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2024-05-03

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精选10篇)

篇1: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藏戏》。本单元是以感受“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藏戏》一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别具一格,内容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学的重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藏戏的图片及介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读课文,理清思路

引导性提问: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圈画语句,建立整体感知。

(三)了解藏戏的形成1.自读第5-7自然段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唐东杰布和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八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四)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第1-3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蕴含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第8-18自然段,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4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5—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7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4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5和16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第8-14自然段。

(2)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第15和16自然段。

(3)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第17自然段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描绘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反映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说板书设计

本次板书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洁呈现藏戏的形成及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篇2: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藏戏》。本单元是以感受“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来编排教学内容的。《藏戏》一文是一篇知识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民俗散文,它以总—分—总的关系结构全文,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顺序、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别具一格,内容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颇具文学色彩。

二、说教学目标

1.积累本课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默读课文,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教学的重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情,主要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法,充分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通过教师穿针引线,释疑解惑,激励点拨,归纳提炼,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到实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藏戏的图片及介绍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读课文,理清思路

引导性提问:藏戏同其他剧种相比,独具魅力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圈画语句,建立整体感知。

(三)了解藏戏的形成

1.自读第5-7自然段后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试图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带点的词,来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唐东杰布和七兄妹组成的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哄笑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八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

(四)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1.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1)找读第1-3自然段,说说你都读出了什么。

藏戏有三个突出特点;世界上这样的剧种很少,而藏戏是其中之一;连续三个排比式的问句,更加突出了藏戏的特点,其中还蕴含着民族的自豪感。

(2)练习朗读后,找学生朗读,要求分别读出藏戏的特色;藏戏剧种的稀少;中国拥有藏戏的自豪。

2.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1)默读第8-18自然段,找与第一部分相对应的具体描写。(8—14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戴着面具演出的特点;15—16自然段写的是藏戏演出没有舞台的特点;17自然段写的是藏戏一部戏要演出三五天的特点。)

(2)自由读8—14自然段,说说你进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3)看图片,结合具体的面具,说一说颜色象征了什么,对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张。

(4)自由读15和16自然段,结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体会藏戏以广阔的大自然为背景,道具更是简陋到了极点。

(5)你想看藏戏吗,为什么?(感受藏戏的自然、古朴、神秘这些独特的魅力。结合看戏人,来体会轻松自然、随心所欲带给人们的艺术享受。)

3.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1)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生读第8-14自然段。

(2)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没有舞台呢?生读第15和16自然段。

(3)师: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生读第17自然段

(五)总结

许多地区、民族,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奇葩。藏戏,作为藏族的传统剧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六)课文小结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描绘了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戏形成过程以及鲜明的特色,反映了传统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五、说板书设计

篇3: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一、说教材

《匆匆》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的思想感情。文章多处运用各种修辞和大量的叠词,语言优美,读来轻巧、婉转,适合朗读背诵。

二、说教学目标

1.会写“藏、挪”等6个字,正确读写“空虚、叹息”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文章语言清新自然,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更不必过多的讲解分析,最主要让学生多读,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自悟自得,受到美的熏陶。

2.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重点词句品悟法。让学生充分读课文,找出描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有关片段和句子,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领悟这些语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创设情境:①老师默站一分钟,问现在大约过了多长时间?②你们算算从出生到现在走过了多少日子?

让学生形象感知时间的流逝。

学生自由交流,引出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思考,引入对课文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再随堂检查,明确读音。

让学生观察生字,自主发现、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我视情况补充。

老师范读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学生跟读。

思考问题: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时间的匆匆流逝。)

2.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课文是如何描述时光来去匆匆的呢?请试着划分段落,并总结段意。

全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提出“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的问题。

第二段(2—4):具体地写日子的匆匆流逝及作者的反思。

第三段(5):照应开头,再次提出开头的问题。

(四)品读第1自然段

1.播放课文第1自然段范读录音,画出文中的排比句。说一说这个排比句说明了什么。

2.“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有又到了哪里呢?”这句话表达作者内心怎样的感受?

