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

2024-05-05

202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通用12篇)

篇1:202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

201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又一次让人想起中国古老的名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正是依偎在母亲怀抱里享受着无微不至的亲情温暖的时候,他们(她们)有的已肩负起了家庭生活的全部重担,稚嫩的臂膀支撑的是家的天空,是父亲、母亲、奶奶生存下去的唯一希望。一群孩子的身上,显示了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孝心传统,显示了优秀儿女坚韧不屈、含辛茹苦追梦的执着。人不能没有梦想,这群孩子的梦想,只是渴望维系着这个本来就不完整的家,只是为了分担一下自己的亲人无力无能再全部承受的压力,只是希望生活越来越好。他们(她们)给自己最好的奖励,也许只是一块冰淇淋、一支自家烧烤的七毛钱的火腿肠,是千千万万孩子再普通不过的零食,但,零食对这些孩子来说,是绝对奢侈的消费。他们(她们)苦吗?苦,但他们不叫苦;他们(她们)累吗?累,但他们(她们)不叫累。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幸福家庭的宝贝们,怎样进行优秀传统教育,怎样让他们在张扬自己个性的同时,关心亲人,关心他人。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妨和孩子一起看一看这些孝心少年的事迹,最好看看颁奖晚会的视频。

孩子需要感动,成年人也需要感动。

1.黄凤

性别:女

所属地区:安徽省蚌埠市

10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10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黄凤自己做了一个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2.赵文龙

性别:男

所属地区:包头市包钢八中初一五班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虽然只有12岁,赵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因为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他是包钢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来到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

3.高雨欣

性别:女

所属地区: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三小学

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三小学毕业生高雨欣,对她来讲这个暑假没有一点儿玩耍时间,因为她要和妈妈一起为全家的生计忙碌。在同学眼里,高雨欣是个坚强乐观的女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担。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体育广场前,高雨欣和她的妈妈都会准时出现在街边的夜市上。11岁正是女孩爱玩儿爱笑爱打扮的年纪,但高雨欣却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小雨欣8岁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妈妈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伤,右手落下残疾,从此小雨欣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帮助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

4.林章羽、何秀巡姐弟

性别:女 男

所属地区:湖北恩施

何秀巡是湖北恩施大河村小学一名学生。2011年,母亲因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家里因给母亲治病已经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无奈,父亲不得不长期外出打工挣钱还账。家里赖以生存的几亩茶园,何秀巡和上初中的姐姐从没敢掉以轻心。忙完学业,姐弟俩就会跑到茶园,为茶树剪枝、施肥。不仅如此,家里还有年迈多病的姥姥需要照顾。妈妈去世后,前两年,膝下无子的姥姥就被何秀巡和姐姐接了回来照顾。

5.吴林香

性别:女

所属地区:重庆忠县马灌镇桂阳村

吴林香生于1999年,家住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桂阳村,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孩之一; 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扛起一把锄头撑起全家。吴林香六岁时,她的父母离婚,从此她跟随母亲、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的外公摔倒致使右手残疾,从此穿衣、洗脸等基本的生活,均要人帮忙;接着她的外婆患脑溢血半身不遂。母亲也紧跟着查出肺癌,已是晚期,虽动了手术,但已完全丧失劳动力,吃药、打针都得人伺候。由于吴林香母亲再婚,几年前,还生下一个男孩,林香也从此多了一个弟弟。为带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前行,也为赚钱给三位亲人治病,一年前小林香让继父外出打工。从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顾外公、外婆、妈妈、弟弟的重担。

6.王芹秀

性别:女

所属地区: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七里村

干起地里的农活儿,小芹秀似乎很有经验,一招一式看上去比大人还要利索。芹秀的家里有80多岁的奶奶和50多岁的爸爸,因为爸爸患病不能劳作,芹秀从懂事起就帮助奶奶担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

7.路玉婷

性别:女

所属地区: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路玉婷,女,15岁,居住在成都市西大街。现就读于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2013级7班。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妈妈和年近70岁的外婆。她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幼儿园、学前班,五岁开始就能帮妈妈煮饭、拌菜、甚至洗衣服。路妈妈为了生计一直在外面给客户送机票。路玉婷的外婆身体很不好,年轻的时候曾出过车祸,留下了腿疾。工作的艰难和家庭的重任,让路妈妈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慢性肾衰竭。2011年11月6日晚凌晨12点过,路妈妈突然昏迷。照顾母亲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的肩上。在母亲住院期间,她正好上初三,白天上课,晚上照顾母亲。路妈妈想放弃治疗。路玉婷哭着劝妈妈,只要妈妈在,这才是她最大的幸福。母亲和外婆需要照顾,家里生计需要维持,于是路玉婷决定“退学”。学校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作出决定,希望她不要退学,暂时休学回家照顾母亲,任何时候,只要她条件允许,她都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老师、同学,甚至家长们知道后,都很关照、帮助她。但路玉婷不希望大家捐款给她,她觉得她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除了课业以及照顾家里以外,路玉婷还要给妈妈买药、熬中药,为了节约医药费,她都精打细算,每次医院开了药她都没有在医院取,而是骑车到各个药店了解价格,然后货比三家最后再决定去哪里买。休学期间,她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早上7点就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往单位赶,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所以无论吹风下雨,都会按时上班,有几次还因路滑摔了跤。路妈妈在她的照顾下,身体有所好转了,路玉婷在休学一年后也回到了学校。她平日里要学习还要照料母亲和外婆,周末为了自己的妈妈和支撑起家庭,她仍然坚持上班,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城市里给人送机票。她说,再苦再累都不怕,只有外婆、妈妈身体健康,就很幸福。

8.邵帅

性别:男

所属地区:北京市东直门

他叫邵帅,今年16岁,目前和妈妈邵丹租住在北京市东直门的这栋居民楼里。2010年,正在北京打工的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邵丹在电话里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远在江苏徐州的母亲。没想到,这个电话却被儿子邵帅偷听到了。邵帅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和外婆一起赶到北京,而亲人配型的结果只有邵帅满足移植条件,可邵丹却坚决不同意。除了担心儿子的身体,在内心深处,邵丹对儿子还怀有深深的愧疚。在邵帅一岁的时候邵丹就离异了,邵帅一直跟着妈妈生活。2004年,邵丹独自北上到北京打工,把7岁的邵帅留在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邵丹一直想着将来给儿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却没想到有一天要依靠儿子的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当时,邵帅年迈的外婆已经心力交瘁,于是做饭和送饭的任务就落在了12岁的邵帅身上。每天凌晨五点邵帅就起床为妈妈准备早饭,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把早饭送到医院,然后再急匆匆地赶回来为妈妈准备午饭,每天光坐公交就八九个小时,往返八十多公里。

邵帅捐髓救母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支撑着母子俩现在的生活。而从小学画的邵帅也被中央工艺美院附中招收,目前已经以年级美术专业第一的成绩保送到中央工艺美院附中高中。

龙花

性别:女

所属地区:湖南凤凰

湖南省凤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落潮井乡牛堰村17岁苗族女孩龙花本该和其他山里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等将来走出大山,却因为要肩负起一个家,不得不选择辍学。2012年,龙花的父亲因为精神病去世,家里担子就落在母亲吴爱凤跟龙花身上,吴爱凤成了全家顶梁柱。然而,随后,吴爱凤又突然病倒,经过医院检查吴爱凤得的是肝硬化腹水晚期,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个家的顶梁柱倒了,家里就没有了依靠跟经济来源,生活都成问题。正在凤凰县城读高一的龙花,就成了家里唯一一根顶梁柱,她不得不辍学回来扛起这个家,而把读书的机会跟梦想全部寄托给弟弟妹妹,弟弟龙军读三年级、妹妹龙淑读五年级。

10.徐沁烨

性别:女 所属地区:长兴县林城镇中心小学太傅完小学

她有一个幸福小家。妈妈在家养猪料理家事,爸爸外出做些零工,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不富裕,但幸福和谐。然而2011年12月,母亲被诊断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疗,然后进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亲得知自己的病况后,一度想要放弃。懂事的小沁烨每天都开导母亲,告诉她“没有钱可以凑,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坚强”。母亲在病重期间强忍着病痛,坚持绣了一副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想把这份最后的礼物送给女儿做嫁妆。小沁烨深知这份礼物厚重,但她也知道母亲的苦心,母亲绣十字绣时她帮母亲理理绣线,和妈妈说说话,母亲绣的疼痛时,她就帮母亲按摩,并安慰她,“妈妈不疼,妈妈不哭……”

王平伟:老公活着 就是一切

地址:信阳市息县

主要事迹:11年前,因为管了件闲事,王平伟的丈夫被一帮年轻人残酷殴打,造成脑部严重受伤。王平伟的丈夫变成了位植物人。妻子对他不离不弃,每天一日三餐,按摩,大小便。虽然很吃力,但她依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算来已经有3700多个日日夜夜。

田德勤:丈夫病故 好媳妇无悔孝公爹

地址:信阳市平桥区

主要事迹:田德勤三十多岁离异后,与蒋德良结合,成为三个孩子的后妈,别的媳妇分家,她自动与公爹合了家。2007年蒋德良得了严重的尿毒症,2008年7月蒋德良病故,5年来,田德勤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承担起了孝敬公爹的全部责任,并疼爱着她的儿女们。

