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计划现状

2024-04-25

煤矿生产计划现状(通用8篇)

篇1:煤矿生产计划现状

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

距河南省的省会 ——郑州也只有50公里的新密市,在全省是一个主要的产煤大市,煤炭在新密市的三大支柱中占主要的地位。安全生产状况也正如在2003年,新密市市委召开的主要管理人员会议上,市委书记李连渠书记在会议上讲的:当前我们新密市的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必须重新认识;必须认真面对;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重新认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严重,必须重新整治;安全生产任务繁重,必须加强领导。新密市与全国一样,乡镇煤矿大多是先天不足,投入少,隐患多,安全无保障。

乡镇煤矿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在资金的投入上是舍不得花钱,使用的设备大多是国有大矿淘汰的设备,加上安全管理的缺陷,安全系数极低,再加上职工的素质低,安全教育培训跟不上,安全自我防范能力低。特别是协议工、合同工,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存在 着要钱不用安全的观念,对学习技术的积极性来说比较低,更不用说对技术的精通。大都是一知半解,根本就达不到应知应会。再一个是乡镇煤矿的机械化的程度低,安全设施不完善,职工的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的素质低,就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了大的难题,也就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我们在煤炭行业中存在的最基本的现状。

在近二、三年来,煤炭行业的利润是相当惊人的,在这

样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不少生产者不惜铤而走险,减少安全投入,甚至利用各种手段降低生产的成本,大大的超能力生产,超人员工作,乱干、蛮干,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

煤炭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低特别乡镇煤矿大多都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的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自救的能力和自救的意识不强,在生产过程中,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在发生事故时,也就不能有效的自救。

煤矿大多都是地下作业,加上自然条件的恶化,煤层的变化大,甚至有的个别采区在一个采区就又分两个或者三个采煤的方式,前、后、左、右推进式采煤方法。右的倾角大,有的煤质软、天板、地板软等的三软的地质,有的煤层自燃发火严重,更重要的是瓦斯浓度高,开采的难度就比较大,要求技术素质就高,在开采中如有一点不慎,就有可能出现事故。再加上,煤矿的生产设备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所以就给安全生产埋下了大的隐患。

今年以来我国的大小煤矿正走向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回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按照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培训,对于职工的安全素质培训,达到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的目的,就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尽快改变煤矿职工素质不适应状况。对职工上岗培训中要求职工必须懂矿井概况,工作环境及井

下危险因素,所从事工种可能造成的职业健康伤害和伤亡事故。该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标准,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和撤离现场的责任、义务和权力,了解应急救援预案和发生瓦斯爆炸、水害、火灾、顶板、机电运输、热害等的自救互救,急救方法和避灾路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自救器等安全逃生设备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出入井手续,通风安全系统,报警系统和安全指标,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性质,危害及如何预防瓦斯积聚,事故案例分析等。对于所有的从业人员只有在基础上具备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险情发生以后,才能逃生自救的能力,具备常规事故处理的能力和临危不乱,遇变不惊的心理承受的能力,才能拥有从业资格。对煤矿安全生产问题上,提高煤矿抵御事故能力上,才能是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工作是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张得青

二零零八年

篇2:煤矿生产计划现状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全公司煤炭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加强煤炭生产计划管理, 充分发挥生产计划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积极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计划是企业计划的核心,是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它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总方针,实施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保证煤炭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条 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全矿建立二级计划网络,矿由计划科、总办室、企管科、地测科、煤销站、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各战线由业务主管科室负责;计划科统一制定、下达各项计划,生产技术科负责生产接替计划(包括综采搬家倒面计划)和原煤产量,开掘科负责开掘进尺计划,企管科负责生产经营计划指标统计等,地测科负责矿井地质和三量预报,煤销站负责商品煤煤质计划,设备管理中心负责设备配套计划(包括设备调剂、大项修、购置和报废计划)。生产计划由矿总工程师分管,业务部门设专人负责生产计划工作。

第四条 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任务。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从全公司生产技术条件和员工经济利益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整体考虑企

业煤炭生产,全面综合进行投入产出总平衡,以谋求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第五条 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生产计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严肃性。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科学性。计划要符合客观实际,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三、先进性。依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赶超先进水平,积极高效。

四、规范性。计划任务和指标计算符合煤炭行业技术经济政策法规和计算办法。

第六条 煤炭生产计划与各专业计划的关系

生产计划规定着企业经济运行的大方向,是其他各部门专业计划的制定依据。必须以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统筹安排各项计划。计划指标采用统一计划,集中平衡,分部门、分级管理的办法。使各项计划综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正常运作。

第七条 生产计划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健全生产组织决策信息系统。

经常收集、分析、预测国家经济政策和市场行情,煤炭外运销售状况,国内外煤炭技术发展趋势,同行业技术经济指标等外部资料;

