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原创文章

2024-04-13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原创文章(精选8篇)

篇1: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原创文章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

【摘要】:自二十世纪之后,宗教问题已经不单单是国家内的问题,而逐渐开始发展成为国家化问题,宗教问题也成为引发国内外政治冲突和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政府部门对于宗教的管理开始给予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宗教活动管理以及教职员管理等制度和相关措施,对各级政府处理宗教问题以及加强寺庙管理等提供了指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不利于社会稳定、健康、和谐发展。本文特阐述做好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近年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方法及成效,分析了当前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现状及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管理对策,以期为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关键词】: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重要性;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政府部门政策和观念的转变,对藏传佛教寺庙的管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共青海省委及省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管理为主要核心,从多方面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进行了加强和改进,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社会主义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引导藏传佛教的发展和管理,对其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和健全,从而初步实现了对藏传佛教寺庙的有效管理,对该省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以及民族团结等都作出了突出贡献。由此可见,藏传佛教的管理及未来的发展与青海藏区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1、做好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1.1 做好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是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藏传佛教的发展及管理与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息息相关,其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其实施科学的引导。现阶段,我国藏传佛教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在不断的改善,以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这一大的外部环境。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在遵循藏传佛教的发展规律,并结合其发展实际,以党的宗教政策为指导,并贯穿于藏传佛教的事务管理工作中,其发展方向和对策的制定要具有战略性,从而逐步加强和完善其管理制度以及管理质量,这对于实现藏族聚居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做好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聚居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等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藏传佛教发展中也面临这一问题。藏传佛教寺庙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要符合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对其内部管理机制以及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变,积极引入民主选举和民主管理的机制,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需求。

1.3做好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是藏族聚居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需求

要想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要维护藏族聚居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当前,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虽然在大方向上相适应,但是在具体细节方面却也存在较多不适应的情况,最为突出的不适应表现为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展开渗透活动,利用其宗教地位,从事政治分裂活动,大大影响了藏区社会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意欲图谋不轨,这是导致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必须要做好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加强对不良宗教势力的警惕性,积极构建与社会主义社会相符合的规范化的宗教秩序。

2、近年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方法及成效分析

自2008年,青海各个地区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分别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加强和完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提出了“将藏传佛教寺庙的管理纳入基层社会单位的管理中,对其实行社会管理”的新思路,该思路在一些地区的试行获得了一些成效,并对其经验进行总结,逐渐开始应用于全省藏传佛教的寺庙管理中,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其管理工作格局已经得以成形,并获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各个方面。

2.1藏传佛教寺庙管理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定位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党的各项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政府部门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中更加重视对其认识的提高、因地制宜以及创新思路,尤其是在新形势下,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突出,做好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是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鉴于此,在谋划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中必须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忧患意识。在这一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县级以及乡镇都已经成立了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由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责任人,而党政分管领导则担任直接责任人。以目标责任制作为主要指导方向,将宗教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每年工作业绩考核中去,从而使整体上都对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得以提高。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关注民生促和谐”、“以人为本谋发展”等思想,同时也是引导藏传佛教寺庙发展不断贴合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途径。在管理中,采用将寺庙作为一个基层社会单位来予以管理的方式,这一决定使宗教人员的公民基本身份得以明确,并且将藏传佛教寺庙纳入公共社会管理中,使其宗教人员也能够享有各种利民惠民政策以及社会保障,使其人身权利得以有效保障,使宗教人员与普通牧民享有同等利益,这不仅是思想上的一次解放,同时也是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对于藏传佛教寺庙未来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

2.2通过各级职责的明确,藏传佛教管理更加规范化,发展得益壮大

青办(2008)19 号文件明确规定:对藏传佛教寺庙实行县、乡镇分级管理[1]。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由县政府直接负责大型寺庙的管理工作,而由县政府分配乡镇政府对相应中小级别的寺庙进行管理工作。在职责分配方面,由县级人民政府管理整个县范围内的宗教事务,要求不仅要对寺庙情况以及动态有及时的掌握,同时还要积极构建绿色信息通道和信息反馈制度,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把握管理主动权。与此同时,乡镇政府要在县级政府的领导下,做好对寺庙的管理工作,使乡镇成为寺庙管理的基本力量和主体,并且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实现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强化和完善。除此之外,乡镇政府在具体工作部署中还要将中小寺庙的管理纳入其中,从大局出发,做好统筹安排,加强对寺庙宗教活动以及宗教人员的日常管理。

2.3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通过一系列努力,脏喜欢佛教寺庙管理水平较之前相比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部门在具体管理中认真贯彻和落实了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在管理中将管理目标和过程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使其管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实现了对宗教事务的有效管理;二是,使乡镇更加重视对藏传佛教寺庙的定期检查和指导,同时也积极组织乡镇宗教管理人员加强对管理相关方针、政策、方法等的学习和培训力度,从而使其更好的掌握了对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政策和法规的掌握程度,其管理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三是,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得到了重视和加强,结合当前信息化环境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级部门积极建立了藏传佛教宗教人员信息数据库,对其实施实名制管理和定员管理,同时还构建了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从而使其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得以显著提高;四是,政府部门更加重视对藏传佛教界相关人士的培养和教育力度,多次举办相关培训班,以实现对藏传佛教整体综合素质和管理质量的提升[2]。2.4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加强“平安寺庙”的建设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是实现寺庙管理目标的关键,同时也是实现依法管理的根本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全省各地积极构建对党政领导与宗教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制约等关系和制度,对于日常管理制度,例如报告制度、考核制度、户籍管理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等进行进一步完善,各级寺庙也同时建立了很多项管理制度,以推进其管理的精细化,例如财务管理制度、宗教人员守则以及请假、销假制度等[3]。在这一基础上,藏传佛教寺庙民主管理也得到了创新发展,村干部在民管会中发挥作用,不仅体现了民主管理思想,同时也是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工作从无序管理向民主管理的重大转变,更加便于对寺庙管理动态的了解和掌握。由此可知,在加强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工作中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不仅有利于其内部管理的规范化以及宗教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也对藏传佛教寺庙的“平安寺庙”建设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3、当前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青海作为藏族最主要的一个聚居区,其在藏传佛教寺庙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其居住的主要是蒙古族、藏族以及土族等,对于藏传佛教的信仰已经持续了很多年。据不完全统计结果显示,该省内现在共有近700藏传佛教寺庙,并含有约3万的僧尼[4]。由此可见,在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对于社会的稳定个发展影响也极为深远,做好该省内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对于该省整个藏区的发展来说都非常重要。但是在其发展和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部分部门对于藏传佛教寺庙管理认识不到位,缺乏足够的重视

虽然现阶段对于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中存在的“不敢管、不愿管以及不会管”等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部分部门和寺庙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一现象,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对党的宗教政策和理论的系统学习,对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因此忽略了其管理,以及在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中缺乏责任心等因素造成的。在之前的管理中,虽然讲寺庙纳入基层社会单位管理范畴,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将寺庙作为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并没有真正的将宗教人员看做与普通民众一样的基本身份,从而导致宗教人员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较大的漏洞和不足。

3.2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机制和体制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管理网络

藏传佛教寺院不单单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同时也属于基层社会单位,在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很多地区对于藏传佛教寺庙的管理仍然是采用以往宗教部门管理的方法,很多地方并没有实现属地化管理制度,缺乏执行力,并且管理机构和机制也未得以完善和健全,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职责和权限不明确等问题,尤其是在人员经费方面往往存在问题,导致藏传佛教寺庙的管理网络作用弱化,管理责任制无法落实,管理效率低下[5]。

3.3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未能实现依法管理

现在藏区各级政府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加强对藏传佛教寺庙开展依法管理,然而在部分地区还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管理问题,导致寺庙肆意扩建、滥建,擅自组织大型宗教活动,并通过宗教观念来对人们的婚姻、教育、行政以及生活等进行干预,甚至采用宗教势力来搞分裂渗透活动。从我国当前法律法规来看,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给各级政府的寺庙已依法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3.4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人员,管理手段落后,经费不足

