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2024-05-15

xx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精选8篇)

篇1:xx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XXX镇(村)产业发展规划

XXX镇地处XXX城西北X公里处,辖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面积约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万亩,截至2009年底,全镇人口X万人,拥有XX、XX、XX、XX、XXXXX、XX、XX、XX等中、省、市各级企事业单位和民营企业单位XX余家。农业、工商、信用联社、邮政、建设等金融机构健全。XX铁路、XX公路穿境而过。拥有XXKV、XXKV变电站X座,电力总容量XKVA。地下水资源丰富。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和大中型企业聚集优势,形成了以机械制造业、水泥建材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商流服务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一、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1、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形成了“XX”的种植产业和以奶牛、奶山羊、蛋肉鸡、生猪为主的养殖业,花椒面积XX亩,苹果面积XX亩,柿子面积XX余亩,奶牛存栏达到XX头,猪存栏达到XX头,鸡存栏XX只,奶山羊存栏XX只。

2、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各类个体工商户、企业近XX户,涉及商业、餐饮、服务、加工、矿山开采等各各方面。

3、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镇区现有人口X万人,建设面积X平方公里,城市功能正在不断增强,一个以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城镇正在崛起。

4、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全镇连续多年无重大刑事犯罪和治安案件发生,是省级“平安创建”模范乡镇,多次受到省市表彰。

5、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青壮年劳力X万余人,X%以上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大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一部分在本镇各类企业工作。

二、主导任务和目标

1、工业方面

以X园区为载体,以X为依托,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努力把污染小、能耗低、产值高的机械加工、冶金制造等企业引进X园区,壮大工业基础。

2、农业方面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镇农业总产值X亿元以上,年均增长X%。

一是大力X产业。在巩固X等村X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新发展X、X等X专业村,年均增加种植面积X亩以上。二是发展杂果产业。在沿山的X、X、X等村,逐步淘汰品质较差的X树种,发展核桃种植,年发展面积500亩以上。三是不断壮大养殖业。以X养殖场、X村“X奶牛养殖小区”、X肉鸡养殖基地、X种鸡场为龙头,培养养殖大户,促进全镇养殖业日益壮大,力争出栏量第年递增X%以上。

3、服务业方面

提升传统行业,培育新型行业,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培

育经济新增长点。第三产业年均增长X%以上。

(1)服务于农业生产,建立为农服务的经济实体,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提升城镇传统的商业和饮食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

4、城镇建设方面

以产业促建设、建城镇带产业的扩大,加快城镇步伐,三年内城镇化水平达到X%,面积达到X平方公里。规划好XX园区,开辟X条新街道(道路),每年实施不少于X个建设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社区服务,城镇通路硬化率、自来水普及率、垃圾污水处理率均达X%以上。

三、主要措施

1、组织领导。成立全镇产业发展规划领导小组,镇长为组长,城建办、企业办、财政所、土地所等为成员单位,组织实施规划工作。

2、加大扶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项目资金,加大对农业的帮扶、扶持力度;及时与重点企业交流沟通,了解困难和问题,帮助化解、排除影响企业生产的环境问题,保证企业顺利经营生产。

3、招商兴镇。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实现产业兴镇,带动全镇经济发展。

篇2:xx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近年来,xx镇党委、政府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作为农业增效,群众增收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提出了“两重多特”的农业产业发展思路。以牛羊、柑橘两大产业为重点,西瓜、花生、南瓜、冬瓜、生姜、蔬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共同发展,切实增加群众收入,优化了农业结构。

一、多措并举,“两重多特”产业布局全面形成(一)提早规划,产业布局合理

镇党委、政府进过多方调研,提出今年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再根据各村实际,根据群众意愿,有针对性地制定各村农业发展规划,不搞一刀切,不搞政绩工程。各村结合群众意愿发展特色农业亮点,村干部说:西瓜、花生、南瓜、冬瓜,发展什么大伙说了算。群众都说:萝卜、生姜等各种蔬菜,想搞什么,自己说了算。

(二)做好示范,产业龙头带动

一是抓好种养殖大户的培育。制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协助解决资金、免费提供技术等方面予以种养殖大户倾斜,鼓励发展壮大规模,通过大的示范作用增强其他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信心。二是加大专业合作社打造力度。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引导群众规模经营、便于加强资源协调和管理等方面有点,以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引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截止目前,全镇共建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14个,涉及牛羊、柑桔、西瓜、花生等多个特色产业。2011年,红河村富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动40余户群众种植生姜200余亩,实现销售收入近300万元,农户户均纯收入2—3万元,2012年,尝到“甜头”的农户又带动周围30余户群众种植生姜300余亩,群众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三)强化培训,依靠科学致富

一是按季节定期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到各村召开培训会,免费为群众提供西瓜种植、柑橘管护等方面技术培训;组织镇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与农户交流为农民答疑解惑。二是加强对外协作,建立起农民田间学校,实时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三是依托农家书屋,丰富特色种养殖类书籍,面向群众免费借阅。

(四)落实奖补,提高群众积极性

一是免费发放西瓜、南瓜、萝卜种子。每年初由各村对全村西瓜种植户进行摸底,向镇农业服务中心上报西瓜计划种植面积,由镇农业服务中心汇总后统一购买种子,然后免费发放给群众。二是以奖代补。对种养殖积极性高的农户,镇党委、政府挤出资金,在肥料、农药、药具等方面进行补贴。从根本上提高群众自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积极性。

(五)面向市场,拓宽销售渠道

一是引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式农业,降低农户的风险,让农户无后顾之忧。二是发动机关职工,辖区成功人士,当起义务“经纪人”,在农产品销售季节,利用节假日,免费为群众联系销路。三是充分发挥专业

合作社的作用,以专业合作社为支撑,对合作社内的农产品实行统一定价销售。

2010年、2011年渠富党支部书记徐尚全,将渠富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内的柑橘进行统一分类、分级包装,并贴上了“渠富柑橘”商标,到重庆、万州、开县等地联系销售,拓展市场。当其他村还在担心销路的时候,渠富村的柑橘早已销售一空,价格上每公斤还能比同等条件下的其他柑橘多卖0.2-0.5元。

截止目前,全镇肉牛10头以上大户达22户,山羊30只以上大户达30户,1-4月份出栏肉牛510头、出栏山羊3510只。下种西瓜5000亩、花生5000亩、南瓜500亩、冬瓜300亩、生姜300亩。

