没有,刑事侦查和物证技术实验室、法律诊所等更是难以普及,构成了制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硬件障碍。

三、改革和完善我国法学本科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实践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是指发生于课堂内外的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及其相关活动,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1.从价值层面看,实践教学是实现法学教育可操作性价值的必要环节。之所以要改革和强化实践教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法学学科本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点。有学者这样概括,法学家不是在创造法律,而是根据社会现实关系表述法律。只读法学书籍不参加社会实践,是不可能完全懂得法律的。只有既读书又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真正懂得各种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精神实质。⑥

2.从个体层面看,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基础工程。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与西方法学教育采取“两站式”或者“三站式”的教学模式不同(即除了课堂教学外,另外安排较长时间的职业训练或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目前我国基本上采用“一站式”教学模式,即学校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模式。即使是在奉行“两站式”或者“三站式”教学模式的西方国家,如英、美、德、日等国,课堂教学也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可以说,强化实践教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西方法学教育的规律性认识和规范性做法。那么,在我国现有的“一站式”教学模式之下,我们更应注意强化实践教学,才能接近或者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法律人才”的目的。

(二)鼓励创新,加强引导,创设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

面对国家司法考试的压力,法学教师必须告别教师主导型的传统教学模式,树立广义的实践教学观。广义实践教学观视法学教育教学为系统工程,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融合与贯通为原则,克服传统实践教学观只注重微观、只局限于课外的弊端,从微观(实践教学形式)和宏观(实践教学体系)双重角度,从课内(案例分析和模拟法庭)和课外(法律诊所)两个范围场,时时处处实践教学,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为原则,既实现了在教师启发指导下的学生主导性学习,又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及研究解决法律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实现了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紧密结合。例如,在案例分析层面,可以运用预先布置案例题目和讨论主题、教师提示与集中讨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催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意识和问题意识,训练学生的专业术语使用能力和案例分析能力。在模拟法庭层面,形成指导排练、模拟审判与评点总结的三环节训练模式,使实体法和程序法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参与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法庭辩论能力。在法律诊所层面,运用情景模拟、教师指导、办案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参与案件的全部过程和细节处理,从而深化学生的法律职业认同感,锻炼学生与人沟通和信息搜集处理的能力。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在法学课程的常规教学和考试中,必须充分考虑国家司法考试的命题特点、考核要求和知识点,教学内容与考试题型的设计必须兼顾广度与细节、基础与深度、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使二者尽可能地一致起来,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准备及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

(三)加强指导监督,创设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

要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法律职业人才,就必须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充分参与法律实践,让他们深刻感受,并努力践行法律实践。

在体制环境和物质环境方面,一是改革和完善法学本科培养方案,规定教师在相应法学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保证最低限度的实践教学学时,并增加部门法案例分析、法律实务、司法考试指导等实践性课程。二是制订法学专业技能训练实施方案。如把案例分析作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手段,规定应用法学课程的案例分析学时至少达到总学时的70%,确定选择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把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教学的基本环节,规定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门应用法学课程至少举办三次模拟审判;把法律诊所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保证每名法科学生至少参与三次案件代理和法律咨询。三是改革考试方式,相应法学课程的考试可以分为书面笔试和口头实践能力考核两大部分,把实践能力作为评定考试成绩的重要依据。四是加强指导与监督。上述设想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更多付出和更多努力才能够实现,为保证改革落到实处,教学单位及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指导与监督,可要求教师提交所教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案,学生提交参与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心得。五是加大资金与设备投入力度。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辛勤付出必须量化,给予相应的报酬。另外,也必须购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需的设备,组建相关实验室等,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注释]

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大纲[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

③房文翠.法学教育价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

④⑤陈福初.我国法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反思[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10,111.

⑥喻乐云,肖灵敏.浅析在法学教育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J].当代教育论坛,2006(7):52.

作者:胡晓利

外国司法考试改革分析论文 篇3:

我国律师准入制度研究

摘 要:律师准入制度是我国整个律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律师制度的基石,也是公民成为职业律师从事律师职业活动的必要前提。建立完善的律师准入制度,是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素质的律师专业人才,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的要求。本文试图以中外律师准入对比为视角论述我国律师准入制度存在的不足,拟就如何完善该制度略表浅见,以达抛砖引玉只目的。

关键字:律师准入 司法考试 律师实习

一、我国律师准入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对律师行业准入无学历与考试要求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第8条,规定,:"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下列公民,经考核合格,可以取得律师资格,担任律师。"此阶段对于律师从业的要求是最低的,并没有学历要求,只要通过考核就可以担任律师,而考核的方式也不一定是考试,如此宽松又不严谨的律师准入方式是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的结果。

(二)统一律师资格考试

1986 年4 月12 日,司法部发布了《关于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的通知》,在借鉴国外相关做法和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举行了第一次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这次考试是一次内部考试,参考人员仅限于"正在申请律师资格的专职或兼职律师工作人员,以及法学研究教学人员当中符合做律师工作的人员"。最早规定是两年一次,后来改成一年一次。第二次全国律师资格考试报考人员范围

