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社团工作总结

2024-04-23

泥塑社团工作总结(通用9篇)

篇1:泥塑社团工作总结

绘画与泥塑社团活动总结

开发区实验小学

张建玲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看着我们班的孩子这个学期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回顾这一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本学期我们兴趣组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表现美的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孩子们喜欢这种活动方式。

我们课堂活动的内容是儿童简笔画的创作,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这部分学生在练习临摹后,进行了命题创作练习;另一部分学生是喜爱美术的学生,他们没有基础,多练习一些简单的内容或者和前一部分学生画同样的内容,但要求较低,这部分学生经过练习,绘画的简单技巧能够了解,作品效果时好时坏,但学生劲头很高。由于一节课的时间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绘画愿望,有的学生不能当堂画完,还剩一点,但他们都能自觉回家完成后再交上来。

我觉得我们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总体来说,在这个学期的简笔画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创作的时间是很快乐的,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篇2:泥塑社团工作总结

辅导员:王换英、张丽红、赵秀芳、郭兰英

泥塑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尤其重视操作训练。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审美上的冲击力,更是培养人具有耐心、细心、恒心等优良品质的好途径。

通过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开拓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让知识启迪智慧,使生活更多姿多彩,让课堂成为展示学生自我个性的舞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高他们的创作兴趣和能力。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学生从中可以得到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制作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的手脑并用能力。学生通过熟悉材料性质,学习使用工具,到成功制成工艺品,会变的心灵手巧。

在初步掌握泥塑的方法的基础上,探究泥塑技巧,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审美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艺术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有毅力的优良品质,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

篇3:绘画与泥塑社团教学反思

反思一:

1、选择适合学生能力发展的活动

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我们在组织活动时尽量做到面广、有趣,尽量让学生通过手工课接触到各种常见的工艺品种,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2、通过一学期手工制作课的学习,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性。因为手工制作趣味性较强,剪出的作品很精美,并且学生动手的机会也很多,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动的个性特征,孩子们在玩中学到知识与制作技能,使小学生的心情变得轻松而又愉快,在宽松而又愉悦的气氛中,极大地调动了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一学期手工制作课的学习,使小学生的双手与大脑的思考得协调起来。

手工制作需要动手,手一动,就会引起大脑的积极思考,如手工制作的剪纸艺术,小学生先欣赏漂亮的剪纸,再自己动手剪一剪。动手剪时,他们就要思考:如何折叠,如何画出合理漂亮的图案,怎样才能剪好,贴好。一件作品的完成,使他们的小手变得更灵巧,脑的思考变得更敏捷。

绘画与泥塑社团教学反思

反思二:

1、通过一学期手工制作课的学习,培养了小学生的毅力和耐力。现在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他们的耐力和毅力都很差,依赖性较强。在手工制作课上,他们过的是群体生活,同龄人在一块,常常使小学生变得争强好胜,加上老师、家长正确的指导和鼓励,一些难做的手工,他们靠着争强好胜的信念,也能独立完成。这样,长此以往就使小学生的毅力和耐力加强了

2、低起点,高发挥,提高学习的效果

本学期,我们还在摸索着,在选活动时,尽量控制好作品的难易程度,做到:低起点,高发挥,既照顾到一般层面的学生学习的水平,又尽量照顾到那些掌握新技能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水平。

3、收集学生作品,提高学习兴趣。

在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把好的作品收集起来,拍摄下来,在课堂上做有心人,这样,不但收集到了好的素材,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家长参与,效果良好

每次活动家长都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家长们在活动后都深有感触地说,社团活动构筑了学校、家长和孩子三方互动的平台,家校携手,沟通交流,共同为孩子营造快乐成长的家园。

绘画与泥塑社团教学反思

反思三: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要过去了。看着我们班的孩子这个学期的进步我感到非常的开心。回顾这一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现将本学期的工作做一个小结,借以促进提高。

本学期我们兴趣组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健康、正确的审美观念。为了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注重在每节课中培养学生全面的美术素质,即培养他们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表现美的行为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孩子们喜欢这种活动方式。

我们课堂活动的内容是儿童简笔画的创作,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这部分学生在练习临摹后,进行了命题创作练习;

绘画与泥塑社团教学反思

反思四:

一部分学生是喜爱美术的学生,他们没有基础,多练习一些简单的内容或者和前一部分学生画同样的内容,但要求较低,这部分学生经过练习,绘画的简单技巧能够了解,作品效果时好时坏,但学生劲头很高。由于一节课的时间较少,不能满足学生的绘画愿望,有的学生不能当堂画完,还剩一点,但他们都能自觉回家完成后再交上来。

