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2024-04-18

1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精选6篇)

篇1:1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一九九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连队和舰艇、飞行大队以及与其相当的基层单位是军队的基础,是遂行作战、训练和保障等任务的基本单位。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军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对基层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把基层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总目标,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层建设的标准

基层建设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邓小平同志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思想,全面落实江泽民主席关于“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其标准如下:

政治合格方面 官兵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社会主义,忠于人民,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安心服役,爱军习武,忠实履行职责。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好。

军事过硬方面 战斗队思想牢固,战备工作落实,能随时执行作战等紧急任务。军事技术熟练,战术运用灵活,军官胜任本级指挥。全训单位和专业技术分队训练总评成绩在良好以上,担负其他任务的单位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作风优良方面 实事求是,言行一致;雷厉风行,勇猛顽强;公道正派,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尊干爱兵,拥政爱民。

纪律严明方面,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秩序正规,军容严整;遵纪守法,奖惩分明。无严重违纪现象,无严重责任事故,无刑事犯罪案件。无计划外生育。

保障有力方面 武器装备达到规定的完好率(在航率)。经费、物资管理制度落实,物质文化生活基本设施、设备齐全配套。伙食管理好,吃到食物定量标准。官兵体魄健壮。

二、基层经常性的主要工作

基层建设必须遵循着眼于提高战斗力、坚持从严治军、发扬优良传统、注重打好基础、加强全面建设的指导原则,按照条令条例的规定和要求,切实做好经常性主要工作。

(一)坚持把军事训练作为经常性的中心工作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要按照军事训练条例和训练大纲,针对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特点,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确保训练人员、时间、内容、质量落实。

突出抓好军官和班长的训练。组织军官和班长学习现代战争知识和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带头勤学苦练,熟练本级组织指挥,成为“四会”(会讲、会做、会教、会做思想工作)教练员,提高组织训练和带兵打仗的能力。

全面打牢分队技术、战术基础。高质量地完成共同科目训练、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把练技术、练战术同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牢固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动作和基本技能,保证部队开得动、打得准、联得上、合得成。

继承和发扬练兵优良传统。做好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官兵训练热情。实行军事民

主,官兵互教,评教评学。开展训练竞赛和技术革新活动,鼓励官兵一专多能,鼓励士兵争当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搞好训练保障,厉行节约,建立训练器材室,充分发挥训练经费、物资、器材的效能。

(二)保持良好的战略状态

战备工作是检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要按照随时能遂行作战、战备执勤、抢险救灾及应付突然情况等任务的要求,坚持经常,抓好落实。

搞好战备教育。经常对官兵进行我军职能和形势战备教育,增强战备观念,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思想。

落实各项战备制度和规定。坚持战备值班、节日战备、战备执勤、战备检查等制度。完善战备计划(方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严格兵员管理,军官和士兵的在位率达到规定要求。坚持战备演练,军官熟悉战备等级转换的内容和程序,能迅速有序地组织部队由正常战备转入等级战备。

管好武器装备和战备物资。严格遵守武器装备维护保养、保管、检查制度和使用规定,防止丢失、损坏、锈蚀、霉烂变质;对所属武器装备,军官要熟悉基本性能、数质量情况,并加强管理,官兵要做到会使用、会检查、会保养、会排除一般故障;要加强技术兵、军械员队伍建设,达到规定的要求。各种战备物资要按照“三分四定”的规定,配套储存和管理。

(三)提高官兵的政治思想觉悟

适应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教育官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革命军人。

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上级安排和本单位实际,搞好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时事政策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我军优良传统教育、法律常识教育和遂行任务教育。(1)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坚信党的领导,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2)牢记我军性质、宗旨和优良传统,明确军队根本职能和军人职责,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3)树立革命的思想和人生观,懂得革命军人的道德规范,增强法纪观念,提高识别、抵制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言行的能力。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正面教育,坚持基本制度,改进教育方法,增强教育效果。

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1)经常分析和准确掌握官兵的现实思想问题,做到及时发现,确实弄清,正确解决。(2)坚持疏导方针,以表扬为主,反对和纠正不良倾向,坚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关心和解决官兵的实际问题。(3)建立一支以党员、班长、士官为主体的思想工作骨干队伍,开展谈心活动,做好群众性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后进士兵的思想转化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4)做好基层保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及时消除、制止不安全因素和违法犯罪苗头。

搞好科学文化教育和民用技术训练。科学文化教育以军官为重点,搞好士兵的文化补习,抓好报考军事院校人员的复习辅导。民用技术训练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建设好俱乐部,不断充实书报杂志和文体器材,重视培养和保留业余文体骨干,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采、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坚持队列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重大节日有晚会,每月有体育比赛。搞好文化生活引导,官兵同乐,寓教于乐。严禁传看和复制淫秽、不健康书刊、音像等制品。

