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2024-05-03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共8篇)

篇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目 录

一、提纲„„„„„„„„„„„„„„„„„„„„„„„2

二、内容提要、关键词:„„„„„„„„„„„„„„„„3-4

三、正文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5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5-7

3、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7-10

4、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10-15

四、参考文献 „„„„„„„„„„„„„„„„„„„„16

【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就业 现状问题 对策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surplus rural labor force, rural labor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transfer of modern sectors of the economy, which i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Rural employment problem is to solv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s also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 to study the major issues.Therefore, from the start with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and actively explo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in rural areas the basic method is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three rural” issue brought about by the economic,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an idea.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7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3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3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2002年提高1.79%。2007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2002~2007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

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7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7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亿元(至2007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7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4]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

1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3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516-

篇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30个省近2万农户的调查监测,2004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0260万人,比上年的9820万人增加了440万人,增长4.5%。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外出就业总量出现平稳增长态势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1992年之后,农产品供求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加上政策环境逐步改善,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迅速增加。1992—1995年,平均每年转移540万人左右。1995—1997年,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受此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幅下降,平均每年转移360万人左右。1998年以后,伴随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又开始大幅度增长,1998—2004年年均转移380万人,年均增长约4%。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400~500万人左右,增长速度在4%~5%。

(二)中西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输出地

2004年,外出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比重按序排列:江西省46.0%、福建省41.5%、安徽省34.4%、重庆市31.3%、河南省30.0%、湖北省29.9%、四川省29.0%。全部外出劳动力中,各省所占的比重按顺序是:河南13.2%,四川10.9%,安徽9.4%,江西8.4%,江苏6.6%,湖南6.4%,湖北6.3%,山东6.0%,重庆4.1%。以上9省份合计占全部外出劳动力的71.3%。

(三)外出打工以年轻人为主

2002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3.4岁,其中在乡外县内、县外省内、跨省流动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分别为36.8岁、30.6岁、28.1岁。2004年,外出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为30.1岁,比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低6.8岁,其中在省外就业的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7岁,比在省内就业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低2.4岁。

(四)外出劳动力多是当地素质较高的人员

调查表明,2002年,外出劳动力中具有初中学历和高中学历的人分别占59.5%和12.6%,比全部农村劳动力中相应的比例分别高出16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2004年,在外出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达63.3%和12.1%,分别比全部劳动力中相应文化程度的比例高17.6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

(五)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2002年,外出就业的女劳动力占外出人数的29.89%,2003年则达到34.3%,比上年上升了4.2个百分点;2004年进一步提高到34.6%,又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

(六)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

调查显示,2004年,在转移劳动力中,县域经济吸纳了约65%的人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吸纳的比例只有35%。在县域经济吸纳转移劳动力中,县级市占到12.4%,建制镇占到6.6%,乡镇地域内非农企业吸纳的占到81%。在转移到地级以上大中城市的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的劳动力约占17%,转移到省会城市的劳动力约占34%,转移到地市级城市的劳动力约占49%。

(七)跨省流动的首选地区主要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地点主要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广东、江苏、福建、浙江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003年,到广东就业的外出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10.1%,到北京的占4.2%,到江苏的占4.0%,到上海的占3.2%,到浙江和福建的各占3.0%。上述6个地区合计吸纳农村外出劳动力的27.5%。2004年,虽然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但是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仍是当前外出农村劳动力流入就业的首选地区。

(八)外出务工农民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4年,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占40%,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占60%。在转移到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制造业的占67%,转移到建筑业的占22%,转移到采掘业的占8%。在转移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中,转移到批发与零售贸易业的占17%,转移到居民服务业的占15%,转移到交通运输业的占12%,转移到包括住宿、餐饮、娱乐、文化、教育、体育等其他行业的占56%。

(九)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篇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一、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现状概述

本次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实名制管理台账的建设进度、基本信息的采集、所采及信息的全面真伪、政策执行存在问题的原因等四个方面,从而可以较为全面地掌握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的基本信息。

(一)台账建设基本情况。

在本次所调查的305个自然村中,只有185个村子接到了建立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台账的通知,占调查总数的60.66%;已经建立台账的村子有152个,占总数的55.27%;其中,建立纸质台账的村子有136个,占总数的52.51%;建立电子台账的村子有75个,占总数的28.85%。

