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头降劳动力培训转移典型材料

2024-04-11

步头降劳动力培训转移典型材料(共4篇)

篇1:步头降劳动力培训转移典型材料

步头降劳动力培训转移典型材料

打造平台注重培训

努力提升农村劳务经济品位

近年来,步头降把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劳务经济品位、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整合培训资源,多举措搭建培训平台,全方位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工走教育、培训、转移的新路子,带动了农村劳务经济健康发展,提升了农村劳务经济品位。2009-2011年,全乡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农民工1000余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极大的提升了苗乡群众的收入水平。

一、领导重视,全力支持,凝聚转移培训的合力

为加强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体系,提高农民工素质,拓展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去年年初,步头降专门成立了以乡长为组

长,主抓副职为副组长的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了农民工培训转移工作的组织领导,使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得到有序开展。为加快农村劳动转移培训,步头降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成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制订了农民工培训工作方案、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及农民工培训规划。还根据有关方针政策,制订了办学章程和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工作职责和要求,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为确保转移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步头降采取上级支持一点、培训机构自筹一点、财政投入一点的办法,共投入培训资金6万余元,免费提供培训服务,解决了经费无保障的问题。

二、依托平台,强化培训,提升输出人员的本领

依托农民技校等培训平台,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一是依托乡农民技术培训学校,邀请县农业局、畜牧局、就业局等专家定期到苗乡开

展种植、养殖等实用劳动技能培训。二是与县职介中心、县农机、就业局的部门联合,邀请县专业技术人员、定向为苗乡群众开展业务培训,共举办培训3期360人次。三是开展“订单培训”,积极与用工中介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协作关系,组织输送农村富余劳动力到用工单位就业,促进劳务输出工作全面开展。通过培训,提升了农民工就业技能,拓展了就业渠道,深受用工单位的好评。经过培训的农民工全部输送到新晃、怀化等地就业,就业率达到了95.8%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速度进一步加快,品位进一步提升,收入进一步增加。

三、引导激励,示范带动,营造转移培训的氛围

在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过程中,步头降注重舆论引导,坚持示范带动,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一是依托林业大乡的优势,积极开展劳务文艺宣传活动,将劳务培训与文艺演出相结合,编制出三句半、快板等群众雅俗共赏的文艺节目,深受群众的喜爱,使广大农民工了解了劳动

力转移培训的政策法规,并积极参与到其中来。二是加强农民工转移培训信息的宣传,通过会议、标语、传单等宣传方式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三是每年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邀请县电视台进行公开宣传报道,集中宣传一批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四是乡领导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进一步形成了鼓励、支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的良好环境。五是利用劳务输出会等形式,及时发布劳务输出信息,使培训后转移就业的成功率大大增加。六是建立了“1+1”结对帮扶机制,积极为培训转移人员家庭办实事、好事,切实解决转移培训人员的后顾之忧。先后为外出人员办实事、好事67件,赠送衣物152件,提供致富信息35条。

四、强化管理,跟踪服务,确保培训人员的质量

为了认真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步头降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建立和

完善了培训台帐、转移台帐,方便用工单位对学员的了解和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建立报月制度,分别设立了培训、转移月报和季报。三是建立学员就业跟踪卡,跟踪学员就业状况。在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中,十分注意学员的学习和就业状况的跟踪和回访,以便了解就业情况和学员工作情况。

五、共同协作,密切配合,促进转移培训的实施

为了认真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快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转移,全乡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协作,确保项目的实施。一是成立步头降乡劳动保障站,明确一名村干部负责收集本村富余劳动力各类培训就业信息,并建立台账,由乡汇总后,提供给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二是农业、劳动、教育、财政、科技等相关部门明确分工,各显其能,各尽其责。三是建立了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加强督促检查,乡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基层

检查培训开展和转移情况,以保证项目的实施。先后召开5次协调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13个,有效地推进了劳动力培训转移。

