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质控工作安排

2024-04-12

医疗质控工作安排(通用8篇)

篇1:医疗质控工作安排

2011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随着“医院管理年”的进行,并根据医院情况,使我院医疗质量保持稳定,并不断提高和发展,现将今年医疗质控工作安排如下:

一、今年医疗质控工作的目标是更进一步促进全体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

二、今年医疗质控工作的重点是:

1、严格执行新《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严格执行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与书写时间规定。

2、严格执行医患的各种告知和签字制度。

3、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

4、重视诊断依据与诊疗方案的记录与执行。

三、今年医疗质控工作的措施是:

1、强调每位医师以病例为中心的单元质控。

2、强调科室环节质控,科主任和科质控员对本科医疗质量负直接责任。

3、实行院级终末质控以责任追究和经济处罚为主的三级质量管理。

四、今年医疗质控工作以院《质控方案》为依据,具体措施是:

1、门诊病案和住院在架病历实行不定期抽检,如院业务查房时的检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检查。强调必须按时书写完成。

2、对已交病案室的病案则重点放在首页填写、病历格式与项目齐全、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与签名、病程记录完整与规范、辅助检查的记录与分析。

3、凡出现医疗纠纷的病案记录,死亡病案均属必检重点。

医疗质控科

二O一一年元月

篇2:医疗质控工作安排

医疗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一、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共召开**市药事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3次,建立**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质量体系,设定质控指标60多项;建立**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质量控制体系;开展**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专项培训与督导检查。

2、组织开展**地区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地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员、管理人员培训500人次。3、2015年4月16日-19日,举办

了2015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全程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暨全市医疗机构药房负责人及骨干药师培训班。全市73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50多名医务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完成后发放了学分和培训合格证。4、2015年10月23日,举办了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药品风险管理与临床用药安全研讨》暨“汇聚药师爱的力量”安全用药科普骨干培训活动。全市20余家市属医院、县区医院及民营医院的100多名医务人员及骨干药师参加了本次培训,有效促进了我省药品风险管理,为建设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药学科普骨干队伍,以及我省各基层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常态化的安全用药药学服务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化基础。5、2015年12月2日下午-12月4日,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等级医院评审—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培训班》暨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

药事管理专业人才培训班,共有近30家市属医疗机构,120余名相关专业医、药、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事药学工作的相关人员参加。

6、组织**地区优胜杯药师技能大赛参赛选手遴选工作,派出优秀青年药师参加省级、国家级竞赛工作。

7、组织专家对**地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2015年共完成5家医疗机构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建设预评估、审核验收工作,分别是:**市儿童医院、石林县人民医院、富民县人民医院、禄劝县中医院、**昆钢医院。

8、完成**市卫计委委派的指令性活动,组织专家参加等级医院评审指导工作,多名专家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专项培训和指导。

9、初步建立了**市静脉药物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控制体系。

10、为更好的促进**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提升管理水平,为卫生行政

部门提供决策依据,质控中心承担并完成**市科技计划项目《**市区域性药事管理质量控制监测管理平台建设及应用拓展项目》。

11、完成质控中心日常管理工作,如:**地区麻醉药品电子印鉴卡管理。**地区麻醉药品使用情况月报表报送管理。**地区民营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备案管理工作。**地区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工作。

二、医院感染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召开市质量控制中心工作会议。

2、与全国儿童医师协会、市延安医院、市儿童医院联合举办医院感染培训班。

3、汇总总结2014年组织的市县区医院现患率调查及结果分析及反馈。

4、组织市县区医院、部分民营医院开展2015现患率调查。

5、授市卫计委委托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埃博拉、禽流感传染病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专题培训。

6、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等级医院追踪检查工作。

7、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市、县区级改善服务行动计划的检查工作。

8、参与市医管局组织的医院现场验收工作。

9、参与市血透质量控制中心质量管理标准制定。

10、参与完成市卫计委委托**市民营医院人才培养项目系列培训班工作。

11、授云南省**空港经济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委托做**空港经济区医务人员感染知识培训。

12、联合市药事质量控制中心参与静脉配置中心验收工作及质量检查工作。

13、组织并联合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完成对富民县区域《富民县基层医疗机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14、组织完成《呈贡县基层医疗机

构基层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技术培训班》。

三、临床病理质控中心总结

主要完成工作

1.全面开展并分级完成全市各级医院室间质控评价工作。

2.积极加强全市各病理科室间联系,加强上级医院对地区医院的指导与监督。

存在问题

1.少量单位和科室领导依法行医、依法执业理念仍淡薄,对病理科的整体管理不足。

2.**市各病理科普遍存在科室房屋面积严重不足,很难符合三级医院≥500㎡,二级医院≥250㎡的标准,直接影响到科室生物安全布局与有毒、有害试剂的存放,同时造成病理科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及科室财物的安全存在隐患。

3.各级医院病理科人材短缺、人材难求或人材难留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尤其在基层县级及以下病理科更为突

出,需要各级领导加强关注和支持,使病理科的人材培养和梯队建设落到实处。

四、病案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2015年质控中心组织对全市所辖医疗机构促进了**区域口腔临床医生对现代根管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4.2015年8月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项,介绍与修复紧密相关的临床咬牙合风险管理问题,包括前牙磨耗的美学修复方案,种植修复的美学重建,颞下颌关节的临床检查,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疗,修复中的咬合设计及影像学防控咬合风险,影响椅旁系统修复疗效的因素,提高了参会口腔临床医师对修复相关牙合学重要性的认识水平。

