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教学设计方案

2024-04-14

《松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8篇)

篇1:《松鼠》教学设计方案

肖培东

写这文章的时候,我还没上课,我的脑海里却一直在设想我下午的《松鼠》课堂。

这篇文章很有意思,多个版本的教材都是把它收在小学里的,人教版是五年级上册,沪教版是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更是在三年级下册,唯独苏教版把它推送给初一的孩子。这说明什么?文章好读懂,文章适合孩子们读。“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谁不喜欢这样的句子啊。谁都想急忙抱上一只如此美丽可爱的小松鼠,好好地呵护上一阵子。这个世界,这样的文字,能唤出我们迷失已久的童心和真诚,爱,原来如此之美,人和自然,原来可以这样美好。

可是,怎么上呢?

就是说说松鼠是怎么样的吗?就是理解松鼠有什么特征吗?三年级的孩子一定也能读懂。那么,这样的重复有什么必要的呢?漂亮,驯良,乖巧,读了一遍你就难以忘记松鼠的“很让人喜欢”。陈平原教授说:“越是基础的,很可能越重要,就像空气和水。”那么,这样浅显可爱的文字,它给初一学生留下的最基础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很喜欢布丰的文字,松鼠”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尤其那”帽缨形的尾巴“更是让人温暖喜欢。这样的温暖,学生一定也能感受得到,如果模式化地去呈现松鼠的特点,填空式的找找填填,那么我们一定会辜负布丰的人文情怀。你看,布丰笔下的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语文课堂上的孩子,也应该这样,不是匍匐在教师的讲解下,不是蜷缩在机械的问答里。语文老师,要让孩子像松鼠一样地“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只拥有驯良和乖巧,松鼠是会失去灵性的。孩子也一样。

那么,教什么呢?都懂的不教,《松鼠》一课,我们要“在高处活动”。

读文章以悟内容和结构。怎么读,我凝视着文章的第一句话,出神地想。变个节奏可以吗?根据第一句话,我们可以把松鼠说成这样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驯良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乖巧的小动物,松鼠是一种很讨人喜欢的小动物。以这样的句子开头,读完它相应的文字段落。这个读,是要思考的,其实也就是思考写”漂亮“”驯良“”乖巧“等分别用了哪几段。而从”驯良“开始,则是有意搅乱学生的视线,最后悟出:一,文章是围绕第一段文字来写的,它是文章的总起段;二、文章最关键的词是”很讨人喜欢“,文章就是为了说明松鼠的”很讨人喜欢“;三、漂亮、乖巧、驯良,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明松鼠的”很讨人喜欢“,这三个词和下文内容有对应特点;四、这三个词不能打乱,从外形到习性,既是特征,又符合说明事物的规律。换一个读法,其实是换一个提问,绕过去,读书,原来也需要想,让学生自主思考,花力气去读,学习就成了自觉的事情。

做示范以引领阅读。既然说明事物要符合说明的规律,要抓住特征,那么这篇文章又是怎么样体现这一点的呢?文章是怎么样做到准确有序地说明松鼠的呢?以“漂亮”一段为例,老师和学生共同阅读,探究。写外形,依次写了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和尾巴,这就是有序,而详写尾巴,这是松鼠身上最有特色的部分,这是抓住了最典型的特征。“尾巴老是翘起来”,“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这里的“老是”“常常”,又体现着语言的准确性。那么,《松鼠》其他段落里的文字有没有这个特点呢?放手让学生自己阅读,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学生会找出许多句子和词语来说明。比如,“经常在高处活动”,“它们从来不接近人的住宅”,“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这些句子这些词语都在显示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作者科学的写作态度。而搭窝的“先””再““然后”“三个表顺序的词,更是说明了说明的有序可依。

如此,我们再回到第一段:“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段话,能不能改成“松鼠是一种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的小动物”?比较短句、逗号的情感作用,感悟“很”字副词里的情感力量。这样,又明白了文章写得温情脉脉,它是怎么做到的呢?再次阅读“漂亮”一段,思考并找出文章有情感的句子。比如松鼠的外形描写,形象化,生动化,拟人化,比喻化,文章的文艺性就可以感受出来。“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里的两个“非常”,“最不像”的“最”字,原来,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性的说明文,语言风格更显得生动传神,更具有文学色彩,更具有人的情感。那么其他段落还有这样的文字吗?课堂里,小松鼠们又开始自由得跳了,寻找他们温暖的杏仁、榛子去了。

这样一归纳,板书“准确有序的说明,形象生动地描写,温暖喜欢的感情”,这就是科学小品。

那么,布丰是怎样能做到这样的呢?

对文章的探究转向对人的思考。不仅仅是松鼠“讨人喜欢”,更有作者主动的真挚的对“小动物”的喜欢,他的细心观察(找出文中句子来阐明)。布丰入院时发表的著名演说《论风格》,是一篇经典的文论。他针对当时文坛上那种追求绮丽纤巧的风尚,呼吁文章要言之有物、平易近人,提出“风格即人”的名言,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作用。1777年,法国政府在御花园里给他建立了一座铜像,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是布封生前获得的最高荣誉。布封在法兰西学院入院仪式上的讲演《风格论》中提出,一个作家必须将自己的思想载入不朽的文字,始能不为他人所掠夺,而垂于久远。思想是公物,而文笔(即风格)则属于作家自己,科学在不断进步,科学论点肯定要被新的研究成果超过,而文章风格却是后人无法代替的。布封不是用完全客观主义的态度去介绍这些动物,而是带着亲切的感情,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因而描写生动具体、饶有兴味。风格即人,谓之是也!

