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2024-04-10

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通用6篇)

篇1: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环境科学

所存在的不利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环保措施,制定确保环保措施实施的环境监测计划。

监测、管理内容主要是检查、督促施工废水、生活污水的防治措施,监测施工影响水库水质情况;施工垃圾收集、处置情况;检查督促施工废气、粉尘落实情况,粉尘污染严重地区,施工人员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督促落实降噪措施,工人自我防范措施;督促疫情检查、落实防范措施。

4.3环境监理环境监理是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拟由具有环境监理资质的专业人员实施。环境监理作为工程监理的一个专业,实时掌握工程建设范围生态环境的改变,负责工程建设中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和整改工作。根据本工程的规模,本工程设环境监理1人,环境监理人员必须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

5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针对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设计和环境监测计划,依据《水利水电环境保护设计概估算编制规程》,概算环保投资为34.09万元。其中环境监测措施费4.76万元,环境保护临时措施费14.81万元,环境保护独立费用12.59万元,预备费1.93万元。

摘要:土地整理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问题,土地整理的影响评价也相应得到了迅速的应用,研究涵盖土地整理对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其中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相对落后。本文主要从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来总结近几年关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方面的研究。研究表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学者们常用的几类评价方法各有优缺点,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也不尽相同,某些方法还可以结合并用;3S技术的应用,为土地整理定量分析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 1概述

土地整理泛指人们为了一定目的,对土地进行调整、安排和整治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工程与技术、经济与法律、行政与管理的系统工程。《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将土地整理的内涵鉴定为: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广义的土地整理分为农地整理和市地整理两方面内容,而农地整理主要指土地整理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从当前我国土地整理的实践来看,增加耕地面积是各地开展土地整理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由于缺乏整体、全局和系统的观念,各地片面追求耕地数量和产出,对于土地整理活动对耕地及其所在区域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土地整理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整理过程改变了地表生态系统,必然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例如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景观格局的变化、原有水系的改变、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等。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土地整理活动是一个打破了原有生态环境系统,然后重建新系统的过程。

因此,土地整理的实施必然产生相应的生态环境效应,而这种效应所决定的自然因素是制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导因子,是人类生存利益最终得以实现的根本保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加强了对于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本文从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以及相关技术运用这几个方面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进行了归纳整理,其中有关土地整理影响的评价方面集中在国内的研究上。

2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土地整理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从而部分或完全改变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形成新的生态环境系统。由于土地整理活动的复杂性,直接测度其环境影响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借助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指标的选取要强调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全面反映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环境问题的各个方面,具有足够的涵盖面。指标应该是客观的、可预见的、对时空的变化比较敏感的,同时确保数据准确、易获得以及可比性,且具备描述解释功能、评价功能及预警预报功能。

荀文会,刘友兆根据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指标筛选的原则,把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元指标层。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两个方面选择10个评价要素,其中每个评价要素又细分为若干元指标,由此建立了土地整理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于娜按照选定的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指标,调查或估算项目实施前后的实际指标值,指标值可以是数字化的定量值,也可以是描述性的定性值,具体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为土地生态系统功能指标和土地生态系统空间场所功能指标以及土地生态系统景观功能指标三大准则层,以下再细分。李岩通过对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的内涵分析,根据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的原理和指标选取原则,在大量的土地整理项目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包括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侵蚀指数和土地适宜性指数。这些指标通过了实际应用检验,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较高的可信度。

生态环境效应具有多重性、两面性、长期性等特点,建立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准确衡量生态环境效应的大小具有很大的难度。总体看来,土地整理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研究中常采用的指标有:土壤肥力改善指标、农田有效防护率、水土流失减少面积、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等。常用指标的选取多为静态和正效应型指标,这与土地整理生态效应的特征存在两方面的冲突:首先,土地整理项目生态效应的发挥需要在项目实施完成,恢复农业生产后逐渐体现出来,并长期发挥作用,具有缓慢性和长期性的特征;其次,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只是正面的作用,实践证明土地整理项目对项目区所在区域生态环境仍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对生物多

样性的破环,引起部分土地地力下降等。因此,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指标的选取除遵循指标选取原则(完备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等还应注意以下原则:①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结合的原则。②正指标与负指标相结合的原则。③普遍性与针对性结合的原则。郑慧敏在对江苏省响水县的土地整理工作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时,在其指标体系中就相对的缺少负向指标,最后得出的规划期末和规划初期的指标值相比,除中低产田率外,其它指标所反映的指数都是有利的,完整性不足。

