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

2024-04-08

《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共13篇)

篇1:《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我从一开始就在等待着玛丽雅姆幸福人生的到来,然而等来的是她悲惨人生的结束。在拉希德那里,我从未看到过一丝的尊敬和忏悔。他对玛丽雅姆的付出视而不见,认为那都是理所应当。那个时代,在那个没有爱与温暖的社会,也许有太多像拉希德一样的男人,他们冷酷无情,将妻子视为发泄情绪,繁衍后代和劳作的工具。在他们的国度里,男人们都是真主,他们主宰着那些女人们的命运。娜娜说:“现在我教你一句话,你好好记住,我的女儿:就像指南针总是指向北方一样,男人怪罪的手指总是指向女人。”扎里勒辜负了娜娜,玛丽雅姆用另一种方式重复着母辈悲惨的遭遇,而莱拉也顺承了玛丽雅姆不幸的婚姻。最终,娜娜因女儿的离开以为将永远失去女儿而自杀,玛丽雅姆因保护莱拉失手杀死拉希德,又不想莱拉和她的孩子们受到伤害而伏法认罪被枪毙。在玛丽雅姆去世后,莱拉的命运时刻扣紧我的心弦,我很害怕莱拉也会像娜娜和玛丽雅姆一样成为这乱世的牺牲品,所幸最后莱拉获得了幸福。很庆幸当年的一切都只是拉希德的谎言,塔里克没有死,也很欣慰塔里克十年如初,还能回到故乡寻找他心爱的姑娘。许久之后,扎里勒的信和喀布尔的变化似乎在告诉我们:一切都像刚刚好,一切都还来得及。

 

篇2:《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

1、读完结局,心里松了一口气。害怕莱拉和埃里克没有幸福的生活,害怕马利雅姆受到更大的折磨,害怕两个孩子会受到种种伤害,幸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2、马利雅姆如千阳照亮了莱拉的生命,莱拉也给了马利雅姆不曾有过的温情。从她们的身上也看到了母性的光辉,“母亲”,可以让一个女人无比强大。娜娜也是爱马利雅姆的只不过用错了方式,她以她的经验保护着自己的女儿,幸会马利雅姆最后懂得了她的爱。

3、生活在和平稳定的国家里,阿富汗人们的生活没体验过甚至不曾想象过,可这样的生活确确实实在一下国家存在着。感恩自己幸福的同时也同情那里的人民,愿你们的安拉保佑你们。

这是我开学读完的第一本书,开学三个星期来,因为一些事浮浮躁躁的没有沉静下心来,更别说读书。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久违的纯粹与安静,让我再一次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宁静,平和,幸福感,优越感。

篇3:《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

一、童真的幻灭

成长小说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童真的幻灭, 即主人公大多要经历的从天真到受挫的一个转折。在《灿烂千阳》中, 玛丽雅姆十五岁之前, 一直过着幸福的童年, 虽然被别人称作“哈拉米”, 但她也很幸福的有着自己最喜欢的人的陪伴——法苏拉赫毛拉和扎里勒。作为村里的阿訇, 这个总是面带微笑的老者, 每个星期都会来教玛丽雅姆朝拜仪式, 教她背诵《古兰经》, 教她识字, 在功课结束后陪她在泥屋外面吃松子, 喝绿茶, 给她讲故事, 同样当玛丽雅姆说话的时候, 他也是全神贯注的听着, 这样玛丽雅姆总是能够轻松地把不敢跟娜娜说的话告诉法苏拉赫毛拉。作为娜娜和扎里勒的私生女, 她每个星期最期待的就是星期四, 因为这一天她最喜爱的父亲会来看望她, 每当见到他踏着石块穿过溪流来到他们在山上的小屋的时候, 玛丽雅姆会一下子跳起来, 露出灿烂的笑容, 兴奋的挥舞着手臂, 投入父亲的怀抱。被抱着悬在半空的玛丽雅姆能够见到父亲在她身下仰起的脸, 弯弯的微笑和酒窝, 并在父亲的眼中反射出她带着兴奋光芒的脸庞, 那一刻, 她无法用和娜娜一样的眼光去看世界, 因为在年幼的她的心中父亲的陪伴, 父亲的爱使她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然而, 虚幻的幸福在她十五岁生日那年戛然而止, 任性的她不顾娜娜的劝阻独自一人来到了父亲的住处, 那一刻她得到的是父亲的逃避和娜娜的尸体。心灰意冷的她最终被父亲和他的太太们像推销产品一样嫁给了大她三十多岁的男人, 自此开始了她在拉希德家受到无尽的摧残和迫害。从对父亲满满的期待到后来沦为拉希德生育的工具和家庭暴力的对象, 玛丽雅姆陷入了对人生的迷惘, 她的童真彻底终结。

二、成长的引路人

个人的成长和周围的人物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在大的社会环境既定的前提下, 成长小说的叙事中引路人充当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人公会在与她们的交往中逐渐确立起自己的人生目标。影响玛丽雅姆成长轨迹的是莱拉她女儿阿兹莎。

在那样一个男权制的国家和娜娜的影响下, 玛丽雅姆一直认为男性至上, 虽然丈夫拉希德只把她当作生育工具, 并在她流产后对她暴力相加, 但她并没有反抗, 而是无声的忍耐和默默的承受, 直到十几年后莱拉走进了她的生活。莱拉, 一个漂亮的女孩, 她被父亲教育知识的重要, 并坚持自己的思想, 在爱她的父亲和塔里克的陪伴下, 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然而因为战争, 父亲和塔里克相继离她而去, 就在自己心灰意冷想要放弃生命的时候, 是她和塔里克的孩子给了她生存的动力, 不得以的情况下, 她嫁给了拉希德, 从此走进了玛丽雅姆的生命中。从最开始的以为莱拉要抢走自己的丈夫而冷眼相待, 到后来和莱拉在院子里喝茶, 聊天, 两个苦难的女人产生了同病相怜, 似友似母般的感情。是莱拉让她感受到了友情, 或似亲情, 让她可以不那样浑浑噩噩的活着, 让她看到了对生活的期望与幻想, 让她可以更勇敢的去追求自己的安宁与价值。

阿兹莎———莱拉和塔里克的孩子, 让玛丽雅姆这样一个乡下来的小人物, 一个从小被人嫌弃的“哈拉米”, 一个被丈夫视为生育和发泄兽欲的工具, 在这个小小的生灵身上找到了人间的真情, 她看到了自己的被需要, 看到了一个人对她如此天真的、毫无保留的爱意。正是这份爱意滋养了她早已干涸的心灵, 激起了她对幸福的希冀与追求, 这种爱, 在一个渺小的身躯里激发了巨大的能量, 这种爱, 不但支撑着玛丽雅姆在以后岁月中的顽强生存, 更在关键时刻, 奋起反抗, 举起铁锹, 击中拉希德, 救出莱拉, 拼尽全力反抗摧残了她一生的男权制, 第一次决定了自己的生活轨迹。选择阿兹莎作玛丽雅姆的领路人, 更能贴近当时的生活, 在那样一个男权制的国家, 女人的的卑微地位和无足轻重已经让她们忘却了自己, 成为了男人的附属品, 然而是这份无私的、毫无保留的爱唤醒了玛丽雅姆内心深处的觉醒和反抗。

三、成长的出路

成长小说的重点在于主人公最终在精神上顿悟, 真正的长大成人。玛丽雅姆的出路就是保护莱拉, 让他们一家人得以在一起, 对于一个生活在父权至上的, 对生活毫无希望的女性而言, 莱拉给了她这一生想要的所有的一切, 和塔里克的爱情让她感受到女性也可以被爱, 被尊重, 阿拉兹的毫无保留的爱让她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莱拉的爱让她感受到了友情, 所以为了保护莱拉, 玛丽雅姆独自承担了这份罪行, 正如她对莱拉所言, “对我来说, 这里就是终点, 我已经无欲无求, 我小时候所渴望的一切, 你们都已经给了我。你和你的两个孩子让我感到如此的幸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的心中再也没有懊恼, 而是一片安宁, 因为她是一个付出了爱, 也得到了爱的女人。”

