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探索

2024-05-22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探索(共14篇)

篇1: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探索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探索

课堂效率是教育工作永恒不变的话题,集体备课则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校本教研活动。它弥补了个人教育智慧、知识上的盲点,引发了参与者思维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补充了教师自身个体的不足,明显地提高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既有个体积极参与,又有群体通力合作的备课方式,有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发展,博览众长,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有效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但是如何让集体备课真正成为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研讨,实践基础上的反思交流,防止集体备课变成集体“抄课”呢?一年多来,我们教研组全体教师不断学习,认真尝试,努力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力争“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策略共享”。

一、反复研读 吃透教材

语文教材与其他学科的教材不同,教学目标不是明显地摆在那里,而是需要反复研究教材,进行挖掘。无论是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隐含在文本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研读,吃透教材。特别在集体备课中面对一组教材时更需要精心研磨,合理整合。

(一)不同层面备教材

我们要求每一位教师在对自己承担的单元组进行备课时要从三个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备课。一是针对全册进行备课。不仅要明确新课标中本学年段的目标和任务,还要明晰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目标和任务。同时还要注意同一知识的衔接和贯通,相邻单元内容上的联系和运用。二是针对每篇文本进行备课。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任务。如有的教师采取这样的做法:先把每篇课文的知识点一一分解,按册分类归纳,得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列,然后进行分析。做到在有所侧重、有所联系。注意知识点的衔接和贯通。

(二)细致深入读教材

备课时,我们每一位教师对教材不仅研读,而且朗读。通过研读旨在把握文本的内涵要点,掌握课文内容,理清纹理脉络,明了课文的写作特点等。通过朗读,促使备课人尽快进入课文,入情入境,在吟咏中感觉文字的韵律,体验语言的节奏,领会文本的韵味,体察作者的情感,找到授课的心理感悟点。

(三)高广角度展教材

这里所说的深读是指以教材为起点,最大程度的开发可以利用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达到教材解读的深度与高度,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形成合力,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成长。这里所指的深读拓展,不仅仅是对于一课教学内容的拓展,而且还包括对课文的相关评论、课文的原著、课文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题材的相关作品拓展阅读等。例如:

二、研究学情 多种预设

由于社会环境与文化背景的差异,学生在学习习惯和方式、学习能力和水平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必然会反映在教学中,因此在备课时必须进行预设。

这种预设主要从三方面加以考虑:第一 分析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无论是新编入的课文还是老教材,无论是识字、阅读还是口语习作,不管从哪一方面语文学习都不是从零开始的,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在他进入校门前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些基础有多厚,与具体语文学习内容有多少联系,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第二具体分析生与生间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倾向和个性特点各具特色,这些在备课时都要加以区别,设计不同的教学形式,从多个方面进行预设和准备。第三分析学生对教材的反应。具体到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感知和反应。那么他们对学习内容有多少认知,会关注哪些方面,可能忽略哪些方面„„教师在备课中都要有所掌握和了解。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备课中一般采用以下做法:一是预留变化空间,根据教学实际做出相应的调整,这一调整主要依靠教师教学机智的发挥。二是在备课时,做好教学预案。至少应准备一种预案。

三、融入特长 张扬个性

语言教学是一种艺术,语文备课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行为。多年来统一的模式化要求,助长的是老师们复制教参,抄写教案的风气。试想:如果教师们可以用自己方式和风格,进行创造性备课,必定会调动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情的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尝试让组里的每一位老师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时权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融入自己的特长,进行创造性备课。

我们的课堂反对作秀式的表演,但是如果教师能恰当地通过自身语文素养的展示来表现语文的魅力,便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所以我们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又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适当融入一些能展示个人语文风采的环节,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

四、反思交流 整体拉升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上好每一堂课,并不意味着思考的终结,备课的终结。我们要求组里每一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进行深入的反思,这种反思不应是三言两语的应付,而是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次师生交流、生本对话的归纳总结,试着从中提炼宝贵的闪光点,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自我反思完成后坚持进行交流互动,在交流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与他人思维火花的碰撞中,拓展了视野,圆润了自我,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从而拉升了全组教师的备课水平。2008年小学数学集体备课的计划

一、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更新的多元思想。”“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成为日渐兴起的一种教研新模式,更成为学校教研活动的“重头戏”和“亮点”。集体备课的目的是让我们的教师就某一教学内容进行讨论与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预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的火花,帮助教师加深对教材的分析理解,拓展教学思路。“集体备课”最突出的功能是萃聚集体智慧,有道是“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通过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互惠,相得益彰,优化教学方案,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

二、“集体备课”的具体要求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他要求同科或相关学科的教师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通过相互讨论、集体研究等形式制定出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执教者还要再次进行归纳、提升和再创造,更好地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适应自己学生的学情。使教学过程真正达到最优化,既发展了学生,又成长了教师。

三、“集体备课”的具体形式和做法

1、制定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

学校要求集体备课应按“集合研讨——分工备课——验收检查——形成个案——交流反思”五个环节进行。

首先由备课组对某段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划分课时,确定教学目标、商讨最佳教学思路,然后又备课组成员轮流执笔,负责记录研讨内容并做好教案整理工作,再交年级领导把关验收,合格后在本周星期五发给每位教师。任课教师再根据自身特点和本班具体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进一步改进教案后进行教学实践,力求体现共性和个性的完美结合。课后还要对本节上课情况进行反思,不断丰富实践认识,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和水平。