我们该怎么做?我们需要怎么样的风格?面对今天的尘埃,今天的浮躁功利,所有的思考还是化成真诚的朗读吧。读文章的一二两段,下课。

这样的教学设计,你觉得怎么样呢?我真得希望课堂上的孩子们,你们都是那漂亮灵动的小松鼠!

[你们都是漂亮的松鼠--《松鼠》教学思考 教学反思]

篇2:《松鼠》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松鼠的习性,学习抓住特征介绍事物的特点。

2.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文章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点

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学会抓住特点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竞猜谜语,导入新课 1.猜谜语:

a.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歌,喜欢吊嗓子。b.头戴大红花,身穿什锦衣。好像当家人,一早催人起。

c.一物生的真可爱,也会跑来也会跳,她的身子很灵巧,身上穿着灰皮袄,树上走树上跑,还在树上睡大觉。

d.一条美丽大尾巴,一张小小尖嘴巴,忙忙碌碌采松果,跳到树上有跳下。(板书课题)

2.你了解松鼠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内容)3.你还想了解松鼠的哪些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帮助大家多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说说松鼠给你留下整体的印象是什么?(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三、自读课文、合作探究

1.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讨人喜欢的动物。找出文章中

相应的段落,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明确: 第一部分(1):总括松鼠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具体写松鼠外形特征——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几个方面来写。

第二部分(2~5):着重写了松鼠的活动范围、行为特征、生育情况等习性。

第2段:介绍松鼠性格特征——驯良。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活动时间——夜晚。

第3、4段:介绍松鼠的行为特征——乖巧。第5段:补充介绍松鼠的生育情况。

顺序:先总说——再分说——最后补充说明。

2.讨论:第1段中的“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明确:课文是根据第一段“漂亮、驯良、乖巧”三个词的顺序写的,先说明松鼠漂亮的形体,再说明其习性。这样由表及里,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四、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从四个方面组织归纳。

1.外形的美丽。

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面容清秀”“玲珑”“美丽的尾巴”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喜爱之情。2.动作的机敏。

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

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3.搭窝时的聪明。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让学生上

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

小结:看来,这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作用还真不小呢。集体读这部分,进一步认识连词的作用。4.吃食时的有趣。

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然后围绕三个“它们”进行教学。

五、揣摩运用,体味语言。1.语言准确:

例: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在“触动”后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本文除了符合这一基本要求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能否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

2.语言生动: 例: “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中用“清秀”“玲珑”“美丽”对松鼠作了人格化的描写,突出它的“漂亮”。

六、课堂小结。

《松鼠》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很强的文艺性说明文。抓住漂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介绍了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性格。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渗透着作者对说明对象——松鼠的细致观察,字里行间充满着作者对这小生灵的挚爱。生动的说明语言激发起读者内心珍爱生灵的美好情愫,也进一步激发起学生阅读说明文、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你们的慧眼,去探索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七、布置作业。仿照课文从“漂亮”“驯良”“乖巧”这三个特点介绍身边的某一小动物。

篇3:《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设计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从儿童的视角观察, 用充满童趣的笔触描写了松鼠的习性, 语言清新自然, 生动有趣。在课文中, 松鼠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一些趣事:松鼠千方百计地“贮存冬粮”, 把糖、面包皮等东西叼到大柜顶上;我们采来的一篮子鲜蘑菇, 松鼠忙活了一个早晨把它们全晾上了;天冷了, 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到烟囱里, 给自己垫窝。松鼠虽然一而再, 再而三地做着荒唐事, 可在作者一家人的眼里, 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是那么可爱。因此, 这些错误都是可以原谅的, 就如孩子的调皮。细细读来, 课文处处充溢着对松鼠的喜爱。教学时, 教师要创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预习单”和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交流汇报中感悟课文内容, 真正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各方面特点, 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梳理问题

1. 猜谜语。尾巴大得像扇子, 窜来窜去采果子。夏天树上来乘凉, 到了冬天洞里藏。

2. 欣赏图片。出示松鼠图片, 学生欣赏。

3. 回答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松鼠的特征。 (预设:漂亮、乖巧、可爱……)

4. 揭示课题。板书:22*跑进家来的松鼠。学生齐读课题。

5. 组内交流。

结合自主预习单的内容, 筛选出1~2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在4人小组内交流。 (问题预设:老师随机板书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1) 作者家里发生了哪些事? (2) 你体会到了什么? (3) 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态度怎样?)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导入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梳理课文中有价值的问题, 提高学生梳理概括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感知, 自主学习

1. 出示学习建议, 学生阅读。

学习建议:

学习内容:松鼠做的事

学习流程:

(1) 自由朗读课文, 勾画出松鼠在“我”家做事的重点语句。

(2) 在你感动深刻的句子旁边简单批注感受。

(3) 圈出主要事件的词语, 选择喜欢的方式向全班展示交流。

2. 学生朗读课文, 勾画词句, 同桌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在动手勾画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共同分享

1. 交流互动。学生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 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储备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

2. 指导朗读。出示松鼠做的三件事的句子, 指导学生朗读。

3. 回答问题。

(1) 你从松鼠做的三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 (松鼠在野外生活时, 一到秋天就开始为自己储备冬粮, 这是它的天性, 即使到了人类的家中, 也改变不了松鼠的这种生活天性。) (2) 发挥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 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 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假如我们看到松鼠晾晒的蘑菇, 心情会怎样?你从中能体会出什么? (3) 作者一家对这只松鼠的态度怎样? (喜欢) 你从课文中哪些句子看出作者一家喜欢这只跑进家来的松鼠? (学生交流)

4. 品读感悟。

出示句子: (1) 它整天满屋乱跑, 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 动作灵活得惊人, 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 (从“惊人、从来没有”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小松鼠的行为并没有丝毫的怨恨, 相反的是称赞。) (2) 有时, 松鼠跳到我的肩上, 用小嘴蹭我的脸, 还轻轻咬我的耳朵, 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 可我又上哪儿给它找去呢?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松鼠和“我”是多么亲密无间, 我又是多么了解松鼠的需要。从“跳、蹭、轻轻咬”这些动词不仅写出松鼠的可爱灵活, 更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3) 爸爸哈哈大笑, 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备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 就要开始储备冬粮, 这是松鼠的天性, 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 (知道是松鼠偷吃了糖, 发现自己一直错怪了孩子, 爸爸不仅没有责怪松鼠, 反而“哈哈大笑”, 认为这是松鼠的天性, 还夸奖它“不甘落后”。爸爸对松鼠的喜爱而产生的宽容溢于言表。指导学生朗读, 齐读, 读出令人惊讶的语气。) (4) “有一天, 它干脆失踪了, 哪儿也找不到。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 我们心里空落落的。” (松鼠不见了, 一家人到处去找, 却又哪儿也找不找。虽然猜想它也许跑回了森林, 可作者一家人的心里却“空落落”的, 他们是多么舍不得这只可爱的松鼠啊。)

5. 合作交流。

本篇课文与《松鼠》一文比较, 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对比学习, 领悟习作方法:《松鼠》一文着重介绍了松鼠的特点, 而《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着重写了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作者应用了用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能力。并通过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体会作者一家的心情, 学习用具体事例来表达喜爱之情的写作方法。

四、联系生活, 拓展延伸

生活中, 像作者一家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 有你, 有我, 有大家, 就让我们分享我们亲身经历的爱护动物的感人故事吧!

1. 指名交流自己亲身的经历。

2. 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3. 写一写:假如松鼠跑到你家来, 你会怎么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学习习惯, 拓展学生的视野,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在动口动笔的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五、归纳小结, 激发情感

1. 说说你学习了本篇课文后都有些什么收获?

2. 教师小结。

同学们, 动物也是有感情、有灵性的, 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 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让我们用爱心和行动去关爱那些可爱的动物吧!

篇4:《松鼠和松果》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认识“聪、活”等 11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和树木认养活动等。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明白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教学准备]:PowerPoint课件、小松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神秘文字,谁认识它?(幻1:聪)

(1)说说这个字代表我们身体的哪四个部分?生说到哪里,师小节。小耳朵仔细听,小眼睛认真看,小嘴巴大胆说,用心来好好记。

(2)谁能给“聪”这个字组个词。(幻2:聪明)

师小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能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做个聪明的孩子,一起齐读这个词语。

2.有只小松鼠它也很聪明,你们欢迎它和我们成为好朋友吗?瞧,它来了!(幻3:松树图片)

3.你们对他了解吗?(喜欢吃什么,生活在哪?)(幻4和幻5:出示松果图片)

4.你们知道吗?小松鼠还是造林的能手呢。他们冬天把松果储藏在地下,春天来了,小松果长成小松树,渐渐的成为松树林。那么小松鼠为什么要种小松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文。(板书课题:松鼠和松果)

(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导入新课,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读正确。遇到读不通的地方,问问同学或老师。教师巡视,鼓励和帮助读书慢的孩子。

(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去问,让他们敢于交流、善于交流;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是帮助他们的好伙伴。)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3.教师范读,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气和停顿。(这篇课文比较长,平舌音比较多,教师的范读有利于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4.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字词。

(1)带拼音读生字---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幻6)

(2)去掉拼音齐读,说说怎么记住这些字的?生自由说。(幻7)

师小节:识记生字我们能有许多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顺口溜,猜字谜,希望你们都能用巧办法,成为识字冠军。

(3)读词语,(男女生赛读,齐读)

(4)师:词语他还有一个更大的家,那就是句子并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幻8)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A 齐声朗读

(幻9)出示句子:松鼠聪明活泼,学会了摘松果吃。

1.师: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的森林里摘松果吃,心情会怎么样?(高兴、开心)

2.松果好吃吗?(板书:吃松果)你从第一段哪句话知道的?

