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的工作反思

2024-04-07

一夜的工作反思(共17篇)

篇1:一夜的工作反思

这节课我尝试采用了“放手自学──合作交流”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二抓对比。周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是通过一系列对比的描述反映出来的。

如:身为国家的办公室,想象中理应是豪华的布置和十分气派的陈设,然而室内仅有“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转椅”,“一盏台灯”,使“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设备极其简单”的布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简朴可见一斑。又如,周一晚上要批“一叠来厚的文件。”面对如此繁重的公务,周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句一句地审阅”,“一边看一边在思考”,一直工作到公鸡快叫明的时候。可见周工作量之大,工作时间之长。

然而,通宵工作之后,仅以一杯绿茶和“数得清颗粒”的花生米来充饥,这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工作这么劳苦,生活如此简朴!再如,自己彻夜工作,通宵达旦,却让别人“到隔壁值班室去睡觉”,从中又看出他忘我的工作精神和体贴关心同志的崇高品质,这又是一处鲜明的对照。我们的生活中本来就存在对比的事物和形象,这种生活现象一经对照、比较,就会被鉴别得更加分明,从而帮助我们得到更正确的认识。在教学本课时,如能抓住描写周对人对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有关词句进行比较,那么,学生对周崇高品质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

篇2:一夜的工作反思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点睛之笔,透露了作者写作的真意。周几十年如一日,为党为国为民操劳,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本文写的虽是周在建国初期普普通通的“一夜”,但这一夜都是他无数个繁忙、劳累的夜晚的写照,是他一生辛劳的缩影。我们在教学中,既要讲的“一夜”,又不能停留于“一夜”,而要引申到“每个夜晚”,否则就是没有抓住教材的精粹;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周的“每个夜晚”,又应以讲清文中的“一夜”为基础,离开了“一夜”,“每个夜晚”留给学生的只能是一片模糊。当然,在讲清讨论“一夜”的同时,适当补充介绍一些废寝忘食工作的事例或图片,课件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不能停留在对表面课文的读懂,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提供多次想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会思索些什么,你能为设计一顿美餐吗?你觉得是一个怎样的人?激活学生的思维。如通过课程资源的引进,学生对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周的这些事迹,“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别人什么”、“又怎么说”等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想开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周高尚品质的认识。在让学生对周说心理话时,学生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说话训练,设计这一环节可以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语言丰满,全方位,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小高潮。

篇3:读《一夜的工作》有感

文章中这样描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总理办公场所作者只用了寥寥数语就全部写出, 足见总理的办公环境十分简朴, 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先进、齐全的办公设备, 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级奢华。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 周总理夜以继日一丝不苟地工作着, 这也许就是人们尊敬和爱戴总理的原因吧!身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 他日理万机, 而工作环境却是如此简朴。想一想我们的工作环境, 学习条件, 电扇、空调、电脑、多媒体、智能手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 享受着高科技的教育资源, 先进的教学设备, 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周总理相比, 我们在这样舒适而温馨的环境中, 是否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我们是否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努力学习?是否想着去回报社会?还是我们在这大好岁月中一天天虚度年华。

“桌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在学生们的课桌上我们或许也可见到摆放着的一摞摞书本, 但那近乎是学生们一个学期所用的学习资料。但摆放在周总理桌上的一尺来高的文件, 却是“我今晚要审阅”的。一个晚上的时间, 一尺来高的文件,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如此繁多的工作, 周总理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审阅, 不是一扫而过, 不是粗略看看, 而是仔细地看, 还一边看一边思索。周总理对工作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 让人不由自主心生敬意。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 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 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繁多的工作, 从“不大的写字台”“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数的清颗数”的花生米, 相互间这是多么鲜明的工作、生活比照。总理工作上的负荷是那么重, 可对日常生活的要求却是那么简朴。相比之下, 我们呢, 付出一点, 就想要回报很多, 真是惭愧。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曾经学习过的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所讲的万人送别总理的情形, 长安街两旁男女老少、甚至连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出来为总理送行, 人民用自己的行动歌颂、缅怀周总理, 表达对他的爱戴, 对他的留恋。

篇4:《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键词:阅读  感受   人格   学习   方法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俭朴”中,感受周总理的崇高品质。(3)学习本课作者用人物的小事表现人物崇高品质的写作方法。

一、谈话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欣赏几幅图片(出示周总理图片)。这是谁?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他的事迹?学生出示自己搜集的周总理的资料。教师: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是怎样工作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夜的工作》。然后,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觉得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怎么样?