(四)按照条令条例加强行政管理

基层行政管理必须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加强组织纪律,培养良好作风,建立和维护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生活秩序。

加强条令条例教育,严格纪律。经常对官兵进行条令条例特别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增强履行职责、遵守纪律、服从命令的自觉性。坚决纠正有章不循、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驰的现象,对擅自离队、打架斗殴、酗酒滋事、赌博等严重违反纪律的行为,要及时上报,认真真处;触犯刑律者,要依法惩处。

坚持管理与教育、训练相结合,做好经常性管理工作。重点是:(1)抓好一日生活制度的落实,注重养成。(2)加强对分散人员、外出人员和课余时间的管理,严格请销假制度。(3)做好安全防事故工作,加强对重要军事目标、设施的警戒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严防失密泄密,严禁私存枪支、弹药及危险物品。防止一般事故,杜绝严重事故。

提高军官和班长、军士长的管理能力。教育军官增强责任心,坚持严格要求同耐心说服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坚决纠正放任自流、简单粗暴等倾向。搞好班长、军士长的选拔、培训,发挥其骨干作用。

(五)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内外关系

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是增强基层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尊干爱兵,密切官兵关系。教育军官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关心士兵的成长进步,在士兵入党、提干、考学、选改专业军士、技术培训等问题上,要公道办事。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严禁打骂体罚士兵,严禁侵占士兵利益,严禁收受士兵钱物。教育士兵尊重军官,服从管理,听从指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官兵之间经常进行思想、技术和生活互助,自觉抵制庸俗关系学的影响,形成团结友爱的气氛。

拥政爱民,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经常教育官兵牢记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尊重地方政府,热爱人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民族和宗教政策、群众纪律和社会公德,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助民劳动和军民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活动,做好驻地附近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军民、军警之间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军队和军人的合法权益。

(六)搞好基层后勤建设

基层后勤建设应按照《基层后勤管理条例》的要求,为官兵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搞好后勤人员队伍建设。司务长要熟悉业务,廉洁奉公,会管家理财。选配好炊事班长、给养员和卫生员,保持一名具有等级厨师水平的炊事员。

搞好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基层单位要有一个好食堂、储藏室、晒衣场和一套齐全的营具,有条件的要建设一个好的菜园、猪圈。对营房营具、物资器材、环境绿化、生产生活设施等,实行管理责任制。

搞好伙食管理。认真落实伙食管理五项制度,提高烹饪技术,科学调剂伙食。安排好执勤人员、伤病员的饮食,尊重少数民族官兵的生活习惯。安排好官兵临时来队家属的食宿。因地制宜地抓好以养殖、种植为主的农副业生产。

搞好经费、物资管理。按标准计领、发放经费和各种物资,严格执行制度,合理计划、使用,杜绝贪污被盗、虚报冒领和私借公款,防止错帐差款和浪费性开支。

搞好个人、环境、饮食卫生和防病工作。经常对官兵进行卫生和健康常识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检查卫生,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

(七)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

党支部建在连上,是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项重要制度,必须认真坚持。党支部是连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是党支部的助手,必须坚持依靠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开展工作。

党支部要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切实加强政治思想领导,保证本单位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高度的稳定和集中统一,保证旺盛的战斗意志,保证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

加强党支部建设,重点是抓好“一个班子、两支队伍”:(1)建设一个坚强的党支部委员会。按照《政治工作条例》的要求,健全支部委员会。坚持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决定,书记要有民主作风,委员要积极参加和维护集体领导,不断提高党支部解决自身问题和领导本单位全面建设的能力。党支部要积极支持军政主官充分行使职权。加强“一班人”的思想作风建设,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支部委员特别是正副书记要思想上党交流,工作上常通气,增进团结,勤奋工作,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2)建设一支模范作用好、相对稳定的党员队伍。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搞好党员教育,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使每个党员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分子。(3)建设一支军政素质好的军官队伍。党支部要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加强对军官的教育和管理,使军官树立热爱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军官要认真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每年向部属作一次述职报告,由群众评议,党支部讲评。抓好军官的在职学习和实践锻炼,提高指挥、训练、管理、教育的能力。加强军官预提对象的选拔、培养和院校毕业学员的见习锻炼工作。

党支部要加强对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的领导,使其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活动经常。指导团支部围绕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学雷锋、学英模等适应青年特点的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在完成各项任务中的突击作用。指导军人委员会开展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和文化体育活动。军人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军人大会,对基层建设和军官提出建议、意见,调动士兵参与管理、实施监督的积极性。

三、基层建设的检查、评比和表彰

为了调动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军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其他基层单位冠以编制名称)和争当优秀士兵的活动。