刘黑:30年如一日赡养6位老人

地址:驻马店

主要事迹:驻马店孝子刘黑一个人赡养了6个老人和一个截瘫的弟弟,30年来,家里成了“养老院”,为老人们做饭、洗衣等成为他的“职业”,老人们都患上了“依赖症”,一天见不着他就睡不着觉。这种依赖让刘黑30年来不敢出远门,这种依赖也让他和妻子“分居”18年„„

苏凤英:78岁婆婆照料重病儿媳4年

地址:荥阳市城关村

主要事迹:已经78岁高龄的苏凤英,在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年岁,儿媳妇突患重病,她毅然担负起照顾儿媳妇的重担,用自己长满老茧的双手撑起了家的未来,一干就是四年。四年多来,在苏凤英的精心照料下,马文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打破了医生“生命最多不过三个月”的预期。

李丽霞:“好媳妇”照顾公爹似亲妮

地址:巩义市竹林镇

主要事迹:2008年,李丽霞与张二杰结婚。2009年底,李丽霞的公爹因突发事故不幸失去了双足,当时已怀孕七个月的李丽霞,依然拖着笨重的身体到医院精心护理,喂饭喂药、端屎端尿,还照顾被嫂子抛弃的一岁侄子,5口人的生活起居全靠他一个人张罗。

马英:现代版的“嫂娘”

地址:荥阳市环翠峪景区杏花村

主要事迹:马英家住荥阳市环翠峪景区杏花村,她有两个智障的小叔子,生活都不能自理。她是两个憨傻兄弟的嫂子,但她用母亲般的大爱陪他们走过了四十多年的人生之路。深情演绎着“老嫂比母”的古训„„

程巧玲:20年孝行感动邻里

地址:许昌市

主要事迹: 2009年,程巧玲的婆婆得了脑梗死,落下半身不遂的后遗症。在生活中,程巧玲每天为婆婆按摩。婆婆憋不住尿,经常尿到尿片甚至裤子上,程巧玲总会及时给婆婆换洗。20年来,程巧玲悉心照顾婆婆,从未与婆婆红过一次脸;10年来,她与婆婆同睡一屋。

李院军:90后女孩撑起母亲一片天

地址:新乡市辉县市

主要事迹:李院军10岁开始照顾患癌症的父亲直到病故,小时候,当别人还在母亲怀里撒娇的时候,她就要学会自己穿衣,还要帮母亲洗脸。高中时到县城租房,以超强的毅力边上学边照顾脑瘫和患抑郁症几欲自杀的母亲,2012年,她又带着母亲走进了新乡医学院的校门。

任少云:最美“爬行妈妈”供养女儿上大学

地址:新乡市获嘉县

主要事迹:任少云双腿残疾,30多岁时,任少云收养女儿姣姣。两年后,她嫁到获嘉。从此,终日爬行的任少云承担起了照顾年迈公公、智障丈夫、年幼养女的责任。扫地、做饭、洗衣、割草、收玉米,常人能干的活,任少云说自己也不能差。现在,好的女儿即将大学毕业。

陈风云:带着公婆改嫁 照顾前夫父母30年

地址:三门峡渑池县

主要事迹:陈风云年纪轻轻遭遇丈夫车祸身亡、之后带着公婆改嫁。30年来,她赡养并悉心照顾前夫的养父母、亲生父母、婆家奶奶、现任丈夫的父母和自己的父母,共9位老人,尤其是对前夫的生父母、养父母的不离不弃,精心照料侍奉被身边人广为传颂。

郭现彬:父母不能自理 孝子全力报亲恩

地址:三门峡市

主要事迹:1989年,郭现彬的父亲脑中风入院,从此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郭现彬的身上。1995年,母亲出车祸,造成脑萎缩,下肢瘫痪,卧病在床。从此,每天早上,50岁的郭现彬都会5点准时起床,给80多岁的父母穿衣、洗脸、刷牙、活动身体,然后到煤矿的井下上班,这样的生活,他已经坚持了二十四年。

赖利敏:孩子 妈妈带你走出无声的世界

地址:濮阳市

主要事迹:赖利敏的儿子9个月时,被诊断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她不抛弃,不放弃,1岁半为儿子植入人工电子耳蜗。在孩子语言康复训练中,她以常人不可想象的毅力,带着孩子治疗、训练,帮助孩子顺利走出无声世界,写下了几十万字的康复记录。

孟昭旭:130多位孤寡老人的“大孝子”

地址:濮阳市台前县

主要事迹:孟昭旭中台前县敬老院130多位孤寡老人共同的“大孝子”。7年时间,他为每个乡镇敬老院订阅了《慈善》、《老人春秋》等报刊,为此共出资5万余元。孟昭旭省吃俭用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资存入“爱心账户”,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他就伸出援助之手。

伊水生:好男人20年照顾瘫痪妻子

地址:平顶山郏县王集乡

主要事迹:20年前,伊水生的妻子从房子上摔下来了,定性为高位截瘫。自从妻子瘫痪之后,他往往一大早就到田里干庄稼活,忙完立即回家做饭、洗衣服,照顾妻子起居,给妻子按摩,陪她聊天。20年间,丈夫悉心照料心爱的妻子,教育儿女立志成才。

姬跃文 谷明云:五保老人的“公共子女”

地址:南阳市卧龙区

主要事迹:年近60的姬跃文、谷明云夫妇是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蒲山镇敬老院的炊事员。他们份内工作是做好一日三餐。但他们还义务承担起几十位五保老人的护理和照顾这些分外之事!十余年过去了,他们送走的几十位老人带着对晚年幸福的满足感激安详的走了,也留下一段段人人夸赞的佳话。

赵云:离婚16年 照顾前夫妈妈如亲娘

地址:南阳市卧龙区

主要事迹:没有工作的赵云靠卖菜维持生计,四年前,得知前夫的母亲卧床不起,无人照顾,时她毅然将老人接到家中,精心护理。而当时,她与前夫已经离婚16年。从此,赵云每天都是四点多钟起床,照顾好老人,就去菜市场批发蔬菜,然后回来给老人做饭、照看菜摊,如此忙碌奔波。

马喜来:与命运死磕到底的好丈夫

地址:洛阳市栾川县

主要事迹:马喜来老家在南阳镇平,2001年,三十多岁的他来到栾川,经人介绍与有脑溢血后遗症的丧偶女子王让结合,理由是王让心眼好。然而,不久之后,王让脑溢血复发,几乎成为植物人,大家都担心这个外地男人一走了之,但是一切照常。为贴补家用,马喜来到邻近打工,不幸全身百分之七十被重度烧伤。这次,他依然咬牙留了下来。依然每天一瘸一拐的伺候瘫痪在床的妻子,十几年无怨无悔。

杨建玲:后妈也能当“亲娘”

地址:济源市

主要事迹:后妈难当,杨建玲却是几个孩子的继母。作为人妻,丈夫的腰不好,杨建玲从不让丈夫下地干活,她每天骑着三轮车走村串巷卖馒头,补贴家用;做为人母,三儿子从小就有病,她悉心照料,四处筹钱独自一人带小儿子去山西看病;做为人媳,她伺候老母亲,帮她翻身、给她喂饭、端屎端尿,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

王竹梅:孝心无限 夕阳更红

地址:安阳滑县

主要事迹:王竹梅却40多年来坚持孝老助老,当好42名老人的女儿,这其中18位老人是义务赡养的。王竹梅行医30多年,累计治愈重症患者2万多名,多年来补贴敬老院里的入驻老人生活费和医药费达20多万元。.王有兰:43年诠释人间大爱

地址:驻马店泌阳县

在一个光荣而又平凡的家庭里,王有兰从1969年过门后,面对长期患病的公公、婆婆和伤残军人的丈夫,毅然以柔弱的双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荷,以顽强的意志诠释了人世间的大爱„„

篇2:202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

今年13岁的冯莫林,是岚皋县堰门镇堰门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双目失明,家境极度贫困,他小小年级便用稚嫩的双肩扛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挖地种菜、料理家务、照顾父母、打工赚钱……冯莫林是个坚强的孩子,既要学习,又独自照顾父母,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在家扫地、做饭,洗碗等家务事都是他干。他人虽小干农活却是一把好手,他利用双休天挖地种菜。暑假抽空闲时间打工赚钱,给邻居帮忙摘烟叶、编烟叶,炎炎夏日,身上长满了痱子,磨破了双手,可他一直坚持着一天挣30块钱,一个暑假挣了1000多元。 这些都是冯莫林的课余生活,本应享受童年快乐的他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压力和责任。

冯莫林在校学习认真,团结同学,工作踏实。在班上是班长,在宿舍是社长,学习上,他认真刻苦,勤奋上进,不仅成绩优异担任着班干部。周末别的孩子回家都有车坐,他每次回家肩上不是扛着一小袋米,就是拎着几斤面条,逢年过节还会买一点点肉。他懂事孝顺,拿着家里的低保金精打细算,买米、买面、卖肉,他将一家人的生活安排地妥妥当当,家里的低保金他精打细算,一毛钱也不乱花。一年四季他从没买一件衣服,穿的衣服大都是好心人给的,但他都把衣服收拾得干干净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冯莫林却依然乐观阳光,善良自信,他用自己的孝心和勤奋的双手,给残破的家庭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冯莫林孝老爱亲、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感动了邻里乡亲,他孝敬双亲的先进事迹也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先后被评为“岚皋县十佳先进典型”、“十佳美德少年”,荣获“陕西省最美孝心少年”称号,

篇3:202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

面对困境,她坚强乐观

张颖出生在江苏省金湖县涂沟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年幼时,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她和年近七旬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日子虽不宽裕,倒也其乐融融。