根据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其指标体系主要反映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对项目区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应针对特定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项目,可以采取调整指标权重(不需要的指标可以赋予0值,或进行指标的增减调整,以突出不同项目的特性。如陈利根从土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功能、空间场所功能和景观功能三个方面选取了23个指标,并对指标内涵做了解释。

这里按照选定的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指标,调查或估算项目实施前后的实际指标值,指标值可以是数字化的定量值,也可以是描述性的定性值。但是由于参评因素定量指标的数据获得难度较大,评价对象在整理前后土地质量变化较大,因此定性评价指标占据的比例较大,如景观美感度等,使得最终的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在以后进行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研究工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出现较强的主观评价,建立更为科学的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综述 赵浩(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上接第210页 211

篇2: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广西生态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本文根据生态城市的.基本内涵,从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探讨了广西城市建设生态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和北海的城市建设的生态化水平进行评价,提出了对创建广西生态城市的几点认识.

作 者:孙永萍  作者单位:广西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11 刊 名:广西城镇建设 英文刊名:CITIES AND TOWNS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年,卷(期):2007 “”(10) 分类号:X171.4 关键词:生态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评价标准  

篇3: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关键词:煤炭,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的国家之一。截止2010年底, 我国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有159种, 其中20多种矿产的探明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1]。矿产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中, 煤炭资源是最主要的一次能源, 占到一次能源总量的90%以上。从煤炭资源占能源的构成来看, 20世纪50年代为90%以上,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在70%以上, 专家推测其作为一次能源的主要地位近50年难以改变。同时, 煤炭资源的开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矿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保护煤矿区生态环境, 实现矿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化解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必须找到影响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症结所在, 而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前提。目前, 国内外对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尚缺少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该文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井工开采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1 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内外学者针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始于生态环境污染或环境风险评价。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探索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目标。近年来, 随着评价理论、评价方法的发展与完善,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开始扩大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层面。

1.1 国外研究概况

1990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启动了生态环境质量指标研究的项目, 形成了“压力一状态一响应” (PSR) 模型的概念框架, 该模型包括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压力胁迫下的生态环境影响和社会对这些影响所做出的响应等[2]。

国外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主要集中于生态安全、生态风险、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 对不同地域、不同对象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如Thomas、Richardw、Wendel J等对哥伦比亚河流域的生态安全性进行评估, 从生态安全的角度建立了区域尺度上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分别对森林子系统、草地子系统和水域子系统生态安全指标进行评价[3];1999年Ladson等提出了基于河流水文学物理构造特征河岸区水质和水生生物等5个方面的指标体系, 通过评价计算得到溪流状况指数, 并据此对澳大利亚80多条河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4];Rapport等选用活力、恢复力、组织结构、维持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减少投入、对相邻系统的危害和人类健康等8类指标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程度[5]。

1.2 国内研究概况

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得到重视, 对其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也相继增多, 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主, 其次是区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进而涉及到区域环境规划、流域生态环境和矿区生态环境等。

国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包括对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李超 (2009) 通过构建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 对江苏省六大经济区进行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6];万本太 (2009) 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城市生态效能与城市环境各个方面出发, 提出了生态服务用地指数、人均公共绿地指数等10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7];李巍 (2009) 从景观格局、景观功能、景观受胁迫性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规划环评中景观生态学方法应用的技术框架, 进而应用于大连森林公园东区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8];王宏伟 (2008) 基于GIS技术, 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 运用综合指数评价法, 从生物丰度、植被盖度、水网密度、土地退化和污染负荷5个方面, 对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评价[9];董贵华 (2009) 利用Landsat-5TM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新疆伊犁州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 并对该区域生态坏境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对生态环境指标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10];程水英 (2014) 以彬长矿区为例, 从资源、环境、社会、经济4个方面构建了彬长矿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1];邹长新等 (2011) 运用层次分 析法 , 以生态环 境质量为 目标层, 生态环境要素和环境质 量要素为准 则层和指 标层构建 了矿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2];姜云等 (2003) 从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3个方面构建了中国资源型煤炭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体系[13]。

2 煤炭开采对矿区环境的影响

2.1 生态环境恶化

煤炭开采分为井工和露天两大方式, 我国煤炭开采中95%是井工开采。井工开采的生态影响以地表塌陷和矸石山压占为主, 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 影响土地耕作和植被生长, 改变地貌并引发景观生态的变化[14,15,16]。到2010年底, 我国煤炭开采造成的地表塌陷累计有40×104hm2, 其中耕地 为8.67×104hm2。近年来每年矸石排出量约1.8×108t, 累计堆存30×108t, 占地1×104hm2。

