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案设计

2024-04-29

《火烧云》教案设计(通用8篇)

篇1:《火烧云》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火烧云的图片。

2.火烧云的成因及其他相关知识,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葡萄灰……

颜色

火烧云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忽然接着一转眼

形状

多:马狗狮子又像这个又像那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出示火烧云的图片或录像:我们经常在早晨或傍晚看到天空中出现这样一些美丽的云霞,谁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大家描述一下?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云霞的模样。

2.这些美丽的云霞就叫火烧云。对于火烧云,你们了解多少呢?学生介绍火烧云的成因等课前所了解的知识。

3.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①火烧云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

②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都有些什么特点?

③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2.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

3.再读课文,把自己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4.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三、分析关键语句

1.人们为什么要将这种云称为“火烧云”呢?课文中有一句话点明了题意,找出来。

2.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同桌讨论:

①这句话能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②“烧”的意思和作用各是什么?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

四、导学第一段

1.教师引读。

2.组织学生讨论: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黑母鸡为什么会变成紫檀色?

3.按照读读、划划、议议的顺序完成下面练习:

①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

②文章开篇写到“火烧云上来了”,紧接着写的又是什么呢?

③作者为何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把转话题写霞光下的人和动物呢?这样写有何作用?

4.说明排比句的概念,学生找出来。

五、鼓励谈话

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从哪些话可以看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变

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前两段,下面我们以自学为主,来体会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变化多端。出示自学题,学生分组学习:①找到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②用线划出表现颜色和变化多和快的词语。

2.指名朗读。

3.作者说“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你能想象出是哪些颜色吗?用“ABB”的形式试说。

4.讨论:文中的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一会儿”为什么能表现出“变化多”呢?

5.引读。

6.指名读描写形状的小节,将表现多和快的词语归类。

7.自由朗读4-6段,体会马、狗、狮子的变化过程,划出描写“清晰”和“模糊”的词语。

二、欣赏火烧云的消退景象

1.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2.结合课文理解“恍恍惚惚”。

3.引读。

三、课堂总结

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学生读课文,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自由发言。

四、写作训练

1.回味火烧云的神奇与美丽,用饱满的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段。

2.讨论: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但作者却能用文字将这瞬间的美丽化为永恒,想想这是为什么?

3.学生发挥想象,尝试写作:①结合火烧云的变化特点,写一种你喜欢的火烧云样子的变化过程。②抓住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又快的特点,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五、布置作业,观察并描写晨雾

[《火烧云》教案设计]

篇2:《火烧云》教案设计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生字词。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同学默写的词语,这位同学是个马大哈!写字总是缺胳膊少腿的。

1、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语。

师:你们这些小老师们谁来帮帮他?

2、指名到前面来修改。

(设计一个让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在乐趣中记住了词语的写法。)

3、齐读。

二、复习第一段。

1、回忆第一段讲了什么?(板书:上来了)

2、齐读。

三、教学第二段。

过渡:火烧上来了,地面上的一切都变了,真神奇呀!那火烧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板书:变化)

1、默读第二段。

思考: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

(板书:颜色、形状)

2、教学第二自然段。

(1)听录音。(观察图片)

(2)听了这一自然段,火烧云的变化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板书:多、快)

(3)从哪儿看出多,你能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吗?(指名圈出)

出示:照样子,找出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

红通通

__________

__________

茄子紫

__________

__________

(讲练结合,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

(4)

又从哪儿看出颜色变化“快”呢?(一会儿……一会儿……)

(5)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而用“烧”呢?(“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6)指导朗读(喜悦语气)

3、教学第3——5自然段。

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1)指名读

思考:这3年自然段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那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呢?(板书:狗、马、狮子)

(2)齐读第3自然段,思考:

a、马出现时是什么样子的?

b、马是怎样变化,又是如何消失的?

(3)自学第4、5自然段。

(4)检查自学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本处设计让学生自学,与老师共同交流,体现了这一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5)听录音,小结。

谁能用《黄山奇松》中的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的状变化?(板书:千姿百态)

(回忆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四、指导背诵

师: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此处设计是为了调动学生背诵课文的积极性,选择自己喜欢的背,变教师要求的被动为学生自己选择的主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1)学生选择背诵。

(2)指名背。

五、作业

观察天上的云,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作业的设计,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法,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

板书:

上来了

颜色

火烧云

变化

形状

千姿百态

下来了

篇3:《火烧云》教案设计

文本解读

从小语教学的角度来看, 《火烧云》中哪些“儿童习语式”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慢慢咀嚼呢?

