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结

2024-04-29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结(共9篇)

篇1: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结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汇报总结

我校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认真做好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及测试数据的上报、管理工作做好了我校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我校实话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测试工作具体方案,体育组、教导处、校长室能力协作,测试工作已圆满完成,下面就我校进行体质健康工作做一个简略的小结。

一、组织培训教师

面对高要求的测试工作,学校认真落实上级有关文件及指示,及时抛开全体教师及裁判员培训,强调了具体项目地点及人员安排。正是由于全体人员的能力合作,才能使测试工作顺利完成。

二、达标测试、建立健康档案

我校每学年组织全体学生达标测试,进行男1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肺活费、高身标准五项达标测试经过4周努力,圆满完成各项达标测试。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60——74分为及格,75——89分为良,90分以上为优。对学生测试数据输入电脑,进行数据统计工作。并上报国家数据库。

三、认真做好总结工作 面对现在学生普遍体质下降的情况,我们将认真对待,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努力,切实折好我校体育工作,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了《体育与健康》课时,全校每星期每班3节课,同时加强了全校活动的力度,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关注和管理力度,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为了进一步弘扬体育锻炼的精神,加强体魄,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展示我校学生的风采,我校坚持了每年开一次春笋田径运动会和秋季田径运动会,冬季越野赛,同时在活动课开展拔河、投篮、跳绳等各类有趣的体育竞赛,这与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为了确保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学校也购置了必要的体育器材,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体育组完成了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并由体育教师进行了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这次体质健康测试,从分布任务到测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觉得没有全体的力量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如此多的同学进行测试的,同时积极发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是做好这项重要工作保证。只要各方面积极努力我们学校完全能够做好体质测试工作,对学生的健康负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做出贡献。

目前体育组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已经在制订新的方案,力争把学生健康测试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将体质健康工作做的更好。

篇2: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结

为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和测试工作,在2020年10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育项目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上报,现将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加强培训,提高工作质量

开学初,体育教师明确各年级测试项目,测试步骤和操作细则,并要求体育教师对各班进行《标准》的测试项目及锻炼方法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标准》实施办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还把《标准》工作方案复印给各班,让学生了解测试达标要求来督促自已平时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

二、组织测试,保障安全

1、在测试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和安排进行排查,制订详细的测试细则和安全措施,指导受试者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等。

2、对各年级的测试项目都做了统一的规定,身高、体重为各年级的必测项目,其他年级测试项目为:一、二、三、四、五、六年级测试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50米跑。五、六年级为肺活量、50*8往返跑、在测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使学生能安全有序地完成测试任务。

3、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态度端正,认真测试,各项测试成绩很正常。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抱着好玩的心态。高年级学生对耐力项目(400米)的测试有偷懒的现象,导致400米成绩较低。

三、数据整理上报

在测试全部结束后,体育教师对数据进行录入、录入之后体育教师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并上传,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反馈测试结果。

四、通过数据分析问题。

全校1200人参加了《标准》活动,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体能素质下降。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均出现全面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 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下降幅度较为明显。

2、肥胖学生增多,特别是低年级肥胖增长更快。

3、从坐位体前屈及格人数看,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还有待于提高。

4、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有下降趋势。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造成学生身体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和肺活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尤其是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少。所带学校体育活动兴趣队学生不能得到保障,存在重重智育轻体育的严重现象。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带来的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和习惯也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我校有着扎实的体育基础,我们将牢牢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努力把我校体育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下去。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总结皮口中心小学2020.12

篇3: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结

1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概述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由每5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每2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组成。

1.1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

在1979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和卫生部对我国16个省市近20万汉族大中小学生进行体质调查的基础上,1985年我国建立了每5年1次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2010年第六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中小学,调查对象为汉族7~22岁学生和少数民族7~18岁学生。检测分为室内体检和户外体能测试2个部分,包括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健康状况4类指标[2,3,4,5,6]。

1.2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

2002年教育部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年对7~22岁在校大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一次监测,并向社会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由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站、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点组成。检测项目包括: 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皮褶厚度等体格发育指标;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握力、肺活量等生理机能指标;握力、台阶试验、50 m跑、立定跳远、1 min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等反映速度、爆发力、肌力、耐力等运动素质指标;基本涵盖视力、龋齿等学生常见病的健康指标。