二、科学套种,突破柑橘前三年农户增收瓶颈

2012年,渠马镇计划种植晚熟柑橘6000亩,加上现有的中熟柑橘7000亩,到2012年年底全镇柑橘种植规模将达到13000亩,覆盖全镇8个行政村,近80%的农户将走上依靠柑橘产业致富的特色农业产业之路。

但是,种植柑橘前三年如何保障群众收入成为摆在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难题。如何既要不妨碍柑橘的生长,又能保障群众的收入?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调研,总结近几年的经验,2012年初,优先在渠富村试点发展林下经济。在柑橘林里套种以西瓜、花生、南瓜、蔬菜等为主的矮杆作物,确保群众在种植柑橘的前三年里能继续稳定增收。

通过测算:以渠富村现有的1300亩柑橘(800亩中熟柑

橘,500亩晚熟柑橘)为例,在林间套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西瓜、南瓜、花生、蔬菜等特色种农作物的收入,是同等条件下将土地用于种植水稻、玉米、红苕、洋芋等传统作物收入的2.26倍。

三、做亮品牌,特色农业成效显著

篇3:xx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1 基本情况

梅硐镇地处四川省长宁县最南端,距县城47km,梅硐镇幅员面积83km2,耕地面积25 590亩,海拔在362~1 400m之间,属于典型的丘陵、高山地区。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没有工业污染,是典型的农业大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竹荪、大头菜等为主,特色养殖以林下乌鸡养殖为主,林产品以竹笋为主,农产品加工业以大头菜、红薯粉条等为主,除粮食作物以外,其他均不能形成规模化发展。

2 制约梅硐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土地成片面积规模小,农机化水平低,整体推进难

土地面积中坝区面积不足一半,且田块小,土地不连片,机械化操作困难,虽有土地整治项目,但项目有限,因此效果不明显,农业机械化水平低,资金、技术、劳动力投入比例不合理,以劳动力投入占主导,从而农产品成本高、收益小。竹荪、大头菜、乌鸡等优势产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规模小、规模效应不明显,因此整体推进难度大。

2.2 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成效不明显

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合作的内容比较单一,组织形式较为松散,没有形成规范的运行和管理标准,不能够防范风险。现农村的经济合作组织主要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却不能有效的增加自己的收益,合作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2.3 从事农业产业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

全镇农业人口24 484人,劳动力16 641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达8 719人,且多数为青壮年,在家人口主要以儿童、妇女、老人居多,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文化素质较低,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的接受程度低,从而影响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

2.4 扶持力度小,积极性不高

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三农”,但涉及面多人广,真正对产业的扶持尤其是对发展在初级阶段的产业,基本没有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只有在达到一定的规模后才能申报相关项目,并且数量有限,额度小,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2.5 农业产业投资风险大,保险制度不健全

农业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境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风险和难度较大。现在农业产业仅水稻、玉米、育肥猪和能繁母猪参与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真正投资比较大的经济作物却没有政策性农业保险,种养植户没有抵御投资风险的能力,不敢轻易扩大规模。

3 梅硐镇农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因地制宜,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按照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根据各个村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积极走“一村一品”的产业模式,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一是根据区域内的资源优势选择性的发展产业。选择投资小、见效快、科技含量适中、风险相对较小的产业在小范围内小规模做起,并做好产品销售渠道的对接。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竹笋、大头菜、乌鸡等产品进行仓储和深加工,帮助和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和形成布局合理、专用、优质、稳定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使农产品加工原料规格化、质量标准化、品种专业化和生产规模化,让农产品达到利益最大化,同时解决劳动力就业以及其他社会问题。

3.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素质

人才尤其是技术人才是产业的另一个重要支撑,对农业产业来说,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要想发展并壮大产业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提高农民自身素质的问题,可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产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引进来”就是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来发展产业并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引进一些外地在产业方面的技术人才、“土专家”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发展产业的农民进行培训。“走出去”就是有产业技术培训指标的情况下选送一些有文化、愿意参加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的中青年去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并作为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定期为产业区域内的农民作专题培训并进行实地指导,达到出去一个,回来带动一大片的效果。

3.3 充分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能,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机制

篇4:xx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一、西瓜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西瓜生产的规模现状及存在问题

全镇年均西瓜种植3万亩,年西瓜总产量75000吨,现已申报注册“西南岗”品牌,并被省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是当前我镇农业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也是农户种植业的主要收入之一。同时,在我镇的辐射带动下,周边乡镇农户也纷纷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西瓜生产,西瓜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我县西南部几个乡镇,西瓜种植面积累计达10万亩以上,基本实现了区域化布局,形成了产业带、产业特色和规模优势。但由于西瓜品种、技术、重茬病重及工厂集约化育苗、加工利用、市场营销等配套措施不能及时跟上,导致西瓜产业化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西瓜种植面积出现了波动,如果不能及时的加以引导、培育,将势必严重影响西瓜产业化发展,导致西瓜生产呈现萎缩现象。

2.西瓜生产的品种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镇目前西瓜品种主要是以中、晚熟大果型品种:西农8号、绿宝8号、新农18等椭圆花皮瓜为主。这些品种虽然在几年前为市场主销品种,但随着广大城市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它们已经显得有些不受欢迎甚至滞销。而个体小、形状美观、品质优秀、市场畅销的京欣系列品种在我镇种植面积却很小,礼品西瓜、冰淇淋西瓜特小凤、早春红玉等高档品种的种植更是空白。

3.西瓜生产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镇西瓜生产从育苗方式看,主要是以一家一户常规分散育苗为主,其中基质无菌化育苗和砧木嫁接育苗的集中工厂化育苗所占比例很小。加之由于历年来大面积的西瓜重茬种植,导致耕地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瓜类病菌,从而造成西瓜病害特别是西瓜枯萎病的暴发流行和猖獗为害,严重影响了西瓜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成为西瓜生产发展的一大障碍(近两年的西瓜大田病害普查发现,西瓜枯萎病病田率高达80%以上)。从移栽方式看,一般主要是以拱棚加地膜双膜育苗移栽、地膜育苗移栽和地膜直播方式为主,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春提早、秋延后西瓜种植面积极少,因而西瓜集中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上市,导致了供应时间短、价格低、效益差、风险系数大等缺点,影响了西瓜生产的效益优势。可以看出,目前我镇西瓜生产已呈现品种、技术、季节安排存在着单一性,缺乏多样化,已很难适应当前市场及居民的消费习惯和口味,在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了劣势地位。