一、别具一格的用词

“了”是一个助词, 有两种最基本的用法:一是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 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了。如“我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二是用在句子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 表示变化或出现新的情况。如“春天来了, 柳枝发芽了”。

但是在《火烧云》中, “了”却一改平时“老气横秋”的印象, 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 蹦着, 跳着, 向我们跑来了。

“晚饭过后, 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 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文章开篇的几个短句子, “了”字频频出现, 尤其是后面的三个短句子, 结构相同, 句式相同, 都是“__变成__ (颜色) 的了”。“了”字表示已然事实, 往往会给人一种收尾的感觉, 但是在这个句子中, 和“的”字一起构成“的了”, 在舌尖一轻弹之间, 取消了语言最后的重量感, 多了一份欣喜和俏皮。如果没有这个“了”字, 语言就会显得严肃很多。

“晚饭过后, 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 红公鸡变成金的,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

萧红正是通过这个“了”字, 把儿童语言的那份天真和烂漫表现得淋漓尽致。像这样, 通过儿童式的语言让极其普通的词语焕发出异彩的现象还有很多, 如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一会儿”和众多表示颜色的词, 也都显露出十足的童趣。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红彤彤的, 一会儿金灿灿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这个段落写火烧云色彩变化极多。这个“变化极多”应该包含两个意思:“色彩多”和“变化快”。“色彩多”保证了变化能快速进行, 不重复;“变化快”反证了色彩的多。两者相辅相成。萧红在写的时候, 借助“一会儿”这个词来重点表现。这个“一会儿”, 恰似音乐中的二拍子, 用轻快的节奏把色彩多、变化快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二、轻快鲜明的节奏

我们知道, 语言形式是为表达语义服务的, 但语言形式又并不仅仅表现语义内容。李爱云老师认为, “语音的物理属性造成了语音形式的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姿态, 它的节奏、音韵隐藏着一种调动人们情感的可能性意义”。的确如此, 上文提到的写火烧云色彩多、变化快的语段, 如果中间的部分语序稍作调换, 语义内容没有改变, 却破坏了语音的节奏, 语言形式的美感就完全丧失了。如改成下文: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红彤彤的, 一会儿半紫半黄, 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一会儿金灿灿的。葡萄灰、茄子紫、梨黄, 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文学批评家瑞恰慈认为, “在文字被理智地理解之前, 在诗中的思想被抓住之前, 词的运动和声音已深深地影响我们的兴趣”。《火烧云》“词的运动和声音”就如儿童般纯真、清新、自然, 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读者。

又如, 写火烧云变化极快时, 萧红列举了“马”“狗”“狮子”三种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采用极短的句式, 节奏轻快、明朗。试看:

“一会儿, 天空出现一匹马, 马头向南, 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 像等人骑上它的背, 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 那匹马大起来了, 腿伸开了, 脖子也长了, 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 那匹马变模糊了。”

这样的短句非常适合儿童阅读, 因为儿童心智尚未发育成熟, 他们无法掌握逻辑复杂的长句, 而是钟情于结构简单的主谓短句。而且, 这也是他们常用的语言模式。

教学设计

基于《火烧云》这一文本的内容、独特的表现形式以及略读课文的要求, 教学时, 应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 理解课文内容, 体悟语言表现形式, 学习运用“萧式”语言的表达方法。大致板块设计如下。

第一板块:走近作者, 读懂导语

1.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课文《火烧云》。 (书写课题)

2.简介作者萧红以及其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她的文字十分有个性, 语言朴实, 行文简洁, 就好像邻家的大姐姐在和我们聊天一样。

3.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我们要先关注课文前的导语。读一读提示, 想一想, 我们主要要了解火烧云的哪些方面? (板书:色彩、形态)

第二板块:走进文本, 初读感知

1援带着导语要求, 自由读课文, 找出哪些段落是写火烧云绚丽的色彩, 哪些段落是写火烧云多变的形态的, 并说说火烧云带给自己的感受。

2援交流: (1) 绚丽的色彩 (1耀3自然段) , 多变的形态 (4耀7自然段) ; (2) 火烧云带给自己的感受。

第三板块:深入内容, 体悟语言

1.“火烧云”绚丽的色彩。

(1) 聚焦直接写火烧云绚丽色彩的第3自然段。

让学生快速读课文, 找到直接写火烧云色彩绚丽的段落, 动笔画出该段中表示颜色的词, 并把词语按照不同的构词方式分类熟读记忆, 再通过欣赏图片直观感受火烧云色彩的绚丽, 然后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构词方式, 写一写自己看到的火烧云色彩的词语, 并引导学生把写的词语放进课文句式中读一读。

(2) 带读间接描写火烧云色彩绚丽的第1、第2自然段。

自由读, 发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频频出现“的了”;师生合作读, 体悟语言的纯真和俏皮。

2.“火烧云”多变的形态。

(1) 聚焦重点描写火烧云变化快的第4自然段。

自由读, 想一想那匹马是怎么变的, 让学生填空读。

引导关注“了”。“了”表示事情的完成, 在这里, “马”完成了几次变化?

