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及入学情况

2024-05-01

残疾儿童及入学情况(精选6篇)

篇1:残疾儿童及入学情况

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档案目录

1、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统计表; 2、8-14周岁残疾儿童少年户口花名册;

3、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册;

4、彭阳县义务教育在校残疾学生花名册;

5、户口本、残疾证复印件;

6、教师家访记录;

7、资助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的记录、图片。

篇2:残疾儿童及入学情况

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推动残疾儿童的就学工作,使残疾儿童更好的接受教育,**县**镇妇联对残疾儿童入学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详细地查看了各村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情况,对残疾儿童的家庭情况、致残原因、生活和学习状况进行了了解,并与部分不能正常入学的残疾儿童家长进行了沟通,了解了他们不能入学的原因。为了达到尽快解决这一弱势群体的教育、生活和康复问题,巩固普九成果,促进我镇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适龄残疾儿童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就学现状

据初步统计,我镇现有6-15岁的适龄残疾儿童26名,其中男童12名,女童14名,在校残疾儿童11名,占适龄残疾儿童总数的42.3%。调查中发现,在校残疾儿童多属于村中有小学的村庄,由于就近上学比较方便,并且家中经济条件较好,家人对教育重视;而失学残疾儿童大多集中在离学校较远的村庄,由于地理因素的制约,交通不便,家人送子女入学困难,特别是残疾儿童入学更困难。

(二)生活现状

近年来,我镇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政府重视残疾儿童管理工作力度加强,投入增加,民政部门和残联的工作使一部分孤残儿童得到了救助。但是,我镇残疾儿童扶贫、康复工作仍步履维艰,边远村部分残疾儿童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得到解决,特别是多残家庭,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是残疾人,残疾儿童更是缺乏照顾,安全难以保障。

二、适龄残疾儿童未入学原因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在14名失学的残疾儿童中,有2名只上过幼儿园,有5名小学未毕业,有2名初中未毕业,有5名儿童全完未上学,无一例按要求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导致残疾儿童不能按时入学或不能按要求完成学业的原因:

1、部分家长对残疾人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而使部分残疾儿童失学;

2、部分家长对特教学校认识不足,尤其是智障儿童的家长不愿将孩子送到特教学校就读;

3、部分残疾儿童生活不能自理而无法上学;

4、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不足使得他们得不到系统的康复和训练,对今后的学习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三、残疾儿童就学、生活问题对策及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残疾儿童入学。大力宣传和实施《义务教育法》使全镇人民进一步认识到九年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开展对残疾儿童家长的培训,使其认识到对残疾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在全社会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

扎实开展脱贫帮扶,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大多数残疾儿童父母能参加生产劳动,但由于孩子需要照顾脱不开身,一方面可以申请低保救助或者无固定收入救助,解决残疾儿童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业指导、小额贷款等就业服务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帮助他们实现自主就业和自谋职业。

成立助残教育基金,加快特殊教育发展。对经济上有较大困难的残疾儿童给予跟踪扶持,形成较稳定的计划救助体系,使残疾儿童能够充满信心,集中精力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制定有利于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均应给予资助。

建立专业康复训练机构,加强学前康复教育。残疾儿童康复的最佳时机是0—6岁,对他们越早进行干预,康复效果就越好,残疾对日后生活、工作的影响就越小,及时为残疾儿童开展康复治疗,为将来入学接受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普及卫生保健常识。提倡优生优育,做好婚前检查和产前检查,加强地方病和流行病的防治工作,从残疾儿童出生前的母婴体检加以控制,提高婴幼儿的健康水平,减少残疾儿童的新生率。

篇3:残疾儿童及入学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镇2008~2010年3年所有托幼机构和小学的新入学入托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资料, 以及疫苗补种资料。

1.2 方法

首先组织科室人员、中心小学及相关幼儿园的保健老师及村医进行验证相关知识培训与考核, 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 学生在办理新生报名入学手续时, 由老师收缴预防接种证, 并填写《入托、入学新生接种证查验和免疫状况登记表》;对没有预防接种证或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未齐全的儿童,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到预防保健科进行补证、补种。

