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优秀教案

2024-04-15

格尔尼卡优秀教案(通用8篇)

篇1:格尔尼卡优秀教案

格尔尼卡

一、教材分析:

本课多采用了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油画《格尔尼卡》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幅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场面。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表达了毕加索对法西斯战争罪恶的愤怒之情。《格尔尼卡》一画激起了国际舆论对法西斯罪恶行径的强烈谴责。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为初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美术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少,缺乏一定的欣赏方法的指导,甚至仍然用像不像来评价作品,加上欣赏时不会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艺术风格来分析,所以常常看不懂,看不出好在哪,甚至还认为“难看”。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作品《格尔尼卡》,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结合的表现形式。认识毕加索的艺术风格、创作背景时代、生平以及主要的美术作品。

2、能力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对象征性绘画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感受画家通过抽象的艺术语言所表达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作品《格尔尼卡》中的具体运用。

四、教学方法: 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运用情景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兴趣,分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充分运用课件,不断采用欣赏、质疑、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格尔尼卡”课件、影视资料、准备铅笔、图画本、课本。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初步欣赏作品---作品背景介绍---作品分析---画家简介并欣赏其它作品----深入感知作品---小结评价---拓展学习。

六、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空袭格尔尼卡的视频,让学生聆听是什么声音?看到了什么?能联想到什么样的场面?

学生回答:飞机轰炸声、人惨叫声、建筑倒塌声、战争场面等。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画和战争有关的美术作品,这幅画出自一位二十世纪“最伟大、最杰出、最富创造性、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手,谁能猜猜看,这位艺术家是谁? 学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大屏幕显示毕加索的照片和名字。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给你的第一印象和总体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乱 怕 繁 灰 美 丑等(作品给人混乱、恐怖的感觉等)

(二)学习新课

(1)、初步感受《格尔尼卡》 教师抓住“乱”提问:画面是因为什么显的“乱”呢?“看不懂”又是因为什么看不懂呢?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色彩主要是黑白灰来表现的,画家为什么创作了一幅这样的作品?引入下一个环节。学生谈感受:(是因为画中的形象乱)(2)介绍作品背景

毕加索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幅作品呢?它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呢?

1937年4月26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镇上的无辜居民惨遭屠杀。毕加索义愤填膺,随即拿起画笔,进行构思,终于以此事件为题,画了这一幅震撼画坛的《格尔尼卡》。

(3)、深入欣赏分析《格尔尼卡》:

画家仅用了6周时间便创作了长7.8米,高3.5米的作品,用艺术方式记录了这场战争,那么画中有哪些形象?他们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1、牛的表情怎样?它代表什么?

牛:呲牙咧嘴,恐怖的牛头露出残忍的狞笑,它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

2、马代表什么含义?

被刺伤的马昂着头张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受苦受难的西班牙人民。

3、战士的手里拿着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右手握着折断的剑,肢体残缺,死不瞑目,剑旁有一朵鲜花,这是对死去战士的悼念。

4、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这一切都说明什么? 发出哀鸣,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表达死去孩子内心的痛苦。

5、灯在这里象征什么?

灯:在混乱中这只像眼睛一样的灯发出耀眼的锯齿状的光芒,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痛的气愤。(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的射向四周,画家用这些象征性的揭露,将这一切罪恶和黑暗置于光照之下,让全世界人民都明了战争的罪恶。)

6、举灯的女人象征什么?

从窗子里探出身体的妇女,右手举着一盏灯,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画家以此向全世界揭露这一切罪恶和黑暗。象征人们渴望和平与自由。

7、跳楼的人发出怎样的喊声?

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手抬头向上呼救,无助,充满了悲剧气氛。

8、奔跑的人造成怎样的气氛?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迷惘与渴望。惊慌失措、惊恐。

小结画面内容: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恐怖的牛头露出残忍的狞笑,它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被刺伤的马昂头张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人民;一名倒下的战士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的鲜花表示对死去战士的哀悼;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手抬头向上呼救,充满了悲剧气氛;从窗子里探出身体的妇女,右手举着一盏灯,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画家以此向全世界揭露这一切罪恶和黑暗。

小结:这些形象在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象征含义。整件作品充满了悲伤、痛苦、恐惧,控诉了法西斯的冷酷和残暴。(4)整幅画用什么色调描绘?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色调?这幅画的画面内容看上去显得比较凌乱,画家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绘画形式表现战争题材?

整幅画用黑白灰三色绘成,错综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不规则的线条形成的角和弧的交错,给人一种支离破碎和**的感觉。画面沉重又压抑,充满了悲剧气氛。

这幅画控诉了法西斯的罪恶,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表示了悲哀和同情。这幅画曾到挪威、英国、美国各地展出,反响非常强烈。本世纪40年代借给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1981年归还西班牙,现在珍藏在马德里苏菲亚王妃艺术中心。

(三)毕加索生平、作品、风格。

了解毕加索生平和艺术成就。----立体主义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时期的作品和风格。(蓝色时期、玫瑰红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主义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代表作)。

(四)小结评价,谈欣赏感受(请同学们谈谈这节课收获)引导学生谈感受。(作品形象、内涵、背景谈。可以看出毕加索是一个热爱祖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人。)今后我们欣赏抽象作品时不能用像不像来评定了,要结合作品背景及绘画风格来理解作品内涵。

(四)知识拓展

毕加索一生都致力于艺术风格的创新,那么他每个时期的艺术风格和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课后查阅一下资料或上网查询。

篇2:格尔尼卡优秀教案

广丰县壶峤镇中学

郑殿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作品内容形式的分析,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作品的内涵,从而接受《格尔尼卡》并与之产生共鸣。

2、通过对作品的解读,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作品并与之产生共鸣。教学过程:

一、观察作品提出问题 播放利比亚战争引出课题。

出示《格尔尼卡》图片问:知道这幅画的题目吗?见过这幅画吗?你能从这幅画中看出哪些形象?面对这样的一幅画,你能提出一些问题吗?

