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辖区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思考

2024-04-28

钱江辖区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思考(精选3篇)

篇1:钱江辖区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思考

加强渔业船舶管理,防止发生渔船重大溢油污染事故

一、主要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部署安全防范措施。我局根据渔业船舶的作业特性,制定《湛江市渔船重大溢油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在渔业港口发生溢油事故,可对溢油事故作出最快速、最有效的处理,控制和清除溢油,将损失和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积极加强与具有溢油应急反应能力的其他部门如海事、环保、港务、石油化工、公安消防、驻湛部队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深入推动《湛江海上污染防治联合执法协调制度》的实施,确保出现渔船重大溢油事故时,可以寻求人力物力、技术的支援,动员其他社会的清污力量。

2、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渔民防污意识。2013年各级渔业主管部门和渔政队伍充分利用伏季休渔、防灾减灾周、休渔放生节有利时机,深入渔村、渔港、渔区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教育。在“安全生产月”开展期间,全市共召开渔民座谈会80场,出版宣传专栏12期,悬挂渔业安全生产宣传横幅170条,张贴标语2350张,派发宣传资料13000多份,发放《渔业安全生产须知》4000本。渔政工作人员结合职务船员和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对渔民进行渔业船舶防污染培训,2013年全市共举办各类渔业船员培训班102期,参加培训人员9022人。其中举办职务船员培训班31期、819人,普通船员培训班33期、3174人,基本安全知识培训班38期、5029人。其中对渔船防污染培训内容主要是有关防污法律法规、海洋环保和船舶防污知识,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使渔民自觉配齐船舶防污染设备,加强日常管理,按规范做好船舶防污染工作,了解和掌握船舶防污染设备的使用及发生船舶污染后的应急措施,按规范做好船舶防污染工作,同时提高渔民安全生产和海洋环保意识。

3、开展安全专项检查,严格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为从源头上消除渔船安全隐患,遏制渔船带病出海生产,在今年全市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安全生产大检查”期间,我局结合渔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特点,以渔港为主战场,举全市渔政队伍之力量,在全市32个渔港全面开展了“封港查船”行动。各级渔业主管部门、渔政队伍按照行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严格执行渔船进出港签证制度,对港内和进出港的渔船实行逐船检查。对船舶证书无效,船名牌标识不规范,通讯、救生、消防设备不配套,职务船员配备不齐、非法建造改装的渔船一律禁止出海生产。在封港查船行动中,共出点车辆179辆次,执法船艇227艘次,执法人员1649人次,检查渔船6787艘次,查处证照不齐船舶180多艘,取缔“三无”船38艘,从源头上断绝“三无”船舶的继续增加,通过组织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151艘渔船,及时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另外我们将全市1269艘60匹马力渔船和27艘供油渔业辅助船列为重点监控船舶,通过为其加装AIS防碰撞设备和电子IC卡,对这些渔船实行24小时监控,加强出进港签证管理。同时严把渔船检验关,严格执行渔船初次检验、营运检验和船用产品检验,重点对该类渔船防污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加强检验监督,保障渔船处于安全适航状态,防止此类渔船生产事故造成的溢油事故发生。

近年来,我市辖区内未发生渔船重大溢油事故。

二、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1、目前我国从事溢油应急响应的职能分散在各部门,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海事部门、船舶交通部门、海洋开发单位都有分工,在大的方向上目标一致,但各自为战的现象比较突出,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在溢油应急响应机制上、善后工作处理上缺乏具体政策规范,标准不细化,很多工作操作起来很难。比如应急响应的抢险费用问题,能够找到责任方的还好说,对不明来源的油污清理,或者责任不明的,善后工作就很麻烦,处理起来费时费力,影响及时、高效地组织救援。