2 结果

2.1 预防接种证查验情况

全镇共核查3318名新入托儿童, 持证儿童2844名, 补证人数474, 持证率85.71%, 补证率100%。其中入托儿童持证率为89.38%, 入学儿童持证率为82.80%。2010年持证率最低, 为77.05%, 见表1。

2.2 疫苗漏种、补种情况

在补种疫苗时, 严格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漏种儿童的补种原则进行, 本次应补种儿童916人, 实补种合格人数903人, 补种合格率达98.58%。各疫苗漏种、补种的具体情况, 见表2和表3。

3 讨论

做好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 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需要[2], 也是落实各级卫生、教育主管部门的具体部署, 预防和控制学校传染病发生、流行, 保护儿童的身体健康, 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需要。但就本次查验工作的分析结果来看, 出现了补证及补种人数多的现象, 同时补种跟踪工作不到位, 究其原因如下:

补证人数多: (1) 儿童家长未能认真保管, 不知道预防接种证是入托入学的必备证件。 (2) 周边乡镇和外地儿童来我镇入学人数增多, 这部分儿童离家远, 接种证遗失多, 而他们的预防接种单位接种卡管理存在问题, 网上无法核查信息, 对补证、补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2010年的儿童预防接种证持有率较2008年和2009年低, 原因是2010年乡镇合并及新城镇规划建设, 造成人口的大量迁移, 加大了接种证的遗失。

补种人数多:从表2可以看出, 首先每年小学的补种人数明显高于托幼机构, 其次每名儿童都接受过免疫接种, 由于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已实施产房接种, 接种率达到了100%, 出现零补种人数;白破、流脑、乙脑疫苗补种人数较多, 而这三种疫苗都是大年龄组儿童加强免疫的疫苗。由此说明, 因为孩子免疫力逐渐增强, 大年龄组儿童家长思想上对接种已不太重视, 加之对免疫程序不熟悉、对接种剂次和接种时间认识不清, 造成了疫苗的迟种、漏种, 尤其是多针次疫苗的脱漏。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补种人数的增加。

从表3可以看出, 补种工作虽然已基本到位,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补种率都达到了90%以上, 但实际操作时仍困难重重。儿童家长对补种缺乏认识, 甚至持无所谓的态度;学校老师不重视, 态度不积极, 跟踪补种不到位, 造成了多次反复发放通知, 多次组织集中补种。

建议: (1) 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协调配合, 学校、托幼机构应高度重视, 明确责任, 将查验预防接种证纳入报名程序, 并在报名须知中实行告知制度, 指定专人负责, 严格把关, 确保工作切实到位; (2) 加大宣传力度, 不仅宣传预防接种意义和相关知识, 还要宣传免疫接种证制度, 让家长从思想上认识到儿童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妥善保管接种证, 积极主动地带儿童按免疫程序按时参加预防接种, 真正提高儿童的持证率和接种率; (3) 建立补种跟踪制度[3]。补种是查验工作的目的, 要做好这项工作, 首先要做好老师、家长和接种医生三方面的配合, 查验后对漏种儿童及时予以补种, 老师跟踪补种情况, 确保补种工作到位, 以达到提高儿童的整体免疫水平, 构筑校园免疫屏障, 预防和控制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在学校发生和流行。

摘要:目的 通过对我镇所有托幼机构及小学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 了解校园内儿童的免疫接种情况, 探索切实可行的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管理方法。方法 收集我镇连续3年的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的查验和疫苗补种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入托入学儿童3318名, 有预防接种证的2844名, 持证率85.71%;入托儿童持证率高于入学儿童;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出现零补种数, 其余疫苗补种率依次为: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96.43%, 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98.21%, 麻疹减毒活疫苗96.43%,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97.58%,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90.91%, 流脑疫苗98.60%。结论 入托、入学儿童免疫规划疫苗的补种工作已基本到位, 但持证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预防接种,查验,补种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 (卫疾控发[2005]408号) [R].北京:卫生部, 2005.

[2]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2005.