篇2:步头降劳动力培训转移典型材料

在新疆经济结构变革过程中, 农业劳动力份额的下降严重滞后于农业产值份额的下降, 即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 这也就是新疆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非典型性特征, 新疆农业劳动力份额下降滞后于农业产值份额下降的特征, 并不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相反, 这一特征正是相对于既定的发展阶段才存在的。进一步的考察会看到, 这一特征是由于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造成的一系列经济结构非典型性特征的后果。

一、非典型性特征之一:

轻重工业比例失衡, 吸纳劳动力能力难度加大

霍夫曼比率是指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生产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将全部产业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与其他产业三种类型, 他认为凡是某类产业的产品有75%以上是消费资料的归消费资料产业, 75%以上是资本资料的归资本产业, 不能归入上述两类的就归入其他产业。霍夫曼比率适用于衡量一定时期的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化阶段的划分。霍夫曼比率越小, 重工业化程度越高, 工业化水平也越高, 它表明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 加工程度的产业份额比例将增长。

“霍夫曼比率”中运用的工业分类标准, 使用的消费品工业和资本品工业的划分与我国理论研究和实践中所使用的轻重工业的划分方法比较接近。因此, 本文将此法修正为运用轻重工业产值之比, 来近似判断新疆工业化水平所处阶段。新疆工业的这一指标从1949年的25.53下降到2001年的0.34, 可以判定新疆的工业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而且目前已经处于霍夫曼所认为的第四阶段, 即最高阶段。显然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新疆虽然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 但并未真正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实条件的影响, 新疆工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 重工业偏重, 轻工业偏轻, 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不协调。世界多数传统工业化模式在工业结构转换中始终或是曾经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发展, 而新疆工业发展则与之不同, 新疆从工业化初期开始重工业就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建国后重工业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49年新疆的轻工业、重工业之比为95.9∶4.1;1978年轻工业、重工业之比达到41.6∶58.4, 重工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4.2%, 超出轻工业 (10%) 一倍以上;改革开放以来, 轻工业、重工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2002年轻工业、重工业之比为26.4∶73.6。根据霍夫曼理论, 当一国的重工业与轻工业产值之比 (霍夫曼系数) 大于1时, 说明该国进入了重化工业时代。我国目前的这一比例大概为1.5左右, 世界发达国家的霍夫曼系数一般在2.5和3之间。新疆的霍夫曼系数达到2.8。新疆的霍夫曼系数高并不意味着新疆的工业化程度就高, 而恰恰是轻重工业发展失衡的表现, 由于没有经历轻工业充分发展的阶段, 现在新疆的轻工产品自给率很低, 大多数日用品依赖从内地调入。这种轻重工业发展失衡导致工业与农业之间缺乏整体联系, 工业既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市场和技术支持, 又不能有效地吸收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已成为制约新疆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因素。

第二, 轻工业、重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新疆的重工业中采掘、原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 占87.3%, 加工工业所占比重较低, 只占12.7%;而轻工业的91%以农产品为原料,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不到10%, 因此新疆的轻工业仍处于以初级加工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受计划经济体制下分工格局的影响, 新疆的工业主体建立在资源初级开发基础上, 能源、原材料产品比重大, 加工深度不够, 产品加工层次低、附加价值低, 资源优势尚未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 新疆产量比重较大的工业产品主要是采掘与工业原料, 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纱、钢材、水泥、化肥等。这表明在生产这些产品方面新疆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 而加工品制造能力则不足, 如新疆没有家用电器的生产, 汽车产量不到4, 000辆, 仅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0.12%。面对加入WTO的新形势, 新疆的资源优势正趋于弱化, 新疆工业发展将面临新的挑战。

第三, 工业中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高。新疆的工业建设主要依靠国家投资, 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2002年全国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比重仅为22.65%, 其产值比重为40.78%, 同期新疆国有经济比重却居高不下, 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比重为63.93%, 其产值比重为83.19%,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上。国有经济比重高、解困难度大制约着新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总之, 工业化发展滞后, 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2004年新疆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0.2∶45.9∶33.9, 工业产值构成中石油化工、能源、有色金属等占较大份额, 但并不能以此就断定新疆工业化已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相反, 这是新疆工业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表现。事实上, 由于新疆的重工业是在轻工业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发展的, 属于资源开发为主导的偏重工业产业结构,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相对不足, 无法拉动和刺激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和流动。同时, 重化工业的技术扩散空间狭窄, 很难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生产空间和支持条件, 而且新疆的石油石化多属中央企业, 精深加工部分大都建在区外, 与当地经济的关联度低, 对地方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也是有限的。属于地方工业的大多数行业, 特别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制造业在新疆工业产值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偏小, 一般规模小, 产业链条短, 市场需求弹性空间小, 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