我觉得我们组的活动应该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基础上,经过教师的适当指导与培养,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点,使其形成自身的特点。让他们觉得在每次活动中都很开心,都有收获。这才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兴趣小组的活动,才能真正溶入绘画的兴趣中去,使之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总体来说,在这个学期的简笔画兴趣小组活动中,学生创作的时间是很快乐的,每一个学生都很积极努力,在绘画水平和审美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绘画与泥塑社团教学反思

反思五: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简笔画小组的成员能掌握简笔画的基本要领,能用简单的线条组合成一个完整事物图形,在活动中增强了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提高了审美水平。现将本学期简笔画小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本小组成员对简笔画的认识。通过适合小学生学习的作品展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简笔画,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2、简笔画是通过绘画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儿童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并获得独立思考能力的一种直观而形象、鲜明而生动的简单绘画形式。它作为一门艺术,不但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而且能使儿童小养成爱科学、爱艺术、爱学习的好习惯;能够帮助儿童用灵巧的小手描绘面画,开发大脑,启发智慧,掀开幼稚而天真的童心。我通过讲课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初步掌握了简笔画的要领,知道了画简笔画的基本顺序,掌握了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整体后局部的描画方法。

绘画与泥塑社团教学反思

反思六:

简笔画与我们平常所见的图画不一样,简笔画使用尽可能少的笔划线条,塑造简洁、生动、易懂的形象。上个学期的活动中,主要通过示范讲解,并让学生动手绘作,在活动中了解简笔画的构成。本学期选取了更多的图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简笔画。

首先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画画的基本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画画他们特别的喜欢。他们总喜欢在课余时间拿出水彩笔在本子上涂鸦。简笔画的学习就是奠定基础的。

在情景化的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易将美感与情绪体验相联系;喜爱鲜明艳丽而不注意色彩协调的美感以及直接以动作、语言与表情这些直观的行为去表达自身的情感态度等特点,可以把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孩子的绘画兴趣。因为有了情景的导入,每个学生都画得很投入、很认真,使呆板的课堂演变成尽情发挥的地方,让孩子能快乐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收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营造环境激发创作热情。学生的美术创作需要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他们所感受的事物用其特有的天真表现出来。如画圆的东西,可以在教室里放上各种圆形的物品,让学生一边找一边来画,由于美术活动气氛宽松,形式灵活,使孩子们有自由发挥的空间。

绘画与泥塑社团教学反思

反思七:

超轻粘土是一种综合创作的艺术,集艺术性、趣味性、创作性为一体,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感性的感知、观察、欣赏,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通过不同颜色的彩泥的组合、塑造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物品,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同力度的捏揉制作、小心翼翼的黏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孩子的耐心。

在软泥塑的课堂教学中,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让孩子在简单的制作中,逐渐学会超轻粘土的8种制作手法:球形法、水滴法、空心法、长条法、柱形法、压片法、垒叠法、挑拨法外,我还插入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制作大比拼,我是小装扮家,小老师来教学,从而激发孩子对软泥塑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以及发挥孩子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当课堂的主人。

篇4:泥塑——素描头像实践总结

苏州相城区职教中心校

邵美珍

*** 摘 要:把泥塑的形式引入课堂,解决学生在素描学习过程中照抄表面明暗“形不附体”的毛病,以雕塑的思维方式,深入到结构内部,从认识上掌握了造型和体积的主动性,使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关键词:泥塑 素描教学 形体结构 思维

在素描头像教学中,学生在作业中表现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画面“平”没有体积感,缺乏三维空间意识,产生“形不附体”的毛病。比如:人的鼻子和耳朵应该是附着在不同朝向的,由于学生缺乏体积意识,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照抄对象,尽管脸的各个器官的位置摆得相当正确,从前面看起来也总像是浮在画纸的表面,而不是一个三维形体的部分;画面形体很单薄,明暗调子和结构脱节,只获得了表面的肖似,不能领悟素描的本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把泥塑的形式引入课堂,对解决这样的问题效果显著。

一、通过上大泥,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了解了头部大的体面转折关系 泥塑头像大致可分为搭骨架、上大泥、塑胚体、捏五官等几个步骤。骨架是事先制作好的,因为我们主要目的不是雕塑而是解决素描问题,所以降低泥塑的难度。第一个步骤是上大泥,教师先示范并讲解,然后学生制作。由于我们平时注意的是五官所在的面,头部侧面及后脑部分往往被忽略,大部分学生头部体积塑造的很单薄,头顶和后脑扁平,额骨和颧骨处于同一个平面,下颌骨没有足够的厚度,头部和颈部的穿插关系不正确。在素描中画面“平”的现象在泥塑中也表现了出来。这说明同学们对脸部的整体比例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没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决定行动”,画出这样的作业也就不足为奇了。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同学们完成了第一步骤。他们在这个环节里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知道了头首先是一个六面体,还知道了头部的块面、比例,以及头颈之间的穿插关系。而平时在画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注意的是眼睛鼻子嘴巴这些细节,没有从大的形体关系上去观察。有的学生说:“还没有五官就像一个

