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2024-04-19

外籍人员管理制度(精选9篇)

篇1: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司外籍人员工作的管理,保证我司外事交流以及其他外事活动的顺利进行,防止涉外违法事件及其他案件的发生,严防在涉外活动中失密、泄密和被窃问题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及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司实际,现制定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一、我司外事安全保卫工作,在公司的领导指导下,实行主管部门分工负责制,在业务上对外籍人员进行指导、监督、检查,人事部对外籍人员进行统筹安排。

二、凡来我司工作、交流、访问、居住的所有外国人,公司都会及时登记并备案人力资源部。

三、外籍人员来司后,接待部门(必要时请公安局外管处协助)要对他们进行有关中国的法律法规教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入境出境管理条例》等的宣传教育,以及我司有关纪律、规章制度教育。

四、外事公寓管理人员要选派政治上可靠、责任心强、作风正派的人员担任。严格执行外事公寓(宿舍)安全保卫管理规定和会客登记制度,落实各项安全保卫措施,并定期检查,及时消除不利于安全的各种隐患,保证外国人在公司期间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五、外籍人员在公司内举行集体性活动,如该国国庆日、重大纪念日、讲座、学术交流、舞会等,接待部门要提前将时间、地点、人员及内容等情况通知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

六、外籍人员外出活动、参观、游览,要有专人陪同,陪同外宾工作人员,必须由政治可靠,思想作风正派,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必须严格执行车辆出行的相关规定。

七、外籍人员食、宿,会议室等场所,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要万无一失。外事接待部门要设立值班制度,发生案件要及时与保卫处取得联系,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八、外籍人员在我司活动结束时,接待部门要提前通知办公室和人力资源部。涉外活动中,如发现外籍人员套问、窃取国家机密,刺探情报、拉拢腐蚀我方人员或提出与交流活动无关的要求,及时报告公司领导。

九、外籍人员向我方馈赠涉及反动、迷信、淫秽宣传品或图书、照片、录音、录像、光盘时,应拒收并及时向公司汇报。

十、公司人力资源部协助外事接待并对外籍人员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保密教育和外事纪律教育,严防违纪和泄密事件的发生。

十一、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人力资源部 年

篇2: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一、临时住宿登记 入境24小时内持台胞证原件、及下列资料复印件台胞证资料页、居留签住页、最近一次出入境印圪至吴江松陵派出所办理

一、体检(费用:体检780+验证费60+邮寄费22=862/人)如加急60元共计922元 66656350 66656351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

苏州高新区长江路738号

长江路北苏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台胞证原件及复印件 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 二寸照片4张

3个工作日后12:00-15:00领取 加急第二个工作日可以自取。

http://

二、就业证(600元/年)或可与台胞证有效期同期办理 50元/月 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二楼(8、9号窗口)

63461848 就业申请表

3份 单位聘用申请报告

1份 任命书(聘书)

1份 台胞证原件和复印件

1份

体检证明(健康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1份 个人简历或学历证书(加盖公司公章)

1份 临时住宿证(暂住登记表复印件)

1份 批准证书复印件

1份 营业执照复印件

1份

照片4张(3张贴申请表上,1张贴就业证上)

四、就业证延期(年检)延期申请表

3份 台胞证原件及复印件

1份 劳动合同、任命书(聘书)

1份 台胞证多签有效期复印证

1份 营业执照复印件

1份

五、多签(吴江行政服務中心 30窗口)63982316 申请表一式2份

照片 2寸半身正面免冠彩照4张(因照片要求高,建议到行政审批中心商务中心现场拍摄)

临时住宿证(临时住宿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

1份 单位申请报告2份(蓋公司公章)台胞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

护照原件及复印件2份

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

体检证明(健康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1份 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2份 批准证书复印件2份 组织机构代码证2份 就业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 单位续聘证明一式2份

六、换驾照 1 63491978 吴江车管所 吴江大发市场 检测中心 苏州车管所 69370110 台胞证原件及第一页与有效居留签注复印件

1份 有效期内台湾驾驶证原件及正反两面复印件

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

公司证明(聘书)(加盖公司公章)

一寸白底照片四张(体检时用一张)体检地址 鲈乡门诊部,油车路277号鲈乡幼儿园对面。体检费 8元

图像采撷 20 考试30元 补考30元

国际驾照无中文的到苏州东吴翻译社去翻译(苏州十梓街370号)

七、驾驶证到期换发请咨询吴江市车管所:电话:63483971.六年期证照到期办理: 办理地点:苏州市公安局车管所 台胞证原件及复印件(第一页和签注页)、驾驶证原件与复印件 临时住宿登记表 至车管所体检表 三张一寸白底彩照 工本费100元

篇3:北京:加强外籍人员聘用管理

《通知》明确了外籍人员来京工作的条件, 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等。《通知》指出, 外籍人员来京工作必须要有确定的用人单位, 且从事的工作不能超出工作许可限定范围。

《通知》明确, 自今年10月31日起, 新申请办理工作许可和工作证件的外籍教师, 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 应持有教师资格证书;从事语言教学的, 应取得国际通行的语言教学资格证书。