6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张颖的母亲突发疾病导致双目失明。为了给母亲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并四处筹钱,先后花费了几十万医疗费用,母亲却未能重见光明。这让张颖一家本不宽裕的生活更加艰难。“张颖一家五口人,上有年近八旬的爷爷奶奶,下有读书求学的张颖,再加上生病的母亲,她的父亲不得不离家到上海打工挣钱,养家糊口。”金湖枫叶国际学校副校长鲜万苗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家访时的情形。

年幼的张颖并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为了照顾妈妈,她主动放弃了学校温暖的集体宿舍,在学校旁边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简陋的小房子,把妈妈从乡下接过来,坚持带着妈妈上学。

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时候,张颖早已匆匆告别了童年,小小的肩膀承担起同龄人无法想象的生活重担。“有没有抱怨过生活?”面对记者的追问,张颖淡淡一笑,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状:“一开始也有过抱怨,但后来自己慢慢调节过来了。抱怨并不能改变现状。我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这样我的妈妈才会快乐。生活有一百个理由让我哭,我就有一千个理由让自己笑。”虽然生活给予了张颖莫大的压力,但是她却始终保持着微笑,战胜困难,并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新的挑战。

照顾妈妈,她懂事孝顺

带着妈妈上学的初中三年时光,张颖每天早晨5点前就起床了,洗衣、做饭、打水、送药、喂饭……安顿好妈妈的起居后,她才捧起心爱的书本,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中。

张颖的母亲告诉记者,突然面对完全黑暗的世界,加之家庭负担的日益沉重,她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想结束余生,好为家庭减轻负担。为了帮助妈妈战胜精神上的折磨,张颖从学校借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中外名著,每天抽空给妈妈读上一段,并和妈妈交流读书的心得。就这样,母亲渐渐体会到了女儿的良苦用心,终于走出了病痛、贫困的阴影。

“相信生活和时间,时间冲淡一切苦痛,生活也一定会创造更多的快乐……”后来,每当看到好文章,张颖都会逐字逐句地读给妈妈听。6年来,为妈妈读书已成为张颖每天必做的功课。

说起最近的梦想,张颖的双眼又弯成了月牙状:“高考之后,我想带妈妈出去玩两天,妈妈一直想去四川的乐山拜拜大佛。虽然她的眼睛看不见,但出去走走总可以调节下心情。”

寒窗苦读,她认真执着

张颖说,知识改变命运,改变命运只能靠自己。在学校,她从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惊人的阅读量以及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钉子”精神,让她成为全校学生学习的榜样,每次学业水平测试,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中考时,张颖更是以总分715分全县第22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心中理想的高中。

刻苦用功的张颖并不只是闷头读书,在空余时间,她也会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2013年4月,张颖代表淮安市参加了全省英语口语风采大赛,一举夺得了初中组的第一名,赢得了大赛的特等奖。

获奖后,张颖从学校发给她的奖金中拿出钱来,为妈妈挑选了一件衬衫,但她却舍不得花钱为自己买一件新衣服:“我觉得校服挺好的,我不需要添什么衣服。”

生活虽苦,她不忘感恩

尽管自己的日常生活非常清苦,但张颖时刻惦记着和自己一样处境艰难的小伙伴。第23个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时任金湖枫叶国际学校初三(1)班班长的张颖,想到了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残障学生,她向同学们发出了“节约零花钱,爱心手拉手”的号召,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在她的带动下,短短的两天时间,全校就募集到善款15000多元。

“她自己省吃俭用,从不乱花一分钱,但为了给那些特殊的孩子送去一份关爱,她每次都积极带头捐款捐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对她班级工作的支持。”班主任老师对于张颖的做法表示特别赞赏。

张颖告诉记者,在她最困难的时候,老师、同学、邻居等都给予了她及时的帮助,让她深深地体会到雪中送炭的意义。现在,她唯有把这种大爱传递下去作为回报。“感谢生活,感谢过去的一切贫苦与困难,感谢所有的经历,是这些特殊的经历让我成长。我渴望家庭变得富有,但我决不会因为富有而讨厌贫穷,因为贫穷是一份特别的财富。贫穷给予我梦想,也给予我追求梦想的执着力量。”

采访后记

张颖三年如一日,带着失明的母亲求学的感人事迹,一直很少为外人知晓,直到2013年5月,学校推荐她参加金湖县首届“美德少年”评选时,她的事迹才渐渐流传开来。同年6月16日,也就是张颖参加中考的第二天,央视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她的事迹,时长6分38秒的专题节目感动着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

篇4:2014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简介

朱永恒,男,今年12岁,就读于庙山镇初级中学八年级四班。该同学学习刻苦认真,思想品德端正,孝敬父母,尊重老人。

2007年的年底,朱永恒的爸爸突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爸爸一病,妈妈要去医院照顾爸爸,所以小永恒只能在家跟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都七十多岁了,身体不好。尤其是爷爷,从年轻的时候,他的两只手就不听使唤,老是发抖,基本上不能干活,还需要别人的照顾。

家庭的变故使他顿时像长大了一样,小永恒开始学着帮奶奶做饭、扫地、做家务。切菜时,手流过血;烧水时,脚被烫伤过;帮爷爷接茶杯时,被打碎的玻璃刺破了脸„„所有这些,他很少哭,而是默默忍受。

当看到满脸憔悴,正在输液的爸爸时,他就会搂着爸爸的脖子,安慰道:“爸爸,你一定会好起来的。”他不时拿毛巾给爸爸擦脸,倒水给爸爸吃药。每当爸爸伤心难过的时候,小永恒都会安慰爸爸,他的话语,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此时,站在一边的妈妈哭了,他又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不要难过,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

长时间的治疗,昂贵的医疗费使朱家倾家荡产。这时,小永恒把自己心爱的存钱罐拿出来了,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妈妈。他自己变得更加节俭了,铅笔头要用到握不住的时候才扔;本子用完了正面,接着用反面;吃剩的饭菜留到下一顿„„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永恒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每次学校开表彰大会,他都是第一个走上领奖台。

2008年的春天,爸爸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爸爸的离去,使整个家都塌了,爷爷的病情加重。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除了拼命地学习,就是帮着照顾爷爷。爷爷的病主要在家吃药治疗,所以只要一放学,他就飞快地跑回家看爷爷,帮忙做好多事情,有时自己忘记了吃饭,又急忙跑回学校。

篇5:202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

王天一,今年11岁,他是十三小小学四年级(1)班的学生,他是父母的好儿子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热爱劳动的好孩子;在学校,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班干部;在社会,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王天一没有独生子女的“娇”、“骄”二气,热爱劳动,体贴父母。在家里,他是父母的好帮手。爸爸妈妈工作忙,懂事的他抢着帮助妈妈做晚饭。2014年王天一的妈妈因为腿部骨折住院,爸爸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妈妈,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又都不再身边,小天一承担起了照顾妈妈的工作,妈妈出院后,天一每天早上给妈妈洗脸,还会为妈妈准备好早餐,把妈妈照顾的妥妥当当,才背上书包去上学,中午还要回家给妈妈热饭,经常舍不得吃一根雪糕,都会把钱攒起来,准备晚上放学回家给妈妈买好吃的。在小天一的精心照顾小,妈妈的腿慢慢的康复了。这样的孝心、善良的好孩子真是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

篇6: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她叫王荣佩,是阳郭初级中学一名八年级的学生。她的爸爸在外打工,家里留下爷爷、奶奶、弟弟和她自己。为了养活一家人,她的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每年最多回家一次,这种爸爸不在身边的生活状态已经伴随她很多年了。爸爸不在家,所有的农活全部落在了爷爷奶奶的肩上。

还是在小时候,她看着爷爷奶奶每天辛辛苦苦的劳作时,心里很想帮帮他们,但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夏季收麦子的时候,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会请假回家来,帮助自己的父母收麦子。可她家却只有爷爷和奶奶两个人,爸爸远在上海,自然是回不来的。当她看见爷爷和奶奶的脸被太阳烘烤而流下汗水时,她便懂事的立刻拿上毛巾为他们擦掉脸上的汗水。当她每次看见爷爷和奶奶辛苦劳作,而自己却帮不上忙时,心里感到万分内疚、着急,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帮爷爷和奶奶分担重担。爷爷常常在地里劳作,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部由奶奶承担。奶奶每天早早的起床来打扫家务、做饭、洗衣,可以说一天之中都没有休息的时间,在她的眼里她就好像是“超人”。那个时候的她,看见奶奶辛辛苦苦的拖地时,便去帮奶奶,但是奶奶不肯,她只能在一边看着奶奶辛苦的拖地。有一天她起床非常早,那个时候的天还没有完全退去夜的韵味,她便拿起比她还高的拖把向水盆走去。当她看见水盆没有水时,便拿着空水桶去水龙头接水,可是当空水桶接满水时自己又提不起来,她便拿了一个小脸盆一次一次的往水桶倒水。当她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之后,心中便又开始萌发了想快点长大的念头。

