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反思

2024-05-03

《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课中通过设计和教学达到的目标有以下几点:

1、通过课前复习,明确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和知道整数乘积的重要性,为下一步教学铺好路。

2、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校开展四年组同课异构的4月8日,适逢一个孩子的生日,在清晨,我临时决定根据这个偶然的事件导入新课。课前组织学生给今天的寿星写上一条生日的祝福或者是期盼,装入一个特别不起小盒子中。在完成正常的听算和复习后,举起盒子,这是全班同学要送给子烨的祝愿,看看有什么不看护的地方。学生争先恐后地指出,就加上包装,彩带。相机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自然、流畅,体现了数学的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课后又特意请今天表现出色的一个学生替赵子烨进行了包装,

3、在进行小数竖式乘法的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孩子在大演算本上试算,再请两位做的分别对和错的学生把答案写在本上,全班学生共同分析其对与错的原因,通过学生的独立计算、合作探究、汇报交流解决包装纸问题,明确了计算小数乘法要转换乘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掌握了竖式的写法及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等知识。

彩带的应用题要求末位对齐,在学生刚试着列出竖式后,针对部分学生依照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的情况,我组织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到底怎么对齐,原因是什么?孩子们唇枪舌剑地争辩过后,终于确定了结论末位对齐。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4、通过巩固应用,解决课后练习题掌握了两个乘数相乘,其中一个比1小,积就比另一个乘数小;一个乘数比1大,积就比另一个乘数大。

新授过程中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长,有时候看学生不太会,就牵着学生往正确答案的部分走,过于急躁。教师小结部分数学思维方法转化强调不够,播放课件时应该是转化在前,积的小数的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和。在上课时顺序颠倒了。学生解决难点部分时间长了0,80,32=列竖式通常把0。32写在上面几乎没有提。而且应该改成0,90,32=,原题与后面的练习重复。

原设计练习题偏多,只进行到买香蕉一题,而且还没来得及对答案。

自己在讲课过程中语言啰嗦,不注重细节,我将在以后多加改正。

篇2:《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反思

厦门六中数学课改组 孙东耀

新学期,一股高中新课改的春风吹绿了闽南大地,带来了令人鼓舞的可喜变化:新课程培训热情空前高涨;新型的教师观、人才观、学生观、现代教学观逐见雏形;新高一教师的改革热情高扬;教学科研蔚然成风,基于“模块”下的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和学生学习方法的优化探究成为教科研的主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师生关系课堂模式初步呈现;参与、支持课程改革的氛围逐步形成……走在课改第一线的老师们已摸出了一点门道,有的甚至在课改浪潮中游刃有余。但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评价如何改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本学期我校高一年每周一次数学探究课令我受益匪浅,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听课评课体会,就新课标下如何改变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谈几点拙见,望得到同仁赐教。

如何教学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有人说要“诗意地教语文”,有人说要“逻辑地教数学”,有人说要“辨证地教政治”----家家抱荆山之玉,人人怀灵蛇之珠。其实,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弊端:

一、评课标准面面俱到。从教学目的确定、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基本功的表现、教法学法的定位、课堂时间的把握、教学手段的应用、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学效果如何?条条框框面面俱到。这样的评价往往抹杀教师的个性,抑制老师主体性发挥,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是“扬声器”式的角色。

二、评价机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评价者,大多习惯教学结构严谨、教师基本功扎实、师生配合默契、课堂节奏感强、完美无缺的“好课”。要是有哪位老师在优质课上,因学生争论而造成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就可能受到“精心安排不合理”的评论;要是有哪位老师在自己的公开课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学讨论造成拖堂,就有可能被认为组织不严密;要是有老师在有人听课,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做笔记而板书少,就可能被说成教师基本功不扎实。要是在优质课上出现以上情况甚至可能被取消复赛资格。这样老师的创造性可能因此而停步。

可见,如何评价一堂好课?关系当前新课改的方向问题,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务必突破的问题。新课标明确提出“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对学生的学习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根据不同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同学、社团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新课标已经给予课堂教学评价准确定位,但是评什么、怎样评、如何操作,却是一本难念的经。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还是追求教学环节、教学艺术完美无缺?