用人单位需要聘请外国文教专家, 必须先取得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用人单位要指定专人担任外籍人员工作事务专办员, 建立健全外籍人员工作档案。外籍人员离职后, 应注销工作证。对非法就业的外籍人员, 北京市将依法查处。

篇4: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约翰娜·婉卡说:“近几年来,德国高校已逐渐成为全世界科研人员关注和汇聚的地方。他们身处德国,对生活和工作都感到满意。每3名科研人员当中就有1名希望长期留在德国。”大部分受试科研人员称德国的工作氛围和社会融入程度相当不错。其中,最受好评的是德国高校的服务机构为外籍科研人员提供的人性化服务和关照,这是他们对德国感到满意的最重要因素。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主席马格莱特·温特曼特(Margret Wintermantel)说:“德国高校一直以来秉承‘欢迎文化的理念,这是除高质量的研究水平以外,形成国际吸引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我很高兴来自国外的科研人员能如此成功地融入德国的高校。”从研究结果来看,在德国的外籍科研人员的确能够顺利地开展各项工作,也能与德国同事保持密切的关系。但是,他们的社交生活几乎被工作占据,也就是说,除了工作时与德国同事接触以外,在其他时段和领域便很少与德国人有交往。德国大学校长联席会议主席霍斯特·希普勒(Horst Hippler)表示:“德国许多高校通过多年的努力塑造了闻名全球的‘欢迎文化,然而,这样的文化不应局限于实验室或校园内。外籍科研人员在生活和工作方面的长期需求,一方面要求高校的行政机构有较高的服务质量,另一方面要争取打造校园外的城市‘欢迎文化。我们将在这些方面继续加强协作和投入。”

篇5:外籍教师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 随着学校的外事工作初步的发展,学校与国际之间开始交流合作,为使外事人员的工作规范化,加强外事工作管理,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 外事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原则,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开展,贯彻党中央制定的统一的对外政策,服从南通市对外工作的总体部署。第三条 外事工作总原则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外事无小事:在外事工作中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保证万无一失。若出现问题,必须实事求是逐级请示,并书面上报。

(三)内外有别:外事工作尺度坚持内外有别。

(四)外事授权有限:办事要遵守国家有关的政策和制度,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五)及时请示汇报: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先电话汇报,然后递交文字材料,报告处理结果。

第四条 外事工作计划的制定:根据学校需要,由校方负责外国文教专家的物色,提供候选人材料,执行董事办公会议决定聘请人选。

第五条 外事工作的主要事项:聘请外籍教师;负责与相关部门协调为外籍教师办理来华工作的相关手续;为外教提供在华日常服务。

第六条 外事工作的备案报告:每年年终须向执行董事办公会议递交外事工作的报告,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聘请外教自查报告。

第七条 外事信息沟通机制:与外国专家局、公安局、教育局、外侨办等上级政府部门建立长效信息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及时掌握外籍人员在海安工作、生活信息。

第八条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如遇突发事件,应按照专人专办原则,将事件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外国专家局、公安局等相关部门,依据上级指示果断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上级汇报。

第九条 外事人员守则

(一)维护国家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事,不说任何不利于党和国家的话。

(二)严格遵守外事工作总原则,按规定、政策办事。

(三)严守国家机密,对自己的工作要保密,以防与外教或其他单位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四)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外的事务要严格遵守请示报告制度。

(五)对外教的管理,要从教学、生活、人事、娱乐等方面着手,做到宽严得当,充分沟通,热情服务,谦虚谨慎,不卑不亢。

(六)对外教的聘用,要明任务、严要求、勤指导,要按需聘请,宁缺勿滥。

(七)凡事以外教的安全为前提办理,保证其在华的权益不受侵犯。

(八)帮助外籍教师了解中国,并要求其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尊重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

(九)外事人员应穿戴整洁、妆扮适宜。男士不留长发、不烫发、不染非黑色头发、不蓄须;女士不化浓妆,不穿超短裙。

(十)外事接待中,遵守外事纪律和有关规定,讲究文明礼貌,热情友好,不卑不亢,以礼相待,说话得体、大方。不得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泄露国家

和学校机密,否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十一)不利用同外国专家的工作关系图谋私利。第十条 外国专家来华程序

(一)由外事人员将有关材料提交省外国专家局申请办理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并通过省外侨办办理来华签证通知函表。

(二)由外国专家本人携带有效护照、来华工作许可、签证通知函表向中国驻外使领馆申请办理职业(Z)签证。

(三)外国专家持职业(Z)签证入境十五日内,外事人员应通过省外国专家局为其申办《外国专家证》,并在三十日内凭职业(Z)签证和《外国专家证》到南通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手续。

(四)外国专家来华证件内容(姓名、国籍、职业或者身份、工作单位、住址、护照号码、随行家属等)如有变更,外事人员应及时了解情况,并于10日内到居住地公安局,外国专家局,外侨办办理变更手续。