小结:

1、画家为什么要画这幅画,想表达什么情感?

2、画家为什么只用黑白灰三种颜色来创作?

3、画中的形象觉得有些杂乱难以看懂,画家为什么要这样表现?

设计意图:如果按欣赏的教学的常规步骤,从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依次介绍,易使学生产生一种盲从心理。所以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先从造型入手,再介绍背景,学生就会在一种陌生化的情景中交流探讨,所有的质疑声会在欣赏过程中逐一呈现。

二、感知造型产生共鸣 分析画面内容:

1、仰天狂叫的求救 :绝望 惊恐

2、号啕大哭的母亲: 愤怒 死亡 悲痛

3、仰天长啸的战马:痛苦,仰天长啸 象征饱受创伤的西班牙国家。

4、狰狞的牛头:麻木 无情 凶残

象征法西斯的残暴和黑暗。

5、断臂倒地的战士:支离破碎 死不冥目

6、奔逃的女人:仓皇的逃命

7、持灯的女人:象征自由和希望

8、和平鸽…象征和平

2、欣赏3D的《格尔尼卡》

再次感受画面的气氛。并思考:想一想作者试图通过这幅作品来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三、背景链接超越体验

1、播放二战短片 出示课件:

1937年4月26,那本应该是“人间四月天”美好日子,但德国法西斯却出动了43架轰炸机,对西班牙历史名城——风光旖旎的小镇格尔尼卡进行了连续3小时的狂轰滥炸,格尔尼卡几乎被夷为平地。当时恰逢集市,小镇2000名无辜平民在轰炸中丧生。这一事件震撼了西班牙,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憾了一位画家毕加索。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他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了这幅巨作,画中表现的正是德国法西斯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对法西斯战争暴行的谴责和抗议,这幅伟大的作品就命名为《格尔尼卡》!《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热爱和平,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

四、引领探究 读懂经典 分析:

1、构图形式:金字塔式的构图 均衡饱满

2、画面色彩:黑白灰(震撼,恐怖)

3、表现手法: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五、走进画家 感受创新

资料1: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不断创新。先后经历了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以及后来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梦的分析时期。(创新的高手)资料2:在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中,不仅有油画、素还有版画、陶瓷、水墨画、木雕… …可以这么说,在毕加索生活的那个时期,只要能用来进行创作的材料,几乎都被他尝试过。(多面的能手)资料3:毕加索一生完成了近37000件作品,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6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勤奋的画家)小结: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毕加索为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毕生的努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毕加索的勤奋与追求创新的精神和伟大的艺术成就。六、鉴赏评述 各抒己见

现在如果让你再来评价这幅画,你会有着怎样的评价?

篇3:浅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关键词:立体主义,毕加索,格尔尼卡,艺术创造

一、《格尔尼卡》诞生的时代特点和创作背景

1、时代特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西方美术史处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产生了众多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 但立体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支。当时20世纪工业革命的文明成果已经遍及欧洲的各个国家, 社会发展非常迅猛, 人们的思想也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加之西方绘画在写实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难以超越, 许多艺术家便致力于绘画的创新与变革中, 力图挣脱传统艺术的束缚, 寻求一种能够与新的时代相匹配的艺术形式。《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继《亚威农的少女》之后的又一立体主义杰作, 在20世纪30年代诞生。

2、历史背景

1937年4月26日, 德国法西斯对位于西班牙中北部的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 人民陷入战争的恐慌和悲痛之中。毕加索得知这一事件后, 非常震惊、愤怒, 并应西班牙政府的要求为西班牙世博会的展览馆创作一幅壁画, 毕加索在短短四十多天内就创作出长7.7米, 高3.5米的巨型壁画——《格尔尼卡》。在《格尔尼卡》之前, 西班牙的历史上已经有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以艺术为武器揭露战争中的残酷和黑暗, 这位艺术家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的伟大先驱——戈雅。19世纪初, 戈雅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创作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以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的再现了法国军队在夜晚枪杀起义者的历史事件。而毕加索创作的《格尔尼卡》采取了一种与戈雅的作品完全不同的艺术手法为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二、《格尔尼卡》承前启后的独特表现形式

