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2024-04-07

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通用9篇)

篇1: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上栗镇胜利小学

2016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校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加强我校的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学生养成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经常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计划。

二、工作目标

我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扎实地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学生的体育锻炼,使大多数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力争全校98%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三、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教师为工作组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到人,充分认识活动重要性,有计划的将该项常规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体系,从制度上保障该项工程的积极稳步推进。

体质健康测试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黎瑛

副组长:徐海安

成 员:王光华 陈联合 黄兰萍 张莉娜

体育类:廖德明 周春林 荣先年

2、宣传工作

我校将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工作。我校将从学校、班级、体育教研组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的目的。要让学生了解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四、计划实施

(1)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列入我校每学年工作计划中,同时在我校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近期和长期计划中有体现。

(2)我校要配备齐必要的测试器材,并安置完毕。由体育教研组安排进行日常使用维护管理,最大程度地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并努力降低损耗。

(3)对各年级的测试项目都做了统一的规定,身高、体重为各年级的必测项目,其他年级测试项目为:

一、二年级测试50米、坐位体前屈、一分钟跳绳。

三、四年级为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50米、坐位体前屈。

五、六年级为肺活量、坐位体前屈、400米、一分钟仰卧起坐、一分钟跳绳。在测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使学生能安全有序地完成测试任务。对成绩不合格和请假学生进行补测工作。

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评定优秀(总分90分以上)、良好(总分80分~89分)、及格(总分60分~79分)、不及格(总分59以下)。

体育教研组和卫生室将合理利用体育课和活动课时间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体育教师对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评分标准如实填写表册,及时录入。

(4)我校要运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激励和教育功能、反馈功能,找到我校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同时,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告知家长,指导学生科学锻炼。

五、时间保障

1、我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2、我校每年将举办体育运动会、广播操比赛。

3、积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积极开展篮球、乒乓、健身操等活动。

4、对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天锻炼达到一小时的学生,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年成绩奖励5分,对体育课无故缺勤的学生,一学年累计超出应出勤次数的1/10,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年成绩应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最高成绩积为59分。

六、特殊情况的处理

1、因病或残疾学生,确实不能参加《标准》测试的学生,应持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病历等证明材料,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标准》的申请。学校应将申请免试的学生名单及原因公示三天以上。经公示无异议,学校体育组签署意见后,将材料存入学生档案。

2、对确实丧失运动能力,免予执行《标准》的残疾学生,按相关要求上报。

3、对因病免修体育课被批准免予执行《标准》的学生,当年不得评为“优秀学生”。

4、《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10月16日前(由学校安排)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标准》成绩为不合格。

七、档案建设

我校多年以来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制度,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将交档案室统一建档保存。每位学生每学年的测试和评价结果将记录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上,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存在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不断改进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

2016年9月

篇2: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为了促进和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杜彦纯

副组长:孟庆海

组 员:祖书海 吴枢礼 各班任

三、实施目标:

1、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体育对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壮美人生,以及培养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爱精神,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作用。

2、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人心。

4、建立学校体育活动的长效机制,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的氛围,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通过学校体育活动,保证每名学生至少掌握两项日常锻炼运动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四、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宣传学习。主要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习掌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时间为9月至十月上旬。

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即测试、汇总、上报。时间为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具体区分为:

10月份测试并进行数据统计汇总

11月份全校统计数据上报教育局

12月份 全校统计数据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库”

第三阶段 总结建档。主要是总结工作,做好资料收集和建立档案。

五、测试项目

必测项目 :身高、体重、肺活量、一分钟跳绳、五十米跑步、坐位体前屈

选测项目 : 三、四年级: 一分钟仰卧起坐 五、六年级: 50米×8往返跑

六、测试、等级评定与登记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每学年进行一次,根据教育局的通知。

测试时间安排在10月中旬至12月上旬,12月前完成数据输入并上报。

2.测试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和制定测试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测试数据和记录要准确无误,并进行严格核查,测试、记录、监督检查人员要签字。

3.测试成绩、评定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以便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和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