4.西瓜的市场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镇的西瓜主要是卖在了“家门口”,大部分是被外地的西瓜经纪人,如山东、安徽等其他地区的一些西瓜产区的经纪人,在其当地的大棚早春西瓜销售结束后,边成为我们当地的“瓜客”,由于他们的控价、压称,导致我们的瓜农利益受的了很大的伤害。而我们当地的瓜农及西瓜经纪人队伍,由于本地西瓜集中上市销售时间短,加之他们一方面是观念落后、因循守旧、不敢闯、不敢冒险,缺乏应有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市场意识;另一方面又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品牌及精包装等意识非常淡薄;其次是西瓜的品种、质量不优、市场竞争力不强,从而导致西瓜销售没有自己的主导市场和渠道,经纪人队伍也随之逐渐萎缩。

5.西瓜的加工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镇及周边乡镇西瓜种植面积达10万亩以上,每年商品性好,个体大的西瓜通过市场被销售,然而形状及商品性差,个体偏小的西瓜则滞销,有的甚致被丢弃、腐烂,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因而通过建立西瓜深加工项目,可以消化瓜农因销售打下的小西瓜及形状、商品性不好的西瓜,从而增加附加值,提高西瓜種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但这一西瓜加工型龙头企业在我镇尚未建立。

6.西瓜生产合作组织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有泗洪县西南岗西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0年2月,现拥有会员400余人。合作社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以章程为核心,建立了工作制度、分工制度、财务制度等。合作社下设技术推广组,农产品营销组,信息服务组,物资统购组等。西瓜合作社以技术指导为纽带联系瓜农,通过定期、不定期在各个生产关键环节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举办新品种新技术培训班等形式,为社员瓜农进行产前、产中提供了系列的技术服务。但是,我镇属于贫困乡镇,合作社社员是自由入会,缺少资金投入,很难为瓜农和社员产后的品牌包装、构筑市场营销网络、开拓西瓜销售市场等提供帮助,形不成西瓜种植农户的利益共同体,不能充分发挥西瓜合作社效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更大作用,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只能体现在公益性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上,却不能把服务更好的延伸到西瓜的产后等各个环节上。

二、西瓜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更新西瓜品种,优化栽培技术

品种上,要按照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通过实验、示范引进系列皮薄汁多、糖度高、口感好、抗重茬的品种,形成“早、中、晚、大、小、精”西瓜的格局。即在上市时间上有春提早西瓜和延秋晚西瓜,品质上有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各种档次西瓜如无籽西瓜、礼品西瓜、冰淇淋西瓜等。栽培技术上,全镇要坚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市场不断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小拱棚西瓜、大拱棚西瓜,通过品种搭配、播期安排、茬口衔接、肥水管理等技术措施,确保西瓜供应不断档;推广基质无菌化育苗、砧木嫁接集中工厂化育苗、西瓜割蔓再生二次结果、人工授粉、西瓜立体间套种、设施栽培等技术,大力遏制西瓜枯萎病流行和猖獗为害,重点解决西瓜重茬难题,提高西瓜产量、品质与效益。

2.大力发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无公害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此农产品的无公害化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为保证我镇“西南岗”牌西瓜的真正无公害,今后要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土壤化验配肥,指导农户合理有机化肥配合施用;采取选用抗病虫害品种、合理轮作、深翻改土、培育壮苗等措施,促进植株健壮成长,提高其抗病能力;优先采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性农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在西瓜上使用剧毒农药。并严格无公害的标志管理,遵守市场准人制度,对没有按照无公害栽培操作程序生产的西瓜,严禁加贴无公害标识上市。

3.实施品牌战略,拓宽流通渠道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优质农产品要实施品牌战略,绝对离不开宣传工作。今后,我们要借用我县螃蟹节及东台西瓜、南京横溪西瓜的经验,通过举办西瓜节、擂台赛、参加农博会等形式做大、做强我镇无公害“西南岗”牌西瓜的品牌效应和产地名气。农业的出路在于开拓市场,农产品只有通过市场才能卖得出去,农民的投入只有在市场中才能获得回报,为此在市场开拓上,我们将加强对西瓜经纪人的监督,确保西瓜收购市场竞争有序,鼓励本地西瓜经纪人和瓜农到南方无锡、苏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定点、设立专卖店等销售无公害“西南岗”牌西瓜,进一步完善西瓜的营销网络。

4.培育龙头企业,发展西瓜加工利用

西瓜深加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和良好的市场前景。西瓜全身是宝,采用先进的生物提取技术可以进行综合开发,从西瓜不同部位提取具有特珠功效的营养素,改变了西瓜一直只能鲜食的传统,西瓜可以做成膳食纤维片、复合咀嚼片、果脯、果汁等。(日前,北京健力药业有限公司已攻克了此项加工技术难题。) 根据市场调查,目前西瓜类饮料品种欠缺,特别是一些宾馆、饭店对西瓜汁的需求较大,每1000毫升一罐的西瓜汁售价高达15元,而其实际生产成本仅为1.5元,其利润空间很大。同时,通过加工,还可以消化瓜农因销售打下的小西瓜及形状、商品性不好的西瓜,从而增加附加值,提高西瓜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今后,我们要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并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争取省扶贫项目支持,力争在本地建立一家以西瓜为原料的规模龙头型企业。

5.壮大西瓜合作组织,强化统的功能

西南岗西瓜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户、企业、市场的纽带,对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具有着重要作用。通过合作社,我们可以把西瓜生产分散的千家万户集中联系起来,做到“五个统一”:一是统一品种,要根据市场反馈信息,瞄准市场需求,合理制订种植计划,为农户引进最新、最优品种;二是统一育苗,培育壮苗是农业增产的重要环节,要通过立项建立育苗工厂或者选择育苗大户采用大棚电热丝加热、基质无菌化育苗、葫芦砧木嫁接等育苗新技术进行集中育苗,为广大农户提供统一优质苗、走育苗工厂化、商品化的路子;三是统一栽培技术,通过召开现场会、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及农技人员走村串户指导生产等形式,将西瓜种植技术、标准统一规范起来;四是统一购销,西瓜收获季节,根据种植计划,按照市场需求,以西瓜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的形式将购销大户联合起来统一收购、订单生产。通过在各城市开设专卖窗口、定点销售的形式,分档组合、统一销售,力争在短时间内形成稳定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发挥好西瓜合作社、瓜果批发市场等载体作用,提高瓜农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五是统一争取项目扶持,通过泗洪县西南岗西瓜专业合作社统一申请财政项目资金扶持,发展壮大西瓜产业和规模。

篇5:XX镇农业产业经验交流材料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仲夏时节,穿行在“莲藕之乡”的田野和湖泊之间,当凉爽的微风带着莲叶、莲花的清香拂面而来的时候,也许你会联想到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这联诗句,但是你是否知道,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背后,又有着多少共产党员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呢?