2.2水资源破坏与水环境污染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 为保证采矿安全, 需要进行人为的疏干排水;同时, 采动形成的导水裂隙会对煤系含水层进行自然疏干, 这种人为加自然的疏干排 水会导致 地下水资 源破坏, 不少矿区井泉干涸。我国煤矿区水资源普遍缺乏, 据统计我国有71%的煤矿缺水, 40%的煤矿严重缺水[17]。另外, 煤炭开采、加工、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生产废水, 主要包括矿井水、洗煤水、生活废水等, 其中洗煤废水污染较为严重。当前, 全国煤矿外排矿井水约22×108m3, 排放洗煤废水约3×107m3。

2.3 废气污染

矿井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如瓦斯 (CH4) 、CO2、CO、H2S、SO2等, 主要来自于矿井排风、瓦斯抽放、矿区工业锅炉和民用灶燃煤及矸石山自燃等。这些废气会污染大气环境并危害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有些气体一旦超过一定浓度还有爆炸的危险。另外, 煤炭开采中的钻孔、爆破产生的尘埃和物理粉碎、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是大气污染的一部分。

2.4 固体废物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伴有大量矸石的排放, 是煤矿区产生的主要固体废物。据统计, 截止2010年底全国累计堆放煤矸石约30亿t, 每年仍以1亿t的速度增加;1 200多座矸石山中有125座矸石山发生自燃, 并排放大量烟 尘和SO2、CO、H2S等有害气 体 ; 煤矸石堆放不仅占用大量 土地 , 且经日晒雨淋, 其淋溶水对水环境和土壤亦造成污染。另外, 矿区每天产生大量的工业和生活垃圾, 也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 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客观评价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同时, 也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3.1 科学性与动态性

以科学的态度客观选取能够反映煤矿区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客观、真实、有效地评价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同时, 生态环境质量具有动态性, 因此指标体系也要反映矿区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3.2 全面性和代表性

指标体系为一个整体, 要能从各个方面综合、全面地反映矿区系统的特征。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 应根据矿区的实际情况, 体现矿区代表性指标的构成, 指标既要能够反映出矿区的环境状况, 又要能代表评价矿区的主要环境问题。

3.3 可操作性

指标选择既要反映矿区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又要考虑指标的易测易得。资料和数据要易于调查和收集, 尽可能从统计资料中获取, 或者可在现有资料基础上加工获得, 同时计算方法应容易掌握。

3.4 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煤矿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矿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 在构建指标体系时, 必须以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为原则。

4 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以及人类环境数量与质量的总称, 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自然和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因此, 在建立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 需考虑矿区各评价因子之间的复杂关系和生态环境状况水平。通过现有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分析,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角度构建[18,19]。结合淮南煤矿区生态环境特点, 其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生态要素、环境质量、社会和经济环境4个方面构成。

4.1 生态要素

选取土地损毁度指标来反映煤矿开采造成的土地资源破坏、地表景观改变以及随之引起的土地利用方式与格局的变化, 是指矿区各类土地损毁面积占矿区总面积的比例;由于矿区开采塌陷引起水土流失、崩塌、矿震等次生地质灾害, 故引入次生地质灾害破坏度指标。同时, 选取植被覆盖指数和生物丰度指数指标反映煤矿区植被覆盖比例和生物多样性的丰贫程度, 也间接反映矿区生态环境质量, 这2项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参照《生态环境状况 评价技术 规范 ( 试行) 》 (HJ/T192-2005) 。最后, 从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角度选取生态恢复治理率指标, 目的在于评价对已造成生态破坏的矿区进行修复的实施进度和成效。

4.2环境质量

选取SO2和TSP作为大气环境质量的代表性指标, 并加入CH4浓度和酸雨频率2项指标来反映煤矿区大气环境的特点。水环境质量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水环境污染程度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2方面, 以COD和氨氮作为代表性指标;同时, 考虑到煤矿区存在水资源短缺情况, 提出人均水资源量的指标。矿区固体废物指标的选取从其排放量和综合利用方式2方面考虑, 以煤矸石和电厂粉煤灰为代表性指标。

4.3社会和经济环境

煤矿区指标选取需区别于行政区域或自然区域, 要体现煤矿区特点。社会环境选取人口密度和非矿业人口比例指标反映矿区的规模和结构, 另选择医护人员个数来评价矿区生活保障水平;同时, 由于煤矿开采对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塌陷区人口搬迁, 选取迁移人口安置率、保障率和生活水平指标反映搬迁人口的生活质量。经济环境指标选取需体现煤矿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故提出环境治理和恢复费用、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和能耗、工业增加值等指标。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结合煤矿区特点, 采用层次分析法, 构建了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4层结构指标体系。其中以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层, 准则层分为生态要素、环境质量、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4个方面, 包含7个评价因子和28个评价指标 (表1) 。