现在的她终于褪去了稚嫩长大了,她的爷爷依旧在田地里辛苦的劳作,她的奶奶也仍然日复一日的做着繁重的家务。她发现,爷爷再也没有从前那样的精神,满头的白发;奶奶的腰身再也没有从前那样挺直,沉重的家务活把奶奶的背慢慢地压弯了,无情的岁月在奶奶的脸上划下了深深的痕迹。现在,每当看到爷爷在地里干活时,炽热的阳光把爷爷炙烤得汗流浃背,她都会莫名的心酸,于是就会去主动去帮爷爷干活。由于常年从事繁重的劳作,爷爷落下了腿痛的毛病,有时整个晚上都疼得睡不着觉。为了缓解疼痛,她常常帮爷爷捶腿。夏天的时候爷爷在地里干活,背脊上被太阳晒出了许多小红点,这时她就立刻拿出药来,帮爷爷擦上。奶奶有时也会因为过度的劳累而病倒,放学后她总会细心的照顾奶奶,烧火做饭。她知道自己做得不好,但这样能让奶奶躺在床上休息,能够感受她的孝心,她觉得很幸福。奶奶在日常的生活中省吃俭用,但在她和弟弟的学习上毫不吝啬。她心中很明白奶奶为他们付出了很多,也对他们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因此,她总是很努力的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现在她长大了,她已经十五岁了,凡是能做的事她都尽力的去做,包括做饭、洗衣服这些家务活。透过爷爷和奶奶的辛勤劳动,她看到了幸福,劳动是为了生活,隔代抚养是因爱和责任。她打心里感谢她的爷爷和奶奶。

篇7: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姓名 任芳芳

性别 女

所属地区 北川羌族自治县西苑中学

简介 正在参加军训的任芳芳,和段翔在一所中学上学。虽然地震中,家里没有人员伤亡,但提起地震,芳芳还是很伤心。地震震毁了她家的房子,为了重新盖房,家里贷了款,身体本就虚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妈妈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选择了离开。

孝心故事

篇8: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清晨的农贸市场,人群熙熙攘攘。蔬菜摊中,一位小女孩的身影特别引人注目。你看她那熟练的称菜、收钱动作,俨然是一位老菜农。殊不知,她还是个年仅14岁的孩子——瑞金市瑞林初中七(9)班的刘燕丽同学。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刘燕丽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旮旯里。8岁那年,妈妈因受不了家里的贫穷,狠心抛下了她。家庭的突然变故,爸爸心里压抑,远离了家庭。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奶奶无奈,常常望着天空发呆,偷偷地抹眼泪。爷爷则独自抽闷烟,一根接上一根,那烟雾就像他心中的愁绪,升腾缭绕,挥之不去。半年后,爷爷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一旦发病,时而嚎啕大哭,声音凄惨,时而满嘴胡话,满村乱跑。

父母的离异,母亲的抛弃,患病的爷爷,远走的爸爸,看着这些,年幼的刘燕丽似乎一夜间长大了。砍柴、洗衣、做饭、喂猪,照顾妹妹,一样一样地学着奶奶做。当爷爷的病情发作时,她总要设法让他吃药,还得紧紧跟着爷爷,担心出现意外。几年来,发病的爷爷对她斥骂、踢打无数,但她总是咬咬牙,默默忍受着。

周末的时候,她到街头巷尾的垃圾堆里拾些废品换点钱,买学习用品,给嘴馋的妹妹买点零食;去给别人家搬运砖头,磨破小手挣几元钱贴补家用。

看着懂事的孙女,两位老人似乎重新看到了希望。他们起早贪黑,在田里、荒土上种满了蔬菜。刘燕丽每天早早起床,帮奶奶摘菜,帮奶奶把挑好的新鲜蔬菜挑到街上去换钱。

街坊邻居见了,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感谢有你

在瑞林镇中心小学上学的时候,学校曾有个男孩因为触电,右臂截了肢,右腿肌肉萎缩,休学了一个学期。返校前,男孩的家长告诉老师,因为这件事,他心里蒙上了很大的阴影,老是躲在家里,不敢见人,脾气也变得暴躁。

男孩被安排到刘燕丽所在的班级后,同学们都陷入了沉默。没想到,刘燕丽第一个站起来向老师请求,成为了这个“问题男孩”的同桌。

男孩回校后,刘燕丽把安慰和祝福的话写在纸里,折成千纸鹤送给他,期待他阳光起来。在她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加入,对他进行爱心大接力:为他补课,给他讲励志故事,帮他削铅笔,系鞋带,鼓励他用左手写字,鼓励他上台发言……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这个男孩脸上重现了昔日的笑容,考试成绩也名列前茅。当年的元旦联欢会上,深情演唱完《感恩的心》后,他激动地说:“刘燕丽,你是我的好同桌,更是我生命中的大贵人,感谢有你……”

个子不大的她洗衣做饭劈柴样样熟练,并且任劳任怨,从不与人攀比物质,也从不提非分的要求增加家里的负担。对待生活她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从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很辛苦。

篇9: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性别:女

所属地区:内蒙古赤峰

简介:她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舞蹈、绘画等特长学习,并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荣获了无数荣誉和奖励。第十一届“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艺术风采展示大赛内蒙古东部赛区进京选拔赛小学A组拉丁舞银奖;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写作能力三级合格证;第十九届文苑杯;全国小学生征文竞赛荣获小学组优秀奖等各种荣誉。

【孝心故事】

孝心美德少年

李爽同学,是松山五小六年二班的一名少先队员,并担任中队长一职。她尊敬师长,勤奋好学、文静善良,独立自强。一直以来,她一直尊崇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等一些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更是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在家庭里,她是父母眼中知冷知热的贴心“小棉袄”。李爽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她的妈妈腿有残疾,生活方面很不方便,外出工作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全家的生活开销,全都靠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挣钱来维持,但有时候也需要接受亲戚、朋友的帮助。家庭得困窘,造就了李爽独立自主的能力。从她上幼儿园开始,就已经非常懂事了,她学会了能够简单的整理家务,能够自己吃饭、穿衣、甚至自己洗澡,基本上有了能够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一个刚刚上幼儿园的她,已经做出了许多同龄人所不能做到的事,当许多孩子还在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时光时,而她已经在做完家务后,又去照顾残疾的妈妈了。

面对如此的生活压力,李爽用自己柔弱的肩膀默默的承担着。但是这并没有引起上天对这个家庭的垂怜,反而更加痛苦的灾难再次降临到这个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家庭。三年前,妈妈不幸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几乎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腿脚本来就不好的妈妈,这次就连手臂也不能挥动自如了,甚至是用手拿筷子吃饭都很难做到。每当吃饭时,李爽就用小勺一点点喂妈妈吃,一天三顿饭,每顿饭都是如此,从不间断,从不抱怨。

在家长的心目中,她懂事孝顺、尊老爱幼、乖巧可爱。由于出生于并不富足之家,从小就克勤克俭,崇尚朴实自然,尽得于长辈宠溺慈爱,却从无半分骄矜之气,谦逊内敛,在家中,所有家务她都熟稔,做饭洗衣,清洁房间,她用幼小的身躯和真挚的情感默默的传承着中华几千年来善良的美德,在当今社会,他的行为有时候也许让某些成人们也感到汗颜……

在学校里,她勤奋好学,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不断的学习和总结,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她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她说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对她的付出。尊老爱亲,勤奋好学,聪明懂事的事迹,也为她自己赢得广泛的荣誉。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李爽同学身上表现出的尊老爱亲的中华美德,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推崇的。

在老师们心目中,她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课堂上,敢于提问,善于质疑,反应敏捷,思路清晰,对学习知识总有自己的见解,所以她的成绩在班级之中始终名列前茅。业余时间,她热衷于课外书,多方涉猎,兴趣广泛,沉醉在知识海洋里。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小小年纪却有着空谷幽兰般的情操和胸襟,眉宇间浩然之气,浑身散发的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同龄孩子中熠熠生辉。她对所有老师谦恭有礼,知冷知热。或许老师们叫不上她的名字,却都认识这个每每见面都用标准九十度鞠躬礼,表达对老师真诚敬意的女孩,他就像一曲无声的歌,一涓清清溪流,引领着无数孩子跟着效仿,尊师敬师美德感染着她所在的校园,并成为一道亮丽的景色。遇事冷静沉着,有着出色的管理才能,她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凡是以集体利益为先,甘于付出,具有很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高度责任心,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同学们的学习榜样。

在同学们心目中,她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一个可以倾心相交的知己。学习成绩优异的她,从不骄傲自满,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条件,真诚、热情、耐心的帮助其他同学。同桌的水彩笔没带,她会主动递过去一支:同桌座位下脏了,她会帮着一起清理干净:同桌的题不会做了,她启发同桌一起分析:同桌受到表扬了,她为之由衷地高兴。每次周五,班里有寄宿的同学值日,她总会主动留下来帮助做值日,扫地、拖地、倒垃圾。在她的带动下,班里关爱集体的同学越来越多。她不愧是一名雷锋式的好少年。从其他同学身上寻找优点给予鼓励和赞扬,增强了她们的信心和希望,培养提高了班级精诚团结、奋勇进取得集体荣誉感,同学们因她而更加团结和睦。

在社会,她是一位热心公益,拾金不昧的小公民。她是学校文明志愿者,常带着几位小伙伴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弯弯腰,捡出一片净土。”外出游玩,小区散步,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一言一行讲道德,举手投足见文明。在汶川、玉树大地震后,她积极为灾区孩子献爱心,不仅自己主动把平时攒的零花钱全部汇到灾区,还带领全班同学,争取身边的亲人,用她一颗炽热的心感动着身边每一个人。

她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舞蹈、绘画等特长学习,并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荣获了无数荣誉和奖励。第十一届“星星火炬”,全国少年儿童艺术风采展示大赛内蒙古东部赛区进京选拔赛小学A组拉丁舞银奖;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写作能力三级合格证;第十九届文苑杯;全国小学生征文竞赛荣获小学组优秀奖等各种荣誉。

