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

2024-05-21

重视朗读(精选十篇)

重视朗读 篇1

朗读既是一种教学方法, 也是学生语文学习优劣的重要表现。“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篇, 不会作诗也会吟”等, 说的都是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 要把朗读贯穿于语文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中。但多媒体的出现却淡化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学”教育的升温,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一、中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1. 朗读时间少。

虽然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但朗读练习是来去匆匆, 如雁掠过, 且又是“雁过无痕”;虽然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但往往还未读完, 教师就拍手示意学生停下, 马上又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使得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2. 朗读只讲形式不重实效。

课堂上, 教师要求学生分角色读、分组读, 读的次数多达三四次, 但只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 多是朗朗书声骤然响起, 不到两分钟, 又在教师的示意下戛然而止, 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二、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1. 增加中学生的语文朗读时间, 培养其朗读兴趣。

教师在课堂内应力求教学环节精简, 避免大量无效教学环节的出现或重复, 在控制课堂纪律和课堂气氛的同时, 应将课堂归还于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展示各自的朗读才能, 教师还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以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

2. 朗读的语音要优美、规范, 做到字正腔圆。

所谓“字正”, 就是要求学生吐字清晰, 发音准确, 合乎普通话要求;“腔圆”就是读得流利自然, 正如朱熹所说“读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 让学生过好普通话关, 对个别学生发音不准、不正确之处, 教师要耐心地去纠正, 使学生的朗读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和说话一样自然、流畅。

3. 确定朗读基调, 培养良好的语感。

朗读既是一种把书面语言用声音表达出来的言语活动, 也是一种讲究吐字、表情达意的艺术。朗读基调是由贯穿全文的情感基调决定的, 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思想内容、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 这就要求朗读时要让学生读出节奏感, 恰当运用重读、停顿、语气升降, 这样才能显示语文这一语言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进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4. 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逐渐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或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 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反复的训练, 才能做到熟能生巧。朗读时,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

(1) 范读。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乃至语文素养的达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教师的范读, 学生容易产生对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这也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 教师范读读得好,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加以品味、模仿, 久而久之, 教师的朗读能力就会逐渐地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2) 配乐朗读。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发他们强烈的共鸣。因此, 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朗读课文时, 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相适应的背景音乐, 以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拓宽学生的精神空间。

(3) 分角色朗读。为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文内容, 使全体学生参与进来, 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而定, 两人一组或是多人一组, 其原则是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角色朗读不仅能增添课堂教学的情趣, 还能加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4) 举行朗读竞赛。大部分的学生表现欲都很强, 通过竞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朗读课文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因此, 我们可以选取课本上已学过的课文, 随时在班里举办朗读竞赛, 并进行现场录音, 小评委打分, 评出优胜者进行奖励。在准备、比赛、评价的过程中, 学生的朗读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 篇2

语文课堂要重视朗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重视朗读 提高素养 篇3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重视朗读在学习和教学中的运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是人人皆知的名言,而白居易则是读书以至“口舌成疮”方有大成,韩愈则是“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始成大家。就《语文课程标准》而言,朗读同样被提到很重要的地位。由此可见,朗读,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性,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朗读有切身的体会,假如不读,学生就无法熟悉文章,难以理解文章。一个没有朗朗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是不可想象的。

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文化的结晶,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学就是母语教学,语文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朗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朗读,抓住并努力抓好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可使学生在朗读的同时领悟到语言之美,还能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可经常给学生读书听,同时,也让学生读。在朗诵中,让学生领略朱自清的《春》的艺术魅力,感受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的震撼力量,体会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人文传统,欣赏杜甫的《望岳》的气势与胸襟,等等。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朗读的兴趣大大高涨,书声琅琅的课堂使教师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都得到了心灵和语言的升华。

第二,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出声地读,方能读准字音,大声朗读,方能抑扬顿挫,读出语感,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机巧,锻炼当众发言的胆量。朗读还会在“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在不经意中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让学生受益匪浅。在设计《清贫》的朗读时,有这样一个情节——方志敏同志被捕时与国民党两个匪兵的对话。同样一句话,处理不同,效果大不一样。能艺术地朗读,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神情、心理等,都能一读而毕现,文章的情趣、意境、主旨等,都可以通过朗读来体会、感悟。可见,斟酌朗读的过程,反复朗读的过程,也是领会文章、分析文章的过程。

第三,朗读是一门艺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同是一篇诗或文,干巴巴地读和声情并茂地朗读,其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对于好的朗读,人们会由衷地发出赞叹:“真美!”这“美”指的是音乐的美、艺术的美。朗读时,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加上情感的起伏迂回,形成了或铿锵有力、或婉转缠绵、或回旋往复、或一泻千里的音乐之美。它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扣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极美的艺术享受,并由此而逐渐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例如,《听潮》一文着力突出海潮这部“伟大的乐章”之美,由恬静柔美的“梦幻曲”到明快悦耳的“奏鸣曲”,再到撼人心魄的“交响曲”,加之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构成了极美的意境。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反复朗读、吟诵,在诵读中大家仿佛同作者鲁彦一起,在夜幕笼罩的海边听潮,仿佛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形成对海潮完美艺术形象的体验与感受。