2.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大意。这篇课文主要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

3.课文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快速浏览,把这篇课文读成几个词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亲切﹑劳苦﹑简朴﹑繁忙﹑辛苦。

二、探究周總理生活简朴

1.默读课文,课文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生活简朴?把你认为感动的句子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2.指名汇报。“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1)哪个词语最关键?极其简单。

(2)谁能把“极其”换个词语?非常﹑特别﹑十分﹑相当﹑很﹑如此。

(3)作者为什么要用“极其”呢?说明周总理的办公室陈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我们感受到作者用词非常恰当,在写作时也要学习作者的用词恰当。

(4)写周总理的办公室极其简单,为什么要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和“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想象一下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应该放些什么?非常阔气的写字台、漂亮的沙发、高档的红木家具和富丽堂皇的水晶大吊灯等。可是在周总理的办公室里只有一张不大的写字台、只有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5)“如此而已”是什么意思?不过这样罢了,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仅仅是这样的。

3.交流感受。

三、深入探究总理生活简朴方面的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总理生活简朴还体现在哪些地方?

2.指名汇报。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1)同学们把“好像”去掉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去掉“好像”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加上“好像”,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好像没有增加似的。

(2)身为国家的总理,每天应该吃什么?可他却吃什么?一杯绿茶,一小碟花生米。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工作如此辛苦,而吃的食物如此简单。一心一意为工作,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却从不为自己着想,他真是我们的好总理!

四、探究周总理工作劳苦

1.自由朗读,思考:课文怎样描写周总理工作劳苦。

2.小组合作学习。

3.把自学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的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4.谈谈你的理解。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体会周总理的品质。

6.出示“周总理的一天”,深化情感。我们读着课文内容,看着总理的日志,看看画面,想说些什么呢?请将自己的感受用一句话在插图旁写下来。

五、朗读,悟真情

1.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之后,对自己说了什么?想对全世界说什么?

2.这些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你读了本课想说些什么呢?

4.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读出热爱总理的感情。

板书设计:一夜的工作

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

教学反思:第一,《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描写了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先让学生整体感知,把课文读成一句话,再把课文读成几个词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虽然不是以字词为主,但学生能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把一句话读成几个词语,充分体现出教师训练学生到位,字词教学很扎实。第二,教师围绕周总理“工作劳苦”和“生活俭朴”两条主线来教学,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出文中最感动的地方,让学生能抓住重点句段来学习,这是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从重点句段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用人物的小事来表达人物品质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5: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哪些同学对总理的简朴感受特别深?读读你找到的句子,说说感受。

可以看出,学生听完我范读一遍课文后,已被课文内容和深情朗读所感染,感触颇多。我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书,可是如何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线索,领会课文中心思想,使学生分散的心思集中起来呢?为此,我及时准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迅速找到关键句子(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如此而已。”和“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并从中体会出总理的简朴和俭朴。学生从而明白了总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的,为学生体会总理的劳苦埋下伏笔。

细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把稿子交给了我。”提问:这几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这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这个问题有双向作用。既帮助学生在文中理解词语,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总理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为提出下一个重点句的问题做好准备。即“总理全神贯注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谁能联系上文来说说?(一尺来高)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一尺来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总理一夜的工作量是多么大,工作多么劳苦。为后面的师生朗读奠基。

篇6: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

《一夜的工作》一文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的。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故我也尝试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通过以前几届的学生发现现在的学生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因此,我觉得学生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产生与作者那样的共鸣的,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课前就让学生通过去图书室、网络等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充分地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通过搜集资料的实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爱好课外读物,多读课外书的好习惯。广泛搜集并交流资料,不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为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

