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论广东精神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2024-04-17

学者论广东精神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共7篇)

篇1:学者论广东精神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学者论“广东精神”: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2011-12-06 08:39南方日报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我有话说■李恒瑞

思考、概括、弘扬“广东精神”,是提升核心价值观念、促进文化建设的需要,是。这对广东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对广东、对全国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提炼、概括“广东精神”,在思想方法论上,我觉得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从一般与特殊的统一上恰当地定位。首先要思考中国的时代人文精神是什么,这种全国意义上的时代人文精神在广东突出和特殊的体现是什么、有哪些,这就是“广东精神”。“广东精神”应当既体现广东特质又体现中国时代人文精神,是特殊和一般的统一,不要把二者割裂开来。第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我倾向于优先考虑现实、现代、当代,同时又能体现历史的继承性。建议思考和概括“当代广东精神”,不一定要笼统地研究“广东精神”。第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要真正符合广东的实际情况,既符合广东精神层面的实际,又符合广东实践层面的省情,容易达到“共识”、“认同”。

基于以上考虑,我觉得“改革开放”应当是“当代广东精神”的集中、突出体现。第一,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时代人文精神的主体元素,又是当代广东精神的突出表现。广东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试验区。无论是改革开放的精神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广东都一直扮演着“先行者”、“排头兵”的角色。改革开放精神,是既体现广东特质又体现中国时代风范的精神状态,是一般与特殊的统一。第二,改革开放的精神,既反映了当代广东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状态,又恰当地体现了广东人文精神的历史继承性。特别是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以来,广东一直以具有改革精神和开放意识而闻名全国,正是这种历史人文精神的传承和积淀,才让广东有能力担当改革开放“先行者”的角色。第三,改革开放在当代广东,其精神层面和实践层次是高度统一的,在实践上和观念上广东都是先行一步的。第四,改革开放精神的内涵丰富,具有延伸性和包容性。它既是“五四”以来民主、科学、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的历史传承,又是这种时代精神的当代体现。在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的精神也是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进程。改革开放,是时代的重要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质和特征,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改革开放的精神,是社会主义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和要求。

如何概括“广东精神”是一个大问题,我这里仅仅提出一些方法论的意见,供参考。同时,作为“当代广东精神”,改革、开放、民主、科学的元素是不可缺少的。作者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篇2:学者论广东精神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一、武术精神

在古汉语中“精”的原意是精妙、精粹、精华、智慧, 含有“择其精华”之意。《说文解字》云:“精, 择米也。”这里的“精”就含有选择上等精米之意。《周易·乾》云:“刚健中不, 纯粹精也。”这里的“精”也是指物之精华。

“神”在古代典籍中含义颇广, 但主要是指与“形”相对的人的精神、意识。《荀子·天论》说:“天职既立, 天功既成, 形具而神生。”《淮南子·原道训》说:“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有何也?神失其守也。”这两处的“神”都是这个意思。

“精神”二字连用, 始见于《庄子·天道》。其中有云:“水静则明烛须眉, 平中准, 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 而况精神”。在古代典籍中精神之意与精华相通, 但现代意义的“精神”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的意识、思维活动, 是人类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总体;二是作为内在精微的智慧, 即第一层意义上的“精神”的本质内容, 指一切意识文化现象中内在的深层的东西, 是人的知、情、意的内核。许多学者把第一层称为广义的精神含义, 而把第二层作为狭义的含义。按这样的划分, 武术精神中的“精神”之含义, 当属第二层。就第一层而言, 并非所有的意识文化都能形成精神的, 可以形成“精神”的, 只能是“意识文化内在的深层的东西, 是人的知、情、意的内核”。简言之, 精神是意识文化中的精华。正如大卫格里芬所认为的那样, “精神”这一词意味着一种事关我们终极意义和价值的取向, 而非诸如权力、享乐等生活取向。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 它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它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民族精神特质。武术文化是孕育武术精神的母体与源泉。武术文化总是以不同的方式涵育着武术精神。武术文化有精华, 也有糟粕。精华部分, 合乎民族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武术精神的形成及其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换言之, 武术精神是武术文化的基因与内核, 是武术文化中的精华, 是从武术文化母体中升腾出来的最具象征意义的精神之光。相反, 武术文化中的糟粕在民族文化发展中会引起一种文化惰性现象, 造就的是消极、落后的国民习性, 不利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竞争, 阻滞民族前进的步伐, 是民族发展的桎梏。它生发的只能是民族劣根性, 决非武术精神。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认为, 一种思想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才能称为民族精神, “一个是具有广泛影响, 被许多人所接受, 还有一个是它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因此从武术精神的价值意义上讲, 武术精神必须是武术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积极思想的汇合和提炼。因此武术精神可以这样界定, 武术精神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 受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民族历史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世代相传的、被人推誉和各门派所认同、所信守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道德观念, 符合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方向, 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 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