5 结语

以上有关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是在研究分析煤矿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的基础上提出的,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具体开展煤矿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时, 可结合当地煤矿区的实际情况,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加以计算得出。

篇4: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构建

当前,我国产业用地规模较大,大量城市出现产业用地紧张的局面,即使是产业园区也面临土地供不应求的困境,但与用地紧张向违背的是,大量产业用地存在违规使用等问题,如环保措施不到位等,因此,对产业用地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发现产业项目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进而可以为政府部门做出处罚决定,将有限的产业用地用于更加环保项目提供参考。

一、产业用地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现实意义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对产业用地开工后甚至建设完成开始运营后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以分析环境影响控制是否落到实处,环境控制方案是否有效,因而对于推动产业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价值。

1.产业用地规模庞大需要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2012年,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的数量分别达到105、131家,此外还有大量的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这些产业集聚区不仅在规模上谋求扩容,而且数量上也有继续增长的态势,如截止到2013年8月,国家级经开区的数量达到200家,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分别达到96、58、46家,如此多的产业园区(基地),如果不对其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无法全面而系统的掌握产业用地开发后环境影响情况,一旦被部分不法企业发现其中得了漏洞,则可能会给环境带来重大影响。

2.产业转型发展需要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被提上历史的高度,经济发展中的落后产能、环境影响大的项目都面临被淘汰出局的风险与压力,在此背景下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不仅可以帮助用地企业掌握产业发展环境影响情况,而且通过与产业建设初期环境影响控制预期比较、与国家环境影响控制标准或者说目标比较,可以更好的发现环境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从而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3.产业用地环境影响的多面性要求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

产业用地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包括大气、水、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多个方面,并且部分影响是持续性的,如产业项目建成开始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持续时间长,因而需要对这种影响进行有效的评价,以评价是否会形成重大的危害,以此推动环境保护。

二、产业用地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基本要素

环境影响后评价一般包括四个部分,即产业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项目周边的环境,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最后得出评价结论,通过这种分析和评价,可以较为系统的掌握产业项目用地环境影响的基本状况。

1.产业项目用地的基本情况

开展产业项目用地环境影响后评价必须详细的掌握产业项目的基本情况,首先,要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即项目所属的行业类别,产业项目主要负责人的信用概况,项目是否履行了完备的手续特别是环保手续,如当前产业园区大多推行“三同时”管理是否在该产业项目上得到落实等。其次,要掌握项目建设的内容和技术水平,这包括项目建设的投资规模,项目建设进度如当前处于第几期开发阶段等,同时要了解该项目的生产工艺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如处于领先状态、是一种落后产能还是其他,通过这些内容为确定建设项目的可能影响提供参考。再次,要了解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处理配套建设情况,如大气影响是否有完善的脱硫装置,水污染是否有净水设备等,同时要分析这些设备设施的有效性。

2.产业项目用地所处环境

环境影响评估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首先,需要了解产业项目用地所处环境的基本状况,这种环境影响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当然,这一过程中要借助环保部门专门的监测力量和监测工具进行分析,并记录这些环境的基本情况。其次,要明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评价范围,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分析产业项目本身会对水、大气、声、土壤、生态等带来什么影响,如某产业项目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并且是主要的污染内容,这就要对污水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进行测定与评估。

3.产业项目用地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措施的效果

首先,要对产业项目污染源进行分析,分析的内容同样包括水、大气、声、土壤、生态等方面,以水污染源为例,要详尽的分析项目开工建设期、项目建设完成后运营期水污染情况,主要包括生产和生活废水2个部分。其次,要明确产业用地项目所处地环境保护的目标,即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确定为合格,如水污染治理要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再如噪声污染治理要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然后,要明确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结论,这主要是对产业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预测环境影响的大小。再次,要对环境影响防治措施进行可行性论证,一般而言,产业项目都会积极的举措减小甚至消除环境影响,政府部门也会对其作出限制,这就要求对这种措施的可行性或者说预期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如对于噪声控制,应合理的安排噪声较大的作业安排在统一的时间,尽可能的采用围挡等消除噪声影响等。最后,还要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要明确进一步强化环境影响控制的策略,并提出环境监测的方法。