(五)外国专家的签证或者居留证件有效期满后需继续在中国停留或者居留,须于期满前申请延期。在通的外国专家必须每年一次在指定的时间到居住地的公安局缴验外国人居留证。

(六)外国专家合同期满不再续聘或因特殊原因离职,外事人员应及时为其注销《外国专家证》并办理居留许可和签证的后续手续。

第十一条 本制度将依据国家外事工作现行法律法规适时调整。并于发布之日起执行。

篇6: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做好本市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优化发展环境,满足外籍人员子女在我市接受教育的需要,维护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教外综〔1995〕130号)、《国务院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2〕52号)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北京合法设立的外国机构、外资企业、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在京合法居留的外国自然人,可依据本办法申请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学校可实施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采用外国教育教学模式。

第三条 学校及其举办者、教职工和学生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不得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学校有义务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中国法律、法规的教育。学校及其举办者、教职工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受中国法律保护。

第四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学校的规划、审批、管理工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对学校实行按需设立、规范办学、依法管理的方针。

—1— 各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协助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做好本辖区学校的前期审核、日常管理等工作。

第二章 设立

第五条 申请举办学校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北京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二)以组织机构申请设立的,该组织机构应在京合法设立。以自然人申请的,申请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犯罪记录、持有公安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在京有固定的住所和有稳定工作的外国自然人;

(三)具备引进外国教育、教学模式的条件;

(四)有相应规模的生源和办学需求;

(五)有适应教育教学需要的师资;

(六)有必要的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

(七)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有与拟办学规模相匹配的资金投入;

(八)学校的设置标准参照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设置标准执行。

第六条 设立学校,分为筹设和正式设立两个阶段。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申请筹设和正式设立学校,应当将齐全的申报材料提交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第七条 申请筹设学校,应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交下列文件:

—2—

(一)申办报告,内容应当主要包括:举办者、申请举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名称、培养目标、招生计划、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形式、办学条件、内部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与管理使用等;

(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一格式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筹设/正式设立申请表》;

(三)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及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四)办学场所、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及房屋安全、办学场地消防安全鉴定机构提供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证明文件;

(五)属捐赠性质的校产须提交捐赠协议,载明捐赠人的姓名、所捐资产的数额、用途和管理方法及相关有效证明文件。

(六)学校所在区域的生源调查情况和办学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七)机构举办者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八)机构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

(九)自然人举办者还须提交由公安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近5年居住国公证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证明,最高学历或学位证明,在京工作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住所证明;

(十)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意见函;

(十一)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3— 第八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自受理筹设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同意的决定。同意筹设的,发给筹设批准书。不同意筹设的,予以说明理由。

筹设期不得超过三年。超过三年的,举办者应当重新申报。筹设期内,不得招生。

第九条 完成筹设申请正式设立学校,举办者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筹设/正式设立申请表》;

(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筹设批准书;

(三)筹设情况报告;

(四)章程;

(五)资产来源、资金数额和有效证明文件,并载明产权;

(六)机构举办者提交法人资格证明。自然人举办者提交由公安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近5年居住国公证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证明,最高学历或学位证明,在京工作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住所证明;

(七)办学场所、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及房屋安全、办学场地消防安全鉴定机构提供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证明文件;

(八)拟任首届董事会或理事会组成人员、法定代表人、及校长的身份证明文件、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职称、在京合法 —4— 居住证明等证明文件。校长还需提供具有5年以上相关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的证明文件;

(九)教师的资格证明文件;

(十)课程来源、教材情况、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十一)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意见函;

(十二)审批机关认为需要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十条 具备办学条件,达到设置标准的,可以直接申请正式设立,并应当提交本办法第七条

(一)至

(九)项和第九条第(四)项、(八)至

(十二)项规定的材料。

第十一条 学校只能使用一个中文名称,其外文译名应当与中文名称相符。学校的名称应当反映不同国别普通教育的性质、层次和类别,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全国”“世界”“全球”等字样。规范名称应为“北京***外籍人员子女学校”。

第十二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自受理正式设立学校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以书面形式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颁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一格式和编号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

第十三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筹设或正式设立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包括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完成筹设申请正式设立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专家评审的时间,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

—5— 第十四条 学校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据中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本市相关部门进行法人机构登记。

第十五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后,将学校主要办学信息报送教育部。

第三章 组织与活动

第十六条 章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学校的名称、地址;

(二)办学宗旨、规模、层次、形式及招生对象等;

(三)学校举办者名称、住所、资产的数额、来源、性质等;

(四)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机构的产生方法、人员构成、任期、议事规则、主要职责等;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等决策机构成员的条件及任期,产生办法;组织机构、决策机构决议生效规则、权限及因决策失误导致损失决策机构(成员)的责任,决策机构出现非正常情况的处理办法;

(五)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产生办法;

(六)学校主要内部的机构设置及其产生办法、职能、规则制度;

(七)校长的产生与罢免程序,职权与责任,任期;

(八)章程修改程序;

(九)学校自行终止的事由;