应重视中学朗读教学 篇4

关键词:朗读教学,现状,策略

一.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 对朗读的认识

朗读, 顾名思义就是运用响亮的声音把语言文字念出来。笔者认为, 朗读还不仅是声音响亮, 真正的朗读应是读出语调、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它是一种言志传神、负载丰富思想感情的口语表达艺术。吟咏朗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 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文章读之极熟, 则与我为化, 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朗读是美的。

1.朗读的意境美。正确、优美的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艺术, 也是走入文章意境的一条道路。在读和听的过程中, 学生能感知语言的优美和谐, 揣摩作品的艺术境界。

2.朗读的情感美。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 文质兼美, 抒情性较强, 加强朗读指导, 学生就能很好地领略文章中反映的情感美, 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提高审美趣味。

3.朗读的音乐美。优美的散文和诗歌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 不仅是因为它感情强烈, 意境深邃, 内涵丰富, 还因为它在形式上富有音乐美。通过朗读可以展示这些美文内在的韵律。

(二) 对朗读教学的全新定位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对阅读提出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据此, 笔者认为对朗读教学的认识应定位于:朗读教学能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实践证明,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起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音乐智能、发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1.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流利、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认识遣词造句、用语成文的规律, 口诵目染, 不断吸收, 把书面语变成自己活的语言,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提高了, 增强了学生在人前的表达自信, 有利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2.培养学生音乐智能。对“诗词曲赋”的朗读, 这些体裁本身具有整齐美、抑扬美、回环美、节奏美、韵律美, 一句话, 具有音乐美, 流利、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智能。

3.发展学生思维。朗读是眼、口、耳、脑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一种阅读活动, 通过朗读, 既可发展语言, 又可发展思维。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能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在学生的人生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那么, 我们就必须重视并优化朗读教学。

(三) 初中朗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对朗读教学的重视不够, 绝大多数的学校和教师眼睛只盯升学率, 训练狠抓专题, 急功近利, 意识不到朗读教学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隐性作用和深远影响。师生朗读水平普遍较低,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文章的较少。笔者曾做过调查, 一个学校二十个左右的语文教师中, 朗读水平较高的最多两三个。我又在初中学段三个年级分别抽查了二十人, 分别从现行的初中各学段六册课本中各选一篇散文和文言文, 让他们进行朗读训练。结果显示, 散文达到朗读要求的 (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文章的) 仅两人, 读完后不出语音差错, 注意了停顿的五人, 无读音错误, 仅为认字读书的十五人;文言文情况更糟, 不出读音差错的仅十一人, 会断句、知道停顿的简直凤毛麟角。初中师生的朗读情况堪忧。

要改变这些状况, 使朗读教学真正取得应有的效果, 笔者在分析了许多朗读教学的成功教例基础上, 提出以下的具体做法, 仅供同仁参考。

二.朗读教学的策略

(一) 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重视朗读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已对朗读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 理应转变旧的人才观、质量观, 从思想上认识到朗读教学在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方面的深远影响, 在行动上重视朗读教学, 把朗读摆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并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指点、训练, 逐步使之感悟方法, 形成能力。

(二) 优化朗读教学

1.进行“设置情景”教学, 提高师生的语文素养

首先, 教师以娴熟的朗读技巧“示范”朗读课文 (或播放录音范读) ,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境界, 为朗读作好情感上的准备。其次, 教师在布置朗读前对课文的讲析尽量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 语调的变化, 以激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此外, 朗读时也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配乐朗读, 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 提高悟性, 触发灵感, 净化情绪, 塑造良好的情境, 还能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增强朗读效果。

“设置情景”教学, 能激发朗读的兴趣, 增强朗读效果, 提高语文素养。提高了师生的语文素养, 也就能切实享受朗读之美和提高朗读水平, 这样便形成了良性循环:提高语文素养←→提高朗读水平。

2.诱发审美情感, 把握作品的“文气”

对学生来说, 语言的内容美与形式美对他们的影响是潜滋暗长、不容易被察觉的, 但却是启动他们理解文章的强大力量。因此, 应着力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内容美与体悟语言的形式美, 尽力诱发其审美情感, 从而形成情感性比较鲜明的良好语感, 在朗读作品时才能随机地自如地进行轻、重、缓、急的精妙的处理, 提高朗读的感染力。

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把握作品的“文气”。文气是由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体现的, 当然也就决定着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古人云“诗缘情”, “情动而辞发”。毛泽东《沁园春·雪》的豪放之情, 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的绵绵乡情, 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淡雅闲情, 都应该好好把握, 方能读出味来。