二、非典型性特征之二:

第三次产业十分不发达, 产业内部结构不协调

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的研究表明,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后, 劳动力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的这一转移顺序, 为发达国家早期的发展历史所证明。因为在这些国家, 工业中技术起初是劳动密集程度很高的,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 工业中吸收劳动力的能力逐渐降低, 劳动力开始流向第三产业。而在发展中国家, 工业在一开始就接受了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技术, 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受到限制。因此, 第三产业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中的作用大大加强。可以看到, 绕过第二产业而直接把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就业, 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转移的一个特点, 这一特征在中国尤其是在新疆表现得尤为突出。

新疆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

1、新疆第三产业比重与差距。

从新疆近10年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间产出结构 (产值) 和投入结构 (劳动力) 的变化情况看, 1990年三次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24.1%、43.8%、32.1%, 三次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分别是61.27%、17.39%、21.34%, 到2001年, 三次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已调整为14.1%、51.8%、35.6%, 劳动力比重分别是54.77%、13.75%、31.43%, 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是, 近年来经济运行中遇到的有效需求不足的难题,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 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目前均在70%左右, 一些发展中国家, 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也在40%以上, 而2001年, 新疆不到40%。相比之下, 新疆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两个明显不足:一是起点低;二是速度相对缓慢。

2、新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与差距。

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 新疆与全国一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 但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 第三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应阶段的水平相比, 交通业、商业并不落后, 真正落后的是教育、科技、信息、金融等新兴行业, 发达国家新兴行业一直较大幅度上升。虽然, 新疆新兴行业如房地产、金融、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业、文教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17.2%提高到2001年的21.6%。但与发达国家走过的相应阶段相比, 与我们要达到的目标相比, 还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发展不平衡, 发展水平低, 体现出典型的“流通类”特征。传统商贸流通一业独大, 占到三产全部增加值的50%左右, 新兴第三产业金融、保险、综合技术、科研、信息咨询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 比例普遍在10%左右。服务业的行业类别众多, 能广泛提供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就业机会, 既可以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又可以为社会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 新疆服务业总体发展落后, 处于第三产业欠发达状态。新疆第三产业在总量上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差距很大, 在结构上与全国相比, 表现为更低的层次和更不合理的结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咨询业等新兴行业, 在市场经济中既是经济运行的基础, 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相对不足。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上看, 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行业为主, 而新疆仍以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为主, 2002年这两个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2.93%, 属于新兴行业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合计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2.13%, 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10.17个百分点。因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力促进新疆第三产业的发展面临总量和结构的双重挑战。

第二, 第三产业内部仍呈现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格局。第三产业中, 国有经济主要分布在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行业, 因而国有经济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最大、集体经济相对较弱, 个体经济广泛地活跃在商业、饮食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低收入、低产出的科技含量低的初级资金积累阶段。

第三, 第三产业发展与一二产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为工业企业服务的科技开发、产品设计、营销服技服务长期发展不足, 使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工业低水平徘徊, 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产品的增长和农业的增值。

第四, 第三产业中的科技含量低。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占的比重最低, 有悖于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原则。2001年新疆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0.37%, 比全国平均水平0.71%低0.34个百分点。

第五, 新兴产业发展迟缓。与先进城市相比, 新疆第三产业除规模小、比重低、整体水平不高外, 更主要的差距体现在旅游、信息、房地产、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所占份额太小。目前, 旅游业占全球GDP的份额已超过10%, 2001年新疆旅游业占GDP的比重为5.2%, 全省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1.29%, 低于全国水平0.6个百分点;北京金融保险业占GDP的比重1997年达到13.6%, 而新疆2001年才达到3.29%。