现阶段,藏区政府部门已经批准开放寺庙,为信教群众提供宗教活动的场所,但是由于各个地区寺庙的数量不一,信教群众数量也有一定差别,在管理中存在管理弱化的问题,例如未成年人进入寺庙、寺庙定员管理未得到落实、社会流散僧侣管理不到位以及少数僧侣存在非法处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藏传佛教寺院长期存在和积累的突出问题,也是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的难点,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予以很好的解决,那么可能会在一定条件下聚合起来,其消极面就会叠加,甚至被境内外敌对势力所利用,是影响和威胁社会稳定发展的危险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该省始终没有对宗教管理工作部门存在的人员编制较少、缺乏经费以及管理手段落后等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导致其管理中依法管理和和落实存在一定难度,导致其正常管理工作举步维艰[6]。因此,对于以上所描述的各种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在管理工作中积极组织力量,对寺庙管理现状和漏洞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相关措施,认真妥善解决。3.5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中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突出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由于涉及国家及社会利益,因此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并且由于其涉及面比较广,管理中必须要十分的慎重。但是在日常管理中,由于部分寺庙的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信教群众所反馈的意见和要求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缺乏认真的调查研究以及协调处理措施,容易导致社会矛盾逐渐突出,进而引发冲突等,大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另外,有部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作风不好,不踏实,认为只要做好一般的传达学习就可以了,并不愿意费力去做周密细致的工作,从而难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和政策[7]。再加上一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盲目乐观和报喜不报忧等现象,在遇到问题时没有积极寻找解决方法和对策,使事态严重性扩大,非常不利于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进展。3.6藏传佛教寺庙对宗教人员缺乏培养和教育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青海藏区藏传佛教寺庙的管理和发展情况来看,该地区对宗教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力度不够,尤其是在法制教育方面尤为缺乏,导致其难以满足新形势下藏传佛教寺庙发展的需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藏区大多数寺庙都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宗教文化学习制度,再加上其教学层次不高,因此无法培养出高水平人才;二是,在教育中没有加入爱国教育和法制教育,导致其大局观较弱,缺乏爱国精神,并且无法意识到依法管理的重要性;三是,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藏传佛教宗教人员的宗教学识以及政策知识掌握程度普遍较低,再加上法制教育较少,导致很多寺庙在社会主义教育、爱国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四是,很多寺庙缺乏完善的寺民管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处于初级阶段,不够成熟,内部管理制度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其存在账务不符、人员管理混乱等问题[8]。

4、未来完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对策分析

4.1对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和完善

全省范围内加强对藏传佛教寺庙的管理,尤其是在体制管理和机制管理上,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把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归属于该地区党委和政府日常管理工作范围内,使党委和政府成为宗教管理的中坚力量。积极构建以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宗教管理小组,并通过宣传获得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结合相关法律和制度管理条例,明确各级管理职责和任务,共同促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体制的创新和改革。二是,对寺庙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在藏传佛教寺庙被立位基层社会单位之后,其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以及保障机制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也有所改变,应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其工作和管理进行总结和创新,从而帮助改善政府对寺庙管理中存在的“不敢管、不愿管以及不会管”等问题。4.2积极构建藏传寺庙相关事务管理网络

全省范围内积极构建了藏传寺庙相关事务管理网络,分别在各级州、县、乡等成立了管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州县党委政府党员领导干部各联 1 座宗教寺庙,同时配以宗教界知名人士,一般为 1 至 3 名。特别是对乡村两级管理寺庙的力量进行了强化,在每个县和乡都配备了一名领导分管民族宗教工作,并配以办公室和宗教干事,在村级设定相关管理联络员,对于重点寺庙,则在其附近村社上设立警务室,这样才能使其管理更加精细化,为规范化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在寺庙管理中为了不断加强自我管理,针对以往寺庙未能实现民主管理这一问题,改选了寺庙民管会,由村干部担任责任人,并积极组织成立了寺庙监评会,由**担任责任人,通过这些措施,不仅实现了藏传寺庙自我管理和监督,同时也使其内部组织管理机构得以重新构建。

4.3加强法制宣传和管理,对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长效机制进行完善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程,不仅需要寺庙自身的努力和政府的管理,同时还需要整个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来长期支持。鉴于此,要加强对寺庙管理的宣传教育,使其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共识。藏传佛教寺庙管理要想得到长远、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建立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基础上,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其法制的宣传、教育以及管理工作。尤其是在藏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维护中,如果能够掌握舆论,那么就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否则将会陷入被动局势。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派驻寺庙工作组来实施法制宣传和政策宣传工作,从而帮助宗教寺庙、宗教人员以及信教群众都树立大局意识,积极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和团结意识,从而帮助更好的维护当地稳定[9]。并且,还积极构建了一系列工作机制和管理制度,极大的推动了藏传佛教寺庙的内部管理,为宗教界合法权益的保护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还很好的协调了藏传佛教寺庙与社会各界关系。尤其是其各级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和以块为主、分条管理的齐抓共管机制的建立,使得藏传佛教寺庙团结性更强,对于分裂势力的活动抵御能力和免疫力也更强。除此之外,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真正的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对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予以明确分配,强化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各个环节中的密切配合,从而齐抓共管,形成管理合力,切实将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4.4加强对藏传佛教寺庙财务管理及宗教人员的社会保障

现阶段藏传佛教寺庙处于转型阶段,以往财务管理方法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模式。寺庙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观光服务、佛教活动、利用寺院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信教群众布施等,经济管理中存在产业化程度低、经营管理粗放等问题,极大的制约了其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藏传佛教寺庙要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各地在寺院社会管理工作方面虽然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然而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等因素的作用下,导致寺庙管理资金项目以及宗教民生问题解决难度较大[10]。因此,需要积极疏通各种渠道,争取获得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将涉及寺院社会管理方面的项目和资金纳入国家政策性财政支持范围。榆次同时还应将宗教人员的基本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等纳入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共服务中去,例如核定宗教人员基本信息,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中,为其提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以及低保等,使其真正纳入人民群众的管理中去。另外,对于藏传佛教寺庙的学经班宗教人员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以推动其教学和学习的发展。这极大的保障了宗教人员的基本生存,解决了他们“病有所养、老有所依”的需求,对于实现公服务的社会化、均衡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总结语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积极推进藏传佛教的发展和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青海藏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青海省对藏传佛教寺庙的管理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完善和加强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初步形成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体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针对当前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中存在的部分部门对于认识不到位,管理机制和体制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管理网络,未能实现依法管理,缺乏足够的人员,管理手段落后,经费不足,以及宗教人员缺乏培养和教育等问题,本文特提出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积极构建藏传寺庙相关事务管理网络,加强法制宣传和管理,以及加强对藏传佛教寺庙财务管理及宗教人员的社会保障等解决方法,希望能够为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创新改革作出一份努力。

参考文献:

[1]次旺.关于深化西藏寺庙法制宣传教育的几个问题——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研究[J].西藏发展论坛, 2012(2):62-65.[2]朱晓明.对构建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的理论思考[J].科学与无神论, 2012(4):12-13.[3]王少明, 普布次仁, 张广亮.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的思考[J].西藏研究, 2016, 155(1):27-32.[4]武烈珍, 杨建伟.搭建学习的平台 加强团结的纽带 国家宗教事务局举办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工作研讨班[J].中国宗教, 2014(10):85-85.[5]罗利.积极促进我省藏区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 我省召开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暨文明和谐寺庙创建活动表彰会议 中央统战部发来贺信 王东明魏宏作出批示 柯尊平出席并讲话[J].四川统一战线, 2014(1):6-6.[6]陈立.和谐社会视阈下的西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J].西藏发展论坛, 2013(2):38-43.[7]达宝次仁.藏传佛教传统寺院内部管理模式及特征——以格鲁、萨迦、噶举三派为例[J].西藏研究, 2012(3):69-77.[8]张双喜.社会治理视角下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模式的价值分析[J].群文天地, 2015(6):114-117.[9]杨泽明.甘南州藏传佛教寺院社会化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藏学, 2013(3):178-181.[10]仁青卓玛.现阶段我区“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藏发展论坛, 2014(4):61-66.

篇2: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原创文章

第一条 为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规范藏传佛教寺庙管理,根据《宗教事务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 依照《宗教事务条例》和《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设立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本办法称寺庙)。

第三条 寺庙、藏传佛教教职人员(以下简称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四条 寺庙、教职人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五条 寺庙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不得恢复寺庙之间的隶属关系。

第六条 藏传佛教与其他宗教之间、藏传佛教内部不同教派寺庙之间应当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第七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藏传佛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活动。

寺庙事务不受境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和支配。

第八条 寺庙应当通过协商成立民主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的成员一般由本寺庙的教职人员组成,也可以吸收所在地信教公民代表和当地村委会(居委会)代表参加。

寺庙管理组织成员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至5年,可连选连任。

第九条 寺庙管理组织成员人选确定后,由寺庙管理组织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在审核备案材料时,应当征求寺庙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意见。

寺庙管理组织成员在任期内如有变更,按前款规定的程序及时进行变更备案。

第十条 寺庙管理组织成员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拥护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拥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二)品德良好,在信教公民中有一定威望;

(三)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热心为信教公民服务。

第十一条 寺庙管理组织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并组织实施本寺庙的管理制度;

(二)组织本寺庙教务活动,维护宗教活动正常秩序;

(三)管理本寺庙教职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组织学习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对教职人员的教育培训;

(四)教育引导信教公民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五)管理本寺庙财产和文物;

(六)组织开展寺庙自养产业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七)维护本寺庙治安秩序、消防安全和环境卫生;

(八)协调本寺庙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维护本寺庙和教职人员的合法权益;

(九)处理本寺庙的其他事务。

寺庙管理组织可以下设相关机构负责履行上述职能。

第十二条 寺庙事务由寺庙管理组织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寺庙管理组织成员集体讨论、民主协商确定。

第十三条 寺庙应当建立寺庙管理组织成员考核制度,对不称职的成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 寺庙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建立健全教务活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寺庙根据容纳能力、自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当地信教公民的供养能力确定定员数额。