反思一,数学课堂核心应从注重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转移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涉及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掌握基础知识,把握解题技巧和了解思想方法,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师的“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际

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生活数学等,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在高一数学模块一《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子集》这节课中,我设置这样问题情境: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是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之一。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及原则,安理会负有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的联合国机构。安理会由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非常任理事国任期2年,经选举每年更换5个,不能连选连任。请问: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记为A,而2006年的安理会理事国组成的集合记为B,则集合A与B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又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传统的评课过程,评教师如何教几乎成了评课的全部,至于学生怎样学、学得如何在整个评课过程中却显得少之又少。这与新课标倡导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理念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是有一定差距。由此,老师们看到的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往往是执教老师的课堂“表演”,是展示自己“教”的表演!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调动起来。评课时要么一味吹捧戴高帽,做“好好先生”;要么天花乱坠不知所云,使得评课成为一团和气的走过场。

新课程下,应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发展。目前新课改出现良好迹象,现在的公开课很少称呼“示范课或观摩课”,而是“探究课”。称呼的改变意味着观念的转化。有的课表面不那么紧凑,教师也没有精彩地讲解,但学生思维活跃,敢于大胆质疑,敢于挑战权威,学生积极性被真正调动,学生主体地位被确立。这样的课我们不但不能说他不成功,而且应该说是有创意。新课改的课堂应关注:①学生参与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有充分地讨论、交流、活动的时间,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时是否都能积极参与、很好地体验了学习过程;②学生思维状态。课堂上学生是否有足够地思考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思维积极活跃,是否能够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③课堂有探究氛围。④学习效果,是否体现三维目标。

反思二,评价标准宜粗不宜细,应建立多层面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课主体一般是同行和领导或教研员。新课标主张“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这一点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难以完整操作。新课标呼唤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但在目前评课中却没有一个学生参加,主人不在如何了解教学成效?我们没有理由让学生在评课中缺席。围棋高手每次大赛后,总要进行“复盘”,以分析成败的原因所在。教师做不到“复课”,但过后可以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听完课真实感受;了解学生需要什么?喜欢怎样学?对老师的课堂有何要求?

教无定法,新课改应允许教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传统的评课标准好象一把万能钥匙,不管什么学科,不论哪种课型,不问从教年限,不理会生源素质的差异,不分何种场合基本是一个标准。为了在“创优质课、评优课”能够得到高分,一些年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哪一个细节遗落了,担心哪个知识点忘记了。因为听课的教师仿佛都在拿着放大镜来听,都想鸡蛋里挑骨头,以在评课时能说说授课者的缺点。事实上如果听了每个人的发言才来备课、上课,根本没办法上公开课。道理很简单,一节课四十五分钟,能把大家的观点都整合吗?要解决这一矛盾,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这一前提下,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课型模式,不同教龄的老师制定不同的评课标准。否则如盲人摸象,都紧握自己的片面真理不放,只能是以偏概全。当然,这个标准的制订者要尽可能是深入教学一线的教师,并且这个标准应当是经过反复讨论辩驳形成的共识观点。

反思三,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但不可滥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基本原则是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本质。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计数器、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或计数器进行探索和发现。

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形象直观化,可以使枯燥的几何图形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的互动起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拓展教学空间,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利用它会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轻松,富有感染力。真正为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最佳手段。比起过去那种完全靠一本书、一幅黑板、一张嘴巴、几根粉笔的教学不知强上多少倍。若使用恰当,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它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甚至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标志。但是,课堂上多媒体的不合理滥用,不仅起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堂重点、难点得不到突出和突破,浪费教师或课件制作者的大量精力和体力。大力倡导课改的今天,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进行教学已成为一种时尚,应该说是好事。但依然存在一些误区——

(1)认识上的误区。一些老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喜欢不加选择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甚至整堂课没有用到一点粉笔,美其曰:“即实现教学革命,又减少空气污染;既展示自己制作水平,又体现与时俱进的课改理念”。公开课一旦没有使用多媒体或网络教学,就会觉得这种课明显低一个档次,甚至认为没有课改的味道。有的老师,特别是上年纪的老教师不喜欢上公开课,原因是担心自己不会使用多媒体。