请学生读一读, 注意“了”要读得短促, 让人感受到变化的快。

这几个短句子看上去平淡无奇, 但却写出了火烧云变化的奇快无比, 这就是萧红语言的风格———朴实、简洁。当堂背诵。

(2) 另外两种动物作者是略写的, 不过也用“了”字, 写出了它们变化快的特点。读一读, 领会交流。

第四板块:学习语言, 表达运用

1援观察课文插图, 说说图中的火烧云又像什么, 它在干什么。

篇4:《火烧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赞美火烧云的心情。

3.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4.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以读代讲法等。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3至7自然段。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积累表示颜色和形状变化特点的词语。

3.通过学生的评赏,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有哪些变化,体会作者的心情。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材分析:

《火烧云》是S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全文用词准确,描写生动逼真,想象丰富,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本课教学要求教师能引导学生挖掘文中的美,通过品读赏美,使学生感到大自然的美,感到语文的美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进而将这种快乐内化为乐学语文的动力。

教学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尽可能地体现既让学生自主地感悟描绘火烧云奇妙的生动、形象的语言,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学生注重对语言文字的品味、积累和运用的同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温故导新

1.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说说你有哪些收获?

2.今天的学习,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呢?

[评析: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复习,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有效地进行探究教学做好准备。]

二、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激情导入: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现代女作家萧红阿姨用最生动、最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霞光的美丽,它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现在我们再次来体会一下霞光的美丽。(课件出示霞光图,感受霞光的美。)

2.看完图片,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感受?

[评析:以课件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霞光变化万千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看得认真,听得专心,很快便进入课文情境,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通过你的预习和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汇报,老师随机板书。

[评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这样尊重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重视了他们多样的阅读趣味。]

四、学中感悟,积累运用

(一)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第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三至六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自由朗读)

2.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请学生圈画出词语,并评读,感受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快。

3.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怎么样呢?

4.都有哪些颜色?让学生找出相关词语。这些颜色多漂亮啊!(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

[评析:运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美好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就成功地营造了一种乐学的氛围。]

5.除了这些颜色,天空中还有很多颜色,试想一想,还会有哪些颜色呢?(先同桌交流,然后用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

6.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之多呢?

[评析:让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在充分把握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课文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7.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快而多的感觉,还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读后评议。)

[评析:加强读,读中悟,悟中读,品读结合,读议结合,让学生的情感通过反复的感情朗读达到一种人与文的共鸣。]

(二)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第4、5、6自然段)

1.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①在第4-6自然段中,你喜欢哪一段呢?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自然段,有重点地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你能从中读懂什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探究,同桌交流学习体会。)

②.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自主探究,汇报交流。

3.你们知道吗?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

①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②马是跪着的。(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评析:先扶后放教学法,指导学生采用读中感悟、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来增强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能力,发展创新思维,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三)学习“火烧云下去了”(第7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体会人们当时的心情。

2.哪个词写出火烧云很快就下去了?

3.哪句写出看火烧云真实的感受?(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恍恍惚惚”等重点词语)

[评析:采用“以读代讲”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有效地读,学生在品词赏句过程中,提高了理解能力,也提高了鉴赏水平]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从课文中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你也体会了这么美的火烧云,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火烧云呢?

[评析:此环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情感表达的机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火烧云。这样学生既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又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同时学得轻松、主动、愉快,体现了主动学习的快乐。]

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2.你想对火烧云有更深入的了解吗?老师向你们推介《变幻的天空》一书,也可上网站搜集资料。

[评析:总结全文,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巩固,再将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思维,开阔视野。]

七、布置作业,自主选择

1.把你认为写得很美的句子抄写下来。

2.以“烟花”或“云彩”为内容,任选一项,观察它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

[评析:把选择作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学到课堂以外的知识,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拓展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和空间。]

八、板书设计

7.火烧云

火烧云颜色形状多、变化快=>美

[评析:板书设计简单易懂,能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一目了然。]

篇5:火烧云教学设计教学备课教案教案

余桂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字。能正确读写“火烧云、喂猪、笑盈盈、高寿、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凶猛、庙门、蹲着、镇静、必须、揉眼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4.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日出或日落时;天空经常出现绚烂多彩的云霞,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我国现代女作家萧红笔下的《火烧云》。(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交待学习任务

1.出示自学提纲。

(l)默读课文,勾划字词,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加以理解。

(2)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概括每一部分内容的意思。

2.这节课,我们采用自学的方法,按自学提纲的要求,学习课文。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配乐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自读课文,按自学提纲自学课文。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正音)

2.按提纲交流:

①什么是火烧云?

②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火烧云的?(板书:霞光、颜色、形状)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霞光?与火烧云有什么关系?

(“霞光”是火烧云的一个方面)

第1自然段:霞光照到地上的情景。

第2-3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第4-7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五、小结

课文具体描绘了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读了课文,谈谈你对课文的总体印象。(可随意谈,如条理、写法等等。)

火烧云的变化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下节课接着学习。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交待学习方法、任务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采用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的形式继续深入理解课文。

出示自学提纲

1.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方面?

2.逐段阅读,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写了霞光、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二、指名读全文,回忆课文内容

1.指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整体感知)

2.课文写了火烧云哪几方面的内容?

(板书:霞光、颜色、形状)

三、抓住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变化的哪两个方面?

(明确:课文集中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板书:变化多、变化快)

2.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提问:

(l)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火烧云?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只回答出“傍晚时的火烧云”不确切,应根据“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回答出“夏天傍晚时的火烧云”。

(2)课文哪里写了火烧云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读出颜色变化多、变化快的词语,知道是通过傍晚阳光透过云层照到人或动物身上呈现出色彩来写的。

(3)用一个词语概括火烧云霞光的变化多、变化快。

不强求一致,符合要求即可。板书:五光十色 变化异常

(4)感情指导朗读,语气要轻快活泼。

3.总结学习方法,指导自学交流第二段课文

提问:我们是怎样学习“霞光”一段的?