XX镇地处三县(市)交界处,东接云梦、北端应城,三分岗地、十分湖汊、四面环水,是汉川市西北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湖区“口子”镇,全镇881名党员,其中农民党员605名。参与“双建双带”的党员687人,机关和镇直部门党员153人,农村党员534人。

近几年,我们按照镇委、镇政府提出的“紧紧立足湖区实际,牢牢把握发展重点,做大做强莲藕特色产业,恢复巩固粮食基础产业,挖掘升级水产优势产业,滚动发展畜禽后继产业”的总要求,不断转变思维和工作方式,坚持“示范、引导、服务”的宗旨,按照“建基地、建公司,干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以我做示范,风险自己担”的基本思路,鼓励和动员广大党员带(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头和带领群众推广新技术,兴办大基地,开拓大市场,创办服务组织,筹建加工龙头,大力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进程,全镇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04年,我镇年产莲藕1亿斤,粮食1000万斤,鲜鱼600万斤,绒毛蟹30万斤,畜禽30万只(头)。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科技兴农为平台,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20世纪末,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我镇农民对莲藕种植有了一定认识。镇委、镇政府抓住时机将1999年定为莲藕宣传,推广年,通过“十调”(政策激励调、资金帮助调、轮作换茬调、人田移位调等)帮扶,吹响“莲藕之乡”建设高潮号角。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实施“效益农业、品牌农业”战略,发挥我镇品牌、网络、质量上的优势,依托镇农技部门和科技馆的平台,不断创新农产品种养殖模式,更新农产品品种,革新农产品生产技术,全镇基本形成三大规模农业块:一是以共产党员陈金轩、陈连华等200多名农村党员采取良种良法、无公害生产和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建“3735”、新“鄂莲1号”、“湖南泡子”等(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2.5万亩。二是以机关共产党员王望来,以及村党员杨先国等100名党员实施藕稻、藕油、蒜稻、麦稻、季节蔬菜等模式,建粮食“二优培九”、大蒜“金香1号”等高产优质示范基地1万亩。三是以汉北河沿线农村党员为重点,建樱桃谷鸭等家禽养殖基地和千头牛养殖基地各一个。四是以部门党员刘琼林为代表依托,东西汊湖、邬家海、鄂家海等精养渔池,建1万亩中华绒毛蟹养殖基地和2000亩鳜鱼等优质鱼养殖基地。XX东西汊湖水产养殖场,是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刘琼林、刘家华等集体承包的,现有水面1.5万亩,总投资300万元,主要以养殖中华绒毛蟹为主,每年投放蟹苗100多万只。2004年养殖场产四大家鱼10万斤、成蟹30万斤,总产值达600多万元。带动渔民300多户增收,渔民人均收入300元。

二、以销售网络建设为重点,不断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我们立足“水乡念水经、藕镇兴农业”的思路。通过政府指导、资金扶持、市场引导,加大对莲藕经销公司的扶持力度。我们提倡党员干部带头办藕行、跑销路,有力拓展了我镇莲藕销售渠道。农村党员凡在镇内成立藕行可享受相应的减免手续和费用,有一定规模且销售量过200万公斤的销售人奖现金2000元,年终可优先考虑评模评先。如红庙村农民党员王再庭、吴门村党员王国志等所办凉亭藕行和隆盛藕行年销售近500万公斤,先后被评为镇特等劳模和孝感市致富带头先进个人。一是培植产销额达500万公斤的藕行2个,50—100万公斤的藕行9个。二是大力支持组建农贸运输公司,农资运输车队13家。三是大力构建莲藕销售网络。开辟了以广州、深圳、北京为轴心的30多个销售窗口,网点遍布10多个大中城市,全镇拥有100多名销售人员和22名莲藕经纪人。莲藕年平均外销量达1亿斤。

三、以加工企业为龙头,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

在支持藕行壮大发展的同时,我们协调做好百信藕业、精米加工厂、凉亭藕行等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对接。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使我镇更多农副产品经过加工实现转化增值,缩小“剪刀差”。百信莲藕食品有限公司是我镇镇直部门党员刘贵昌引进香港百信药业投资建成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企业,公司总投资500万元,以生产纯藕粉、盐渍藕段、小藕片为主,年产值达1000万元,产品远销广州、江苏、出口日本、美国。公司现有莲藕基地3000亩,可辐射周边3万亩莲藕面积(包括刘格、杨水湖),带动5000户藕农征收,藕农人均收入可增长100—150元,直接、间接增加就业人数200多人。初步完成了莲藕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夯实了我镇农业产业化基础。

四、以科技体制改革为中心,大力构筑科技惠农新“基地”

一是通过向上争取一点,政府支助一点、科技部门自筹一点的方式不断加大对科技应用的推广力度。近几年,我镇莲藕品种更换了5种、3次革新生产技术,3次调优种植模式。二是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2004年5月,我镇原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共产党员卢秀清同志,虽年近七旬,仍发挥余热,在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原农技站的基础上,创办了全孝感地区第一家公办民助科技馆。把科技馆办成我镇预测市场信息的平台,科技下乡的载体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试验基地,以及培养乡村科技人才的摇篮。镇科技馆的创建是我镇“双建双带”基地建设的新亮点,(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更多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查看)也是我镇“双建双带”工作向社会化、市场化迈出的坚实一步。去年孝感汉川两市科协分别在我镇科技馆召开现场会。现在我镇科技馆下设四个协会,分别是:汉川市XX镇优质莲藕生产协会、汉川市XX镇古渡香优米生产协会、汉川市XX镇梭角生产协会、汉川市XX镇水产生产协会。网络农村科技人才200多人。三是以科技馆为载体,不断加大我镇农技培训力度。2004年科技馆共培训农民2批次,培训人员达160多人,其中党员人数近93人。另外,农技员协会成员常年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生产,搞好科技跟踪服务。2005年,我镇科技培训准备分三个阶段,一阶段对种养殖大户进行重点培训,二阶段对扶贫脱贫对象进行专题培训,三阶段全面推广。目前,第一阶段正在进行中。

五、以“信贷资金帮扶”为途径,加大“金融+基地+企业”模式建设力度

“信贷帮扶”是一项惠农政策,为了认真落实好,镇确定目标,以机关党员和信用部门党员为重心,想千法设百计搞好帮扶。

一是引导我镇种养殖大户主动联系信用社,争取政策性信贷资金。二是指导信用社扩大向基地、企业的资金帮助力度。三是政府对信用社贷款回收实行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四是积极向信用联社争取更大额度的信贷资金。2004年,我镇发放信贷资金1200万元,其中用于莲藕品种调优,莲藕运输车队建设和莲藕加工的资金达600万元,有近100名党员享受信贷帮扶,当中政府贴息贷款15万元。用于藕稻、藕油、蒜稻种植模式调新资金400万元。用于多种经营资金 200万元。全镇受惠企业和基地28个,受惠农户达3000多户。

