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建筑

2024-04-14

藏传佛教建筑(精选6篇)

篇1:藏传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论文:藏传佛教建筑研讨-文化建筑论文-建筑论文 ——文章均为 WORD 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寺庙及建筑概况

1)包头市美岱召。美岱召位于内蒙古包头市萨拉齐镇,是蒙古地区建造最早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之一。该寺在明代曾为阿拉坦汗的家庙,或称汗庙,并位于金国之都大板升城。因此,寺庙具有城寺合一、政教一体的独特形制。后随 中心的东移以及政权的更替,城堡逐步改扩而成为寺庙,清时降为由呼和浩特喇嘛印务处管辖的召庙。该寺原名灵觉寺,乾隆五十二年(1787),清廷赐名“寿灵寺”。寺庙建筑以汉式建筑为主。寺庙有大雄宝殿、西万佛殿、东万佛殿、八角庙、护法神殿、两廊庙、天王殿、吉瓦殿、白马天神殿、佛爷府、公爷府、太后庙、庙等殿堂、院落。建筑外围有城墙,城略呈方形,方城墙体四角有重檐歇山顶角楼。因由城改为寺庙的独特建寺历程,宫殿、府邸与寺庙建筑相互融合,构成一体。现属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 1)。

2)包头市五当召。五当召位于包头市石拐区,是目前内蒙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蒙古学文寺之一。乾隆十四年(1749),高僧阿旺曲日莫在吉忽伦图山始建寺庙。该僧曾受教于多伦甘珠尔**,并在 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精研显宗学。七世 赐予其“洞阔尔班迪达”称号,故在蒙古之地弘扬时轮经法成为其意愿,寺庙最初创建的经殿即为时轮殿。七世 赐名“巴达格尔禅林”,俗称五当召、宝唐图庙、吉忽伦图庙。乾隆二十一年(1756),清廷御赐满、蒙、汉、藏四体“广觉寺”匾额。寺庙建筑风格为藏式建筑。该寺有时轮殿、护法殿(又称黄庙)、大雄宝殿、阿会殿、显宗殿、菩提道学殿 6 座大殿,洞阔尔**府、章嘉**府、甘珠尔**府 3 座拉布隆及 1 座供奉历世**舍利塔的苏布盖林。寺庙建筑共计 2500 余间,占地面积近20hm2。现属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 2)。

3)包头市梅力更召。梅力更召位于包头市九原区,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经两次迁建,形成现在包头市九原区的位置和规模,是原乌拉特三大名寺之一。梅力更召及其管辖的西公旗寺庙以翻译藏文经典,并以蒙语诵经而著称。鼎盛时期(清朝末期)的梅力更召全部建筑面积为4520m2,占地面积 24000m2,七个仓和两个甲坝共有禅房 200 余间,各殿内供俸大小佛像神龛 5000 多尊。

时期毁坏严重,现寺庙主体建筑风格为汉藏结合式建筑。梅力更**拉布隆及佛仓占据寺庙中心区位,其西侧为大雄宝殿,北侧有大庙仓院、西达喇嘛仓两进院,其东侧有乔尔吉上师仓三进院、固始上师仓两进院,寺庙最北端为席勒喇嘛仓两进院,另有 8 座佛塔。1999 年被列为包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见图 3)。

4)包头市昆都仑召。雍正七年(1729),两名青海游僧在地方信众的支持下初建该庙,称吉日嘎朗图庙。后经 20 余年的建设,该寺成为规模宏大的寺庙。因寺庙位于昆都仑河畔,故俗称昆都勒庙,也称昆都仑召。该召是乌拉特中公旗的三大名寺之一,也是原乌拉特中公旗唯一用藏语诵经的寺庙。据传乾隆年间清廷御赐“法禧寺”匾额。寺庙主体为藏式建筑,有部分汉藏混合的建筑形式。现存建筑有大雄宝殿、东**府、王爷府、绿度母殿、天王殿、小黄庙、玛尼殿和 3 座白塔。现属包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见图 4)。

5)包头市包头召。包头召,又名福徵寺,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北梁高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土默特蒙古族巴氏家族的家庙。据《包头宗教史料》记载:福徵寺盛期召院的建筑物,除大殿和天王殿过厅建于全院中心外,在它的左右两侧,还有对称的东西跨院四所及南边的场院一所。庙宇、临街旺铺、居所、马棚等应有尽有,是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包头召建筑群在 期间遭到了毁灭性打击,除大殿和天王殿之外,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庙内院落被私自侵占,直到 1986 年才由巴氏家族重新管理。现寺庙已经被周围杂乱无章的建筑所淹没,栖身于小巷尽头,很难找到。只剩一个天王殿作为入口,寺庙大殿为汉藏式建筑,建筑形态优美,保存完整。1999 年被列为包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见图 5)。

6)包头市百灵庙。百灵庙位于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镇,原属乌兰察布盟喀尔喀右翼旗(俗称达尔罕贝勒旗)寺庙。康熙三十九年(1700),喀尔喀右翼部第一任扎萨克和硕达尔罕亲王本塔尔之子诺内出资,按照归化城小召式样新建寺庙。最初,作为诺内亲王家庙,只有 1 座大雄宝殿,后陆续扩建为规模宏大的旗庙。康熙年间清廷御赐满、蒙、汉、藏四体“广福寺”匾额。现属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建筑风格以汉式建筑为主,兼有藏式建筑。寺庙香灯师房舍 8 座,膳房 5 座,庙仓 5 座,由全旗四个佐领各建 10 间僧舍共计 40 间以及后来僧人自建的房舍 360 余座,蒙古包 300 余座。

中寺庙严重受损,仅存大雄宝殿、显宗殿、丹珠尔殿、甘珠尔殿、天王殿、密宗殿、医学府 7 座殿宇。1999 年被列为包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 6)。

7)包头市希拉穆仁召。希拉穆仁召地处归化城席力图召席力图呼图克图所辖地———希拉穆仁河畔,系席力图召 4 座属庙之一及避暑庙。乾隆三十四年(1769),时任呼和浩特掌印扎萨克达喇嘛的第六世席力图呼图克图阿格旺罗布桑达瓦以私财于归化城北 150 里处希拉穆仁之地新建寺庙,习称席力图希拉穆仁庙、北席力图召。大雄宝殿仿效 扎什伦布寺而建。寺庙由席力图召管理并由主庙委派达喇嘛管理该庙。寺庙主体建筑风格为汉、藏结合。解放前,该庙有大雄宝殿,天王殿、5 间玛尼仓、5 间经会仓、膳房、审讯厅、呼图克图拉布隆、舍利殿(内供六世席力图呼图克图舍利)等建筑及 11 座庙仓。现存建筑有大雄宝

