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张家塬镇明德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2024-04-07

千阳县张家塬镇明德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材料(精选2篇)

篇1:千阳县张家塬镇明德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以人为本整合德育教育资源 全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千阳县张家塬镇明德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我校按照县教体局、县文明办的要求、指示,结合我校实际,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狠抓师生学习,德育队伍的建设,校园环境优化,德育实践活动经常化,德育教育常态化等五方面工作,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高品位的成长空间,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推动了全校工作高点起步,高效发展,学校先后被评为省级平安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市级优秀家长学校、市级绿色校园、市级文明校园和县级文明单位、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县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校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现将我校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深入学习、提高认识,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奠定思想基础。

我们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专题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引导教职工深刻理解《意见》的重大意义,引导大家通过新闻、媒体学习国际时事,了解社会上的人间百态,如“小月月事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等等。通过学习、探讨、写体会,使全体教职工深刻地领会和把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明确

2“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常年有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个性风格,人文精神的象征。校园文化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方案,有步骤的抓好落实。我们制作了校徽、校旗,谱写了校歌,形成了“勤学、诚信、协作、创新”的学校精神。一走进校园,高楼耸立,绿树掩映,书声琅琅。

为了随时随地规范、引导师生言行,提高师生道德修养水平。我们集思广益,在全体师生中征集了学校各建筑物固定标语。综合楼上的“博学厚德,善教爱生”时刻鞭策着老师们,严谨治学,勤奋工作。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以优异的教育质量回报社会对教育的期盼;学生公寓上“小宿舍大天地,奠基成功人生”的宣传语时刻激励着孩子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教学楼背面一行鲜红的大字为“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到手动脑,学会做人做事,学会生存生活”,它时刻提醒着学生们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四、以“育德”为目标,积极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1、以校园为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开展学生德育常规养成教育。学校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手抄报等德育教育途径,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同时加强管理、积极开展养成教育。我们要求各中队利用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将每年三月份、九月份

第一周的升旗仪式上进行表彰,颁发奖状。学期末,对各个班级获星同学进行统计,五个方面都获得过表彰的学生获得“五星好儿童”称号,并颁发奖状。逐步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5、树立楷模,进行榜样激励。为使学生学习有目标,做人有榜样,我校投资一万多元,在校园中心广场新建名人雕像六座,分别为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备受全世界人民爱戴的伟大科学家居里夫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中国几代人学习的助人为乐的楷模雷锋;财富奇迹的创造者比尔盖茨;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利用这些名人雕像,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了解名人事迹,树立远大理想”的理想教育。并结合班队会课、晨会、校会对学生及时进行榜样教育、理想教育。

6、依托乡村少年宫,丰富学生课余生活,陶冶情操。凭借“乡村少年宫”党和政府的投资,我们聘请了十二名专兼职教师,成立了书法、舞蹈、剪纸、绘画、朗诵、象棋、乒乓球、跳绳、手工制作、唱歌、微机、科学十二个兴趣小组,有460多名学生参加,参与率达90%。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特长,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活动唤醒了学生的民族情感,传承了“剪纸”文化,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学校素质教育水平。

7、积极实施“阳光体育”健身活动,健全体魄。我们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为主题,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阳

教育讲座、举办一次反腐倡廉教育征文”等活动,净化学校教育环境,打架、小偷小摸、损坏公物、浪费的现象大大减少。此项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今年九月份被命名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校”。

总之,我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坚持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手段,强化学校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寻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进一步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做实做好。

篇2:千阳县张家塬镇明德小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经验材料

——崇阳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

湖北崇阳县教育局

崇阳县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全国民间文化艺术(提琴戏)之乡,素有尊师重教之风。近年来,崇阳县委县政府创新“发展教育以扩大城市,经营城市以反哺教育”发展思路,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作为第一战略,把教育投入当作第一投入,先后投资5.2亿元,费时五年,打造了一所占地面积1200亩,集幼教、小学、初中、高中、中职于一体的,能同时容纳2万余人就读的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一应齐全的现代化教育新城。以之为龙头,通过腾笼换雀,优化教育布局,梯级提升全县办学条件,推动全县教育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与此同时,我县高举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大旗,本着“五育并重,德育为先”的原则,创新德育工作理念、模式,强化德育管理,积极探索拓宽德育途径和渠道,将之深入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全县德育工作趋于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主要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一、遵循规律,完善制度,努力提高德育管理水平一是大力提升德育理论水准。我们在德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探索总结出“五个结合”的德育工作条例:与青少年身心特点相结合,不成人化;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不空洞化;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不孤立化;与学校地

方特色文化打造相结合,不雷同化;与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不空泛化等。实行“四大德育工作原则”:德育第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知行相统一原则。在德育实践中,全县各校紧紧围绕“五个结合”、“四大原则”,积极创新德育模式,如县实验小学的习惯养成教育、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本土文化教育、天城中学的“三自主教育”(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大集中学的城乡融合教育、白霓镇小的留守留动儿童暖心教育、县职校的自信自强教育、县一中的母校文化培育等,形成了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美好局面。