第十六条 寺庙定员数额由该寺庙管理组织向所在地佛教协会提出申请,并提交该寺庙具备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相应能力的说明材料。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由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寺庙住寺教职人员人数不得超过该寺庙的定员数额。

寺庙管理组织应当将住寺教职人员登记造册,分别于每年的1月底和7月底前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寺庙接受住寺教职人员,须经该寺庙管理组织成员会议通过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寺庙住寺教职人员的户籍实行集体管理。

第十九条 住寺教职人员须符合《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的有关规定。

寺庙不得强迫未成年人住寺。

第二十条 **一般应当住寺,并服从所在寺庙管理组织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寺庙中的赤巴、堪布、经师、翁则、格贵等传统僧职人员,由寺庙管理组织成员会议提出人选,经所在地佛教协会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寺庙教职人员异地从事教务活动,须经本寺庙管理组织和所在地佛教协会同意,并征得目的地佛教协会和寺庙管理组织同意后,由本人所在地佛教协会和目的地佛教协会分别报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其中,跨县(市、区、旗)从事教务活动的,分别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后,由本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跨设区的市(地、州、盟)从事教务活动的,分别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后,由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教务活动的,分别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寺庙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超过该寺庙容纳规模的大型宗教活动,或者在该寺庙外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规定办理。

寺庙跨设区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其管理办法由有关省、自治区制定。

第二十四条 寺庙举办学经班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举办学经班的传统和明确的办学宗旨;

(二)有固定的学经场所和其他基础设施;

(三)有具备资格的经师;

(四)有完备的学经管理制度及合法的经费来源。

第二十五条 寺庙需要举办学经班的,由寺庙管理组织提出意见,经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学经班经师必须持有经师资格证,并由寺庙管理组织聘任。经师资格认定和聘任办法由中国佛教协会制定,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第二十七条 寺庙学经班招收的学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一般应当在18周岁以上;

(二)爱国爱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

(三)受过沙弥、沙弥尼以上戒。

第二十八条 举办学经班的寺庙接受其他寺庙教职人员学习,应当履行以下程序:

(一)本人向所在寺庙管理组织提出书面申请;

(二)寺庙管理组织同意后报所在地佛教协会;

(三)佛教协会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进行审核,并征求申请人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意见后,同意备案的出具书面证明;

(四)申请人持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向举办学经班的寺庙报名;

(五)举办学经班的寺庙管理组织组织统一考试,按照考试成绩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

(六)寺庙管理组织将拟录取人员名单报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七)申请人所在寺庙管理组织与举办学经班的寺庙管理组织签订协议,明确相关事宜;

(八)学经班学员学习期满后,及时返回本人所在寺庙。

第二十九条 寺庙教职人员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学经,除符合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条件以及履行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程序外,还须分别报本人所在地及学经班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三十条 寺庙印刷宗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须遵守《宗教事务条例》和国家有关出版、印刷方面的规定。

寺庙设立印经院,须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三十一条 寺庙的财务管理应当遵守《宗教事务条例》、《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办法(试行)》。

寺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境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所接受的捐赠应当纳入寺庙的财务管理,用于与该寺庙宗旨相符的活动。

寺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社会公益慈善等事业,所获收益应当纳入寺庙财务统一管理,用于与该寺庙宗旨相符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 寺庙应当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对寺庙的安全情况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发现隐患及时解决,防止因寺庙安全问题危害人员生命财产。

第三十三条 寺庙应当防范本寺庙内发生重大事故或者发生违犯宗教禁忌等伤害信教公民宗教感情、破坏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前款所列事故或者事件时,该寺庙管理组织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

第三十四条 寺庙邀请境外人员来访或者进行宗教学术交流、讲经传法,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未经允许,境外人员不得在寺庙授戒、灌顶、讲经、传法、主持宗教活动。

第三十五条 寺庙应当接受人民政府宗教、公安、文物、建设、卫生等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六条 寺庙所在地乡镇(街道)、村(社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寺庙评议委员会,对寺庙管理组织的工作进行评议。

第三十七条 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工作人员在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侵犯寺庙、教职人员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寺庙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登记管理机关责令该寺庙撤换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一)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九条有关成立寺庙管理组织规定的;

(二)寺庙管理组织未履行本办法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职责的;

(三)寺庙管理组织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未实行民主管理的;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有关寺庙定员的规定的;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规定接受住寺教职人员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至第二十八条规定举办学经班的;

(七)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的。第三十九条 寺庙教职人员违反《宗教事务条例》和本办法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寺庙教职人员被佛教协会取消教职人员身份的,所在寺庙应当将其除名。第四十条 佛教协会未履行本办法规定的职责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责令该佛教协会撤换相关负责人。

第四十一条 寺庙、教职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有相关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十二条 有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可以依照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篇3:中国佛教寺庙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对境觉知,异乎木石,名为心,次心筹量名为意[1]。“境”,本源于佛教中的名相概念,作为佛教术语,“境”的定义主要是感觉的存在。或者说,境是人客观的生活、景物。心之所游履攀缘者,故称为境。

意境的创造依附于景物的创造,而景物的创造又直接反映造园者人生的经历、世界观、人生观等的思想感情。中国佛寺园林作为寺庙园林中的一部分,借助自然山水,在建筑布局和植物配置上,让自然的灵逸之气充溢内心,抚平不宁,使之高拔,超脱尘俗,以实现“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大我”。使其与惟我独尊的皇家园林、文人墨客创造的私家园林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

2 佛教寺庙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

佛教寺庙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一支,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空间之外,还有其特殊的空间环境——宗教空间,即供奉佛像和进行佛教礼仪活动的空间。宗教功能在寺庙建筑中占有主要地位,其意境主要是通过合乎佛教礼制的建筑布局来表现,并因寺庙的类别不同而有着不同变化。

首先,其总体建筑是完整的、合乎规范的。我国建筑的营造法则,一般是把主要建筑安置在寺院的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摆放于东西两侧,寺院的配置也遵此法。因此,作为中国建筑基础的有关神圣空间的观念就被同心、南北轴心、东西对称这3条原则所控制。其次,佛像中有尊像、群塑、影壁,总数近800余尊,从诸佛、菩萨、天王、韦驮、诸天的组合安排上,很明显体现了大乘佛教普度一切众生,利乐有情的广大胸怀。为了教化众生,诸佛菩萨应众生之根机而应现无量之化身,其形象肃穆庄严,慈祥可亲,具有浓厚的人间佛教色彩。再次,寺庙中时时响起的钟声,引导人们进入佛法宣扬的神仙之境。佛寺中素有晨钟暮鼓以报时之说,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晚上先击鼓,以钟应之。以钟声能警睡眠、疏冥味,引入遐思[2]。在布局上将钟楼设于东部,鼓楼则对应的设于西部,进一步迎合晨钟暮鼓以报时之说,同时,也符合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

2.1 舍宅为寺的寺庙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

对于舍宅为寺的这一类寺庙,由于其空间的局限性,其宗教空间多数利用原来的卧室或主要建筑,内里供奉佛像,一般体形不大,多为观音或佛祖,无其他面目狰狞者。其间常年焚香,整个建筑个体空间处在相对独立、规整单一、狭小和封闭静止的形态,以适应少数人事佛的静态宗教活动,为信徒提供“收敛心神”的精神牢笼。

2.2 建于郊外的寺庙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

这类佛教寺庙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其宗教空间常采用宫廷式的基本格局,即佛寺中的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宗教活动建筑,按香客事佛活动的顺序,沿一条中轴线向纵深展开,以显示神权的至高无上。佛殿神堂在寺庙建筑格局中,一般都放在核心位置。其空间布局特点是重点突出,等级森严,对称规整,以程式化的刻板布局方式,表现出宗教神秘冷漠和压抑的气氛。

另外,通过佛寺建筑布局的变换创造不同的佛教活动空间,从三道山门的并立(空门、无相门、无作门)到主体建筑——塔、殿的设置,除了适应事佛的静态活动外,也为信徒提供“收敛心神”的精神牢笼,以显示神权的至高无上。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一般是通过主、次殿堂和塔院的构建而得以体现的:

1)主要殿堂。通常情况下,佛寺主要殿堂是信徒事佛烧香的场所,其建筑形体高大、森严(见图1),多对称布局,围合成院落,配以庄严、规则、有序的钟声,加上殿中高大挺拔的佛像,香烟缭绕,收摄心神。寺院中的水池既美化了环境,又兼作放生池,供善男信女积德行善之用。再加上以佛塔、经幢、摩崖造像、碑刻等宗教小品参与构景,造成了既有园林气氛又有宗教色彩的景色。院中多栽植松、柏、樟、银杏、七叶树等姿态挺拔,虬枝古干,叶茂荫浓的树种以烘托宗教的肃穆幽玄,同时也在客观上丰富了建筑物的立面效果,如苏州西园雄伟的大雄宝殿两侧植以高大的银杏树(见图2),杭州灵隐寺影壁前配置的古朴参天的香樟,殿外高耸的枫香等,气氛肃穆而协调。更重要的是借助这些植物高大挺拔的枝干和浓密的树叶将体型巨大的佛殿半掩半现,引人入胜。同时植物的种类上要求多植与佛有关的树种,如菩提树、七叶树、银杏、松柏类等,与佛教神秘的氛围相吻合。