在接到通知的村子与未接到通知的村子中,有的同为一县,有的则同为一镇。也就是说,省里的通知有的只下达到县一级,有的则只下达到镇一级,而没有全部下达到自然村这一最为基层的组织。

(二)基本信息采集情况。

在所调查的305个村子中,有242个村进行了信息采集,其中63.22%的工作是由村干部完成的,17.77%是由专人负责的,10.74%是村干部平时了解的,4.96%是其他村民协助完成的,3.72%是随便填写数据用来应付交差的。对于信息的上报工作,73.44%的村子由村干部完成,17.43%的村子有专人负责,4.56%的村子由其他村民代劳,而4.56%的村子则无人负责该项事务。关于上报信息的方式,29.39%的村子是通过网络完成,25.71%的村子通过电话完成,1.22%的村子是通过短信完成,43.67%的村子是通过直接汇报等方式完成。关于上报信息的频率,35.29%的村子6个月一次,33.61%的村子1年以上一次,14.71%的村子9个月一次,9.66%的村子3个月一次,6.71%的村子还没有更新信息。

(三)所采集信息的真伪。

对于转移就业人员的就业时间、去向、合同签订、工资收入等基本情况的采集,8.94%的信息是真实的,81.70%的信息是基本真实的,9.36%是不太真实的。所采集的信息中10.13%的信息是全面的,71.37%的信息基本全面,18.50%的信息不全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对于那些未转移就业的富余劳动力,56%的村子业已建立了档案,44%的村子尚未建立档案。而这些信息的基本情况是这样的,85.15%的信息是真实的,69.38%的信息是全面的。

(四)所采集信息不真实全面情况原因分析。

66.67%的受访人群表示该项工作的劳动量太大,有时难免有敷衍成分。41.67%的人群表示这项工作没有报酬,因而没有工作的动力。38.16%的人群则是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来从事该项工作。31.14%的村干部和受访人群则表示是因为很多村民并不配合这项工作,不愿意向人们透漏过多的个人信息,因而所得信息虽然真实但是并不全面。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上级对该项工作要求并不严格是他们执行该政策不到位的重要原因。

二、河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管理制度现状分析

(一)该项政策执行中有很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第一,注重发挥村干部的重要作用,这是基层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村干部是直接参与辖区事务管理的干部,他们对辖区人员的信息最清楚,也最了解百姓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最能听到百姓的心声,是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一座桥梁,因而他们的意见对于一个地区制定方针、出台某项政策和方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特殊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实践证明,村干部不仅起着带头致富的作用,而且还在接受先进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更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在收集信息环节,村干部占60%以上;上报信息环节,村干部占70%以上;信息来源环节,75%的信息来自村干部的平时了解,而所采集的信息90%是真实或者基本真实的。可以说,一个村子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我们村干部的素质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的农村能否发展好,党和国家的政策能否被顺利推行,村干部的选择和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领导作用是基层工作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党员干部在其中的作用非常明显,相对于一般群众,他们更容易接受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更为配合村干部的领导工作。因此,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说,遍及城乡的基层政权,是共和国大厦坚如磐石的基础所在,只有紧紧依靠广大基层干部做好基层基础工作,才有可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推进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第三,实行专人负责制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办事效率。

从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干部所采集的信息基本真实,但是还不够全面,信息全面或基本全面的比例仅为80%,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采集的信息之所以不够真实全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量太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有必要采用专人负责制度。本次调查还发现有的村子已经实行专人负责制度,专人收集信息和上报信息业比例业已达到了18%,这些人的存在大大减轻了村干部的工作量,也使得我们信息的采集更为真实全面,因而采用专人负责制可以使政策执行更加快捷高效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当然这些专项负责人要顺利完成该项任务,还必须与村干部密切配合,以避免因为互相推诿扯皮,而降低办事效率。

(二)该项政策执行中还存在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

第一,继续加强党的领导力量,严格执行上级政策,确保政策达到执行的预期效果。

从接到通知的比例来看,该项政策执行中还存在信息传达不到位的情况,党和国家的文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打折扣的情况。在走访中,我们得知该项政策所以贯彻的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上级要求不严”,这一原因比例达到30%以上。河北省推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采取实名制管理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搞清楚我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真实情况,从而有的放矢的出台有利于农民创业增收的政策,防止下面因为弄虚作假,妨碍政策的正确制定,贻误了对于农民进行指导的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加强监督检查,唯有如此,才能达到制定政策的预期目的。