这些荣誉对于她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从容待人,坦荡处事。她宽以待人,诚以待事,生命的天空因此而广阔无边。先哲云:人以德立身。假如你很平凡,高尚的道德自能使你与众不同,即使你很伟大,高尚的道德同样想阳光雨露般必不可少。她因道德而立身,因美德而自信,所以注定脱颖而出,光彩夺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深知要走的路还很长,她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为歌,热心和宽容为曲,弹奏暖人心扉的歌。

篇10:2023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

姓名:黄凤,性别:女,所属地区:安徽省蚌埠市

10年前,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了一个家,10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黄凤自己做了一个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姓名:赵文龙,性别:男,所属地区:包头市包钢八中初一五班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虽然只有12岁,赵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因为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他是包钢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来到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姓名:吴林香,性别:女,所属地区:重庆忠县马灌镇桂阳村

吴林香生于1999年,家住重庆市忠县马灌镇桂阳村,她被称为中国最坚强的女孩之一;她只有13岁,却勇敢地扛起一把锄头撑起全家。吴林香六岁时,她的父母离婚,从此她跟随母亲、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她的外公摔倒致使右手残疾,从此穿衣、洗脸等基本的生活,均要人帮忙;接着她的外婆患脑溢血半身不遂。母亲也紧跟着查出肺癌,已是晚期,虽动了手术,但已完全丧失劳动力,吃药、打针都得人伺候。由于吴林香母亲再婚,几年前,还生下一个男孩,林香也从此多了一个弟弟。为带着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前行,也为赚钱给三位亲人治病,一年前小林香让继父外出打工。从此,她一人挑起了照顾外公、外婆、妈妈、弟弟的重担

姓名:徐沁烨,性别:女,所属地区:长兴县林城镇中心小学太傅完小学

她有一个幸福小家。妈妈在家养猪料理家事,爸爸外出做些零工,一家人的生活虽然平淡、不富裕,但幸福和谐。然而2011年12月,母亲被诊断出患了急性淋巴性白血病,要先做化疗,然后进行骨髓移植,才有生的希望。母亲得知自己的病况后,一度想要放弃。懂事的小沁烨每天都开导母亲,告诉她“没有钱可以凑,骨髓可以找,一定要坚强”。母亲在病重期间强忍着病痛,坚持绣了一副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想把这份最后的礼物送给女儿做嫁妆。小沁烨深知这份礼物厚重,但她也知道母亲的苦心,母亲绣十字绣时她帮母亲理理绣线,和妈妈说说话,母亲绣的疼痛时,她就帮母亲按摩,并安慰她,“妈妈不疼,妈妈不哭„„” 姓名:林章羽、何秀巡姐弟,性别:女 男,所属地区:湖北恩施

何秀巡是湖北恩施大河村一名小学生。2011年,母亲因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去世,家里因给母亲治病已经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无奈,父亲不得不长期外出打工挣钱还账。家里赖以生存的几亩茶园,何秀巡和上初中的姐姐从没敢掉以轻心。忙完学业,姐弟俩就会跑到茶园,为茶树剪枝、施肥。不仅如此,家里还有年迈多病的姥姥需要照顾。妈妈去世后,前两年,膝下无子的姥姥就被何秀巡和姐姐接了回来照顾。

姓名:高雨欣,性别:女,所属地区: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三小学

黑龙江省望奎县第三小学毕业生高雨欣,对她来讲这个暑假没有一点儿玩耍时间,因为她要和妈妈一起为全家的生计忙碌。在同学眼里,高雨欣是个坚强乐观的女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她就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全家的重担。每天傍晚,在熙熙攘攘的望奎体育广场前,高雨欣和她的妈妈都会准时出现在街边的夜市上。11岁正是女孩爱玩儿爱笑爱打扮的年纪,但高雨欣却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小雨欣8岁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妈妈又被患有精神疾病的舅舅砍伤,右手落下残疾,从此小雨欣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帮助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

姓名:路玉婷,性别:女,所属地区: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

路玉婷,女,15岁,居住在成都市西大街。现就读于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2013级7班。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地去了,她生活的家庭只有她、她妈妈和年近70岁的外婆。她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幼儿园、学前班,五岁开始就能帮妈妈煮饭、拌菜、甚至洗衣服。路妈妈为了生计一直在外面给客户送机票。路玉婷的外婆身体很不好,年轻的时候曾出过车祸,留下了腿疾。工作的艰难和家庭的重任,让路妈妈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慢性肾衰竭。2011年11月6日晚凌晨12点过,路妈妈突然昏迷。照顾母亲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的肩上。在母亲住院期间,她正好上初三,白天上课,晚上照顾母亲。路妈妈想放弃治疗。路玉婷哭着劝妈妈,只要妈妈在,这才是她最大的幸福。母亲和外婆需要照顾,家里生计需要维持,于是路玉婷决定“退学”。学校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作出决定,希望她不要退学,暂时休学回家照顾母亲,任何时候,只要她条件允许,她都可以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老师、同学,甚至家长们知道后,都很关照、帮助她。但路玉婷不希望大家捐款给她,她觉得她应该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除了课业以及照顾家里以外,路玉婷还要给妈妈买药、熬中药,为了节约医药费,她都精打细算,每次医院开了药她都没有在医院取,而是骑车到各个药店了解价格,然后货比三家最后再决定去哪里买。休学期间,她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天早上7点就骑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往单位赶,她很珍惜这份工作,所以无论吹风下雨,都会按时上班,有几次还因路滑摔了跤。路妈妈在她的照顾下,身体有所好转了,路玉婷在休学一年后也回到了学校。她平日里要学习还要照料母亲和外婆,周末为了自己的妈妈和支撑起家庭,她仍然坚持上班,风里来雨里去,穿梭在城市里给人送机票。她说,再苦再累都不怕,只有外婆、妈妈身体健康,就很幸福。

姓名:龙花,性别:女,所属地区:湖南凤凰

湖南省凤凰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该县落潮井乡牛堰村17岁苗族女孩龙花本该和其他山里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读书,等将来走出大山,却因为要肩负起一个家,不得不选择辍学。2012年,龙花的父亲因为精神病去世,家里担子就落在母亲吴爱凤跟龙花身上,吴爱凤成了全家顶梁柱。然而,随后,吴爱凤又突然病倒,经过医院检查吴爱凤得的是肝硬化腹水晚期,随时有生命危险——这个家的顶梁柱倒了,家里就没有了依靠跟经济来源,生活都成问题。正在凤凰县城读高一的龙花,就成了家里唯一一根顶梁柱,她不得不辍学回来扛起这个家,而把读书的机会跟梦想全部寄托给弟弟妹妹,弟弟龙军读三年级、妹妹龙淑读五年级。姓名:邵帅,性别:男,所属地区:北京市东直门

他叫邵帅,今年16岁,目前和妈妈邵丹租住在北京市东直门的这栋居民楼里。2010年,正在北京打工的邵丹突发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否则性命堪忧。邵丹在电话里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远在江苏徐州的母亲。没想到,这个电话却被儿子邵帅偷听到了。邵帅向学校申请休学一年和外婆一起赶到北京,而亲人配型的结果只有邵帅满足移植条件,可邵丹却坚决不同意。除了担心儿子的身体,在内心深处,邵丹对儿子还怀有深深的愧疚。在邵帅一岁的时候邵丹就离异了,邵帅一直跟着妈妈生活。2004年,邵丹独自北上到北京打工,把7岁的邵帅留在老家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邵丹一直想着将来给儿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却没想到有一天要依靠儿子的骨髓才有生存的希望。最终在医生的共同劝说下,邵丹同意了接受移植儿子的骨髓。

当时,邵帅年迈的外婆已经心力交瘁,于是做饭和送饭的任务就落在了12岁的邵帅身上。每天凌晨五点邵帅就起床为妈妈准备早饭,坐两个多小时公交车把早饭送到医院,然后再急匆匆地赶回来为妈妈准备午饭,每天光坐公交就八九个小时,往返八十多公里。

邵帅捐髓救母的行为感动了很多人,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支撑着母子俩现在的生活。而从小学画的邵帅也被中央工艺美院附中招收,目前已经以年级美术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中央工艺美院附中高中。

姓名:王芹秀,性别:女,所属地区: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七里村

篇11:最美孝心少年李佳的事迹材料

“2号那天,妈妈突然不舒服,我和爸爸一起把她送到城区医院去了。”李佳介绍,母亲因为贫血,出现头晕无力等症状,送到医院输血后,有了一定的好转。“我妈是Rh阴性血,血源很不好找。”

李佳说,自己已经在医院里陪着妈妈待了3天了。3天里,在医院吃住,偶尔才能抽出时间做作业。“但是不方便,太吵了,而且人在医院没心思。就把作业留到现在了。”

李佳介绍,今年4月,媒体报道了她增肥救母的故事后,全国很多好心人都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但是由于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在咨询医生后,医生建议暂时保守治疗,视身体情况再决定是否手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李佳还一直保持着120斤左右的体重。“没有想过要减肥,但是如果需要减,我也会努力减的。”

“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早点做手术,手术成功,让妈妈早日摆脱病魔困扰。”李佳说,“也祝愿大家国庆快乐,谢谢大家关心我和妈妈,我们一定努力,不辜负大家。”

接近。两母女配型半相合,母女体重相差20多斤,为了和妈妈体重相近,李佳开始吃以前从来不吃的肥肉,并且定下了“长到120斤”的增重目标。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4岁的小姑娘“吃胖”了20斤,赶上了母亲半年前的体重。