人的头了”“我发现脸部也就是整个头部的三分之一左右。”“颈部象个巨大的圆形漏斗,而且比我想象得靠后。”听着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我倍感欣慰。他们终于主动去研究头部的整体关系了。趁热打铁,我在素描教学中安排了针对性的训练,用立体的思维构图,绘制不同侧面的头像轮廓,注意整体的比例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脸部的整体比例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塑造胚体,使学生了解颅骨的构造,并认识它是头部外形的内部框架

这一过程,我要求同学们深入研究石膏头骨。理解头像对称性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并用手去触摸它,感受高低变化和体面的转折。把眼睛处理成含在眼窝内的球体,鼻子概括成方锥体,嘴巴处理成突起的曲面。然后,根据模特的特征雕塑发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拿着雕刻刀,处理着额头由正面向侧面的过度,眼窝的凹陷以及鼻子的隆起等等。有的同学说:“以前画素描的时候,总认为眼睛看到的就是对象的全部,结果照抄对象,现在才明白,只有了解了物体的内部结构才会主动塑造物体。明暗调子就象是物体的皮肤,只有附着在结构上才有生命力。”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深入研究过人体解剖、结构和肌肉,可见视觉经验只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素描写生必须用眼睛观察、心灵感受、头脑理解、手的表现,才能深刻生动地表现对象。通过雕塑胚体,同学们产生了体积塑造的欲望。把手中的铅笔当作雕塑刀,用排线的方法切削出各个体面朝向,利用各种表现手法,不择手段地塑造人物头像的体积结构。尝试通过手的触摸变成视觉触摸。由于学生心里有明确的素描表现意识,加上有较充分的感受,所以普遍都能画出较有说服力的素描作品。有一个学生以前画的作业平而腻,他一直没有信心,渐渐对素描失去兴趣,而通过本次学习他产生了用铅笔表现的欲望,对素描渐渐产生兴趣,素描头像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通过塑造五官,使学生了解五官的结构特点及关系

这一阶段我首先示范刻画方法,然后请他们认真观察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结构关系。有的同学说:“以前,我把眼睛画成一个桃仁状,上下眼睑是两条对称的弧线,交于两个一样的点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眼睑的最高点偏向

鼻子一边,下眼睑的最低点偏向外眼角一边;在内眼角处两个眼睑交会起来形成泪腺,在外眼角处上眼睑叠在下眼睑上面。虽然可能会被以为是象纸一样薄,可事实上眼睑也有厚度。”有的同学说:“眼球应该是被下眼睑支撑着,上部有一部分被上眼睑遮住。从侧面看,上眼睑比下眼睑更伸出一些,在外眼角处叠在下眼睑上面。”五官是最难画的,也是同学们最怕画的。所以在素描头像中很难深入进去,比如:画嘴唇的时候,他们往往勾出轮廓线,事实上真正的线条只有双唇中间的那一根。我们所认为的上下唇的唇线不过是皮肤在这里改变了色泽、质地、走向罢了。通过雕刻五官,同学们对结构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明白了结构的起伏应服从于形体的转折。

四、通过泥塑头像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问:“老师,眼睛怎么画?嘴巴怎么画?我的形哪儿不对?”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求必应,直接动手,取而代之。虽然一边画一边讲解,并提醒同学们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但同学们往往懒得动恼,一遇到问题就找老师,老师讲解了或示范了也不能真正理解,所以素描画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提高。在泥塑头像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其他过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通过书籍和网络找到了各种资料,研究人头的形状,颅骨的构造,五官的特点和结构、以及面部肌肉的走向。有些同学课余时间几乎都在画室里忙碌。我深刻认识到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教师直接传授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是画不了多少印记的。在雕塑过程中,学生通过泥塑的制作环节,认识了立体观察、立体表现的重要性,学会了切削块面的造型方法,养成了追究结构解剖的习惯。在素描学习中,学生主动分析对象的动态、比例、研究解剖结构,塑造形体的方法,培养了素描的理性思维,训练了脑对手的控制意识,深刻理解了素描的本质,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整个活动中,师生融为一体,我深刻体会到“寓教于乐”。

五、通过泥塑头像的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素描写生是眼、脑、手共同作用的过程。感觉来自观察、判断来自理解,画面表现是观察和理解的结果。以理解来指导表现,才能绘制出好的作品。当然要尽量做到形神兼并。通过泥塑头像的教学,训练了学生的多角度观察能力,素描分析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激发了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了雕塑和素描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把雕塑思维运用到素描学习中去,把手对形体的触摸转化为视觉触摸,把局部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转变成整体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让学生学会用立体的整体的眼睛看事物。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美术大观》2009年第9期P190