1、画面结构由众多抽象化立体符号构成

《格尔尼卡》 (如图2.1) 中的形象的安排和组织紧凑、凝练, 均以抽象化的立体符号构成, 在明白画面中立体主义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后, 才能将这幅作品完全解读——这些抽象化的立体符号共同传达出的是对战争强烈的声讨。在画面上方中间偏左的位置是一只眼睛, 瞳孔用灯泡代替, 下方放射出锯齿形的光芒, 仿佛整个画面中明亮的部分都是这盏灯照射出来的, 又是一只眼睛, 注视着下面发生的 一切。灯泡和电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成果, 由此也不难看出毕加索吸收了工业革命的现代化元素;画面的左侧是一位仰天痛哭的母亲形象, 她的手中抱着在战争中死亡的孩子, 眼睛离开了原本所在的位置, 伤心欲绝, 这个形象取材于米开朗基罗早年的雕塑作品《哀悼的圣母》, 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变革者, 而且是一位尊重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在这位母亲的上方是一头公牛, 它的身体已经淹没于黑暗中, 只有头部是完全露出来的, 我们看到的头部是半侧面的, 可是却有着一双正面角度才能观察到的完整眼睛, 在毕加索的作品中, 常用公牛形象代表西班牙, 因为西班牙因斗牛而著称;画面中央, 是一只形象完整的马, 一把剑刺入马背, 它扬起尾巴, 身体和头朝向相反的方向, 脖子和头部拼命地扭着, 极度痛苦, 张口嘶鸣, 马的背部绘有许多似印刷字体的图案, 使人联想到报纸, 在战争中, 毕加索极为关注各种新闻报刊, 并且从中取得与创作相关的某些信息;马的下方躺着一位受伤的战士, 他虽然已倒地, 右手中依然紧握着断了的剑, 另一只手伸向前方, 似在挣扎, 右手边有一朵小花, 象征美好, 却也被战争所践踏;右边是一位逃窜的女子形象, 她扬着头, 左手拖着在战争中受伤的腿拼命往前逃跑, 似在躲避后方的战火;逃窜女子的上方, 是一个女人头, 像是从黑暗中探了出来, 手握一盏油灯, 急切的表情, 使人不禁想到美国的“自由女神”;最右端是一个男子的形象, 他的双手伸向天空, 仰头张口, 眼珠瞪大, 头上方是一扇打开的窗, 脖子以下的部分淹没在黑暗之中。

画面中的动物和人物全部都张着嘴, 痛苦、绝望, 在静止中哀鸣, 画面虽无声却胜有声, 传达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所有形象的头部都朝向左侧, 取得一种视觉上的统一。各种无序中充斥着有序的规律, 虽未表现战争中具象的飞机轰炸, 炮火轰鸣的残暴景象, 只是运用各种典型性的象征和强烈的黑白视觉对比, 但是将我们的情绪紧紧拉到战争压抑、悲痛的气氛之中, 传达着一种比具象更加真实的感受。

2、《格尔尼卡》中立体主义艺术语言吸收传统精华并打破传统束缚

(1) 构图的精心安排体现对古典的继承。画面正中黑白颜色交替, 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而三角形的对称轴则将整幅画面分成大小相似的长方形, 这样使得画面的左右两端获得平衡。这种“金字塔式”构图在西方美术史中最典型的有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岩间圣母》, 这样的构图方式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稳定、牢固的感受。全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突出身体在黑暗中淹没的公牛;第二部分突出受伤嘶鸣的战马;第三部分突出举灯的女人头;最后一部分主要表现举起双手的男人。这四部分主体的头部居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无序之中显示统一和有序, 可见毕加索对《格尔尼卡》构图的精心安排和考究, 有主有次控制着画面节奏, 充分证明了他深厚、精湛的艺术技能。

(2) 对传统透视进行史无前例的革新。《格尔尼卡》中体现的立体主义绘画原则彻底打破了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直推崇并遵循的焦点透视法则, 它强调多视点的观察方式, 并把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形体统摄于一个画面中以表现时间的持续性。毕加索从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那里得到启发, 继承了塞尚重视理性, 用几何形体概括物象并放弃同一视点的原则, 不同的是塞尚在描绘物象时仍然遵循了它本身的真实性, 而毕加索却将抽象推向了极致。《格尔尼卡》并未像焦点透视那样通过“近大远小”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一种三维的假象, 而是将平涂的形象均衡的置于画面, 并从多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放在同一个画面之中, 使接受者在多角度的视觉剖析中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整体折射出的气氛里, 达到一种心灵的真实。

(3) 无彩色在《格尔尼卡》中的作用。无彩色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白、灰被称为“无彩色”, 黑、白两种颜色又叫做“极色”, 而灰色则是介于黑和白中间的各级色层。人们常用无彩色表现现代感、回忆和纪实, 简单大气, 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格尔尼卡》全画由黑、白、灰三色构成, 这三种颜色被画面中破碎的立体结构间隔, 呈现出分崩离析的视觉感受。

黑白灰突破传统再现性写实手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黑色具有强烈的收缩感, 而白色则具有放射感和扩散感, 灰色相对温和, 在黑白之间起到过渡的作用, 三种色彩并置, 多次重复会有眩目的感受, 毕加索正是利用这一点, 用平涂的黑、白、灰表现与战争有关的题材, 迫使接受者处于恐怖与紧张的状态, 突破传统再现写实的手法描绘战争中具体的场面。

黑、白、灰体现出了悲惨、绝望的思想感情。无彩色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层意义, 表现战争的无彩色, 负面意义要大于正面的意义。那么黑色的负面意义象征了死亡、黑暗、绝望;白色的消极意义象征柔弱、完结;而灰色则是消极、沉闷。《格尔尼卡》的画面整体都沉浸在悲惨和痛苦中, 无彩色起到了渲染和烘托气氛的作用, 也使得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格尔尼卡》中立体主义表现手法独特的艺术创造