B.(幻10)出示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还么香,那么可口。

1.谁来读读这句话?

2.你能像小松鼠一样用“那么……那么”说句话吗?(幻11)你说的真好,真是和小松鼠一样聪明。

3.看着小松鼠高兴地吃着可口的松果,谁还愿意读第一自然段?(愿意的站起来,指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高兴劲儿和松果的香甜可口)

过渡:松鼠吃着可口的松果开心极了,吃着吃着,他忽然想到,如果光吃松果,不栽松树,那会变成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想象)

C.请生说一说,松树没有了,森林没有了,山上光秃秃的。

1.(幻12)当你看到这个光秃秃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这里是沙漠,没有水,也没有树)

2.松鼠他想到了什么?(吃什么呢?去哪里住呢?他吃不到东西,也没有地方睡,会死的)

3.师:恩,你们说的很对,课文里有这么一段话是这样写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幻13)

4.小松鼠想到这一切,想到了他的子子孙孙,心情会怎么样?(不安、担心、害怕)

5.请一个起来读(我听出了你的担心)请第二个读(我听出了你的不安、害怕)

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小松鼠的担心,不安和害怕。

过渡:我不仅从你们的声音中感到了不安、担心、难过,我还从你们的小脸上看到了这种心情,请大家不要太难过了,前面我们说了这是一只聪明的小松鼠,它会很快想出一个好主意的?快来找一找,是什么主意?

D.(幻14)出示句子: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1.原来,聪明的小松鼠,不但会摘松果,而且想到了埋松果(板书:埋松果)

2.看,小松鼠又来摘松果了,他心里牢牢记住哥哥的话---

小小松树也来摘松果了,他心里牢牢记住爸爸的话----

小小小松鼠也来摘松果了,他心里牢牢记住爷爷的话-----

过渡:小松鼠的主意有用吗?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

E.(幻15)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就会长出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板书:长松树)师在黑板上贴两颗松树

1.全班读

2.纠正发音“场”(我们在自选商场里学过这个字,那是他是第三声,在这里,因为表示雨下的次数,要念第二声,请你再试一试)

3.出示“蒙蒙细雨”,这个词什么意思?(很小的雨,很细的雨,很轻的雨,远远看过去好像有烟气,这就是春天的雨)谁在来读一读?真是一场蒙蒙细雨啊!

过渡:看着这些经过蒙蒙细雨滋润的小松树长得怎样?(幻16)

4.如果你是一颗小松树,你能用你的姿势告诉老师,一棵棵挺拔的小松树是怎么样的呢?

5.(幻17)让我们在来读一读这段话,雨要下的轻,松树要长得挺拔。

F.小松鼠看到这些挺拔的小松树,他会说什么呢?(有地方住,有吃的,很幸福)

1.你看我们的黑板上也种了几棵小松树,就是太少了,请你们也来帮助松鼠多种几棵松树好吗?(配乐,贴树)

2.你们看到的是一片怎么样的松树林?(茂密)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来到这片茂密的松树林时会做些什么呢?(吃松果,散步,游戏)

四、朗读全文,回归整体。

你喜欢这只小松鼠吗?为什么?

(老师也喜欢他,因为小松鼠懂得保护树木,爱护环境,小动物离不开树木,人类也离不开树木,正因为如此,我們国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希望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同学们能跟着自己的家人一起去植树,为我们美丽的祖国、可爱的地球的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行吗?)

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再一次聆听这个美丽的故事。

五、课外作业

1.把这个美丽的童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 想象小松鼠和其他小动物在松树林里生活的怎样?以后的森林会是什么样子的?动手画一画。

板书设计

松鼠和松果

吃松果-----埋松果-----长松树

篇5:《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作者是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课文兼具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一体,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漂亮的外形特点,然后具体、生动地介绍了松鼠“乖巧、驯良”的生活习性,最后简洁介绍松鼠的繁殖特点。

本文作为前一篇说明文《太阳》的延伸与发展,在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太阳》截然不同。从表达方法来看,《太阳》是一篇科普性说明文,为了说明抽象的“太阳”,分别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文侧重于直接描述,适当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来看,《太阳》一文语言平实;而《松鼠》的语言生动活泼,曼妙多姿,引人入胜,极具文学色彩。

学习本文,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掌握提取与处理主要信息的能力,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与文本对话之中,懂得围绕事物的主要特点,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学习分段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正确读写“松鼠、驯良、杏仁、榛子、橡栗、玲珑、光滑、惹恼、编扎、狭窄、遮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默读课文,把从课文中获得的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3.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解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能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按顺序说明的方法,恰当使用动词,写一段话,表达出对动物由衷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得的松鼠的信息分条写下来。

2.感受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解比喻、拟人等说明方法。能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圈画出生字词语。

2.课前选择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观察。(蚂蚁搬家、喜鹊筑巢、小鸡啄米)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作者,揭示课题

同学们,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有很多人类的朋友。

(出示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图片上对应出示以下语句:

“温和憨厚的大象”

“相亲相爱的鸽子夫妇”

“英勇忠义的马战士”

“像仆人一样忠心耿耿的狗”