4.建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专项档案。学生测试项目的成绩由学校体育组汇总,并按照《标准》的要求计算得分、评定等级。

5.每学年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要妥善保存。学校体育组专人保存或统计。并定期归入学生的体育健康档案。

七、实施办法

(1)学生《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评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不及格者,在本学准予补测一次,补测仍不及格,则学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为不及格。

(2)因病或残疾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经医疗单位证明,体育教学部门核准后,可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填写《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

(3)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天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者,计入平时体育成绩。

(4)在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全各项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对场地、器材、设备的安全检查。要认真做好学生的体检工作,对生病学生实行缓测和免测。

学生健康测试工作计划

乌尔科中心校

篇3: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概述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由每5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每2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组成。

1.1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

在1979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和卫生部对我国16个省市近20万汉族大中小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的基础上,1985年我国建立了每5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2010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中小学,调查对象为汉族7~22岁学生和少数民族7~18岁学生。检测分为室内体检和户外体能测试2个部分,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健康状况4类指标[2,3,4,5,6]。

1.2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2002年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年对7~22岁在校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并向社会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由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组成。检测项目包括: 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皮褶厚度等体格发育指标;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握力、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握力、台阶试验、50 m跑、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反映速度、爆发力、肌力、耐力等运动素质指标;基本涵盖视力、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健康指标。

1.3 体质调研监测的重要性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在学校体育卫生宏观管理和制定健康问题干预策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可以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及时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学校体育卫生的科学研究、工作评价和决策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常见病的流行与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干预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建议。

在生长发育方面,“生长长期变化”是历次调研监测的重点观察内容,每次都有重要发现。2000年体质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学生整体身高增速迅猛,潜力巨大,但贫困乡村群体相对落后;不同群体的青春期发育水平都出现提前趋势,但幅度随社会经济状况而依次递减;缺乏优良蛋白质、寄生虫病、学习负担重和体育锻炼不足是阻碍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据此,政府及时采取了如营养午餐、学生奶、大豆行动计划、为中小学生减负、加强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

在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方面,1995年起我国学生的生理机能水平从线性上升转趋停滞,衍生指标“肺活量/身高”和“握力/体重”等呈现下降趋势;多数运动素质指标不增反减,以综合反映循环、呼吸、运动功能的耐力跑成绩的降幅较大;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急剧上升,成为我国城市学生常见病的防治重点。针对上述问题,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5 a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已初显成效[8]。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于2007年正式实施。2008年12月上海市政府网站首次公布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样检测结果,2008年学生近视检出率11~12岁为47.77%,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5.75%;13~15岁为66.32%,下降了1.79%;16~18岁为75.83%,上升了0.13%;反映身体机能耐力素质的肺活量指标上升,11~18岁男、女学生均值分别为3 446和2 563 mL,分别平均提高364 mL和341 mL;反映速度素质的50 m跑成绩,女生平均9.25 s,提高了0.21 s[9]。

2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迄今已公布的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1985-2005年)以及4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2002-2008年)的分析表明[10,11,12],反映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一直呈增长趋势,并处于“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的快速增长阶段[13],与2000年相比,2005年7~18岁城市男、女生、乡村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70,0.31,1.00和0.69 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82,1.32和0.92 kg;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24,0.14,0.26和0.16 cm;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重度营养不良基本消灭;反映生理功能的肺活量和身体素质的速度(50 m跑)、爆发力(立定跳远)、力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50 m×8往返跑和800 m,1 000 m跑)等指标总体情况没有明显增长或存在下降趋势,其中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 a下降,耐力素质连续20 a下降;在健康指标方面,龋齿、血红蛋白和粪蛔虫卵3项明显好转,但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1985年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在0.65%~2.23%之间,肥胖率在城市男女生组低于0.5%,乡村男女生组几乎没有;1995年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呈现成倍增长趋势;1995-2005年间,我国城市青少年儿童进入了肥胖快速流行早期。