争创先进连队,要把着眼点放在促进工作落实、加强全面建设上。评比结合年终工作总结进行,由基层单位对照基层建设的标准,肯定成绩,找准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制订改进措施。在基层自评的基础上,由营推荐,旅团统一衡量评选先进连队,师旅一级党委审批,报军一级政治机关备案。军以上单位可树立基层建设标兵连队。

争当优秀士兵,要以“四有”军人为目标,以雷锋为榜样。优秀士兵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评比优秀士兵结合年终总结进行,由连、营推

荐,旅团政治机关审批。

评定先进连队和优秀士兵,要全面衡量,严格把关,不搞平衡照顾。全面建设好的旅团,先进连队的数量可适当增加;先进连队的优秀士兵数量,可高于其他连队。

对先进连队,由批准单位颁发总政治部统一设计的奖状。对优秀士兵,由批准单位通过地方政府给其家庭寄发总政治部统一设计的喜报,并填写登记表装入本人档案。先进连队由批准单位通报表彰,优秀士兵应按《纪律条令》给予奖励。配备班长、选改专业军士和士兵提干、报考院校等,原则上应从优秀士兵中选拔。

在基层单位开的全军性单项评比活动,除本《纲要》和条令条例规定的以外,其他一律取消。师以上机关一般不在基层开展单项评比活动。旅团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但应从严控制。

四、领导机关抓基层建设的主要职责和要求

加强基层建设,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根本大计,是各级党委、首长和机关的共同责任。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把基层建设的状况作为检验领导机关工作的主要标志。

(一)树立面向基层、为基层服务的思想。领导机关制定政策、下达任务、安排工作,要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尊重和支持基层行使规定的职权。要切实帮助基层解决好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努力为基层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经费和物资的使用,要优先考虑基层,并按标准及时足额发给,不得挪用、截留和克扣。领导机关不得擅自干预基层官兵的工作分配、入党、入学、提升、调动等问题,不得随意借调基层官兵,不得向基层索要文字材料,严格控制基层的登记本和统计报表数量,保证基层的正规秩序。要关心爱护基层军官,认真落实优待基层军官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要选准配强基层单位主官,并保持其相对稳定。对德才兼备、工作实绩突出的基层军官,要优先提拔使用。配备营团主官和机关科、股长,主要应从担任过连长、指导员的军官中选拔。

(二)实行层次领导,按照职责抓基层。总部和军区、军兵种主要是制定基层建设的政策、制度和规定,提出一个时期基层建设的重点和要求,总结推广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先进典型和经验。

海军舰队、军区空军和军、师主要是根据上级指示和部队实际抓好落实,加强对旅团的帮助,搞好对基层的重点指导,解决好基层带倾向性的问题。

旅团(含舰艇支队、航空兵师)处在抓基层的第一线,对基层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必须实行面对面领导。要根据上级工作部署,分清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基层工作;搞好基层军官特别是主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尊重和支持营一级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经常深入基层,坚持现场指导、上门服务,保证各项工作落实。驻地集中的旅团要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生活服务中心和综合性的文化活动中心。旅团级单位要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军人代表会议的制度。旅团领导和机关要经常听取基层官兵的意见、建议。

师以上领导机关要重视并善于发挥旅团抓基层“一线指挥部”的作用。对抓基层成绩突出的旅团机关,应予表彰。

(三)在党委、首长的统一领导下,形成机关抓基层的合力。党委对基层建设的任务、重点和要求等重大问题,要认真研究,正确决策。军政主官要亲自抓,机关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建立领导机关抓基层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基层建设的形势,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师以上司政后技机关要分别指定一个部门具体负责掌握和综合本机关抓基层建设的情况。

(四)改进领导作风和方法,注重抓好落实。领导机关要尽量减少文电、会议、应酬等上层活动,保证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真实情况,着重研究解决带政

策性和普遍性的问题。科学组织抓基层的力量,同一时间内,一个基层单位只能有一个工作组,军以上机关派到一个旅团的工作组不超过两个,提倡多到驻边远、艰苦地区的基层单位。下基层的工作组要以蹲点为主,坚持与官兵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同娱乐,搞好传帮带。坚持机关干部代职制度。领导机关对基层下达指示后,要跟踪抓落实,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弄虚作假和隐情不报等现象。根据基层单位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特别是对“小散远”和问题较多的单位要重点帮助。

本《纲要》是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和依据,各大单位要从实际出发,认真抓好落实。全军院校、科研所、仓库、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建设,参照本《纲要》的基本精神执行。

篇2:1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连队、舰艇、飞行大队及与其相当的队、站、室、所、库等基层单位是军队的基础,是遂行作战、训练、执勤、科研、保障等任务的基本单位。为加强基层建设、打牢部队基础,制定本纲要。