(三) 改革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

基于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我们应打破“一张试卷定终身”的传统考试方法, 建立一种新的、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评价体系, 注重过程, 把朗读的习惯、态度、方法及各个时间段的进步都作为评价的对象, 制作朗读记录表, 建立朗读成长袋, 也可把朗读引入考试作为口试的内容, 发挥考试的导向、杠杆作用, 引导学生多朗读、爱朗读、朗读好,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我们的课堂成为有感情朗读的乐园, 让你我他的情感在朗读中相互碰撞、补充和融合———动口动心动容地读, 读出语文的美,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第1页。

高中语文教学环节应重视朗读 篇5

内容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重视朗读。因为在朗读的过程中,朗读者能够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积累知识,提高鉴赏与成文能力。但是在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越来越被忽视。本文从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现状、朗读的作用和朗读的方法三个来方面分析,提出了在高中语文教学环节中应重视朗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环节 朗读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读。蒙童入学,文义不懂,先把《三字经》《百家姓》读得滚瓜烂熟。及至年岁既长,“四书”“五经”也往往读得倒背如流。这种“死读”当然有其弊端,然而这种“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在这朗读的过程中,读者能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受到审美的教育,陶冶了精神情操,发掘了知识瑰宝,提高了鉴赏与成文能力。但在今天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却几乎被忽视了,学生琅琅书声常常被教师的过分讲解所代替。课上“讲”得多,课后“练”得多,唯独“读”得太少,这不能不说是高语文语文教学的一个遗憾。所以,我们有必要让琅琅书声回到语文课堂上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也应受到一定的重视。

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教学正在被忽视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再现文章思想内容的一种教学活动。朗读既是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手段,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然而,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学生朗读水平每况愈下。走进高中校园,很难听到“书声朗朗”。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忽视了正课课堂上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这些教师的理由是: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进行了大量的朗读训练,已经具备了朗读的能力,而高中语文教学时数有限,大多数课文篇幅又较长,因此就用不着在正课课堂上让学生来朗读课文,只要训练好他们的略读、速读等能力就行了。更有少部分高中语文教师,连学校安排给学生进行课文朗读的早读课时间也经常用来进行课文讲解、题目分析等教学活动。这样,学生在校就很少有时间甚至几乎没有时间来朗读课文了。但是到了高三复习时我们就会发现,不少学生对语文新教材所选文章内容还相当不熟悉,更有甚者,对于教师复习时提到的文章是否上过都不清楚。一旦遇到文言文经典篇目,学生只能说出少部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翻译部分特殊句式,对文章内容也很陌生。特别是在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上,学生对于高中课文的记忆不深刻,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今天背了,明天就忘了。但是对于初中的却不然,只要稍加复习,学生就能掌握得很好。究其原因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忽视了课文的朗读,有直接关系。

二、教学过程中重视朗读的意义

(一)朗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高中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随着高中语文教改的深入,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吕淑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没有“琅琅的读”,哪有“出中成章”?可是,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要进行严格正规训练,使学生朗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朗读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朗读之前,朗读者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细读原文;充分揣摩体会并把握文章在内容、思想与情感等方面的特点。这一准备过程的实现,正好于不知不觉中锻炼并培养了朗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种效果是其它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因为朗读者在准备过程中始终是积极主动地在阅读原文,他的思维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是异常活跃的,因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如果使用其他手段(如让学生默读课文),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上,难以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也难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那么他能很深入地理解文章吗?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才是能动的。我在上《再别康桥》《雨巷》《荷塘月色》等课文时,就充分运用了朗读这种教学方法。我先给学生们范读了一遍,尽可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出作品的内涵和韵味,然后给学生补充了一些简单的朗读知识的方法。很快,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他们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都跃跃欲试,想使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景里。接下来我要求学生们自由地朗读课文一刻钟,并且尽量读出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一刻钟后,起来发言的学生已经能够大略地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然后我叉请三四位同学朗读重点段落,其他同学纠正他们朗读中的错误(包括字音、停顿、重音及感情等),最后在学生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讲解朗读的要领,并把名家的朗诵放给大家听,让同学们在比较之中再次深入地体会把握文章。这样,学生们在愉悦的鉴赏气氛中很快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所以,朗读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朗读也是高中阶段记忆,积累知识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我国的传统方法是:多读,多背,熟能成诵,烂熟于心。荀子在《论学》中说:“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穿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北宋教育家张载也说过:“书须成诵,则学进矣。”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名言都点明了朗读在读书中的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中诗文辞赋的大量出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过分强调理解,默记来背诵还是远远不够的。经验证明,我们记忆知识,朗读,吟咏的效果远比默记,理解要好。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博览强识的好阶段。多读多背,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从而提高语文能力。如对《滕王阁序》《阿房宫赋》《逍遥游》等文章的学习,如果我们只是理解,默记,不知这样一文章什么时候学生才能学会。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法,就会迅速地把这篇古文背下来,其中的许多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四)、朗读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朗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激起读者强烈的审美情感。这些情感使朗读者有一吐为快的冲动,于是他们或找人倾诉,或提笔著文,而后者正属于创作活动。因此,朗读实际上激起了读者的创作欲望,并使之很快进入创作状态。可见,朗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别是情感体验丰富的同学,往往读着读着,心里就有了某种感受,他可能会提笔记下这瞬间的心理活动,而这实际上正是在锻炼写作能力。久而久之,他的写作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三、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朗读教学