1、观察方式方面

立体主义打破了西方传统绘画中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一直遵循的焦点透视, 创造了动点透视, 开辟了“第四空间”, 实现了观察方式的多元化。西方传统绘画中, 用透视表现三维空间, 借助物体色调的明暗变化来体现体积, 以此给人们创造出一种逼真的视觉假象, 二维平面具有了三维立体感。而“立体主义放弃定点透视, 主张将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形体统摄于同一画面中”。在《格尔尼卡》中, 画家将战争中具有能够充分表现作品主题的不同形象主观性的置于同一画面中。通过对事物的不同角度做认真的观察与深刻的分析, 让观者更加直观、全面、多角度的了解艺术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内容, 观者与艺术家产生强烈共鸣, 艺术意蕴进而得到升华。

2、表现形式方面

立体主义推翻传统性手法, 追求一种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在《格尔尼卡》中被分解开的完整形体用大量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各种圆弧状的平面图形所取代。19世纪的西方人享受着工业革命的文明成果, 沉浸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喜悦之中, 人们热衷于利用自身智慧去征服自然, 使自然带有人类加工、生产的痕迹。立体主义或多或少也受之影响, 一反传统艺术对自然物体的精心描摹, 而是趋向解构客观物体, 对之进行理性分析与再创造, 使艺术作品中的自然形体“人工化”。艺术家们开始向更加丰富、新颖的方向探索, 力求寻找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去承载作品内容, 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毕加索创立的立体主义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但对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 西方的造型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丰富灿烂的态势。“如果说塞尚开启了现代主义的艺术大门, 那么毕加索则将现代主义带向极至”。可以说, 立体主义在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指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吸收了古典艺术中的精华, 在熟练掌握艺术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突破和创新;“启后”是指立体主义推动了抽象艺术和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立体主义也影响了许多其它现代主义艺术流派, 如:抽象主义起源于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借助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等等, 可以说立体主义为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发展完成了一次壮烈的革命。

四、结语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艺术领域大胆探索和不断革新的产物, 也是他将主观精神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毕加索以艺术为武器, 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暴, 有力的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格尔尼卡》也具有了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普遍性意义。毕加索能够在艺术领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与他坚韧不拨、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玛丽·M·盖多.艺术作为自传——毕加索的《格尔尼卡》[J].许春阳.世界美术, 2007.

[2]王文灏.《格尔尼卡》的形式与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 2004.

[3]邱岩峰.再识毕加索眼中的《格尔尼卡》——论象征、暗示手法在绘画主题和艺术表现中的作用[J].艺术研究, 2008 (8) .

[4]范梦.世界美术简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5]孙逊.《格尔尼卡》解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9) .

篇4:《格尔尼卡》的威力

编者:[法]阿兰·塞尔

出版: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定价:58元

2003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科林·鲍威尔在联合国讲话,为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寻求各国的支持。在他背后,本来挂着一幅画,联合国官员特意用蓝色幕布把它遮了起来,他们后来的解释是:为了不让电视机前的观众感到“视觉上太困惑”。

这幅画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遮蔽正是暴露。《格尔尼卡》的被遮蔽,反而凸现出了它的威力。自从有了这幅画,人们对战争的理解加深了许多。在小布什政府预备出征中东时,世界各地的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格尔尼卡》为抗议武器,穿着印着它的T恤衫出门,散发印着它的明信片和海报。2004年,费鲁杰被美军包围并攻占,《亚洲周刊》的一位时评人立即写道:“费鲁杰是新格尔尼卡。”著名世界级公知克里斯托夫·希钦斯则站在反面,他支持伊拉克战争,当阿布格莱布监狱发生暴动时,他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阿布格莱布不是格尔尼卡”,意思是,美军并未轰炸那座监狱,不要随便拿这幅画说事。

不管证据来自哪个方向,毕加索这幅画的威力确实非同一般。大师画它,是受了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委托,时间是1937年1月,画成之后送去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毕加索明白,这是一桩政治任务,自己的立场——反对西班牙法西斯势力而支持共和——就此昭明。他希望国际社会能注意到西班牙的法西斯,但一时缺乏灵感,实际上,也是因为他在西班牙内战的两方,即佛朗哥法西斯势力和共和国力量之间有所犹豫。

直到4月27日,文化名城格尔尼卡遭到德国和意大利战机投弹,轰炸持续了三个小时。飞机是两个法西斯国家租给佛朗哥的,而位于巴斯克地区的格尔尼卡则是共和派的大后方,本来与前线没有任何关系。直到这时,毕加索才终于有了灵感,也下定了决心,要站在共和派的一边。

我们在画册《格尔尼卡》中所能读到的,是毕加索绘画的过程:他画过的草图,他创作的环境。一个饶有深意的对比:艺术创作需要绝对的安静和安全,而战争却意味着嘈杂、凌乱、危险。如果战争触及了内心的民族感情和同情,伟大的艺术家是没什么权利置身事外的。