二、武术精神在塑造民族精神中的价值

价值“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 表示物的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确切地说, 价值是客体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主体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这个概念所肯定的内容, 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 能够满足一定的主体需要。它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 是一个关系范畴。武术精神在塑造民族精神中的价值, 反映的也是一种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是武术精神对民族精神需要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是武术精神满足民族精神需要的有用性质。武术精神在塑造民族精神中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武术精神对爱国主义精神的塑造

在中国武术史上, 很多武技高超的人和普通习武者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目标, 他们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不谋私利而秉存大义, 不畏强暴而以鲜血和生命捍卫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完整。近百年来, 在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我国的关键时刻, 许多武林豪杰纷纷挺身而出, 为国家和民族的存亡甘洒热血。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刊、中山先生把武术精神归纳为“尚武精神”。从反抗外国和外民族侵略的角度看, 中华武术培养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那么, 如果从国内和本民族来看, 它塑造的就是中华民族刚强不屈, 同不良势力进行斗争的勇敢精神, 可见, 中华武术为振兴民族精神, 培养中华民族积极奋斗, 不畏强暴和勇于牺牲的优良品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中华武术对追求真理、强调独立人格精神的塑造

中华武术的学术渊源, 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时代的巫术舞蹈, 并由此开始逐步涵摄、概括和积淀了从先秦诸子一直到宋明理学, 以及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汇、冲突、融合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同时它又与兵家、杂技、戏曲、舞蹈相融汇,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技术系统。因而要认识和掌握武术, 必须有执着的穷尽其理的探索精神和独立品格。中国武术的认识层次是通过三个方面展开的。第一, 是身心关系, 哲学上称之为精神和物质关系, 通过对这个层次的认识, 来解决武术中的动静开合和形神体用, 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和祛病的目的。第二是认识武术运动中人的社会关系。武术通过“体用”关系上升为技击领域, 把人体内部的身心关系进行外化, 哲学上称之为客体和主体的关系。通过对这一关系的认识, 来掌握武术中的攻守进退、虚实刚柔, 达到防身、御敌、制人和取胜的目的第三是要认识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哲学上称之为必然和自由的关系。通过对武术运动中人与宇宙之间关系的认识, 探索人类这个运动中的主体, 怎样在包括自然和社会在内的整个时空大环境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并且利用这个环境来选择和解决自身各种力量的合理配置调控, 以及自身各种潜能的发掘和发展, 以达到修身养性, 修道怡情。中国武术受中国古代哲学影响而形成的这种从低级到高级, 由个人及社会直至整个宇宙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使人的认识论和实践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通过学习武术, 无疑培养了穷尽真理的人们的通于探索和追求独立人格的精神

3、中国武术对中华民族兼容精神的塑造

中国武术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它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 一方面与中国的儒释道、政治伦理、兵农医艺等相互联系, 互相作用, 共同组成绚丽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 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武术源远流长, 其中融汇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育等等, 表现出博大的兼容精神。综上所述, 中国武术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武术精神,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总之, 武术精神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中国武术同中国古代其它体育项目相比, 之所以长久不衰流传至今, 并不仅仅取决于它的体育、军事和娱乐价值, 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和文化价值。我们应该深入研究, 大力发掘和弘扬中华武术的精神, 培养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兼容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和敢于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和爱国主义精神, 以发挥武术精神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中的更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3。

[2]张建主编:《中国传统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7。

[3]张岱年:《文化与哲学》,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8:73。

篇3:国外学者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国外学者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禚明亮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世界仍具重要价值已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认可。其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全球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分析、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揭示,以及对当代工人运动及人类未来发展道路问题的思考等三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国外学者