首先,把握好朗读的时机,读出兴趣。

高中课堂,一般都注重精讲多练,但经常这样,学生会变得无精打采,死气沉沉,而如果调节时积极引导学生朗读,课堂上便如注入了“源头活水”,课堂气氛便活跃了许多。再者,高中学生的生活节奏本来就快,各种学习压力让他们苦不堪言,课堂上的大声朗读可以使他们将心中的抑郁苦闷释放出来,也让他们从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其次,要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读出新意。

单一的朗读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既可教师范读,配乐朗读,也可全班齐读,学生分角色读等等。而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文章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比如说,长篇叙事诗或小说,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相约探夫”这一节,就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这一方式,通过朗读,四个青年妇女鲜明的个性特征,得以生动地展现出来。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则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又如,婉约词,情感细腻,适合女生个别读,豪放词,境界奔放粗犷,则适合男生读或齐读。交错运用多种朗读方式,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也可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

第三,朗读中,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意,读出作品的真情。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正确把握文意,感悟作品美好的情味。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奔放之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淡雅闲情,《项脊轩志》的绵绵深情等,都应在朗读中细细品味,方能读出真情。当然,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不同,朗读时语调的轻重、抑扬和舒缓的变化也就不同。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悲愤和沉痛的。开头,作者用了一个长句点明烈士遇害的时间、地点和“我”的沉痛心情。那么朗读时就宜用缓慢而低沉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沉痛的心情。而当作者写到当局的凶残和卑劣时,用了一连串的短句,朗读时,就应用高亢、激越的语调,以表达出作者的愤激之情。

正因为欠缺,所以更需要努力;正因为有遗憾,所以更要看到完美的前景。让我们在朗读中感受语文之美,让我们乘着朗朗书声的翅膀从过去到现在在语文的世界中遨游,读出过去,读向未来。

参考书目:《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中学教学小百科》

重视朗读评价 提高语文素养 篇6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05-02

新课标中特别重视读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必须以读为基础,将读贯穿始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很多语文教学大师也都积极倡导“书声琅琅”的课堂。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教学,是非常必要的。我在朗读教学中尽可能给每一个学生提供表现所知所能的各种机会,使学生在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通过评价形成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朗读教学中评价学生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采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孩子不爱张口,朗读有困难,或一些其它因素,甚至部分孩子惧怕朗读,在班级同学面前朗读缺乏勇气和自信。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评价的语言应该重情感的投入,即用简短而热情的语言给予评价,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比如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课时,叫起一位同学读课文,一连读了三遍也未读正确,孩子急了,无所适从,我亲切鼓励他:“记住,第三遍读错了,还有第四遍、第五遍,不要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我的热情鼓励让他有了信心,第七遍,他终于将一段课文读通顺了,我告诉他:“只要全神贯注地朗读课文,一定能够成功。”以后的朗读中,他总是照我说的去做,朗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语文教师都要不急不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张嘴,帮孩子树立朗读的自信心。

二、采用纵向评价,使学生获得进步的动力与勇气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根据低年级孩子好胜心强,爱表现,喜欢受到关注爱听激励的语言这些特点。教学中,我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个体学生以过去与现在作比较,学生成绩和素质的增值。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而是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信心。在朗读中,由于学生的朗读水平不一样,所以能产生的情感体验也不一样。对学生进行朗读评价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不能“吃大锅饭”。所谓的分层评价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标准。在进行朗读评价之前,应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这样有利于帮助每个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使他们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评价促发展的根本性目的。如:朗读《荷叶圆圆》时,后进生只要求能流利地朗读就行;中等学生要求一边朗读,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优生则要求能准确运用朗读的基本方法,还要能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采用同学间互评,激起学生朗读欲望

以往课堂评价只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视了同学与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采用同桌互评,小组评议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上为全面了解同学们每一课的朗读情况,我在每一课教完后,总是拿出几分钟时间让同位互查本课的朗读,如果读的有感情就画一颗五星,如果读的通顺就画一朵小红花,如有不会读的同学,小组同学就一起帮助教会他。小组的同学们,不时地鼓励同学:“XX同学真棒,再读一次你就胜利了,加油啊!”等这个同学全部学会后,组长为他印一朵小红花,并说:“祝贺你全会读了,希望你继续努力!”还鼓励他说:“你为咱们组争光了,谢谢你!”小组合作检查完后,最后教师在全班评出合作最佳、朗读最棒的学习小组,在光荣榜上为这个组加颗合作之星。

