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尼卡说课课件

2024-04-23

格尔尼卡说课课件(共8篇)

篇1:格尔尼卡说课课件

美术课格尔尼卡课件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的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9月3日的大阅兵大家都看了吧,多么的壮观,充满力量和喜悦。但是在1937年,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小镇,德国法西斯对原本美丽的格尔尼卡小镇进行大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画家毕加索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慨,于是在墙上激情创作了一幅壁画,用来痛斥和揭露法西斯的暴行,所以用地名格尔尼卡来命名这幅画,今天这一节课我们要赏析的画作就是

《格尔尼卡》。

二、 画家简介

欣赏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9定居巴黎。他从19世纪末从事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还有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格尔尼卡》。

三、画面内容分析

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画,给你们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乱、丑、灰。

画面中表现了哪些形象呢?

人、动物、灯等。

我们一起来赏析,这幅画看上去很杂乱,实际上是经过画家精细推敲、布局,画了六张草图才完成的。那我们怎么很清晰的解读这幅画呢?

首先我们把这幅画从左到右分为四段。

第一段:牛、抱着已死孩子的女人、躺在地上的战士。

在第一段中最突出的形象就是看上去很凶恶的牛,代表着法西斯的暴行和黑暗。抱着已死孩子仰头痛哭的女人,她的眼睛像两滴眼泪,表示母亲在战争中失去孩子的痛苦,是人类受苦受难的普遍象征。

她的右下方是躺在地上的战士,拿着一把断剑的剑柄。这是与敌人战斗时砍断的,在断剑旁边还有有一朵小花,是画家抒发对死去战士的悼念之情。 大家看士兵的肢体还是完整的吗?不是,已经支离破碎。死去的士兵眼睛却是睁着的,表示他未能保家卫国而死不瞑目。

第二段:马、灯

马面目冷漠、无情的发出嘶吼,它面朝着公牛,有何寓意呢?代表着受难人民对法西斯的`痛恨,象征着痛苦的人民。

用灯取代太阳,灯像人的眼睛,发出耀眼的光芒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剧的气氛。

第三段:举灯的女人、奔跑的人

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女人象征光明与希望。

下面是奔跑的人,我们发现他的后腿拉得很远似乎跟不上前腿的脚步,这是逃命的场景!

第四段:从楼上跳下来的人

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男子形象,为什么一下子就吸引我们的视线?他是从楼上跳下来,发出求生的呼喊,张着嘴巴,惊恐的面部让人过目难忘。

好,画面内容我们基本分析完了。

四、艺术特色

格尔尼卡+教案1、 色彩:黑、白、灰

整幅画用错宗复杂的黑、白、灰色块造成画面阴郁、恐怖的效果。

2、 构图:饱满、均衡

3、 造型:夸张、变形

4、 表现手法:象征、立体主义

五、作业

以象征和平的事物为题材(和平鸽、橄榄枝、吉祥物、大熊猫、),创作一幅简笔画。

要求:用立体主义风格去表现。(五分钟时间)

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对《格尔尼卡》的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作了赏析,明白了立体主义描绘的对象并非如我们所见一般。真正的艺术,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板书设计:

篇2:格尔尼卡说课课件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是七年级的美术教师***。首先介绍一下在我的课堂上实施的教学理念。

快乐教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寓教于乐,轻轻松松,润“美育”于无声中。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选自人美版第13册七年级上,属于“欣赏·评述”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与设计、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五个方面来说课。

一、教材分析与设计

新课标实施以来,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学美术教育方面的锐意改革。它改变了以往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的灌输,转而向美术的情感素养方向发展,培养学生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以激发其终身追求美的情感。

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美术作品欣赏——就是一个最好的解决途径。通过欣赏课,可以教会学生怎样欣赏、理解艺术作品,从哪个角度去体会美、感知美,从而达到美育素养的积累。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的作用很重要,它好比开启初中美育的一扇门,让学生能了解初中美育的特点——那就是“直观感受美,深层挖掘美”。

本节课的作品《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的名作,属于“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一幅世界名画。因此,在教学设计这一块,我做了如下安排:

教学目标: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而欣赏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把眼睛所接收到的信息,大脑所反映出的情感,用语言表述出来,简单点说就是说出自己的直观 感受。我从三个方面设立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作品的仔细分析,让学生了解《格尔尼卡》,明白毕加索创作的根本思想和目的,达到欣赏的目的。

过程与方法: 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方法,认知作品的历史背景,体会“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并体会毕加索的艺术作品带给人心灵的震撼,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让学生的思想情感上升到“爱护世界和平”的高度。

教学重点: 作品局部赏析,分析理解人物的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

1、能够分析出《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 象征艺术,让学生理解它的独特意义。

2、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产生“爱护世界和平”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面对“象征主义”作品,还是感觉到晦涩难懂。因此,解读“象征主义”的意义,明白怎样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是本节课学生的应知点。但是初一学生的理解力是有限的,我发挥了“视觉艺术”可以给人直观感受这一特点,把这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把深奥的作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解读出来,让学生理解、接受。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一有利条件,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音乐、视频创境法”、“深入浅出分析法”、“内心独白朗诵法”、“行为艺术再现法”。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采用了:自主探究性学习法、手绘线条情感表现法、师生互动法、生生互动法、游戏参与法。

这样以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效率,使我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快乐课堂”。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三觉触动说导言:

导言犹如一节课的风向标,好的导言可以直接引领学生入境,激发学习兴趣,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导言部分的时间只用1—3分钟,而我的这节课导言部分设计用了10分40秒。这不是言之无物的拖沓,而是精心设计的教学铺垫。

我用了听觉、视觉、触觉三个部分完成了导言的引入:

1、音乐引领入境 我先用了一个刺耳的警报声,让学生产生惊恐的紧张的情感,为下面教学中出现的“战争让人产生的恐慌感”进行铺垫。接着,我播放了《在松花江上》这首歌,问学生听了有什么感受?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想到了日本鬼子,想到了战争,感到有害怕、惊恐的感觉。”

2、视频直观触动 我截选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南京大屠杀》的记录片放给学生看,直接触动学生的神经,并问学生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说:看到了帝国主义的残暴,看到了无辜百姓的凄惨,感受到了愤怒、悲伤的情感。

3、线条表述情感 情绪被煽动到这里,我接着问学生:能不能把这种情感用简练的线条表现出来?在3分钟之内,先画完的同学有机会把作品粘到黑板上,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在这种情绪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完成了作品,我还让学生讲解自己作品的意义。

这一切都是为了顺利引出本课的内容,让学生于无形之中接触到“象征主义”,通过阐述自己的画,解释线条象征的意义,色的象征含义。其实,这就是“象征主义绘画”的最基本的定义。

自主探究、层层分析、真情告白说内容:

1、初次赏析说感受: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所有的艺术作品都会给我们一个直观感受,也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第一眼感受谈出来,这样好带这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

2、师说背景生讨论: 教师把《格尔尼卡》这幅作品的历史背景介绍给学生,并让学生相互讨论,解读为什么观看之后有这种感觉,体会作品传达给我们的动荡、害怕、紧张的象征情感。

3、再次赏析细分析 教师把作品中的每一个形象利用课件放大,采用师生问答,讨论分析,层层剥茧的方式理解作品中的形象处理方法和意义,明白“象征主义绘画”。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沟通情感。

4、真情告白与再现 这一部分的设计是本节课的高潮所在,是发挥“主体性教学”模式的体现,真正让学生作到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只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我是分两部分完成的:

①内心独白 我让学生把自己比拟做作品中的形象,以话外音的形式,配上恰当的音乐,分别扮演角色,进行朗诵——内心独白。进一步入情入境,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象征性。

②情景再现 行为艺术——是美术领域当中的“现代艺术”,它可以用肢体语言夸张的表述情感,传达一定的思想意识,它可以是深层的,也可以是浅显的,只是在于观者的人文素养,但传达给人的感官刺激却是直接的。在内心独白创设的情境中,我让学生按画面中的形象扮演静止造型——情景再现,整个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的表演非常有激情,很有想象力,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5、回头再说深分析 经过了上一段的分析,引领学生再看画面的色彩为什么是灰色的?学生很自然的就能回答出来:因为它象征着悲愤、恐慌的情感。再结合同学的手绘线条的作品与刚才的分析过程,同学们总结出来《格尔尼卡》的艺术手法——象征主义,并且理解了“象征主义绘画”的艺术特点。

6、轻描淡写说作者 我分了两个部分介绍作者——毕加索,一是从他的品格介绍,二是从他的代表作品介绍。

①小插曲《谁的杰作》 二战期间的法国举办了一个象征主义艺术展,德国纳粹军官去观看,询问一个年轻人:这是谁的杰作?年轻人说:是你们的杰作。我询问学生:猜猜看,这个年轻人是谁?你能感受到他什么样的品格?学生马上就猜出来了:是毕加索,感受到了毕加索的不畏强暴的正义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②、代表作品简介 毕加索一生的作品非常多,而且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我只是选取了几幅,并且以战争为主,让学生简略了解。

7、再放作品重观看 重新观看作品,学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情感升华说小结

课堂小结就是一节课的总结与概括,但是好的小结却可以把一节课的情感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并使学生产生深刻的理性情感。本节课的小结部分,我在课件里插入了和平鸽的图片和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并配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让学生不能忘记历史,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类制造的灾难的回顾,体会到和平的重要,让每个学生的心中装满和平的种子,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出其不意说板书

一般来说,板书的设计应放到导言之后,而我这节课的导言部分却放到了课的高潮部分,在学生与老师一起细腻的分析作品之后,老师询问:我们今天 欣赏的这幅作品叫什么?作者是谁?是什么派别的作品?在学生齐声回答下,我把答案写在黑板上,完成了本节课的板书。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够利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并把这一理念渗透到我的教学中来,使得课堂活跃,气氛热烈,学生爱学,师者乐教,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目的。

篇3:说课课件的制作技巧

一、科学认识说课课件

说课课件能使说课内容更加丰富, 形式更加多样, 便于直观地展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材把握和操作技术, 有效提高说课质量。说课课件除了遵循课件制作的普遍原则外, 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说课课件的制作目的

说课课件应体现教学基本理论、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学习指导、多媒体制作技术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 要体现如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育技术学的相关理论进行教学; (2) 能明确阐述教学设计中的内容、程序、方法、模式, 以及教师如何艺术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3) 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如何贯穿于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 教学如何解决教学重点、难点; (5) 从课件的技术性出发, 对文字、图片、影像和寓意信息的处理是否得当、确切等。

2.说课课件的认识误区

(1) 教学课件充当说课课件

教学课件的对象是学生, 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交流, 目的在于讲授专业知识。说课课件的对象是同行及专家, 重视教学设计思想的单向输出, 目的在于阐明说课者是如何界定教学目标, 组织教学材料, 选择教学方法, 以及如何在课堂教学运用媒体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等。

(2) 将说课课件当成读报板

一些教师习惯把要解说的内容全部复制到说课课件上, 这样虽然有利于清楚明白地呈现说课者的理念和意图, 但却容易产生依赖性, 就像在课堂上复述教案一样, 给人照本宣科、死板教条的感觉, 课件的可欣赏性也会大打折扣。制作说课课件, 要从有利于说课者演说和展示、有利于评委观摩和评议、有利于双方信息沟通的角度出发, 重点展示体现教师说课意图的文字、图片、图像等信息, 用比较醒目的形式, 加强重点信息对评委的多重刺激, 让他们能充分理解说课者的教学观念、教学意图。