先读文,再勾划重点词句,用一个词概括,最后朗读,进一步体会。

运用学习第一段课文的方法,学习写“颜色变化”部分内容。学习时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重点、难点。

课文哪些地方写了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是怎样写的?

讨论后全班汇报交流:

先讲了什么?(先讲火烧云从西烧到东,“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强调了天空一片红艳。)

出示句子、推敲词语: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里的“烧”可以换成什么字?比较一下为什么在这里用“烧”字?

可以用“红”字代替,但用“烧”字更为准确。原因:(l)与文题照应;(2)“烧”字表动态,给人以动感,而“红”字则不能;(3)如果用“红”和“红通通”重复;(4)和后面“着了火”呼应。

感情朗读,仔细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接着写了什么?(再讲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学生通过对“这地方的火烧云……一会儿……一会儿……”等句子的理解以及对重点表示颜色词语的推敲,知道准确地写出了颜色的变化多、变化快。

最后讲了什么?

对“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让学生学习上面带有比喻性的表颜色的词语说一说,如“茄子紫”。

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色彩斑斓,变幻莫测)

感情朗读,注意语调的轻快流畅。

4.引导领悟写“形状”变化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的?

(作者把火烧云想象成各种动物,先写它出现,再写样子,最后写它变模糊了,看不到了。)

引读:(边引读边投影演示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

生:一匹马。

师:马的样子——一

生:……

写狗和狮子的段也如此引读,读中体会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多,变化快。

5.齐读最后一段。理解“恍恍惚惚”以及“恍恍惚惚”的原因,体会作者逼真地写出了观察火烧云时的真实感受。

能用一个词概括吗?(板书: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感情朗读,体会大自然的神奇无比。

6.总结、扩展。

(1)指读全文,谈学完课文的总体收获。

(2)总结。

①作者抓住火烧云这一自然景观,以丰富的想象力,以优美的语句描绘出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瑰丽多姿,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板书:热爱大自然)

②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写得那么生动逼真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归纳总结:

①作者平时注意观察积累。

②描写中抓住景物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③用词准确,表达合理。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学习作者写法,写一种自然景色。

附: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解决重难点的方法是:讲读中总结方法,指导自学交流;引读领悟重点段落;推敲词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养成推敲词句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中运用本课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生动准确地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训练写话能力;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熟读成诵的能力。探究活动

一.傍晚,你留心看过天空吗?那时的云彩什么样?能把你的观察所得写一写吗?

附几篇小文仅供参考:

1.《故乡的云》

2.《黄昏的彩云》

3.《白云》

4.《观云》

篇6:小学语文《火烧云》的教案设计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火烧云》霞光照耀大地时,小孩子的脸变成( )红公鸡变成( )黑母鸡变成( )小白猪变成( )老爷爷的白胡子变成( ),大地上的一切都变成了[板书:变]这是一幅多美丽的乡村夕照图呀!如果你此刻就站在霞光里,珲会对这神奇的画面赞叹不已。天上的火烧云会是什么样子呢?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抓住颜色特点,体会火烧云绚丽多彩。

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从中找到描写火烧云出现的句子。

[幻: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读中体会:哪些词用得好,好在哪里?练读体会。

(“一直”说明范围广,“烧”点题,天空一片红艳,给人以动感)

过渡:火烧云不仅是红色的,还富于变化。自由读描写火烧云颜色的`段落,从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生议:1颜色多,还有哪些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颜色的多

2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强调所有颜色都在变化

相机板书:多、快

[幻: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案并叙述]

火烧云就像一个爱美丽的姑娘,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的裙装,又像大画家手中的调色盘,任由着高兴劲儿,调弄着各种色彩,你们知道,画出这绚丽多彩的火烧云的画师是谁吗?

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边续边体会,想象火烧云的缤纷色彩。

三、抓住形状特点,感受火烧云的变化莫测:

过渡:火烧云在不停地变化。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它好像有各种不同的姿态。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那匹马变模糊了]

自学第四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生:形状逼真、变化快、找出有关词句,读中体会]

生看师标:默读理解,各种符号的句子写了什么?

[幻: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能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的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哪些句子写出现,哪些句子写马的形状,哪些句子写马的变化)

相同方法自学第五、六自然段,投影参考对照

幻:依次出现了马、狗、狮引读。

一会儿,天空出现了( ),什么样子( )怎样变化。

忽然又来了( ),什么样子( )怎样变化( )

接着又来了( ),什么样子( ) 怎样变化( )

天上的火烧云只有这三种形状吗?你从哪儿知道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根据你平时的观察还会像什么?(……)你能照四、五、六段结构想象天空此时的变化吗?(同桌互议,个人说颜色、形状合一说)

用一个词来概括火烧云形状的多?板:多

过渡:火烧云就是这样,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刚才还看得那样真切,一时又恍恍忽忽了,恍恍忽忽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四、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云多快、迅速消失、孩子喜欢)

你们见过类似的火烧云是什么样子的?