篇5:太空泥泥塑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太空泥泥塑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朱珠 董敏慧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结束。太空泥泥塑兴趣小组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多种兴趣和陶冶学生的性情为宗旨,经过老师的耐心,悉心辅导,取得一定成绩。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乐意参加的活动项目,而捏太空泥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意义,对孩子有积极作用的活动。有专家指出孩子的智慧存在他的四肢上,通过各种的动手经验,孩子不仅可以锻炼手指灵巧的控制力,更能激发出意志力与专注力,同时还可以帮助他延伸的想象力。因此意在把此课设计成一个气氛活跃,手段灵活多样,学生自主的趣味课程。

因此我们在设计课程主题的时候也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主题,比如动物植物以及食物。这些都是学生感兴趣并能有此展开丰富联想的东西。而且我们还会将这些内容设计在情景之中,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不感觉单调,乏味。同时,我们还会在正式制作前先有一段比较有趣的导入,让孩子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兴趣。比如,我们在教他们制作动物的时候,分成了两次课程。第一次专门是秋季水果,第二次是水果拼盘。我们先以秋季果园丰收视频或者一个常识导入主题,再问问小朋友都喜欢吃哪些水果,当然我会设定一个范围,比如秋季的,一次开拓他们的思维。接着会要求他们以一个背景为主题,展开丰富的联想,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每当这时学生的积极性已经被调动起来,做出的作品也充满想象力。

通过这个兴趣课程,学生初识了斑斓的色彩世界。学生对物体的颜色有一定的惯性思维,在常规的颜色之外,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给孩子不一样的色彩世界,特别是对于花、蝴蝶等可以有丰富色彩的物体,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性。当我们提供给孩子其他一些辅助材料时,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让孩子积极地去创造。在培养学生动手的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特别是一些精巧物品的制作,很能锻炼一个孩子定性。我还适当的给学生欣赏太空泥、泥塑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让他们体验美,感受艺术的魅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其他方面。比如从动物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亲情,从植物上可以衍生到环保,而从食物上我们可以教育孩子吃饭的好习惯。

篇6:泥塑活动记录

美术课外小组活动记录

单位:杨官林镇曹庄子中学

时间:2013年1月

泥塑活动计划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特色教学,丰富学校校园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感受到泥塑的快乐。使学生玩中做,做中学,1

学中思,思中获,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和要求: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二、人员设置 负责教师:王素春

成员组织:根据我校实际,将以七、八年级学生为主,吸收对泥塑兴趣浓厚,且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成立初期人数限制在20人,视活动开展情况可逐步增加,但应不超过30人。

三、活动保障

A:场地保障:美术活动室,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

C:工具保障:

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

2、泥塑刻刮用具16套;

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

四、主要训练方面:

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基本的简单方法。

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并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有特色的作品。

五、具体措施: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学生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创设泥塑活动区,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

2、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用多媒体介绍泥塑的三种基本制作方法,学生尝试,在实践中锻炼手的灵活性。引导学生自由探索、研究;合理地选用不同的方法,泥塑活动是学生手工活动中的一项,它微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它简单,却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泥塑活动特有的性质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喜欢泥塑,掌握泥塑的方法和技巧。同时,充分掌握泥塑活动的教育价值。期末我们将泥塑作品展示出来。

泥塑教学课程计划

课程目标:

我校的泥塑课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时间、创新等综合能力。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使学生掌握泥塑的相关知识

2、了解泥塑的一般制作过程。

3、掌握运用多种泥塑手法综合制作的能力

4、在泥塑变形的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合创造力。

5、体验学习活动的乐趣,获得对泥塑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6、坚持学生的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课程内容:

1、研究背景:收集有关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发展的资料,了解泥塑的历史发展以及石刻、圆雕、浮雕等艺术门类。

2、课程资源:以学院泥塑教室为基地,结合自身资源、网络资源。

3、实践内容:平面浮雕、实心圆雕,泥塑创作

4、泥塑内容的选择原则:

民族性:体现民族特色,发扬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时代性:体现时代精神,适应发展趋势,利用现代美术资源。趣味性: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创造性: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泥塑课程实施:

1、造型基础训练。(3课时)

2、了解泥塑的历史发展等相关知识,及作品欣赏。(1课时)

3、欣赏古今泥塑作品,观看视频,图片及教师讲座、课堂讲解了解泥塑的不同表现手法。(2课时)

4、制作表现性容器。(2课时)

5、教师作品展示,学生十二生肖作品创作。(1课时)

6、学生自主创作、题材不限。(4课时)

7、班级作品展示、评价。课程评价:

泥塑课程的评价方式可以是多元化的,注重激励性。评价体系可以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1、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做出过程评价。