第二,推行专项经费支持、专款专用制度,以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村民对于上级要求的调查项目不积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报酬没有动力”且“工作量大”,这一比例达到了4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要求人们没有回报的持续、认真地做某件事情,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有必要设置专项经费,对于对该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发展的要求,才可以将该项政策长久推行下去。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赢得人民的支持。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村干部之所以采集的信息不够真实全面,一个重要原因是“村民不配合”,这一比例为31%,虽然比例不是很大,但是影响深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从历史上看,我们党取得革命胜利,社会主义改造获得成功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都与我们的宣传教育密不可分。从现实来看,村干部之所以比普通群众的思想觉悟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宣传教育的结果。所以说,加强党和国家政策的宣传力度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党和国家无论推行何种政策,都离不开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三、提高该项政策执行效果的对策和建议

(一)继续由大学生、中学生甚至于小学生协助做调查。

借助大学生、中学生来做调查有以下优势:一是学生的身份容易让被调查人予以配合。在人们的眼中,学生是单纯的、善良的,又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所以,一般人在他们做调查的时候都会予以配合。事实也是如此,带队教师和学生一同做调查,教师成功率大约为60%,而学生的成功率则为90%以上;二是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本身也较为重视实践调查的机会。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会是新鲜的、神秘的、有吸引力的,所以他们愿意在上学期间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长知识和见闻,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三是让学生在自己的家乡附近做调查。由于彼此熟识,有几分情面在其中,不仅成功率高,而且所采集的信息业更为真实可靠。因而做社会调查,继续重用大学生、中学生是一件值得借鉴的事情。

(二)加强监督检查,对执行该政策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

从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村干部级别不高,但是由于身处基层,最为了解民情民意,因而党和国家任何政策的顺利执行都离不开这一群体的大力支持。为了调动这一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有必要施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奖励制度。首先,要对这些人的付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当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等价交换的原则已深入人心,如果自己的付出总是得不到回报,势必会挫伤那些积极工作者的积极性。而给予一定的物质报酬,不仅会督促那些积极工作的人,也会带动那些消极被动的人;其次,当前农村的生活环境还不够好,农民的收入还较低,给予村干部一定的物质报酬,对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也确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除必要的物质报酬外,还需有一定的精神奖励。由于我国干部升迁的决定权主要集中在上级手中,所以“只唯上不唯下”的风气较为盛行。一般而言,上级考核什么,下级就做什么,以上级的检查项目为自己工作的指挥棒。所以如果把该项制度执行的结果列入干部考核的范围,并辅之必要的精神奖励,势必会提高该政策的执行力度。

(三)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素质,强化村干部的作用。

从本次调查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村干部的巨大影响和作用。不过目前我国的村干部整体素质还不高,影响了党和国家对某些政策制度的推行和实施,因而加强对于村干部的培训,势在必行。

目前,我国有9亿多农民,近320万村干部,他们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思想觉悟和生活水平,他们在农民发家致富、密切党群关系以及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村干部的工作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村干部知识透支现象越来越普遍。他们普遍出现了语言苍白无力、工作久无起色,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和培训,以弥补其该方面的不足,从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与质量。

(四)继续实行专项资金支持、专人负责制度,有条件的地方还要推进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实行网络化办公。

篇4: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一、礼贤镇全镇劳动力就业情况

礼贤镇有行政村45个,共计劳动力23769人。

1.礼贤镇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23769人)

(1)农村劳动力性别。截至2015年6月12日,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全镇共计有劳动力23769人,其中男性为12893人,占54.24%,比女性稍多,女性为10876人。

(2)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16~29岁的有7595人,占31.95%;30~39岁的有5583人,占23.49%;40~49岁的有6303人,占26.52%;50~59岁的有4288人,占18.04%。劳动主力还是以青年和中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大,劳动力数量基本递减。40~49岁年龄段的人数超过了30~39岁的年龄段的人数,这一阶段的农村劳动力上有老下有小,就业压力较大。

(3)农村劳动力文化结构。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有11904人,占50.50%;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学历的为7259人,占30.54%;大专学历的有3092人,占13.01%;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1478人,占6.22%。总体来说,农村劳动力主要还是以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为主,占了一半,随着学历升高,所占比例逐渐递减,呈金字塔形。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稍低,亟待提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