篇12:2013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王芹秀 邵帅 路玉婷

龙花 林章羽、何秀巡姐弟 黄凤

高雨欣

黄凤:照顾爸爸 哪怕我只有一辆板车

一次意外的摔伤,爸爸高位截瘫,妈妈离婚改嫁,当时年仅6岁的安徽女孩黄凤独自撑起一个家,8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的爸爸和年迈的奶奶。为了给父亲治病,2008年5月黄凤用安了轮子的铁板床推着父亲,与奶奶一起踏上了赴上海求医的旅程。在好心司机的帮助下,祖孙三人到达上海,黄凤推着板车在上海边乞讨边求诊,但在吃尽苦头后未能实现治病的愿望。第二年暑假,黄凤央求同乡把他们捎带到北京,用板车载着父亲在北京求医问诊。2010年4月,黄凤再次带着父亲到北京求医,武警总医院收治其父黄志仁住院,并成功为他做了神经干细胞手术。

如今,黄凤已经回到老家安徽五河县申集镇读初一。为了更好地照顾爸爸和奶奶,黄凤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在学校对面租住了两间民房,开始了带着爸爸和奶奶上学的生活。每天早晨6点,黄凤就起床为爸爸和奶奶准备早饭,课间她还要回来给躺在板车上的爸爸翻身。面对生活的重担,年幼的黄凤依然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黄凤的爸爸说“黄凤平时喜欢唱歌,特别是在做饭和喂饭的时候喜欢哼唱流行歌曲”。前几天黄凤凭借歌曲《隐形的翅膀》获得学校十佳歌手的称号。

谈起未来,黄凤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爸爸能够慢慢好起来。“不管多难,我都要好好读书,以后还要带着爸爸读高中,读大学,有爸爸的地方就有家”。黄凤说她以后想读护理专业,希望能更好地护理病床上的爸爸,也为了报答每一个帮助她的人。

吴林香:逆境中她始终微笑

她的外公右手残废,外婆半身瘫痪,父母离异后妈妈又身患癌症,为养家,继父留下4岁的弟弟外出打工。

13岁的她,肩负起照顾母亲、外公、外婆和弟弟的重任。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多才能睡觉。就这样,她经坚持了300多天,成为这个破碎家庭的顶梁柱……

目前,她的事迹已被《重庆日报》、《重庆商报》、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之声》等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人们惊呼:中国女孩不简单!

破碎的家 “欢歌笑语被呻吟声替代”

吴林香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5年前,外公因在干活时摔倒以致右手残疾;2008年,在外打工的爸爸回家与妈妈离了婚,随后父母离异。为了照顾外公,她小林香跟妈妈一起生活。后来,妈妈再婚,又给她生下一个可爱的弟弟。

去年1月,外婆突发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后来全身瘫患。外婆不能动弹,需要人全天护理并常年服药。在住院的日子里,吴林香的妈妈时常感觉身体不适,先后到马灌镇中心卫生院和县人民医院检查,最后被确诊为肺癌。

“幸福的家庭一下子被病魔击倒。”吴林香脸上再没有天真无邪的笑容,曾经,她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小林香是一个非常乖巧、开朗、懂事的孩子,现在她沉默了。

外婆瘫痪、外公残疾、妈妈身患癌症,曾经的欢歌笑语被病痛的呻吟声代替。每每想到这些,年幼无助的吴林香只能躲在墙角里哭泣。

“撵”走继父

“安心去挣钱家里有我呢”

外婆在住院、妈妈需要手术,四个月过后,家里仅有积蓄很快被花光,家里还借债数万元。如今,这个家已欠债20多万元。

吴林香的继父岳良新左右为难,家里两个病人和孩子都需要照顾,离不开人;可是留在家里,这医药费哪里来,这欠债什么时候才还得清?

“您就安心出去挣钱,家里一切有我。”继父的心思全让吴林香看在了眼里。去年6月,小林香主动提出照顾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让继父放心外出打工挣钱给母亲和外婆治病。

就这样,岳良新离家外出在万州找了一份沙发加工的活,每月只能回家两三次,吴林香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

每天早上五点,吴林香就要起床生火做饭,然后帮助外公、外婆、母亲和弟弟逐一穿好衣服,再给他们端饭喂饭。忙完这一切,吴林香才草草吃完早饭,带着弟弟急忙往学校赶。

下午放学回家已是6点过,吴林香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询问一下外婆和母亲的病情,然后开始熬药、做晚饭、替她们擦洗身子和洗衣服。直到晚上10点后,她才有时间做作业。每天深夜,小林香还要起床好几次做去看外公、外婆、妈妈和弟弟是否睡好,悄悄地为他们盖上被子。

继父离开家时,家里还喂有一头生猪,继父打算卖掉。小林香将生猪留了下来,她知道这是来年家“打牙祭”就靠它了。

每逢周末,吴林香都要准备好一周的猪草。一次,吴林香在割猪草时,一条蛇爬了出来,年幼的小林香吓得面无血色,丢下镰刀边哭边跑。小林香一直怕蛇,一个人坐在空旷的山野哭了20多分钟,她想回家,害怕再次碰到蛇,可是猪草还没着落,最后她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割猪草。

回到家,吴林香不敢把这一切告诉妈妈。她说,不想让妈妈为自己担心,影响病情。

救下妈妈 “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

今年5月的一天,吴林香在换洗床单时,意外发现妈妈准备轻生的农药时,她夺过了农药,无助地抱着妈妈在床上痛哭。

“妈妈,千万别丢下我们。”吴林香紧紧地抱住妈妈,一刻不曾松手。

“我就是个拖累。”丈夫虽然在外打工挣钱,一家3个病人,陈晓华是在熬不下去了,眼睁睁地看着自乖巧懂事的女儿被肩上沉甸甸的担子压得日渐憔悴,她心里倍感煎熬,很想用死解脱自己的病痛和对家人的折磨。

“妈,我已经12岁了,再苦再累我也能承受。如果你走了,叫我一个人怎么办?”听到女儿这些话后,陈晓华肝肠寸断,泣不成声,“去找你亲生父亲吧,妈妈没想再抚养你了。”

“我们都要坚强地活下去。”吴林香反过来安慰陈晓华,“你生我、养我,照顾我吃穿,拉扯我长大也不容易,我现在能做饭、洗衣服,还可以照顾弟弟,不能丢下你们不管。”

看着懂事的女儿,陈晓华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

陈晓华病情越来越重,行走不方便,每晚上厕所都需要小林香扶着。夜晚,伤口只要感觉到疼痛,吴林香都要起床为母亲擦碘酒,不管春夏秋冬,近一年多来,这个乖巧的小女孩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从去年暑假开始,吴林香就学着做饭菜。她记不清在切菜时多少次被刀划伤,曾经一次炒菜被锅滚烫的油烫伤手臂,整整一个星期都感觉非常疼痛。

今年6月的一天晚上,小林香扶妈妈上厕所,母女俩不慎摔倒。小林香感觉到眼角有液体流下,用手一摸满是血。吴林香来不及多想,立即起身扶起母亲上了床。这下,吴林香才感觉到额头上一阵阵钻心的疼痛,可她硬忍着不敢叫一声,就怕让母亲担心。

后来,吴林香只是用盐水简单地做一下消毒处理,至今她额头上的伤痕还依稀可见。

邵帅:少年捐髓救母

12岁本该坐在教室里读书学习;12岁,还是依偎在妈妈身旁撒娇的年龄,但徐州男孩邵帅却在12岁的年纪勇敢挑起了保护身患白血病的妈妈的重任,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捐献了自己的骨髓。邵帅说,“我的生命是妈妈给的,我救妈妈天经地义!” 2009年6月,北京一家权威医院诊断出他的妈妈患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随后病情恶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需进行骨髓移植,12岁的邵帅主动提出要给妈妈配型,并配型成功。为了挽救妈妈的生命,他毅然决定捐献出自己的骨髓,为妈妈做骨髓移植!为此,邵帅放弃了读书,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休学去北京照顾妈妈。

从2009年6月到北京看望妈妈,邵帅一直陪伴在妈妈的身边悉心照顾着。邵帅的妈妈邵丹回忆说:“严重时,我吃喝拉撒都在病床上,都是帅帅照顾我,端屎端尿。别人看了都感动得掉泪,直夸他懂事。”

邵丹在无菌仓内,每天医院安排两次探视时间。每天探视前,邵帅会早早地在门外等候。护士看了也觉得不忍心,有时就提前让他和妈妈通过视频通话。“通过视频给我说说这,说说那,探视时间结束了,他也舍不得放下话筒。孩子现在特别依恋我,就像相依为命的感觉。”

《京华时报》的记者彭科峰曾跟踪报道过邵帅母子,说起邵帅,他满是心疼:“这个才12岁的孩子,每天做好饭送到医院来,从医院回到住处,要乘1个多小时的公交,十几站路。每次他都是一个人来,一个人回去。照顾妈妈让他显得很疲惫,看着他幼小的身影走上公交车,我看着觉得特别心疼。”

考虑到邵丹今后治疗的需要,邵帅再次来到道培医院血细胞分离室,开始第二次为母亲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2月28日,邵帅经观察情况稳定被批准出院。经媒体报道,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感动着每个人的心。在北京,知道邵帅母子故事的市民甚至企业纷纷解囊相助。而在家乡徐州,人们更是对小邵帅时时牵挂,市慈善总工会受市委书记曹新平委托到北京看望邵帅母子、邵帅的母校矿大附小为邵帅进行了全校募捐、家乡的媒体为小邵帅颁发了“彭城好人”的证书、一些关注邵帅母子的人自发为他们捐款„„