在那样一个惨绝人寰的国家, 在那样一个冰冷的年代, 玛丽雅姆从一个只知道默默忍受的女性形象到后来的奋力反抗, 用死亡反抗这个男权制的社会, 用暴力反抗拉希德, 她的成长可想而知, 为了亲情, 为了友情, 也为了自己最终的解脱, 她用自己的生命救赎了莱拉一家, 安宁地走到了另一个国土, 虽然她为此付出了生命, 但她的精神却一直都在, 影响着所有人。当莱拉在避难所安家之后, 她的精神却一直被玛丽雅姆牵挂着, 她相信这个勇敢的女人会希望自己代替她继续生活着, 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最终返回故乡, 在阿兹莎曾经呆过的孤儿院帮忙教课, 为自己的国家, 为自己和玛丽雅姆共同生活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玛丽雅姆这个众多阿富汗女性中的一人, 在这样一个残暴专制的国家, 她用自己善良、宽容、自我牺牲的精神保护了莱拉的幸福明天, 虽然最终玛丽雅姆以死亡而终结, 但她的精神与信念却一直都在, 鼓舞着莱拉最终回到了这片土地上, 鼓舞着人们奋起反抗, 争取自己的利益, 鼓舞着千千万万的阿富汗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自己的家园, 这种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品质就像灿烂千阳一样照耀在这片国土上, 使阿富汗茁壮成长。

本文通过玛丽雅姆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 向大家讲述了她的成长之路, 从以前的天真烂漫到后来的悲惨生活, 再到为了保护莱拉独自承担罪行, 胡塞尼通过玛丽雅姆向世人展现了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在阿富汗那个男权制的国家女性的生活现状以及自我意识的觉醒。卑贱的生活并没有磨灭她们的斗志, 反而他们带来了坚韧、隐忍、追求光明、永不放弃的品德, 正是这种人性的光辉就像那“灿烂千阳”一样, 即使曾经深埋, 仍然会顽强成长, 耀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卡勒德·胡赛尼.灿烂千阳[M].李继宏, 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2]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张国龙, 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 2007 (5) .

篇4: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塔利班治下回归落后的传统,残暴酷刑、歧视女性、抵制现代化、仇视一切异教,使民众生活在压抑和恐怖之中……

战乱导致极端贫困,大人孩子面临濒于死亡的境地……

前苏联的悍然入侵制造了国家**的源头……

美国大兵对“9。11”的报复造成新的百姓伤亡和社会**……

多灾多难、苦难深重的现实毁掉了无数个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家庭,其中受害最深的是被野蛮传统束缚的女性……

这些场景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新作《灿烂千阳》给世人描绘的情景。

地处中亚,沟通东西方,连接中亚、西亚和南亚的阿富汗,因为从16世纪至今长期遭受英国、俄国、前苏联、美国的反复蹂躏,一直被全世界所瞩目。大家都知道这个处于大国政治旋涡之中无法自己的国家,也会从媒体上各种各样的新闻中断断续续地知道一些他们国内发生的大事。但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是怎样生活的,承受着什么样的苦难,却是一片空白,无从得知。

篇5:《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看完胡赛尼的《灿烂千阳》心理的恐惧不知道该如何形容,愚昧,自私,专横,成了落后的标签。**中人性的伟大和可怕都让人想落泪。文中主人公受尽人性的摧残,反抗的结果换来更多残忍的对待,为了爱的人忍耐,又忍耐,委曲求全,也伟大无比。幸福变得弥足珍贵,当我们缺少幸福的时候,总想倾尽所有去捍卫那少的可怜的幸福,缺爱的人要么拥抱彼此,要么背离爱。终究书中的结局是让人觉得有了希望。可是我又忍不住的想,真实的结局会不会比这个更惨。当幸福刚有起色的时候,当悲伤的人看到黎明的曙光时候。无边无际的黑暗又再次归来,剥夺了即将出现的光明。黑暗中的人对阳光的渴望已经变得无所谓,眼睛里是看破一切的平静……这也是一种结局,只是剧情阴暗,让人看不到反抗的意义。也看不到读书的意义。所以这种结局不会成为书中结局,而现实……

家庭的暴力又怎会局限在战乱中。世界的各个角落忍受家暴的女性也很多,最文明的国家也无法避免这种状况。想到这点,悲从心来……

篇6:《灿烂千阳》读书笔记优秀书评

首先是玛丽雅姆,一个哈拉米,从她和娜娜幸福简单的生活和对扎里勒的期盼到对他的绝望与痛心,再到她嫁给拉希德之后被毒打以及自己的隐忍,之后为了莱拉的新生活,她最终杀死了自己的丈夫。

对于莱拉,作者描述了她童年的美好时光,尤其是有个开明的父亲以及她的玩伴塔里克,再到战争爆发,父母被炸死,还有拉希德找人骗她说塔里克已经死亡,在得知自己已怀有塔里克的孩子时,她无奈嫁给拉希德,这期间经历了很多残暴与磨难。幸运的是,莱拉最终得到了幸福,她和塔里克以及孩子们终于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不得不说,这种幸福是玛丽雅姆带来的,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玛丽雅姆从莱拉和孩子们那儿才得到一些温暖,一些爱,最后她帮助了她们,她认为那是值得的。

这本书最让我痛恨的是扎里勒留给玛丽雅姆的那封信,表达了他多年的内疚与忏悔。如果不是他碍于自己的颜面与名誉,我想,玛丽雅姆也不会遭受那么多的痛苦。

这本书是对阿富汗女性的赞扬,赞扬她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虽然玛丽雅姆最终死亡,但是她保护了莱拉和她的女儿,面对拉希德的死亡,她很淡然,她第一次维护了自己的权利,反抗男权,所以,她也是伟大的。还有就是莱拉,有父亲的教育,从小就知道维护自己的权利,即使面对拉希德的毒打,她也从不退缩,坚持维护自己的权利。

篇7:《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

1 创伤性事件及表现

在文学研究当中, 很多学者都倾向于将创伤原理运用到文学批评中去。小说中的人物经历将创伤理论具体化, 而创伤理论可以将小说中的人性形象表现的更加饱满。根据佛洛依德的观点, 创伤经验的定义是“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 使心灵受到一种高度的刺激, 一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 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 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的”[1]216。在小说《灿烂千阳》中, 两位女性在经历过被父亲抛弃, 无休止的战争, 亲人被夺去生命, 家庭暴力, 难以让人忍受的夫妻生活, 流产等一系列事件后, 她们沉溺在伤痛中无法自拔, 并且感到自卑、恐惧、无助, 试图逃避现实。当她们的心灵受到扰乱时, 她们的心理都受到了一种刺激并且表现出“感觉到强烈的恐惧、无助、失控和毁灭性威胁”[2]4。下文则是根据这些理论知识对小说中玛利亚姆及莱拉的创伤经验和创伤症状的具体分析。

1.1 玛利亚姆私生子的身份曝光和母亲自杀带来的的创伤

玛利亚姆是当地富商的私生子, 她不知道自己私生子的身世, 自以为可以得到父亲及其他兄弟姐妹的疼爱, 并且与他们幸福地生活下去。然而当她充满希望地去父亲家时, 母亲绝望地自杀, 父亲拒不相见。玛利亚姆的少女世界坍塌了, 母亲的死与父亲的冷漠给她心灵造成了巨大的震撼。

创伤后表现:

她开始回忆与理解母亲娜娜告诉她的事实, 她哭泣并且“能感觉到楼上窗户俯视她的眼光的重量”, “知道花园里有人窃窃私语”[3]41, 内心强烈地感觉“她并不属于这里”[3]42, 对母亲的死亡充满着无尽的自责。她经受着私生子身份曝光的打击, 承受着母亲因为自己而自杀的痛苦悔恨的事实。在此之前, 玛利亚姆的生活充满阳光, 她积极地面对生活, 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幻想。现在的一切却都与从前背道而驰。她的内心防线被击垮, 独自一人面对着人生无常。所以她只能将自己封锁在那个房间里, 挡住外面的窃窃私语, 人们探寻的眼光以及外面虚伪残酷的世界。她已经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恐惧与无助, 并且试图将自己与外界隔离, 逃避现实。根据国内学者赵冬梅归纳总结, 创伤后的外在反应包括四个层次, 即生理层次 (具体表现为心跳加速, 血压上升, 呼吸急促, 眩晕, 胃痛等) 、认知层次 (具体表现为过度警觉, 与自我分离, 噩梦, 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变化) 、情绪层面 (具体表现为焦虑与恐惧, 没有安全感, 无助感, 感到孤立, 冷漠或疏远, 悲伤, 失去信心) 、行为层面 (具体表现为退缩或远离他人, 易受惊吓, 回避, 敌对) 。而玛利亚姆的上述表现已经是属于认知层面, 情绪层面和行为层面了, 即看待世界的方式发生变化, 感到孤立, 无助感袭来, 并且把自己鼓励在房间里, 远离他人。

1.2 玛利亚姆被家人抛弃、远赴他乡和私生子身份带来的再度创伤

在玛利亚姆的父亲扎里勒和他的三个妻子的哄骗下, 十五岁的玛利亚姆被迫嫁给了来自喀布尔的鞋匠拉希德。粗鲁的拉希德带着玛利亚姆回到喀布尔, 新的生活让玛利亚姆感到窒息。母亲自杀身亡, 又刚被扎里勒抛弃, 本来在世上已经是孤寡无助, 现在又面对着从为人女到为人妻的冲击, 新的环境里无人指导支援, 这些都在无形中加强了她的孤立无助感, 让她的世界更加黑暗。再加上无法摆脱的私生子身份, 当她感受到人们对她的侧目, 对她的窃窃私语时, 她担忧地想象着外人知道她的私生子身份, 母亲因为自己自杀的事实。当人群围住她时, 她紧张地跑出人群, 不知所措。

创伤后表现:

在新的环境里玛利亚姆不敢与外部建立正常交涉, 开始时是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当她开始出去时, 她害怕邻居探询的目光, 害怕她们的窃窃私语, 与邻居见面时开始是“手心冒汗, 然后“”呼吸变得急促, 耳朵嗡嗡响, 脉搏突突跳”, 这些生理方面的表现都暗示着她的经历对她造成的伤害。最后她逃出围着他的人群, 孤独感侵袭着她。这些都是心理创伤在生理, 情绪以及行为层面上的表现。

1.3 玛利亚姆的家庭生活创伤

在新的生活环境里, 拉希德就是玛利亚姆的一切, 玛利亚姆期待着他能夸奖自己的厨艺, 顺从地接受拉希德的一切安排, 对拉希德产生强烈的依恋, 拉希德就是她的一切。当拉希德无法接受玛利亚姆一次次的流产, 不能给他带来子嗣的现实时, 他开始对玛利亚姆表现出厌恶的情绪, 对对她恶言相加, 胡乱发脾气, 与她相处也越来越不耐烦, 演变下去就是耳光和拳打脚踢。并且在一次晚上, 拉希德将矛头投向了玛利亚木做的晚饭, 随后将坚硬的石头强行塞入玛利亚姆的嘴中, 迫使她咀嚼石头。就这样下来, 玛利亚姆对拉希德的感情由依恋变成了恐惧, 她的依恋出现了紊乱。

创伤后表现:

根据罗提 (Liotti) 提出来的“依恋紊乱”, 依恋紊乱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会是“PTSD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 , BP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边缘型人格障碍) 和分离性障碍”[2]31.四年的婚姻里, 她越来越清晰地认清现实, 她害怕拉希德的一切, 同时又因为自己不能给拉希德生孩子的事实对拉希德产生了强烈的负罪感, 但是表面上又及其顺从拉希德。恐惧, 提心吊胆和害怕时刻都追随着这个可怜的女人, 现实却又逼迫着她依顺这个男人, 创伤已经使她整个人发生了严重的分离。“在创伤事件中犯罪者是 (创伤患者) 的恐惧和痛苦的来源, 同时也是 (她) 摆脱痛苦的源头” (The perpetrator is the source of the pain and terror, but he is also the source of relief from the pain.He is the source of threat but he is also the source of hope.) (1) , 所以玛利亚姆一方面强烈依附拉希德, “女性主义者指出社会的家长制度结构鼓励和支持了虐待妻子, 女性在社会中的二等地位使她更可能在经济上无法独立, 不能离开被虐环境”[4]852。:阿富汗父权社会决定了女人的身份只能处于第二位, 她的父亲左右着她的婚姻权, 尽管不喜欢拉希德但她将拉希德视为她的全部, 因为她被父亲抛弃, 母亲自杀身亡, 她无家可归, 没有朋友, 没有能够养活自己的技能, 所以只能依靠这个男人。另一方面却又在一次次家暴与谩骂中孤立无助, “受虐女性综合征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个特殊病症, 它解释了受虐的心理作用如何产生无助感。女性的自尊和信心都被侵蚀了”[4]857。除此之外根据朱迪斯·赫尔曼的创伤理论, 过度觉醒是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后, 人体的自我防护似乎一直都处于一种持久的警戒状态, 好像危险随时都会来临 (After a traumatic experience, the human system of self-preservation seems to go onto permanent alert, as if the danger might return at any moment.) (2) 35。过度觉醒也是一中认知层面上的创伤表现, 这种症状在玛利亚姆身上也有表现, 夜晚拉希德的一举一动的细微声音都让玛利亚姆惊恐不已, 心跳加快, 担心他会突然又对自己发脾气, 担心他会闯入自己的房间要与自己同房, 让她再次陷入伤害与失落当中。而后莱拉的介入, 玛利亚姆的耳朵似乎对莱拉弄出来的一切声响都特别敏感, 并且对莱拉产生敌意心理, 因为她潜意识里十分害怕莱拉抢去她的家, 让她再次被抛弃。

1.4 玛利亚姆经历流产身心创伤

当玛利亚姆经历了7次流产后, 她的身体与心灵被严重地摧残了。身体上没有了生育能力, 心灵上备受煎熬。

创伤后表现:

她开始自责, 认为自己失去孩子罪有应得, 她愤怒, 内心责怪拉希德的愚蠢, 自己的粗心, 以及真主的不公正, 最后却又诚惶诚恐, 祈求得到原谅。她寄自己的希望与幸福到自己的骨肉身上, 想要得到来自自己骨肉的安慰, 却不幸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流产的打击, 她只能保持沉默, 把痛苦与不甘藏在心底, 夜晚被梦魇打扰, 备受煎熬。玛利亚姆表现的这些情绪, 罪恶感, 焦虑, 对生活失去信念等, 都是流产对女性造成的心理影响, 流产加重了玛利亚姆的病态心理。

1.5 莱拉的创伤经历及表现

莱拉的生活与玛利亚姆的生活截然不容, 母慈父爱, 有竹马塔里克的相伴, 可以接受正规教育, 更主要的在她的家庭里没有父权的束缚。圣战爆发, 莱拉的两个哥哥不得不参战, 哥哥们的离去使莱拉的母亲法丽芭一蹶不振, 并从此卧床不起, 不务家事。年幼的莱拉必须承担起家务活, 忍受着母亲的不管不问。她渴望着母亲的关注, 却只能一次一次失望。圣战带走了莱拉的哥哥, 内战让喀布尔的居民备受伤害。平民们无辜地被导弹射杀, 莱拉的一名同学在放学回家路上不幸被导弹炸得体无完肤。莱拉亲身经历并感受残酷的战争给普通人带去的伤害。战争的残酷与带给人们的伤痛已经被她牢牢地印刻在心中, 无法忘记。当莱拉的父母准备离开这个城市, 一枚胡乱投射的导弹射中了他们家, 莱拉陷入昏迷, 父母双亡。