调查、整理本企业资源储备现状,生产技术装备条件,矿井、水平、盘区(采区)生产能力分布,历史及近期指标、定额水平等内部资料。

二、建立健全各种计划台帐:包括开拓开采部署、搬家准备、巷

道消耗、设备动态、产运销存状况、采掘队组变化、生产性增资因素、生产性技改工程及长线检修工程等。

三、建立健全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有指导意义的生产、技术、经济档案,以及重大问题处理备忘录等。

第二章 计划的内容及组成

第八条 生产计划内容

主要有产品产量,产值收入,外运销售,采掘关系,矿井内水平、采区、工作面接替,劳动生产率,采掘队组变化和生产集约化水平,材料的消耗和供应,能源的节约,煤炭资源的回收,采掘设备的供求平衡及附属厂发展,安全生产等内容。

第九条 生产计划指标

一、工业总产值。

二、原煤产量。

三、煤炭销售量。包括入洗量、地销量、销售收入、平均售价等。

四、劳动效率。指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万元工业增加值/人)、企业人均商品煤量和人均生产煤量(吨/人)、原煤全员效率(吨/人)。

五、成本利润。指原煤综合成本及企业盈亏指标。

六、掘进进尺。包括按类型、按性质、按使用机械、按支护、按资金渠道分的各类进尺。

七、采区回采率。

八、安全。

九、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1、商品煤质量。包括商品煤灰分、水分、发热量及含矸指标等。

2、原煤生产消耗。包括柴油、轮胎、大牙、大绳、坑木、炸药、截齿、运输带、高压胶管、电缆、介质、絮凝剂、防冻液等主要材料消耗;包括生产自用煤、综合电耗及原煤电耗等燃动力消耗。

3、采掘工作面能力利用程度。包括个数、单产、单进等。

4、采掘机械化程度。包括采煤机械化、机掘机械化、掘进装载机械化等指标。

5、采掘关系分析。包括掘进率、巷道消耗率、薄厚配采比、剥采总量、采剥比、三量可采期、采掘个数及进度比、人数比等。

十、逐步研究建立衡量煤炭工业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快慢的指标平价体系和考核计划指标。包括投入经济效率、集约化水平提高率等一系列指标。

第十条 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 生产计划的组成主要有三部分。

一、计划指标表格。

二、计划图纸。

1、各分层采掘工程计划图;

2、井上下对照图;

3、开拓、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系统图。

三、文字说明。

内容包括对报告期内计划执行情况的说明;对下期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计划安排的主要依据和整体部署;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的预测安排;主要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对上级机关的建议及要求解决的主

要问题等。

第十一条 生产计划按计划期限长短可分为企业发展规划(10年规划),中长期计划(3-5年),短期计划(),作业计划(月度计划)。

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参照本行业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规定企业生产发展战略目标和体现企业战略方向的发展性计划,是指导企业煤炭生产发展的篮图。其具有展望性、预见性和纲领性的特点。

短期计划:即企业生产计划,是企业计划的最主要形式。作业计划:是短期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直接用于指导日常生产和经营。

第三章 计划的编制工作

第十二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要求

必须依据企业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和煤炭生产总目标,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力求符合客观规律,要遵循实事求是,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要搞好长远和当前的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平衡,需要和可能的平衡,生产和效益的平衡。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和员工的积极性,确保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施。

第十三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方法

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技术经济分析法:是通过全面统计和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数理分析等方法,全面掌握报告期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调查预测计划

期经济运行趋势、煤炭市场供求状况、本企业营销运输能力和收入盈利水平。

调查分析内部资源状况及其利用程度,测定生产条件和能力水平,找出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薄弱环节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主要指标的初步预测和相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为编制和确定计划提供依据。

二、综合平衡法: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即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利用计划指标体系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科学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质量水平。

第十四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一、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对煤炭产品的需求。

二、集团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

三、订货合同及运输条件。

四、矿区总体战略部暑,矿井、水平、采区接替状况。

五、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及可能增加的能力。

六、劳动力、设备、原材料、动力等变化及供应情况。第十五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程序和内容

采取“两上两下”的办法。既由各战线上报建议计划,经矿审定平衡后下达控制指标,再由各战线编报正式计划,由计划科统一汇总后下达执行。具体分为:

一、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准备资料。

1.总结回顾上个计划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完成情况,组织生产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教训。2.了解掌握计划期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指令,经济运行走势,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市场营销行情,铁路运输能力等。3.调查分析本矿内部条件和变化因素,包括生产能力、采掘部署、资源储备、技术水平、设备(更新及大修)需求、材料供应、采掘重点工程、采掘队组变化等情况。