2、固定时间、地点、研讨内容,以教研组为单位,在各自办公室进行集体研讨。

数学最好在每周一下午第一、二节课。为了减少盲目性,研讨前安排备课内容和中心发言人,让每个教师都心中有数。主要谈论下周上课内容、重点、难点、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大家有备而来,发言踊跃。明白了在集体备课中,每位教师要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可以是和风细雨式的述说,可以是面红耳赤的争论,也可以是唇枪舌战的辨析。最终希望每位教师都能自觉把个体纳入到群体中去,集思广益,个人素质得到充分的展现与提高。每次集体备课都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

3、安排专人督促检查。

为了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教务处安排专人在研讨时间到各组检查,研讨情况好的表扬,差的提出批评,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年级的考核。只要有了检查作保障,各组的集体研讨都能保证有序进行。

4、领导听课,了解课堂教学效果。

在抓好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学校还要通过领导深入课堂听课,进一步落实备课的效果。有条件的要求年级领导每周不定时听课2~3节,听后还要及时抽查教案,对教师教案的修改补充再创造情况作进一步调查了解,又一次促进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五、教案研讨过程的记录——形成第二次设计方案(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形成第三次设计方案(教案)

1、教案研讨过程的记录:

①先由×××阅读第()单元的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②然后由×××对这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分析;

③由×××对本节课教材的认识进行解说;

④由×××谈对本节课的教具学具的应用进行说明;

⑤由×××就一节课的教案进行设计。

接着,教师们对他们的归纳、设计进行补充,提出建议,然后对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的方法,对疑惑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教案的设计程序上应是在前五人备课的基础上完成,应先交流,把各项目标、方法等落实到本节课上。

最后,由组长征得大家同意,安排下一次集体备课时间()分工到人,以至两人主备(一人上午先上观摩课,另一人在集体备课后下午再上观摩课)其他人辅备。目的是从中体验集体备课的优势,学习掌握备课的基本内容、方法,形成合作交流的氛围。

2、听课、评课记录

①先由主备人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思路;

②然后由听课教师对这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环节;上课教师在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方面是否得体得当;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方面的);板书设计等等方面进行实情评析,作到评课不评人,主要以课例为主,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活动的最后,每个教师都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随机探讨与沟通。

一所好的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方法,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方向和热情。为了提高教师对集体备课的重视程度,使集体备课真正发挥实效,应对《教师量化考核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加大集体备课的考核力度。在评价时,我们注意要重视评过程,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集体备课,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集体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有博才众人之长,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制度和人性有机结合,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

还要利用集体备课评课的机会,对照集体备课教案指出执教者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哪怕只是点滴),对这样的老师创造性的劳动予以积极的肯定,鼓励执教者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帮助他们逐步完善,形成富有个性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对年轻教师,更应讲清原因,他们真正理解“为什么这样做?”,同时感悟出“怎么做?”,做到评中带学,达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方”的目的。

总之,集体备课与传统的个人备课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和长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要坚持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切忌流于形式和半途而废。

篇2: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探索

【摘要】语文集体备课形式打破了过去的单个教师独立备课的传统,更多的强调了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极大程度实现了资源共享,是时下一种热门的教研方式,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集体备课也存在着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就集体备课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案,浅谈作者的观点。

【关键词】语文;集体备课;个体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语文教学而言,能够博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是语文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学负担的有效途径。为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现阶段很多学校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形式,一时间,集体备课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笔者日常教学实践中,亦有集体备课环节,不可否认,在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减轻教学负担等方面,确实优势明显,然而,集体备课仍未必成熟,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集体备课,是否能够兼顾个体教师解读文本的个性

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组织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自主备课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化的课堂。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地解读文本,钻研文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预设,或者说没有较为准确的自我定位的话,那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只能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他人现成的思想结论,全面的吸收接纳,没有目的的筛选,只能单纯的成为别人的“传声筒”。同时每位教师的经验、素养不同,这样单纯的接受别人的思路,邯郸学步,后果不堪。

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而言,伤害可能更大。因为对文本的掌控不够,他们可能会将不同的意见全盘接收,直接带进课堂,长此以往,青年教师错失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第一时间,显然并不利于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因为集体备课而丧失了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否有些得不偿失呢?

二、集体备课,是否容易流于形式,助长教师的惰性

现阶段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规定每一课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要备课任务提出教学方案,其他教师参与讨论,最后形成可行性的授课方案。然而,现实中,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极易造成同组的其他教师对这一课的教材几乎就不去钻研。备课过程中,其他老师因为事先没有研究教材,所以主讲人的教学设计,对于其他听讲的教师可以说是毫无实际意义,这样形式上的集体备课,从表面上看,是备课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参与,最后由一人执笔形成完整的教学案,看上去集中了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实际上是大多数人的不备课或者少备课,集体备课变成了一个人的辛劳换取了大多数人的懒惰。

不仅如此,因为学校对集体备课提出统一的电子备课的要求,加上有些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不足,教学研讨热情不够,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图省事,即便是自己的主持准备的课文,也未必会去花足够的时间准备,可能更多的是直接从网上剪切、粘贴,不加修改的“现成品”。

集体备课,是个人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加强合作研讨,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扬长避短,因为这样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而养成了教师的惰性,是否与集体备课的初衷背道而驰呢?