最后,我借用两个课外资料《忙碌的一天》和《周总理最生命后的几行脚步》帮助学生品读周总理这个人物。至此,学生的情感已达到__。我们班的一名同学含着眼泪说:“如果能让周总理回来,全世界人民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多么感人肺腑的语言呀,听了这句话,我的眼中噙满泪水。此时,周总理已经在全体学生的心中活起来了,他们带着骄傲,自豪的感情激情朗读了最后两个自然段,最后还尽情地用自己学过的成语、诗句和名言警句来讴歌、赞美周总理。这堂课就在我和学生们的感动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通过课程资源的引进,学生对周总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听了周总理的这些事迹,“你想到了什么”、“你又想告诉别人什么”、“又怎么说”等拓展性问题,使学生在“想开去”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周总理高尚品质的认识。在让学生对周总理说心理话时,学生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说话训练,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语言丰满,全方位,引起了课堂教学的小__。

篇7: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搜集书籍资料,激发学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了解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转变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qing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篇8:一夜的工作反思

一、创设情景, 激发情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忽视知识的教学是失掉基础的教学, 没有情感的教学, 是不完整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 必须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而情感的激发必须靠创设情境来实现, 因为学生只有置身于具体的情境之中, 才会受到感染, 产生情感的共鸣。运用电教手段, 就可以创设具有巨大感染力的情境。

二、引入情境, 以读悟情

在教学《一夜的工作》时, 运用电教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感悟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一环节教师可分两步完成。

第一步, 初读整体感知。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因此, 在这一环节, 教师先让学生朗读课文, 提出阅读要求 (幻灯片出示) : (1) 初读课文, 把生字读准, 句子读通。 (2) 读完课文后, 请学生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 鼓励学生在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基础上, 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文本。因为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个性化的感悟, 教师应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对总理的认识。

第二步, 精读感悟, 入境悟情。在本环节中,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的设计可用“简朴”、“劳苦”两个词为切入点, 撬开学生心灵的大门, 感悟周总理伟大的精神品质。在体会“简朴”这一环节时, 笔者根据农村小学生见识面不广, 知识面狭窄, 认识人物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特点, 结合直观的图片展示对比, (幻灯出示富丽堂皇的皇宫摆设与总理陈设简单的办公室, 丰盛的晚餐与简单的宵夜) 通过这一古一今, 一奢一俭的强烈对比中, 感受总理生活的简朴。说明了正是这种极其“简单”的表面蕴含着极其“不简单”的内在, 让我们看到了总理人格的伟大, 精神的崇高, 心中不禁涌起对总理的无限敬爱。让学生带着对总理这份无限敬爱之情朗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幻灯出示) 从“一个”、“两把”、“一盏”、“如此而已”这些简单的字眼中读出画面, 达到对总理这种光辉精神的进一步领悟。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细节也是许多感人的画面, 学习到运用这一种表达方法的作用, 这样,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也为突破难点打下

在引导学生领悟“劳苦”一词时。首先创设情境, 引领学生走进总理这不简单的“一夜”。笔者用周总理深夜批阅文件的图片做为幻灯背景加上舒缓的音乐, 配以教师深情的导语:夜幕降临, 华灯初上,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 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 只见他── (学生接读) 深情的语言分别描述“夜幕降临、夜很静、夜深了、天亮了”这四个时间段总理工作的场景, 以此让学生感受到总理工作时间之长, 再让学生在教师深情的导语后朗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问我一两句。” (幻灯出示) 在读中闪现出总理认真工作的画面, 然后联系前文“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幻灯图片) 量是如此之大, 总理就是这样的批阅, “他是多么劳苦”。通过学生一次次的朗读, “身临其境”的学习, 引领学生一次次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 一次次触摸总理行为背后伟大的情感, 周总理那高大形象自然地显现在学生眼前, 使学生从心底产生了对周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此时, 教师适时演示配乐的CAI课件:静静的夜里, 星光在闪耀, 敬爱的周总理在专注地伏案工作。同步出示小练笔:“我的脑海里浮现出______, 我情不自禁地想______, 我更想轻轻地对周总理说_______。”有效地调动学生内在的感情积累, 使学生入境生情, 以情促练。学生纷纷发言, 表达自己此时此刻的真情实感。有学生这样写到: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周总理认真工作的情景:夜深了, 周围的灯一盏一盏地灭了, 惟独周总理房子里的灯还亮着。透过灯光, 可以看见周总理在一句一句地审阅文件。夜静极了, 我甚至可以听见笔在纸上划过发出的声音。我情不自禁地想:总理, 您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的太多了。我多想是您的卫士, 能为您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绿茶。我更想轻轻地对周总理说:“您辛苦了, 一定要注意身体!”

