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2024-04-15

《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共13篇)

篇1:《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荧屏前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品德与社会》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中《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的第三课。这一课的教学认知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行为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以及相关人员的工作,能绘制出简单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图;情感目标是使学生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教科书中本课的文本明晰简约,内容简明而有限,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范例提示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教材、超越教材,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教材,不仅要把教材内容设计成孩子易于接受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进行合理的拓展延伸,以丰富课程的内涵,让40分钟的课堂真实而有效。针对本课教学内容,我精心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快乐导入,初步认知

上课伊始我通过播放孩子们比较熟悉的《快乐大本营》综艺节目视频,让孩子们在欢乐的笑声中畅谈他们喜爱的电视节目,接着利用教科书上的.导读图,引导他们对“精彩的电视节目需要许多荧屏前后工作人员的努力”这一教学认知目标有了一个初步认知。

二、巧用媒体,激发情感

荧屏所展示的多姿多彩、千变万化孩子们都很熟悉,但幕后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离孩子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媒体能够有效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创设情境,提供形象的教学环境,让孩子们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受到情绪的感染,激发内在的情感。因此,如何巧妙利用媒体资源,成为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于是,我收集了大量媒体资源,例如《冲在一线的新闻记者》,镜头画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奋战在抗击台风、暴雨、旱灾严重的一线记者的热情、勇气和敬业精神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孩子们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对荧屏工作者的敬意从心底里油然而生。

三、活动体验,增强感受

有效的体验活动形式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强其感受。本课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设计了两个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模拟体验活动。其一,“小新闻主播”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模拟新闻主播的坐姿、表情,播报新闻等亲身感受新闻主播工作的辛苦;其二,“小小摄像师”体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模拟扛摄像机体验拍摄工作,由此感受摄像师工作的辛苦,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两个模拟活动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

四、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新课程改革鼓励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孩子们对部分荧屏工作者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抛出问题: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摄影师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各小组长将大家的意见汇总,并合作绘制出简单的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图。孩子们在小组合作讨论、全体汇报交流时,思维相互碰撞,智慧相互启迪。

教学永远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经过我和孩子们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更加富有激情,学生的情绪会更加投入。

篇2:《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激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其劳动的尊重。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

3、真正体会到荧屏工作者的工作辛苦。

三、教学准备:

1、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学生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四、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放一段精彩的《快乐大本营》综艺节目片段。谈话导入:好看吗?你们还喜欢看什么节目?指名学生回答。

引导看教科书导读图,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

“每一个电视节目凝聚着许许多多电视工作者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都是荧屏前后许多电视工作者共同劳动的结果。”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上。

下面让我们来认识几位荧屏工作者吧。

2、介绍荧屏工作者的故事。

(1)出示幻灯片,他是一位记者,大家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工作的吗?(点名提问)

(20xx年5月13日凌晨,新华社摄影记者陈燮(前)在赶往震中地区北川县的途中遭遇塌方,他借助车灯,架起海事卫星迅速向北京新华社总社传稿。)

(2)播放视屏。她也是一位记者,看了这段视频你有何感想呢?(点名提问)

(记者跟随救援队伍冒着沿途随时可能发生山体滑坡的危险,将群众急需的食物徒步送到映秀。)

教师总结:是啊,我为我们有这样的记者而骄傲。让我们再来看看其他荧屏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吧。

3、体验活动

(1)小新闻主播

出示主播工作的幻灯片。他是一位新闻主播。有人会说:做新闻主播风光无限,还能出名,让我们体验一下新闻主播工作的辛苦吧。现在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主播了,面对荧屏,我们要坐端正,表情凝重,不要说话,静静坐一分钟。时间到时,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名说)

教师总结:是啊,主播的工作是很辛苦的。

(2)小摄像师

4、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作者是谁?”请学生自愿发言。在此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可能会比较多地提到各种节目的主持人、播音员等,针对此种情况,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问:“那么,有谁知道,在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目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篇3:《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关键词:前测,后测,课堂教学有效性,前后测对比