殿、佛爷府、护法殿、玛尼殿、天王殿等。1999 年被列为包头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 7)。

8)夏日朝鲁寺。夏日朝鲁寺位于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新宝镇,寺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 年),盛期建筑共有 4 个殿堂,分别是大雄宝殿,西殿(药师佛殿),东殿(波罗经殿),农乃殿(法会殿),另外还有 1个**府。主要建筑形态为藏式建筑。现建筑仅存 1 座大殿保存完好,西殿和东殿只有局部墙体残留,屋顶部分全部塌陷。寺庙暂无喇嘛**,虽供奉佛像,但佛事活动已经停止。目前为止未列入文保单位(见图 8)。

本次调查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实地调查、询问核实等手段,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初步掌握了包头市藏传佛教寺庙建筑遗产概况,为下一步包头市藏传佛建筑资料立档工作提供了第一手基础资料。包头地区的藏传佛教建筑有以下特点:1)包头地区的藏传佛教建筑多数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因而多数寺庙建筑遗产在 中未受到彻底的毁坏,保留明清建筑遗产较为完整,这对内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2)包头地区寺庙从选址、布局到建筑单体均受到汉、藏两种建筑文化的共同影响。整体地区各寺庙建筑风格从藏式逐渐演变为汉、藏混合的形式。3)包头地区很多寺庙建筑文化遗产因年久失修而面临衰败或坍塌的危险,因而急需对包头地区藏传佛教建筑进行必要的保护研究和修缮工作。

篇2:藏传佛教建筑

佛教及佛教建筑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建筑相关内容的阐述,分析其对于人们生活和城市布局的各方面影响,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对于佛教这一宗教建筑的重视和保护。

关键词: 佛教;佛教寺院;

舍宅为寺

1.佛教产生的原源及保护佛教建筑的重要性

在我国古代曾出现过多种宗教,比较重要的是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其它还有摩尼教、袄教、天主教、基督教、本教„„等等。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有宫殿、庙宇、住宅、祭祀和宗教建筑,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形式,意义和作用等。当然这些对我们认识和掌握古代建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有关佛教及佛教建筑的了解和认识很有必要,加大宣传和教育以保护现存佛教建筑。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的古印度,传入中国,大约是在汉朝,很快受到广大百姓的信奉,也受到传统者的重视与扶持,朝廷组织专人传译经书,讲习教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5-6世纪)形成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第一高潮。佛教主张“普渡众生”的思想,唐朝是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盛期,几代帝王都崇信佛教,他们在京都设立伊经院,聘请国内外高师,培养了大批高僧学者;在各地兴建宫寺,使其逐步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佛寺建筑因而也成了中国古建筑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西藏大约在10世纪后期形成了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密宗佛教特别讲究仪规,对设坛、供奉、诵咒、授戒等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内部管理与组织也十分严密,佛寺中不仅有总管和尚,而且还设有管纪律,查违法,领众颂经,管理学经,辩论,考试等方面的专职喇嘛。由于实行政教合一,不仅寺院中僧职也起到官职作用,总管还代表寺院出席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密宗佛教的节日有正月的祁愿法会,四月的佛诞生,六月的雪场节,七月的望果节,这些节日由于与当时民间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因而持续时间长,参与的人数多,在西藏几乎全民信教,这些佛节也几乎都成了全民的盛大节日。实例有:西藏拉萨布达拉宫[1],为现存举世瞩目的著名建筑之一。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佛教是属于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大约在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称为南传佛教。傣族地区的佛寺既直接受到缅甸泰国佛寺的影响,又结合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一种佛寺形制,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佛殿,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很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

2.汉传佛教

流行于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通称汉传佛教,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这就是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九华山(地藏)和浙江普陀山(观音)藏传佛教分布在西藏、甘肃、青海及内蒙一带,以拉萨、以日喀则为中心。南传

佛教范围很小,仅限于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地,其佛寺平面与建筑风格,与中土大相径庭。五台山传说是文殊菩萨诵经礼拜、宣讲佛法之所[2]。因此五台山是文殊菩萨、峨眉山是普贤菩萨、九华山是地藏菩萨和浙江普陀山是观音菩萨。五台山的殊像寺是供奉文殊菩萨的寺庙,寺中文殊的佛龛背面塑着三世佛、即药师、释伽、弥陀三佛。让三佛居于文殊背面倒座上,是极其特殊的,很不合一般寺院惯例。

3.石窟

石窟是开凿在山崖壁上的石洞,是早期佛教建筑的一切种形式。印度佛教石窟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精舍式僧房,方形小洞,三面开凿小龛,供僧人在龛内坐地修行,一种为支提窟,山洞面积较大,洞中靠后中央立一佛塔,塔前供信徒集会拜佛,石窟传入我国约在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流动出现在丝绸之路的沿途。现在发现早期的石窟是位于新疆的克孜尔石窟。中国的石窟来源于印度的石窟寺,后者是在石窟的后部设一不到顶的石塔,作为信徒膜拜对象,窟侧常设小室数间供僧人居住。著名的有敦煌鸣沙山、大同云岗、洛阳龙门、天水麦积山、太原天龙山等。它们大半集中在黄河中游及我国的西北一带,鼎盛时期是北魏至唐,到宋以后逐渐衰落。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佛教建筑还不是石窟而是大量的佛教寺庙。九华山被唐朝廷赐封为地藏菩萨的道场。例如保存到今天的———大慈恩寺、兴教寺、香积寺等[3]。自从佛教传入我国,就开始发展建设佛教寺院。也可以这样说:凡是佛教寺

院都是由大型的,高级的合院建筑殿阁楼台共同组成的。

由敦煌壁画等间接资料,隋唐时期佛寺的主体部分,仍采用对称布局,即沿中轴线排列山、莲池、平台、佛阁、配殿及大殿等,其中殿堂已渐成为全寺的中心,而佛塔则退居到后面或一侧。密檐式塔除嵩岳寺塔为十二边形外,隋、唐多为正方形,辽金多为八边形。单层塔的平面有方、圆、六角、八角多种。北魏洛阳的永宁寺采取了“前塔后殿”的布局方式,依然是突出了佛塔这一主题。另一类以殿堂为主的佛寺为数很多,特别是某些“舍宅为寺”的寺院,为了利用原有房舍,常“以前厅为前殿,后堂为讲堂”,例如北魏洛阳的建中寺。