二、生产建议计划阶段

1.生产建议计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各战线根据生产运行情况,预计本生产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查清下各环节生产能力及计划期内资源利用状况, 根据下采掘战场条件、能力增减变化、产品经营状况,提出生产经营建议计划指标安排意见、生产性增资因素及矿井安技措技改工程的建议要求。

2.生产建议计划落实:在各单位将生产建议计划报计划科后,计划科首先进行整理,将下开拓开采部暑、设备需求、生产性增(减)支因素、采掘重点工程、矿井技术改造工程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类汇总,由分管领导主持会议,安排相关职能部门落实。

3.生产建议计划汇总: 计划科将落实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由分管领导主持会议,组织有关副总工程师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核实,提出建议计划的整体要求及目标。

4.根据确定的采掘部暑与设备情况,按照全年法定生产天数(除去检修时间), 测算矿井产量。根据测算矿井产量,再结合矿井生产环节能力,全面综合平衡后,提出本企业下生产计划大纲草案,提交矿管委会研究审定。

经矿管委会研究审定后,于年底以前正式下达下煤炭生产计划指标。

三、编报正式计划

1.生产建议计划经矿审查平衡后,行文下达各单位,在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的控制指导下,统一编制上报。2.在矿长的领导下,由总工程师主持,各副总工程师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参加进行编制。不仅按控制指标对上编报,还要把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基层队组,并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计划任务完成兑现。

3.要求图、表、说明齐全准确,并按时上报计划科。4.计划科根据各单位编报的计划内容汇总成册,形成矿正式生产计划,向公司内外下达上报。

第十六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时间

一、企业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审与计划同步。

二、计划:

1、建议计划:各战线编制(8月10日-8月30日);计划科整理汇总(9月1日-9月20日);各部门落实(9月21日-9月31日);指标测算(10月1日-10月15日);领导审定及指标下达(10月16日-10月30日)。

2、正式计划:各单位编制(11月1日-11月15日);矿汇总平衡(11月16日-11月30日);领导审定及上报下达(12月1日-12月31日)。

3、月、季度计划:各单位编制(计划期前一个月20-24日), 矿

审核汇总平衡(计划期前一个月25-26日),领导审定及指标下达(计划期前一个月27-30日)。并将月度煤炭生产作业计划于当月5日前报集团公司,以便及时进行汇总。

第四章 计划的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必须坚持计划的严肃性,以正式文件下达的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同时加强计划的及时性,按时下达上报各类计划。

第十八条 加强计划管理的调控力度。对涉及全公司的主要指标,实行方针目标管理,如原煤和精煤产量、入洗和地销量、重点工程。参与制定全矿各项经济政策和经营考核工作。

第十九条 计划人员经常深入现场、井下,掌握生产经营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起到参谋和助手作用。

第二十条 搞好分析与预测。每月下旬对本月作业计划进行检查,预测分析,每月初配合统计人员对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提供数字信息及必要的分析说明;每季末进行一次较系统分析,上半年进行一次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分析与预测要有情况、有问题、有建议,遇到特殊问题,要及时进行专题分析,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篇3: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完善

目前我国的煤矿生产的模式正处在投入过高、耗能很大、产出较低、效益较低, 整个发展过程过于粗放, 矿难频发, 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 采煤效率较低, 这些情况就对我们重视和及时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提出了要求。

1.1 政府监督不力

随着煤矿行业的市场化, 煤矿产业的利润越来越高, 但是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特点, 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 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与政府对煤矿的宏观调控有很大的关系, 政府对于煤矿的调控作用十分重要, 但目前来说我国政府对于煤矿的控制和监管方法不够科学, 效果不够明显。

1.2 技术上较为落后

从储量上来说我国的煤矿储量较大, 但同时分布较广我国煤矿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矿生产成本高, 并且地下矿较多, 这就对开采难度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开采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事故, 并且由于在地下密闭空间, 就更容易引发大型事故, 并且目前来说很多生产者都是独立生产, 体系不够完善, 在技术和资金上都有不足, 尤其在安全设施上不够重视和投入的资金不足, 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监管都不够, 导致一些煤矿在设备不够完善, 安全设施不够的情况下就进行井下开采, 给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得到重视, 安全生产体系的不完善成为了矿难频发的重点原因, 矿难的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障碍, 需要政府从各方面综合治理, 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 从我国的煤矿生产现状进行分析, 对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原因的分析, 并且对如何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做出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1.3 人员问题

在煤矿生产中, 煤矿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 不管是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都不够,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意识较差, 一旦发生矿难自救意识和能力也不够, 并且在开采过程中对于规定不能严格遵守, 造成矿难发生的隐患。