2.1 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下降

反映速度、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素质水平的指标,除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在1985-1995年间有所提高外,整体在1995-2005年间全面呈现出下降趋势[2,3,4,5,6]。与2000年相比,2005年7~18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的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285,303,237和259 mL;速度素质(50 m跑)分别平均下降0.1,0.1,0.1和0.2 s;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分别平均下降3.7,3.9,3.2和4.1 cm;在力量素质方面,13~18岁中学城乡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和1.4次;7~18岁城乡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7和3.1次;在耐力素质方面,13~18岁城乡男生1 000 m跑成绩平均下降12.4和13.8 s;13~18岁城乡女生800 m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0.3和12.6 s。

2.2 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2005年我国城乡学生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迅速增加,7~22岁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城市女生分别为8.72%和5.01%,乡村男生分别为8.20%和5.07%,乡村女生分别为4.61%和2.63%[6]。

2.3 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与2000年相比,2005年各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上升[6],小学生为31.67%(城市39.72%,农村23.44%),初中生为58.07%(城市68.08%,农村47.90%),高中生为76.02%(城市80.98%,农村71.08%),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8.5%,8.7%和3.5%。其中城市小学生近视率增长较快,平均增长幅度为13.49%,高于乡村学生的7.77%(P<0.05)。同期上海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小学生为42.5%,初中生为73.9%,高中生为81.1%。

3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3.1 生活方式改变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1)出行方式: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传统短途交通方式,被各种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取而代之,许多城市学生失去上学和放学回家时步行或自行车等经常性的身体活动机会。(2)课余活动方式:电视、计算机普及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余活动量的减少,产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看电视和听音乐,只有少于1/3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参加打球跑步等体育活动。

3.2 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存在重智育轻体育倾向,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和缺乏体育锻炼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社区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运动时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1)学业负担过重。2005年对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0万余名学生和5千余名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 h,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60.4%的学生没有体育锻炼习惯,28.9%的学生自称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6]。王人卫等[9]对上海市11 05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任务重、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分别为9,8和7.3 h;每晚学习时间较长,从9岁的2.18 h到18岁的3.74 h,其中18.22%的中学生和6.49%小学生每晚平均学习时间超过4 h。(2)学校体育缺位:学校体育主要包括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升学压力经常使得体育课被随意占用;学校体育运动器械短缺降低学校体育课密度;学校体育教学落后,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加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海市调查数据显示,53%的学生不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21.87%的学生除体育课外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锻炼。

3.3 营养失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中小学生能量、脂肪摄入过量、食物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科学知识滞后、不良饮食习惯等众多因素也都加剧了近年来我国学生机能素质下降和肥胖检出率的升高[14]。

4 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14]。2010年上海市开始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启动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化、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体育考试的实施,形成政府监督、专业部门指导服务、学校重视、家长配合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和服务机制”。具体举措如下:(1)完善体育测试制度。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以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如实记入《成长记录册》;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将体育测试与评价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总分;适时开展高中体育会考,成绩作为高校招收新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2)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在上海市级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设数据库和研究中心,实现测定、预防、干预工作的联动;各区县建立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并为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建议和运动处方;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等身体指标的分析研究,试点开展学生健康实验室建设。(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本系统内进行公告并提出干预建议。(4)实施中小学生每年体检以及健康体检资料台帐管理制度:对小学新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跟随本人至中学毕业;对在校学生按照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相关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个体体检结果向学生本人反馈并保存在其健康档案中。

4.1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

要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体育教学课时,保证学生休息睡眠和体育活动时间。如上海市从2007学年起推迟了中小学生上学时间,让学生每天可以多睡1 h。

要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卫生教师队伍,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 h”。如上海市近年实施了“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

要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加大投入建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改变“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

4.2 实施健康综合干预

篇4: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学生体质 健康计划 阳光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改革

健康体质是人体在遗传基础上,经过后天努力,使体态结构、生理功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以及适应环境能力等各方面,均能达到一种良好的状态。[1]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却呈现出亚健康状态,不仅欧美等发达国家存在,我国也已十分普遍。学校体育教学是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败将影响一个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比较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的成功,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比较