(2)“机灌”代替“面授”。有的课,教师像机器人似的,在课堂上充当电影播映员角色,课堂上只是不停点击鼠标,不断的播放教师课前准备的课件。虽然也做了适当的点播,但目的是为了完成多媒体课件任务。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探究、协作,更谈不上提出创造性问题,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

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在真正领会新课标理念前提下,科学合理使用。(1)不能用多媒体教学取代传统数学教学。板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时,教师要板书课题;在引入概念时,要板书定义;在探究规律、分析解题思路时,教师要板书主要的思考路径;在证题或解题时,要板书证明或解题的过程。虽然有些层面可以用多媒体代替,不过板书是学生模仿的蓝本,像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如向量)、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一开始就使用多媒体代替。如画正弦、余弦函数图象必须让学生明白函数图像的产生过程:列表—运算——描点—连线,才能使用媒体画图像,否则学生对知识的产生过程模糊,没有办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2)不要盲目利用多媒体追求数学课堂容量。使用网络教学或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并非“多多亦善”,否则教师为了完成备课内容只好“满堂灌”,课堂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容器。过多的教学内容,师生之间自然缺少情感交流,更谈不上合作探究,大胆质疑,主动发展。

(3)用多媒体教学要有的放矢突破重点、难点

新课标明确指出,多媒体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但不是代替老师工作学生学习。事实上,无论一个教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数学知识,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恰当辅助教学,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解析几何中的《轨迹方程》、高一数学模块一《指数、对数函数图象比较》、《函数的应用》等内容。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性,就很容易使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不要把一些很容易讲清楚的内容也做成复杂的课件,这样不仅教师费时费神,学生抓不住重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四,数学课堂应重视交流与协作,倡导开放的教学活动模式

由于开放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供应价格智慧和分工协作。而传统课堂教学较为重视师生之间的互

动,而忽略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忽视发挥学生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因而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即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交流与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学生可以取长补短,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互动过程,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开放的活动方式,提供了宽松和民主的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及创造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以强化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为核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几点探究:

(1)改变课堂教学的空间形式

小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空间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T型、马蹄型、蜂窝型等。这些形式都以打乱原有的秧田座位排列方式为基本模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而构成,每个小组一般由4人或6人组成。小组的这种排列缩短了生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的交流和合作学习。

(2)“授之以渔”,重视交流协作学习方法。

教会学生会学、会用,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着眼点。教会学生会学,就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读阶段,学生大致能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把握知识要点、明确学习目标;探究解题思路;初步了解学习方法,寻求最佳解题途径。会用,就是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以开放式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作为教学归宿。教师不仅要指导组内交往,而且要引导组际交流,不仅要交流学习结果,更要重视交流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学习。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得出实验结论,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知识的联系与结构,师生问题的质疑,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

(3)开拓思路,诱发创造性思维。如在练习课上,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认为不懂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讲解,把问题展示出来,让那些思路明了学生上台做“小老师”,大胆地讲清自己的思路,再让其他同学评价。这样已懂同学有充分发挥表现自己的机会,促使他们有一种成功感、亲切感,激发其求知欲、创造欲。

篇3: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反思

教师的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依据的“异位”解剖与修正, 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效能和修养.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评价, 对课堂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教师进行课后反思主要是指回忆教学体验, 思考教学行为的得与失.它包括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提炼、教学行为的分析, 对教学成败、得失的理性审视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以及心理状况的解读.从这个角度来说, 课后反思是课堂教学的外延, 是对“有源之水、有木之本”的再生思考, 是品味教育阳光、承接文化精髓、构筑教改未来的创造性活动.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 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重新审视.现笔者就教学反思中得到的认识与体会与同行分享, 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理念反思:建立现代的数学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 更新教育观念, 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 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在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观察, 自己思考, 自己表述, 自己动手, 自己得出结论, 进而正确认识自我, 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

[案例1]在讲“统计”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统计中的随机抽样的中奖等概率的含义, 我安排学生买了十个乒乓球, 九个白色球, 一个黄色球, 让学生做实验.通过实验, 学生体会到中奖与抽奖先后顺序无关, 这样既增添了趣味性, 又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会了道理.这样做给原本很枯燥的等概率概念的理解注入了一股清泉.