一匹表情恐怖的伤马,痛哭的女人,痛苦倒地的人,窗口飞出的魂魄般的脸……它们都是受害者。最难以解释的是那头牛,和马脸转向一个方向,表情庄重,严肃,却又有点说不清的嘲讽味。它似乎既可象征西班牙人民,又可代表作恶的人。

作为童书,《格尔尼卡》也可以唤起孩子们对遥远过去、在一个遥远地方发生的事情的意识。这是必需的,每个人的心智的炼成,都得借助于对身外之事、他人之事的情感移植。毕加索也非圣人,他的心理也经历过一个变化的过程;他最大的成功并不在于画作本身如何精美,而成功在于让《格尔尼卡》成为一个随时可以调用的符号武器,在下一次严重的不公正行为到来时,它削弱了旁观者天然的冷漠,乃至点燃了人们行动的热情。

《肯尼迪:权力日记》

作者:[美] 理查德·里夫斯

出版:商务印书馆

定价:89.9元

本书披露了肯尼迪在其主政美国时期的外交事件及美国国内事务中鲜为人知的观点和行动。

《穿西装的蛇》

作者:[美]保罗·巴比亚克

罗伯特·黑尔

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定价:39元

这也是一种反社会人格者,在办公室,他们心狠手辣,又人见人爱,一路钻营爬到最高层。如何识别公司里的吸血鬼——在他吃掉你之前?

《命运的重量:一个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人生自传》

作者:董克俊

出版:广西师大出版社

定价:46元

董克俊,这位被美国的评论家称为“原始”的现代主义画家,建国后最知名的版画家之一,其个人的一生,也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寻味 中国茶》

作者:池宗宪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定价:49.8元

篇5:初中美术:美术教案-格尔尼卡

美术教案-格尔尼卡

一、教学目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格尔尼卡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格尔尼卡

(二)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格尔尼卡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格尔尼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二)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前准备

(一)学生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格尔尼卡”、“

9、11事”。

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第一时:以欣赏为主。

导入

:屏幕上出现“格尔尼卡“的作品。学习新内容:

1、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了解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这种创新重新确立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通常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3、简单描述:画面上表现了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奔跑的脚、举油灯的人、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婴儿嚎啕大哭的母亲、仰天狂叫的求救者等。

4、分析作品: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诠释作品: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6、评价作品:画家采用半抽象(意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因此,这幅画成了20世纪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练习活动:

1、学习评价:(1)我明白毕加索从多个角度来

观察物象,并在平面作品上营造错觉性深度的空间。(2)我明白立体主义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的含义。(3)我明白立体主义绘画并非把描绘对象画得如我们的眼睛所见般的真实。(4)我能仿效毕加索从不同角度观察及描绘物象。()我对自己在学习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2、后随想:(1)对立体主义的绘画理论和方法我感到能理解或很难理解,因为:(2)我喜欢或者不喜欢用立体主义的绘画方式作画,因为:

后准备:搜集有关“

9、11”事的资料,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准备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第二时:创作练习

一、出示:请同学们看一段“

9、11”恐怖分子袭击美国纽约的录象。“

9、11”事虽然与格尔尼卡事不同,但性质是一样的。让我们学习毕加索,以“

9、11”为题材创作一幅画。

二、练习活动:创作一幅以“

9、11”事为题材的绘画,并用简短的文字写出创作心得。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漫画、抽象、写实、电脑创作、拼贴资料均可。学生活动通过查阅资料回答问题如:格尔尼卡、毕加索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对作品的初步印象。如:沉重、灰暗、凌乱、恐惧等。简单回答如:背景、内容、方法、色彩、作者等等作者介绍见本第3页请一同学阅读。学生略答。仔细观察作品,学习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所见。在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作品,由感官优先,进入到思维的主导状态。透过表面,更深地理解作品的意蕴。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诠释,并理解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的特色。综览所有要素后,对作品进行归纳性的评价。学会思考和表达。将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书面的方式表达出来。后思考搜集资料以“

9、11”事为题材将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认识以自己创作的方式结合起来,旨在加深对《格尔尼卡》的理解。教师活动引出问题这幅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说一说你对这幅作品的整体初步印象?归纳:欣赏美术作品感受固然重要,但是还要注意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你对毕加索有多少了解?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呈现图片资料:《蒙娜丽莎》《哭泣的女人》以感官感受画面,对作品进行描述。作者为什么用黑白灰而不用其他更丰富、鲜明的色彩呢?这些人和物画的完整吗?作者采用了什么艺术形式表现的?这作品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呢?出示:详细介绍作品内容以及作品所表现的形式。你能根据以上的描述、分析和诠释的结果,评价这作品吗?布置下一节的学习内容。布置作业

篇6:方城县李媛媛,格尔尼卡教案大全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学生

2、学科:美术

3、课时:1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查阅关于“格尔尼卡”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

这幅作品是20世纪美术的经典作品。选用这件作品作为初中美术教材的开篇,是为了突出理解美术作品的社会作用,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能够揭露黑暗、反对战争,从而唤起更多的人热爱和平、热爱生活,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是怎样表现人的情感的。

作品内容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一般画面意境优美的作品,它是立体派风格的代表作品,选材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美术作品,大量事实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概括特征,既提高了欣赏能力,又掌握了欣赏评价作品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教材分析