1.3 体质调研监测的重要性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体系在学校体育卫生宏观管理和制定健康问题干预策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

通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可以分析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及时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学校体育卫生的科学研究、工作评价和决策制定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通过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常见病的流行与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干预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建议。

在生长发育方面,“生长长期变化”是历次调研监测的重点观察内容,每次都有重要发现。2000年体质调研数据表明,我国学生整体身高增速迅猛,潜力巨大,但贫困乡村群体相对落后;不同群体的青春期发育水平都出现提前趋势,但幅度随社会经济状况而依次递减;缺乏优良蛋白质、寄生虫病、学习负担重和体育锻炼不足是阻碍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据此,政府及时采取了如营养午餐、学生奶、大豆行动计划、为中小学生减负、加强体育锻炼等干预措施。

在生理功能、运动素质和健康方面,1995年起我国学生的生理机能水平从线性上升转趋停滞,衍生指标“肺活量/身高”和“握力/体重”等呈现下降趋势;多数运动素质指标不增反减,以综合反映循环、呼吸、运动功能的耐力跑成绩的降幅较大;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急剧上升,成为我国城市学生常见病的防治重点。针对上述问题,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5 a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目前已初显成效[8]。2002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于2007年正式实施。2008年12月上海市政府网站首次公布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样检测结果,2008年学生近视检出率11~12岁为47.77%,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5.75%;13~15岁为66.32%,下降了1.79%;16~18岁为75.83%,上升了0.13%;反映身体机能耐力素质的肺活量指标上升,11~18岁男、女学生均值分别为3 446和2 563 mL,分别平均提高364 mL和341 mL;反映速度素质的50 m跑成绩,女生平均9.25 s,提高了0.21 s[9]。

2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迄今已公布的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1985-2005年)以及4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2002-2008年)的分析表明[10,11,12],反映我国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的身高、体重和胸围一直呈增长趋势,并处于“生长发育长期趋势”的快速增长阶段[13],与2000年相比,2005年7~18岁城市男、女生、乡村男、女生身高分别平均增长0.70,0.31,1.00和0.69 cm;体重分别平均增长1.52,0.82,1.32和0.92 kg;胸围分别平均增长0.24,0.14,0.26和0.16 cm;低体重及营养不良检出率进一步下降,重度营养不良基本消灭;反映生理功能的肺活量和身体素质的速度(50 m跑)、爆发力(立定跳远)、力量(引体向上、仰卧起坐)、耐力(50 m×8往返跑和800 m,1 000 m跑)等指标总体情况没有明显增长或存在下降趋势,其中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 a下降,耐力素质连续20 a下降;在健康指标方面,龋齿、血红蛋白和粪蛔虫卵3项明显好转,但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学生比例迅速增加,1985年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率在0.65%~2.23%之间,肥胖率在城市男女生组低于0.5%,乡村男女生组几乎没有;1995年学生超重和肥胖率呈现成倍增长趋势;1995-2005年间,我国城市青少年儿童进入了肥胖快速流行早期。

2.1 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下降

反映速度、爆发力、力量和耐力素质水平的指标,除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在1985-1995年间有所提高外,整体在1995-2005年间全面呈现出下降趋势[2,3,4,5,6]。与2000年相比,2005年7~18岁汉族城男、城女、乡男、乡女的肺活量水平分别平均下降285,303,237和259 mL;速度素质(50 m跑)分别平均下降0.1,0.1,0.1和0.2 s;爆发力素质(立定跳远)分别平均下降3.7,3.9,3.2和4.1 cm;在力量素质方面,13~18岁中学城乡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和1.4次;7~18岁城乡女生1 min仰卧起坐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7和3.1次;在耐力素质方面,13~18岁城乡男生1 000 m跑成绩平均下降12.4和13.8 s;13~18岁城乡女生800 m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0.3和12.6 s。

2.2 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

2005年我国城乡学生中超重和肥胖检出率迅速增加,7~22岁城市男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25%和11.39%,城市女生分别为8.72%和5.01%,乡村男生分别为8.20%和5.07%,乡村女生分别为4.61%和2.63%[6]。