在评价同学朗读时,往往出现多是挑毛病、找缺点,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到很难堪的现象,读课文、发言的积极性也随之降低了。面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如在学习《阳光》一课时,一个学生在朗读“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时,读成了“小河像长长的锦缎了”。等他读完后,同学们接着举起手,有的甚至说出他落字了,我及时引导学生说:“你们发现他朗读的优点了吗?咱们先评价他的优点,再帮他找不足,提出希望好吗?”接着就有同学说:“他声音响亮,‘长长的锦缎读得很有感情。”如果不落字就更好了,这个同学很高兴地接受了同学们的意见,并说:“谢谢你的鼓励,我以后一定注意。”这样久而久之,同学们互相评价的认识提高了。知道评价对方时要先鼓励他找对方的优点,帮助他树立自信,再向对方提出希望。现在朗读课文后,经常听到:“你读得很正确,如果声音再大点儿,有点儿感情就更好了。”或者:“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有时同桌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常会听到“没关系,我来帮你”或“我来教你”。慢慢地同学间不仅学会了去发现他人的优点,还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别人,去赞扬鼓励他人,而自身在学习过程中也受到鼓舞,进一步增加了学习的信心。

四、变语言为肢体动作评价,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

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教师习惯采用语言评价,“棒”“好”“读得声情并茂”“真有感情”“老师仿佛看到了……”这些语言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仅靠语言远远不够,高明的教师在表情上,动作上,也要尽力表现得生动而又自然。如听学生朗读时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读得精彩时,要显得惊讶、欣喜等,动手摸一摸孩子的脑瓜,拍拍肩膀,竖起大拇指,为学生鼓掌、与学生握手等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朗读评价时更要以事实为依据,评价要中肯,而不能无根据地胡夸,学生每次读完都是“读得不错”“鼓掌祝贺”,把激励廉价化、庸俗化。也不能为表扬而表扬,以贬低一个来褒扬另一个,如“你比他读得好多了”等等。有时学生在朗读时错误百出,教师如果也一味地表扬,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或用“谁再来”的方法,频繁地更换学生去读,也是不可取的,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

五、落实“朗读”测评方案,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朗读评价实施以来,我欣喜地看到学生都发生了变化。语文课更实在,更有味了,学生不但朗读水平越来越高了,表达也更为流畅,语文素养明显增强。我根据学生情况,制定了朗读评价标准。以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与水平。“正确、流利、有感情”是对朗读的总要求,也是评价学生朗读水平的主要标准。教学中,我时时检测学生对学过的课文和其他朗读材料的朗读情况,并根据评价标准(①错误较多、不流利——“加油”②基本正确、流利——“及格”③正确、流利——“良”④正确、流利、有感情——“优”)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将成绩记入《学生语文学业成绩单》。在操作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三种方式紧密结合,三管齐下。

1.形成性评价。主要方式是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成长记录袋,有选择地将学生的有关资料装入袋中,一周一归档,一周一评价,一学期一展评。

2.终结性评价。指在期末由教师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测试,主要考察学生课文朗读水平和朗读陌生材料的能力。

3.综合性评价。指在学期末,根据形成性评价的记载和期末测试的结果对学生语文朗读兴趣、习惯、能力等做一个全面的、较为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做出定性描述。

重视朗读指导,强化语感培养 篇7

一、增删文字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优秀经典的作品, 其语言都是经过作者精雕细刻的, 描写恰如其分, 真是多一字不行, 少一字也不可以”。想要让学生领悟这些语言的奥秘, 培养学生的语感, 运用“增删”的办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不失为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

1. 增加字词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 把苏教版六 (下) 的《孔子游春》中“阳光普照大地, 泗水河边桃红柳绿, 草色青青”改写成“阳光普照大地, 春意盎然的泗水河边·……”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朗读, 学生们就会发现虽然“春意盎然”这个词语本身是非常好的, 但与后文的“草色青青”“桃红柳绿”等词重复了, 这样一添加, 反而使句子显得啰嗦。从而也使学生了解到, 写一篇文章或一句话, 不是好词佳句用得越多越好, 关键还在于要用得恰到好处。

2. 删减字词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

例如, 苏教版六 (上) 的《小草和大树》中, 教师把原句“她们硬是……硬是……”中的两个“硬是”删去, 让学生朗读比较。学生很快就能发现, 两个“硬是”不可缺少, 因为它们充分体现了夏洛蒂·勃朗特姐妹坚强不屈的意志以及为了成功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是对她们获得成功的充分肯定。