邵帅故事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感动在继续着,小小年纪的邵帅不仅获得了“彭城好人”的称号,还被共青团徐州市委、徐州市少工委联合授予“品德优良好少年”称号,并作为徐州市代表参加了第六次全国少代会。此外,徐州市自今年五月底开始对全市少先队员中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争当‘四好少年’———学习邵帅捐髓救母事迹”主题教育。目前邵帅的妈妈病情已经稳定,邵帅也于8月10日入读中央美院附中。但对于邵帅和妈妈来说,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邵帅说,每次自己感到害怕难过时,就会不停地念这首诗,这样“我就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

龙花:开在吊脚楼里的小花

17岁的龙花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为了照顾重病的母亲和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她选择了放弃学业,勇敢担起一个家。然而,龙花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梦想,这朵开在吊脚楼里的坚强小花用她的乐观照顾着家庭,用她的坚持守望着梦想。崎岖的山路,龙花挑着40多斤的水往家里赶。从水井到家有100多米的坡度,为了把家中的水缸盛满,龙花来回要跑六七次。龙花,17岁,是湖南凤凰县的苗族女孩,父亲因为受刺激,患上精神病,2011年,爸爸去世,不久妈妈又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和肝硬化晚期。家里失去了劳动力,给妈妈熬药、做饭、挑水、砍柴、锄地,这些本该成年人干的活儿一下子都压在了小花的肩上。龙花不得不辍学,一人撑起一片天。别人家的水都是男人们去挑,但龙花却要自己挑水。因为桶太沉,龙花只挑得动大半桶水,就这样每桶水也有40多斤,100多米的上坡路,龙花要走6、7次才能把家里的缸填满。每次挑水到家,龙花身上所有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上气不接下气。但休息不了一会儿,她还得急急忙忙做其他的家务活。砍柴这种力气活,龙花也要自己来,无论春夏秋冬,龙花都要背着一个背篓,拿着一把镰刀一人上山砍柴,每担柴火少说也有七八十斤,背太少,家里的柴火不够烧,怕妈妈冻着;挑太多,自己够挑不动,龙花就想出了一个法子,第一次挑50斤,第二次挑五十几斤,慢慢往上加,现在龙花已经能挑上100来斤的柴火了。每天回到家,龙花还要帮母亲煎熬草药,早上、中午、晚上各一次,熬药成了她必修课。经过长时间熬药锻炼和摸索,龙花掌握了其中技巧。龙花带着母亲上医院,刚住了3天就花光了借来的4000多元,妈妈说什么也不肯再住回医院。每个月靠100多元的低保维持生计,龙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八瓣花。一有时间,她会带着弟妹一起上山采草药贴补家用。龙花总想着像爸爸妈妈一样悉心照顾弟弟和妹妹,但总力不从心。弟弟经常跟她闹脾气。不过只要一根一块钱的冰棍儿,弟弟就会破涕而笑,两个人也会和好如初。每天晚上,小花总是伴着昏黄的灯光辅导弟弟妹妹功课,希望弟弟妹妹能考上大学,将来有出息。妈妈生病时,小花正值高中,面对需要照顾的妈妈和弟妹,一直是学习委员的小花不得不辍学。看着弟妹们努力学习,也算是圆自己一个上学梦。“有时候看着别人上学回来,我特别羡慕,他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去上学,但是我不行,我做什么事情都要想着妈妈,想着我的家庭,”小花说着说着开始哽咽。小花有一个秘密,一个内心深处的梦想——做一名播音主持人。小花说,当主持人可以让自己更加有自信,不用去害怕别人。其实,小花在学校当过播音乐,还主持过晚会。小花梦想着有一天可以站在中央电视台的舞台上,做一名真正的主持人,那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生活的力量。2013年5月31日,不幸还是降临在小花的身上,她最爱的妈妈永远离开了她。但龙花并没有消沉,她决定出外打工,供弟弟和妹妹上学。龙花说:只要她在,这个家永远都在!”龙花的孝心和她对弟弟、妹妹的无私付出,感动了无数的人,而她的孝心故事只是本次“寻找最美孝心少年”100个好少年中的1个。

徐沁烨:妈妈的好女儿 徐沁烨是林城镇太傅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去年12月她的母亲被诊断出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病重期间,母亲强忍病痛坚持绣完一幅长约2米,宽约1米,名为“旭日东升”的十字绣,作为女儿的嫁妆。为治好母亲的病,年仅13岁的徐沁烨决定拍卖母亲在病痛中给自己一针一线绣出的嫁妆。“卖嫁妆救母”,长兴女孩的举动曾让无数人感动。

再次去采访徐沁烨,是我们第二次接触了,她还是很开朗活泼,见到我时马上认出了我,一边给我开门一边说:“我认得你,你是上次来我家的姐姐。”徐沁烨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在她的妈妈去年确诊得了白血病之后就更差了,但是在徐沁烨眼里,自己的家是最幸福温暖的。“妈妈很喜欢开玩笑,有时候会在我看电视的时候故意蒙我的眼睛,偷偷拿走遥控器换台,有时候还会挠我脚底心。有时候看到电视里那些浪漫的情节,妈妈还会埋怨爸爸从来没有对她这么浪漫过,爸爸就很无奈。”看着小沁烨的笑脸,我想,那真的是个幸福温暖的家庭,与金钱和女主人是否身体不适都没有关系。

从小,父母对徐沁烨的教育就很严格,这也使得她比同龄人更加懂事一些,在刚知道妈妈生病的时候,沁烨哭得很厉害,之后,沁烨变得更加乖巧。“那天,爸爸也哭了,那是我唯一一次看到爸爸哭。后来,爸爸说,我们要是哭的话,妈妈就更伤心了,所以我们要乐观一点,要鼓励妈妈。”每次爸爸妈妈去杭州看病的时候,整个家就都落在沁烨肩上了。早上,沁烨自己做早饭,然后去上学。下午放学后,先把早上的碗洗了,然后扫地,给家里的鸡、鸭和猪喂食,整理房间,有时候还要洗被子,做完这些,去大伯家吃饭,然后做作业。这些家事,徐沁烨做得很开心。“说不定什么时候爸爸妈妈就回来了,我把家里收拾得干净一点,他们回来看到就会很开心。”

在老师同学眼里,徐沁烨学习好,爱劳动,活泼开朗,是个好学生、好伙伴。也许是家庭的关系,徐沁烨很会关心人,处理事情有股小大人的味道,老师都很喜欢徐沁烨帮忙管理班级,同学们有了烦心事也喜欢找徐沁烨诉说,大家俨然都把她当成了知心姐姐,徐沁烨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角色。“如果可以帮到老师和同学,我也会很开心。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可以想,我以后也许会遇到相同的事情,这样既帮别人解决了事情,还可以锻炼我自己。”

下半年,徐沁烨就要读六年级,很快就要上初中了,对于未来,徐沁烨有自己的打算。徐沁烨给我看她平时的作业,几乎全部都是“优”,老师的评语也都是夸奖的。“爸爸说到城里读书好,我觉得在哪里读书都一样的,不一定要去城里,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在乡镇中学读书也是一样的。我现在就希望妈妈的病能好起来,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在一起,然后我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让爸爸妈妈都过上好日子,不再吃苦。”

赵文龙:十三岁的“男子汉”

赵文龙大部分时间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

12岁,正是一个男孩贪玩儿好动、顽皮叛逆的年龄,可在赵文龙脸上,这些特质都没有,很多时候他都在默默地沉思。不在校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陪着妈妈去医院透析。虽然只有12岁,赵文龙几乎会做所有家常菜。因为妈妈患有脊椎裂和尿毒症,这么多年,他几乎从未有过玩耍时间,最大的乐趣就是生日那天去趟八一公园;他是包钢八中一名普通的初一学生,而他每天需要承担的却是一般学生父母双倍的责任。

来到位于少先路31号街坊的赵文龙家,家里几乎没什么电器,只有卧室里摆放的一台老式冰箱,这是为了给李英存放药品用的。李英正在整理医院的收费单,与妈妈的大床相隔一张桌子的小床是赵文龙的,床头整整齐齐码着三十几本书,虽然陈设简单,家里却收拾得一尘不染。李英说,每天早上,即使时间紧张,龙龙也会收拾完家,给她做好早饭再走,他自己则在学校买早点吃。

虽然家庭负担如此沉重,可赵文龙在同学和老师的眼中却是天真、开朗、幽默的,只要学校有什么开心事,龙龙也会第一时间告诉妈妈,母子俩总会开怀大笑。在这样的说笑中,龙龙常常因为忘记了正在烧菜而把锅烧糊。

医生告诉李英,她的病目前无法治愈,最基本的维系就是一个星期三次透析,每次需要700元左右,每个月8000多元。为了保证最基本的生活,李英只得一个星期透析一次,每次透析,文龙都像丢了魂似的守在抢救室门口,李英每次都觉得心疼。但只要看她转危为安,赵文龙还挂着泪珠的脸上马上会露出笑容,他告诉她:“妈妈,您一定要好好活着,只要您陪着我,再苦的日子都是甜的。”