篇7:《火烧云》教案设计

【《火烧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要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

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一、导入课题

1、齐读课题;

2、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3、出示什么叫火烧云

二、自由朗读课文导读,明确本课的学习要求

三、学习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生字词。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哪个字难写,凶的部首是什么。出示多音字。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请用“——”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4、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

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齐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

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给人一种动态变化之美。

5、文中的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夏天的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晚饭过后;乘凉)

6、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谁来读读第一自然?

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小结:这段话写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

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的?(“笑盈盈”)

请你们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

7、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

“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

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火烧云在不断发生变化。

8、小组合作探究

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请在3至6自然段中选择你喜欢的一段,小组内齐读,然后说说你读后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一)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1、我们小组读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我眼前仿佛看到了火烧云颜色非常(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____一样的__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2、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你从文中的哪句话看出来?(还有些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除了这些颜色外,还会有哪些颜色呢?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

4、四个“一会儿”构成了一个什么句?你从四个“一会儿”体会到了什么?(火烧云变化非常多,非常快。)

5、你能用四个“一会儿”说一句话吗?

6、师生配合朗读。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

7、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你能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师:你真会用词。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二)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1、读了课文4-6自然段,我们体会到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

《火烧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你从哪些词语看出形状多?请用“”标出来。变化快?用双横线画出来。

形状(多):马、狗、狮子;

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马是跪着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小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3、过渡:火烧云还会有哪些形状?(动物、植物、人类等)

4、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四字词概括吗?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三)火烧云下去了

小结: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说“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能用一句话赞美火烧云吗?(火烧云真是五颜六色,变化多端啊!)

2、你在自然中还发现了什么奇特的景物?(钱塘江大潮、雨后彩虹、海市蜃楼...)

3、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展开丰富的想像,才能把作文写得更好。

3、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谁知道萧红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萧红(1911~1942)〕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原名张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1928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1933年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1935年出版代表作《生死场》,鲁迅亲自为这篇中篇小说作序。1936年去日本养病,抗战爆发后回国投入抗日战争。1942年因患肺病,在香港去世。

五、达标测评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特点,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赞美之情。

板书: 上来了(红)

颜色——五颜六色

火烧云 形状——变化万千

下去了(一会儿工夫)

【教学总结

开学已经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一直在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导学自主模式。从理论上讲,导学自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合作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诸多的优点都促使我怀着满心的激情与期待,开始尝试导学自主模式的课堂教学。我明白万事开头难,在尝试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少的难题,比如:学生没有自学习惯,不会自学的方法,小组合作中,小组长不会领导合作,组员不知道该怎么合作,小组合作时间紧,任务重,班级展示无序、衔接不紧、形式单

一、课堂时间不够用、课时教学目标不能按时完成,但有学校长效性教学目标与理念的支持,再加上尝试的过程中一些值得欣慰的地方,让我有信心将导学自主模式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下面是我在《火烧云》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收获与反思。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通过对火烧云颜色和形状变化的观察与学习,体会了作者描写这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瑰丽景象和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课中我抓住“多、变”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学习作者仔细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以及课文一段一形态的描写方法,使学生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的同时,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通过仿写激发学生想象力,学习写作方法,效果相当好!

(一)、美图课件,激发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依照课文顺序,边学文边出示关于火烧云的优美图片资料,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到了火烧云的美丽壮观,感受图文的吻合,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激起学生学习课文内容兴趣。

(二)、激发想象,仿写练习。

在学习完课文,体会作者在写火烧云形态时一段一形态的写作方法之后,我又出示了几幅火烧云的其他图片,让学生再次感受火烧云的奇特壮丽的同时,激励学生大胆想象,把图中的云想象成某种动物、植物、人物等形态或某想象成某种场景,用语言介绍给大家听。紧跟着,我布置了课后小练笔:仿写课文,大胆想象,写一写天空的云的姿态,每人至少写三种。结果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同学们的想象天马行空,写出来的每一朵云都是一个小故事,有像物的,有像人的,有像童话场景的,有像神话形象的……真正是异彩纷呈,让人大饱眼富。有十多人的仿写片段还被选中,展示在我的们的“美文展示台”中。

篇8:火烧屿旅游开发景观规划设计

火烧屿岛位于厦门本岛与海沧新市区之间海域最狭窄的海面上, 处于西海域南、北两部分的交接处。火烧屿全岛面积27hm2, 其中水面约5.77hm2, 海沧大桥锚碇广场约3.26hm2, 其他用地17.97hm2。火烧屿以独特的地质构造、五颜六色的火烧岩和绚丽多姿的景致, 被称为“神秘的自然博物馆”和“天然地学博物馆”, 是开展地学旅游考察和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同时, 火烧屿良好的生态环境 (火烧屿是白鹭的栖息地之一) 有利于开展海岛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活动。