三、集体备课,是否能兼顾不同班级学生的特殊性

教学是要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单个的学生,每个教师面对的班级不同,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如果都拿着相同的教学设计去教不同的学生,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兼顾到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显然也是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的。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直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定,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准备不足,对教学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估不足,对班级的学生实际学习的掌握程度考虑不足,仅仅只是依靠不成熟,甚至不实际的集体备课案去面对学生,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切实际的,集体备课,是为了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充分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进行,使其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没有顾及不同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否是纸上谈兵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集体备课不是没有好处的,但是要想让其恰到好处,还需改进。首先,要想将集体备课落实,学校须出面组织安排。学校仅凭一纸行政命令的下达,集体备课是难以落实到实处的,学校应该出面牵头,在场地、时间、制度的常规上,责任的负责到人等方面做出具体实际可操作化的安排。其次,应该尽可能地对集体备课提前规划,在学期之初,将备课任务落实到个人,让教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文本的研究和解读。前期的集体备课,可以由主讲人先行试讲,其他教师参与听课后,二次备课,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吸收借鉴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前提下,不能够盲目的照搬照抄,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解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能为了图一时的省事,而荒废了自己。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在集体智慧基础上突出个人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更好地让集体备课这种形式发挥他最大的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目光与辩证的智慧去看待。

参考文献

篇3:语文备课中的几点尝试

为了让学生喜欢语文, 培养学生的能力, 把新教改精神体现在教学中,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围绕备课重点, 重视过程与方法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的改革, 由原来的一学期350个字扩大到了500个字, 而一堂课要认识的字也有十五六个, 要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全部都认识, 且会写其中的七八个字, 真是困难重重。既然一年级重视的是识字教学, 我把备课的重点也放在了掌握识字方法与提高识字能力上。首先是查阅资料, 找找都有哪些识字的方法, 如图像法、记笔顺法、以旧字带新字法、换偏旁法、形近字比较法等等。了解了提高识字兴趣的方法, 做到心中有数后, 就把这些教学方法贯串于备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所用的语言是具有启发性的, 而学生对于教师所出示的问题可能怎样想, 会有几种说法, 或者是可能出现的情况等等这些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同时, 在把识字的方法放手给学生时, 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 只要适合于学生的记忆就可以给予肯定, 把这些放在备课中备注栏目, 把当时设计这一教学思路的想法、意图也及时写在备注栏目中。这样我在教学前参考时, 不仅对当时的设计意图一目了然, 提示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同时, 也可以结合新的情况及时加以灵活的运用, 丰富了我的课堂教学。

二、精心设计教师的“导”, 强调学生的“学”

一节语文课, 串讲串问, 已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已远远落后于现代教学的步伐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则是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 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 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师的“导”和加强学生的“学”的过程尤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其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取精神。

三、及时小结, 不断提高

课后小结也是备课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一堂课下来, 肯定有可取之处, 针对当时备课的初衷, 或者在教学的环节中有什么新的情况和问题, 课堂中又是怎样灵活机动的, 都可以作为课后小结写出来, 这对于以后再教这一类型的课文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帮助。

篇4: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评价机制;思考

小学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基础性课程,承担着非常重多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通常又是学校里的业务骨干,兼任着很多额外的管理任务。相比其它学科来说,语文教师任务重,责任大。很难拿出充足时间静下来深入研究课本、教学方法和学法。那么怎样才能紧跟社会和课改的步伐,有效实现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我认为只有通过集体备课,高效地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给教师减负、给教师充电。下面,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集体备课,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集体备课要立足教学的实际情况

备课是我们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我们教学经验多么的丰富,也要很好的备好每一节课,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备课也是学校教学检查重要督查内容。但是由于语文教学任务繁多,我们不可能做到处处到位,很多时候会出现应付敷衍的情况。这样无形中助长了抄袭、敷衍的不良风气。因此,我们学校有必要采取集体备课这一形式,进而达到节省备课时间,减轻备课负担,又能够集思广益搞好教学工作,可谓一举多得。

二、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有效的提高备课效果

1、集体备课是教师对教科书进行横向探究和评价,进而能够提高教学实效。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高效设计教学,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方式”为首要任务。也就是要求我们摒弃以前教学中老师主导,孩子们跟随的学习模式。积极倡导孩子们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有效的进行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总结。要改变孩子们的学习方式首先就要从我们教学理念的转变开始。为了有效地实现孩子们学习方式的改变,把他们的自主性、创新性落实到孩子们的学习行为之中,使孩子们真正实现高效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对孩子们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有效关注和指导,了解孩子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他们学习方式的转变无形中给我们的备课增添了很多难度。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集思广益才,这样才能取得高效的效果。我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有效传递方法和教学经验,能够很好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我们业务水平的提高和知识体系的完善。实践证明通过行之有效的集体备课,促进了我们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新课改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推广。

2、努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备课水平。现阶段,我们小学语文集体备课需要有效加强,重点着眼于我们备课能力的提高。集体备课是一个循序螺旋式提高的过程。在我们小学语文备课过程中,最怕流于表面,搞形式主义。这样不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宗旨,而且造成了我们教学水平的停止不前,甚至降低。为了防止这一情况的发生,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者要牢记集体备课的宗旨,并制定成套的反思、檢查和评价制度,来保证我们集体备课真实有效的进行。