一、基层建设标准

基层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坚持战斗力标准、坚持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全面建设、整体推进,注重经常、狠抓落实,发扬传统、改革创新,努力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基层建设标准如下: 听党指挥方面?(1)理想信念坚定。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拥护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2)军魂意识牢固。落实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严守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3)思想道德纯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操高尚,价值追求端正,生活情趣健康。(4)使命担当强烈。热爱军队、安心基层,敢于负责、勇挑重担,恪尽职守、争先创优。(5)组织建设坚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好,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好,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助手作用好。能打胜仗方面?(6)战备工作落实。战斗队思想牢固,战备方案预案完备顶用,人员在位率、装备出动率符合规定,保持随时准备打仗状态。(7)军事训练扎实。实战化训练落实,训练综合成绩达到良好以上。军官胜任本级指挥,熟练掌握所属装备;士兵胜任本职岗位,熟练使用手中装备。(8)人才队伍过硬。学习钻研信息化知识、作战理论和军事技术氛围浓厚,有一批训练尖子、技术骨干、操作能手。(9)战斗精神旺盛。战斗意志高昂、战斗作风顽强,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军人血性,勇往直前、敢打必胜。(10)综合保障有力。后勤保障准备符合规定要求,装备达到规定完好(在航)率,战备物资器材和保障要素齐全,遂行任务保障及时到位。(11)完成任务圆满。在遂行作战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中能够上得去、打得赢。

篇3:军队基层审计研究

《军队基层纲要》中对基层的表述为:连队、舰艇、飞行大队及与其相当的队、站、室等基层单位,是军队的基础, 是遂行作战、训练、执勤、科研、保障等任务的基本单位。可见,基层的界定,与军种的差异、任务的种类、性质有着密切关系,是遂行一类军事任务的基本单位。按照规定,目前我军在军委、大单位、部分军级和部分师级单位设置审计部门,最低一级审计部门设在师级单位。综合考虑,本课题将军队基层审计界定为师(含)级以下单位的审计,与《军队基层纲要》所界定的基层有所区别。

二、军队基层审计特点分析

1、从审计机构分析

从目前部队建制规模和审计力量建设规模而言,只有少部分师级单位有正式编制的审计机构,如济南军区联勤分部,设有正式列入队列单位的审计处,而其他设有审计机构的师级单位,其审计机构均没有正式的编制。而只是单位根据经济监督的需要,利用机动编制,从其他岗位调派人员编成,如大多数联勤分部和空军航空兵师所设置的审计办等。除此外,许多师级单位都没有设置审计机构,如各师、旅级作战部队、师级医院、团以下单位,则均未设审计机构。这就造成了单位对审计监督的需求与现行编制体制不允许之间的矛盾,并导致许多审计应该介入的军事经济活动得不到监督,其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特别是一些编制相对小,而物资经费处理量相对大的单位,如各联勤分部、各物资仓库、各类采购中心等, 其大量的军事经济活动得不到审计力量的有效介入,十分容易滋生人员腐败,造成资产管理漏洞。

2、从审计对象分析

师以下单位种类繁多,任务各不相同,掌管经费物资数额与种类也不相同,如集团军下属有步兵师、装甲师、炮兵师、防空旅、特战旅等各类不同的作战部队,其下属还有各类团、独立大队等单位,其经费物资结构不同,军事经济的运行模式也各有特点;随着各单位分工的专业性、各类岗位技术职业性的不断加深,军事经济的运行也呈现多样化、专业化发展,这对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都是全新的挑战。此外,不少师以下单位是基本的战术、战斗分队,多数驻扎在乡村城郊,且集中度低,总体呈现“小、 远、散”的分布格局,这就给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集中统一带来了难度。

3、从审计内容分析

军队基层审计的内容主要是以下单位各级部门和所属单位的一般性经费物资、资金管理以及工程建设和装备维修经费管理等。其一,从经费物资审计而言,师以下单位的经费物资使用总量相对较小,性质相对单一,相对地减轻了审计人员的负担。但由于业务开支额度较小,物资消耗速度较慢,因而军事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舞弊、腐败、缺位、不合理现象更不易察觉,平日审计查不出问题,问题就容易积少成多,并最终对单位经费物资的运行产生更大的危害,而当问题暴露、危害发生时,审计的事后追责,已经无法起到预防和监督的作用。其二,从资金管理审计而言, 师以下单位由于任务不同,分布较散,因而资金管理的目标不同、效益标准不同、管理组织结构不严密,管理的时间、空间跨度大,管理人员的专业性不强,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以上种种特点,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均是阻碍。其三, 从工程建设审计而言,师以下单位的工程建设规模相对较小,工程建设任务相对较少,但相比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的项目而言,其对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大,组织不够严密,意识不强,并缺少具备专业知识的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人员,从而容易形成长时期、多方面的历史性、全局性管理漏洞。审计人员在审计时,应重点对单位工程建设管理与监督的机构组织、人员配置、方式方法专业性等方面进行问题查找,规范业务秩序,提高建设质量。