5.2015年8月与常青藤培训合作举办了“日本口腔咨询师论中国口腔医疗机构发展及未来”培训班,内容涵盖了“中国口腔医疗市场的分析报告、CPTP口腔机构管理体系说明”等内容,参会学

员近70人,使学员在口腔机构管理水平方面得到了提高和进步。

6.2015年9月,我中心根据市卫生局工作安排和要求,制定了2015年**地区民营口腔医院疾病诊疗质量控制培训方案;2015年11月,受市卫生局委托,为了进一步提高民营口腔医院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推动民营口腔医院加快发展,我中心于2015 年11 月30 日至12 月1 日举办了**市民营医院发展人才培养项目口腔疾病诊疗专业人才培训班。

十、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继续推进了“依法依规、规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重点培训国家的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指南、等级医院标准等,提高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与认知,实训质量控制操作技术。

2.开展了部分综合性二级甲等和三级甲等医院检验科的临床检验质量现

场调查和实地指导工作

3.为科学规范管理检验质量并得到有效的持续改进,中心2015年积极开展检验质量指标管理软件平台,由于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广,内容多,目前该平台建设基本完成了比较难的室内质量控制数据的自动提取与与自动分析模块的开发,处于试运行阶段。下一步将进入国家卫计委要求的其它质量指标管理模块的建设。

十一、临床营养质控中心工作总结

1.对**市第一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儿童医院和**市延安医院临床营养科的医院定位、人员基本配备、肠内外营养及饮食管理及营养科会诊、查房、门诊等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完成了**市临床营养科现状调查报告,针对我市营养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

2.编制了《**市临床营养质控中心手册》,完善了临床营养专业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改进了临床营养

专业质量控制,督查方案,制定方案实施路径。**市临床营养质量控制中心在对每一个医疗单位临床营养工作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及业务指导、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使**市临床营养工作逐步规范,促进了临床营养工作的发展。

3.2015年9月通过讲座培训方式,对临床营养从业人员及食堂管理人员进行了六步洗手法培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介绍,使工作人员学有所用,为今后医院食堂质量控制打下良好的基础。

4.2015年12月召开了成员会议。完善本中心工作制度及实施路径,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人员分工。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质控对象、中心成员汇报本质控中心工作,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中心工作。

十二、内分泌疾病诊疗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成立并完善质控中心专家组

2.协助**市其它医院内分泌专业建设,有效促进内分泌疾病诊疗水平。并加强技术队伍人才建设,全面实施开展各项技术培训工作。

3.**市内分泌诊疗控制中心为加强对基层医院支持,全面有效开展内分泌科科的质量控制工作,定期派专家到基层医院指导协助工作。对**市内分泌科的管理、质控、运作进行调研,采用多形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

4.在修订质控标准方面,建立内分泌科专业医疗、护理方面各种诊疗常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职责,并不断修订完善;落实执行有关的技术标准、准入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手术分级授权制度; 目前已完善的有2型糖尿病诊疗的质控标准。目前已开展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规范医疗行。

十三、眼科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2015年工作总结

1、已经召开质控中心成立大会,正式任命质控中心成员并发放聘书,组织学习《**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本中心的定位和职责,制定《**市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

2、积极准备建立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医疗质量监控网络和信息点,准备进行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现状调研工作,制定《**市眼科医疗机构现状调查表》,对全市范围内眼科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研结果书写**市眼科专业医疗质量评估报告,提出客观的建设意见,并上报医院管理局。

3、积极准备本中心信息数据上报系统,准备开展本专业数据及资料的建立工作,准备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人员、设备、技术、制度、规范、科研等情况的数据统计,制定《**市眼科医疗质控分析表》。定期向市医院管理局上报质量分析评估情况并同时向各医疗单位反馈,通报全市眼科医疗质控情况。

4、继续进行规范眼科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统一眼科临床路径质量控制标准、临床路径表单、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表、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单病种质量控制评估表;下一步需进行协助并督导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成立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实施小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一个至多个病种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各医疗机构定期向中心上报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信息,中心组织专家组对信息报表进行检查和考评,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标准,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该病种是否已达到规定标准,进行状态分析和反馈,促使各全市级各类医疗机构眼科不断改进,规范其医疗行为。

篇3:浅谈如何做好医疗设备质控工作

现代社会人们对医疗安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安全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档次,在某种意义上,又很大程度依赖于医疗设备质量的稳定性。尤其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医疗设备运行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其医疗质量水平的高低。但是现在很多医疗结构由于缺乏必要的质量控制制度、措施、质量控制设备以及质量控制工程师,导致目前国内医院的医疗设备完好率较低、故障率高,严重影响了各级医疗机构各项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甚至会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1]。因此,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其目的就是要确保医疗设备的各项输出参数准确可靠,使其始终处于较高的质量水平,从而保证医疗安全质量也处于较高的水平。

现结合近几年日常质量控制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进行简单论述。

2 医院领导要高度重视,明确管理机构和管理方法

质量控制工作是系统的、涉及面比较广的工程,要顺利全面开展此项工作,医院领导必须要高度重视,在决策层面给予全面、全方位支持[2]。首先,必须成立有医院领导、医务处领导、护理部领导、医学工程科领导等参加的质量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还要求医学工程人员组成质量控制工作组,并划拨专项资金购置专业的检测工具。医院领导还应该组织医学工程科和临床科室进行沟通协调,制定出质控检测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和具体的管理方法、实施方法。同时,工作人员应加强制度的学习。让实施参与人员能够了解相应的规章制度,时刻牢记规章制度是质控检测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基础。为了使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医院领导要做好监督工作,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确实发挥制度的作用。