三、强化措施,力求成效

1、授课轮席制。备课的好坏只有经过教学实践才知道其成效。集体备课中要想检验备课是否适应学生实际,就需要我们进行授课检验。但又不能让每一位老师都把课讲一遍,同时也没有这个必要。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授课轮席制加以解决这个问题。具体做法是选一人授课,其他人评课,轮流授课。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讲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评课教师也要认真负责,有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备课的完善和提高。

2、提前组织试讲。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骨干教师示范性的试讲;另一种是由随机抽取教师练兵式的试讲。完成试讲后,组织评课环节,对备课和授课组织研讨。

3、设置有效的反思环节。集体备课,授课后,所有成员都要对备课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改进的方案,并从我们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孩子们学习的实际出发,加以修改、反思,使备课更加完美,将创新进行到底。

4、个体的微调。备课效果的好坏最终要落实到孩子们的身上,要通过课堂的授课效果来检验,只有通过授课才能对我们的备课进行有效的信息反馈。我们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对备课方案进行微调,使之更适合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

四、备课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个性魅力

集体备课是面向全体小学语文教师的,目的是要通过集体的教研最终形成教学的共案,供学校同年级语文教师共同使用。这就要需要我们通过研讨求同存异,最终形成共案。但并不是要摒弃我们自己的个性,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尊重我们教师的个性特点,允许我们的个性在教案中得以适当的体现。力争达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统一。

总之,小学语文集体备课一门教学艺术,它既注重教师的创新性,又注重教师个人教学技能和才能的有效发挥。所以,只有充分发挥我们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注重个性的发挥,才能激发教师的备课热情,使集体备课收到良好的备课效果。

篇5:对集体备课的几点建议[推荐]

1、强化管理

集体备课是教师的集体作用的充分体现,若管理不善,势必流于形式,因此,集体备课要强化管理,做到“一、二、三、四”。一是提前两周备课;二落实①落实中心发言人②落实研讨人;三定,一定时间,二定地点,三定内容。四统一,即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测试。

2、精心准备

集体备课之前先进行个人备课,做到:①备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特点,理清重点、难点,分析与其他章节的关联;②备学法,特别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③备学生,分析全体学生的学情,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方法和措施;④阅读相关资料,拓宽自身知识面;⑤写出个人教案,为集体备课做好准备。

3、程序合理

①演课:采用指定与随机相结合的办法确定中心发言人演课,让每一位成员都有机会展示自我。②听课:要求其他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记录下自己备课与中心发言人所讲的异同点,以便进行反思和改进。③研讨交流:听课人在教学内容、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例题、习题等方面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达成共识,可采取主持人总评、其它成员补充的形式,这种形式避免了大家说重话、说套话的现象,体现层次性、效率高。

4、形成个案

在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后,再根据本班的学情进行教育教学、内容、方法的个性化设计,再形成书面教案用于课堂教学,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总之,集体备课是集思广益、资源共享,它作为备课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优势互补、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以达到提升学校品牌的效应。

平头小学校:谢明君

篇6:语文备课中的几点尝试

去年暑假,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启动了,在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新课程标准的培训后,就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特点以及其指导思想均有了初步地认识。当我拿到新的语文书时,看到那一幅幅充满童话色彩的图画,那优美的语言文字,着实让我兴奋不已,连大人都爱看的书,小孩子也一定会喜欢;可在这同时,我也有些迷茫,怎样去教呢?怎样能把这些知识都让学生消化吸收?毕竟是第一次教新课本,我想这些对于我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一种考验,更是一种促进,是要让我自己去努力去攻克难关了。

开学初,学校就备课方面进行了改革,由以前单纯的教师教学过程,转变为教与学的分开,把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列入其中,同时在教学目标中加入了学习方法这一环节,使教学有法可依。结合的新课程基本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我干脆把原来的教学目标也改为知识与技能,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纬度的目标综合。

坐在电脑前,没有以前的条条框框所限制,又没有教案可依赖,我想得更多的是怎样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把新教改精神体现在教学中,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些想法贯穿在备课中,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于是也就有了以下几点浅显地尝试:

一、围绕备课重点,重视过程与方法。

一年级的识字教学的改革,由原来的一学期的350个字扩大到了500个字,而一堂课要认识的字也有十五六个字,要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全都认识,且会写其中的七八个字,真是困难重重。既然一年级重视的是识字教学,我把备课的`重点也放在了掌握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上。首先是查阅资料,找找都有哪些识字方法,如图像法、记笔顺法、以旧字代新字法、换偏旁法、形近字比较法等等,另外,还了解提高识字兴趣的方法,做到心中有数后,就把这些教学方法贯穿于备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所用的语言是启发性的,而学生对于教师所出示的问题可能怎样想,会有几种说法,或者是可能出现的情况等等这些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同时,在把识字的方法放手给学生时,学生只要说的有道理,只要适合学生的记忆就可以给予肯定,把这些放在备课中备注栏目,把当时设计这一教学思路的想法、意图也及时写在备注栏目,让我在教学前参考时,不仅就对当时的设计意图一目了然,提示了自己最初的想法。同时,也可以结合新的情况及时加以灵活运用,丰富了我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备《家》一课时,针对开学才两个星期,学生认字不多,且本课又有很多词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教师的教学过程:找出你认识的生字朋友,读给你的四人小组同学听,而学生学习的过程则是:学生四人小组互相学习字音;把不认识的生字朋友画下来;集体交流已认识的朋友;提出不认识的朋友请全班帮忙解决;而备注则是注意指导小组学生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寻找适合学生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以肯定;针对学生可能读错的音如zu和zhu及时加以区别。