经历了爆炸后的的莱拉耳朵已经失灵了, 身体都被炸伤, 睡觉时暴躁不安, 哭泣, 大喊大叫, 醒来后的莱拉难以从父母的死亡中摆脱出来, 一直强调死的应该是她自己, 强烈的负担感让莱拉难以平静下来。

当莱拉与塔里克重逢时, 他们讨论到战争, 莱拉表现异常, 她的愤怒无法抑制;她回忆起战争对家乡造成的伤害, 莱拉的表现有点歇斯底里, 这都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当创伤重现时, 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反复沉溺在那些创伤片段, 记忆定格在那些片段上, 反复着折磨着自己与身边的人。

2 创伤修复

朱迪斯·赫尔曼提出心理创伤的核心经验来自于被剥夺的权利和与他人相隔离。他也明确的提出了修复只能在关系范畴内进行。在关系范畴内, 一些被创伤经历摧毁和畸变的心理能力才能被重建。所以帮助创伤经历者建立与他人的联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对于创伤修复有着重要的作用。关系中的故事叙说、合作以及相互信任对创伤修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这三方面都可以概括为关系中的分享。而在创伤修复中, 有一种人类情感也可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那就是爱。《灿烂千阳》中这两个主要女性在经历了种种生活事故后, 内心已经伤痕累累。她们一起在关系中把自己从过去的伤痛中解救出来。而在她们的关系中, 分享, 爱与希望是引领她们完成创伤修复的主要因素。

2.1 创伤修复第一步——分享

当莱拉初次出现在玛利亚姆的家中时, 清醒过来的莱拉试图与这个每日精心照顾自己的女人交流, 告诉她心中的伤痛与自责。根据朱迪斯赫尔曼的研究:当创伤性记忆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出现或者用言语表达出来时, 癔病症状就会得到减轻 (Hysterical symptoms could be alleviated when the traumatic memories, as well as the intense feelings that accompanied them, were recovered and put into words.) (2) 12。

当莱拉成为拉希德的妻子的时候, 玛利亚姆对莱拉产生了敌意, 她不希望自己被赶走。两个女人之间剑拔弩张的状态一直都未缓解, 直至莱拉的女儿出生。拉希德对玛利亚姆施暴, 莱拉替玛利亚姆求情。当这个家里的男性向她们宣布他的主权时, 两个女性面对共同的伤害与威胁, 在某种程度上会达成一致对外性, 而这也有效地缓冲了她们之间的矛盾, 为以后二人互相治愈奠定了基础。

夜晚, 当莱拉邀请玛利亚姆和她一同喝茶的时候, 玛利亚姆的身体颤抖了:这么多年, 没有人为她挨打;这么多年, 也没有人愿意和她安静地坐在一起;这么多年没有人愿意走进她的心里, 她也不再去奢望人家能理解她, 这个悲苦的女人在莱拉的邀请下第一次告别了她黯淡冷漠的世界, 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人知道自己的孤独和与世隔绝, 意识到面对社会和自然的威力自己的无能为力——所有这一切都使他的特殊和孤寂存在成为无法忍受的监禁。如果人不能从他的监狱中解放出来, 如果他不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 同他人或周围世界结合在一起, 他就会疯狂”[5]10从弗洛姆的表达可以看得出来, 与外部和同伴联系起来是对于创伤修复是十分重要的。朱迪斯·赫尔曼提及到“在关系的范畴下修复才会发生” (Recovery can take place on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relationship) (2) 133。

两个人一次承担家务, 一起照顾阿兹莎, 一起喝茶欣赏夜景, 当玛利亚姆开始告诉莱拉她身上发生的一切不幸时, 莱拉告诉了玛利亚姆她的逃跑计划, 这无疑是信任的表现。朱迪斯·赫尔曼提及到创伤修复中治疗师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 他们之间必须有 (受害者的) 创伤叙述 (Truth tell) , 两人共同合作 (cooperative) , 最后还必须有相互信任 (trust) 。以上三者具备才能发展成功的创伤修复关系。

这两个女性用言语分享着过去的伤痛, 并且分享着同一个“敌人”, 分享着相互之间的信任, 她们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密, 对于创伤恢复起到了促进作用。最终玛利亚姆选择和莱拉一起逃跑, 这是第一次玛利亚姆第一次拥有选择权。“创伤夺走了受害者的权利感和控制欲, 而修复的指导原则是建立受害者的权利感和控制欲” (Trauma robs the victim of a sense of power and control;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recovery is to restore power and control to the survivor) (2) 159。这就表现出了玛利亚姆的心理情况慢慢地走上了正常。

2.2 创伤修复第二步——爱与希望

在玛利亚姆和莱拉的关系中还有一个人扮演着联系的作用, 她就是莱拉的女儿阿兹莎。当阿兹莎还是婴儿的时候, 阿兹莎对玛利亚姆的友好与爱的示意让这个命运悲惨的女人内心燃起了爱的火花, 打破了她冰冷的心。玛利亚姆的七次流产让她不能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孩子, 但是阿兹莎的出现让她有了做母亲的感觉和被人爱的感觉。“大多数女人都希望生孩子, 由于孩子的诞生而感到幸福, 而且急不可待地希望自己来照料孩子, 尽管她们除了孩子脸上的笑容和满意的表情之外一无所得”[5]62。阿兹莎充当了玛利亚姆的孩子, 让她有了做母亲的感觉, 让她开始相信人世间的真情, 给这个心如死灰的女人带去了阳光与希望, 这对于创伤修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在玛利亚姆的眼中“爱是使人遍体鳞伤的错误, 而她的帮凶, 希望, 则是令人悔恨莫及的幻想”[3]261, 这种悲观绝望而扭曲的想法是玛利亚姆在经历重重家庭伤害后心理衍生出来的恶果。莱拉和阿兹莎的出现给她的生命带去了爱与希望, 她们的爱与希望渐渐地感染了玛利亚姆, 让她长期干旱贫瘠的心理开始充满阳光。所以当了解自己的父亲已经去世时, 玛利亚姆回忆起很多与父亲相处的片段, 温情而细微, 玛利亚姆哭了, 她理解了很多事情, 也不再怨恨父亲, 敢于面对以前的事情, 这是玛利亚姆的自我救赎, 自我解救, 将自己从年少时期经历的束缚中解救出来了。

最后一次家庭暴力时, 玛利亚姆看见莱拉奋起抵抗, 在拉希德的眼睛里看见了以前拉希德看自己的眼神, 回忆起自己当时的温顺与歉意, 这一次, 玛利亚姆才真真正正地完成自我觉醒。她开始审视以前自己隐忍的态度, 这种态度没有为她换取该有的尊重, 隐忍。相反她得到的是更多的暴力, 为了莱拉的未来, 也为了自己的改变, 玛利亚姆第一次决定了自己的生活轨迹——杀死自己的丈夫。玛利亚姆已经完全走出了她的心理恐惧:她梦见童年与家人和朋友呆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不再被噩梦纠缠, 她不再惧怕, 她勇敢地做着决定, 她拥有了希望。那个总是躲避人群, 瑟瑟发抖的女人已经走远了, 玛利亚姆因为爱与希望变得勇敢与安宁, 不惧未来。

莱拉, 经历战争与家暴而伤痕累累, 玛利亚姆陪她一起熬过;因为两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还有她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以及塔里克的再次出现;这些都让这些创伤变得无足轻重。她不在沉湎于父母的死, 她寄希望于未来。当逃离阿富汗时, 莱拉对祖国热爱, 使她不怨恨祖国, 反而希望用自己的力量改变祖国, 帮助普通人民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她又回到了曾经的地狱, 直面过去, 她在爱与希望中完成了创伤修复。