2、作品展览,针对每件作品进行教师、同学、自己的多方位评价,并由师生共同评出优秀作品若干,参加校级展览。

泥塑制作步骤

备泥加工 把直接自地下的泥去掉杂质,用木槌,木棒敲砸进行人工捣炼,有条件的可用捣泥机加工.太湿的泥,要先放在室内通风处,让泥土吹干达到合适的湿度;太干的泥则要泥土砸碎,放在容器内,浇上适量的水浸泡,然后再进行捣炼.最后要使泥土达到软硬适度又不粘手为佳.加工好的...1.备泥加工

把直接自地下的泥去掉杂质,用木槌,木棒敲砸进行人工捣炼,有条件的

可用捣泥机加工.太湿的泥,要先放在室内通风处,让泥土吹干达到合适的湿度;太干的泥则要泥土砸碎,放在容器内,浇上适量的水浸泡,然后再进行捣炼.最后要使泥土达到软硬适度又不粘手为佳.加工好的泥块要放在缸内或其他盛具内,用湿布或塑料布盖好以保持一定的湿度,备用.2.搭内骨架

搭制骨架常用木,木版,铁丝,钢筋,铁钉等.泥塑的骨架像人的骨骼一样,起着支撑和连接的作用,它是泥塑的基础条件,不可忽视.搭骨架要注意: <1> 骨架要牢固,以保证泥塑的稳定,上泥后不倾斜,不倒塌.<2> 堆泥后要使其既不掉泥,又不露架.<3> 要体现雕塑的大体形状.<4> 所搭骨架要简单,便于变动和制模时拆架.3.上大泥堆大形

泥与骨架备好以后,就可以动手上泥了.先在骨架上喷一次水,以便泥块与骨架能牢固地结合,不易掉落.上泥时,将泥块一块一块地堆贴在骨架上,用手按紧,拍实,然后层层加泥,用木槌或拍泥板将泥砸实帖牢.上大泥时,要从大处着眼,从整体入手,切忌缩手缩脚,陷入到局部细节的塑造中.雕塑是三维的实体,每添一块泥都要照顾到各个视角之间的关系,要经常转动雕塑台,不断进行观察比较.泥不要一次堆足,只要堆出大形即可.4.深入塑造

在大的形体与比例为准确的基础上,便可进入深入塑造的阶段.随着局部和细部的深入,使泥塑的体量逐渐到位.做局部要经常与整体比较,使局部服从于整体.在深入塑造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处理局部与细部的关系,也要反复推敲,始终掌握“整体-局部-整体”的原则.只要整体把握得准确,局部才能做的正确,而局部做准确了,也更充实完善了整体.往往在深入刻画局部时精力十分集中,常在一个面上塑造时间太久而忘了转动雕塑台,这样越是做得细致,体积也越容易拉平.所以要注意始终保持整体的观察和塑造.另外,要注意对称关系,可在泥塑上画中心线来检查,比较和修正.5.调整统一

在深入阶段,难免会出现某些局部的细节表现得过分突出,形体的大转折被削弱,形体间缺乏连贯或处理僵硬等,在调整统一阶段就要把它调整到整体的大的关系上来.泥塑圆雕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对泥塑作品喷水,特别在夏季水分容易挥发,更要定时喷水,使泥始终保持在合适的干湿程度,以便塑造形体.在冬季气温低,泥塑如不注意保暖,经冻结,整个泥塑会松裂,所以要在暖和的室内工作室工作,这样泥塑才不至于松裂.每次工作结束以后,要用塑料布把泥塑包好,使泥塑不易干裂,其水分不易挥发,以便继续塑造.泥塑作品展示

泥塑活动小结

推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素质与审美能力素质。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教育部长陈至立也多次指出:陶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在我们这儿有着丰富的泥土资源。农村的孩子对于泥巴有着特殊的感情,泥巴伴随他们度过了快乐的学前生活。基于此,我们从农村孩子爱玩的泥巴上入手,加强泥塑教学,由此激发学生“爱玩泥”的天性,让他们在无忧无虑,兴致勃勃的“玩泥”过程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表现美。

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开发现代泥塑教育,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为研究课题,摸索更符合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真正适应素质教育、更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小学泥塑教学方式和方法。我们学校开设了一个泥塑兴趣小组。从学生进行泥塑作品制作的实践活动来看:首先从认识上,学生有了很明

显的提高,学生对泥塑材料的把握和如何能做出更好的泥塑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次,从操作角度来看学生能很熟练的操作,能运用自己积极的热情、精湛的技术,制作和加工出精美的作品来,学生在制作泥塑作品的同时,还能融入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些感情色彩,制作出独具个性的泥塑作品。总之,通过泥塑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更锻炼了学生亲自动手的能力,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思维创新能力。

篇7:凤翔看泥塑(推荐)