第六, 从就业方面看, 第三产业传统部门主要是商货、社会服务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吸纳了绝大部分劳动力, 而金融、房地产、科技等行业的从业人员增加有限。

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低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2004年全国的城镇化率平均为41.8%, 而新疆的城镇化率只有35.2%, 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若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的城市化“标准结构”, 人均GDP在1, 000美元时的城市化水平应为63.4%。2004年新疆人均GDP接近1, 360美元 (2004年新疆人均GDP为11, 199元, 按汇率8.6计算得来) , 城镇化水平相差甚远。2004年全国工业化水平为45.9%, 新疆工业化水平为33.9%,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这样的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致使第三产业难以快速发展, 其产值及就业发展滞后。

今后, 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比重将明显上升, 成为吸纳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领域。由于第三产业具有劳动密集、易于进入的特征, 又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 所以大力发展新疆第三产业是促进新疆经济发展,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今后第三产业的调整方向是:在继续加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产业发展的同时, 大力发展旅游、社区服务、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等新兴行业。

三、非典型性特征之三:城市化水平较低, 吸纳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

经济发展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生和发展, 必然会形成区位, 并在空间上集聚。非农产业区位的发展和空间集聚就是城市产生的原因。但城市化滞后是中国非典型化的工业化发展的一个严重缺陷, 它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

首先, 城市化滞后使二元经济矛盾不断拉大。改革以前,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和城乡隔绝制度下的城市化进程, 造就了十分悬殊的二元经济结构。1985年以来, 由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 使二元经济矛盾又进一步拉大。特别是近几年, 由于大量劳动力滞留在比重不断下降的农业上, 导致农民收入不断下降, 农民与非农民的收入差距迅速扩大。这表明城乡二元经济矛盾不断拉大。

其次, 城市化滞后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农业劳动力就地分散转移, 既不稳定也不经济。我国农民一直存在从农业部门向比较利益较高的非农业部门转移的强烈冲动, 然而由于城乡隔绝体制的限制, 基本上是离土不离乡, 实行就地转移, 半径不大。农民既不将非农产业看作自己的长期生存保障, 脆弱的非农业也不给农民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发展滞后, 农村工业被迫就地发展, 形成了十分分散的格局, 致使“聚集效应”十分低下。致使乡镇工业长期徘徊在小型化、分散化的低层次上, 难以进入现代化工业层次。到后来, 这一问题是造成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减缓, 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三, 城市化滞后带来的第三个问题是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第三产业要依托于人口、工业相对密集的区域, 才能发挥其服务功能的规模效益。由于城市化滞后使人口和工业分布过度分散, 严重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反过来又大大延缓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 从而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 都大大偏离反映世界工业化发展一般规律的标准结构, 由此把中国的大多数人口排斥在现代工业文明之外。

新疆的城市化进程也不例外, 新疆的城市化水平低同样也阻碍了新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有限。

尽管新疆城镇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 但由于城市大多是政治行政中心, 经济功能较弱, 而且规模小, 布局分散。由于工业化发展滞后, 新疆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2004年新疆共有城市22个, 镇229个, 城镇人口690.11万人, 占全区总人口的35.15%。改革开放以来, 新疆城市化水平年均1.3%的速度增长, 大大低于工业化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城市化进程缓慢, 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农业产值占GDP份额已下降到20.2%, 但农业就业比例仍然高达54.2%, 农业就业和产值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结构体系不合理, 缺少大中城市, 特别是在广阔的南疆, 城市数量少, 间距长, 对小城镇特别是广大农村的集聚和带动效应有限。

2、城市发展不平衡, 城镇人口分布不协调。

新疆人口的分布南、北疆各约占47%, 东疆约占6%。但从城镇人口的分布看, 南疆城镇人口占24.97%, 城镇化18.13%, 北疆占68.92%, 城镇化51.66%, 东疆占6.11%, 城镇化35%。城镇人口比重增加, 农村人口比重减少, 这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目前, 北疆城镇分布较为密集, 大小中心城市已经基本形成 (如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伊宁等) 。然而, 在广大南疆地区, 除库尔勒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具有工业交通中心的地位外, 目前还缺乏实力较强的、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

参考文献

[1]王斌等.新疆区域工业发展水平与结构初步研究[J].干旱区地理, 2004.1.