二是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争当人民满意的教师活动。逐步完善师德档案建设,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①组织我县德育标兵在全县各乡镇轮回开展“身边的汪金权”事迹报告会。②开展“强师能、铸师魂”教师德育培训活动。聘请魏书生、汪金权、桂贤娣等名师名家来崇阳对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学习他们高尚的道德风范。③开展“课外访万家,万家进校园”活动。广泛征求学生家长意见,并对各科任教师进行评议,要求教师撰写好家访札记和家访个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了师德师风建设,为开展扎实有效的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④打造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从一定意义上说,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对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出

“五有”目标:有理想、有德行、有情感、有学问、有方法。定期培训班主任,提高其理论修养,转变其教育观点、优化其教育方法,增强其责任感和创造力。建立及健全了班级思想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全县德育工作的均衡发展。

二、搭建平台,丰富载体,努力拓宽德育工作途径 我县的德育工作始终注重贴近学生、学校、社会实际,遵循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的原则,搭建德育平台,丰富德育载体和手段,不断拓宽德育工作途径,努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一是寓德育于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我县紧紧抓住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这一机遇,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学校92所,改建、扩建校舍面积近4万平方米,引进远程教育设备资金449万元,为全县90%以上的农村学校开设了空中课堂。2007年以来,全县有12所学校改造了学生食堂,18所学校新建了学生宿舍,20所学校改造了饮水条件,大多数学校都硬化了路面,美化了校园。学校坚持办好广播站、黑板报和宣传橱窗,在教室内墙上张贴名言、警句、标语口号,在校园醒目处拉标语、条幅,校园广播设有“新闻时事”、“热点透视”、“成功之路”等专栏,黑板报、橱窗每月一期,健康、丰富、优美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桃溪中学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学校收集了大量情趣健康、生动活泼、德育渗透性强的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白霓镇小校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绿草如茵、四季花季、和谐的校园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该校还加大了学生宿舍和食堂建设的投入,为留守儿童创建了温馨的家园。湖北卫视专题报道了《白霓镇小改善留守生吃住条件》的事迹。2008年,白霓镇小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的孩子排演的节目“爱心妈妈之歌”进京演出荣获银奖。

二是寓德育于日常行为规范之中。我们始终注重从日常细节抓起,以文明卫生学校创建为抓手,寓德育于学生文明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之中。县实验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开设文明礼仪教育课,一年级侧重于仪表礼仪;二年级侧重于言谈礼仪;三年级侧重于校园礼仪;四年级侧重于家庭礼仪;五年级侧重于公共礼仪;六年级开设感恩教育课。该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作用,放手让孩子主动参与岗位实践,如“卫生监督员”、“校园小交警”、“推普大使”等一系列岗位,让学生自主监督同学们的行为规范,从而养成良好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感。天城中学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开展礼仪、礼貌、礼节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白霓镇小的卫生目标是“一周不用帚“,培养学生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是寓德育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积极运用一切社会德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德育实效性。①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针对学生特点,坚持定期举行普法知识讲座、专题报告会。每年请县检查院、普法办的同志对全县学生分乡镇进行集中教育。坚持每学期

开展一次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开展一次法制演讲比赛等。通过一系列普法活动,既强化了学生遵纪守法意识,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遵纪守法变成自觉的行动,校纪校风得到大幅度的改观,近几年,实现了校园内安全责任事故为零,违法违纪事件为零。②切实抓好主题班团活动。以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干部为主体,积极开展一周一次班团活动,要求做到五有:有主题、有安排、有组织、有检查、有备课。通过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论坛争鸣、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手段进行,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活跃了思想、陶冶了情操。③广泛开展“爱心妈妈爱心爸爸”帮扶活动。崇阳是个打工大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有10多万人,留守儿童有1.5万余人。为了弥补这一特殊学生群体亲情的缺失,我们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招募爱心妈妈与留守、流动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的通知》,在电视台刊登了《关爱留守儿童,争当爱心妈妈》的倡议书,公开招募爱心妈妈志愿者,先后为1000多名“爱心妈妈”颁发了证书。爱心妈妈们通过了解孩子的家庭、学习、生活、思想状况,给予留守儿童亲情呵护,帮助孩子解决实际困难。“留守儿童”最集中的县四小,该校指导留守儿童定期给在外面打工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传达自己在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各方面的信息,增进母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④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我们在全县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各学校积极探索心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取得良好反响。县实验小学校报《红领巾报》、桃溪中学校报《小桔