阿兹莎无法面对暴力的拉希德、面对残酷的爆炸声, 但是塔里克的出现, 让阿兹莎开始慢慢地遗忘过去并且适应新的生活。塔里克为阿兹莎营造了一个安全的环境, 而根据朱迪斯赫尔曼的观点, 严重创伤患者需要一个安全的避难所 (The acutely traumatized person needs a safe refuge.) (2) 162。对于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而言, 她看到了母亲在父权下的无助, 所以她只能从父亲那儿寻求安全感, 父亲的角色以及父亲对孩子赋予的爱才能构建起一个安全的环境, 才能给阿兹莎带去创伤修复, 最后我们看到的是, 阿兹莎向莱拉表达出对于塔里克的爱, 这是一个创伤修复的表现。患者在慢慢接受这个有别于拉希德的男性, 并且开始正常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 结束语

《灿烂千阳》这本书将读者的视角转到一个曾经“被世界遗忘的土地, 倘若不是因为911·事件将它和美国联系了一起, 也许它还会被世界继续遗忘下去”[6]的阿富汗地区。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窥探到那里的塔利班;那里的贫穷、饥饿、战争、饿殍, 还有看不见脸面的女人。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深切地了解到那里的女性经历的各种伤害, 她们隐忍默默地熬过自己的一生, 在伤害的后遗症以及不断的伤害中被折磨, 无法得到治愈。通过分析这本书, 我们了解到就算没有心理治疗师, 这两个伟大的女性通过她们慢慢建立的关系:她们之间的分享, 爱, 以及传递的希望, 她们得到了救赎, 从创伤后遗症中解脱出来了, 并且积极地面对生活。现如今很多女性就像玛利亚姆和莱拉一样孤立无助, 默默忍受着身边所遭受的一切, 其实她们可以得到治愈, 只要她们联合起来, 与同伴互相帮助, 通过分享, 爱与希望, 她们也可以摆脱创伤, 迎接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 1984:216.

[2]赵冬梅.心理创伤的理论与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1:4, 31.

[3]卡勒德·胡塞尼.灿烂千阳[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41, 42, 261.

[4]玛丽·克劳福德, 罗达·昂格尔.妇女与性别[M].徐敏敏宋婧李岩, 译.北京:中华书局, 2009:852, 857.

[5]艾·佛洛姆.爱的艺术[M].李健鸣,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62, 10.

篇8:《灿烂千阳》读书笔记个人所感

有一次看艾玛·沃森采访马拉拉的一个访谈节目里,她问马拉拉,最近在看什么书。马拉拉说《灿烂千阳》。然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是《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写的,才知道这本书如此畅销,反响很大。再然后,我终于把这本书一口气看完了。其实,本书故事太悲惨,是通过两名所嫁非人的女性,揭示代际之间的谅解,以及母爱的力量如何完成两位女角的自我救赎。真的没有一丝阳光的愉悦,灿烂千阳只是不幸的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一种深深的渴望!

然而最令人惊讶的,还是她们对待层出不穷的苦难的态度。当苦难达到无法容忍的时候,宗教在她们内心所显示的力量。

故事最后,莱拉毅然决然回到故乡教书育人。也许只有经历过战乱,经历过背井离乡的人,才能理解那对千疮百孔的故土的深情厚意。

篇9:2021年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

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灿烂千阳》。依旧如读《追风筝的人》一样,开始是一种对异域截然不同命运的窥探,最后却是无比的震撼和慨叹。不过,两者应该还是有区别的。我个人认为《追》是一个故事,《灿》则是一个社会。故事可以很精彩,很动人;社会只能是真实,真实得残忍。

“灿烂千阳”这个名字,很不错。来自于四百年前的一位叫做穆x的诗人的诗句:“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本是诗人最慷慨的盛誉,可它怎能敌得过时间的变迁,敌得过人的欲望呢?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书中的种种,让谁都相信,“纵然有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也不足以再用它金煜的光芒去照亮它阴影憧憧的洞穴,用它稠浓的温暖去掂量它罪恶砭骨的凄凉。”是的,美好的历史,在现实面前,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这点,我坚信。

两个主人公,都是极其不幸的,但相较而言,我更同情玛丽雅姆。莱拉有过幸福少年时代,尤其是与父亲和情人塔里克的相处,更是留下了永远的甜美回忆。莱拉也有依靠,或是等待,无论是她和塔里克的私生女,还是她和拉希德的儿子,都是她生活的依靠,抑或希冀。莱拉更有幸运的结局,和自己相爱的人相守,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以完成父亲的遗志。这一切,玛丽雅姆都没有。作为私生女,玛丽雅姆从一出生,就失去了一切,没有幸福,没有未来。如果她能遵循母亲那番“幸福不可得”的教诲,也许悲惨会来得晚一些。可是她幻想了,幻想着家庭,幻想着幸福。结果呢,母亲自杀,父亲匆匆把她嫁人,或者说是丢弃于人更为恰当!当然,如果能生个孩子,哪怕是女孩,命运还是会有转机,可是偏偏又是习惯性流产。至此,悲惨命运彻底沉入了地狱深渊,永无天日。

莱拉的遭遇,让我冷冷的悲叹,可玛丽雅姆的一生,却让我静静地生疼,无论是她和父亲的关系,还是她最后做出的选择。说实话,对于他父亲扎里勒,我很难理解。一边,将女儿弃养在泥屋里,绝情而残忍;一边,又是每周四准时探望,小礼物,讲故事,钓鱼,那么温馨,那么美好。一边绝决地将女儿弃之于人,一边又在生命的最后,跑到女儿家门口,苦苦地等待。扎里勒最后的那封信,让我差点掉眼泪,也让我突然明白了,扎里勒之前,其实是始终怀有赎罪的心的,可是赎罪求的是心安,它不能等同于共同生活,更何况,那将对现有的身份、地位、家庭带来怎样的冲击。

玛丽雅姆最后勇敢的选择,冲垮了我所有的坚持。为了挽救莱拉,她会用铁锨结束了拉希德的生命;为了成全莱拉和塔里克的幸福生活,她会去法院自首;而走向生命的最后,面对砍头,书中如是写道:“当她即将离开世界的时候,她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以朋友、同伴、监护人的身份离开这个世界。以母亲的身份。她终究成了别人眼中的重要人物。”这到底该是怎样的一种蜕变呢?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2

最近在读一本书叫《灿烂千阳》,很有感触,叙述的是阿富汗妇女的生活现状,书中的两个女主角一个叫玛丽雅姆,一个叫莱拉,她们都是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讲述了她们在阿富汗近30年的战争背景下,历经生活的悲苦及战乱对妇女的压迫,共同的苦难曾让她们水火不容,但最终又让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玛丽雅姆是一个私生女,她的母亲娜娜是一个上等人家的女仆,而她的父亲就是这个上等人家的男主人,由于正牌妻子们的一直反对,玛丽雅姆和母亲被赶了出来,寄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但最终证明这一切都是徒然,她卑微的身份使她最后嫁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年鞋匠拉希德,从此继续她那未完结的悲惨人生,虽然她历经种种压迫,但她善良伟大的人格没有任何改变,最终为了莱拉的幸福牺牲了自己。她的光辉形象也在最终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莱拉在战火中失去了父母和哥哥,挚爱的人也远走他乡,迫于生活的压力嫁给了拉希德,当时她才15岁,而拉希德已年过六十,但最终在玛丽雅姆的成全下,她还是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是玛丽雅姆用生命换来的,在阿富汗多年战乱的条件下,幸福是需要代价的。

看完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感觉自己很幸福,这里没有战火,没有压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呢?有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将变成美好地人间”。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片肺腑之言。学会“感恩”,其实就是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感恩教育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

《灿烂千阳》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惨命运。

莱拉是幸运的,从小在开明的父亲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随着房子被击中父母离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却又被希拉德设下的圈套误以为塔里克已经死去。她想逃跑,但意外发现自己有了塔里克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她违心地嫁给了希拉德。但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与塔里克还有孩子们在一起。