2)次要殿堂、生活用房。寺庙的次要殿堂、生活用房因宗教性逐渐减弱则多栽植富有诗情画意的四季花木,以体现“禅房花木深”的意境,戒台寺的方丈院内(后改为后花园),花木繁多,姿态各异,主要有丁香、牡丹、金银花、珍珠梅、紫薇、樱花等,既给人以曲院幽深之感,又富于花团锦簇的生活气氛。此外,还有粗壮高大的银杏树以及数棵高大挺拔的苍松翠柏,给人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杭州虎跑寺翠樾堂庭院以桂花、玉兰作为主调树种,并间以红枫等色叶树,下植书带草,突出了季相的变化,使庭院更富有自然风趣。

3)塔院。许多佛寺园林中设塔院,塔院的绿化应更好地展现其崇拜和寄思功能,因此,塔院内常以七叶树、龙柏、香樟等为基调树种,并适当点缀花灌木,如北京潭柘寺塔院中的七叶树,又名娑罗树,夏初开直立密集型白色花,极像一串串玉质小佛塔,其塔形的花序与塔院环境极为协调,也使其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2.3 选址山林的寺庙宗教空间的意境塑造

由于第三类佛教寺庙大多建在山林地带,不可能大规模地改造天然地形。对自然环境大动干戈,历来为中国文化传统所不取。相反,独特的地形地貌,往往为高超的设计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客观条件,从而赋予寺庙建筑以不可思议的绝响。在山林地势较平缓基地上的佛寺,建筑物通常采用不同高程的处理。各式殿堂依山就势,配合每一进庭园,层层递上,“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峦之势”,达到与自然地形的有机结合。如安徽青阳的九华山,位于九华山麓,全寺建筑随山之势,建在几个不同标高的台地上。中轴线上,自低而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天台等主体建筑,层层递进,拾阶抬高。中轴后部的罗汉堂及两侧的配殿,则随其地形灵活布局,随势错落,以体现这组依山就势的建筑与天然地形环境的高度契合。主体建筑的规整与配体建筑的活泼,相辅相成,丰富而多彩,达到了天工与人巧的完美结合。建筑布局、体量及风格上都暗示着神权的至高无上和诡异神秘的宗教气氛。九华山的大雄宝殿建于山顶之上,香客先于山脚抬头仰视,仿佛佛祖在九天之上,遥不可及,等到攀爬了无数台阶之后到达大殿前面时,建筑巨大无比,无法窥视全貌,让人在心理上产生敬畏之意。九华山建筑群见图3。

在山林地势较陡峭地段上的寺庙,因其水平方向基面狭小,不宜修筑宽大的平台,因而寺庙建筑的布局灵活多变,往往处理成阶梯式或变层式。从总体外观来看,寺庙建筑的主题突出,其他建筑分列两侧,沿等高线布置。交通道路多是顺山腰建造的曲折迂回的石磴道,道路把佛庙统一为整体,并随人的视野变化,展示出不同的建筑角度。

3 结语

佛教寺庙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曾经迟迟未得到人们的应有重视,直到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它的无限魅力才渐渐显现。它在选址、布局、构景手法、空间处理、建筑和自然的有机交融上,形成了一整套极其独特而又十分丰富的成功经验,取得了非常杰出的成就。这些成功的经验和杰出的成就,对今天的园林艺术创作和环境美化设计,皆具有十分宝贵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丁福保.佛学大辞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黄卓越.中国佛教大观(下)[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5.

[3]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潘国泰,朱永春,方咸达.安徽文化史——建筑.园林.雕塑部分(三)[J].安徽建筑,1999(1):5-6.

篇4:西宁佛教寺庙概况

印心寺:据《西宁府志》记载,该寺系佛敏于乾隆末年创建挂锡处。佛敏,天水人,蜀汉将军姜伯约之后。七岁剃度为僧,著有《心经直解溪山咏》四卷,发明心性之旨,以格致诚正为本,不杂寂灭禅语。该寺原址在今之南大街,寺容雄伟,在西宁古刹中尚属首屈一指。寺的建筑木料,采用南郊本山木。寺凡二进,山门塑四大天王,中院为韦陀殿;再进为两层佛殿,底层中供释迦牟尼塑像,南北两厢楼房十二楹,贯串前后院。北楼储藏经,南楼储经版。两楼下供十八罗汉塑像,工艺精致,形态各异,有若静思,有若所悟,有若入禅,有若欢喜。南楼下厢房有门通禅院,育花木,每逢春夏,清香幽雅,别有风趣。主持印心寺的和尚圆寂后,葬于东郊,建塔纪念,称为印心和尚墓,墓周筑土墙围之。庙产甚多,四百年来香火鼎盛,今已淹没。

崇兴寺:亦称崇庆寺,建于明末清初。寺址隍庙街路北(今名解放路)。凡二进,内外院均系楼房,供释迦牟尼,原为葆宁寺的属寺,清末设私塾。青海建省后,香火渐稀,坍塌失修。

葆宁寺:创建于元末明初。寺址包括玉井巷以北城根和北门外迤东香水园。明洪武十四年,耿秉文建西宁新城时,倚岩石建立,随之分裂为二。葆宁寺原坐北向南,后将前后三殿倒置。寺凡三进,寺宇宏敞。主要建筑为大佛殿、韦陀殿。中院东西有画廊,绘有佛教应化事迹。侧院设观音堂、子孙庙及禅院,藏有明末《大藏》一部。寺产素极雄厚,寺周土地为其所有。在北郊及殷家庄亦有寺产。上世纪20年代,法徒堕落沾染不良嗜好,寺产变卖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普济寺:寺址南郊,坐南向北,建筑较小。系清末洋行经理沈得璞先后捐银六百两,由杨进湘主持修建。原供地藏王菩萨,后塑观音。20年代初曾将印心寺十八罗汉塑像迁于此寺。远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西宁佥事杨应琚等为暂厝外地人遗尸,在现普济寺东侧处修建漏得园一处,四周房屋共三十余楹,编成字号,停寄遗骸,通称寄骨寺。

九华寺:系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陆续建成。寺址与普济寺相望,规模较普济宏大。前院建戏楼,大殿供地藏王菩萨。该寺为山、陕帮商民集资兴建。寺有寄柩院一处,计大小房屋三十四楹,山、陕籍及非山陕籍灵柩,均能停寄,收入的停柩费作管理用。

甘露庵:创建于明末,年久无从查考,庵貌小而雅致。20年代,一度作为私塾,30年代末,西宁佛教会设于此。

宏觉寺:原名洪觉寺,亦有称作红觉寺者,即以寺名命街名,规模与葆宁寺媲美。凡三进,主殿塑三大菩萨像,前殿为护法殿,前院建有左钟右鼓楼,各院庙房及东侧马厩,因系拉卜楞寺的属寺,为该寺僧朝拜塔尔寺时寄宿之处。青海建省,蒙藏招待所设于此,一度曾为班禅驻青办事处占用。

转经寺:原为藏经寺,为大通广惠寺属寺。寺址在县门街(今人民街)路北。凡二进,由敏珠尔、先灵佛先后主持。寺宇宽敞,两厢为广惠寺僧众来西宁寄宿。30年代,西北佛教居士林借住。50年代,为青海菩提学会会址。

金塔寺:为塔尔寺属寺。寺址在宏觉寺街西端,坐南向北。凡朝拜塔尔寺或该寺僧人来西宁者均住于此。寺貌较小,创建于清季。二十年代,曾整修一新。

雷鸣寺:创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当落成时,适值天雨雷鸣,因名雷鸣寺,并以寺名命街名,迄今沿用。寺南向,正殿两层。

莫家寺:创建于明崇祯十四年前后,本为明副总兵莫与京宗祠,塑三大菩萨像。传说莫氏祖先为明奸相严嵩父子迫害,子孙流落西宁。寺成即以寺名为街名。莫与京墓在东郊曹家寨曹家沟,称为莫家坟,遗迹尚存。其后裔落户南川,即名其地为莫家沟。今该沟郭家湾有其遗族居住。

广嗣宫:创建于明末,时间难以稽考。寺址在原西宁隍庙西侧(今解放路),面向南。据传有某显宦的如夫人怀姓者出家为尼时所建,庙仅一进。30年代,曾将原印心寺、葆宁寺的塑像迁此。其中印心寺韦陀像,系用白檀香木雕刻,工艺精致,一木一窍,鞘套而成,传说出自南方巨匠之手,寺僧长途运来,供奉于印心寺。后毁于“文化大革命”浩劫中。

法幢寺:寺址在西郊园树庄。修建于30年代,为女尼尘空所创建(尘空尚健在)。寺面向西,供释迦牟尼塑像,佛基体由崇宁寺遗留的旧佛像改塑而成,工艺高超,为各寺之冠,该寺现在还能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