“不分黑白勤劳工作的啄木鸟”。

喜欢这些描述动物的词句吗?这些有趣的描述都出自这位作家之手。

(出示简介)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家庭出身,从小爱好自然科学。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在他的作品中,惯常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

(画面定格)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是怎样的呢?我们去欣赏一下。(板书课题:松鼠,强调“鼠”字书写时注意上面的“臼”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中间两短横。下面部件中四点方向一致。)

【设计意图:本文的最大语言风格就是生动形象,图片的直观加上语言的饶有趣味,紧紧吸引学生的视线,让学生带着“布封笔下的小松鼠是怎样的呢?”这样的阅读期待走进文本,不着痕迹地将关注点落实到语言文字风格上,既是本课的目标,又调动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标记不会读、不理解的词语。

⑵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出松鼠特点的一句话,用双横线标记出来。

2.交流自读情况。

⑴读好一组词,发现词语特点。

杏仁榛子榉实橡栗(写松鼠爱吃的食物,借助图片理解)

面容清秀身体矫健四肢轻快敏捷机警玲珑的面孔帽缨形的尾巴(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又干净又暖和足够宽敞足够坚实既舒适又安全(写松鼠做窝)

⑵找出一句话,梳理课文结构。

①文中最能概括出松鼠特点的一句话是?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②能不能把这句话改为:松鼠是一种乖巧、驯良,又漂亮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不能。因为课文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写的:先写松鼠漂亮→再写松鼠性格乖巧、驯良。相机板书:漂亮乖巧驯良

借助工具书理解“乖巧”:合人心意,机灵,讨人喜欢。“驯良”:和顺善良。

【设计意图:“读好一组词”别有用心,把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进行重组,借助图片理解词语,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一边读词,一边发现词组的特点,因势利导梳理了文章的大致内容。“找出一句话”别具一格,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能力,让学生通过颠倒词语,进行判断,达到梳理文章结构的目的。】

三、提取信息,品味语言

在《自然史》最后一篇文章里,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观点,意思是一个人的作品与人的情感、气质息息相关。布封笔下的松鼠呈现出一种怎样的写作风格?又反映出作者对动物怎样的情感?让我们走进字里行间,好好品析一番吧!

1.出示课文第一句话。齐读。

课文紧紧围绕这句话尽情描绘了小松鼠漂亮、乖巧、驯良。可以说每一处描写都值得好好品味。

2.分组合作,围绕小松鼠某一方面的特点,从文中提取语句,分条写下来。

①漂亮(活泼可爱)的松鼠

预设: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直接描述,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松鼠的外形特点。)

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打比方的方法,生动有趣,透露出作者由衷的喜爱之情。)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松东西吃。

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

②乖巧(机灵讨喜)的松鼠

预设:

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尾巴当作帆和舵。

松鼠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举例子的方法,具体形象,容易理解松鼠“警觉”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作比较的方法,同类相比,在比较中说明了松鼠叫声的特点。)

要是被惹恼了,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带着)

松鼠的窝,又干净又暖和。

它们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拟人的方法,充满人类的温情,打动人心。)

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③驯良(和顺善良)的松鼠

预设:

松鼠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

松鼠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只有树被风刮得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

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它们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作比较的方法,在比较中说明了松鼠“和顺”的特点。)

3.静心默读分条写下来的语句,找找隐藏的说明方法,想想好处。

(见上文语句后括号注解)

4.对比介绍松鼠的语句,品品突显的风格,批注感受。

①出示两个句子,进行对比。

他人笔下:松鼠,哺乳纲,松鼠科,尾蓬松,长16-24厘米。

(科学,准确,严谨,进行客观描述。)

布封笔下:玲珑的小面孔上,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布封写松鼠,不是完全用客观主义的态度来写,而是带着亲切的情感,用形象的语言替它们画像。(板书:亲切的感情形象的语言)这就是他的风格,呈现的是布封对万物的真情与真心,有真情,才描摹出如此美好的世间万物。)

②分条品味布封描写松鼠的风格,批注下自己的感受。

③交流感受,感情诵读分条写下来的语句,表达出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文中关于松鼠的信息很多,让学生根据关键词,把繁杂的信息分条写下来,既是对文本内容的重新整合,又能从不同角度,对作者的写法之妙,对松鼠的习性之美反复品味,在品味中训练语感,在批注与诵读之中积累语言,真正让学生在多种练习中触摸文本,学有所获。】

四、掌握写法,迁移运用

1.(出示布封的名言)“耐心”一词,应该贯穿在一切事情之中。

过渡:《自然史》之所以如此完美,是因为作者倾尽了40年的耐心,他对大自然的一事一物加以观察,然后用形象的语言为它们画像。我们走进“松鼠做窝”这部分,体会作者的这份耐心,发现作者对松鼠的爱心吧!