2.3 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

与2000年相比,2005年各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上升[6],小学生为31.67%(城市39.72%,农村23.44%),初中生为58.07%(城市68.08%,农村47.90%),高中生为76.02%(城市80.98%,农村71.08%),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8.5%,8.7%和3.5%。其中城市小学生近视率增长较快,平均增长幅度为13.49%,高于乡村学生的7.77%(P<0.05)。同期上海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小学生为42.5%,初中生为73.9%,高中生为81.1%。

3 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3.1 生活方式改变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我国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1)出行方式: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传统短途交通方式,被各种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取而代之,许多城市学生失去上学和放学回家时步行或自行车等经常性的身体活动机会。(2)课余活动方式:电视、计算机普及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余活动量的减少,产生了由“动”到“静”的变化。大部分学生课余时间用于上网聊天、网络游戏、看电视和听音乐,只有少于1/3的学生选择在课余时间参加打球跑步等体育活动。

3.2 体育锻炼时间不足

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社会、学校和家庭存在重智育轻体育倾向,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不足和缺乏体育锻炼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和社区体育设施和条件不足,学生体育课和课外体育运动时间难以保证。主要表现为:(1)学业负担过重。2005年对参加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10万余名学生和5千余名体育教师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 h,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60.4%的学生没有体育锻炼习惯,28.9%的学生自称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6]。王人卫等[9]对上海市11 05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普遍反映学习任务重、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平均每晚睡眠时间分别为9,8和7.3 h;每晚学习时间较长,从9岁的2.18 h到18岁的3.74 h,其中18.22%的中学生和6.49%小学生每晚平均学习时间超过4 h。(2)学校体育缺位:学校体育主要包括课间操、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升学压力经常使得体育课被随意占用;学校体育运动器械短缺降低学校体育课密度;学校体育教学落后,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加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上海市调查数据显示,53%的学生不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21.87%的学生除体育课外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锻炼。

3.3 营养失衡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改善,中小学生能量、脂肪摄入过量、食物结构不尽合理、营养科学知识滞后、不良饮食习惯等众多因素也都加剧了近年来我国学生机能素质下降和肥胖检出率的升高[14]。

4 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体育卫生工作的重点[14]。2010年上海市开始实施“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启动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化、标准化建设行动计划”,目标任务是“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体育考试的实施,形成政府监督、专业部门指导服务、学校重视、家长配合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和服务机制”。具体举措如下:(1)完善体育测试制度。将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以及体育考试成绩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如实记入《成长记录册》;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将体育测试与评价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总分;适时开展高中体育会考,成绩作为高校招收新生时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2)建设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在上海市级体质健康监测中心建设数据库和研究中心,实现测定、预防、干预工作的联动;各区县建立体质健康监测中心,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并为体质健康状况不良的青少年学生提供健康建议和运动处方;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等身体指标的分析研究,试点开展学生健康实验室建设。(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本系统内进行公告并提出干预建议。(4)实施中小学生每年体检以及健康体检资料台帐管理制度:对小学新生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跟随本人至中学毕业;对在校学生按照卫生部《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和上海市相关要求,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健康体检,个体体检结果向学生本人反馈并保存在其健康档案中。

4.1 加强学校体育卫生

要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保障学生体育教学课时,保证学生休息睡眠和体育活动时间。如上海市从2007学年起推迟了中小学生上学时间,让学生每天可以多睡1 h。

要建设高素质的体育卫生教师队伍,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 h”。如上海市近年实施了“三课两操两活动”,即各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时、2节体育活动课时,每天安排广播操或健身操(不少于1遍)、眼保健操(不少于2遍)。

要加强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推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报告书制度、公告制度和新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加大投入建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养成自觉锻炼习惯,改变“以静代动”的生活方式。

4.2 实施健康综合干预

篇4: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请看相关报道:

China will carry out fitness monitoring for school children nationwide from 2013 in a bid to boost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inister of Education Yuan Guiren said.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为了提升学生健康水平,我国会从201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健康监测。

Fitness monitoring就是“健康监测”,fitness在这里指“身体健康”(in good physical condition),强调身体各项机能良好,很多人锻炼身体常去的健身中心就是fitness center。我们常用的health一词含义则更加廣泛,既可以指“身体健康”(physical health),也可指“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篇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结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未来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了贯彻这一教育方针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分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制定实施《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的方案,配备了各种测试仪器,因地制宜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我谈谈具体操作中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