凤翔泥塑,为民间观赏艺术形式之一,过去俗称“耍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明代凤翔县六营村。据说,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军队一部中的第六营兵士屯扎于此,这个村便命名为“六营”。这些来自江西的兵士有制陶手艺,闲暇无事,就和土为泥,捏制各种形态的泥活儿当做玩具,并且彩绘示人。后军士转为地方居民,其中部分人重操入伍前的陶瓷制作手艺,利用当地粘性很强的板板土,和泥捏塑泥人,制模做偶彩绘,然后到各大庙会出售。当地百姓购泥塑放在家中,用以祈子、护生、辟邪、镇宅、纳福。

习仲勋对凤翔泥塑并不陌生,早在1932年两当兵变前部队驻扎凤翔时就见过,集镇的摊点上,百姓家的炕头、衣柜上,随处可见泥老虎、泥娃娃等,其古里古气、土里土气的特点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到宝鸡,老人家决定亲自去看看,这项流传西府上千年的民间工艺现在生存、传承、发展的情况怎么样,这个有代表性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千万不能失传。

带着牵挂,带着关心,1989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五,习仲勋一行驱车离开宝鸡市区,东行穿过虢镇,再北折上原,直奔凤翔县传统泥塑村—六营村。“习仲勋副委员长要到咱们村来看泥塑!”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开了,全村男女老少无不欢欣鼓舞,加上又是大年初五,到六营村走亲戚的人络绎不绝,整

个村子沉浸在一片喜庆欢乐之中。

尽管春寒料峭,吹着北风,但当天天气晴好,没有一丝阴沉。村民们热情洋溢,在村干部和保卫人员的指点下,自觉站立在街道两旁静静等候着习老。早晨8点多钟,一辆黑色小轿车徐徐驶进村子,后面是一辆白色面包车。车子停在泥塑艺人胡新明家的门前,习仲勋微笑着从面包车上走下。他没戴帽子,身穿深蓝色风衣,步履稳健,精神矍铄,既有将军的风度,又有老者的慈祥。习仲勋像见到老朋友一样,热情地紧紧握着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连连问好:“大家过年好,大家过年好!”并说,看到你们一个个喜气洋洋的神情,就知道你们过得很好。

陪同的领导特意向习仲勋介绍了农民泥塑家胡新民。习仲勋看着这个年轻精干的小伙子,高兴地说,好啊,到你家去看看。年仅24岁的胡新明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用微颤的声音向老人家问好:“习副委员长好,您老人家辛苦了!”一老一少两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胡新明1965年出生于凤翔县泥塑之乡——六营村,从小就受到乡土艺术的熏陶和祖传艺术的感染。上学期间,就己显露出对绘画和雕塑艺术的灵气。但在70年代以前,家中缺吃少穿,泥塑成了贴补家用、换取口粮的“讨饭手艺”。胡新明小小年纪就跟着父亲用架子车拉着“泥耍货”到百里之外的陇县、华亭等地走村串乡,“耍货耍货,一毛钱两个”地喊着去叫卖,以换取微薄的收入在“黑市”买点粮食,或者干

“泥娃娃”换些馍疙瘩、破衣服、旧皮鞋。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这种事情只能担惊受怕偷偷干,惟恐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受到批判。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西秦大地,民间艺术也得到新生。在传统泥塑手工艺濒临灭绝失传的关头,胡新明1982年初中毕业回乡,适逢农村改革包产到户,农民再不用长年累月扎在地里干活了,许多人家捡起了祖传手艺,希望开创新的生活。凭着对民俗文化艺术事业的执着和喜爱,胡新明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不但掌握了传统工艺技法,而且在发掘创新上倍下工夫,塑造了许许多多的艺术形象,成为一代身怀绝技最具代表的民间艺人。

有次一批来华访问的法国友人专程到陕西要看“凤翔泥娃娃”,原来其前辈一百多年前曾从中国带回一批美轮美奂的凤翔泥塑作品,嘱托后代有机会一定要到中国寻访泥塑的故乡。胡新明作为凤翔泥塑的新传人参加了给外国友人的“泥娃娃”制作演示。1983年,凤翔泥塑被选送到南京艺术学院办展览,胡新明不仅有作品入选,还应邀走上讲台,讲了凤翔泥塑课。同年,陕西省文化艺术采风团来到凤翔县,县政府举办了联欢晚会,胡新明及其父母亲等许多民间艺人都被请去登台献艺。胡新明在10分钟内,用泥巴捏成了熊猫、松鼠、猪、羊等4只小动物,赢得全场一片叫好声。

1985年,陕西省政府在美国明尼苏达州举办“陕西月”活

动,胡新明被省上选定为“中国陕西民间艺术交流团”4名成员之一,带着300多件泥塑作品和用皮箱装着的100多公斤泥巴,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作为友好使者飞往大洋彼岸,参加了“陕西月”活动,在旧金山、圣保罗等11个城市及8所学校进行了泥塑表演和讲课。此次在美国共42天,胡新明他们4个艺人制作的泥塑、微雕、剪纸和国画作品为国家换回外汇23万多美元,胡新明个人也领到了500美元补助,回家后他用这笔钱为家里办了许多大事。