提示: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

3.分小组比赛朗读这一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五)品读第2、3自然段

1.读第2-3自然段,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

2.讲解词语“确乎、头涔涔、泪潸潸”的意思。

3.指导朗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语气舒缓低平)

4.算:八千多日子是多少年?以你的年龄算,你已经生活了多少个日子?读了这些文字,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比喻的形式说说你对时间的看法。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作者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的事情“吃饭、洗手、睡觉、沉默”等的描述,赋予时间以生命,十分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时间是怎样一点一滴在不知不觉中从我们身边流逝的。

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六)精读第4自然段

1.老师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面对逝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情感呢?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3.这一段和第1自然段第1句话都是连续的问句,体会问句的表达作用。

4.结合所学,同桌之间交流一下有哪些关于惜时的名言。

(七)赏析文章的结尾

1.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结尾与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和文章的主题。

2.读一读首尾照应句,注意读出自己的感情。

(八)拓展延伸

1.搜集阅读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古诗,开展交流。

2.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时间的流逝本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平常现象,为什么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

提示:作者能写得如此感人是因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深叹息和深刻的反思。

3.时光还会怎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仿说。

(九)课文小结

本文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五、说板书设计

篇4: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

《琥珀》是第二单元展现科学世界的第一课。本课属于科普小品,从琥珀的形成、被发现、科学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全文语言生动易懂,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感受生命的突变和渐变,还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作者说明语言的生动,想象的准确以及作者推测琥珀形成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琥、珀”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会写“怒、吼”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怒吼、松脂”等词语。

2.默读课文,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4.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文推测的依据。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能根据琥珀的形成过程,说说课文推测的依据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画面,引导入境,促进朗读,帮助理解。

2.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达到以读促悟;通过小组讨论法,给学生创造各抒己见的表达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思维能力。

《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年级学生思维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学习能力和独立性增强,且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等方式,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课堂,让学生能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多媒体展示琥珀图片,让学生描绘琥珀。

同学们见过琥珀吗?你会用哪些词语来描绘琥珀?这么美丽、珍贵的琥珀是怎么来的呢?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考察学生认读情况。

指导正音,学生自主交流识字方法,怎样更好地记住这个字?怎么把这个字写得工整好看?学生交流、讨论写字的发现,我再根据情况做写字指导。

(三)了解文章内容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说说课文大意。

2.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12自然段)写这块奇异的琥珀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第13——17自然段)写这块琥珀被发现。

第三部分(第18自然段)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和价值。

(四)默读课文,交流疑问

1.学生默读课文,提出疑问

2.总结疑问,交流解决。引导思考:(1)这块琥珀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2)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五)感知琥珀的形成1.体会松脂球的形成。(炎热天气,松树渗出松脂;苍蝇、蜘蛛相遇被松脂包裹;松脂不断下滴,形成松脂球。)

2.体会化石的形成。(地壳变化,漫长的时间演化,松脂球变为化石。)

(六)感知推测,体会珍贵

1.学生齐读第18自然段,引导了解科学家们知道的是什么?不知道的又是什么?

2.结合前文对琥珀形成的推测,体会科学家想象和推测的合理性。

3.体会琥珀的价值。(琥珀对历史的完好保存、对科学家研究的意义)

(七)拓展实践

1.实践演说: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2.拓展阅读:课下读一读柏吉尔的《乌拉·波拉故事集》,感受更多的自然奥秘。

(八)课文小结

这篇科学小品文通过合理的想象,从一块琥珀的发现,推测到几千万年前的故事和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使我们进一步增加了有关化石的科学知识,激发了我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五、说板书设计

篇5: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著名的漫画大师文学家丰子恺先生描写动物的一篇佳作。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高傲。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并运用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用“鹅老爷”“不胜其烦”“架子十足”等似乎含有贬义的词语来表现鹅的个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嚣、吭”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看”。会写“吠、促”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即将、姿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体会语言的趣味。

3.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

4.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用对比的写法。

5.比较阅读《白鹅》和《白公鹅》,说说两位作家笔下的鹅的共同点,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