(4)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13073人已就业,占全镇劳动力的55.00%,10696人未就业,占45.00%(其中无业的有8550人,占35.97%)。

数据显示,就业人数还是占到了五成以上,考虑到失业人员中包含了务农的村民,总体来说,村民对于机场占地拆迁的态度趋于理性,就业心态还是较为端正的。

(5)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在已就业的13073个劳动力中,单位招用的有10209人,占78.09%;自由职业1545人,占11.82%;自主创业686人,占5.25%;社区管理员367人,占2.81%;村两委任职266人,占2.03%。

从数据上看,除去村内就业的职位,自主创业的人数在一般就业的渠道中所占的比例还是垫底的,这说明自主创业的就业方式仍是少数人选择的方式。

在8550个无业劳动力中,有就业需求的有2538人,占无业劳动力的29.68%,没有就业需求的有6012人,占无业劳动力的70.32%。

三、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文化相对偏低,没有技能,整体素质较差,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城市文化都有一定的困难。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他们很难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由于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制约,他们一次次求职失败,在他们心中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创伤,致使他们找工作的信心不足。不是没有就业机会,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抓住与把握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2.就业意愿不高

村民大多过惯了无拘无束、自由散漫的生活,稍有约束,就感觉不自在。加上近两年村里90%以上的土地已经流转,每年有流转土地的收入,大多村民希望找到“钱不用太多、活儿少、离家近”的工作。

3.创业人数少

创业需要本金、人脉和客户,更需要独到的眼光,在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不是太高的情况下,创业人数较少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在镇里主街开设店铺的困难一是店铺数量趋于饱和;二是需要资金;三是瞄准受众来进行自身产品和服务定位,需要前瞻性的眼光;四是距离村里有些距离,照顾老人、孩子以及中午蓄水等事务不便,而村民也大多习惯自由无拘束的生活,特别是女性,更是肩负着更多料理家务的责任。在创业方面,区团委向广大有意愿创业的青年人推行YBC青年创业计划,为有志青年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不过受制于机场地区的限控措施,除了农业之外,礼贤镇可选的创业项目较少,这也是一个客观的限制因素。

4.企业数量少

礼贤镇的工商业本就受到机场限控措施多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根本没有发展和新增的可能。

(1)商业方面。礼贤镇的主要街道—礼贤大街、大礼路上只有能够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小饭店、小卖店、五金、童装、文具店、熟食店等,基本都是私人开设。

(2)工业方面。各企业的体量和效益也正在萎缩,绝大部分企业都已停工、停产,等待拆迁政策补偿,何况大多企业是沥青防水卷材、喷漆、钢结构焊接等待清出的不符合首都核心功能的VOC污染排放企业。京花印刷、宇阳泽丽防水、奥克兰防水卷等材面临外迁,华丰印染厂已倒闭4年,立高防水卷材厂因为资金链断裂和面临清退已停工3年,厂内只有库管和看门人员。而像同仁经贸这样为同仁堂生产、供应药物塑料铝箔包装、中药丸塑料球壳等耗材、本不愁销路的企业,也因为机床预热的成本和时间问题,必须24小时不间断生产,需要眼力、体力都较好的年轻人值夜班,也存在招工招不上来的问题,导致机床开启不足,影响产量和收入。这就造成企业想招人,但招不到,劳动力想就业,却没有合适职位的矛盾。

另外,由于京津翼一体化协同发展,还有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礼贤镇域内的立高、宇阳泽丽防水卷材厂、奥克兰防水卷材厂、华丰印染厂、蓝天开思班、京花印刷等排放废水废气的污染企业既属于需要疏解的产业,但同时也是吸纳本镇劳动力的本地企业。礼贤镇的工商业底子本就薄弱,再加上机场征地建设,在机场建成前的这三年时间内,镇内的产业发展处在困难时期。

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主要措施和做法

因势利导,加大宣传力度和思想引导工作,提高求职者的市场就业意识,转变用人单位的用人观、求职者的择业观,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就业形势和各项优惠政策,为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加强政策宣传,转变就业观念

转变劳动力错误的就业观念,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和就业能力,进行心理疏导,增强工作的自信心,扭转求职者不符合实际的择业要求,进而提高就业率。