在平时教学中, 我常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与思路, 每一道例题、习题都让学生主动思考, 每个结论都让学生去归纳总结、完善.每章知识学习结束后又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知识拓展延伸, 结合实际撰写小论文.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让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会主动学习.

二、教学过程反思:捕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灵感

灵感是教师创造性劳动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是教师行为发展、完善和学生成长、进步的结晶, 是一种带有必然性的偶发现象.新课程带给我们一些以前无法预见的教学新情境, 对教师是一种强大的灵性点击, 对学生是一种强大的顿悟刺激, 师生大脑中的许多智慧细胞随时有被创造性冲动激活的可能.课堂教学中, 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 教学新情境的出现, 师生思维的发展, 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的启迪产生瞬间灵感, 这些渗透着欣喜的“智慧的火花”和“奇思妙想”常常是不由自主, 突然而至的.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师生释放出的灵感, 分析灵感产生的背景和人为因素, 否则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案例2]在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教过的知识学生没有掌握, 教师就忙着赶进度;讲过的题目学生还似懂非懂, 新的题目又发到学生手中了.长此以往, 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 学生手中的题目也越积越多.最后造成的结果是:考试的时候学生对题目“熟视无睹”, 看似相识, 但却很难做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尝试这样做:每一次做题之前先发给学生一张纸条 (我认为纸条可以设计得尽量美观一些, 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 要求他们在做题的过程中留意自己不会的或者比较重要的题, 把它们写在纸条上 (只抄题不写答案) 交给老师.然后学生可以在课下找老师, 让老师帮助解决纸条上的问题, 也可以在老师讲完答案, 自己真正弄明白之后找到老师, 由老师“监考”, 完成纸条上的题目.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学生中形成一种自由竞争的气氛, 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数学问题积分榜”.这样一来,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谁都想得高分.于是问题越来越多, 问题的质量也越来越高.这样实行了一段时间后, 我们班学习数学的气氛变浓了, 在期中考试、数学竞赛中, 我们班的成绩都比同年级其他班高很多, 在优秀率和及格率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

三、教学手段反思:创设不同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

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背景下, 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显著特点:一是能有效地增大课堂容量, 原来40分钟的内容在3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就能得到解决;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 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所举例子, 提高讲解效率;三是直观性强,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对整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小结.在课堂教学结束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 让内容在瞬间跃然“幕”上,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板演量大的内容, 如立体几何中的一些几何图形、一些简单但数量较多的小问答题、文字量较多的应用题、复习课中章节内容的总结、选择题的训练等都可以借助投影仪来完成.教学中还可以自行设计课件, 借助电脑来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如讲授正弦曲线、余弦曲线的图形、棱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都可以用电脑来演示.

在教学中, 我们积极倡导探究式学习, 它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思维为目的的教学手段.实践证明, 单纯靠传授灌输是不能真正学到有实际意义的、有价值的知识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积极合作, 师生互动的过程.

[案例3]在讲授“线性规划”这部分内容时, 我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寻找素材、编制应用题, 师生共同完成.其中学生贾×就针对我校师生共用一个饭堂, 从硬件出发到软件选择, 利用“线性规划”探索这些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情况, 分析教师与不同年级同学吃饭的时间的规划, 撰写了一篇论文, 很有创意.由于有了亲身经历, 又将数学应用于实际, 学生学习兴趣很浓.

四、教师角色定位反思:建构教师多元化角色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张奠宙教授在透视《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报告中指出:数学教学的根本是把握数学实质.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主要看学生是否理解数学本质, 是否掌握了数学知识, 是否形成数学能力.我们把人类几千年积累的知识, 取其精华, 在很短的时间内, 要让学生掌握, 并形成能力, 不但需要教师讲解引导, 而且对教师的讲解引导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课堂应是充满火热思考的课堂, 而不是游离于数学本身的表面形式上的活跃和探究.而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 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 “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迷茫的学生, “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 “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法和技巧.

数学中概念性知识 (包括数学思想方法) 的教学需要学生对每一个数学概念构造自己的理解, 使得“教”的作用不再是演讲、解释或者企图去“传送”知识, 而是为促使学生进行心智建构, 适时、适度、适法地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启发式教学.