3 建立健全医院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做到责任到人

要健全法律、法规,强化基础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医疗设备全寿命、全要素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证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把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还要在大家自觉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制度,用制度约束个人。同时,如需对特定设备进行质量控制,一定要经过质量控制仪器负责人同意,而对一些大的设备(如CT、MRI、DR等)质量控制操作则一定要通过医院质量控制管理小组集体讨论决定,并且保证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在场。坚决杜绝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确,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使每个设备负责人维护好自己所负责的设备。一旦出现因人为原因导致的问题,要严格追究设备负责人的责任,并给予相应的处罚;对于工作出色的人员,要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

4 建立完善的医院设备质控管理档案

医院质控档案是我们质控工作的基础,没有完善的设备质控档案将制约我们工作全面开展。医院医疗设备分布面比较广,流动性比较大,利用率也比较低,管理上比较混乱,给质控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这就需要医学工程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 明确档案的分类

医疗设备档案主要分成以下几种:

(1)医疗设备档案:包括设备档案卡、使用说明书、维修说明书、标准操作规程、安装调试验收记录、计量校验记录、维修保养记录、备件清单等内容。

(2)医疗设备维修档案:大中型仪器设备应具有维修情况档案,包括维修记录卡和仪器设备使用保养卡。维护使用登记表见图1。

(3)医疗设备周期质量控制档案:内容包括质量控制器具名称、数量、规格、型号、周期质量控制时间、质量控制合格证等。质量控制合格证见图2。

4.2 设立兼职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

医院要设立兼职的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并应用计算机管理,建立医疗设备总账和科室分户账,万元以上设备做到一机一档;同时,把医院所有的设备登记造册,及时了解设备的分布情况、设备的动态和使用率[3]。

4.3 加强与使用科室沟通,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及使用记录

认真做好各项记录,医疗设备建档的同时还应将相关材料打印下发到有关设备使用科室,让各科室的设备操作人员都了解设备档案的归档内容和要求,使之配合档案部门,在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同时,认真做好日常维护及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设备名称、型号、编号、厂家电话、使用单位、经管人、患者ID号、患者姓名、设备状况(正常、一般、差)、使用人员签名、故障描述等内容。登记本封面见图3,登记页面见图4。

为了防止使用人员不准确和及时登记,要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于落实制度比较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反之,则进行必要的处罚。

5 加强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组建专业质量控制队伍

质量控制工作包括2个方面内容:一是熟练检测设备,二是熟练被检测设备。我们的工作应包括检测设备熟练使用和被检设备熟练使用。这就要求质量控制人员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动手能力,平时能很好地掌握各种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医疗设备的各项参数和性能;同时,也要很好地了解检测设备的各种操作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这样,才能熟练准确地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

现代医疗设备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超声技术、核物理技术、光学技术、新材料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综合体现,这就给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因此要求医院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医院可以将部分工程技术人员选派到技术水平高的医院进修深造,还可以让他们参加具有医学工程专业的医学院校举办的短期培训班,以提高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同时,现在大部分医疗设备在安装调试时,生产厂家或商家的技术人员会上门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如果医院的维修技术人员能够自始至终地参与进去,那么必然会对该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指标、维护保养等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可以很好地提高质控人员的技术水平。

6 结果

我院对十大类设备进行了2轮质控检测工作,第1轮共检测各类设备390台,总体合格率为82.6%;第2轮共检测各类设备399台,总体合格率为92.7%。通过2轮质控,使被质控医疗设备的总体合格率上升了10.1个百分点,可见质控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7 结语

总之,三甲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环节。质量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只有强化三甲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输出参数安全可靠、提高急救诊疗水平,才能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成为救死扶伤的典范。同时,还要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并且要有一支有高度责任心、有一定专业素质、作风严谨的质量控制队伍。这样,才能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医院的支出成本,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丽娟.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科研工作顺利完成[J].医疗卫生装备,2007,28(3):45-46.

[2]张淑玲.仪器管理工作的几点措施[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6):158-159.

篇4:医疗质控工作安排

关键词:废气国控重点污染源;监督监测;质量控制

1.前言

为落实《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国发[2007]36号)[1]对现实中污染源监督性质控工作的相关要求,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了国控重点污染源废气监督性监测质控抽测考核内容等,其中抽测考核全过程严格按照国家废气监测技术规范等逐步进行。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重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质量状况,促进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2.废气质控抽测工作具体内容

在目前我们国家中的废气质控抽测工作一般是由质控工作检查和现场抽测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质控的检查工作一般又包括查阅监测档案和监测报告,同时还包括检查污染源监测全过程是否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2]及《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3]等方面的要求做好监测质控工作及监测数据受控情况。

而现场抽测工作又分为现场资料调查、仪器校验及准备、数据处理、抽测报告编写等。

3.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控抽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采样平台和监测断面设置不规范。在实际的抽测工作中,由于监测现场操作平台空间有限,再加上采样平台不符合规范导致监测人员现场操作不方便。部分监测平台较高,但未设置可达的Z字梯/旋梯/升降梯,增大了现场工作强度也对监测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为保证气流的稳定和颗粒物的均匀分布,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4]和《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5]中明确这样要求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同时避开管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等。