北斗宫:建于明初。宫址在官井街西侧,并以名街。凡一进,右侧有修道院,护送班禅专使行署曾一度驻此。

北山寺:一名土楼山寺,原为永兴寺,为西宁最古之寺。远在北魏时,以其山崖“为浮屠状”,即名“土楼神祠”,通称“古神祠”。虽历经修葺,多所倾圮。明季在山脚右侧建铁佛寺,早已废。清宣统元年(1909年),西宁香行魏僖等捐资重修。二年(1910年),葆宁寺僧徐仁,拆祁家城禅院,改为佛阁,并添修山门、斋舍,面目一新,今已倾颓,然尚可辨认。

篇5: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原创文章

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宗发„2012‟41号

在我国,佛教、道教历史悠久,信教群众较多,影响广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以来,通过开展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和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督管理等工作,绝大多数佛教、道教寺庙宫观(以下简称“寺观”)管理规范,教风端正,庄严清静。但是,一些地方受经济利益驱动,搞“宗教搭台、经济唱戏”,出现了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些地方、企业和个人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借口,投资新建或承包寺观,借教敛财;有的非宗教活动场所雇用假僧假道,非法从事宗教活动,违规设置功德箱,收取宗教性捐献,甚至威逼利诱信众和游客,骗取钱财,以教牟利;一些经依法登记的寺观尤其是处在风景名胜区的寺观,或被投资经营,或被作为企业资产上市,或存在强拉或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花高价烧高香、从事抽签卜卦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违反党的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扰乱正常宗教活动秩序,损害宗教界的权益与形象,伤害信教群众的感情,损害游客的合法权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关注。为制止和纠正上述现象,依法、依规、科学、有序管理寺观,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要认真落实•宗教事务条例‣,坚决制止乱建寺观和各种借教敛财行为。寺观应在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行政管理下,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指导、监督下,由佛、道教界按民主管理的原则负责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其内部宗教事务。严禁党政部门参与或纵容、支持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或承包经营寺观,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寺观搞“股份制”、“中外合资”、“租赁承包”、“分红提成”等。对参与、支持此 —1—

类活动的党政干部要按党纪政纪严肃处理。

2.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对依法登记的寺观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寺观“被承包”现象,并限期整改,将依法应由寺观管理的事务交由寺观管理;整改不到位的,撤销其宗教活动场所登记,不得从事宗教活动。不得将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企业资产上市,各级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进行排查,发现存在此类问题的,应限期进行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会同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

3.除经政府宗教事务部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外,其他场所一律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捐献。对非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功德箱、接受宗教性捐献、开展宗教活动等借教敛财行为,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会同公安、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工商、旅游、文物等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坚决予以查处,并视情予以通报;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国家宗教事务局将对依法登记的寺观予以公告,帮助信众辨别宗教活动场所和非宗教活动场所,引导信众到依法登记的寺观参加宗教活动。已依法辟为宗教活动场所的不可移动文物,其管理使用人要依法履行保护、修缮和安全等职责。未经依法审批,不得将不可移动文物辟为宗教活动场所。

4.宗教教职人员必须经宗教团体认定,报县级以上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应加强对宗教教职人员的管理,引导教职人员正信正行。宗教教职人员要引导信教群众文明进香,不得以任何手段骗取香客、游客钱财;要依照教规如法如仪开展宗教活动,不得到非宗教活动场所从事宗教活动,屡教不改的,建议相关宗教团体撤销其宗教教职人员资格,收回教职人员证书,并报原备案的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注销备案。

5.假冒宗教教职人员进行宗教活动的,由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责令停止活动,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部门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将在完成宗教教职人员认定备案工作基础上,建立宗教教职人员基本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以利于辨认和打击假冒教职人员。

.宗教、旅游、文物等部门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国宗教旅游场所燃香活动的意见‣(旅发„2009‟30号)和•关于贯彻实施†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等3项国家标准的通知‣(国标委服务联„2011‟58号),整治强拉或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花高价烧高香的行为,倡导文明敬香,优化寺观环境。严禁旅游企业、导游人员以任何名义和借口诱导游客和信教群众烧高香、抽签卜卦。

7.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要依法对风景名胜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履行管理职能。在风景名胜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新建、扩建、改建等都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宗教事务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管理,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应会同宗教、园林、文物等部门对违法建设行为进行查处。

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共中央统战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旅游局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文物局

篇6:西藏的寺庙与藏传佛教文化

2005-08-29

中国网 | 时间: 2005-08-29 | 文章来源: 网上独家

寺庙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载体,对中国西藏的政治、经济、教育、生活与习俗诸方面,均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寺庙,我们可以窥见到上千年来西藏浩瀚的典籍、辉煌的建筑,非凡的艺术成就和炯异的传统教育。大凡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墨客、贤哲俊杰以及巧工能匠均几乎无一不是出自寺庙。即便到了21世纪的今天,有学者仍然认为“藏传佛教寺院的政治功能基本消失;其文化功能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弱化,但现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资源依然存在;其经济功能有所示弱可仍有一定的存在价值或可发挥的市场空间”。故,如果抛开寺庙,我们对西藏历史、文化、社会的全面理解则无从谈起。

西藏寺庙最早建立于公元8世纪。约在公元779年,在吐蕃王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下,历时12个春秋,桑耶寺建设完工,这是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具有真正意义的寺庙。桑耶寺的建立,显示了佛教势力的上升。由于赤松德赞贱民纵僧,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反感。赤松德赞去世后,佛教遭到了压制。至9世纪末,西藏历经百余年的战乱,民众强烈要求社会安定,恢复生产。旧体制的解体和新体制的建立,也需要建立新的统治秩序,佛教再度兴起。

1054年,从印度来西藏讲法的佛学大师阿底峡病逝。1076年,在古格王的主持下,托林寺举办了纪念阿底峡的“火龙年法会”,规模盛大,显示了佛教的复苏与中兴。会后,各地寺庙便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藏传佛教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产生了不同的宗派,各宗派都建有自己的寺庙,如宁玛派先后于16世纪晚期在拉萨附近建立多吉扎寺,17世纪中期建敏珠林寺,两寺后来成为西藏宁玛派两个支系的发源地。噶丹派为藏传佛教后弘期产生的一个宗派,1054年建热振寺,并以此为基地形成噶丹派,后又建立了博多寺、怯喀寺、基布寺,并兼并了一些小寺庙,形成了辖区广阔的寺院集团,后因此宗派消失得早,保存下来的寺庙也不多,日喀则的纳塘寺可算代表之一。纳塘寺兴盛时有3000余名僧人,13间经堂。其印经院是藏区三大印经院中最早的一座,珍藏大量藏文印版和佛经手抄本,分别于1732年、1742年刻印完成的一套大藏经是西藏最早的刻版,《甘珠尔》据传则是格鲁派唯一正统的版本。

萨迦派是以昆氏家族为中心形成的,9世纪初,贡觉杰布脱离宁玛派,1073年在萨迦地方建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所谓“萨迦”藏语意为白色或无色,此寺建在白土山附近,故称“萨迦寺”。由于萨迦寺墙壁上涂满青、白、红三种颜色,又俗称“花教”。1449年建立的哲域结蔡寺是萨迦派晚期的重要讲经场所。噶举派俗称“白教”,分支众多,每个分支宗派也都有自己的寺庙。帕竹噶举1351年建立的泽当寺是格鲁派兴起前的著名大寺。1410年藏历二月初五日,宗喀巴主持建立的甘丹寺举行了开光典礼,于是,以宗喀巴为首的新宗派━━格鲁派形成,俗称“黄教”。1419年宗喀巴圆寂后,名徒济济,格鲁派势力更加壮大,建立了大量寺庙。绛央却杰于1415年建立哲蚌寺,全名“吉祥米聚十方尊胜洲”。哲蚌意为米聚,象征繁荣。1418年,绛央却杰赴明朝见永乐皇帝,用所获赏赐建立了色拉寺。色拉意为玫瑰,即“野玫瑰园寺”,正式名称为“色拉大乘洲”。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合称前藏三大寺。1447年,根敦朱巴在日喀则建立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此寺后为历代**所掌管。三大寺中,甘丹寺因宗喀巴亲自传播经典,奠定了显密二宗圆满的教法基础,成为格鲁派佛学研究中心。哲蚌寺因寺主扎希贝丹出身豪门,与帕竹政权关系密切,实际上成为格鲁派掌权机构。格鲁派另一重要人物根敦嘉措为格鲁派寺庙的发展及管理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死后,一个帕竹官宦人家的儿子索南嘉措被认定为转世灵童迎入哲蚌寺。格鲁派正式推行转世制度,从此有了**喇嘛的称号。索南嘉措追尊根敦朱巴、根敦嘉措为第一、第二世**喇嘛,他本人则为第三世**喇嘛。

1644年,清朝建立后,为巩固中央政府在藏区的统治,对藏传佛教,尤其是对格鲁派表示了极大的关注。顺治9年(1652年),五世**喇嘛及**喇嘛、固始汗受邀来京,仪式隆重,赏赐丰厚,并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坦喇**喇嘛”,明确其宗教领袖地位。1654年固始汗去世后,**喇嘛扩展政治势力,在宗教上确立了格鲁派的统治地位,寺庙达到3000余座。