4.佛塔

佛塔原是佛徒膜拜的对象,后来根据用途的不同而又有经塔、墓塔等。塔作为宗教建筑,随佛教传入中国,早期的塔都是木塔,如中国的第一座塔洛阳白马寺塔,这座九层的宏大木质建筑几十年后即被焚毁,有中国古代摩天楼称的洛阳永宁寺塔。在山西应县,矗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木塔。它以挺拔的身躯,端庄的造型和悠久的历史被国内外建筑学界称之为建筑瑰宝,又被人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塔”,这就是应县佛宫寺释伽塔,俗称应县木塔。我国的塔,早期受印度健陀罗的影响较大,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发展了自己的形式,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几种。藏传佛塔以北京白塔为例,其位于北海琼华岛南麓永安寺,顺治帝根据西藏喇嘛诺门汗建议而建,为藏传佛塔,塔身白色、宝瓶形状,最大直径14米,上面承托伞盖宝顶。

5.传教寺院

佛教寺院布局特点明显: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均坐落在中轴线上,两侧廊房及钟鼓楼均以中轴线互相对称分布;讲究中轴突出,左右对称。寺内主要殿堂之间,又组成各个小四合院形式,即互相分隔,又彼此贯通,符合我国传统古建筑的特征。城市里的道路尽端,常常对着寺院[4]。寺院也就成为一个端,也就是对景。如北京的隆福寺、临汾的大云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等等都是如此。佛寺里的一种建筑———古塔,在城池规划中组织在街道的尽端,构成城市的美景。苏州的报恩寺塔,就是面对大街的,行人走在大街面对高塔,形成城市的对景。

6.发出倡议

研究和学习佛教文化及佛教建筑对发展佛教、传播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佛教建筑有着特殊的特征,它有着地域性、同质性、特殊性。历史上不同时期影响也不同,至今留下来的佛教文化遗址和遗物对今天来说都是非常的珍贵,我们应该尽全力去保护和修缮。注意佛教本土化所代来的影响或佛教的地域性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地图》 光明日报出版社 胡淼森,蒋祝平著2005.03第一版

2.《中国古代建筑二十讲》 楼庆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书店 2004.4.第三版

篇3:包头藏传佛教建筑文化的历史渊源

1.1 元朝藏传佛教文化与蒙古社会的联系

藏传佛教初次传入蒙古并且在蒙古地方开始传教应该始于元朝。公元1253年, 忽必烈南征归服云南的大理国, 继而进兵西藏, 统一了西藏的十三州之后, 将当时藏传佛教萨迦派的领袖萨迦寺第四代寺主萨班·贡噶坚赞封为“帝师”, 授权管理西藏的政教两权, 并将其侄子八思巴带回大都, 封为“帝师”, 供奉起来。

藏传佛教虽然在元朝初年就传入了蒙古社会, 但是客观的说当时的藏传佛教只属于皇室贵族上层统治者所信奉的宗教, 并没有在普通民众中传播, 而单纯的依靠当时贵族在统治中心传播, 因此, 大规模的传教活动并没有展开, 广大蒙古人大多信仰的是主张万物有灵的原始多神宗教———萨满教。萨满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没有固定的聚会活动场所, 它的建筑文化并不发达, 明确的宗教建筑仅有敖包。同时, 蒙古人自身传统建筑文化也仅仅是蒙古包。随着元王朝的没落, 蒙古贵族退回漠北一度失去了与西藏的联系, 因此在元末明初时期藏传佛教在蒙古社会曾经一度消失。

1.2 明朝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的传播

由宗喀巴大师在14世纪创立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在明代开始兴起, 为了扩大影响力和势力范围, 积极对外寻求援助。明万历六年 (公元1578年) 应蒙古土默特部落领袖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孙———俺答汗的邀请, 当时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哲蚌寺寺主索南嘉措在刚刚落成不久的晴好仰华寺与之会晤。正是这次会晤在经历了元末时初的长期战乱之后, 又一次开启了藏传佛教向蒙古地方的传播, 至今未曾中断过。

在本次法会上, 俺答汗与索南嘉措还互赠了称号, 索南嘉措赠给俺答汗的称号是“转干金轮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2], 意为聪明智慧的转轮法王, 而俺答汗赠予索南嘉措的称号则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1]。这是有据可查的第一次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被称为达赖喇嘛, 通过互赠称号, 索南嘉措从哲蚌寺的寺主变为达赖喇嘛, 俺答汗承认索南嘉措作为整个藏传佛教领袖的地位。之后, 格鲁派的上层喇嘛, 将宗喀巴最小的弟子根敦朱巴和哲蚌寺的前寺主根敦嘉措分别追认为第一、二世达赖喇嘛, 而索南嘉措则被称为三世达赖。

这次会面后, 俺答汗回到土默特后大力宣扬藏传佛教并将自己的“大明金国”都城———“大板升城”, 改建成一座格鲁派寺院, 这就是今天屹立在包头的美岱召, 美岱召也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蒙古所建立的第一座寺庙。

明万历十一年 (公元1583年) 俺答汗去世后, 索南嘉措就一直在土默特地区传教, 明万历十六年 (公元1588年) 索南嘉措应万历皇帝之邀从内蒙古前往北京, 途中不幸圆寂。次年, 俺答汗的玄孙在今天包头的苏卜尔盖村出生, 被格鲁派上层认定为四世达赖喇嘛云丹嘉措, 这是迄今为止, 唯一一位蒙古族的达赖喇嘛。从此之后, 格鲁派便以土默特为起点在蒙古草原开始广泛传播, 蒙古民族无论是贵族还是普通群众都开始全面接受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成为蒙古民众的精神支柱。

1.3 清朝藏传佛教文化在蒙古地区的发展

明末清初, 藏传佛教在包头地区乃至内蒙古地区的传播受到战乱的影响, 出现衰落。在入关之前满州统治者已经认识到:要想征服蒙古人, 单凭军事武力是绝对不够的, 还要笼络蒙古人的人心。因此, 满州统治者十分推崇在蒙古社会根深蒂固、影响颇大的藏传佛教。于是, 早在努尔哈赤建后金前, 就在辽宁新宾县修建了藏传佛教寺庙。