篇6:镇“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把发展现代化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并进一步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

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已获国务院通过,将给县现代农业带来了跨跃式发展,县根据本县的实际,提出了现代农业发展三大产业带,即沿海地区重点打造高效渔业、设施渔业,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带;204国道以西平原地区重点打造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以及沿历大公路、塔海线沿线优质粮产业带;西部丘陵重点打造经济林果、农业旅游产业带。

在这种情况下,镇根据本镇的农业发展特色,规划了本镇“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

二、规划依据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国务院已通过。

县现代农业发展“三大产业带“的构想。

三、规划期限

(一)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二)实施阶段:

1.全面启动阶段:2011年;

2.重点建设阶段:2012年;

3.全面铺开阶段:2013年;

4.整体推进阶段:2014年;

5.全面提升和基本实现阶段:2015年。

第一章镇现代农业态势分析

一、镇农业产业结构分析,镇农业总产值3.3亿元,其中,畜禽业产值0.36亿元,林业产值1.38亿元,种植业产值0.92亿元,渔业产值0.64亿元,分别占总产值10.1%、41.8%、27.9%、19.4%。林业产值比重最大。

二、镇农业规模分析

1、种植业

1.1粮食生产

镇是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主作物是稻麦,种植面积60838亩,总产量2.6万吨,总产值0.92亿元,全镇21个行政村都有种植,生产技术水平较高。

1.2花卉生产

镇是省命名的“花卉之乡”,花卉种植历史悠久,1982年大棚种植花卉,1998年日光温室种植花卉,高科技设施种植鲜切花,生产技术、设施条件、产量、效益较高。全镇发展鲜切花面积500亩,主要以马蹄莲、玫瑰、百合种植为主,非洲菊、勿忘我等配花为辅,总产值2400万元。花卉生产以店子村为中心向周边辐射。

1.3苗木生产

镇是周边县市绿化苗木生产基地。1985年镇开始发展苗木花卉种植,迄今已有20多年的种植发展历史,目前全镇已发展花卉苗木3300亩,现有苗木花卉25个系列100多个品种,主要品种有中山杉、广玉兰、梅花、紫叶李、雪松、女贞、紫薇等。苗木年产值达1.2亿元。

2、畜禽养殖业

镇畜禽业主要是生猪养殖和貂狐养殖。生猪年出栏量在350万头,三禽128万羽,年产值0.36亿元,主要分布于马朱孟、仙丘铺、腾庄、寺后等村。

3、林业

镇林业品种丰富,以绿化苗木为主,品种达150余种,景观树效益可观,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4、渔业

渔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计划凭借县郊的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垂钓,现在寺后村已进行了有效探索。

5、农产品加工业

镇农产品加工以肉制品加工为主,境内的昌泰食品年可生产肉制品256万吨,粉丝、酱醋、甜闷瓜生产企业发展迅猛。

三、镇农业产业需求分析

1、苗木市场极具竞争力

镇年产各类绿化苗木300余万株,有多支集种、养、销、护于一体的苗木专业队伍,是县内绿化工程的一支主力军,目前市场已逐步向周边县市拓展。随着苗木基地的进一步壮大,下一步集种植、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生态园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花卉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花卉生产、消费和贸易呈现出较强的区域性。亚洲已成为世界花卉主产区,占全球花卉总产值的53%。鲜切花亩效益达5万元,“一亩花百亩田”带动更多的群众从事花卉的种植和销售。我镇花卉种植历史悠久,花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当地群众有养花赏花爱花的优良传统。今天,花卉已经成为镇的一大产业。从当前形势看,花卉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到,我镇有望基本实现花卉产业现代化,使我镇成为省内闻名的花卉生产镇。现正在积极招引种养客商,以外商促外销。

四、镇现代农业的发展条件

1、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篇7:XX镇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正面临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为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创建学校品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五年发展规划,作为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办学指引。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现状

XX市XX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1952年建校,1990年搬迁到现址,1992年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学校占地面积5.9万平方米,终极规模为46个教学班,现有35个教学班,学生51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96人占87%;小学高级(副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120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5人、广东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名师培养对象”1人、XX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XX市学科带头人5人,市教学能力手5人。

(二)办学优势

1992年,我校被评为首批广东省一级学校,还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先进学校、全国首届百佳特色小学、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小学校长挂职锻炼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XX市)书法教育名校奖、以及XX市文明标兵单位和文化建设标兵学校、市科普特色学校、市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学校、市交通安全

文明学校、市体育特色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20余项。

XX中心小学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保障。学校语文、英语、综合科组均被评为“XX市先进教研组”,学校有广东省XXX教师工作室、XX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和XX镇思想品德名师工作室、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学校地处XX镇中心地段,是镇经济最活跃的地带,社区环境、学生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期望值很高,对学校的教育行为高度关注。

(三)面临的挑战

与此同时,学校发展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办学现状与名校梦想之间的差距突出表现在五个“不适应”:一是队伍不适应(管理团队——尚处于磨合期,创新思路、创新方法不足。教师团队——观念转变不深;学识眼界不宽;教育艺术不高);二是育人模式不适应(育人目标的细分和阶段性实施不清晰;育人活动的系统性、层次性尚未解决);三是课程与教学不适应(不少课堂效益不高;教育科研水平不高);四是质量不适应(“绿色成绩”总体含金量不高;特别优秀的学生较少;学生特长培养刚起步;师生品位尚需提升);五是办学硬件条件不适应(专用室场与办学规模的扩大不匹配;教学设施、设备亟需更新;数字化校园建设还需加快完成;校园文化建设资金缺口大)。

二、发展思路

(一)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旨在培养和造就新一

代优秀人才,所以学校管理和运行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和教育发展的规律,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改革的能动性。为此,要通过规范办学、创造性办学,建立起现代学校制度和课程体系,塑造精品课堂,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最终经过五年的努力,实现学校的良性循环,较好地形成和提炼XX中心小学的办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品牌美誉度,成为XX教育的标杆,办成XX市的窗口学校。

(二)学校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有尊严的活着。具体要求是具备“三爱、三好和三高”,其中三爱是指爱学生、爱学校、爱教育。三好是指育人好、教学好、合作好。三高是指质量高、效益高、品位高。