二、精心设计教师的导,强调学生的学。

一节语文课,串讲串问,已不能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教学的步伐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则是遵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师的“导”,加强学生的“学”的过程犹为重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了其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欲和进

篇7: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以语文新课标为理念,以新教材的研究为重心。课题引领,课堂聚集,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组作用。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的重要备课形式。它可集思广益,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引导学生主动求知,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扎扎实实地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实实在在地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一、组织形式:

全校语文教师以年级为单位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主持进行,共同研讨,共同备课。

二、集体备课的原则

坚持“四定”、“五备”、“三统一”、“两个共享”。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备经典诵读、备十分钟训练;统一三维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

三、集体备课制度

1、坚持“一篇课文两课时完成,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精神。

2、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明确本单元或本课在全册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心理特点,实事求是,因材施教,着力于学生的自身发展。

4、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要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教学方案。(1)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做到六统一:统一进度;统一教学目的;统一每一节课授课的共性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统一考查。但教学的方法可以不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对象,自己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使教案具有个性化特征。

(2)备课组按照教材内容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提高备课质量。每一位教师在集体备课中都应当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别人的教案上必须有自己的圈点。

四、集体备课的程序

(一)集体备课前的准备

主讲人提前一周准备集体备课内容,并通知其他教师做好发言准备。

(二)集体备课的过程

1、主讲人介绍本次集体备课内容。

2、每个教师分别发言,对本次内容进行重难点分析、资料补充的研讨,并提出自己的疑惑让大家共同研讨,并解决。

3、研讨单元集体备课的相关内容。

4、研讨1—2个课时精案。

(1)研究本次精案相关课型的教学策略。(2)共同阅读课文,确定课文的三维目标。(3)共同研讨,确定教学重难点。

(4)共同交流,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补充资料及教具、学具。

(5)再次阅读课文(可指定教师阅读),寻找本课的切入点,并研讨本切入点、突破点的教学方法。

(6)研讨本课的延伸点、拓展点。(7)共同撰写或修改教案。

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篇8:小学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探索

一、备学生:为教学设计寻求最适方案

新课程课堂有效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备学生, 首先要备全体学生, 对全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全方位了解和评价, 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 熟悉孩子的精神世界, 才能有效实施教学。 所以,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做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在此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最适合教学对象的教学方案。 比如, 目前我所教的学生有如下几个特点较突出:学生差异很大, 比如在我授课的四个班级中, 五班和三班学生生物知识面比较开阔, 对生物学科比较感兴趣; 而四班和六班学生相对来说课堂纪律比较好, 但生物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匮乏。 初中阶段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学生渴望对生物世界的认识和探索从具体的现象走向本质的揭示。 因此在教学中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首先要尊重学生差异, 考虑如何发挥每个学生的特点,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适合一切学生的发展, 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并且考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 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不同, 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我们应切实了解并尊重已有知识, 并以此为基础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学习新知识。 我们还要考虑教材内容学生是否熟悉, 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经历中是否曾遇到过, 能否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所以教学活动具有相当的层次。 这种层次既能使程度好的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解决一些思考性的问题, 作为课堂内容的延续, 又能够满足基础相对差一点的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样就能做到备课与备人相结合, 教学中能目中有人, 有的放矢, 针对性强, 使教学设计适应教学对象, 提高教学效率。

二、备课程标准:为教学设计提供科学目标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学科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此目标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前瞻性、整体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那么新课程教学如何更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呢?那就是要研读课程标准, 理解和应用课程标准。 比如, 生物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提出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 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提出了全体学生通过努力都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同时有较大灵活性, 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实现因材施教, 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其次, 要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 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 包括理解科学的本质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再次, 生物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 生物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我们倡导探究性学习, 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 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在备课中着眼于大局, 备课中有的放矢, 真正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满足终身发展的需要。

三、备情景:为教学设计搭建最优平台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悟知识的生成, 发展和变化, 如何营造宽松、和谐、民主、自由的教学情境, 提升教学效益, 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我们可以创设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和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在备课中, 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 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事物, 各种不同的方式, 各种不同的手段, 创设各种新颖的、灵活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强的问题情境, 并要逐步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层次, 不断吸引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可以通过故事、游戏、表演、音乐、角色、演示、多感官参与等活动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乐在学中, 学中有乐”, 并且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根据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课程特点、教学环境等因素创设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我们要在充分地备学生、备课程标准、备情景等多维度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 达到教与学的统一;课前准备, 课中呈现, 课后拓展的统一;以及设计内容上进行关键要素的设计, 使教师在备课中更关注于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理念上解放学生和自己, 教学更主要是教师“搭台”, 学生“唱戏”, 一切设计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 以及培养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中心。

另外, 我们要说一说生物集体备课在备课中的作用。 集体备课要体现计划性。 备课小组集体讨论认真拟订学年、学期、月、周计划。 集体备课的形式多种多样, 不管哪种形式都离不开讨论, 相互交流, 主讲人讲述自己对教材的处理, 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手段的运用, 无疑对听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其他老师再发表个人的处理意见, 相互讨论, 使听、讲双方都得到相互促进, 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所以说集体备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 提高新课程体系下生物备课的效率。