(1)发动各村就业指导员利用村内的广播、宣传栏、微信、QQ群来宣传就业政策。通过宣传活动,使农村劳动力了解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能够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招聘单位进行就业岗位补贴等政策的宣传,让他们了解招用农村劳动力后区里对其的补贴奖励政策,鼓励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农村劳动力。

(2)针对农村劳动力“工资低不去、工作累不去、离家远不去”这一难点问题,推出“职业指导进村,就业岗位进门”这一指导方式,充分发挥村级就业指导员的作用,将职业指导课堂设在老百姓家门口,职业指导不再是以往“你听我讲”的形式,而是与村民互动的形式,在“聊天”中让村民了解当前大兴区的促进就业政策,帮助转变“三不去”的择业观念。

(3)引导乡镇工业园区内企业和农业龙头企业招收本地农民工,努力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对吸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各级政府部门给予相应的支持。

(4)礼贤镇每年都组织各村党员、村民代表进行“农民观念素质提升”课程的教授。邀请专家、农村致富能手等对村民进行培训、开办讲座,有助于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水平。

2.加强技能培训

利用礼贤实训分基地,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培训,开展叉车、道路养护、绿化、保洁、库管、电工等的培训,这些基础科目的培训,一来是为机场建成后的岗位进行铺垫,二来这些都是比较实用的岗位,在兼顾村民文化技能素质的同时,也为他们目前的就业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培训。例如近年来,通过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加易拉罐裱画培训班,让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做易拉罐裱画,学会一门手艺,在培养农民业余爱好和艺术情操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创收。

3.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

针对大兴区农村劳动力的特点,我们创新性推出入岗、在岗、稳岗“一条龙”职业指导方法,即“一条龙”指导服务。

在未上岗时,与培训学校联手进行岗前指导;在上岗后与企业联手,进行在岗指导,预防人员回流;与个人联手,在其工作一段时间后进行稳岗跟踪指导。这样的指导服务,企业不仅节约了用人成本,而且求职者也不至于屡屡跳槽,进而使职业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指导后就业成功率大幅提高,面对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新型产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指导培训体系建设已见成效。

4.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进行创业指导

对于部分自愿创业的农村劳动力,需审核是否具备开办和管理企业的能力、资金基础、所创办的企业是否有社会需求等因素,然后对他们进行创业指导。帮助创业者利用国家的再就业优惠政策,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也可利用弹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就业。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大兴区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迫在眉睫,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及一系列的就业和创业指导工作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就业率,改善了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大兴区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篇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新泰市位于鲁中腹地,是全省30强、全国百强县市之一,总面积1946平方公里,人口137.8万,现有农村劳动力64.6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4万人。

(一)转移就业工作现状。

1.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及异地转移情况。近年来,新泰市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覆盖范围,鼓励更多农村劳动力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全市就地就近转移就业13.3万人,异地转移就业中,有组织劳务输出计3.7万人。2.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状况。为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深入开展,新泰市先后下发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两个文件,同时下达了具体培训任务,今年农村劳动力累计培训5125人。同时,市就业办积极联合各街道、乡镇定期开展创业培训班,现已在全市20个乡镇街道开办30期培训班,培训农民工2100人,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新泰市现有定点培训机构26处,针对农民工和企业的需求,按级别、工种分别设置了不同培训类别,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训体系。3.农民工收入分配状况及存在问题。根据调研,新泰市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为8小时,农民工年平均收入为2万元左右。工资构成中以正常工资比例最大,加班加点补助其次。全市基本实现城乡职工工资统筹,同岗位与城镇居民收入基本持平,城镇职工收入比为1:1。由于大多企业实行计件工作制,农村劳动力坚韧踏实的劳动品质,部分农民工工资收入甚至高于城镇职工。4.农民工劳动管理状况及存在问题。新泰市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交通运输、煤炭等行业。为保证农民工安全生产,近年来,该市加大力度定期对企业生产车间设施、环境进行检查,排除安全隐患,让广大农民工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5.农民工社会保障及享受公共服务情况。转移就业农民工中,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约为28%,参加生育保险的比例为28%,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约为28%,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约为10%,参加工伤保险的比例约为46%。农民工子女大部分都能纳入当地的免疫规划,能够享受到国家特定传染病免费治疗。计生经费已全部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大部分农民工选择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地租房或住在老家,住房条件较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总量矛盾和结构矛盾并存,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该市有1.3万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从另一方面,部分服务型和以技术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却很难招到熟练和充足的员工,用工需求量持续攀升。2.部分农民工思想不够开放,就业观念陈旧。部分农村劳动者和被征地农民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守旧等原因,宁愿在家无所事事、吃救济受穷,也不愿参加培训、外出务工,使得培训工作难度加大,成为转移就业的一大“瓶颈”。3.培训机构力量参差不齐。该市的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由于缺少相关的资金补贴扶持,大多靠自身市场运作来维持经营,师资力量较差、年培训量较少,难以适应现在高技能、高水平工种的培训要求。4.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缺少相应的社会保障,各种工作补助、津贴都难以落实到位,有些单位甚至没有按照劳动法规要求,发放加班加点工资,造成一些农民工工作压力较大。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仍时有发生。5.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后的管理和监督不够完善,部分用人单位克扣和拖欠工资,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环境恶劣、缺乏劳动保护等现象仍然较为突出,同时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就学、住房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经验做法