2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措施

2.1 改善能源结构

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 我国是煤矿的生产大国同时消耗煤炭量也相当大, 但是在生产过程中, 我国的煤矿生产设备落后, 技术不够先进, 能耗较大, 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提高煤炭供应的情况下对新能源进行研究和开发, 优化改善能源结构, 新能源的利用对于煤矿安全事故的减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 同时煤矿的生产压力减小煤矿企业才能对安全体系和措施进行控制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开辟新的矿源, 探索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开采技术。对于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要合理的借鉴, 结合我国国情不断的应用新型科技更好的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 在一定范围内对新能源充分探测和开发, 另一方面要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 科学采矿, 文明采矿, 合理采矿, 不断的提高对于伴生矿的利用, 并且作为煤炭的消费者我们也需要更好的把握节约的理念, 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

2.2 重视政府作用

通过对以往矿难的分析可以得知, 很多矿难都是可以避免的, 很多矿难的损失都是可以控制的, 这就需要管理者发挥作用, 从管理和监督上进行控制, 科学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 由于煤炭企业的重要性和危险性的并存就需要政府在可持续的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煤矿的安全监管的体制进行完善, 体制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另外政府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的资金支持, 加大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投入, 从而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对于煤矿事故进行科学完善的预防机制, 这就能够对事故进行及早的事故预警和预防, 从而防止或者减轻事故的影响。另外对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 一旦产生问题要严惩责任人, 从而保障整个安全工作的进行。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 这就需要政府对自身的建设要进行改革, 杜绝任何由于利益关系产生的腐败行为, 另外作为政府要推进社会监督和舆论激励的机制, 社会舆论的加入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 真正的把事故隐患消除, 此外除了安全生产还要不断的加强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实力, 大力鼓励社会资金的加入, 作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 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煤矿企业竞争能力。作为政府要对煤矿企业的准入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 对于一些安全设施或者体系不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坚决不能批准, 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的煤炭企业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外要增加对安全设施的重视以及资金的投入, 最终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的水平。

2.3 人员培训

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这就需要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 保障这些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遵守安全规范, 科学使用安全设备, 一旦发生事故能够从容应对安全逃生, 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设定科学的考核方式, 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准许从业上岗, 以这样的方式在人员上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 扼杀或者降低煤矿的事故影响。

2.4 重视经济调控

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 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自我完善, 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步骤,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传统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状况, 这就需要经济体制做出科学的调整,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能源的价格也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体制改革, 对于经济发展汇总的体制性及执行障碍着力解除, 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科学评价体系, 开发研究新能源, 尽力改善能源结构和供需模式, 从而降低对煤矿资源的依赖性, 完善能源价格机制, 对供需问题不断环节, 最终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增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 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很多方面息息相关, 我们要首先从政策上完善, 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度, 从宣传上推广, 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工作过程中, 从人员素质上培养, 不断保障煤矿安全的生产和能源的供应工作。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能源的供应越来越重要, 煤矿的开采中安全生产体系并不完善, 煤矿的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能源的供应和人们的日常生活, 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如何, 存在哪些问题, 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完善和发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资源,效益,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柏泉, 常建华, 翟成, 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 (5) :42-46.

[2]林汉川, 陈宁.构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6) :30-37.

[3]梅国栋, 刘璐, 王云海, 等.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3) :84-87.

篇4: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完善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资源;效益;发展

1 我国煤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煤矿生产的模式正处在投入过高、耗能很大、产出较低、效益较低,整个发展过程过于粗放,矿难频发,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采煤效率较低,这些情况就对我们重视和及时解决煤矿安全问题提出了要求。

1.1 政府监督不力 随着煤矿行业的市场化,煤矿产业的利润越来越高,但是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特点,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与政府对煤矿的宏观调控有很大的关系,政府对于煤矿的调控作用十分重要,但目前来说我国政府对于煤矿的控制和监管方法不够科学,效果不够明显。

1.2 技术上较为落后 从储量上来说我国的煤矿储量较大,但同时分布较广我国煤矿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矿生产成本高,并且地下矿较多,这就对开采难度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开采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引起事故,并且由于在地下密闭空间,就更容易引发大型事故,并且目前来说很多生产者都是独立生产,体系不够完善,在技术和资金上都有不足,尤其在安全设施上不够重视和投入的资金不足,地方政府的资金支持和监管都不够,导致一些煤矿在设备不够完善,安全设施不够的情况下就进行井下开采,给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需要得到重视,安全生产体系的不完善成为了矿难频发的重点原因,矿难的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障碍,需要政府从各方面综合治理,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从我国的煤矿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对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和原因的分析,并且对如何建立健全安全体系做出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1.3 人员问题 在煤矿生产中,煤矿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管是生产技能和安全意识都不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意识较差,一旦发生矿难自救意识和能力也不够,并且在开采过程中对于规定不能严格遵守,造成矿难发生的隐患。