2.品做窝的过程:先……再……然后……(极其有条理)

品做窝的动词:搬、放、编扎、挤紧、踏平(极其专业)

品做窝的目的: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极其温情)

品窝口的特点:朝上、端端正正、盖、遮蔽、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极其高明)

3.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像布封这样,带着温暖的爱心,抓特点,有条理,有动词,用一段话写出课前观察的一种动物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一篇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要知道文章是如何写的。品味文章的表达之法,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文章的技法,找到语言输出的正确路径。】

《松鼠》教学设计二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驯”等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3.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中感受松鼠的特点,并通过与《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激发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海中之王——鲸,今天又有一位朋友想和我们见面,请看大屏幕。看过之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你喜欢它的什么特点?想知道松鼠更多的秘密吗?有一位法国博物学家写了一篇有关松鼠的说明性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近松鼠,去了解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学生朗读)

2.再读课文,思考松鼠有哪些特点?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出来。

(漂亮、驯良、乖巧)(板书)

(三)深入研读

1.想想课文围绕松鼠漂亮这个特点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板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松鼠尾巴美丽的特点)

2.松鼠的漂亮显而易见,那么它的驯良和乖巧分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再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它们虽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兽类,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板书:食物;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的声音。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板书:活动范围;“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

3.同学们找得非常全面。那么哪些方面能体现松鼠的乖巧呢?

(“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它还十分警觉。”板书:过河;“它动作轻快敏捷。”板书:警觉;“它的叫声响亮,而且它还会生气。”第五段,写了松鼠搭窝。从地址的选择、搭窝的过程、窝口的设计等几方面说明松鼠是乖巧的小动物。板书:搭窝)

4.在学习了《鲸》和《松鼠》后,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松鼠》一课更多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

(四)拓展延伸

小松鼠非常可爱,相信大家都很喜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小松鼠?也可以把你眼中的小松鼠话出来,给大家10分钟时间,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五)小结作业

小结:小动物非常可爱,我们都非常喜欢,在生活中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

作业:请同学们学习本文的写法,生动而有条理地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小动物。

四、教学反思

篇6: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通过阅读,使学生知道本文是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能够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能说出理由。

3.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抓住了特点,又言之有序,读写结合。教学重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产生喜爱之情。教学难点:能按不同方面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并能说出理由。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小动物:松鼠。(板书:松鼠)

2、师:你们认识这种小动物吗?能不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一下它?让我们赶快来读一读课文,进入松鼠的世界,去看看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

1、师:请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①注意生字和多音字的读音,争取把课文读流利。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③结合上下文理解“嬉戏”、“遮蔽”的意思。

2、师:默读课文,想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个词。讨论:()的松鼠

3、师:我们分自然段读读课文,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

4、师:请同桌讨论:如果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该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板书:外形、习性)

(三)细读:

1、师:默读,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划出来。

2、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呢?试着填一填: 在写松鼠的外形时,作者采用

的写法,抓住松鼠的、、、、和 的特点,把小松鼠写得非常美丽可爱。

3、出示: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小面孔上有一对小眼睛,身上有褐色的毛,一条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师:男生读屏幕上的这段话,女生读课文第一段。师:你认为哪段写得好?好在哪儿?

师:确实是文中第一段写得好,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比喻句,把松鼠的外形写具体了,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4、师: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四)精读

1、师: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2、师: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

3、师: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准备在全班介绍。

(1)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划出来?(板书:先……再……然后……)(2)师:这样写好不好?好在哪里?。

(3)师:我们试着来写一写,注意用上“先……再……然后……”。写后交流。(4)师:在写松鼠吃东西的样子时,作者用词极其准确,你认为哪几个词用得好?请用笔划出来。(5)师:哪个词用得好?

(6)师:“坐”、“捧”、“送”这几个词都用得很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松鼠吃东西的样子,你们看那样子多有趣呀!

(五)拓展

1、师: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师: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师:老师也搜集到一些资料,大家读一读。

4、师:作者把松鼠的外形和生活习性介绍得非常清楚,文中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呢?

(六)作业

篇7:松鼠教学设计

2013-12-05 21:47:15| 分类: 七下教学实录|字号 订阅

《松鼠》课堂实录

时间:2012年3月19日

地点:景山海甸分校四楼多功能厅

第一板块:趣说松鼠

师:同学们,我们上课了。把书本翻开,118面《松鼠》。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松鼠》。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简介。(出示)(《松鼠》是一篇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小品。)记笔记,把“科学小品”旁批在标题下。

师:开始热身活动。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用一句话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说了什么?

生1:这篇课文写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和外貌。师:你阐述一下。

生1:这篇课文写了松鼠的生活习性和外貌。

师:注意,“生活习性”是一个很大的词,外貌是一个很小的词,用两句话来说,就好看一些,舒服一些。

生2: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些关于松鼠的知识。

师:他就聪明了。写了松鼠的知识,生活方面的知识。(出示:写松鼠的生活习性,写松鼠的漂亮乖巧。)再换一个角度。(出示:写松鼠的林中生活。)

师:可见概括文章是可以用简单但是高度概括的字眼的。看,下面的这组词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出示:

漂亮 驯良 乖巧 清秀 矫健 轻快 敏捷 机警 玲珑 美丽 警觉 响亮 生3:我感受到松鼠师机警灵活的动物。师:这是最基本的感受。

生4:我感受到松鼠是乖巧可爱、讨人喜欢的动物。师:这仍然是最基本的感受。

生5:我感受到松鼠的特点是——(一直说不上来)师:机警、行动敏捷。是吗?