二、改变词语或句式与原文比较阅读

我们常常抱怨学生观察不够仔细, 情感不够细腻, 不能很好地走进文本, 体会内涵, 缺乏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和感悟能力。其实, 并不是我们的孩子太粗心, 而是因为他们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缺少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力, 也就是语感。如果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能抓住文中的一些关键词语, 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那么就能使学生从词语走进作品, 从而走进作者内心, 体会文章的精髓, 感受语言的魅力。例如,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爱如茉莉》中, 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原句“它送来的缕缕幽香, 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中的“钻”换成“飘”进行比较朗读。两句话, 唯有一字不同。有的同学觉得“钻”字好, 表现了茉莉香味的浓。也有的同学发表不同意见:“飘”字也很好, 既写出了茉莉花的幽香又与前面“袅袅”相呼应。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全文, 对两句话进行反复的朗读、比较、品味。学生们又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最后一致认为“钻”字用得妙。它把父母间的像茉莉花那样虽平淡无奇, 却香味迷人的情感带给“我”的震撼、感动写深刻了, 而“飘”字却不能表现出“我”的这一情感。

有时相同的描写, 只要调换他们的顺序, 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会有所改变。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如能抓住这样的句子进行比较阅读, 学生的语感能力也会有所提高。例如, 在六年级上册的《我们爱你啊, 中国》中, 大量运用了定语后置的表达方式, 从而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教学时, 把原句, 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与“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进行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品味, 从而使学生有效、深入地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多姿多彩, 感悟到定语后置这种句式的魅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三、适当运用前后文语句的变化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既可以是原文与相似语句之间的比较, 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前后文人物语言的变化进行朗读比较。这样, 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深入感悟人物性格, 也能达到锻炼学生语感的目的。

例如, 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五 (下) 的《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就尝试运用了这一教学方法。以下是当时的一个课堂教学片断:

出示彭德怀的三道命令。“好, 全部集中起来, 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 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 传我的命令, 让方副营长负责杀驴子!”“副营长, 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 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三道命令, 思考:这三道命令有何不同, 谈谈你的理解。

生1:三道命令, 一道比一道具体, 体现了彭德怀杀骡子的决心很大。生2:三句话使用的都是“!”, 也可以看出他坚定的决心。师:很好, 同学们读得很全面, 连标点也没有放过。还有同学要发表意见吗?生3:我觉得, 彭德怀下这三道命令时, 他的内心是越来越痛苦的。从第二次的“不耐烦”“大声说”到后来的“怒吼”就可以看出他在下命令时非常生气, 生自己不能保护大黑骡子的气。所以命令越坚决, 他的内心就越痛苦……

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较朗读中, 学生增强了对词语、句子的敏感度, 语言神经变敏锐了, 能够从一些词语的变化, 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细微处, 读出精彩, 读懂人物内心。

四、关注词语感情色彩比较阅读

祖国传统的语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同一种意思, 如采用不同的词语表达, 其效果语感色彩, 往往会大相径庭。例如同样是对“团结合作”的表述, 可以是精诚团结、团结一致, 也可以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再如同样是对“能言善辩”的描写, 可以是口若悬河、侃侃而谈, 也可以是夸夸其谈、喋喋不休;同是描写人长得“身材肥胖”, 可以用丰满、健硕, 也可以用“肥仔”、胖子。这些完全取决于作者的内心情感取向。课文浓重的感情色彩的变化或对比描述, 能让学生充分体会词语的妙用, 从而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

重视朗读教学 优化语文课堂 篇8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朗读既可以烘托语文课气氛, 改变语文教学长期以来重分析, 忽视朗读, 学生上课深感枯燥, 兴趣少的弊端, 还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的获得是通过朗读、进行品味涵咏而水到渠成地出来, 而不是通过不顾学生和作品实际而东拉西扯生硬分析来得到,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新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可见,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同时, 朗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品鉴欣赏的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也是间接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良好人格的重要手段, 为他们以后走向广阔的社会天地打下良好的基础。脱离了这些特有的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将混同于其他众多学科而失去了学科个性, 并因此走向枯竭和衰微。因此, 重视朗读教学, 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重新恢复语文教学勃勃生机的重要手段。

朗读教学虽然是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策略, 但是对朗读教学的质疑也随着人们研究的深入而变得越来越尖锐。语文教学书声琅琅, 但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强, 大多数学生处于一种字面上的阅读的肤浅层次, 而没有走到文字背后体会作者在文本之外的弦外之音, 从而丧失了朗读作为一种重要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当今天我们重新拾起这个话题时, 必然牵扯到朗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比如在课堂上该如何优化朗读教学, 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 该如何具体落实?朗读量多少才恰当?怎样使朗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强迫?