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教材是人美版初中美术第一册的内容。《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1937年创作的一幅着名的艺术作品。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以不安、冲撞的动势和强烈的视觉形象,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它是中学阶段美术教材中的“鉴赏示范系列”之一。“鉴赏示范系列”于每册第一展开页置放一件大幅作品及对作品整体介绍与评价,2~3页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细节分析以及创作过程与草图,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美术作品,它为学生提供了如何“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示范。

本课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帮助学生对毕加索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理解,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2.教学思路 本课教材意在打破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为学生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从这一点出发,在版面安排上做了很大的改革:它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资料——从背景到艺术家构思的过程,让学生重点分析、认识作品的艺术语言,经过充分的自学,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这些局部经过精心选择,试图通过几种典型的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悟。

所以,本课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讨论、探究、体验。教师要少讲,只是在学生感到困惑的地方起到点拨的作用。

3.教学重点:作品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表现手法。4.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①学生初步领略立体主义绘画的特点。

②使学生明白格尔尼卡是一幅以战争为主题的政治画作品。

能力目标:①使学生能尝试着把对抽象的立体主义绘画作品的欣赏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②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在欣赏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

情感目标:在欣赏《格尔尼卡》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战争暴行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意识到和平的可贵,学习画家用艺术扞卫和平的精神。

5.学生现状分析: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在接收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兴趣的感性知识。而这幅作品内容显得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一般画面意境优美的作品,所以如果对这幅画直接讲述,或让学生自己看书评价,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欣赏难度大。学生平时对立体主义作品接触较少,可能在没有学会欣赏之前就对它失去了兴趣。所以教学时做到首先吸引他们,然后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效果比较好。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2.学习方法:(1)依据教学目标而设的问题,精读教材,把握重点。

(2)充分利用媒体,讨论、发言和表演,互相促进,加深理解

和记忆。

(3)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生活体验,联系已有的知

识促进学生思维。

五、教学过程

1.学习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视频。教师提问,通过这段视频,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段视频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学生仔细观看并总结此话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2.学习新课:大屏幕显示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背景介绍:格尔尼卡小镇坐落在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区,在1937年4月26日那天下午,应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要求,希特勒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出动飞机向格尔尼卡投下了10万磅炸弹。当日正逢小镇集市,市民毫无防备,人们仓惶逃奔,希特勒的飞机却又低飞,跟踪并扫射逃跑的人们。居民伤亡惨重,据不完全统计,1500人被当场炸死,3/4建筑物被彻底毁灭。当时侨居巴黎的毕加索得知格尔尼卡被希特勒轰炸后义愤填膺,怀着满腔爱国激情创作了宽7.76米,高3.49米的油画《格尔尼卡》。这幅巨画表现了画家对德军法西斯暴行强烈的愤慨,也激起了全人类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的愤慨。

教师提问:我们一起看了这幅画,同学们心里有哪些疑问呢?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相机板书问题并梳理。

①这幅画上都画了些什么?这些元素分别象征了什么? ②整幅画采用了什么样的色调?为什么这样用? ③这幅画运用了什么样的绘画手法? 学生自学,观看课本,根据课文的分析,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和象征性。自学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学生分别回答问题,诠释作品。作品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法西斯空军野蛮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此画不是用写实的手法进行报道,而是采取象征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暴行。

如:公牛头象征残暴和黑暗;马的嘶鸣象征痛苦的人民;像眼睛的灯象征光明、希望;手举油灯的女人象征光明、和平等等。

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恐怖的气氛。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理解历史上侵略战争给人类带来得精神创伤和灾难。体会爱国、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思想。

3.课堂拓展:出示毕加索的《和平鸽》,介绍其作品的含义,让学生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升华思想。

4.巩固练习:让同学们以《和平》为主题,模仿《格尔尼卡》象征手法的创作方式,进行素材的搜集与创作,要求画面能充分体现和平时代人们的心境,构图完整,有一定的感染力。

六、教学反思

1.本节课我能够利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渗透到我的教学中来,使得课堂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爱学,师者乐教,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目的。

2.《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作品,原因有二:

一、作品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

二、这种抽象的形象学生难以理解和产生共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的使用了大量的视频,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加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3.学生通过本课教学设计中的一连串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美术的趣味及意义,并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更是引人入胜,学生的思维也在不经意中展开,这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一种任务和负担,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充实。

篇7:时代优秀女性之南丁格尔

“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每次听到这句话,大多数人认为是赞美教师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就是近代护理学的创始人,英国护士南丁格尔倡导的冲高人道主义精神。她提倡用‘四心”对待每一位病人,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南丁格尔是一位了不起的护士,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南丁格尔是英国人,1820年出生于意大利。她家境优裕,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的父母希望她发展文学、音乐的才能,跻身上流社会,而她对此却兴致淡薄。她在日记中写道:“摆在我面前的道路有三条:一是成为文学家,二是结婚当主妇,三是当护士。”她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第三条道路。南丁格尔三十一岁时,在家庭和周围人不理解和反对之中,进入德国凯撒斯劳滕的护士学校,迈出了当护士的第一步。一八五三年,她当时三十四岁。俄国和土耳其之间发生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开始时,英军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二。报纸披露了这些事实,国内哗然。南丁格尔主动申请担任伤员的护理工作,率领三十八名护士奔赴前线,独自开拓现代战地护理事业。对于一位女性而言,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为当时英国舆论一直反对在医院,特别是在战地医院中有女护士出现。南丁格尔所在的英军野战医院内的情景,惨不忍睹的。伤兵源源不断被送来,霍乱患者也急剧增加,可是医疗用品、粮食物资等却极不齐备。而且据说野战医院的建筑物也极不卫生,运来的士兵因而染上鼠疫并且丧命的也相当多。南丁格尔由于自幼在极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体格并不那么强健,所以也差一点死于疾病。但是她度过了这一切难关,她在信中写道:“克里米亚热、痢疾、麻疹等,如今这儿的水土所带来的疾病,我全都得过。因此,我相信自己的身体已完全能适应这里的水土气候,我已作好同士兵们一起经受这场战争考验的准备。”