《古典概型》是五年制高师数学教材第14章第二节的内容,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其实,古典概型相关内容在初中课本中有所涉及,学生在初中进行过抛硬币、掷骰子和摸小球等相关试验,也学习过简单的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在本课时内容之前第13章中,学生也刚刚学习过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与古典概型相关内容结合应用于解题。

为了了解学生在初中对古典概型的理解程度,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前后测的形式,通过前测卷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案进行授课,再通过后测卷进行当堂及时反馈。

首先,在《随机事件的概率》学习完之后,我进行了前测卷随堂测试(5分钟)。

《古典概型》前测卷

班级__,姓名__,学号__,成绩__

1.判断下列试验的结果哪些是等可能的。

(1)抛掷一枚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

(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和脱靶;

(3)从1,2,3,4这4个数字中任取1个数。

2.一只袋子中装有大小、形状都相同的3个白球和2个红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和摸到红球是等可能的吗?(理由)

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

3.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等可能的结果有__,正面均朝上的概率是__。

4.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同时取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求所得的两位数为偶数的概率。

通过批改前测卷,笔者了解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于“等可能”这一概念并没有真正掌握,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但在《古典概型》的教学中等可能性是古典概型的一大特征,要作为重点强调。

接着,在正式授课时,我以初中最常见的三种随机试验引入课题。

(1)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__种不同的结果,出现正面的概率是__。

(2)抛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__种不同的结果,出现五点的概率是__。

(3)袋中装有大小相同、材质相同并且编有号码的2个黄色乒乓球和1个白色乒乓球,从中任取一球,有__种不同的结果,取得黄色乒乓球的概率是__。

请学生回答:

(1)请说出以上3题中每次试验中的所有的基本事件。

(2)归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此引导学生找到古典概型的两大特征:有限性、等可能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概念,由于是学生自己归纳出的,他们不但记忆深刻,而且在理解上也比教师直接教授时更好。

得出古典概型概念之后,结合学生在前测卷中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概念辨析:

(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或脱靶,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3)袋中装有材质大小相同的一个红球、一个黄球和一个蓝球,一名幼儿从中随机摸取一个球,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其中,辨析(2)正是前测卷中得分率最低的那题,我借此纠正学生对“等可能”这一概念上所存在的认知误区。

在学生正确认识概念之后,我借助引入时的抛硬币、掷骰子、摸小球这三个随机试验,引导学生归纳出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并要强调公式必须在满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两大点的基础上才能使用。

在例题分析中,例1: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正面均朝上的概率。这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公式应用,也与前测卷中的第三题相呼应。

例2:幼儿园某班有A、B两个游戏小组,甲、乙、丙三名幼儿各自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组加入游戏,

(1)求甲、乙、丙三名幼儿在同一个游戏小组的概率;

(2)求甲、乙、丙三名幼儿中至少有一人在B游戏小组的概率。

由于所教学生为五年制高师学生,所以在例2选择了一道以幼儿园为情境背景的题,同时这道题除了可以模仿例1通过列举法数出m和n,套用公式求出概率以外,也可以结合上一章所学的排列组合的知识,求出m和n。教师在讲授该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行找到此第二解法,然后在板书给出规范格式,规范学生的解答过程。

例3:从1~9这九个数字中同时取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求所得的两位数为偶数的概率。

前测卷中的最后一题也是与例2同类型的题,通过例2的学习,学生举一反三,就可以自行解答例3了。

最后,再进行一系列的模仿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公式的应用。

授课结束后,当堂进行后测卷的反馈练习(5分钟)。

《古典概型》后测卷

班级__,姓名__,学号__,成绩__

1.下列试验哪些是古典概型。

(1)抛掷一枚硬币,观察其出现正面或反面;