三、当前军队基层审计存在的问题

1、基层审计力量薄弱

如前所述,大多数师级以下单位未设置审计机构,即使利用机动编制设置的审计办,也仅有3人左右。对师级以下单位审计的军级单位审计部门其编制员额也只有3人。随着保障重点的下移,师级以下单位管理的经费物资将越来越多,尤其是各联勤分部,其管理和调配的经费物资量本来就很大。由于缺乏审计力量,很容易形成审计“空白点”和监督肓区。

2、基层审计队伍结构不合理

军队审计的全面开展对审计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需具备相应的独立性和胜任能力。目前,我军审计人才主要是财会型人才,各级审计部门拥有一定的财务审计人员,而其他的工程审计、管理审计、经济审计类人才较少。从发达国家来看,大都形成了多元化的审计人员结构。而我军现有基层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大多为财务、审计专业,而当前急需的装备、工程、信息化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难以完成多样化审计任务和适应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3、基层绩效审计开展不足

现阶段军队基层审计的重点较多停留在合法合规的层面。虽然少部分单位也开展了绩效审计的探索,但总体来说,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工作开展相对滞后,多从规模小、资金用途明确、相关数据和评价指标比较容易获得的项目入手,仅仅涉及财经管理、基本建设等领域,还未覆盖所有的军事经济活动领域。在具体的审计实施阶段,仍然主要致力于查账,无法实现真实合法审计向绩效审计的真正转变,影响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

4、审计结果运用不足

首先,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地在被审计单位通报。军队基层审计的对象是师以下单位,相比总部单位、军区军兵种一级而言,其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信息通道相对闭塞, 信息传递方式相对传统,尤其在营连、班排之间,信息多以口头告知的方式层层传递,导致官兵不能获得有关基层审计结果的第一手可靠资料,从而使审计报告的公正性、充分性得不到官兵检验,审计决定的落实得不到官兵监督; 其次是审计结果未能有效地在被审计单位日常管理中体现。目前多数情况下,审计结果运用通常局限在被审计单位,得不到上级单位领导和总部机关的有效关注,忽视了从全局出发,举一反三地对基层单位内部可能的类似问题进行排查,审计结果整体运用不足。

四、加强军队基层审计的对策建议

1、加强基层审计力量建设

首先,针对基层审计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一是要扩大军级单位审计部门人员编制;二是要在部分师旅级单位增设审计部门;三是在团以下单位设专职审计人员。其次, 针对审计人员素质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为适应基层审计的需要,必须有计划地培养基层审计人员,可以从师级单位兼管审计的财务人员中选拔品学兼优的人员到院校进修,在培训中要重点增强审计人员的信息意识和宏观意识,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理解,特别是对新政策新措施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其次要加强对现代审计技术方法、 基建工程造价、物资油料管理等知识的学习。

2、提高基层审计力量利用效率

审计力量绝对规模的增长,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设法提高现有审计力量利用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军队基层审计面临的压力,改善军队基层审计在现有条件下的开展情况。第一,必须精心组织,切实搞好审计力量的有效整合。审计组成员的专业经验、业务能力、团结协调能力的合理搭配是提高审计力量利用效率的保证。要合理利用审计人力资源,在人员分工时,尽量发挥每个审计人员的长处,把最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第二,要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没有一定的面,就难以全面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从而缺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以致影响整体作用的发挥。同时只有“突出重点”才能保证审计力量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大大提高审计力量利用效率。

3、积极开展基层绩效审计

开展绩效审计是基层审计工作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 发达国家早已开展绩效审计,而且发达国家绩效审计已经建立起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评价体系和符合自己国情的操作规范体系。我军绩效审计起步较晚,虽然有过一些有益的尝试,但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和标准。

4、改进基层审计结果的运用

篇4:1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关键词:军队院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有效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军队院校开设的一门政治理论主干课程。在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纲要》课程的教育功能,增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纲要》课程在军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完善相关的教学环节。

一、强基固本,明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地位和作用

军队院校是我军干部生长的源头和人才培养的基地。军校青年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军队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青年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确保培养政治合格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队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要求和鲜明特色。