备课是没有终止的活动, 每一次具体的教学实践都是对备课内容的修改、调整和提升, 从而提升教师的职业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把生物课上得更好, 上得更有特色, 更适应学生发展。

摘要:本文就教学实践中关于新课程体系下生物教学如何多维度备课, 包括如何备学生, 备课程标准, 备情景, 以及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谈谈认识与理解。

篇9:对语文集体备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语文;集体备课;个体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对语文教学而言,能够博采众家之长,集思广益,是语文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减轻教学负担的有效途径。为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现阶段很多学校大力倡导集体备课形式,一时间,集体备课的发展如火如荼。在笔者日常教学实践中,亦有集体备课环节,不可否认,在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减轻教学负担等方面,确实优势明显,然而,集体备课仍未必成熟,存在着亟待改进的地方。

一、集体备课,是否能够兼顾个体教师解读文本的个性

备课的过程,实际上是教师组织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教师在自主备课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解读,进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个性化的课堂。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教师如果事先没有充分地解读文本,钻研文本,形成自己的教学预设,或者说没有较为准确的自我定位的话,那么,在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只能是单纯被动地接受他人现成的思想结论,全面的吸收接纳,没有目的的筛选,只能单纯的成为别人的“传声筒”。同时每位教师的经验、素养不同,这样单纯的接受别人的思路,邯郸学步,后果不堪。

这一点对于那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而言,伤害可能更大。因为对文本的掌控不够,他们可能会将不同的意见全盘接收,直接带进课堂,长此以往,青年教师错失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第一时间,显然并不利于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因为集体备课而丧失了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是否有些得不偿失呢?

二、集体备课,是否容易流于形式,助长教师的惰性

现阶段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规定每一课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要备课任务提出教学方案,其他教师参与讨论,最后形成可行性的授课方案。然而,现实中,由于时间、精力等原因,极易造成同组的其他教师对这一课的教材几乎就不去钻研。备课过程中,其他老师因为事先没有研究教材,所以主讲人的教学设计,对于其他听讲的教师可以说是毫无实际意义,这样形式上的集体备课,从表面上看,是备课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参与,最后由一人执笔形成完整的教学案,看上去集中了备课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实际上是大多数人的不备课或者少备课,集体备课变成了一个人的辛劳换取了大多数人的懒惰。

不仅如此,因为学校对集体备课提出统一的电子备课的要求,加上有些教师对自我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不足,教学研讨热情不够,缺少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了图省事,即便是自己的主持准备的课文,也未必会去花足够的时间准备,可能更多的是直接从网上剪切、粘贴,不加修改的“现成品”。

集体备课,是个人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研讨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它的出发点是让教师加强合作研讨,以集中群体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扬长避短,因为这样流于形式的集体备课,而养成了教师的惰性,是否与集体备课的初衷背道而驰呢?

三、集体备课,是否能兼顾不同班级学生的特殊性

教学是要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单个的学生,每个教师面对的班级不同,面对的学生不一样,如果都拿着相同的教学设计去教不同的学生,显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没有兼顾到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一点,显然也是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规律的。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一直都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定,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准备不足,对教学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预估不足,对班级的学生实际学习的掌握程度考虑不足,仅仅只是依靠不成熟,甚至不实际的集体备课案去面对学生,显然是不够的,也是不切实际的,集体备课,是为了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充分的发挥每一位教师的特长,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高效率地进行,使其教育教学效益最大化,从而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没有顾及不同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师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集体备课是否是纸上谈兵呢?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以为,集体备课不是没有好处的,但是要想让其恰到好处,还需改进。首先,要想将集体备课落实,学校须出面组织安排。学校仅凭一纸行政命令的下达,集体备课是难以落实到实处的,学校应该出面牵头,在场地、时间、制度的常规上,责任的负责到人等方面做出具体实际可操作化的安排。其次,应该尽可能地对集体备课提前规划,在学期之初,将备课任务落实到个人,让教师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好文本的研究和解读。前期的集体备课,可以由主讲人先行试讲,其他教师参与听课后,二次备课,进行修改完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作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吸收借鉴别人的劳动成果的前提下,不能够盲目的照搬照抄,要坚持自己的个性解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能为了图一时的省事,而荒废了自己。

总之,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应该积极地参与进去,在集体智慧基础上突出个人的特色,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更好地让集体备课这种形式发挥他最大的优势,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目光与辩证的智慧去看待。

参考文献

[1]徐金国.如何开展有效的语文集体备课[J].新语文学习,2010(4).

[2]王玲.简谈语文教师的集体备课[J].新语文学习,2009(6).

[3]刘娥.高中语文集体备课的有效策略[J].广西教育,2015(2).

[4]严景东.对集体备课热的冷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4(8).