二、说课课件制作小技巧

(一) 文本处理

文字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 以提纲式为主。过多的文字阅读容易产生疲劳。标题文字应与内容文字在字号、颜色等方面有所区别。同一级别标题的字体、颜色、字号应该保持一致。在同一课件中使用的字体最好不要超过三种。文字颜色应与背景形成对比, 要求文字醒目、画面和谐。

(二) 图片处理

选择合适的图片非常重要, 关键要看图片在课件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图片应该清晰, 大小要适当, 尽量使用JPEG和GIF格式, 尺寸一般不超过800×600像素。图片的位置、大小、颜色等都需要紧紧围绕说课内容。画面布局尽量遵循“黄金分割”, 也叫“三分法则”, 即将重点展示的图形放在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 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又充满美感。课件中图片的处理原则:1.能用大图, 不用小图。大图是指像素高的图片, 使用大图, 显得大气, 选择小图不如采用色块、线条等。2.选择图片要有整体性, 与课件风格、色系相配。3.采用图片要时刻关注使用目的, 切勿喧宾夺主。对于课件而言, 美观绝不是第一要考虑的要素, 重点是课件要达到什么目的。

(三) 音频处理

课件中恰当的使用音乐和音响效果, 可以烘托气氛、渲染情绪、激发联想, 更好地表达说课内容。课件中的音响和音乐应该相互补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 音响表实、音乐表意, 共同为说课服务。舒缓的背景音乐, 可以调节说课的紧张气氛, 有利于引发思考。在说课中, 重点处应选择舒缓、节奏较慢的音乐, 过渡性内容选择轻快的音乐, 在演示时设定播放开关按钮或菜单, 便于教师控制。

(四) 幻灯片切换

选中需要设置的幻灯片, 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命令。在“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查看“单击鼠标”时课件页切换效果, 如速度、声音、换片方式, 满意后单击“应用”。既要富于变化, 又要减少观看者的视觉疲劳。应该谨慎使用幻灯片切换时的声音, 幻灯片切换时加入的声音主要是要告诉观看者幻灯片已经切换;在重要的概念处加入不同的的声音, 强调这里很重要。在播放时应控制音量的大小, 避免分散注意力。

篇4:《秋天到了》课件说课稿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向大家学习制作课件的技术与技巧。

下面我就将我今天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本次赛场上我抽取的题目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根据素材中所体现的素材精要,我通过构思、想象,制作了一套既能体现主题又具有中国风的“动感画轴”为主要模板的课件。下面我将从两方面具体介绍作品的组成。

一、作品开发工具及特点

为了实现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又具有较强的表现风格的目标,制作时我运用绘声绘影、Mvbox、光影等软件合力编辑而成,特点是:导航清楚、界面美观、富有新意。

二、作品的开发设想及内容

这是主页面。为了使整张板式凸显生动活泼风格,我运用了一些小技巧将艺术字和动作按钮的颜色和线条设置为动感图片,进行这样的美化处理就是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大家看到了,下面分设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儿歌入题

为了将学生带入秋风、秋景的情境之中,我将素材库中的素材整理、编辑再加上与整体风格保持一致的“画轴”为切入面,制作了一段视频请大家欣赏:(课件展示)

这一小段动画的设计,我主要是运用Mvbox软件中的Flash和Avi的特效功能联合录制合成的。这样使作品更具有鲜明的个性,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自然进入课文的朗读。

第二板块:字词入秋

1.看拼音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连词成句。

第三板块:秋景欣赏

诗人晏殊说: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古人眼中柳、花、月是清幽、至美之物,所以我在这一板块中将华美的现代之物和古画面融为一体,力求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大家看:

画面1——秋意浓浓 一叶知秋

画面2——绵绵秋光 满眼希冀

画面3——阵阵秋涛 无尽遐想

画面4——秋高气爽 风轻云淡

画面5——高唱秋歌 满载而归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富有创意的秋景制作让學生找到自己眼中的秋天,加强对秋天的认识,从而将自己对秋天的感觉写于笔下,达到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目的。

篇5:美术_格尔尼卡说课教案

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和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节课选自美术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三册第一节课第一课时,本课是对毕加索代表性作品《格尔尼卡》的欣赏、讲授、评述为一体的综合课。属于本单元中“欣赏,讲解”学习领域,在教学中通过对作品的欣赏.讲授和评述来使学生认识了解作品,激发兴趣,培养自主欣赏的能力.本课旨在让学生赏析作品,深入了解画面所包含的内容和作者创作这幅画的历史背景以及画面形象的象征意义、作者的生平和这幅画作的艺术风格,重点是弄懂作品所展示的形象是什么,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及艺术手法。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本着提高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审美辨别能力,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对《格尔尼卡》进行赏析,了解作品的内涵,作者毕加索生平和艺术风格,并欣赏其代表作品.2).能力目标: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感知名家作品的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背后包含的历史,反思战争,珍惜和平,形成公正的审美观。

设置目的:通过对《格尔尼卡》这副作品的赏析,增长艺术知识,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3.重点和难点

重点:赏析《格尔尼卡》,弄懂画面包含的内容及意义,使学生从艺术形式和现实意义上认识《格尔尼卡》的价值,并以此培养学生珍爱和平的情感。难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西方现代绘画的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尤其对于现代绘画中的立体主义是学生理解上最难掌握的。

设置目的:《格尔尼卡》这幅作品在西方现代绘画中具有极其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故而能够做到使学生能够真正了解这幅作品也就等于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走进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并且借此来回顾历史。4.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1.作品资料及简介

2.画家的个人生平,故事,艺术历程和艺术风格等文字资料 学具:1.学生收集的作品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5.课时:1课时

6.授课对象:初中一年级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我将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二.教法与学法

教法指导: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根据教材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以实例为线索,充分动用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做法如下:

1、情境再现法

在本课教学中,由于欣赏的绘画内容与形式比较难以理解,如果像传统的欣赏课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进行讲解,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所以我运用了多次的情景模拟和体验,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直观的过程中感受作品,在情感上达到和作品的共鸣。

2、德育渗透法

这幅作品本身便是为了抗议法西斯暴行而创作的,所以又被誉为“声讨暴行的檄文”,因此我在本课中,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和平主义的思德教育。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可见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自主探究学习法

在教学中,我运用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思考——讨论——评述”的方式对作品进行赏析。

2、合作交流法

学习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见解,目的是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图片多、资料多的特点,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近作品,从而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作品,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我在这节课上以“欣赏作品――分析作品――评价作品”为主要教学环节来展开、深入课题。

1.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注意力,确认学生进入角色 2.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激发兴趣。

怎样让学生对本课产生学习兴趣,并对美术产生一种持久的兴趣,从而达到课程所要求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呢?上课后,我先提问:有哪位同学知道毕加索?有谁知道他有哪些著名作品呢?引起学生对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的注意,以此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2).出示课件,初步了解和感受

这一环节是将准备好的资料图片投放在大屏幕,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引导学生交流,1、画面中可以看到那些形象?然后在在屏幕上详细的按画面所有的形象作出讲解: 画中右边有一个妇女举手从着火的屋上掉下来;另一个妇女冲向画中心; 左边一个母亲与一个死孩;

地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一手握剑,剑旁是一朵正在生长着的鲜花; 画中央是一匹老马,为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杀,左边有一头举首顾盼的着的牛,牛头与马头之间是一只举头张喙的鸟;

上边右面有一从窗口斜伸进的手臂,手中掌着一盏灯,发出强光,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

这也是本节课讲授的重点之一。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比较、讨论后,教师再适时地介绍作品创作背景及作品在当时的社会意义,为学生深入理解画面创设一个情景:《格尔尼卡》表现的是1937年4月26日,德国法西斯空军为试验炸弹的威力轰炸了西班牙巴斯库的一座小镇格尔尼卡,使2000名无辜人民丧命。这一事件震撼全世界,也震动了画家毕加索,他创作了这幅巨画,抗议德国法西斯的暴行。画里没有飞机炸弹,却充满了恐怖、死亡和呐喊。画的背景布满黑暗,那盏光明的灯照射着这血腥的场面,好似一个冷酷而凶残的梦魇笼罩着全画。而画家之所以如此表现这一事件,也与他儿时的经历有关:1884年,毕加索3岁的时候,在西班牙马拉加发生了地震.那天晚上的尖叫.惊恐.毁灭.火焰都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爸爸背着他走出房间,母亲举者等照路.那场自然灾害带来的印象,成为他描绘战争灾难的基础。

然后,给学生时间默默体会一下画面中的场景。

设置目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描述画面:牛,马,灯,抱着孩子的母亲,战士的尸体,跳楼的人等一个个战争场面。运用情景感受方法,使学生从情感上体验作品,从与初步感性认识的反差中帮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3).了解作品,体验风格.画家作为立体派的代表人物,也充分的立体主义这种艺术手法运用到这幅作品中。在作品中,画家采用半抽象的立体主义手法,以寓意和象征的形象把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揭露出来。这些超时空的形象组合蕴含了画家愤懑的抗议。这种打破空间界限的绘画形式,使画面失去错觉性深度的效果,以一种史诗般的悲壮触动着观众的视觉和心灵。然后可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那什么是立体主义呢?来引起学生注意,然后再在幻灯片上展示答案,并出示一些毕加索立体派风格的作品,初步感受立体派艺术风格。

接着让同学们思考并做出回答:作品也运用了象征的手法,那你知道画面中的灯牛马有什么象征意义?依次加深对作品的了解。

灯是比喻光天化日或一只眼睛在浓重的黑暗中注视着这幕惨剧. 公牛是残暴和黑暗, 那匹被长矛刺穿了躯体的马代表人民. 4).作品评价

此画结合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表现痛苦、受难和兽性。这一切使《格尔尼卡》成为上世纪少数几件真正具有大众意义的作品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美术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

情景假设:曾经有一位德国法西斯军官指着《格尔尼卡》对毕加索问:“这是您的杰作”?毕加索当即反驳:“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从中你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哪些方面? 5)布置作业:

《格尔尼卡》反映是二战时期德军的暴行,但它的创作也与画家经历的地震有关。而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的大地震.那么同学们就以这场自然灾难为题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要求: 形式不限,单色、着色、抽象、写实、手绘或材料拼贴都可以,8开纸大 设置目的:情景假设除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让学生以口头与书面的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理性认识上欣赏作品,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课堂评价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展示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进行提问并伴随有讲解,欣赏之余使学生加深了印象,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作品,体验大师作品的魅力,同时不忘过去历史,反思战争。

篇6:说课课件模版

一、说教材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质写秋天。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本课的的学习,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的抒发感情,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了这样的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读“清凉、留意、扇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 :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

二、说教法与学法

本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所以,教学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通过反复品读、探究、讨论,再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中积累语言。其次在教学中我还采用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朗读,以便更好地进入课文的情境。

根据本课特点,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感受秋天的美。

三、说教学流程

本课教学我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 。第二课时品读秋天的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现在我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预设,这一课时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一设置悬念,妙趣导入二深入文本 细读品味三拓展延伸,歌唱秋天

一、设置悬念,妙趣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送你们一首诗。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春天的雨像一位报春的使者,用温柔的雨滴滋润着大地万物。

夏天的雨像一个调皮的孩子,总是敲着大鼓、轰隆隆地从天而降。

?? ??

冬天的雨像一群可爱的精灵,是他们给大地送来了雪姑娘的礼物。

2、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3、对呀!诗中还缺秋天的雨。今天的这节课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帮助老师一

起来完成这首诗。同学们愿意吗?