1.背景比较

(1)国内体质健康计划提出的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问题日益突出,发达国家的各种亚健康症状及其引发病症在我国青少年学生身上已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肥胖、豆芽菜、驼背、肌肉松弛、速度力量不足以及反应迟缓等不良体质现象非常普遍。另外,社会体育环境的缺失也使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每况愈下,节假日里除了网吧,几乎没有可供学生运动的场所。这些因素都影响到我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其数值远低于国家所规定的标准。鉴于我国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4月联合发布了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发布了“中发[2007]7号文件”,以全面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针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国家的指导思想很清楚,就是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提高对体育的认识,重视体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作用,是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与实施计划。

(2)国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提出的背景

美国是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其体育发展与运动水平也非常高,但美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同样不容乐观。尽管早在2003年就出台了《学生健康活动政策》,但2007年北卡罗莱纳州的一项普调显示,仍有高达17~18%的小学、初中生体重超标或肥胖,高中生的比例也达到了14%[2]。除了高热饮食的原因,他们在校期间的运动量不足是主要因素。数据显示,高达55%的初中生以及44%的高中生每周的运动量不足一小时[2]。类似地区的调查显示,加拿大的肥胖学生与其在校期间的运动缺乏也是直接有关,并且这种在青少年学生中蔓延的体重超标及肥胖现象正在翻倍增长,致使其体质下降越来越严重,和国际上有关体质健康标准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2.目标比较

(1)国内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目标

从国家层面来启动阳光体育运动,充分体现了这项举措的重要性。因此,国务院相关文件对阳光体育活动的规定是:要在全国发动亿万学生,鼓励他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掀起一场体育锻炼的热潮,并“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以改善学生的体质与健康,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最终达到体质健康标准[3]。而教育部等三个部门则在通知里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各地各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根本目标,用三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够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体育教学,85%以上的学生每天的锻炼时间要达到一个小时,每个学生要掌握2项或以上的体育锻炼技能,以培养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可以看出,一方面,在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实施上,我国完全是由政府启动与推动,自上而下由学校扩展至社会,全面展开了促进青少年健康、增强青少年体质、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热潮的运动;另一方面,在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具体实施上,除可操作性比较强外,明确的量化指标也是一个关键,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核心这个基本点,使社会环境的营造都围绕学生的体育锻炼而进行。

(2)国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目标

如美国2003年出台的《学生活动健康政策》就对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出了硬性要求;美国的某些社会机构也发起了相关活动,SPARK项目就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研究机构所关注的是青少年学生肥胖问题,并提出解决肥胖问题的建议与策略:比如通过运动、游戏、玩耍等有趣方式来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加拿大则通过税收优惠制度来促进肥胖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规定针对16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只要其父母为其开展一项体育或健康计划,就能减免税收,以间接辅助健康计划的经济支出[6]。在学生健康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上,这些国家体现出了方法的灵活与实用性。在实施目标方面,美国的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计划覆盖了小、初、高三个学段的学生,而加拿大和中国一样,还包含了大学学段。无论覆盖范围如何、方法形式怎样,均将加强青少年学生健康、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形成良好锻炼习惯作为实施的主体目标。如美国SPARK项目中的目标实施要求,就是通过改进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手段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增加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机会,改善学校体育环境设施,使之更好地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服务等。各国在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实施目标上各有千秋,不尽相同。比如美国的各种计划中,既有政府行为,也由社会机构发起。社会机构的发起不仅有助于掀起一场体育健身运动,还是对国家政府号召的一种补充与助推。再比如加拿大的税款抵收政策,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确能起到鼓励与发动作用。

3.体质健康计划的评价标准比较

(1)国内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评价标准

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评价标准基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除了具有不同年龄段的对应性,还对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分别规定了多个方面的指标,并蕴含了较为细致的要求,如身高、体质、肺活量等;对应措施就是参与有关活动项目,并提出了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安全保障等参考意见和建议。对在校学生而言,规定的活动时间非常清晰,有每天的“两操”时间、午间及下午第三节课后的20分钟时间等[4],这些明确的规定与我国在校学生的特有情形有关,是对学生课业过重、运动时间偏少的一种改革措施。规定的活动内容也很具体,如广播操、健身操、游戏等项目,这些项目为塑造学生的身体结构、身高体重标准、肺活量指数等提供了可能。总之,我国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与我国国情及学生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出于对学生锻炼时间与体质指标两个维度的评价依据,从具体时间限制到活动项目规定,为这项运动的开展及学生体质的提升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2)国外体质健康计划评价标准