生6:我感受到松鼠是比较灵敏的动物。

师:我觉得大家的发言仍然留在最基本的层面。我稍稍点拨,从作者方面考虑。

生7:我感受到醉着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师:这就对了!所以,这个感觉就是两层。一方面感受到松鼠的灵活乖巧、机敏可爱,另一方面我们又要想到作者这样写松鼠,源于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从词语的倾向看——

生齐:褒义词。

师:积累。(出示)(美词,褒义词,形容词;写出了松鼠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就应该这样多角度品评。我们也可以这样说,这篇课文的特点是,大量使用褒义词。

师:下面是两个训练活动。(出示)(练习一:趣说松鼠)需要我们——写。怎么写?我告诉你们。比如说,我们从课文里可以找到松鼠跑跳的特点,圈出来,连起来,描述一下,就成了一篇小美文了。点拨一下:文中写了松鼠吃东西,它的爪子,坐姿等等,你综合一下,就可以完成了。给大家四分钟的时间。开始。(出示)(趣说松鼠的跑跳)

(巡视,提醒学生用笔组织语言)

师:好,同学们。每一个同学都在聚精会神地写作于课文有关的美好的内容。下面我们一起精彩地发现,将课文内容组合成美妙的文字。

生1:松鼠面容俊秀,……虽然机敏,但是不敢下水……有人说……(记录不全,谨记关键词,下同)

师:哦,这是两个方面的性格,又机警又胆小。

生2: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松鼠的叫声比黄鼠狼……要是遇到……还会…… 师:组合了课文内容,但建议你去掉声音,这样松鼠跑跳就是一个完整的细节了。

生3:松鼠……做房子……树上……田野见不到…… 师:他找了关键内容,松鼠生活在树上的。生4:松鼠害怕强烈的日光,常常…… 师:接着写,还可以写,以害怕这条线,串接起来,前面加一句话:“松鼠很胆小。”

生5:松鼠的尾巴……坐姿……吃东西……特别不像四足兽。师:这是松鼠的姿态,很好看哪!坐着的时候,竖起来,漂亮!

生6:松鼠……搭房子……木片、苔藓……带儿女住……房子端端正正的,屋顶圆锥形……只容一只松鼠进出,遮蔽……

师:你说的是松鼠的窝,如果前面加一句“松鼠不喜欢在田野活动,将窝搭在大树上”组合就更漂亮了!

生7:松鼠的毛……新换……脱落……干净……坏气味…… 师:是的,爱干净,所以漂亮。

生8:松鼠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的皮毛可以……尾巴可以……肉可以…… 师:用途。看来他对吃有兴趣,发现肉能吃。

生9:松鼠的叫声……家……用处……人们很喜欢这种小动物!师:我欣赏他的发言,把内容浓缩了一下。师:这样的学习方法叫什么?四个字。生9:提炼精华。

师:记住他的四个字。再记我的。(出示)(文中集美)(出示:余老师自己写的“松鼠的跑跳”的小美文)这就是方法。今天课后的作业就是将刚才的项目继续完成。

第二板块:美段细读

师:进行第二训练:美段细读。(出示)(任务:品析《松鼠》第二段文字的表达之美。凡是跟写有关的,都是表达,书面表达;凡是跟说有关的,都是表达,口头表达。看看文中跟写有关的是哪些?任务就是发现,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发现就不得了了。拿起笔,读书,旁批,开始吧!

生:(动笔品析,大约3分钟)

师:同桌之间互讲本段的表达。准备发言。

生1:“他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这一部分,多次运用了四字词语,作者善于观察,体现了他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师:四字词语,如排比一样出来了,体现了赞美,激情。

生2:这一段运用了许多形容词,如“机警 玲珑 美丽 警觉 响亮”等,把松鼠的形象表现得惟妙惟肖。

生3:作者紧扣“漂亮”一词,描写了松鼠的坐姿、吃相、尾巴等。师:“紧扣”一词,用得多准确啊!

生4:作者观察十分仔细,体现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师:是啊!写得多生动啊!“尾巴老是翘起来”“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这哪是写动物啊!多美!

生5:“尾巴当伞用,躲在……”写出了松鼠的聪明。

生6:作者用文艺的手法表达这样的内容,避免了文章的枯燥无味…… 师:这位同学很聪明,把前几位同学说的都揉和起来了,学习就是要动脑筋的。

……

师:好,这一段非同寻常啊!不知道有多少表达之美等我们欣赏。我再来讲一下文章的表达之美。记笔记。

(出示)

(层次美)——先概写,然后写小面孔,再写尾巴,再写坐姿。提示,这个时候你们的做法是将层次用竖线分开。

(描述美)

(修饰美——中心词前加限制词,形容词,这就是修饰美,如非常警觉,非常机敏)

(修辞美——使用了拟人等修辞方法)(句式美——呈现出的结构是“描写+议论”)