随着蒙古诸部逐一归顺清廷, 清廷开始大力推广藏传佛教, 格鲁派在内蒙古的传播更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朝的不断经营和总结, 清朝皇帝深谙藏传佛教对统治蒙古地方, 从思想上削弱蒙古人豪强尚武的精神的重要性, 因此康熙帝曾说, “建一寺胜养十万兵”[4]。乾隆帝更直截了当地指出, “本朝之维持黄教, 原因众蒙古素所皈依, 用示尊崇为从宜从俗之计”[5]。在五朝先后150多年的时间里, 仅包头就修建了近百座藏传佛教寺庙。

2 中原汉地文化的北渐

2.1“走西口”移民初见端倪

包头地区的“走西口”活动早在明代就已经初见端倪[7] (见图1) 。当时这些跨越边境而来的汉族百姓, 发挥各自特长, 从事农业及各种手工业活动, 极大地促进了土默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对于长期游牧, 住在毡帐中的蒙古人而言, 建造一座土木结构的居所或寺庙是十分陌生的。俺答汗通过容纳叛民、虏掠边民、招募劳力等方式, 将大量中原汉族工匠带到土默特为其修筑宫殿, 建寺盖庙。从存留至今的一块美岱召泰合门的匾额题记“大明金国丙五年, 戊戌月, 已巳日, 庚午时建。木作温伸, 石匠郭江”[3], 以及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美岱召大部分建筑的风格, 可以证实这一点。当时如果没有大量的汉人工匠的帮助, 指导和劳作, 估计这些规模宏大的建筑工程也是无法完成的, 他们不仅带来了建筑技术, 也带来了当时稀缺的建筑材料。

明代汉民的迁徙定居, 为清代更多汉民的“走西口”奠定了基础。清初大规模的西北平叛为“走西口”形成提供了直接推动力。清代早期, 为了边疆的安宁, 康熙皇帝曾三次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此后, 清政府在蒙古地区长时间驻守大量军队, 为解决西征军队和驻守蒙古军队的军需和日用品供应, 直接促成了土默特地区的旅蒙商贸易和农业垦殖。当时清廷出于边境防务、军事统治、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 允许晋陕边民进入土默特地区和鄂尔多斯地区圈地垦田, 发展农业。同时由于陕北和晋西北恶劣的生态环境和贫瘠的土地无法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 迫使大量的边民走上了漫漫西口路。这些人中也不乏能工巧匠, 为后来的包头地区藏传佛教寺庙建造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清朝前期的包头地区带来了藏传佛教寺庙修建的高峰。这一点从包头地区现存的藏传佛教寺庙的空间布局, 建筑形式以及装饰装修都有所体现。

2.2“走西口”促进民族融合

“移民是文化传播最活跃的载体, 特别是在没有现代化传媒的古代更是如此;年复一年的走西口活动, 沟通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渠道, 并直接影响现代该地区文化的形成与发展”[6], 一代又一代的陕、晋等地汉族人跋山涉水, 来到西口外放牧、佃地、受雇、垦荒、贩卖、从事小手工艺以求养家糊口。以包头地区为中心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位于蒙古高原与中原交界处, 历来是民族交流的前沿地带。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耕文化虽存在巨大的差异, 但随着蒙汉两族人民杂居共处, 蒙古社会的民族成分被改变, 加速了两个民族融合, 蒙汉人民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等方面广泛而直接的交流, 也使农耕与游牧文化相互碰撞、渗透、影响, 丰富了包头地区当地的文化构成, 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西口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宗教信仰方面, 蒙古族所信仰的藏传佛教和汉族所信仰的汉传佛教虽有不同之处, 但基本教义却是一致的。位于山西的五台山既是汉传佛教信众的圣地, 同时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都会有众多蒙古族藏传佛教信徒从内蒙古出发到位于杀虎口之南的五台山朝拜, 而这条路也正是当年山西北部地区汉族群众“走西口”前往内蒙古的路。正是在这条路上, 蒙汉两族人民进行着交流和互动。今天包头地区现存的藏传佛教寺庙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五台山佛教寺庙建筑的影子, 恐怕和这条路也有必不可少的关系。

3 蒙古草原文明的影响

3.1 宗教信仰的变迁

任何民族的历史少不了宗教活动, 各民族文化在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中都和各种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格鲁派传入之前, 蒙古民众普遍信仰一种原始的宗教———萨满教。萨满教崇尚神通, 教义简单而素朴, 宗教仪轨却野蛮而残酷。由于当时的土默特地区因信奉萨满教宰杀很多骆驼和马匹祭祀亡灵, 甚至残忍的推行夫死妻殉的恶习, 严重破坏了当时并不发达的生产力。因此, 俺答汗在与索南嘉措会面后, 决定废除萨满教信仰, 改信仰不杀生的藏传佛教, 这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然而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是在与萨满教不断妥协和斗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与佛教在西藏与当地原始的宗教长期斗争最终发展成为藏传佛教的历程异常相似。

祭敖包就是在萨满教被藏传佛教所取代的时候, 藏传佛教巧妙的吸收了一些当时蒙古人都喜爱的一种萨满教的活动形式 (如图2所示) 。敖包是由石块、土和草堆积而成, 最初是用来作为路标和界标, 后来发展成为祭神敖包。敖包之神被视为民族或部落之首位保护神, 是萨满教和藏传佛教合一的产物。藏传佛教传入之前, 祭敖包主要由巫师念经或跳神, 后来则改由喇嘛念经祈福, 祭祀仪式首先由主祭大喇嘛在敖包向五方洒清水, 然后跪拜念经。

3.2 游牧文明的遗存

包头地区的蒙古族民众, 在定居土默特之前漫长的历史环境中, 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为了适应这样的生产、生活习俗, 蒙古族人民创造出一种便于搬迁、易于组装、拆卸、搬运的活动帐篷式居住建筑———蒙古包。蒙古包这一承载着蒙古民族固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居住形式并没有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消失, 而是与很多固定的土木结构建筑并存, 形成了两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建筑特色。

在藏传佛教寺庙中, 蒙古包这种古老的建筑形式也得到了保留和继承, 用于储物和冬季进行佛事的场所。寺庙中往往利用蒙古包保暖适用的特点, 秋后将蒙古包建在寺庙院内中心或大殿的前面, 体量硕大, 一般固定其位置不做移动, 多用砖石垫起地基, 用于防潮, 包内设置地炕并铺以红毯, 正面放置佛像, 其他陈设和寺庙殿堂内部基本相似, 充裕着浓厚的宗教氛围, 来年春季再拆除, 秋季再搭建, 十分便捷 (见图3) 。