建议湛江市政府应在湛江海上搜救分中心加挂湛江海上污染防控和应急指挥中心,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并作为专业指挥中心进行定位建设。市政府在用地、用海和岸线给予大力支持。发改局积极协助海事局做好项目立项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积极与省发改委沟通,争取省发改委在项目建设资金上能给予支持。二是尽快制定和实施《湛江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和《湛江市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预案》。使湾内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管理工作在“湛江海上污染防控和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掌管下,依法依规开展,保障该项工作存在管理范围重叠,中央事权与地方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预防、预控、管理效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得到解决。

2、当前,我市渔业港口还没有配备任何溢油防治设备。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只能依靠协调海事、港务、环保、公安消防、石油化工、船公司等部门投入应急活动。下一步我们建议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根据我市沿海各主要渔业港口环境及地理位置,特别是国家一级渔港,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围油栏、撇油器、吸油材料、溢油分散剂和浮油回收船等。

海上污染防治,首先要从源头抓起。海洋上的所有生产作业,包括油气开发、海洋工程、交通运输、港口码头等,必须建立环保责任制,层层抓落实,严格管理规定,制定应急预案,把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摆到重要位置,做到有备无患、常抓不懈。

篇2:浅析内河船舶防污染的管理

1 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防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众所周知, 完善的法律法规在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很好地约束人们的行为, 使他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但是, 在实际管理过程中, 我国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始终不够完善, 一直存在许多问题, 从而使许多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部门在管理时随心所欲, 不能始终将“改善内河环境”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另外, 即使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就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但是, 这些政策却始终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再加上部分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部门直接忽视了这些政策, 导致在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始终无法取得巨大的成就。

1.2 防污染设施不完善

为了更好地治理内河的水污染, 一套完整的防污染设施不可或缺。但是, 购买船舶防污染设施所需的经费较多, 并且目前政府相关部门在内河船舶防污染治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 许多设施不够完善, 甚至一些设施特别陈旧, 已经无法继续工作。另外, 由于受技术水平的影响, 船舶配置器的配置技术水平较低, 许多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油水分离器在配置方面并不符合国家所制定的标准, 并且这些装置也没有安装专门的污水处理器, 这就使船舶在航行中排放垃圾的数量大大增加。

1.3 应急处理体系不完善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 从而加重了内河的水污染, 因此, 完善应急处理体系势在必行。但是现阶段, 我国并不具备完善的应急处理体系, 且整体应急处理机制仍处于初级阶段, 许多技术水平较低, 不能满足大型船舶污染处理的需求。另外, 对于船舶航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 我国还不具备相应的管理及清理对策。

2 加强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有效对策

2.1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更好地进行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 海事部门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加大监管力度。比如, 内河船舶船员要达到国家标准要求——所有船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对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并且具备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在招聘船员时, 海事部门必须提高招聘要求。另外, 海事部门还应该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 不定时对内河中航行的船舶进行污染检查和监督, 对于一些严重污染内河的船舶必须予以严厉的处罚, 从而更好地提高船员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2.2 加大对营运的检查力度

为了更好地防治内河污染, 必须从源头控制。比如, 在船舶航行之前, 船检部门要加强对船舶设备的检查和监管, 确保船舶的防污结构通过相关机构的审核同意。对于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船舶, 应该进一步调查。另外, 海事部门还应该成立专业的技术小组, 定时对船舶所有设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和监督。

2.3 积极引进先进的防污染设施

海事部门应该加大对船舶防污染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防污染设施, 舍弃陈旧的设施, 提高这些设施的工作效率。同时, 海事部门也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防污染设施, 然后根据我国内河实际的污染情况, 对这些防污染设施进行改造, 从而更好地提高防污染设施的工作效率。另外, 我国相关部门应该不断加大对船舶设备研究技术所的资金投入力度, 鼓励所有技术人员积极研发新型设备。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如何加强内河船舶防污染管理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 相关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防污染设施, 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而提高船员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盛伟群, 邓丽娟, 刘丽红.国内外船舶防污染规范标准现状分析及我国对策研究[J].船舶标准化工程师, 2016 (01) .

[2]袁群.内河航运水污染控制的机制与政策研究[J].中国航海, 2013 (01) .