—6—

(十)学校变更、终止程序与终止后资产的处理;

(十一)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

学校修改章程,应当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七条 学校应当设立董事会或理事会作为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或者理事会由举办者、校长、教职工代表等人员组成。

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依照章程的规定行使职权。董事会或理事会由五人以上组成,设董事长或者理事长一人。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遵守中国法律法规。董事长、董事或者理事长、理事名单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董事会或理事会应定期举行会议,应有健全的会议记录制度和会议决议存档制度。

举办者参加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应当依据章程规定的权限与程序,参与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活动。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章程规定可设立监事或监事会,对学校业务和董事会或理事会执行业务情况进行监督。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由举办者和教职工代表等组成。

第十九条 学校的举办者、法定代表人或校长应当常驻北京。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在举办者、董事长、理事长或者校长中确定。

第二十条 学校应当按照办学许可证载明的办学地址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校不得设立分校。

—7— 第二十一条 学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聘任教师和管理人员。聘任中外籍教职员工和管理人员,应依法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并按照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聘任的外籍人员,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办法》及外国人在华工作有关规定办理。学校如需聘用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人员,需经外交部批准。

第二十二条 学校应依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招生对象主要为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合法居留的外籍人员的子女。

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可适当招收在京合法居留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居民子女、在境外依法定居的中国公民的子女以及符合相关规定的引进人才子女。不得招收在中国境内定居的中国公民的子女。

第二十三条 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和教学内容,由学校自行确定。但是其中不得包含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等的内容。

学校应当开设中国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课程,开展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各种活动。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依法建立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会计帐簿。

学校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根据办学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确定,向社会公示,并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监督。学校应按学年 —8— 或者学期以人民币计收费。学校收取的费用应当主要用于教育教学活动、改善办学条件和保障教职工待遇。学校的外汇收支活动以及开设和使用外汇账户,应当遵守国家外汇管理规定。

学校对举办者投入学校的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向学校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五条 学校不得在中国境内从事工商活动及办学以外的其他营利活动。

第四章 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学校应按照中国相关规定进口和采购拟使用的教材、教学设备和办公用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对学校使用的教材进行审查。

第二十七条 学校建设用地按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规定办理。

学校校舍、场地不得用于与正常教育教学不相符合的活动。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并按照国家及北京市规定建立学籍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 学校建立报告制度;学校需于每年3月向所在区教育委员会提交上一的办学报告,经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审核后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9— 学校应将招生简章和广告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备案。

学校应当于每年新学年开学后3个月内将学校的课程安排情况、教材与说明以及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名册,报送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备案。

学校资产的使用和财务管理受审批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督。学校应当在每个会计结束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委托社会审计机构依法进行审计,公布审计结果,并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学校应按照民政部门关于民办非企业单位检查、等级评估、抽查、抽查审计、信息公开、信用建设等相关要求,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三十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对学校实行管理和监督,指导学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学校信息公开和信用档案制度,促进提高办学质量;组织或者委托社会中介组织评估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市区两级教育督导部门将学校纳入监督监管范围。

第五章 变更与终止

第三十一条 学校举办者、法定代表人、办学场所的变更,需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审核后,再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并提交相应材料:

(一)举办者的变更

—10—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印制的《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筹设/正式设立申请表》;

2.新的机构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

3.新的机构举办者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

4.新的自然人举办者还须提交由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近5年居住国公证机关出具的无犯罪证明,最高学历或学位证明,所在工作单位出具的聘用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住所证明;

5.原董事会或理事会的决议;

6.新举办者和原举办者双方就变更签署的协议; 7.原举办者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上一的财务审计报告;

8.具有法律效力的财务清算报告; 9.学校资产清单和有效证明文件; 10.变更举办者后制定或确认的章程;

11.变更举办者后更改或确认的课程来源、教材情况、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12.变更后校长、教师的情况。如有更换需提交资格证明文件;

13.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意见函; 14.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11—

(二)法定代表人变更 1.变更法定代表人申请书;2.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3.章程;4.法定代表人有效身份证明;5.法定代表人有效居住证明;6.法定代表人简历;7.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8.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三)办学场所变更 1.变更办学场所申请书; 2.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

3新办学场所、场地、设施及其他办学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及房屋安全、办学场地消防安全鉴定机构提供的符合安全要求的证明文件;

4.《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 5.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6.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校长、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的变更,应向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二条 学校名称、层次的变更,需报所在区教育委员会审核,再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批准,并提交相应材料:

—12—

(一)变更学校名称(同申请条件)。

(二)变更办学层次 1.变更办学层次申请书; 2.董事会或理事会决议; 3.可行性报告;

4.课程安排、教材选择; 5.校长及教师聘请情况; 6.办学场所设置情况;

7.所在区教育委员会的审核意见;

8.《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 9.审批机关认为必需的其他证明材料。

第三十三条 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

(一)根据章程规定要求终止,并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查批准的;

(二)被吊销《北京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办学许可证》的;

(三)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并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审查批准的;

