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卷烟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的

2024-05-10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卷烟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的(精选3篇)

篇1: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卷烟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的

【发布单位】甘肃省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8]189号 【发布日期】2008-12-25 【生效日期】2008-12-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卷烟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8]189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对卷烟打假打私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打击制售假冒卷烟的协调机制,规范全省烟草市场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促进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省政府决定,成立甘肃省卷烟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成人员

组 长 刘永富 省委常委、副省长

副组长 梁明远 省高级法院院长

乔汉荣 省检察院检察长

李志勋 省政府副秘书长

张绪胜 省工商局局长

盛占省 兰州海关关长

武卫东 省烟草专卖局局长

成 员 王 俊 省高级法院副院长

南明法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

李宗锋 省公安厅副厅长

陈其寿 省工商局副局长

张冀平兰州海关副关长

周孝贤 省烟草专卖局副局长

二、工作职责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研究制定加强卷烟打假打私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烟草行业工作汇报,协调解决烟草行业打假打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组织开展卷烟打假打私专项活动;表彰奖励打假打私先进单位和个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烟草专卖局,办公室主任由武卫东同志兼任,负责日常工作。

各市州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烟草打假打私工作的组织领导。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卷烟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的

【发布文号】甘政办发[2008]84号 【发布日期】2008-07-02 【生效日期】2008-07-02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甘肃省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甘肃省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的通知

(甘政办发[2008]8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因省政府领导分工调整和人事变动,省政府决定,对甘肃省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现将调整后的组成人员通知如下:

组 长: 徐守盛 省委副书记、省长

副组长: 刘永富 省委常委、副省长

何 挺 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

李沛文 省政府秘书长

火荣贵 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卢效东 省政府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

成 员: 赵 春 省发改委主任

白继忠 省教育厅厅长

张光义 省监察厅厅长

王禄维 省司法厅厅长

周多明 省财政厅厅长

庞 波 省人事厅厅长

李 峰 省劳动保障厅厅长

张力学 省国土资源厅厅长

李 慧 省建设厅厅长

杨咏中 省交通厅厅长

武文斌 省农牧厅厅长

高清和 省林业厅厅长

邵 明 省文化厅厅长

刘维忠 省卫生厅厅长

何振中 省审计厅厅长

张性忠 省地税局局长

张绪胜 省工商局局长

武敬东 省质监局局长

冯 杰 省环保局局长

吴宝真 省物价局局长

杨继元 省国税局局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政府法制办,省政府法制办副主任才宝甲任办公室主任。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八年七月二日

篇3: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甘肃省卷烟打假打私工作领导小组的

一、强化属地管理责任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对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在规划制定、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结合当地实际, 统筹建立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 细化部门职责, 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 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各级农业部门要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监管职责, 尽快制定相关的制度和管理办法, 努力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的查处力度, 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全面落实监管任务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种植和养殖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切实担负起农产品从种植和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要以强化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管为重点, 突出抓好农业投入品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证明制度, 进一步强化畜产品产地检疫, 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市区推行产地准出制度。落实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等制度, 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 加大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物宣传力度, 严防农业投入品乱用和滥用行为。制定产地保护规划, 建立农产品产地安全普查监测制度、农产品产地安全保护和污染修复制度, 加强产地污染防控和污染区修复, 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推广清洁生产等绿色环保技术, 减少和消除产地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追溯试点, 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和进入市场、加工企业前的收购、贮藏、运输等环节可追溯。加强认证农产品的包装溯源管理, 提高优质农产品的标识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宣传和科普教育, 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 提高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三、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

加快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以我省主导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重点, 制定一批覆盖农产品生产环境、投入品、种植养殖、贮运、包装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等标准。围绕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示范场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 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规模化生产经营主体, 大力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或示范点。省级每年要创建10个以上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市级要创建5个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县级要创建5个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或示范点, 提高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大对“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认证的扶持力度, 完善激励机制, 强化证后监管, 打击假冒行为, 维护品牌公信力,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四、加强畜禽屠宰环节监管

各地要按照省政府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的工作要求, 抓紧做好生猪定点屠宰监管职责调整工作, 涉及的职能等要及时划转到位, 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衔接。县城以上城市生猪定点屠宰率达到100%, 清真肉食商品畜禽按有关规定实行定点屠宰。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严格履职尽责, 加强对畜禽屠宰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切实做好畜禽屠宰检疫工作, 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规定, 严厉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屠宰企业的备案管理, 强化畜禽屠宰厂 (场) 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督促落实进厂检查登记、检验等制度, 强化巡查和抽检, 严厉打击私屠乱宰、“瘦肉精”、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违法行为。

五、深入开展专项治理

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 坚决打击违法违规使用高毒农药、“瘦肉精”、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三聚氰胺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提高风险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业行政监管执法工作, 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要加大监督检查和监管执法力度, 对监督检查和监管执法中查出的问题, 依据《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进行追溯, 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整改和查处, 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加大案件曝光力度, 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六、着力提升监管能力

上一篇:描写有关于大学生的实习心得下一篇:报刊、信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