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已得到世界民众的认可。在西方社会,人们对马克思的关注从未停止过。当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得票高居榜首,被以西方社会为主体受众具有极大影响力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公选为千年第一思想家。2003年法国报纸Nouvel Observateur开辟了一个名为“马克思——第三个千年的思想家?”的板块,专门讨论马克思的生平及思想。2004年,由德国电视公司ZDF发起的“谁是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的民意测验中,50万的观众投票给马克思,在最终的测验结果中,马克思排在总类别中的第三位、“当代影响”类的第一位,马克思成为德国民众心目中最具当代影响力的人物。2005年德国周刊Der Sp iege l甚至将马克思的头像作为杂志的封面,标题为“一个幽灵,回来了。”

2007年末以来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深化,不仅宣告了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理念的破灭,同时再一次展现了在资本主义体制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无法克服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工具,重新得到世人的关注。美国《社会主义与民主》杂志2010年12月刊刊登了一系列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马克思主义在南美”、“马克思主义在英语国家”、“马克思主义在西班牙语国家”等等。在德国,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马克思的手稿就已受到追捧。近年来位于德国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吸引全球游客前来了解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及影响。德国“马克思夜校”是由马克思主义者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班。埃森“马克思夜校”组织者贝亚特·兰德费尔德坦言,在德国,像她一样的“马克思主义者”并不多,“或许只有几万人”,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正逐渐增长,马克思夜校的开课地点也在不断增多”[1]。

为什么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关注度突然上升?究其原因,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2008年9月接受采访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重新燃起对马克思主义兴趣,主要源于两大历史事件: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二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2]。德国国际政治分析师米夏埃尔·道德尔施代特认为,在德国的知识分子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复苏”的迹象。“金融资本体制引发的危机给马克思主义带来新的现实意义。”也正因如此,一些马克思相关书籍和研讨会愈发受到人们关注。可以说,世界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世界人民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可进程。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听到一些“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杂音。因此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阐发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反映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日益科学化与深刻化。其次,从西方学者的角度出发,更能有力地回击西方某些右翼学者和媒体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真理性的污蔑和攻击。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的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对于分析当前全球性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价值

国外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性质的分析有助于解读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资本主义制度必将导致“生产过剩”危机的产生,这是一种周期性现象,是资本主义本身所无法克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将导致工人运动、革命的不断爆发。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更多地去思考另外一种不同的发展方式。法国人性网(ht t p://humani te.f r/)2010年4月17日刊登了对著名哲学家爱德加·莫兰与安德烈·多塞尔的访谈录。安德烈·多塞尔指出:“我认为,今天我们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期。人们开始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它所蕴含的批判精神依然适合解决我们现时代的难题。”“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是总结全球化了的世界。而且我认为,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建构的当今世界已到达了一定极限。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回到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马克思,回到思考人类不同发展方式的马克思那里,是大有裨益的。”[3]

澳大利亚学者戴安·费尔德斯(Diane Fieldes)在《马克思主义过时了吗》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意大利哲学家贝奈戴托·克罗齐(Benedet to Croce)曾在1907年宣称,“马克思主义必定死亡”,而就在十年之后的俄国革命的胜利就彻底击碎了他的谬论。马克思、恩格斯毫不留情地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该制度将社会创造的大量财富积聚到少数人手中,而且资本主义还会周期性地爆发“生产过剩”的危机,造成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失业。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关于资本主义如何运转的理论,还是关于如何驱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工人自己的斗争将终结资本主义的历史,因为工人的劳动是“老板们”利润的源泉,因此有能力推翻资本主义。他还指出马克思的理论在很多方面都适合解决当代的许多问题。资本主义剥削、危机和战争是资本主义造成社会紧张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导致公开的对抗、罢工,以及未来更强力的斗争[4]。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二、马克思主义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中的重要价值

国外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特征之一是社会的严重不公平,少数财团掌握着大多数民众的生产资料,并占有广大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这种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公平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越来越穷、资产阶级越来越富。在国际范围内,资本主义中心国家越来越凌驾于边缘国家之上,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而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战争、危机和贫苦等社会弊端最终只能由社会主义制度根本解决。