通过这样的练笔设计, 更能激起学生与文本的再次共鸣, 从而升华到对总理这种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的敬佩。完成练笔后, 让学生带着这份真情朗读最后两自然段。 (插入幻灯: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升华情感

如何从这一夜联想到每一夜, 每一天。笔者是这样处理的:出示收集的拓展材料——《总理最后的日子:周总理1974年3月26至27日的工作日程表》 (幻灯) , 让学生感受到总理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亦如此地工作着, 他平日的工作更是如此, 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通过这样设计就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这一夜仅仅是总理“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一生的一个缩影。最后让教室里响起《百年恩来》的主题曲《你是这样的人》 (链接视频) , 让总理的音容笑貌牢牢地定格在了每个学生的心中。

摘要:教师发挥电教优势,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这样, 既充实了课堂, 又升华了学生情感。受到学生的欢迎, 激发了学生兴趣, 开阔了学生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激发情感,朗读,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9:读《一夜的工作》有感

关键词:艰苦;朴素;工作;敬爱

读完《一夜的工作》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

文章中这样描述:“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办公场所作者只用了寥寥数语就全部写出,足见总理的办公环境十分简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先进、齐全的办公设备,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高级奢华。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周总理夜以继日一丝不苟地工作着,这也许就是人们尊敬和爱戴总理的原因吧!身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日理万机,而工作环境却是如此简朴。想一想我们的工作环境,学习条件,电扇、空调、电脑、多媒体、智能手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享受着高科技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学设备,优越的生活条件。与周总理相比,我们在这样舒适而温馨的环境中,是否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我们是否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努力学习?是否想着去回报社会?还是我们在这大好岁月中一天天虚度年华。

“桌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在学生们的课桌上我们或许也可见到摆放着的一摞摞书本,但那近乎是学生们一个学期所用的学习资料。但摆放在周总理桌上的一尺来高的文件,却是“我今晚要审阅”的。一个晚上的时间,一尺来高的文件,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如此繁多的工作,周总理却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审阅,不是一扫而过,不是粗略看看,而是仔细地看,还一边看一边思索。周总理对工作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让人不由自主心生敬意。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繁多的工作,从“不大的写字台”“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数的清颗数”的花生米,相互间这是多么鲜明的工作、生活比照。总理工作上的负荷是那么重,可对日常生活的要求却是那么简朴。相比之下,我们呢,付出一点,就想要回报很多,真是惭愧。

这又让我联想到了曾经学习过的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所讲的万人送别总理的情形,长安街两旁男女老少、甚至连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都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出来为总理送行,人民用自己的行动歌颂、缅怀周总理,表达对他的爱戴,对他的留恋。

周总理用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活生生的学习榜样,我们只有在自己的岗位上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对总理最好的回报。

(作者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新缘小学)

篇10: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卫民路小学

陈高玲

《一夜的工作》这是第十二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歌颂了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赞美了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辞辛劳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全文重点贯穿一个“情”字,一种无限的思念之情,一种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教学中,我基本能按自己的预设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并且达到了预想效果。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自认为做得好的地方有:

一、丰富课前感知,激发学生情感

首先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图片等,并为学生提供周总理的相关网站,充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运用作者与读者对话学习方式

《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找出文中描写“劳苦”和“简朴”的语句,并在自己最受感动的语段旁边做好批注,然后与作者的“扮演者”谈感受,使学生在谈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境朗读

当我读完这篇课文之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思索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到总理那种不辞劳苦忘我工作的高尚品质呢?因为学生对总理了解的很少,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情感激发起来呢?这也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怎样才能突破这一点呢?在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探索,我认为要让学生动情,教师就必须拿自己的情去撞击学生的情。对,创设情境朗读。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闪光点。通过自己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带着动情地解说,圆满完成了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的尾声,通过周总理最后的生命历程,让学生再次感受到了总理的伟大之处,人民对总理无限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但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

一、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优生的发展,忽略了部分学生的训练。提问的面太窄,很少给平日默默无闻的学生以表现的机会。

二、本节课给学生思考和质疑的时间有点少,教师讲解过多,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三、本节课创设情境朗读这一环节,如果能增加配乐朗读,效果会更好的。