一、利用范读, 创设情境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教师的范读是最为直接和亲切的, 是火种、是催化剂。它能让学生透过教师的朗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体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并产生共鸣。有的老师说, 我的朗读能力不是很好, 怎么办呢?其实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精彩的范读就是对于原作的生动阐释, 善于运用, 会有很好的效果。对学生而言, 能在教师或现代教学媒体的范读中体会原文包含的内容、感情, 把握角色的特点并感同身受, 进入角色, 那就是受到了最好的语感教育。对此, 我的体会也非常深刻。比如在教学《春》《背影》《桃花源记》等课文时, 我就通过自己范读或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范读来实践教学。记得我上朱自清的《背影》时, 铃声响起, 我就播放电视散文的朗读, 凄凉的背景音乐响起, 全场一片寂静, 课堂一下子笼罩在浓浓的感情氛围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非常认真, 而且基本都能初步把握住文章的语言、感情的特点。这对于我的继续教学非常有利, 也可以说是省了不少功夫。

但是,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 没有必要把众多的朗读技巧一一灌输给学生, 毕竟, 我们只是把朗读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 而不是如像培养播音员那样训练精湛的朗读技巧。况且, 作为初中学生, 在种种技巧的限制与约束之下, 很难完全忘我地把感情投入到字里行间, 这势必会削弱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反而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二、适时导读, 感知文本

学生感悟课文内容, 更多的是在课文所描绘的生动的形象中, 在对课文语言、内容的体验中理解。语文课文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学生只有多读, 才能感受真切, 才能“入境”, 才能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受到良好的教育。指导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 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抓住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精神面貌的语段指导学生朗读, 就能训练学生的语感, 准确地把握语言的特点, 感悟文章丰富而深刻的意蕴。我曾经运用多种方法, 适时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章的精妙所在,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文章的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收到很好的效果。

1. 想读法。

学生在朗读过程中一边读, 一边想象, 在脑海中再现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形象, 心理活动或故事场景, 读后让他们尽量地描绘出来。如朱自清的《背影》, 我没有过多地渲染父子之情, 而是让学生朗读感人的细节, 学生走进文本, 与文中人物情感交融在一起, 从他们饱含深情的读书声中我已经知道他们对这种父子情深深有领会。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感知文字内容, 扫除障碍 (如读准字音, 不丢字添字、不重复、不断句, 理解文中关键词句) , 接着浮现形象, 展开想象, 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画面”, 再通过画面品味语言, 然后把握好语调、语气、语速, 边想象边领悟边吟诵。这样反复启发引导, 反复吟读, 学生最终领悟文章, 找到美的感觉。

2.变读法。

就是在读的过程中, 适当地对文章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改编, 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力, 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拿《春》这篇课文来说吧, 这篇文章用词是非常准确、优美的, 为了让学生加深语感的体会, 我就在原文的基础上对个别段落的句子、词语进行了替换, 如把“偷偷地”换成“悄悄地” , 把“钻”换成“长”, 把“闹”换成“叫” 等, 然后让学生自由读一读, 比较一下, 哪个词语更好?为什么?通过我的引导, 让学生感受到底哪个词语用得更好, 更加优美, 符合文意。如此一比较, 学生就能在比较中感知不同句子、词语所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 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演读法。

这是一种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添加适当的表演手段提高朗读兴趣的朗读方法。比如在《羚羊木雕》《皇帝的新装》的教学中, 可以把这篇文章改换成剧本, 以人物对话, 冲突, 化解为内容设计台词, 在班内进行朗读或者表演。在这种表演朗读中, 他们的思维灵感会被激活, 给学生一个创造的“舞台”, 他们自然生成出千百种创意。这样的读法, 让班级的朗读气氛进一步活跃起来, 在这种意味盎然的表演中, 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通过教师的引导, 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朗读, 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同时, 教师可以据此考查学生对课文文句、情节、结构、情感等的理解。朗读是培养学生精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特别是含义较深的语句、段落, 可以在反复的朗读之中让学生品味。我们提倡多读, 初衷是把规范的语言模块整体地储藏到学生头脑中去。通过读, 让学生与语言多次面对面地进行接触, 品尝语言的“原汁原味”, 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感知语言, 积累语言, 走进语言。

三、加强品读, 传情达意

品读就是在赏析中品味情感意境, 升华对文章的理解。特别对于一些思想感情浓厚的文章, 老师滔滔不绝的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朗读, 因为情感绝不是靠灌输讲解得来的。只有通过学生用心去读, 用情去读, 他们才能真真正正地理解文章流露出来的情感。

例如:教学《老王》这篇课文, 我们都知道, 文意的主旨凝聚于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几年过去了, 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由此可以理解整个文本的内容和主题。因此,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突破教学重点的关键所在, 仅仅让个别学生回答, 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是不够的。为突破这个教学目标, 可以设计一个品读环节:

师:可为什么多年之后还会感到“愧怍”呢?

生1:因为他来表示感谢, 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生2:因为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帮助不够。

生3:因为作者不能改变老王的命运。……

学生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是不够的,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文章内容, 通过学生用心去读, 用情去读, 他们才能真真正正地理解文章流露出来的情感, 从而理解整个文本的内容和主题。

师:其实“愧怍”的地方在文中是有所体现的, 请同学们自己找出来读一读。

生读文章, 并找出一些片段来细细品味: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 不知什么病, 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 总不见好。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 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过了十多天, 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 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因为老王是回民, 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 没多问。……

师点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作者对老王的关心够了吗?还可以怎么做?为什么作者当时没有这样去做呢?