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不公平性。美国独立学者阿尔蒙·巴格多亚(Armen Baghdoyan)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对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的价值》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和资本主义性质的揭露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掠夺性。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中心问题是经济体间的不平等关系。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剥削型的生产关系,不能解决劳动成果的平等分配。在一种所谓的自由市场条件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只能导向不平等的商品交换,大量财富从边缘地区流向中心地区。随着经济差距的深化,欠发达国家长期被束缚在发展无力的状态,最终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停滞。对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剥削性,他指出,经济势力强大的国家利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甚至是世界贸易组织不仅获取大量财富,而且同时获取弱小国家的生产资料。这些国家利用各种手段来拓展其垄断实力,加强对世界市场的操控。因此,在由实力不对等的市场竞争中,强者总是获胜,弱者总是失败,中心地区总是以牺牲边缘地区的经济利益来攫取剩余价值。[5]美国学者康尼·福尔德克(Connie Furdeck)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性》中指出,认为社会主义已经死亡、马克思主义不适合当今世界的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发展动力和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的揭示仍具有现实意义。他认为,马克思解释了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所有的工人都受到经济上的剥削,虽然这种盗窃是隐藏在“工作一天,获得一天工资”的辞藻之下的。获取利润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贪得无厌,随着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内确立优势地位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将成为一种商品。马克思还解释了财富如何积聚到少数人手中的过程,以及小资本主义者和独立生存者将失去其财产而沦落为无产阶级。[6]

三、马克思主义在思考当代工人运动和人类未来发展道路问题中的重要价值

国外学者指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揭示为工人运动提出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获取自己创造的剩余价值,要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著作,以此指导当前的工人运动。而对于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制度,他们主张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同样在《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性》这篇文章中,美国学者康尼·福尔德克指出,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虽然没有具体阐述一些细节,但确实提出一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些基本原则在巴黎公社得到最高程度上的体现。当然公社是一个工人的政府,尚未达到真正社会主义要求,但远比二十世纪一些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得多。

澳大利亚学者桑德拉·布鲁德沃斯(Sandra Bloodworth)在《马克思主义的当代相关性》中指出,社会主义是工人阶级实现自我解放的手段。马克思认识到工人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的巨大力量,当工人们采取革命行动时就会导致罢工的出现,为了获取胜利,工人们就要鼓动每个人参与到斗争中去,这里就产生了民主运动组织。在工厂(今天还包括一些学校)中,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他们没有特权,且随时能被更换。这些民主组织就成为未来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后实现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更进一步讲,工人没有自己的财产,所以他们不会剥削别人,他们不会瓜分工厂、医院、公司从而靠牺牲别人利益而赚取私人利益,他们只会共同地管理社会,因此财产属于每一个人。[7]

对于马克思主义对工人运动的指引作用,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雷斯尼克(Stephen A.Resnick)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当前的经济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转向或者回到马克思那里去,开始认识到资本主义是如何影响他们生活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极为震惊的答案: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就是与工人所承受的阶级剥削的不断加重密切相连的。对此,资本主义的伎俩是试图给市民带来经济成果,同时试图剥离这些成就与阶级剥削的关系。马克思提出了一个方法,即建立一个新社会,使生产剩余利润或总利润的工人共同地、直接地得到同等的剩余利润或总利润。这种阶级关系将终结对工人的剥削。”他指出:“今天的工人运动需要把追求更高实际工资或更好工作条件放在斗争的日程中去,使工人获得自己所生产的剩余价值。这一点正是大多数工人运动所缺乏的目标。”[8]

此外,加拿大特伦特大学肖恩·卡尔顿(Sean Carleton)博士给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故事》(How to Change the World:Tales of Marx and Marxism)一书所作评论中,对马克思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实意义进行解读。他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想的未来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与现时代极为相似。霍布斯鲍姆指出,不应该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看成是某种圣经、教条或者正统,而是把它看成是废除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论指导。”他认为:“霍布斯鲍姆很谨慎地指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并不是对其他社会主义观的简单取代或社会主义替代观的终结,而是提出了一个在政治意味上尖刻、在当代仍具有现实性的规划。”“因此,《怎样改变世界》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倡议,即我们学者和活动家要更多地研读马克思、恩格斯与葛兰西的著作,从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中吸取经验教训,研究制定新的斗争战略与策略,争取在二十一世纪实现激进的社会主义变革。”[9]

毋庸置疑,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的解读不乏真知灼见。但我们同时需要警惕某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难免站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立场上,最终目的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的体现应当最终由实践来回答。

[1]http://news.sina.com.cn/w/sd/2012-02-13/134623925349_2.shtml

[2]http://www.zcommunications.org/the-currentimportance-of-marx-150-years-after-the-grundrisse-byeric-hobsbawm

[3]Marx:Howcanhisworkhelpustounderstandmoderntimes?[EB/OL].http://www.humaniteinenglish.com/spip.php?article1530

[4]http://www.sa.org.au/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5566:is-marxism-out-of-date

[5]ArmenBaghdoyan.“TheRelevanceofMarx’sDasKapitalTotheContemporaryChineseMarketEconomy”[EB/OL].http://norkhosq.net/2011/04/26/part-1-therelevance-of-marx%E2%80%99s-das-kapital/

[6]http://www.deleonism.org/text/cf000001.htm

[7]http://www.sa.org.au/index.php?option=com_k2&view=item&id=5450:the-relevance-of-marxism-today

[8]禚明亮.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危机的有效方案[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285).