篇11: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是何其芳写的《回忆周恩来同志》中的节选,安排在了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内容很简单,但是里面的含义却是深刻的,由于学生对周恩来同志也比较熟悉,所以课文的学习不是很困难,而且其间的情感也很容易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用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整节课从视频入手,进而以自读要求为抓手,从文章的两个方面:生活俭朴、工作劳苦进行学习。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把握得很准确,因此到后来的对周恩来的认识由刚开始的简单到深刻,由一般的情感到产生崇敬之情。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们的一颗善良的心,后面的拓展部分,我自己感觉到自己的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但是我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但是孩子们却已经深深的沉入到了整个文本的学习中,很多孩子眼睛已经湿润,说明他们已经对文本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借此机会,我让孩子们就本节课的内容写了小练笔,从今天的小练笔来看,真的是太好了!

针对这一节课也让我想到了很多,学生地学习在很大一方面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同时也是一种人格的再教育,不仅仅是我们文本的学习,而且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真心的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在自己学习的生涯上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进步!

篇12:《一夜的工作》的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篇幅较短,但内容具体充实。作者关注的是总理的一些细小的事情,透过这些小事,我们看到了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总理,我们领悟到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单朴素的工作作风。

谈感受:我们看到一个做事一丝不苟、举轻若重的总理,我们应该向总理学习。……最后,我与学生共同进行小结,从整体上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更全面、更准确地认识总理。

篇13:《一夜的工作》教学设计B

这篇课文写的是作者陪同周恩来总理审阅一篇稿件,亲眼见到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

本文语言朴实,用生活中的小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崇高品质,并采用了对比的写法显现出周总理形象的高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学习他工作不辞劳苦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3.领悟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和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工作劳苦、生活简朴两个方面体会总理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周总理的生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周总理的名言:“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师:还记得这句话是谁说的吗?(板书:周总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师:总理的一生爱国爱民,始终都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周总理,走进他一夜的工作。齐读课题。

二、学生自读“阅读提示”

了解“阅读提示”对学习这篇课文提出了哪些建议和要求?师生一起归纳出:(1)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工作的?(2)画出使自己感动的语句,和同学一起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

(1)出示:政务院 蒙 审阅 浏览 热腾腾 简朴

简单理解“政务院”(我国最高行政机关。1954年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为国务院。);区分“蒙”和“朦胧”;区分近义词“朴”和“俭朴”(简朴适用范围要广些,还指语言文笔的简单朴素);正音:“热腾腾”的“腾”应该读一声。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作者陪周总理审阅一份文件,亲眼见到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

(3)总理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指名回答。)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叙述总理一夜工作的?(工作的劳苦和生活的简朴)

四、研读课文,体会总理伟大的人格

1.再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总理工作的劳苦、生活简朴的?用笔勾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再看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总理这两个方面的品质?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上述问题。

(1)学生自学。

(2)分组交流、填表:

3.全班交流、汇报。

(1)工作的劳苦。

出示:“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师点拨:从哪儿看出他不是在浏览,而是在审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一句一句”“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有时……”)。现在你能说说“审阅”和“浏览”的区别吗?

师:总理的工作是多么的认真细致呀!我们从前文已经知道,总理审阅的这份文件其实是他自己的发言稿,可就是对自己写的稿子他都会这样——(生接读这段话。)

师:可这只是总理一晚上要审阅的其中一份文件呀!总理一夜要审阅多少文件?(一尺来高)

师:你还从哪儿体会到总理工作的劳苦?(鸡叫鸣)

(2)生活的简朴。

出示:“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这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原本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它所对应的应该是怎样的室内陈设?可总理办公室的陈设是怎样的?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比写法的

好处。)

还从哪里体会到总理生活的简朴?

出示:“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师:虽然增加了一个人,可花生米却还是可以数得清颗数。是真的没有增加分量吗?(增加了。)所以作者用了“好像”。由此可见,总理平时的夜宵会更少。

师:工作是如此的劳苦,生活却又是如此的简朴,难怪作者会发出如此的赞叹: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这里的“我们”是谁?(人民)

师:这——才是人民的好总理!作者还想高声地告诉全世界——

“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作者为什么强调“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为什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出示“周总理的一天”资料袋,学生默读。

看了它,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再读最后两段。

师:总理的工作和生活是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作者就是这样选取总理工作和生活中看似普通的小事,来表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展现总理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精神的。这种方法叫做“以小见大”。