参考文献

篇4:藏传佛教建筑

关键词:藏传佛教建筑;印象派;光影;色彩

中图分类号:TU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64-01

一、藏族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藏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一支,数量上也是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数量比较大的,它主要是从青藏高原西南以西藏为主的区域发展起来的民族。详细来说的话,藏族以雅鲁藏布江南岸的雅砻部落为核心,逐渐融合周边的一些小部落而形成的。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雄伟瑰丽的青藏高原,他们经过不断的繁衍和生活,创造出属于他们独特的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對整个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在研究生二年级期间,曾经在青海藏族地区有过写生经历,我们是在六月份去的青海省互助县的北山林场,并在写生的过程中参观了位于甘肃省天祝县的天堂寺。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南70多公里处的大通河北岸,有个气象万千的天堂寺,当地所在的乡政府就简称为“天堂乡”,附近古朴的镇子也叫“天堂镇”;又因乡镇之北有巍峨的玛雅雪山,故而人们把天堂寺又美名为“雪域明珠”。天堂寺是解放以前是天祝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殿堂楼阁,高墙滦院,各有姿态,互为衬托,共同组成景象壮观的汉藏建筑群。

我们在六月的中旬驱车前往青海互助县的北山林场进行写生考察,从早上的八点多钟乘坐学校的大巴车到晚上九点多来到了目的地。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从银川到青海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让我们在疲劳的旅途中感到了一阵阵的清新、宁静,整个心灵的心旷神怡,从原本的荒芜、寸草难生的沙漠气候一步步走向了漫山遍野都是被绿树覆盖的北上林场,即使在路途中几度因为疲惫想睡去,但在冥冥中扑面而来的凉爽、以及高原气候给人带来缺氧的奇特感受。一觉醒来就发觉车窗上覆盖上了的都是小冰晶,晶莹剔透,车子行驶在越来越陡的山坡上,虽然在车里,也感到了海拔在一点点的增高,有些同学也感到了呼吸的不顺畅。到达了驻地,旁边就是一个小型白塔,以前只能在网上才能看到的资源,现在就近在眼前,难掩心中的激动之情,在白塔的周围我开始了细细的观察,发现即使经过了岁月的无情洗礼,塔身已经斑斑驳驳的映入眼帘,但它显露出的肃穆、对佛教的崇敬之感油然而生,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彩色神兽,尽显色彩斑斓、金碧辉煌。

青海省绝大部分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雨热同季、日照长、太阳辐射强等特点。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南部高海拔地区无绝对无霜期。所以,在青海的藏区就可以发现,白天日照时间特别长,在写生的过程,可以切身感受到,阳光的非常的刺眼,而且是直射大地的状态,在金灿灿的光照下,白塔、转经筒、各种佛像、居民屋、以及葱葱绿绿的树林,都好像被一层层的“光圈”笼罩着,白塔看起来更加洁白无瑕,金色的佛像、转经筒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金碧辉煌、佛光万丈。

藏族地区这种强烈日照的独特自然风光,使得该地区被阳光直射的地方,呈现出十分耀眼的光芒,而没有太阳照射的部分则形成大片的阴影面,这种亮面和暗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印象派中“光与影”的色彩技法十分符合,而且藏族题材中的建筑、风景或是人物也都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特点,与印象派一贯的对颜色深入研究的特点很契合,所以用印象派的绘画方式运用到藏族题材中,是很有实践性、创造性、可行性的。

二、藏族建筑在日照下形成的光色与印象派绘画相得益彰

藏族地区的人文和自然风光是相互影响、相互映衬的,由于经过数千年的自然地理的巨变,于是成就了藏族地区这种人文景观的异彩纷呈。它拥有悠久历史、宗教信仰、聚落分散、交通不畅、经济水平不高等突出特点,就是如此一个多元化的藏族地域,向世人展现出它的神秘与空灵。藏区主要以藏族人为主体,本地区的风俗习惯能够充分的展现本地区的特色风情,地方化较为突出,作为一定的地域内的居民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来讲,藏区的居民建筑可谓美不胜收,对于创作藏族题材的绘画更是非常好的素材,因为当地的建筑是经过文化风俗的沉淀,受到独特的人文背景和宗教情结的影响,造就了本地区人民热情、骠悍、直爽、质朴的性格,于是表现出对于一些鲜艳色彩的偏好和喜爱,体现出色彩绚烂的特点,尤其从藏区建筑运用到的颜色,包括各种雕饰、门窗彩绘、梁柱彩画等,创造出一种热情奔放的气氛。

篇5:中国佛教建筑之美

摘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与民风相交汇融合,其寺院建筑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佛教寺院建筑精美、壮丽,不仅具有佛教的特征,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部分。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展示出文化与自然所赋予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宁静与韵味,佛教建筑在东方地平线上已经投下了磅礴而巨大的历史侧。它映射出的美学精神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都蕴藏在了高超的土木结构科技成就与迷人的艺术风韵之中,铸就了高雅的理性品格和深邃的哲学境界。

关键词:佛教;建筑;审美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认识它们,就是学习我们自己的历史;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感受它们,就是聆听我们先人内心的歌咏;建筑是永恒的诗篇,理解它们,也就是理解我们民族精神中浪漫的情怀。中国寺庙的建筑之美在于殿落、亭廊与群山,松柏、流水与白云的相互呼应之间,含蓄温蕴,庄严肃穆,一 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无比丰沛的生命力量。

地来决定。一个寺院,如果经济收入高,高僧势力大,就会在山间建立大寺。唐宋以来,禅宗发展很快,禅宗主张“清净无为”,所以禅宗寺院一般都很朴实。大部分山寺都建在山腰偏上的部位,登入时,需沿着山间溪流逆流曲 曲而上。在山下远观,全寺藏于万树丛中,根本看不到寺院;如果站立在 寺院中,远望山下十里风光,则村屋林舍,尽收眼底。