[9]http://marxandphilosophy.org.uk/reviewofbooks/reviews/2011/357

A811

A

1009-928X(2012)10-0058-03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博士研究生

篇4:试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长征精神,文化强国战略,民族精神,时代价值

在1934年10月, 红军主力开始进行战略转移, 他们翻越冰雪覆盖的雪山, 穿过危机四伏的茫茫戈壁, 吃草根、咽树皮, 历经千辛万苦, 打退了敌军的围追堵截, 先后跨越十余个省, 行程超过两万里, 而以1936年10月会师于甘肃会宁为标志, 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红军主力的长征,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实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转移, 有效保存了革命力量, 而且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奇迹。

可以说, 红军长征不但在危急的重要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 为中国革命保留了胜利的火种, 而且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丰碑——长征精神, 成为激励中华民族胜利前行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背景下, 深刻认识并积极弘扬长征精神,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

一般来说, 长征指的是中国工农红军从1934年到1936年间所实施的大规模战略转移。在这次战略转移过程中, 中国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 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 顺利到达陕北,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培育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长征精神。

所谓长征精神, 指的是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工农红军在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中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的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 始终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始终保持革命的理想与信念, 不畏艰险, 不怕牺牲。同时, 紧紧依靠人民, 爱护群众, 同广大人民群众患难与共, 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敢于献身的精神与意志。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坚强不屈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推动我国革命事业和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弘扬长征精神, 就是要传承长征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努力克服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中的各种艰难险阻, 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长征精神的重要时代价值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 离不开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 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长征精神, 在中国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 是对中国民族精神的进一步丰富与拓展

中国的民族精神指的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共同孕育出来的文化精神与文化传统。在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传承历史中, 各族人民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过程中, 坚决反抗外敌入侵, 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的美好家园, 孕育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质的民族精神, 包括“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和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 正是凭借着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的革命意志, 顺利排除了各种难险, 战胜了数倍于自己实力的强大敌人, 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和军事奇迹, 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是一项前无古人、没有任何成熟经验伟大探索, 只有大胆实践、积极吸取经验教训, 长征精神就是我们在不断前行道路中经受各种风险考验的重要精神支柱, 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成为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精神资源。

(二) 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实力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而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内容。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有效弥补物质力量的欠缺, 并使之充分发挥最好的效果。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 就是凭借着简陋的武器和短缺的装备战胜了武器先进装备精良的敌人, 并最终取得胜利, 主要就在于工农红军有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这就是长征精神。面对今天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之间的竞争, 中国既面临着巨大的历史机遇, 又必须要随时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只有弘扬长征精神, 充分调动每一名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 才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全民族的智慧, 有效应对中华民族前进过程中的各种艰难险阻, 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三) 在激励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勇于创新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七十多年前的长征所凝聚的乐于吃苦、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境界, 有助于激励今天中华儿女继续发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只有树立起艰苦奋斗的精神, 才能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才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需要我们在坚定心性的基础上, 大胆实践, 勇于创新。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应对中国前进道路中的艰险。当前, 国际形势不容乐观, 全球经济运行中还面临着较大风险, 中国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还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 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红军战士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秀传统,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坚定必胜信心, 做到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努力排除前进道路中的各种艰难险阻, 大胆实践, 积极创新,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语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途中, 中国人民还面临十分艰巨的历史任务, 只有深入挖掘并积极弘扬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把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结合起来,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在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2-27.

[2]习近平.中国梦, 人民的梦[J].当代贵州, 2013, (8) .

[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3-5-5.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57.