篇4:组织残疾人及儿童乞讨罪罪数研究

一、罪数

简单来说,犯罪主体是犯有刑法规定的一个罪还是数个罪即是罪数问题。我国刑法界通说的观点认为判断标准应该是根据犯罪构成的个数。换言之,具备一个犯罪构成的构成一罪,具备数个犯罪构成的构成数罪。但是犯罪构成并不是一个单一概念,因此罪数的判定不能单单以行为的个数来判断。根据一罪构成特征的不同,我国刑法理论将其分为了三种情形,即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和持续犯;对数行为规定了法定的一罪,集合犯和惯犯;数行为处理上的一罪即连续犯、牵连犯和吸收犯。

1、一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即想象竞合犯。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行为人实施了一个符合法律规定的构成要件的一次行为;二是一个行为同时造成了数个分别属于不同犯罪的犯罪结果,从而使其在形式上符合刑法规定的数个犯罪的特征。刑法中一行为只作一次刑法评价的刑法理念导致对于想象竞合犯不构成数罪,而采取从一重罪处罚的原则。

2、行为人实施某一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却发生了基本构成要件结果之外的严重结果,法律规定加重其法定刑的犯罪情形即结果加重犯。其特征:第一,行为人只实施了一种犯罪行为;第二,行为人所造成的最终结果已不能为基本犯罪所评价但与基本犯罪行为有因果关系;第三,行为人对加重结果存在罪过,且对于该罪过刑法有明文规定。同样是因为只有一个行为所以认定为一罪,采取基本犯罪定罪加重结果量刑的处罚原则。

3、牵连犯是指以实现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数个行为之间具有方法(手段)与结果(目的)的牵连关系,分别触犯了数个罪名的犯罪。牵连犯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目的;第二,数个具有牵连关系的行为分别触犯刑法上的不同罪名。在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时,行为人的手段行为和结果行为均是为同一个犯罪目的服务的,有效的行为方法导致了自然的犯罪结果。对于牵连犯,如果刑法另有规定的按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处理,大多情况下应从一重罪处理,一般不实行数罪并罚。

4、包容犯是指刑法分则明文规定,行为人在实施本罪基本构成要件的行为过程中,又实施了本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与本罪构成要件没有逻辑包含或交叉关系的另一犯罪(被包容罪),属于本罪的加重情节,只提高本罪法定刑幅度而不进行数罪并罚的犯罪情形。特征是行为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罪质各异,并且主观上均为故意;本罪与被包容罪的犯罪构成没有逻辑上的包含或交叉关系;本罪与被包容罪之间具有并发或手段与目的关系;具有法定性。对包容犯直接运用刑法条文处罚。

5、转化犯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一犯罪的过程中由于其故意内容以及由此决定的客观行为的变化又触犯了另一较重的犯罪。具备以下特征:轻罪向重罪转化;

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内容和客观行为的变化或者具有其他法定的转化条件;具有法定性。对转化犯直接运用刑法条文处罚。

二、本罪中的罪数

本罪是以暴力、胁迫方法组织残疾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行为。从犯罪构成来分析,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的方法组织残疾人或者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乞讨的行为。使用殴打、捆绑等方式对其人身实行强制手段,使之不敢不能反抗是对“暴力”的认识。以杀害、伤害、毁坏财物等方式相威胁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强制不敢反抗是“胁迫”。通过暴力、胁迫手段行为将残疾人或儿童集中起来进行乞讨是组织行为的体现。在司法实践中,在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对其关押,殴打等暴力行为,也有可能发生拐卖,收买的行为,行为人还有可能教唆其进行抢劫等犯罪行为。在这些纷繁复杂的情形下,我们要以罪数理论为依据进行分析。

1、与非法拘禁罪中的罪数问题。行为人对残疾人和儿童进行关押,扣留的情形应该构成牵连犯。组织行为与暴力、胁迫行为共同构成了本罪的实行行为。通过对被害人身体进行殴打实行人身强制,通过对被害人进行威胁实行精神强制来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或不敢反抗,这侵犯了公民的健康权,生命权。非法拘禁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权。组织者对残疾人、儿童予以关押、扣留是独立地实施了一个非法拘禁行为,该行为不为本罪的实行行为所包容,是实施了两个行为,不构成想象竞合犯、法规竞合犯。行为人实施非法拘禁行为作为一种手段是为了组织残疾人和儿童乞讨这一目的服务的,符合牵连犯构成特征。对牵连犯从一重处罚(法律有特别规定外),由于本罪没有作出特别规定,因而行为人只构成一罪而不构成数罪,在两罪中择一重罪处罚,通常情况下应为本罪。