玛丽雅姆作为一个“哈拉米”(私生子)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幸,从那么期盼父亲的到来到去找父亲结果被远嫁到遥远的地方,离开了家,母亲因为她的出走而自杀,希拉德是个残暴专横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莱拉。曾经与母亲娜娜在房顶看月亮,在树下看落叶,在河边钓鱼的日子只能是美丽的回忆,快乐只属于过去。最终,她选择自己一人承受杀人的惩罚不肯与莱拉共同离去。

命运让莱拉与玛丽雅姆相识,并同在一屋檐下受着希拉德的非人折磨,从最初的敌视到后来的亲密如母女一般,莱拉在玛丽雅姆的帮助下(与希拉德对打中打死了他)脱离了苦海,而玛丽雅姆却被执行了死刑。但是玛丽雅姆在最后是平静淡然的离去,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了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她用自己的最后力气帮助了她们,她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而当莱拉回到玛丽雅姆生活的小村庄,见到了玛丽雅姆生前喜爱的毛拉之孙,并打开了玛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与信,莱拉哭了,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的忏悔与道歉来得太晚了,一切都成为了迟到的爱。

《灿烂千阳》引领着我用眼、用心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景、人物、事件,没有机会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书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这个井底之蛙能够读到并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经历过的体验。也许我还是不能更深刻的领会书中的内涵,还是无法想象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对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肤浅的认知,但是,这已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纷繁复杂的命运。

初看《灿烂千阳》的名字,我错以为应该是轻松快乐的故事,当翻开书,一页页一字字地认真读过之后,便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了,虽然作者为这两个故事设置了还算不错的结局,但其中间的波折、痛苦、欺骗、暴力、水深火热却更让我记忆深刻。不知道灿烂的千阳是否能够最终照耀在他们身上,不知道风筝是否最终能够快乐地飘扬,只有祝福、只有祈盼。当经历了如此创伤的人们重新看见灿烂的太阳与舞动的风筝,那将是一幅更加美好与幸福的景象吧。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4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谁是谁的太阳,谁又是谁的月亮?

《灿烂千阳》真实地展现了水深火热的阿富汗,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生活,内忧外患的阿富汗在风中摇摇欲坠,而人性的丑恶却仍在上演。玛丽古姆童年时出于一个孩子对父爱的执着而将自己的母亲推上了死亡之路,父亲的草率和不负责,却让她从此走上了悲惨的婚姻生活。而莱拉聪明,有远大志向,和哈里克青梅竹马。本以为玛丽和莱拉是分开的两个故事,但战争把这两个女性联系到了一起,哈里克为了躲避战争而远走他乡,莱拉为了生下和哈里克的骨肉而委身于拉希德。在苦难的生活中,两个女人备受拉希德的毒打和欺凌,慢慢建立起了深厚的爱,莱拉和她的孩子们让玛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爱和满足。哈里克的归来让拉希德当初欺瞒莱拉的谎言破灭,玛丽杀死了拉希德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莱拉的自由,最后莱拉和哈里克提到了喀布尔开始新的生活,这一个还算完满的结局也让人感到慰藉。遗憾的是,玛丽至死也没有看到父亲的忏悔。

爱的确是最伟大的,但在战争不断的国度里、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爱又是那么奢侈。战争让痛失儿子的母亲神魂颠倒,上学的儿童描炸得粉身碎骨,而党派纷争让硝烟四起。胡塞尼用社会变革做大背景,用感人的故事作为线索,描述了阿富汗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让人感动也让人愤怒。作者还在多处设了伏笔,如拉希德精心编造的哈里克死亡的骗局,扎里勒在玛丽窗下的等候和忏悔,其中哈里克的归来最让人震惊和惊喜。

这是一部描写女性的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是这部小说的重点,作者用浓重的笔墨描绘了阿富汗妇女的悲惨生活。娜娜和扎里勒偷情而生下玛丽,却被逐出家门,带着玛丽住在小石屋住了十几年,受别人白眼。而玛丽则被父亲和所谓的几个母亲被许配给大她二三十岁的拉希德。女性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拉希德逼迫着玛丽和莱拉穿上布卡,稍有不满就大打出手,而自己却道貌岸然,内心肮脏不已。最让人愤怒的是塔利班颁布的那些法规,对女性更是摧残。但莱拉一直在追求自由,偷偷策划和玛丽的逃走,虽然最后以失败告终。而玛丽,深信自己的命运和人生只有黑暗和悲惨的她,勇敢地为了莱拉拿起铁锹将拉希德杀死。屋顶的明月依然皎洁,而幸福是靠自己争取的。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5

前不久读了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这本书讲述了阿富汗两代女性的悲惨遭遇,一个与众不用的故事,跨度30年,感人至深。整本书文字细腻,语调凄哀,色彩暗淡,而书的名字却叫做《灿烂千阳》,带着疑问再次跟随作者寻找答案。

主人公玛丽雅姆本来是个纯真可爱的女孩,带着梦想,义无反顾地追求着父母的爱,然而从她的十五岁生日开始,这一天,她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作为一个私生女,从小就受尽人们的鄙视和辱骂,随着母亲的自杀,本来定期探访的父亲也因为旧家族制度而虚伪地逃避。为了面子,狠心的父亲将她嫁给了咯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谁料玛丽雅姆七次怀孕却七次流产,渴望养育儿子的丈夫使她长期生活在家庭的暴力之下,加上战乱动荡的时代,使得她永远走不出生活的阴影。

十八年过去了,战乱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愈加激烈。少女莱拉也走进这个家庭,作为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少女莱拉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她聪明有才华,有梦想,渴望爱情,然而,她青梅竹马的朋友塔里克举家搬迁,两个哥哥在战争中死去,而一枚火箭弹,送她父母上了天堂。在逃难的无奈之下,她只得也嫁给了此时已年近六十的拉希德。

于是,玛丽雅姆与莱拉,这两名阿富汗女子,带着属于不同时代的悲惨遭遇,忍受着家庭暴力的重压,生活在了同一个屋檐下。刚开始,两位妻子相互敌视,渐渐的,两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越来越亲密无间。她们的友情在拉希德的虐待,国家的无情战火中留存,缔结了情谊,相濡以沫。然而,最终拉希德发现,莱拉的女儿竟是塔里克的孩子。而莱拉也发觉,当年告诉她塔里克死讯的人,竟然是由拉希德唆使并雇佣的。于是,他们争吵、打斗,残忍的拉希德竟欲掐死莱拉,危急时刻,玛丽雅姆做出了令人敬佩的、却毁灭了她一生的举动——杀死拉希德,在失去生命之时找到爱的归宿。

故事里每个人的前景都如此暗淡,每个布满灰尘的“布卡”下面都有一个受伤的灵魂,在心碎之后,还得忍受一次又一次的悲伤,那个时代,无数的阿富汗女性都在经历苦楚,然而尽管生命充满苦痛与辛酸,但每一段的悲痛中都能让人见到希望的微光,,人们依旧怀着向往去抗争,哪怕希望那么渺小,想必这也是这本书名字的本意。

同时作者胡赛尼对伊斯兰的宗教习惯也用了很多笔墨,特别是反复出现里优美的诗句,通过小说让我们看见很多伊斯兰信徒的友爱和善良,使我们能够更好更正确地认识伊斯兰世界的古老文化。

篇10:高中生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小说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以女性视角,还是两个女主人公的视角,来描写阿富汗家国政局动荡背景下女性由来已久的低下地位,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不由得屡屡为之动容。小说时间跨度三十年,记录了阿富汗陈旧制度封闭环境下妇女地位的严重不合理以及通过这些女性的苦难与救赎在绝望之中微弱地照亮了几许希望之光的故事。让人最为痛心的一段是无麻药剖腹产,而且此处作者的叙述手法更是凸显了女性人权的丧失,被动手术的对象本人连第一知情权都没有,医生当面都不直说只是意会丈夫,完全不把女人当人看待!