6.能根据“叫声、步态、吃相”分类摘抄文中表现鹅高傲的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高傲”写清楚的是教学的重点。能根据问题提示,结合具体语句,体会文章对比的写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让学生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作者语言之中蕴含的喜爱之情。

2.入景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联系实际对比自己,体会白鹅进门时的高傲,同时引导入境,想象鹅可能是在说什么,体会白鹅叫声的高傲。在不断的角色体验过程中,理解课文,获得情感,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时也能更好地得到教育。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以学生都很熟悉的诗歌《咏鹅》引入本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探究,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生字较多或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抽查朗读。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讨论识字方法,帮助识记。对难读的句子,交流朗读方法和要点,学生进行展示读。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用课文中的词概括)

口头填空:这是一只……的白鹅。(高傲、傲慢、从容不迫、一丝不苟、架子十足……)

2.你从哪里知道这是一只高傲的白鹅?(引导学生找相关段落,并完成如下板书。)

姿态:左顾右盼叫声:引吭大叫

步态:从容不迫吃相:架子十足

(四)初识“高傲”

1.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白鹅的“高傲”?

2.品词: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3.表演朗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五)再识“高傲”

1.体会:①鹅的叫声很高傲。②鹅的步态,更是傲慢。③鹅吃饭时,架子十足。

2.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叫声、步态、吃相写具体的?找出重点词句读一读,体会作者的写法。

3.小练笔(填空)

(1)鹅的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从这三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2)鹅的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从这句中你体会到什么?)

(3)鹅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架子十足(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品读句子,体会趣味

1.学生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2.具体分析步态与鸭的对比、吃相与狗的对比的句子,体会文章的写法,感受语言的趣味。

(七)课文小结

本文从叫声、步态以及吃相三个方面对白鹅高傲的特点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五、说板书设计

篇6: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芦花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芦花鞋》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选自曹文轩的《青铜葵花》,以做芦花鞋——卖芦花鞋——送芦花鞋为线索,表现了青铜的勤劳懂事、淳朴善良。

课文用空行的形式安排内容,提示学生将课文内容分为几部分来理解把握,也是前面利用小标题的方法读长文章的延伸。教学时,一是提示观察文章的编排特点,发现空行的提示,二是要引导学生从具体事情中体会主人公的人物品质,三是引导入境悟情,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意犹未尽的描写。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

3.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

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的内容,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感受青铜一家淳朴、善良的品格是教学的重点,后一个也是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引导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学能力的平台。

2.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合作学习不仅能互通有无,更可以提高学习的幸福指数。本节课安排了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疑惑,解决问题。

3.探究学习,拓展能力。学习一篇课文,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固然重要,碰撞思想的火花更加必不可少。我采用探究学习法,将故事延伸至课外,引导学生课外的延伸阅读、观察了解,感受生活中的善良淳朴。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由作家曹文轩及《青铜葵花》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一来拓展学生的课外了解,激发课下延伸阅读的兴趣;二来奠定对本课主人公的初步认识,为课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生字词

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难理解的词语。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生字词及朗读情况。指导正音。

对易读错的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帮助识记。

对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交流解决,教师视情况指导。

(三)初读课文,总体把握

1.资料补充。读之前先介绍作者曹文轩和《青铜葵花》,重点介绍青铜一家的人物背景。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示:课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讲述了青铜卖芦花鞋的故事。

3.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他主要做了什么?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课文的主人公是青铜,课文主要讲述了他雪天里卖芦花鞋的故事,青铜是一个勤劳、淳朴、善良懂事的好孩子。

(四)品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芦花鞋制作的工序是什么?为什么青铜家要做这么多芦花鞋呢?在课文第一部分中找出相关答案。

2.分角色朗读第5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

提示:体会到了青铜与葵花之间的纯真与美好,这一段展现了青铜与葵花的善良与淳朴。

3.积累文中描写芦花鞋的语句,感受芦花鞋的美。

句子:那柔软的`芦花,竟像是长在上面的一般。被风一吹,那花都往一个方向倾覆而去,露出金黄的稻草来。让人想到落在树上的鸟,风吹起时,细软的绒毛被吹开,露出身子来。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课文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默读课文,指名学生回答。

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主动去卖剩下的十一双芦花鞋。

2.芦花鞋好卖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提示:好卖,“那些芦花鞋实在太招人喜欢了,一双一双地卖了出去,仅仅过了三天,就只剩下十一双了”。

3.想一想,青铜为什么执意在雪天出去卖芦花鞋呢?