2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措施

2.1 改善能源结构 对于我国的国情来说,我国是煤矿的生产大国同时消耗煤炭量也相当大,但是在生产过程中,我国的煤矿生产设备落后,技术不够先进,能耗较大,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提高煤炭供应的情况下对新能源进行研究和开发,优化改善能源结构,新能源的利用对于煤矿安全事故的减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式,同时煤矿的生产压力减小煤矿企业才能对安全体系和措施进行控制和提高;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开辟新的矿源,探索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开采技术。对于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理念要合理的借鉴,结合我国国情不断的应用新型科技更好的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在一定范围 内对新能源充分探测和开发,另一方面要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科学采矿,文明采矿,合理采矿,不断的提高对于伴生矿的利用,并且作为煤炭的消费者我们也需要更好的把握节约的理念,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

2.2 重视政府作用 通过对以往矿难的分析可以得知,很多矿难都是可以避免的,很多矿难的损失都是可以控制的,这就需要管理者发挥作用,从管理和监督上进行控制,科学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由于煤炭企业的重要性和危险性的并存就需要政府在可持续的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要对煤矿的安全监管的体制进行完善,体制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另外政府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的资金支持,加大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投入,从而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对于煤矿事故进行科学完善的预防机制,这就能够对事故进行及早的事故预警和预防,从而防止或者减轻事故的影响。另外对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要严格遵守,一旦产生问题要严惩责任人,从而保障整个安全工作的进行。政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这就需要政府对自身的建设要进行改革,杜绝任何由于利益关系产生的腐败行为,另外作为政府要推进社会监督和舆论激励的机制,社会舆论的加入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真正的把事故隐患消除,此外除了安全生产还要不断的加强我国煤炭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实力,大力鼓励社会资金的加入,作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煤矿企业竞争能力。作为政府要对煤矿企业的准入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对于一些安全设施或者体系不能达到标准的企业坚决不能批准,对于已经投入生产的煤炭企业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要增加对安全设施的重视以及资金的投入,最终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的水平。

2.3 人员培训 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这就需要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保障这些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遵守安全规范,科学使用安全设备,一旦发生事故能够从容应对安全逃生,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并且设定科学的考核方式,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准许从业上岗,以这样的方式在人员上保障煤矿的安全生产,扼杀或者降低煤矿的事故影响。

2.4 重视经济调控 对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来说,经济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自我完善,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步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状况,这就需要经济体制做出科学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能源的价格也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体制改革,对于经济发展汇总的体制性及执行障碍着力解除,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科学评价体系,开发研究新能源,尽力改善能源结构和供需模式,从而降低对煤矿资源的依赖性,完善能源价格机制,对供需问题不断环节,最终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的增长。

3 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的安全生产与很多方面息息相关,我们要首先从政策上完善,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度,从宣传上推广,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工作过程中,从人员素质上培养,不断保障煤矿安全的生产和能源的供应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柏泉,常建华,翟成,等.我国煤矿安全现状及应当采取的对策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5):42-46.

[2]林汉川,陈宁.构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6):30-37.

[3]梅国栋,刘璐,王云海,等.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3):84-87.

篇5:煤矿生产计划会主持词

主 持 词

XXX

(201X年X月X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元月份生产计划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X月份及201X年各项工作,分析查找问题和不足,明确工作思路和目标,安排部署元月份乃至201X年工作,动员全矿干部职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全力以赴完成元月份各项目标任务,为201X年起好步、开好局。

今天会议议程共3项。下面,会议正式开始。

会议进行第一项:请程总通报矿X月份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安排X月份生产作业计划。大家欢迎!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李矿长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会议进行第三项:请刘书记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同志们,刚才程总通报了全矿X月份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安排了X月份生产作业计划。李矿长认真总结了全矿X月份及201X年各项工作,从“创新管理,精心组织,确保各项生产任务圆满完成;汗还是基础,规范管理,确保安全态势持续平稳;提质增效,挖潜降本,努力缓解企业经营困难局面”

等4个方面,对X月份乃至201X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提出了当前需要重点抓好3项工作。刘书记认真总结了201X年及X月份矿党委工作,对如何做好X月份和201X年工作,从“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大局稳定;促进经营形势稳步好转;抓好党的建设;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切实关注民生;确保各项工作会议圆满召开”等6个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求。刘书记和李矿长的讲话,对做好X月份乃至201X年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全面把握讲话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切实抓好落实。下面,就如何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我强调3个方面: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凝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各战线、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传达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定发展信心,凝聚思想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矿党政的决策部署上来,卓有成效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明确目标,严格措施。各战线、各单位、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矿总体部署和要求,理清201X年工作思路,突出X月份工作重点,逐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不断增强各项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各战线、各单位、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做到“事事有

交待、件件有着落”;同时要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加大奖罚考核力度,确保各项工作按照预定的时间和节点加快推进。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打造一流执行力为根本,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提升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功夫,集中精力把各项工作抓紧、抓牢、抓出成效,为决战步、开好局。