4.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结论

在所有的评估活动完成后,要做出一些基本的结论,包括环境影响控制是否可接受,与项目建设前期相比较环境影响控制措施是否得到落实,两者存在哪些重大差异,并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以此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

三、产业用地环境影响后评价注意事项

开展产业用地环境影响后评价意义重大,因此,要保持评价的独立性与全面性,并制定完善的评估方案,推动评估结果的应用,这样才能真正使后评价具有意义,能够发挥作用。

1.要保持评价的独立性与全面性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对环境影响评估的发展,也是对环境影响评估的再评估,因此,必须保持评价的独立性。首先,必须避免受到环境影响评估方案的影响,即要有效的规避前期评估数据、评估方案和评估结果的影响,转而更多的依靠产业项目运行对环境实际影响的监测获得评估数据,并进而展开评价,以保障后评价的有效性。其次,要保持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全面性,在后评价过程中,要系统而全面的对产业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特别是要挖掘前期环境影响预期中未能预测到或者预测不准确信息,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环境影响控制方案,防止环境影响进一步

扩大。

2.要制定完善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

产业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而需要有完善的评估方案来组织。首先,要明确评估责任主体,即由哪一组织机构负责评估事宜,并对评估的结果等负责,一般而言,产业项目用地评估可以由用地企业、产业园区等单位组织,这些主体本身与产业用地环境保护关系最为密切。其次,要完善评估过程管理,环境影响后评价组织单位要科学的筛选参与评估活动的人员、明确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案,并做好评估过程中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特别是,对于评估过程中需要开展环境监测的行为,必须由专业的机构完成,以此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权威性,保障评估结果的可用性。再次,要推动评估活动的公开,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体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评估活动进行公开,提高评估活动的透明度。

3.要推动环境影响后评价结果的应用

首先,要针对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作用之一在于发现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是产业项目运行中实际存在的,因此,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其次,要有效的将对策建议应用于实践,要利用各种渠道将评价结果呈送给环境保护部门、产业园区管委会以及相关的企业,为各方决策提供参考。

篇5:构建科学有效教学评价体系

(2013-01-07 21:04:41)转载▼ 标签:

杂谈

着眼学习过程,促进全面发展------构建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摘要:科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更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对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给予关注。因此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两部分,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三维科学素养的发展。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评价 科学素养

正文:《科学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就是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实现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如何在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进行有效的评价,已成为广大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四个方面入手,以更有效、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倡导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应由多种人组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参与评价,包括自评和互评。这种评价方式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建立以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建立主体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1.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每位教师都希望运用恰当的评价,以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过程中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教师主要是完成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评价。考察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能力;学习观察中有没有新发现;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等等。教师的肯定评价能有效激发孩子们持久的兴趣。“老师,我发现了„„”“老师,如果这样做,我想会更好!”“老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样的话语,在我们的课堂中出现得越来越多了。教师的评价摈除了单一的知识考核,给孩子们的思维与情感松了绑。这些,不仅增进了师生感情,更激发了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教师的积极评价,犹如学习的催化剂,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

2.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弱,教师特别需要在探究过程中给予关注。他们常常不是根据所观察到的事实和所收集到的数据,而是依据他们自己的某种想法来建立一种理论;当通过实验所得到的证据与自己原来的想法相矛盾时,他们经常忽视不一致的证据或以歪曲的方式注意这些证据,通过调整证据以适合他们的“理论”。我们要珍视小学生的“前科学概念”,从他们的“所在位置”出发,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发现他们理解的困难所在。教师要有意识地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已有经验与事实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之处,引发其认知冲突,促使起其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知,学会欣赏自己,评价自己,是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反思,了解自我发展情况,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比较自我学习的前后变化,从而明确自我发展的目标。“我每次都能准备好老师要求带的东西。”“我虽然好动,但我提的问题总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组里的实验情况都是我记录的。”„„评价,使孩子们看到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也使孩子们自己给自己加油。