4.家人与青铜的对话体现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提示:讲述了青铜雪天卖芦花鞋的经过。

2.青铜卖鞋的时候环境怎么样?提示:下着大雪,很寒冷,街上没什么人。

3.读第16-17自然段,想一想这两段的描写体现了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

4.终于等来了几个人,青铜为什么认为那几个人不会买芦花鞋?

因为他认为,城里人是不会买他的芦花鞋的,他们只穿棉布鞋和皮棉鞋。

5.当那几个人非常喜欢芦花鞋,要买鞋时,青铜有什么反应?

青铜一直疑惑着,直到人家一个劲地问他多少钱一双,他才相信他们真的要买这些鞋。他没有因为他们眼神里闪现出来的那份欣喜而涨价,还是报了他本来想卖的价。

6.你觉得青铜卖完鞋之后会有什么感觉?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让学生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7.再次默读这一部分,说一说你觉得青铜是一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指名学生回答。

(四)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读这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

青铜把自己脚上的鞋脱下来准备卖(送)给了别人。

2.青铜为什么心里觉得有点儿对不住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提示:因为那个人觉得没有买到鞋,觉得很可惜,青铜心里很为那个人感到遗憾,这表明了青铜心地善良,善于为他人着想。

3.青铜最后是怎么做的?(脱下了自己脚上的那双芦花鞋,去追那个没有买到鞋的人。)

4.读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青铜在雪地上奔跑的画面,你有什么感想?

(五)拓展延伸

1.分小组朗读课文,谈一谈自己学完本课的感想。

2.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课文每个部分添加小标题。

3.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课文小结

本文讲述了少年青铜在雪天卖芦花鞋,为了满足他人愿望甚至脱掉了自己唯一的一双新鞋卖给他人的故事,展现了青铜不怕艰苦,善良淳朴的美好品质。

五、说板书设计

篇7: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古诗三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说教材

《古诗三首》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伟大的品质”,编排的课文都表现了人物的高尚品质。本课由三首古诗组成。《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被贬入吴,送好友辛渐赴洛阳时所作。诗人送别友人,并借友人告知他在洛阳的亲朋好友,他虽然身处逆境,但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格调开朗,感情真挚。

《塞下曲》是唐代诗人卢纶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是组诗《塞下曲》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墨梅》是元代诗人、书画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画梅,也喜咏梅,这是他的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坚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诗的前两行写实,强调 “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行抒情言志,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颜色好,只是要让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诗句意思。

4.结合诗句意思,领悟其中表现的精神品格,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是教学的重点,读懂诗句意思,领悟其中蕴含的精神品格,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入诗境——想象画面解诗意——吟诵诗词品情感”的教学方法,注重图文结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诵。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以读为本”的理念,让朗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以诗意的语言描述古诗内容引入,将学生带入古诗的情境中。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由读古诗,标出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我利用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诗句,检查生字认读、古诗朗读情况。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识字写字方法,帮助识记、书写。

(三)品读《芙蓉楼送辛渐》,感悟品质

1.师释题,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生诵读古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学生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疏通诗意。

3.师引导学习一、二句,体会离别之情。

4.小组合作学习三、四句,感受诗人高洁的情怀。

5.学生感情朗读全诗、背诵默写本诗。

6.归纳主旨:《芙蓉楼送辛渐》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了诗人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四)学习古诗《塞下曲》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指导正音。

2.解诗题,知诗人。师释题:“塞下曲”是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

3.看注释,解诗意。课件出示注释,学生探究诗意。

师:谁能将这首诗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学生举手回答,师相机补充。)