一、佛教建筑历史

二、佛教建筑构造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其他塔院。

在中国佛教古建筑中的佛殿,是以供奉巨大的佛菩萨圣像为主,殿内不是用来集会共修及演讲的场所。平常僧众共修生活起居,别有各院的禅堂、法堂、斋堂、僧舍等附属建筑物。若举行大型法会,则集众人于佛殿之前的大丹墀中,所以每一座寺院的佛殿之前,除了极少数的因为限于地形而有例外,否则均有宽广的大庭院,庭院中多是石铺或砖砌的地面,种上三、四棵大树,没有其他花草树木,简单空旷,以便于公共活动。寺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修建的第一座寺庙---洛阳白马寺。从早期佛教到唐朝初,中国的佛家寺庙主要是以佛塔为中心的廊院式建筑群。据《魏书·释老志》,“自洛中构白马寺,盛势佛图,画迹甚妙,为四方式。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式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从西晋到唐末共建寺院10万座左右。据《广弘明集》上说,当时 的普通佛寺有500多人左右,小寺有百余人,最大的寺院有上万人,广泛地 分布于全国各地。寺院在我国分布甚广,从繁华的城市一直到广大 的乡村,都建有寺院。山寺一般都建在山林之间,有的建在山下,有的建在山腰,还有的建 在山顶端,这由各寺选择相宜之寺院的用地大小,与其建筑物的配置疏密,关系也很重要。若有广大的建地,便可见其开朗雄伟之势,让人有进入灵山胜境的感受,殿堂高大,三门巍峨。不论是寺院包山如镇江的金山;或者四面皆环山抱寺院,如坐于莲台的九华山及五台山;也有三面皆山,如太师椅,都让人兴起遗世独立、绝尘超俗之思。唐高宗时代建于长安城南平原的大慈恩寺,共有十余个院一千八百九十七间殿宇房舍,也是壮大雄伟,气象万千,有类于净土变相呈现于人间。但是也有限于山区及市区的地形地幅,就得运用巧思,以影壁、照壁、墙垣、曲径等作陪衬,使人不至于一眼看透全寺景观,虽然纵身很浅,横面不宽,依旧让人有幽静、深邃、隐密、安定的感受,例如我所见的五台山镇海寺,那是章嘉**的道场,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其实,在大寺院中,也宜有若干局部的小院,在大统一的原则下,可让它们各别自成一格,各具特色。

三、佛教建筑文化

中国的古建筑是灿烂的中华古代文化艺术中,最具独特魅力的部分是中国古文化,古文明的象征,它凝聚着中国古代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无论个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都是一个民族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诸条件的综合产物,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完美结合,因此古建筑的存在已远远超过了其作为建筑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中国佛教建筑反应了宗教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宗教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宗教建筑是中国建筑史上不可磨灭的绚烂一笔。中国宗教建筑文化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宗教,无论流传到哪里,都能与当地民风结合,发展 为适于当地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在1800多年的历史长 河中,奔流融汇的结果,不但令原本富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再增内涵,也使 得佛教教义在中国人勤劳务实的民风助长下,得到更实质的开展。这些,我们都可以从对历代佛寺建筑的研究

中一窥端倪。例如:中国的佛寺由早 期摹仿印度及犍陀罗艺术的回廊寺宇建筑,到佛

教极盛时期的中国宫室形 制,乃至元、明、清时期的藏传佛教受中国札制制度影响,它的总体布局 不仅显示了佛教艺术与民族传统的融合程度,更可由其材质、样式等来考 察当时建筑结构及装饰美学的发展情形。并且,从壁画绘制、塔殿楼阁、弘法讲堂、石质经幢的相继盛行,则能看出每个时代、地域对佛教的需求 各有不同,换言之,也就是佛教能因应时代、地域的需求,来发展其“普 度众生”的效果。无论是一 草一木,或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无比丰沛的生命力量。

四、佛教建筑审美

第一是自然风光之美。佛教寺庙多建在风景秀丽的地方,依山傍水,林草繁茂,鸟语花香,曲径通幽,使大自然的动静在这儿和谐共存。在这里能领略到大自然之美,能激发我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

第二是人文景观之美。名山胜景之中的寺庙,是人们思想智慧、劳动创造的人文经典。佛教建筑特有的线条和色彩极富形式美,比如掩映于山林之中的寺院以及塔刹,在线条上,往往打破了山峦起伏与绿波伸延的节奏,远远望去,一片寺院往往成为线条延伸的一个暂停点,高耸的塔刹又突兀打破蓝天与绿山的分界线,使画面产生了变化,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在色彩上,寺院屋顶、屋檐往往镶以暖色的琉璃瓦,再配以土红色的门栏窗棂,塔刹或以青砖,或以红砖,或是木构而涂以红色,与整个山林和谐共荣,相得益彰,真是:“动人春色无须多,万绿丛中一点红。”无论是精心布局,还是巧妙构思;无论是建楼修阁,还是造佛塑像;无论是晨钟暮鼓,还是经文书画,一切都把人文的关怀、人文的元素自然流畅地组合在一起,充满了历史文化的美感。加上这些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交相辉映,给人以天上人间的快乐感受。

第三是精神享受之美。佛教宣扬转世轮回的善恶因果之说,其目的是“神道设教,戒恶扬善”,以人们的顿悟和修行唤起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良知。在精神上有着博大之美。例如它超出尘世,站在宇宙的角度来看待人间万象,虽有些玄虚,但其胸怀是博大的。再如它认为最高精神境界是“四大皆空”,没有自我、私欲、争名夺利之苦,虽有远离现实之弊,但其精神是高尚的。佛教更多的是人生哲学、道德、情感等泛神论的东西,开悟灵性、净化人心、修养道德、乐行善施,与现实比较贴近,突出的表现为宽容、仁厚、理智、通达、和平、信义。这种传统的精神之美,对人们陶冶性情、加强修养有积极意义。

五、佛教建筑典例

1、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最早营建的佛寺。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白马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因此,白马寺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2、五台山佛教建筑

五台山佛教建筑——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筑多达58处,其中较著名的寺庙建筑包括建于唐朝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结构寺庙建筑;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

3、恒山悬空寺

恒山悬空寺——值得一提的还有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

参考文献:

[1]孙大章.中国古代建筑史话[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薛林平.中国佛教建筑之旅[M].中国建筑

3.5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背依翠屏,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奇观。