[2]刘莉萍.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03.6.

篇3: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村劳动力再教育和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培训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很多农民存在“读完初中,出门打工”就业速成观念。认为自己凭力气打工就行,不重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还有一些农民存在畏难情绪,认为自身文化层次低,学也不会,常年不重视学习,对参加培训班没信心。

培训基地开设的专业与用工市场的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型升级的转轨时期。一方面劳动力市场要求巨大,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就业困难,致富无门。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的矛盾加大,尤其是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重生产,轻培训,加之对新增劳动力缺少就业培训的强制性措施和吸引力,制约了劳动力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增加了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难度和成本。

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混乱。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缺乏有效的培训体制和运行机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建设的现象依然存在。同时缺少相关的立法和相应的具体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各行其事,协调不利。这样,一方面造成了教育资源浪费,受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和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盯着经济利益,很多地方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而且无人抓,无人管。

不同地区和行业差距大,基础条件和教育培训质量差。由于地区经济、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以及不同行业,不同领导对农村转移劳动培训的意识不同,导致了农村转移劳动的培训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总体来看,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础条件与教学质量普遍较差,很多地方是“一有四无”,即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以会代训,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有一些职业学校和培训中心条件稍好,但其办学思想,管理工作跟不上,培训目标单一,办学模式封闭。有的搞培训纯粹是应付上级检查,或者借培训之名,行收费之实,乱发培训证、结业证、毕业证。加大了劳动力的转移成本,损害了培训的社会声誉。

切实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广泛发动宣传,提高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认识。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过程中,政府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要我学”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要想法设法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散发宣传资料、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鼓励广大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身怀一技之长闯天下,在全社会营造出一个“依靠技术闯天下”的浓厚舆论氛围。积极宣传农民工培训方针、政策、渠道、信息和各地开展农民工转移培训的经验及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发挥其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各地培训机构也要认识到,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是抓住机遇,提升形象,促进自身发展壮大的重大举措,充分利用农民群众易于接受的各种方式调动、吸引和激发农村劳动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积极性。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转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使培训同市场接轨。要紧紧抓住两方面要求:一是要抓住劳动力输入地的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需求,了解输入地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紧密围绕当地优势产业和紧缺人才开展培训。二是坚持为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服务。要充分了解农民工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规模以及开展培训的时间有什么要求。为此,在思想层面上,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必要发展平行教育系统,让所有拟转移的农民在九年义务教育外继续学习,接受培训;在观念层面上,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视为单纯“技能型”、“即时型”向“素质型”、“战略型”方向转变;在计划层面上,应注重不同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民的教育,要保证他们最基本的接受教育和学习机会和权利。使之能够生存,充分开发潜力,享受体面工作和生活,充分参与发展、改善生活质量。

创新培训模式,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新时期农民工培训,必须坚持面向市场,突出质量和效益,不断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培训模式和方法。在办学模式上,一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方式,允许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建立常年性、专业性培训机构,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农技校等现有培训场所及其资源,开展短期培训、专题讲座、远程教育等,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二是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应当地需要和人才培养的办学新路,实行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联合培训、合作办学。在教学模式上,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模式,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使培训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效性。