4.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5.归纳主旨:《塞下曲》描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情景,气概豪迈,赞美了守边将士慷慨出击、不怕环境的恶劣,随时准备杀敌的大无畏精神。

(五)学习古诗《墨梅》

过渡:我们感受了边塞的苦寒,现在请大家来欣赏几幅图片。(出示梅花图)

谈话引入:梅花真美呀!提起梅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词语?(淡雅、高贵、清秀脱俗、不畏严寒……)

接下来我们就随着诗人王冕,一起感受梅花的高洁。

板书:墨梅

1.解题,知诗人。

(1)出示墨梅图。师引导:为什么称它为墨梅?学生由图探索发现。

(2)师:对作者王冕大家了解多少呢?谁想来介绍他?(课件出示王冕简介)

2.正音,明诗意。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正音。生齐读。

3.小组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思考:王冕笔下的梅花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

5.探究品格。重点理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小结:王冕正像这墨梅一样——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弥漫在天地间的,不仅是梅花的清气,更是王冕的清白正气。

6.体会写法。师引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既是说梅花,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诗人一语双关,借墨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7.归纳主旨:《墨梅》中诗人借墨梅言志,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洁自守的高尚情操。

五、说板书设计

篇8: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四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宝葫芦的秘密》,欢迎大家分享。

一、说教材

本课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奇妙的童话”为主题组织课文。这篇文章一如它的篇名,充满奇妙的想象,引起人阅读的兴趣。课文选自童话大师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讲述了小学生王葆在成长中听奶奶讲述奇妙的宝葫芦的故事,感受到宝葫芦的神奇,幻想自己也能有一个宝葫芦的故事。课文为我们展现了关于宝葫芦的各种奇妙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童话的美好神奇。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妖、矩”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冲”,会写“介、绍”等15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3.读文中奶奶讲的故事,体会童话奇妙的想象,尝试根据文中的故事进行创编。

?默读课文,能说出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读文中奶奶讲的故事,体会童话奇妙的想象,尝试根据文中的故事进行创编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展开讨论、交流,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解决学习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以影片片段《宝葫芦的秘密》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让学生默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圈出课文生字,查字典自主学习。

我再利用多媒体检查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认读,抽查朗读。对易读错、写错的字让学生交流讨论识字方法,帮助识记。对难理解的词语,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交流讨论,理解意思。

(三)默读课文,整体把握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

(1)宝葫芦奇妙在哪里?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

(2)奶奶给王葆讲了几个关于宝葫芦的故事?

(3)这篇课文是以第几人称来写的?想一想这样写的好处。

(4)如果你得到了宝葫芦,你会做些什么呢?

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1-4自然段(第一部分)

1.读第1-4自然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一部分介绍了王葆自己,写自己要讲一个宝葫芦的故事。

2.课文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开头,这种开头有什么特点?(开门见山)

3.引导学生体会第2、3自然段中设问手法运用的好处。

(二)学习第5-14自然段(第二部分)

1.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一段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

2.读第6-9自然段,从王葆和奶奶的对话中,我们能读出什么?(写“我”小时候很淘气。)

3.体会“撵”字运用的好处。“撵”用在这里,一是可以表现出奶奶年迈,追赶“我”十分不易,二是表现了“我”的调皮,体现了语言的趣味性。

4.奶奶给“我”讲宝葫芦的故事这一规矩的由来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三)学习第15-16自然段(第三部分)

1.读第15-16自然段,体会宝葫芦故事的丰富多彩,感受奶奶丰富奇妙的想象。

2.第16自然段采用了什么构段方式?有什么作用?

提示:总——分,写出了宝葫芦神奇无比。

3.宝葫芦的秘密是什么?指名学生概括。(得到这个宝葫芦的人们,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幸福极了)

(四)学习第17-21自然段(第四部分)

1.引导学生重点体会第19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

提示:破折号表示意思的转折。

2.“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这两句话说明了什么?