[案例4]在《数学 (必修5) 》数列概念的学习时, 我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特征和表示数之间的关系, 适时地体会数列的各项的顺序与其序号的对应关系.在归纳出数列的定义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设计如下问题:“1, 2, 3, 4, 5”与“5, 4, 3, 2, 1”是同一个数列吗?与“1, 3, 2, 4, 5”呢?请尝试用文字叙述这一特点.

当学生理解了“在两个数列中, 相同序号上的项相同时为相同的数列, 否则为不同的数列”后, 再设计如下问题:数列中的数和它的序号是什么关系?哪个是变动的量, 哪个是随之变动的量?你能联想到以前学过的哪些相关内容?

这些问题促使学生对数列定义进行反思, 并透过数列定义的文字, 用已有的函数知识去构造对数列概念本质的自我理解.是以教师要建构自身的多元化角色为学生学习和数学教学服务.

新课程提出教师的教要体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教师是课堂“舞台”上的“导演”, 是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而培养理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但学生的日常经验还不能支撑全部数学, 因此数学教学要把隐藏在背后的理性思考激活, 要把数学的文化价值点穿, 帮助学生体会“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数学解题意境, 这样学生才会喜欢数学.

五、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对学校管理, 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 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 要树立新形象, 适应新课程, 把握新课程.只有这样, 才能与新课程同行, 才能让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更加流畅.

“走出大山, 回头一看, 山原来是这样的.”走出课堂, 回头与教学得失对话, 原来自己的教学有这么多遗憾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及时反思, 进行总结, 这些遗憾或许永远隐藏在背后, 不被发现, 重蹈覆辙, 再现课堂.当然, 我们反思并不全是反思错的, 还要反思成功的经验.只有认真地、及时地总结每个教学过程的得与失, 用高层次和水平来思考, 我们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探索教研之路, 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教训, 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奠宙, 宋乃庆.数学教育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反思

我认为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教师相互借鉴、数学探究等几个方面要求展开教学反思:

一、对教学理念进行反思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我们从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研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并自觉地在教学中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在学习中深刻反思、认真消化,并付诸于实践。先进的理论往往能让我们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我们的教学进入新的境界。

二、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反思

教师在每一堂课结束后,要进行认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环节的掌握有待今后改进等等。认真进行反思记录。

(一)教学反思包括备课的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1.课前备课的反思。课前备课的反思主要是:(1)对新的课程改革,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改进教法,优化教法。(2)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3)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取其长处。

2.课中反思。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3.课后反思。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等方面做出反思。

(二)教学实践中反思的内容

1.记成功之举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和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

2.记失败的原因

再完善的教学设计也难免有渗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陈旧的教学方式,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繁杂的解题过程,难易欠妥的例习题配置等问题,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学时所应吸取的教训。

3.记学生的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传统教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

如在“相似三角形”一章中有这样的例题,已知:在Rt△ABC中,CD是AB上 的高线。求证:△ACD∽△CBD∽△ABC;我曾经在讲课时把它的结论隐去改编为“根据已知条件, 结合图形你能得出那些结论?”变为结论开发题时,课堂气氛立刻变得活跃,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后,提出了许多结论,如:⑴∠1=∠B,∠2=∠A ⑵△ACD∽△CBD,△CBD∽△ABC,△ACD∽△ABC(例題要求的结论) 同时又继续深入:如果把条件和结论互换,命题是否成立?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又得出了许多命题。如: ⑴已知∠1=∠B,∠2=∠A,求证:CA⊥BC,CD⊥AB(成立) ⑵已知∠1=∠B,AC2=ADAB,求证:CA⊥BC,CD⊥AB(不成立)通过这样的演变和探索,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

4.记再教设计

即使是一位最高明的教师,写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被付诸于教学实践后,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 三、在相互借鉴中自我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都要研究、思考、探讨,并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学,从而走向创新。

四、在数学探究中反思

数学探究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重在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学生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引导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课题组合作地解决问题。