4、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喇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是佛殿大、经堂高,建筑多依山势而筑。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20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五、结语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是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体现,宗教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自西域传入我国内地后,便出现了新型的建筑类型,主要表现为佛教寺院,佛塔和石窟等。伴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国建筑文化和外来佛教建筑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与佛教建筑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建筑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形式风格上始终是承前启后,一脉相传,保持着完整的建筑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了解认识中国建筑发展成长的历史,不仅是认识理解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理解整个人类文化与地区民族文化关系的基础。

工业出版社.2007

[3]张驭寰.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讲座[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4]王其钧.宗教建筑[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转贴

篇6:关于佛教建筑的研究0

在三天的社会实践中,我们去了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在那里我们深刻感受到佛教的肃穆与庄严.它所具有的独特建筑深深吸引了我们,于是我们小组便对佛教的建筑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这世上本没有神,神是人造的.在中国这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国家,受到人文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势必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发生变化.佛教寺院作为佛教文化和佛教信仰社群结合的产物,最为直接的体现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佛教建筑物的发展史

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思想,似乎是想在整齐划一中规定出等级,所以,无论宫殿、宫署、民宅,平面布局都是院落式,变化不大,而在大小、开间等方面显示森严的等级.从一开始,大概就没有想过给佛寺另搞与众不同的专用性设计,如西方基督教的大教堂那样的专门性建筑,那是很难移作他用,特别是决不能变为民宅的.中国人建寺,走的则是把院落式住宅改造为寺院之路.但在早期,似乎也考虑到突出一些佛教特点.最早的汉代佛寺以塔为中心,四周以堂、阁、廊等围绕,成为方形庭院,内供佛像或舍利,为拜佛诵经之所.南北朝时,一些新建的大寺院,如北魏洛阳永宁寺,仍采取塔为中心,四周由堂、阁围成方形庭院的布局.这一时期盛行“舍宅为寺”的公德活动.许多王侯贵族第宅改建为佛寺.改建时一般不大改动原布避,而以原前厅为佛殿,后堂为讲堂,原有的廊庑环绕,有的还保留了原来的花园.此种风格布局更属通用式的,成为以后汉代佛寺建筑的主流.东晋时出现了殿前双塔并列作为陪衬的作法,显示出塔在寺

院中重要性的降低.隋唐五代时期,佛寺建筑有新的发展,但经过唐武宗和周世宗两次“灭法”和后代的毁损,出个别殿堂如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除外,没有成组群的完整寺院存留.这一时期的佛寺建筑是在通用型即中国宫室型的基础上定型化并有所发展的.中唐以后随密宗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石制惊动经幢大量涌现.代表性的如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雕刻精美,尺度高大,是这一时期最大的经幢.宋、辽、金、元时期建筑的佛寺,大体保留原总体或某一院落布局的,或单存一殿一堂的,还有不少.基本沿用唐五代的寺院四合院院落布局.明、清佛塔多种多样,形式众多.由于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总体而言,在寺院建筑方面,大量以名山胜水作为依托的寺庙建筑群.到了明清以后,表现出了三教合一的特色.往往既有佛寺又有文庙,还有道观.〈一〉中国的寺院建筑大多是殿宇式结构.它们于整个建筑群的中心位置,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二〉规模极为宏大,而且殿内空间十分宽阔,立柱靠近山墙,更加突出了主角—神佛和帝王的地位.〈三〉它们都有一个 上的屋顶,一般多为庑殿,歇山,重檐三种形式〈四〉它们立柱山墙都选月红色非大红,而是绛红或砖红,显得庄严肃穆,不怒而威.佛教建筑的风格特点

东晋时的寺庙园林不同于禁苑与贵族府第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它不属于私人专用,而是面向广大信士、游人,带有公共游览性质.当然更应着意于静谧出世的净土禅林风气:“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隋唐五代时期佛寺建筑的特点是:

一、主体建筑居中,有明显的纵中轴线.由三门(象征三解脱门,亦称由门)开始,纵列几重殿阁.中间以回廊联成几进院落.二、在主体建筑两侧,仿宫廷第宅廊院式布局,排列若干小院落,各有特殊用途.主体与附属建筑的回廊常绘壁画,成为画廊.三、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逐渐变为独立.大殿前则常用点缀式的左右并立不太大的常为实心的双塔,或于殿前、殿后、中轴线外置塔院.四、石窟寺窟檐大量出现,且由石质仿木转向真正的木结构.五、唐代寺院俗讲、说因缘带有民俗文化娱乐性质,佛寺中并出现戏场,更加具有公共文化性质.六、寺院经济大发展,生活区扩展,不但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斋堂、库、厨等,有的大型佛寺还有磨坊、菜园.宋代以下则钟、鼓二搂对设.藏经阁另设于后进院落中.转轮藏开始流行,多为之单设二至三层高阁.宋代禅宗大盛,寺院明确划分为禅寺、讲寺.南宋著名大寺“五山十刹”,均为禅宗寺院.汉代寺院显示出两内的,特别是 建的大寺筑,布局规范单一,总体刹多因地制宜,布局在明清以来,佛寺建筑中轴线上有南向北依次殿、大雄宝殿、法堂、殿.大的寺院有五百罗轴线东侧分布僧房、香是寺内僧人的起居生活后,生活区一般都后移,种风格:

一、位于都市院,多为典型的官式建规整对称.二、山村佛求规整中有变化.格局以成定式,一般在分布着山门殿、天王藏经楼、眦卢阁、观音汉堂、佛塔等建筑.中积厨、斋堂、职事堂等,区.现在寺院对外开放或在寺院后侧重建.中轴线西侧主要为禅堂、接待室等,是前来挂单僧人修行之所,现在也基本上对外开放,有的辟为文物陈列室、佛经流通处,不少寺院还办起素餐馆、商品服务部,为游人香客服务.寺院的建筑、音乐雕塑文化的发展

音乐:在你的双脚踏进佛教圣地时,伴随而来的必定是幽深消远宁静的佛教经典音乐.佛教音乐,它是佛音乐与民间音乐融合达到的又一新的高度,它融入了整个民间艺术和佛教的精华,它丛冢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和人生的思考方向.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它的伴随着建筑的发展历史可分为几个部分.在初唐时期,寺院建筑达到鼎盛时期,在院内, 的流行为佛曲传播与宗教 初中音乐的大量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好条件,佛曲大盛,俗讲风行.宋元以后,佛教音乐伴随着宗教与民间文化的融合,因市民阶层的出现而日趋通俗化并从多方面影响了中国说唱音乐及器乐演奏的发展.明清之际,佛曲愈发通俗化并日益深入民间.从明清到近代,佛教音乐与唐宋时相比,从整体上看是日趋衰弱了,但另一方面,在这种衰弱的同时,由于佛教音乐的影响,民间音乐(尤其是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却日趋繁荣.因此,佛教音乐衰弱的过程,也可视为一个与民间音乐进一步融合过程.雕塑:中国的佛教雕塑于印度传入,它的传播适应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早期佛教造像面