扩大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国公民均可参加。1986、1988 和1990 年的三次律师资格考试,还处于摸索阶段,考试形式和内容上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考试内容多集中于宪法、民法、刑法和诉讼法。

(三)施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

我国从2002年开始,取消了传统的律师资格考试制度,改为统一的司法考试的形式,依次作为从事法律职业的门槛,司法考试的报名要求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具有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者高等院校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品行良好。通过司法考试,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通过考核后既可以取得律师资格。

从律师准入的发展历程来看,对于律师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由刚开始的无学历、无考试的要求到现在的学历、考试、道德品质等各方面的要求。这些要求的提升也是我国律师行业的蓬勃发展的一个侧面反映。但是繁荣的背后是否还暗含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呢?这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二、我国律师准入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据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律师的执业条件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满一年; 品行良好。但是,前述条件尚不能满足一位合格律师的基本要求,具体而言,我国律师准入制度尚存在以下问题。

(一)司法考试报考条件不合理

首先是国籍问题,我国采用的是严格的限制主义,外国人一律不能取得我国律师资格。采取绝对的限制主义, 不利于当事人解决纠纷, 更不利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对于授予非法律专业本科的报考资格,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其一,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法律知识的人员,很难适应律师专业法律工作的需要。其二,授予非法律专业本科学历的报考资格,不符合世界性的律师资格报考条件的通行规定。

(二)律师实习形同虚设

在实践中, 实习律师的实习培训制度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多数的律师事务所实习培训流于形式。《律师法》虽然规定了律师实习制度,但是对于律师实习内容、实习成果的检验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各种外在及内在的因素造成了不少律师事务所注重自身的发展而忽视整个行业培养新生力量的责任。

(三)律师准入的诚信体系建设不健全

虽然我国法律也规定进入律师队伍者同样需要品行良好,但一直以来,由于没有具体的品行审查标准和程序,此条规定也一直难免流于形式,以至于一些品行上有污点,甚至于从其他行业被动辞职的人员,都进入了律师队伍使律师行业的整体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影响了公众对律师行业的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中国律师业的发展。

三、健全我国律师准入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改革司法考试的报名条件

适当放宽国籍限制。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外国公民可以取得我国的律师资格,在维护国家主权的情况下,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是必然趋势,仅仅因为国籍而讲外国的律师拒之门外并不是明智之举。将司法考试的报名主体限定在法学专业。我们认为,,规定报考律师资格者必须具备法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其他专业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应当到大学法学院或其他机构(如可建立律师学院)接受二年或三年的法学教育后方可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如此规定,可以保证每个区的律师资格的人都在参加考试前即接受较为完整、系统的法学教育,从而确保进入律师执业的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从而克服仅靠靠前"突击"即可区的律师资格的弊端。为了缓解司法资源紧张的问题,可以考虑提高司法考试通过率。

(二)统一司法考试标准取消政策倾斜

我国现行司法考试对于中西部一些偏远地区采取政策倾斜,降低准入的门槛意在改善这些地区司法人才资源紧张的现状。但是政策倾斜真能破解中西部地区法律人才短缺的难题呢?答案是否定的,倾斜政策表面看是为了照顾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设置的,实际上是以严重损害司法考试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为代价的,而且只能暂时缓解中西部地区法律人才短缺的现状。

(三)完善律师实习培训制度

我国规定了要成为执业律师必须要通过一年的实习,但是对于实习的具体内容规定甚少,监督机制也十分不完善。完善律师实习培训制度,首先,要加强各级律协的培训职能,提出律师培训长短期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促进和保障业务培训的发展,发挥律协在律师培训中的作用。其次,建立律师培训机构评测审议和授权制度。如将律师从业和律师继续执业与业务培训挂钩,制定全国统一的律师实习标准以及加强对于实习结果的评测。

(四)加强律师准入诚信体系建设

对那些想要成为律师的准律师们,除了资格考试外,还要对其进行品行考察,这种考察不仅要包括书面的审查,还可以包括提供保证人、宣誓等方式,使他们意识到作为律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严格要求自己;再次,要加大对执业律师的在职培训力度。律师协会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但是普遍存在学习时间短和内容非常少的问题,达不到真正的培训的目的。因此应当健全律师准入的诚信体系,建立律师准入品行测评的整体体系。

总的来说,律师准入制度是我国律师制度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进入到律师行业人员的素质,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从司法考试、律师培训、律师诚信三方面入手,合理设计律师准入的门槛,对我国律师制度的完善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一飞:《法律职业资格的取得:基于教育背景与考试要求的考察》,载 《学术论坛》2011年第1期。

[2] 张勇:《从中外律师资格制度的几点比较看我国律师资格制度的不足》,载 《河北法学》2000年第5期。

[3] 陈宜:《略论实习律师培训制度的完善》,载《中国法学》2007年第2期。

[4] 高一飞:《中美律师资格制度比较》,载《法治论丛》2006年第21卷第1 期。

作者简介:张强,男,山东潍坊人,湘潭大学法学院2012级民事诉讼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作者:张强

上一篇:电气设备节能降耗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农村教育改革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