通过学校宣传栏、体育课教学以及学校校会时间等大力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意义,号召全校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把实施体质健康标准落到实处并推向新的高度。

二、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给学生充分讲明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项目、及评分方法。

三、把“达标”的具体项目落实到每一节体育锻炼课和课外活动中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比赛,检查训练效果。本学年我校举办了春、秋两季校园运动会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关心体弱学生的营养和肥胖学生的体重情况,必要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五、动员学生利用周末及假期时间,进行锻炼,如: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足球、单杠等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锻炼时间有所增加,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学生体育活动训练常抓不懈,为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开办家长学校,争取多方位配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体育卫生锻炼,为加强中学生体育运动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严格两课和“两操”的考勤制度。坚持上好“二课”“两操”并严格基本训练。体育课内严格按照学校计划上好每一节课,严格进行齐步、跑步等基本步伐训练同时要求练好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体育课外每周都安排体育活动课,按课表安排锻炼,班主任组织学生活动,体育老师负责指导锻炼,做到周周有活动,节节有新内容,课课有收获。

七、加强体育设施的硬件建设。对陈旧老化、精度不高的体育用品进行了整修处理,增添一些常用的体育器械。

当然,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和反映出了一些具体问题。通过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体能素质下降。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均出现全面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特别是单杠项目,不光是达标人数少而且有不少同学一个都拉不上去。

2、肥胖学生增多,特别是低年级肥胖增长更快。

3、从坐位体前屈及格人数看,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男生较为突出。

4、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有下降趋势。

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造成学生身体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和肺活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尤其是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少。所带学校体育活动兴趣队学生不能得到保障,存在重重智育轻体育的严重现象。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带来的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和习惯也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几点想法:

1、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进工作,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武器,各级管理层面和领导小组认识上要进一步到位,抓住《标准》实施的契机,来提升学校体育工作。

2、加强体育教师计算机运用水平的培训,在《标准》的测试过程中逐步要想全面智能化管理统计发展,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行要与实施《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相结合起来,要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要把精力集中到推进学生经常锻炼的环节上,防止和克服考什么,教什么,只抓“达标”,不管锻炼过程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配套的表格、登记卡,测验登记表、统计表等,学校将统一规范印制。

5、建议今后可以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学年成绩作为各班级评优的依据之一。

篇6: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结

单位:东二营镇中小 时间:2013.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总结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标准》的实施工作。现将我校小学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1、利用集体朝会、课堂和板报形式对《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2、成立了学校《体质健康标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柴杰校长担任,副组长由主抓学校体育的王成主任担任,组员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要求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

二、注重效果,与各项体活结合

实施《标准》质量的好与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展活动的过程,若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积极参加效

果就好,否则效果就差。我校把《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等项目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准》项目测试统计结束后,我校达标率95%以上。

三、认真组织测试

测试是实施《标准》工作中比较复杂的环节。由体育组老师统一安排测、协调、互相协助,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上报,测试前请专业人员对体育组老师统一培训,集体学习,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

测试结束后我们根据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写了一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材料,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建议等。

篇7: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总结

糜镇明德小学

2013.7

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总结

糜镇明德小学现有11个教学班、560多名学生,学校一直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统一、相互渗透,并从各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和有效实施。具体作法如下:

1、组织保障:强有力的领导和引领。

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领导小组”,由王泽奎校长担任组长、陈明辉副校长(专职体育教师)担任副组长。学校领导熟悉体育工作的政策和法规,牢固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始终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多次召开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题会议,研究、指导和引领我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方向,激励体育教师的自我发展。

2、制度保障:规范执行上级规定;完善学校内部考核。

我校严格贯彻执行上级的文件精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并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不断改进体育课教学和完善体育课评估考核制度。我校充分保证学生每天能够拥有1个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时间。

3、师资保障:保质保量、上齐上足所有体育课程,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

我校在按课程标准上齐、上足体育课和体育课外活动课的基础上,通过课课练、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课等时间来对学生进行训练;另外学