[3]段素文.内河船舶防污染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5 (01) .

[4]寻蓓.内河船舶污染物非法接收行为管理浅谈[G]//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3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 2013.

篇3:钱江辖区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思考

关键词:船舶污染,现状,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拓展,我国经济对各种能源和化学品的利用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水上油品和化学品的运输量不断上升,发生各种水上污染事故和险情的概率也有上升趋势。同时,整个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各级政府和社会舆论对水域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也在逐步提高,对船舶污染防治工作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去年墨西哥湾石油平台溢油事故和我国大连“7.16”管道溢油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引发了全社会对水域环境保护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些对我们开辟防治船舶污染工作的新局面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船舶造成水域污染的方式、特征及危害

1.船舶造成污染的方式重要有三种:

1、船舶操作性污染,这种污染普遍存在于小型船舶中,主要是由于船员环保意识淡薄,如机舱工作人员故意将含有污油的机舱污水未经处理排入长江,甚至有些小型散化船直接用江水冲洗甲板,导致含有化工品的江水排入江中。而油轮、化学液货船等的压舱水洗舱水和舱底水的排放对水域的污染更为严重;2、船舶事故性污染,它是来船舶发生事故引起的污染,如:船舶发生碰撞、搁浅、触坝等事故使各种污染物质外泄,这其中又以油舱破裂造成渗漏和燃油外溢造成污染为主;3、船舶倾倒污染,是指船舶故意的将陆地工厂生产所产生的化工废料其他物质载运至长江倾倒的行为所造成的污染。

2.船舶污染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污染物质的多样性:船舶排放的物质有油类,毒性有害物质,船舶垃圾,船舶生活废水等,其中主要为油类物质,大多来自船舶任意或意外排放;2、污染的流动性:水的流动性,船舶的移动性决定了由船舶进入水域的污染物不可能局限在或固定在某一点而静止不动,一次污染可能会波及多个地区。这都给污染的预防和治理造成诸多不便。

3.污染物进入水域后,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

1、破坏水生物及其生存环境。船舶污染对各种水生物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在发生船舶污染后,将直接导致事故水域中某些水生物数量锐减,甚至可能面临灭绝的危险。此外,由于水域一旦被污染后,恢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或者很难恢复,因此对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将会造成长久的破坏。2、巨大的经济损失。船舶污染尤其是油污所造成的物质财富的直接损失与防止和减轻污染损害所花费的间接费用相当惊人,尤其为消除损害花费的费用更为巨大。3、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威胁。内河水域多分布有取水口,一旦发生污染,将对沿岸居民的生活将构成严重威胁,而人若食用了被污染的水生物后,船舶污染物中的有毒物质就可能随水生物进入人体从而对人的健康造成伤害。4、船舶污染也会对沿岸的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对一些旅游景点更是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二、当前船舶防污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种船舶进入我国水域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船舶对我国水域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在长江水域,各种船舶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染物仅油类一项就有3000吨之多,机舱污油水40万吨以上,垃圾8000吨之多。随着散装化学品船舶日益增多,有毒有害物质对长江水域的污染、对港口和水上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目前长江上航行的多为3000总吨以下的小型沿海船舶及大量的内河船舶,此类船舶大多为私人或个体航运公司所有,往往存在各项防污染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与防污染意识淡薄,船员的素质偏低,日常的管理和操作中违规现象较多等问题,对水域构成较大的污染威胁。船东在船舶运营中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对船舶的设备、配员、消防、救生等安全性问题尚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对船舶的防污染工作往往认为其无关紧要,甚至抱着应付检查的态度,船员也仅仅对船舶的安全航行负责而对防污染工作极少过问,因此操作性污染的时有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对船舶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少船舶未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配备《油类记录簿》、《船上油污应急计划》、《垃圾记录簿》等防污文书,或者在已配备文书的记录中存在不少弄虚作假现象;2、油水分离器的配备不符合要求,或油水分离器根本处于不可用状态,不少船舶的油水分离器仅仅是一种应付检查的摆设;3、没有按照规定设置专用的残油、废油回收容器,也没有相应的回收记录;4、未配备船舶垃圾回收容器,或者没有对船舶垃圾实行分类收集、处理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船舶的防污染工作。