八十年代末的一天,胡新明家来了8个日本朋友,他们想要几种不同造型的羊的泥塑品。胡新民过去还没有当着顾客面现场创作的经历。眼看客人要走,胡新明说,你们只须等半个小时,我就可以做出来!结果他只用了20多分钟,就连着做出了五个羊的造型。日本客人连翘大拇指,赞不绝口,当下就订了300多件。没想到当时设计制作的“右偏头泥塑羊”,因其造型夸张、憨态可掬,后来作为2003年生肖邮票设计的主要参照物,经过专家的艺术再加工,登上了被誉为“国家名片”的生肖邮票。

进了屋子,习仲勋随和地坐在炕沿上,没等县上领导汇报,就和小胡一家拉起了家常,从彩绘泥塑的配料、制作、上色,一直问到生产规模和销售等情况。胡新明一一作了详细的汇报,最后说:“彩绘泥塑在过去俗称„耍货‟,我们的祖辈常年奔走他乡,走街串巷,用来换取柴米油盐,养家糊口,十分艰辛。„文化大革命‟中,又被称之为„牛鬼蛇神‟,当做„四旧‟破除。改革开放后,有了好的政策,才使这一传统民间工艺又复活了,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这是实话!”习仲勋表情严肃,长叹一口气说:“那个年代,不堪回首啊!把我们民间好多好的东西都糟蹋了,手艺人在旧社会受地主老财的欺压,解放后又生活困难,„文革‟中又经历了那样的浩劫,真不容易啊!”习老略作停顿,身子向后微微一倾,右手一扬,高兴地说:“现在好了,党和政府支持你们,小胡还年轻,大胆的干,往前闯,把我们的民间艺术挖掘出来,还要有所创新,有所提高。”习老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说到了大家的心坎上,在场的人无不拍手称快,喜上眉梢。

当市县领导向习仲勋介绍胡新明这几年在彩绘泥塑方面的成就,和他以民间艺人的身份到美国访问受到里根总统的亲切接见,并当场向总统表演泥塑制作等有关情况时,习老听得非常认真,不时露出自豪的微笑,他称赞小胡说:“这不容易,你这样年轻,就漂洋过海,为国争光,真了不起呀!”他又望着胡新明的父亲胡义说:“还是后生可畏啊!”

“这全是党的政策好,是你们这些大官好官领导的好。”胡新明说。“哈哈,官当的不好,不好!要么你来当这个官,我来学做你的手艺,你看行不行?”习老幽默风趣的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不行不行!”胡新明脸一红赶紧说:“有这样的好政策,有您的支持和鼓励,我就非常知足了,干起来也觉得更加有劲

了。”

习老转过身子,对一旁的省委书记张勃兴、省长侯宗宾说:“你们要好好资助一下小胡,让他放开手脚干,有这么好的东西,还怕没人要?要把规模搞大一点,带动更多的人搞,搞出点动静、搞出点气候来。”省上领导明确表态,要支持小胡的事业,并号召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形成产业。

习仲勋兴致极高,还仔细询问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收成情况。“我这次来看望你们,还想多了解一些农村的情况,有啥困难尽管讲。”面对习老亲切、鼓励的目光,小胡非常激动。老人家日理万机,工作繁忙,怎好意思再给他添麻烦呢?于是笑着说:“现在有粮有钱,丰衣足食,对我的事业上领导又这么关心和支持,还有啥困难,请老人家放心。”

随后,习老很有兴致地参观了胡新明的泥塑作品。胡新明及父母、姐妹为习仲勋作了彩绘泥塑现场表演。看着一块块黄泥巴转眼间魔术般地变成活灵活现的小泥人、小老虎,习老高兴地说:“你们的泥塑工艺很有特色,古里古气,土里土气,生动质朴,古色古香,这就是我们民间工艺的魅力所在,难怪美国总统都赞不绝口呢!”习老对泥塑工艺恰到好处的评价与称赞,使在场的人们不住的点头,不知者还以为他是这方面的内行哩。

观摩完泥塑制作表演,习老又在胡家的灶房、后院看了看,随即邀同来的省委书记张勃兴和省长侯宗宾为胡新明签名留念。

出了胡新明家的头门,习老又在另外几家泥塑专业户家里看

了看,希望他们好好干,日子越过越好。听了习老的话,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习仲勋恋恋不舍地上了汽车,向街道两旁欢送的人群挥手道别,车子缓缓驶出了村子。