(四)其他依法应终止的情况。

第三十四条 学校终止时,应该妥善安置学生和教职员工。第三十五条 学校终止时,应根据章程的规定,参照中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财务清算。

—13— 学校自己要求终止的,由学校组织清算;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依法撤销的,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组织清算;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而被终止的,由人民法院组织清算。

第三十六条 学校终止后,对学校的财产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一)应退受教育者学费、杂费和其他费用;

(二)应发教职工的工资及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

(三)偿还其他债务。

学校清偿上述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七条 终止的学校,应当将学校办学许可证和印章交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并依法办理法人登记注销手续。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学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二条进行处罚:

(一)擅自分立、合并学校的;

(二)擅自改变学校名称、层次、类别和举办者的;

(三)发布虚假招生简章或者广告,骗取钱财的;

(四)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学历证书、结业证书的;

(五)管理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教学,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14—

(六)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骗取办学许可证的;

(七)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办学许可证的;

(八)恶意终止办学、抽逃资金或者挪用办学经费的。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设立学校,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会同相关部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限期整顿或者停办。

(一)办学资源(包括资金、生源和师资)严重不足,无法正常运行的;

(二)从事工商业活动及其它营利活动的;

(三)从事违反中国法律、法规活动的。

第四十一条 学校违反国家有关税收、收费、外汇、财务管理等法律、法规的,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发布前已经批准成立的学校,应逐步达到本办法规定的要求。

第四十三条 驻中国外交机构开办的外交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予以解释。

—15—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篇7: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大厦根据经营的需要,将在必要的时间、必要的岗位聘请一些外籍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特制定本办法。

一、聘用程序:

1.由大厦写出《聘用外国人申请报告》,写清聘任的岗位职务、聘任期限、薪酬、技术要求,起草聘用合同,并同被聘人协商合同事宜。

2.双方达成协议后,持外籍人员的健康状况证明由人力资源部为其办理就业许可证书,然后再由总经理办公室为被聘人员办理入境手续。

3.入境后双方正式签订聘用协议,并按协议期限开始工作,人力资源部为外籍员工办理就业证,总经理办公室为其办理居留证。

二、劳动管理:

1.外籍工作人员进入大厦后,大厦应向其进行中国法律法规和中国国情的培训,并使其熟知大厦的规章制度。

2.双方均应严格履行协议条款,完成协议规定的权利义务,并承担违约责任。

3.外籍工作人员按协议的约定申请年假或因个人原因申请其它休假时,应填写《休假申请单》,并由部门经理、人力资源副总监、大厦总经理签字后方可休假。

篇8:外籍人员管理制度

国外高校国际化的经验表明, 实施高校国际化的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能够支撑并不断推动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高素质的师资和管理队伍。目前, 对于我国高校而言, 聘请外籍人员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和国际化程度已较为普遍。创新教育背景下, 引进部分在管理上很有经验的专家来充实我们的教育管理队伍, 直接参与教学科研管理, 将切实可行的办学思想、管理模式结合起来, 促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创新, 同样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高校聘请外籍管理人员的必要性

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力支撑, 是高校运行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尤其是高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高校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一) 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国际化是以教育要素的全球化、交流活动的多样化、手段的网络化为特征的, 它改变了高校在本国内部形成的教育、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状况, 使高校自身与国际外部环境之间形成了一个沟通交流网络。为了应对这种开放, 高校必须更多地走向国际舞台, 交流合作, 共谋发展。相应地, 高校本身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开放型、国际化的管理队伍, 才能支撑这种全球对话。显而易见, 本土管理人员在国际化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难以满足国际交流的需求, 难以应对多样化的国际管理背景。因此, 聘请外籍人员从事涉外管理工作是在全球教育市场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为高校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教育市场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下, 各国教育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高校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 是对先进管理思维和经验的引进, 也是对多样的管理文化的引进。一方面, 这是一种先进模式的学习, 直接提高了高校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另一方面, 通过对引进来的先进元素的学习和整合, 提升了高校管理队伍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因此, 聘请外籍人员从事涉外管理工作, 是高校利用全球教育资源, 充实管理队伍, 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高校竞争力, 促进国际化发展的选择。

二、高校聘请外籍管理人员的风险和挑战

当前, 我国高校聘请的外籍人员主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尤其集中在语言教研领域。也存在外籍人员涉及高校管理工作的情况, 但并不普遍, 而且往往只是为便于教学科研工作而兼职承担管理任务, 如担任副院长等。专职从事管理工作的外籍人员在我国高校非常少见。尽管高校国际化发展需要外籍人员补充管理队伍, 发挥特有优势, 但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面临很多的风险和挑战, 包括体制机制障碍、文化冲突、公平危机等多方面。

(一) 体制机制障碍

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方面, 在《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人社令第16号) 出台前,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没有完全覆盖外籍人员。除德国和韩国因与我国订有协议, 两国人员在华工作可缴纳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外, 其他国籍人员在华工作只能缴纳工伤保险。所以, 高校如若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 在医疗、养老等方面往往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弥补。《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自2011年10月15日起颁布施行, 其实际操作效用尚有待观察。