即使这样,只要能做手术把孩子生下来,女主人公也欣然接受。是要有多么大的忍耐度才能忍受得了清醒状态下手术刀刃刺穿肚皮划下长长的切口完成分娩?这与地狱有何区别?不知道阿富汗妇女是不是世界上最深受苦难的女性,也许凡遗留落后制度的地方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女性人权的牺牲。你敢说即使在我们身边,那些“罪过都是女人造成的”腐朽落后潜意识不存在吗?

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女性,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和所有的失落。

篇11:《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

一、《灿烂千阳》

《灿烂千阳》是二十一世纪初期问世, 并一举成为美国畅销书, 其作者是被世界文坛所瞩目的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 (Khaled Hosseini) 。这位生于阿富汗的作家, 于二十世纪80年代因战争而逃亡美国寻求庇护, 整部小说所记录的历史都反映了他在阿富汗所经历的生活。从小说的政治背景描写来看, 阿富汗从二十世纪70年代至二十一世纪的30年间, 阿富汗的社会政治事件频发。小说的内容则是在此社会政治背景下描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事件, 阐述了在男权社会的高压下, 特别是在战火硝烟、政治不稳定的社会环境中, 女性要获得自由, 就要从迷失中觉醒, 与不公平的社会抗争。

二、《灿烂千阳》中父权制是社会压迫的缩影

阿富汗是伊斯兰国家, 政教合一制。作为男性权力非常强大的国家, 女性的地位处于男性的统辖之下, 而男性权力则永远伴随着女性。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 所谓的“父权”, 并不单纯是指父亲的权力, 而是从家庭权力中反映社会状态的缩影。那么, 父权就不再是家庭的, 而是进入到社会管理范围, 成为了政治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该体系中, 男性的权力是极大的, 其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力量直接对女性进行压迫, 也可以将这种压迫纳入到传统意识、法律体系、社会习俗以及礼仪、语言等方面, 形成了阿富汗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女性压抑现象。相对应地, 将阿富汗女性的自我迷失, 以及人格主体的丧失反映出来。

三、《灿烂千阳》中的家庭暴力与社会暴力

(一) 家庭暴力

在父权制的社会中, 家庭暴力频发。《灿烂千阳》中对于父权制社会的描述, 则赋予了女性以更多的家庭意义, 却没有社会的自由。当玛丽雅姆15岁的时候, 被父亲强行嫁给了40多岁的鞋匠。离开了充满父权阴霾的家庭, 玛丽雅姆并没有让自己自由, 而是走进了另一个黑暗的世界。

父权社会中的女性, 从其家务分工使然, 所获得的社会角色为男人的附属物。丈夫可以无偿地占有其家务劳动成果, 并有权利将妻子作为私有财产, 除了生育之外, 还要成为男性性欲的工具。

玛丽雅姆的悲剧还不止于此, 而是当生育功能丧失之后, 她才开始一步一步地滑向深渊。当流产导致其无法继续生育的时候, 丈夫就完全将其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了, 她的自我本性从而遭到挤压和蹂躏, 被蹂躏得最后只剩下了一副干瘪的身躯。

(二) 社会暴力

莱拉迫于无奈嫁给了拉希德, 并成为了拉希德的第二任生育工具。当莱拉生下女儿, 使拉希德要儿子的愿望落空之后, 遭受暴力的命运开始了。玛丽雅姆和莱拉曾经共同谋划逃离这个家庭, 但是, 逃跑失败了, 并被送回了家中, 因为按照当时的阿富汗社会制度, 这种现象属于家庭私事, 可以自行解决。虽然莱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但是这种社会暴力环境中, 其独立意识被逐渐地消解, 成为了丈夫的玩偶。

四、《灿烂千阳》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饱受拉希德摧残的玛丽雅姆和莱拉为了获得自由, 认识到温顺和服从是无法获得自己真正的人性的。经过深刻的思索之后, 开始意识到, 只有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轨迹, 才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于是, 玛丽雅姆和莱拉的女性意识彻底觉醒了。

相比较于玛丽雅姆, 莱拉更具有独立意识, 并在很早的时候就做好了逃跑的准备, 但是结果失败了, 让她逐渐地丧失了自我, 变成了沉默的羔羊。直到遇到了自己的情人埃里克, 才又给了莱拉争取自由的勇气。

从玛丽雅姆和莱拉互为仇敌到互相团结, 他们从麻木中觉醒, 从迷失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虽然付出的代价是玛丽雅姆的死亡, 但是摆脱了男人的宰割, 莱拉和孩子们重新获得了幸福。

总结:

综上所述, 女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其长久地被压抑, 使得女性的天性被扭曲。《灿烂千阳》所描写的就是阿富汗战火纷飞的岁月中, 玛丽雅姆和莱拉先后嫁给了鞋匠拉希德, 由相互争执到团结互助, 都是对女性本性的描述。当他们意识到, 服从和顺从并无法改变受压迫命运的时候, 开始通过反抗以获得自由。

参考文献

[1]戴思蒙·莫里斯, 蒋超等译.男人和女人的自然史[M].北京华龄出版社, 2002

[2][美]卡勒德·胡赛尼, 李继宏译.灿烂千阳[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

篇12:《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感悟

内容简介:

玛丽雅姆在阿富汗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长大,她想上学,母亲却告诫她:“学校怎么会教你这样的人,一个女人只要学一样本领,那就是忍耐。”

私生女玛丽雅姆的童年在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母亲自杀,定期探访的父亲也仿佛陌路。她成为了喀布尔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家庭暴力阴影下。十八年后,战乱仍未平息,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

篇13:灿烂千阳读书心得

在午后日光微醺的色泽中翻开《灿烂千阳》温黄的封面,我不知自己已经开始了一段心灵救赎与洗浴的道路。

曾诞生过一千零一夜的美好国度烬灭在硝烟迷乱之中,寓言与故事依旧在繁衍,不过丰饶的家乡在弹药中化为炮火,美丽的公主变成了蓬头垢面受尽屈辱的妇女,希望幻化成绝望。

这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年代,却注定要缱绻进更多的爱与深情、无奈与荒凉。人性在硝烟与弹丸中才显得愈发真实,爱在易碎的生命前才愈发显得不可毁灭。一切真实的存在都可能在刹那间化为乌有,当人们不再相信时间的存在,其实也就否认了自身的存在,而留存心底无形无影的爱竟会成为惟一凝固致永恒的实物。胡塞尔在《灿烂千阳》中真实地描绘了阿富汗三十年来征伐不休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这里,战争已不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是切实进入人物生活、影响了他们的命运和生存方式的可感物。读者也并非被作者牵引进入阿富汗战争的宏大叙事,而是从体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主动走入战争中,寻求情感的立场。

胡塞尔残酷而真实地揭示了在阿拉伯国家古***俗对女性权力和意志的剥夺,在阿富汗战火与硝烟中美的毁灭和价值的瞬间生成;用两个从不识、到敌对、再到相依为命、相互救赎的两个女性,寓示了一个民族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苦难和救赎。

玛里雅姆从小在母亲的教诲与诅咒——幸福永远不可能得到——中长大。因为她是一个“哈依米”(私生女),注定了一生都会被打上低贱、屈辱的标签。悲惨遭遇和畸形婚姻让母亲失去了对爱、幸福和公平的信仰,于是她将自己对世界的怀疑和否定毫无保留地嫁接给了玛里雅姆。然而,过于单纯的人往往为自己不被伤害而往往编织着一个个光彩又崇高的谎言,他们对待幸福的态度就像对太阳那样——它的存在毋庸置疑,阳光最好用来享受而不是用来直视。于是玛里雅姆一边顺从地听着母亲的劝诫,一边对自己的生活留有期待和幻想。直至父亲虚伪的面具被揭穿、母亲绝望地溘然长逝,作为洗清父亲道德污点的牺牲品而远嫁喀布尔四十岁的鞋匠拉希德,玛里雅姆仍在无数次的绝望中抬头仰望,用天真和单纯的谎言冲刷掉命运的不幸。