(2)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

(3)在数轴上0至1之间随机取一点。

2.小张夫妻准备生2个孩子(排除双胞胎和多胞胎),等可能的结果有__,生的两个孩子均是女孩的概率为__。

3.从2、3、4、5这四个数字中同时取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求所得的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概率。

由于前测卷中的第二大题,学生已经掌握的很好了,所以在后测卷中不再测试,后测卷中的三大题分别与前测卷中的第一、三、四之后三大题相对性,通过批改,反馈数据如下:

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希望通过前后测卷的对比,寻求最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前测卷用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学设计打好基础,后测卷则用于与前测的对比,反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前后测卷的设计也不是随意的,要结合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本次课所采用的前后测卷经过多次删改,并与组内老师多次探讨,才最终定稿,从授课结束后学生的反馈来看,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篇4:《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深藏不露忍辱负重型

热播剧集:《最后的子弹》

何政军饰马一武

电视连续剧《最后的子弹》根据作家凡一平的小说(《投降》改编,由导演毛卫宁执导,反映了1950年被我军打得到处流窜的国民党残部师长马一文率部龟缩到川西第一天险天蒙山处,而原本性格文弱、身为共产党文化教员的弟弟马一武成功地劝降了哥哥,两弟兄的政治背景不一样,双方矛盾十分突出,马家有一颗保存了15年的子弹,但是由于马一武的正气和诚意使这颗子弹最终没有打响。除了在战场上厮杀的战斗英雄,军人戏里还有一类角色,由于身处环境不同,他们上演的是“无间道”。《最后的子弹》剧中正面角色和敌人比的不是武功和火力,而是智慧、毅力、胆识,有时还不得不亲自面对战友同志的流血牺牲,不能暴露自己。观众对于这类“卧底”角色有着天然的好感。作为潜入敌人中间的“特务”,我们的地下党成了观众的偶像。

于荣光兼该剧监制、导演、演员于一身。剧中,于荣光塑造了一个匪气十足的另类八路军常发,“狼毒花”是常发的外号。常发是一个土匪,12岁杀人越狱,18岁占山为王,20岁当上国军司令。他又是一个英雄,在血雨腥风的抗战年代里,他毅然投身于八路军,英勇善战又放荡不羁,带着一身江湖气,一定会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他打仗勇猛,在战场上身先士卒。而同时他也有很多点子,又时而流露出中国农民式的狡猾。

智勇双全干练儒雅型

热播剧集:《中国近卫军》

孙淳饰贺东航

《亮剑》走红后,有一批军旅题材的电视剧问世,荧屏上也涌现出一批“一根筋”式的草莽英雄。另一类的代表则是儒雅干练讲究人情味的现代军官形象。《中国近卫军》的背景是和平年代,现代战争中的实战演习,不再讲匹夫之勇,全靠高科技的对抗。这样的指挥官一句话调动千军万马,必须是不折不扣的高素质,头脑冷静、抉择果断。与抗日战争时的战场相比,现代的军事演习似乎缺乏一些血的对抗和残酷的厮杀,所以现代的军事题材更难表现和把握。

国仇家恨走上革命道路型

热播剧集:《男人的天堂》

孙海英饰钟玉坤

这是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之后的最新力作,以中国近百年的历史为大背景,写了三代人的军旅传奇。孙海英饰演的钟玉坤为了吃上一口饱饭,为了报仇,跟着抗日联军走入深山。祖孙三代人都不约而同地将毕生融入了军旅当中,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男人的天堂”。没有谁比孙海英更知道老来红的滋味。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他饰演了一个不服老的“老小孩”,在该剧中则扮演一个身负国仇家恨的抗日英雄。

篇5:《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前后》是位置与顺序中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前后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前后。

课后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到学生们学会了本节教学内容,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使他们认识并理解了前后的位置关系,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确定前后,初步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同时,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导入部分,我便充分利用教室这一现实情况,让学生通过观察说出教室的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同时同桌合作说出你的前面、后面是谁?你们组最前面和最后面是谁,让学生从现实的情境的活动中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前后奠定基础。