具体到高校, 在学校管理规定上, 关于外籍人员管理方面往往缺失, 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相关规定更是空白。既有的涉及外籍人员的管理规定一般也只局限在其教学科研工作本身, 并不能形成一套规范完善的管理方案。这样的管理现状, 可能会影响到外籍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也可能造成其工作流动性太高。

(二) 文化冲突风险

因为文化背景和政治体制等差异, 外籍人员在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 可能会先天性地与我国现行主流价值文化和发展导向产生冲突。尤其的, 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模式和思路与国外相比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 可能是发展上的差距, 也可能是文化上的不同。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外籍人员在从事管理工作中产生不认同等消极情绪, 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另一方面, 大多数外籍人员并无长期定居中国的打算, 融合甚至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积极性相对缺乏。同样, 高校本土工作人员对外籍人员的接纳愿望并不强烈, 对于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必要性的认识稍有欠缺。这种后天沟通的不到位也可能会加剧这种冲突。此外, 当前获取外籍人员信息的渠道相当有限, 难以全面了解拟聘外籍人员的个人背景, 从而影响高校对于拟聘外籍人员的判断。这种选人上的隐患, 很可能在后期用人过程中带来很大的风险。

(三) 待遇公平危机

由于国籍的区别, 高校聘请外籍人员一般不能参照既定的我国本土人员的薪酬办法进行薪酬管理。而且现实情况是, 外籍人员往往薪酬待遇较高, 可能与本土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引发本土人员的不满情绪, 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的行为。管理工作在很多情况下界限是模糊的。特别是, 如果聘请之初对其岗位和职责界定不清晰, 或者工作后续发生变化, 外籍人员与本土工作人员在工作内容上的差异性并不显著, 或者说, 外籍人员区别于本土工作人员的所谓优势性和不可替代性并未得到体现, 但依旧保持外籍人员较高的薪酬待遇, 则会导致本土人员对高校管理的公平产生信任危机。而本土人员的这种不公平感知, 一方面影响其本身工作效用的发挥, 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与外籍人员的矛盾。其带来的破坏性是无法估量的。

三、高校聘请外籍管理人员的基本作法

(一) 立足我国教育大局思考

在思想上, 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要有利于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 有利于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服务教学科研工作的质量。必须注意的是, 高校聘请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应该立足于自身发展的现状和需要, 逐步挖掘适合外籍人员的工作岗位和职责内容, 要遵循按需聘请、保证质量、注重效益的工作原则, 发挥外籍人员的特有优势, 推动高校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此外, 制度上, 对于已经意识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的, 如2011年10月15日起颁布施行的《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应稳抓跟进, 尽快有效执行, 并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对于外籍人员在华工作其他制度环节上的缺失, 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无论是国家宏观层面, 还是具体到高校本身, 都应该从制度管理的角度, 规范并保证外籍人员更充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二) 明确聘请外籍人员的资质条件

从国家规定层面看, 依据《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原劳部发[1996]29号) , 外国人在中国就业实行就业许可制度。高校拟聘请的外籍人员需持有职业签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及外国人居留证件。

从高校聘用角度看, 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外籍管理人员, 在基本条件上, 应符合国家关于外籍人员来华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在思想认识上, 应认同并熟悉我国高校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在素质能力上, 应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 能够独立完成本职工作并与同事展开沟通合作;在行为态度上, 应愿意服从高校的管理, 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约束。

(三) 限制外籍人员的聘用岗位

出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考虑, 高校部分管理业务不便外籍人员涉入。所以, 对于外籍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具体部门和岗位应做出清晰的区分, 必要时要有明确的限制和禁止。当前高校与国外联系日益频繁、紧密, 外籍人员对国外语言环境、管理环境、发展环境、文化环境等比较熟悉。诸如学校国际交流处相关岗位可聘请外籍人员, 再如各学院的国外招生、留学生管理, 及国际认证等事务性管理工作可由外籍人员承担。对于与国际事务无关的常规管理工作, 无需聘请外籍人员。外籍人员可就国外高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并对学校管理工作提出建议。特别是, 高校党务部门、保卫部门和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部门的管理工作, 不宜外籍人员介入。总之, 聘请外籍人员, 发挥其所长, 弥补本土人员在高校国际化发展中的不足, 是基于更好地开展高校国际化交流合作的目的, 是出于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的考虑, 要坚持按需聘请、保证质量、注重效益。

(四) 界定并落实外籍人员的岗位职责

外籍人员担任的管理岗位职责应与所聘岗位紧密相关, 主要从事国际性事务管理, 不涉及学校日常行政管理工作, 对其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承担的责任范围应当明确。而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高低是基于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考虑, 并不是因为国内外工作人员的身份而进行的区分。同时, 在聘用合同中, 关于岗位的安排与职责的界定应有清晰的表达。关键是, 对于外籍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该达成的管理目标和工作效果, 及对其考核评估的方式手段, 都应有所体现。此外, 对于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合同期限、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续订等内容也应完善。通过健全的规范的聘用合同, 来规避对外籍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风险。