南丁格尔在护士工作上作出了巨大牺牲。为护理士兵,有时整天不休息,一直站着。有时相反,为捆扎绷带,要连续数小时跪在那儿工作。由于战斗极其残酷,士兵相继死亡。南丁格尔对很多在凄冷孤独之中断气的士兵,怀着深深的同情。她非常希望“不再出现在失意中孤独死去的士兵”,为此她在那些行将死亡的士兵眼前,竭尽全力进行护理、鼓励。看到她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频繁地跑来跑去,士兵们甚至以为医院里有好几个南丁格尔呢!而且她还担负一件和护士工作不相干的事,即必须书写大量信件。每天有大量士兵死亡。因为联系中断,故乡亲人非常挂念。他们即使给军事机关写信,在当时情况下,也很难指望那些以权威和官僚自居的军官们给予亲切的回答。因此,士兵的亲眷们有时很自然地给南丁格尔写信。而她在极端繁忙之中,一一过目,并真心实意给予回信。她给一个士兵的妻子写的回信,至今还保存着。那是一封告诉妻子当兵的丈夫不幸死亡的信,她那充满着同情心和无微不至关怀的文字,即便非亲非故,也要流着泪水才能读下去的。她还在信中装入了补助申请单,并详尽说明如何办理手续,帮助对方出各 种主意。她一生所写书信的数量极大,据《南丁格尔作品集》的监修者汤槙麻斯先生说:“一种说法是一万封,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万数千封。”她写信既不为获取报酬,也不为扬名于世。

后来,南丁格尔被称为“克里米亚天使”,她在战场上的勇敢无畏的形象是尽人皆知的。但是她所以能以“伟大人物”而著称于后世,是因为她是现代医护工作的创始人。她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各种佳话,不过是她漫长的一生中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的起点而已。而且由于战场上的过度劳累,使她终生未能摆脱病痛。1856 年战争结束后,南丁格尔才抱着病弱的身体,最后离开战地医院回到伦敦。她没有仅仅局限于护士工作,而是积极从事医院改革和印度卫生状况改善等全国性的更为重要的工作。英国公众捐赠巨款,以表彰她的功勋。南丁格尔用此资金作为“南丁格尔基金”,1860 年在伦敦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后又开创了助产士和济贫院护士的培训工作,推动了西欧各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她强调护理工作是一门非宗教性的专业,必须由受过科学训练和品质优秀的护士,负责护理教育和行政管理。她以病弱的身躯充满激情地工作,为培养护理人材,倾注了毕生精力,确立了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和近代护理学的科学地位,使护理学科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成为受人敬重的职业。1867 年,在伦敦滑铁**场,建立了克里米亚纪念碑,并为南丁格尔铸造提灯铜像,1907 年,英国政府授予南丁格尔最高荣誉勋章,这是首次将该勋章授予女性。1910年,南丁格尔在睡眠中溘然长逝。遵照她的遗嘱,英国未举行国葬。但是世人为了缅怀这位现代护理事业的先驱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把她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并设立南丁格尔奖,奖励那些在护理工作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篇8:格尔尼卡优秀教案

1937年,当德国空军对西班牙北部巴克斯重镇格尔尼卡进行持续三个小时的轰炸后,哀鸿遍地,血流成河。毕加索激愤难当,决定以此事作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的壁画创作的题材,名字叫作《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运用了立体主义的表现手法,乍一看,《格尔尼卡》在构图上显得十分随意,它采用长方形构图,没有明确的构图规律,甚至显得有些杂乱。然而,当我们细细观察时,却发现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从左至右,第一组是一头牛和它下面抱着死孩的妇女;第二组为画面的正中央,它是由不同的亮色图像构成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两边分别有一匹马和一个满面苦痛的女人的头部,而三角形的底角则由一只手和一条腿分别左右延伸至画面的顶端;第三组则是一个伸长了颈脖、双手高举的人。

这三组看似混乱的画面却是有意为之,它要表现的是战争的残酷,它要控诉的是法西斯对无辜平民的暴行,唯有如此构图最能表达作品的主题。

在画面中央有一匹嘶鸣的马,它被一根长矛由上而下地刺穿,似乎是疼痛使它硬生生地扭过了脖子,发出了震人的嚎叫。马的右侧是一个皱着眉、张着嘴的妇女,她的头和胳膊都从一个窗口里伸出,手中掌着灯,但是这盏灯点亮的并不是希望与美好,而是绝望与恐惧,它残酷地照着这血腥的场面,她愤怒惊愕:是什么禽兽如此残暴地荼毒生灵?为什么家园会变成废墟?……在妇女的下方有一个努力奔跑的人,她前倾着身子,发达而有力的小腿肌肉表达出她想要极力地逃离这个人间地狱。而妇女右手边的人从顷刻坍塌的建筑中高举起双手,她瞪圆的双眼和拉长了的颈脖表现出极度的恐惧和惊悚。