在理解前后这一环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通过看挂图,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同时大胆想象,积极发言,培养他们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意识。在这一环节中还通过赛车游戏,三人站成一行辨前后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正确确定前后,进一步加深对前后的`理解。

在体验相对时,确定前后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把观察、操作同口头表达相结合,掌握以什么标准来确定前后,让学生充分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培养了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习惯。

篇6:《上下、前后》教学反思

让幼儿为中心辨别客观物体的方位。在幼儿对自己身体部位的方位有较清楚的认识并对方位词的含义有所领会的基础上,我进一步以自身为中心分辨“我的上面,我的下面,我的前面,我的后面”等。这样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寻找、操作等活动,让幼儿体会物体与自己的方位关系。例如:我有意识地在相应的方位摆放些物品、玩具或利用活动室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寻找“你的前面有什么?或者什么东西在你的前面”等。这样孩子学习的很有趣,在生活中学习,体现了教学即生活的教育理念。同时,孩子学习知识点又很扎实、牢固。

本次的数学活动区别《上下前后》,我的设计是从幼儿自身入手,初步感知理解方位词,正确理解并运用方位词是认识空间关系的前提。无论认识哪种方位,教师都应该考虑幼儿自身入手,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及有关器官的方法,让幼儿初步感知和理解方位词。这样预设符合认识方位的教学流程。

篇7:《前后》教学反思

对于前后的知识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在课堂中我着手于学生的日常出发,以“森林运动会”自然的引入课题,学生不带有学习压力的情况下,进入数学趣味课堂。顺应一年级学生好动,新奇的特征。把已有的经验转化为新的数学知识模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又进一步的认识、获取新的知识。

在讨论“小动物们的比赛成绩”这一问题中,引发学生探索动物之间前后的位置变化以及动物之间相对位置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解决以及亲自上台排队感受,使学生体会到位置变化的相对性。

通过第一个“百米赛跑”的活动,学生已经进一步了解到“前后”的相对性,因此在“卡丁车比赛”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由浅入深,使问题更上了一个层次,教师提问:“为什么3号车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设置问题冲突,学生通过同桌讨论,全班交流,使得“因为比较对象的不同,前后的位置会发生变化”这一结论,在一步步交流中更加清晰,又通过追问“为什么艾琳一会儿在宸杰的前面,一会在伊诺的后面”,用生活中的事例使这个结论更加深刻,在这一过程中我对于学生的回答做到及时评价,用鼓励性的语言,肯定的眼神,作为孩子们思考的催化剂!

最后以“龟兔赛跑”故事引发学生的大胆猜想,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散,在讲述故事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

但在最后检测环节,课堂没有升华到位。在设计排队买票这一练习题目时,只考察了简单的“我前面有几个人,我后面有几个人?”的问题,没有把“前后”知识与“排队问题”融合在一起。思考问题浮于表面,使得整个课堂最后深度不够。在今后的备课过程中,要更好地钻研课本,认真设计练习题目,做好预演,以防课上掉链子。

反思之后,当以再实践来检验,在实践以后再反思,反思之后要学习,思而后学,学得更有效,思得更深刻,不论自己的每一次否定和尝试是不是正确,我们置身其中,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执着和专注的精神,一种永不满足,不断精进的精神。

篇8:《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几何几何, 叉叉角角, 老师难教, 学生难学。”这似乎是许多前辈谈到几何的一个共同看法。

这一俗语可把我给吓着了, 让当时接触几何的我学得格外小心。时间过得挺快的, 在上学期虽苦但乐的日子里, 我们结束了对三角形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 本学期就迎来了几何界的明珠——勾股定理, 诚然应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起初 (当我知道勾股定理时) , 我想, 勾股定理一定是特别难、特别复杂的一大堆数学知识, 看到平时学习挺不错的姐姐也为此劳心劳神, 我不禁这样想, 于是之后, 我一直对勾股定理总怀揣着这样的认识和见解, 直到……