篇5:学者论广东精神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两名获奖者创建的新契约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3.33万美元),这项奖金将由两名获奖者平分。

契约理论是多年来不断发展的经济学分支领域之一,涉及分析在特定交易环境下契约人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往往需要通过假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交易属性,建立模型来分析并得出理论观点。但现实交易通常具备复杂性,很难由统一的模型来概括,由此形成了从不同侧重点来分析特定交易的契约理论学派。

上世纪70年代末,霍姆斯特罗姆通过模型示范了一个主体应如何为一个代理设计最佳契约,而代理的部分行为不能被主体所察觉到。这一信息原则精确地诠释了该契约如何将代理人的薪酬与绩效相关信息联系起来。霍姆斯特罗姆运用这一基本模型,展示了最优契约如何慎重权衡风险与激励。

在随后的研究工作中,霍姆斯特罗姆将这些研究成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以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例如,代理人在很多任务上付出努力,但主体仅能观察到一部分;还有团队中的个别成员可以搭便车享用其他人的努力成果等问题。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哈特为契约理论的一个新分支领域研究作出了根本性的贡献,这一研究针对解决不完全契约的重要问题。因为契约不可能指定每一种可能性,新分支理论阐明了控制权的最优分配,即契约的哪一方应该在哪些情况下作出决定。哈特对不完全契约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企业的控制权和所有权,并对经济学几个领域、政治学及法律等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成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可以研究如哪些公司应该合并,债务和股权如何适当组合,以及学校或监狱等机构应该私有还是公立等问题。

该奖评委会在当天发表的新闻公报中指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获奖者们探索了该理论的许多应用问题,他们对最优契约安排的分析为包括破产立法等诸多领域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奠定了基础。

焦点科普

对合同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很有价值

契约理论主要研究在特定交易环境下,不同合同人之间的经济行为与结果,往往需要通过假定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交易属性,建立模型来分析并得出理论观点。哈特和霍姆斯特罗姆提供的理论工具,对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和制度认识,以及在合同设计中潜在的缺陷很有价值。

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契约关系,契约理论可以用来解决类似这样的问题:诸如学校、医院和监狱这样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应该是国有的还是私有的?企业管理人员的收入应当多少来自奖金,多少来自认股权?由于此类关系常引起利益冲突,契约的制定必须合情合理,以保证各方作出互利共赢的决定。本年度的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发展了契约理论,认为契约理论是一个分析契约制定中各种问题的综合性框架,例如高管人员基于绩效的薪酬、保险中的免赔与自付、公共部门活动的民营化等问题。

链接

近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5年,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知名微观经济学家安格斯·迪顿因研究消费、贫困和福利方面获得当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安格斯·迪顿最主要的学术贡献在于提供了定量测量家庭福利水平的工具,以此来更准确地定义和测量贫困,对更加有效地制定反贫困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2014年,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被誉为当代“天才经济学家”,累计发表过300多篇论文和11本专著。在当代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和激励理论三个最前沿的研究领域均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以对市场力量与调控领域研究的贡献而获奖,并打破了多年来美国经济学家垄断经济学奖的现象。

2013年,美国经济学家尤金·法马、拉尔斯·彼得·汉森和罗伯特·席勒,他们因对资产价格的实证分析取得显著成就而获此殊荣。评选委员会指出,他们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人们目前对资产价格理解的基础,资产价格一方面依赖波动风险和风险态度,另一方面也与行为偏差和市场摩擦相关。

(本文综合新华社、《经济日报》等媒体报道)

篇6:学者论广东精神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一、体育旅游过程中体育精神的升华

人的存在方式是超越的存在方式, 属人的人世界就是超越自然的世界。人通过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实践活动来印证自己是为人的存在, 生活就是对生存的超越。在古代, 人们的劳动是分散的、个体化的, 每个人的劳动都有独特性, 劳动的效率不高, 但却有着创造性的超越感。如今,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随着工具理性深入人类的生活, 劳动越来越异化, 我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变得越来越僵化。人们在劳动中能够感受到的创造性越来越小, 在这种异化的劳动中, 人们很难体会到生命的超越感。体育运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 因此人们能够通过体育活动体验到超越自我, 征服自然的价值诉求, 能够通过强身健体达到精神升华。人类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拥有“人类精神”力量, 并在这种力量的指导下超越自我, 挑战自然。在现代的都市生活中, 人的自然本性更容易迷失。通过体育活动, 我们能以最切近的方式找回这种人类原始的天性和快乐, 无论是竞技比赛项目, 还是以养生为宗旨的传统体育活动, 我们都能够深深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人与人的关爱、协作、拼搏、进取精神。通过体育, 我们的精神就在深度上获得了感动和力量。