篇10: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进一步学习《连云港师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学习本要求从“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语文新课标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紧紧围绕学校总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本组语文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1、认真学习领会《连云港师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中从“备、教、改、辅、考、评、研、行”八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并在集体备课中实施运用。

2、组织本组教师认真学习教材内容,熟悉教材,学习别人的宝贵经验。

3、加强具体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发扬往学期的工作作风,组织教师多上示范课、研究课,并做好听课、评课的准备。

4、继续加强新课标的深入学习,转变教师观念,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

5、发扬本组精神,先“研”再“备”、其次“上”、最后“评”等教研活动。

三、开展教研活动,落实常规工作

1、集体备课

(1)学校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详细制定学期的教学进度和备课组活动计划。

(2)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每周三下午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

(3)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安排专人及时做好备课组活动记录。

(4)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主备人预备出完整的教案,并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

(5)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

(6)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

(7)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2、个人备课

(1)确定教学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学目标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2)分析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整合教学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吃透现行教材,采集、整合其他版本教材、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生产实际等教学资源,恰当选择、处理教学素材,合理取舍,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优化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选用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合理选择、恰当运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6)设计教学过程、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总体环节完整。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和指导自主学习、交流与评价等基本环节的设计灵活合理,各环节之间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性.创设的情境问题力求真实生动;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策划的活动力求体现开放性、参与性和过程性,重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7)预设检测练习。合理有序的配置有层次、有梯度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课后作业要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以基础性练习为主;适当布置拓展性、开放性习题。

(8)合理设计板书.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揭示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

(9)认真撰写教案。在环节齐全、格式规范、详略得当的基础上,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个性特点

3、批改作业要求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分发给学生查阅订正,并做好学习困难生辅导工作。同时在本子上运用激励性标志符号。

4、上课课前要充分做好准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抓好课堂常规,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适时恰当运用课堂激励性评价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好每一堂课。

5、听课评课每一位教师要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学习,吸取他人精华,取长补短。

四、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提高教学质量。

1、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加强课外阅读。

2、随时交流同学写的优秀日记、句段。

3、加强写字训练。认真做好书写指导与评价工作,并结合平时作业强化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写字水平。

五、工作安排:

2月份制定集体备课计划、学习有关备课要求、安排备课组成员任务

2月到6月底各组员备课

篇11:关于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

一、工作策略

本学期的教学前我们严格的按照学校的要求做了充分的准备,让八名老师来完成这学期的集体备课工作,每一个老师选择一个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来备。要求:

1、深入地钻研教材,恰当地确定要求,灵活地选择教法,认真地编写教案,反复地熟悉教案,认识每组教材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特别是本组各课之间的联系。备出的预案要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使全班学生达到教学要求,从而圆满地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

2、必须做到在上新课之前先集体备课,这样,才能起到集体备课的作用,才能真正形成了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

二、取得的成绩

1、备课:由于备课之前的计划做得好,备课任务安排到位,每个老师都积极提前准备自己的备课材料,所以我们都能在上新课之前先集体备好课,拿出最好的预案来供大家参考、使用。真正落实了集体备课的意义而不是走马观花。

2、文本预案:教案做到简练而精当,每个备课老师对每一节课如何进行组织、引导、和指导仔细加以考虑,在头脑中形成很深的印象。但没有写得过于细致,只要把教学的思路加以设计即可,在课堂上真正给学生自主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感受得到自主发展空间的宽大,教师随着学生的“学路”来定“教路”。教学中,教师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与调控,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学习方向发展。这样,学生才“显得”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体。

3、议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几个人的智慧远远高于一个人的聪明。同组教师在备课之前,先进行集体说课,在议课时每个老师都是畅所欲言,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使大家能及时的反馈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互相借鉴,从而提高了组内整体水平。在说课中,几个人对于教材达成共识后,在动手把理解的内容落实到书面上,形成简洁的提示性的教案。这样,备课效果势必会比以前的备课要讲究实效的多。文本预案经过大家的讨论、修改后变得更加完美,提高可行度。

总之,要想使课上的精彩,必须改变传统教案的设计理念,对传统教案来一个洗心革面,变教案为学案,变师案为生案,即教案成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案,使教案为学生而备,使教案为学生而服务,使教案去适应学生,变“以教论学”为“以学论教”。

三、存在问题

1、集体备课的记录本记录不够具体、完美。

2、安排集体备课的时间很仓促,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大家很好地议课。

3、在集体备课、议课之前,每个老师都没有好好的打腹稿预案,导致议课时没有拿出最优秀的预案来。

四、工作努力方向

学校、学生和教师三者的发展相互依存,互相提携,基于本学年工作的开展情况与效果,对下学年的科组工作,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1、强化教师们集体备课的意识。做到老师人人心中有数,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对教材的把握才更加准确。

2、继续强化教学常规,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目标细化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减负增效。

篇12:小学语文集体备课资料

郑场小学至第一学期

第二次语文组集体备课总结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课内比教学”活动,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拓宽教研教学思路,我校本次语文组集第一文库网体备课已结束。在本次活动中,全体语文教师爱岗敬业的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作为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参与者的我感触颇深。现将语文组集体备课活动小结如下:

一、认识深刻 准备充分

上星期教导处广泛征求意见,拟定了切实可行的集体备课方案,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学习了方案,会后所有语文老师都能按照方案精神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准备,按教研组指定内容深挖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从老师们的教学设计理念中可以看出,老师们在备课的过程中都能够全面理解新课标要求,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明确年段目标,做到了六备(备课标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教法 备学法 备练习)。

二、见解深刻 发言充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从这次集体备课活动中不难看出,所有语文老师都明确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深感责任重大。也认识到了加强自身学习的必要性。集体备课的几个环节都是老师们学习感悟,反思提高的过程。每位中心发言人在精彩的表述中十分投入,在教学过程中流露出了对学生的真情,对教育的热爱。这充分表明老师们能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内在潜质的挖掘。并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学生学习的困难提出不同的中心问题,请研讨老师给自己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全体语文老师直言不讳、各抒己见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在产生共鸣的地方表现