在美国的SPARK计划中,有关评价的标准、主体及项目要求与我国不尽相同,其评价标准不像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那样统一、具体,更为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而学生个性化发展自然需要评价结构的多元化与多样性。在体育项目要求方面,则再次体现出其灵活性,如各种新兴的体育活动,皆可作为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项目选择,并不拘泥于固定形式。这应该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自身潜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维持其体育健身与锻炼兴趣的同时,逐步实现体质健康的结果。而加拿大的GONB计划又有所不同,其评价标准在于运动人数的规模与提升,评价是以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参与人数作为考量,在项目设计上提倡通过自主设计以争取更多人的加入[2]。显然,加拿大注重的是一种规模效应,是为了形成“全民健身”的整体局面。从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评价标准来看,彼此的差别还是较为明显的。首先,从评价标准这一点来看,我国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目标明确,评价具体,指标细致,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过于明细的要求,其另一面就是约束性较强,灵活性不够,在统一性的规则下淡化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冲淡了学生参与时的兴趣,且随着学校组织的结束或者毕业后的离校,使这一活动不能维持下去,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反观美国的评价标准则是“个性发展”,这对不同状况的学生而言也就有了针对性与自由度,很多不利因素就会消除。其次,在评价主体方面,我国的规定也较为具体,即以学生的身体与技能作为衡量的指标,而美国的评价则比较多元,不固定、不唯一、不生硬,可以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再次,是体育活动项目的要求。评价的灵活标志着青少年运动的多样性以及体育活动项目的多选性,所以在美国的活动项目中,各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都可入列,并不具体指定;加拿大在这一内容上也强调了“自主设计”的原则。显然,其灵活性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具有良好的普适作用。

通过以上比较与分析可以得出一个较为粗略的结论:第一,各国有关学生的体质健康计划在实施目标上基本一致:即以一定的体育活动方式为手段,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为其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各国在推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具体项目要求上各有不同或侧重,细化程度存有差别,执行的宽松度也不一样,这与各国青少年学生的具体情况有关,也与体育理念有关。第三,各国的体质健康评价标准不完全一致,对青少年学生的体质能力与身体指标规定存在差异。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每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质健康标准及其行动方针都不会尽善尽美,彼此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

二、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比较对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1.体育教学改革成功需要社会支持

通过中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比较我们发现,社会支持程度对于各国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是十分重要的。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大力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而如何根据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各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引发原因都不尽相同的特点进行体育课程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研究课题。以阳光体育课程实施为例,无论在执行条件上还是在执行过程中都不可能具备普适性。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社会力量或社会机构对阳光体育的支持便显得弥足珍贵。当地社会机构的支持是一种补充,可能是经济条件上的补充,也可能是计划实施方式上的补充,以使这一活动计划更加适合于不同的情况。所以,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获取社会支持应该被重视。

2.体育教学改革要坚持自主性原则

通过对比,本文认为学生体质的提高需要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加以保障,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选择必须坚持自主原则。换句话讲,一所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必须要立足于学校的教学环境水平,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必须立足于教师对设计的自主。同样还是以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例,各地将它作为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方法或者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有效体育锻炼的平台[8]。但是,如果完全依照国家或上级部门相关的部署或者要求开展,而不是根据实际加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那么其过程必将受到影响,其结果也不一定非常理想。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同样如此,我们需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目标、内容、评价标准开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

3.体育教学改革须捋顺兴趣与发展的关系

研究证明,不同的学生群体,其运动的兴趣与爱好也存在差异性,体育教学的统一设计与要求会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比较国内外学生体质健康计划的不同,笔者认为,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上要认真思考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学生个性发展间的关系,并有效地加以处理。例如,在教学内容项目设置上可以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在教学方案上分别加以制定,从而让学生有机会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6]。

参考文献

[1] 张继平,孔庆涛,刘波.中外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研究.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11).