4、好,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秋天的雨》,学完了课文你们肯定能帮助老师写完这首诗了。

本课的语言优美华丽,在导入设计上采用一首小诗的方式引出与课文基调符合。诗中间缺失的秋天的雨可以使孩子们对秋雨充满了好奇,唤起阅读期待,以更好地投入朗读打下基础。

二、深入文本、细读品味。

(一)抓钥匙 赏秋雨

1、出示秋雨图,师引导:看,同学们,秋天的雨趁同学们没留意轻轻地,轻轻地来了!(示课文第一自然段)自由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预计学生会说秋雨是一把钥匙,真神奇!这时我顺势而导,钥匙,是意见常用的东西,她有什么作用?你从文中哪些词语体会到秋天像一把钥匙?引导学生抓住“轻轻地、趁你没留意”等词体会秋天到来的轻盈、温馨。这样通过联系生活经验,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激励,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秋雨的神奇。

(二)抓五彩缤纷,品秋色

1、秋雨,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它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呢?(出示秋天美丽的景色)

2、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同学们找出了黄色、红色、等各种颜色。其实这么多颜色它可以用第二自然段的一个词语表示,你们能找出来吗?预计学生能说出五彩缤纷,板书, 齐读。

4、接着我顺势而导:这五彩缤纷的颜色,秋雨分别把它们给谁呢?自己再读读第二自然段并找找秋雨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自己喜欢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学生朗读,教师巡视。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再交流一下。指名生自由地说。重点交流以下几句:

(1)银杏树的叶子像扇子,扇哪扇哪,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引导学生边想象画面边齐读这几句话。如果把句子当中的“扇哪扇哪、飘哇飘哇’去掉,自己再来读读看,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小结:“扇哪扇哪”让我们仿佛看到银杏叶像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轻轻地、轻轻地帮我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而“飘哇飘哇”让我们感受到红红的枫叶多像一枚枚邮票,为我们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这两句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银杏叶和枫叶写的非常传神。但是华美的语言也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在理解这两句时我首先出示银杏叶的图片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反复诵读达到记忆的积累优美词句的目的。当然仅积累是不够的,还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句子写得好,好在哪?我通过减去句子中词语的方法让学生品悟那几个词语用得如何精妙,更教予读书的方法,以便学生迁移学习

5、秋雨还把什么颜色给了谁?通过引导读果树上的“你挤我碰”菊花的频频点头体会到秋天丰收的喜悦和菊花的美丽。最后出示秋雨课件,推荐读书最好的同学配音,其他同学去欣赏,去享受。 这里需要播放一段多媒体,用直观的方法展示在秋雨的滋润下,秋天的五彩缤纷与收获的喜悦。孩子对秋天的感触肯定不深,课文中描写的许多景物他们也没有真实的看见过,那么在这里通过画面的展示和同学的朗读,就能有更深的感触和体会了。

(三)抓气味,展秋收

(1)秋天的雨滴里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闻一闻,你闻到了什么气味?

这一自然段主要是通过对香气的留恋进一步的写出秋天的丰收与美好。鉴于本自然段比较简单,因此我主要采用了放手让学生朗读的方式感悟此段。还特别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比赛读、自由读等方式,增强学生朗读的欲望。

(四)抓热闹,悟秋趣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本段文字可谓妙趣横生,这恰恰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此,我顺学而导,以学定教,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采用了“看图说话”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我采取了以下策略:学生充分自由朗读,积极为自己的出色表演奠定基础,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美读,出示画面,用自己的语言看图说话。这样个性化的阅读,加深了对本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说话能力,分享了阅读乐趣。

(五)齐声读,赞秋雨

我们都该感谢秋雨,它带来了绚丽的秋色,带来了成熟的果香,还带来了冬天即将到来的信息。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秋天的雨!齐读第五自然段。第五自然段是以教师总结,学生赞美秋天来引出朗读。既节省了时间又给了学生充分朗读的空间。

三、拓展延伸,歌唱秋天。

1、在学生齐声高诵秋歌之后,我问:在你的心中,秋天的雨还是一首什么样的诗歌?学生畅谈秋雨。师小结过渡秋天的雨是真是美妙、神奇、令人陶醉!你们个个都是小诗人!下面让我们回到上课前老师给你们看的那首诗,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它吧!出示

生自由交流。全班展示,美美地朗诵自己写的诗。

此环节的设计与课题的导入可谓首位呼应。让学生自由的把小诗补充完整,鼓励他们凭借学习本课和原有的语言积累完成这首小诗。这么做不仅有利于他们

将课文内容的内化提炼自己的观点更能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2作业:秋天是美丽的、迷人的,让我们沿着秋天的足迹,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找秋天,感受秋天,歌唱秋天。

(1)喜欢诵读的,找些赞美秋天的诗文进行诵读。

(2)喜欢写诗的,试着写一首赞美秋天的小诗。

(3)喜欢画画的,用你七彩的画笔画画秋天的一处景色。

(4)喜欢旅游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把看到的景色写成一段话

这样的作业基于文本而高于书本,从积累、解读、写作、创作等方面着手设计的。而且这四个题目并不是每个都要做的,可以选择其中两个做。这样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拓展自己的能力。

四、说说板书设计

颜色:五彩缤纷

秋天的雨 气味:香香甜甜 丰收 欢乐

声音:冬天的消息

篇7:格尔尼卡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过程,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其中诗歌鉴赏(特别是古体诗词)是高职类考试文学鉴赏考査的重点,因此诗歌鉴赏被列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抓住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品味表现力较强的词句,并且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而运用比较、想象,挖掘创新,领悟诗歌的意境,此篇很适合这样的教学。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多读古代诗文中的一些名家名作,这样才能对诗歌的类别、创作背景、表达技巧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篇居于诗歌鉴赏教学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