2、与故意伤害罪中的罪数问题。第一,行为人组织已是残疾的人进行乞讨,犯罪对象之残疾与行为人没有任何关系;第二,行为人为了控制乞讨对象,对其进行辱骂、殴打,其结果是加剧了已是残疾人的残疾程度,但行为人对结果处于过失;第三,行为人为了牟取更大利益,而故意使用暴力,对残疾人、儿童进行殴打加剧已是残疾人的残疾程度或使儿童致残的;第四,行为人为了牟取利益,先故意将儿童等正常人致残,而后再以暴力、胁迫方式组织其乞讨的;第五,行为人基于其他犯罪目的而故意伤害他人,而后再以暴力、胁迫方式组织其乞讨的。对此行为人是否构成数罪,应区分不同情形加以认定。如果行为人未采用暴力、胁迫方法,也未对被害人造成人身损害,则不构成犯罪,当然也就无所谓罪数的问题。行为人为了控制乞讨对象,对其进行辱骂、殴打,这正是组织乞讨行为的方法行为的表现,如果没有殴打、辱骂行为,其组织行为是不可能构成犯罪的,同时也是伤害行为的表现,因此在这种情形下,实际行为人只实施了一个危害行为,当然行为人也不构成数罪,如果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则两罪不存在重合现象,故不成立结果加重犯、法规竞合犯,应以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实践中对行为人以本罪处罚为宜。第三种情形虽然有行为重合之处,我认为应以想象竞合犯认定。行为人先行对他人实施了一个伤害行为,之后又对他人实施了一个组织乞讨行为,在两者均构成犯罪的情形下,他们之间具备了牵连关系,应根据牵连犯之处罚规定择一重罪处罚。行为人基于他罪目的而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因而独立的构成了一罪,之后又在一个犯罪故意支配下实施了本罪行为又独立地构成本罪,因为二者不具有牵连关系因而不构成牵连犯,又由于刑法未将这两种行为进行处罚规定,因而也不构成包容犯、转化犯,因此应当数罪并罚。

3、与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拐骗儿童罪中的罪数问题。两罪中的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均可表现为对其进行收养或奴役等,对被害人实施正当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因其不构成犯罪也就没有罪数的区分必要,对行为人以所实施的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拐骗儿童罪一罪处罚即可。但是如果对被害人进行暴力胁迫方式强迫他们进行乞讨,那么行为人实施了本罪行为,同时还实施了收买被拐卖的儿童、拐骗儿童的行为。这些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应该构成牵连犯。根据刑法第241条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收买被拐卖的儿童又组织其乞讨构成犯罪的则应当以本罪与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罪数罪并罚。拐骗儿童又组织其乞讨构成犯罪的因无法律规定则择一重罪处罚。

刑法中的罪数问题在理论界存在着很多不一致的意见,在司法实践中当然有着更多不一致的声音。在形形色色的犯罪中穿插了多种犯罪行为,需要我们在理论指引下,具体分析,深入比较,合理定罪量刑。

篇5: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工作措施

工作措施

根据县教育局及新庄中心学校的相关文件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工作。为做好德胜完小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工作,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我校特作以下工作措施:

一、加大政策对德胜村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联合县教育和民政等部门,对德胜村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统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做好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宣传动员工作。

四、切实做好困难残疾学生的救助工作,千方百计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

德胜完小 2013年9月5日

德胜完小2014-2015学三类残疾儿童入学

工作措施

为做好新庄乡德胜完小2014-2015学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工作,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根据县教育局及新庄中心学校的相关文件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适龄残疾儿童入学工作,现将本学期三类残疾儿童入学工作,做好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宣传动员工作。积极联合县教育和民政等部门,对德胜村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统计,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加大政策对德胜村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困难残疾学生的救助工作,千方百计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提供更多方面的支持与保障。

特殊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残疾人保障法》和其他法规,对于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也作了明文规定。