究竟是几何界的明珠, 魅力如此之大, 千百年来, 人们对它的证明是争先恐后, 其中有著名数学家, 也有业余数学爱好者, 有普通老百姓, 也有尊贵的政要权贵, 甚至有国家总统。这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以前啊, 勾股定理呢, 在我心里是很神圣的, 就像一轮高悬于夜空的皎月, 所有人都对它的高深, 为之倾倒。

想象一下, 有一天你有机会去触碰那轮悬月时, 那种激动, 那种兴奋, 那种不可思议。所以当知道即将学习勾股定理时, 我急不可耐的打开书去了解它。

翻开书的一瞬间, 眼底下全是些大大小小的图形, 仔细一瞅, 好像都是由大小不一的直角三角形拼合而成。哦, 原来勾股定理是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呀。看看这些姿态万千但又端庄大方的图形, 不禁想到了博学高深的绅士, 这更是让我想进一步去学习它, 可看来看去也只看见了一个a2+b2=c2的公式, 这着实让我有些难为情。

这时呢, 救星出现了, 她不慌不忙的提着露水来滋润万物了。

老师首先给我们看了一幅图, 是2002年北京召开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一看到这个图就有同学指出这与我国数学家赵爽的“弦图”相像。的确, 那就是弦图, 我国的骄傲啊!

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我们, 先是让我们将这个勾股定理的题设和结论判断清楚, 然后再用各种实际问题来拓展思维, 什么抬木板过门啊, 列车过隧道啊……我的思维似乎没转过弯, 有时候我连题都没看清, 有的同学已经得到答案了, 我惊呼, 也是惊吓, 吓得赶紧调整状态, 再也不敢有半点含糊。

这勾股定理刚弄明白吧, 突然又杀出个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还真不是个省油的灯。老师想让我们以3cm, 4cm, 5cm为三角形的三边长, 画出一个三角形。我暗想道:这多简单呐。抱着一种特别自信的心理, 我左手拿尺, 右手握笔, 刚准备大展挥笔, 却一下子找不到下手的地方。我这里比一下, 那里划一杠, 心理焦虑急了, 这种从彩虹上落到万丈深渊里的低落, 充斥着我的内心。已被焦虑冲昏头脑的我, 抓起两块三角板就开始拼, 不管黑猫白猫, 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不料老师过路敲了我一下:“圆规拿来干嘛的, ”我一下子茅塞顿开。

现在, 勾股定理暂时告一段落, 我有了新的感悟: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是“死的”, 需要灵活运用起来, 就像勾股定理, 它虽然有些抽象, 但贴近生活实际, 能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哎, 我们的感情越来越深, 从最初的渴望, 相识相知到相伴, 它在我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我们胜似“亲人”。那么, 以前的“几何几何, 叉叉角角, 老师难教, 学生难学”的舆论也不攻自破了。同时也让我感慨颇多:“古人的智慧真是无穷无尽的, 毕达哥拉斯的细心, 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引出数学界高深们的思考。

篇9:《前后》教学反思

游戏为主,强化主题。

在教学设计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情景,在教学上下的时候,设置了指一指游戏,问学生鼻子的上面是什么,让学生指一指,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又让学生排队,激情引趣,烘托气氛,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手、动口又动脑,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理念。

但是,这节课虽然学生说得很好,讲的流畅,学的欢快,却也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

1、参照物的概念要讲吗?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上,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位置的相对性,但是这感受是什么程度呢?但教师提问,为什么火车一会在上面一会在下面的时候,学生是很难讲出来参照物不同的,我觉得只能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体会到相对性就可以了,不用加以总结,

2、为什么上课讲得头头是道,而作业却错误百出呢?在教学前后的时候,巩固练习中,动物游泳比赛,有部分学生填了上下。说明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并没有完全理解。而在楼层问题中,学生的第几层的概念没有发展完善,最高的一层有部分学生会认为是第一层。特别~~~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对学生来说也是难点。