提示:表现了“我”对神奇的宝葫芦的向往,充满了童趣和天真。

3.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写“我”受到奶奶宝葫芦美好故事的感染,希望拥有宝葫芦的美好愿望。)

(五)拓展延伸

1.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故事奇妙的想象?

2.从奶奶给王葆所讲的故事中选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

3.课外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了解王葆得到宝葫芦之后的故事。

(六)课文小结

本课写了奶奶用宝葫芦的故事哄“我”听话,“我”从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感受到宝葫芦的神奇,希望自己也能有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生活的美好、孩子的童趣天真和童话故事的神奇想象。

五、说板书设计

篇9:部编版六年级下小学语文说课稿:《藏戏》

一、说教材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文向我们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及纳米技术在身边的应用,阐明了纳米技术造福人类、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乒、乓”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率”,会写“纳、拥”等15个字,会写“纳米、拥有”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把文中的科技术语读正确。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解决。

3.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出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的理解。

4.能结合对纳米技术的认识,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对它的运用。

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交流解决;能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出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的理解是教学的重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思考,在一定语境中品味读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和语言的简洁性,在读书中揣摩课文的说明方法。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图片,补充资料,尽可能把抽象的文字变得直观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品词析句法、以读代讲法、质疑讨论法、读写迁移法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板书课题导入,以“纳米技术”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解决生字词。我再随堂检查,明确读音。

让学生观察生字,自主发现、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我视情况补充,学生随指导练习,我随堂指导。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朗读(抽读、举手读),指导把科技术语读正确。(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天梯、纳米缓释技术等)

3.学生交流:读了课文,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四)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读一、二自然段,理解“纳米”“纳米技术”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结合句子,理解填空,引导学生认识纳米和纳米技术。

2.研读第三自然段,理解“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这句话?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相关资料,说说纳米技术在身边的运用。

3.研读第四自然段,理解“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

学生自由朗读,交流:①纳米技术可以从哪些方面让人们更加健康?②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纳米技术还在哪些方面让人们更加健康。

(五)总结课文,理解内容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结合全文,理解感悟。

2.回顾交流: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如果说20世纪是微米的世纪,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3.总结课文。

(六)拓展延伸

1.补充资料,展示运用。(美国研制成功的“自净”玻璃、中国研制成功的纳米材料陶瓷、纳米汽车坐垫等)。

2.大胆想象,理解应用。

引导学生想象、交流自己对纳米技术的运用,加深对纳米技术改变人类生活、为人类造福的认识。

(七)课文小结

课文介绍了纳米、纳米技术的特点,描述了纳米技术在人们身边的运用,以及对人们健康的有益作用,让我们感受到了新奇的纳米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激励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

五、说板书设计

篇10: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

1、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写完之后,能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过细致的叙述表达情感。上节课,我们用几句话表达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今天,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经历,把它写成一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板书:让真情自然流露

二、回忆经历,拓展思路。

1、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都有哪些情感体验,用一个词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展示表示情感的词语。

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

惧怕愤怒难过追悔莫及忐忑不安愧疚沮丧

3、给这些词语归类,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表示好与不好)

三、联系生活,思考题材。

1、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难忘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

2、说说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

3、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交流感受,总结写法。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

2、各抒己见,细说自己的感受。

(1)同桌互相说一说: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

(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

3、教师点评总结。

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写作方法指导:

(1)精描细绘见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

(2)万事求实显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情,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

(3)直抒胸臆见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

(4)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五、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展开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

2、学生独立构思、书写,教师巡视。

3、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六、互读评议。

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给小组同学听,再说说觉得写得好的原因。

2、学生评议、交流。

3、小组内推荐写得好的习作供全班欣赏。

七、欣赏佳作,点石成金。

1、欣赏优秀习作,全班交流。

2、同学们交流:习作的优点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

3、学生拿出练习纸修改。

4。指名评改。

八、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分享心得。

板书设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事情的经过(情感的变化)

印象深刻的内容(具体)

教学反思

1、本次习作讲评课,注意把习作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习得方法并迁移运用。

上一篇:北庭镇小学2010年学校党建工作计划下一篇:简洁形的英文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