五、课后练笔

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点。

【板书设计】

一夜的工作

篇14:课文《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总是先让学生读课文,认生字,给自然段标序号。再由老师提问,让学生围绕老师的问题读课文找答案,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由老师全盘托出。这样的阅读教学,一环套一环,看似有一定的目的性,也有一定的层次性,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对阅读过程中的体验一无所知。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教学方式繁琐,学生没有主动探究,这说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和欲望,给他们一个自由学习的空间是多么重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式的学习方式。”回顾本节课,我摒弃了“教师讲、学生记”的繁琐的教学方式,上课伊始,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播放周总理的大画像,旁边出示一首诗《你是这样的人》),此时课前搜集有关周总理的资料形象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初步感知周总理的伟大形象,为课堂教学作下铺垫,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并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这样留给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的读书,充分的感悟。然而对于周总理那个年代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讲比较久远,学生对课文中作者的情感还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始终以“情”为主,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从而感受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通过适当的点拨和多媒体辅助,让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周总理批阅文件时地心理活动,把自己融入课文中,去感受语言,感受深情,感受周总理人格的魅力,使文本的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立起来。

同时,巧妙地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和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抒发对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这样,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另一方面引领学生能够超越文本,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无声息的文字“活”过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5:课文《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足见读书的重要。中国当代语文教学改革的倡导者叶圣陶先生早就告诫我们:“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新课标积极倡导让学生自渎自悟。

以读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是新鲜的发明,而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本。古人十年寒窗,勤耕苦读,“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就是例证。可是,从应试教育开始,以读为本的理念就被淡忘了,随之而来的是以讲代读。满堂灌成为最省事的教学方式,因而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权利。随着素质教育的暖风劲吹,以读为本才重返课堂。这是语文教学的正本清源,教育理念的返朴归真。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了琅琅的读书声,但必须注意的一个倾向是,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读书成了老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一种装饰。其表现在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够或太少,还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读。我认为,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为学生读书服务,或引导或点拨,或创设情景,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去读书,在读书中学习语言文字,在读书中升华情感,在读书中抒发感情。

《一夜的工作》,是人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的课文,加之我新接任六⑵班语文教学工作,所以精心准备了教案,课上得令人满意,使学生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语文课。首先,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对时代背景,文章层次,课文内容都有了了解,加之课文不长,文字浅显易懂,语言朴实无华。于是我大胆采用了直扑重点,反复细读品味的方法,组织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收获:

1、重点语段反复读:

比如“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及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如此而已。”抓住“极其简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入体会,反复诵读。在文中这句话共反复读了九遍,学生对周总理的生活简朴体会很深刻。

2、创设情境认真读:

在读周总理认真审阅稿件那一段时,创设了三个情境引读: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生读)“一句一句地审阅……”夜深人静,人们早已进入了香甜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依然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只见他:(生再读)……东方发白,天将破晓,敬爱的周总理揉了揉疲倦的双眼,拿出了这一夜他要审阅的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生三读)……通过情境创设,三次引读,学生对周总理通宵达旦的工作,十分劳苦,就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

3、让学生读到更多的信息:

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为了更进一步体会文章所达的表思想感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周总理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和他心系国家和人民的伟大情怀。我特意补充了《周总理的一天》,《周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以及柯岩的诗《周总理,你在哪里》,当课文接近尾声时,我用低沉的声音说道:“敬爱的周总理虽然与我们永别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此时,我的眼睛湿润了,绝大多数同学的眼圈红了,个别同学失声哭了。这种对师生心灵的震撼,人格的熏陶,是任何空洞的说教无法比拟的。

4、在读书中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我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用提示和要求,自然地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不是教某个词怎样理解怎样用。比如“请你用一个词概括周总理这一夜”;“你会发现,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跳入了你的眼帘”;“假如‘极其’这个词换掉,你会用哪个词?”“有没有同学用四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你对周总理这一夜的感受?”这样,学生学得主动,用得灵活,也同时训练了思维。

这堂课我较为满意,但同时又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这堂课是否预设过多?课想要上得有深度,充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又只有这样。否则,只能让学生停留于肤浅的表面认识。究竟还有没有两全之法呢?还需继续探索。

篇16:《一夜的工作》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一、抓住总理工作的细节进行斟酌。

师:周总理是怎样审阅“我”的文件的?请你画出他工作时的四个动作的词语

生: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在那一句后面画个小圆圈;

生:周总理一边看还要一边思索;

生:觉得有问题的地方还把笔放下来想一会;

生:“我”这份文件用可相当长的时间才看完,可见周总理是多么用心啊!