一是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从制度上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进行和完成。从实际情况出发,新泰市先后制定下发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农民工培训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分工到位,责任落实到人。同时加大督察力度,对违法违纪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行为严厉打击,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法律意识,帮助其能够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是健全工作责任制,加强资金供给保障。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上的目标责任,发挥劳动力转移协调小组的作用,把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列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逐级分解、自上而下签订目标责任状,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做到目标责任措施“三到位”,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组织领导体系。完善财政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能鉴定专

项资金列入市财政预算,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运作机制。鼓励引导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继续深入推进“SYB ”创业培训项目,实施培训下乡,培训入户。

三是整合职业培训资源,增强技能培训能力,提高效率。充分发挥各类培训基地、机构的作用,构建新泰技能人才培训网络。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适合各类企业用工需求的初、中、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提高培训资源的使用效率。倾力打造培训示范基地,引导各类就业培训机构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项目推进计划的用工需求,开展专业技能人才培训。

四是加强基础平台建设,完善转移就业服务。充分发挥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为主体,以民办职业介绍机构为补充的劳动力市场网络的功能,及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信息。加快整合人力资源市场,挖掘其服务社会大众,衔接企业和求职人员的作用和潜力。不断巩固扩大劳务输出网络,促其向全面服务、规范服务方面发展。进一步加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按省就业办统一要求,为其采购相应办公设备,提高其硬件设施。同时加大督查力度,确保乡镇保障所建设的高水平、高质量。同时积极发挥乡镇服务平台作用,对农村劳动力状况实施动态监查,定期上报相关信息。

五是统筹管理,加大综合服务力度。通过开展农民工恳谈日等综合服务活动,针对农村劳动力需求,开展免费培训、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活动。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其优惠政策倾斜力度,促进城乡资源共享,逐步实现城乡融合。

篇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一)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结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

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

(二)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

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要做到这一

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二)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

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

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

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

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

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

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

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自身择业能力与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1、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新增劳动力素质稳步提高。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基。

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针对性。

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财政支持,降低学杂费,尽量使农民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

3、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

转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就业订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适应能力。

(五)、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

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

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

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

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

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

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

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

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

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课题[J].甘肃社会科学,;4

[2]郑功成。

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

[3]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杨云彦、王桂新、段成荣、桂世勋、李若建、刘传江:《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第4期

篇7: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②许多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意识缺乏,仅依靠政府有限的职业培训补贴,很难掌握真正技能。

“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每年要培训100万农村劳动力,全省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700万,有转移愿望的农村劳动力就有337万。

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十分繁重。

篇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惠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现状

惠来县地处粤东沿海, 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 经济基础差, 农村劳动力数量大, 目前尚属劳动力输出地。据统计, 全县现有农村劳动力43.5万人, 已就业人数30.9万人, 其中:劳务输出17.8万人, 富余劳动力约12.6万人, 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近年来, 惠来在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 通过制订鼓励县内企业吸纳当地农民工优惠政策, 利用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南粤春暖”等用工招聘会, 组织县内外企业送岗进村等形式, 大力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并采取政府出面、部门搭台、企业参与和亲带亲、邻带邻的办法, 组织农民工到珠三角地区及周边县市务工经商, 使劳务收入成为惠来农村总经济收入的重要板块, 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条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 2010年全县劳务收入约32亿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9.7%;务工人员的人年收入是当地农民人年收入的3倍强。通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调查分析, 惠来转移就业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 自发式。