《纲要》是军队院校的主干政治理论课程中重要的一门,是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对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具有强基固本的重要作用。其教育功效除了地方高校《纲要》课程所强调的,“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近现代国史、国情,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之外,我们还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军队院校《纲要》课还应突出其“军味”。我们应该要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学员在了解中国近现代170多年苍桑变化的历史基础上,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盛衰荣辱是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学习,使学员在了解人民军队光荣历史的基础上,真正懂得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使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献身国防建设事业的神圣使命感和紧迫感,更加明确其所肩负的重任。同时,还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员深入理解领会我军在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斗、发展壮大的宝贵历史经验,更加深刻地理解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更加自觉地在实践中去真正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增强学员成为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人民军队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紧迫感。

要发挥军队院校《纲要》课程教学的教育功能,首先就必须要能够全面地理解和明确《纲要》课程的上述地位和作用,以此来指导整个课程的教学安排,真正发挥《纲要》课程对学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当然要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担当《纲要》课程教学的政治理论课教员要真正搞清楚《纲要》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作为分管教学的相应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学员队的干部,也必须要能够深刻理解和明确《纲要》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要纠正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相应职能部门的領导、工作人员和学员队干部,必须要清楚军队院校开设的《纲要》课程不是对中学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史的重复,也不是一门如英语、数学等一般的知识性的学科,而是一门对于培养高素质当代合格军人来说非常重要的具有历史属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只有分管教学工作的相应职能部门的人员、教员、学员队干部对该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位,在教学实践中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才能真正发挥《纲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以人为本,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人为本,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军队院校《纲要》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内在要求。目前用于军队院校《纲要》课程教学的统编教材内容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用于整个课程的教学时数只有50个课时。要在这样少的教学时间内落实赋予《纲要》课程的教育功能,不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显然是无法真正达成教学目的的。从军队院校的实际来看,开设《纲要》课的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除了一般性的训练任务外,学员的学习任务极为繁重,课程多,任务重,还要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如果不能对《纲要》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也无法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要使《纲要》课程贴近实际、贴近学员,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对《纲要》课程内容进行改革。

深化《纲要》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最好的办法就是按专题教学的思路来对《纲要》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合理安排。以专题形式重新整合《纲要》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按专题形式统合《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效解决《纲要》课程存在的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矛盾。教员在备课时不是按章节去组织教学内容,而是在保证实现教学目的的前提下按专题去组织教学内容,由专题的内容来决定对教材内容的舍取,教员在备课时就可以摆脱教材章节的束缚,有效提高教员处理教材的灵活性,解决《纲要》课程教学中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矛盾。按专题形式统合《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能够更为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章节教学的方式来安排教学内容,在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下,最大的弊端就是顾此失彼和厚此薄彼,不容易突出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与教学目的的实现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要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在《纲要》课程教学中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依据,确定《纲要》课程的教学专题,将这种涵盖内容既有一定的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的重大历史问题以专题的形式突出出来,可以方便学员从总体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更好地使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按专题形式统合《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可以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把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进步的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及时纳入教学,可以更好紧贴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安排相关专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回答解决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体现教学的时代性,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按专题形式统合《纲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要遵循《纲要》课程的教学规律,通过专题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达成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统筹兼顾,完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环节

要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有效性,除了要深刻理解该门课的具体教学目标、合理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外,还应统筹兼顾,完善《纲要》课程的教学环节。

首先,为了提高《纲要》课授课质量,必须要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在把握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吃透教材,明白教材内容与各种理论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组织专题时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得心应手,而不至于感到茫然,从而达到合理地而不是随意地,有针对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剪裁处理;开课前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制定能够接受教学实践检验的、具体的、统一的教学实施计划;教员设计教案、编写专题讲义必须严格遵循教学基本要求;坚持集体试讲制度,新教员讲课和重要专题都应认真组织试讲,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把好质量关。提倡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互动式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员搞好讨论交流。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使得《纲要》课成为学员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在必要的专题讲授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员就现实中遇到的一些重要热点问题或是前述的相关专题进行课堂讨论。通过专题讨论,激发学员的思想活力,提高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讨论,引导学员自主搞清以前认识不清的重大历史问题,在讨论中提高认识水平,在讨论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第三,搞好实践教学。搞好实践教学是《纲要》课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是达成该门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员还应与教学保障部门、学员队之间相互协调,组织好实践教学,规范好实践课程教学,做到有实施计划、有活动主题、有考核要求、有保障方案。使学员在活动中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除了我们常用的参观见学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视情拓展实践教学形式。比如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员在校园网络上完成实践活动。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在校园网络上建立并不断更新《纲要》课教学网页。

第四,活跃第二课堂。倡导课外理论学习。对学员业余理论小组给予支持和辅导。鼓励和指导学员有选择地多阅读一些与《纲要》课程相关的历史专著、人物传记、回忆录以及期刊等。实践证明,教员经常向学员介绍一些与《纲要》课程紧密相关的参考书籍或文章,鼓励他们课后阅读,可以很好地扩展他们的视野。通过课外的阅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员阅读史学著作,分析历史规律的能力,也明显地提升了学员课堂讨论的实际效果,对于有效达成《纲要》的教学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员还应与学员队充分配合,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员观看一些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和电影。还可以引导学员利用课外的时间,以教学班为单位尝试组织相关的知识竞赛;并就与近现代历史相关联的社会热点问题举行辩论赛,以进一步提高学员学习《纲要》课的兴趣。