篇6: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及对策浅析

我国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生产体系并不完善,特别是煤矿生产更是矿难频发,形势严峻,煤矿安全问题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极大障碍,是政府在新的行政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我国煤矿生产现状出发,对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论述,基于此,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建立健全的过程中所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作了初步的思考和探寻。

一、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基本问题

我国煤矿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比如机械化程度低、安全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低,这是长期困扰我国煤矿生产的主要难题,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我国煤矿行业存在的基本现状。

总体上来看,我国煤矿生产正走着一条高投入、高耗能、低产出、低回报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道路,安全问题特别突出,经常发生矿难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近日称:近年我国平均每7.4天发生一起特大煤矿事故,远远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我国煤矿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我国采煤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百万吨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据统计,2001——2004年10月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起[1]。频繁发生的矿难事故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大背景是极不协调的,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不相符合的,与党的执政目标是完全背离的,因此着力解决和处理好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否则就有可能面临积重难返的危险。

二、安全问题频现的原因分析

㈠某些行业投资过热导致需求的激增

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煤矿生产者同样如此,去年电解铝、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投资过热,使得去年的煤炭供应特别紧张,尽管各地生产者不遗余力地超负荷生产,但在现有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下,也一度出现了煤荒现象,在煤炭行业市场化的情况下,需求的激增必然导致煤炭价格的急剧上涨。据报道,去年1月份煤价最高达220—250元1吨,11月中旬市场价格一度涨至850元1吨。[2]由此可见,煤矿行业已经完全处于买方市场,在这种情况下,煤矿行业的利润是惊人的,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少生产者不惜铤而走险,通过减少安全投入的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可获得最大限度的超额利润,但这样做的后果有二:一方面引发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别的生产者纷纷效仿,减少安全投入,大矿乱干,小矿蛮干,超负荷生产,必然导致大规模的安全欠债,导致安全问题的出现。另一方面,其他行业的生产者看到煤 1

矿生产有利可图,便纷纷转入煤矿行业,而这些新的生产者大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极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和安全问题。因此无论那种情况,其结果无疑是对安全生产不利的,因此投资的局部过热带来的利润的激增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最大诱因。

㈡地方政府监督严重缺位

煤矿行业虽然已经实现了市场化,符合经济发展大潮,但是完全的市场调节具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缺陷,这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而煤矿安全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都归咎于地方政府职能的严重缺位,也即是说,政府对煤矿行业的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大,方法不够科学,绩效不够明显。只要政府认真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法令,严格煤矿行业的市场准入,对于不具备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的生产者不予认可,不准生产,地方政府严格把关,那么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生产者就没有市场,虽然现在强调许多行业要放开市场准入,但对于关系社会稳定、人民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政府要高度重视,认真对待,严格准入制度,另一方面,如果政府经常组织检查煤矿安全设施对煤矿安全生产能力和生产条件进行评估,那矿难事故就不会那么容易发生了。但事实表明很多时候政府缺位了,仔细分析一下原因,不外乎有二:⑴不少地方官员自身腐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检查只是当作走走过场而已,而且很多的政府公务人员采取各种方式投资入股,官商勾结,事实上充当了煤矿企业的保护伞。据报道:陕西陈家山煤矿在发生瓦斯爆炸的前五天就已经出现了火情,而当地政府并未因此责令停产整改,而对四月发生的死亡38人的瓦斯爆炸责任事故的责任人没有进行认真地严肃地处理,今年8月发生在广东梅州的大兴煤矿特大透水事故都无一例外的证明地方政府某些官员腐败是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⑵不少地方政府错误的政绩观制约了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不少地方政府仍以GDP的增长与否作为行政成效的评价标准,很多地方官员把GDP作为追求的目标,把煤矿企业创造的GDP作为提升晋级的基石,因此甘愿充当煤矿企业的保护伞。对煤矿企业的生产状况,安全状况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即使在事故发生以后,对遇难者家属的慰问和补偿似乎总是“迟来的爱”,因此某些地方政府职能的缺位也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体系脆弱和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㈢煤矿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煤矿行业从业人员大多数是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大多也没有接受教高层次的教育,因而素质普遍偏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不强,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不知所措,不能有效的自救。

㈣煤矿分布的自然条件恶劣和生产设施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我国煤矿储量大、分布广但大都属于地下矿,瓦斯浓度高,因此开采难度较大,技术要求高,在开采过程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重大事故。我国煤矿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煤矿生产成本高,而大多数生产者又属于小企业主,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因此很多煤矿生产者在安全设施的配备上显得力不从心,同时地方财力有限,地方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不够,造成煤矿生产设备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这无疑给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三、加强煤矿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对策探寻

㈠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和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