2 火烧屿旅游开发工程概况

2.1 地区位置

火烧屿岛南与鼓浪屿遥相呼应, 北和杏林湾、马銮湾相望, 东与东渡港毗邻, 西与海沧新市区相望, 是厦门经济特区的一个重要“窗口”。海沧大桥建成后, 大桥从火烧屿岛的北端凌空跃过, 大桥西锚碇座落岛上, 加强了岛屿与厦门、海沧之间的联系。目前火烧屿暂时通过一条施工栈桥与海沧连接, 岛上有3座小码头可供船只停泊。

2.2 环境与景观

火烧屿是从厦门西海域南部海岛景观到北部海湾景观的转折点, 是从南部的城市景观到北部自然景观的中继点。海沧大桥从火烧屿上空横穿而过, 使火烧屿成为眺望厦门新市区、海沧新市区及大兔屿、鼓浪屿等岛屿景观和海沧大桥的最佳海上驻足点。同时, 岛上的地质地貌景观自然、生动, 也构成很好的旅游观光素材 (图1) 。

2.3 地形地貌

火烧屿岛呈南北向条状, 南北长900m, 东西宽400m。东南部地势最高, 制高点海拔34.17m;由此向北、西方向错落下降, 形成0~2m、2~5m、5~15m、15~25m、25.00~34.17m的地貌阶梯面。海岸线长而曲折, 海岸有3个向海中突出的岬角;东海岸台地连绵起伏, 直逼岸边, 岸坡陡峭。火烧屿现有多处岩石裸露点和地质构造遗迹, 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和观赏价值。

2.4 土壤与植被

火烧屿遍布地带性土壤赤红壤, 非地带性土壤滨海盐土, 主要分布在西海岸。火烧屿的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雨林。原生植被已为次生、半次生植被所取代。现状中的植被是市政府发动荒山造林、封山育林营造的人工林和半人工林。丛林乔木种类单一, 主要由木麻黄、相思树构成纯林或组成混生林。

2.5 气候条件

火烧屿地处南亚热带, 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 热量和光照资源充足, 降水量丰沛, 且湿热同季, 对植物生长十分有利。

3 火烧屿旅游开发规划分析

3.1 景观资源分析

3.1.1 地质景观

火烧屿岛上沿海分布大量火烧岩, 颜色丰富多彩, 造型奇特且地层出露条件好。地壳升降运动遗迹、断裂、褶皱及节理等构成本岛最富有特色的景观。

3.1.2 地貌景观

火烧屿的层状地貌格局、海蚀洞穴、海岸线、起伏的丘陵和海湾等都是宝贵的地貌资源, 有利于开展旅游和进行科普教育。

3.1.3 内湖景观、丛林

火烧屿岛内通过人工造堤, 利用岛上洼地形成了3个内湖, 均向海沧一侧敞开, 视野开阔、水质清澈。山丘植被茂密、绿树成荫, 林间小路崎岖蜿蜒, 或环水、或攀山、或俯岩, 景色十分优美。

3.2 火烧屿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岛上现有的地质、地貌景观已遭到部分破坏, 尤其以北部为重。受岛上施工的影响, 以及部分无组织人员上岛游览、作业, 岛上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随意丢弃的固体废弃物遍布岛上各个角落, 破坏了岛内的的自然环境。西海域的水产养殖作业对环岛景观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3.3 规划目标和原则

3.3.1 规划目标

火烧屿岛以火烧岩地质景观为特征, 是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根基。同时, 岛上丛生的次生林及低丘陵构成岛上自然景观特征, 也是白鹭等鸟类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因此, 在旅游开发中, 必须严格保护火烧屿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岩石景观资源, 在此基础上合理、适度开发建设。因此,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为:加强火烧屿及其周边海水景观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适度开发, 将火烧屿建设成为自然、生态、富有文化品味的人与动物无边界交流的科普环保型旅游观光休闲岛, 成为厦门的水上公园。

3.3.2 规划原则

体现“大旅游”发展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地方特色原则;坚持景观生态化设计原则。

3.4 规划设计构思

根据火烧屿岛的区位条件和景观资源条件特点, 规划确定岛上旅游以青少年科技活动、展示火烧岩地质景观、观赏海景风光, 眺望厦门、海沧新市区和海沧大桥等动人景观, 以及休闲逸趣为主题, 并适当兼顾市民娱乐、度假的需要, 以充分发掘和体现该岛的旅游价值和特色。

规划以西锚碇广场为前奏, 自北向南景区、景点逐渐展示出来, 到达最南端的火烧屿景观区形成全岛旅游的高潮。规划根据现状地形、地貌特征, 将山丘地带规划为以乔、灌木为主的丛林区;将4个大小不同的内湖进行岸线、水体整治, 规划为“静月湖”、“鹭栖湖”、“鹭凌湖”和“紫岩湖”;将西岸和南岸的火烧岩集中地带规划为观景区和科普教育基地。岛内旅游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设施相对集中安排在全岛出入口附近的静月湖畔和远端的紫岩湖东岸, 既便于集中管理, 又避免污染源过于分散而影响环境。其他景观设施、观景设施和服务设施均因山就势、巧借地利而设, 为游客提供最佳的景观点和愉悦的视觉享受。