然而接下来所要面临的婚姻生活甚至比父亲的背叛、母亲的离世更为残酷无情。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束缚、接二连三的流产、拉希德无头无绪的毒打谩骂……随着历事的增多和年岁的增长,现实终于把一个敢于希望和反叛的小女孩磨成了一个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在暴打和辱骂中默默忍受,将已流尽泪水的双眸中善睐的眼神深藏,用形容枯槁而早衰的躯体承载着自己所编织的美好梦境破灭的伤痛。一次毒打更能加深一次玛里雅姆的绝望,也更进一步地剥离了玛里雅姆的灵魂,使她丧失了抬头仰望的能力。

在玛里雅姆19岁时出生的邻家少女莱拉家庭背景与玛里雅姆完全不同,她出身于一个温馨和睦的知识分子家庭,聪明美丽,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她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爱人塔里克——一个英俊善良有一只假腿的少年。如若不是那枚无情的子弹掀翻了莱拉家的屋顶,莱拉也许会永远这么明媚而开朗地微笑着走到生命的尽头。然而就在母亲好不容易决定从失去儿子的痛楚中走出、同意举家搬迁到安全之地的前夜,那声爆炸永远夺去了莱拉最亲的家人。拉希德从废墟中救出了莱拉,并用谎言骗娶了已怀有塔里克的孩子的莱拉。

从此,莱拉开始了自己万劫不复的生活。躲在布卡背后的女人,注定要在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与所有的失落就在战火纷飞的国度里经受着数千次的沉浮。对于曾经经历过幸福的莱拉而言,面对此时的家庭暴力就显得更为惶惑失落和手足无措。她因为诞下一个女儿而令拉希德彻底失望,从此她与玛里雅姆一样开始了整天在毒打谩骂中度日的生活。惟一令她还心存希望的,是怀中的女儿,那是她曾深爱过塔里克的唯一证明,也是虚妄的生活中唯一能支撑她挨过的力量。尽管塔里克一直被她认为已经去世,那种绝望之后然后淡然的心境不由得使我们会心一笑,是爱与希望的伟大让莱拉始终不忘仰望天空,坚持信仰。

当玛里雅姆和莱拉的生命出现交集时,二者奏出了不和谐的声音。互怀的敌意让同为受害者的两人间不能达成谅解与同情,代之以争斗和敌视。是莱拉女儿的出世拉近了二人的距离,让二者在共同的苦难中建立起像母女也像姐妹的深厚情谊。最终,为了莱拉母女的幸福,玛里雅姆在生与死面前选择了就死,果断地用自己的生命救赎了莱拉母女,也救赎了自己身陷囹圄的灵魂。所以当死前的刹那,玛里雅姆竟然兴高采烈起来,在自己的生命中,这还是第一次如此地受人关注和感激,第一次在别人的生命中意义非凡。如果自己的价值要考死亡来实现,那么还有什么好值得伤悲呢?生命在爱面前显得微乎其微,而又沉甸甸足以承担起那份爱的重量。

然而,玛里雅姆的自我牺牲和毁灭是否就如鲁迅先生所说“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事物毁灭给人看”?从胡塞尔对玛里雅姆的评价中,丝毫看不出毁灭是一种绝望的消沉:“这个女人将会像一块河床中的岩石,毫无怨言地忍受着流水的冲利,然而她的圣洁将不会因此被站污,她将会变得更加高责……那是藏在她灵魂深处的品质,那是拉希德或者塔利班都将无法将之摧毁的信念。到头来,这种东西将会成全她的解脱和莱拉的获救。”毫无疑问,玛里雅姆肉体的毁灭在这里被赋予了灵魂新生的涵义。精神在对生命苦难的体察中获得了自我救赎的力量,从此她不是感受痛苦并远离苦难,而是与苦难同在。只有在苦难中历尽绝望的寂尽,那份对爱和希望的执着才足以收拾起碎片残渣,在跌倒时还保持微笑仰望的姿势。

其实不妨将两位女主人公的生命历程和整部小说的主题看作一种回归。

当人们站在现代文明的窗口沾沾自喜,以为贫穷落后战乱烟火都已是父辈们的专属品时,胡塞尔将我们的视角拉回了真实存在与发生着的阿富汗人民的生活。这里的土地依然被鲜血和烟尘覆盖,这里的妇女依然被迫穿上“布卡”、不能外出工作,这里的人民依然为了生存不得不东躲西藏。关于电视新闻和报纸杂志上对中东的断想不过是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己之词,而胡塞尔为我们呈现的完整的战争中人民的生活风貌,不能不说是一种人道主义关怀的回归。这种人道主义回归把战争作为一场宏大的政治历史事件隐去,而着眼于普通的小人物,发现一个独立自主的普通人在战争中性格、命运所受到的影响以及生存方式的改变。记得有句话这样说形容躺在墓地里的两万战争牺牲士兵:“对于整个世界,你只是一名大兵;而对于你的家人,你就是整个世界。”太多平凡的小人物造就了历史,然而历史却故意将他们遗忘。胡塞尔正是要抓住历史流逝的一个个细节和瞬间,把战争的残忍残酷残烈暴露给人看,让人识清战争的无意义和人价值的宝贵。

在胡塞尼的笔头,战火如炬让一座城市昏暗下来,原先听凭它们扑腾腾栖落的十几岁的少女终于逐渐变得难以安身,她们试图避让和原理,却又更加牢固地被束缚于传统家庭制度之下。这是一群人民的悲哀,更是对一个偌大国家深刻的讽刺!于是在逆来顺受之后要萌生变动,要冲着和平的霓虹顶礼膜拜,要在茫茫硝烟的灰蒙蒙中离析出夺目的光影。那些即将酿成一汪巨大波澜的希望的胚芽,便在岌岌可危的炽热的土壤中修面和默默壮大。在这种精神背后,我不得不慨叹与胡塞尔坚强深邃的心灵,在一片废墟之城上萌生出的希望之光,无论何时,要面带微笑、抬头仰望。

或者说玛里雅姆的整个生命就是救赎与回归的过程。如果人真的有原罪,玛里雅姆私生女的身份无疑又为她增添了一层罪过。幼时母亲不厌其烦的“幸福不会降临”既是母亲害怕女儿受到伤害而有意给小玛里雅姆灌输的“人生经验”;又是一种因希望破灭而心怀憎恶的畸形诅咒。玛里雅姆似乎在母亲的教导和死亡中确乎受到了诅咒,所以一生才会悲剧性的如此多舛。终其一生,她只是想得到最简单的家庭温暖,这种温暖不是由养她的母亲、疼她的父亲、娶她的丈夫所给予,而竟然来自一个原本素不相识继而互视为仇敌的小女孩。正如睡美人的魔咒要由爱的一吻来解开,缠绕玛里雅姆一生的诅咒在莱拉和她的孩子的绕指柔中渐渐被解。战争、毒打、旧俗、饥饿……在最本真的爱和家庭的温暖中竟然都可以暂时消隐不见。玛里雅姆具有超越意义的回归是向死亡道路的自我选择。她的这一选择直接跨越了生命外沿的内涵,在人性中达到了全新的境界。玛里雅姆一生的苦难仿佛都在为死亡那一刹那的辉煌做准备,正因为一生中足以摧毁她无数次的绝望都因她的坚守和抬头看而化解为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她的死亡才能作为生命历程的高潮熠熠生辉。

莱拉的生命最后确是以回归结束的。在莱拉的回归中,甚至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作者本人作为美国的他者,尤其是倍加敏感的阿富汗族裔,与主流价值之间的微妙关系,与玛丽雅姆和莱拉在阿富汗的生活有着某些暗通的地方。莱拉最后在巴基斯坦那幸福但却找不到认同的生活,未必不是作者本人的内心写照。而莱拉的乡愁,与每一个漂泊的现代人的乡愁,也是极其相似的。这是莱拉回归阿富汗这一情节的深层意义。只是莱拉能够回去,而现实中的人无法做到这一点。

上一篇:列举词语近义词及造句下一篇:2016学校病媒生物防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