3.同伴评价。由于小学生的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他们在生生互评时肯定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偏差。为此,教师一是不要给学生定下评价,而应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不要以命令者、管理者的姿态居高临下。要给学生自主发展的机会和时间,要懂得适时、适宜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中。在课堂教学中用语言、姿态、表情等对互评过程进行不断的调控、推进,务必使学生明确互评的中心必须针对学习内容,而不是他人本身。学生在相互欣赏中共同进步:“他的实验设计很好,应该给他五颗星。”“我觉得他每次的课前准备比我充分,应该给他五颗星。”“他在实验时,总是不做,最多给他两颗星。”„„评价的同学头头是道,被评者心服口服。互评,常常记录了教师看不到的闪光点,比教师的评价更全面,更客观,而且也让孩子学会欣赏他人,增加了同伴间的交往和了解。4.家长评价。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校频道”等阵地或根据教学内容,让家长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例如在教学《我们来造纸》这一内容时,让家长参与对孩子们自制纸评价。“废纸还能造纸,是我儿子的实践让我相信了这一点。”“孩子,虽然你在语文上还需要进一步努力,但我知道你的手是很巧的。”“不错,下一次如有类似的活动,我们一起做。”„„家长的评价,不仅给了孩子们以鼓励,对教师也是个重大鼓舞,让家长参与评价,也是对科学课的一次自我宣传。这样的活动,让家长感受到孩子成功的喜悦与兴奋,对于提高家长的科学素养也大有裨益。

二、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是指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内容不仅仅是要考查学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科学概念和规律的掌握和理解,还应该包括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能力、科学的行为和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堂实验:平时的分组实验是科学学习最主要的载体,因此我经常在课堂上及时评价学生的一些突出表现。

2.制作:科学教学中有很多专门的制作活动,如制作雨量器、制作油菜花标本、布标本、纸标本等,这些活动最适合发现一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学生,同时也可能是基础知识较薄弱的(传统的差生)学生的强项与重树信心的转折点。3.家庭小实验:科学教学中经常有许多小实验是需要学生回家动手并长期观察的,例如种子的萌发、种植物(油菜或太阳花等),这也是我们在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

4.科技活动(读书活动、金点子评选、小论文、小发明、野外考察等),学生在科技活动中的表现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观察他们的表现,把它纳入评价中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评价内容的全面,让每一个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特别是学困生)在制作航模、风筝、船模、车模、动植物标本、种植花卉、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快乐,感到自身力量的存在,从而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比如:有的同学在记忆、口头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一般,可他们擅长制作,当他们的作品被展示、获奖后,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信心倍增,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由此不断提高。

三、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新课程的评价应当打破那种单一的、过多地注重知识技能、更多地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应当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对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除传统的评价方式外,应尝试使用多种评价方式。1.课堂中自评、组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在学生心目中,一句肯定的话语,一种会意的眼神,一个满意的微笑都会让我们的学生增长成功的自信。但在科学课堂中,光靠教师的评价有时太单一,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及家长都要参与到评价中来,让学生通过互评取长补短,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科学探究的感悟,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2.平时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有些素质,如学生的情感体验、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等,需要教师平时仔细观察记录,才能给学生较为公正的评价,有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较为系统地学完一部分内容后才能进行评价。我的做法是在平时的探究活动中着重观察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期末进行常规实验能力、实证意识、探究方法等的综合考查评价。3.笔试和动手操作相结合 笔试是常用的评介方法,从笔试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看出学生科学课堂上思考和解决问题方面的素质。但笔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笔试中,学生有些看法、有些创意无法用书面表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不到体现,教师也无法看出学生的思考过程。动手操作恰恰可以弥补笔试的缺陷。4.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是目前教师习惯运用的评价方法,定量评价可采用等级制的方式。定性评价可采用教师口头激励的方式进行,应使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的全面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科学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由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法能力及行为习惯等具有个体性、程度差异性以及内隐于心的特点,很难简单地用一种评价反映出评价对象的不同特点。科学探究的评价就是要建立在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和发展的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评价时机全程化”的提出基于两个理念,一是评价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二是小学生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形成科学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评价时机全程化是指要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这是科学课的新教学目标内容所决定的,实现评价时空过程化,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已经达到的程度,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控教学活动。1.前置性评价

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不单纯从评价者的需要出发,而更注重从被评价者的需要出发。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1)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2)评价是否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就?(3)评价是否反映了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或不足?(4)评价是否反映了教师在指导探究活动中的成功与不足?等等。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同时,注意平时积累的形成性评价的相关内容。科学探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开展得轰轰烈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在实践中我们将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惑,总之“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灵活多样的评价观,还要探索复合、多样、立体的教法与学法,以满足不同智能类型孩子的需要,从而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其科学素养。【参考资料】

1、《新基础教育》 叶澜主编

2、《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 郝京华主编 湖北教育出版社

3、《科学课》2006年第4、7、10期

4、朱逢田。《新课改下小学科学课实验操作也要规范化》。

篇6:构建多元、开放的学生评价体系

传统的德育评价可以说是一个完全封闭型的评价体系。一切的评价都是由教师说了算。但试问:老师只有1人,而学生却有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你能做到面面俱到吗?做到完全客观吗?这样的德育效果必定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拥有老师的参与,更有师生的互动,家长的配合,社会的支持。保证评价主体多元化,实现评价的互动。这样评价的结果会更真实有效。当然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1、让学生成为品德教育的评价者