外籍人员岗位职责得以有效落实的前提是职责的内容界定清晰、标准明确量化。过程控制是落实外籍人员岗位职责的关键, 应及时跟进工作进度, 监督工作范围, 判断工作效果, 在过程中控制外籍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 对此进行考核评估, 并及时调整和促成改进。

(五) 确定薪酬、保险等待遇

高校对于外籍人员的薪酬管理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协议年薪制;二是参照本土人员的岗位管理办法, 根据其岗位标准核算薪酬。后者包含根据其岗位计发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生活补贴和岗位酬金。因外籍人员无法扣缴住房公积金, 高校可按照同岗位同级别本土人员的住房公积金数额, 作为额外补贴, 按月对外籍人员发放。国家住房补贴由高校所在的资产管理部门向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申报, 凡申报通过的, 按照相应标准核发补贴。在具体操作上, 同样应该坚持高校关于岗位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做法。通过清晰界定工作职责来确定外籍人员的岗位, 立足于岗位, 按规定对应其薪酬。在这种情况下, 外籍人员可能会有较高的薪酬待遇, 但这是基于其岗位职责, 而非外籍人员本身。这也与当前人事制度改革中基于岗位管理而非身份管理的思想相吻合。

受聘期间, 外籍人员的保险相关问题可具体参照《在中国境内就业的外国人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来执行。该《办法》第三条指出, “在中国境内依法注册或者登记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依法招用的外国人, 应当依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 由用人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9-24.

[2]殷永建, GERTRUD Goudswaard, 刘丽.跨文化交际与高校外籍教师管理[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1 (10) :726-730.

[3]王娜.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外籍教师的管理初探[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09 (3) :10.

[4]刘新颜.高校外籍教师管理中的文化冲突现象探源[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8) :78-80.

篇9:外籍人才的引进与管理

当今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说到底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国际人才竞争呈全球化特点,而世界各国都面临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因而当今世界主要国家都为国际人才竞争不遗余力,我国也不例外。

现阶段外国专家的管理

我国对外籍人才引进工作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之初,大批的苏联东欧专家根据国家间协议来中国帮助工作,作为当时的“外籍人才”,“外国专家”这个称谓应运而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所需专家的层次也有所提高,现在外国专家主要指以下人员:(1)为执行政府间、国际组织间协议、协定和中外经贸合同,应聘在中国工作的外国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2)应聘在中国从事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卫生、体育等工作的外国籍专业人员;(3)应聘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中担任副总经理以上职务,或享受同等待遇的外国籍高级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4)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的境外专家组织或人才中介机构常驻中国代表机构的外国籍代表;(5)应聘在中国从事经济、技术、工程、贸易、金融、财会、税务、旅游等领域工作,具有特殊专长、中国紧缺的外国籍专业技术或管理人员。第(2)、(3)类外国专家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其中语言教师应具有大学学士以上学位和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由上可见外国专家管理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但大的原则没有变,仍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现行外国专家管理主要通过“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专家证”、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聘请外国专家单位资格年检等手段实施。外国专家受聘在中国境内工作,在入境前应取得“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然后到我国驻外领事馆办理职业签证。只有符合外国专家条件的人员才能得到来华工作许可,外国专家入境后15天内,可以到各地方外专局办理外国专家证,再凭外国专家证到公安部门办理居留许可。

目前我国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的国际人才竞争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不但在全球人才市场上无力大规模吸引外籍人才,而且自身人才培养也严重滞后于国家发展,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人才外流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7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承认: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

人才流失严重。中国是美国最大外国人才库,美国35%的科学与工程博士来自外国,而这些外国科学与工程博士中22%来自大陆,4%来自台湾,远高于第二名印度的14%。同时,我国还为德国、日本、加拿大、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输送着这些国家最大比例并且学而不归比例很高的外国留学生,因此,有多个国家表示要把我国留学生当做吸引国际人才的重点对象。

国际人才竞争力弱。我国在全球人才竞争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不具备全面竞争力。截至2007年,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累计引进外国专家约281万人次,2006年1年为25万人次,由于人才不入籍,因此基本上是短期引进。而美国从1990年到2000年10年间就接纳了受过高等教育的移民415万,2000年1年发出的HIBT作签证数就超过20万,可见我国在全球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与综合国力相比是非常滞后的。

整体而言,全球人才还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这也是世界上“穷者更穷,富者更富”两极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不过,这种恶性循环的局面不是不可以打破。那些有移民传统的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早期的美国,因为从人文环境到政策环境都有开放兼容、多元国际化的特点而能够吸引更发达国家的人才,还有一些国家如以色列庞大的海外族裔人才也可能因为非经济因素而流入。