生: (热烈地讨论) 好像还不够, 好像在当时作者不能这样去关心老王……

(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作者一家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这篇文章, 作者在字里行间有透露出怨恨之情吗?作者因为什么而愧怍?

生1:作者在字里行间没有透露出怨恨之情, 反而觉得愧怍, 我们看到了老王和作者一家人金子般的心。

生2: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人格魅力。

生3:我觉得该愧怍的是那个年代。

这样一来, 不仅师生互动, 而且生生互动, 课堂气氛热烈。文章的内容和主题不是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学生通过品读来感悟到的。

重视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篇9

有些学校不怎么重视朗读教学, 甚至成了遗忘的角落。在现代多媒体技术普及的趋势下, 语文课堂早已熟悉了多媒体技术的陪伴, 这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有用性和多样性。但是往往许多教师为了追求华美的课堂教学画面, 过多地使用了多媒体技术, 用铺天盖地的声音、图像、文字等多媒体材料冲击着学生的感官感受。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 在经过极大的感官刺激后, 提不起兴致来接着复习课文、复习材料。让学生的注意力很难从屏幕上移开, 这时候多媒体成了课堂的主体, 教师和学生成了课堂的观众, 从而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能力这一新课程理念相违背, 失去了培养学生主体地位的先机。

常言道:熟读三遍, 其义自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增加知识, 丰富阅历。朗读是学生进行阅读时最基础的一种手段, 通过这种手段, 人类可以更丰富地获取材料中的感性知识, 获得作者的间接经验, 促进思维广阔的发展。通过朗读, 学生还能对内部语言进行重构和重新理解,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来重新解读材料,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原文。这不但是学生加强阅读能力的一个手段, 也是学生对课文、教材理解的一个重要手段, 更是学生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推进思维的柔韧性发展的一个手段, 还是学生提高逻辑性和智力发展的一个手段。朗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朗读可以增进对文字的鉴赏力。在进行有声有色的朗读时, 他们会有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身临其境的感觉。读那些节奏和谐、音调铿锵的文字, 无须多做解释, 他们就会有一种美的感受, 从中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 达到思想教学的目的。

朗读教学应重视情感的作用 篇10

一、视听结合, 奠定朗读基础

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的发展与普及, 为朗读课提供了诸多便利。教师可以利用电教设备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视听情境, 为学生的朗读奠定基础。

以《悯农》《枫桥夜泊》等古诗为例, 在朗读之前, 教师可以先播放原声朗读音频, 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基础上体会古诗。如在教学《枫桥夜泊》这首古诗时, 我先播放原声朗读音频, 当播放到“月落乌啼霜满天”时, 我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观看视频, 然后体会一下朗读者在朗读这个部分时为何是这样的语气, 为何要如此抑扬顿挫。由此, 学生在思考中了解了朗读技巧, 为之后的朗读奠定了基础。

此外, 教师还也可以定期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童话和古诗的朗读视频, 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掌握朗读技巧, 丰富情感, 懂得如何利用情感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

二、方法指导, 增强朗读实效

当学生通过视听结合理解了情感对于朗读的重要性后, 我们还要指导他们利用情感朗读的技巧, 增强朗读的实效。首先, 要尽量避免课堂齐读, 虽然这种朗读方式声势浩大, 但不免有滥竽充数的学生, 不利于个体的锻炼。其次, 在学生朗读时, 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句, 然后利用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朗读出来。

以《枫桥夜泊》为例, 在朗读“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着重分析一下“愁”字的含义。如“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愁眠”的意思是什么呢?这样一来, 朗读的效果自然不同凡响。同理, 在朗读古诗《悯农》时, 教师也可以利用上述指导方法来操作。

这样一来, 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掌握合理的朗读技巧, 而且还能丰富他们的情感, 全面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三、课堂活动, 丰富朗读形式

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进行朗读, 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还能让他们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情感, 将文章描绘的情形真实地还原到课堂中。

如《坐井观天》一课, 在朗读这篇课文时, 教师便可以邀请一名学生扮演青蛙, 一名学生扮演小鸟, 然后带着感情进行朗读。一开始, 学生的朗读比较生硬, 但是通过反复练习, 他们逐渐掌握了这篇课文的精髓, 并让朗读变成了“辩论”。考虑到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和内容结构, “辩论”不正是最合理的朗读方法吗?

由此可见, 围绕有趣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朗读, 既能丰富学生的朗读技巧, 还能让他们懂得怎样朗读才是真正的朗读, 既而改变他们在以往朗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此外, 通过朗读, 学生还可以间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上一篇:工程监理与安全施工下一篇:油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