篇5:《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反思1

《新课程标准》确定了“人文教育”的目标,它倡导教学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每个学生都成长起来。以往的教学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实施以教师为中心的角色,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地位都得不到体现。而只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作为一名课改大潮中的新青年教师,面对《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课改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现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必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中总是怕学生答得不好或答得不全,以至于有时候不敢将课堂时间放给学生。殊不知,正因为我们过于追求知识的终极结果,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主体的思维探索过程。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肯定,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学习的信心。事实上,语文教学有其本质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同一问题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对事物的感悟因人而异,对文章的分析受生活的影响。但是,一个人的思维只要存在合理性,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发展,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的,而不必像数学、物理那些理科的习题那样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因此,我们在教学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认识,并且鼓励学生的自我认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环境,就是要营造让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全体发展的环境。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提倡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在教学设计、教材选择、环境设置等方面都要努力创造让学生全体参与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参与研究、讨论。比如说,课堂上对于问题的设置,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有层次的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问题讨论中来。我们教师要有这个意识,并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使这个意识得到充分落实。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家富兰克林说过:一个人“停止了创新的思想,便是停止了生命"。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能在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活动必须以教材为凭借,但决不能局限于教材,应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体验性能力寓于语文教学中。

(1)首创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创性。激励学生发表独特首创的见解,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源泉。

(2)求异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不仅要培养复合性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了达到目标而寻找出新的具有独特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表现为求异性的特点。

(3)发散性原则

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让学生依据信息,广开思路,充分想象。为达到某一目标寻找出尽可能多的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坚持以上原则,否则研究的同学会出现偏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难以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而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教学中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音乐美、艺术美等。可结合教师讲评提高鉴赏美的能力,进而来创造美,用语言行动来秒度时描绘生活,发现美,提高美的创造力。教育理论上曾说到“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可见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并且语文教师要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言传身教,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来点化学生。让学生丛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反思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宗旨,让学生在广阔的时空内翱翔,促使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体验语文教学的魅力,从而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地在合作中探究,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共享学习的快乐和收获。

一、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学习,是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我们深知,语文教学面对的`是充满求知欲望的而又富有情感的学生,他们是教与学的主动参与者,是教师实现教学过程的协同者,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者。在心理上,他们需要教者的平等对待;在行动上,他们需要教者的引领和认可。当我们为人师者在课内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合理评价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绝对空前高涨的,而且是最有成效的。例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的第八至第十自然段时,就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画出来,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什么?然后反复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表达出来。此如一来:喜欢画画的同学就用简笔画把兄妹想象到的景象粗略地勾勒出来;想象丰富的同学就把《月光曲》描述的景象表述出来;善于表演的同学就互演角色,重现文本情境……在他们各施其才、各抒己见、各展其技的过程中,文本得到更有效的诠释,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共鸣油然而生。这样,通过引领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学习,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通过读、品、评、赏、画、想、演等互动活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把自主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又能使其学得主动,学有所成。

二、赋予学生积极探究的环境

曼德勒认为:“宽松、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赋予学生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探究环境,使他们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地积极探究、自主地合作学习。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总是看到教师板着脸孔上课,课堂氛围沉闷而缺乏灵动生气,师生情感紧张,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引下,“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凸现出来,教师的角色也从单一的“教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和组织者。师生情感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更显得和谐而愉悦,课堂学习氛围渐趋浓厚,语文教学更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触动师生情感,达到教师、文本、学生三者和谐统一。

在认知感悟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爱的课堂氛围感受学习的成功喜悦。通过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积极思考,在思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与文本交融的感情,其情感价值取向也与之相辅相成。例如,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时,我运用多媒体手段,透过悠美的音乐,引领学生欣赏迷人的张家界景色。在学生直观地领略了张家界迷人的人文景观基础上,启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里追寻张家界的迷人之处,表述自己对张家界的认识。这样张家界的奇山秀水、珍稀的动植物和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在学生的对话交流中自然地表露出来。由于教师的引领,学生在交流感悟中受到无限的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性也得到无限的张扬,他们探究文本内涵的主动性同时得到有效的调动,文与道的统一水到渠成。

学生只有在宽松、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才能积极地学习,主动地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可能在语文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提高其文学素养,语文教学的本真方得到有效的彰显。