像丰圆,肢体肥壮,神态温静.直至北魏,佛教雕塑受到“ ”风格的影响,融合南北,出现了以龙门石窟为代表的面容清瘦,风神飘逸的佛教造像.隋唐时期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灿烂辉煌时代.这时的佛像贴切近人,身体圆肥丰硕,笔意豪壮;菩萨细腰斜款,雍容华丽”天王 肌肉怒凸,神情雄武.唐玄宗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黄金时期.此期的造像圆润丰腴,宽妆高髻.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圆熟与完美.在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你的耳闻目

睹便是最好的见证.金玉观世音、海上观世音、十八罗汉以及各个寺院里的佛像雕塑无不散发出了佛教的气息.给予你的不仅仅是视野上的美感,更是心灵和思想上的洗礼.南海海上观音圣像是正观音的一体化三尊,从 的正面看均是一尊观音圣像,环绕一周可看清三尊手势各异的观音圣像全貌.它是观音化身和观音法门的综合体现.正面为手持经 观音,体现观音的般若德即慧得性,经 代表六百卷般若经,表示观音“自度度人,智悲双运”,既能自利,观理事无碍之境而了达自在,又能利他,观一切众生之机而化度自在,以般若启众生智慧;右手为手持念珠观音,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彻底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 ,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左手为手持莲花观音,体现观音的法身德.观音是密宗莲花部的本尊,莲花是观音的三味耶形,喻“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总体表示观音的清净和六根圆通.持莲观音表法无量,持经是心、是智、是安心、是立体、是对内、是见道、是依理、是空义、是真谛„„;持莲是色、是境、是起行、是显用、是对外、是修道、是依事、是有义、是俗谛„„;持珠是妙观,则色心一如,理事无碍,空有不二,真俗双融.此三观音,净“身、口、意”三业,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感,明“空、假、中”三观,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合“金刚界、胎藏界、苏悉地”三部,证“一切智、道种智、一种种智”三智.在你所到的白色亭的附近,有气势极具宏伟的十八罗汉像.十八罗汉像形态多彩多样,姿势各是美轮美奂.罗汉是指断除烦恼,达到涅 境界,修行 ,又能引导众生向善的圣音.音乐与雕塑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更是在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锦上添花.使中国的佛教建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恢弘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它们之间的融合,不仅仅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教,更有助于推动我国建筑艺术的发展.佛教建筑与佛教法相适应

佛教建筑是与佛教法义相应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在我们参观佛教建筑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欣赏和领会佛教法 从佛法思想理念去分型自然产生与法义相应之要细细品尝,有些表现很格是由深厚的佛学涵养,缘所蕴涵,对佛法深契相头,自然形成信仰的原力.义.析,设计营建寺院之空间、造特性,有些表现具体而微需明显印象深刻.例如:思想风日积月累甚至是宿植善根因应,这股真理、生命的活水源 于是经过戒、定、慧三学的熏养,六度万行菩萨道之实践,自然产生不同于世俗人之气度及风格,这也是修行者统领大众的本事.为统领大众,传达佛法,学习、信仰佛陀所构筑的空间,就是寺院建筑.因此,佛教建筑的精神义涵,不仅是修行者个人的思想风格,而且更是整个寺院僧众达成共识的思想风格.根据寺院的思想风格,进行使用技能的分析,才能掌握寺院的特性、风格,寺院建筑的形态是自然成长出来的,而且是能反应思想风格及佛法的,那才是上乘之作.佛教建筑与环境(和谐社会)的密切配合

寺院建筑是一个无言的教化场所,所呈现出之建筑外型、结构应密切配合地形地势,正如南山的建筑群的落置地点,一般顺势天然的景观落成,具有对环境的改变最小,合乎环保的大原则,则随时随地皆可传达环保的理念,尊重大自然的理念.环境中之植栽及所使用之表面材质尽可能皆是自然之素材,生活的也合乎自然法则,对内对外皆是教化.建筑所呈现,应是朴实简化的大原则,如同僧众的特性,内心是深沉的、安宁的、形于外相则是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衣物的色调是沉静的,形式是简朴的,建物的使用者是僧众,所呈现自然是僧众的特性,里外是一致的,是能让人望之心灵沉静,也才谈得上宗教心灵之休憩,安宁情操的陶养,自然予人脱俗、清净的感受.这也正是寺与庙的最大分野.佛教建筑与中国民间文化的融合

佛教自传入汉地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至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其中,在绘画方面,历代著名画家大都精于佛画.如三国时吴曹不兴、晋顾恺之和卫协并称为汉地最初三大佛画家.汉朝十的梁张僧 于天监中为武帝所建寺院作画极多,北齐曹仲达与唐吴道子的画后世称为“曹衣出水”与”吴带当风”.特别是甘肃敦煌石窟壁画,集中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才华,为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艺术宝库.唐代盛代变文,用以讲述佛经故事,讲时多配合图画(变相),对后世鼓词、弹词等说唱文学影响很大.在雕塑造像方面,有东汉的也望山佛教摩崖刻像,自北魏起又有各种石刻、木雕、金镂、漆塑、浇铸等造像艺术,形式多样,气魄宏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风格,如敦煌、云冈、龙门石窟,均为世界文化之瑰宝.在建筑方面,历代佛教寺院不仅依照宫殿形式,而且多有发展,美轮美奂,为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在音乐方面,相传陈思王曹植曾制山梵呗,以后龟兹等地舞乐传入内地,逐渐形成了汉地特有的佛教音乐传统.此外,佛经的翻译和佛教的发展,对中国韵学、翻译理论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自鸠摩罗什译《大品般若》以后,译场代更有译经院之设,以构.此外,伴随佛教传入些学科的发展起过一些 佛教与中国民间文一是与原始宗教的融合.佛教和中国民俗文

组织完整,迄至唐代益 完善.宋宰辅为润文使,成为国家正式机的医药、历算等知识也对中国这促进作用.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二是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上一篇:侨兴社区防震减灾宣传活动方案下一篇:打花巴掌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