改革开放初期, 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几乎集中落户珠三角地区, 尤其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 更象磁铁一样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劳动力涌集其中务工经商。惠来大量的城乡劳动力也随之通过亲友介绍、带动, 自发性地外出打工务商, 寻求实现人生美好愿望。改革开放中期, 随着特区乃至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辐射力的增强, 尤其是产业升级转移, 县内及周边县市产业企业的创办,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也通过老工带新工或亲带亲、邻带邻的办法, 自发式的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总之, 农村劳动力自发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务输出的最主要方式, 约占7成左右。

(二) 组织式。

深圳特区设立之初, 惠来党政大打劳务牌, 通过各样形式, 采取积极措施, 有效组织一批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 主要从事建筑行业、服务行业, 也造就一大批经济能人和企业家。至2003年, 县级劳动力市场设立形成后, 尤其是2008年以来, 随着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的贯彻实施, 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当作发展农村经济、帮助广大贫困农村家庭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来抓, 落实责任, 明确分工, 加强领导, 全力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06年以来, 惠来主动发挥职能作用, 积极筹划, 精心组织, 主动牵针引线, 架桥铺路, 每年均举办2-3场大型的用工招聘会。同时, 还积极搭建好就业服务平台, 利用劳动力市场全天候发布各类用工信息, 开通“企信通”招工网络, 为企业和广大求职者搭建起互动平台, 取得了良好效果。去年以来, 惠来还结合珠海挂钩扶贫开发工作, 与其市、区人社部门联合举办劳务对口专场用工招聘会, 并采取“送岗进村镇”办法, 深入村镇现场招工, 深受广大劳动者的欢迎。

(三) 引导式。

近些年来, 随着我县投资吸引力的增强, 中石化、中海油、华能电力等国内财团、大型企业陆续进入, 不少中小型企业相继落户惠来, 加上周边县市加工企业的猛增, 给惠来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此, 县政府专门制订了县内企业吸纳本地农民工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大力鼓励企业招用本地农民工。同时, 惠来还通过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开辟电视专栏等形式, 积极地引导广大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或是就地就近半工半农。这样, 通过“引导式”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既解决了本地企业用工不足问题, 又减少了农民工支出费用;既减轻了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人口压力, 又增强了本地城镇人口的聚集效应;既避免了劳动力因农忙或家庭管理等因素的困扰, 又增加了广大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进城 (县内各镇) 从事二、三产业人数近13万人, 在周边的普宁市、潮阳区、潮南区务工经商从业人员约5-6万人。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初步成效?

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 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 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维护了社会稳定。

(一)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成为农民致富奔康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 外出农民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综合素质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调查情况可以看出, 凡是大多数村民在外打工经商的村落, 新楼林立, 多数农户家用电器比比皆是。尤其逢年过节, 村民穿着入时, 生活市场十分活跃, 私用汽车随处可见, 成为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人老家, 总人口6000有余, 仅在深圳龙华务工经商1000多人。由于乡亲们在外能吃苦耐劳, 拼搏有为, 多数家庭脱贫致富, 过上好日子。目前, 全村盖新“下山虎”楼房200多座, 全村有100多辆小汽车, 每年腊月潮戏连演几场, 电影连映几十夜, 元霄节日民间文娱游行更是热闹不己, 村里还自建了锣鼓八音队, 成为村民自娱自乐的文化生活。

(二) 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部分农民适应城镇化建设的形势, 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 从事相对稳定的职业, 并在城镇定居生活。同时, 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携带技术和资金陆续回乡创业, 催生了加工企业、村镇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售销业等第二、三产业的发展, 带动了大量农民洗脚上田, 推动了农村城镇化进展建设步伐。

(三) 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 也造就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人才, 他们致富不忘家乡, 回报家乡。有的回乡投资办业, 帮助村民解决就业出路;有的捐资为家乡造桥修路或建学校、办医院、接自来水等等。如深圳茂业集团黄茂如兄弟, 在东莞从事废品回收行业的黄木秀, 在广州从事煤炭行业的周贵容、蓝文彬等一批农民工, 就是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杰出代表。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问题