藏传佛教寺庙建筑极具特色,宫殿塔寺合一,充分表现了政教合一的性质。一些著名的大寺,融合了藏族、汉族以及印度佛教建筑的风格,巍峨庄严,殿宇层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表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西藏寺庙的建筑类型大致可分为平川式建筑和依山式建筑两大类,平川式建筑可以以大昭寺为代表,依山式建筑可以布达拉宫和拉萨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为典型。

在藏传佛教寺庙中,释迦牟尼殿供释迦牟尼佛,弥勒殿供弥勒佛,宗喀巴殿供宗喀巴佛。外有文珠菩萨,为释迦牟尼左助侍,专司“智慧”,常与司“理”的右助侍普贤并称。文殊菩萨顶结五髻,手持宝剑,表示智慧锐利。观音菩萨,特别是千手千眼观音,为表示大慈大悲之心,乃以千手护持众生,千眼观照人间。另有许多护法神。藏传佛教寺庙的法器极其繁杂,大致可分礼敬用器、称赞用器、供养用器、持验用器、护摩用器和劝导用器六种。

藏传佛教寺庙主要法事活动大体相同,只是因宗派之别及寺庙大小而存在少许差异。西藏的寺庙中,最主要的法事活动,是每年藏历1月3日━━25日的传召大会,规模宏大,内容繁多,影响很大,是西藏寺庙法会与节日之首。藏语称为“莫朗钦茂”。2月15日为传召小会。2月30日是“赛宝会”,届时各寺僧及贵族、官员等,手持各种宝贝珍玩在布达拉宫前展示表演,最后从小昭寺返回大昭寺。4月15日为“莎噶达瓦”节,纪念释迦牟尼诞辰与圆寂。6月15日至7月30日为哲蚌寺雪顿节,7月8日哲蚌寺还有“龙崩节”,允许广大僧俗群众前来大经堂朝拜第三、四世**喇嘛的灵塔。10月25日燃灯节,纪念宗喀巴成道。12月29日驱鬼节,各寺举行跳神活动,以布达拉宫最为盛大,以祈来年丰顺。

西藏寺庙中保存了大量的艺术品及珍贵的历史文物,寺庙内的雕塑、壁画和各类装饰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西藏各大寺庙还保存着大量的经书以及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医学、天文历算等方面的典籍。一座寺庙就是一座藏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博物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精髓。

西藏寺庙历史悠久,历尽桑沧,自然灾害如雷电、地震等以及历史上的多次战乱都对寺庙造成了一定的危害。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国家十分重视对西藏寺庙的保护工作。国家先后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大批寺庙列为全国或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10年来,国家拨款两亿多元人民币,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本原则,维修了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大昭寺、桑耶寺等重点文物建筑,修复了寺庙里的壁画、雕塑,使这些古老的文化遗产重放异彩。现在西藏共有1400多座寺庙,各个宗派的重要节日均已恢复。(班班多杰)

作者简介:

班班多杰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篇7:中国佛教寺庙结构和组织概况

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是洛阳的白马寺,为中国佛寺之始。三国以前的佛寺很少,因佛教僧人不蓄资财,靠乞食而生,无力建寺。魏晋以后,在帝王贵族的资助下,通过敕建、封赏、布施等方式,佛寺建造逐年增多,到了东晋西晋时代,许多佛寺拥有大量的土地,对下层僧侣和劳动人民进行剥削,成为封建地主庄园。

和尚的庙通称“寺”,尼姑的庙叫“庵”,在一个地点或一座山岭上,集中很多寺庙的地区叫做“一方丛林”,如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云南鸡足山┅┅等到等。

中国的佛寺结构,因山因地有所不同,时代的先后也有差异。但大体是:进寺的大门称山门,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主要殿堂,多数寺内有放生池。

山门或天王殿门外两侧有青狮、白,天王殿门口左右两边有哼、哈二将,殿内正中朝外供的是弥勒佛,弥勒背后供的是韦驮菩萨,两旁是四大天王。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主殿,主要供奉释迦牟尼。殿内正中一般供奉三尊佛:有的供“三世佛”,即药师佛、释迦牟尼、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身前两侧有一老一少,老者是迦叶(摄)、少者是阿难(如华亭寺)。有的供“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应身,(如圆通寺)。有的供“华严三圣”,即正中是释迦牟尼、左边是骑着青狮的文殊菩萨,右边是乘白象的普贤菩萨,(如筇竹寺内华严阁)。释迦牟尼背后,有的供“西方三圣”,即正中是阿弥陀佛,左右胁侍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有的仅供观音菩萨。大雄宝殿内两侧一般是罗汉。

大雄宝殿外两侧及背后的殿堂,那就各有不同了,有的是“藏经楼”,有的是“揽胜阁”,有的是“观音殿”,有的是“华严阁”,有的是“禅房”、“斋房”、“客堂”等等。

因为佛教的宗派不同,供奉的佛像不同,佛寺的殿堂亦各不相同。如喇嘛黄教寺庙供奉宗喀巴,傣族地区的小乘佛教寺庙,有的仅供释迦牟尼,天台宗禅宗的寺庙必须有禅堂等。

在佛龛前面的桌案上,祭品很多,有长明灯,、香炉、烛台、花瓶、净水瓶、经卷、签筒、铜磐、木鱼,地下放着功德柜、磕头用的薄团,还有很多的“锦幡绣帘”。总之,极为庄严肃穆,富丽堂皇。

佛寺几乎都有“放生池”,放生池的大小和位置各不相同。佛教为什么要“放生”?因为佛门以慈悲为怀,提倡放生,鼓励人们将捕来的鱼,抓来的鸟及一切羁禁的动物,都予以释放,“放生”的目的,在于积德。唐代很盛行放生,官方下令置放生池,以修功德,此做法一直沿续至今,几乎所有寺院,均凿放生池,供善男信女“放生”,信徒们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下钱来买鱼买鸟放生,他们感到是种精神上的满足,积了功德。

寺院一般都置钟、鼓。钟楼一般设于山门之上或大殿两侧一边是钟,一边是鼓,称之为晨钟暮鼓。它有两种作用:一种是起更报点,报告信息时间;一种是定时敲钟打鼓,使人闻之发人省悟,所谓“撞开咒路”的意思。“钟”既是做佛事集众敲打的法器,又是僧人临终时的一种仪式━━丧钟。临终鸣钟,让弥留中人,生善念而死。丧钟,没有打几下的确数,一直打到临终之人断气为止。打钟要讲究节奏、速缓,钟声抑扬顿挫,传之既远,回荡不息。敲钟打鼓均有技巧,要有专人负责,故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谚语。

寺内僧侣组织因宗、因地亦各不相同,一般有:

方丈━━寺内最高负责人,有的还管一个地区的僧人,发布僧令。

住持或监院━━寺内的总管

知客━━负责接待的僧人

维那━━负责宗教生活

库头━━负责保管、出纳

知堂━━守大殿

和尚中的很多人有很高文化,他们能讲经说法,咏诗作画,这样的和尚历代都有,称为“高僧”。云南最出名的高僧有担当、大错等人。

旧社会的寺庙,有土地、山林等很多财产,他们还替俗人念经,做“佛事”,还有“功德”钱、“香油”费等收不少,若有兴建事项,和尚便出门“云游”四方,“化缘”募捐,随其自愿要当地的寺庙宿食。不花分文,这叫做“驻锡”或“挂单”,但要拿出“度碟”(或“戒碟“)来验证身份。

中国佛寺建筑,原与印度相同,没有殿堂,建塔藏舍利。为表示敬重,塔位于寺的中央,作为寺的主体,四周围以增房。后来佛像供奉于殿堂,殿堂与塔并重,塔一般仍在殿堂之前。唐宋时期,禅宗已不再风行建塔,佛寺发展以殿堂为主的布局。完整的寺院一般皆为伽蓝七堂。伽蓝为梵语,即僧园或增院七堂,专指寺院的主要建筑,是佛寺建筑平面布局的一种制度。伽蓝七堂随宗派的不同而各相异。以禅宗为例,七堂指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库、浴室、西净(厕所)。中国佛寺殿堂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由数进四合院组成,具有中轴线,两偏殿对称,大型的寺院还有廊院。主要殿堂往往采用庑殿式或歇山式,其他殿堂也皆为中国传统的建筑屋顶形式。一般常见的殿堂有:

(一)山门(或三门)

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通常空门两侧立有哼哈二将

(二)钟楼

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闻公为其右胁侍。

(三)鼓楼

位于天王殿有(西)前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四)天王殿

正中供奉大肚弥勒,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

(五)大雄宝殿

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况。以三佛同殿居多。供一佛常见的为“释家三尊”或释迦及其两大弟子迦叶、阿难,也有的大殿供奉“西方三圣”或“华严三圣”。三佛同殿,常见的有“三方佛”“三世佛”和“三身佛”,也有的供奉“弥勒佛-释迎牟尼佛-阿弥陀佛”。供五佛(密宗的五方五佛)和七佛(释迹牟尼佛以前的六佛加上释迎牟尼)的较少,多为历史久远的寺院。释迎牟尼像背面一般为海岛观音壁塑图。大殿东西两侧,常供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