3.5 火烧屿开发规划功能分区

3.5.1 锚碇广场区

结合海沧大桥西锚碇及其施工遗留的平地, 改造为西锚碇广场。其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 配套发展文化旅游、娱乐、购物等项目。充分利用锚碇体建设青少年科技馆, 是青少年综合科普教育基地, 具有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内容, 本区主要划分为4个功能区。

(1) 码头集散区。

保留广场东、北两侧的现有码头加以改造, 形成客运码头区, 作为外埠进入该岛的门户。连接北侧码头开发为游艇码头, 游客可乘游艇观光。本区有较开阔的集散广场, 设置专用等候区, 铺地上的群鱼图案将游客引导向更丰富多彩的空间中。本区是火烧屿与陆地间水上交通的主要枢纽。

(2) 科技公园区。

充分利用锚碇室外广场, 建设科技公园。其以锚碇为中心, 分为3部分:古代科技及发明, 在锚碇的北侧及东侧广场, 展示泉州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苏颂及其天文发明;锚碇西侧广场拟设模拟火山喷发、地震屋、龙卷风等大型展品, 展示自然的威力;儿童科技体育区, 设于锚碇西南侧广场, 利用广场种植的高大树木群, 在树林间穿插设置可供青少年参与、娱乐的科技体育项目。

(3) 科技馆区。

利用锚碇体设置青少年科技馆, 组织以启发思维、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动脑的科学实验及动手活动。举办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性科技教育展览, 普及现代科学技术。

(4) 综合服务区。

锚碇广场南部主要设有火烧屿公园管理处、售票处及综合服务用房, 提供旅游接待, 出售旅游用品, 并安排部分休息设施和环境雕塑小品、广场树。铺地以暖色广场砖为主, 配以花岗岩石台阶。

3.5.2 旅游服务中心

(1) 综合服务区。

利用现有岛上管理用房, 在临内湖规划综合服务区, 为整个岛屿提供管理服务。区内设椰风餐厅, 为游客提供快餐服务和旅游用品服务。

(2) 大众度假区。

本区位于主路边, 以静月湖为基地, 以小型度假木屋为单体, 建筑平台融入丛林中, 点缀于山水之间, 为部分在岛上度假游客提供住宿场所。本区对外交通方便, 环境优雅, 建筑自由伸展, 湖中还可进行捉鱼游戏, 将休闲与度假融为一体。

(3) 室外餐饮区。

本区位于鹭栖湖北部滨水地带, 场地内花草树木丛生, 小溪蜿蜒, 并设有帐篷、烧烤餐具及各种游戏设施, 游客可在此进行烧烤、露营等野趣活动。

3.5.3 山林野趣区

(1) 丛林游乐区。

本区丛生的混交次生林遍布丘陵及山石间, 植被茂密, 林间小路蜿蜒曲折, 或近水、或翻山, 沿途可饱览岛上风光和厦门、海沧新姿, 更可提供多处观赏海沧大桥雄姿的良好视点。区内将现有林间小路加以整治, 形成环湖、环岛游路, 并在景观制高点和滨海地带设置眺望平台、观景亭、休息廊等;在林中设有丛林寻宝、鹭窝探奇等小游戏, 使游人在穿越丛林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感受。南部山林与火烧岩区相接, 设有凉亭看台, 瞰潮台也是岛上最佳观海豚平台。

(2) 山顶观光区。

本区于制高点耸立标识塔一座, 内设观光电梯, 游客可登高望远, 一览海沧大桥全景, 远眺厦门市区、海沧新市区沿岸景观。其不仅成为火烧屿的标志物, 也将成为由海沧大桥进入厦门岛的主要标志之一。

(3) 休闲购物区。

本区位于鹭栖湖与紫岩湖之间的主路段, 夹于山林之间, 形成岛中旅游购物一条街。建筑以原木为主材料, 披附着树根树须, 使人如在丛林中行走。商店内可出售各种纪念币、火烧岩石雕、贝雕、海沧大桥模型、摄影用品、旅游用品等, 还可为游客题诗绘画;商店二层设有空中酒吧。本区是休闲、购物的独特场所。

(4) 生态度假区。

位于紫岩湖东部。别墅区 (怡情园和沐泽园) 环境较安静, 此处以小型度假木屋为主, 辅以管理等服务性建筑;建筑充分结合地形, 尽可能减少开挖土方。此处湖光山色, 海天相接, 是度假的最佳场所。

3.5.4 内湖景观区

(1) 淡水景观区。

淡水景观区即鹭栖湖, 位于岛的核心地带, 由人工灌输淡水汇聚而成。湖中设有3座小岛, 命名为“鹭栖岛”, 形成海中有岛、岛上有湖、湖中含岛、岛屿相望的趣味景观。“鹭栖岛”上种植乔、灌木, 供海鸟栖息繁衍。湖中可划船娱乐, 岸边可静心垂钓。沿岸规划两组景观建筑, 分别为“临波听风”和“扇形厅”, 作为湖岸的点缀, 并为游人提供观景点。