这节课是让学生认识上下、前后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上下前后完整地表达事物的位置关系,体会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是要将他们日常生活中许多活动规范化、常识经验系统化,因此,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理解数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同时,正是通过经验,学生才能经历一个从具体到逐步抽象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我就抓住这一点去思考:学生对上下、前后并不陌生,都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学生在理解上下时根据自己生活的经验,他们只是了解到谁在上,谁在下, 谁在前,谁在后,也就是只是表面地理解到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但要从我们的数学上去理解,那就不是简单的位置上下、前后,而是要理解到上下、前后位置的相对性。

篇10:《前后》教学反思

马泉办中心小学

姬红超

前后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孩子已经有了很多的生活经验,能够说出脸面向的地方是前,背对的地方是后,只是用语言表达相对位置有些困难。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选择、重组和再创造。用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

1、创设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情境复习上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孩子们的参与兴趣。今天,森林里的松树爷爷要过生日。小鸟、小猴子和小白兔都要在这一天赶来祝贺(出示图片:小鸟在空中飞,小猴子在树上跳,小白兔在地上跑)。请你观察一下,小猴子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他们紧赶慢赶终于在这一天赶到了。首先到达的是小鸟,其次是小猴子,最后是小白兔。现在请你看看,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由此引入对前后知识的学习,让孩子们明白小动物排排队时,头(脸)面对的方向是前,尾(背)对着的方向是后。

2、从学生的座位入手,你在谁的前面,在谁的后面?体会前后的相对性。在教学中我不是靠自己的讲解来达到目的,而是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掌握以谁作标准来确定前面有什么,后面有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对这样的数学,学生会感到十分有趣,甚至会终身难忘。如,在学生发现书柜在教室前面后,提问老师觉得在我后面,为什么?学生自然发现位置方向不同,又问要书柜在老师前面怎么办?这时让学生们指挥老师向后转,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在游戏中学会了知识,亲身体验了前后的相对性。

3、我把孩子们引到课本中创设的 排队上车情境中。有了前面的学习,孩子们很快就掌握了前后的辨别方法。

总的来说,整节课孩子们学习氛围很好,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其实看似简单的课,你会发现要把原有的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容易。一年级的学生太小,掌握的知识还不多,表达能力不太强,以后要培养孩子们有根有据地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完整的话。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评价早操队列自然的引入了课题,在没有学习的压力下进入了游戏课堂,在百米赛跑的活动中,学生通过对小松鼠跑在前面还是后面的讨论,谁跑了第一,谁跑在最后等问题,进一步了解到前后的相对行。卡丁车比赛又一次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情境新颖,设计有悬念,使问题上升了一个层次。再通过学生表演比赛,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龟兔赛跑的活动引发学生大胆猜测,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展开想象力,在可能的基础上实现实际的结果,给学生一个合理又满意的答案。在排队买票 的活动中,体会前后的顺序,在笑笑排队的位置变化中引发理解前后的变化与排队的位置也有关系。同时,在笑笑怎样解决帮助小淘气买票的问题上,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一样可以关注到公共秩序,懂得了要礼貌待人,渗透了互相谦让,帮助别人的德育思想。在这个情境中同样使学生感知到位置变化的相对行。

篇11:前后教学反思

2.仍需要数学语言规范性的训练,引导学生发言时,应让学生表述完整,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设置问题,使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去讲解,语言具体。细化对学生的`要求,评价学生时语言再丰富一些,贴近孩子的喜好,课堂用语尽量儿童化。

3.讲课时声音有些小,不利于教室后面的学生听课,需要注意。

4.互动太少,一个问题只找了个别学生回答,应该多一些互动,活动课上多玩,创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教学。

篇12:《荧屏前后》的优秀教学反思

1. 诵读的传统丧失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代学生诵读古诗词,虽不通义,但对古诗文的起承转合、语感节奏、合辙押韵等已有感性体会。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知义、习文,便相对容易。这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讲的意思。我们今人所写的诗文,大部分不古不今,令人深思。