灯文学报》、众望高中《五月》文学刊物、县一中的《崇阳一中报》均开辟了“知心信箱”栏目,学生以投稿的方式向老师倾诉生活上的困惑和成长中的烦恼,“知心姐姐”用诚恳的话语似春风化雨般解开“迷航”学生的心结,为他们送来阳光和温暖,指明方向和道路。针对高中生思想压力大、青春期叛逆的特点,崇阳一中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由教育心理学硕士赵海燕老师负责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每周四心理咨室挤破了门,很多的同学都愿意向赵老师一吐为快,排解心中的郁闷,为高中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创新模式,铸注特色,努力打造德育文化品牌

一是创新融合教育育人模式。我县大集中学(原城关中学)是一所“十校合一”的大规模学校,现有教职工348人、学生5000余人,其中66%的教师和70%的学生主要来自9所农村学校。十校合一后的城关中学就仿佛是一个大熔炉,学习基础、成长环境、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存在较大差距的城乡学生聚集一体。为此,我们将之作为城乡统筹、教育均衡的融合教育“试验田”,以德育促融合,以融合促均衡,推动学校内涵发展。首先是实现城乡教师融合。我们投资800万余元,新建60平方米教师周转房200套,让农村来的无房教师在县城有个舒心的家;广泛开展城乡教师教学、教研教改、班级管理结对子活动,让他们在合作共事中增进了解与互信;利用节假日开展城乡教师联谊会、结对家访、卡拉OK、篮球赛、外出旅游观光等活动增进彼此友谊。通过搭建多种平台,城乡教师逐渐融为一体,比学赶帮,焕发出极大的创造奉献热忱。港口中学的刘烊老师来大集中学后进展飞快,她的英语优质课获省一等奖,综合实践课《爱〃零距离》获省二等奖,2011年,她在全国两万多名教师中脱颖而出,被选到英国孔子学院任教。其次是实现城乡学生融合。该校创新“三融合三均衡”教育模式,即融合生活,注重学生情感的均衡发展;融合行为,注重学生知行的均衡发展;融合学习,注重学生知识的均衡发展。通过混合编班、集体军训、同桌就餐、天天集体阳光运动一小时、共同开展劳动卫生保洁、城里孩子农村二日游等,打破了城乡学生之间的界限,让城乡学生取长补短,比学赶帮,学会彼此接纳和欣赏,同时也培育了学生开放包容、自信自强的品质。其三是实现家校融合。该校成立网上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家长代表大会,实行校园开放日,发放《家长问卷调查表》,在校报《学校与家庭》和校刊《银杏园》上开辟家长学校专版,刊载家长学校动态和家长优秀论文,让家长谏言献策,拓展家校合力育人的新路。大融合促进大发展。两年来,该校考取鄂高58人,其中合并学校19人,边远乡镇金塘、高枧、大源共8人,30%以上的学生来自边远乡镇,结束了部分乡镇20多年来无学生考入省级重点高中的历史。

二是创新乡土文化育人模式。充分发挥我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利用我县神奇俊秀的山水自然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人资源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渗透。这方面我县第二实验小学作了积极探索。第二实验小学以“塑造美好心灵,成就高尚追求”为办学理念,以“心如泉净,才如泉涌”的育人目标,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营造和凝炼乡土气息浓郁的校园文化,开设了以本土文化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开展与家乡“名景、名人、名事”相关的系列主题活动。如该校组织学生学习“一钱斩吏”(北宋时崇阳县令张乖崖肃贪时崭杀偷了一文钱的衙役,成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就出于此)故事,培育学生公廉情怀;组织学生参观我县文化名

人,前国民党外交部长、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故居,培养学生心怀大志、严谨治学、积极进取精神;组织学生参观我县桂花林场(全国三大人造示范林场之一),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劳动创造的情感等。通过多种形式发掘运用,让本土文化走进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和育人过程,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中,以达到传承本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高尚情操,引导学生自觉树立成人、成才的远大理想。

三是创新书香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我们以阅读为载体,通过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引导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吸取精神营养,振奋精神力量,从而提高德育实效。这方面,我县第二小学打造了书香校园特色育人模式。该校2005年启动了“打造书香校园”活动,向全校师生提出“我读书我快乐”的号召,把师生读书情况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当中,以征文比赛、读书知识竞赛、好书交流会、美文鉴赏会、古今中外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和载体推动这一活动纵深开展。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他们创设了“晨诵、午读、暮省”读书模式,针对孩子心理成长特点,精心编印了《三字经》、《唐诗宋词精品集》、《儿童童话精品系列》等校本精品阅读系列教材,形成了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情感,真可谓翰墨书香浸校园,万千花木向阳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深知,加强和改进未成

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件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一项最能造福社会的德政工程,也是最需要创新教育领域,崇阳的德育教育实践虽然作出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恪守德育为先的教育原则,与时俱进,真抓实干,不断学习借鉴先进德育经验,不断深化德育实践,不断创新拓展德育途径,为全面提高德育实效,培育社会主义合格人才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读的成语及及解释下一篇:个人简历最简单的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