[2] 高幕峰.中外青少年体质健康计划比较研究.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2).

[3]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见.人民日报,2007-5-24.

[4]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教体艺[2006]6号].2006(12).

[5] 陈志丹.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与管理,2008(24).

[6] 马新东,刘波,程杰.美国青少年体质研究探析及对我国的启示.体育与科学,2010(01).

[作者:金玉珠(1980-),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

篇5: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实施《标准》作为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我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领导小组。组 长:毕国昌 副组长:王天育

成 员:刘正付、柴拣修及各班班主任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标准》达标能力为主,提高达标合格率,完成合格率98%以上,优秀率在35%以上的目标。

三、组织宣传教育 在实施《标准》工作中,向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深入进行思想发动,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让学生了解实施《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他们加强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让学生意识到健康对人一生的进步发展的重要性,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迈向成功的重要基础,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才能增强提高健康水平。

四、参加对象: 学校全体学生,如果有特殊原因,须出示医学证明申请免试。

五、具体措施:

学校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学生要上好体育课,早操或课间操,每周参加两次以上课外体育锻炼。对出勤率高、认真锻炼者,可奖励《标准》成绩加5分,对出勤率低、不认真锻炼者,该学年《标准》最高记为59分。因此,实施《标准》的重点应放在促进学生日常的坚持锻炼上,防止突击训练。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六、认真宣传,提高学生坚持锻炼的自觉性,保证出勤率,考核学生平时锻炼情况:

1、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锻炼的指导,因人而宜地安排运动量和强度,讲究科学,发挥学生的特长。

2、各班级应积极开展达标训练,利用早晨活动时间,体育活动课时间进行达标训练,一定要保证学生练习时间。

3、定9月份为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月,月内体育活动以开展达标项目训练为主,全面发动,抓好重难点项目,男1000米、女800米项目多练、多测,对一些比较容易的项目如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可以以布置家庭作业的形式进行练习。

4、班主任要协助体育教师作好测试工作,提供一学年来各班学生参加体育比赛的成绩,落实加分政策。各体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在体育中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

5、经常开展《标准》测试评比活动,利用学校宣传栏对活动进行报道,加强宣传。

6、、通过对《标准》测试结果的评价,及时指导学生科学合理的锻炼,并及时向学生家长反馈信息,从而得到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7、认真组织测试,及时统计上报。

涧沟中心学校

篇6: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计划

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健康第一为指针。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为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二 办法与措施

办法: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共同努力。

2、根据年组,不同项目,相互协调。

3、与卫生保健教师密切配合及时了解每名学生的状况,对症下药,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了解参加测试每天内容及锻炼方法。

5、班主任教师、体育教师、体委要掌握每班每名学生的各项情况,互帮、互助、互促、互学。

措施:

1、确定组织机构:总负责人是校长:王军,主任:王永龙,主管体育工作:体育教师 。具体工作,各位体育教师,各班主任及各班体委。

2、下达指标,各年组确定走不同的指标 1—2年级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46%。 3—4年级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48%。5—6年级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50%。

三、评比

1、学校年终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对成绩好的班级及个人进行奖励。

2、对差的班级及个人进行思想教育,提高认识,以观后效,进行罚奖。

3、本项工作列入学校对每名教师年终考核项目,做到班主任、体育教师统一化,特别强化班主任教师负70%责任。间操、大课间、体育活动,各种比赛积极参与,达到目标的实现。

篇7: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提出的“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全面增强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

我阳光 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三、目的要求

注重对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正确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培养他们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是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共同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大家一起动起来吧!