(情感美——整篇文章都流露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第三板块:小结

篇8:《松鼠》教学设计方案

《松鼠》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说明文。作者通过精心细致的观察、准确精练的说明及生动传神的描写, 向我们展现了一只漂亮、驯良、乖巧的小松鼠, 让人不由自主地欣赏它、亲近它、喜欢它。本文结构清晰, 首先从总体入手, 介绍松鼠漂亮的外貌特征;再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活动时间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松鼠驯良的性格特征;并侧重写了松鼠乖巧的行为特征;最后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本文语言浅显易懂, 很适合学生自读。教学时一是让学生先了解阅读提示, 把握阅读要求;二是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 抓住课文的要点, 大体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三是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 进一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 充分体现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四是让学生通过与课文《鲸》进行比较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 交流互动。

同学们,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动物, 你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吗?你能用一两个词来描写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的特征吗?可以用上“我最喜欢的______。”的句式进行交流。 (指名交流)

2. 揭示课题。

同学们对自己喜欢的动物观察得很细致!是啊,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人类应该保护动物。今天, 咱们一起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所写的《松鼠》。 (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正确读准字音。)

3. 展示资料。

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松鼠的资料。 (指名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松鼠的相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一个科, 松鼠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 体形细小, 以草食为主, 食物主要是种子和果仁, 部分物种会以昆虫和蔬菜为食, 其中一些热带物种会为捕食昆虫而进行迁徙。松鼠原产地是我国的东北、西北及欧洲, 除了在大洋洲、南极洲外, 全球的其他地区都有分布。) 布封笔下的松鼠又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 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目的之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交流搜集信息的过程, 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励学生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 倾听学生的汇报, 为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铺垫。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

(出示自学要求: (1) 默读课文, 勾画生字词, 借助拼音或查字典,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出感情。 (2)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也可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自主学习, 然后在词语旁做好批注。)

2. 指名交流自学情况。

(1) 读生字词。 (指名读, 齐读) 驯良榛子榉实橡栗矫健玲珑帽缨形舵手蛰伏不动狭窄勉强圆锥 (2) 理解词语。 (在学生朗读词语时,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乖巧、驯良、矫健、玲珑、警觉”等词语的意思。)

3. 分段朗读。

思考: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 乖巧、驯良, 很讨人喜欢。)

设计意图:扫清阅读障碍, 训练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 了解课文所描写的松鼠特点,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得到良好的体现。

三、围绕重点, 自主学习

1. 思考问题。

自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的? (2) 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松鼠的喜爱? (提示:像学习课文《鲸》一样边读边思考, 边勾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 争取读二至三遍后就能回答以上两个问题。)

2. 汇报交流。

(1) 指名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把课文中描写松鼠的某一方面特点读懂, 然后再交流松鼠的另一方面特点。同时指导学生朗读表现作者对松鼠喜爱的句子。 (2) 根据学生的交流发言相机板书。 (从松鼠的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的描写, 写出了松鼠外形漂亮的特点;通过写松鼠在高处活动, 不接近人的住宅, 晚上活动, 常吃的食物, 写出了松鼠性格驯良的特点;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写出了松鼠行为乖巧的特点;最后写繁殖、换毛, 是补充说明松鼠的其他习性。)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 提出问题, 让学生围绕问题自主学习课文, 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阅读感悟, 体会写法

1. 感悟词语。

在课文中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 然后同桌互相说说从这些句子和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在课文中批注。

2. 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交流, 出示以下句子指导学生朗读加深体会。 (1) 它们面容清秀, 眼睛闪闪发光, 身体矫健, 四肢轻快, 非常敏捷, 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 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 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三句话是对松鼠的外形描写。“清秀”一词形容松鼠的面容, 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 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在写尾巴时, 更加细致生动, 先写其形状, 把它比作“帽缨”, 给人以联想和美感, 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 能“一直翘到头上, 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2)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 经常在高处活动, 像飞鸟一样住在树上, 满树林里跑, 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这句话写出了松鼠生活的地点, “满树林里跑”写出了松鼠活跃的特点。) (3)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 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 躲在树枝底下, 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表现了松鼠灵敏的反应和动作, “跑”“躲”“逃”三个动词表现了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 说明松鼠十分警觉。) (4) 它们搭窝的时候, 先搬些小木片, 错杂着放在一起, 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 然后把苔藓挤紧, 踏平, 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 足够坚实。 (“先……再……然后……”这一句式写出了松鼠搭窝的过程, 很有条理性。引导学生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

3. 小组讨论:

想一想课文《松鼠》在表达上与《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从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课文《鲸》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和词语读一读, 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形象, 在积累语言中深切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同时,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探究, 对比《松鼠》与《鲸》两篇课文在表达上的异同点, 让学生学习写此类文章的方法, 为学生习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角色体验, 练习表达

1. 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你该如何向大家介绍自己呢?

2. 指名介绍。

(引导学生重点从松鼠的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进行介绍, 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怎样呼唤人类来保护动物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角色, 把自己当作松鼠向别人介绍自己,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六、总结全文, 拓展延伸

1. 归纳小结:

同学们, 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一只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 老师感到很高兴, 你们喜欢它吗?请同学们在课后阅读“资料袋”的内容, 希望同学们找找布封写的书读一读, 了解更多的动物朋友。

2. 朗读课文。

3.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了解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学着课文的表达方法, 写一篇习作。

上一篇:环保局2009党风廉政建设情况下一篇:菲尔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