明朝顾宪成写的这副对联,想必大家一定很熟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雨虽大,但难掩学生响亮的读书声,从那悦耳的读书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莘莘学子对知识的那份渴求,对未来的那份执着,对家国的那份责任。而时下的校园,小学稍好,中学少有朗读,校园琅琅读书声已成为历史,这令我们语文教育者深痛,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

我们提倡的“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这个景象始终不能繁盛,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做不完的语文作业。其实全班学生在课堂上诵读,有很大的凝聚力,能体现一个班集体的学习风貌,如若反复读,老师不讲解学生可能就理解了。我们提倡语文新课程,但我们老师总是忍不住讲得多,给学生很少的课堂探究时间,而朗读就更加少之又少了。

我认为不论读诗读文章,只要读出声,那感觉就不一样。朗读可以使学生领略文章韵味气势和感情色彩,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可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2. 背书的传统丧失

古人自幼儿起,能上得起私塾的即背《三字经》《百家姓》,一直到“四书”“五经”等,“四书”“五经”是我国传统文化经典,学生都能倒背如流。才高八斗的曹植,十岁左右便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唐代大诗人杜甫也“群书万卷常暗诵”;巴金能够背诵《古文观止》全书,他以为,自己做学问的扎实基础来源于背诵大量的古典文学精华。可见,背诵不仅开发智力,更对培植传统文化功力有益,且对作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毛泽东的诗文,感觉既通俗易懂,又文脉深厚,豪气流动,这就是古文化功底深厚的原因。今天很多中学生写作语无伦次,又没美感,就是没有文化功底的恶果。

3. 古诗文写作训练丧失

现在的中学生,往往作文语言不精,写作成为难事。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导致古诗文的创作几乎停滞。至今日,旧体诗创作虽然也有,但和唐诗宋词相比意境上远远赶不上,充其量就是打油诗。而古文创作更寥寥无几,即使有也是满篇之乎者也,语句不伦不类,怎能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相比呢?我们的中学古诗文教学,虽然有继承古典文言文优秀文化传统的性质,但我们不进行古诗文写作训练,而文言文言简意赅,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的途径。现在的学生阅读古诗文,常常抱怨比阅读英语还难。

4. 对汉字与母语的冷漠

在全民学英语,中学英语课和语文课并驾同驱的今天,学生学语文仅靠课堂四十分钟时间,导致对母语学习的缺失和冷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逾十万人。国外都很重视汉语,作为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学母语。“礼失而求诸也”,到那时,作为国人应感到惭愧。爱汉语,重视汉语,才不失为真正的中国人。中学英文课学得很多,左一个“进行时”,右一个“语态”,语法讲得满天飞,可我们的母语光景凄凉,学生竟然不知道“主谓宾”,亦不知道“偏正结构”。时下的语文考试,有的学生认为学不学语文甚至一周两周不上课,和其他学生的水平差不多,淡漠母语成必然,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光说不干,要自己努力,了解学生,提高学生学母语的意识,重视这门学科,从学生抓起,汉语才能够逐渐走强。我们深深感叹,很少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一样这样对待自己的文化,忽视淡漠自己的文化。

篇13:《新闻会客厅》退出荧屏的启示

这档央视重力打造的新闻类谈话节目, 后期的收视率出现滑坡, 在2009年央视节目改版中退出了荧屏。本文以《新闻会客厅》为样本, 从话题与内容、形式与用语、观点与结论三方面进行分析, 以期对在播的各地同类节目有所启示。

一、话题与内容

谈话离不开话题, 话题是谈话节目的核心内容。一项美国电视谈话节目受众调查表明, 73%的受众认为, 话题是决定其是否收看的主要因素。《新闻会客厅》的成功源于它准确的话题定位:关注当日或近期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中的人, 开掘新闻事件中当事人和关联人的亲历、亲为和感受, 突出新闻中人性和新闻性的结合, 注重栏目对新闻事件个性的解读方式。制片人包军昊曾经对开播5个月的136档节目进行过统计, 发现99%的节目都是新闻当事人来做客, 讲述自己对新闻的感受和想法。栏目组曾统计过开办22周的110期节目中在新闻频道当周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见表1)