3.2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不统一,导致的监测数据可比性不强。在目前的监测工作中,由于我们采用不同的仪器导致的方法原理也有所不同,这样监测结果也会有误差。

3.3监测能力建设没有完全到位。由于允许排放限值越来越低,这样现在使用的手工监测方法也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暴露出不能满足测量的准确性。而且随着部分企业环保投入的增加,CEMS的装备水平优于监测机构的监测设备能力,存在用测量精密度不高的仪器来检验测量精密度高的仪器的可能。

3.4仪器使用中导致监测结果出现的偏差。一般来说,在使用的烟气分析仪,它在开机后会自动校准,在这个过程中它会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传感器校为0。当现场环境空气污染严重时烟气分析仪开机后会将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扣除进行自动校准,此时测试则会造成测试本底值偏高实际结果偏低。

4.措施及建议

4.1加强手工监测质控工作。在手工监测质控工作中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 373-2007)的要求,保证监测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4.2配备污染源现场监测设备。在实际的监测中,要配备像紫外荧光法和红外法多组分气体分析仪这样的高精度现场监测仪器设备,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和数据可比性。

4.3优化监测断面位置。CEMS在具体安装的时候,确保在互不影响测量的前提下,手工监测采样位置与CEMS测定位置尽可能靠近。同时也要尽可能选择与规范要求相近的监测位置。[6]

4.4监测结果出现偏差的处理措施。在仪器开机时一般要在清洁环境空气中开机,在仪器显示值变化趋于稳定记录或打印数据,保存数据后将采样探头取出,置于环境空气中清洗,直至仪器示值符合说明书要求后再关机。

4.5加强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这方面的技术标准主要是指污染源现场监测和仪器设备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及污染源现场多组分监测和自动化监测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并解决仪器设备的现场环境适应性、运行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问题。

总结

经过上文的分析阐述,我们得出只有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才能促使污染源监测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并有效促进国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也才能有利于促进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朝着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对进一步扩大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使用范围,实现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环境管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Z].2007-11-17

[2]HJ/T 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S]

[3]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S]

[4]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S]

[5]HJ/T 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S]

[6]HJ/T 75-2007,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S]

篇5:医疗质控工作安排

质控科2016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2016年质控科在医院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重点,对医疗质量进行了有效管理。

一、积极推进二甲医院创建工作

1、按照创建二甲医院的标准进行开展各个科室的质控工作,加强落实各项条款,逐步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

2、重视医疗文书的环节质控。质控科2016年上半年开展各科室的医疗文书质控活动24次。分别通过后台质控系统进行质控、下临床科室对运行病历质量抽查18次,共抽查全院运行病历2155份,全院出院病历6340份,抽查率为34%。运行病历合格1590份,合格率87%。

3、加强对处方、门诊病历、申请单和报告单书写质量的质控。1-6月共抽查辅助检查申请单4270份,合格3981份,合格率为93%。抽查报告单5254份,合格5197份,合格率为98.9%。抽查输血申请单227份,合格221份,合格率为97%。抽查处方4396张,合格4365份,合格率为99.3%。抽查门诊病历357份,合格345份,合格率为96.7%。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合格率较上年均有所提高。处方、门诊病历、申请单和报告单的书写合格率均达到二甲医院标准。

4、重视终末病案的质量管理。1-6月全院出院病历6340份,质控终末病历6340份,质控率达100%。病案甲级率达99%,无丙级病历。

5、撰写全院医疗质量简报3次,通报全院的医疗质量情况,提出相关整改意见,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安全

1.环节质量检查:每月不定期到各科室进行质量检查,对各科室临床危急值实行动态监管,开展绿色通道,细化会诊转诊流程,增强科室之间合作意识。抽查运行病历书写质量,如病历完成的及时性、各项记录内容的完整性、三级医师查房等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围手术期医疗文书的书写等,抽查医技科室检查报告书写等、及时反馈查出的问题,及时督导改正。

2.终末质量检查: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每月对各科病历质量进行检查,至少抽取每个科室每位管床医师一份病历,对发现问题的病历进行认真总结、分析、评价,将结果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对临床各科室除病历外的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如疑难、危重、死亡病例讨论、科室周质控工作记录、危急值处理等。

3、开展科室质量考核。1-6月质控科开展各科室的医疗质量考核工作6次,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科室,并与科室的绩效相挂钩。

三、落实专项检查

根据我院住院药品费用逐渐增高的趋势,按照上级相关文件和医院控费的相关规定,5-6月质控科分别对我院的住院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共抽查一类切口手术病历45份,内科病历32份,针对我院奥美拉唑、丹参川芎嗪、丹红注射液在2016年第一、二季度销量位居前列的三种药物进行专项检查工作,检查结果将为全院药品费用的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组织学习、加强培训

1、为顺利推进“二甲”医院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病案质量管理,加强病案首页数据的信息化建设。质控科于5月26日针对全院临床医生召开《住院病案首页管理》培训会。主要对住院病案首页的书写要求、各项内容的意义、以及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名称的正确选择,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通报了我院病案首页现存问题,要求各临床医师正确填写住院病案首页的每一项,确保病案首页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通过培训,各科室纠正了以前病案书写存在的一些问题。住院病案首页的书写质量较前有所提高。2、1-6月,质控科组织全院临床医师开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书写规定》培训2次。要求认真领会,学以致用。在医疗文书的书写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书写各种记录。