在对船员的检查中发现相当数量的船员存在素质偏低,防污染意识淡薄,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操作技能不过关等问题。不少船员对于船舶污水的排放标准,相关的限制条件一无所知,在船舶舱底污水及船舶污油水的处理上随意性很大,甚至存在废弃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的情况;相当数量的船员对油水分离器的连接管路不清楚,根本不会进行实际操作;很多船公司和船员对船上溢油应急演习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演习只是走过场,或干脆直接作假,这就使船员失去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一旦发生溢油事故,现场的组织、指挥、分工,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使用什么样的防污设备,怎样使用,都将得不到有效的执行,不能在第一时间控制、减少污染,从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对船舶防污染管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1、以人为本,加强船员管理

船员是船舶航行和作业的操作者,其素质的高低,对船舶防污染的重视程度及防污染操作能力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船舶防污染工作的成效。首先要加强宣传,使广大船员充分认识污染水域的危害性,帮助他们了解防止污染、保护水域环境的重大意义,增强其防污意识。其次要在日常的检查中侧重于船员防污染操作实际能力的检查,对达不到要求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对违章操作带来严重污染或屡教不改的船舶要进行重罚。同时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应对船舶防污染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以及一些简单的原理进行讲解,增强船员的操作能力以及面对突发事故时的应变能力。

2、加大对船舶的监督检查力度

在平时的检查中应充分发挥海事部门的职能,加大对船舶防污染方面的检查力度,落实防污专项检查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船舶不合要求及违规排放情况。要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严格贯彻落实有关防止船舶污染的法律法规,并根据有关国际公约的要求,提高管理标准,改善船舶防污设备的配置,使船舶具有较强的处理废弃物的能力。

3、各地政府推行污染举报奖励办法。

各地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污染举报奖励办法,并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力求能做到全民知晓,全民监督。今年3月1日实行的《船舶污染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是交通部海事局颁布实施的。各地政府可参照此办法,加大奖励额度,提高全民监督的积极性。

4、加快建立油污损害赔偿机制,推广船舶油污保险。

巨大的经济损失是船舶污染损害的重要危害性之一,为清除污染和赔偿所要的费用甚为惊人,因此建立油污损害赔偿的各项制度,完善我国海上及内河油污损害的民事立法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国国内立法中,对于沿海非涉外油污损害赔偿案件,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和相应的赔偿机制,一旦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后,我国的船舶所有人将无力承担清污责任和巨额的赔偿责任,从而直接导致油污受害人受偿的比例小、数额少。因此,构建我国的船舶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此外2010年10月1日交通部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中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航行的载运油类物质的船舶和1000总吨以上载运非油类物质的船舶,其所有人应当按照规定投保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或者取得相应的财务担保。在上述范畴以外尚有相当数量的船舶,此类船舶由于船舶或航运公司规模较小,对防污工作一般不是很重视,往往此类船舶为水域环境的隐形杀手,笔者建议对此范畴内船舶,进行考察,制定可行方案,强制纳入参保行列。

5、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体系

船舶发生污染后,如何能迅速、有序、有效的开展应急处置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管理规定》,船舶污染事故防备和应急反应工作是政府的职责,海事管理机构应积极配合编制应急计划以建立起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体系。防治来自船舶、设施和相关作业造成的水域污染损害,保护水域环境和资源,保障人体健康和社会公众利益,有效提高处置危险化学品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发生污染事故时能够迅速、及时、有序地作出应急反应,控制和消除污染损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泽慧.《船舶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年会论文集.2004年

[2]孔玉祥.《2011年度江苏危防工作研讨会工作报告》.2011年3月

上一篇:他曾经也是英雄作文下一篇:大梦敦煌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