体育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之间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总和。体育旅游之所以能够独树一帜而区别于其他的旅游活动就在于它所独有的体育特色。体育的意义:一方面是对个体身体健康的促进, 另一方面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的强化。它表征着人对自身潜力的探索与希望, 不断超越自我, 表达了人类对健康与美的渴望。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的生存发展与身心健康离不开自然。通过参加狩猎游、登山游、滑雪游、划船游、漂流游、骑马游等结合自然生态的体育旅游活动, 能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生活中, 适时的在大自然的生命摇篮与精神家园中去调养身心, 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 从而有效促进身心健康。

二、体育旅游中旅游休闲生活方式的诠释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通过旅行获得的是比知识更高的感悟。旅游涉及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的丰富内容, 与人类文明是相互促进连带发展的。旅游能带来高雅文明的精神享受。这种精神需求有三个层次:一是在美感陶醉中获得精神愉悦;二是在广闻博见中得到充实自我的精神满足;三是在移情、寄情中得到释放情感的欲望。欣赏景物形、声、色等形式美, 是愉悦性精神需求, 这是最普遍和大众化的审美需求。了解和探求审美对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自然美中体现的人类文明到人文景观涉及的丰富内容, 能够满足充实之美的心理需求。在审美中寓情于物, 借景抒情, 是主体情感对象化的表现, 这是释放性精神需求, 是带有发现美和创造美的高级精神满足。知识、智慧、思想在旅游的广闻博览中得到较快的丰富和发展, 使人感到一种精神丰收的胜利感与自豪感。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活动, 它与休闲旅游一样, 追求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 即注重旅游者的身心, 更强调人们在参与时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一方面, 它通过人的行为、思想、感情, 在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受中构筑文化意境, 从而达到个体身心和意志的和谐、全面和完整的发展;另一方面, 通过身体的紧张与放松、竞技活动、接触大自然等方式, 产生美感, 拓展人的生命体验, 实现个性发展的需求。从而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 获得身心的解放。

三、在体育旅游活动中人的精神锤炼

人是一种自然的自然存在, 又是一种超自然的文明存在。人的价值在与自然、与文明的交流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人为自然的壮丽而谦恭因而能够感受到自己还是自然的存在, 人为文明的伟大而骄傲因而能感受到自己是超自然的存在。当一个人这两种意识都具有的时候, 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出乎其中又入乎其内”的超然生活状态。而目前随着科学的日益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 工具理性却逐渐侵入人类的日常生活, 破坏人们生活的幸福感。人的精神被现代文明的成果所体现, 同时又在其中“走失”。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何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找到一种应对这一问题的方法是时代性的话题。体育旅游在这种背景下应运兴起, 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提供了一种完美的辩证解决方案。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活动, 能够满足人们在身体、精神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而体育运动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其发展也是基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身心发展需要。通过体育旅游活动, 既能在旅游的向度上体会到人对自然的外在超越, 又能在体育的向度上体会到人对自己的内在超越。通过将旅游与体育的完美结合, 让人在其中的精神感悟既达到旅游的广度, 又达到体育的深度, 在砺炼人的精神的同时锻炼人的身体,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摘要: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以追求人的和谐、自由、全面发展价值取向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文化时尚。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和价值意识的文化, 体育旅游能在旅游的向度上体会到人对自然的外在超越, 能在体育的向度上体会到人对自己的内在超越, 通过体育与旅游的完美结合, 让人在其中的精神感悟既达到旅游的广度, 又达到体育的深度。

关键词:人,体育旅游,精神

参考文献

[1]孙正聿:超越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 4

[2]刘凯柴新:试论体育旅游[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0 (2) :32-34

[3]李天元:旅游学概论 (修订版)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4]马惠娣:未来10年中国休闲旅游业发展前景望[OL].中国休闲研究网, 2006-04-04

篇7:试论人文精神与核心价值观的建构

关键词:人文精神,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建构

一、价值观问题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观念的完整系统, 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 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 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 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它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 人们的信念、信仰、追求和理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