此后胡新明的事业顺风顺水,产业越做越大,泥塑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艺术展览会和博览会,荣获首届中国旅游纪念品设计大赛金奖及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一绝”,首届中国吉祥文化艺术节金奖等百余大奖,并远销到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港澳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作品“乐乐狮”被选为“99巴黎中国文化周”吉祥物,“平安马”、“发财羊”、“福寿猪”被选为2002、2003和2007马年、羊年、猪年生肖邮票主图。2007年自筹资金500万元,建成了占地15亩的“西府民俗艺术博览园”,任法人。2009年投资100万元注册成立了“凤翔县新明民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并任法人执行董事。每年向社会制作输出60多万件泥塑等手工艺品,收入2600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08年,被国务院特授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并光荣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习仲勋到六营视察的事虽已过去二十多年了,每当提起,六营村的村民及胡新明一家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他们说,真正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大干还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习老的光临指导,支持鼓励,对他们的鼓舞很大,使他们对彩绘泥塑的认识从“耍

货”上升到“艺术”,产生了质的飞跃,跳出了只搞泥老虎、泥娃娃、泥玩具的框框,在挖掘整理过去艺术珍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已发展到戏剧脸谱、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多个系列、几十种产品,还与外国友人联手,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凤翔泥塑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是与习仲勋的支持、鼓励和推动分不开的,深刻包含着他老人家关心民间工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愿。

插图:

1、习仲勋与胡新明交谈。

2、泥塑典型样品。

3、泥塑作坊。

篇8:泥塑课程计划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美术教育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核心在与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素质与审美能力素质。专家也多次指出:陶艺使我们弥足的隗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同时,陶艺在胶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发展,我校将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相结合,促进学生对本地区历史的进一步了解与发现。

手工泥塑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童心,放飞学生的想象力,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制作中感受泥塑的快乐。使学生在玩中做,做中学,学中思,思中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努力。一:教学目标任:

1、通过手工泥塑课程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注意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手工泥塑课程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二、训练方面:

1、学会一些泥塑中的最简单的符号说明。

2、在活动中让学生尝试合作竞争的分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学生结合已经掌握的泥塑技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泥塑教学课程计划

课程目标:

我校的泥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培养时间、创新等综合能力,并与当地泥塑历史文化相结合。因此,课程目标设置如下:

1、是学生掌握泥塑的相关知识

2、了解认识泥塑

3、了解泥塑的一般制作过程

4、掌握运用多种泥塑手法综合制作的能力

5、在泥塑变形过程中充分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6、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对泥塑创作的持久兴趣,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7、坚持学生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课程内容:

1、研究背景:收集有关泥塑的历史背景,艺术发展的资料,以及胶南本地区泥塑发展的历史,同时了解石刻、圆雕、浮雕等艺术门类

2、课程资源:以学校泥塑兴趣教室为基地,结合自身资源、网络资源,同时聘请专业教师授课

3、实践内容:泥塑简单制作、泥塑创作

4、泥塑内容的选择原则:趣味性: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循序渐进、寓教于乐

创造性: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泥塑课程实施:

1、造型基础训练。(8课时)

2、了解泥塑的历史发展等相关知识及一些作品欣赏。(2课时)

3、欣赏古今泥塑作品,观看视频,图片及教师讲座、课堂讲解泥塑的不同表现手法(2课时)

4、学习制作简单表现性容器(4课时)

5、教师作品展示,学生进行十二生肖作品创作。(6课时)

6、学生自主创作、题材不限(8课时)

篇9:泥塑感想

泥塑感想

五年四班 陈沁琳

在这个学期里有很多令我难忘的事,可是如果要评选之最的话,还是我报名参加学校泥塑社团活动的事情。这是一次很好的活动。它让我在活动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胆量等等。下面我就把这次活动的收获讲述一下。活动开始了。最初我对活动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应为我们手头的资料太少了。在社团老师的指导下,我不仅对这次活动的内容有了深刻的了解,也深深地敢说到艺术的美丽。更据老师说的一步步做好简单,可是,在欣赏自己的作品中是觉得少了点灵气,这是为什么呢?和老师的作品放在一起觉得很像了,但是就是不好看,老师说:“这和创作一样,要用上你的心,发自内心去雕刻才可以的。”静下心来细细感觉也许是这样的。我开始上网搜索关于泥塑的方法,这也让我懂得了查资料对于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在我亲眼目睹的手工艺品的精致后,那些艺人的功夫深深地吸引了我。自从我从上课回来之后,我又懂得了泥塑的制作方法,自己拼命的练习。随着活动进入到了后期,我们就开始实际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作品了。于是一个个生动可爱的小泥塑便从我们手下诞生了。多么可爱,多么漂亮呀!我做的小猪还受到老师的表扬,当时我别提多开心了。回想起来,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活动。我的收获很大很大,我真要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样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感谢为了我们的进步而努力付出的老师们。这次活动对我的帮助会是我永远受益的。我将会把这段美好的时光永远珍藏在自己的记忆中。

上一篇:电子商务辅助教学管理的系统开发设计论文下一篇:度普通高考英语试卷评价报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