依据特殊类高考大纲确立本课教学的目标为(1)了解杜诗的艺术风格

(2)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遵照教学环节,诗歌进行分类鉴赏,依据本诗的特点,可确立该课的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蕴涵的感情;情与景的自然融合。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5、课时安排:1课时

依据教学进度及全诗内容而制定。

二、学情介绍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哪些角度进行鉴赏,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鉴赏,还比较模糊。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也是教授本课的一个目的。

三、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重点赏析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全诗。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朗诵《登高》全诗。)

问:大家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呀?(杜甫)

以一种讲述电影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这样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以便更快更好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中。

(二)老杜知多少(作者简介)

“温故”提问,“知人”论诗,为新课学习作准备。设计如下:

说起这位老人,我们总是有太多的话要说的。大家说说,都知道多少?(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他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其诗被称为“诗史”。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梁启超赞美杜甫是“情圣”。

学生对杜甫并不陌生,他的诗歌也能背上几首。安排由学生(基础差的)先说,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的作用。

(三)背景材料提示(出示幻灯片)

因导语设计中已有部分提示,所以不必再多花时间讲解,但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复杂的感情,因此这一环节又不能省掉。

(四)感读《登高》:诵读提示

1、学生自由读,学生个读

课堂应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支配。整体感知要阅读、讨论与广泛的交流。在信息的交互中扩大和丰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在整体感知的阶段,不设置问题,还教学的自然状态,原生与无序的状态,以求得学生整体意识的建构。带问题的感知,因明显地使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而不及其余的定向性,而不利于语感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原生的整体感知阅读预示的是一种可能性,是在面与空间上的延展,因而是生动的、丰富的过程。

2、读法指导:

教师展示幻灯,(可在指定学生个读时)就具体内容进行指导。(幻灯)◆阅读和欣赏诗歌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具体情境,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

◆要注意体会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的妙处,理解深刻寓意;要反复吟诵,细细品味作品的情思和韵味。

◆《登高》于悲痛中渗透着杜甫伤时忧国的心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创造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朗诵要把诗作背诵下来,要适当运用手势、眼神、体态来表情达意。注意声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让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共鸣,做到声情并茂。

◆《登高》表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沉郁,指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炼沉着和节奏上的铿锵跌宕。

3、师示范读

理论必须付诸实践,教师的范读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歌朗读的要领。

(四)把握思路(出示幻灯片)

把握诗歌的写作思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为诗歌背诵作准备。

(五)学生感受: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学生名句欣赏、感受谈(个品)。(这个设计环节是使学生从自由粗放阅读到点拨细致阅读,符合读书的规律。“名句欣赏”是进入作品的细部,就很多丰富的细节来谈谈学生的认识与感受,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谈个人的感受时,无论哪一句,都要谈得具体,并可能地把原因说出来;但教师要辅以讲解、指点。下面是教师讲解的有关内容。

“杜甫于759年秋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到了秦州,又于这年冬天展转流浪到成都。不久,由于蜀中军阀混战,他不得不流浪到梓州。764年,正当他买舟东下,返回日益思念的洛阳时,他的好友严武被重任成都,杜甫立即赶回成都,筑草堂,这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但是在765年春,严武突然去世,诗人又被迫东下,于766年春夏之交到达夔州。而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在夔州,山川雄壮,地势险要,高江急峡,古木苍茂,别有一番气象。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很多歌颂山川和遣兴书怀之作,以及咏叹名胜古迹的诗篇。应当说,在夔州的生活是可以惬意的。但是,诗人毕竟是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一切无不勾起他的回忆,引发他的感慨。于是写下了那千古名诗《登高》。” 提问设计:(出示幻灯片)

问题1.读诗要抓住消息句,品味要品情景语。诗中哪一句是这样的消息句?它有什么作用?

问题2.这首诗的内容和语言是怎样前后照应的?

设计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由“眼前景”向“心中情”的过渡。

(六)重点赏析(分首、颔、颈、尾四联)

1.景

提问设计:

a、首联写了哪些景?(6)

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

b、短短14字竟写了6景,体现了诗歌语言怎样的特点?(凝练)

又如马致远《秋思》“小桥„„”

c、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风急--冷天高--人渺小、孤独猿啸哀鸟飞回--孤独(“哀”--凄凉)鸟----毛泽东“鹰击长空”(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王唯“鸟鸣山更幽”(自由欢畅)----如果首联可看做若干个镜头的组合,那么颔联则是一个大全景 d、颔联写了怎样的景?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士悲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

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设问:看看有哪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则是抒情

(2)情

a、颈联中“作客”何解?等同于现代汉语吗?(客居他乡)

与我们学生的在外求学同吗?(飘零、流浪在外)

b、有关“登台”

九九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诗尾联提及“酒”)

王唯《九月九日忆„„》“登高”(全家/本地)

然杜甫登高时处境?

独/百年/多病/作客/繁霜鬓/悲秋/潦倒„„苦(悲愁)!苦从何来,尾联给出了答案!

c、尾联-----苦之缘由

艰难-----国难(安史之乱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自身命运)

d、恨(繁霜鬓)什么?

忧愤!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为国效力

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无论“达穷”均“兼济天下”!----伟大的爱国诗人!

e、本诗联联对仗(律诗一般二三联对仗),据此特点分析“苦”的用法? 苦恨---副词(极度).

f、为何“新停浊酒杯”?

中国文人(其实不光是文人啊)好喝,乐忧皆然。

乐饮助兴(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忧饮消愁(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甫悲苦有忧,须借酒浇愁,然不能饮,何故?