五、创新理论和新管理方法,改进质控工作。

质控科利用微信软件平台,建立各科室微信质控医师交流群,每天通过后台运行病历抽查,对病历各种记录书写存在的问题,及时推送到各科室质控交流群,督催各临床医师及时整改,并于次日查看问题整改情况。做到了及时发现、督催整改问题,跟踪整改情况,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降低医疗安全隐患发生。

六、完成政府指令性工作

1.按照卫计局和本院的安排和要求,质控科完成了紫阳中学高三学生高考体检、初三学生体育技能测试,人大代表大会、县“健步行”活动,及政府组织大型活动的医疗保健服务工作10余次。

2.积极参加了“精准扶贫”活动4次,分别对焕古镇三坝村、毛坝镇德胜村开展送医义诊活动。积极配合公共卫生科开展的“健康你我他”的广场义诊活动2次,义诊量达200余人次。

3.认真完成县卫计局组织的全县范围的医疗质量安全检查工作,4月11日对县中医院开展了中医院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并汇报县卫计局。

在下半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以基础质量、环节质量检查为重点,狠抓问题的改进与制度的落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二零一六年七月八日

篇6:医疗质控方案参考

篇一: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1220字)

医疗质量是医院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是医院永恒的主题,在最近几年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院医疗质量的提高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保证我院医疗环节不断规范,医疗质量持续提高,现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医疗环境,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提高广大医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目标

通过全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的推行,提高全体医务人员质量意识,建立明确的职责权限,相互监督与制约,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设施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

三、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院科两级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医院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立医疗质量控制科,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业务院长负责,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控感科等组织负责制定全院各相关专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科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定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2、建立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成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查小组,由业务院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医务科、质控科、控感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主任组成,对临床科室医、技、护监督考核,各科质控小组对本科医疗质量进行指导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质量检查考核小组,科室质控小组三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3、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建立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医疗事故预防及鉴定委员会,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工作。

四、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1、严格依法执业,建立准入制度,对人员、器械特别是置入性器械、新业务、新项目的准入管理,规范各类人员职业范围,严禁跨科、跨专业、超范围执业。

2、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加强医疗环节管理,各科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小组要认真负责,严把医疗每一个环节质量关。3、严格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执行。

五、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制度,控感科坚持下科室了解情况,检查卫生标准监测结果,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的收集与销毁工作,核对传染病上报情况,检查各种感染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疗卫生法规,学习业务知识,抓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严抓“三基”“三严”强化训练,达到人人过关,将“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各项医疗业务活动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七、建立缺陷管理制度,各个医疗环节严把质量关,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是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业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

各医技科室应严格标准,规范操作,操作人员是直接负责人。

篇二:医疗质控方案(3502字)

医疗质量是医院发展之本,优质的医疗质量必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保证我院在医疗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不断发展,特此制定全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以求正确有效地实施标准化医疗质量管理。

一、指导思想

(一)、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

建立从患者就医到离院,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和部分院外医疗活动的全程质量控制流程和全程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管控内容并将其纳入医疗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科室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质控措施的落实。

(二)、以规章制度和医疗常规为依据,并不断修订完善。

(三)、强化各种医疗技术把关制度,如三级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制度等,将医务人员个人医疗行为最大限度地引导到正确的诊疗方案中。

(四)、质量控制部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对多因素影响或多项诊疗活动协同作用的质量问题,进行专门调研,并制定全面的干预措施。

二、管理体系

(一)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小组

为了医院医疗质量而成立的质量控制小组。院长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

其职责分述如下:

1、质量控制小组的职责

(1)、教育各级医务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改善服务态度,增强质量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2)审校医院内医疗、护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制定各项质量评审要求和奖惩制度。

(3)、掌握各科室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质量情况.及时制定措施,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4)、对重大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5)、对院内有关医疗管理的体制变动,质量标准的修定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

2、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责

(1)、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接受主管院长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对医院全程医疗质量进行监控。

(2)、定期组织会议收集科室主任和质控小组反映的医疗质量问题,协调各科室质量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环节质量,提出干预措施并向院长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汇报。

(4)收集门诊和病案质控组反馈的各科室终未医疗质量统计结果,分析、确认后,通报相应科室人员并提出整改意见。

(二)科室医疗质量职责

(1)、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

(2)、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3)参加医疗质控办公室的会议,反映问题。收集与本科室有关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医务人员自我管理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医务人员的个人行为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其个人素质、医疗技术水平对医疗质量影响较大,是质量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质量控制的基本点。在质控过程中,特别要强调医师负责制度、会诊制度和病例讨论等把关制度,确保医疗质量控制的正确实施。对各级医务人员的要求分述如下:

1、门诊医师

(1)严格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2)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要有初步诊断。

(3)门诊病历书写完整、规范、准确。

(4)合理检查,申请单书写规范。

(5)具体用药在病历中记载。

(6)药物用法、用量、疗程和配伍合理。

(7)处方书写合格。

(8)按专科收治病人。

(9)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2、病房住院医师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进行检查并作出初步处理。

(2)急、危、重病人应即刻处理并向上级医师报告。

(3)按规定时间完成病历书写(普通病人24小时、危重病人6小时内完成;首次病程记录当班完成,急诊病人术前完成)。

(4)病历书写完整、规范,不得缺项。

(5)24小时内完成血、尿、便化验,并根据病情尽快完成肝、肾功能、胸透和其它所需的专科检查。

(6)按专科诊疗常规制定初步诊疗方案。

(7)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上、下午各巡诊一次。

(8)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完成病程记录(会诊、术前讨论、术前小节、转出和转入、特殊治疗、病人家属谈话和签字、出院小节和死亡讨论等一切医疗活动均应有详细的记录)。