校实现了每周4节的体育课和每周2节的体育课外活动课全部由专职体育教师来上,进一步确保了体育课程的保质保量、有效实施。

4、经费保障:经费投入到位,设施、待遇保障有力。

我校的各项体育设施齐全,还建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器材配备目录配备器材和教学教具、挂图。

我校长期坚持将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教育经费预算,每年都保证充足的资金添置体育器材,维修场地、设施。

5、措施保障:规范测试的各个环节,确保监测工作安全、高效 学校每年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实施之前,总要提前召开相关部门的协调会和工作部署会,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确保整个监测工作安全、高效。

篇8: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结

该校学生体质测试工作在学校的安排下已全部顺利结束,所有测试数据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分办法进行汇总。 笔者随机抽取了该校2013级600名学生的测试数据做了统计分析, 以了解和掌握该校2013级学生现阶段的体质健康状况,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抽取该校2013级6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00人,女生30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该论文的需要,查阅了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网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论文以及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有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文件,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从而建立理论基础与依据。

1.2.2数据统计法

对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体重指数测试结果

BMI是反映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与体脂含量密切相关,是体现人体充实度的一项指标,国际上把它作为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之一。BMI的大小,不仅影响身体机能和素质指标的变化, 而且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该校学生BMI的测试结果见表1。

BMI是体重/(身高)2所得,在《标准》的评分标准里大学生的BMI的范围在17.9~23.9之间。由表1可见,该校男女生的平均体重指数都是18.1 kg/m2,在正常范围内,说明他们的饮食规律、身体比较健康。

2.2肺活量测试结果

肺活量是指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该校学生肺活量的测试结果见表2。

从表1的测试数据结果来看,该校男女生肺活量达到优秀的分别各占他们总人数的20%、13%,良好的各占65%、6%,及格的各占15%、70%,不及格的男生为0,女生不及格的占11%。可见该校男生的肺活量测试结果要好于女生。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上大学后学校生活比较懒散,对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比较淡薄。尤其女生,缺乏有效的体育锻炼方法和没有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影响肺功能低下。

2.3速度与耐力测试结果

50 m、800 m和1000 m是测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性项目。一般在很多体育测试项目中都有这三项,主要是用来检测学生的身体素质,该校学生50 m、800 m和1000 m的测试结果见表3。

从表3的数据结果显示,该校男生50 m、1000 m达到优秀的分别各占他们总人数的12%、0,良好的各占13%、0,及格的各占75%、68.7%, 不及格的各占0、31.3%。女生50 m、1000 m达到优秀的分别都为0,良好的各占6%、44%,及格的各占79%、73%,不及格的各占15%、12%。 所以,由表3可知,该校学生的耐力差,男生的1000 m在优秀的评分段中为0,而且不及格的竟然也占到了31.3%。女生的800 m在优秀的评分段中也为0,但是总体情况比男生好一些。

2.4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

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能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能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该校学生坐位体前屈测试的结果见表4。

从表4测得的数据结果显示,该校男女生坐位体前屈达到优秀的分别各占他们总人数的15.3%、15%,良好的各占30%、25%。及格的各占54.3%、60%。经过对比发现,男生达到优秀和良好的比例要大于女生,其原因是男生手臂和手比较长,再加上有的男生天生的柔韧性好,在测试时占优势。女生的柔韧性应该要比男生好,但是没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去练习过,所以在测试时很难达到想要的结果。坐位体前屈的成绩提高不是一时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循序渐进,从易到难,持之以恒,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来提高的。

2.5立定跳测试结果

立定跳远是发展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运动项目。它要求下肢与髋部肌肉协调快速用力,并与上肢的摆动相配合,所以它也需要一定的灵巧性。可是从我校学生测得的数据结果显示,并不是很理想(见表5)。

由表5测得的数据结果可看出,该校男女生立定跳达到优秀的分别各占他们总人数的3%、7%,良好的各占7.3%、15%,及格的各占69%、69%,不及格的各占20.7%、9%。男女生优秀和良好所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特别低,尤其是男生优秀的百分比仅仅只占了3%,不及格的竟占了20.7%,这说明该校学生的下肢力量和爆发力不够,灵巧性差。