德胜完小

2014年9月5日 德胜完小2014-2015学三类残疾儿童入学

工作措施

认真贯彻执行这些规定,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是国家、社会和残疾人家长的共同责任。发展特殊教育,对残疾人进行教育、训练和补偿,是提高残疾人素质的根本途径。学校要认真落实特殊教育工作,它不仅能够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获得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成为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成为国家建设的推动力量。

在招生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及“三残”儿童统一登记,保证他们全部入学。

班主任要对智障儿童给予更多的爱心和照顾,同时要让全班同学不歧视他,多关心和帮助他,让他们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是班级的主人。学校每一学年要对“三残”儿童受教育情况有所监督和督查。安排有爱心、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并对其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校长要经常关心和过问随班就读工作,并明确一名副校长或教导主任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对学校服务区内的各类残疾学龄儿童登记造册,为每一个随班就读学生建立完整的个别教育档案 考虑到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建立科学的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将定量和定性、单项和多项、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综合评价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相互促进,发挥评价在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素质发展和改进随班就读教学中的导向作用。

德胜完小

篇6:残疾儿童及入学情况

加强组织领导是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完善运行机制是落实随班就读工作的关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随班就读工作的根本保证,加强教学研究是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适应能力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是推动随班就读工作的前提

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形成领导重视,全社会关心、支持的良好氛围,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

一是政府重视。各个单位要重视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了全镇义务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一个同步,四个统一”,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与义务教育同步发展,并做到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领导、统一检查。把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列入镇有关部门和各个单位工作责任目标,实行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将结果作为各个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是组织机构健全。建立支持保障随班就读工作的三大网络,形成镇里统一领导、学校具体落实的随班就读二级组织管理体系。

二、完善运行机制,落实随班就读工作

(一)完善投入机制

建立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特教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1、镇政府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事业费、基建费列入财政预算。

2、镇财政设立了专项补助费,作为正常特教经费的补充。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全部用于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依法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实行0至15岁特殊儿童普查和登记制度,定期组织残疾儿童情况调查,摸清底子,并由学校、镇二级建立档案。每个残疾学生都建有《特殊儿童受教育档案》和学籍,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监控。

二是认真搞好残疾儿童筛查、鉴别。对筛查对象从受教育情况、社会适应行为情况、智力情况等七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反复观察、论证,以确定其是否弱智及程度。为防止家长对孩子智残的事实不愿承认,对随班就读工作不理解,应建立了家长联系制度,要求学校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耐心向家长解释,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另一方面,要求任课教师及其他知情人严格保密,以免对孩子心理造成压力。

三是防止残疾学生流失,确保他们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随读生由于身体缺陷,存在自卑心理,缺乏进取心,难以管理,而且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极易辍学。为此,学校应采取的措施是:

1、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注重对他们进行潜能开发和特长培养,使家长看到了成果,而且让孩子看到了希望,从而克服了厌学心理。

2、加大对残疾生的救助力度,不让一个残疾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或失学。

3、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残疾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卫生等管理,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4、注重随读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班主任或辅导教师对其进行心理指导,让他们能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四是将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延伸到幼儿园,逐步开展了对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目前,各镇中心幼儿园招收残疾幼儿入园就读,使我镇残疾儿童早期受教育率达到85.5%以上,为实施义务教育奠定了基础。

四、加强教学研究是促进随班就读工作的有效途径

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加强随班就读教学研究,强化教师的特教意识。

一是加强教材研究,对普通教材作了一定程度的处理。小学一年级原则上不降低教学要求,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三,实行两类学生同教材、异要求,对残疾儿童降低教学要求。

二是加强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一体化教学中的个别化教学。学校为每个随读生制定个别教学计划,采用集体 3

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注意正确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给特殊儿童充分参与的机会。

1、注重个例分析,实行分层教学,适应不同智力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2、所有任课教师在上课时都能针对随读生的特点,恰当对其进行优先提问、板演、面批作业、个别辅导等。

3、运用投影、录音、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使每个残疾学生能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五、培养学生适应能力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任务

上一篇:考研英语推荐信下一篇:萤火虫灯读后感10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