第五,改革考试制度。实际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对学员掌握理论知识程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平时思想政治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学员平时的讨论发言,撰写的调查报告、学习体会、思想小结,应以适当比例计入课程学习成绩。真正使得课程考试起到配合平时教学活动,能起到促使学员全身心参与到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而全面提高认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搞好军队院校《纲要》课程的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纲要》课程发挥出应有的教育功效,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

篇5:《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复习题

一、单选题

1、(B)要加强对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的领导,使其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活动经常、作用明显。()

A、军事主官 B、党支部 C、政工主官 D、德高望重的老党员

2、评定先进基层单位的比例应当控制在总数的(B)以内。()A、25% B、30% C、35% D、40%

3、评定优秀士兵的比例应当控制在总数的(A)以内。()A、25% B、30% C、35% D、40%

4、评定先进基层单位时,在规定比例内,军、师级单位可对旅、团级单位评选先进基层单位的比例作适当调整,但增减幅度不超过(C)。()

A、3% B、4% C、5% D、6%

5、评定优秀士兵时,在规定比例内,旅、团级单位可对基层单位评选优秀士兵的比例作适当调整,但增减幅度不超过(C)。()

A、3% B、4% C、5% D、6%

6、必须把(A)作为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和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A、军事训练 B、政治工作 C、经常性教育

篇6:1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习主席明确指出,要全面锻造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基层,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实基础和支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把“三个过硬”作为新时代基层建设标准进行细化明确,贯穿到基层工作、自主建设、党委领导和机关指导、评比表彰各个方面,立起了建设过硬基层的政治标准、打赢标准和作风标准。通过参加前期XXX组织的集中培训授课,原原本本学习《纲要》,个人对于锻造“三个过硬”基层有了更深体会。

一、全面锻造听党话、跟党走的过硬基层,必须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坚强有力

习主席指出,加强基层建设必须扭住党组织这个关键。基层党组织是军队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完成各项任务的坚强战斗堡垒。纵观我军基层建设历史和现实,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部队建设才能根深叶茂;每一个战功赫赫的部队,在基层都有坚强的战斗堡垒;基层组织搞不坚强,强军打赢也就无从谈起。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就要按照《纲要》要求,强固“支部建在连上”政治优势,建强“四支队伍”、发挥两个群众组织作用,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官兵。

一要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针对基层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日常运行状态、部队组织形态、官兵成分结构发生的新变化,呈现的新特点,要选准配好训强基层组织一班人。特别是要选准建强书记队伍,着重解决个别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自建能力不强,管党员、管干部、管思想不力等问题,确保基层组织在引领官兵、聚力中心、遂行任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严格落实“七项组织生活制度”,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把政治导向立起来、政治历练抓起来、政治规矩严起来,增强基层支部带领官兵遂行作战任务的能力、领导单位全面建设的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确保每名党员在工作平时能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的出来、危机时刻能够豁得出来。

三要建强“四支队伍”、发挥两个群众组织作用。基层党组织要加强党员队伍、军官队伍、军士队伍和文职人员队伍建设,切实团结凝聚力量、提高能力素质、督促履职尽责。要加强领导和指导“两个群众组织”工作,使其做到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活动经常、作用明显,要依靠和支持共青团组织和军人委员会开展工作,发挥好群众组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优势作用,确保以练兵备战为中心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全面锻造能打仗、打胜仗的过硬基层,必须把基层战斗力提升到更高水平

基层战斗力过硬,我军才能克敌制胜。习主席深刻指出:“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也明确提出:“把军事训练作为部队经常性中心工作和提高战斗力的根本途径”,要“保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战备状态”,同时对战斗精神培育、形势战备教育、落实战备制度、组织战备演练、加强战备管理等作出进一步明确。我们学习习主席重要论述和贯彻新修订的《纲要》,必须抓住战备训练这个中心环节。

一要牢固树立战斗力根本标准。基层是最基本的作战单元,是战斗力的“刀尖”,工作千头万绪,只有扎实抓好战备训练这个经常性中心工作,维护和平、遏制危机、打赢战争才有保证。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严峻复杂,抓好战备训练具有极端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不断强化抓战备训练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坚持“中心”居中、做到“主业”主抓,始终坚持军事训练中心地位不动摇,把日常战备摆到战略高度,把战备训练作为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把其他建设向保战斗力保打赢上聚焦用力,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杜绝用生活标准、安全标准、迎检标准代替战斗力标准。