(六)东西配殿

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师殿”的(多为禅宗),有设“伽蓝殿”的,等等。

(七)法堂(亦称讲堂)

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法皈戒集会之处。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八)罗汉堂

自唐代开始,一些大型寺院就修建五百罗汉堂。全国现存具有成组五百罗汉像的寺院在30以上,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碧云寺罗汉堂,苏州西园罗汉堂,苏州寒山寺左右配殿(存有宋代樟木雕刻五百罗汉,为雕塑中佳品),五台山殊像寺文殊阁(为悬塑五百罗汉),成都宝光寺罗汉堂,武汉归元寺罗汉堂,昆明筇竹寺天台来阁(为清民间雕塑艺术佳作),北京雍和宫法轮殿(系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造),四川乌龙寺五百罗汉堂。

(九)方丈室

佛寺住持(方丈)居住、说法与接客之处,有的叫华林丈室(净土宗佛寺),有的叫般若丈室(禅宗寺院)。

(十)藏经楼 盛放佛教经典之处。

现代寺院的组织、管理体系

寺院僧众的组织机构及分工

方丈

佛寺,是众僧长住修行之地,既象一个单位又象一个大家庭,其当家和尚,即院主,一般称为住持、长老或方丈但不管怎么称呼:一个寺院只能有一个,他是寺院里政治的最高统治者,经济的最高管理者,所有寺僧“皆俯首听命于方丈”,甚至所有公私纷争,皆取决于方丈。那么,为什么一个职位却有不同的几种叫法呢? 住持:

是主持寺院的职称,意为“久住护持”。住持不是云游挂单僧人,而是长期住在寺院修行的和尚,他要对全寺一切人员、财产负责护卫,并掌管全面的佛事活动。

长老:

最初是佛教对释迦牟尼上首弟子的尊称,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卜9年的为下座,10—19年为中座,20—49年的为上座,50年以上的才有资格被称为长老不过,现在长老的称呼则多用于对寺院住持或年高德重僧人的称呼。方丈:

在佛寺,方丈最初是长老或住持理事和起居的地方,(按中国古代10尺为一丈计算,从面积上讲,大约合12平方米),《维摩洁经》上说,室方一丈,能广容大众。因住持或长老久住方丈之室内,久而久之,就把本来是房子名称的“方丈”,作为寺院当家和尚的职称了。不过,方丈在封建社会里,是要由皇帝从全国范围内的高僧中选拔任命,或由寺僧推荐,前一代住持提名,并经政府最高机构考察、批准,才算合法。

“四大班首” 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他们在方丈的领导下构成了寺院的首脑机关。首座僧:

是方丈的直接副手,其任务是为全寺僧徒和外来学佛者讲经说法。若大和尚圆寂升天,通常由他来补代方丈之位 西堂僧:主要任务是主持法坛、法堂,为僧徒举行受戒仪式,代替首座僧讲经说法,是寺内的第三把手。

后堂僧:负责掌管全寺一切规章制度,主持召开“颂戒集会”,检查全寺僧人遵戒守规情况,执行奖功罚过,并握有批准收徒和除名大权。

堂主僧:专司藏经阁的管理,负责全寺佛经和各种经典著作的收藏、添购和经卷图书的发放、借阅等。

“八大执事” 八大执事是帮助方丈办理日常事务的八大部门负责人。这八大执事分别是:

执客僧:负责全寺僧众上殿过堂,来客接待,处理寺院之间,僧俗之间的一切接洽事务。

当家僧:亦称监院。负责全寺的财务大权,收支、存储全寺各方面的资金,统理全寺僧众的生产、生活、起居、医药、茶点等。

库师僧:负责全寺衣钵、法器、粮食、瓜果等物品的存储、管理,协助当家僧料理全寺财务。

僧值僧:专门协助后堂和尚作全寺戒律监察,执行奖励罚过,相当于纪律检查官。

监院僧:负责全寺上下礼仪安排,节日议程,协助执客僧安排客僧、居士的接待工作。

维那僧:负责全寺僧众参禅坐静,领导全寺上下进行早晚佛事活动。

点座僧:负责僧人食宿安排,逢年过节的生活改善及寺院必要的交际宴请等。

督监僧:专门协助当家和尚处理寺内日常事务,管理四大班首、八大执事所管理不到的事,相当于一个不管部。此外,各寺院中还有数量不等的书记僧,协助方丈及四大班首抄写经卷或翻译佛经。

1.jpg 现代寺院的组织、管理体系 1.道场行事

道场是修学佛道的所在,负有接引信众学佛的使命;在此前提之下,僧团必先健全,始能发挥弘法度众的功能。是以道场日常行事中,除了举办法会、庆典,其他如禅

七、佛

七、朝山、讲座,乃至现代的佛学会考、短期出家、夏令营、讲习会等各种活动,提供信徒闻法共修以外,更有许多重要的寺务行政,从中可以看出僧团的组织严谨,制度健全,十分合乎现代化的管理学。

过去丛林在人事方面有所谓“四十八单”职事,四十八单又分为“序职”、“列职”。序职代表的是道德、学问、阶位,大都是老成持重,长于道德修行者担任,虽然有名、有职,但无实权,譬如军队的上将、上校等;“列职”,代表的是行政能力,是职务,譬如团长、总司令等,握有实权。丛林的“序职”,包括首座、西堂、后堂、堂主、书记、悦众、知藏、祖侍、烧香、记录、参头等;“列职”分别为都监、监院、副寺、维那、知客、纠察、典座、衣钵、汤药、庄主、化主、寮元等。大部份僧众有了序职以后,又领有一份职务,正如军中所谓的上将总司令、上校营长等,亦即序职、列职兼具。

此外,也有专于一务者,如:饭头、水头、菜头、粥头、门头、净头、园头、鼓头、茶头等,这些行单不需要序职即可担任。因此,四十八单职事不一定是四十八个人,有时一人兼具序、列职;有时一个职务有多人负责,例如序职的堂主,多则十几人,少则七、八位,而书记则有三、五十,乃至百位之多愈多表示寺院愈大。

序职代表资格、身分、地位,除非违犯清规,否则如同国家颁授的少将、中将等阶位,是终身荣誉,永远保留,然而职务(列职)则可随时因所需而异动有其一定的任期。丛林的任期制度,对于人才的养成与流通有很大的助益。每年一到“期头期尾”职务调动时,凡任期圆满者,必须分别向大和尚或客堂请辞,经过大和尚邀约全山长老开会安排后,完成“请职圆职”的新任命。而住持和尚也有一定的任期,因此晋山住持、传法传贤也是丛林重要的行事与典范。住持又称方丈、堂头,凡是可以提供“挂单接众”的道场,才能有住持的称谓,否则只能称为当家。住持平日领众薰修、上堂说法,是一寺之主,但是逢到“出坡普请”时,仍须随众作务;乃至进出山门,亦需向客堂“告假销假”,此举充份显示僧团平等与相互尊重的精神。

僧团强调和合、清净,僧众平日的生活、修行均应随众作息,遇有特殊情形也必须请假。请假时,如果搭海青、袈裟,即表示要请长假;着海青请假者,是属暂假。除此又随各种“香期例假”而有不同的礼仪规定。

依据中国佛教的传统习惯,出家者必须受足三坛大戒才符合大乘出家僧格。三坛大戒乃中国佛教特有的授戒仪式,也是道场的重要行事之一。戒期有“进堂出堂”,从进堂到“封堂”,当中有一段缓沖时间,因为大陆幅员辽阔,路途遥远,必须一段时日赶路,所以先“开堂”,让大众陆续报到,到了一个时期才“封堂”。这一段时间先教授部份简单的规矩,等封堂后即不能再随便进出,这时即开始进行正式课程。戒会圆满下山,称为“出堂”。进堂有进堂的规矩,出堂也有一定的告假方式。戒期当中,受过沙弥戒、比丘戒后,均要“巡寮告众”,巡寮亦即“巡山”,大众一起到方丈室、客堂、库房、大寮等各单位巡示告众,藉此认识环境及人、事、物。巡寮告众乃佛陀时代立下的制度,后来中国丛林为恪遵佛制所以也立下巡寮事项。

道场行事,不离弘法利生,因此不管为信众举办法会活动,或是健全僧团的规矩制度,其实都与信众有密切的关系,因为“僧住则法住”,唯有僧团健全而后才能驻锡弘化。2.寺政外事

禅堂、客堂、库房及衣钵寮,为丛林的基本组织,俗称“四大堂口”。禅堂专管教育,负责训练人才;客堂管理人事,接待十方;库房负责总务,照顾生活所需;衣钵寮则典藏常住资料,维护法统。四大堂口综理内外寺务,遇有重大事情,均由首座等班首及四大堂口共议进行。因此,要想了解一个寺院的寺政外事,可从维那、知客、库房、衣钵的行事中,窥出全貌。3.维那行事

维那是三纲之一,纲领职事,若以现代佛教学院为例,维那即“训导主任”。在提倡“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现代寺院中,维那往往兼监学、训导、训育,主要负责思想、生活等教育。