三、搭建学生合作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因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是人,就得生活在不同的,或大或小的群体之中,总会不分时间,总是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合作成果。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机会,为他们搭建更好的合作学习的平台。例如,教学《小学英雄雨来》、《将相和》、《晏子使楚》等故事情节比较强的文章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基础上,创设情景让学生自找伙伴进行情境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受人物内在的情感世界,从而凸现人物形象,领略人物的高尚人格。因为在演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通过人体各种感观的投入参与,其合作意识在探讨中形成,合作的成功在互动中体验,学、演、玩、说相互交融,学生合作意识趋向成熟发展。除此之外,对于《购物讲价》《当小记者》《接待客人》等一系列的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都可以通过创设“购物”“当小记者”“接待客人”等情境,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演述,再现其“真实”的情境,感受其中模拟情境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意犹未尽之际,再激发学生“我想说”的情感,让学生把自己对活动中的感受如实地与同伴一起分享,再次感受合作的快乐和收获。学生的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创作、合作表演的技能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课堂的互动中落实,语文教学的效率就得到有效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展示技能的平台,教师应该让学生在情境中搭建的平台上尽情地发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因些,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愉快地合作,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文与道和谐发展的主要渠道,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师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特性,还原语文教学的本质。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反思3

最近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我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教学中,我们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学习策略。

篇6: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政治: 金万顺

一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开始实行,作为冲在改革浪潮尖端的一线教师该具备什么素质呢?该作好哪些准备?将何去何从呢?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我们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在总结中不停反思,在反思过程中应用于实践检验,从而看清前进的方向。

在日常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呢?我认为情景问题讨论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下面结合初二思想品德《理解与宽容》这一课,谈谈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体会。为此我设计了一系列情景问题供学生讨论。其中几个环节是: 1.“大胆设想——人们之间没有理解会怎样呢?”

①同学之间没有理解;②师生之间没有理解;③亲子之间没有理解。

2.“我思我行——遇见以下问题你怎么做?”

①朋友不赞同你的意见,与你意见有分歧;②同桌的墨水不小心溅到你的衣服上;③老师批评你上课不认真,你觉得冤枉。

3.“情景体验”:①你的一篇得意之作获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②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针对以上情景,我设计了一些问题:遇到那些情况,我会怎么做?说说理由。然后把这些问题交给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换位认知——假如我是”设计了三个角色:“假如我是老师,我希望我的学生;假如我是父母,我希望我的孩子;假如我是自己的朋友,我希望我自己”。

当这些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讨论异常热烈,而且想出了许多有创意的好看法、好点子。我在总结的时候,充分肯定了这些看法,有的同学的看法甚至超出了我课前的预计,既有师生互动,又有生生互动,学生的讨论既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可以说是意外收获。通过这堂较成功的讨论课,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进一步认识到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灌输上,而应通过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全面素质的提高。我认为一堂好的政治课应该是能够培养创新意识和学生实践能力。为此,我把情景问题讨论法运用到每节课的思想品德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反馈一: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说教式”的弊端,教师是“一张嘴和一支粉笔包打天下”,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变学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而情景问题讨论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教到学生学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的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通过讨论课,学生思维活跃,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反馈二:设计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课由于一些说教原理抽象难懂,使许多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是设计情景问题讨论。比如我把“理解与宽容”这个内容设计成几个环节:我思我行、小品表演、情景体验、换位认知。因为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实际的情景问题讨论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角度多且新颖,打破了“一言堂”,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反馈三:情景问题讨论,还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讨论课不能只说不做,设计情景问题时,尽量把讨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在设计“理解与宽容”时,设计了一个实践问题——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要求学生选择几个需要理解的对象进行沟通,并做好记录。以往的政治课教学只重课堂,课外的社会实践几乎是空白,设计实践问题,使学生能面向社会,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也可以根据内容设计撰写小论文、开展调查、收集资料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反馈四:情景问题讨论,应当把握好度,做到收放自如

作为教师,应当明确自己的角色——当好引导者。特别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有些话题学生很感兴趣,说得很多,甚至说偏了,这个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去引导,同时要挖掘学生回答的内容。我这次课的失误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做到“收放自如”,时间的安排不够合理,比如在讨论“情景体验”时学生说了很多,但是我的引导不够,学生很投入,自己的激情却不够,没有及时地小结。

上一篇:大班美术教案《梅花朵朵》下一篇:初中二分钟自我介绍