学生——有底气的学习。具体要求是具备“三学、三强、三有”:其中“三学”是指善学、乐学、勤学;;“三强”是指体魄强、创新强、动手强;“三有”是指有能力、有特长、有特质。”

学校——有名气的办着(在教育行业内有响亮声誉,在社会上有良好口碑)。

(三)学校文化的基本理念

秉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的宗旨,我们确立了“儿童友好教育”办学理念,以儿童为中心,努力构建一个多维、友好、自然、平等的生态教育环境,构筑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让师生在丰富多元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兴趣得到激发、习惯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

三、发展目标

(一)办学目标(终极)定位

将我校办成与社会相适应的、能与世界先进教育对话的国内一流的学校,让每个孩子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让每个教师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二)培养目标(终极)定位

培育有根基的人,就是培养每一个孩子都具有朴实的品德根基、扎实的知能根基、深厚的文化根基。

四、重点发展项目

(一)着力队伍建设,凝聚团队力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1.发展目标:以“服务、表率、执行”为主题,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思想作风正、教育思想端正,服务意识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行政队伍;完善校本培训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一支有崇高职业道德、良好人文素养、过硬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努力实现“人人有特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注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学生观和评价观,要突出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新教师向合格教师发展,合格教师向骨干教师发展,骨干教师向品牌教师发展,品牌教师向卓越教师发展。(制定XX市XX镇中心小学未来四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2.具体措施:(1)行政队伍建设

①强化行政领导成员的学习、教育和培训,提升办学治校能力。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行政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针对不同岗位职责要求,分类进行培训,增强干部推进学校发展的工作能力。三是围绕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模式、教学模式、管理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开展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提高行政办好精品学校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特别是要不断增强干部开拓创新的能力,要解放思想,勇于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和条条框框束缚,发展上善于谋划新思路,工作上敢于探索新举措。四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让干部“走出去”,参与高层次的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考察学习或经验交流等。

②做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使XX中心小学的管理队伍梯队呈现。

(2)教师队伍建设

①积极探索教师队伍管理的新机制与新方法。在教师队伍管理中,既要重用人机制,又要重营造人文和学术氛围;既要重管理,更要重建设;既要重使用,又要重培养。要创造教师得以充分发展的环境,让教师成才、成名、成家。

②加大教师校本培训力度。树立“培训即福利”的思想,不断增加经费投入,最大程度地保障教师素质提升的需要。根据需要每年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到华南师范大学和省内外教育发达地区进行提升培训。③充分利用会议和集体学习时间,分享有关国际国内教育发展最新动态与成果、教育新政策与新法规、知名学校的办学经验、本校发展的

新战略和新举措,不断引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强化学习意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

④以学科组为引领,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深入开展以学科教学为主线的课改研究与实践,着力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师专业化水平,引导教师逐渐形象自己的教学风格和个性。

⑤引导教师主动读书、主动分享,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和人生修养,用人文呵护心灵,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⑥对教师队伍现状进行科学分析,并结合教师个人发展愿望和规划、职称等级、年龄特征等因素,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分层培训和分级管理(包括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卓越教师等四个层级),力争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⑦充分发挥好“三个平台”的作用:一是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二是骨干教师研课坊沙龙;三是钟晓宇、曾文燕名师工作室(主要依托校内外名优教师,充分发挥他们在教改实践和教育科研中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实施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研讨互助式培训,助推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⑧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考勤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教师奖励制度》,突出用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应用来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观其在课改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评价时既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努力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自

身的教育教学水平。3.预期成效:

加快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一支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构建起由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品牌教师和卓越教师组成的“金字塔型”教师发展梯队,让每一位教师在每个阶段皆有所成。

(二)整合德育工作体系,坚持“养成教育是德育之本”、“体验参与是德育之魂”、“家校合作是德育之源”的理念,为培育有品德根基、知能根基、文化根基的人夯实基础。1.发展目标:

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协调发展;个性彰显,差异发展;集体与个体均衡发展;各类学生同步发展;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建立“生活化德育”、“文明体验课堂”,逐步形成(三自主模式)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制定XX镇中心小学未来五年德育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2.具体措施:

(1)学校要坚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以班级特色建设为切入点,以习惯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着力点,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载体,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家校合作为支撑的德育工作思路。实施“生活化德育”、“体验式教育”、“三自主管理”(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

主发展)的德育教育机制。(2)推行班主任工作承诺制

对孩子微笑──任何一个孩子不会受到冷落和歧视;与孩子交谈──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等对话;帮孩子明理──让每一个孩子在体验中辨别真、善、美;教孩子求知──能耐心解答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让孩子自主──尊重孩子的意志,张扬孩子的个性;给孩子机会──每一个孩子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展示;为孩子着想──帮助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完成六年学业。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的首职。要做好这项工作,务必要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3)加强“礼仪教育”和“习惯养成教育”。

培育课堂礼仪规范、校园礼仪规范、家庭礼仪规范和社会礼仪规范。习惯养成教育重在:学习好习惯、礼貌好习惯、卫生好习惯、饮食好习惯、阅读好习惯、安全好习惯、运动好习惯、劳动好习惯。(4)完善德育工作体系。一是明确德育目标;二是内容形成序列;三是优化德育途径;四是构建德育课程;五是落实德育措施。(5)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探索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教师德育工作绩效考核、班主任工作评估等三项德育评价机制。(6)建立家校合作、社区协同的共育机制。

①不断完善和创新家委会和家长学校运行模式,充分发挥家委会的

作用,努力构建并实施制度化、课程化、多样化的家长课程,积极普及家教知识,大力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和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构建和谐共进的家校教育氛围,促进优良家风的形成。②加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积极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增强社区和学生的参与意识、公共服务意识,形成共建社区、共享社区资源的良好态势,最大限度地实施人力和其他社会资源的优化整合利用。3.预期成效:

使学生初步掌握锻炼身体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方法,养成讲究卫生和关注身体健康的良好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能自觉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做一个有兴趣特长、有一定审美能力、生活品位高的人。在劳动技术教育方面是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文明习惯方面,做到礼仪规范,仪表庄重,举止得体。总的预期目标是品德高尚,学业优良,身心健康,能力全面,有理想有追求,有鲜明的个性,积极进取,善于合作,乐于助人,能应对各种挑战,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公民意识的“中心学子”。

(三)构建科学、完善的XX中心小学“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体系,提升教育质量。

1.发展目标:构建科学、完善的“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体系,一线教师能够娴熟运用“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开展日常教学;打造一支热爱学习、观念创新、能力过硬、个性突出的专业教师队伍;教师 的教、学生的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最优质的服务。2.具体措施:

(1)定期进行教师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问题聚焦、经验分享等多种形式的体验式校本研修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学习促实践,以实践助学习,学用结合,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组织专任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开阔眼界,吸纳一切先进的教学思想与科学的教学手段,让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大幅提高。(3)开展常态课、研究课、实验课等的展示与交流,大力倡导任课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研究的磨课、观课和议课中去,教务处将教学常规检查改为推门听课,并将相关数据纳入管理考核之中。

(4)加强学科组、备课组的微课研究,同伴互助,智慧同行,促进团队成员共同成长。

(5)探索网络化教学,将信息技术与个别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将“前置学习、探究学习、巩固学习”作为“儿童友好”课堂教学的新常态。3.预期成效:“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体系建设完成,有系统的课堂教学目标、理念、模式、变式、物化成果,并形成课改品牌形象;教师中获区级、市级、省级骨干教师的人数逐年递增;区、市学科带头人有所突破;教师参加区级、市级赛课或技能大赛并获奖;教师撰写的论文或文章能在区、市、省级、国家级教育报刊上发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学生文章能在区、市、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校综合评价位居XX前列。

(四)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战略,构建契合培养目标的现代课程体系。

1.发展目标:学校和教师要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现行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在保质保量完成国家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个人人文修养,以实现“培育有根基的人”的培养目标。2.具体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并按照新课程标准、课程理念、课程功能实施课堂教学,注意把握其在以上方面以及教学方式上的最新发展和变化。重点要根据校情和学情,深入研究“儿童友好”课堂教学模式并使其具有推广示范效应;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有关要求,精心研究教学设计、作业布置、日常检测等,让学生学得轻松、学有乐趣、留有潜力。同时要抓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管理和评价工作。

(2)精心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要制订出《XX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科学统筹校本课程的实施进程,条件成熟可以探索低年级包班授课,启动全科育人模式。中高年级可以探索大课制、走班选课制的学科教学。综合学科要全力依托教师专业特长、地域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寻求专家指导,完善课程体系,推广应用。在实施过程中,要同步建立与完善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制定XX中心小学未来五年校本课程规划和实施方

案)

(3)整合校内其他课程资源(社团活动、艺体节日、主题活动等),构建“儿童友好舞台”,力争形成活动的序列化和特色化,为学生才艺展示提供广阔平台。3.预期成效:

接受新课程理念,实施“儿童友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视野拓宽、思维发展、创新进取,培养一大批基础宽厚、思想活跃、人格健全、具有创新精神的XX中心学子;打造一批有课程新理念、有课程建设能力、有开拓精神的学科教师,让一部分教师成为课程建设领域的品牌教师。

(五)坚持“科研强校”战略,充分发展教师的研究能力。

1.发展目标: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研骨干队伍,教师具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学习研究氛围更加浓厚;扎实推进各层面科研课题的研究,建立课题之间的统筹体系,加强课题的整合力度,形成课题之间的优势互补,最终使每个课题都对我校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并具有推广意义。

2.具体措施:统筹、规划学校教科研工作,形成学校科研框架;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激励机制,让全体教师立足课堂,提高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分层次提出要求,发挥骨干引领作用,主动申报并承担市、区各级重点课题研究;科研骨干通过在区级以上的范围内开设讲座、介绍经验、展示成果、出版专刊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影响力;重视教科研成果的总结、提炼与推广。

3.预期成效:现有的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顺利结题;通过课题研究有效解决制约教育教学的一些瓶颈问题;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较好发展,形成一批研究型、反思型、创新型的卓越教师。

(六)推进教育信息化

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使学校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化集成。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力争走在信息化背景下区域教育发展的最前列。通过教师外派交流、培训、课程建设、承办大型研讨交流活动、校际交流等途径,促进教育信息化水平的发展。

1.发展目标:校内教育教学的数字资源日趋丰富并得到广泛共享;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

2.具体措施:取得上级支持,对学校信息技术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加强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为主题的培训、研讨和应用实践。积极拓展学校交流合作范围,力争建立1—2所海外兄弟学校,开展师生交流互访、海外游学等。

3.预期成效:专任教师普遍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进行鼓励性、发展性评价;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

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积淀学校文化

1.发展目标:主要通过实践“儿童友好教育”,不断丰富学校文化内涵,使之入脑入心并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

2、具体措施:

(1)持之以恒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家校关系。

(2)不断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公平、公正、公开地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管理。

(3)坚持“校园文化自己创”的理念,优化校园文化设施建设,改造校园环境,特别是重视对“学校文化、理念、价值和精神”的标识设计和对全体成员的心智启发作用,使学校成员以理解学校的目标和追求为己任,达到高度的认同。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互动体验来塑造属于XX中心小学自己的“儿童友好文化”。

(4)发挥少先队、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文化,如课程文化、教研文化、教师文化、班级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等,同时加强校内外文化交流。(5)建设紧扣主题而又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在班级形象设计,班级特色创建,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活动设计,班级工作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追求卓越,塑造个性”的教育理念,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6)推进办公室文化建设。在符合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与文化建设的方向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发挥特长、展示才艺,丰富办公室文化内涵,努力营造愉快、合作、和谐、文明、高效的办公室氛围,创建学习型、和谐型、健康型办公室,教师之间彼此尊重、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和谐奋进,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形成强有力的教师团队。

3、预期成效:

初步达成全体师生对学校优秀文化建设的一种认同,自觉承担起弘扬和传承学校文化的责任。全体教师传道授业德才兼备,导学得法育人出新;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传承创造与时俱进。学校行政管理要实现“以人为本,班子务实,科学规范,宽严相济”;队伍管理要实现“志向高远,爱生敬业,潜心治学,精心育人”;教学管理要实现“立足课堂,注重规范,讲求方法,突出效益”;学生管理要实现“从严要求,狠抓细节,铸成合力,疏管并举”;后勤管理要实现“服务到位,效益优先,工作精细,协力育人”;环境管理要实现“整洁美观,功能清晰,文化厚重,氛围和谐”。(八)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1、发展目标:学校办学的硬件环境显著改善,形成优美、精致、干净、书香的校园环境;校舍、校产、食堂、财务管理等规范到位,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保障,为师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2、具体措施:

(1)完善学校主体建筑的“儿童友好文化”建设。

(2)完成各个功能室的建设,以最大可能地满足校本课程实施的需求。

(3)完成校园网络的网速升级,建成“数字化校园”。

(4)完成图书室、阅览室、东平大舞台、学校体育馆舞台的建设与改造工作。

(6)各个场所的相关标识、标牌、制度、职责等更新到位。

3、预期成效:建成一所环境精致、干净整洁、文化浓郁的数字化学校;全体后勤员工有责任感,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九)筑牢安全防线,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发展目标: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类应急预案不断完善;教职工岗位安全工作责任感全面增强;学生安全教育全面而有效;防范化解风险和事故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

2、具体措施:全面梳理各项制度,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安全职责层层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开发1-2本安全教育校本教材,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季节变化、社会形势等,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组织开展有关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提高师生应急自救、互救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坚持常态化隐患排查与整治,不留安全盲区和死角;定期进行安全工作例会和专题会议,研判安全工作形势与环境,制定应对措施,未雨绸缪。

3、预期成效:学校不发生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事故或重大群体性事件;学生犯罪率为零;安全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巩固广东省食堂安全

示范校的建设成果。

五、保障措施。

(一)思想保障

发动和组织全体教职工或教代会成员认真讨论《学校五年发展规划》,集思广益,统一认识,凝神聚力。

(二)组织保障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规划的制定、论证、实施、评估等。

2、召开教代会,《规划》需经教代会讨论通过;一经通过,认真落实;同时要突出重点,制定实施方案。每年检测《规划》实施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和修订。

(三)资源保障

(1)经费保障。积极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师培训、科研、课堂改革、课程建设、特色打造以及校园环境改造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机制保障。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奖励制度,调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

(3)后勤保障。加强后勤制度与机构建设,使学校的校产管理、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为教师有效使用教育设施设备、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有利条件。

篇8:白湖镇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探析

一、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点

1、从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看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明显落后, 水平低、发展慢, 农机保有量小, 农机服务组织处于起步阶段, 与平原地区有着很大的差距。白湖镇东南面圩区 (平原) 水稻主要生产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95%的大中型农业机械集中此地, 有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29个农机作业服务队、74个农机大户;而西北面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只有部分耕作和小部分收获实现机械化, 茶叶和水果生产机械化几乎是空白, 只有3个农机作业服务队、5个农机大户。

2、从丘陵山区地形特征特点来看

一是丘陵山区面积大、耕地少, 只占土地面积的25%左右, 地块小而分散、地面高差大, 机具田间作业及转移比较困难, 加大了农机作业的成本, 降低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 制约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二是丘陵山区的道路窄小且崎岖不平, 交通运输比较困难, 经常出现有机无路的尴尬局面, 影响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三是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 基础设施建设差, 急需进行综合治理, 使沟、渠、路相配套。四是丘陵山区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丘陵山区除了有大宗粮油作物种植以外, 还有茶叶、果树、药材的种植等等。丰富的农业资源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除了要发展粮食作物生产过程机械化, 还要发展茶叶、果品加工等机械化。

总之, 新时期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比平原地区难度更大, 任务更艰巨, 但也是农业机械化发展潜力很大的新兴地区, 可以说新时期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难点在丘陵山区, 潜力也在丘陵山区, 增长点更在丘陵山区。

二、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办法有很多, 现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技术路线、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1、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宜选择“合、通、特”战略

合, 就是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动力机制要形成内力奋进与外力助推的合力推进态势。丘陵山区发展没有自身的努力奋进不行, 内因是发展变化的根本, 要有愚公移山、奋发图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主动性, 努力开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新局面。同时, 由于种种困难的制约, 丘陵山区发展没有外力支持也不行, 特别是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政策应适当向丘陵山区倾斜。好比人拉着一辆沉重的车很吃力地在爬坡, 这时有人帮助推一把就上去了。内力和外力形成合力, 变成强大的发展动力, 使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逐步缩小与平原地区的差距, 早日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成为可能。

通, 就是指着力解决丘陵山区道路交通运输困难这个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健问题。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 只有路通才能物通、信息通, 通则活, 活则兴, 兴则富。解决好丘陵山区道路交通运输问题, 是促进丘陵山区农民增收的必要条件, 又是增强丘陵山区发展活力和后劲的战略选择。在这方面, 农机化大有可为, 道路交通运输先行必须作为农机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优先抓好。

特, 就是指丘陵山区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要以特取胜。丘陵山区农业资源丰富, 优势农产品各具特色, 农业机械化要为丘陵山区农产品发挥特色优势、发展效益农业提供技术支撑。在“特”字上做好文章, 就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通过规划引导, 政策扶持, 示范带动等办法, 支持培育一批特色明显, 竞争力强, “一村一品”的特色专业村或特色乡镇。所以, 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有别于平原地区, 要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2、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路线选择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机械化与产业化结合;二是农机与农艺融合;三是轻便、适用与节约、环保结合。机械化与产业化结合, 就是指机械化要支撑产业化, 产业化要带动机械化, 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发展。农机化的发展眼光要跳出农机化的局限, 要站在高层次用产业化的眼光, 抓住机遇, 谋求农机化的更大发展。以资源优势为基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抓好产前、产中、产后关健环节的农机化支撑。做到既增机, 又育人, 抓关健, 重实效, 真正做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充分发挥特色优势, 提高农业效益和竞争力。农机与农艺融合, 就是以提高农业机械作业适应性为目标, 推动栽培和养殖方式的改进和作物品种的选育, 形成农艺农机相适应的技术体系, 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 为农机化作业创造条件。三是轻便、适用与节约、环保相结合, 就是指在农机具选择上要适应丘陵山区农机作业条件较差的特点, 同时, 要与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发展节约型、环保型农业机械化。

3、丘陵山区农机服务要抓好两支队伍建设

一是农机作业服务队伍建设;二是农机中介服务队伍建设。农机作业服务队伍建设是发展农机化的基础性、根本性建设, 是走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在人多地少、户均经营规模小的国情下, 通过农机作业服务, 农民不需要户户都买农业机械, 但都可以享受到农机作业服务, 用上农业机械, 分享发展现代农业的文明成果。通过农机作业服务, 既提高了农机具的利用率, 又减轻了农民购置农机具的负担, 做到了节本增效, 实现双赢。就以白湖镇为例, 白湖镇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 机插秧一项作业服务收入150万元左右, 每公顷为农民节约成本约300元, 增产600~825kg。

农机中介服务队伍建设, 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 是农机作业服务队伍的有益补充, 又是符合农机化发展较落后地区实际的必然选择。落后地区农机化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 落后地区发展一般要经过引进来, 抓培育, 自主发展的道路, 其中引进来是发展初期的重要选择, 要想引进来就离不开农机中介服务组织。

上一篇:路桥工程试验表格大全下一篇:街道开展社区戒毒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