我国是煤矿生产大国,同时也是煤矿消费大国。煤矿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设备落后,因而能耗较大,据统计,每增加1美元的GDP中国所耗能源为世界平均量的3倍,美国的4.7倍,德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3]加上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步伐加快,因此能源需求膨胀,特别是对传统的煤电依赖性较大,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只能超负荷生产,但长久的超负荷生产必然会带来煤矿安全体系的全面崩溃,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在努力增加煤炭供应的同时,大力寻求新的能源供应模式,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势在必行,也是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煤矿生产走出困局,因为当经济发展对煤电依赖性减小,煤矿生产的压力也会相应减小煤矿企业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安全体系建设和安全措施的完善。同是也要注重“开源节流”。一方面开辟新的矿源,探索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开采技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理念,提高煤矿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科技对煤炭生产的贡献率。在安全生产的范围内尽量探寻新的矿源。另一方面要倡导建立节约型社会,科学采矿,文明采矿,合理采矿,防范和杜绝采肥丢瘦的掠夺性开采方式,提高伴生矿的利用率。能源消费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节约意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㈡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事实上,只要管理者措施得力,监督得法,大多数的矿难是可以避免的或者说大多数矿难的损失是可以控制和被最小化的,因此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监督是至关重要的。“煤矿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煤炭工业的重要性和煤矿生产劳动的极度危险性,都要求政府在可持续煤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承担起义不容辞的公共责任。”[4]政府要积极推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鼓励吸收社会资本入股以充实大煤矿集团

实力,增强我国煤矿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鼓励大煤矿集团大煤矿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政府对大企业大集团走向世界提供必要的政治、外交支持,通过外交谈判、政治对话等方式争取更广阔的生产基地和新的矿源,政府要适当提高煤矿行业的门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个人和企业不让进入,对安全措施不完善的企业要责令整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能力的企业要坚决取缔,对个别企业胡干乱干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违反安全生产法规条令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厉打击。并且不定时地组织进行抽样调查,对企业的安全设施进行认真检查和评估,并监督和鼓励企业更新生产设备、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能力。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充实地方财力,地方财政增大对煤矿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必须要把煤矿安全作为突出任务,完善煤矿安全监管体制和机制,加大对煤矿安全设施的投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国务院决定今年安排30亿元建设资金,支持国有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地方和企业也要增加安全生产投入,我们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改善煤炭生产安全状况”,但更关键的是企业和集团自身要不断提高包括资本实力、科技实力等综合实力在内的国际竞争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及早建立煤矿事故预警和预防机制,对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环节及早预防,认真整改,有备才能无患,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安全生产投入和预防预警机制建设投入多得多。同时好要严格贯彻安全生产法规,加大事故惩罚力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2004年1月13日,《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开始执行,2005年1月1日新版的《煤矿安全规程》开始实施,加上以前颁布的其他条令,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应该是比较完善的,法令即立,重在执行,这些法规必须要严格执行。发生事故后要加大对遇难矿工家属的补偿力度,提高生产者赔偿金额,以督促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加大安全投入,重视安全问题。并且严肃惩治事故责任人,严格责任追究制。

㈢加快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当政府某些官员自身出现问题并无限滋长时,发生事故已成自然,政府既然在煤矿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也成为必然。具体而言,即是要加快政府自身的改革和建设,大力推进反腐败工作进程,杜绝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政府工作人员和各级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摒弃以GDP增长与否作为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评价标准的错误政绩观,同时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煤矿安全生产出谋划策,为煤矿安全生产消除还存在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切实做到“该放的不越位,该管的不失位,职能明确不错位,承担责任不缺位”还要运用政府的号召力,建立和

逐步完善社会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社会舆论监督煤矿生产,让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和参与支持煤矿生产,对舆论媒体爆光的问题要及早整改和纠正,争取把险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㈣对生产经营和煤矿行业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生产经营者在煤矿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身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努力培训和增强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是重中之重,对生产经营者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知识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大多数的煤矿从业人员没有专门的生产知识,没有接受高层次的教育,因而普遍缺乏安全生产技能,那么对这部分人进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同样是必需的,使所有的从业人员只有基本上具备了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险情发生后逃生自救的能力,具备常规事故的处理能力和临危不乱、遇变不惊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拥有从业资格,准予上岗,这对于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和提高煤矿抵御事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㈤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抑制经济投资过快增长

篇7:顺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二〇一三)

为前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政府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结合我矿2012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今年(2013)的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目标如下:

一、全年原煤生产总量、掘进总进尺目标如下:

1、原煤生产计划全年完成9万吨;每季度计划完成22500吨;每月计划完成7500吨,其中掘进出煤量1200吨。

2、开拓进尺全年完成300米、掘进进尺全年完成3200米,全年开拓、掘进进尺计划总任务3500米。

二、安全生产目标

篇8: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改进措施

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最基本要求, 只有在一个安全平稳的环境中, 社会生活才能正常进行。煤炭行业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必备的能源支持, 但同时这一行业也是一个高危行业, 因此, “安全”就成了贯穿企业发展的主线, 煤矿企业只有保证职工的安全才能为企业的发展赢得一个好的条件。通过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能够为煤矿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也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1]。正确认识并且解决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是我们应该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问题, 应该建立长效机制来确保其有效实施。

1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1 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煤矿的安全生产关系到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员伤亡, 如果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存在不当之处还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于煤矿企业自身而言事故的发生不仅会打乱正常生产, 也会对于职工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 使企业生产效率下降,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社会发展。

1.2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中国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中国宪法明确规定了要改善劳动者的劳动条件并加强他们的劳动保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生产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 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安全健康的需求。近几年党中央的多次会议都对安全生产做出过重要批示, 要求各个企业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健全安全责任制度, 增加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 通过重重把关来消除事故隐患。煤矿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安全生产工作历来被国家重视, 这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问题, 所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1.3 煤矿的安全管理是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如果一个企业事故频发必然会导致生产的下滑和企业效益的降低, 这也被社会中的一些例子所证实, 所以“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被提出和提倡。企业的目标就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煤矿企业也不例外, 在重视效益的过程中要提高对于安全的重要认识, 既要促进生产又要保证生命安全, 如果只是重视追求效益忽视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 没有营造出一个平稳安全的大环境, 这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是有很大潜在危害的, 因此安全管理既是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安全也是在促进企业效益的增长。

2 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繁杂

中国当前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存在相对较多的安全监管部门, 这些部门的存在使煤矿的安全管理中存在严重的交叉, 在行使具体的责任时还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越位、推卸, 这样相对混乱的管理使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出现了低效性。这样的行政体系让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受到多个部门的政令影响, 甚至会让其面对不同的意见, 使得企业不能更好地将精力放在安全管理上[2]。因此, 混乱臃肿的管理体系使得煤矿企业对于自身的安全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作用, 这也是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难以发挥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煤矿企业领导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

煤矿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单纯追求产量的倾向, 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 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做得不到位。因为传统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使得安全设施建设程度不高, 安全工作也不好开展, 所以企业管理者自身的安全意识不高也是影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2.3 安全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高

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受到了市场经济负面性的影响, 煤矿企业为了节省资金、追求利益而减少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资金投入, 使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得不到保障。注重产量和效益的传统管理模式使得企业忽视了政策法规, 导致煤矿企业中安全管理能力下降, 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2.4 安全管理工作中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指导

中国大多数煤矿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安全管理人员, 或其它工种的工作人员来担任此职位。由于近几年煤矿企业效益下降, 对于安全工作专业人才的引进投入也大大减少, 使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趋于下降。甚至因为企业安全管理的意识弱, 使这部分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低, 进而使得职工转投其它行业, 而新引进的人员短时间内还不能很好适应工作, 所以, 安全管理工作中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很难得到保障也是制约这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5 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影响, 煤矿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采取了雇佣的模式,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效益,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引进的大批人员中大多数是农民工, 他们本身缺乏安全意识, 煤矿企业又忽视了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 这都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隐患。

3 提高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建议

3.1 加快煤炭产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煤矿企业是能源消耗性的企业, 主要是进行资源的开采, 但是资源总会有枯竭之时, 这时就会出现企业经济效益倒退。所以, 应该加快煤矿企业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进行进一步深化, 改变传统的单一经营, 实现经营的多元化。在不断的发展中最终形成发展的规模化, 只有使煤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使其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 才能加大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投入。

3.2 煤矿企业应该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培训力度

煤矿企业的发展应该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将安全生产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安全的生产环境中追求经济效益才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这需要各个员工及部门的共同努力, 要加大对于员工的安全培训、深化安全意识, 牢记住安全生产这个原则, 组织定期、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 从根本上强化安全意识, 促进安全环境的营造。

3.3 加大对安全设施的投入力度

煤矿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 随着近年资源开采力度加大, 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地下更深的部位去作业, 难度的增加也使得安全隐患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煤矿企业应该加大安全设施的建设, 这样既能保证员工的安全, 也能保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

4 结语

煤炭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 它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能源, 只有煤炭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为中国的发展增加动力。但是, 近年来煤矿行业安全事故频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煤矿行业的发展。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及现状和提高其安全生产水平等方面进行论述, 希望对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要:安全生产是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社会生产发展及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煤矿安全管理就是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预防发生事故, 维护煤矿企业的稳定生产。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 才能更好地促进生产发展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当前中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必要性,现状问题,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闫永兴.我国煤矿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4 (16) :5.

上一篇:形容女人脸白漂亮的词语下一篇:关于市本级土地经营与投融资公司土地运作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