维那管理禅堂,其职责包括:管理钟板号令、安排生活作息、照顾行香修持评荐品德参学、提拔荐举人才、审核出堂进堂等。

钟板是丛林的号令,大众的生活作息、起香坐禅、说法开示、出坡作务等,均依钟板号令行事,钟板齐全的道场,方称“丛林”。维那不仅管理钟板,领导作息,甚至禅堂内香别的安排、环境的维护、法器钟板的职司,均由维那主管,是以大众慧命,全系维那一人的领导,因此有谓:“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如果不能令大众安心办道,即是维那之过。乃至参学者的能力、品德,维那均要记录,也要传授、教导,并依个人专长,不时向常住荐举优秀人才。平时禅堂人员的进出,更需经过维那认可同意,维那实际上就是禅堂的领导人。4.知客行事

知客是佛门的第一线,如同国家的外交官,举凡信徒进入山门,或为接洽事情、求助、倾诉,或是参观、礼佛而来,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知客。知客“接待十方”、“送往迎来”,必须掌握来客的身分、目的,给予适当的待遇。平时对外行文,与政府机关公事往来的“外事应付”,也是客堂知客应负的职责。

客堂如警察局,一般民间有了纠纷,客堂就是最佳的裁判所,同时也是“调解僧事”、“维护清规”的所在;遇有信徒婚丧喜庆的“生亡杂务”,知客必须开牌佛事、安排人员;逢到初一、十五上堂上供或期头期尾请职圆职等重大事项,必须“挂牌示众”。

此外,知客代表常住与“诸山来往”,同时代表大和尚“照顾外寮”、“转承上下”等。因此,身为知客必须慈悲爱护大众,不可官僚,亢高卑下。5.库房行事 库房总理一寺的生活所需,其职责包括:供应日用、储藏道粮、预算、分配单银、犒赏大众、营建修缮等。在丛林中,住持的第一条件要有供养心,有供养十方的心,才能做住持;身为出家人,第一要务要有结缘、服务的性格,肯结缘、服务,才能福慧双修。一个设备完善,储藏丰富的库房,如能加上有供养发心的库头师,必能令大众安住身心,用功办道,其功德实是难量。6.衣钵行事

佛法的传承,以“衣钵”为信物,然而现在的寺院普遍不重视信物,不重视传承,所以大都没有设立“衣钵”一职。“衣钵”如同住持和尚的机要秘书,替大和尚处理机要事务,管理大和尚的衣钵,负有“信物传承”的责任。平时与汤药、书记、书录等侍者共同替大和尚“安排行程”、“侍候汤药”,处理大和尚私人事务,暨做“资料存查”、“文书供应”,提供住持之需;尤其“典藏保管”常住的山志、规约、文献、契约、法物、秘笈等珍贵资料,并负责“经营会计”、“预算编制”等财务的管理。

佛门有云:“金衣钵、银客堂、珍珠玛瑙下厨房。”衣钵的重要由此可见。

篇8: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原创文章

1 永福寺概况

永福寺位于杭州市灵隐景区内, 飞来峰西侧, 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 (937年) , 近代以来逐渐衰落。1952年, 仅有破房7间、佛像5尊, 一尼寄居。2002年, 市政府批准复建永福寺, 于当年奠基开工。永福寺从一开始规划就希望能以更抽象、更纯净的手法传达佛教意念, 而非以具体的佛教语汇作宗教象征。笔者在参与该寺庙建筑项目时就提出了以下5点设计构想原则: (1) 须具佛教的宗教建筑象征; (2) 以朴实、功能为导向; (3) 提供人与人充分互动的空间; (4) 现代完整性的外观, 但具庄严肃穆的气氛, 能引人心神宁静; (5) 内部具备轻松、温馨的人性空间。因此, 在规划发展上跳脱出永福寺以经典教义阐述设计的模式, 而直接用空间变化来表达佛教内涵, 期望透过空间自然光影的变化品茗一份属于空灵的洗礼。

2 空间要素

在佛寺园林空间中, 最重要的空间要素便是佛教建筑。园林空间的构成可看作是各佛教建筑要素在自然山水骨架之上的排列与组合。佛寺园林中的建筑物, 既有宏伟庄严的佛殿法堂等宗教建筑, 又有小巧灵动的景亭长廊等园林建筑。它们相辅相成, 常作为寺庙园林空间特别是寺院空间中的边界、核心等, 限定着空间的形式、体量和动向。

山门, 作为佛寺园林营造的重要空间要素, 起着边界限定之用。与其他佛寺山门为单座建筑不同, 永福寺的山门设置更具特色, 由重重升高的三座山门组成。第一进山门为元宝脊顶, 南北无墙通透, 香道穿过其中, 东西两墙有漏窗, 两旁靠墙设有座椅, 兼具了亭的功能, 梁上书匾“梵天佛地”, 点明山门身份。第二进山门为庑殿顶, 四面有墙, 南北开口, 香道贯通, 东西墙有相关历史文化展示图, 可坐而观之, 梁上悬有乾隆御笔“福田花雨”的牌匾, 第三进为永福寺正山门, 为庑殿顶, 体量较前两座有明显增大, 面阔三间, 仅有一门, 门前对狮昂立, 威严自得。三进山门共同组成了“三门”, 层层递进, 一如修行之境界次第而升, 每一进山门在限定功能之外, 还有收摄之用。其香道循山势曲折, 人行其间, 所见之景移步而异, 但经由山门收摄视线与动线, 均能在山门前呈现端正之象, 以衬佛法庄严。

跨过山门, 便是用于供养礼拜诸佛菩萨的各大佛殿院落。永福寺四个院落伴水系错落, 总体随山势保持着由东至西的走向, 依次为普圆净院、迦陵讲院、资岩慧院及古香禅院。各院落中心建筑大致朝西而立, 略有偏位, 中心建筑明确着院落的主题:普圆净院以观音殿为中心建筑, 主奉观世音菩萨;迦陵讲院的主要殿堂为梵籁堂, 兼做法堂及佛教音乐厅两用, “梵籁流觞”, 为永福寺佛法宣流地;犹如西方极乐世界的迦陵频伽神鸟, 故名迦陵讲院。该院内侧建筑为文景阁, 为佛教书法绘画艺术的活动场所;下首为艺明斋, 供流通阅览佛教文化艺术图书及作品之用;资岩慧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建筑, 主奉释迦牟尼佛;古香禅院以三圣殿为中心建筑, 主奉西方三圣, 作为灵牌存放之所。其他主要建筑还包括天王殿、文景阁、福星阁、海日楼等, 各具特色。永福寺在追求佛教文化的同时也把江南庭院风格融入其中, 整座寺院显得宁静高雅。

3 散点式空间结构

针对庄重的宗教建筑与多变的世俗建筑, 佛寺园林调和宗教审美观与世俗的建造技法, 构成形态各异的空间单元。建筑空间的布局, 常融合儒家思想的特点, 釆用主从形式, 交错排布, 多以均衡对称的形式把体量高大的要素作为主体而置于轴线的中央, 根据场地条件, 把体量较小的从属要素分别置于四周或者两侧, 从而形成四面对称或左右对称的组合形式, 可以说, 轴线是最基本的组织建筑空间单元体秩序的方法。堂、阁、殿、廊等组成的佛寺建筑群在寺院空间中处于毫无争议的主体地位。佛寺建筑群的构成形式决定了整个寺院空间的格局。

杭州佛寺之中, 以散点式布置寺院的, 以永福寺为代表。永福寺随山势起伏, 沿溪流错落分布四个风格各异的院落, 由山径相连接。各院落四合而成自为单元, 或合院或廊院, 均有一中心建筑统摄全院, 从而形成了系统分散而单元规整的格局, 颇具特色。永福寺在建筑与环境相融的思想主导下, 根据原有建筑遗迹, 加以整理和精选组合, 依山而建, 不循常理地散落在丛林雾霭之中, 顺着山势走出一个“7”字形, 形成了“一藤多瓜”的总体布局, 整个永福寺的建筑与山地融为一体, 环境幽静, 自然光线柔和, 永福寺的三处庙宇建筑, 古朴而大气, 兼容着佛教文化的肃穆和地域原生态的灵性, 动静相宜, 相得益彰。深蕴水墨山水之道, 永福寺的每一砖一瓦都有调配、每一花一草都有布局、每一树一木都有安排、每一丘一坎都有格局、每一沟一壑都有调治、每一涧一水都接引、每一石一阶都有刻画……唐代的建筑风骨加上江南园林的空间格局, 再融入佛家因循自然的空灵之气, 把永福寺调理得晨雾晚霞之间不知天上人间。

4 结语

佛寺园林兼具私密性与公共性, 既有超绝尘路的宗教特质, 又得文人园林之风雅与皇家园林之威仪, 更因普度众生的宏愿, 使世俗美亦占一席之地。现代佛寺园林的设计、布局与规划值得重新审视并思考, 佛寺园林的营造, 要重视其空间布局的规律, 更要和合背后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李玲.中国汉传佛教山地寺庙的环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2]杨童周.杭州西湖汉传佛寺园林空间研究[D].浙江大学, 2015.

上一篇:教师过程性评价下一篇:高速公路项目实施阶段的投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