(9)对所管病人的病情变化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

(10)诊疗过程应遵守消毒隔离规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院感染病例发生。若有医院感染病例,及时填表报告。

(11)病人出院时须经上级医师批准,应注明出院医嘱并交代注意事项。

3、病房主治医师

(1)及时对下级医师开出的医嘱进行审核,对下级医师的操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2)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在48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查房内容要求有:①诊断及诊断依据;②必要的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诊治中的注意事项。

(3)新入院的急、危、重病人随时检查、处理,并向上级医师

汇报病情。

(4)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病历,把好出院病历质量关,并在病历首页签名。

(5)负责治愈患者出院的审批手续,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4.病房主任(副主任)医师

(1)组织或参与制定本科质量管理方案、各项规章制度、诊疗和操作常规。

(2)指导下级医师做好医疗工作,督促检查下级医师执行各项制度和诊疗常规。

(3)对新入院的普通病人要求72小时内进行首次查房;危重病人至少每日查房1次;病人病情变化应随时查房;每周组织全科查房2次。

(4)查房内容除对病史和查体的补充外,普通病人应有:①诊断及其诊断依据;②鉴别诊断;③治疗原则;④有关方面的新进展。未确诊病人应有:①鉴别诊断;②明确的诊断思路和方法;③拟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危重病人应有:①当前的主要问题;②解决主要问题的方法。

(5)审批未愈患者出院,并指导病人出院后的继续治疗。

(6)审签主治医师审查的转科、出院病历。

三、考核内容

医疗质量控制包括门诊医疗、病房医疗、院外部分医疗活动等多个组成部分。其考核内容按过程分为:

(一)门诊医疗

1、挂号、分诊

咨询处、挂号室:按照专业病种及病情轻重缓急指导患者挂号。分诊护士:

①对一般病人应测量血压,发热患者应测量体温。

②加强巡视,视病情轻重,决定病人是否需要提前就诊。③根据病人主诉指导分诊,发现传染病患者要及时隔离,并指导就诊。

④复查再分诊,保证患者专科专治。

2、首诊医师:

(l)首诊医师负责制:a、询问病史详细,物理检查认真,拟定初步诊断,做出恰当处理,同时按病历要求书写门诊、急诊病历。b、建议专科门诊就诊。c、收住院。

(2)第二次就诊:

①原接诊医师应:a。建议专科就诊;b。收住院。

②新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门诊治疗。

(3)、第三次就诊:仍未能确诊,接诊医师应:a。收住院b。患者拒绝住院应履行签字手续。

(4)、当患者需入院诊治时,应由开具入院通知单的医师按病情需要,注明特殊入院方式:车送或陪护。

(二)、病房医疗:

l、24小时内

(1)、病人入院30分钟内应给予初步处理。

(2)、由经治医师做出初步诊疗意见并完成病历书写。

(3)、必要时由主治医师提出并请示上级医师组织科内讨论、科间或院内会诊。

(4)、急、危、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看并于6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

2、入院三天内

(1)、确诊者按诊疗常规进行。

(2)、未确诊者,做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组织科内讨论、科间会诊。

3、入院后1周未确诊者,必须进行科内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确诊者按诊疗计划实施,2周内仍未能确诊者须进行院外或远程会诊。(特殊专业按诊疗常规执行)。

4、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①药物选择:a制定专科用药规范并严格执行;b。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②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③根据病情、疗效及时更改、调整用药方案。④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作用,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对其它脏器及其它疾病的影响。

(2)、特殊诊疗按各专业诊疗常规执行。

5、转归:

(1)、治愈——出院,专科门诊随访。

(2)、好转——专科门诊随访。

(3)、未愈——患者要求出院或转院需履行签字手续。

(4)、死亡——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记录,l周内完成死亡病例讨论并及时上交病案。

(三)出院

1、治愈者由主治医师审批,向上级医师汇报后即可出院。

2、好转者由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向患者交待专科门诊继续治疗或返院治疗的注意事项,并批准方可出院。

3、未愈者由科主任(或正、副主任医师)向病人做继续治疗指导并批准方可出院。

4、管床医师必须在患者的门诊病历上书写“出院小结”。

四、质控结果评价及信息反馈

定期对医疗质量运行情况进行评价。根据每季度按《医疗质量考核评分标准》考核结果进行评价,每季度对医疗质量重点指标进行统计,根据完成情况对控制方案、方法、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找出调整改进的方法,打到质量的动态控制持续改进。

篇7:医疗质控总结

一、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医院各项工作,一年来,院领导深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医院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此,我们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抓住中共中央关于掀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为契机通过上党课,学党章,开展“行风评议会”,召开院职工会多种形式进行学习。让全院干部职工感受到医院实践“三个代表”就是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诚信立院,保护病人利益,医院把“诚信服务,透明医疗”做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结合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在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中开展了救死扶伤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二是结合医院特点,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重点强化以人为本的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三是开展“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一切服务于病人”的理念教育,进一步强化医护人员对病人的爱心、关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四是结合行风评议和普法教育活动进行纪律和法制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和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党员干部十不准》、《医务人员十不准》、《执业医师法》、《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