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应当让学生以评价主体的身份参与到学校的德育评价实践之中,既接受我之外的世界评价,也评价我之内的世界;既接受我之内的世界评价也接受我之外的评价。教师可以大胆地尝试让学生通过自评与互评的方式,获得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因为一个人经常运用道德评价不但可以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而且会增加自己的道德体验与支配行为的能力。教师应抓住每一次的德育机会,但是在抓住德育机会的同时更应该给学生多一分钟的时间,给他们一个自我德育评价的机会。比如曾碰到过这样一个事件:在一节活动课的时候,一个小朋友跑到办公室向老师报告说为了玩下棋,一个小朋友把别的小朋友给打哭了。当老师让那位“告状”的小朋友把当事者叫到办公室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并没有开始无休止的“唇舌之战”。该教师选择的做法却是一语未发,给了他们大约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思考这件事情。接着是让他们自己来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让我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两个学生分别说出了这样的话:“这件事情我做错了,我不应该打同学,对不起„„”而另一个接受了他的道歉并回答说:“没关系,我也有不对的地方,就是不应该打同学„„对不起。”老师听了他们的回答顺时补充到: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有好东西就应该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在平常的校园生活学习中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平常了。但是不是每位老师都会选择这样做呢?一分钟的沉思也许其效果是胜过于你老师十分钟甚至是更长时间的说教。学生通过自己的反思,自评,更让他们获得了一个真切真实的体验。当然这样的自评从另一方面来说也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让他们拥有一个自评的机会不至于伤了孩子心中那份仅有的自尊心,从而抑制他们产生厌烦,甚至是叛逆的心理。当然在保证了儿童的主体性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所谓给他们充分自评的机会还是以达到学生的德育为最终目的的,是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激励或抑制的,并不是所谓的让他们进行自我夸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一般顺序是从“他律”到“自律”,从“别人”到“自己”的。因此,从学生的这一个心理特点出发,我们也应该充分给他们一个评价他人的机会。很多时候,同龄小朋友的所作所为就是他们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们在评价别人、评价别的事件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往往会得到一份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与教师的灌输相比较,两者的不同效果还是显然易见的。因此,建议教师可以多给他们互评、小组评的机会。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自己的优点、闪光点是有待于他人来发现的。同样,很多时候自己所意识不到的错误也只有靠别人的指点才会变得清晰。如下面是一位六年级小朋友对自己的评价、小组对他的评价和导师的评价:

我能认真学习、上课专心听讲,在家认真复习,特别是字写得棒,画也画得好,常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扬。可是我很调皮,经常乱跑乱闯,还有不太会帮助小朋友,以后我一定努力做得更好。(自评)

最让我们佩服的是他学习棒,字写得漂亮。另外,老师交给他的任务,他能认真负责,特别是做值日组长的工作。但是他帮助同学不够主动,胆子也不够大,有时也很调皮,违反纪律。(小组评)

你是个优秀的男孩,学习棒,习惯好。尤其是听你朗读课文,大家都说有“如做春风”的感觉。批改你的作业,老师也常常觉得是种享受。可是,看似文质彬彬,甚至有点腼腆的你,有时侯,也确有男孩子的调皮和粗心,老师想送你两句话:粗心是学习最大的敌人,助人是快乐之本。希望你以勤奋学习为荣,以助人为乐为荣,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小标兵。(教师评)

我们不难发现多维评价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整体水平。因此,将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等结合起来,不仅真正保证了德育评价主体的参与性、多元性且更可以多元、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整体水平。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足进步。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训练学生的评价能力及客观评说自己的能力。学会正视自身优缺点,促进自身道德水平的提升。变“他律”为“自律”,从“他人”到“自己”。一个不错的做法是尽量地鼓励学生民主地进行班干部竞选、三好学生评选。因为上台演说是对自我的评述,而民主的选举更是对他人的正确评价。请让学生成为品德教育真正的评价者,让他们学会在对自己、对他人的评价中获得最真实的体验。让他们拥有心的碰触,最终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2、让教师成为孩子品德评价的引导者