出了认同和赞扬。

三、体会深刻、收获颇丰

我们深深认识到,我校的集体备课是“课内比教学”活动长效机制的举措之一,本次活动增强了教师间的合作意识,凝聚了教师的工作合力,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弥补了教师发展不平衡的缺陷,真正把教师从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时间和能力接受新的教学思想,掌握教改动态,引进新进教育思路,使教师之间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备课方式,将个人的智慧和特点展现出来,在交流讨论中弥补个人的不足,在倾听、吸纳他人意见的基础上学会协作与分享,在互动中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不足及改进措施

1、个别老师在集体备课活动中对自身教学的帮助还认识不够,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

2、中心问题挖掘不够,中心问题所涉及到的面不广。老师们还要在深钻教材的前提下全面了解学生,细心寻找中心问题,探求良好的解决中心问题的方法。

集体备课对我们来讲是一种尝试,这次活动的圆满开展让我们尝到了甜头,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们将继续保持开拓创新之锐气,务实求真之作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努力探求校本校验集体备课制度的信新途径新方法,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郑场小学语文教研组

篇13:小学语文备课的几点思考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追求语文教育教学的真谛,让语文课堂做到富有实效。

一、备课时充分驾驭教材——“博采众长”

著名特级教师路培琦说:“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一个教学思路,你要利用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你的课堂教学目标,因此不能照本宣科,不能把教材当作圣经来念。”

在语文备课时,我们只能将教材作为切入点,从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和能力系统引发开去,向其他学科、其他时空开放和延伸,拓展学生学习的领域。《课标》指引下的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必须超越教材本身,充分地延伸和联想。

例如在备《山行》这首诗时,我就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发想象,促使学生领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的感情。我们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乐于画画,愿意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拿起彩笔,把自己在阅读中想象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画下来,使他们充分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体形象的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等他们把这幅画画好以后,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

由这首诗,我还引发学生课后搜集与春夏秋冬有关的诗,开展“春夏秋冬诗歌大比拼”,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体会到竞赛的乐趣。

二、备课时充分利用资源——“关注生活”

现在的教材无论在呈现方式还是学习方式上都注意了生活化。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备课时,我们要特别强调把所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资源的开发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就在身旁,学习是鲜活的,“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例如备《学会查“无字词典”》这篇课文时,我在揭示课题前,先要求学生从词典里查出“骄阳似火”、“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揭示课题设疑:“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聪聪的爸爸是怎样引导聪聪通过查“无字词典”来理解“骄阳似火”、“惊涛拍岸”这两个词语的?从而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初读程序。为了使学生更加关注大自然,关注周围的生活。在让学生理解了这篇课文所要让学生明白的道理后,我又准备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去观察。例如:草长莺飞,大雨滂沱,夕阳西下,一帆风顺,连绵不断,湖光山色等。

经过尝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特别浓厚,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而且善于绘画的他们,还完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画、夕阳图,令人赏心悦目。

三、备课时学会调查与创生课程资源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的愿望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

为创设丰富的课程资源,根据课文内容,我开设讲故事比赛、学用成语、古诗赏析、演讲、辩论等课型,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在教室里为每一个学生开设小“书柜”,把自己喜欢的书、报刊装进书柜,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货源”,资源可独享,更提倡共享。另外班级适当订些《少年报》、《语文报》等多种读物供学生选择阅读,布置“读书园地”、“展示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读书心得都在“读书园地”、“展示平台”上展现,以便相互交流,还可以在网上下载文章供学生赏析。

备好课是教好学生的前奏曲。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让我们充分发挥语文课的特点,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篇14:小学语文集体备课工作计划

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天河区教研室小学语文科片组集体备课计划和我校的教学计划,集聚群体智慧,发挥每位教师的长处,活跃我校教研氛围。节约教师个人备课的时间,减轻老师负担,提高我校集体备课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具体做法

1、语文科组按低、中、高分为三个集备小组,每月1——2次集体备课。(人员分工附后)

2、确定好集体备课内容或研讨主题,每次集体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

3、做好集体备课记录、教师签名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在教研活动时,征求各集备小组在交流、研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建议。

5、结合教学进度,提前两周确定集备主题,备课后进行课例研讨,再修改教学设计。

6、根据要求,本学期我校参加教研室第一片组活动,认真准备1——6年级的片组说课稿,推荐一名老师参与片组的说课交流。

7、在片组说课的基础上,反复研讨修改教学设计,按时上传天河部落,做好在片组上公开课的准备工作。

天河部落的参考博客:校本教研大家行、一——三年级语文、四——六年级语文。

三、集备要求

1、各集备小组认真按学校要求做。

2、集备内容可以研讨本年段的教学设计,讨论教学中的某些疑难问题,也可以是听课后的反思、交流。

3、遵守学校的集备时间,如与区教研活动冲突则以区教研活动为主。

四、集备小组人员安排 低段组长:蒋平

组员:温育虹、何韵坚、陈友玲、陈华勤 中段组长:管秀娣

组员:李淑筠、邱晓江、湛燕雄、李永红 高段组长:邝凤珍

上一篇:香烟一日游作文800字下一篇:学习罗阳同志先进事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