三、狠抓医疗质量与安全医疗,不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发展,医院通过推行“一级甲等”医院标准,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按照“病患至上”的要求,在全院实施了全面推行质量策划与改进。医院全面引入与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坚持“医疗安全无小事,病人利益无小事”、“所有缺陷都是可以避免的”等质量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1、做好2009年医院工作计划,进一步建立各组织机构,各组织按各自的职责开展各专业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评价、督促。努力使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和部署的工作要求落实到实处。

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管理方案、管理办法,使医疗护理活动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严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3、医院完善了医疗质量管理负责制,频繁对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坚持院长质量查房、院长总值班、护士长夜班、医疗缺陷告示、医疗护理分级管理制等重要的医疗安全管理制度.。.4、严格执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执行用血登记、用血报批、检验核对制度。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按要求消毒、毁形、焚烧处理,把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限度。

5、医院紧抓以手术管理为核心的医疗风险教育,切实落实患者知情和风险告知制度。

6、强调对一些特殊用药的管理,并对存在不安全因素和薄弱环节的科室进行了重点要求,对重要岗位及工作环节不定期的进行了抽查,确保了安全医疗。

7、加强对临床各科室危重病人的管理,严格三级查房制度,不定期地抽查各医疗区查房情况及门诊首诊负责制执行情况。

8、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007年增加了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奖金倾斜,较好地调动和稳定了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上述一系列质量管理措施,使“质量效益”这一管理概念转变成医院管理中最活跃、最行之有效的因素,把人员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潜力充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高效和安全,最终反映在医疗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抓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开创业务工作新局面,人才培养,人才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医院医疗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技术人才素质。只有拥有一批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创造能力的技术人才,医院才能办出成绩,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科学水平。特别在医医疗市场激烈竞争年代,我们用战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去落实人才建设工作。多年来我们重视人才建设,把好进人关,重视老队伍的培训提高,对年轻队伍按着高起点、高要求、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标准建设。2007年,根据医院人才实际需求,聘用专本科学历人员2名。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的科学,新的技术不断涌现,知识废旧率越来越快,如果不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现代医院管理非常重视医务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尤其竞争年代,谁掌握了高新技术,谁就掌握了制高点、主动权,谁就会占有一块生存发展的空间。之所以,我们把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技术换代做为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做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实施。并通过继续医学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去落实。2007年年,我们共派出2名人员到县级以上医院深造学习,10名医护人员到县、市、省级医院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学习班参加短期培训,11人接受本、专科专业教育。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特别是与强势医院相比,在人才建设、科技发展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医院的管理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医院改革的步伐还不大;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质量及服务态度不优。这是当前损害医院形象,制约医院快速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有些科室尤其是窗口科室,个别同志还没有把热情周到的服务当作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认真加以对待,人性化服务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2、医疗质量还有薄弱环节,在例行工作检查中,发现有处方、病历书写不规范等情况。

3、医院的学科发展不够平衡,院内学术氛围不够浓厚,部分科室满足于做好日常工作,无科室发展及专业建设的远期打算及近期计划,满足于目前取得的成绩,盲目乐观,缺乏创新动力,责任意识不强,医院学科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某些学科甚至在倒退。

4、人才结构不甚合理,人才梯队尚未形成,名医、名科带动效益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学科带头人尚显不足,人才断档现象存在。

5、少数职工事业意识淡漠,缺乏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远远不能适应医院市场化的客观需要,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少人仍然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等、靠、要思想严重,仍有一部分同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经营意识危机意识缺乏,仍存有吃大锅饭、抱铁饭碗的思想,与形势发展格格不入。

6、个别科室办事缺乏计划性,随意性较大,缺乏按规章制度办事的自觉性,在履行岗位职责上不尽人意。

7、今年虽然没有发生责任性医疗事故,但医疗纠纷,医疗差错事故苗头尚存,如不引起重视,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8、医院的硬件建设、就医环境与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医院门诊部、急诊科、功能科的就诊条件急待改善。

篇8:医疗质控工作安排

1 健全医疗质量全程监控体系, 严格履行各级职责

在创建期间, 我院构建了一个全员参与的三级医疗质控网络, 形成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能管理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的互动和医疗质量管理上下联动的良好格局。

1.1 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

完善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体系,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各质量相关委员会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 定期研究医疗质量管理等相关问题, 记录质量管理活动过程, 为院长决策和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提供支持。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切实发挥其核心的主导作用, 负责全院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实施以环节质量为重点的全程控制管理模式, 尤其抓重点环节、重点科室和重点人群。定期召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 梳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动态, 进行阶段工作总结分析, 讨论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案[1]。

1.2 职能管理部门质控

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本领域质量与安全管理职责, 根据我院总体目标, 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工作计划与考核方案。医务处和护理部作为主要的医疗质量管理部门, 认真履行职责, 发挥职能作用, 负责医疗质量与安全动态管理, 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与评估, 组织开展医务人员质量安全学术教育, 提升全员质量安全意识与知识能力, 推进医疗质量管理持续进步。医务处下设质控办, 收集反馈各层面医疗质量控制信息, 并针对各个科室不同情况编写个体化的《医疗质量考评表》, 总分为1 000分, 内容包括科室管理、核心制度、质控指标、技术项目等, 每月定期考核, 对医疗质量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1.3 科室质控