“多病”(肺病等)---“-潦倒”(穷得买不起酒喝)

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朗诵提示:情感---愁苦语速---缓慢

在赏析的过程中,设计这些问题,既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思考,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具体的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七)名家借鉴(依据情况而定,可讲可不讲)

在自己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借鉴名家点评,这一环节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全诗。

(八)课堂小结

写秋景,抒悲情-----风格“沉郁顿挫”。

站在全诗的角度全方位把握作品内容,让学生更加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九)鉴赏练习(出示幻灯片)

设置一道选择题,既是对学生该堂课所学知识的检验,又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高考诗歌鉴赏部分题型(选择题的形式)。

作业布置:背诵全诗及名句171中有关杜甫的名句。

选做:印发的资料练习第9、10、11诗歌鉴赏练习。

第一道题是考纲范围内要求每位学生掌握的内容,选做部分一般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强提高。

五、教学评价

篇8:浅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关键词:立体主义,毕加索,格尔尼卡,艺术创造

一、《格尔尼卡》诞生的时代特点和创作背景

1、时代特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西方美术史处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重要阶段, 这一阶段产生了众多现代主义的艺术流派, 但立体主义是影响较大的一支。当时20世纪工业革命的文明成果已经遍及欧洲的各个国家, 社会发展非常迅猛, 人们的思想也在工业革命的催化下发生着激烈的变化, 加之西方绘画在写实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难以超越, 许多艺术家便致力于绘画的创新与变革中, 力图挣脱传统艺术的束缚, 寻求一种能够与新的时代相匹配的艺术形式。《格尔尼卡》是毕加索继《亚威农的少女》之后的又一立体主义杰作, 在20世纪30年代诞生。

2、历史背景

1937年4月26日, 德国法西斯对位于西班牙中北部的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 人民陷入战争的恐慌和悲痛之中。毕加索得知这一事件后, 非常震惊、愤怒, 并应西班牙政府的要求为西班牙世博会的展览馆创作一幅壁画, 毕加索在短短四十多天内就创作出长7.7米, 高3.5米的巨型壁画——《格尔尼卡》。在《格尔尼卡》之前, 西班牙的历史上已经有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以艺术为武器揭露战争中的残酷和黑暗, 这位艺术家是西班牙浪漫主义的伟大先驱——戈雅。19世纪初, 戈雅以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和浪漫主义的战斗激情创作了《1808年5月3日夜枪杀起义者》, 以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的再现了法国军队在夜晚枪杀起义者的历史事件。而毕加索创作的《格尔尼卡》采取了一种与戈雅的作品完全不同的艺术手法为观者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二、《格尔尼卡》承前启后的独特表现形式

1、画面结构由众多抽象化立体符号构成

《格尔尼卡》 (如图2.1) 中的形象的安排和组织紧凑、凝练, 均以抽象化的立体符号构成, 在明白画面中立体主义形象的象征意义以后, 才能将这幅作品完全解读——这些抽象化的立体符号共同传达出的是对战争强烈的声讨。在画面上方中间偏左的位置是一只眼睛, 瞳孔用灯泡代替, 下方放射出锯齿形的光芒, 仿佛整个画面中明亮的部分都是这盏灯照射出来的, 又是一只眼睛, 注视着下面发生的 一切。灯泡和电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成果, 由此也不难看出毕加索吸收了工业革命的现代化元素;画面的左侧是一位仰天痛哭的母亲形象, 她的手中抱着在战争中死亡的孩子, 眼睛离开了原本所在的位置, 伤心欲绝, 这个形象取材于米开朗基罗早年的雕塑作品《哀悼的圣母》, 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勇于创新的变革者, 而且是一位尊重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在这位母亲的上方是一头公牛, 它的身体已经淹没于黑暗中, 只有头部是完全露出来的, 我们看到的头部是半侧面的, 可是却有着一双正面角度才能观察到的完整眼睛, 在毕加索的作品中, 常用公牛形象代表西班牙, 因为西班牙因斗牛而著称;画面中央, 是一只形象完整的马, 一把剑刺入马背, 它扬起尾巴, 身体和头朝向相反的方向, 脖子和头部拼命地扭着, 极度痛苦, 张口嘶鸣, 马的背部绘有许多似印刷字体的图案, 使人联想到报纸, 在战争中, 毕加索极为关注各种新闻报刊, 并且从中取得与创作相关的某些信息;马的下方躺着一位受伤的战士, 他虽然已倒地, 右手中依然紧握着断了的剑, 另一只手伸向前方, 似在挣扎, 右手边有一朵小花, 象征美好, 却也被战争所践踏;右边是一位逃窜的女子形象, 她扬着头, 左手拖着在战争中受伤的腿拼命往前逃跑, 似在躲避后方的战火;逃窜女子的上方, 是一个女人头, 像是从黑暗中探了出来, 手握一盏油灯, 急切的表情, 使人不禁想到美国的“自由女神”;最右端是一个男子的形象, 他的双手伸向天空, 仰头张口, 眼珠瞪大, 头上方是一扇打开的窗, 脖子以下的部分淹没在黑暗之中。

画面中的动物和人物全部都张着嘴, 痛苦、绝望, 在静止中哀鸣, 画面虽无声却胜有声, 传达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所有形象的头部都朝向左侧, 取得一种视觉上的统一。各种无序中充斥着有序的规律, 虽未表现战争中具象的飞机轰炸, 炮火轰鸣的残暴景象, 只是运用各种典型性的象征和强烈的黑白视觉对比, 但是将我们的情绪紧紧拉到战争压抑、悲痛的气氛之中, 传达着一种比具象更加真实的感受。

2、《格尔尼卡》中立体主义艺术语言吸收传统精华并打破传统束缚

(1) 构图的精心安排体现对古典的继承。画面正中黑白颜色交替, 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而三角形的对称轴则将整幅画面分成大小相似的长方形, 这样使得画面的左右两端获得平衡。这种“金字塔式”构图在西方美术史中最典型的有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岩间圣母》, 这样的构图方式在视觉上给人一种稳定、牢固的感受。全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突出身体在黑暗中淹没的公牛;第二部分突出受伤嘶鸣的战马;第三部分突出举灯的女人头;最后一部分主要表现举起双手的男人。这四部分主体的头部居于同一水平线上, 在无序之中显示统一和有序, 可见毕加索对《格尔尼卡》构图的精心安排和考究, 有主有次控制着画面节奏, 充分证明了他深厚、精湛的艺术技能。