四、组委会和工作机构

主 任:胡启龙 副主任:李建玉

管理员:冯 涛、杨志玉

组 员:马兵虎、张 炬、王佳礼、陶忠军、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1、每天利用早操20分钟上午大课间20分钟的时间坚持做好: 晨跑、广播操《七彩阳光》

2、每天利用下午大课间20分钟和课间10分钟在本班级活动区内活动(跳绳、转呼啦圈、舞蹈,踢毽子)

3、每天做好5分钟的眼保健操;

4、给自己定一个运动目标:跳绳、转呼啦圈、舞蹈、踢毽子、打陀螺、跑城、游戏。

六、活动计划

1、加强宣传营造阳光体育运动的良好舆论氛围。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各种宣传手段,开设专题栏目,开展各种体育比赛等活动来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唤起师生对健康的关注。

2、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和科学健身理念的培养,把课外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不得挪用或挤占课外活动时间,安排看护教师进行课外活动辅导、训练,对参与课外活动辅导的教师按相应时间计算其工作量,确保师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教育与趣味性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符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特点,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4、坚持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积极开展快乐体育活动,不断丰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体育安全事故。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就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逐渐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希望在这股力量的推动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目标,大家一起动起来吧!

相信通过这些阳光体育活动,同学们能大大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篇8: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撰稿提纲:1.您所在的学校或地区是否组织体质健康测试的技术培训, 培训内容有哪些?这些培训内容对您在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时具有怎样的指导作用, 结合体质健康测试实际工作, 您认为培训内容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补充和加强?

2.您所在的学校和地区是否有相关的监测评价准则或标准, 有哪些好的经验, 又有哪些不足?在此基础上, 结合您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的理解,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3.您所在的学校和地区, 测试项目的动作不规范、测试器材不统一、测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是否还存在?您认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或者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可结合案例) 。

篇9: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

【摘 要】本文从核心力量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结合体育各类课程中实施核心力量训练的方法,进一步提出了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核心力量训练;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1 前言

核心力量训练理论从传入我国至今,对我国运动训练领域改革产生了极大影响。起初很多专家学者和教练员都将该理论的训练和实践应用到竞技运动研究中,目前核心力量训练逐渐扩宽至高校的体育训练和教学研究。那么如何将核心力量作为常规的教学手段在各类体育教学中使用,是许多体育工作者的正在积极思考的问题。

2 核心力量概念

核心力量是指附着于脊柱、骨盆、髋关节等骨骼上,对身体在运动或静止状态中起到保持基本姿势、维持稳定与平衡作用的核心肌肉协调配合、共同作用产生的一种合力。

核心力量是指人体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躯干”核心肌肉群,就是肩关节以下、髋关节以上包括骨盆在内的部分,由腰、骨盆、髋关节组成。核心肌肉群具有稳定重心的作用,是整体传导力量的主要环节,对上体、下体的活动和用力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人们在运动中身体姿势、协调能力都具有稳定和支持的作用。

3 核心力量训练的意义和作用

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运动动作都是以核心为中间环节的生物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体质测试中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的主动肌肉均分布在身体的核心部位。针对性的核心力量训练能大幅度提高这些测试项目的成绩,同时核心力量的训练的方法的掌握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现状

经过在校对参加体质测试的学生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质测试只是体育达标考试,认为体质测试是形式,为了拿到毕业证书必须参加的一类体育考核。在思想上,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因此,大学生对体质测试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就会影响学生参与体质测试的积极性。

5 体育课程中常见的核心训练方法

5.1形体训练课程

以我校形体训练课为例。该课程主要以塑造大学生形体为主,通过数年的教学发现,大学生最喜爱的力量练习为腹部练习,因为受教学课时的限制,腹部训练在短期最容易达到塑造腹部形态的最佳效果。故而在形体训练中,核心训练的使用方法最多,如:平衡垫站立,单腿跪,健身球俯卧撑,平衡垫平衡式,跪姿控制平衡,平衡垫俯卧撑,跪球平衡。

5.2健美操课程

以我校健美操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以提高大学生心肺能力进行的有氧运动训练。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安排主要配合每年学校安排的体质测试内容,一般以腹部力量、腿部力量和上肢力量为主。常见的使用核心训练方法如下:卷腹,C型仰卧起坐,仰卧起坐,仰卧屈腿抬起、仰卧直腿抬起,背起,背平衡,平板支撑,侧支撑,百次拍打,卷腹腿屈伸。