二要牢固树立战斗队思想意识。战斗队思想树得牢不牢决定部队战斗力水平高不高。当前有的“和平积弊”严重,看不到战争的潜在威胁,敌情观念谈化、打仗意识弱化,训练方法老化;有的“二八现象”突出,战备训练落在口头上、会议上、计划方案上,没有把军事训练中心工作真正突出出来;有的脱纲离规,偏训漏训,训强项、避弱项。为此我们必须从纠治训风演风考风抓起,从敢训重难训科目做起,着力防止和纠正练为看、练为考的训练观,坚决破除“过日子”“保安全”的思维定势和“管理型”“生活型”的套路。本着“规范化实施、标准化建设、实战化落实”的原则抓战备工作,一改以往战备演练等预告、战备集合早准备等问题,积极展开针对性训练,注重在战备训练中磨砺战斗意志,在实战环境中锻造战斗作风,在重大演训中培养血性虎气,逐步提高官兵战备训练水平。

三要坚持按纲施训提高战斗力。新《纲要》着眼确保基层一切工作为打赢服务,按照对战斗力的贡献率统筹各项建设,将基层经常性主要工作进行整合。特别在战备工作方面,充实了加强对敌情我情和战场环境研究等内容;军事训练方面,增加了加强新装备新力量训练、抓好单个人员岗位素质训练和分队整体作战能力训练等要求,从训练筹划到训练准备、从训练考核到训练保障,都有十分详细和具体的规范。对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按纲施训、依法治训,杜绝偏训漏训和随意降低训练标准行为。要严格落实法规,按照法规条令要求落实议战议训,把人员训全、把内容训够、把时间训足、把标准训到,紧盯实战要求抓训练,在训练实践中锤炼战斗作风,提高实战能力。

三、全面锻造法纪严、风气正的过硬基层,必须把依法从严作风贯穿基层建设始终

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行《纲要》,实现治军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部队建设的重大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也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基层是部队的基础,在推进部队建设法治化进程中,必须下功夫提高依法从严按纲抓建、按纲自建的素质能力。

一要强化法制思维。要认真学习领会习主席依法治国、依法治军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善于从实践中深刻反思重人治、轻法治对部队建设和个人成长的危害,自觉摒弃人治思维,强化法治信仰。要从内心敬畏法律,作决策、抓落实,首先要把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证国家和军队的法律法规不折不扣地落实、保证将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放在首位,既要敬畏法治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也要敬畏部队和官兵的合法权益,自觉把手中的权力用来为军队建设服务,为官兵服务,真正把法治作为工作的准则。

二要坚持按纲抓建。基层干部做到按纲抓建,就要带头学《纲要》用《纲要》,要提高法治素养、培养法治思维,注重强化法治实践,在履行职责涉及的工作领域中,学会运用法治原理和法律规则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养成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提高从法治层面研究解决问题、按照《纲要》抓建基层的能力。绝不搞拍脑门决策,真正让所经办的事情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三要坚持从严治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纲要》的作用在于实施。依法从严是按纲抓建的关键所在。要始终牢记底线不能逾、法律红线不能碰。凡是《纲要》规定,必须遵照执行,不能打擦边球,更不能搞突破。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绝不能搞人情执行、弹性执法,坚决维护《纲要》的严肃性。要善于运用法治武器,深入持久地纠治“四风”问题,下大力培育部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把依法治军作为基层建设的基本方式确立起来,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新时代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精选】《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学习心得体会(二)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是基层建设保持正确方向、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从1990年1月我军第一部规范基层建设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正式颁布,至今已整整走过20年。这20年,是我军基层建设快速发展、全面进步的20年,是战斗力水平大幅跃升的20年。我军20年贯彻落实《纲要》、加强基层建设的实践史,就是一部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史。毛泽齤东思想、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们党的每一次理论创新,都为基层建设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纲要》的每一次修订都充分体现了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新思想、新要求。1990年1月颁发的《纲要》提出,基层建设必须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新时期的建军思想;1993年修订时,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并把“五句话”总要求作为灵魂和核心;2003年修订时,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建设中的指导地位;2009年修订时,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基层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写入其中。

20年来,各级把学习实践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贯彻落实《纲要》的核心内容、推进基层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紧抓不放。军委、总部先后6次召开全军基层建设会议,及时对深化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作出部署。各部队普遍采取专题学习、集中培训、宣讲辅导、体会交流等形式,持续兴起学习贯彻邓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高潮。总政制定下发加强基层理论武装若干规定,编发军官、士官、士兵3个《读本》和《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等系列教材,为基层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供遵循和依据。

上一篇:2016纪检工作要点下一篇:工商管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