赵文龙打算考一所自己心仪的军校,当军人是他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国家还会补贴学费。“省下一分钱,妈妈的病就有一分治愈的可能”听着儿子这番言论,李英沉默了,生活让儿子过早地承担了太多的沉重,她除了支持,什么都帮不了他。每年六一,李英都会带龙龙去八一公园玩儿,有时龙龙会说:“妈妈,咱们什么时候才能将这里的游乐设施都玩儿一遍啊?”李英听了心里酸酸的,龙龙就立即转换话题安慰妈妈说:“等我工作挣钱了,咱们就好好出去玩儿一趟。”对于李英和龙龙来说,这样类似的对未来的期望已经成了他们母子俩的约定。

路玉婷:孝待亲人 笑对人生 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地,路妈妈为了生计在外面给客户送机票,工作的艰难和家庭的重任让路妈妈积劳成疾患了慢性肾衰竭。照顾母亲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肩上。四川在线消息因母亲孙小燕罹患尿毒症无法工作,成都15岁女孩路玉婷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维持家里开销。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路玉婷也成了小名人,如今的路玉婷进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就读高一,学校免除学杂费、书本费,还免费提供中晚饭和校服。一家人的生活总算安定下来。然而就在上个月,孙小燕突然去世。路玉婷这才得知,去世前的母亲被手机短信诈骗了9万元,这9万元是家里借来和存下的所有积蓄,对10来块钱都会心疼半天的孙小燕自责不已,却一个字也不向女儿吐露。去世前3天,孙小燕给路玉婷班主任朱君打电话:希望卖掉房子供女儿读书,还希望今后她好好照料路玉婷......被骗:今年9月,路玉婷进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就读高中。学习压力逐渐繁重,路玉婷已经不再送票。10月16日早上7点半,班主任朱君接到了孙小燕的电话,声音断断续续,“孙小燕一直在哭,说妹妹,我发生了一点意外,可能活不久了。”朱君以为,是孙小燕病又犯了,但接下来的话让她有些隐约的担心,“她让我帮她想把房子卖了,供路玉婷读书。还委托我今后好好照顾路玉婷。”孙小燕让朱君千万别把这些事告诉路玉婷,朱君很不安,她主动提出去孙小燕家里看望,孙小燕却一再拒绝。接下来两天繁忙的工作,也让朱君抽不出空子。18日,朱君和张勇约好第二天(19日)一起前往孙小燕家里看望,为了避免对方拒绝,他们想到先斩后奏。19日上午,朱君却接到了路玉婷的打来的电话,“路玉婷语气很平静,告诉我,她母亲孙晓燕已经在19日凌晨1点过去世了。”张勇、朱君一行人到达路玉婷家里时,路玉婷单独把朱君叫到一边,表示自己家里的亲戚正在赶往成都的路上。路玉婷这才说起孙小燕此前电话所说的“意外”是什么。原来前不久,孙小燕被短信诈骗了9万元,这9万元是一家子借来和存下的所有积蓄,掉10块钱都会怄气半天的孙小燕着实想不通,“她对谁都没有说,路玉婷也不知道,一个人默默承受,给我打电话的第二天(17日)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做血液透析。”朱君表示。朱君这才把孙小燕打电话托付的事告诉路玉婷,“我才晓得,掉钱、托付这些事路玉婷都不晓得。”打电话传递母亲死讯时,路玉婷语气也比较平静,此时眼泪却紧紧包在眼眶里,拼命点头。

高雨欣:卖烧烤的小女孩

高雨欣8岁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妈妈右手落下残疾,从此小雨欣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帮助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生活报9月12日讯 9日15时许,在绥化市望奎县第三小学门前,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和妈妈,支起了一个简易的摊床。站在摊前,小女孩的小脸被火烤得通红。她熟练地倒着各种调料,时不时地抬起头吆喝着“烤肠、烤串、烤面筋„„”这个女孩叫高雨欣,今年11岁,几年前父亲离家,母亲也因意外落下残疾,家有年迈的姥姥和3岁的妹妹,全家只靠低保生活。今年4月份起,她每天来到广场或是街上,和妈妈一起卖烤串来贴补家用。回家后,她还要承担做饭、买菜、烧炉子等家务,在这种生活境况下,在不久前的小学毕业考试中,高雨欣考取了全县第一名。15时,在望奎县第三小学门前,一个小摊摆出来了:高雨欣和郝敏一起站在摊前,雨欣一面熟练地翻面烤串,一面和妈妈一起吆喝叫卖着。虽然雨欣的小脸被炭火烤得通红,但是仍在阳光下,露出了甜美的笑容。记者注意到,高雨欣的手洗得很干净,但是手粗糙程度已明显超过了同龄女孩,在手腕上还有一处疤痕,雨欣只是淡淡地说:“是前几天在烧烤炉子上烫的”。郝敏说,今年春天她的身体刚恢复一些,可以摆小摊增加点收入。于是,她就去雨欣的学校门口卖起了肉串。因为手不能伸展,串都由女儿来穿好的。每天女儿都要穿到晚上9点多,之后才有一些学习的时间。因为怕女儿的同学认出来笑话,她每次去的时候都戴口罩。雨欣总是让她把口罩摘下来,因为天已经很热了,她不希望妈妈再受苦,为此母女俩谁也不肯让步。有一天。雨欣放学回来告诉妈妈,不用再担心同学和老师会笑话,因为老师已经在班级里说了这件事,大家都不会笑话的。“从明天起,我要和妈妈一起去卖串。”看着懂事的女儿,郝敏感到很多话都堆在了喉前,母女抱在一起,眼泪打湿了对方的衣肩。高雨欣小学时的班主任张维老师说:“我记得,高雨欣写了一篇《刨冰》的作文,到了冬天,全家要在院子里刨冰,从那天起我了解了她们家的情况。后来我了解到,在校门前,用口罩和帽子把自己‘武装’起来的商贩就是雨欣的妈妈,她怕女儿会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于是我在班会上和大家说了这件事,很多同学都感动得哭了。我告诉雨欣,靠劳动而自食力没什么丢人的。

林章羽、何秀巡姐弟

宣恩县万寨乡大河村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俩,在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的情况下,自强不息、阳光向上、孝老敬亲,常年坚持代父母行孝,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在由中央文明办、中央电视台、全国妇联等部门共同发起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中,林章羽、何秀巡姐弟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9月6日,央视《新闻直播间》栏目播出了林章羽、何秀巡姐弟俩的感人事迹。

自强不息,嫩肩撑起一个家 林章羽、何秀巡姐弟的父亲是上门女婿,外婆自然由父亲照顾。如今由于外婆年事已高,加上父亲经常不在家,姐姐又在县城上学,何秀巡每天放学回家后不但要自己做饭,还要承担喂猪、扫地等家务和照顾外婆。

去年9月,外婆打猪草回家途中意外跌倒后,挣扎着给放假在家的何秀巡打来电话。何秀巡闻讯赶到,艰难地搀着外婆回家。安顿好外婆后,他又给在附近打工的父亲打电话告知情况,然后来回好几趟把猪草背回家。

由于父亲忙着打零工挣钱,姐弟俩不得不相互照顾。

何秀巡除了照顾外婆外,有时还要到山上采山货、茶叶,上学时带到集镇上换成钱用来补贴家用。

何秀巡每星期有5元零用钱,可他尽量把钱存下来。他说,外婆身体不好,有时候病了可以贴补着给老人家买药。

林章羽告诉记者,弟弟有时会用零用钱给外婆买点糖。外婆喜欢喝豆奶,弟弟有时候也会给外婆买一些。

何秀巡的孝顺,与父亲的教育分不开。尽管家境贫困,但父亲总是告诉孩子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每次父亲回家,何秀巡都会忙着端茶、倒水、搬凳子,还给父亲捶背,与父亲聊天。有一次父亲告诉儿子:爸爸不能给你什么,只能尽力供你和姐姐读书,将来把家里的房子留给你们。何秀巡却对父亲说,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让您和外婆过上好日子。看到儿子如此懂事,父亲眼中噙满了泪水。

王芹秀:爱比血缘更美丽

王芹秀刚出生不久便被遗弃在镇里的中学门口,是养父把她抱了回来。现在家里只有61岁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养父和一个86岁高龄且体弱多病的奶奶,一家人靠每月180元的低保金过活。她虽然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从不怨天尤人,非常坚强、勤快、乐观。

王芹秀自家的房子几年前倒塌了,现在住的是别人给的,是一座只有15平方米的破旧土木结构房子,三面是泥墙,一面木墙。家里没有一件象样的家俱家电。屋子很小,只有养父王炳乾住在里面,而王芹秀和奶奶则借宿在邻居家。

小芹秀从小很懂事,很有孝心。她平时每天要早早起来,煮好饭,然后跟着村里的妇女上山拾柴火卖,以贴补家用。家里有几分地,她还要跟着大人下田打理,种些农产品以增加收入。上小学后虽然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但王芹秀一回到家,就放下书包忙家务。她一直把养父当作亲生父亲看待,她常常对父亲说:“您养我长大,我给您送终。”父亲很心疼她,常劝她不要干重活。村民见他们家这般困难,也常救济他们。小芹秀很感恩,每到农忙时节,她都会去帮邻居拔秧、插秧,以此来换工。她做事很麻利,村里人很喜欢她。

住校期间,王芹秀从来舍不得花钱坐车,舍不得买菜,每星期会从家里带足腌菜。有时候买一瓶2块钱的豆腐乳或者辣酱,就当做一个星期的菜。后来,学校帮她申请了每周四天的伙食补贴。王芹秀学习很努力,上个学期,语文和数学都得了优秀。

上一篇: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下一篇:英文求职应聘自我介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