5.3篮球课程

以我校篮球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能力。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安排主要配合每年学校安排的体质测试内容,并以篮球运动技术需要一般以腹部力量、腿部力量为主。考虑到篮球室外场地的实际要求,常见的使用核心训练方法如下:单腿跪,单杠屈腿上抬,单杠直腿上抬,单杠卷腹,燕式平衡,宽距俯卧撑,窄距俯卧撑。

5.4足球课程

以我校足球课程为例。该课程主要培养大学生的足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能力。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安排主要配合每年学校安排的体质测试内容,并以足球运动技术需要一般以腹部力量、腿部力量为主。常见的使用核心训练方法如下:仰卧起坐,仰卧屈腿抬起,仰卧直腿抬起,背起,背平衡,平板支撑、侧支撑,单腿跪,燕式平衡,宽距俯卧撑,窄距俯卧撑。

6 核心力量訓练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6.1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力量的影响

在体质测试中立定跳远项目要求测试者在腾空阶段腰腹部进行收缩和伸展以完成测试,核心力量锻炼能够针对性增强腰腹部力量,故而能提高大学生完成立定跳远的成绩;男生的引体向上测试项目,要求测试者利用肱三头肌、斜方肌、背阔肌、腹部肌群综合用力完成测试动作,核心力量锻炼能够针对性增强腰腹部力量,故而能提高大学生完成引体向上的测试成绩。女生的仰卧起坐测试项目,要求测试者利用腹部肌肉群、髂腰肌和股四头肌用力完成测试动作,核心力量锻炼能够针对性增强腰腹部力量,故而能提高大学生完成仰卧起坐的成绩。

6.2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速度的影响

通过在各类体育课程项目中的核心力量训练发现,核心力量的训练强调大学生的神经与肌肉协调性的配合训练,以此来来加强其神经感受能力,提高锻炼者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大学生体质测试中的一百米项目中能促进成绩的提高。

6.3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耐力的影响

耐力项目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心肺耐力进行考核,同时也对学生的毅力进行考验。通过体育课程中每次课的核心力量训练,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坚持。调查发现,在形体训练、健美操、篮球和足球课中,经过体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核心力量的专门练习,积极的提升了大学生的有氧训练水平,提高锻炼者的携氧能力,从而在进行体质测试中,提高了耐力项目的测试成绩

6.4核心力量训练对大学生IBM指数的影响

大学阶段学生的身体由纵向生长发育转为横向发育,身高基本稳定,体重呈上升趋势。很多有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调查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受传统的饮食习惯影响,导致营养过剩、热量过多,严重影响身体发育与健康;另一方面,大学生目前就业压力大、生活习惯不规律以及体力活动过少、运动不足导致大学生体脂率偏高。经过系统的体育课程锻炼,有氧运动和核心力量训练的完美结合,学生在身高固定的前提下,体重下降,IBM指数下降。

7 结论和建议

通过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坚持运用核心力量训练,在国家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中发现,对立定跳远成绩、仰卧起坐成绩和引体向上成绩有明显的提高,对50米跑、800米跑、1000米跑成绩和身高体重指数有促进作用。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整理与运用,丰富体育课程(篮球、足球、健美操和形体训练)中各项体育活动教学内容,推进新的教学器材应用。在各类体育课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要根据体育课程的不同项目特点,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特点,制定核心力量的训练内容、训练计划,科学安排训练强度。

大学生通过核心力量训练,不仅可以提升锻炼者的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机能,综合水平提高的学生会更愿意积极的参与体质测试。

参考文献:

[1]王卫星.竞技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8).

[2] 郝勇霞.我国核心力量研究现状分析[J].科学大众,2010,(3).

[3]周敏.优化形体教学内容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及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

[4]胡云霞.武汉体育学院形体训练课程内容的优化设置[D].武汉体育学院,2007.

[5]曹先鹏.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高职大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聊城大学,201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创新教育理念 改进教学手段下一篇:一夜的工作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