确立学生的地位,让孩子成为品德教育的主体,给他们自评与互评的机会。但是,我们在把这一权利还给孩子的同时,也应该牢记,我们所做的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自评也并非所谓的自我夸耀。因此,要进行品德评价与其拥有一定的道德观念是分不开的,评价是建立在其一定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要让学生有一定的道德认识基础,当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了。毕竟,凡事有了正确的指引才会少走许多弯路。对于小学生的德育评价来说也不例外。当然教师也并非是传统德育评价中的“掌握者”,而是以一名组织者、引导者或是激励者甚至是学生亲密伙伴这样的身份出现。作为一名引导者、组织者教师引导学生的德育评价最主要的就是以激励的方式来做好正确的引导,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这里先对教师如何正确引导的方式及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谈一些简单的看法。至于激励这一点在下面再做阐述。

我们说评价榜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究竟应该如何运用道德观念去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善恶。因此,作为另一评价的主体:德育评价的引导者——教师,在行为师范的基础之上就应该学会挖掘、提供评价的榜样。给学生以经常性的示范。比方说,教材中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或是近期报纸上刊登的光荣事迹让他们进行评价等等。在他们的头脑中逐渐建立起一种基本的道德认识。但是,这种只有“量”的积累的评价方式,毕竟还是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的。训练多了,很有可能造成学生的厌恶,抹杀了学生对于评价的积极性。学生不但没有获得真正的真实的体验还会走入传统德育评价的误区:做法与说法相脱离的毛病。正所谓儿童的品德正处在形成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中,完整的品德结构尚未形成,不仅其思想不够稳定,而且其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之间还经常出现互相脱节的现象。因此,上述老师的做法一旦过量的话就会成为一种催化剂。因此,德育评价的引导关键还是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活动。从孩子们的身边事物、事迹开始着手。利用好各种教学及教育环节。如对最近班级里所发生的一件事情或是教师认为有利于学生品德发展的一件事情进行小组道德讨论(布莱特效应显示: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高于自己一个阶段同伴的道德判断,拒斥低于自己品德阶段的同伴的判断)说说你的看法,或是利用角色转换获取真实的情感体验来提高学生的品德评价能力。更可以以座谈会、辩论赛等形式,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品德评价。这样一来,就能让他们在实际的评价活动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品德评价能力,同时也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不同的形式,新鲜的事件,熟悉的环境更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对于品德评价的积极性。真切的情感体验也更有利于学生品德评价“质”的提高。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应抓住每一次德育机会,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

3、让家长成为孩子品德评价的参与者

孩子的品德评价除了有其自身的投入与教师的引导之外,更应该有家长的参与。毕竟家长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见证人,孩子的一步步成长甚至孩子的一言一行都是反映在家长眼里的。更何况人的品德是一个及其复杂的结构整体,影响品德行为表现的内部和外部有很多很多因素。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与在家中“真实”的表现很有可能存在不一致性。学生在学校所表现的服从和宁静有时只是外在的表现的行为。它往往掩盖了学生的本质,形成一种外在要求一致的虚假的合理的行为。而在家庭生活中,孩子更容易表现出代表了某种一贯和综合的品德行为模式。更何况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引导还是有限的。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交流探讨对孩子的德育评价确实有这个必要的存在。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品德评价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关键的。也只有家长的参与,德育评价的最终目标才能最终有效全面的实现。

孩子的品德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受家长的影响。虽然家长对于学生品德评价的影响可能并不像学校、老师来得那么有组织、有系统。但它却是潜移默化的。比方说,家长对于某一个事件的处理态度,对电视中某件事情的评价,其实已经默默地影响了坐在你身边的孩子。基于这方面考虑,家长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之上首先对孩子的德育评价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指导、影响。以一种健康、高尚的价值观去评价每一个道德现象。其次,对于孩子的品德评价也应及时有效地引导,参与。比方说,孩子在家中经常会提起一些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其实孩子在阐述某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或多或少渗透进了他对于这件事情的道德评价。身为家长的你此时就应该及时地融入到其中,抓住机会,巧妙地、潜移默化地给孩子一些正确的德育评价的引导。当然,除了平时不定时地、主动地、无意间地给孩子的品德评价一个正确的引导外,更应该给孩子在家中一个评价自己的机会。可以让孩子、给孩子定期的总结一下近阶段的表现等等。毕竟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比起老师与学生之间更为亲密,更为随意,同时也拥有多一份的理解、对话与协商的机会。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之下进行的。家长应该给孩子以信任和尊重。

但是,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过分的“疼爱”,导致对孩子过分的“信任”,对他的德育评价也往往是表扬胜过与批评,甚至没有批评。即使不对也不加以引导。这样的参与,将会导致孩子不良品德的形成。

上一篇:南雅中学初三数学试卷下一篇:泌阳县羊册镇中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