各临床和医技科室成立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负责贯彻落实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方案, 定期召开科室质控会议, 提出改进措施, 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科主任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各科室确定1名质量控制联络员, 协助科主任完成科室的质量控制工作。

2 全面梳理、修订各项制度, 加强质控教育

为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增进医院的社会效益, 必须建立健全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使医院各部门、各科室、各级各类人员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守章必严、违章必究。为此, 医院根据《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2版) 》的要求和我院实际情况, 全面梳理并修订相关制度, 组织整理了《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制度汇编》, 进一步推动医院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进程, 其中, 仅医疗制度就修订了150余项。同时, 加大制度落实力度, 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以及入出院诊断符合率、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发生压疮的出院患者人次、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次数、非计划再次手术例数等核心指标的运行情况。

创建期间, 医院邀请院内外专家对院领导、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科主任、护士长等中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了6次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培训, 使其掌握科学化的医院质量管理理念, 推动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不断趋于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创建办将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方法、核心制度、操作规范等涉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文件资料汇编成册下发到全院各科室, 并将以上文件资料的电子版发布在院内网上,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讨论;各科室利用早交班时间组织学习“三甲”评审标准与实施细则中知晓率和合格率要求达100%的应知应会内容。科主任根据医疗质量检查与考核中发现的问题, 结合信息统计中心每月公布的医疗质量统计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和总结。开展了多场以全院大课教育与科室内部学习为主的医疗制度与医疗法律法规专项学习与培训, 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学习、质控标准学习、医疗规范学习、医疗质量管理典型案例分析、维权自律与医疗安全讲座等, 以上内容均纳入创“三甲”应知应会考核中。

3 强化医疗质量检查与监督, 落实反馈考核机制

我院构建的三级质控网络中, 各级组织按要求和职责开展监督与检查, 将医疗质量检查的考评分数纳入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 作为科室的绩效评价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科室奖金二次分配、人员评聘晋升晋级等挂钩, 增强了质控工作的约束力。其中, 质量奖占临床绩效的很大一部分, 与临床路径、药占比、平均住院日、三四级手术、微创手术比例等指标完成情况直接挂钩, 将检查的定性评价升级为数量和质量的量化管理。制定《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师记分考核办法》, 规定医师的执业行为将按规定给予记分, 分值达到12分时将暂停执业1个月~3个月, 期间待遇同待岗, 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同时记分还影响年终评优、晋升等。

3.1 科室自查自评

由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实施医疗质量控制, 科主任负责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考核与持续改进, 每月10日之前组织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按要求开展活动, 自查本科室诊疗常规、操作规范、医院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履职情况, 将自查结果反馈到医疗组和责任人, 对潜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和措施。对各项医疗质量指标结果进行分析, 如: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分析、输血管理、超30 d住院、不良事件等。对《医疗质量考评表》中的指标项目进行自评, 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数据与指标, 并结合患者投诉等情况, 主动查找医疗隐患与缺陷, 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 运用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进行持续医疗质量改进。

3.2 职能管理部门检查

医疗质量管理部门严格履行职能, 在质控体系中发挥重要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信息科和病案室对各科室平均住院日、治愈率、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等基础质量、终末质量及环节质量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将结果作为评价科室医疗质量的重要依据;感染管理办公室对院内感染进行综合性的目标监控。医务处每周有固定工作日深入病区对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进行全面检查, 内容包括在院病历书写、核心制度执行、危急值管理、临床路径等, 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 限期3个工作日内对检查存在的问题整改到位, 书面内容上交医务处。医务处质控办、门诊部核查或抽查各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考评表》的自评内容,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或表格填写的不实内容纳入绩效考核或记分考核。

质量管理部门将每月检查、收集所得的医疗质量控制信息及各项考核结果通过院周会、科主任例会、质控员专题会议、每月《医疗质量控制简报》等渠道, 及时反馈到相应科室, 并督促限期整改。同时制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和目标, 及时调整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正确有效地实施医疗质量管理措施, 保证医疗质量的不断提升[2]。

3.3 院级监督检查

医院与各科室签订医疗责任书, 强化医疗风险防范与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召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专题会议, 对临床、医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提出阶段性工作重点, 对整改项目及时进行“回头看”, 形成医疗质量控制的长效管理机制。

由分管院长带队医务处、护理部、门诊部等质量管理部门对医疗质量控制及患者安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 使检查制度化、标准化、常态化, 并通过科主任会议、院周会等形式及时反馈。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组织数十位专家组成病历评审专家组, 制定运行病历和出院病历检查标准和考核细则, 每月抽取全院各科室重点病历, 尤其是必备技术项目病历进行考核评价;同时, 聘请2位老专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 (HIS) 检查软件对全院各病区病历进行实时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至临床医师。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定期对医师处方、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监测, 抽取出院病历进行医嘱质量点评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点评, 定期公示点评结果, 评估全院药物使用总体情况, 提出干预改进措施, 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以上相关检查考核结果作为科室和诊疗组考核 (月考核和年度考核) 及科主任考核的重要依据[3]。

通过三级质控网络的构建与实施, 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医疗质量水平显著提升, 患者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顺利通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调研初评和现场评审, 并被确认为江苏省实施患者安全目标合格医院。

参考文献

[1]谭学书, 喻明成.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医院管理持续改进的效能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 (17) :144.

[2]魏永祥.加强医院全程医疗质量监控的体会[J].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 (2) :171.

上一篇:万米接力赛策划书及总结下一篇:定轴轮系公开课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