(2) 对传统透视进行史无前例的革新。《格尔尼卡》中体现的立体主义绘画原则彻底打破了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一直推崇并遵循的焦点透视法则, 它强调多视点的观察方式, 并把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形体统摄于一个画面中以表现时间的持续性。毕加索从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的塞尚那里得到启发, 继承了塞尚重视理性, 用几何形体概括物象并放弃同一视点的原则, 不同的是塞尚在描绘物象时仍然遵循了它本身的真实性, 而毕加索却将抽象推向了极致。《格尔尼卡》并未像焦点透视那样通过“近大远小”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一种三维的假象, 而是将平涂的形象均衡的置于画面, 并从多角度观察到的物体放在同一个画面之中, 使接受者在多角度的视觉剖析中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整体折射出的气氛里, 达到一种心灵的真实。

(3) 无彩色在《格尔尼卡》中的作用。无彩色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黑、白、灰被称为“无彩色”, 黑、白两种颜色又叫做“极色”, 而灰色则是介于黑和白中间的各级色层。人们常用无彩色表现现代感、回忆和纪实, 简单大气, 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格尔尼卡》全画由黑、白、灰三色构成, 这三种颜色被画面中破碎的立体结构间隔, 呈现出分崩离析的视觉感受。

黑白灰突破传统再现性写实手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黑色具有强烈的收缩感, 而白色则具有放射感和扩散感, 灰色相对温和, 在黑白之间起到过渡的作用, 三种色彩并置, 多次重复会有眩目的感受, 毕加索正是利用这一点, 用平涂的黑、白、灰表现与战争有关的题材, 迫使接受者处于恐怖与紧张的状态, 突破传统再现写实的手法描绘战争中具体的场面。

黑、白、灰体现出了悲惨、绝望的思想感情。无彩色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双层意义, 表现战争的无彩色, 负面意义要大于正面的意义。那么黑色的负面意义象征了死亡、黑暗、绝望;白色的消极意义象征柔弱、完结;而灰色则是消极、沉闷。《格尔尼卡》的画面整体都沉浸在悲惨和痛苦中, 无彩色起到了渲染和烘托气氛的作用, 也使得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格尔尼卡》中立体主义表现手法独特的艺术创造

1、观察方式方面

立体主义打破了西方传统绘画中自文艺复兴时期起一直遵循的焦点透视, 创造了动点透视, 开辟了“第四空间”, 实现了观察方式的多元化。西方传统绘画中, 用透视表现三维空间, 借助物体色调的明暗变化来体现体积, 以此给人们创造出一种逼真的视觉假象, 二维平面具有了三维立体感。而“立体主义放弃定点透视, 主张将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形体统摄于同一画面中”。在《格尔尼卡》中, 画家将战争中具有能够充分表现作品主题的不同形象主观性的置于同一画面中。通过对事物的不同角度做认真的观察与深刻的分析, 让观者更加直观、全面、多角度的了解艺术作品中传达出来的内容, 观者与艺术家产生强烈共鸣, 艺术意蕴进而得到升华。

2、表现形式方面

立体主义推翻传统性手法, 追求一种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在《格尔尼卡》中被分解开的完整形体用大量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各种圆弧状的平面图形所取代。19世纪的西方人享受着工业革命的文明成果, 沉浸在现代科学技术带来的喜悦之中, 人们热衷于利用自身智慧去征服自然, 使自然带有人类加工、生产的痕迹。立体主义或多或少也受之影响, 一反传统艺术对自然物体的精心描摹, 而是趋向解构客观物体, 对之进行理性分析与再创造, 使艺术作品中的自然形体“人工化”。艺术家们开始向更加丰富、新颖的方向探索, 力求寻找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去承载作品内容, 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毕加索创立的立体主义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 但对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此, 西方的造型艺术呈现出多姿多彩、丰富灿烂的态势。“如果说塞尚开启了现代主义的艺术大门, 那么毕加索则将现代主义带向极至”。可以说, 立体主义在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承前”是指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吸收了古典艺术中的精华, 在熟练掌握艺术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突破和创新;“启后”是指立体主义推动了抽象艺术和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立体主义也影响了许多其它现代主义艺术流派, 如:抽象主义起源于立体主义, 未来主义借助立体主义分解物体等等, 可以说立体主义为西方现代艺术史的发展完成了一次壮烈的革命。

四、结语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艺术领域大胆探索和不断革新的产物, 也是他将主观精神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集中体现。毕加索以艺术为武器, 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暴, 有力的反映了他所处的时代。《格尔尼卡》也具有了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的普遍性意义。毕加索能够在艺术领域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 与他坚韧不拨、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敏锐的艺术感知力是密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玛丽·M·盖多.艺术作为自传——毕加索的《格尔尼卡》[J].许春阳.世界美术, 2007.

[2]王文灏.《格尔尼卡》的形式与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 2004.

[3]邱岩峰.再识毕加索眼中的《格尔尼卡》——论象征、暗示手法在绘画主题和艺术表现中的作用[J].艺术研究, 2008 (8) .

[4]范梦.世界美术简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0.

[5]孙逊.《格尔尼卡》解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9)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格尔尼卡说课课件】相关文章:

格尔尼卡教案04-23

格尔尼卡解析04-28

《格尔尼卡》教案解读05-04

格尔尼卡优秀教案04-15

美术教案-格尔尼卡-教学教案04-26

西塞尼卡学校04-10

车尔尼教案04-19

南丁格尔范文05-17

海德格尔名言04-15

南丁格尔图范文05-20

上一篇:臭氧管控措施下一篇:学思践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