(2) 生灵乐园区。

本区位于鹭栖湖与丛林游乐区之间, 环境幽静。区内中央规划为鹭凌湖, 以放养水禽为主, 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周边林内放养山鸡、鹿、马等小动物, 并安排有动物表演、动物喂养, 形成人与动物无边界交流的空间。

(3) 海水娱乐区。

本区是以紫岩湖为主, 是岛中南部海水湖, 紫岩岛嵌于其中, 可开展各种水上表演节目, 并为游客提供天然海水浴场和各种水中娱乐项目, 让人们感受岛中海的独特意境。

(4) 休闲运动区。

本区位于海水湖东部堤坝上, 堤上有开阔的沙滩场地, 可进行沙滩排球等体育运动和游戏比赛, 享受日光浴。临水平台亦可提供即兴表演场所。平台连接大台阶伸入水中, 便利人们休闲和亲水活动。

3.5.5 火烧岩景观带

(1) 岩石科普区。

本区位于锚碇广场左下角, 区内火烧岩景观奇特, 具有极高的的科普和观赏价值, 菊花石为主景点之一。岩上设有栈桥、梯步、藤桥, 既有效保护礁岩不受践踏, 又可使游人最大限度地欣赏到各种不同肌理的火烧岩景观, 还可以眺望海上风光。

(2) 岩石观赏区。

本区可谓火烧岩的天然展示区。岩石种类齐全, 颜色丰富多彩, 造型奇特, 其中代表性地点如“火烧石”、“蠕虫遗迹石”、“刀砍石”、“菊花石”、“云状石”等, 并有“双狮枕海”, “雄鹰展翅”等形象生动的主要景点。岩石南部向海面伸展规划一处观光平台, 不仅让游客更全面地欣赏南部岩石全景, 并为观赏大兔屿、鼓浪屿等群岛风光, 甚至厦门市区、海沧市区沿岸风景提供最佳观赏点。

(3) 攀岩冒险区。

东部海岸基岩直逼岸边, 连绵不断的海崖十分陡峭, 山头独立突出。本区设有悬索与攀爬设施, 是年青人攀岩冒险、挑战自我之处。本区也是观赏海沧大桥的最佳区域, 感受“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的豪情。

3.5.6 海上游览区

火烧屿是西海域的“十字路口”, 海岛风光秀丽, 游客可乘游艇环岛观光, 从不同角度欣赏不同景观。东海岸水深滩窄, 岸线曲折, 可开展垂钓、冲浪、滑水、帆船等水上娱乐活动。

3.6 植物规划设计

3.6.1 植物景观设计

根据总体规划设计, 要保持原有植被景观形象, 对山体的混交次生林采取保护措施;同时, 对环境恶劣的地方进行绿化整治, 重新进行植物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各个景区根据其景观特点和功能要求进行相应的植物种植设计。

(1) 锚碇广场区以棕榈科的植物为主, 在巨石、奇石旁配置如假槟榔、大王椰子等植物, 花坛内种植鲜花, 营造一种亚热带奇石鲜花广场气氛。

(2) 内湖水景区是绿化彩化的重点, 在水面种植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水竹等;在岸边种植花草灌木, 增加植物景观的层次感, 营造一种湖光山色的气氛。

(3) 山林野趣区内保护原有的山林景观特点, 对遭受破坏的地方进行恢复。对部分地段的地被换种成马樱丹、美女樱等色彩鲜艳的地被植物。

(4) 火烧岩景观区以观赏火烧岩为主, 在岩石间种植一些色彩丰富的岩生花卉如牵牛花、石竹等, 增加火烧岩的景观效果。

3.6.2 园林植物选择

(1) 乔木。

木麻黄, 假槟榔, 大王椰子, 凤凰木, 大花紫薇, 南洋杉, 洋紫荆, 龙柏, 相思树等。

(2) 花灌木。

红桑, 变叶木, 三角梅, 黄馨梅, 剑麻, 九里香, 西洋杜鹃, 栀子花等。

(3) 地被类。

马樱丹, 美女樱, 爬山虎, 蟛蜞菊等。

(4) 水生花卉。

荷花, 水竹, 睡莲等。

4 结语

火烧屿山地和湖面有机结合, 地形独特, 提供了极好的造园基础。“园地惟山林最胜, 有高有凹, 有曲有神, 有峻有悬, 有平有坦, 自成天然之趣, 不烦人事之工。人奥疏源, 就低凿水, 搜土开其穴麓, 培山接以房廊。”火烧屿岛杂树参天, 芳草繁花覆地, 这是火烧屿能够称为厦门新兴旅游休闲胜地的天然资源。火烧屿有难得的天然优势, 加上精细的设计, 完工之后火烧屿旅游区必将成为独具特色的观光休闲海岛。

摘要:分析了火烧屿旅游开发概况, 论述了火烧屿的景观资源、开发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并详细地探讨了火烧屿旅游开发规划的功能分区。

关键词:火烧屿岛,旅游开发,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陶盛.厦门火烧屿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2) :171~172.

上一篇:扎西烈士陵园五年级作文下一篇:2008-2018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科所)801经济学综合历年真题大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