师:在这之前,总理已经看了多少稿子了?

生:一尺来高的.文件,得有几十份吧?

师:审阅完这份稿子是什么时间了?

生:天快亮了,因为他和我喝可一会茶就听到公鸡打鸣了。

二、融入自己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这个时候你想对周总理说点什么呢?

生:他的工作太劳累了

生:他的工作时间太长了

生:他看文件的的时候一点都不马虎的

生:深夜是人睡觉最香甜的时间,周总理还那么认真的批阅文件,我很感动

师:带着你们的感动读读这段文字。

师:还想说点什么?

生:我们国家有这样的总理真是太好了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而平凡的名字——周恩来

[教学反思]

这个段落虽然不长,周总理没有说一句具体的话,但是学生通过“看、画、想、问”几个动作词语,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出总理是用自己的心血在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着。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毫不保留地渗透给了学生。

发表评论:

篇17:一夜的温暖

“站票啊!”我呢喃。“春运呢,票很紧张的。”妻子显得很满足。我知道年三十之前的车票肯定紧张,如果愿意晚几天回来的话,应该可以订到座票的。但是妻子归心似箭,正如我的望眼欲穿。在火车上站十几个小时,这个苦,妻子心甘情愿地吃。

到了妻子回家的日子,整个下午,我都在看客厅里的挂钟:嗯,这个时刻,应该在出租车上了,很快就到火车站了。我想给妻子打个电话,但迟疑不决——也不知道候车的队伍有多长,妻子提着箱子,接电话会很不方便。要不,等她上了火车再打吧。

那个期待的夜晚,是多么难熬。这趟火车,我来来回回也坐了若干次,心里猜度,这会儿她是到了镇江,还是在哪儿?

妻子终于到家了,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唠叨:“咱家怎么像个牛栏,怎么这么脏啊?你在家也不干活,你看看茶几上的灰有多厚……”平日里的清静全没了,听着听着,我终于厌烦了。

过年就是吃吃喝喝玩玩聚聚,几天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不知不觉就到了元宵节,妻子开始收拾起出门的行囊。

我心里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难道是思念吗?这应该是年轻人喜欢用的词匯吧,何况这人儿还在自己身边呢!

我下了班回来,厨房里飘着浓浓的香气,妻子指着一大盆肉丸子,说:“我炸了一下午,正准备放入冰箱。以后,不愿做菜了,你就放在锅里蒸了吃。”我点头:“好好好。”以前妻子总是包几袋饺子,放到冰箱冷冻,这次改炸丸子了。

离别的时刻到了,考虑是半夜的火车,很难熬,再说妻子到了那边还有忙不完的事情,于是我说:“你先上床睡会儿,到钟点我叫醒你。”妻子二话没说,进屋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夜里10点钟,她自己醒了,梳洗化妆。然后我拿着旅行箱,一直把她送到路边。等了一会儿,拦了一辆的士,我把行李放在后备箱内,目送出租车闪着红色的尾灯,绝尘而去。

春寒料峭,一阵风吹来,我竖了竖衣领。这几年聚少离多,也不知道今年能相见几次。一阵落寞涌上心头,年轻的时候风风火火,如今,心头的坚冰反而更易融化,眼眶不禁有些潮润。转身踽踽独行,来时的一双人儿,如今形单影只。

在空旷的家中来回踱了几圈,地面光洁如镜,茶几也是透亮明静,妻子临行前已经把家里拾掇得很干净了。只是,几天之后又会蒙上淡淡的灰尘。

就那么静坐了好久,终是不想徒增感伤,何况明天还要早早地上班。床上的被子盖得好好的,上面还铺了一层毯子。一定是因为我一个人睡,妻子才特意加的吧。上床之后,发现床上竟然一片温暖,那是妻子的体温。

心里终于温馨如春天,我拨通了妻子的手机,告诉她,床上还是暖烘烘的。她哂笑道:“这样你上床就不冷了。”

就那么捏着电话,久久,我没有说出话来。

上一篇:学生体质健康训练计划下一篇:颜体书法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