2.6 1 min仰卧起坐 / 引体向上测试结果

仰卧起坐是体能锻炼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作用是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引体向上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我校学生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测试的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该校男女生1 min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达到优秀的分别各占他们总人数的2.3%、0.7%,良好的各占6%、1.7%,及格的各占13.7%、15%,不及格的各占78%、82.6%。由此得知,这两项是学生们的关卡。很多男生的引体向上几乎都为0,女生的仰卧起坐基本上都在10~26个之间。这说明我校学生的腹部肌肉力量和上肢肌肉力量的练习还远远不够。

3结语

通过这次对该校2013级600名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分析, 基本上对该校2013级学生的健康状况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2013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是很乐观,而且参加体质测试的学生整体优秀率偏低。从男女生体质测试的数据对比分析还得出,男生的体质测试成绩稍好于女生。通过调查得知,男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较多,而女生在闲暇时间里没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体育健身意识淡薄。

因此,改善学生体质健康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所以我校学生测得的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也归于我校的体育教学没有受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体育教学场地和设施严重不足、体育课的课时量少、体育教师缺少,再加之由于学生偏科原因,大多数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选择了其他的体育运动项目。 所以,学生对《标准》里的测试项目没有受到系统的锻炼,这是影响测试成绩的主要因素。

篇9: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初探

关键词:学生体质;体质健康;素质教育;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0-070-02

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等部门联合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每次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学生的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数据公布之时,社会上一片哗然,惊诧和指责声不绝于耳,也曾引起教育等各部门的重视。所有真正关心学生体质健康的有识之士,应该坐下来冷静的思考、研究,各自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找出症结所在,应采取什么对策,来切实解决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这样才是务实的和必要的。

一、对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导致我国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我们还没有把学生健康问题放在第一位,这与现行教育的功利主义有关。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尊重学生的身体与人格,从而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尊重。而功利主义的教育是“见物不见人”的教育,这种漠视学生生命存在的教育,早在一百年以前就有学者批判过。因此,教育要打破知性对人的钳制,把教育过程变为对文化的摄取和人生的体验过程,通过文化理解,进而陶冶自己的人格和灵魂,唤醒人的精神和生命活力。现行的教育在不少方面还在重复这样的错误,功利主义教育的一大特征就是以牺牲学生长期的健康为代价换取所谓的“高分”和升学率。为了提高升学率可以剥夺学生休息的时间,体育锻炼的时间。经济建设中的功利主义是无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用高环境污染、高能耗的代价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这样的GDP只能是“黑色GDP”。同样,牺牲学生身心健康与权利的升学率也是“黑色升学率”。

其二,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急功近利的倾向。不少地方政府在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工作时,还是以升学率作为唯一的指标,把升学率指标层层下压,致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不堪重负。不少地方初三、高三年级学生为了准备升学考试,陷入夜以继日的题海战,基本没有休息日,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些年“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口号没有少叫,然而学生负担越减越重,这与不少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绩工程”不无关系。

其三,由于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遭遇冷落,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体育课的课时大量用于补课,学生睡眠时间明显不足。1994年国家教委发布的《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保证初中生9小时以上的睡眠,高中生8小时的睡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2005年国内五城市未成年人发展联合调查中学阶段青少年发展状况报告》显示,从初一到高二,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从8.1小时下降到7.1小时,均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

学校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是,“达标竞技”倾向明显,而面向全体学生的强身健体功能弱化。体育专家毛振明指出:中国体育教学的“达标考核”模式借鉴的是前苏联的“卫国体育健身制度”,当时中国教育界是为了丰富体育活动而选择了达标这一考核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如今的体育活动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可以选择的面十分宽广,学校体育教学的达标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们的需要了。毛振明还说:“有些学校放弃了篮球、体操和武术,专门为了通过达标而设置体育课,这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误区,也严重挫伤了孩子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听到的反映是,孩子们喜欢运动,但是不喜欢体育课。”