1. 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

价值观体系包括四层内涵:一是价值观的实质。“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1], 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集中体现, 是主体反映外部事物对自身的效用关系, 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 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的范型和定式。二是价值观的核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意义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 价值观的核心应反映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即该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关系的体现。三是价值观目标。它强调满足主体对外部事物的需要, 是主体的价值取向或者价值诉求。一个社会核心的价值目标就是统治阶级的价值目标, 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基本要求。四是价值观的基点。价值基点给出了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准。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 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 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 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 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 实利思想、物质主义、拜金主义迅速萌生。面对市场经济给人文领域带来的冲击和震荡, 当今中国需要提倡应用人文精神即精神文明来抵制物欲横流的倾向;应给人文精神赋予“人道主义”的内涵, 尊重人、关心人, 将市场经济中产生出来的东西肯定为“新的人文精神”, 强调理想、信念、精神要与现实生活相协调、相适应。

2.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 人文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

人文精神就是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社会的思想灵魂, 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 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 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3]在当代社会,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和民族融合与冲突的重要因素。

正是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的角度, 才把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概括为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作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并把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 看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正是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的角度, 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4]其中最重要的内容, 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 它对处于非主导地位的种种价值观念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 因而也是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 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

3.“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进入21世纪后,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然而, 现代化转型带来的精神紧张, 商品社会的浮躁、拜金, 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精神的空虚和信仰的失落。与此同时, 主流价值观念弱化所导致的价值认同的缺失, 也日益成为阻碍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和损害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隐忧。价值认同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 价值认同的背后是生命与人心的安顿。

二、人文精神是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基础之上提升、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精神, 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 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 核心价值观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 就在于它有人文, 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我们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就讲到了人文精神。人的意义, 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 这种高尚的、健康的精神, 就属于要发扬的人文精神。

对一个民族来说, 只有确立起核心价值观, 民族文化尤其是精神创造才有了骨干和建设的基础, 才会成就为巍峨的大厦, 而非文明的碎片。同时, 当一种最根本的价值体系确立起来后, 共同的约定才会形成, 和谐社会构建才会化为真实可感。“有没有核心价值观和拥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 一定会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5]而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一个根本原则。

2. 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本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 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 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 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6]。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的本性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而体现“人的类特征”的实践活动“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7]。因此, 人的本性展开就表现为对自由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总是以人为目的或以人为本, 否则就不可理解。可以把自由理解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 真正自由的王国就开始了。”[8]可见, 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这使人文精神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终极关怀的理念, 正如江泽民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 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0]这就把对人的终极关怀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 也更加自觉建构地现代人文精神。

3.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注重人文关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位,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发挥人的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以, “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 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实质, 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人文精神作为社会文明的理性积淀, 体现了人类对自由本质的自觉追求, 其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为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 以公平正义为基石, 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 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具体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 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本质体现。

三、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维度

唯物史观把人看做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 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是发展的前提、动力和目的, 表明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1]。也就是说, 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 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1. 以人为本赋予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说过, 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2]以人为本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 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充分体现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它对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理解, 既把握了“人民本位”这个基点, 又反映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

2. 以人为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实践途径。

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理念与党的宗旨意识紧密融为一体, 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层面深化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理解, 把政治坚定与文化自觉高度统一起来, 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把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中, 坚持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需求, 切实保障人民权益, 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关于人的价值哲学思想, 构建起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系。

四、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 这为创立全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 马克思主义饱涵着人文主义精神和思想元素。

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各种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新的思想体系。这个新的思想体系, 从研究的起点和设想社会发展的目标, 从哲学思想到经济分析, 从社会批判到社会发展, 都无一不是关注人的苦难和人的发展, 无一不是饱涵着对人的思考与关怀。

2. 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和意义。

提出以人为本, 从哲学上说就是要使人成为社会发展真正的主体, 使其居于本位;从政治上说, 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我们社会真正的主人;从经济上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生产力, 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说, 就是人人都要把人当做人来对待, 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以人为本’, 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 就是要求以人为根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2]总之, 以人为本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人的个体发展与“类”的发展相分离、相对立的社会现象, 在各项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中要防止重新出现社会对抗, 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为未来的那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的利益的实现作为评价发展的价值尺度, 坚持人民是发展评价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坚持以生产力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 同时又坚持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价值尺度, 并且把这两重尺度整合起来, 强调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主体, 人民利益是评价标准。

3. 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12]。因此, 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 价值观的核心应反映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即该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关系的体现。它强调满足主体对外部事物的需要, 是主体的价值取向或者价值诉求。

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就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概言之, 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自由的追求, 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13]。马克思主义对以人为本思想的伟大贡献在于, 它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的本质, 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1]。马克思主义看来, 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上一篇:对着分数思考900字作文下一篇:红鲤鱼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