同时,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服务模式,加强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的对接,培训与就业引导紧密结合进来,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岗位培训单位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库和就业跟踪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劳动力转移培训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 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专业协会,加强对农民工培训的宣传、指导及行业自律,不断完善培训的服务功能,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提高认识,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体系。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制定相关政策上,建立健全各级管理机构,负责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协调管理,对培训机构进行管理、考核、认定。建立和管理统一的农民工培训师资队伍,对培训师资进行培训、评估。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培训问题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统筹城乡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无论从农转移的规模、速度,还是从就业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都是当务之急。我们要采取以市场为导向、创新培训模式、整和教育培训资源和加大投入等措施,全面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4: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择业、就业观念,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在我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就业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对农民来说,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考上大学,取得一个较高的学历,以此来参与社会竞争。只有当这个意愿无法实现时,才会选择上职高、技校,接受职业教育。而职校、技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中从事的多数是体力活,他们的身份也大多是普通工人,这是他们不乐意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包括农民在内的大部分国民都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近几年来,虽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但由于现阶段人们的就业观念仍然没有改变、政府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历史欠账太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二、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任务,为了体现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和普遍性,把培训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乡镇,而乡镇又把指标分解到各个村。虽然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个人利益,政府买单”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但是农民并不买账。因为在现阶段的农村,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中的大都是老、弱、病、残的村民。对村委会和培训机构来说,这部分人中年龄大的学不会,年龄小的还在上学,无法参加培训。而青壮年农民都是家中的顶梁柱,选择了外出打工,对政府的“先培训、后输出”政策并不积极响应。这样就出现经济条件越不好的地方,越没人去接受培训的怪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处在封闭、落后、劣势状态,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他们努力回避对生存形成威胁的风险,对于不少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有着本能的抵触和排斥。再加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对农民心理造成的冲击,所以农民不管干什么事情或者从事什么工作,都特别害怕上当受骗。他们对生活持这种态度是为保障基本生存而做的理性选择。而与此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环境中,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推行,使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机制弱化。农民是弱势群体,加上有些与农民接触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方法欠妥,以及腐败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损害,让他们不愿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当地政府;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司法制度的公平性也不尽如人意,各种法律以外的因素对诉讼的干扰,导致诉讼过程费时费力,依靠司法机关替自己维权,在农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农民群体既有向往城市、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又对土地收入的稳定性和不受约束的生活充满留恋,既想相信政府,又害怕相信政府。这几种矛盾的心理,造成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调整、政府的号召,采取边走边看的态度。从而形成这一看似难以理解,但在新时期又十分普遍的农民现象。

三、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培训工种设置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体现的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失业,一方面大量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来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实际培训工作中,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往往培训时间长、成本大。目前很多基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设的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培训数控机床操作工、钳工等市场紧缺工种又因为时间长、成本大而开办不起来。

2.相关培训师资缺乏

许多公办的职业学校多年来一直采用普高模式运行,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并且在职校、普高、初中、小学这四个系统之间,教师的互相流动,导致职教、成教越办越差。职教、成教教师流失严重,形成了老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在较少的专业课教师中,单一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在专业课开设中,理论课多,实验实训课少的局面。多数专业课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一旦接触具体实践、具体操作就什么也干不了。

3.实验实训设备不足

由于多年以来政府投入不足和职业学校运行模式不合理,很多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实验实训基地,没有一台实验实训设备。公办的职校竞争力远远不如民办、企业办的技校。

4.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由于受上述几条原因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生存困难。一些学校为了生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弄虚作假,招一些农民到学校的微机房训练几天,学校工作人员到学校所在地的乡镇工厂游说,按在该工厂就业人数上报给国家劳动部门,要求劳动部门兑现应给学校的培训补贴。这些学校通过这种渠道套取国家培训资金,浪费了培训资源,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加重了农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不信任,使国家的富民政策流于形式。

四、对策与建议

1.社会环境方面

应大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应把企业优秀员工树立为国家级或省级劳动模范,改变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多是企业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的现状。通过农民身边的榜样来改变社会风气,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择业、就业观念。

2.政府方面

政府应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性现象,缩小城乡户籍制度的差异,改变不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扫除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工资待遇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劳动力平等的待遇。同时应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使有限的政府财力用到“刀刃”上,防止培训机构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的培训补贴。

3.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

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对企业不依法为农村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企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使在类同的工作岗位上,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4.教育行政部门

优化用人体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公办职业学校的竞争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逐渐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改变职业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使农民由不愿学变为主动学,在学习中尝到“甜头”、见到效益。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医疗质量管理人员培训下一篇:个人与公司运输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