总的来说, 惠来在劳动力转移中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但对照形势发展要求仍存在一定不足。

(一) 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观愿望不强。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未能实现就业,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多数农民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 认为自家有山有田, 供吃供用还略有剩余, 就不愿外出务工吃苦, 加上体力型工种工资较低, 一般不愿意干而宁可在家赋闲。再者, 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实施力度加大, 农民相对以前能从农业生产补贴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有相当多的农民觉得与其外出打工看别人脸色行事, 还不如在家务农自由自在, 以至于长期处于“半工半休”的不充分就业状态。

(二) 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盲目性依然存在。

一是劳动供求信息不对称。由于地方财政投入乏力, 人力资源市场配套建设尤其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尚且滞后, 未能实现县、镇、社区三级人力资源信息共享, 用工信息未能及时传递到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手中。二是政府组织程度不够。一些乡镇政府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关心力度不够, 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促进农民就业上仍做得不够好, 使大部份农民外出后找不到就业单位。三是培训和需求存在差距。由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规程操作要求高、政策性强、业务管理严, 而补贴少, 给整个实施过程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加上地方财力因紧困而投入乏力, 人社部门经费严重不足, 相应制约了工作积极性。同时, 培训项目也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未能实现有效对接, 致使培训后学员的就业市场竞争力很弱, 培训转移就业率也就难以提高。

(三) 劳动力就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长期以来, 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农民一直习惯于传统的生存方式, 认为体力劳动就可以维持生计, 不需要过高的专业技术和复杂的脑力劳动, 造成农民对专业技能的求知、学习欲望不强。几年来, 政府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但由于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培训效果不佳, 直接影响外出务工人员接受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阻碍了劳动力转移的社会就业范围。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要从政策、机制和市场等方面入手, 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 帮助他们及时提供就业用工信息, 制定完善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政策措施, 加大对县、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市场, 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 严厉打击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的欺诈行为, 切实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一) 大力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变就业观念。

观念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观念指导人们正确的行动, 错误的观念则会导致人们错误的行为。针对农村就业观念落后的实际, 要从加强教育引导入手, 启发他们解放思想, 积极、主动融入经济建设大潮, 大胆走出去, 面向市场谋求就业。一方面是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要进一步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摒弃小农经济意识, 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去谋求就业、谋求发展。另一方面是用典型引路。要利用近年来大胆转变就业观念、业绩显著的典型进行现身说法, 向农民介绍他们敢闯敢干的成功经验、切身体会以及思想转变过程, 教育引导农民转变观念。

(二) 构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村的根本性工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纳入总体工作进行规划和部署, 制订完善促进就业优惠措施, 职能部门要牵头抓, 有关部门各司其职, 协调配合, 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体系。要加大投入力度, 狠抓沟通城乡的人力资源市场硬件、软件建设, 着力构筑起以政府为主导、以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培训和管理体系, 以较为完善的服务来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就业。在抓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上, 重点是要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力求做到多方位、快速度的搜集到企业用工信息。同时, 要把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和农民就业信息两者有效联系在一起, 推进信息互通, 实现优势互补、利益互惠。要下大力气抓好镇、村两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 按一定比例配备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 其工资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投入。这样, 方能保障工作基石稳牢。要着力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 引导农民自觉登记就业情况, 主动进行就业咨询, 以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 切实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纵观各地近年来的技能培训工作, 既有成功经验可大力推广, 也有不少教训值得深刻反思。为切实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建议国家调整政策, 即把职业技能纳入初高中毕业班的教学计划, 对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 (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通过直接组织培训, 有针对性的发展技工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使大部分学校毕业生均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 为下一步的转移打下基础。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 建立劳动力职业培训制度, 实施“一户一技能”计划。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按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 切实组织办班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同时, 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此外, 要将技能培训与企业用工结合起来, 实现培训后能尽快上岗。从惠来未来几年发展势头看, 职能技能培训工作应立足未来、服务项目、适应需求, 重点是抓好配套炼油厂、中海油、码头、风电等大项目所需要的工种组织技能培训, 为全县储备各类型的合格人才。

(四) 积极拓展转移空间。

上一篇:幼师教案范文小班下一篇:当鸡蛋遇上白醋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