在马的左侧,一位妇女紧抱着一个死去的孩子,扭曲的表情泄露了她内心的悲痛,她无能为力,只能仰天痛哭;与此同时,有一头牛在她的上方,麻木的俯视着他们;地上躺着一位宁死不屈的战士,手臂被分离,可他的手中依然握着刀,一朵花开在了手边,似是祭奠,也似在赞颂……这让人联想到了达利1936年的作品———《内战的预兆》,画中人物器官四分五裂,触目惊心。反观现状,达利的这幅画,再次证实了战争的残酷。

战争取得了多大的胜利,就会有多悲惨的灾难,就会有多壮烈的史诗,就会有多少妻离子散、流离失所的人们。所以,人们更加强烈渴望着和平。

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于《格尔尼卡》,他曾经这样解释道:“牛代表残暴,马则是人民……”“那幅画是诚心向人民呼吁……”

毕加索在《格尔尼卡》中表现出多么淋漓尽致的悲惨痛苦,同时他就表达出多么真诚炽热的向往和平的心。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被公认为和平的象征,叫做“和平鸽”。毕加索享誉世界,他通过作品告诉了人们战争给人耻辱与灾难,而和平才是真正的人心所向。

二、和平的意义———阎立本和他的《步辇图》

阎立本出身绘画世家,其父其兄皆在艺术上有所造诣、名扬千里。阎立本也继承家业,努力从前人的艺术中学习和汲取营养,将其延续并发展起来。

唐朝初期,吐蕃松赞干布向唐太宗求娶公主。而中国往往也愿意采用和亲的方式来维系本朝与外邦的关系。通常,和亲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国力衰弱,以委曲求全来结交外邦,求得片刻安稳;另一种是国力强盛,以赐婚之姿态让公主下嫁至外邦,有安抚边陲之国的意思。

唐太宗时期,唐太宗奉行“君舟民水”之理念,重视民生之本,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国力强盛。故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就是后一种和亲的典范。

阎立本的《步辇图》记录的就是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接受吐蕃王求亲这一历史史实,它是现存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要求和平的历史画卷。画幅分为两部分,左一半是文字记载,右一半是图画。画中,被九个宫女簇拥而来的便是唐太宗,而左侧的一人手是持官牌,身穿红朝幅服,头戴官帽的典礼官。典礼官的左侧那身着彩纹衣饰,腰佩容臭,满脸络腮胡、拱手以对的,显然便是吐蕃派来的迎亲人———禄东赞。禄东赞往左,一身汉衣、眉清目秀的为翻译官。

画中处于右侧的唐太宗坐于步辇之上,用慈祥嘉许又不失威严的目光望着禄东赞。宫女们有的手执屏风扇,有的高举旌旗,有的弯腰毕恭毕敬地抬着唐太宗,还有一个人似是在小心翼翼地扶着轿子,以防突发事件。这些无一不体现着唐太宗的尊贵地位,也表达出作者对唐太宗的尊敬与赞美。而左侧,画家生动地刻画了藏族使者禄东赞的精神气质,禄东赞脸颊丰满,高鼻,黑黑的络腮胡,体现了藏族人民矫健中略带粗犷的体格特征。他举止谦恭,敬畏中带显着精干,憨厚中使人可信。

《步辇图》表现手法简练而明朗,在这幅画中,唐太宗无疑是最主要的人物。按理说,唐太宗被众多宫女从右端簇拥而来,自是未见其人就已有眼花缭乱之势,也无中心位置的优势,但是画中唐太宗却尤为明显,这是由于作者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段达到了预期效果。在我国传统绘画中,画家常将主体物画大以突出主人公。另外,宫女彩带红衣、上又有绿扇和红伞加以相衬,而唐太宗一身通色,与宫女和扇、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画面的左侧,作者也是用同样方法———禄东赞左右二人服饰颜色单一,衬托出了身着斑斓有致的长袍的禄东赞来。

《步辇图》体现出一种唐朝于外邦建交时的友好亲切的场面,这似乎也印证了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吾则独爱之如一”的思想,而这种思想也一直伴随着他的亲政时期,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后,更是促进了唐朝与外邦的友好交流发展,形成一种天下太平之势,国力也日益增强,国泰民安,唐太宗名垂青史。

或许《步辇图》不仅仅记录了历史史实,还显示了和平的意义。唐太宗的亲和嘉许,吐蕃使者的友善尊敬,都奠定了之后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和睦之景。而之后的太平盛世更是体现了这种和平往来的正确性。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格尔尼卡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格尔尼卡-教学教案04-26

格尔尼卡教案04-23

车尔尼教案04-19

格尔尼卡解析04-28

格尔尼卡说课课件04-23

西塞尼卡学校04-10

海德格尔名言04-15

南丁格尔范文05-17

李格尔风格问题04-29

海德格尔的路标04-14

上一篇:要不要做班主任下一篇:学校民主评议学校行风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