一个国家在国际人才竞争当中能否成为赢家,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经济因素以及科研投入等只是“硬实力”,政府的政策与机制、社会人文环境等软实力也同样重要。一般来说,包括如下因素:1政治因素:国家的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公共管理与安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政府的政治体制、外交战略、教育制度等;2政策因素:政府关于人才评估、引进、使用、激励的机制,留学与侨务的方针,移民、国籍、出入境的政策,以及官员的作风与办事效率等;3经济因素:工作环境、就业选择、发展机遇、薪酬收入等;4人文因素:社会对移民、留学生等群体的认知与评价,人文环境能否多元兼容等;5服务因素:相关的服务平台与人才市场能否提供充足的机会与帮助,相关的协会、社团、机构能否提供“上通下达”的渠道,以及保障他们正当的权益;6生活因素:居住环境、生活条件、服务设施、户籍制度、迁徙自由、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以及配偶与父母的态度等;7学术因素:科研支持、学术基础、创新氛围、经费保障、专利或科研成果的生产转化等。

一个国家人才竞争与使用有两个主体:政府和企业。一个国家的国际人才竞争一般是政府主导、政策保障、市场配置资源。从经济角度来说,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就会决定国际人才竞争的规律必然是:人才总是流向那些能带来更高收入或机遇的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形式是人才的流入还是回流,提供高收入的是政府还是企业,高收入是因为该国人均收入高还是因为政府通过重视人才的机制提供了特殊的待遇。因此,一方面发展是硬道理,经济要加快发展,使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较好的待遇;另一方面,在政策、服务等方面,政府社会大有可为。

如何有效引进外籍人才

目前中国的国际人才远远供不应求,但是,我国的国情很明显:在全球人才市场上因为人均收入、意识形态差异等问题无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全面竞争外籍人才,只能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同时,我国又拥有着全世界只有犹太人、印度人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海外人才资源,这些人才比外籍人才更适应中国,与本土人才有国际化的互补优势。

我国目前国际人才竞争战略的重点应该是利用经济高速增长的机遇与开放有力的机制、政策,挽留住自身需要的本土人才不流失,促使高层次留学人才以及海外的本族裔人才大量回归与环流。当达到一定国际化程度,产业结构升级完成,对外籍人才也具有吸引力时,再把重点转移到通过人才移民、扩大招收外国留学生等方式,在全球人才市场争夺全世界的人才为我所用,成为世界人才大国。

设立境外人才流入归口管理机构。拥有庞大海外人才资源的以色列,甚至专门设立一个移民吸收部,地位与国防部、司法部并列。移民吸收部下设科学吸收中心,甚至可以向本国高科技人才使用单位提供工资补助。其经验可以研究借鉴。

外国人、港澳台人员就业和留学生归国创业,关键问题

是评估、吸引、准入,而目前管理、服务机构,涉及外事、统战、侨务、科技、公安、教育、人事、民政、工商、海关、税务、商务、金融等各个部门。这三类人员实质都是境外人才流入的问题,无论管理、服务,还是制定相关政策,无疑有一个部门统筹是最佳的,因此,我国急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境外人员入境就业的政府机构或部门,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国际人才猎头机构。海外高层次人才分布广泛,通常需要事先掌握情况和联络感情。而且,高层次人才并不是看广告就能招来的,需要做大量细致、深入的交流工作,需要懂得高级人才的运作规律和国际惯例。由于我国政府部门、国资委大型企业和国内各类机构及大学所需国际人才日益增多,需要设立在全球负责搜索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国家猎头部门或特别工作组,专为我国高层次国际人才引进工作服务,这样将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借鉴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以色列等建立国家猎头部门的经验,猎头部门可以建立在体制之外,并由熟悉海外人才分布情况的人来开展工作。

全球国际人才研究中心。市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滞后性,因此在发挥人才资源配置作用时,常常会造成人才引进重复浪费、科学研究人才遭到冷遇等问题。因此,我国还需要加大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使用、特点等各方面的研究,才能在引进人才时做到有的放矢。因此,有必要建立及资助以全球国际人才以及中国海外高层次人才或全球华裔人才及留学人才为主题的研究中心,重点研究国际人才市场和相关的竞争规律与发展趋势,我国对境外人才的需求等,发布专业的研究报告以及人才蓝皮书,为国家的高级人才战略和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和参考。

海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如果没有人才数据库,就算政府或企业想聘用人才,也只能刊登广告。这样大张旗鼓地去海外招聘,其实只能进行泛泛的接触与交流,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也不佳。许多国家为了主次分明、目标明确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都会建立各类海外人才信息库。

我国应该加强集信息储存、沟通联络、信息发布为一体并与网络相结合的海外人才数据库建设,要掌握海外人才在国外的科研、工作情况,发表文章以及获奖情况,甚至掌握哪些技术属于我国急需的领域,本人的意愿以及困难。管理人才则要掌握在国外公司或企业的任职情况、研究开发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是否掌握关键技术等。资料更新可以通过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各种国际会议、专业学术文章发表、人才与技术交流、驻外机构的推荐等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只有建立留学人才数据库和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政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一旦急需,可以立刻锁定目标开展引进工作。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外国专家局信息中心已着手建立这类数据库。

上一篇:梅的作文300字下一篇:淘宝信息披露申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