其四,家庭教育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孩子培养方向的偏离,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培养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参加各种辅导班、提高班,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锻炼身体的权利。江西九江地区的一份调查报告发现:81%的家长没有主动为子女购置过锻炼身体的体育活动用品;家长对子女学习都有明确具体要求,而对孩子提出体育锻炼的要求仅占7%。二是部分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溺爱,家长小心翼翼地养育孩子,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由于害怕学生受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学校也不得不取消一些对抗性强和容易受伤的体育教学项目,例如,“跳山羊”几乎已经在所有中学的体育课上销声匿迹。有位校長说,以前出了事故,家长还比较通情达理;现在如果孩子受了伤,家长就可能“讹”上学校。别说体育课,你去看看现在还有多少学校敢组织学生外出郊游?当然,肥胖学生的增多,除了运动时间少外,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过度摄入也是重要原因。

二、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的若干对策

1、贯彻落实体育法律法规,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

(1)转变国民的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学生体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其原因源自于家长、学校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如果要解决全面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首先要改变社会传统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要切实唤醒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真正认识和理解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形成体育锻炼有益于学习,健康体魄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保障的体育价值观,为保证新课程落到实处创设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2)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在现行高考制度指挥棒的指引下,国家的体育法律法规在学校大多是提在口上、挂在墙上,流于形式。据调查显示,“66%的学生表示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接近44%的小学生睡眠达不到规定标准;有34%的小学生和19.64%的中学生表示课业负担重。其中每天作业量超过3小时的中学生人数占到了12.48%。”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分析造成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时表示,课业负担过重、学习时间过长成为主要因素,因此,各级学校,不得挤占体育课时和压缩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3)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评估和约束机制

教育部要求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但在部分学校的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仍然是“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教育督导机构要定期开展以保证开足开齐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督导结论作为评价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下降的学校,不能评为示范学校和先进单位,其负责人年终考核不得评为优秀。

2、加强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学生活动的场地器材

学校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的匮乏,是造成学生体质下降的重要原因,根据课程资源的调查,认为能满足教育、训练需要的仅占6.7%,学生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的原因,场地器材不足的因素(41.7%)排在第二位,尤其是实施新课程以来,部分体育器材(如体操类)使用率不高,学生选项集中在篮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等,尤显得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匮乏,如遇雨雪天气学生根本无法锻炼,只能呆在教室,更不要说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学校,更有甚者,一些学校把运动场租借给外单位或改建商品楼以谋取私利,牺牲了广大学生锻炼身体的场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体质健康。因此,建议政府加大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学校建设规划,添置、改善体育场地、器材,保证参加学生体育活动的物质环境,以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提高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1)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新课实施程以来,学校开设了多个选修项目以尽量满足学生的选项要求,学校体育教师的数量可能不够,这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一专多能的教师,不仅要能教自己的专项,可能还要教自己不太擅长的项目,动作完美的示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学高”才能“为师”,这就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提高自身运动能力和人格魅力,用教师的感染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2)立足本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由于考试制度的原因,体育教师在学校可能不被重视,评先、评优或课时系数等待遇方面也存在不公,但是我们体育教师仍然要端正教学态度,要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呼,对得起学生,“身正”才能“为范”,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之中,使学生每次体育课都能够动动“筋骨”、出点汗,提高体质和健康水平,“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无为状况是对我们体育教师的侮辱。

4、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1)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爱好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悦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初始动机,据调查,我国16岁以上居民中有66.74%的人不参加任何体育活动,其中相当多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占各种不参加体育活动原因的第3位。这些情况说明学生能否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形成运动的爱好和锻炼习惯,兴趣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明确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更重要的是从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入手,使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形成运动的积极情感,体验成功的乐趣,这样才能真正养成自觉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2)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9年或12年的学校体育只能暂时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据调查,有60.4%的学生认为造成自己體质下降的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锻炼习惯。记得有一句话:“把教师教给你的知识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就叫素质”。我们也可以说,把体育教师教给你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全部忘掉后,剩下的东西是体育意识、能力,这是比知识、技能更为重要的内在东西,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掌握体育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

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近年来的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体质的下降不是一种偶然,是由客观存在的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我们相信:当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当学校体育的经费投入、场地器材得到解决;当体育教师敬业地做好本职工作;当学生养成了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资料

[1] 陈艳飞,刘成.再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5).

[2] 何志文,陈玮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与对策[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4).

[3] 姚大林.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的社会学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1).

[4] 张迪,李英玲.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与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分析[J].科技资讯,2010,(7).

上一篇:建筑工程劳务合同分包解释下一篇:鲸说课稿最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