节目内容都具有强烈的事件性、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等新闻价值要素, 以及有突发事件关联人与新闻的价值关系。

从表2中不难看出节目内容与栏目的定位契合。明确的定位, 突出人性化与新闻性并存的特点, 追求对新闻内容个性化的解读, 是《新闻会客厅》栏目拥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保证。

谈话节目的风险主要来自对话题的选择和把握。尽管《新闻会客厅》有不俗的策划团队, 但栏目后期却走入了模式化误区, 出现了把新闻变成故事或把新闻变成话题的演绎现象, 一些价值不高的社会新闻也成了栏目话题演绎的引子。一是话题的泛化和新闻的软化;二是节目在追求刺激和煽情上有抬头之势。栏目选择话题的价值取向发生了一些变化, 使新闻报道信息的传递功能有所弱化。这应是栏目被“末位淘汰”的主要因素。

二、形式与用语

我国电视新闻经历了从正襟危坐“我听你说”广播式的播报到插播新闻现场让画面“说话”的阶段, 但都未能走出“解说词+画面”的形态模式。《新闻会客厅》采用在客厅“会客”的方式, 以“庖丁解牛”般的手法, 通过主持人和新闻当事人或新闻关联人对话, 将新闻的里里外外呈现给观众, 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构成谈话节目的核心是:话题、主持人、嘉宾, 主持人与嘉宾的活动都应围绕话题而展开。从节目形态上看, 《新闻会客厅》更带有访谈的形式, 或者说《新闻会客厅》更像是被框在了早期《东方之子》对精英的访谈模式中。节目中主持人常是以访问者的身份出现, 与嘉宾的讨论和交流多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主持人提问引导嘉宾展开叙述, 节目按照主持人的提问走向发展。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 弱化了嘉宾的谈话, 给人以重“访”轻“谈”之感。如2007年1月23日, 《新闻会客厅》播出题为《中缅边境的女子护村队》的节目, 讲述的是云南瑞丽卡南村的妇女, 为了保护村庄、挽救村里吸毒的人而自发成立“女子护村队”。这期节目中主持人共开口75次, 其中疑问句就有73句之多。主持人的提问让观众充分了解了村里的情况, 但对女子护村队队员内心的变化及在她们的帮助下成功戒毒者的心理挖掘就很难体现。

三、观点与结论

美国电视栏目《夜线》的总制片人汤姆认为:新闻人应该用容易懂得的知识, 或者某种特殊的知识通过事实去阐述它, 应该指出事实的两个方面, 显示事实背后的矛盾关系。新闻人的责任是帮助人们理解、权衡和判断, 而不是替他们做判断。[1]纵观国内电视谈话类节目, 结尾大都极为相似:主持人的结语、嘉宾的陈词、对探讨现象的结论。《新闻会客厅》也不例外, 表面上看是对话题进行探讨, 但本质上是对社会事件和问题的探讨。因此, 对话题本身来说不一定要有结论。我国大多谈话节目在谈话前都预设好观点与结论, 这有助于提前掌握谈话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节目的导向功能。但既然是“谈话”, 就应充分体现平等, 体现谈话的真实。若将观点或预设结论带进节目中, 那“谈话”就更像是说教。

《新闻会客厅》不仅有独特的个性风格, 也蕴含新闻类谈话节目的共性内容, 其成功经验值得同类节目分享, 其失误之处亦可引以为戒。《新闻会客厅》节目退出荧屏昭示我们:遵循规律、彰显特点是电视节目生存和发展的要素, 也是在竞争态势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

注释

上一篇:初中学生国旗下的演讲稿下一篇:激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